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约束下的储层随机建模

地质约束下的储层随机建模

一、地质条件约束下的储集层随机建模(论文文献综述)

贾爱林,郭智,郭建林,闫海军[1](2021)在《中国储层地质模型30年》文中提出储层地质模型是表征地质体规模、储层建筑结构与流体分布特征的综合体,是地质研究的最终成果和数值模拟的基础数据体。回顾并总结了中国储层地质建模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与阶段、地质模型的类型划分与主要特点以及中国储层地质建模技术的主要进展。前20年,在引进、吸收国外建模理念和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储层地质模型的基本框架、流程和步骤;建立了扇三角洲、辫状河等储层原型地质知识库,开展了河流相储层分级构型研究,推动了定量地质学的发展;分构造背景和储层类型建立模型,在随机模拟方法和技术上取得突破。近10年来,建模手段日趋丰富,方法不断进步,同时随着开发阶段和开发对象的深刻变革产生了3个方面的重大变化:(1)非常规储层开发逐渐受到重视,针对非常规储层的地质建模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与广泛应用;(2)许多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或开发后期,针对老油田的储层表征与建模技术不断深化;(3)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套针对天然气开发需求的油藏描述与地质建模技术。

景丽娟[2](2020)在《州254区块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区三维地质建模及开发动用程度评价》文中指出肇州油田州254区块位于大庆长垣东侧、朝阳沟阶地地西的三肇凹陷南部,三肇凹陷是大庆长垣外围控制区主要的生油凹陷之一。而肇州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因此,运用水平井技术提升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成了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因此,针对肇州油田油层较薄、薄互层发育、井间连续性差、断层发育等地质特征及水平井开发效果好但目的层随钻难控制、钻遇薄砂层多、单砂体空间难认识等问题。本次研究开展薄互层窄小砂体条件下的水平井三维地质建模研究,为预测平面上砂体展布、分析油水井的连通情况以及研究开发动用程度评价提供有力地指导。本次水平井区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采用Petrel建模软件完成,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基于井震精细构造解释及小层及沉积单元级平面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开展了复杂多段块地质条件下的断层、层面构造三维构造建模,精细刻画了156条断层,特别对新识别的32条、校正的46条断层进行了建模与校正,为水平井钻遇层位校正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改传统确定性建模方法,用随机性建模和确定性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对13个时间单元沉积微相进行了三维立体相建模;及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相控属性三维地质建模;通过模型、离散化、井点原始属性值分析,属性建模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用后验井等证实构造、沉积相模型可靠。在详细的薄互层窄小砂体及复杂断块的三维地质建模基础上,确定各直井、水平井井控面积,计算水平井开发程度,估算水平井损失储量,为后期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张卫刚[3](2020)在《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延长组中下组合是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姬塬油田深部层段石油勘探开发备受关注的新层系。铁边城区块位于姬塬油田东南部,延长组中下组合的长8、长9油层组在J51和W554等多口探评井试获工业油流,显示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对其储层条件、成藏和富集分布规律等研究薄弱、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采用钻井地质、岩心描述和样品测试数据约束下的测井解释、储层地质建模与油藏综合评价方法,系统开展了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的物源分析、沉积微相与相控砂岩储层特征及其四性关系研究和油水层识别,并进一步结合油-源对比、成岩-成藏时序关系及其源-储压差驱动力研究,综合探讨了长8和长9油层组的成藏主控因素和有利区分布。主要取得如下几点新的成果及认识:(1)碎屑矿物、图像粒度与岩心描述-测井相分析编图明确了铁边城区块长9至长8油层组的主控物源体系及其沉积微相特征,认为它们主体受控于NW-SE向的(盐-定)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源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末端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两种沉积微相。其中,长9油层组上段在研究区西南部夹含有局限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长8油层组在研究区东南部夹含有前三角洲亚相沉积。(2)岩心测试、测井解释与试油试采数据综合分析揭示,研究区长9砂岩属于超低渗-致密储层,孔隙度主值分布在(7~14)%、平均为10.16%,渗透率主值分布在(0.05~3)×10-3μm2、平均为0.46×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8.0%、0.1×10-3μm2和50%;长8砂岩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孔隙度分布在(4~10)%、平均为6.98%,渗透率分布在(0.01~0.3)×10-3μm2、平均为0.112×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6.0%、0.05×10-3μm2和31%。(3)储层岩石学与成岩孔隙演化研究表明,研究区接近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的长8、长9油层组砂岩粒度较细、石英含量相对较低、长石和塑性岩屑含量较高、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减孔率高达61~67%)、较强的晚期碳酸盐及伊利石胶结作用(减孔率接近18~28%)和相对较弱的中期溶蚀作用(增孔率5.1~8.2%),并于早白垩世晚期达到最大埋藏成岩和基本接近现今砂岩样品测试物性的超低渗-致密储层条件。(4)烃源岩与原油样品GC-MS测试资料及其油-源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长8储层原油的17α(H)-C30重排藿烷(C30*)丰度很低、C30*/C30藿烷仅为0.08,C29Ts/C29降藿烷低至0.42,主体属于源自长7油页岩的Ⅰ类原油;长9储层原油的C30*丰度较高,C30*/C30藿烷接近0.28,C29Ts/C29降藿烷为0.77,显示出长7油页岩为主、兼有长9暗色泥岩贡献的Ⅰ-Ⅱ类过渡型原油特征,从而也指示长9油层组暗色泥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5)成岩-成藏过程、源-储压差驱动力与成藏有利区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主要发育超低渗-致密岩性圈闭和低幅度鼻状构造-岩性圈闭两种油藏类型,油气充注成藏与储层成岩致密化近于同步发生在早白垩世中晚期(123~105)Ma的最大埋藏增温期;成藏有利区分布主要受控于有效储层甜点区分布和源-储之间相对较高的过剩压力差(>5.0MPa)驱动力条件。

