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抚顺师专主要领导闹不团结被免职(论文文献综述)
季俭[1](1993)在《抚顺师专主要领导闹不团结被免职》文中指出 中共抚顺市委在考察领导干部的过程中,把团结问题作为重要内容。最近市委常委就抚顺师范专科学校主要领导成员严重闹不团结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决定免去党委书记和校长(均为正局级)的领导职务。抚顺师专党政主要领导较长一段时间,不团结不协调,而且越来越严重。他们不是以党的事业为重,顾全大局,尽
戴剑飞[2](2015)在《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前提假设是中共存在文化自强之实。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建党之初就重视政党文化建设,并在90多年革命与建设历程中坚持文化自觉、注重文化自立、展现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文化、中国共产党文化、文化自强、路径是本选题最重要的基础概念,是建构整个理论研究的基石。论文第二章梳理并界定了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共文化自强路径研究框架体系。文化是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追求自由全面、平等和谐发展的活动,包括意识文化、规范文化和形象文化三种形态;中国共产党文化是指为了获得并长期执掌国家政权,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中国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创党与治党活动,包括创党与治党的意识、规范和形象文化;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即中国共产党自觉树立和主动调适本党意识文化、规范文化和形象文化,使党组织从弱小到强大的治党活动过程,实质是文化强党;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是指党从弱小到强大所选择的文化发展道路、方法、程序及其运动轨迹。第三、四章主要是历时性研究,即对中国共产党文化产生与自强过程作全景式考察分析。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的选择与强党目标的实现都是在时代转换中完成,论文以近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史与文化全球化、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史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世界现代化发展史与中国现代化历程等为宏观背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作全景式阐释与建构性分析。本文研究视角自始自终是中共“党文化”自强路径,强调“党文化”是强党的“总路径”,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武装自强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现代化自强两大根本路径。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探讨中共文化自强三大基本路径,即政党意识、政党规范、政党形象,这是第一层级路径。只有从政党政治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党史去考察,才能明确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的特色与内容。革命党文化自强路径的特点是在民族民主革命活动中实现马列主义革命文化武装自强,即坚持马列主义革命党理论、建设马列主义革命党规范、塑造马列主义革命党形象;执政党文化自强路径的特点是实现马列主义革命党文化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自觉转型,实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文化、规范文化和形象文化现代化自强。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考察必定上升到规律层面。第五章提出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探索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文化自强之道。强调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自强路径体系设计必须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现代性与民族性、科学性与合法性的统一。内容包括“马学”、“国学”、“西学”、“中共党史学”四个子系统,还有意识文化、规范文化、形象文化三个子系统。意识文化子系统包括心理、精神、价值观、理论;规范文化子系统包括心理、党德、党法、国法;形象文化子系统包括物质、印象和符号。培育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文化体系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新认识、文化自信的新特征、文化自强的新路径。总之,作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创新文化自强路径,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竞争力,发挥其他任何组织都不能替代的政治代表性功能和制度性功能。
梁德学[3](2017)在《《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文中提出在近现代东北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由于日人报纸的“垄断”特性,供职于此类报纸的中国报人群体也因之成为近现代东北报人的主体。他们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影响基本形塑了近现代东北新闻史的大体形态。中国东北地区最南端一隅,是被俄日先后占据的关东州租借地。由于日本侵占该地区长达四十年(1905-1945),此间日人报刊一家独大且数量可观,租借地内的公共舆论完全为日人报纸独占,这里也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从未真正出现过近代国人报刊的商业繁盛地区。在该地区,一支重要的中国报人力量来自一份名为《泰东日报》的日人报纸。《泰东日报》创刊于1908年,终刊于1945年,历37年,是日人在华经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由于《泰东日报》在关东州及整个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较大读者群,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报章言论和新闻叙事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涵化”着整个东北国人精神,在传播和建构殖民文化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严格来说,他们面对日本侵略,国人的精神抵抗也一直保持着、继续着。他们利用有限度的自由和独立空间,以《泰东日报》为阵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爱国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日人报纸殖民话语的一种“解构”。本文以《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发掘新史料,并将星散于各类既有文献中的史料进行汇集整理,对存在错讹的史料加以甄别,从细微处发现线索,从最基础的人物发掘、名姓考辨、生平梳理入手,力求能够严谨、准确地摹画出《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基本“样貌”。以此为前提,深入探究《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在传播传统文化、建构或解构殖民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殖民处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国家认同。本文开篇为绪论,介绍了本次研究缘起、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历史分期和所用史料做了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考证了近代关东州报业概况与《泰东日报》概况(包括报人群体概况),藉此为后续章节提供背景支持。