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坚果叶注射液和韩坚果叶

韩坚果叶注射液和韩坚果叶

一、汉桃叶注射液和汉桃叶片(论文文献综述)

罗媛,晏婷,巩仔鹏,李月婷,王爱民,陈思颖,郑林,黄勇[1](2020)在《汉桃叶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汉桃叶植物是我国传统民族中草药,主要含有三萜皂苷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及黄酮类,具有抑菌、抗炎镇痛、抗惊厥等多种药理活性。为汉桃叶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在广泛检索文献基础上,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检测方法研究等方面对汉桃叶进行综述。

胡书平[2](2012)在《汉桃叶有机酸类成分研究及软膏剂开发》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汉桃叶别名七叶莲、七加皮、七叶烂、龙手树等,为五加科广西鹅掌柴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等地,是我国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常用的民间草药。临床应用止痛效果明显,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及胃肠绞痛等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尤对某些神经痛明显有效,且副作用小。镇痛抗炎的有效成分是有机酸类物质。本课题以汉桃叶——广西鹅掌柴属植物(Schefflera kwangsiensis Merr.ex Li)为研究对象,建立完善汉桃叶药材的质量标准,利用现代分离和鉴定技术研究汉桃叶总有机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汉桃叶有机酸的化学组分进行研究;制备汉桃叶软膏剂,进行镇痛、抗炎主要药效学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中药5类新药汉桃叶软膏剂这一新剂型和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1.运用HPLC分析方法,以反丁烯二酸为标准对照品,建立汉桃叶药材的质量标准,明确汉桃叶有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汉桃叶有机酸的最佳提取工艺。2.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提取汉桃叶中的有机酸;并利用现代分离和鉴定的技术方法,分离、鉴定有机酸中的化学成分。3.根据汉桃叶有机酸的理化性质,试制得到W/O型汉桃叶总提物软膏和汉桃叶总有机酸软膏。并建立镇痛抗炎主要药效学实验方法:(1)采用小鼠热刺痛法和醋酸致小鼠扭体法,研究汉桃叶软膏的镇痛作用;(2)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甲醛致小鼠足肿胀动物模型并通过测定小鼠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观察汉桃叶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对汉桃叶进行HPLC的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稳定、重现性、精密度、回收率良好。同时采用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以反丁烯二酸的含量为指标,探究得到汉桃叶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即是,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3h/次,提取次数为2次,料液体积比为10倍体积的溶剂。通过离子交换色谱法得到汉桃叶药材中有机酸的得率为2.66%。通过熔点测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从有机酸中分离的两种单体化合物进行鉴定得出:化合物Ⅰ为粘液酸(Mucic Acid);化合物Ⅱ为反丁烯二酸(又名富马酸,Fumaric Acid).汉桃叶各组软膏在连续外用涂抹给药7d后,各剂量组显示有镇痛作用。在小鼠热刺痛实验中,总提物高剂量组(80g/kg)、总有机酸高剂量组(80g/kg)在给药后60min时,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总有机酸中剂量组(40g/kg)与模型组相比有着性差异(P<0.05)。在给药后90min时,总有机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小鼠扭体实验中,总有机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提物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四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中,总酸高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总提高组和总酸中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甲醛致足肿胀的实验中结果显示,总酸高组和总酸中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总提高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测定小鼠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的实验表明,总酸高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总提高组、总酸中组和总提中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对汉桃叶质量标准的研究是准确、有效的,汉桃叶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其有效部位是总有机酸,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的生成、增强免疫功能等有关。新剂型汉桃叶软膏有较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前景。

徐杰[3](2006)在《汉桃叶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提出汉桃叶为五加科鹅掌柴属(Schefflera)植物广西鹅掌柴(Schefflera.kwangsiensis Merr. ex Li)的干燥枝叶。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等长江以南地区。汉桃叶主要含萜类、有机酸、氨基酸、酚类、挥发油及糖类等成分。其性味微苦、温,干燥的带叶茎枝入药,具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镇静催眠等功效,用于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痛、胃肠痉挛、胆绞痛及跌打损伤等,为民间常用止痛药。目前汉桃叶除报道分离出一些简单的有机酸及镇痛、抗炎活性外,对其中含有的皂苷、生物碱等其他成分的分离和活性未见报道,因此我们认为,无论从基础研究还是从应用研究的角度出发,都有必要利用现代分离和鉴定技术,对汉桃叶的化学组分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其进行活性筛选,以期找到活性成分或先导化合物,为汉桃叶的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汉桃叶干燥茎叶的水及乙醇提取物中,通过各种色谱手段(离子交换树脂、硅胶柱层析、大孔吸附树脂、凝胶柱层析、ODS柱层析、制备薄层、制备液相)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波谱数据分析(UV、NMR, MS等)和化学方法,鉴定了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粘液酸(1)、反丁烯二酸(2)、β-谷甾醇(3)熊果酸(4)、3-0-[α-L-rhamnopyranosy (1-2)-β-D-arabinopyranoside]-hederagenin (10),23,28-dihydroxyolean-12 (13)-en-3-0-α-L-rhamnopyranosy (1→2) [β-D-glucopyranosy(1→3)]-α-L-arabinopyrano side [α-L-arabinopyranoside (1→4)]。其中3,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出的化合物,9,10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利用文献,对鹅掌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汉桃叶的生药学特征及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进行综述。

