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斜板桥静载试验

预应力斜板桥静载试验

一、预应力斜交板桥的静载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沈楸[1](2021)在《基于疲劳荷载的空心板梁桥铰缝损伤规律及加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桥梁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成为桥梁设计者的首选桥型之一。铰缝作为板梁间的横向传力结构一旦失效,将影响荷载横向分布,进而形成单板受力现象,大大降低桥梁整体的安全性。在当前桥梁整体的检测养护中,人们更加重视钢结构疲劳问题而忽视混凝土结构。而在当今日益增加的交通量和不断增大的交通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铰缝结构性能也随时间退化,进而产生疲劳安全问题。因此,针对空心板梁桥铰缝的疲劳损伤演变规律和加固方案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本文以京沪高速江苏省内部分路段的混凝土空心板梁桥为依托,对铰缝病害进行了调研,分析了铰缝病害目前的主要特征、各跨径桥梁的铰缝病害占比、铰缝病害的常发位置以及发展趋势等,并且以疲劳损伤理论、混凝土桥梁加固理论和铰接板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依据。通过对三梁两铰结构进行疲劳试验,考察并记录梁铰体系损伤过程中裂缝开展全过程、渗水情况、板梁竖向位移、相邻板梁间动载挠度差、开合等指标。探究板梁和铰缝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疲劳损伤规律,得到梁体刚度退化过程和铰缝损伤过程都是呈现“快-慢-快”的形式,并且提出基于铰缝损伤系数S的铰缝损伤评价方案。通过支座脱空疲劳加固试验,发现支座脱空处更容易产生嵌挤破坏,并且进行了灌胶加固。通过选取京沪高速、润扬大桥部分沿线路段具有代表性的2座桥梁进行现场检测,通过对铰缝外观形貌记录,以中间行车道对应铰缝性能测试作为主要目标,同时考虑超车道对应铰缝进行性能测试,每座桥选取6条铰缝进行相对位移、动载挠度差、相对开合三大指标检测,以铰缝损伤系数为评价方案进行实桥验证,验证了此评价方案的可靠性。为确定铰缝灌胶加固的最佳时机,通过室内铰接体系静载试验,以铰缝损伤系数为判定依据分别将铰缝压至轻微损伤、中等损伤和严重损伤三个状态进行加固,对比分析铰缝不同损伤状态下灌胶加固的优劣性,发现轻微损伤加固效果不明显,中等损伤加固效果最优,严重损伤加固后性能提升有限。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铰缝损伤检测及加固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工程价值。

何杨[2](2021)在《13m跨径密置低高度T梁力学性能与使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消除绝对贫困等事业迈入关键节点,带来了经济腾飞的同时,公路交通车流量持续快速增长,车辆荷载也不断提高,大量传统型式的中小跨径桥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影响其正常使用。密置低高度T梁是基于正常高度T梁和传统空心板梁两种上部结构优势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结构。因其梁高相较于正常高度T梁底,而布置形式与空心板梁类似而得名。虽然密置低高度T梁桥的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但在其力学性能与细部构造关系方面、横向力学特性计算方法方面、单梁及成桥的使用性能方面研究略显不足。基于此,本文以13m跨径密置低高度T梁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响应曲面理论和响应曲面设计方法,对13m跨径密置低高度T梁桥受力状态与最优构造参数进行建模分析与评价。对不同梁宽、梁间距、梁高、腹板厚度、横隔板数量和斜交角等细部构造参数设计试验组,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梁高为影响密置低高度T梁桥力学性能最主要的因素,并依据响应曲面结果推荐了13m跨径密置低高度T梁桥的最优细部构造参数。(2)基于荷载横向分布理论和有限元法对密置低高度T梁桥的横向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将传统横向分布计算方法中的刚接板梁法和刚性横梁法与空间梁格数值计算方法做出比较,得出了荷载位置在相同及不同桥宽条件下对桥梁横向分布的影响规律。运用残差分析法分析可得出,刚接板梁法是更加适宜与密置低高度T梁桥的横向分布计算方式。(3)对13m跨径密置低高度T梁桥进行单梁足尺模型破坏性试验及成桥静、动载试验,以研究其实际使用性能。通过单梁足尺模型破坏性试验,得到了单梁在静载作用下弹性阶段至破坏阶段的挠度、应变变化规律和梁体裂缝分布与破坏形态,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试验全过程进行模拟,以重现与还原破坏试验全过程。通过成桥静、动载试验,得到了成桥状态下密置低高度T梁桥的实测基频值与实测冲击系数,各项指标表明成桥性能优良。

金辉[3](2021)在《锚贴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配式小铰缝空心板桥由于横向连接薄弱,极易出现铰缝损伤、铺装开裂或单板受力等问题,常用的加固方法实际应用效果不佳。本文基于钢混组合结构的概念,提出了跨铰缝锚贴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A-SCR),并开展了相应的试验与理论研究,包括A-SCR加固RC梁承载力试验、空心板横向连接性能试验以及整桥足尺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开展了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与加固后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理论研究;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了加固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实桥应用研究形成A-SCR加固技术设计、施工方法与检测评估成套技术。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针对A-SCR加固RC梁后承载力计算方法问题,开展了加固试验和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加载历史、锚栓间距、钢板面积以及加固范围对加固后承载力的影响,验证了加固后截面应变依然符合平截面假定。基于弹塑性理论,提出了A-SCR加固R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用于A-SCR加固R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2)针对A-SCR加固后空心板横向受力性能问题,分别制作了采用不同高度型钢混凝土加固的横向节段试件。通过单点和两点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加固型钢混凝土高度对加固后空心板的横向荷载分布、抗弯刚度、竖向抗剪和剪切刚度等的影响。研究表明,A-SCR加固增强了铰缝刚度,可大幅提高板间抗剪能力并能够承受横向弯矩,但型钢混凝土高度对空心板抗弯能力和刚度影响较小。3)为了研究加固后荷载横向分布规律和受力性能等问题,开展了足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SCR加固铰缝破坏的空心板,在不修复铰缝的情况下能有效的恢复板间传力,并大幅提升梁板的整体刚度。4)针对A-SCR加固后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问题,基于考虑板间的竖向剪切刚度和弯曲刚度,提出了修正的刚接板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利用试验测得的接缝转动刚度系数和剪切刚度系数,采用本文所提的修正刚接板法计算了足尺试验桥的横向分布系数。对比足尺试验实测值、铰接法、刚接法以及本文所提修正刚接板法的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结果,发现本文所提修正刚接板法更符合足尺试验实测值,表明本文所提修正刚接板法可以作为A-SCR加固装配式空心板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5)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开展了采用A-SCR方法的不同加固长度、加固高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加固长度可以提升桥梁整体刚度,但对空心板跨中的应力和各板的横向分布结果影响较小。A-SCR加固可以大幅降低桥面现浇层的主拉应力和铰缝主拉应力,有效改善桥面铺装和铰缝的工作性能,揭示了A-SCR方法对装配式空心板桥预防性加固的机理;通过改变加固构造高度参数分析,发现加固构造高度在10cm~15cm范围变化对梁板刚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以及纵向应力影响较小,当加固构造高度过小会出现加固构造破坏,加固高度过大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破坏。6)针对A-SCR加固空心板桥的工程应用问题,开展了实桥加固工程应用研究,形成了相对简便易行的加固设计、施工方法。通过实桥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对比,发现加固后横向传递得到恢复,桥梁的整体刚度得到大幅提升,表明本文提出的加固方法效果显着。