任晓旭[4](2020)在《砂质辫状河构型界面附近岩性和物性分布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砂质辫状河由于频繁迁移改道,砂体叠置界面复杂。厚砂层内不同级次构型界面两侧未必是岩性突变,更常见的是岩性渐变,这种构型界面不完全是流体渗流屏障,由此对界面附近储层非均质性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论文以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典型砂质辫状河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山西大同砂质辫状河经典野外露头,对砂质辫状河储层不同级次构型界面附近岩性和物性分布模式展开研究。5级界面为单一河道(辫流带)的边界,河道主要呈现孤立式、垂向叠拼式以及侧向迁移叠置3种样式;4级界面为单一微相(单一心滩坝或辫状河道充填)的边界,心滩坝主要有孤立式、侧向迁移叠置、垂向叠拼3种样式;3级界面是心滩坝内部增生体的边界,界面呈现近水平状以及顶凸状两种类型。河道的宽度与河道内心滩坝的宽度之间、心滩坝的长度和宽度之间、心滩坝的宽度和厚度之间、增生体的宽度和厚度之间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通过解剖山西大同侏罗系野外露头以及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地下厚砂层储层,认为砂质辫状河不同级次构型界面附近有11种岩性变化模式。单一河道边界附近岩性变化有3种:孤立河道底部冲刷面为岩性突变面,界面之下突变为泛滥泥岩;下部有薄层冲刷泥砾的孤立河道底界面之下也突变为泛滥泥岩;两期河道垂向叠置时叠置界面上下无明显的岩性变化。单一微相(单一心滩坝或辫状河道充填)边界附近岩性变化有5种模式:叠置心滩坝间保留有披覆泥岩时,叠置界面为明显的冲刷面,披覆泥岩实际为薄层的泥岩-泥质粉砂岩渐变沉积;叠置心滩坝间无披覆泥岩时,没有明显的冲刷面,叠置界面附近有薄层的冲刷泥砾带;心滩坝的叠置界面上下也可以没有明显的岩性变化;心滩坝与全砂质辫状河道充填叠置时,叠置界面附近没有明显的岩性差异;心滩坝与废弃河道叠置时,界面附近呈现泥质粉砂岩-泥岩的岩性渐变模式。心滩坝内部增生体叠置界面附近岩性变化模式主要有3种:增生体叠置界面为岩性突变面,界面上下岩性由砂岩突变为薄层的泥岩;增生体之间没有明显的冲刷面,叠置界面附近为细粒的泥质粉砂岩;叠置界面上下也可以无明显的岩性变化。根据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取心井物性测试,分析认为不同级次构型界面附近的物性变化有11种模式。单一河道边界附近物性变化有3种模式:一是孤立河道底界面之下渗透率突降为0;二是孤立河道底界面之上渗透率逐渐降低,界面之下渗透率突降为0;三是两期河道叠置界面上下渗透率无明显差异。单一微相(单一心滩坝或辫状河道充填)边界附近物性变化有5种模式,一是叠置心滩坝间或坝侧翼保留披覆泥岩时,叠置界面附近渗透率呈现高-低-高趋势,渗透率可降低90%;二是叠置心滩坝间沉积泥砾时,叠置界面附近渗透率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渗透率可降低40%;三是心滩坝叠置界面附近渗透率没有明显的变化;四是心滩坝与全砂质辫状河道充填叠置界面附近渗透率没有明显的变化;五是心滩坝与废弃河道叠置界面附近渗透率呈现高-低渐变的变化趋势,界面之上渗透率逐渐降低至0。心滩坝内部增生体叠置界面附近物性发育3种模式:一是增生体间有薄层泥岩的叠置界面附近渗透率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渗透率可降低25%;二是增生体间为薄层泥质粉砂岩的叠置界面附近渗透率呈现高-低-高的变化模式,渗透率可降低20%;三是增生体叠置界面附近的渗透率没有明显的变化。创新了砂质辫状河三维构型建模方法,重点刻画了5级单一河道和4级单一微相构型界面附近的岩性变化带模型,通过构型单元主体和岩性变化带网格的差异化精细剖分,在较薄的岩性变化带内部进行岩性以及物性的精细模拟,使得岩性和物性变化不会被后期粗化掉,从而保证精细的构型建模成果在工业化的油藏数值模拟中得以充分体现。

