一、西藏申扎—班戈一带地质构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予杰,张以春,王冬兵,苟正彬[1](2021)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仲巴、喜马拉雅和昌都6个地区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的组成和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117个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和时代特征,梳理地层划分对比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认为,前人划定的前寒武纪基底大多不再具有典型的变质或结晶基底特征,北羌塘可能具有相对稳定的基底,下古生界包括部分奥陶系和志留系,上古生界不整合在下古生界之上,发育早泥盆世晚期地层及中—上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二叠系。南羌塘地区基底性质不明,下古生界以"残块"形式出露在玛依岗日一带,上古生界在南羌塘地区西部和东部一带表现样式不同,在西部日土一带具稳定沉积特点,东部双湖一带为"基质+块体"的俯冲增生杂岩。冈底斯地区,拉萨地块(中部)和聂荣微地体具前寒武纪基底,新元古代末—寒武纪发育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奥陶系可能不整合在前奥陶系之上,奥陶纪—二叠纪均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仲巴微地体自下而上可由上震旦系—寒武系片岩构造层、奥陶系—泥盆系变质碳酸盐岩构造层、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层组成。喜马拉雅地区具有较稳定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中奥陶世—晚二叠世均沉积一套海相地层。昌都地区可能存在前寒武系基底,下古生界仅零星出露下奥陶统和志留系,上古生界除乐平统与瓜德鲁普统之间为假整合接触外,其余均为较连续的海相沉积地层。
张少文[2](2021)在《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特提斯构造域的中—上二叠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中—上二叠统是中东地区特大油气田的重要产油气层位。青藏高原位于特提斯域东段,属于特提斯构造域中亚段的一部分,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基本地质特征。对于青藏高原来说,目前认为油气勘探有利层位主要集中在中生界,对于古生界油气资源勘探并未有足够的重视。为了能够科学地评价青藏高原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油气前景,本次选取拉萨地块松哑来嘎剖面、南羌塘地块萨门雄剖面、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强公村剖面以及北羌塘地块热觉茶卡西南剖面中—上二叠统地层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地层、古地理、油气勘探评价三个方面分析,取得以下研究进展:地层学方面:(1)完善了拉萨地块中—上二叠统地层序列。在拉萨地块阿索乡松哑来嘎剖面新建了上二叠统阿索组,阿索组以灰岩为主,是一套含有生物碎屑灰岩和含燧石结核灰岩的地层。阿索组的发现表明了拉萨地块的上二叠统不但有碳酸盐岩台地斜坡相的文布当桑组和蒸发岩台地相的木纠错组,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正常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2)完善了南羌塘地块中—上二叠统地层序列。在萨门熊剖面的龙格组之上识别出一段大化石稀少的含燧石结核灰岩和白云岩。其中,含燧石结核灰岩的地层对比为文布当桑组,白云岩为主的地层对比为孜狮桑组,在白云岩下部发现有二叠纪Iranophyllum xainzaense Lin珊瑚化石,表明孜狮桑组时代下限下沿到晚二叠世。孜狮桑组与下伏文布当桑组整合接触。(3)修订了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中二叠统浪错组时代上限。根据腕足类化石时代认为浪错组时代上限已经达到晚二叠世;浪错组与上覆下三叠统穷果群之间为整合接触,强公村剖面的发现完善了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连续海相沉积序列。生物古地理方面:根据底栖生物所指示的环境意义,认为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处于南纬30°内的低纬度区域;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上二叠统具有相同的地层序列,具有相似的底栖生物类型,根据生物组合的特征和地层序列,认为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相互连在一起,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共同位于南纬30°以内的低纬度区域,具有较高的海洋生产力。油气勘探评价方面:古格层系下组合是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重要的油气勘探层。在沉积环境上与中东、四川普光油气田等产油气地区相似,藏北地区中二叠统以下拉组、龙格组碳酸盐岩沉积为代表,在区域内广泛分布;上二叠统是以阿索组、文布当桑组、木纠错组为代表的浅海碳酸盐岩相、碳酸盐岩斜坡相、白云岩蒸发相为代表的交互相带沉积。拉萨地块的正常碳酸盐岩台地相和蒸发岩台地相的过渡地带,是具有生油层性质的阿索组生物碎屑灰岩和具有储油层性质的木纠错组白云岩形成的交互相带组合,在海平面升降作用的影响下,形成垂向的叠置和不同岩性横向上尖灭,有利于油气生成和就近储存,形成岩性油气藏。
赵东亮[3](2021)在《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降低承灾体脆弱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青藏高原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最深的地区,其对外部扰动有着极强的脆弱性,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利于自然灾害发育,灾害风险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增加。研究该地区承灾体脆弱性对于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统计数据与空间栅格数据建立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数据库,然后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模型框架,从数据库中遴选出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密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密度、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多年平均气候侵蚀力指数、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力系数等26项指标、15项因子,分别从暴露度、敏感性、应灾能力(恢复力)三个维度构建该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定量测度社会、生态脆弱性,在此基础上集成承灾体综合脆弱性。最后,运用变异系数法、变化斜率法等分析各县域2000~2017年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etis-Ord Gi*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区内承灾体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灾对策,希冀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极度与高度综合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腹地等地;极度与高度社会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等地。