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拟黑多刺蚁水提液抗小鼠惊厥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纪艳青[1](2018)在《拟黑多刺蚁蜕皮激素受体(EcR)与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脱羧酶(DDC)关联性研究》文中指出蜕皮激素受体(ecdysteroid receptor,EcR)是昆虫蜕皮激素信号转导的调节因子。在昆虫中,EcR是目前唯一已知配体的核受体,它的配体是蜕皮激素(ecdysteriid hormnones,EH)。蜕皮激素是无脊椎动物中特有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它控制着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态、蜕皮及生殖等特性。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是多巴胺(dopamine,DA)和其他儿茶酚胺类(catecholamines,CAs)神经递质生物合成中的第一个酶,也是限速酶。儿茶酚胺类物质调控动物的植物神经反射、行为、循环控制、认知、内分泌功能、运动、疼痛、奖赏和警觉等方面。TH在昆虫的整个生长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DDC)是儿茶酚胺生物合成途径中重要的酶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DDC在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与昆虫的黑化作用有关,参与了昆虫的蜕皮过程。此外,DDC还参与昆虫体色形成、发育及寿命长短的调节等生理活动。拟黑多刺蚁(Polyhachis vicina Roger)是完全变态昆虫,其生命周期经历卵、幼虫(4个龄期)、蛹和成虫四个主要发育阶段,其中,成虫分为三个品级:雌蚁、雄蚁和工蚁,且各品级具有明确的社会劳动分工,是一类典型营群居的社会性昆虫。拟黑多刺蚁是国家卫生部指定的唯一药食兼用型的蚂蚁,作为社会性昆虫的典型代表,是研究社会性昆虫生长发育及其基因调控机制的良好材料。“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实验室之前已对拟黑多刺蚁不同发育阶段虫体、不同品级成虫体内PvEcR、PvTH、PvDDC正常表达进行了研究,且RNAi实验表明PvDDC和PvTH分别与PvEcR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基于三个基因对于昆虫的生长发育都有重要的影响,现拟通过喂食法和浸润法介导的PvEcR-RNAi技术继续探讨三者的关系,并进一步了解PvTH、PvDDC两者的关系,为社会性昆虫品级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如下:1.通过喂食法和浸润法介导的PvEcR-RNAi技术处理P.vicina成虫,发现虫体表型发生变化,工蚁及雄蚁体重上升,但体长、头宽变短变窄,腹部多见膨大畸形,雌蚁体重基本不变,幼虫死亡,蛹不能完成正常蜕皮,推测三者对P.vicina的正常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作用。2.采用qRT-PCR技术在mRNA水平检测处理后P.vicina三个品级成虫整体表达及工蚁头、胸、腹三部分,通过对PvTH、PvDDC的表达情况比较发现,不同发育阶段虫体的表达量均发生一定的改变,PvTH工蚁头部变化较PvDDC更为明显,其余部位表达变化基本一致,具体为工蚁、雄蚁整体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终呈现表达下降的状态,雌蚁整体先下降后上升,整体上升的状态,工蚁头部、腹部先下降后上升,整体上升,而胸部的表达为下降的状态,结合本实验室先前成果推断,PvEcR与PvDDC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两者对于昆虫的发育及学习等行为有一定影响,并可能对胸部发育有直接影响。3.采用Western-blot技术在蛋白水平对P.vicina 个品级成虫整体表达及工蚁头、胸、腹三部分进行检测,通过对PvTH、PvDDC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差异表达,且与其mRNA水平表达情况基本一致,该结果更进一步表明此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4.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在mRNA和蛋白水平对P.vicina不同品级的脑部及腹部切片结果显示,PvEcR-RNAi后,PvTH和PvDDC表达都呈一定的下调,且具有一致性,脑部主要集中在蕈形体、脑桥体、中央复合体、视叶、嗅叶阳性反应减弱明显;而腹部主要集中在生殖腔、受精囊以及脂肪体,另外雄蚁的雄性附腺也有阳性表达减弱的现象,由此推断PvTH和PvDDC与PvEcR功能相关,在脑部学习记忆行为以及腹部生殖行为有密切相关。5.结果分析过程中发现,干扰第六天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表达大幅度改变均从第六天开始,建议第六天可以作为经济昆虫开发利用及害虫防治周期的关键时间节点。
李廷利[2](2017)在《中药改善睡眠作用实验研究的文献复习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中药改善睡眠作用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复习,了解其研究的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借鉴方法。方法:检索了中国知网(CNKI)收载,发表于2000—2013年期间的中药改善睡眠作用实验研究的相关论文,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结果:检索到符合要求的相关论文87篇。结论:中药改善睡眠作用实验研究的论文逐年增加,中药改善睡眠的实验研究已成为中药药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但是,目前在中药改善睡眠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存在着研究方法局限,不能体现中药作用特色及某些概念混淆等问题。
韦桂宁,何飞[3](2015)在《拟黑多刺蚁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拟黑多刺蚁是蚂蚁品种中为数不多的可入药的一种昆虫,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作为药食两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对拟黑多刺蚁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新的适应证及活性组分不断被发现,使得拟黑多刺蚁潜在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笔者根据近年报道的拟黑多刺蚁的相关生物活性物质、新的药理活性及使用的安全性作一综述。
