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名文人与工夫茶(论文文献综述)
唐明贵[1](2021)在《明代《论语》诠释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明代《论语》诠释,上承宋元之余续,下启有清一代之端倪,具有自身的时代特色。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论语》进行了各具特色的阐释、利用和发挥,建构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同时他们对《论语》的阐述、利用、发挥,又促进了《论语》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兴盛。后世学者对这一时期《论语》注本的研究,既有宏观的通史类、断代史类着作,也有微观的个人着作的探讨;既有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某些可以补充和完善的地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童伟[2](2021)在《任道与任情共生——审美现代性视域下泰州学派的“身“”道”两难》文中认为在明代"身"与"道"崩裂的时代难题下,泰州学派标举知行合一、践履儒家道统、突出士人之"身"的自觉反思意识,在"身""道"互动中重塑士人主体的审美感知经验——自任于道的担当意识、恃道持道的自尊自信以及觉民行道的极致乐感。而越是自觉地践履儒家审美理想的"身""道"一贯性,则"身""道"两难带来的风险累积越盛,"任道"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害身""杀身"。在对"任道"后果无法回避的自觉体认中,泰州学派反向强化了"爱身""保身"的私性自主意识,从而加速了任情纵欲等自然情性话语的"旅行",促成了中国审美现代性独特的双重指征:任道与任情共生。
林长华[3](2020)在《漳台人“大吉”亲缘(二)》文中认为吉祥瑞果入民俗在漳台民间,人们崇柑爱桔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操办喜事时处处可见桔影、可闻桔香。《台湾风物志》中也有记述:"花轿到男家,要待新郎之弟端一盆桔子出来迎接,新娘才能出轿门,取‘吉迎’之义"。喜庆宴席摆的冷盘习惯选用柑桔,有的别出心裁在上面盖上一张醒目的红纸,开席时揭开,取其"见红大吉"好意头。传统
王宇飞[4](2019)在《南朝书法大事年表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南朝第一个政权刘宋,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为止,南朝共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历时169年。在此期间南朝承继魏晋崇尚书法的遗风,尤其帝王喜善书艺,南朝书法出现一片繁荣景象。上承魏晋,下启唐宋,如此重要的时代衍生出众多善书者、书法理论、石刻、书作等与书法息息相关的产物,为隋唐及后代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南朝四代时间顺序为主线,归纳、梳理出南朝善书者275人、书法理论71篇、石刻194方、书作53件,根据史料汇总成南朝书法大事,并制表呈现,以便相关研究者查询。据各项数据整理统计,南朝梁为书法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与王羲之书风的兴起、帝王的推崇、禁碑令的松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章柏平[5](2018)在《天阙禅茶意象茶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研究牛头禅的文脉和天阙茶的相关特性,引用牛首山天阙茶的自然元素来满足绿色、环保的文脉特征。同时与茶文化贴合,重点突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从天阙禅茶的意象表达出发,科学合理地运用设计元素,根据茶空间的空间类型、用途和氛围,研究出符合实际空间的设计,为中国茶空间设计和其意境营造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帮助。本文紧扣当下发展现状,以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功能性的茶空间为目标,理清当前中国茶空间设计发展的现状,针对茶空间的意境营造进行研究探讨,对天阙禅茶意象茶空间进行设计研究,分析当今中国茶空间设计同质化的现象。通过研究,深入剖析意象的概念和内涵,并将天阙禅茶元素进行设计学意义上的分类和总结,将茶与自然的相关元素进行结合,以归纳出可利用的关键要素。