张兆年[4](2021)在《板梁桥的损伤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板梁结构是我国现役中小跨径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桥型建设年代较早,因桥梁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车辆超载、维管不足等原因,导致了板梁桥普遍出现了底板纵向开裂与铰缝损伤问题,结构整体性降低。本文以简支混凝土板梁桥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介绍板梁桥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列举现行的计算理论,阐述板梁桥损伤机理与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2)基于薄板弯曲理论,采用里茨变分法,推导了集中力作用下简支板梁的挠度解析解。以跨径10m的板梁受集中荷载为例,将参数代入解析解中计算板梁挠度,并与刚接板法、铰接板法的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解析解的准确性。(3)对总宽度一定的板梁,假定由2~n片单板装配而成。布置车辆荷载,使用铰接板法计算铰缝的剪力,绘制了不同装配个数时铰缝的剪力包络图,给出了装配式板梁桥最优的装配个数。(4)建立ABAQUS实体单元模型,研究装配式板梁桥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铰缝损伤问题。分析荷载横向、纵向移动时铰缝应力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最不利加载位置及最不利加载时的应力控制点。对比有限元法与铰接板法计算的荷载横向分配系数的差别,通过刚度折减对铰缝损伤进行模拟,探讨铰缝损伤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铰接板法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相近;当铰缝损伤程度达到60%及以上时,会使结构整体性能明显降低。(5)依据规范对实桥进行承载能力评定。首先,对新桥梁设计规范(JTGD 60-2015、JTG 3362-2018)与旧桥梁设计规范(JTJ 023-85、JTJ 021-89)进行对比,并分别按新、旧规范计算了实桥的承载能力,计算结果表明:按新、旧规范计算所得的结构抗力相近,但按新规范计算的作用效应组合值略大于旧规范计算的结果。然后,依据实桥的静载试验结果建立铰缝受损的有限元模型,与技术状况评价的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出了铰缝的损伤程度与损伤位置。(6)基于ABAQUS建立的受损板梁模型,分别使用横向预应力加固法与粘贴钢横梁加固法加固,探讨了各种加固方法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

宋国昕[5](2020)在《基于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空心板桥铰缝损伤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心板桥具有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经济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我国中小跨径桥梁的建设。铰缝作为空心板桥横向连接的主要构件,对保证桥梁横向整体受力性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加,铰缝损伤已成为空心板桥的主要病害形式,若不能及时发现并加以治疗,容易导致桥梁出现“单板受力”现象,严重危害其结构安全。因此,开展铰缝损伤识别方法研究对保障空心板桥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铰缝损伤下空心板桥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变异性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铰缝损伤定位和定量识别的三种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设计中常用的铰接板法和受损铰缝处存在相对位移的现象,将空心板桥合理简化为横向由弹簧连接的刚性板块受力分析模型,使用力法求解板块间铰接剪力和各板荷载横向分布,提出了铰缝损伤下空心板桥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计算方法。并基于梁格法建立空心板桥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虚拟横梁刚度模拟铰缝损伤。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铰缝损伤下横向受力分析模型与影响线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2)基于铰缝损伤下空心板桥横向受力分析模型,探究了铰缝刚度损伤下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变化规律。先通过简化的力学模型推导了铰缝刚度退化对影响线竖标值和斜率的影响,解释了损伤前后受损铰缝处影响线出现相交现象和斜率变化的原因;再以公路典型空心板桥为分析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并验证了单损、多损、不同板梁数和不同截面参数等工况下影响线的变异性。(3)基于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线形的变异特征,提出了利用损伤前后影响线交点横坐标识别铰缝损伤位置的方法,方法简单直观且灵敏度较高;为了解决仅凭相交现象无法识别损伤程度,以及多损下无法识别全部损伤位置的问题,定义各铰缝处实测影响线与原影响线斜率比值的平均值为损伤识别指标,提出了基于该指标的铰缝损伤定位及定量识别方法;为了解决不同横截面的空心板桥影响线斜率指标数值不同的问题,基于空心板桥横向受力分析模型,提出了由影响线竖标值反求铰缝相对柔度指标进行损伤定位和定量的方法,求解过程中引入非负线性最小二乘法保证了结果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多种工况下三种损伤识别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李静文[6](2020)在《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箱梁截面具有较大的抗弯刚度、抗扭刚度以及经济性高和施工速度快等众多优点,在国内外中、小跨径桥梁中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桥梁设计与受力分析计算中,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探讨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规律,以此提出与该类桥梁相适应、准确性更高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实用计算方法,对于优化当前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的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某标准跨径为2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为工程实例,借助空间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等方法分析其荷载横向分布规律,以探讨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规律以及传统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精确性,并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空间有限元数值模拟: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实体单元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上部结构计算模型,通过研究小箱梁桥模型在不同荷载工况作用下的挠度、应力值得到挠度分布曲线、应力分布曲线,将按挠度效应、应力效应反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讨论按挠度效应及应力效应值反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可行性。(2)模型试验研究:以实际工程中的标准跨径为2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为原型,按照10:1比例关系制作小箱梁桥模型,并在小箱梁桥模型腹板和底板预留孔道穿入预应力钢绞线。按照试验方案中加载工况和控制荷载对小箱梁桥模型进行静载试验,并对实测数据统计分析,以此探讨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规律。(3)荷载横向分布实用计算方法研究:采用传统计算方法中的刚接梁(板)法和铰接板(梁)法计算上述20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的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通过对刚接梁法、铰接板法、空间有限元数值模拟法以及模型试验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空间有限元法和模型试验法中按挠度效应反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铰接板法更为接近。(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经过对比分析,提炼出适用于中小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的修正方法,该修正方法综合了传统的刚接梁法与铰接板法计算结果,经研究与工程实际值更为接近。