第三章至第七章为本文核心章节,进入有关《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具体研究:第三章研究金子雪斋主持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涉及中国报人如何形塑《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私谊网络与公共网络、对爱国运动的声援、此时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等;第四章主要关注转折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的活动情况;第五章重点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转型、话语风格的“突变”、新闻业务能力的呈现等;第六章主要考察战时新闻体制下《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公共言论表达、文人心态及表现、战争时期的家国认同等;第七章为全文末章,考察日本战败初期及《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由于相关史料匮乏,本文仅能依据史料实际保存情况结构第三至第七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前后章节间的逻辑衔接与结构合理性。此一点,是本次研究的缺陷之一,也是一种无奈。研究发现,《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报章文字中蕴含着极为隐晦、复杂的民族情感——他们承受着殖民压抑,却始终无法割断民族性。他们是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特殊群体,他们真实的精神世界远比后人想象的情形远为复杂。首先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业务水准和职业认知;其次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为关东州华人同胞声张权益所作的努力;三是几代《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完整地记录下了关东州租借地社会、政治、文化及经济状况,让我们得以看到,在殖民体系内部,被殖民者的选择空间相当大,其活动也多种多样,其精神世界异常复杂。概而言之,生存于日本在中国大陆殖民程度最深的地区,又谋食于日本人所经营的报纸,《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无法摆脱某种“原罪”。然而,当尽量避开政治与道德评判所带来的干扰,从其写作或编辑的浩繁文字中去捕捉这个“没有历史”的群体被掩盖的生命痕迹时,我们发现,他们竟如此鲜活地存在于那个阴暗的历史时空。在关东州租借地,与日人共事并不完全是人们从道德或民族主义方面考虑的问题,它有着十分复杂的解释维度。
司洪昌[4](2006)在《嵌入村庄的学校 ——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是一个村庄教育变迁的个案。通过口述和田野调查,将人类学研究小社区的长处引进教育史研究。本研究借助于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口述资料、档案资料、户籍资料、国民经济统计等内部资料。本研究构筑了一个小型社区教育变迁的历程,为人们提供了一幅村庄教育变迁的图景。 通过历史研究和现实观察,本研究主要发现: 1、仁村真实的教育和学校生活是在时空之中展开的,它既源自历史和传统,又源自现实外部的空间,处于二者的张力之中。本研究致力在时空的坐标之中,在社会经济文化的背景之下,考查村落学校和教育的发展变迁,从民间历史口传的教育遗产一直考查到现实中来,将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历史通过无声的传统延伸到现实中来,现实空间的各种因素处在博弈互动之中,两者共同构建了村落教育的变迁。 2、处于村落之中的学校,实际上处在村落规范、外部空间(如国家、政治等)的紧张之中,学校不仅仅是一种深入村落之中的国家力量。村落中的学校在很多方面还延续着传统,显示出了一种在地(local)色彩,直到现在还处在本土与西洋、历史与现实、乡村与城市、国家与地方等多重张力的网络结构之中。 3、本研究发现,学校在村落社会之中,逐渐占据了村落儿童几乎所有的时空,学校对儿童生命史的影响日益明显,成为外部生活在村落社会中的拓殖,挤压了民间规范的存在空间。村民经受学校教育的历程,实际上是学校和民间规范争夺主导权的一场斗争。 4、本研究探讨了学校在村落社会升迁流动之中的功能,探讨了村落规范和学校对于流出村庄者的影响。这在以往的教育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中儿乎很少关注。通过历史的考察和个案的描述,本研究对村落学校的功能、对外出者的影响都提出了独立的观点。 5、村落学校发展是在国家、地方、村落等主体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小地方的历史发展具有浓重的时空投影。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家力量从村落之中逐渐撤退,为民间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政治、社会空间。处于这样时空背景之中,国家、地方、村落和学校之间出现了博弈互动,形成了一幅学校变迁的图景。
赵秀玲[5](2020)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干部任免——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国各地任免了不少干部。它首次将"作不作为"视为干部任免的关键,于是,勇于担当、求真务实、大公无私的干部被提拔重用,失职渎职、欺上瞒下、徇私舞弊干部被免职处理。这有助于深化反腐,检验国家治理能力,提纯干部队伍,提升政府公信力。公共危机时的干部任免提醒我们,在坚持"德才兼备"和"德"字为先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培养人才和任免干部,如新冠肺炎疫情下将"作不作为"视为干部任免的重要条件。常规化、制度化的任免和特殊时期的特殊任免都有助于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的干部任免制度机制,以适应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
褚玉清[6](2012)在《中国新时期官德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正式确立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把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摆在首位,树立了新时期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党的十八大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一个新境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一个新时期。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官德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将官德建设置于新时期背景下,从六个方面(六章)进行论述:在绪论中简要说明中国新时期官德建设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研究价值,概括说明学界对本论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争论的焦点以及存在的研究空间,交代本文研究的范围、框架和基本方法,阐释加强官德建设的现实作用。在新时期官德概论一章中交代新时期官德的概念、本质和属性特征,论述官德建设的理论基础、古代传统渊源以及国外官德建设状况综述。在新时期官德构成一章中,分节论述了新时期官德构成的核心取向是为民、价值基础是忠诚、本质要求是勤政、价值尺度是公证、保障机制是廉洁;并对其时代内涵进行了概括。在新时期官德修养的机理-章中,提出官德修养的一般要件包括道德信仰、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官德修养的内部机制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良心,官德修养的外部条件包括社会评价、教育培养、奖赏与惩罚、法制与监督,论述了官德修养的作用机理是内部要素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新时期官德现状一章中,客观总结了新时期官德教育、监督和导向方面取得的成就,概括当前官德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化建设、教育实效性、考评机制、监督机制和自我修养五个方面分析了官德问题的主要成因。在明确新时期官德建设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官德构成及生成规律以及存在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分别从官德教育、法律制度化建设、考核考核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官德主体自我修养几个方而对官德建设途径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陈桂棣,春桃[7](2003)在《中国农民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为自己哭泣,我们感慨。为他人哭泣,我们感动。为农民哭泣,我们感谢。多少年如一日为中国农民哭泣,我们感奋。作家陈桂棣夫妇,耗时三年,访遍安徽乡村,收集的材料和废弃的手稿,几近等身。其中艰难曲折,难以想象。听他俩哭述农民的命运,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眼泪。