空间设计旨在将“茶文化元素”构成一个具象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实际空间,又具备“审美意象”的空间。茶空间设计,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光源,提倡节能环保的同时,形成格局多变、明暗变化丰富的视觉感知。使环境成了视线的集中点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同时可以达到巧妙地美化作用,设计风格以极简、质朴、通透为主。通过设计实践提升茶空间的意境氛围和空间体验感,充分发挥空间的功能性,在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同时,为茶空间设计实践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刘晓婷[6](2018)在《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文中提出茶虽然只是一种植物、一种饮品,但在中国文化的整体中,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内涵。茶作为饮品,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的历史过程。而作为“文化”,则介入了儒、道、释诸家文化的整体建构,又与不同的“境界”相联系,而体现了中国美学独特的审美趣味。“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终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追溯这一文化的历史过程,则初为道家思想所开蒙,继为儒家思想所涵养,复为禅宗思想所升华,转成为士大夫的风雅、普通人的饮品。然饮茶不只是借以涤除烦虑、清心解颐,当茶与不同的思想文化形态相融合的时候,它事实上成为不同文化理念或意境的呈现方式,也因此而发展出了独特的“茶道”。中国的茶道文化,实熔铸儒、释、道三教,被赋予“正”、“清”、“和”、“雅”的文化内涵。不同的茶席展现不同的审美物境,不同的茶人体现不同的审美情境,不同的观念呈现不同的审美意境。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是文献综述,与通常做法稍有不同的是,我把古代文献也作为基本考察的对象,试图较为全面地呈现茶文化资料的历史积淀过程。第二章、第三章,分别论述“茶道”与“茶境”,主要任务是论述茶与道家、儒家、禅宗的关系,试图说明茶文化被不同思想体系赋予不同思想意趣的途径与方式,茶如何成为它们特殊理念的“象征物”。第四章至第六章,则分别论述“茶艺”、“茶器”、“茶水”,旨在展示茶如何成为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它所代表的审美韵味。在这些部分,通过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点茶法、明清的瀹茶法等,我对中国茶艺的文化脉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通过越瓯碗、兔毫盏、曼生壶、若琛杯等器物的描述,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中国茶器文化的发展机理;通过对“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择水之要的描述,辨析了茶与水的密切关系。《茶经》有言:“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则茶器、茶水,在茶道文化中,确乎非是单纯之器物,同样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意象。
王俊杰[7](2017)在《1810-1895年间闽台茶业交流》文中研究表明闽台茶业渊源深厚,19世纪更是闽台茶业交流的重要时期,双方在技术、商贸、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往来,对闽台两地带来重要的影响。本文以1810—1895年间的闽台茶业交流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时期闽台两地的茶业交流进行系统研究。历史上的福建人民曾多次移民至台湾地区,明清时期更是形成了几次移民热潮。福建人作为移民台湾的主体,与当地人一起开垦种植,加上闽台两地相似的自然环境,使得两地的农作物栽植相近,这为1810年台湾从福建引种茶叶之始至1895年日据台湾之前两地的茶业交流打下了历史基础。台湾茶业的发展源自福建。19世纪早期,福建人在移民台湾的过程中,把茶叶栽植技术带入台湾。19世纪中期,茶叶加工技术也随之传至台湾。台湾茶业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晚清台湾对外贸易的一大支柱。