(2)LISA和热点探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综合脆弱区呈“多核状”,出现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四个高脆弱性热点核心区,青南高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塔里木盆地周缘三个低脆弱性冷点核心区;社会脆弱区呈“单核状”,分布在河湟谷地;生态脆弱区呈“散点状”,分布在青南高原、羌塘高原等部分地区。(3)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模式方面:羌塘高原呈“高-高”模式、拉萨地区呈“高-中高”模式,其中,河湟谷地、共和县、贵南县、曲水县等为“社会脆弱导向型县域”;治多县、嘉黎县等为“生态脆弱导向型县域”。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部分县域为社会-生态脆弱性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脆弱区,而拉萨地区当雄县、尼木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浪卡子县、洛扎县是“高度暴露-中低度敏感-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为高原上最为脆弱的区域,是今后重点防范区。(4)脆弱性子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极度与高度综合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川西高原、拉萨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云南部分等地,其中云南泸水市、福贡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为高社会-生态暴露重叠区,成为高原极度暴露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川西高原东部边缘、拉萨地区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甘南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云南部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极度与高度综合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昆仑山、羌塘高原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其中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玛多县是社会-生态敏感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敏感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至祁连山一带、川西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微度和低度综合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至喜马拉雅山北坡大片区域,其中羌塘高原和青南高原玛多县是低应灾能力-恢复力重叠区,是高原上极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微度和低度应灾能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脉腹地、喜马拉雅山等地;微度和低度恢复力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西部等地。(5)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7年,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整体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均值()由0.388降至0.289,呈利好发展态势;其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度逐年缩小,但在2012年后有所增大;西宁市、拉萨市、昌都县周边县域脆弱性迅速降低。到2017年,高原上绝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低脆弱区。德格县、玉树市、那曲县、南木林县四县属于低暴露脆弱区,是最脆弱区。未来脆弱性将增大的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西部、河湟谷地、青南高原、共和盆地,其中青南高原和羌塘高原西部将显着增加,是重点防范区。
雷传扬[4](2021)在《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翁错复式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俯冲消减、闭合造山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是开展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的理想对象,其研究对探讨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和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开展岩相学、矿物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系统总结了复式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各种证据,精确厘定了复式岩体的成岩时代,深入探讨了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构造背景及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阿翁错复式岩体是多期次岩浆侵入作用的产物,以广泛发育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侵入序列从早至晚为石英闪长岩(120 Ma)→花岗闪长岩(115~114Ma)→正长花岗岩(113~109 Ma)→二长花岗岩(104~103 Ma),岩石主要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晚期发育少量S型花岗岩。(2)阿翁错复式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塑性变形特征明显,与寄主岩呈截然或渐变接触,可见包体与寄主岩之间相互穿插、包裹现象,偶见反向脉发育,包体具细—中粗粒结构,从寄主岩中捕获了大量斜长石、正长石、石英等斑晶,偶见角闪石斑晶横跨包体和寄主岩,在包体及包体周围寄主岩中见长柱状斜长石、角闪石和针状磷灰石等特殊结构,表明暗色微粒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3)阿翁错复式岩体中发育大量暗色微粒包体,寄主岩斜长石和包体斜长石An值均表现出振荡变化趋势,表明岩浆混合作用以机械混合为主,也具有化学混合的特征。(4)通过角闪石和黑云母温压计获得阿翁错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结晶温度分别为632~718℃和722~768℃,形成深度分别为8.15~11.48km和10.55~11.46 km。(5)通过暗色微粒包体宏观地质特征、岩相学、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阿翁错复式岩体是幔源镁铁质岩浆多期次注入长英质岩浆房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6)研究表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盆于早—中三叠世开始南向俯冲消减,受洋盆南向俯冲消减作用影响,至晚三叠世时期拉萨地块中北部沿狮泉河—拉果错—阿索—永珠—纳木错—嘉黎一线撕裂,形成了狮泉河—纳木错弧后初始洋盆,该弧后洋盆于早侏罗世开始向北俯冲消减。阿翁错复式岩体正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北向俯冲消减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耿全如,张璋,彭智敏,关俊雷,丛峰[5](2020)在《西藏雄梅-班戈花岗岩带岩石地球化学与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西藏中部的雄梅-班戈-青龙乡-桑雄一带发育一条连续的花岗岩带,属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中段.该带在近年来已发现雄梅铜矿、苦嘎铜矿、日阿铜矿和青龙乡铅锌矿等中小型矿床和矿点,但仍未有更大的找矿突破.根据全面的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对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性质、物质来源和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该带花岗岩主要可分为140~125 Ma、120~110 Ma、94~72 Ma三个侵入期次以及一些新生代岩体,其中120~110 Ma为岩浆活动大爆发阶段.本区西段的早白垩世的舍索、雄梅、苦嘎花岗岩体和晚白垩世的雪如、桑心日等岩体已发现显着的铜金铁等矿化,但它们的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和围岩性质等方面与超大型斑岩铜矿有差距,可形成类似于青草山铜矿的中-大型斑岩铜金矿床或矽卡岩型矿床,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沿班戈-青龙乡-桑雄连续分布的早白垩世花岗岩带与热液型、矽卡岩型铁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