房政[8](2008)在《中国现代国家的型构1842~1953》文中认为本文将“资本匮乏的超大规模社会如何型构现代国家”作为核心问题,将在中国传统国家由于遭遇外部冲击而趋于解体的背景下试图推进国家型构的五个主要政治集团——满汉官僚集团、拜上帝会(或者说太平天国)集团、北洋集团、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作为研究对象,依次分析了这些集团内部的支配结构对其型构国家的组织行为——物资提取、内部控制和消除竞争者——的制约作用。研究表明:前四个集团由于采用以庇护制为特征的支配结构,必须耗费大量资本才可以维持自身的运转,因而导致可用于国家型构的资本严重不足,故无力建成统一的国家,其中有的政权虽在制度上采用了西方现代国家所使用的形式,但其能力仍和晚期的中国传统国家在同一水平线上;而中国共产党采用了以群层制为特征的支配结构——民主集中制,以大量的人力投入和最低限度的资本投入即可以保证集团自身的高效运转,从而在资本匮乏的条件下成功地实现了中国现代国家的型构,它所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家能力方面不仅达到了西方国家型构时期的水平,而且还有所超越。
饶武元[9](2012)在《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稳定是当前我国党和政府、学术理论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稳定压倒一切”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当前,我们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机制转换,城乡差距、地区失衡、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干群矛盾、社会腐败、征地拆迁等原因,社会稳定的压力在不断加大。因此,探究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来最大限度地化解和舒缓社会矛盾,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国家长治久安、推进民生幸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健康平稳发展,都需要用两条腿走路,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或者说一是硬实力,一是软实力。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因素多种多样,维护社会稳定的办法也屡见不鲜,然而,现有对策主要关注于制度、机制、体制等层面,对于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的关注还不够重视。鉴于此,论文的研究立足于社会稳定的视角,基于社会稳定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关联,从思想政治工作软实力出发,在对影响社会稳定问题原因的现实考量的基础上分析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全面转型的必要性,着重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管理创新方面去探究治理社会稳定的软对策。论文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以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精神劳动对社会稳定同样具有“生命线”的意义,其主要借助一种凝聚、塑造和范导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文化力来支撑社会大厦,通过思想灌输、精神激励、人文关怀、利益协调、行为规范等来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提高人的素质、消解矛盾冲突、排除社会隐患,从而将其功能渗透于社会稳定结构机体,实现其社会稳定价值。“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作为一种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利益冲突更为普遍。透析安徽“池州事件”、吉林“通钢事件”等群体性典型案例,我们发现引发社会不稳定的事件大多为利益诉求型群体事件与泄愤型群体性事件,客观地说,这些事件是源于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满情绪长期积压、层层累积而发生发展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或者淡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而出现的。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在路径选择上就必须要实现以人为本:积极关注民生,注重人文关怀;关注民权,注重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注重管理创新;理顺情绪,注重心理疏导;关注网络民意,注重舆论引导等,不断处理好协调好转型期人民内部各种利益矛盾,努力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再度加固“安全阀”。同时,探究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对策,首先就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重塑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思想教育工作要切合人们的思维走向,营建扎实的生活根基,围绕核心价值体系,打造和谐文化路径,教会选择,达到认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从单一向丰富等转变、体现人文关怀的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利益协调与诉求表达等机制的完善与优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减震器”、“减压阀”、“播种机”、“清道夫”、“塑造台”等作用,再现“生命线”的活力,使其“软实力”发挥“硬效应”。其次,要创新管理,破解难题,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切管理工作都是做群众工作,和谐社会也是在不断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增加团结的过程中达到的,所以用柔性的管理拉近庙堂与民间的距离;建立公平的民主权力表达、参与渠道,授之以渔;实现民生物资幸福与精神幸福的完美结合;重视网络民意,引导舆论新方式等,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方式创新、民主管理创新、目标管理创新、舆论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源头化解矛盾,真正让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社会稳定和谐的“心灵鸡汤”。