19世纪中叶,台湾开港。闽台两地的茶业交流形成以厦门为中心的转口贸易形式,成为晚清茶叶贸易的一大特色。两地间的茶叶贸易,不仅有系统完备的产销组织,还有完善的运输组织,为19世纪闽台茶叶贸易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而占据地缘、经商传统优势的闽台茶商,在19世纪闽台茶叶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闽台茶叶历史密切相关,两地茶文化历史深厚,台湾的很多茶文化习俗都是由福建地区传入。两地间的茶文学艺术,从文雅茶艺、诗词到通俗歌谣、戏曲,无不反映着闽台茶文化交流。1810—1895年间的闽台茶业交流推动了闽台茶业的共同发展,不仅促进了台湾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城市重心转移、社会阶层改变等,还对福建茶叶贸易、人员就业情况、相关产业等带来深远的影响。
赵莎莉[8](2017)在《浅谈中国红茶翻译文化》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红茶品种和类型多种多样,并且很经典,很多国外有人对我国的红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对其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存在语言障碍。中国红茶文化和产品翻译内存在的专业用语,如果对这些语言的翻译不加了解,很难流畅的进行翻译,同时还会给国外友人对我国的红茶展开进一步的了解造成一定的阻碍,十分不利于我国红茶文化和产品的宣传推广。中国的红茶在英译中,存在特定的英译文化及手法,因此需要接受特定的学习,防止在翻译中发生错误进而导致出现误解。文章分析了我国红茶的翻译文化,并且对我国红茶的翻译背景和由来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给茶艺英语及从事茶文化推广及产品外销人员提供重要参考。
罗婵玉[9](2017)在《福建茶诗中的地域茶风与品饮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诗,短小精湛,往往随事随心而作,既有很强的写实性质,又富有文人的烂漫情怀,是凝结着茶饮风俗和艺术魅力的文字。福建茶兴起于唐末五代,并在随后的历史中,受到众多文人名士的称颂和美誉。故此,从唐末五代开始,涉及福建茶的诗歌便呈涌泉式增长。其内容,从不同角度,反映福建茶饮和时代主流茶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茶诗在探索福建古代茶文化特色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由此,本论文通过对福建茶诗的的搜集和整理,结合茶史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按朝代的先后顺序,以重要茶史事件为脉络,精选典型茶人茶诗作深入分析,研究福建茶诗文化中的地域品饮风气和品饮艺术。研究结果如下:1.福建茶诗的数量和不同时期的茶饮特征本论文收集福建古代茶诗共306首,其中咏茶诗265首,涉茶诗41首。福建茶诗涉及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六个时代的诗人诗作,根据其歌颂的主要内容,又可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唐宋时期,主要是歌颂以闽北建茶为核心的团饼茶,尤其是对北苑龙凤茶的歌颂,以点饮文化为特征,形成"北苑茶风";第二,元明清时期,主要是歌颂闽北武夷茶,尤其是进入清朝之后对创制成功的武夷茶(包括后来发展成熟的小种红茶和乌龙茶)的歌颂,以啜饮文化为特征,形成"工夫茶风"。2·唐宋福建茶诗的地域人文特征唐宋时期包括唐五代、北宋和南宋,茶诗总数201首,其中咏茶诗167首,涉茶诗34首。从茶诗数量、茶诗内容和诗人的身份地位分析,可知这一阶段是福建茶叶从藏在深山人不识,到崭露头角受众人追捧,再到冷静后淡化形式而转向精神意境提升的过程。唐五代福建茶诗,主要为涉茶诗,以秦系和韩惺等入闽文士的品茗思想为先导,以黄滔和徐夤等闽地文士的地域茶俗为特色,呈现区域内外两种文化融合的饮茶特征。其中,徐夤的咏茶诗《惠尚书腊面茶》,综合反映唐五代时期福建的茶饮文化。北宋福建茶诗,咏茶诗数量惊人,本论文选录99首,其中以丁谓《北苑焙新茶》和蔡襄《北苑十咏》最具地域代表性,呈现出福建督造贡茶的官员对制茶技术的改良和通过诗文等形式对福建地域茶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南宋福建茶诗,以咏茶诗为主,以李纲、李弥逊、刘子晕和朱熹等爱国名士和理学家的诗作为代表,呈现出福建地域茶文化高出于茶饮点斗形式的思想内涵和哲学理趣。3.元明清茶诗的地域人文特征元明清时期,福建茶诗总数105首,其中咏茶诗97首,涉茶诗8首。较唐宋时期而言,数量上有所减少。