欧阳渊[6](2020)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型铜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起工布江达县,西至昂仁县,延绵近600km(87°E以东),分布有驱龙、雄村和朱诺等多个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但冈底斯成矿带西段(87°E以西)勘查和研究程度均较低。近年来在冈底斯系成矿带西段新发现了鲁尔玛、拔拉扎、达若和红山等多个斑岩型铜多金属矿,证实冈底斯西段具有巨大的斑岩型铜矿找矿潜力。本论文以新发现的典型矿床为研究对象,对矿床特征、蚀变分带、成矿流体、成矿时代、矿床成因等开展详细的研究工作,总结典型矿床成因机制、成矿规律、成矿系列;从找矿勘查的尺度,系统总结归纳找矿标志、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铜矿成因模式,结合物化遥综合信息,构建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模型;最后利用随机森林法开展研究区成矿预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1.研究总结了各典型矿床的矿床特征、蚀变分带、成因类型。鲁尔玛晚三叠世斑岩型铜(金)矿点:位于拉萨地块南缘的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为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典型斑岩型铜矿点。发现斑岩型铜矿体一条(赋存于晚三叠世石英二长斑岩体中)、热液脉状金(铜)矿体一条(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和热液脉状铜矿体一条。以含矿斑岩为中心,具有钾硅酸盐化、黄铁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等典型的斑岩型矿床蚀变分带特征。其热液脉体从早到晚依次为:石英-钾长石脉(A脉)、石英-金属硫化物脉(B脉)、石英-绿帘石-碳酸盐矿物脉(D脉),流体研究显示其成矿流体属高温高盐度H2O-Na Cl体系,为典型的岩浆高温热液成矿流体,成因类型为斑岩型。拔拉扎晚白垩世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拉萨地块北缘的措勤-申扎岩浆弧带中,矿体主要赋存于晚白垩世黑云母花岗斑岩中,少量赋存于花岗斑岩与灰岩接触带中(矽卡岩型矿体)。以斑岩体为中心发育典型的斑岩矿化蚀变分带--钾硅酸盐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并在斑岩体与外围碳酸盐接触带发育矽卡岩化带,为斑岩型成矿作用结果。达若古新世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拉萨地块南缘的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中,铜矿体赋存于古新世花岗斑岩和古新世典中组角砾凝灰岩中,地质特征显示,铜矿体的形成与古新世花岗斑岩密切相关。红山-罗布真渐新世-中新世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位于拉萨地块南缘的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中。红山斑岩型铜矿床含矿斑岩为渐新世花岗斑岩,发育典型的斑岩型矿化蚀变特征;罗布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产于斑岩体远端次级构造裂隙中,地质特征显示,其热源、成矿物质源区均为前述红山渐新世花岗斑岩;两者空间上相距约2km,构成一个渐新世-中新世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2.厘定典型矿床成矿时代,总结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矿床时空分布规律。鲁尔玛矿区成矿岩体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其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三叠世(约213 Ma),该研究成果成功将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时间提前到晚三叠世,并将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带向西延伸近200km;拔拉扎矿区成矿岩体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其成矿作用发生在晚白垩世(约90Ma);达若矿区成矿岩体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其成矿时间为古新世(约60Ma),为成矿带首例古新世斑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红山-罗布真矿集区成矿岩体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其形成时代为渐新世末-中新世(25~12Ma),为成矿带首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基于矿床地质背景,对应上述成矿时代将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内斑岩成矿作用划分为4个矿化集中期:成矿带南部,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内,晚三叠世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有关的斑岩型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成矿带北部,措勤-申扎岩浆弧带,晚白垩世与羌塘-拉萨地块碰撞有关的斑岩型铜钼多金属成矿作用;成矿带南部,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内,古新世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有关的斑岩型铜铅锌成矿作用;成矿带北部,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内,渐新世-中新世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伸展有关的斑岩型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3.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的建立,并运用综合找矿模型对冈底斯西段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了一批具有找矿价值的成矿远景区。针对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各典型矿床分别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图,结合各研究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信息,构建了综合找矿模型;并运用综合找矿模型,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开展了研究区成矿预测,圈定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11个:Ⅰ级远景区2个,Ⅱ级远景区3个,Ⅲ级远景区6个,其中罗布真、打加错、达若、拔拉杂、尕尔穷和布东拉等远景区找矿潜力较大,有望发现新的矿床(点),为冈底斯成矿带找矿勘查打开了新的视野。