王奎[4](2013)在《美洲大蠊和喙尾琵甲幼虫脂溶性抑菌物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植物、微生物和昆虫等生物中寻找活性良好、副作用低的天然产物,一直是新药研发的重要途径之一。昆虫出现在4亿年前,经过漫长的进化成为最为成功的生物类群之一,是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随着昆虫养殖技术、化学成分、药理药效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昆虫资源越来越重视。昆虫资源丰富、化学成分多样,为寻找新的天然产物作为药物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论文以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和喙尾琵甲(Blaps rhynchoptera Fairmaire)幼虫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溶剂提取其脂溶性物质,以3种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2种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供试菌检测抑菌活性,经多次硅胶柱色谱和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成功地从2种昆虫获得了脂溶性抑菌化合物或组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种昆虫粗提物的抑菌活性:采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2种昆虫不同极性的脂溶性物质,在1.0g·L-1浓度下检测抑菌活性;美洲大蠊石油醚提取物仅对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了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2.58mm(已扣除滤纸片大小,下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的3种革兰氏阳性菌均显示了抑菌活性,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00mm;喙尾琵甲幼虫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微球菌显示了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78、1.06mm。(2)不同组分的抑菌活性:2种昆虫乙酸乙酯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初分离后分别获得不同组分,在0.1g·L-1浓度下检测抑菌活性;美洲大蠊得到的9个组分(FrZ1FrZ9)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组分FrZ3对供试的3种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了很好的抑菌活性,其中对藤黄微球菌的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5.10mm;组分FrZ7对5种供试菌均显示了抑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好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效果,其中对藤黄微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00、3.94mm;喙尾琵甲幼虫得到的8个组分(FrP1FrP8)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组分FrP3对藤黄微球菌的活性尤为突出,抑菌圈直径为8.38mm;组分FrP4FrP7对5种供试菌均表现出了抑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更好。(3)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美洲大蠊活性组分FrZ6、FrZ7和FrZ8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共得到了30个化合物,对纯化获取量15mg以上的15个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在5.0mg·L-1浓度下,13个化合物对供试菌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更好;其中7个化合物对5种供试菌均表现出了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化合物25,抑菌圈直径为3.53mm,对藤黄微球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化合物18,抑菌圈直径为19.70mm,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化合物21,抑菌圈直径为6.00mm,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化合物18和21,抑菌圈直径为1.34mm,对绿脓杆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化合物25和26,抑菌圈直径为2.20mm。(4)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对活性较好、相对稳定的化合物16、18、21、22、23、25、26进行结构分析,确定这7个化合物均为极性较大的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学成分,其中化合物16、23分别鉴定为油酸-1-甘油酯、亚油酸-1-甘油酯。综上所述,美洲大蠊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有抑菌活性,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谱更广,其含有众多的脂溶性抑菌化学成分,不饱和脂肪酸为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中鉴定化合物2个,为油酸-1-甘油酯和亚油酸-1-甘油酯。喙尾琵甲幼虫仅乙酸乙酯提取物有抑菌活性,活性物质集中在极性较大的组分FrP3FrP7。
