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规划发挥更大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闫晓燕[1](2021)在《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分工的驱动,次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次区域合作理论也成为地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交叉方向和研究热点。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合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趋近于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从经济贸易、基建水平、能源保障、非传统安全、民族团结、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合作看,与澜湄次区域主体需求错配,趋近于一种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次区域合作的层次、范围、规模和水平迫切需要实现提升。中国倡导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可以看做是是次区域合作的提质升级版。自成立以来,澜湄合作进展良好,成效显着。作为一个崭新的合作机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典型引领方面,在中国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着力促进周边外交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热点地区,澜湄次区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和冲击。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由于地缘重要性、民族宗教复杂、国家实力悬殊、民粹主义盛行、发展理念差异、深度贫困及大国博弈的影响等,导致次区域各国一边互动活动增多、程度增强,不断获取澜湄合作的利益;一边又出于各方面考量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不同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中,除国家层面主导和助推之外,地方政府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云南省,地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结合部,与流域内各国地缘区位临近、地域文化相通、边贸合作历史悠久、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具有先天地缘优势;而且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澜湄合作,致力于实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性较高、能动性较强。鉴于次国家行为体融入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对于促进此区域合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正外部性效应,通过次级政府府际合作和府际关系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国家主体的功能不足或机制不畅问题,还能够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利益,激活内生动力,借助外部推力,坚持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对于拓展次级政府发展空间,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以澜湄合作为研究背景,围绕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的府际关系治理这一研究主题,以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的路径为实证内容,借助次区域合作理论、府际关系治理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缘经济外部性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假设分析法、因子模型构建法、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澜湄合作的外部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与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次区域的现实情况(外交取向选边站驱稳、发展梯度倒逼合作力度驱强、经贸合作向多领域拓宽、制定主张地缘战略趋同),从微观机理、中观区域和宏观政策三个维度,对微观主体利益决策特征、博弈过程和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厘清次区域主体利益诉求和决策特征,构建了一个次区域合作中府际关系治理驱动机制的微观机理分析框架—(APT—R)因子模型,并进行了多情境府际合作关系的模拟和验证,比较分析了三种策略扰动下的府际关系演化过程与机制运行效果,揭示府际合作实现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过程,从府际关系、策略扰动者利益承诺和策略随动者利益诉求三个方面揭示了驱动因素与驱动过程,表明了多主体、多领域、多层级的合作框架是澜湄机制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次区域合作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论。为次区域合作中的府际治理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聚焦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实践热点问题,以次区域经济地域分工新趋势和不同阶段主体利益诉求变化为线索,通过分析阐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澜湄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云南融入澜湄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逆全球化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诉求由外向型经济向多领域合作共赢转变;二是澜湄合作机制契合了这一府际合作需求变化,强调多边网络化合作、多领域共建共享和命运共同体等合作理念与机制,是次区域合作的更高版本;三是中国作为大国,推进澜湄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地缘博弈阻力,而云南在区位、文化、基础方面具有消除合作阻力的先天优势,因此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的结论,也为强化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际运用层面,对“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施“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有助于将府际关系“问题区”向府际合作“试验区”转型。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强化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助推国家推进澜湄合作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论文在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拓展、模型机制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如下。一是将云南融入澜湄合作这一实践问题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建立次区域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澜湄合作机制两种情境下的演化博弈过程与合作驱动机制,模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合作和云南融入澜湄合作三种情境的演化过程,从驱动机制、情景模拟的微观层面论证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次区域府际治理需要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的结论。二是将府际关系治理纳入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中,是次区域合作研究的视角拓展。构建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的分析框架,丰富并拓展了传统国家内部次级政府合作研究。梳理了云南参与湄公河流域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作用瓶颈和强化辐射功能的对策,验证次区域府际关系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和云南开展次级政府府际合作的路径,为拓展云南参与的路径,强化云南辐射功能提供对策建议与科学机制支撑。三是构建APT—R因子模型。通过分析演化,强化“云南功能”在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对云南辐射功能的强化赋权、拓展路径、参与领域进行了政策框架构建,针对服务国家推进“命运共同体”需求和云南功能短板的供需矛盾,提出拓展云南参与路径的5大领域和增强云南功能的5点建议,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和开放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和澜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云南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刘宏鹏[2](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导向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泗水县N村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空间规划改革,国土空间规划格局也随之慢慢确立,伴随着“多规合一”试点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层面的规划矛盾开始逐渐凸显,村庄规划方法和理论已经无法适应村庄发展,制约着乡村的空间发展建设。