元朝茶诗仅有24首,主要表达福建文士远离政治和安于隐逸的人生态度,以陈普、熊禾、洪希文和黄镇成等人的茶诗为典型,呈现出茶饮的清淡之美。明朝茶诗36首,主要是明朝中后期的闽中文士所写,以歌颂武夷茶为核心,体现武夷御茶园贡制废除后,武夷茶所呈现的新气象。其中,以谢肇淛、徐(火勃)等闽中七子的茶诗最为鲜活,体现闽中文士以闽茶为荣、对闽茶的高度称颂和对未来闽茶发展的信心。清朝福建茶诗,数量有所增多,共录45首。其中,周亮工《闽茶曲》和阮旻锡《武夷茶歌》,以铺叙武夷茶史和描述制茶技术革新取胜,在福建茶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此外,清朝中后期,工夫茶开始出现在诗歌中,袁枚《试茶》和陈棨仁《工夫茶诗》,反映工夫茶文化已经成为福建地域茶饮特色。4.北苑茶风是以视觉审美为核心的点饮艺术北苑茶风,围绕点茶艺术,体现茶饼、器具和汤花三个方面的视觉审美特征。第一,茶饼。体现在茶饼的形状、颜色以及茶饼表面的龙凤浮雕装饰等方面。第二,器具。建盏虽为黑瓷,但其盏内面由于窑变而形成的兔毫斑、鹧鸪斑、油滴斑等亮色斑纹,在诗歌中被反复被强调,可见宋人对视觉感受的重视。第三,汤花。指点茶过程中雪白的沫饽。从宋朝诗人歌颂沫饽的诗歌数量之多,想象之朦胧玄幻,可知汤花之白与黑盏之绀所构成的视觉魅力。综合以上三点可知,以视觉审美为核心的点饮艺术是北苑茶风的核心价值。5.工夫茶风是以嗅觉和味觉为核心的啜饮艺术工夫茶风,以啜饮艺术为特色,从茶具、嗅香、啜茶三个方面体现嗅觉和味觉的重要性。第一,茶具。工夫四宝因工夫茶而形成,小壶、小杯、热饮、啜茶的品饮方式,充分体现工夫茶的独到之处。第二,嗅香。乌龙茶香气馥郁芬芳,介于花香与蜜糖香之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变化,形成独特的嗅香艺术。第三,啜茶。乌龙茶滋味绵密甘滑,同时香气能融于茶汤,形成独特的水香,只有通过啜饮,才能调动舌面各个部位的味蕾,感受茶汤中香气与滋味的玄妙。综合以上三点可知,以嗅觉和味觉为核心的啜饮艺术是工夫茶风的核心价值。总而言之,在对福建茶诗的研究中,不仅完成对福建茶诗的系统梳理和人文探索,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诗歌中总结出前后两个历史阶段中截然不同,又富有人文内涵和艺术魅力的地域茶风。北苑茶风是一个集聚地域特征和时代共性的成熟而完整的品饮艺术。工夫茶风则充分调动人的感官能动性,将乌龙茶在嗅觉和味觉上的魅力发挥到极致,成为福建茶文化中的品饮精粹。
孙席席[10](2016)在《晚明文人茶事美学意蕴研究》文中指出喝茶与中国人来说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悠悠中华,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着五千年的文化基因。原本最平凡的日常行为,在文人的推动下,跟随着历史的车辙,上升为带有文化与审美意味的精神性活动。从西晋杜育写下歌吟茶事的《荈赋》起,茶事活动便带着它独有的风雅与审美,流转到今天。唐时的精致,宋时的浪漫,经过蒙古人的金戈铁马,流转到晚明,它所呈现出的清新自然,让茶文化这颗种子真正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并深深影响了我们当代人的茶事生活。本文以晚明文人茶事的审美趣味与美学意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论述晚明文人茶事的审美意蕴,总结出其对构建当代生活茶事美学的意义,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说明晚明文人茶事概况。第一节首先进行概念界定,对晚明与文人茶事的概念及研究范围进行界定。第二节追溯晚明文人茶事的历史渊源,梳理了自魏晋迄明清茶事美学的特征,藉以阐明晚明文人茶事美学对前朝的继承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三节说明晚明文人茶事的背景。晚明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一方面是文人“入仕”不得或陷入“党派之争”,文人对“物欲,物化”保持清醒与警惕的方式便是倡导并实践“生活美学”。第二章钩沉晚明文人茶事生活,以彰显他们的审美趣味。通过对生活茶事与山水茶事两种形式的描述,说明晚明文人茶事的审美趣味主要体现为“知行合一”,即茶事亲为。在这些活动中,文人们会亲自参与到茶叶的生产与制作中,也会亲自汲水烹茶,体验茶事之乐,以抒发他们追求“乐山乐水”之性灵境界的审美情怀。第三章阐释晚明文人茶事的美学意境。第一节从茶源之清、茶人之清、茶境之清三个方面分析文人茶事美学意境的生成。在第二节中,通过分析晚明文人茶事所追求“清”之境界,说明茶事美学不仅仅是一种美学意境,亦是文人对抗“浊世”的一种生活方式。第四章说明借鉴晚明文人茶事美学,以构建当代生活茶事美学的可能性及其意义。