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目录(1992年3—5月)(论文文献综述)
段博儒[1](2021)在《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源线模式”主要是根据与震源有关的两条长距离特征线的交汇预测强震发生地点的方法,第一个特征线为与区域主压应力夹45°角的最大剪切应力线中前兆信息分布最多的一条线,第二个特征线为区域内历史上发生地震-地震迁移或前兆-地震迁移组成的线,该方法提出之时对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进行了回顾性预测分析。本文以研究较少的地震-地震的关系为出发点,利用地震迁移现象或是地震活动关联现象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进行了补充研究。本文针对二十世纪以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和南北地震带间地震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关联现象进行了研究,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MS≥6.0的地震的发震时间为基准,以不同的时间间隔研究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南北地震带MS≥5.0的地震活动情况,研究表明南北地震带的中强震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的地震存在一定的关联现象。南北地震带发生的3次特大地震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相应的地震之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在南北地震带会有37.5%的概率发生7.0-7.9级地震,有23.6%的概率发生6.0-6.9级地震,有28.6%的概率发生5.0-5.9级地震。并使用图像信息学算法对两地区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只对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利用地震存在的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结合震前异常信息的分布,对自2000年来发生在南北地震带的关联地震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南北地震带不同地区异常点的分布与震中位置关系不同,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大多数异常点集中分布在震中一侧;中段异常点分布在发震断层的两侧,震中易形成较大的异常空白区域;南段异常点分布范围较广。在“源线模式”的基础上补充了使用地震活动关联现象预测地震的方法,即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绘制南北地震带异常空间分布图,若某地区异常点分布较多且存在异常空白区域,则可确定该地区为孕震体,预测该地区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一年时间内至少有一次MS≥6.0的地震发生。
朱厢炜[2](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认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谢卓娟[3](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海域经济发展,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服务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海域地震区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然而,由于海域的特殊位置,海域地震监测受台网密度的限制,和陆域地震相比,海域的地震活动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地震资料零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震级标度多样性,海域地震活动的特点既存在板内地震又有板缘地震,两类地震在性质、强度、震源深度、地震活动规律和机制上不相同,造成海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开展我国海域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无适合于海域地区的震级转换方法和经验公式,缺乏海域地震活动性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点建立的海域不同震源深度(包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并进行完整性分析,为海域活动构造划分、浅部潜在震源区和中深部“立体”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海域地震活动规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并基于建立的地震目录进行海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为海域地震区划的编制提供重要参数,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1)编制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建立了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地震目录和2.0≤M<4.7级中小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试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震目录编制的技术方法。(2)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震级转换公式。研究了我国海域地区测定的面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的震级系统差,并与陆域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系统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分析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菲律宾的地震台网,在测定同一震级标度的地震时,产生震级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产生的震级偏差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不同震级段和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分别建立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震级范围和不同深度范围内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以及建立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ML震级,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震级转换关系式,最终统一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的震级标度。本论文采用海域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的适合于我国海域及邻区的不同震级和不同深度范围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区别于以往国外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和国内陆域地区的浅源地震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可为今后海域地区地震震级的转换提供参考,震级系统差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修订这些地区的量规函数,进行震级偏差改正和地震联合观测提供参考。