任江丽[5](2019)在《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乌里雅斯太凹陷位于二连盆地东北端的马尼特坳陷,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粗碎屑、相变快等特点,在下白垩统发育多套油层,勘探开发前景较为乐观,从北到南划分为北洼、中洼及南洼三个洼槽带。前人的研究多是对南洼槽的区域地质特征或其某一方面展开的,对中-北洼漕内部单一油藏的深入剖析与综合研究很少,对区内重要的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更少。H区作为中-北洼槽主要油气产区之一,由于研究区的地层划分结果与南洼漕及相邻凹陷不一致,构造系统解释不合理,导致勘探开发方案与实际钻井、注水见效差异大。如今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真实情况如何,构造组合及沉积相类型对油气成藏有什么影响,油气成藏模式是什么样的,勘探前景怎样,开发调整措施如何制定等等,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该区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沉积学等理论知识,在深入研究H区的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等地质特征之后,建立了主产区目的层的储层预测模型、三维地质模型,研究了该区控制油气成藏的构造特征,探讨了构造演化过程,总结了主要油气成藏模式和剩余油横纵向分布特征;最后利用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成果,寻找到储量接替区块,同时开展主产区综合调整措施优选。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引进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井震联合方法,应用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进行H区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地层对比结果表明应将前人笼统划为腾一段的油层组,细分为腾一下段、阿I+II段、阿III段及阿IV段等5个含油层系。2、采取层位自动追踪、多线联合解释、三维立体显示等多种地震解释手段,由点-线-面完成研究区构造解释,平面上断层展布特征细分为四组类型,剖面上组合样式也较多,构造圈闭形态多样,以交叉断块、复杂断块为主。凹陷在早白垩世之后经历了快速沉降期、稳定沉降期、回返期、消亡期四期主要变化阶段。3、根据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粒度特征及其参数结合测井相研究,综合判断H区腾一下段及阿尔善组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沉积相两种类型。研究区阿Ⅳ段沉积期经历了两次湖退和两次湖进,形成阿Ⅳ2、阿Ⅳ4两套较厚储集层,腾一下段以湖相沉积为主,为研究区最重要的烃源岩及区域盖层。4、筛选出腾一段、阿尔善组的优势属性瞬时频率属性和均方根属性,再应用地震和测井资料,采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的储层预测模型,从储层预测模型中可以获得沉积微相、砂体分布、油气成藏面积等地质特征,最后依据前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研究区主产油层的四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阿Ⅳ1砂组的下生上储式砂体侧倾尖灭构造-岩性成藏模式在本区取得突破。5、在前期综合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建模软件使其三维可视化,建立了研究区的岩相模型,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属性模型,结合生产资料对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6、联合应用储层预测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可以使地质特征三维可视化,使研究区的地质认识更全面,更透彻。综合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联系实际生产情况,在寻找到储量接替区块的同时,完成了H区提高采收率的措施调整方案。H区是典型的复杂断块低孔、低渗油田,本文研究中所用的高分辨率地层划分与对比、储层预测、及相控建模等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思路和方法可推广应用到类似油田。

侯思宇[6](2019)在《苏里格气田A区块山1段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文中研究指明苏里格气田A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北部,整体构造为一个平缓的西倾单斜,目前已完钻开发井150口,主要开发层为二叠系下统的山西组山1段。地下储层砂体虽然很发育,但是有效砂岩不是十分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对有效砂岩的分布面积、厚度和连通关系尚不明确,井间砂体及有效储层预测存在很大困难,需要系统细致地开展储层特征及预测研究,为研究区下一步开发提供可靠依据。针对上述问题,本次研究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理论和三维地质建模理论为指导,构建以沉积旋回为依据的地层精细划分与统一对比,然后确定研究区的沉积相微相类型、建立测井相微相模式,绘制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建立全区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和储层属性模型,预测了储层参数的空间展布。主要完成全区的达单期河流旋回层序的划分与对比,建立达单砂体级别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取心井岩心观察和沉积背景分析,确定研究区为曲流河沉积,并进一步细分为12类沉积微相,建立相应的测井微相模式;在三维地质建模工作中应用地质建模软件Petrel,建立全区6个沉积时间单元的构造模型,针对收集到的研究区储层信息采用了确定性与随机性建模相结合的“相控条件下的序贯指示模拟”技术完成6个沉积时间单元的沉积相模型的建立。通过随机建模理论和变差函数模型理论,将测井解释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储层物性参数模拟到三维网格之中,完成相控条件下的储层物性模型建立。在完成精细储层属性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容积法计算了模型的地质储量。最后采用了多种质量控制手段,分析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本次模型质量较高。本次研究建立的地质模型符合研究区地质认识,精细刻画了地下储层的非均质性同时揭示了油气分布规律,能够为制定合理的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张子强[7](2019)在《砂体叠合模式识别方法的改进及其在地震驱动建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技术日趋完善,我国大多数油气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因此,如何建立更高分辨率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以指导剩余油的勘探开发就显得非常重要。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建模过程中充分利用地质、地震、测井等不同尺度下的资料。近年来兴起的地震驱动建模方法作为一种井震联合建模方法,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中包含的空间信息,规避了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中对井数据过于依赖的变差函数求取的问题。很好地解决了井网稀疏、井距大等不利条件下对井间岩石物性估计不准确的问题,进而有效改善了建模结果以及对复杂地层的描述。河流相砂体作为我国陆相盆地中非常重要的油气储集层,目前仍以露头资料和岩心数据来分析沉积层序,而对砂体空间叠合样式的认识不足。因此,将地震资料和沉积相结合来共同约束储层建模和油藏精细描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优化了前人的多层位约束下的砂体叠合模式识别算法,通过单层位来约束参与模式识别的地震数据,结合砂体叠合模式模板与目标砂体的相关性分析,有效地解决了之前双层位约束下相邻层位和干扰砂体对目标砂体模式识别的影响,提高了砂体模式识别的精确性。进而将该模式识别方法用于地震驱动建模、贝叶斯模拟、序贯高斯模拟等方法建立储层三维孔隙度模型,并通过地震正演模拟以及实际地震的对比实现对所建模型的验证,最后对三种建模方法及其所建模型做出进一步评价。