胡懿灵[7](2020)在《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赞宗错地区,横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和南羌塘地体南缘。研究区内的中生代造山作用研究,对理解特提斯域以及青藏高原的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前人在该区域的研究主要从某沉积体系或者岩浆事件单向出发,该区域也较缺乏系统的构造解析工作。因此,本文选择赞宗错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沉积-岩浆-构造的综合分析,以三位一体的方式探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地区,在白垩纪拉萨地体-羌塘地体碰撞造山过程中的沉积记录、岩浆响应和构造变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发展与联系。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运用沉积相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和构造解析理论,将沉积-岩浆-构造紧密结合,以夹层火山岩将沉积-岩浆事件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物质基础和构造变形结合的分析体系为纲要将沉积-岩浆的物质存在和构造运动的物质改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沉积相分析、夹层火山岩测年对陆相红层重新厘定,新识别出研究区内的白垩系竟柱山组磨拉石建造,将拉萨-羌塘碰撞事件的最晚时代约束在早白垩世晚期约115 Ma;通过对早白垩世夹层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分析,推断其是加厚下地壳条件下,拆沉作用发生的结果,代表了白垩纪时期青藏高原早期隆升的岩浆响应,表明拉萨-羌塘地体碰撞造山事件对于高原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详细调查和年代学、地球化学分析,识别出一套晚白垩世约72 Ma的木地姜雅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是拉萨-羌塘地体碰撞造山过程的尾声,标志着此时已经进入造山后伸展演化阶段;通过详细的构造解析,建立了不同构造层次变形特征以及地质体的构造样式,划分出4期构造变形。通过沉积-岩浆-构造耦合分析,从物质基础和构造重构两方面,首次提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造山作用具有增生-碰撞二阶段复合造山模式。
刘俊[8](2020)在《藏东拉荣大型钨(钼)矿床:岩浆作用与矿床成因》文中认为斑岩钨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钨矿床类型。目前关于岩浆弧及板内环境下斑岩钨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岩浆作用、成矿流体特征,以及矿质沉淀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比之下,大陆碰撞体制下斑岩钨矿床的上述特征我们还知之甚少。拉荣矿床,作为藏东类乌齐-左贡成矿带内发现的首例大陆碰撞型斑岩钨(钼)矿床,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本文对拉荣矿床开展了详细的解剖,并对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厘定了矿区各类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和钨钼矿的成矿年龄。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厘定了拉荣矿区各类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英安斑岩(214.0±0.7 Ma)、花岗闪长斑岩(213.8±1.3 Ma)、黑云母花岗斑岩(104.4±0.9Ma)、二长花岗斑岩(93.9±1.3 Ma)、黑云母花岗岩(91.7±0.5 Ma)和花岗细晶岩(36.2±0.6 Ma)。拉荣复式岩体由后五者构成,岩浆活动至少包含三期,跨越了~180 Ma。辉钼矿Re-Os加权平均年龄为91.8±0.5 Ma,等时线年龄为90.6±2.1Ma,表明拉荣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成矿岩体为晚白垩世二长花岗斑岩体。2、详细探讨了各类侵入岩的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背景。晚三叠世中酸性斑岩属于过铝质花岗岩类,具有较低的氧逸度与分异度,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14785~0.728418;εNd(t)=-10.01~-13.92;?Hf(t)=-8.5~-16.6),以及古老的Nd-Hf二阶段模式年龄(1.79~2.30 Ga),起源于古特提斯洋板片断离后前寒武纪地壳基底的部分熔融。白垩纪及始新世侵入岩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类,具有相对较高的氧逸度与分异度,相对亏损的Sr-Nd-Hf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11917~0.71444;εNd(t)=-11.81~-9.11;?Hf(t)=-10.4~1.4),以及相对年轻的Nd-Hf二阶段模式年龄(1.03~1.86 Ga),其形成分别与中特提斯洋板块后撤、板片断离及新生代藏东下地壳与岩石圈地幔拆沉诱发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及随后的结晶分异作用有关。拉荣复式岩体白垩纪花岗岩类具有较高的分异度、氧逸度,更有利于钨钼矿的形成。3、初步揭示了拉荣大陆碰撞型斑岩钨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拉荣矿床成矿流体属于Na Cl-H2O-CO2不混溶体系。主成矿阶段流体具有CO2富集、中高温和中低盐度的特征。拉荣矿床硫化物δ34SVCDT值变化于0.25‰~6.37‰,具有明显岩浆硫源的特征。硫化物微量元素及Pb同位素指示成矿金属主要来自于壳源岩浆作用。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白钨矿Sr同位素组成及斜长石主量元素特征共同指示了花岗闪长斑岩、黑云母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及围岩绿片岩中斜长石的蚀变分解可能共同为白钨矿的沉淀提供了丰富的钙源。4、简要分析了拉荣矿床的成矿机理、构建了其成矿模型。在拉萨-羌塘地块碰撞造山阶段,中特提斯洋板块在~94 Ma发生板片断离,强烈的地幔岩浆上涌诱发了古老地壳物质的重熔,并与之混合形成母岩浆,再经历高程度分离结晶作用形成较高分异、弱氧化、富成矿元素、富挥发分的岩浆。随着岩浆的冷却及斑岩体在地壳浅部的就位,成矿流体从二长花岗斑岩体中出溶、向上迁移,并与围岩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斜长石分解),从而释放了大量的Ca2+进入流体。强烈的水岩反应及CO2的逸失和/或消耗使得流体的温度和氧逸度不断降低、p H值与S2-逸度不断提高,从而造成了白钨矿、辉钼矿的相继沉淀。5、基于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要素提取,建立了区内典型钨矿床的找矿模型;通过成矿地质特征分析及流体包裹体成矿深度估算,指出拉荣矿区深部及东南方向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在类乌齐-左贡成矿带内划分了5个钨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孙琦[9](2020)在《西藏班戈白垩系余穷组有孔虫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文中指出研究区域位于青藏高原羌塘地块南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麓,地处班公措—怒江缝合带,是研究特提斯构造演化、青藏高原早期形成的关键地区。研究层段余穷组,地层发育较全、露头连续、岩性组合具有代表性、古生物化石和沉积现象丰富。所选剖面PM035,位于查的嘎拉南东方向300m处山沟内,该组以碳酸盐岩为主,夹少量细碎屑岩,产有孔虫类、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钙藻等化石,厚度约973.2m。下与康曲组整合接触,上未见顶,为班—怒洋闭合前的最高海相层位。余穷组含有孔虫极为丰富,经研究鉴定共计11属22种,包括底栖大有孔虫Orbitolina,Palorbitolinides,Eorbitolina,Columnorbitolina,Mesorbitolina 5属,底栖小有孔虫Endothyra,Textulariina,Nezzazata 3属,浮游类有孔虫Herdbergella,Blefuscuiana,Favusella 3属,并将底栖大有孔虫划分为3个组合。