(3)给出了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及其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特征。收集我国海域及邻区各国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和台网的发展简史,分析和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给出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和地震定位精度差的区域,为我国海域地区的完整性分析和沿海、近海地区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适合海域地区地震资料的除丛方法删除前余、震,并基于累积频数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分析方法(Entire-magnitude-range method,EMR)确定海域地区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和不同震源深度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4)针对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特点,建立不同海域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我国海域地震活动在不同板内和板块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强度分布与频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在板块边界俯冲带地区深浅部的活动特点,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最小二乘法(LS)和最大似然法(MLE)在计算我国海域及邻区b值时的适用性;提出在综合考虑海域各地震带地震资料完整性程度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b值计算方法,以及多方案的方式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最终给出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值和V4值,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资料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特征,定制的海域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有别于陆域区划和平时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只采用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且不考虑震源深度范围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俯冲带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为划分板块边界俯冲带的浅部潜在震源区、中深部潜在震源区的“立体”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了依据,在结合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基础上,了解俯冲带地区的俯冲作用分布格局,并对俯冲带中深源地区的b值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俯冲带不同区域b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以及b值在俯冲带不同段各剖面横截面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用b值图像标识出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板块边界未来可能发生破裂的高应力段,可为研究深部的地震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直接用于海域地震区划图试编工作中,也为今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区划和完善我国抗震防灾体系均有重要意义。
黄秋硕[4](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指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吴洪平[5](2019)在《王韬报章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研究的报章文,专指清末民初以报刊为媒介,以思想文化的大众传播为目的,言说方式介于古代传统散文与现代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体。王韬是这一文体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他一生写作并发表了大量报章文,影响所及,引发了当时报章文写作的热潮,使这一文体终得成熟。但长久以来,学界对王韬报章文的研究始终局限于《弢园文录外编》中的政论类报章文上,《循环日报》《申报》《万国公报》等近代报刊中散见的、大量未被收入《外编》的王韬其他报章文却少有人关注。本文以“王韬报章文”为研究对象,以《弢园文录外编》为基础,通过对近代报刊中散见的王韬各类报章文的全面梳理,力求全方位地审视王韬的报章文,从而给予科学合理的定位与评价。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现状和意义。认为百年来王韬报章文研究按肇始、发展、深入、繁盛四个阶段不断推进,并在文献整理、思想挖掘、文学探讨及价值评估四个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囿于文献限制,王韬报章文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深入。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了报章文的文体概念、兴起的宏观因素及发展过程。认为传统散文的式微与近代报刊的肇兴是报章文兴起的两大重要因素。王韬真正使报章文这一文体达到成熟,并对当时及后世报章文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章厘清了《循环日报》创办前王韬的报业活动和《循环日报》的基本情况。认为王韬对近代报刊由抗拒到接受的态度转变是影响王韬报章文创作主动性、自觉性的关键因素。梳理《循环日报》命名、版面情况等,为辑考散见在《循环日报》中王韬的报章文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通过比较分析法、文史互证法等方法,对散见在《循环日报》《申报》《万国公报》《天南遁叟论说选》等报刊、剪报集中王韬的报章文作了辑考。认为《弢园文录外编》并非是王韬的报章文集,其中仅有一小部分文章来源于《循环日报》。《天南遁叟论说选》也并非是王韬个人的报章文集,其中也仅有一小部分文章是王韬所作。同时,也明确了王韬在《万国公报》上刊文的起止时间。第四章分析了王韬政治、经济、外交、法律、军事、风土、杂类等七大类报章文的主要思想内容。认为王韬创作报章文的关注视角和倾向主要集中在政治和军事两大方面,往下依次是风土、经济、外交、法律以及杂类。第五章分析了王韬报章文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影响。认为王韬报章文在艺术特色方面,有程式固定、语体自由、技法灵活、旧体新用等特色。王韬的报章文创作,完成了从文人上书到平民论政的转变,对后世文学、政治、思想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报章文文体达到成熟。结语归纳全文。报章文在传统散文逐渐式微和近代报刊兴起的背景下诞生,在王韬手中达到成熟。王韬与近代报刊的接触始于青年时期,但是大量创作报章文却是在中年以后。笔者通过分析,辑考出《循环日报》《申报》《天南遁叟论说选》等报刊、剪报集中王韬的报章文六百余篇,并将王韬的报章文分为政治、经济等七大类。王韬的报章文因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思想内容对中国近代文学、思想、政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