陈秋奇[7](2020)在《斜弯异型装配式箱梁桥受力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城镇规划时,为了满足路线线形,行车舒适以及美观要求,出现了很多形状各异的异型桥梁结构。然而异型桥梁结构形式多变导致受力行为复杂,导致工程在设计阶段遇到了许多复杂难题,并且目前国内外学者和工程界关于斜弯异型装配式箱梁桥受力特性进行的分析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吉首市高铁片区金坪路工程的跨万溶江桥为研究对象开展异型装配式箱梁桥受力性能研究,该桥梁体结构形式为异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斜弯以直代曲连续小箱梁桥,文章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Civil分别建立不同的分析模型,不仅结合试验研究对全桥的受力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同时也对桥梁的内力横向分布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优化,这对于完善异型桥梁设计计算方法,进一步探明异型桥梁的受力机理,保障异型装配式箱梁桥的使用性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论文主要开展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了异型装配式箱梁桥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斜弯异型连续梁桥的受力性能特点进行了概述,简单描述了现今科研和工程中常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并根据桥梁特点介绍了三种具有一定特点的计算横向分布系数的方法;2.结合桥梁结构特点,讨论箱梁模型的网格划分,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异型装配式箱梁桥上部结构的单梁模型、梁格模型以及板单元实体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来验证三种有限元模型的精度;3.依托工程背景,进行成桥后桥梁现场荷载试验研究,采集现场试验数据,对其在自重恒载、活载偏载及活载中载的静力性能研究,验证三种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及准确性,并对桥梁的静力性能选取各具代表性的组合工况,采用梁格模型和板单元实体模型对弯矩、挠度、应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知支反力相对误差普遍低于6%,最大相对误差为10%,各支座反力数值总和基本相等,挠度计算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最大相对误差在5%以内,各主梁各跨中截面顶、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基本相同,最大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恒载作用下桥梁外侧受力效应大于内测,活载作用下内边梁产生的效应最为显着,温度荷载产生的效应主要在边梁处体现;使用特征值向量法中的(Lanczos法)对桥梁模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桥梁的动力特性;4.采用等效刚度简支梁(板)法,将单梁法与三种传统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结合计算该桥的荷载横向分布,对比得出刚接梁法的计算结果与此类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最接近,但存在L/4和3L/4截面相对误差较大的结果,因此,对于斜弯异型箱梁桥进行桥梁横向内力简化计算时,采用刚接梁法并结合修正系数进行计算更为准确:边跨和中跨支点截面处修正系数均可取0.94,跨中截面处修正系数均可取1.03,L/4和3L/4截面修正系数则根据各主梁号在1.06至1.23区间范围内进行选取;对于偏载及中载工况而言,偏载工况的修正系数与1#边梁相同,中载工况的修正系数在3#梁的基础上缩小0.9倍。

顾万[8](2020)在《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铰缝损伤演变规律及评估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作为典型的中小跨径桥梁,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但受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服役环境等因素影响,早期建成的混凝土空心板梁桥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损伤,铰缝作为板梁结构横向传力的关键构件,其性能的劣化会加剧板梁结构的不稳定性,研究铰缝损伤的劣化规律并探索一套科学合理的损伤评估体系,对于维系板梁结构尤其是铰缝的安全性、耐久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江苏省内部分高速公路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的病害进行调研,着重梳理了混凝土空心板梁桥典型病害的表现形式及作用机理,认为不同类型病害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联性,铰缝作为关键构件直接影响板梁桥的承载能力和横向传力效果。通过铰接板理论计算与实桥静载试验获取的板梁挠度变形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铰缝混凝土作为传力构件不单是简单的“铰”,更承受复杂的拉压剪多重影响。采用车辆超载、铰缝受损、钢筋锈蚀、支座脱空等劣化因素进行混凝土空心板梁桥多因素耦合劣化规律影响分析,主要考察了铰缝裂缝开展过程、铰缝底部沿纵向方向及截面轮廓应力分布、板梁挠度变形、相邻板梁间错台、开合等指标。认为铰缝的损伤主要是跨中处先产生开裂破坏,随着施加荷载的增大,裂缝逐渐向1/4跨和3/4跨对称延伸,直至形成铰缝贯通及板梁单板受力现象。相较于钢筋锈蚀和支座脱空,车辆超载和铰缝受损对于板梁结构尤其是铰缝性能的劣化影响更大,铰缝相邻两侧支座脱空对于梁端处铰缝受力影响最大。通过对比和分析缩尺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时的破坏模式,设计并浇筑了 8米缩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分别进行了单梁及梁铰体系静力加载结构试验。从梁体破坏模式、裂缝开展过程、挠度变形、错台、开合、应变等指标进行归纳,总结混凝土空心板梁及铰缝结构在不同损伤阶段的劣化过程。在模拟和分析不同铰缝受损位置及长度下板梁结构横向分布影响线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铰缝协同工作系数来表征铰缝受损等级(完好、轻微损伤、中等损伤、严重损伤、完全失效),采用铰缝损伤度、错台、开合、挠度比作为检测指标,建立铰缝损伤评估体系并应用于实桥验证。以铰缝混凝土损伤劣化模型为基础,对铰缝不同损伤程度下对应的年限进行了预估分析。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铰缝损伤检测、评估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任腾腾[9](2017)在《中小跨径三跨连续斜交T梁桥的静动力特性分析》文中指出近十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交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中,为了适应高速公路线形平顺、快速行车、流量大的特点,连续斜交梁桥应运而生,它不仅避免了正交桥在材料上的浪费,而且使得跨越障碍的能力变强,在公路桥梁的建设中受到了广泛的青睐。但是,斜交桥与正交桥梁在结构上、受力方式上等有诸多不同。而且在诸多关键问题上,目前相关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如斜交角度对中小跨径连续T梁桥的内力、支反力及横向分布的影响;斜交角度和宽跨比对连续斜交T梁桥结构振型和自振频率的影响等都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本文以三跨连续斜交T梁桥为依托,采用实桥荷载试验与有限元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斜交角度三跨连续斜交T梁桥的静动力特性。