狄喜凤[8](2019)在《杏树岗油田萨葡油层储层地质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大庆杏树岗油田“三高两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对储层非均质性认识亟待提高,原有的简单划分亚相、微相的地质模型已经难以适应开发的需要,因此建立基于储层构型的精细地质模型显得尤为关键。另外,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和非均质性都发生变化,开发初期地质模型已经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亟需建立不同开发阶段的储层地质模型来三维表征储层参数的空间变化特征,为后期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挖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储层构型建模的核心是三维表征不同级次构型单元的空间展布形态。本次研究主要根据不同构型单元的形态参数特征进行储层构型建模方法的选择。针对三角洲前缘发育窄薄分流河道的特点,充分考虑鄱阳湖现代沉积特征及地质知识库,建立基于沉积模式的训练图像,并采用基于块克里格的概率体条件约束,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定量刻画水下分流河道的空间分布形态;针对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层类型不均匀、分布形态不规则的特点,综合岩心、测井、地质等资料划分出三类席状砂,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来表征不同类型席状砂的空间展布特征;浅水三角洲平原曲流型点坝砂体内部发育的侧积层具有连续性差、分布复杂的特点,通过密井网区精细地质研究确定了浅水三角洲平原曲流河沉积模式,建立了基于沉积模式的训练图像,采用不同位置处的旋转方位角约束控制侧积层的方向,实现了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进行曲流河侧积层构型建模。为保证多物源条件下储层参数的分布满足地质规律认识,在构型单元约束下,利用基于多物源方位角趋势面的序贯高斯模拟方法进行物性建模,控制储层属性沿着不同物源方向合理展布。最后通过建模方法对比和模型检验,认为所建立的储层地质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了研究不同开发阶段储层参数的变化特征,选取开发程度较高的P1332沉积单元,通过不断吸收、整合生产动态、静态模型等资料,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储层静态参数(孔隙度、渗透率)的实时更新,从而建立不同开发阶段的储层参数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地质模式、数据分布特征及数值模拟检验。结果表明基于ENKF的储层动态地质模型更好地再现了不同时期储层参数的变化特征,同时作为油藏数值模拟的储层参数校正条件,减小了由于初始地质模型长时间迭代造成的模拟误差,为后期开发措施的调整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张江晖[9](2019)在《喇嘛甸油田PI2辫状河储层建筑结构及三维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喇嘛甸油田南中西二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北部,研究层段葡萄花I油层组2小层为典型的辫状河沉积,目前综合含水率近95%。展开储层建筑结构精细研究,建立准确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而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在综合野外及卫星资料的基础上,本文综合岩心、测井、钻录井等资料,开展精细地层划分对比工作。逐级次推进储层构型研究,将研究区辫状河沉积划分为心滩、辫状河道及泛滥平原三种单砂体,分别建立测井识别模式对全区139口井进行单井单砂体划分,综合考虑5项侧向划界依据及3项平面约束条件后,建立起各单砂层4级构型单元级次展布模式。在建立了4级构型单元划分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心滩坝的沉积模式及迁移规律,发现三期沉积心滩坝坝体规模尤其是宽度出现明显的减小,但总体上仍然呈现“宽坝窄河道”的特征。将心滩坝在平面上划为滩头、滩尾、滩翼、滩中,垂向上划为垂积体和落淤层。在夹层的表征上利用交会图及测井回返建立夹层的半定量识别模式。井点尺度下从储层和夹层两个方面来考虑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发现剩余油富集程度与渗透率级差、夹层厚度、夹层频率(大于0.5后)呈正相关,并且在剩余油的富集方面显现出复合韵律>正韵律>反韵律的规律,研究区内不同类型夹层对剩余油分布无明显影响差异。综合前期研究成果并结合卫星照片现代沉积,多方法建立多尺度的地质知识库,为后期建模做准备。采取相控建模、级次建模及多方法综合建模的思路,利用地震资料建立构造模型,选取确定性建模的方法建立4级构型岩相模型。由于研究区钙质夹层仅占4.5%且物性夹层与泥质夹层实际作用区分度低,将夹层归一化处理为阻隔层,依据前期地质知识库及4级构型尺度岩相模型约束,建立准确度达86.8%的夹层模型,将夹层统一赋值到岩相模型及属性模型得到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经地质规律及参数分布检验,模型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具备较高的可信度。

印森林,谭媛元,张磊,冯伟,刘善勇,晋静[10](2018)在《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露头地质建模:以山西吕梁市坪头乡剖面为例》文中认为针对野外露头地质知识库数据获取方法存在的不足,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的敏捷、全局性视角及定量化程度高的特点,对山西吕梁市坪头乡剖面野外露头数据进行了采集、处理与地质解释,建立了野外露头区地质知识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典型区块野外露头内部三维地质模型。研究表明:(1)无人机倾斜摄影采集处理后数据模型具有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及对应的图像信息,可以准确定位并测量任意位置点坐标,为建立精准的地质知识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对露头区储集层骨架与地质统计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建立了典型露头区地质知识库,主要包括储集层成因、砂体连续性与规模、砂体数量与相对比例、砂体几何形态和变差函数等参数;(3)在虚拟井位设置、岩性标定和储集层地质知识库的指导下,利用地质统计学变差函数的方法,建立了典型露头区三维地层-构造模型和2套岩性模型,模型与地质认识较为一致。