田中初[10](2005)在《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 ——以新闻实践中的政治控制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灾难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事件,因此,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是新闻传播中的一类重要题材。观照当代中国的灾难新闻,有一个特征有别的流变过程,而主导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政府的政治控制和新闻专业控制在不同时代的新闻实践中如何发挥作用。 本文以国家-社会理论为分析框架,根据社会结构特征把当代中国分为总体性社会和分化性社会两个阶段。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政治控制和专业控制就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和结果,因而灾难新闻也会有不同的表征。在总体性社会中,新闻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宣传,新闻从业者对新闻的这种功能也经历了一个从认同到内化的过程。此外,出于政治合法性以及灾难应对模式的特点,灾难新闻的负面报道正面做也就成了一种越来越固定的模式,以致到文革时期甚至出现极端片面的灾难新闻,作为专业要求的客观性原则也就在灾难新闻中日渐式微。在分化性社会中,灾难应对的模式出现了变化,公众的知情权需求增长,新闻的功能出现了多元,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意识开始生长,政府的政治控制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从而在灾难新闻中开始出现专业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在对政治控制的主动适应、客观报道的“局域”呈现、专业方法的追求、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强调等等。 梳理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流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与新闻媒体之间冲突的一面,但也同样可以看到相互依存的一面。这种对立和统一,是一切矛盾的事物共有的特征,而正是这种矛盾促成的运动,才会使事物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的正面临一个各种灾难事件的高发期,如何使灾难应对更加有序、有效,是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共同目标。基于此,政府和新闻媒体应该以公众利益为共同出发点,在灾难新闻实践中建构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即:政府给予新闻媒体制度化的新闻空间,新闻媒体给予政府专业化的信息服务。
二、抚顺师专主要领导闹不团结被免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抚顺师专主要领导闹不团结被免职(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基础理论 |
2.1 中国共产党文化概念辨析 |
2.1.1 概念探源:中国共产党文化词源学分析 |
2.1.2 种属辨析:中国共产党文化属概念比较 |
2.1.3 重新定义:中国共产党文化内涵与外延 |
2.2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界定与功能分析 |
2.2.1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两种定义 |
2.2.2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三种功能 |
2.3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研究框架设计 |
2.3.1 中国共产党文化结构性分析 |
2.3.2 文化自强路径研究基本框架 |
第3章 文化自觉:马列主义革命文化武装自强 |
3.1 革命文化兴起与马列主义革命党创立 |
3.1.1 文化觉醒:近代中国革命文化兴起 |
3.1.2 主义选择:马列主义革命文化创党 |
3.2 坚持马列主义革命党理论 |
3.2.1 政治主张:确立马列主义革命纲领 |
3.2.2 政党地位: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
3.2.3 政党路线:坚定马列主义思想路线 |
3.2.4 主义之争:马列主义思想武装自强 |
3.3 建设马列主义革命党规范 |
3.3.1 党法体系:创建马列主义革命党管理规范 |
3.3.2 党法管党:严格马列主义革命党活动管理 |
3.3.3 党德管党:加强马列主义革命党道德教育 |
3.3.4 规范从严:列宁主义式民主集中制强党 |
3.4 塑造马列主义革命党形象 |
3.4.1 形象确立:从“过激党”到革命先锋 |
3.4.2 形象提升:统一战线中民主先锋形象 |
3.4.3 形象凝练:作风铸就革命党形象标识 |
3.4.4 文化军队:多种媒体树革命党好形象 |
第4章 文化转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现代化自强 |
4.1 中国共产党文化现代化界定 |
4.1.1 现代化与政党文化现代化 |
4.1.2 中国共产党文化现代化 |
4.2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现代化 |
4.2.1 指导思想现代化 |
4.2.2 管党治党理论现代化 |
4.3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规范现代化 |
4.3.1 国法治党科学化 |
4.3.2 党法治党法制化 |
4.3.3 党德治党规范化 |
4.4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现代化 |
4.4.1 努力塑造民主执政和为民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4.4.2 努力塑造依法执政和清廉纯洁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4.4.3 努力塑造科学执政和先进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4.4.4 努力塑造改革开放和务实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第5章 把握规律:探索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文化自强之道 |
5.1 经验到规律:培育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文化的关键 |
5.1.1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规律意识形成与特点 |
5.1.2 认识规律是培育全面从严治党文化的基础 |
5.2 传承-交融性:培育更科学严谨的执政党先进意识文化 |
5.2.1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意识文化顶层设计 |
5.2.2 培育执政党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人文精神 |
5.3 秩序-民主性:培育更科学严密的执政党先进规范文化 |
5.3.1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规范文化顶层设计 |
5.3.2 培育执政党更严明严正严厉的先进规范文化体系 |
5.4 先进-合法性:培育更科学严实的执政党先进形象文化 |
5.4.1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形象文化顶层设计 |
5.4.2 塑造先进中国文化风范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报人 |
二、日人报纸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一、《泰东日报》报史与报人研究 |
二、近现代东北国人“国家认同”研究 |
第四节 分期与史料 |
一、历史分期 |
二、所用史料 |
第一章 关东州:日人在华办报的区域样本 |
第一节 日文报纸出现及相互竞争 |
第二节 英文报纸创办与经济类报纸兴起 |
第三节 日人对关东州中文报业的垄断 |
第四节 日本战败与日人报业退场 |
第二章 《泰东日报》及其报人群体概述 |
第一节 《泰东日报》概述 |
第二节 《泰东日报》报人群体概述 |
一、日本报人群体 |
二、中国报人群体 |
第三章 1908-1925:金子雪斋时代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 |
第一节 初代社长金子雪斋对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奠定 |
一、金子雪斋其人 |
二、经营《泰东日报》的风格与特征 |
三、予以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思想根源 |
第二节 创刊初期《泰东日报》中国人员考述 |
第三节 傅立鱼入社与《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的形成 |
一、关于主持笔政时间的考证与辩误 |
二、报章言论与中日“亲善”观 |
三、主持笔政期间的政治与社会活动 |
四、在报纸“华人风骨”形成中的作用 |