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梁格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不同斜交角度的三跨连续斜交T梁桥上部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实桥静载试验,验证了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2)在静力特性方面,以斜交角度为影响参数,研究了三跨连续斜交T梁桥跨中正弯矩、支点负弯矩、支座反力、跨中挠度和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变化规律;(3)在动力特性方面,对不同斜交角度的三跨连续斜交T梁桥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结构的振型和自振频率随斜交角度的变化规律。根据模型自振频率计算结果,对《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简称“桥规”)中连续梁桥基频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使其适用于该类斜交桥梁的基频计算,并用实桥试验数据验证了基频修正公式的正确性;(4)研究结果表明主梁之间不同的联接方式(刚接和铰接)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影响非常小,可忽略不计;不同宽跨比结构的竖弯自振频率之间的误差都在5%以内,说明宽跨比对结构竖弯自振频率的影响很小,但随着宽跨比的增大在结构固有振型中竖弯振型之间的弯扭耦合振型将会增多。

严猛[10](2015)在《超强高韧性树脂钢丝网混凝土及预应力简支梁桥加固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次提出了超强高韧性树脂钢丝网混凝土加固预应力板梁这一研究内容,基于提高混凝土板梁的刚度、延性、承载能力等性能出发,围绕新材料及加固课题,采用材料试验、理论分析及足尺静载和疲劳试验验证,系统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加固后的受力机理及其破坏过程,提出该预应力混凝土板梁加固方式的计算分析方法。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预应力梁板加固设计理论、施工控制决策和营运养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1、介绍预应力混凝土板梁桥的发展概况和趋势;依托某一高速公路间隔3年病害检测,针对最常见的开裂及铰缝病害进行全面分析,揭示了裂缝形成及铰缝破坏的机理。基于B/S模式,采用J2EE架构,选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编制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系统,系统将全自动地生成技术状况评定的结果以及全部中间过程,支持数据导出到Excel、Word、PDF等文件,可对多次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病害发展趋势,提出预警信号,为避免或减少此类病害及探索科学有效的加固方法提供依据。2、从空心板加固角度出发,确定树脂混凝土基材的最佳配合比;对加固基材进行详细的试验研究,确定材料的基本参数。从微观角度采用聚丙烯纤维、特制铁屑及从宏观角度加入高强钢(铁)丝网对基材进行增韧试验;基于加固梁基材开裂后宏观上应力流需要连续传递,对配置高强钢(铁)丝网混凝土板进行详细的试验研究,分析受力全过程,根据弹性梁理论和组合截面假定推导了复合板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得出板的合理配筋率,及提出向加固梁配筋率的转化计算公式;提出足尺梁加固合理配筋率。3、对4片梁进行静载试验研究,4片静载试验梁分别用于足尺裸梁(对比梁)静载试验、无钢丝网足尺梁静载试验、少量钢丝网足尺梁静载试验、适当钢丝网足尺梁静载试验。加固梁相比较对比梁,开裂荷载及破坏荷载均有显着提高;此加固方法在正常使用荷载水平上,梁体刚度提高10%左右;随着荷载的增加,进入塑性阶段后,挠度平均降低较大,加固层与原有混凝土粘结性能较强,最后加载脱开模式为:加固层将原有梁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全部拉脱。4、选取合适的混凝土、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绞线及此加固材料的本构关系;推导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加固层最大配筋率;选择其中两种模式计算承载能力:①受拉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屈服;②加固层高强钢丝网屈服或者加固层脱落、断裂;运用条带法及参考规范进行修正的裂缝折减方法进行承载能力计算,破坏模式1下,加固梁承载能力实测值提高19.39%,理论值提高15.67%;破坏模式2下,加固梁承载能力实测值提高33.82%,理论值提高28.38%;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误差,提出适用的计算方法;5、采用标准的4片梁为基础,运用常用的铰接板法验证梁-板组合结构及实体单元的精确性,分析了运用实体单元模拟桥跨结构时,在梁位线处与其余集中方法误差的原因;分析此加固方法加固空心板梁后的横向受力机理,简化计算模型,提出了修正的刚接板法及修正的G-M法计算其荷载的横向分布。加固后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较加固前明显平缓,说明此加固方法有效地增强了板间协调受力能力,板的受力主要为多板协同受力,荷载横向分布更为均匀,横向整体受力提高显着,传统的铰接板梁法已不能满足此种加固方法的横向分布计算。6、本文分5个断面对某高速公路车流量及车辆轴重、轴距等参数进行详细的调查,运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对其进行100年交通量预测。按照常用的1~7类车划分标准及轴数两种方法统计,按照疲劳损伤累积等效的原则,将所有车辆简化为10类车型,提出重载交通高速公路简支梁桥等效标准3轴及4轴疲劳车辆模型,并将模型与国内外典型疲劳车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讨论本文制定的标准疲劳车的合理性,为我国疲劳车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7、利用本文制定的标准疲劳车对加固空心板进行疲劳性能试验,分析试验过程中梁板的刚度、强度及残余变形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疲劳过程中未发现异常情况,0~400万次疲劳试验后,梁体残余变形较小;最大静荷载工况下,最大挠度及应变基本一致;符合平截面假定;梁体的刚度及强度基本没有退化现象;400万次疲劳荷载后加固梁未破坏,加固梁仍然有疲劳潜力。随后进行静载破坏试验,对比未经过疲劳荷载的加固梁力学行为,梁体的受力性能,承载能力、裂缝特性等基本不变,残余变形有所增加,加固梁疲劳性能满足要求。8、根据本文研究成果,将成果编辑成程序,采用高效便捷的C#语言,选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数据库,实现此加固方法的系统程序,以实现减轻设计者的强度,提高设计效率的目的。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和可用性,系统将全自动地生成加固设计的结果以及全部中间过程,并支持数据导出到WORD、PDF、CAD等文件。

二、预应力斜交板桥的静载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应力斜交板桥的静载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疲劳荷载的空心板梁桥铰缝损伤规律及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构件疲劳性能研究
        1.2.2 空心板梁铰缝损伤检测研究
        1.2.3 空心板梁桥加固技术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课题来源
第2章 空心板梁桥铰缝病害统计及疲劳损伤相关理论
    2.1 空心板梁桥铰缝病害统计
        2.1.1 铰缝病害分类统计
        2.1.2 铰缝病害发展趋势
    2.2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2.2.1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2.2.2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2.3 铰接板梁理论
        2.3.1 铰接板理论的基本假定
        2.3.2 铰接板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心板梁铰接体系室内疲劳试验
    3.1 混凝土板梁结构参数及试验方案设计
        3.1.1 板梁结构参数设计
        3.1.2 试验梁与实桥梁有限元模拟校验
        3.1.3 板梁结构试验方案
    3.2 疲劳试验Ⅰ
        3.2.1 裂缝开展情况
        3.2.2 荷载-位移曲线
        3.2.3 荷载-动载挠度差曲线
        3.2.4 荷载-开合曲线