葛正焱[5](2012)在《三种药食两用昆虫的研究与利用综述》文中指出综述了三种药食两用昆虫地鳖虫、冬虫夏草和蚂蚁研究及利用现状,介绍它们的药用和营养保健价值以及使用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梁开丹[6](2011)在《拟黑多刺蚁Semaphorin 2a基因mRNA水平的定位和Cathepsin-D基因的克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Semaphorin 2a (sema)是Semaphorin家族的第二亚群,是一种分泌型蛋白,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此基因作为一个神经抑制因子在神经连接以及中枢神经轴突导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基因的长度为2763 bp,最长阅读框为2151 bp,编码716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5’-UTR)长为92 bp,3’端非编码区(3’-UTR)长为521 bp。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量是81.1 kDa,理论等电点为7.05,通过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信号肽,是一种分泌型蛋白。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是一种天冬氨类溶酶体的肽链内切酶,在酸性pH中可由雌激素诱导产生。在哺乳动物中,Cathepsin-D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而被当作是肿瘤侵袭性指标,倍受关注。在昆虫中,Cathepsin-D作为蛋白水解酶参与生物胚胎发育过程,特别对昆虫的变态发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是一类典型的营群居生活的社会性昆虫,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该昆虫具有品级分化、分工明确、社会行为复杂、神经系统高度复杂等特点,因此是研究昆虫生长发育、行为调控机制及神经功能等方面的很好材料。本研究以拟黑多刺蚁为实验材料,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对Semaphorin 2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的头部进行定位;对拟黑多刺蚁工蚁行为训练后头部进行该基因:nRNA表达水平原位杂交定位研究,并与训练前的结果进行比较;采用RT-PCR,5’与3’RACE技术,克隆Cathepsin-D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athepsin-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序列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对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的头部Semaphorin 2a mRNA的表达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Semaphorin 2a在拟黑多刺蚁的脑部广泛表达,在蕈形体、视叶以及中央复合体都具有阳性反应,说明此基因参与了昆虫的学习记忆、嗅觉、视觉和运动行为,此基因作为一个神经抑制因子对昆虫的神经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品级的蕈形体中雌蚁表达量相对较高,视叶中工蚁表达量最高,推测Semaphorin 2a基因在蚂蚁不同品级同一脑部区域表达量的差异与不同品级的蚂蚁在社会中的行为和职责有关。2.利用Y型迷宫对拟黑多刺蚁的工蚁进行训练,训练后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对拟黑多刺蚁工蚁头部进行Semaphorin 2a基因mRNA水平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蚂蚁Semaphorin 2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训练之前的,推测可能是由于Semaphorin 2a是一种神经抑制因子,而学习记忆与突触元的可塑性有关,在对拟黑多刺蚁训练的过程中,突触结构以及数目发生了改变,Semaphorin 2a对突触的抑制作用减弱,因此经训练后工蚁头部的表达量降低。3.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了拟黑多刺蚁的Cathepsin-D基因,全长1655bp,最长阅读框为1155 bp,编码384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5’-UTR)长为153bp,3’端非编码区(3’-UTR)长为341 bp。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量是41.6kDa,理论等电点为6.25,属于疏水性蛋白质,并且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信号肽,是一种分泌型蛋白。同源性分析显示该蛋白与预测的意大利蜜蜂相似性为87%,与桑天牛相似性为73%,与拟谷盗相似性为72%,与果蝇相似性为69%,均大于30%。因此可确定本次实验获得的序列即为拟黑多刺蚁Cathepsin-D基因,命名为Pv-cath-D,并将序列上传至GenBank,获得该基因的序列号为JF759824。本项研究首次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对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头部Semaphorin 2a基因进行mRNA表达水平定位研究,并对工蚁经过行为训练后采用原位杂交对头部进行mRNA表达水平定位研究,结果发现训练后的拟黑多刺蚁头部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未训练蚂蚁头部的表达量;从拟黑多刺蚁中首次克隆出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拟黑多刺蚁中的Cathepsin-D基因进行生物学分析。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更加深入研究昆虫Semaphorin 2a基因和Cathepsin-D基因功能奠定一定的基础。