二、地质条件约束下的储集层随机建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质条件约束下的储集层随机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储层地质模型3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前20年建模技术发展
    1.1 形成储层描述与地质建模流程
    1.2 定量地质学快速发展
        1.2.1 野外露头观测
        1.2.2 密井网开发区储层精细解剖
        1.2.3 沉积体系模拟
    1.3 分储层类型建立地质模型
        1.3.1 大型稳定沉积体系储层地质建模
        1.3.2 复杂断块型储层地质建模
        1.3.3 裂缝型储层地质建模
2 中国近10年建模技术进展
    2.1 建模手段日趋丰富
    2.2 建模方法不断进步
    2.3 非常规储层地质建模技术快速进步
    2.4 高含水油藏建模技术不断深化
    2.5 天然气藏地质建模技术发展成型
3 中国储层地质建模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3.1 中国储层地质建模存在的问题
        (1) 中国储层露头研究的沉积类型相对少,手段相对简单。
        (2) 中国在建模方法和机理的研发上存在短板。
        (3) 中国仍缺乏大型自主建模软件平台。
    3.2 中国储层地质建模未来发展方向
        3.2.1 深化基础理论研究
        3.2.2 完善建模技术和建模方法
        3.2.3 加快推进建模软件的国产化
4 结束语

(2)州254区块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区三维地质建模及开发动用程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2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0.2.1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存在的问题
        0.2.2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0.3 研究内容和主要技术路线
    0.4 完成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理位置
    1.2 区域构造特征
        1.2.1 断层体系展布及平面组合
        1.2.2 断层体系剖面组合
    1.3 研究区沉积背景
第二章 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平面展布
    2.1 河控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微相类型及其测井相模式
    2.2 研究区重点小层微相平面展布
第三章 水平井区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3.1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
        3.1.1 确定性建模方法
        3.1.2 随机模拟基本原理
        3.1.3 常见随机建模方法
        3.1.4 区域化变量和变差函数原理
    3.2 储层地质建模原则
    3.3 建模数据准备及预处理
    3.4 水平井三维地质建模的重、难点
        3.4.1 水平井三维地质建模重点
        3.4.2 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法
    3.5 水平井区三维构造建模
        3.5.1 断层模型建立
        3.5.2 模型范围及网格确定
        3.5.3 水平井区层位模型建立
        3.5.4 水平井区构造模型建立
        3.5.5 水平井层位归属
        3.5.6 垂向网格划分
    3.6 水平井区沉积相建模
        3.6.1 沉积相建模方法优选
        3.6.2 相控框架建立-井震结合沉积微相刻画
        3.6.3 沉积微相图数字化
        3.6.4 序贯指示模拟参数优选-变差函数
        3.6.5 水平井区沉积相建模结果
    3.7 水平井区属性建模
        3.7.1 曲线数据离散化
        3.7.2 数据分析
        3.7.3 水平井区属性模型建立
第四章 模型可靠性分析及储量计算
    4.1 可靠性分析
        4.1.1 构造模型质量控制
        4.1.2 沉积相模型质量控制-后验井
        4.1.3 属性模型质量控制
    4.2 模型储量计算
        4.2.1 净毛比模型
        4.2.2 储量计算
第五章 水平井区开发动用程度评价
    5.1 井控面积
    5.2 开发动用程度评价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3)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延长组中下组合勘探开发及研究现状
        1.2.2 低孔渗-致密砂岩油藏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方法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归属
    2.2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2.2.1 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2.2 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特征
    2.3 沉积层序构架及沉积演化特征
        2.3.1 延长组沉积层序构架
        2.3.2 延长组沉积演化特征
第三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3.1 小层划分对比与界面构造特征
        3.1.1 划分方法及原则
        3.1.2 小层划分与剖面对比特征
        3.1.3 主要小层界面构造特征
    3.2 沉积物源分析
        3.2.1 区域物源分区特征
        3.2.2 研究区沉积物源特征
    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3.3.1 沉积微相划分标志
        3.3.2 沉积微相类型
        3.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剖面特征
        3.3.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第四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1 砂岩类型与碎屑组分特征
        4.1.2 填隙物组分特征
        4.1.3 砂岩结构特征
    4.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4.2.1 孔隙类型
        4.2.2 孔喉分布特征
        4.2.3 可动流体表征
    4.3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4.3.1 成岩作用类型
        4.3.2 成岩阶段及其演化序列
        4.3.3 成岩孔隙演化特征
        4.3.4 成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4.4 储层物性特征
        4.4.1 长8油层组物性特征
        4.4.2 长9油层组物性特征
第五章 储层四性关系及综合评价
    5.1 储层四性关系与储层评价
        5.1.1 储层属性参数的测井响应特征
        5.1.2 储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
        5.1.3 小层砂岩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5.1.4 储层分类及评价分区特征
    5.2 有效储层下限及油水层判别标准
        5.2.1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5.2.2 有效储层含油饱和度下限
        5.2.3 油水层判别标准
    5.3 油水层解释结果及其分布特征
        5.3.1 油水层二次解释
        5.3.2 油水层剖面分布特征
        5.3.3 储层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5.4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与综合评价
        5.4.1 储层建模范围与方法
        5.4.2 长8与长9储层三维地质模型
        5.4.3 基于模型的储层综合评价
第六章 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及其受控因素
    6.1 生烃-成藏期及其源-储压差的控藏因素
        6.1.1 主生烃期与后期油气调整事件
        6.1.2 包裹体测温与油气成藏期次
        6.1.3 主生烃期源-储压差及其控藏因素
    6.2 油-源对比关系及其控藏因素
        6.2.1 样品与实验分析
        6.2.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6.2.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6.2.4 油-源对比及其运聚指向
    6.3 油藏类型及其成岩-成储-成藏受控因素