论文结合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出从“山水茶境”到“案上园林”,从“精美茶器”到“手作茶器”的“生活茶事美学”晚明是一个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也是历史长河中文人直面“心”与“物”问题的一段时期。如何平衡“心”与“物”的矛盾与冲突,亦是当代中国人需要面对的问题。晚明文人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美学”,以求在浊世仍能葆有一颗清净纯真之心;但他们也会因此走上极端,陷于对物质的过度迷恋,奢侈之风因之盛行,也就适得其反。对于生活在当代的我们来说,正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构建真正的“生活茶事美学”,让我们过于匆忙的心,真的可以在一杯茶中安顿下来。
二、着名文人与工夫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着名文人与工夫茶(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论语》诠释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明代《论语》诠释的宏观研究 |
二、对明代《论语》诠释的整体研究 |
三、对心学派《论语》注本的研究 |
四、对宗朱类《论语》注本的研究 |
五、对调和及会通类《论语》注本的研究 |
六、对自成一家的《论语》注本的研究 |
(2)任道与任情共生——审美现代性视域下泰州学派的“身“”道”两难(论文提纲范文)
一、“尊身即尊道”与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 |
二、身与道“本末一贯”之中的自我本位 |
三、以身任道的独立人格 |
余论 |
(3)漳台人“大吉”亲缘(二)(论文提纲范文)
吉祥瑞果入民俗 |
正月“大吉”不可无 |
(4)南朝书法大事年表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毕业创作“刻不容缓”实现方案 |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 本领域相关专题创作动态分析 |
三 毕业创作方案及成果 |
第二部分 南朝书法大事年表整理与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1.2 本领域相关专题动态分析 |
第二章 南朝宋书法大事年表(420-479) |
2.1 善书者 |
2.2 书论着作 |
2.3 石刻情况 |
2.4 书作情况 |
2.5 书法大事年表 |
第三章 南朝齐书法大事年表(479-502) |
3.1 善书者 |
3.2 书论着作 |
3.3 石刻情况 |
3.4 书作情况 |
3.5 书法大事年表 |
第四章 南朝梁书法大事年表(502-557) |
4.1 善书者 |
4.2 书论着作 |
4.3 石刻情况 |
4.4 书作情况 |
4.5 书法大事年表 |
第五章 南朝陈书法大事年表(557-589) |
5.1 善书者 |
5.2 书论着作 |
5.3 石刻情况 |
5.4 书作情况 |
5.5 书法大事年表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南朝书家一览表 |
附录二 南朝石刻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天阙禅茶意象茶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发展趋势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天阙禅茶意象茶空间的相关概念 |
1.1 茶空间起源与发展 |
1.1.1 茶空间起源 |
1.1.2 茶空间概念 |
1.2 茶文化内涵 |
1.2.1 茶文化特点 |
1.2.2 茶文化含义 |
1.3 意象概述 |
1.4 天阙禅茶空间意境需求 |
1.4.1 自然——视觉的需要 |
1.4.2 放松——情绪的需要 |
1.4.3 极简——艺术的需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天阙禅茶意象茶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 |
2.1 意象元素提升意境的法则 |
2.2 禅茶元素提升意境的途径 |
2.2.1 材料的选用 |
2.2.2 色彩的选用 |
2.2.3 自然的运用 |
2.3 意象元素的意识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阙禅茶意象茶空间设计实践 |
3.1 设计背景 |
3.2 设计理念 |
3.3 茶空间布局设计 |
3.3.1 空间布局 |
3.3.2 功能设计 |
3.4 茶空间软装设计 |
3.5 茶空间色彩设计 |
3.6 茶空间材料选用 |
3.6.1 质感塑造 |
3.6.2 陈设塑造 |