本文针对我国村庄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新时期空间规划转型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变革,以村庄规划的实用性为核心,探讨新时期村庄规划的编制策略。本文以《山东省泗水县N村村庄规划》为例,从规划“好编”、“管用”、“易懂”三个主要方面来研究实用性的规划策略。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我国村庄规划从民国时期开始大致经历了探索期、停滞期、雏形期、成长期、成熟期到转型期的变革历程,认为村庄规划发展至今,存在“照搬城市规划经验,无视村庄发展规律”、“脱离村庄实际,轻视村庄发展需求”“淡化多元主体,缺少协同共建”和“缺乏实施指导,忽视实施需求”的问题。(2)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背景下,村庄应该尽快适应规划转型,规划理念应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多元协同、从物质建设转变为空间管控、从刚性约束转变为弹性引导;规划内容从面面俱到转变为层次化设计、从村庄定位千村一面转变为村庄分类引导、从实践上要以规划过程为中心转变为以规划实用为中心。(3)基于实用性的理念,探究新型村庄规划的内涵和编制思路。围绕规划“好编”、内容“管用”、成果“易懂”的核心特征,研究实现村庄规划实用性的具体策略:在“好编”上,提出“层次化”加“模块化”的规划架构,构建核心层和支撑层两个层次,再细分为控制性与引导性两种属性的16个模块。在“管用”上,采用“激活多元主体参与”、“引导村庄差异化发展”、“贯彻国家空间管控意志”、“指导规划成果长效实施”、“探索规划弹性机制”等规划方法,让规划好用、管用;在村庄差异化发展方面,将村庄分为四大类、七小类,分类引导;在规划实施方面,通过“近期建设计划”与“长效实施机制”相配合的方法,指导规划全周期实施;在规划弹性方面,认为要从规划内容、用途和实施三个要点上探索弹性机制。成果“易懂”上,尝试把规划成果按照规划专业人员和村民村委进行分类表达,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4)理论结合实践,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山东省泗水县N村村庄规划》中,着重对层次化模块化设计架构、引导村庄差异化发展、贯彻国土空间管控与治理、村庄规划成果长效实施方法和探索规划成果分类表达等方面进行了锲合验证,以此证明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策略的可操作性,为实用性村庄规划提供借鉴。
任豪[3](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市马坡镇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1]。城镇化发展迅速的同时伴随着复杂社会矛盾的诞生,城市病问题严重突出,城市居民面临环境退化、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因为城乡之间长期处于发展不平衡状态所产生的严峻考验。因此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目的是改变城、乡两个系统间不平衡现象,而美丽乡村的建设则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2],其意义在于改变农村的资源利用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改善农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本文在阐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北京近郊地区乡村建设现状提出现存问题,结合优秀美丽乡村建设案例分析,遴选马坡镇7个村庄为样本,提出发展构想进行总体布局。以单个村庄为规划建设案例,制定美丽乡村规划整改方案,以此为基础,提出在北京“减量”发展背景下针对顺义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策略与模式打造建议。首先笔者对国内外优秀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北京“减量”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原则与策略。以北京马坡镇地区七个村庄为样本,从区位概况、经济发展、历史及文化入手分析,总结现阶段马坡镇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然后对马坡镇七个村(石家营村、毛家营村、姚店村、马卷村、良正卷村、庙卷村、衙门村)提出发展构想、总体布局以及空间结构。然后选取其中顺义区选定的三个美丽乡村先行建设示范村(石家营村、毛家村、姚店村)制定规划结构,实施规划评估,分析其投资与效益。最后以三村中的姚家店村举例说明,从入户调查着手总结现状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提出整个村庄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根据案例实践,提出适宜北京近郊地区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打造模式建议。如今国内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快速膨胀所引发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不协调的层出不穷,村庄合理规划建设的需求更是迫在眉睫。北京作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减量”发展的城市,需要实行规模精简、功能减负、紧缩精准的高质量发展模式,疏解非首都功能,其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具有特殊性。笔者以北京顺义区马坡镇为具体实例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希望从中探索出“减量”发展背景下更适宜北京近郊地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最优模式,对于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
向永兴[4](2020)在《成都市城市社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问题逐渐在基层显露,人们的利益需求趋向多元,社区开始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抓手和实现居民利益诉求的基本载体。社区规划缘起于社区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是推动城市进步的关键之举。在“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导向中,社区规划离不开居民的共同参与。公众参与社区规划作为实现社会善治的有效手段,其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我国从未间断,成都作为全国早一批社区规划的城市试点,具有典型代表性。因此,本文将成都市城市社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成都市城市社区规划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调查研究,拟得出完善成都市城市社区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对策,以丰富当前社区规划公众参与的理论研究,为社区规划实践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在具体研究脉络中,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系统总结国内外有关社区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研究成果,将“协商民主”理论、“社会治理”理论、“市民参与阶梯”理论作为本文基础理论指导,将“平等协商”、“多元协作”及“公众实质性参与”等核心理论思想贯穿于本文研究始末。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成都市城市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公众在社区规划参与层面存在的系列问题,如公众对社区规划的了解程度和参与度低、参与程序不明确、程度不深入以及参与结果缺乏反馈等问题,并从法制机制、政府部门以及公众自身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同时选取美国、英国和珠海、厦门作为国内外社区规划公众参与实践案例,通过比较研究法对其公众参与的实践做法进行对比探究,以总结借鉴其经验做法。最后结合本文调查结果,从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及打造多元主体参与格局等方面来完善成都市社区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对策,以提升成都市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的程度,助力形成“共规共建共享”的良好社区建设局面,实现人民对人居美好环境的追求向往。
骆燕文[5](2019)在《基于规则建模的控规三维模型构建及风热环境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是政府实施规划管理的核心层次和最主要依据,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科学合理地编制控规是创造良好城市环境的重要课题。控规是以控制指标作为主要规划管理依据,控制指标有着很强的三维属性,在三维空间划分了开发边界,规定城市开发与建设应该在该三维空间内进行。从城市物理环境来说,特别是城市的风环境和热环境,其形成受到城市三维空间形态影响,因此与控规有密切联系。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控规在编制过程中往往是以二维平面的形式进行表达,虽然配以城市设计做三维引导,但缺少真正意义上与三维空间的结合,且目前我国控规在编制过程中极少将城市风环境和热环境作为考虑要素。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用于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的规则建模方法,实现控规方案三维模型与控制指标联动变化,同时利用该建模方法和三维模型辅助分析控规方案的风环境和热环境,确保控规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该分析方法非常直观,也符合规划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和思维方式。为实现以上目的,针对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研究。(1)探讨控规阶段三维城市模型的属性。结合控规三维模型的价值取向,对控规阶段三维模型做了定义,提出控规三维模型是依据控规方案建立的一种城市基本三维形态模型。