上海中药制药一厂[4](1976)在《汉桃叶注射液和汉桃叶片》文中研究指明 汉桃叶注射液汉桃叶又名七叶莲,原系广西草药,但各地名为七叶莲的草药甚多,为避免混淆起见改名为汉桃叶,为五加科植物广西鹅掌柴(Schefflera kwangsiensis Merr.ex H.L.Li.)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年可采,洗净、切碎、干燥。本品为汉桃叶提取物的灭菌水溶液,每2毫升相当于汉桃叶生药10克。处方:汉桃叶500克、吐温-80 10克、苯甲醇10毫升、乌拉坦10克,注射用水加至1000毫升。简要制法:将汉桃叶水煎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出液,过滤、浓缩,用乙醇沉淀二次,其药液中含醇量分别为60%、85%。滤去沉淀,回收乙醇,加水稀释。用6N 盐酸调

刘娴,刘道芳,刘海兵,徐莉莉,宋礼华[5](2011)在《汉桃叶抗炎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筛选》文中认为目的分离并筛选汉桃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对汉桃叶进行提取、分离得到不同部位的提取物。分别采用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大鼠棉球所致肉芽肿、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评价活性。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率为50.10%,有显着抗炎作用(P<0.01);对大鼠棉球所致肉芽肿的抑制率为56.05%,有显着抗炎作用(P<0.01);对醋酸致小鼠疼痛的扭体抑制率达50.17%,有明显镇痛作用(P<0.01);对热板所致的小鼠疼痛抑制率为55.01%,有显着镇痛作用(P<0.01)。结论汉桃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