第四节 私谊网络与公共交往:中国报人的聚合及组织化 |
一、私谊网络 |
二、公共交往 |
第五节 中国即“吾国”:中国报人与《泰东日报》国家认同 |
一、“中国认同”之表征 |
二、“中国认同”之成因 |
第六节 对爱国运动的同情与声援:以五卅报道为例 |
一、呈现沪案的论调、样态与策略 |
二、无法回避的“正凶”——日本 |
三、对东北爱国群众运动的声援 |
第四章 1925-1931:转折期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活动 |
第一节 金子雪斋离世后中国报人生存境况 |
第二节 关东州本土第一代职业报人退场:以毕乾一为中心 |
一、毕乾一报人生涯概述 |
二、入社初期的“游戏文字” |
三、报章言论与文学作品中的“省籍”意识 |
第三节 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前后地下党报人的活动与影响 |
一、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建立前非采编人员的党团活动 |
二、创建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的核心力量 |
三、编辑局长陈涛及其所网罗的中共报人 |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与呈现 |
五、“普罗文学”的有益尝试 |
第四节 国民党报人在《泰东日报》的活动 |
第五章 1931-1937:中国报人对日立场“转变”与新闻业务领域拓展 |
第一节 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历史转型 |
第二节 殖民话语转向:以伪满洲国“建国”报道为例 |
一、“他者叙事”与“殖民话语” |
二、他者叙事的权力逻辑 |
三、呈现“他者”的方式选择 |
四、难以调和的叙述冲突 |
五、失真的“他者”形象 |
第三节 到“宗主国”去:中国报人的日本之行及游记 |
一、中国报人访日活动概述 |
二、吕仪文、李永蕃及毕殿元的访日之行 |
三、访日行记中的多重隐喻 |
第四节 以社会新闻为特色的本埠新闻采编活动 |
一、中国报人本埠社会新闻采编活动概述 |
二、“大连摩登”:中国报人记录下的殖民都会图景 |
三、从社会新闻采编管窥中国报人职业素养 |
第五节 在副刊繁盛期:毕殿元与他主编的五种副刊 |
一、从《儿童》入社 |
二、彰显“健康美”的《体育双周》 |
三、《文艺》及其衍生的《文艺周刊》与《群星》 |
第六章 1937-1945: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灰暗时代 |
第一节 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生存境遇 |
第二节 置身于殖民统治下的公共言论表达 |
一、为“宗主国”殖民侵略制造“正义”舆论 |
二、战争动员与实用主义“节义观”生产 |
三、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体验与传播 |
四、质疑殖民当局施政并为华人利益发声 |
第三节 殖民霸权与战争阴影下的文人心态 |
一、对殖民“宗主国”的畏羡与顺应 |
二、“东亚共荣”的欲念与幻想 |
三、“政治自我”与“政治他者”矛盾背后的自我贬抑 |
四、傀儡、边缘人与旁观者 |
第四节 日治末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 |
第五节 报人身份的文学表达:以赵恂九小说创作为中心 |
一、作为报人的赵恂九 |
二、报人工作之余的小说创作活动 |
三、文学书写中的报人印痕与被殖民者精神印记 |
第七章 日本战败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 |
第一节 重归祖国:“8·15”至停刊期间中国报人活动情况 |
一、按苏军指示接管《泰东日报》 |
二、参与维持大连地方秩序 |
三、在国共两党之间抉择 |
第二节 《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彷徨与隐迹 |
一、参与创办大连市政府与市委机关报 |
二、1946 年后部分报人的“逃离”与隐迹 |
结论 |
附录:《泰东日报》中国社员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4)嵌入村庄的学校 ——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背景和研究综述 |
一、田野地点的选择:何以选定仁村 |
二、作为圈内人的便利和缺点 |
(一) 便利之处 |
(二) 作为圈内人不利之处 |
三、调查的过程 |
四、研究的方法 |
五、研究的策略和技术的运用 |
六、研究的意义 |
七、已有的研究 |
(一) 一般背景:乡村和华北乡村研究 |
(二) 乡村教育及华北乡村教育研究综述 |
八、研究文本的几点说明 |
(一) 叙述的逻辑 |
(二) 为何采用倒叙方式 |
(三) 内隐的线索 |
引子 |
一、事件 |
二、经过 |
三、事件的空间坐标 |
四、事件的时间坐标 |
五、一个延伸的悬念 |
第一章 一个地处华北的村庄 |
一、华北的地理和气候 |
(一) 地理 |
(二) 气候 |
二、W县的历史和社会:一个充满兵荒马乱和灾荒记忆的县域 |
(一) 人祸:兵荒马乱 |
(二) 天灾:不断重复的自然游戏 |
三、村庄的位置和外部社会的联系 |
四、小结 |
第二章 村庄的历史和社会 |
一、早期的历史 |
(一) 从家谱和宗代看仁村的历史 |
(二) 县志上的村庄 |
二、一段隐晦不清的时期 |
三、村庄所处的小型社区环境 |
四、村庄自然、土地利用和外部市场 |
(一) 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 |
(二) 可耕地的减少和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 |
五、村庄与外部世界:日益卷入了一个巨大的外部市场体系 |
六、姓氏、家族和社会空间的区割 |
七、居住和院落格局 |
(一) 住户的分布格局 |
(二) 村民的院落结构 |
第三章 晚清和民国的遗产:新旧教育更继 |
一、新教育的肇始:仁村外部的教育图像 |
(一) 晚清直隶地区的乡村教育 |
(二) 仁村所在区域的学校:晚清 |
(三) 仁村所在区域的学校:民国 |
(四) 仁村所在区域的学校:解放之后 |
二、仁村的学校和教育:文化人的个人境遇和生命史 |
(一) 斯文的传说:开端的第一代 |
(二) 秀才和童生:第二代斯文的传人 |
(三) 传统文化人的延续 |
第四章 学校的嵌入及其培养的人 |
一部分:学校嵌入村落的历程 |
一、最初的变革和学校的建立 |
二、1950-70年代的学校 |
三、学校教师:45-60年代 |
四、教师及其生活:40-60年代 |
五、学校生活的片断纪录:46-60年代 |
六、体罚和拟家庭制的管理模式 |
七、50-60年代的学校生活:高小 |
八、70-90年代的学校和教育 |
二部分:学校生产的人 |
一、仁村第四代文化人:学校人物的素描 |
二、文革中的一代 |
三、80年代的突破者和神经衰弱患者 |
四、90年代及其现状 |
三部分:余论 |
一、作为社会流动渠道的学校在仁村的社会功能 |
二、流出仁村的文化人的社会适应:一个个案 |
第五章 1991年之后的私立学校 |
一部分:在历史和社会空间脉络中的私立学校 |
一、办学的动机 |
二、私立村小与公立学校的竞争:公立村小的消亡 |
三、公立村小消亡的历史蕴含及其引发的“一次事变” |
四、2000年之后的逐渐萧条 |
五、2005年之后的转机:生育高峰和两免一补政策下的机遇和挑战 |
二部分:学校的内部:城市文化意象与在地的变异 |
一、学校的环境及其隐含的意象 |
二、学校中的日常生活 |
第六章 尾声 |
一、初中部的解散 |
(一) 初中部的解散的原因 |
(二) 初中部解散带来的社会后果 |
二、六年级学生的逃亡 |
三、现代家塾的酝酿和发展:又一次出人意料结果 |
四、结局:在互动和博弈中的育才学校 |
五、后续效应和育才学校的前景预期 |
六、结局的意蕴 |
结语 |
一、关于研究的几点说明 |
二、研究的主要发现或新意之处 |
(一) 研究方式的特征 |
(二) 研究的主要发现 |
参考资料和文献 |
第一部分:口述资料 |
第二部分:史料 |
第三部分:书籍 |
后记 |
(5)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干部任免——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危机时期干部任免的特点与意义 |
二、疫情中干部任免的现状及其局限 |
(一)勇于担当干部得到提拔,不作为干部受到惩处 |
(二)求真务实干部得到重用提拔,欺上瞒下干部被免职处理 |
(三)大公无私干部被提拔,徇私舞弊干部被惩处 |
三、深化干部任免的改进路径与思考 |
(一)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创新长期形成的干部任免标准 |
(二)将“是否作为”视为干部任免的关键和发力点 |
(三)建立健全包括危机时在内的干部任免制度配套机制,以便有法可依 |
(6)中国新时期官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官德建设研究的背景及研究价值 |
1.1.1 论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1.3 论题研究的价值 |
1.2 官德建设问题研究的成果与空间 |