归纳控规三维模型具有以城市整体布局表现为重点,微观层面表现为配合;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和重复性;具备一定的弹性和引导性的特征。提出控规三维模型的要素内容包含五个方面:地形模型、道路模型、地块模型、建筑模型和植被模型。提出控规方案三维城市模型的细节层次以LOD1和LOD2为主。(2)探讨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通过控规三维模型属性研究可知规则建模方法非常适用于控规阶段的三维建模,然而具体建模步骤和方法仍需要进一步讨论。因此本研究对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构建控规三维模型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控规三维模型的属性研究,归纳和分类得到规则构建该模型应表达的控制指标和模型细节层次。采用CE(City Engine)规则建模方法,提出CE批量建模性质可与控规的低精度建模性质结合,规则语言描述特性可与控规控制指标结合。归纳CE规则建模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的主要步骤为(1)数据收集与处理、(2)建立地形模型、(3)CE规则程序编写和(4)模型生成与输出。并最终完成了控规道路模型、地块模型、建筑模型和植被模型的CE规则文件的程序编写,该规则文件可应用于其他控规建模场景。(3)探讨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辅助分析控规风环境。采用基于城市围合度的城市通风分析方法分析城市构筑物对城市通风的阻碍能力,可较为快速地评价城市构筑物对城市通风的影响程度,适用于控规阶段的通风分析。然而该方法需要城市三维模型作为数据提取的基础。本研究提出将规则建模方法与城市围合度通风分析方法相结合,利用规则建模方法高效构建控规方案的三维基础模型,为提取城市不同方向的剖面数据提供基础模型,以此分析城市和不同片区的城市围合度和各方位通风情况。分析步骤为选取影响城市通风的控规控制指标,利用规则建模法高效建立控规建筑三维体块,在构建的三维模型基础上划分整个城市和各个分区的垂直剖面,提取剖面面积数据,并绘制城市围合度图。最后将城市围合度图与城市风玫瑰图叠加。围合度图与风玫瑰重合的面积越多,通风环境越差,反之,通风环境越好。用此叠加图分析整个城市和各个分区的通风情况,并提出优化建议。(4)探讨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辅助控规热环境分析。已有研究提出控制指标与城市热环境有一定的定量关系,然而还没有研究对控规控制指标与城市热环境的定量关系进行较为完善的总结。本研究提出对控规指标与热环境的关系进行描述的规则建模方法,实现构建控规三维模型的同时评价热环境。为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研究将控规控制指标与城市热环境评价指标—城市潜在热岛强度日累计值的定量关系作为评价热环境的依据。通过采用单元地块设计、热环境数值模拟、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到控规指标与城市热岛潜在强度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CE规则建模语言对获得的热环境数学模型进行编辑,实现根据地块的控制指标获得地块的热岛潜在强度日累计值,并对地块的热环境等级进行评价。本研究对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法高效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提供了具体操作方法,并结合已有研究对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辅助分析控规风环境进行了探索,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所提出的风环境分析方法的有用性。总结了控制指标与潜在热岛强度日累计值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在此基础上利用规则建模方法可有效地辅助评价控规方案的热环境。研究成果为利用规则建模方法构建控规三维模型,辅助分析控规方案可能形成的风热环境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为保证控规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马彦红[6](2019)在《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长久以来,我国区域景观营建实践,尤其是区域景观生态规划,轻文化重空间的单条腿走路模式占据着主导地位,造成了区域生态文化建设及大众生态美学价值取向发展的滞后。此外,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是是经由漫长变化演化达成的一种空间稳定态,是具有强烈时间演进与过程变化属性的美学与功能实体,然而现状区域景观空间营建与自然生态系统过程规律间的非耦合性导致了区域生存环境与生态系统危机的不断深重。在此背景下,我国国家生态治理体系新型思维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需站在区域的高度进行整体统筹与决策。同时,我国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着重强调,生态文明共建是文化生态与空间生态的双面向,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因而,面对区域景观的现状问题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区域景观营建作为调节人与自然环境间关系的重要媒介,有必要对其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适应性调整。基于上述认知,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服务概念与实践之反思为核心切入点,站在“人类反哺自然-服务生态系统”的伦理高度,研究首先提出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的概念。并在对生态系统的过程属性、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本质、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营建的关系、区域景观营建协同必要性的理论支撑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京津冀区域民众生态素养调查、区域生态空间安全格局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演化情景模拟作为实证基础,对现状区域景观营建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生态文化建设的缺位是当前我国区域景观营建规划组织系统的主要顶层设计缺陷;过程属性的缺失是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的主要短板;协同性建设是促进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向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适应性嵌入的主要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提出:普通民众(公众层)对区域景观的日常性作用与行政部门与规划机构(精英层)对区域景观的专业性管控是影响区域景观系统发生变化、面向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维护与修复的软体与硬件,缺一不可,互相促进;构造以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和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为主旨的双通路式区域景观规划组织系统,才是真正推动当下区域生态文明共建的时代内容与制度创新。以上述分析为基础,研究以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生态空间观作为理念依据,指出: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生态空间与生态决策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区域生态文化营建与区域空间格局控制的协同机制建构是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的三个内容,形成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框架。进而以回归生态系统自身发展与演化和人与生态系统彼此作用影响中的固有过程属性为抓手:将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作为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的关键要素接入,对区域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培育、区域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串联两个内容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策略;将生态导向型的规划决策、空间向生态的适应性整合作为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关键要素接入,以区域空间、生态二元景观规划的整合、区域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导向型决策构成两个内容为支撑,创建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方法;并通过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内在关联性分析、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规划组织机制框架构造,阐明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协同机制。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生态伦理美学与生态实操价值取向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