武亚群[6](2019)在《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文中提出川滇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界,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强震频发。强烈又多发的地震灾害不仅会直接使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还可能通过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人类造成二次伤害。因此,从块体角度分析活动块体与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特征,并研究不同块体地震与地球自转、太阳黑子活动等相关因子的关系,对于实现活动块体与地震趋势判断的精细化对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川滇地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可公度方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的时间对称性特征,运用太阳黑子周位相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地震事件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关系,运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地震灾害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2025年或2027年在101.1°E以西、31.2°N以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川滇块体Ms≥6.3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7年和2035年,其次是2021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5年11月,而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0年1月1日和2022年9月5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川滇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和下降段,而2025年、2027年分别处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峰值年附近、下降段,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川滇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变化减速期、加速期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接近,故2025年1 1月可能发生地震。在空间对称性上,川滇块体的震中纬度位置呈现出“3次南移、2次北移”变化特征,震中经度呈现出“2同1异”特征,因此,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在2025年或2027年可能出现北部地区。(2)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2019年或2028年7月29日在102.6°E以西、23.0°N以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8年,其次为2019年和2020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8年8月和2033年8月,其次为2020年10月,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1年8月16日、2021年8月17日、2028年7月29日、2028年8月1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滇西南块体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值年附近和下降段发生可能性较大,而2019、2028年分别处于太阳黑子周期的谷值年和下降段,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滇西南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加速期的发震可能性明显高于减速期,故2028年7月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滇西南块体发震时间分布规律表明,每月的下旬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在空间对称性上,滇西南块体震中纬度呈现“3同2异”特征,震中经度表现出“2东1西”或“2西1东”的迁移规律,因此,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2019年或2028年7月29日可能出现中部地区。(3)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在2019年或2032年3月在101.8°E以西、32.8°N以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巴颜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6年,其次为2019年和2020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19年7月、2032年3月,其次为2022年8月,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0年1月19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巴彦喀拉块体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而2019年和2032年正好处于太阳黑子周期的谷值年附近,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巴彦喀拉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减速期的发震频次明显高于加速期,故2032年3月发震可能性较大。在空间对称性上,巴彦喀拉块体地震震中纬度呈现“2同1异”分布特征,震中经度则呈现“3同2异”分布特征,因此,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2019年、2032年3月可能出现南部地区。(4)川滇块体、滇西南块体、巴彦喀拉块体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及活动周期相关性存在差异。川滇块体Ms≥6.3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和下降段,且主要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双周;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值年附近和下降段发生可能性较大,且与太阳黑子活动单、双周关系不大;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发生可能性高于上升和下降阶段,在太阳黑子相对数峰值年附近发震可能性最高,且与太阳黑子活动单、双周关系不大。(5)不同时间尺度上,川滇块体、滇西南块体、巴彦喀拉块体地震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也存在明显差异。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加速年份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减速年份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川滇块体Ms≥6.3地震、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在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变化减速月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加速月发生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减速月。川滇块体Ms≥6.3地震的无震月为6-8月和10月,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的无震月为1月、9月和12月,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的无震月为6月、10月和12月。