        6.3.1 油藏类型及其温压和流体特征
        6.3.2 相控储层与成岩作用的控藏因素
        6.3.3 储层致密化过程及其控藏因素
        6.3.4 供烃-成藏模式及其受控因素
第七章 油气聚集有利区预测与评价
    7.1 储层有效厚度及有利区预测
        7.1.1 有效厚度下限
        7.1.2 有效厚度单元圈定原则
        7.1.3 有效厚度单元分布及其属性参数特征
    7.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与评价
        7.2.1 评价原则与方法
        7.2.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
        7.2.3 油气聚集“甜点区”储量估算
主要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砂质辫状河构型界面附近岩性和物性分布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工区地质概况
        1.2.1 区域构造特征
        1.2.2 地层沉积特征
        1.2.3 开发动态特征
        1.2.4 存在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1 砂质辫状河沉积模式
        1.3.2 辫状河层次界面及界面附近岩性特征
        1.3.3 辫状河储层物性变化规律
        1.3.4 辫状河构型建模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采取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第2章 砂质辫状河不同级次构型分布特征
    2.1 砂质辫状河构型样式
        2.1.1 不同级次构型砂体叠置样式
        2.1.2 现代辫状河定量规模
        2.1.3 大同辫状河露头定量规模
    2.2 孤东油田七区西馆上段砂质辫状河构型解剖
        2.2.1 单一河道构型分布特征
        2.2.2 单一微相构型分布特征
        2.2.3 心滩坝内增生体构型分布特征
第3章 砂质辫状河不同级次构型界面附近岩性分布模式
    3.1 构型单元主要砂岩相类型
    3.2 单一河道边界附近岩性变化模式
        3.2.1 孤立河道底部冲刷面附近岩性突变
        3.2.2 下部有冲刷泥砾的孤立河道底界面附近岩性突变
        3.2.3 两期河道叠置界面附近岩性无变化
    3.3 单一微相边界附近岩性变化模式
        3.3.1 心滩坝叠置界面附近泥岩和泥质粉砂岩
        3.3.2 心滩坝叠置界面附近冲刷泥砾
        3.3.3 心滩坝叠置界面附近岩性无变化
        3.3.4 心滩坝与全砂质辫状河道充填叠置界面附近岩性无变化
        3.3.5 心滩坝与废弃河道充填叠置界面附近岩性渐变
    3.4 坝内增生体边界附近岩性变化模式
        3.4.1 增生体叠置面附近落淤层泥岩
        3.4.2 增生体叠置面附近泥质粉砂岩
        3.4.3 增生体叠置界面附近无岩性差异
    3.5 砂质辫状河沉积过程
        3.5.1 砂质辫状河构型界面附近岩性定量发育特征
        3.5.2 砂质辫状河沉积阶段
第4章 砂质辫状河不同级次构型界面附近物性分布模式
    4.1 构型单元主要物性特征
    4.2 单一河道边界附近物性变化模式
        4.2.1 孤立河道底部冲刷面附近物性突变
        4.2.2 下部有泥砾的孤立河道底界面附近物性先渐变后突变
        4.2.3 两期河道叠置界面附近物性无变化
    4.3 单一微相边界附近物性变化模式
        4.3.1 坝间有披覆泥岩的心滩坝叠置界面附近物性渐变
        4.3.2 坝底有冲刷泥砾的心滩坝叠置界面附近物性渐变
        4.3.3 岩性无明显变化的心滩坝叠置界面附近物性无变化
        4.3.4 心滩坝与全砂质辫状河道充填叠置界面附近物性无变化
        4.3.5 心滩坝与废弃河道充填叠置界面附近物性渐变
    4.4 坝内增生体边界附近物性变化模式
        4.4.1 有落淤层泥岩的增生体叠置界面附近物性渐变
        4.4.2 有泥质粉砂岩的增生体叠置界面附近物性渐变
        4.4.3 岩性无明显差异的增生体叠置界面附近物性无变化
    4.5 界面附近岩性和物性变化对剩余油潜在富集的影响
        4.5.1 单一河道界面附近岩性和物性变化对剩余油分布影响
        4.5.2 单一微相界面附近岩性和物性变化对剩余油分布影响
第5章 砂质辫状河不同级次构型模型建立
    5.1 构型建模思路
    5.2 不同级次构型单元展布模型
        5.2.1 5 级单一河道展布模型的建立
        5.2.2 4 级单一微相构型单元展布模型的建立
    5.3 不同级次构型界面附近岩性变化带的展布模型
        5.3.1 非取心井岩性识别
        5.3.2 构型界面附近的岩性变化带展布模型
    5.4 岩性物性随机模拟
        5.4.1 网格差异化精细剖分
        5.4.2 岩性模拟
        5.4.3 物性模拟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区域及主要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区域研究现状
        1.2.2 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1.2.3 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流程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研究区位置及勘探开发现状
    2.3 地层特征与地层划分对比
        2.3.1 地层特征
        2.3.2 确定标志层
        2.3.3 地层划分与对比成果
第三章 构造特征
    3.1 构造解释
        3.1.1 单井层位标定
        3.1.2 三维构造解释
        3.1.3 构造变速成图
    3.2 结构特征
    3.3 断裂特性
        3.3.1 平面构造特性
        3.3.2 纵向构造特性
    3.4 平面上构造区块单元的划分
        3.4.1 东部洼槽带
        3.4.2 西部洼槽带
        3.4.3 东部缓坡带
        3.4.4 东部鼻状构造带
        3.4.5 中部断垒带
        3.4.6 西部鼻状构造带
        3.4.7 西部反转带
    3.5 构造的演化过程
        3.5.1 断陷形成早期
        3.5.2 断陷稳定期
        3.5.3 断陷萎缩期
        3.5.4 回返抬升期
第四章 沉积相特征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石学特征
        4.1.2 测井相
    4.2 沉积相特征和沉积类型
        4.2.1 扇三角洲沉积
        4.2.2 湖相沉积
    4.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3.1 单井相分析
        4.3.2 连井相分析
        4.3.3 沉积演化及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第五章 储层预测模型
    5.1 地震属性的筛选和优化
        5.1.1 均方根振幅(振幅统计类)
        5.1.2 地震波弧线长值(频谱类统计类)
        5.1.3 平均信噪比(地震道相关统计类)
        5.1.4 平均瞬时频率(复地震道统计类)
    5.2 反演难点及解决办法
        5.2.1 构造破碎,断裂发育
        5.2.2 地震资料纵向分辨低
        5.2.3 测井曲线数据差异大
        5.2.4 波阻抗重叠严重,砂泥岩无法有效识别
        5.2.5 纵向反演层系多
    5.3 反演方法的优选
        5.3.1 常规反演方法
        5.3.2 反演方法优选
        5.3.3 稀疏脉冲反演基本原理
    5.4 反演关键参数的确定
        5.4.1 确立反演流程
        5.4.2 优选反演参数
    5.5 反演模型检验
    5.6 油气成藏研究
        5.6.1 成藏条件与机制
        5.6.2 油气成藏模式
        5.6.3 潜力层系的成藏特征
第六章 三维地质建模
    6.1 地质建模目的
    6.2 建模方法简述
        6.2.1 确定性建模方法
        6.2.2 随机建模方法
    6.3 建模技术路线及流程
    6.4 模型建立
        6.4.1 构造模型
        6.4.2 岩相模型
        6.4.3 属性模型
    6.5 模型验证
    6.6 剩余油分布特征
        6.6.1 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
        6.6.2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第七章 勘探开发实践应用
    7.1 加强地质综合研究,寻找储量接替潜力
    7.2 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水驱波及体积
    7.3 强化注水系统,保持老井固有生产能力
        7.3.1 油井转注
        7.3.2 扩大油层水驱波及体积
    7.4 加大油层改造措施,提高油井产量
        7.4.1 老井压裂
        7.4.2 解堵驱油
    7.5 调整方案总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作者简介
    1. 基本情况
    2. 教育背景