曹翔[7](2019)在《建筑信息模型(BIM)在住区规划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以陇南市丽景小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是一项政府职能,是落实国家发展理念,引导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住区的规划管理在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占比最大,也是日常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居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建设项目数量井喷式增长,单个项目的体量也不断创造纪录,超高超大工程越来越常态化,对建设项目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科学化和多维化,传统的住区规划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应对因住区发展壮大而产生的新问题。而当前的住区规划管理工作中依然以平面图纸信息作为对单体项目的主要审批监管方式,CAD、图片或文字表格等传统方式都存在信息量单一、信息交换效率低下、表达能力有限的问题,规划管理模式在数据完备、仿真模拟、参数分析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新时代项目的海量信息分析、多重指标核定及人文宜居因素量化等精细化管理评估要求。因此,寻找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来科学、高效、准确管理建设项目,已经是住区规划管理迫在眉睫的问题。论文主要探索如何采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复杂繁重的建筑项目信息,淘汰低效率的二维纸质手段,将BIM技术应用到住区规划管理,通过对建设单位提交的BIM模型分析,获得关键指标进行规划核准,利用BIM的模拟分析功能来评价测算建筑方案,优化方案的三维可视化效果和公众参与体验,升级批后监管方式,实现规划审批的数字化、自动化和规划管理的动态化、便捷化,完成住区规划量变和质变的挑战,满足“开放街区”、“适老化改造”、“城市生活圈”等当前住区新理念所带来的规划管理新要求,为住区规划管理的信息化升级寻找到高效优越的BIM技术途径,用于推进陇南市乃至西北地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论文综合运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及工程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定义和特点,梳理模型建立和平台搭建的标准、要求,归纳建筑信息模型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整理住区规划管理工作的职能和作用,深入分析当前工作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信息化为住区规划管理工作带来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从城乡规划指标审核的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对建筑性能模拟分析与多维度评价,建筑方案的可视化和公众参与及后期规划监管的动态化与便捷化等几个阶段分析BIM技术在规划管理方面的可行性与先进性,针对住区的BIM模型进行规划管理应用模拟,完成指标审批、进行智能模拟与多维度评价及后期动态监管等日常步骤,验证理论分析的应用效果,并通过实例分析论证了BIM对新挑战和新要求的完成效果,提出住区规划新标准下的BIM技术运用的策略。
刘维维[8](2019)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研究 ——以官新田园综合体为例》文中指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数据的获取、分析和运用不断深化,大数据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风景园林学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大数据为风景园林学带来了机遇,变革了规划设计思维;扩展了公众参与规划设计的平台;体现着社会人文关怀;促使着学科合作与数据的融合。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唯数据论的提出;数据的获取与分析;隐私的保护都是我们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为了正确划分和运用数据,掌握景观大数据的分类方法以及各类型的特征,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家大力发展乡村的环境下,田园综合体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美丽乡村建设途径,相对应的研究也处于初步阶段。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理性的看待大数据,并将其系统的运用于景观规划中,指导田园综合体规划。通过分析研究文献,结合实地调查、空间句法、网络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景观规划方法理论框架,并将其运用于田园综合体规划中;与此同时,确定了田园综合体生产规划、休闲文旅规划、人居环境规划和经营管理规划四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实际运用于官新温泉田园综合体规划中。通过对案例的规划设计,分析大数据在田园综合体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影响。本文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理论性研究。介绍国内外研究内容,概述大数据的概念以及田园综合体内涵。分析研究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对风景园林学的影响以及挑战,详细介绍景观大数据的分类、种类和特征。第二部分: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规划程序。遵循常规规划的程序,在前期分析、规划设计以及后期评估管理中加入大数据和大数据技术,引进新型数据处理方法,构建融合新型数据和传统数据的景观规划方法理论框架。第三部分:田园综合体案例说明。本文借用官新田园综合体为实践案例,运用大数据背景下的规划方法,对官新温泉片区进行规划。在将大数据运用于规划的同时,界定了田园综合体四部分的规划内容。研究发现规划过程中,大数据以及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影响着规划方式。大数据在将景观规划量化的同时带来理性分析,充分考虑人的感受,促使理性分析和感性分析的结合。通过将大数据引入景观规划中,构建基于大数据的规划方法,并用于田园综合体的规划中,指导参与式规划。
寇鑫[9](2019)在《面向实施的传统城镇城市设计研究 ——以转龙特色小镇为例》文中提出传统城镇虽有别于历史城镇的保护发展,但因其丰富的历史遗存、传统文化及人居环境属于潜在的“历史城镇”。针对云南省有丰富的传统城镇样本,在近年来云南创建特色小镇的发展机遇及其大背景之下,案例研究的转龙镇就属于此类典型样本。近十年来云南省旅游小镇、特色小镇的建设,均为传统城镇的带来了机遇,也在规划建设层面具有丰富的研究样本。鉴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城镇传统风景的破坏、文脉的割裂以及专业人员缺失等,其城市设计实施是一个专业但又非常迫切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于传统城镇的城市设计实施的系统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对其实施模式的总结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从参与者的角度跟踪记录转龙特色小镇城市设计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尝试构建面向实施的传统城镇城市设计相关方法,对转龙镇地域性特色进行发掘,以期通过城市设计成果转化为法律准则的方式约束城镇内破坏性建设行为,保护和延续转龙镇传统界面与地域特征,并提出试点实施模式。实施期间,详细记录转龙镇城市设计风貌界面试点实施全过程,分析其实施的主要特点和实施方式,指出技术管理手册制度、“一户一策”式方案设计以及专业技术人员驻场指导对设计实施的积极效应。针对设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思造成问题的原因及改进之处,最后提出转龙镇完善实施的建议。
赵哲[10](2018)在《城市规划变更的合法性与科学性研究——从城市规划的公信力形塑入手》文中研究表明确立科学、人文的城市规划目标,采纳专家的意见并广泛吸收公民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城市规划的编制为城市规划的公信力奠定了科学和民主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基于特定社会经济环境而形成的地理表达,因此呈现出不同的规划理性。合法化危机在城市规划中亦不可避免,消解的路径不外乎法治化的选择。城市规划的变更作为现代都市的发展模式不可避免,仍需要对事由和程序加以限制。参与原则作为公信力维系的重要原则,在城市规划领域应赋予其新的内涵。
二、让规划发挥更大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规划发挥更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3.2 府际治理研究进展 |
1.3.3 云南参与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次区域合作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合作特征 |
2.2 府际治理 |
2.2.1 理念演进 |
2.2.2 次区域府际治理实践路径 |
2.3 地域分工理论 |
2.3.1 中心—外围理论 |
2.3.2 地缘区位论 |
2.3.3 劳动地域分工和协作理论 |
2.3.4 经典博弈理论 |
第3章 次区域府际合作的驱动机制 |
3.1 府际关系的APT—R因子模型 |
3.1.1 发展引力(Attraction) |
3.1.2 梯度压力(Pressure) |
3.1.3 战略推力(Thrust) |
3.1.4 博弈阻力(Resistance) |
3.2 基于主体异质性的府际博弈分析 |
3.2.1 有限理性概念 |
3.2.2 群体策略选择 |
3.2.3 演化稳定策略 |
3.2.4 合作博弈机制 |
3.2.5 群体选择与直接互惠 |
第4章 云南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 |
4.1 澜湄合作机制演变 |
4.1.1 合作成效 |
4.1.2 存在问题 |
4.2 阶段特征 |
4.2.1 前期积累准备阶段(1950-1991 年) |
4.2.2 构建合作框架阶段(1992-2002 年) |
4.2.3 积极参与实践阶段(2003-2014 年) |
4.2.4 融入澜湄合作阶段(2015 年—今) |
4.3 重点合作区域 |
4.3.1 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2 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3 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4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
4.3.5 境外合作区 |
4.4 主要合作领域 |
4.4.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4.4.2 产能合作成效显着 |
4.4.3 贸易畅通方兴未艾 |
4.4.4 资金融通格局初现 |