浅野泰之[7](2019)在《民国时期中日书法交流》文中认为本论文是关于民国时期中日书法交流的专题研究,共有六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第一章,中日两国受到西方外来文化冲击的背景下,梳理分析西学东渐下近代中日书法的状态,并论及中日书法交流的历史背景和特征。第二、三章,民国时期来过中国、去过日本的中日学者们的主要交流目的,笔者拟分为:“以与中国书画家交流为目的的赴华活动”;“以古迹考察为目的的赴华活动”;“逃亡日本期间的交友及学术研究”;“特殊情况下的赴日活动”四个部分。并通过论证后指出,民国时期已经由历史上自古至今日本单方面研究学习中国书法的状态,逐步进入中日学者之间对等交流、互相借鉴学习的状态,书法交流互动频繁。第四章,近现代在中日成立的书画社团数量逐渐增多,同时出现中日两国书画家一起创立的书画社团。以当时的中日刊物报纸材料为基准,叙述民国时期中日两国协同创立书画社团的情况。通过资料面调查分析后指出,这些社团虽然受到当时社会的不良影响等诸问题,但是为了推动中日书画家友好交流关系,中日两国书画家还是不断地努力创立社团。最后,伴随战争爆发,也成为艺术界的一场灾难,社团最终都消失了。第五章,以齐白石(1864-1957)、桥本关雪(1883-1945)为例,论述他们二人的书画作品在中日两国的传播及其影响。齐白石的主要特点是,虽然没去过日本,但是书画篆刻作品在日本的传播过程中,日本友人作为齐白石的中间人帮助订印章、绘画等,功不可没。因此,齐白石对日本友人怀有强烈的感情情怀。桥本关雪的主要特点是,从《申报》可知中国方面对关雪是有所关注的,可以说关雪是民国时期日本方面与中国艺术家交流最为频繁的一位。同时,关雪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同时,也反过来对中国同时代傅抱石(1904-1965)等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产生巨大影响。第六章,通过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下的中日书法理论着作来详细比较和探讨同时期不同两国间接受西学的方式,以及日本书学对中国书学的影响。主要特点是中日书法界都受到了西方心理学的影响,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书法。同时,民国时期在中日书坛上比较着名的书法家仍然处在“闭关锁国”状态,尽管心理学研究者、美学研究者等煞费苦心地开拓出用西方“科学”方法去研究书法的新途径,但对于书法家而言几乎没有什么推进作用的。通过研究论证,详细揭示出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下中日书法交流的状态、发展、书法概念等特征。除此之外,对民国时期的相关中日书法交流材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类研究,梳理近代中日书法交流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活动等,制成《近代中日书法交流大事年表》。
发展改革委[8](201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 2016年第13号》文中认为根据国务院部署,为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消除不利于激发市场内生动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制度性障碍,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提供服务保障支撑,我委对改革开放以来截至2015年底发布的文件进行了清理,经商国务院相关部门,宣布失效一批文件(见附件),现予以公告。
王孟[9](2016)在《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文中研究指明佛教疑伪经是佛教研究的重要资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所以,佛教疑伪经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佛教学术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由於中国古代僧人出於纯洁信仰的考虑,禁绝佛教疑伪经的流通,将它们排斥在大藏经之外,以致中国绝大多数佛教疑伪经都亡佚不存。赖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我们今天可以重睹100多种久已亡佚的佛教疑伪经。虽说敦煌遗书中保存的疑伪经为佛教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料,但因敦煌遗书散藏在世界各地,且无总目录可以导航,故研究者至今很难把握其全貌以及寻觅本人研究所需的佛教疑伪经。这一现状导致敦煌学虽已百年,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缺乏总体把握的现状并无根本改观。本论文的题目为《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依托方广錩先生主持的《敦煌遗书数据库》,采用文献学的方法对敦煌藏经洞所存佛教疑伪经做一个鸟瞰式的整理,目的有两个:一是汇总、梳理目前已经收集到的所有敦煌佛教疑伪经,公布其目录资料;一是梳理每一部敦煌佛教疑伪经至今为止的研究史,罗列其研究编年,并努力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述评。前(5学者教导我们,学术研究要靠资料讲话。资料有三类:原始资料、研究资料与动态资料。本论文力求为研究者提供至今为止与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相关的原始资料、研究资料的基本信息,力图为从事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的研究者提供一本可信的工具书。本论文的导论部分,通过梳理对佛教疑伪经的诸种判别标准及其背後反映的思想倾向,认为就对佛教疑伪经的认知与研究而言,应将疑伪经的判别标准回归到中国古代僧人确立的“翻译标准”上。论文回顾了以往诸位研究者对佛教疑伪经的各种分类法,尝试以撰作目的为标准,对敦煌佛教疑伪经进行分类。力图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解决疑伪经的分类问题。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对每一部敦煌佛教疑伪经,分别以“相关资料”、“研究编年”、“研究述评”为序进行论述。在“相关资料”部分,对该部佛教疑伪经的经录着录、现存状况、异本系统、经文内容等予以介绍,力图使读者把握该佛教疑伪经的原始资料。在“研究编年”部分,用“编年史”的方式,按时间顺序对该佛教疑伪经的研究史进行梳理,使读者能够基本把握该部佛教疑伪经的研究现状。在“研究述评”部分,以问题为中心,对相关学术研究问题进行梳理,力图总结以往对该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的成绩和不足,以期通过总结,发现问题,进一步推进对该疑伪经的研究。
秦四清,李培,薛雷,吴晓娲,杨百存[10](2016)在《欧亚地震带大震预测(Ⅱ):板内地震区》文中认为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对欧亚地震带划分了26个板内地震区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分析了这些地震区大(巨)震事件孕育过程,研判了其未来震情.结果表明:达卡与科什阿加赤地震区未来有巨震发生托斯亚地震区未来有大震或巨震发生:于田布哈拉比尔詹德加兹温塞姆南巴尔坎纳巴德内沙布尔大不里士埃里温盖贝莱布加勒斯特北部伊士麦科林斯杜布罗夫尼克与罗马地震区未来有大震发生;凯瑟利地震区未来有强震或大震发生;洛扎林芝普杰比什凯克费尔干纳希比尔甘杜尚别拉什卡尔加艾布西雷尔开罗与巴塞罗那巴伦西亚地震区未来有强震发生;伊斯坦布尔地震区当前孕育周期主震事件已发生,目前余震活动尚未结束,很可能发生Mw 7.3级左右余震.本文所得结论可供有关国家相关部门参考,以采取有效防震减灾措施.