通过国内外对比,根据有孔虫地层分布特征和演化关系,将余穷组时代定为早白垩世晚期的阿普特期(Aptian)—晚白垩世早期的赛诺曼期(Cenomanian)。余穷组岩性以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生屑灰岩、含生屑泥晶灰岩、介壳灰岩、白云质灰岩、砂质泥岩为主,并呈现为多个韵律性旋回。根据野外观察及室内岩石薄片鉴定,结合含化石组合特点,在余穷组划分出9种沉积微相类型,并进一步划归5种沉积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台地边缘浅滩相、台地边缘礁相及台地边缘前斜坡相。根据剖面相序结构,余穷组碳酸盐岩沉积过程总体上构成3次大型的海平面升降旋回。整体上来看,余穷组地层虽为班-怒洋闭合前最高海相层位。但根据余穷组出露部分岩石组合特征和生物群组合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相,余穷组沉积时期水体发生再次加深,其海平面上升。将剖面沉积相和所产化石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有孔虫化石类型及其分异度和丰富度在不同沉积相各不相同,即:开阔台地内有孔虫分异度与丰富度都较高,局限台地内可见小型底栖有孔虫,台地边缘浅滩由于水动能的加强有孔虫分异度减小,台地边缘生物礁可见造礁生物化石珊瑚、藻类,台地边缘前坡见浮游有孔虫。
马健飞[10](2020)在《西藏申扎下二叠统拉嘎组中约1.76 Ga花岗质砾石的物源》文中研究说明申扎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中南部,拉萨地体中部,大地构造属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研究区内古生界地层发育,广泛发育以冰川-海洋相沉积而闻名的下二叠统拉嘎组地层。拉嘎组地层细碎屑岩中含有较多砾石,其砾石成分复杂,包含砂岩(70%)、花岗岩(15%)、少量硅质岩和灰岩等(15%)。现有研究对冰海相沉积物中砾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来源问题的研究程度较低,为了充分挖掘蕴藏在冰海相沉积物砾石中的物源和古地理信息,本文系统介绍了申扎地区下二叠统拉嘎组中典型花岗质砾石的岩石学、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探讨了其成因和物源,并试图为拉萨地体的古地理重建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拉嘎组地层中的花岗岩类砾石类型包括细粒英云闪长岩、细粒片麻状钾长花岗岩、中细粒条纹长石花岗岩和中细粒斑状钾长花岗岩等。其中,英云闪长岩砾石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特征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英云闪长岩砾石的形成时代为晚古元古代(锆石U-Pb年龄为1759±12 Ma),其锆石微量元素U/Yb在0.75~1.49之间,Y含量在1425×10-6~3648×10-6之间,表明英云闪长岩具有岛弧亲缘性,可能形成于板块汇聚边缘的俯冲相关环境中。样品具高Si O2(76.79 wt%~77.13 wt%)含量和低Al2O3(12.04 wt%~12.50 wt%)含量特征,属于钙碱性系列偏铝质岩石,具I型花岗岩亲缘性。它们具有明显负Eu异常(δEu=0.31~0.37),富集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富含Th等,锆石εHf(t)为明显正值(6.46~14.68),εNd(t)值为-1.24至+1.76,全岩Sr-Nd二阶段模式年龄在2.37 Ga~2.13 Ga之间。所有这些数据表明,英云闪长岩是在俯冲相关环境下由被改变的镁铁质地壳或底侵镁铁质层部分熔融形成。英云闪长岩砾石的形成时代表明冰海相沉积岩中砾石的物源地有丰富的古元古代岩浆岩。1.8 Ga~1.7 Ga的岩浆作用在研究区域中少有分布,而在印度冈瓦纳中的阿拉瓦利、中部构造带和东高止山带,以及澳大利亚冈瓦纳中的鲁德尔杂岩、阿伦塔和高勒克拉通分布广泛。研究表明,不同冈瓦纳岩浆作用的时代、背景等特征区别较大,其中,阿伦塔南部地区在1.76 Ga时期正处于西澳大利亚克拉通北倾俯冲环境中,广泛分布着形成时代约为1.76 Ga的钙碱性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套和Main组花岗岩。Main组中部分低铝型花岗岩类的形成时间、构造环境和成因与英云闪长岩砾石存在很大相似性。英云闪长岩样品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特征表明澳大利亚北部的阿伦塔南部地区最有可能为其物源地。拉嘎组地层为一套近岸冰海陆棚沉积,具澳大利亚冈瓦纳亲缘性的花岗质砾石的发现暗示着拉萨地体在古生代期间可能更靠近澳大利亚冈瓦纳。此次研究表明,冰海相沉积过程中包含的岩浆岩砾石可以为调查沉积物源和古地理演化提供宝贵的信息。
二、西藏申扎—班戈一带地质构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申扎—班戈一带地质构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寒武系 |
1.1 羌塘—昌都地区 |
1.2 冈底斯地区 |
1.2.1 聂荣岩群 |
1.2.2 念青唐古拉岩群和林芝岩群 |
1.2.3 松多岩群 |
1.2.4 德玛拉岩群 |
1.3 喜马拉雅地区 |
1.3.1 南迦巴瓦岩群 |
1.3.2 聂拉木岩群 |
1.3.3 拉轨岗日群 |
2 下古生界 |
2.1 北羌塘地区 |
2.2 南羌塘地区 |
2.3 冈底斯地区 |
2.3.1 扎欠群、波密群 |
2.3.2 他多组、扎扛组 |
2.3.3 拉塞组、雄梅组、知洼作古组、刚木桑组 |
2.3.4 桑曲组、拉久弄巴组 |
2.3.5 申扎组、德悟卡下组、扎弄俄玛组、东卡组 |
2.4 仲巴地区 |
2.5 喜马拉雅地区 |
2.5.1 肉切村(岩)群 |
2.5.2 甲村群、红山头组 |
2.5.3 石器坡组、普鲁组 |
2.6 昌都地区 |
2.6.1 酉西岩群 |
2.6.2 青泥洞组、恰拉卡组、察共组 |
3 上古生界 |
3.1 北羌塘地区 |
3.1.1 拉竹龙组、平沙沟组 |
3.1.2 日湾茶卡组、月牙湖组、瓦垄山组 |
3.1.3 冈玛错组、长蛇湖组、红山湖组 |
3.1.4 雪源河组、热觉茶卡组 |
3.2 南羌塘地区 |
3.2.1 长蛇山组 |
3.2.2 擦蒙组、展金组、曲地组、吞龙共巴组 |
3.2.3 龙格组 |
3.2.4 鲁谷组 |
3.2.5 吉普日阿群 |
3.3 冈底斯地区 |
3.3.1 达尔东组、查果罗玛组 |
3.3.2 松宗群、龙果扎普组、布玉组、贡布山组 |
3.3.3 永珠组 |
3.3.4 旁多群 |
3.3.5 拉嘎组 |
3.3.6 乌鲁龙组 |
3.3.7 昂杰组 |
3.3.8 下拉组、洛巴堆组 |
3.3.9 木纠错组 |
3.3.10 蒙拉组和列龙沟组 |
3.4 仲巴地区 |
3.4.1 先钦组、曲门夏拉组、马攸木群、纳登尔组 |
3.4.2 哲弄组、滚江浦组、普次丁组与康拓组、拉沙组 |
3.4.3 岗珠淌组、仲巴组和卡扎勒组 |
3.4.4 西兰塔组和姜叶玛组 |
3.5 喜马拉雅地区 |
3.5.1 凉泉组和波曲组 |
3.5.2 亚里组和纳兴组 |
3.5.3 基龙组 |
3.5.4 曲布组、曲布日嘎组和色龙群 |
3.5.5 雇孜组、破林浦组、比聋组、康马组、白定浦组和江浦组 |
3.6 昌都地区 |
3.6.1 嘉玉桥岩群 |
3.6.2 海通组、丁宗隆组和卓戈洞组 |
3.6.3 乌青纳组、马查拉组和骛曲组 |
3.6.4 里查组、莽错组和交嘎组 |
3.6.5 妥坝组、卡香达组和夏牙村组 |
4 讨 论 |
4.1 北羌塘地块与甜水海地块、昌都地块的地层划分对比问题 |
4.2 南羌塘“地块”古生代地层沉积相带对比等问题 |
4.3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古生代地层对比等问题 |
5 结 论 |
(2)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概况 |
2.2 研究区二叠系地层研究概况 |
2.3 西藏二叠纪海相地层化石带的划分 |
第三章 研究剖面描述 |
3.1 热萨乡强公村剖面 |
3.2 松垭来嘎剖面 |
3.3 萨门雄剖面 |
3.4 热觉茶卡西南剖面 |
第四章 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1 强公村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2 松垭来嘎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3 萨门雄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4 热觉茶卡西南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5 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地层研究新进展 |