3.7 茶空间的虚实类型 |
3.7.1 运动轨迹的连续性 |
3.7.2 运动视线的延伸性 |
3.7.3 空间内外的互换性 |
3.8 茶空间的形态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天阙禅茶意象茶空间设计汇总 |
附录二:牛首山北部景区游览线路和讲解词 |
附录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 |
1.2.1 古代文献 |
1.2.1.1 唐朝以前的文献 |
1.2.1.2 唐代茶书 |
1.2.1.3 宋代茶书 |
1.2.1.4 明代茶书 |
1.2.1.5 清代茶书 |
1.2.2 当代文献 |
1.2.2.1 茶史研究 |
1.2.2.2 茶艺和茶道研究 |
1.2.2.3 陆羽及其《茶经》研究 |
1.2.2.4 茶文化工具书编纂出版 |
1.3 问题的总结与写作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茶之道 |
2.1 茶之“天和”——茶与道家的关系 |
2.1.1 草木仙骨,道法自然 |
2.1.2 品茗通仙,天乐逍遥 |
2.1.3 洒心去欲,恬淡虚静 |
2.2 茶之“中和”——茶与儒家的关系 |
2.2.1 守仁居敬,民胞物与 |
2.2.1.1 以茶利礼仁 |
2.2.1.2 以茶表敬意 |
2.2.2 茶和中道,不偏不倚 |
2.2.3 温润如玉、刚健雅正 |
2.2.4 行茶于道,志气通达 |
2.3 茶之心和——茶与禅宗的关系 |
2.3.1 自古高僧能辨茶 |
2.3.1.1 蒙顶茶与吴理真 |
2.3.1.2 三碗便得道之皎然 |
2.3.1.3 “禅茶一味”之圆悟克勤 |
2.3.1.4 峨眉雪芽之宝掌和尚 |
2.3.1.5 皓首《茶经》之陆羽 |
2.3.2 诗文经卷说禅茶 |
2.3.2.1 《五灯会元》之禅茶说 |
2.3.2.2 《百丈清规》之禅茶说 |
2.3.3 禅茶一味不二门 |
2.3.4 逢茶即茶平常心 |
3 茶之境 |
3.1 艺术境界的内涵 |
3.2 茶境的精神内核 |
3.2.1 茶境由心而生 |
3.2.2 心与茶境相互依存 |
3.2.3 心能转换茶境 |
3.2.4 心与茶境本不相到 |
3.2.5 心与茶境冥合 |
3.3 茶境之几种存在形式 |
3.3.1 雅之境 |
3.3.2 静之境 |
3.3.3 灵秀之境 |
3.3.4 闲适之境 |
3.3.5 禅悦之境 |
4 茶之艺 |
4.1 芼茶艺 |
4.2 煎茶艺 |
4.2.1 陆羽与《茶经》 |
4.2.2 煎饮艺 |
4.3 点茶艺 |
4.3.1 点茶的具体方法 |
4.3.2 斗茶艺 |
4.3.3 分茶艺 |
4.3.4 饮茶艺 |
4.4 溣饮艺 |
5 茶之器 |
5.1 唐代茶器——金银秘色烁古今 |
5.1.1 生火用具 |
5.1.2 煮茶用具 |
5.1.3 烤、碾、量茶用具 |
5.1.4 水具 |
5.1.5 盐具 |
5.1.6 饮茶用具 |
5.1.7 清洁用具 |
5.1.8 藏陈用具 |
5.2 宋代茶器——雨过天青点浮华 |
5.2.1 兔毫紫盏斗旗枪 |
5.2.2 茶碾 |
5.2.3 茶臼 |
5.2.4 汤瓶 |
5.2.5 茶盏 |
5.2.6 茶筅 |
5.3 明代茶器——景瓷宜陶斗风雅 |
5.4 清代茶具——孟臣若琛水在瓶 |
6 茶之水 |
6.1 上善之水助茶香 |
6.2 三昧真火三沸汤 |
6.3 自古名士能辨水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7)1810-1895年间闽台茶业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结构 |
第一章 闽台茶业交流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福建人移民台湾 |
第二节 闽台茶业地理 |
小结 |
第二章 闽台茶业技术交流 |
第一节 茶叶栽植技术交流 |
第二节 茶叶加工技术交流 |
小结 |
第三章 闽台茶叶商贸交流 |
第一节 茶叶贸易概况 |
第二节 茶叶产销和运输 |
第三节 闽台茶商 |
小结 |
第四章 闽台茶文化交流 |
第一节 闽台茶俗 |
第二节 闽台茶叶与文学艺术 |
小结 |
第五章 闽台茶业交流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台湾地区的影响 |
第二节 对福建地区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浅谈中国红茶翻译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红茶相关知识 |
1.1 红茶的起源和发展 |
1.2 我国红茶的类型分析 |
2 红茶的英译 |
2.1 红茶的英译和历史考证 |
2.2 红茶产品英译 |
3 红茶英译文化分析 |
3.1 红茶英译背景 |
3.2 红茶翻译的规律 |
4 小结 |