二、地震目录(1992年3—5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目录(1992年3—5月)(论文提纲范文)
(1)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背景 |
1.1.1 地震预测研究背景 |
1.1.2 地震预测的意义 |
1.1.3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2 论文的内容 |
第二章 方法介绍 |
2.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 |
2.1.1 方法具体内容 |
2.1.2 方法的应用 |
2.2 PI算法 |
2.2.1 方法实现过程 |
2.2.2 方法的应用 |
第三章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地震关联现象分析 |
3.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征 |
3.1.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 |
3.1.2 资料选取和地震活动情况 |
3.2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关联地震分析 |
3.2.1 震级范围在7.0-7.9 时的关联地震 |
3.2.2 震级范围在6.0-6.9 时的关联地震 |
3.2.3 关联地震分析总结 |
第四章 PI算法对两地区关联地震的检验 |
4.1 计算参数选取 |
4.2 计算结果分析 |
4.2.1 2008 年于田 7.3 地震与汶川 8.0 级地震 |
4.2.2 2015 年皮山6.5 级地震与2016 年门源6.4 级地震 |
4.2.3 其他地震 |
4.3 总结和分析 |
第五章 关联现象解释和震例分析 |
5.1 关联现象解释 |
5.2 震例分析 |
5.2.1 2007 年云南宁洱6.4 级地震 |
5.2.2 2008 年四川汶川8.0 级地震 |
5.2.3 2013 年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
5.2.4 2013 年甘肃岷县6.7 级地震 |
5.2.5 2014 年云南鲁甸6.6 级地震 |
5.2.6 2016 年青海门源6.4 级地震 |
5.2.7 2017 年四川九寨沟7.0 级地震 |
5.3 震例分析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3)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地震目录编制现状 |
1.3.2 震级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3 我国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
1.3.4 我国海域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 |
2.1 引言 |
2.2 地震目录的编目范围 |
2.2.1 空间范围 |
2.2.2 时间范围 |
2.3 资料来源 |
2.3.1 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来源 |
2.3.2 海域邻区各国地震资料的来源 |
2.4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
2.5 编目的成果与形式和目录概况 |
2.5.1 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目录 |
2.5.2 我国海域及邻区2.0-4.6级中小地震目录 |
2.6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
3.1 引言 |
3.2 我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转换关系研究 |
3.2.1 资料来源及概况 |
3.2.2 回归方法 |
3.2.3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4 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5 与陆域震级转换关系式的对比 |
3.3 我国地震台网与其它地震台网测定地震的震级偏差研究 |
3.3.1 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 |
3.3.2 计算方法 |
3.3.3 震级偏差的统计分析 |
3.3.4 不同地震台网震级的转换关系 |
3.4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
3.5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时段地震台站分布和地震监测能力 |
4.3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
4.3.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
4.3.2 不同区域内地震定位精度的评估 |
4.4 删除前、余震 |
4.5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
4.5.1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
4.5.2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时间分布特征 |
4.5.3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空间分布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参数 |
5.1 引言 |
5.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构造背景 |
5.3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3.1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和调整 |
5.3.3 近海大陆架海域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4 远海各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5 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4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
5.4.1 b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
5.4.2 MLE和LS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5.4.3 近海大陆架海域和远海各地震带的b值和V_4值 |
5.4.4 俯冲带地区的b值和V_4值 |
5.4.5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对比和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我国海域及邻区M_S≥7级地震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件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4)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5)王韬报章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晚清散文之新变与报章文的兴起 |