4.4.5 民心相通深入人心 |
4.5 问题与瓶颈 |
4.5.1 支持沿边地区开放的机制与功能不完善 |
4.5.2 边境贸易互补性不高 |
4.5.3 交通瓶颈 |
4.5.4 产能合作示范效应不显着 |
4.5.5 非公共安全隐患较大 |
第5章 基于APT—R因子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 |
5.1 次区域主体利益分析 |
5.1.1 泰国利益诉求 |
5.1.2 缅甸利益诉求 |
5.1.3 越南利益诉求 |
5.1.4 柬埔寨利益诉求 |
5.1.5 老挝利益诉求 |
5.1.6 中国及中国云南利益诉求 |
5.2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动力机制 |
5.2.1 合作发展引力(A) |
5.2.2 发展梯度压力(P) |
5.2.3 战略协同推力(T) |
5.2.4 地缘博弈阻力(R) |
第6章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情景模拟 |
6.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情景分析 |
6.1.1 实施前稳态 |
6.1.2 策略扰动者 |
6.1.3 实现路径 |
6.1.4 模型设计 |
6.1.5 策略模拟 |
6.1.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2 澜湄合作机制情景分析 |
6.2.1 实施前稳态 |
6.2.2 策略扰动者 |
6.2.3 实现路径 |
6.2.4 模型改进 |
6.2.5 策略模拟 |
6.2.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3 强化云南辐射功能的情景分析 |
6.3.1 辐射中心策略 |
6.3.2 策略模拟 |
6.3.3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4 案例: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府际治理研究 |
6.4.1 府际关系情境分析 |
6.4.2 府际合作领域 |
6.4.3 府际治理政策设计 |
第7章 云南参与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路径与建议 |
7.1 府际合作路径 |
7.1.1 促进互联互通 |
7.1.2 促进跨境产能合作 |
7.1.3 支持次级政府府际合作 |
7.1.4 促进跨境旅游合作 |
7.1.5 促进贸易畅通 |
7.2 府际治理保障措施 |
7.2.1 要素流动保障 |
7.2.2 企业主导保障 |
7.2.3 政府推动保障 |
7.2.4 辐射功能保障 |
7.2.5 改革赋权保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情况 |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致谢 |
(2)国土空间规划导向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泗水县N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研究综述 |
2.1 研究理念基础 |
2.1.1 城乡等值理念 |
2.1.2 区域协同理念 |
2.1.3 协作式规划理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研究动态 |
2.2.2 国内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3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3章 村庄规划变革历程及实用性村庄规划转型分析 |
3.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变革历程 |
3.2 我国村庄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
3.2.1 照搬城市经验,无视村庄发展规律 |
3.2.2 脱离村庄实际,轻视村庄发展需求 |
3.2.3 淡化多元主体,漠视协同共建理念 |
3.2.4 缺乏建设指导,忽视规划实施需求 |
3.3 空间规划转型背景下村庄规划的转变 |
3.3.1 规划理念的转变 |
3.3.2 规划方法的转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土空间规划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策略 |
4.1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内涵及思路 |
4.1.1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内涵 |
4.1.2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思路 |
4.2 构建“层次化”+“模块化”的规划架构 |
4.3 探索实用性村庄规划“管用”的方法 |
4.3.1 激活多元主体,紧扣发展诉求 |
4.3.2 引导村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
4.3.3 贯彻国家空间管控意志 |
4.3.4 指导规划长效实施与管理 |
4.3.5 探索村庄规划的弹性机制 |
4.3.6 做好空间规划转型期的衔接协同 |
4.4 普及通俗“易懂”的平民规划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土空间规划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证 |
5.1 案例选取缘由 |
5.2 研究区概况与发展诉求调查 |
5.2.1 N村基本概况 |
5.2.2 村庄发展诉求调查 |
5.3 国土空间规划导向下N村实用性规划验证研究 |
5.3.1 村庄发展分类与规划架构选择 |
5.3.2 空间管控与治理:贯彻国家管控意志 |
5.3.3 其他支撑层面规划 |
5.3.4 实施与管理:分期实施,驻村管理 |
5.3.5 规划普及与宣传:村民易懂,喜闻乐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市马坡镇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 |
1.1.2 城乡发展一体化 |
1.1.3 减量发展 |
1.2 研究内容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理论 |
1.4.2 国内研究理论 |
1.5 课题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美丽乡村案例分析 |
2.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优秀案例 |
2.1.1 美丽乡村建设全国典范——安吉县 |
2.1.2 中国首个“国际慢城”——高淳区 |
2.1.3 “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 |
2.2 国外美丽乡村建设优秀案例 |
2.2.1 美国加州纳帕谷 |
2.2.2 法国法兰西岛大区 |
2.2.3 日本福岛金山町 |
2.3 发展经验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减量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
3.1 减量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原则 |
3.1.1 从“减”规划 |
3.1.2 “民主”贯彻 |
3.1.3 减量提“生” |
3.1.4 “继往开来” |
3.1.5 “卓尔不群” |
3.2 减量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策略 |
3.2.1 全局统筹规划 |
3.2.2 坚持生态建设 |
3.2.3 保护传承地域文化 |
3.2.4 智慧建设 |
3.2.5 提高公众参与 |
3.2.6 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
3.2.7 优化公共空间 |
3.2.8 提升村落风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坡镇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
4.1 区位概况 |
4.2 经济发展 |
4.3 历史及社会文化 |
4.4 马坡镇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现存问题 |
4.4.1 统筹规划缺乏深度 |
4.4.2 资金投入来源单一 |
4.4.3 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
4.4.4 村庄定位模糊不清 |
4.4.5 工作机制不完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坡镇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实践 |
5.1 马坡镇七村建设分析 |
5.1.1 土地利用分析 |
5.1.2 基本农田分析 |
5.1.3 一般农田分析 |
5.1.4 村庄拆迁与新建对比分析 |
5.1.5 工业用地减量分析 |
5.2 马坡镇七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构思 |
5.2.1 需求分析 |
5.2.2 战略目标 |
5.2.3 总体形象定位 |
5.2.4 七村整体发展构想 |
5.2.5 七村总体布局和空间结构 |
5.2.6 七村名称品牌形象定位 |
5.3 北三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
5.3.1 规划结构 |
5.3.2 规划实施评估 |
5.3.3 评估结论 |
5.3.4 投资与效益分析 |
5.3.5 路网规划 |
5.3.6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3.7 生态建设 |
5.4 姚店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
5.4.1 姚店村综合概况 |
5.4.2 入户调查 |
5.4.3 现状问题总结 |
5.4.4 土地利用规划 |
5.4.5 村庄鸟瞰图 |
5.4.6 村庄平面图 |
5.4.7 道路交通整治 |
5.4.8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4.9 市政规划 |
5.4.10 绿地系统、公共空间规划 |
5.4.11 建筑分类保护规划 |
5.4.12 建筑风貌整治 |
5.4.13 街巷空间改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模式打造建议 |
6.2.1 休闲旅游型 |
6.2.2 文化、产业发展型 |
6.2.3 康养农业型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成都市城市社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社区 |
2.1.2 社区规划 |
2.1.3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商民主理论 |
2.2.2 社会治理理论 |