王静[7](2011)在《虫类中药蛴螬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虫类中药是动物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蛴螬的药用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其后历代医药典籍如《本草纲目》、《金匮要略》等均有记载。我国蛴螬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江苏、安徽、内蒙古、陕西、山东、河南等地区。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明蛴螬具有抗菌、保肝、抗肿瘤等作用,具有深厚的药用基础及巨大的开发潜力。有关蛴螬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具体的化学成分尚不明确。本文通过Sephadex LH-20、RP-18、MCI等柱层析材料对蛴螬进行提取分离以及波谱解析方法来研究其化学成分,为进一步明确其药效的物质基础和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将蛴螬粉碎后用95%乙醇提取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加水溶解并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三种溶剂萃取,将所得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位通过Sephadex LH-20、RP-18、MCI等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DEPT等波谱学方法进行分析鉴定,与参考文献对比后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化合物11个,化合物分别为:Cyclo (L-tyrosyl-L-proline) (1)、N-[2-(4-羟苯基)-乙基]乙酰胺(N-[2-(4-hydroxyphenyl)-ethyl] acetamide)(2)、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5-Dimethoxy-4-hydroxylbenzoic acid)(3)、水杨酸(Salicylic acid)(4)、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5)、香草酸(3-Hydroxy-4-methoxybenzoic acid)(6)、对羟基苯丙酸(4-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7)、对羟基苯丙酸甲酯(4-Hydroxyphenylpropionic methyl ester)(8)、1,2-环己二醇(9)、水杨苷(Salicin)(10)以及甘油醇-1-单甘油酸酯(9Z)-Glycerin-1-monooleate (11)。结论:从蛴螬中首次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主要包括环二肽、生物碱、酚类、酯类和苷类,为虫类中药蛴螬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活性实验提供依据和基础。
邓茉香[8](2006)在《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饮料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本文基于传统中医药学、现代营养医学和生命科学等综合学科,将动、植物活性成分和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配伍,研制出具有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的复合保健饮料。从本饮料具有的缓解体力疲劳和增强免疫力功能出发,研究功效成分与功能的关系、各成分配伍科学依据、功效成分用量与安全性、功效用量间的关系等,确定本保健饮料选用的主要原料为:西洋参、黄芪、蜂王浆、牛磺酸等。通过保健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得到:一、保健饮料主要植物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使用80%(V/V)乙醇,料液比1:12(W/V),浸提温度60℃,提取时间30min,超声功率100W,超声频率19KHZ,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通过对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量能变化的研究,本实验发现:当超声器中水量占超声容器的比例达到一定值时,超声作用强度最大,提取效果最好。而其他情况,超声强度相对减弱;超声波作用强度大小具有对称性质,以超声器原点为中心,在同一水平面半径相同的位置上超声强度大小基本相等。并且远离原点,超声作用强度有所增强,总皂甙提取率增大;此外,超声波作用强度在垂直Z轴方向上也有变化,本实验中,离超声器原点越近,超声波作用强度越弱;二、采取热溶沉淀再精滤的工艺配制澄清母液;三、饮料调配时将非热敏性物料先高温灭菌冷却后与热敏性物料总配,再无菌灌装;四、辅料最优配方为:柠檬酸1.0‰,蜂蜜3%,果汁3%,西洋参香料0.4‰;通过三个月恒温加速实验,对保健饮料进行卫生指标和主要功效成分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本保健饮料的感观鉴定、卫生理化指标和保藏实验结果符合
党毅[9](1999)在《中国保健食品的整理研究及信息系统的建立》文中认为中国传统医学饮食疗法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宝贵的临床经验,完善的食疗理论,中国现代保健食品正是在传统医学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这方面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尤其是有关中国保健食品的信息系统、理论研究、古籍评析、前景展望等研究领域中还有许多空白。有鉴于此,我们对中国保健食品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此项研究中所获得的结果和资料已传录成电子形式并运用最先进的多媒体互动信息技术来组织和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这些研究内容以一种快捷、方便的形式供用户查索和参考。 本研究专题共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信息系统研究 中国保健食品信息系统包括现代文献、古今着作、政府管理、保健食药、保健食品等信息,分为2个部分,即:中国保健食品研究与应用多媒体信息系统和中国保健食品文献资料数据库。 中国保健食品研究与应用多媒体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研制成软件,旨在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再现中国保健食品全貌,建立“中国保健食品研究与应用多媒体信息系统”,为各界用户提供一个方便、迅速、图文并茂的形象查询手段,以适应保健食品飞速发展的需要。本系统共设5个子系统。即:1、理论研究系统:2、保健食药系统;3、(?)今食疗系统:4、宫廷食医系统:5、保健食品系统。 本系统在设计上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象和视频信息等技术。采用彩色图像或照片等形式,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系统自始至终贯穿具有保健作用的中国传统音乐为背景音乐,分五种不同音乐应用在五个子系统中。 