        3.2.5 荷载-应变曲线
    3.3 疲劳试验Ⅱ
        3.3.1 裂缝开展情况
        3.3.2 荷载-位移曲线
        3.3.3 荷载-动载挠度差曲线
        3.3.4 荷载-开合曲线
    3.4 空心板梁桥铰缝损伤规律及评价方法
    3.5 铰接体系单个支座脱空疲劳及加固试验
        3.5.1 裂缝开展情况
        3.5.2 荷载-位移曲线
        3.5.3 荷载-动载挠度差曲线
        3.5.4 荷载-开合曲线
        3.5.5 支座脱空下基于铰缝损伤系数的灌胶加固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实桥检测的铰缝损伤评价方法运用
    4.1 实桥检测
        4.1.1 实桥筛选
        4.1.2 检测方案
    4.2 杨庄小桥
        4.2.1 桥梁外观检测概况
        4.2.2 重载车辆筛选
        4.2.3 铰缝损伤评价
    4.3 南关大沟中桥
        4.3.1 桥梁外观检测概况
        4.3.2 重载车辆筛选
        4.3.3 铰缝损伤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分阶段铰缝灌胶加固试验及最佳加固时机分析
    5.1 试验方案
        5.1.1 静载加载方案
        5.1.2 灌胶加固方案
    5.2 铰接体系静载加固试验
        5.2.1 裂缝开展情况
        5.2.2 荷载-位移曲线
        5.2.3 荷载-动载挠度差曲线
        5.2.4 荷载-开合曲线
        5.2.5 荷载-应变曲线
    5.3 基于铰缝损伤系数的不同损伤阶段灌胶加固效果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13m跨径密置低高度T梁力学性能与使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T梁细部构造研究
        1.2.2 T梁桥力学特性研究
        1.2.3 密置低高度T梁桥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2章 密置低高度T梁细部构造与力学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响应曲面法计算理论
    2.3 响应曲面法设计组建立
    2.4 响应曲面法结果验证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密置低高度T梁横向力学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介绍
        3.2.1 杠杆原理法
        3.2.2 偏心压力法(刚性横梁法)和修正的偏心压力法
        3.2.3 铰接板梁法
        3.2.4 刚接板梁法
    3.3 按不同方法计算桥梁横向分布系数
        3.3.1 计算结构概述
        3.3.2 基于刚接板梁法不同桥梁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3.3.3 基于刚性横梁法不同桥梁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3.3.4 基于空间梁格法不同桥梁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3.4 横向分布系数方法对比及优选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密置低高度T梁使用性能分析
    4.1 密置低高度T梁单梁破坏性试验
        4.1.1 试验概况
        4.1.2 静载试验准备
        4.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2 成桥静、动载试验研究
        4.2.1 试验概况
        4.2.2 试验设备与测点布置
        4.2.3 静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4.2.4 动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作者简介
    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3)锚贴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A-SCR加固RC梁承载力研究
        1.2.2 横向加固技术研究
        1.2.3 铰缝性能的研究
        1.2.4 横向分布计算及评估方法
    1.3 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装配式空心板桥加固基本理论
    2.1 横向分布计算理论
        2.1.1 铰接板法
        2.1.2 刚接板法
        2.1.3 G-M法
    2.2 外加钢板加固抗弯计算理论
    2.3 数值分析方法
        2.3.1 有限元的基本思路
        2.3.2 空心板有限元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SCR加固RC梁的承载力试验研究
    3.1 试验目的及主要内容
    3.2 试验概况
        3.2.1 试验梁设计及制作
        3.2.2 测点布置及加载方案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3.3.2 混凝土、钢筋及钢板应变
        3.3.3 混凝土与U钢板滑移测量结果
        3.3.4 试验梁的挠度
        3.3.5 承载力及延性分析
    3.4 加固后单梁承载力计算公式
        3.4.1 结构受力特点及破坏形态
        3.4.2 抗弯承载力理论分析
        3.4.3 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SCR横向连接性能试验研究
    4.1 试验目的及主要内容
        4.1.1 试验目的
        4.1.2 试验主要内容
    4.2 试验概况
        4.2.1 试件的设计及制作
        4.2.2 加载工况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横向抗弯性能试验
        4.3.2 竖向抗剪性能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SCR加固装配式空心板的足尺试验研究
    5.1 试验目的及主要内容
    5.2 试验概况
        5.2.1 足尺试验设计
        5.2.2 加载工况、加载方式及测点布置
    5.3 加固前试验结果及分析
        5.3.1 工况 1~工况 5
        5.3.2 工况6
        5.3.3 工况 7~工况 11
    5.4 加固后试验结果及分析
        5.4.1 工况 12~工况 21
        5.4.2 工况22
    5.5 加固前、后效果对比分析
        5.5.1 破坏荷载和模式
        5.5.2 挠度和刚度
        5.5.3 横向分布系数
        5.5.4 应变
    5.6 加固后数值分析方法验证
        5.6.1 有限元建模
        5.6.2 挠度和应变
        5.6.3 横向分布系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SCR加固空心板桥横向分布计算方法研究
    6.1 正则方程
        6.1.1 考虑接缝弹性刚度的横向分布
        6.1.2 截面计算参数确定
    6.2 接缝刚度系数测定
        6.2.1 模型试验
        6.2.2 试验结果
        6.2.3 接缝刚度
    6.3 理论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A-SCR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有限元参数分析
    7.1 结构参数及模型
        7.1.1 结构参数
        7.1.2 单元模拟
    7.2 加载工况
    7.3 影响参数分析
        7.3.1 加固长度
        7.3.2 加固高度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实桥应用及分析
    8.1 工程概况
        8.1.1 基本资料
        8.1.2 主要病害
        8.1.3 加固设计
    8.2 加固前、后理论计算
        8.2.1 计算基本参数
        8.2.2 荷载效应计算
        8.2.3 承载力验算
    8.3 实桥荷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8.3.1 基本情况
        8.3.2 试验结果
    8.4 实桥加固后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8.4.1 横向分布系数
        8.4.2 挠度
        8.4.3 板底混凝土应变