第一节 传统散文的式微 |
第二节 近代报刊的肇兴 |
第三节 报章文的兴起 |
第二章 王韬早期报业活动与《循环日报》的创办 |
第一节 王韬沪上报业活动 |
第二节 王韬遁港初期的报刊活动 |
第三节 王韬与《循环日报》的创办 |
第三章 王韬报章文辑考 |
第一节 《循环日报》王韬报章文辑考 |
第二节 《天南遁叟论说选》与王韬关系考辨 |
第三节 《万国公报》《申报》王韬报章文辑考 |
第四章 王韬报章文的内容 |
第一节 政治类 |
第二节 经济类 |
第三节 外交类 |
第四节 军事类 |
第五节 法律类 |
第六节 风土类 |
第七节 杂类 |
第五章 王韬报章文的艺术特色与影响 |
第一节 王韬报章文的艺术特色 |
第二节 王韬报章文的成就及影响 |
结语 |
征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弢园文录外编》篇目来源 |
附录二:王韬报章文总目 |
附录三:王韬报章文分类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地震灾害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对称性在地震灾害中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概况 |
1.4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统计规律 |
2.1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统计 |
2.1.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2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发震时间特征 |
2.1.3 川滇地区地震发震间隔特征 |
2.2 川滇地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
2.2.1 川滇地区地震密度分布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川滇地区不同块体内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1 资料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2.1 年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2.2 月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2.3 日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3.1 年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2 月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3 日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4 巴颜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4.1 年尺度上巴颜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4.2 月尺度上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4.3 日尺度上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川滇地区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4.1.1 资料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太阳黑子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
4.2.1 太阳黑子相对数数量变化特征 |
4.2.2 太阳黑子相对数周期变化特征 |
4.3 川滇块体Ms≥6.3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3.1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
4.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
4.4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4.1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
4.4.2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
4.5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5.1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
4.5.2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川滇地区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与地球自转相关性分析 |
5.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5.1.1 资料来源 |
5.1.2 研究方法 |
5.2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周期分析 |
5.3 川滇块体Ms≥6.3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性分析 |
5.3.1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
5.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
5.4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分析 |
5.4.1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
5.4.2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
5.5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分析 |
5.5.1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
5.5.2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川滇地区Ms≥6.0地震历史统计 |
6.1.2 川滇地区地震时空对称性 |
6.1.3 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 |
6.1.4 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性 |
6.2 对策 |
6.2.1 强化地震预警研究,增强科研成果转化 |
6.2.2 划定重点防御区域,确定重点防御时段 |
6.2.3 重视地震趋势判断,提前制定防范措施 |