中国保健食品文献资料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可帮助用户及时了解发表在着作、期刊杂志上的有关中国保健食品的信息。 第二部分 理论文献研究 为了开发中国保健食品,在系统分析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完成了下述理论研究工作,内容包括:中国传统保健食品的历史沿革及特点,中国保健食品的现状,已通过评审的2000多种保健食品分析,关于“药膳”一词的考证,中医药与保健食品结合方式的探讨,中国保健食品的国际化与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保健食品有关的古籍评述,适用于开发保健食品的食药初筛名单,筛选标准,300种适用于开发保健食品的食药初筛名单,已批准的77种食药两用中药现代研究综述等。 第三部分 展望与规划 该部分重点放在中国保健食品今后的发展,特别是21世纪保健食品发展趋势预测,面向21世纪中国保健食品发展的建议,建立香港保健食品管理系统模式的构想等。 本课题中的一些论文和着作已于近期发表或已递交到出版单位。
潘建春,库宝善[10](1995)在《拟黑多刺蚁水提液抗小鼠惊厥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观察拟黑多刺蚁水提液对几种惊厥动物模型的影响。证明本品是一种具有广谱抗惊厥作用的混合物,能对抗大鼠听源性发作、小鼠最大电休克、戊四唑惊厥及海人藻酸所致的惊厥,本品还能增强苯巴比妥钠和苯妥英钠的抗惊厥作用。
二、拟黑多刺蚁水提液抗小鼠惊厥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拟黑多刺蚁水提液抗小鼠惊厥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拟黑多刺蚁蜕皮激素受体(EcR)与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脱羧酶(DDC)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拟黑多刺蚁概述 |
1.1.1 拟黑多刺蚁生物学特性研究 |
1.1.2 拟黑多刺蚁脑部构造 |
1.1.3 拟黑多刺蚁胸部 |
1.1.4 拟黑多刺蚁腹部 |
1.1.5 拟黑多刺蚁经济价值 |
1.2 核受体概述 |
1.3 昆虫蜕皮激素受体概述 |
1.4 昆虫酪氨酸羟化酶概述 |
1.5 昆虫多巴脱羧酶概述 |
1.6 RNA干扰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总RNA提取 |
2.2.2 第一链cDNA合成 |
2.2.3 引物设计及检定 |
2.2.4 PCR扩增产物回收与测序 |
2.2.5 RNAi实验 |
2.2.6 荧光实时定量(qRT-PCR)检测基因表达 |
2.2.7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2.2.8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
2.2.9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拟黑多刺蚁总RNA提取 |
3.2 模板质量及引物特异性检测 |
3.3 T7启动子添加检测 |
3.4 dsRNA稳定性检测 |
3.5 干扰效率检测 |
3.6 PvEcR-RNAi后拟黑多刺蚁虫体表型及行为变化 |
3.6.1 虫体表型变化 |
3.6.2 畸形及死亡率统计 |
3.6.3 虫体头宽体长及体重的变化统计 |
3.7 PvEcR-RNAi后PvTH、 PvDDC mRNA水平表达检测 |
3.7.1 qRT-PCR检测PvEcR-RNAi后工蚁整体PvTH、PvDDC mRNA的表达 |
3.7.2 qRT-PCR检测PvEcR-RNAi后雌蚁整体PvTH、 PvDDC的表达 |
3.7.3 qRT-PCR检测PvEcR-RNAi后雄蚁整体PvTH、 PvDDC的表达 |
3.7.4 qRT-PCR检测PvEcR-RNAi后2-4龄幼虫和蛹PvTH、PvDDC的表达 |
3.7.5 qRT-PCR检测PvEcR-RNAi后工蚁头部PvTH、PvDDC的表达 |
3.7.6 qRT-PCR检测PvEcR-RNAi后工蚁胸部PvTH、 PvDDC的表达 |
3.7.7 qRT-PCR检测PvEcR-RNAi后工蚁腹部PvEcR、PvTH、 PvDDC的表达 |
3.8 PvEcR-RNAi后PvEcR、PvTH、PvDDC mRNA水平定位检测 |
3.8.1 原位杂交检测PvEcR-RNAi后PvEcR、PvTH、PvDDC在不同品级成虫脑部表达 |
3.8.2 原位杂交检测PvEcR-RNAi后PvEcR、PvTH、PvDDC在不同品级成虫腹部表达 |
3.9 PvEcR-RNAi后PvEcR、PvTH、PvDDC蛋白水平的表达 |
3.10 PvEcR-RNAi后PvEcR、PvTH、PvDDC蛋白水平定位检测 |
3.10.1 免疫组化检测PvEcR-RNAi后PvEcR、PvTH、PvDDC在不同品级成虫脑部表达 |
3.10.2 免疫组化检测PvEcR-RNAi后PvEcR、PvTH、PvDDC在不同品级成虫腹部表达 |
第4章 讨论 |
4.1 PvEcR与PvTH、PvDDC相关性研究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实时荧光定量数据 |
附录二 图版 |
附录三 缩略词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中药改善睡眠作用实验研究的文献复习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的复习、整理与分析 |
2 文献复习后的反思 |
2.1 评价方法 (实验方法) 的相对局限在查 |
2.2 作用机制研究相对缺乏 |
2.3 评价方法尚需规范 |
2.4 催眠作用与改善睡眠作用的区别 |
2.5 中药作用特征难以体现 |
3 文献复习后的思考 |
4 中药改善睡眠实验研究的思路 |
4.1 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多指标体系来评价 |
4.2 加强中药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研究 |
4.3 开展养心安神方药与重镇安神方药改善睡眠作用的比较性研究 |
(3)拟黑多刺蚁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拟黑多刺蚁的活性成分 |
2拟黑多刺蚁学习记忆的形成机制及生态适应证 |
3拟黑多刺蚁的安全性研究 |
4拟黑多刺蚁的药理作用 |
5小结 |
(4)美洲大蠊和喙尾琵甲幼虫脂溶性抑菌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药用昆虫研究概述 |
1.2.1 药用昆虫概念 |
1.2.2 药用昆虫研究历史和资源 |
1.2.3 药用昆虫的化学成分研究 |
1.2.4 药用昆虫的药理作用研究 |
1.2.5 供试昆虫的研究现状 |
1.2.6 从昆虫中寻找新的抗菌物质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 |
2.1.1 原料昆虫 |
2.1.2 供试菌种与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提取方法 |