1.2.1 学界研究主要成果 |
1.2.2 学界争论的问题及研究空间 |
1.3 本文研究的范围与基本方法 |
1.3.1 研究的范围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加强官德建设的现实作用 |
1.4.1 预防权力腐败的有效途径 |
1.4.2 增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 |
1.4.3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
第2章 中国新时期官德建设概论 |
2.1 新时期官德概述 |
2.1.1 新时期官德的主体 |
2.1.2 新时期官德的概念 |
2.1.3 新时期官德的本质属性 |
2.1.4 新时期官德的基本特征 |
2.2 新时期官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道德的观点 |
2.2.2 毛泽东思想关于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论断 |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官德建设理论 |
2.3 新时期官德建设的传统思想渊源 |
2.3.1 传统的从政伦理 |
2.3.2 传统的官德内涵 |
2.3.3 传统的官德修养途径 |
2.4 国外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综述 |
2.4.1 严密的从政道德法制体系 |
2.4.2 先进的职业道教育理念 |
2.4.3 完善的职业道德监督机制 |
第3章 中国新时期官德的构成 |
3.1 新时期官德的核心取向 |
3.1.1 为民是新时期官德的核心取向 |
3.1.2 为民道德的时代内涵 |
3.2 新时期官德的价值基础 |
3.2.1 忠诚是新时期官德的价值基础 |
3.2.2 忠诚道德的时代内涵 |
3.3 新时期官德的本质要求 |
3.3.1 勤政是新时期官德的本质要求 |
3.3.2 勤政道德的时代内涵 |
3.4 新时期官德的价值尺度 |
3.4.1 公正是新时期官德的价值尺度 |
3.4.2 公正道德的时代内涵 |
3.5 新时期官德的保障机制 |
3.5.1 廉洁是新时期官德的保障机制 |
3.5.2 廉洁道德的时代内涵 |
第4章 中国新时期官德修养的机理 |
4.1 新时期官德修养的一般要件 |
4.1.1 道德信仰 |
4.1.2 道德品质 |
4.1.3 道德行为 |
4.2 新时期官德修养的内部机制 |
4.2.1 道德认知 |
4.2.2 道德情感 |
4.2.3 道德意志 |
4.2.4 道德良心 |
4.3 新时期官德修养的外部条件 |
4.3.1 官德的社会评价 |
4.3.2 官德的教育培养 |
4.3.3 官德的奖赏与惩罚 |
4.3.4 官德法制与监督 |
4.4 新时期官德修养的作用机理 |
4.4.1 官德修养需要主体内在的自觉性 |
4.4.2 官德修养必须以外部制度作保障 |
4.4.3 官德修养是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 |
第5章 中国新时期官德建设的现状 |
5.1 新时期官德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5.1.1 官德教育体系逐步确立 |
5.1.2 官德监督机制发挥较大作用 |
5.1.3 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影响深远 |
5.2 新时期官德存在的问题 |
5.2.1 宗旨信仰动摇 |
5.2.2 为民意识淡薄 |
5.2.3 政绩观扭曲 |
5.3 新时期官德问题的成因 |
5.3.1 官德法制化建设滞后 |
5.3.2 官德教育培养缺乏实效性 |
5.3.3 官德考评机制不完备 |
5.3.4 官德监督缺乏刚性机制 |
5.3.5 官德主体自我修养不足 |
第6章 中国新时期官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
6.1 强化教育培训以立官德 |
6.1.1 整合官德教育资源 |
6.1.2 改善官德教育内容和方法 |
6.1.3 强化官德实践 |
6.1.4 加强年轻干部的官德教育 |
6.2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以彰官德 |
6.2.1 树立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 |
6.2.2 规范官德考评机制 |
6.2.3 拓宽官德考核途径 |
6.3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以治官德 |
6.3.1 官德制度化建设 |
6.3.2 官德规范法律化建设 |
6.3.3 官德赏罚制度化建没 |
6.4 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以律官德 |
6.4.1 把握官德监督重点 |
6.4.2 畅通社会监督渠道 |
6.4.3 发挥监督主体协同效应 |
6.5 强化自我修养以强官德 |
6.5.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
6.5.2 自觉参加道德实践 |
6.5.3 努力增强自省自律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国农民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在现实与目标的夹缝中 |
第一章殉道者 |
1骚动的路营村 |
2案惊中央 |
第二章恶人治村 |
1一切,发生在五分钟内 |
2可怕的村霸 |
3悲剧还在延伸 |
4第四种权力,你在哪里 |
第三章漫漫上访路 |
1享受冷漠 |
2感受温差 |
3天高皇帝远 |
4上访有罪 |
5逼上梁山 |
第四章天平是怎样倾斜的 |
1怪圈 |
2税费如牛毛达标价更高 |
3龙多作旱 |
4城乡分治与马太效应 |
第五章弄虚作假之种种 |
1罕见的电报 |
2可敬的领导 |
3骗你没商量 |
4火爆三个月 |
第六章寻找出路 |
1税费改革第一人 |
2进了一回中南海 |
3两个县委扩大会 |
4冒出一个新兴镇 |
5墙内开花墙外香 |
第七章天降大任 |
1知音 |
2不争论,干给他们看 |
3改与不改就是不一样 |
4难忘阜阳会议 |
5报告进入最高决策层 |
6“十三号文件”诞生 |
7是非功过凭青史 |
8中国农民的福音 |
第八章破题 |
1迟到的“新闻” |
2两份“内参” |
3南极人的喜泪 |
4天下第一难题 |
5一号议案 |
6寄希望于安徽 |
第九章敢问路在何方 |
1市场不相信眼泪 |
2在辉煌与富足的背后 |
3小岗村的忧虑 |
4中国改革正在过大关 |
5跳出黄宗羲定律 |
并非尾声大幕正在拉开 |
(8)中国现代国家的型构1842~195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结构、组织与绩效——国家型构的制度解释 |
论题与文献:资本匮乏的超大规模社会如何型构现代国家? |
第一节 现代国家 |
一、国家:形式与本质 |
二、现代国家:判据与特点 |
第二节 现代国家的型构 |
一、国家型构的性质 |
二、国家型构的约束条件 |
三、现代国家型构的绩效 |
第三节 政治集团的制度安排 |
一、支配结构(dominative structure) |
二、组织行动(organizational action)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
一、合约分析与制度政治学 |
二、历史政治学 |
三、篇章安排 |
第一章 庇护制旧官僚:满汉官僚集团 |
第一节 支配结构分析 |
一、决策层 |
二、管理层 |
三、执行层 |
第二节 组织行动分析 |
一、资源提取 |
二、内部控制 |
三、消除竞争者 |
第三节 型构绩效分析 |
一、控制区域 |
二、武装力量 |
三、物资提取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庇护制造反者:拜上帝会 |
第一节 支配结构分析 |
一、决策层 |
二、管理层 |
三、执行层 |
第二节 组织行动分析 |
一、物资提取 |
二、内部控制 |
三、消除竞争者 |
第三节 型构绩效分析 |
一、控制区域 |
二、武装力量 |
三、物资提取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庇护制新官僚:北洋集团 |
第一节 支配结构分析 |
一、决策层 |
二、管理层 |
三、执行层 |
四、伦理关系的功能 |
第二节 组织行动分析 |
一、物资提取 |
二、内部控制 |
三、消除竞争者 |
第三节 型构绩效分析 |
一、控制区域 |
二、武装力量 |
三、物资提取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庇护制政党:国民党 |
第一节 支配结构分析 |
一、决策层 |
二、管理层 |
三、执行层 |
第二节 组织行动分析 |
一、物资提取 |
二、内部控制 |
三、消除竞争者 |
第三节 型构绩效分析 |
一、控制区域 |
二、武装力量 |
三、物资提取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主集中制政党:共产党 |
第一节 支配结构分析 |
一、决策层 |
二、管理层 |
三、执行层 |
第二节 组织行动分析 |
一、物资提取 |
二、内部控制 |
三、消除竞争者 |