    8.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下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板梁桥的损伤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板梁桥发展历程
    1.3 板梁桥计算理论
    1.4 板梁桥研究现状
        1.4.1 底板裂缝研究现状
        1.4.2 铰缝损伤研究现状
        1.4.3 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1.6 本文研究内容
2 板梁桥计算分析理论
    2.1 横向分布计算分析理论
        2.1.1 刚接板法
        2.1.2 铰接板法
    2.2 变分法求解板梁弯曲问题
        2.2.1 理论分析
        2.2.2 公式推导
        2.2.3 算例计算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铰缝损伤分析
    3.1 板梁装配个数与铰缝剪力峰值的关系
        3.1.1 板梁的装配
        3.1.2 铰缝剪力影响线的计算
        3.1.3 荷载的布置
        3.1.4 铰缝剪力峰值的计算
    3.2 铰缝应力分析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2 正应力
        3.2.3 剪应力
        3.2.4 应力最不利位置
    3.3 铰缝损伤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
        3.3.1 铰缝完好时结构整体性
        3.3.2 铰缝损伤时结构整体性
    3.4 本章小节
4 承载能力评定
    4.1 工程概况
    4.2 技术状况评定
    4.3 基于新旧规范的承载能力检算对比
        4.3.1 新旧规范对比
        4.3.2 实桥检算对比
    4.4 板梁桥静载试验
        4.4.1 测试内容
        4.4.2 试验方案
        4.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板梁桥加固技术对结构整体性影响研究
    5.1 横向预应力加固技术
        5.1.1 加固设计理论
        5.1.2 结构整体性影响分析
    5.2 粘贴钢横梁加固技术
        5.2.1 加固设计理论
        5.2.2 结构整体性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基于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空心板桥铰缝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心板桥横向连接构造及其发展历史
        1.2.2 铰缝损伤下荷载横向分布研究现状
        1.2.3 铰缝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铰缝损伤下空心板桥横向受力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空心板桥实用空间计算理论
    2.3 未考虑铰缝损伤的空心板桥横向受力分析模型
        2.3.1 空心板桥受力特点
        2.3.2 空心板桥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计算方法
    2.4 考虑铰缝刚度损伤的空心板桥横向受力分析模型
        2.4.1 铰缝损伤下空心板桥受力特点
        2.4.2 铰缝损伤下空心板桥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计算方法
    2.5 铰缝损伤下横向受力分析模型合理性验证
        2.5.1 基于梁格法建立有限元模型
        2.5.2 有限元建模准确性验证
        2.5.3 横向受力分析模型合理性验证
    2.6 本章小结
3 铰缝损伤下空心板桥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变异性研究
    3.1 引言
    3.2 铰缝刚度退化对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影响
    3.3 不同损伤工况下影响线变异性分析
        3.3.1 相同损伤下不同板的横向分布影响线
        3.3.2 单个铰缝损伤下横向分布影响线
        3.3.3 多个铰缝损伤下横向分布影响线
        3.3.4 板梁数不同的空心板桥横向分布影响线
        3.3.5 横截面不同的空心板桥横向分布影响线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影响线变异特征的铰缝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影响线变异特征的铰缝损伤识别方法和评价指标
        4.2.1 基于影响线线形的铰缝损伤定位识别方法
        4.2.2 基于影响线斜率比指标的铰缝损伤定位和定量识别方法
        4.2.3 基于相对柔度指标的铰缝损伤定位和定量识别的方法
    4.3 不同损伤工况下三种损伤识别方法的对比分析
        4.3.1 单个铰缝的损伤识别分析
        4.3.2 多个铰缝的损伤识别分析
        4.3.3 不同板梁数空心板桥的铰缝损伤识别分析
        4.3.4 不同横截面空心板桥的铰缝损伤识别分析
        4.3.5 三种损伤识别方法适用性和有效性总结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的应用现状及结构特点
        1.1.1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1.1.2 小箱梁桥结构特点
    1.2 荷载横向分布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
    2.1 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原理概述
    2.2 铰接板(梁)法
    2.3 刚接梁(板)法
    2.4 空间有限元数值模拟法
    2.5 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的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数值模拟
    3.1 有限元方法概述
        3.1.1 有限元静力分析理论基础
        3.1.2 有限元单元分类
    3.2 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建模方案选取
        3.2.2 模型的简化
        3.2.3 实体单元的选取与划分
        3.2.4 实体单元模型的建立
    3.3 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
        3.3.1 实体单元模型挠度值
        3.3.2 实体单元模型应力值
    3.4 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4.1 挠度对比分析
        3.4.2 应力对比分析
        3.4.3 实体单元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模型静载试验研究
    4.1 工程实例
    4.2 试验目的
    4.3 模型设计与制作
        4.3.1 模型材料
        4.3.2 模型几何比尺
        4.3.3 模型荷载比尺
        4.3.4 模型材料刚度比尺
        4.3.5 模型制作
        4.3.6 模型应力、弯矩、位移相似关系
    4.4 试验准备工作
    4.5 试验仪器
    4.6 模型静载试验
        4.6.1 测试内容
        4.6.2 试验布置
    4.7 试验内容与具体流程
        4.7.1 试验内容
        4.7.2 试验具体流程
        4.7.3 试验现场
    4.8 模型静载试验结果
        4.8.1 模型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4.8.2 挠度结果
        4.8.3 应变结果
    4.9 模型静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9.1 挠度对比分析
        4.9.2 应力对比分析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理论计算方法
    5.1 刚接梁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
    5.2 铰接板(梁)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
    5.3 荷载横向分布理论计算结果比较
    5.4 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4.1 修正方法提出
        5.4.2 修正方法校核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斜弯异型装配式箱梁桥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异型箱梁桥研究概况