2.2.2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
2.2.3 分离纯化方法 |
2.2.4 化合物结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抑菌实验溶剂的筛选 |
3.2 美洲大蠊 |
3.2.1 美洲大蠊粗提物的制备及其抑菌活性比较 |
3.2.2 美洲大蠊粗提物的初分离和组分的抑菌活性比较 |
3.2.3 美洲大蠊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和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比较 |
3.2.4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3.2.5 小结 |
3.3 喙尾琵甲幼虫 |
3.3.1 喙尾琵甲幼虫粗体物的制备及其抑菌活性比较 |
3.3.2 喙尾琵甲幼虫粗体物的初分离和组分的抑菌活性比较 |
3.3.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本论文创新性 |
4.3 讨论 |
4.3.1 脂肪酸的抑菌机理及其他生理功能 |
4.3.2 药用昆虫小分子活性物质研究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5)三种药食两用昆虫的研究与利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进展和利用 |
1.1 地鳖虫 |
1.2 冬虫夏草 |
1.3 蚂蚁 |
2 讨论 |
(6)拟黑多刺蚁Semaphorin 2a基因mRNA水平的定位和Cathepsin-D基因的克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Semaphorin 2a概述 |
1.1.1 Semaphorin家族 |
1.1.2 Semaphorin 2a的研究概况 |
1.2 Cathepsin-D概述 |
1.2.1 Cathepsin-D的生物学特点 |
1.2.2 Cathepsin-D的生物学功能 |
1.3 拟黑多刺蚁概述 |
1.3.1 拟黑多刺蚁的生长发育 |
1.3.2 拟黑多刺蚁的品级和分工 |
1.3.3 拟黑多刺蚁的应用研究 |
1.3.4 拟黑多刺蚁的养殖技术 |
1.3.5 拟黑多刺蚁脑部结构 |
1.4 原位杂交技术 |
1.5 动物行为学相关概述 |
1.6 相关生物信息学概述 |
1.6.1 核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6.2 蛋白质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6.3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方法 |
第2章 Semaphorin 2a在拟黑多刺蚁脑部mRNA水平的定位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原位杂交探针 |
2.1.3 实验主要试剂 |
2.1.4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Semaphorin 2a在雌蚁脑部的表达 |
2.3.2 Semaphorin 2a在雄蚁脑部的表达 |
2.3.3 Semaphorin 2a在工蚁脑部的表达 |
2.4 分析与讨论 |
第3章 拟黑多刺工蚁行为学训练与Semaphorin 2a基因mRNA水平的定位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预选 |
3.2.2 拟黑多刺蚁的训练 |
3.2.3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拟黑多刺蚁所需时间 |
3.3.2 学习行为训练对拟黑多刺蚁工蚁头部Semaphorin 2a表达的影响 |
3.4 分析与讨论 |
第4章 拟黑多刺蚁Cathepsin-D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 |
4.1 实验材料 |
4.1.1 生物材料 |
4.1.2 主要实验试剂 |
4.1.3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置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拟黑多刺蚁总RNA的提取 |
4.2.2 拟黑多刺蚁总RNA的质量鉴定 |
4.2.3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4.2.4 引物合成 |
4.2.5 Cathepsin-D基因cDNA序列保守区域的获得 |
4.2.6 拟黑多刺蚁Cathepsin-D cDNA序列(3'RACE) |
4.2.7 拟黑多刺蚁aChtPe:in一DcDNA序列5(,RAC)E |
4.2.8 拟黑多刺蚁Cathepsin-D 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总RNA的提取 |
4.3.2 拟黑多刺蚁Cathepsin-D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扩增 |
4.3.3 拟黑多刺蚁Cathepsin-D 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分析 |
4.4 讨论 |
第5章 拟黑多刺蚁Cathepsin-D蛋白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 方法 |
5.1.1 理化性质分析 |
5.1.2 疏水性分析 |
5.1.3 信号肽分析 |
5.1.4 基于NCBI/BLAST软件的蛋白质同源性分析 |
5.1.5 蛋白质的保守结构域(Conserved Domain,CD)分析 |
5.1.6 蛋白质功能基序分析 |
5.1.7 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
5.1.8 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 |
5.1.9 蛋白质序列之间的多重比对(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MSA)及分子 |
进化(molecular evolution)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理化性质分析 |
5.2.2 疏水性分析 |
5.2.3 信号肽分析 |
5.2.4 蛋白质同源性分析 |
5.2.5 蛋白质的保守结构域分析 |
5.2.6 蛋白质功能基序分析 |
5.2.7 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
5.2.8 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 |
5.2.9 蛋白质序列之间的多重比对及分子进化分析 |
5.3 讨论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虫类中药蛴螬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设计思路 |