2.2.3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
第三章 成都市城市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调查及问题分析 |
3.1 调查设计与样本选取 |
3.1.1 调查对象 |
3.1.2 问卷编制及设计 |
3.1.3 样本选取及实施情况 |
3.2 成都市城市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问题分析 |
3.2.1 公众对社区规划的了解程度低 |
3.2.2 公众对社区规划的参与度低 |
3.2.3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的程序不明确 |
3.2.4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的程度不深入 |
3.2.5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的结果缺乏反馈 |
第四章 成都市公众参与社区规划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法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
4.1.1 法规制度的细化落实不到位 |
4.1.2 反馈监督机制不健全 |
4.1.3 信息公开透明度低且渠道单一 |
4.2 政府及规划部门方面的原因 |
4.2.1 对公众参与不够重视 |
4.2.2 对社区规划宣传不足 |
4.2.3 社区规划师角色缺位 |
4.3 公众方面的原因 |
4.3.1 公众参与意识淡薄 |
4.3.2 公众对社区的文化认同度低 |
4.3.3 公众参与能力有限 |
4.3.4 公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低 |
第五章 国内外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经验借鉴 |
5.1 国外城市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实践 |
5.1.1 美国城市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实践 |
5.1.2 英国城市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实践 |
5.2 国内城市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实践 |
5.2.1 珠海城市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实践 |
5.2.2 厦门城市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实践 |
5.3 国内外城市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经验借鉴 |
5.3.1 健全公众参与法律机制保障 |
5.3.2 提供多样化的公众参与方式 |
5.3.3 推动非政府组织参与规划 |
5.3.4 强化参与式社区规划理念 |
5.3.5 搭建多元主体的信息沟通平台 |
第六章 完善成都市城市社区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对策 |
6.1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法制机制 |
6.1.1 强化公众参与法制化程度 |
6.1.2 完善规划信息公开制度 |
6.1.3 制定公众参与反馈制度 |
6.1.4 完善公众参与监督制度 |
6.2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与能力 |
6.2.1 树立公众的主人翁意识 |
6.2.2 提升公众参与社区规划能力 |
6.2.3 开拓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方式 |
6.2.4 建立公众参与激励机制 |
6.3 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社区规划的格局 |
6.3.1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
6.3.2 建立社区规划师队伍 |
6.3.3 加强社区的社会组织参与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基于规则建模的控规三维模型构建及风热环境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控规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
1.1.2 控规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1.1.3 控规对物理环境的影响 |
1.1.4 构建控规三维模型的迫切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和本研究方案 |
本章导读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控规三维建模研究现状 |
2.1.2 规则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2.1.3 城市风环境和热环境研究现状 |
2.1.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本研究方案设计 |
2.2.1 研究思路 |
2.2.2 本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2.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规方案三维模型属性研究 |
本章导读 |
3.1 控规方案三维模型定义及建模特征 |
3.1.1 控规三维模型定义 |
3.1.2 控规三维模型特征 |
3.2 控规方案三维建模控制指标选取 |
3.3 控规方案三维建模要素及细节层次 |
3.3.1 建模要素 |
3.3.2 建模细节层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规方案规则建模方法 |
本章导读 |
4.1 规则建模技术及其优势 |
4.1.1 规则建模原理 |
4.1.2 规则建模关键技术 |
4.1.3 规则建模优势 |
4.2 规则建模与控规的结合 |
4.2.1 与控规模型精度的结合 |
4.2.2 与控规控制指标的结合 |
4.3 控规方案规则建模步骤与方法 |
4.3.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3.2 地形模型构建 |
4.3.3 建模要素规则语言编写 |
4.3.4 三维模型生成与输出 |
4.4 案例研究 |
4.4.1 区域和控规方案概述 |
4.4.2 控规方案三维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规则建模辅助分析控规方案风环境 |
本章导读 |
5.1 基于城市围合度的风环境分析方法 |
5.1.1 城市围合度与城市风环境 |
5.1.2 控规风环境评价思路与方法 |
5.2 风环境分析三维模型要求及控制指标选取 |
5.2.1 控规三维模型要求 |
5.2.2 控规控制指标选取 |
5.3 规则建模构建 |
5.3.1 研究对象介绍 |
5.3.2 构建地形模型 |
5.3.3 构建建筑模型 |
5.4 控规方案风环境分析及优化建议 |
5.4.1 绘制围合度图 |
5.4.2 风环境分析 |
5.4.3 控规优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规则建模辅助评价控规方案热环境 |
本章导读 |
6.1 基于要素叠加的热环境评价方法 |
6.1.1 城市要素的叠加性 |
6.1.2 热岛潜在强度(HIP)的叠加性 |
6.1.3 控规热环境评价思路与方法 |
6.2 单元地块设计及热环境数值模拟条件设置 |
6.2.1 实体均质要素单元地块设计 |
6.2.2 建筑单元地块设计 |
6.2.3 热环境模拟条件设置 |
6.3 控规热环境评价模型构建 |
6.3.1 实体均质要素热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
6.3.2 建筑用地热环境模拟结果 |
6.3.3 控规热环境评价数学模型构建 |
6.4 规则建模辅助评价控规热环境 |
6.4.1 地块HIP日累计值计算 |
6.4.2 地块热环境等级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适用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专利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主要参加项目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6)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区域景观营建的新要求 |
1.1.2 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服务概念与实践的反思 |
1.1.3 学科与基础理论发展需求的响应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服务生态系统 |
1.3.2 区域景观 |
1.3.3 区域景观营建 |
1.3.4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 |
1.4 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 |
1.4.1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1.4.2 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3 景观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1.4.4 景观美学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1.4.5 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生态系统的过程属性 |
2.1.1 生态系统的美学伦理过程属性 |
2.1.2 生态系统的文化沉淀过程属性 |
2.1.3 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过程属性 |
2.2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本质 |
2.2.1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哲学本质 |
2.2.2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科学本质 |
2.2.3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美学本质 |
2.3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营建的关系 |
2.3.1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伦理营建 |
2.3.2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文化营建 |