(6)苏里格气田A区块山1段储层三维地质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当前研究现状
        0.2.1 苏里格气田研究现状
        0.2.2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0.2.3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0.3 研究内容和主要技术路线
    0.4 完成工作量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构造概况
    1.2 研究区地层划分
    1.3 研究区沉积概况
        1.3.1 物源区背景
        1.3.2 岩相古地理背景
        1.3.3 研究区山西组山1段沉积背景
第二章 研究区地层格架建立及沉积体系分析
    2.1 河流相地层细分对比方案
        2.1.1 层序地层学方法
        2.1.2 沉积时间单元的划分方案
    2.2 研究区地层格架的建立
        2.2.1 目的层内外标志层特征及分布
        2.2.2 标准层控制对比
        2.2.3 封闭骨干剖面的优选、对比和验证
    2.3 沉积特征及沉积体系分析
        2.3.1 区域沉积背景分析
        2.3.2 山1段沉积微相类型及测井相模式
        2.3.3 沉积微相图
第三章 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3.1 随机建模方法及变差函数原理介绍
        3.1.1 随机模拟基本原理
        3.1.2 常见随机建模方法
        3.1.3 变差函数原理
    3.2 建模数据准备
    3.3 三维构造建模
        3.3.1 层位模型建立
        3.3.2 网格划分
    3.4 三维沉积相建模
        3.4.1 沉积相建模方法优选
        3.4.2 序贯指示模拟参数优选
        3.4.3 沉积相建模结果
    3.5 相控属性建模
        3.5.1 曲线数据离散化
        3.5.2 数据分析
        3.5.3 属性模型建立
        3.5.4 净毛比模型建立
第四章 储量计算及模型可靠性分析
    4.1 模型储量计算
    4.2 可靠性分析
        4.2.1 构造模型质量控制
        4.2.2 沉积相模型质量控制
        4.2.3 属性模型质量控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7)砂体叠合模式识别方法的改进及其在地震驱动建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地震驱动建模方法
    2.1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概述
        2.1.1 确定性建模方法
        2.1.2 随机建模方法
        2.1.3 储层地质建模的流程
    2.2 地震驱动建模方法概述
        2.2.1 地震驱动建模方法原理
        2.2.2 地震驱动建模算法
        2.2.3 地震驱动建模约束方法分类
    2.3 两种建模方法的对比
第3章 河流相砂体叠合模式识别方法
    3.1 河流相砂体叠合模式模型
        3.1.1 河流相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
        3.1.2 河流相砂体叠合模式的地质概念模型
        3.1.3 河流相砂体叠合模式的地球物理模型正演
    3.2 模式识别流程及其算法优化
    3.3 实际工区应用效果
第4章 砂体叠合模式约束下的地震驱动建模方法及其比较
    4.1 贝叶斯模拟和序贯高斯模拟建模方法
        4.1.1 序贯高斯模拟方法
        4.1.2 贝叶斯—序贯高斯模拟方法
    4.2 地震驱动建模方法
        4.2.1 地震驱动建模方法思路
        4.2.2 砂体叠合模式约束下的地震驱动建模
    4.3 三种建模方法比对分析
    4.4 基于地震正演的模型验证
第5章 软件模块编制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8)杏树岗油田萨葡油层储层地质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构型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储层动态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和取得的成果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第二章 研究区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域地质背景
        2.1.2 油田开发特征
    2.2 储层构型特征
        2.2.1 储层构型划分方案
        2.2.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2.2.3 储层构型要素类型及特征
    2.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2.3.1 层内非均质性
        2.3.2 层间非均质性
        2.3.3 平面非均质性
第三章 研究区储层地质建模
    3.1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选取
        3.1.1 建模方法的选取
        3.1.2 多点建模原理
    3.2 浅水三角洲平原曲流河储层构型建模
        3.2.1 基础数据准备
        3.2.2 基于沉积模式的训练图像构建
        3.2.3 多条件约束下的储层构型建模
        3.2.4 地质模型可靠性检验
    3.3 浅水三角洲前缘储层地质建模
        3.3.1 基础数据准备
        3.3.2 基于多点的分支河道储层建模
        3.3.3 多种随机建模方法结合的席状砂储层建模
    3.4 储层参数模型的建立
        3.4.1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2 多物源方位角趋势面的建立
        3.4.3 储层属性参数模型的建立
        3.4.4 属性参数模型的检验
第四章 储层动态地质建模
    4.1 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方法原理
        4.1.1 卡尔曼滤波算法
        4.1.2 集合预报