        1.2.1 异型箱梁桥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1.2.2 异型箱梁桥力学性能分析方法
    1.3 装配式小箱梁桥横向分布系数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斜弯异型装配式箱梁桥计算理论
    2.1 斜弯连续梁桥受力特点
        2.1.1 弯矩效应
        2.1.2 支座反力
        2.1.3 弯扭耦合效应
        2.1.4 剪力滞效应
        2.1.5 梁受力不均
    2.2 有限元分析方法简述
        2.2.1 梁格法
        2.2.2 板壳单元法
    2.3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
        2.3.1 修正刚性横梁法(修正偏心压力法)
        2.3.2 铰(刚)接梁(板)法
        2.3.3 比拟正交异性板(梁)法
    2.4 本章小结
3 斜弯异型装配式箱梁桥有限元模型建立
    3.1 项目背景
    3.2 单梁有限元模拟分析
    3.3 梁格模型有限元分析
        3.3.1 梁格划分原则
        3.3.2 梁格模型
    3.4 板单元实体模型有限元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斜弯异型装配式箱梁桥受力特性研究
    4.1 响应值获取与有限元分析验证
        4.1.1 试验目的及原理
        4.1.2 静力响应获取
        4.1.3 动力响应获取
        4.1.4 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2 不同荷载组合工况下的桥梁结构静力分析
        4.2.1 支反力分析
        4.2.2 挠度变化分析
        4.2.3 应力对比分析
    4.3 桥梁结构动力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单梁法的异型装配式箱梁桥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5.1 连续梁等效刚度简支梁(板)法
    5.2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5.2.1 修正刚性横梁计算
        5.2.2 刚接梁计算
        5.2.3 G-M计算
    5.3 等效刚度单梁法与空间梁格计算结果分析
        5.3.1 荷载横向分布对比分析
        5.3.2 桥梁边中跨内力对比分析
        5.3.3 偏载及中载横向分布系数对比分析
    5.4 基于刚接梁法的横向分布修正系数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课题)
致谢

(8)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铰缝损伤演变规律及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板梁构件劣化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1.2.2 混凝土空心板梁构件结构试验研究
        1.2.3 铰缝损伤检测及损伤程度判定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课题来源
第二章 混凝土空心板梁桥典型病害及结构计算理论
    2.1 混凝土空心板梁桥典型病害
        2.1.1 板梁横向裂缝
        2.1.2 板梁纵向裂缝
        2.1.3 腹板斜裂缝
        2.1.4 支座脱空与变形
        2.1.5 铰缝受损
        2.1.6 典型病害内在关联分析
    2.2 铰接板理论
        2.2.1 铰接板理论的基本假定
        2.2.2 铰接板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
    2.3 铰缝板理论在实桥中的检验
        2.3.1 现场荷载试验概况
        2.3.2 现场荷载试验结果分析
        2.3.3 基于现场试验的铰缝受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结构损伤有限元数值模拟
    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3.1.1 梁铰体系模型
        3.1.2 本构关系
        3.1.3 界面接触参数
    3.2 车辆超载对空心板梁桥结构性能劣化影响分析
        3.2.1 铰缝开裂变化
        3.2.2 铰缝内力变化
        3.2.3 挠度-错台-开合指标变化
    3.3 铰缝受损与车辆超载耦合对空心板梁桥结构性能劣化影响分析
        3.3.1 铰缝开裂变化
        3.3.2 铰缝内力变化
        3.3.3 挠度-错台-开合指标变化
    3.4 钢筋锈蚀与车辆超载耦合对空心板梁桥结构性能劣化影响分析
        3.4.1 铰缝开裂变化
        3.4.2 铰缝内力变化
        3.4.3 挠度-错台-开合指标变化
    3.5 支座脱空与车辆超载耦合对空心板梁桥结构性能劣化影响分析
        3.5.1 铰缝开裂变化
        3.5.2 铰缝内力变化
        3.5.3 支座内力变化
        3.5.4 挠度-错台-开合指标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结构试验
    4.1 混凝土板梁结构参数及试验方案设计
        4.1.1 板梁结构参数设计
        4.1.2 缩尺梁与原型梁有限元模拟校验
        4.1.3 板梁结构试验方案
    4.2 单梁静载试验
        4.2.1 裂缝开展情况
        4.2.2 荷载-位移曲线
        4.2.3 荷载-应变曲线
    4.3 板梁-铰缝-支座体系静载试验
        4.3.1 裂缝开展情况
        4.3.2 荷载-位移曲线
        4.3.3 荷载-错台曲线
        4.3.4 荷载-开合曲线
        4.3.5 荷载-应变曲线
    4.4 基于室内试验的板梁及铰缝损伤劣化研究
        4.4.1 板梁损伤劣化规律
        4.4.2 铰缝损伤劣化规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心板梁桥结构损伤规律及评估技术研究
    5.1 铰缝受损有限元模型建立
    5.2 铰缝受损横向分布影响线变化规律
        5.2.1 板梁横向分布影响线分析
        5.2.2 铰缝协同工作系数定义
        5.2.3 铰缝损伤等级划分
    5.3 铰缝性能劣化评估技术分析
        5.3.1 评估指标的确定
        5.3.2 评估体系的建立
        5.3.3 铰缝检测方案的应用
    5.4 铰缝受损全生命周期劣化模型研究
        5.4.1 混凝土结构劣化模型
        5.4.2 铰缝混凝土劣化模型
        5.4.3 铰缝服役年限预估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中小跨径三跨连续斜交T梁桥的静动力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连续斜梁桥理论分析方法
    2.1 连续斜梁桥静力计算理论分析方法
        2.1.1 斜梁桥受力的影响因素
        2.1.2 连续斜支承梁的理论计算方法
    2.2 连续斜梁桥动力特性计算理论分析方法
        2.2.1 单跨斜支承梁的动力特性分析
        2.2.2 多跨斜支承梁的动力特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梁桥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及模型建立
    3.1 梁格法的基本原理
    3.2 梁格网格的划分和截面特性拟定
    3.3 实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1 工程概况
        3.3.2 空间模型的建立
        3.3.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斜交角度对斜交T梁桥静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4.1 概述
    4.2 不同斜交角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 斜交角对三跨连续斜交T梁桥受力特性的影响
        4.3.1 荷载工况
        4.3.2 斜交角对跨中正弯矩和支点负弯矩的影响
        4.3.3 斜交角度对结构支座反力的影响
        4.3.4 斜交角度对跨中挠度的影响
        4.3.5 斜交角度对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斜交角度对斜交T梁桥动力特性的影响
    5.1 概述
    5.2 三跨均匀正交连续梁桥的振动分析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选择