1.4 本课题研究的设计步骤 |
第2章 蛴螬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
2.1 虫类中药的研究概述 |
2.2 蛴螬的研究概述 |
2.3 蛴螬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
2.3.1 蛴螬蛋白质以及氨基酸含量研究 |
2.3.2 蛴螬矿物元素的研究 |
2.3.3 蛴螬维生素的研究 |
2.3.4 蛴螬其他化学成分的研究 |
2.4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 |
2.5 蛴螬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
2.5.1 蛴螬药理活性的研究 |
2.5.2 蛴螬临床作用的研究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试剂及显色剂 |
3.2 样品来源及提取分离 |
3.3 单体化合物纯度检测 |
3.4 化合物波谱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饮料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1 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保健饮料的研究概况 |
1.1.1 引言 |
1.1.2 疲劳的形成、症状及其危害 |
1.1.3 疲劳的生理生化本质 |
1.1.4 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物质 |
1.1.5 皂甙 |
1.1.6 免疫力的人体系统 |
1.1.7 营养与免疫 |
1.1.8 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性物质 |
1.1.9 粗多糖 |
1.1.10 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保健食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研究内容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
1.2.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部分 保健饮料的配方及依据 |
2.1 主要功效配方筛选及筛选依据 |
2.2 各原料的功效作用 |
2.2.1 西洋参 |
2.2.2 黄芪 |
2.2.3 蜂王浆 |
2.2.4 牛磺酸 |
2.2.5 葡萄糖酸锌 |
2.2.6 维生素B_1 |
2.2.7 维生素B_2 |
2.2.8 维生素B_6 |
2.2.9 维生素C |
2.2.10 L-肉碱 |
2.3 主要原料用量的确定及依据 |
2.3.1 西洋参 |
2.3.2 黄芪 |
2.3.3 蜂王浆 |
2.3.4 牛磺酸 |
2.3.5 L-肉碱 |
2.3.6 维生素类和葡萄糖酸锌用量的确定 |
2.3.7 保健饮料配方 |
2.4 饮料配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食用安全性 |
2.5 功效成分及其含量确定的科学依据 |
2.6 目标人群的定位 |
第三部分 保健饮料工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1.1 材料 |
3.2.1.2 试剂 |
3.2.1.3 包装材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保健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 |
3.3.1 植物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
3.3.1.1 引言 |
3.3.1.2 测定方法 |
3.3.1.3 传统提取工艺的优化 |
3.3.1.4 超声波提取与传统溶剂浸提法的比较研究 |
3.3.1.5 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量能变化的研究 |
3.3.1.6 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 |
3.3.2 生产工艺流程图 |
3.3.3 工艺要点 |
3.3.3.1 西洋参提取物浸膏粉的制备 |
3.3.3.2 母液的配制 |
3.3.3.3 溶液调配顺序、灭菌和灌装方法的选择 |
3.3.4 饮料口感调配实验研究 |
3.3.4.1 口感正交实验设计 |
3.3.4.2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5 保健饮料控制指标 |
3.3.5.1 西洋参和黄芪母液的中控指标 |
3.3.5.2 保健饮料成品理化指标及质量控制 |
第四部分 安全性毒理学、卫生学、功效成分稳定性、功能学评价 |
4.1 引言 |
4.2 饮料卫生指标、主要功效成分稳定性实验研究 |
4.2.1 饮料卫生指标稳定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1.1 感观实验 |
4.2.1.2 卫生理化指标和保藏实验 |
4.2.2 主要功效成分稳定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2.1 总皂甙测定方法 |
4.2.2.2 粗多糖测定方法 |
4.2.2.3 主要功效成分稳定性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 |
4.3 保健饮料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实验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1.1 受试样品 |
4.3.1.2 实验动物及饲养 |
4.3.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3.1.4 实验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2.1 急性毒理试验 |
4.3.2.2 遗传毒性试验 |
4.3.2.3 大鼠30 天喂养试验 |
4.3.3 小结 |
4.4 饮料增强免疫力功能实验研究 |
4.4.1 材料与方法 |
4.4.1.1 受试样品 |
4.4.1.2 试验动物 |
4.4.1.3 剂量选择 |
4.4.1.4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4.1.5 实验方法 |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2.1 保健饮料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4.4.2.2 保健饮料对小鼠脏器/体重比值的影响 |
4.4.2.3 保健饮料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的影响 |