(9)福建茶诗中的地域茶风与品饮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福建茶诗中的唐宋品饮追求 |
2.1 唐五代的福建茶诗与闽国茶事 |
2.1.1 秦系——淡泊清远的高士品格 |
2.1.2 韩偓——寓闽文士的饮茶追求 |
2.1.3 黄滔——宦海苦旅的茶悟人生 |
2.1.4 徐夤——地域茶俗与君臣友谊 |
2.1.5 建茶的兴起与北苑茶园 |
2.2 北宋的福建茶诗与北苑茶文化 |
2.2.1 丁谓——北苑贡茶的宣传者 |
2.2.2 蔡襄——北苑茶法的奠基人 |
2.2.3 赵佶——北苑茶风的集大成 |
2.2.4 陈襄——北苑茶饮的地方化 |
2.2.5 北苑茶风的形成与完善 |
2.3 南宋的福建茶诗与理学思辨 |
2.3.1 李纲和李弥逊以茶宣志 |
2.3.2 刘子翚和朱熹以茶入理 |
2.3.3 郑樵和刘克庄以茶喻隐 |
2.3.4 白玉蟾一琴一剑一杯茶 |
2.3.5 武夷御茶园与北苑遗风 |
2.4 小结 |
3 福建茶诗中的元明清茶情 |
3.1 元朝的福建茶诗与清淡之美 |
3.1.1 遗民诗人的文斗茶品 |
3.1.2 域外文士的闽国茶缘 |
3.1.3 乡土儒者的地域茶情 |
3.1.4 跨代隐逸的复古茶思 |
3.1.5 时光汰洗后的茶香 |
3.2 明朝的福建茶诗与复古风雅 |
3.2.1 武夷茶——文儒学者的怀旧情结 |
3.2.2 鼓山茶——闽中文士的天池虎丘 |
3.2.3 谢肇涮——五峰旗枪的雅集茶会 |
3.2.4 徐兴公——福建茶香的过去未来 |
3.2.5 明清之际福建茶的技术改良 |
3.3 清朝的福建茶诗与变革新风 |
3.3.1 周亮工——闽茶曲的红绿之辨 |
3.3.2 阮旻锡——武夷茶的烘焙之法 |
3.3.3 陆廷灿——续茶经的文人典藏 |
3.3.4 袁子才——工夫茶的品啜技艺 |
3.3.5 工夫茶的由来与武夷茶的发展 |
3.4 小结 |
4 北苑茶风与工夫茶风中的品饮艺术 |
4.1 北苑茶风的点饮艺术 |
4.1.1 茶——自然与工匠的锻造术 |
4.1.2 水——蟹眼与鱼眼的松风声 |
4.1.3 器——实用与艺术的和谐美 |
4.1.4 人——技艺与时空的融合法 |
4.1.5 北苑茶法的行茶过程 |
4.2 工夫茶风的啜饮艺术 |
4.2.1 茶——馥郁香兼骨鲠韵 |
4.2.2 水——百沸汤浇岩骨香 |
4.2.3 器——若琛瓯配孟公壶 |
4.2.4 人——连环杯品啜茶法 |
4.2.5 工夫茶法的行茶过程 |
4.3 小结 |
5 结语 |
5.1 本研究主要的成果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晚明文人茶事美学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晚明文人茶事概况 |
1 概念界定 |
2 晚明文人茶事溯源 |
2.1 魏晋茶事 |
2.2 唐宋茶事 |
2.3 元明清茶事 |
3 晚明文人茶事背景 |
4 晚明文人茶事的主要形式 |
第二章:晚明文人茶事的审美趣味 |
1 茶事亲为—茶必躬亲,非可摄代 |
1.1 制茶 |
1.2 烹茶 |
2 山水茶事—登山临水,必命壶觞 |
第三章:晚明文人茶事的美学意境 |
1 晚明茶事美学意境生成 |
1.1 茶源之清 |
1.2 茶人之清 |
1.3 茶境之清 |
2 晚明文人茶事美学意蕴分析 |
第四章:当代生活茶事美学的建构 |
1 当代生活茶事美学建构的意义 |
2 构建生活茶事美学的可能 |
2.1 从山水茶境到案上园林 |
2.2 从精美茶器到民艺手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着名文人与工夫茶(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论语》诠释研究综述[J]. 唐明贵.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1(03)
- [2]任道与任情共生——审美现代性视域下泰州学派的“身“”道”两难[J]. 童伟. 江苏社会科学, 2021(01)
- [3]漳台人“大吉”亲缘(二)[J]. 林长华. 烹调知识, 2020(06)
- [4]南朝书法大事年表整理与研究[D]. 王宇飞. 山西大学, 2019(02)
- [5]天阙禅茶意象茶空间设计研究[D]. 章柏平. 东南大学, 2018(05)
- [6]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D]. 刘晓婷. 浙江大学, 2018(07)
- [7]1810-1895年间闽台茶业交流[D]. 王俊杰. 厦门大学, 2017(05)
- [8]浅谈中国红茶翻译文化[J]. 赵莎莉. 福建茶叶, 2017(06)
- [9]福建茶诗中的地域茶风与品饮艺术研究[D]. 罗婵玉.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10]晚明文人茶事美学意蕴研究[D]. 孙席席. 山东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