第五章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古地理位置和相对位置关系研究 |
5.1 前人的认识 |
5.2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古地理位置分析 |
5.3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相对位置远近分析 |
第六章 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油气前景浅析 |
6.1 藏北地区晚二叠世处于全球烃源岩有利相区 |
6.2 拉萨地块上二叠统具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条件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
1.3.1.1 自然灾害 |
1.3.1.2 承灾体 |
1.3.1.3 脆弱性 |
1.3.1.4 社会脆弱性 |
1.3.1.5 生态脆弱性 |
1.3.1.6 多灾种 |
1.3.2 国外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2.1 萌芽阶段(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末) |
1.3.2.2 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20 世纪末) |
1.3.2.3 提升阶段(进入21 世纪至今) |
1.3.3 国内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1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尺度 |
1.3.3.2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方法 |
1.3.4 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4.1 脆弱性相关领域 |
1.3.4.2 单灾种风险评价领域 |
1.3.4.3 承灾体脆弱性领域 |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貌 |
2.1.2 河流水文 |
2.1.3 气候 |
2.1.4 植被土壤 |
2.2 青藏高原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 |
2.2.2 社会经济 |
2.2.2.1 综合经济水平及结构 |
2.2.2.2 农牧业 |
2.2.2.3 工矿业 |
2.2.2.4 交通运输业 |
2.2.2.5 邮电通讯业 |
2.3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概况 |
2.3.1 地震 |
2.3.2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
2.3.3 雪灾 |
2.3.4 旱灾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1.1 可操作性原则 |
3.2.1.2 完整性原则 |
3.2.1.3 科学性原则 |
3.2.2 构建过程 |
3.2.3 评价指标的解释 |
3.2.3.1 暴露度指标 |
3.2.3.2 敏感性指标 |
3.2.3.3 应灾能力(恢复力)指标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社会经济数据 |
3.3.2 生态数据 |
3.4 数据归一化处理 |
3.5 确定指标权重 |
3.6 脆弱性评价模型 |
3.7 脆弱性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
3.7.1 变异系数法 |
3.7.2 变化斜率法 |
3.7.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7.3.1 Moran's I |
3.7.3.2 Getis-Ord Gi*热点探测 |
3.7.4 三维趋势分析 |
第四章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
4.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4.1.1 各子系统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1.1 暴露度分析 |
4.1.1.2 敏感性分析 |
4.1.1.3 应灾能力分析 |
4.1.2 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3 年际空间差异分析 |
4.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及特征 |
4.2.1 社会脆弱性子系统时空演变 |
4.2.1.1 暴露度分析 |
4.2.1.2 敏感性分析 |
4.2.1.3 应灾能力分析 |
4.2.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 |
4.3 社会脆弱性趋势预测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
4.3.1 趋势预测 |
4.3.2 空间异质性 |
第五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 |
5.1 脆弱性子系统分析 |
5.1.1 暴露度分析 |
5.1.2 敏感性分析 |
5.1.3 应灾能力(恢复力)分析 |
5.2 脆弱性分析 |
5.2.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5.2.2 生态脆弱性分析 |
5.2.3 综合脆弱性分析 |
5.3 脆弱性空间异质性分析 |
5.4 脆弱性三维趋势特征分析 |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青藏高原各县域2000~2017 年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及子系统评价结果指数 |
(4)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现状 |
1.3.2 班—怒成矿带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2.1 侏罗系 |
2.2.2 白垩系 |
2.2.3 古近系 |
2.2.4 第四系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第3章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
3.1 石英闪长岩 |
3.2 花岗闪长岩 |
3.3 正长花岗岩 |
3.4 二长花岗岩 |
3.5 暗色微粒包体 |
第4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1 样品采集 |
4.2 分析方法 |
4.2.1 锆石U-Pb测年 |
4.2.2 锆石Lu-Hf原位测试 |
4.2.3 电子探针测试 |
4.2.4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 |
第5章 分析结果 |
5.1 锆石U-Pb年代学 |
5.1.1 石英闪长岩 |
5.1.2 花岗闪长岩 |
5.1.3 正长花岗岩 |
5.1.4 二长花岗岩 |
5.1.5 暗色微粒包体 |
5.2 Lu-Hf同位素 |
5.2.1 石英闪长岩 |
5.2.2 花岗闪长岩 |
5.2.3 正长花岗岩 |
5.2.4 二长花岗岩 |
5.2.5 暗色微粒包体 |
5.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1 石英闪长岩 |
5.3.2 花岗闪长岩 |
5.3.3 正长花岗岩 |
5.3.4 二长花岗岩 |
5.3.5 暗色微粒包体 |
5.4 矿物学特征 |
5.4.1 斜长石 |
5.4.2 角闪石 |
5.4.3 黑云母 |
第6章 岩浆混合作用 |
6.1 岩浆岩时空分布 |
6.2 岩浆混合作用证据 |
6.2.1 暗色微粒包体 |
6.2.2 岩相学 |
6.2.3 矿物学 |
6.2.4 年代学 |
6.2.5 地球化学 |
6.2.6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6.3 成岩物理化学条件 |
6.3.1 角闪石温压计 |
6.3.2 黑云母温压计 |
6.3.3 氧逸度 |
6.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
6.4.1 岩石类型 |
6.4.2 岩石成因 |
6.4.3 岩浆源区 |
6.5 岩浆混合作用的动力学机制 |
第7章 构造背景及动力学机制 |
7.1 阿翁错复式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
7.2 班—怒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 |