第三节 型构绩效分析 |
一、控制区域 |
二、武装力量 |
三、物资提取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
第一节 支配结构从政党向国家的扩展 |
一、决策层 |
二、管理层 |
三、执行层 |
第二节 现代国家型构的实现 |
一、暴力垄断的实现 |
二、财政统一 |
第三节 型构绩效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2.3 理论述评 |
1.3 研究的思路 |
1.3.1 研究的范围 |
1.3.2 研究的路线 |
1.3.3 研究的结构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定性分析法 |
1.4.3 案例研究法 |
1.4.4 交叉研究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视角创新 |
1.5.2 观点创新 |
1.5.3 方法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分析:社会稳定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机理 |
2.1 社会稳定理论概述 |
2.1.1 社会稳定的内涵 |
2.1.2 社会稳定的形态与特征 |
2.1.3 社会稳定的评价标准 |
2.1.4 党中央几代领导人的稳定观 |
2.1.5 社会稳定与社会转型 |
2.2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功效 |
2.2.1 思想政治工作的由来及内涵 |
2.2.2 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作用 |
2.2.3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分析 |
2.2.4 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 |
2.3 社会稳定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关联 |
2.3.1 价值维度:公平与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
2.3.2 利益维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
2.3.3 心理维度:情绪的稳定和顺是社会稳定的关键 |
2.3.4 管理维度:不断加强和创新管理是社会稳定的核心内容 |
2.3.5 方法维度:疏导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永恒法则 |
第三章 现实考量: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分析 |
3.1 贫富分化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3.1.1 我国目前贫富分化状况 |
3.1.2 贫富分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3.1.3 典型案例——安徽池州事件 |
3.1.4 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
3.2 劳资纠纷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3.2.1 劳资矛盾主要表现 |
3.2.2 典型案例——吉林通钢事件 |
3.2.3 企业纠纷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思考 |
3.3 征地拆迁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3.3.1 征地拆迁引发社会矛盾 |
3.3.2 社会转型期征地拆迁问题产生的根源 |
3.3.3 典型案例——江西抚州宜黄“9·10”拆迁自焚事件 |
3.3.4 拆迁背后的思想政治工作 |
3.4 腐败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3.4.1 腐败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3.4.2 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 |
3.4.3 典型案例——郴州系列贪腐案 |
3.4.4 思想政治工作在反腐败过程中的作用思考 |
第四章 经验与实践: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转型 |
4.1 对思想政治工作效用的再认识 |
4.1.1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万能论” |
4.1.2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无能论” |
4.1.3 走出思想政治工作“无能论”与“万能论”的怪圈 |
4.1.4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效用,再现党的“传家宝”优势 |
4.2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实践依据 |
4.2.1 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体现不同 |
4.2.2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转型的必要性 |
4.2.3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实践依据 |
4.3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转型 |
4.3.1 确立新视角、新思维 |
4.3.2 关注民生,注重人文关怀 |
4.3.3 关注民权,注重公平正义 |
4.3.4 正视矛盾危机,注重管理创新 |
4.3.5 关注民众心理和谐,注重心理疏导 |
4.3.6 注重内容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 |
4.3.7 注重舆论引导,积极发挥各种传媒的作用 |
4.4 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任务 |
4.4.1 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维护社会稳定 |
4.4.2 从时代要求出发的实践着力点也是维护社会稳定 |
4.4.3 不断创新管理是为了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 |
第五章 发展创新: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活力再塑 |
5.1 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维护社会稳定 |
5.1.1 更新理念,明确定位,激发活力,使其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
5.1.2 突出“三贴近”,创新模式,使其向“以人为本”转变 |
5.1.3 拓宽路径,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其“软实力”发挥“硬效应” |
5.2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维护社会稳定 |
5.2.1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要实现的几个转变 |
5.2.2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以维护社会稳定的几个具体方法 |
5.2.3 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实效性,具体在“实”“活”、“新”上下功夫 |
5.3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维护社会稳定 |
5.3.1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减震器”和“减压阀”作用 |
5.3.2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播种机”和“清道夫”功效 |
5.3.3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调适仪”和“塑造台”价值 |
5.4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
5.4.1 利益协调与表达机制 |
5.4.2 物质、精神双驱动机制 |
5.4.3 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
5.4.4 监督评估机制 |
5.4.5 科学管理机制 |
第六章 对策再究: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创新 |