6.3 创新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民国时期中日书法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与视野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中日书法交流的背景 |
第一节 中日书法交流历史背景 |
第二节 近代中国书法的状态 |
第三节 近代日本书法的状态 |
第二章 赴华的日本学者 |
第一节 以与中国书画家交流为目的的赴华活动 |
第二节 以古迹考察为目的的赴华活动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赴日的中国学者 |
第一节 逃亡日本期间的交友及学术研究 |
第二节 特殊情况下的赴日活动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日一起创立的书画社团 |
第一节 中日美术协会 |
第二节 西湖有美书画社 |
第三节 解衣社 |
第四节 东方绘画协会 |
第五节 中日艺术同志会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书画作品在中日两国的传播及影响 |
第一节 在日本的传播及影响—以齐白石为例— |
第二节 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以桥本关雪为例— |
第三节 与日本的展览交流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西学东渐下的中日书学观 |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下的日本书学 |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下的中国书学 |
第三节 日本书学对中国学者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9)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佛教“疑伪经”及其判别标准 |
(一)佛教“疑伪经” |
(二)佛教疑伪经的判别标准 |
二、佛教疑伪经的分类概说 |
三、佛教疑伪经研究史及其评价 |
(一)佛教疑伪经研究史 |
(二)佛教疑伪经研究评价 |
四、敦煌佛教疑伪经 |
参考文献 |
说明 |
一、反映、指导和规范佛教僧俗生活 |
《般泥洹後诸比丘经》 |
《宝车经》 |
《出家功德经(出贤愚经)》 |
《慈教经》 |
《大乘莲华马头罗刹经》 |
《华严十恶经》 |
《大威仪请问经》 |
《犯戒罪报轻重经》 |
《金刚经纂》 |
《敬福经》 |
《决定罪福经》 |
《善恶因果经》 |
《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 |
《五辛经》 |
《像法决疑经》 |
《遗教法律三昧经》 |
《讃僧功德经》 |
《斋法清净经》 |
二、宣扬特定的佛教教义、实践和信仰 |
(一)三阶教典籍 |
《大乘无尽藏法》 |
《佛性观修善法》 |
《七阶佛名经》 |
《人集录明诸经中对根浅深发菩提心法》 |
《人集录依诸大乘经中略发愿法》 |
《人集录於十二部经修多罗内验出对根起行法》 |
《三阶佛法》 |
《三阶佛法密记》 |
《瑜伽法镜经》 |
《要行舍身经》 |
(二)具有揭帖性质的谶记类疑伪经 |
《大慈如来告疏》 |
《定光佛菩萨救诸衆生》(拟) |
《佛图澄所化经》 |
《救诸众生苦难经》 |
《劝善经》 |
《太平年志公谶记伪经》(拟) |
《新菩萨经》 |
(三)禅系疑伪经 |
《禅门经》 |
《大辩邪正经》 |
《法句经》(伪经) |
《法句经疏》 |
《法王经》 |
《佛为心王菩萨说头陀经》 |
《金刚三昧经》 |
(四)与菩萨信仰有关 |
《地藏菩萨经》 |
《地藏菩萨十斋日》 |
《佛为善男子说地狱报应经》(拟) |
《救苦观世音经》 |
《普贤菩萨说此证明经》 |
《僧伽和尚欲入涅盘说六度经》 |
《水月观音经》 |
《四门经》 |
《天公经》 |
《证香火本因经》 |
(五)与禅定有关 |
《阿弥陀佛觉诸大众观身经》 |
《观经》 |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 |
《十想经》 |
《相好经》 |
《最妙胜定经》 |
(六)与佛名忏法有关 |
《观世音佛名》 |
(七)反映中国人对佛教宇宙论的理解 |
《二十八宿次位经和三家星经》 |
《二十八天并四天下地狱已上下经》 |
《楼炭经略》 |
《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 |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
(八)反映中国人对佛教思想和历史的理解 |
《佛性海藏经》 |
《究竟大悲经》 |
《如来成道经》 |
《太子成道经》 |
《五百梵志经》 |
《照明菩萨经》 |
三、调和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 |
《佛母经》 |
《净土盂兰盆经》 |
《须弥四域经》 |
四、以满足人们现实需要、解决人们现实苦难为目的 |
《安宅神咒经》 |
《佛顶心陀罗尼经》 |
《解百生怨家陀罗尼经》 |
《护身命经》 |
《救疾经》 |
《龙种上尊王佛印法经》 |
《摩利支天经》 |
《七千佛神符经》 |
《三厨经》 |
《消灾除横灌顶延命真言经》 |
《续命经》 |
《延寿经》 |
《呪魅经》 |
五、其他 |
(一)伪经不伪 |
《小法灭尽经》 |
《孝顺子修行成佛经》 |
《现报当受经》 |
(二)情况不详 |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 |
《说五佛八菩萨坛经(拟)》 |
《四谛法门经》 |
《天皇梵摩经》 |
索引 |
经名首字笔画检字并索引 |
经名音序首字检字并索引 |
经名索引(附卷号) |
卷号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後记 |
四、地震目录(1992年3—5月)(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 段博儒.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2]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D]. 谢卓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4]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王韬报章文研究[D]. 吴洪平.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8)
- [6]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D]. 武亚群.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7]民国时期中日书法交流[D]. 浅野泰之.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 2016年第13号[J]. 发展改革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31)
- [9]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D]. 王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欧亚地震带大震预测(Ⅱ):板内地震区[A]. 秦四清,李培,薛雷,吴晓娲,杨百存.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度(第15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