7.3 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的构造属性及演化 |
7.4 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5)西藏雄梅-班戈花岗岩带岩石地球化学与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1.1 BNS带 |
1.2 冈底斯岩浆弧 |
1.2.1 XBGZ带 |
1.2.2 那曲-洛隆弧前盆地 |
1.2.3 永珠蛇绿混杂带 |
1.2.4 申扎地块 |
2 花岗岩的年代学、岩石学及成矿特征 |
2.1 花岗岩的形成期次 |
2.2 班戈-青龙乡花岗岩基 |
2.3 桑雄-尤卡朗花岗岩体 |
2.4 舍索、雄梅和苦嘎早白垩世成矿花岗岩体 |
2.5 雄巴、桑心日、雪如晚白垩世成矿花岗岩体 |
2.6 BNS带中的早白垩世岩体 |
3 花岗岩类的岩石地球化学 |
3.1 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 全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 构造演化与岩浆活动 |
4.1 从被动大陆边缘向活动大陆边缘的转化 |
4.2 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 |
4.3 晚白垩世-新近纪构造-岩浆演化 |
5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5.1 XBGZ与典型斑岩铜矿初步对比 |
5.2 花岗岩成矿远景区分析 |
5.2.1 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铜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
5.2.2 热液型矽卡岩型铁、铅锌多金属矿远景区 |
5.2.3 BNS带的成矿远景区 |
6 结论 |
(6)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型铜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地质工作研究现状 |
1.3.2 斑岩型铜矿研究现状 |
1.3.3 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及关键技术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2.4.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3章 典型矿床分析 |
3.1 鲁尔玛晚三叠世斑岩型铜(金)矿点 |
3.1.1 矿床地质特征 |
3.1.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3.1.3 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3.1.4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1.5 矿床成因 |
3.1.6 找矿潜力与下一步勘查方向 |
3.2 拔拉扎晚白垩世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 |
3.2.1 矿床地质特征 |
3.2.2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2.3 矿床成因 |
3.3 达若古新世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点 |
3.3.1 矿床地质特征 |
3.3.2 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3.3.3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3.4 矿床成因 |
3.4 红山-罗布真渐新世-中新世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 |
3.4.1 矿床地质特征 |
3.4.2 物化遥特征 |
3.4.3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4.4 矿床成因分析 |
3.5 朱诺中新世斑岩型铜金矿床 |
3.5.1 矿床地质特征 |
3.5.2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5.3 矿床成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成矿作用及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4.1 主要矿床类型 |
4.2 区域成矿作用的时空分布 |
4.3 区域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4.3.1 控制因素 |
4.3.2 找矿标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综合找矿信息分析 |
5.1 地质-地球物理找矿信息 |
5.1.1 多尺度重力异常特征与矿床预测分析 |
5.1.2 区域重力异常的多阶小波分析 |
5.1.3 区域航磁异常的多阶小波分析 |
5.1.4 重磁综合异常特征与区域矿床预测 |
5.2 地质-地球化学找矿信息 |
5.2.1 地球化学多元统计分析 |
5.2.2 地球化学找矿信息 |
5.3 地质-遥感异常找矿信息 |
5.3.1 遥感线环构造的地质分析 |
5.3.2 斑岩铜矿带蚀变遥感异常分析 |
5.3.3 斑岩铜矿与地貌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找矿预测与远景区优选 |
6.1 欠采样随机森林模型 |
6.1.1 随机森林 |
6.1.2 欠采样 |
6.1.3 欠采样随机森林模型 |
6.1.4 预测模型的评价指标 |
6.2 找矿预测结果与评价 |
6.2.1 预测数据集 |
6.2.2 模型预测 |
6.2.3 后验概率 |
6.3 远景区圈定与优选 |
6.3.1 后验概率分级 |
6.3.2 远景区圈定与优选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认识 |
7.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班怒带的演化过程 |
1.3.2 班怒带碰撞造山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与论文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南羌塘地体 |
2.1.2 班怒带 |
2.1.3 拉萨地体 |
2.2 赞宗错地区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变质岩 |
2.2.4 构造 |
3 碰撞造山的沉积记录 |
3.1 竟柱山组磨拉石野外地质特征 |
3.2 竟柱山组磨拉石沉积相分析 |
3.3 竟柱山组磨拉石的时代及物源 |
3.3.1 竟柱山组的时代 |
3.3.2 竟柱山组的物源 |
3.4 小结 |
4 碰撞造山的岩浆响应 |
4.1 野外观察和样品采集 |
4.1.1 早白垩世阿萨尔庞火山岩 |
4.1.2 早白垩世阿隆郝布姜火山岩 |
4.1.3 晚白垩世木地姜雅火山岩 |
4.2 测试分析方法 |
4.2.1 LA-ICPMS锆石U-Pb |
4.2.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4.2.3 Sr-Nd-Pb同位素分析 |
4.2.4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4.3 测试结果 |
4.3.1 早白垩世阿萨尔庞火山岩 |
4.3.2 早白垩世阿隆郝布姜火山岩 |
4.3.3 晚白垩世木地姜雅双峰火山岩 |
4.4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
4.4.1 阿萨尔庞-阿隆郝布姜早白垩世火山岩 |
4.4.2 木地姜雅晚白垩世双峰火山岩 |
4.5 小结 |
5 研究区构造解析 |
5.1 构造层划分 |
5.2 构造样式组合 |
5.2.1 J_(1-2)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2 J_3-K_1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3 K_1-K_2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4 E_(1-2)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5 E_3-N构造层构造样式 |
5.3 构造层次与构造期次 |
5.3.1 构造层次 |
5.3.2 构造期次 |
5.4 小结 |
6 讨论 |
6.1 碰撞造山的时限 |
6.1.1 碰撞造山的时限 |
6.1.2 造山期结束的时限 |