    5.4 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5.4.1 振型结果及分析
        5.4.2 自振频率结果及分析
        5.4.3 斜交角对前三阶竖弯自振频率比值的影响分析
    5.5 中小跨径三跨连续斜交T梁桥基频的修正
    5.6 实桥动载试验
        5.6.1 动载试验方案
        5.6.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其他结构因素对斜交T梁桥动力特性影响的分析
    6.1 概述
    6.2 主梁之间不同联接方式的影响分析
        6.2.1 有限元模型中主梁之间联接方式的模拟
        6.2.2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6.3 不同宽跨比的影响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超强高韧性树脂钢丝网混凝土及预应力简支梁桥加固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强高韧性树脂钢丝网混凝土加固预应力简支梁桥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1.2.1 桥梁常用加固方法
        1.2.2 树脂混凝土基材增韧研究现状
        1.2.3 钢(铁)丝网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1.2.4 混凝土结构疲劳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思路
第2章 公路空心板梁应用及病害发生机理分析
    2.1 引言
    2.2 空心板桥应用
    2.3 公路空心板桥病害类型与病害因素分析
        2.3.1 公路空心板桥病害类型
        2.3.2 公路空心板桥典型病害因素分析
    2.4 中小跨径桥梁病害管理及评价系统的编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强高韧性树脂混凝土基材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基材力学性能
        3.2.1 最佳配合比
        3.2.2 强度及弹模随养护时间变化研究
        3.2.3 强度及弹模随温度变化研究
        3.2.4 接触面积及气泡敏感性(粘结性能)研究
        3.2.5 极限拉压应变试验研究
        3.2.6 弹性模量试验研究
        3.2.7 收缩特性试验研究
        3.2.8 反应温度及反应热膨胀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材增韧及超强高韧性树脂混凝土钢丝网板缩尺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基材纤维增韧研究
        4.2.1 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正交试验
        4.2.2 纤维最优添加量下基本性能研究
    4.3 超强高韧性树脂混凝土钢(铁)丝网增韧研究
        4.3.1 高强双向隔波弯曲钢丝网增韧试验研究
        4.3.2 高强双向隔波弯曲铁丝网增韧试验研究
    4.4 板四点弯曲承载能力分析
    4.5 板合理配筋率及足尺梁试验配筋率
        4.5.1 薄板的配筋率
        4.5.2 复合材料加固预应力空心板梁的最小配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HTRCS加固足尺预应力空心板静载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足尺梁混凝土及钢筋参数试验
        5.2.1 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弹模试验
        5.2.2 钢筋力学性能参数
    5.3 1#梁室内静载试验研究
        5.3.1 对比梁参数及制作
        5.3.2 加载方法
        5.3.3 试验测试内容及流程
        5.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5.4 2#梁室内静载试验研究
        5.4.1 试件设计及试件参数
        5.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5 3#梁室内静载试验研究
        5.5.1 试件设计及试件参数
        5.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6 4#梁室内静载试验研究
        5.6.1 试件设计及试件参数
        5.6.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7 施工工艺总结
    5.8 本章小节
第6章 HTRCS加固足尺预应力空心板抗弯性能理论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本构及截面转化
    6.3 加固空心板钢丝网最大配筋率
    6.4 加固空心板正常使用状态计算
    6.5 加固后空心板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
        6.5.1 破坏模式及基本假设
        6.5.2 计算程序及实用计算方法
        6.5.3 计算结果
    6.6 HTRCS加固足尺预应力空心板桥横向整体性研究
        6.6.1 研究现状
        6.6.2 加固方案
        6.6.3 加固前荷载横向分布计算
        6.6.4 加固后荷载横向分布计算
        6.6.5 加固前后影响线对比及实桥计算
        6.6.6 结论
    6.7 本章小节
第7章 HTRCS加固足尺预应力空心板疲劳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公路交通量增长预测
        7.2.1 灰色系统预测
        7.2.2 某高速公路交通量实测
        7.2.3 重载交通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预测
    7.3 公路疲劳荷载谱
        7.3.1 疲劳荷载谱
        7.3.2 公路桥梁荷载谱
        7.3.3 重载公路交通疲劳荷载车辆模型
        7.3.4 不同典型疲劳车下内力弯矩幅比较分析
    7.4 足尺加固梁疲劳试验研究
        7.4.1 疲劳荷载上下限
        7.4.2 加载方法
        7.4.3 试验测试内容及流程
        7.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8.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 1-空心板计算全过程分析程序
附录 2-实用加固系统程序设计
    附2.1 引言
    附2.2 实用加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附2.2.1 编制思路
        附2.2.2 技术框架图简介
        附2.2.3 界面介绍
    附2.3 小结

四、预应力斜交板桥的静载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疲劳荷载的空心板梁桥铰缝损伤规律及加固技术研究[D]. 沈楸. 扬州大学, 2021(08)
  • [2]13m跨径密置低高度T梁力学性能与使用性能研究[D]. 何杨. 吉林大学, 2021(01)
  • [3]锚贴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D]. 金辉. 长安大学, 2021(02)
  • [4]板梁桥的损伤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D]. 张兆年.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5]基于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空心板桥铰缝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宋国昕.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研究[D]. 李静文.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斜弯异型装配式箱梁桥受力性能研究[D]. 陈秋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8]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铰缝损伤演变规律及评估技术研究[D]. 顾万. 扬州大学, 2020(04)
  • [9]中小跨径三跨连续斜交T梁桥的静动力特性分析[D]. 任腾腾.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
  • [10]超强高韧性树脂钢丝网混凝土及预应力简支梁桥加固理论研究[D]. 严猛.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预应力斜板桥静载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