2.3.3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空间营建 |
2.4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必要性的理论支撑 |
2.4.1 协同学的认知 |
2.4.2 区域景观营建的序参量分析 |
2.4.3 区域景观营建的协同放大效应分析 |
2.4.4 区域景观营建的自组织规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框架 |
3.1 现状分析与问题析出 |
3.1.1 区域景观营建中生态文化建设的滞后 |
3.1.2 区域景观营建中生态过程属性的缺失 |
3.1.3 协同性区域景观营建组织系统的缺位 |
3.2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念 |
3.2.1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伦理观 |
3.2.2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美学观 |
3.2.3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空间观 |
3.3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内容 |
3.3.1 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 |
3.3.2 生态空间与生态决策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 |
3.3.3 区域生态文化营建与空间格局控制的协同机制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 |
4.1 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的关键要素接入 |
4.1.1 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 |
4.1.2 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 |
4.2 区域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培育 |
4.2.1 亲生命性景观美学认知培育的关键与问题 |
4.2.2 亲生命性景观美学认知培育的路径 |
4.2.3 亲生命性景观美学认知培育的空间载体支撑 |
4.3 区域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串联 |
4.3.1 景观历史重要性的内涵解释 |
4.3.2 景观历史线索串联中存在的主要难题 |
4.3.3 景观历史线索串联的方法 |
4.3.4 景观历史线索串联的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 |
5.1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关键要素接入 |
5.1.1 生态导向型的规划决策 |
5.1.2 空间向生态的适应性整合 |
5.2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生态导向型决策构成 |
5.2.1 区域景观规划中规划目标的确定 |
5.2.2 区域景观规划中规划条件的选择 |
5.2.3 区域景观规划中决策框架的构建 |
5.3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空间与生态二元整合 |
5.3.1 空间与生态二元景观规划形成的背景及整合的意义 |
5.3.2 空间与生态二元景观规划整合的过程 |
5.3.3 空间与生态二元景观规划整合的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协同机制搭建 |
6.1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内在关联性分析 |
6.1.1 主体二元是协同的前提 |
6.1.2 主体互动是协同的条件 |
6.1.3 目标趋同是协同的基础 |
6.1.4 功能互补是协同的关键 |
6.2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规划组织机制框架 |
6.2.1 公众参与协同 |
6.2.2 规划策划协同 |
6.2.3 调研调查协同 |
6.2.4 问题析出协同 |
6.2.5 方案设计协同 |
6.2.6 方案实施协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建筑信息模型(BIM)在住区规划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以陇南市丽景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分析 |
2.1 建筑信息模型的定义和特点 |
2.1.1 建筑信息模型的定义 |
2.1.2 建筑信息模型的特点 |
2.2 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 |
2.2.1 建筑信息模型建立的工具——应用软件 |
2.2.2 选择建模软件——Revit |
2.2.3 建筑信息模型建模流程——以Revit为例 |
2.3 基于BIM的住区规划管理平台搭建 |
2.3.1 BIM建筑平台搭建 |
2.3.2 赋予住区规划管理特性 |
2.4 BIM模型在规划管理中的信息优势 |
2.4.1 住区规划方案比选阶段高效快捷 |
2.4.2 住区规划审批阶段真实准确 |
2.4.3 住区规划公示监督阶段信息完整 |
2.4.4 住区规划项目的后期监管阶段省时便捷 |
2.5 BIM技术在住区规划管理中的推广优势 |
2.5.1 技术优势 |
2.5.2 成本优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住区规划管理的作用、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
3.1 住区规划管理的职能与作用 |
3.1.1 住区规划管理是一项政府职能 |
3.1.2 住区规划管理可协调社会利益、维护社会公平 |
3.2 住区规划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不足之处 |
3.2.1 住区规划管理的现状 |
3.2.2 住区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3 住区规划管理的不足之处 |
3.3 新型建筑、新评价模式、新理论对住区规划管理的挑战 |
3.3.1 项目数量与建筑体量剧增所带来的挑战 |
3.3.2 科学规划要求多维评价方式 |
3.3.3 新的住区规划理论 |
3.4 社会发展对住区规划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 |
3.4.1 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 |
3.4.2 政府的扶持和推动 |
3.4.3 机构变革所带来的机遇 |
3.4.4 住区规划新标准的出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住区规划新标准的BIM模式应用探索 |
4.1 住区规划新标准 |
4.2 住区的项目选址与方案分析 |
4.2.1 采用BIM技术进行选址评价 |
4.2.2 基于BIM的方案比选与分析 |
4.3 住区规划指标的审核 |
4.3.1 规划强制性指标审核 |
4.3.2 规划引导性指标审核 |
4.3.3 规划相关性指标审核 |
4.4 住区规划的可视化表达和公众参与 |
4.4.1 住区规划的可视化模拟 |
4.4.2 规划方案的公众参与 |
4.5 住区规划管理的后期监管和验收 |
4.5.1 可视化放验线 |
4.5.2 BIM移动端辅助执法巡查 |
4.5.3 竣工验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IM技术在陇南市丽景小区规划管理中的实证研究 |
5.1 报审BIM模型的相关标准及深度要求 |
5.1.1 制定报审BIM模型的标准框架 |
5.1.2 明确BIM模型的设计深度 |
5.1.3 住区规划管理流程 |
5.2 实证研究——陇南市丽景小区的规划管理模式 |
5.2.1 采用BIM技术进行项目选址 |
5.2.2 采用BIM技术进行方案比选 |
5.2.3 运用BIM模型进行规划指标审核 |
5.2.4 采用BIM技术进行住区规划可视化表达 |
5.2.5 运用BIM模型的公众参与模式 |
5.2.6 运用BIM技术的住区规划监管 |
5.2.7 运用BIM模型的住区规划竣工验收 |
5.3 基于住区规划新标准的BIM技术应用对策研究 |
5.3.1 加强住区规划选址上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
5.3.2 增强住区规划方案遴选的多角度和高质量 |
5.3.3 落实住区规划指标审核的系统性和高效率 |
5.3.4 增进住区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公平和公正性 |
5.3.5 强化住区规划项目后期监管的准确性和可视化 |
5.3.6 实现住区规划项目竣工验收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建议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大数据背景下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研究 ——以官新田园综合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数据的兴起 |
1.1.2 大数据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学 |
1.1.3 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策略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介绍 |
1.3.1 大数据相关概念介绍 |
1.3.2 田园综合体相关概念介绍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6.1 大数据在景观中的运用国内外综述 |
1.6.2 田园综合体国内外综述 |
2 景观规划中的大数据类型及特征 |
2.1 大数据时代 |
2.2 大数据的特征 |
2.3 大数据对风景园林学的影响 |
2.3.1 设计思维的革新 |
2.3.2 扩展公众参与规划设计的平台 |
2.3.3 体现社会人文关怀 |
2.3.4 促进数据的融合 |
2.4 大数据带来的危机与挑战 |
2.4.1 规划思维的改变 |
2.4.2 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2.4.3 数据利用的隐患 |
2.5 景观大数据的分类方法 |
2.5.1 大数据的分类方法 |
2.5.2 景观大数据的分类方法 |
2.5.3 本文的景观大数据分类方法 |
2.6 景观大数据的分类结果 |
2.6.1 基础空间数据 |
2.6.2 动态监测数据 |
2.6.3 定位通信数据 |
2.6.4 网络媒体数据 |
2.6.5 场地资源数据 |
2.6.6 场地设施数据 |
2.6.7 社会经济数据 |
2.6.8 人流统计数据 |
2.6.9 活动行为数据 |
2.6.10 环境效益数据 |
2.7 景观大数据的特征 |
2.7.1 景观大数据的客观性 |