6.2 拉萨-羌塘碰撞与高原早期隆升 |
6.3 沉积-岩浆-构造综合造山过程 |
6.4 增生-碰撞二阶段复合造山模式 |
6.4.1 造山带内的物质基础 |
6.4.2 造山带的构造变形的叠加改造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锆石U-Pb测年数据表 |
附录2 全岩地球化学主量测试数据表 |
附录3 全岩地球化学微量元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4 全岩地球化学稀土元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5 全岩Sr-Nd-Pb同位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6 锆石Hf同位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7 主要软件使用声明 |
附录8 个人简介 |
(8)藏东拉荣大型钨(钼)矿床:岩浆作用与矿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斑岩钨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2 区域钨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3 拉荣钨(钼)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路线与方案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3 完成工作量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石特征 |
3.6 围岩蚀变 |
3.7 成矿期次 |
第四章 成岩成矿年代学 |
4.1 成岩年代学 |
4.2 成矿年代学 |
4.3 成岩与成矿的时空关系 |
第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石成因 |
5.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1.1 岩石主、微量元素特征 |
5.1.2 硅酸盐矿物主量元素特征 |
5.1.3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5.1.4 Sr-Nd-Hf同位素特征 |
5.2 岩石成因 |
5.2.1 成因类型 |
5.2.2 晚三叠世花岗岩类成因 |
5.2.3 白垩纪及始新世花岗岩类成因 |
5.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5.4 岩浆作用与W-Mo矿化的联系 |
第六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6.1 成矿流体特征 |
6.1.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1.2 白钨矿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6.1.3 成矿流体来源 |
6.1.4 大陆碰撞型斑岩钨矿床成矿流体特性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2.1 金属的来源 |
6.2.2 硫的来源 |
6.2.3 钙的来源 |
6.3 成矿机理 |
6.4 矿床成矿模型 |
第七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7.1 成矿规律研究 |
7.1.1 类乌齐-左贡成矿带 |
7.1.2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
7.2 区域钨矿找矿模型与找矿方向 |
7.2.1 典型钨矿床找矿模型 |
7.2.2 拉荣矿区找矿方向 |
7.2.3 区域钨多金属找矿方向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西藏班戈白垩系余穷组有孔虫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白垩系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有孔虫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岩石地层 |
第3章 岩石地层 |
3.1 实测剖面 |
3.2 沉积环境分析 |
第4章 有孔虫生物地层 |
4.1 大型底栖有孔虫鉴定与组合带划分 |
4.1.1 大型底栖有孔虫圆笠虫的系统描述 |
4.1.2 大型底栖有孔虫组合划分 |
4.2 小型底栖有孔虫浮游有孔虫 |
4.3 浮游有孔虫 |
第5章 余穷组沉积环境讨论 |
5.1 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 |
5.2 沉积微相的划分 |
5.3 剖面沉积相及相序结构 |
5.4 化石分布与沉积相关系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 |
(10)西藏申扎下二叠统拉嘎组中约1.76 Ga花岗质砾石的物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拉嘎组地层的研究现状 |
1.3.2 拉萨地体的古地理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喷出岩 |
2.4.2 侵入岩 |
第3章 花岗质砾石的岩石学及U-Pb年代学特征 |
3.1 剖面特征 |
3.2 拉嘎组中砾石的岩石学特征 |
3.3 锆石U-Pb年代学及微量元素特征 |
3.3.1 测试方法 |
3.3.2 年代学特征 |
3.3.3 锆石微量元素 |
第4章 花岗质砾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1 花岗质砾石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1 测试方法 |
4.1.2 主量元素特征 |
4.1.3 微量元素特征 |
4.2 锆石Hf同位素和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4.2.1 测试方法 |
4.2.2 Lu-Hf同位素和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4.3 花岗质砾石的成因分析 |
第5章 花岗质砾石的潜在物源地 |
5.1 花岗质砾石的潜在物源地分析 |
5.2 印度冈瓦纳 |
5.2.1 阿拉瓦利 |
5.2.2 中印度构造带 |
5.2.3 东高止山带 |
5.3 澳大利亚冈瓦纳 |
5.3.1 鲁德尔杂岩 |
5.3.2 阿伦塔 |
5.3.3 高勒克拉通 |
5.4 小结 |
第6章 花岗质砾石物源对古地理重建的意义 |
6.1 花岗质砾石的物源 |
6.2 花岗质砾石物源对古地理的指示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西藏申扎—班戈一带地质构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J]. 张予杰,张以春,王冬兵,苟正彬. 地质通报, 2021
- [2]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 张少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D]. 赵东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4]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D]. 雷传扬.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5]西藏雄梅-班戈花岗岩带岩石地球化学与成矿作用[J]. 耿全如,张璋,彭智敏,关俊雷,丛峰. 地球科学, 2020(08)
- [6]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型铜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D]. 欧阳渊.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D]. 胡懿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8]藏东拉荣大型钨(钼)矿床:岩浆作用与矿床成因[D]. 刘俊.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9]西藏班戈白垩系余穷组有孔虫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D]. 孙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西藏申扎下二叠统拉嘎组中约1.76 Ga花岗质砾石的物源[D]. 马健飞.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