6.1 管理思路创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统一 |
6.1.1 思想政治工作在管理对象、管理目标上与社会管理趋同性 |
6.1.2 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
6.1.3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创新是社会安定有序的保障 |
6.2 管理方式创新:从“刚性维稳”向“柔性维稳”转变 |
6.2.1 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稳定观 |
6.2.2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中的刚性教育与柔性教育 |
6.2.3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柔性维稳”的作用 |
6.2.4 用“柔性”的话语表达体现“近距离”的人文关怀 |
6.3 民主管理创新:从注重经济发展的管理向拓展社会各阶层公平参与管理转变 |
6.3.1 经济发展未必能解决社会问题 |
6.3.2 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
6.3.3 建立公平的参与机制至关重要 |
6.3.4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培养健康的国民心态 |
6.4 目标管理创新:从强调实现国家发展权向强调实现民生幸福指数提升转变 |
6.4.1 关于GDP与GNH |
6.4.2 社会民生权的实现是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基础 |
6.4.3 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给力“幸福感” |
6.4.4 注重文化建设,实现民生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完美结合 |
6.5 舆论管理创新:从依靠传统媒体灌输向注重网络传媒互动转变 |
6.5.1 “大众麦克风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 |
6.5.2 网络的“马太效应”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
6.5.3 注重舆论引导新方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社会和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
7.1 建党90周年、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模式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稳定“血肉相连” |
7.2 诸多矛盾与问题导致社会不稳定,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束手无策 |
7.3 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价值转型 |
7.4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方法、机制、作用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
7.5 期待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 ——以新闻实践中的政治控制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序章 政治控制:灾难新闻的一种分析视角 |
引言 |
第一节 关键词的框定 |
一、灾难新闻:一组相关的概念 |
二、政治控制:在灾难新闻中的凸显 |
三、新闻实践:政治逻辑和专业逻辑的共生 |
第二节 国家-社会理论框架中的政治控制和新闻实践 |
一、政治控制的变动 |
二、新闻实践的变动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其他说明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企图 |
三、资料说明 |
第一章 总体性社会:灾难新闻的政治控制如何可能 |
第一节 政治合法性:控制灾难新闻的政治基础 |
一、作为体现公共管理和政治统治的“灾难 |
二、作为获取政治合法性的“灾难” |
三、作为体现全能政府的“灾难” |
第二节 党的新闻事业:政治控制灾难新闻的实现基础 |
一、党报理论:灾难新闻的观念指导 |
二、管理体系:新闻实践的控制方式 |
第三节 从认同到内化:新闻从业者对政治控制的反应 |
一、党的新闻队伍的整合 |
二、绝对政治控制与新闻主体意识的消逝 |
第二章 从正常到非常:总体性社会中灾难新闻的流变 |
第一节 正面控制:1957年之前的灾难新闻 |
一、正面报道为主模式的形成 |
二、正面报道为主与客观报道空间 |
三、灾难新闻批评报道的典型事例 |
第二节 暂时的负面控制:1957年之后的灾难新闻 |
一、三年困难时期:灾难信息的流动 |
二、指示何以失效:“广东大雨如实报道”的考实 |
三、文革时期:极端片面的灾难新闻报道 |
第三章 变与不变:分化性社会中灾难新闻的政治控制 |
第一节 灾难信息:公众的需要和可能 |
一、灾难信息:公众的一种主动需要 |
二、多元渠道:获得灾难信息的可能 |
三、灾难流言:公众传播与信息变异 |
第二节 主体回归:灾难新闻观念重构 |
一、新闻改革背景下的灾难新闻观念反思 |
二、灾难新闻与新闻从业者主体意识的成长 |
第三节 变与不变:分化性社会中的政治控制 |
一、控制变化:灾难事件中的政府和媒体 |
二、政治控制:继续强调的基础和理由 |
第四节 分层多元:灾难新闻政治控制的安排 |
一、控制对象上体现出层次的区别 |
二、法规和文件对灾难新闻的常态化控制 |
三、主管部门对灾难新闻的动态化控制 |
第四章 专业追求:分化性社会中灾难新闻的趋向 |
第一节 路径依赖:灾难新闻的惯性延续 |
一、地方政府控制灾难信息 |
二、对新闻实践的影响 |
第二节 临场发挥:对政治控制的主动适应 |
一、新闻生产中的主动发挥 |
二、对政府官员的资源借用 |
第三节 客观报道:在灾难新闻中的“局域呈现” |
一、直面灾民:灾情的如实体现 |
二、监督官员:灾难的必要反思 |
第四节 专业方法:灾难新闻的深度呈现 |
一、灾难新闻的解释性报道 |
二、灾难新闻的调查性报道 |
三、灾难新闻的精确性报道 |
第五节 社会责任:面对灾难的角色认知 |
一、奉献品质的倡扬 |
二、伦理道德的警觉 |
结语 新合作:灾难事件中的政府和新闻媒体 |
第一节 合作:政府和媒体应对灾难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政府:尊重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提供制度化的新闻空间 |
第三节 媒体: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提供专业化的新闻服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抚顺师专主要领导闹不团结被免职(论文参考文献)
- [1]抚顺师专主要领导闹不团结被免职[J]. 季俭. 党建, 1993(01)
- [2]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研究[D]. 戴剑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3]《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D]. 梁德学. 吉林大学, 2017(07)
- [4]嵌入村庄的学校 ——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D]. 司洪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5]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干部任免——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J]. 赵秀玲. 江苏社会科学, 2020(03)
- [6]中国新时期官德建设研究[D]. 褚玉清.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3)
- [7]中国农民调查[J]. 陈桂棣,春桃. 当代, 2003(06)
- [8]中国现代国家的型构1842~1953[D]. 房政. 复旦大学, 2008(07)
- [9]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 饶武元. 南昌大学, 2012(10)
- [10]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 ——以新闻实践中的政治控制为视角[D]. 田中初. 复旦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