2.7.2 景观大数据的多源性 |
2.7.3 景观大数据的动态性 |
2.7.4 景观大数据的现势性 |
2.7.5 景观大数据的精细性 |
2.7.6 景观大数据的人本性 |
3 基于大数据的景观规划方法 |
3.1 大数据背景下的景观规划前期分析 |
3.1.1 建立数据库 |
3.1.2 自然条件分析 |
3.1.3 人文条件分析 |
3.2 大数据背景下的规划设计 |
3.2.1 功能分区 |
3.2.2 空间结构规划 |
3.2.3 道路系统规划 |
3.2.4 基础设施规划 |
3.2.5 植物景观规划 |
3.2.6 人群活动规划 |
3.2.7 小结 |
3.3 大数据背景下的规划设计评估和管理 |
3.3.1 公众参与的规划评估 |
3.3.2 基于反馈的规划设计评估和管理分析 |
3.4 大数据在规划程序中应用的讨论 |
3.4.1 大数据在规划中的使用 |
3.4.2 数据分析方法的对比 |
3.4.3 网络媒体数据与参与式景观规划 |
3.4.4 常规规划数据与大数据 |
3.4.5 对大数据的态度 |
3.4.6 收集大数据的常见网址 |
4 大数据下的参与式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 |
4.1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
4.2 前期现状分析 |
4.2.1 产业分析 |
4.2.2 市场定位 |
4.2.3 项目定位 |
4.2.4 自然要素分析 |
4.2.5 人文要素分析 |
4.2.6 案例分析 |
4.2.7 小结 |
4.3 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 |
4.3.1 生产规划 |
4.3.2 休闲文旅规划 |
4.3.3 人居环境规划 |
4.3.4 经营管理 |
4.4 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评估和管理 |
4.4.1 调查结果分析 |
4.4.2 方案改进 |
4.5 小结 |
4.5.1 大数据与田园综合体 |
4.5.2 参与式规划与田园综合体 |
5 讨论 |
5.1 案例中的困难和不足 |
5.2 大数据时代的理性思考 |
5.2.1 “大数据”与“小数据” |
5.2.2 数据垄断与合作 |
5.2.3 隐私安全问题 |
5.3 大数据时代的景观规划 |
5.3.1 理性和感性的结合 |
5.3.2 数据和方法的结合 |
5.3.3 人才培养与教育转变 |
5.3.4 大数据运用环境建设 |
5.3.5 大数据在景观规划中的运用 |
5.4 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 |
5.4.1 田园综合体的景观规划 |
5.4.2 大数据在田园综合体中的运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大数据运用的学术创新展望 |
6.2.2 大数据运用的技术展望 |
6.2.3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 |
6.3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9)面向实施的传统城镇城市设计研究 ——以转龙特色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关注传统城镇城市设计的实施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关注传统城镇城市设计的实施 |
1.1.2 “千镇一面”带来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
1.1.3 当前特色小镇建设对传统城镇的影响 |
1.1.4 传统城镇城市设计实施的参与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设计 |
1.3.2 传统城镇 |
1.4 研究内容及对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传统城镇城市设计实施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案例 |
2.1 面向实施的传统城镇城市设计再认识 |
2.1.1 可操作性城市设计的认识 |
2.1.2 传统城镇城市设计实施的认识 |
2.2 传统城镇城市设计与实施的理论研究 |
2.2.1 传统城镇城市设计研究综述 |
2.2.2 城市设计实施的研究综述 |
2.2.3 传统城镇城市设计实施操作存在的问题 |
2.3 传统城镇城市设计实施的理论方法 |
2.3.1 控制论 |
2.3.2 行政管理学理论 |
2.3.3 城市设计导控理论 |
2.4 云南特色小镇建设中几类城镇的城市设计实践案例 |
2.4.1 丽江大研古城实践 |
2.4.2 丽江束河古镇实践 |
2.4.3 腾冲和顺古镇实践 |
2.4.4 新平戛洒镇实践 |
2.4.5 面向实施的经验借鉴与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城镇城市设计实施的初步程序构建 |
3.1 面向实施的传统城镇城市设计的编制与引导策略 |
3.1.1 城市设计管理实施的步骤 |
3.1.2 面向实施的传统城镇城市设计要点 |
3.1.3 面向实施的传统城镇城市设计工作程序 |
3.1.4 面向实施的传统城镇城市设计引导内容 |
3.2 传统城镇城市设计实施的管理途径初探 |
3.2.1 面向实施的推进政策与管理机构拟定 |
3.2.2 面向实施的管理制度——建设审批与规划师驻场制度 |
3.2.3 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技术成果的运用 |
3.3 传统城镇城市设计实施的公众参与初探 |
3.3.1 公众参与对传统城镇建设的作用 |
3.3.2 现有体系下“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方法探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传统城镇转龙老镇区的城市设计案例实践 |
4.1 转龙特色小镇项目背景 |
4.1.1 转龙老镇区概况 |
4.1.2 转龙镇上位规划与建设项目分析 |
4.1.3 转龙镇规划实施影响因素分析 |
4.2 转龙老镇区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方法 |
4.2.1 转龙老镇区城市设计工作程序 |
4.2.2 转龙老镇区城市设计导则技术路线 |
4.2.3 转龙老镇区特色元素提取与运用 |
4.3 转龙老镇区城市设计引导与运用 |
4.3.1 转龙老镇区城市设计成果图则 |
4.3.2 转龙老镇区城市设计实施引导 |
4.3.3 实施管理与“技术管理手册”的运用 |
4.4 公众参与下城市设计成果的认可 |
4.4.1 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
4.4.2 城市设计方案的认可 |
4.5 转龙老镇区城市设计实施应用 |
4.5.1 “一户一策”工作方法的实践应用 |
4.5.2 试点建筑选定与规划师驻场指导 |
4.5.3 工作方法与制度的实践经验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主要结论 |
5.1.1 传统城镇规划设计实施的“技术管理手册”应用 |
5.1.2 “一户一策”工作方法有助于实施和公众接受 |
5.1.3 专业技术人员驻场指导有助于设计的准确表达 |
5.1.4 传统城镇城市设计实施推进应首先选定试点建筑 |
5.2 转龙镇实施问题与完善建议 |
5.2.1 转龙镇实施问题反思 |
5.2.2 转龙镇实施完善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3.1 研究不足 |
5.3.2 传统城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转龙现状调研概况 |
附录 D:转龙项目相关文件 |
附录 E:“一户一策”建筑拆改与设计方案 |
附录 F:转龙项目图纸 |
附录 G:转龙特色小镇城市设计实施样板房满意度调查 |
(10)城市规划变更的合法性与科学性研究——从城市规划的公信力形塑入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城市规划变更过程中公信力式微之缘由 |
(一) 城市规划变更受领导意志影响 |
(二) 控制性详细规划未能实现其“控制力” |
1. 控制性规划的稳定性不足 |
2. 现行控制性规划变更的依据效力层次不高 |
(三) 缺乏有效的公民参与 |
1. 公民参与的规定过于原则性 |
2. 公民参与不足影响规划的可信度 |
二、城市规划变更过程中公信力修复的合法性危机 |
(一) 城市规划合法化的意蕴 |
(二) 城市更新过程中合法性危机 |
1. 城市更新未能充分实现对空间正义的追求 |
2. 城中村更新无法保障权利人对城市更新的主动权 |
三、城市规划变更过程中公信力修复的路径选择 |
(一) 领导任意干预城市规划之克服 |
1.《城乡规划法》及各地实施细则进一步限制领导干预的可能 |
2. 重大的规划决策过程中强化规划师的参与 |
(二) 增强听证制度对城市变更的实质性约束 |
1. 扩大规划许可听证的范围 |
2. 增强听证笔录对最终许可决定的影响力 |
(三) 规制城市规划变更中的事由和方式 |
1. 明确城市规划变更的事由 |
2. 规范城市规划变更的参与方式 |
四、城市规划变更的公信力重塑 |
(一) 打破政府主导型城市更新模式 |
(二) 强化科学规划的立法和执法 |
四、让规划发挥更大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D]. 闫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国土空间规划导向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泗水县N村为例[D]. 刘宏鹏.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市马坡镇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D]. 任豪.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4]成都市城市社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 向永兴.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基于规则建模的控规三维模型构建及风热环境分析研究[D]. 骆燕文. 广西大学, 2019(02)
- [6]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D]. 马彦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7]建筑信息模型(BIM)在住区规划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以陇南市丽景小区为例[D]. 曹翔.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8]大数据背景下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研究 ——以官新田园综合体为例[D]. 刘维维. 海南大学, 2019(01)
- [9]面向实施的传统城镇城市设计研究 ——以转龙特色小镇为例[D]. 寇鑫.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城市规划变更的合法性与科学性研究——从城市规划的公信力形塑入手[J]. 赵哲. 河北法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