        4.1.3 蒙特·卡罗法
        4.1.4 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
    4.2 基于ENKF的储层动态地质模型
        4.2.1 动态建模参数选取
        4.2.2 储层动态地质模型建立
        4.2.3 动态模型效果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喇嘛甸油田PI2辫状河储层建筑结构及三维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建筑结构研究现状
        1.2.2 储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
        1.2.3 储层建筑结构在剩余油分布预测中的应用
        1.2.4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及成果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沉积特征
    2.3 地层特征
    2.4 研究区开发现状
第三章 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3.1 辫状河砂体形成机理
    3.2 单期辫状河道识别划分
    3.3 单砂体单井划分识别
        3.3.1 不同单砂体识别标志
        3.3.2 单砂体发育特征
    3.4 单砂体连井组合特征
        3.4.1 单砂体侧向划界依据
        3.4.2 单砂体间接触叠置关系
    3.5 单砂体平面分布组合特征
        3.5.1 PI2_3单砂层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3.5.2 PI2_2单砂层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3.5.3 PI2_1单砂层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心滩内部建筑结构特征解剖
    4.1 心滩内部结构模式
        4.1.1 心滩坝沉积模式及迁移规律
        4.1.2 心滩坝内部解剖
    4.2 砂体内夹层特征分析
        4.2.1 夹层类型划分识别
        4.2.2 夹层半定量识别模式
    4.3 基于建筑结构的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
        4.3.1 储层因素
        4.3.2 夹层因素
    4.4 构型要素地质知识库
        4.4.1 多方法单砂体级次地质知识库
        4.4.2 夹层参数地质知识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储层地质建模
    5.1 储层建模前期准备
        5.1.1 储层地质建模原则及建模思路
        5.1.2 储层地质建模的数据准备
    5.2 储层地质建模的框架搭建
        5.2.1 构造模型搭建
        5.2.2 单砂体级次岩相模型搭建
    5.3 知识库约束夹层建模
        5.3.1 夹层分布特征及处理
        5.3.2 知识库约束夹层模型
    5.4 储层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5.4.1 基于构型的岩相模型
        5.4.2 基于构型的属性模型
    5.5 模型合理化分析及检验
        5.5.1 地质规律检验分析
        5.5.2 模型参数分布检验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露头地质建模:以山西吕梁市坪头乡剖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剖面概况及研究方法
2 无人机采集解释模型
    2.1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简介
    2.2 模型处理及网格化
3 野外露头区地质知识库的建立
    3.1 野外露头区地质知识库的内涵
    3.2 野外露头区地质知识库表征
        3.2.1 虚拟井点岩性与层位刻画
        3.2.2 储集层骨架模型参数
        3.2.3 地质统计学变差函数
4 三维露头内部地质建模实现
    4.1 野外露头建模的思路与方法
    4.2 无人机三维数据信息转换地质信息
        4.2.1 虚拟井位信息数据转换
        4.2.2 井点岩性数据
        4.2.3 层面数据
    4.3 地层-构造模型建立
    4.4 野外露头岩性一次模型建立
    4.5 野外露头岩性二次模型建立
    4.6 露头建模结果分析
5 讨论
6 结论

四、地质条件约束下的储集层随机建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储层地质模型30年[J]. 贾爱林,郭智,郭建林,闫海军. 石油学报, 2021(11)
  • [2]州254区块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区三维地质建模及开发动用程度评价[D]. 景丽娟.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张卫刚. 西北大学, 2020
  • [4]砂质辫状河构型界面附近岩性和物性分布模式研究[D]. 任晓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5]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D]. 任江丽. 西北大学, 2019(01)
  • [6]苏里格气田A区块山1段储层三维地质建模[D]. 侯思宇.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7]砂体叠合模式识别方法的改进及其在地震驱动建模中的应用研究[D]. 张子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8]杏树岗油田萨葡油层储层地质建模研究[D]. 狄喜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喇嘛甸油田PI2辫状河储层建筑结构及三维模型研究[D]. 张江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露头地质建模:以山西吕梁市坪头乡剖面为例[J]. 印森林,谭媛元,张磊,冯伟,刘善勇,晋静. 古地理学报, 2018(05)

标签:;  ;  ;  

地质约束下的储层随机建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