4.4.2.4 ConA 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 法) |
4.4.2.5 保健饮料对小鼠血清溶血素产生的影响 |
4.4.2.6 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rne 改良玻片法) |
4.4.2.7 保健饮料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鸡红细胞能力的影响 |
4.4.2.8 小鼠碳廓清实验 |
4.4.2.9 保健饮料对小鼠NK 活性的影响 |
4.4.3 小结 |
4.5 饮料缓解体力疲劳功能实验研究 |
4.5.1 材料与方法 |
4.5.1.1 受试样品 |
4.5.1.2 实验动物及饲养 |
4.5.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5.1.4 实验方法 |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2.1 保健饮料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4.5.2.2 保健饮料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
4.5.2.3 保健饮料对小鼠血乳酸含量的影响 |
4.5.2.4 保健饮料对小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
4.5.2.5 保健饮料对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
4.5.3 小结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
附录一 总皂甙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
附录二 粗多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声明 |
致谢 |
(9)中国保健食品的整理研究及信息系统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鸣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信息系统研究 |
第一章 中国保健食品研究与应用多媒体信息系统 |
第一节 总体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数据来源 |
三、系统的设计要求 |
四、系统的结构设计 |
五、多媒体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
第二节 系统介绍 |
一、系统的运行环境 |
二、界面 |
三、系统组成 |
第三节 画面举例 |
第二章 中国保健食品文献资料数据库 |
第一节 数据库的整体设计 |
第二节 主题词 |
第三节 文献来源目录 |
第四节 数据库内容 |
一、现代文献系统 |
二、古今着作系统 |
三、政府管理系统 |
四、保健食药系统 |
五、保健食品系统 |
第五节 查阅方法 |
第二部分 理论文献研究 |
第三章 概述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保健食品的历史沿革及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保健食品的现状 |
第三节 关于“药膳”一词的考证 |
第四节 中医药与保健食品结合方式的探讨 |
第五节 中国保健食品的国际化与知识产权保护 |
第四章 中国保健食品开发的文献情报利用 |
第一节 与开发保健食品有关的古籍评析(Ⅰ) |
第二节 《神农本草经》保健功能分类及现代研究纲要 |
第三节 张仲景的食疗意识在《伤寒杂病论》中的体现 |
第四节 《饮膳正要》对开发现代保健食品的贡献及启迪 |
第五章 适用于开发保健食品的食药初筛名单 |
第一节 筛选标准 |
第二节 300种适用于开发保健食品的食药初筛名单 |
第六章 已批准的77种药食两用中药现代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化学结构式 |
第二节 药理作用 |
第三节 中医传统功效 |
第三部分 展望与规划 |
第七章 21世纪保健食品展望与规划 |
第一节 21世纪保健食品发展趋势预测 |
第二节 面向21世纪中国保健食品发展的建议 |
第三节 建立香港保健食品管理系统模式的构想 |
第八章 今后研究计划 |
第一节 待完成的着作 |
第二节 待完成的论文 |
第三节 待完成的多媒体系统 |
第四节 待完成的数据库内容 |
第五节 中国传统医学食疗方2000例研究 |
附录Ⅰ 中国保健食品英文着译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保健食品英文着译的特殊性 |
第二节 中国保健食品英文着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三节 Chinese Functional Food(《中国功能食品》)简介 |
第四节 Chinese Health Tea(《中国保健茶饮》)简介 |
附录Ⅱ 作者简历 |
四、拟黑多刺蚁水提液抗小鼠惊厥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拟黑多刺蚁蜕皮激素受体(EcR)与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脱羧酶(DDC)关联性研究[D]. 纪艳青.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2]中药改善睡眠作用实验研究的文献复习与思考[J]. 李廷利.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7(01)
- [3]拟黑多刺蚁的研究进展[J]. 韦桂宁,何飞. 内科, 2015(02)
- [4]美洲大蠊和喙尾琵甲幼虫脂溶性抑菌物质研究[D]. 王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5]三种药食两用昆虫的研究与利用综述[J]. 葛正焱.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2(10)
- [6]拟黑多刺蚁Semaphorin 2a基因mRNA水平的定位和Cathepsin-D基因的克隆研究[D]. 梁开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7]虫类中药蛴螬的化学成分研究[D]. 王静.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8]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饮料的研究与开发[D]. 邓茉香. 四川大学, 2006(03)
- [9]中国保健食品的整理研究及信息系统的建立[D]. 党毅.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9(11)
- [10]拟黑多刺蚁水提液抗小鼠惊厥作用的研究[J]. 潘建春,库宝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