陈绍红[6](2007)在《天穹止痛胶囊防治偏头痛的药效学研究与机理探讨》文中提出偏头痛(migraine)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WHO将重度偏头痛列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偏头痛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之势,世界各国因此而造成的医疗耗费和工作损失也相当可观。尽管现代医学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不断更新,但是这些药物或由于远期疗效不肯定,或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或由于价格比较昂贵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在我国的临床推广使用。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防治偏头痛药物,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中药整体调节作用持久缓和,相对安全,这正是中药防治偏头痛的主要切入点。本课题旨在通过文献整理和实验研究,探讨中药防治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提供指导。这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均具有重要意义。1.文献研究查阅从秦汉时期到清代的古代中医学家对偏头痛的文献记载,检索2000-2007年发表在医学期刊上治疗偏头痛的最新临床报道,既系统全面地分析总结历代医家对偏头痛的名称、病因病机、证候分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的传统特色,又反映治疗偏头痛的时代用药特点,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防治偏头痛研究奠定文献基础,为寻找有效的防治偏头痛提供思路与方法。文献研究分析发现,偏头痛主要是由于风、瘀、痰、虚杂合而致,风邪侵袭、肝阳上扰、瘀血阻滞是基本病机特点。治疗方法常是数法联用,以祛风止痛、平肝熄风、搜风通络法、活血祛瘀为主。疏散外风药、平熄内风药、活血化瘀药等是治疗偏头痛的常用药物。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走而不守”成为治疗偏头痛的第一要药。本课题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结合导师临床用药经验,针对风邪外袭、肝阳上扰、瘀血阻络所致的常见型偏头痛,以平肝息风、活血通络、祛风止痛为治则,挖掘地方特色药物资源,选取传统药物与专治神经性头痛的汉桃叶相结合,拟订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复方——天穹止痛胶囊。2.实验研究在全面检索国内外最新的有关偏头痛研究进展以及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研究概况的基础上,进行以下实验研究内容:2.1基础药效研究2.1.1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实验和醋酸扭体实验,通过行为学反应观察天穹止痛胶囊的镇痛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天穹止痛胶囊能提高小鼠热板实验的痛阈值,延长小鼠腹腔注射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提示天穹止痛胶囊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2.1.2镇静实验:观察天穹止痛胶囊对正常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探讨其镇静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天穹止痛胶囊能够减少正常小鼠的自主活动数,提示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改善偏头痛患者发病时的急躁情绪。2.2作用机制研究2.2.1对神经递质的影响: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偏头痛大鼠模型,以高效液相法检测给药后脑组织中5-HT、NE、DA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天穹止痛胶囊可以升高脑组织中5-HT水平,但对NE、DA无明显影响,提示天穹止痛胶囊可能通过促进5-HT对血管收缩和痛觉调节作用,抑制偏头痛的发作。2.2.2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偏头痛大鼠模型,以放免法检测给药后血浆中CGRP、ET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天穹止痛胶囊可以降低血浆中CGRP、ET水平,提示天穹止痛胶囊可以通过抑制CGRP介导的血管扩张及CGRP对ET收缩血管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对偏头痛起到防治作用。2.2.3对痛觉调节物质的影响:采用电刺激上矢状窦(SSS)硬脑膜偏头痛大鼠模型,以放免法检测给药后血浆中CGRP、SP、β-EP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天穹止痛胶囊可以降低血浆中CGRP、SP含量,升高β-EP含量,提示天穹止痛胶囊可以通过抑制伤害性刺激信息向中枢的传递过程,抑制偏头痛的发作。2.2.4对CGRP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电刺激上矢状窦(SSS)硬脑膜偏头痛大鼠模型,以RT-PCR方法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区CGRP及其受体复合物CRLR/RAMP1 mRNA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天穹止痛胶囊可以抑制PAG中CGRP mRNA、CRLRm RNA、RAMP1 mRNA的过多表达,并且CGPR表达与RAMP1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天穹止痛胶囊不仅可以抑制CGRP mRNA的过度表达,而且可以抑制其受体复合物CRLR/RAMP1 mRNA的过度表达,影响功能性CGRP的表达,发挥对疼痛信息传导的调节作用,抑制三叉神经节传入冲动的发放。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推测天穹止痛胶囊防治偏头痛的作用途径可能是:①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反应产生的疼痛刺激。②调节致痛物质与镇痛物质的释放平衡,调节CGRP及其受体复合物mRNA的表达,抑制伤害性信息向中枢的传递过程。3.课题的创新性天穹止痛胶囊的组方是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传统药物与地方药物相结合而成。处方中的天麻、川芎等是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传统用药;汉桃叶为广西常用药物,是治疗偏头痛的地方优势药物。这种组方思路有利于挖掘地方优势药材资源,丰富临床用药品种。电刺激SSS硬脑膜作为一种可行的、先进的偏头痛动物模型,已在偏头痛的实验研究中逐渐推广使用。但是该模型目前在国内外主要是用于探讨偏头痛产生的病理机制以及西药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尚未应用于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偏头痛的作用途径,本课题首次将该模型引入中药复方防治偏头痛的实验研究中,进行了有意义的开创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结果。CGRP作为一种参与偏头痛病理过程的重要因子,在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和伤害性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生物学效应不是通过结合单一受体实现,而是由受体复合物所介导,即CRLR与RAMP1组成的受体复合物与CGRP有高度亲和力,二者共同构建功能性的CGRP受体,目前防治偏头痛的药物尚未涉及相关内容的研究工作。本实验不仅探讨了天芎止痛胶囊对偏头痛动物模型CGRP的基因表达水平,还进一步探讨其受体复合物CRLR/RAMP1的基因表达水平,以及三者的相关性,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结果。

张国跃,罗定强,乔蓉霞,王瑜[7](2008)在《汉桃叶片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

闫挨拴,党晓伟,刘晓明,李平,李俊芳[8](2007)在《七叶莲化学成分及药理临床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说明七叶莲(Schefflera arboricola Hayata),为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七叶莲,别名汉桃叶、七加皮、七叶烂、手树等,产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江西等地,为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以根、茎、叶等入药[1,2]。本品性苦味甘,有镇静、镇痛和催眠作用,对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风湿性关节痛等均有较好的疗效[3]。为了便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七叶莲植物资源,本文主要对五加科鹅掌柴属七叶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临床研究作综述。

倪世秋[9](2001)在《偏头痛证治及方药应用规律的文献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历代治疗偏头痛方药的统计分析入手,提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风袭脑络、阳亢风动、痰浊上蒙、瘀血阻络而致不通则痛,因而临床辨证也主要分为以上四型。根据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本文对偏头痛的主要证型及相兼证型的证治与方药应用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偏头痛的预防原则,初步建立起了偏头痛辨证论治的框架,为临床有效地治疗本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秦思[10](2016)在《七叶莲总三萜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效及其机制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致残率高。本研究以中药七叶莲提取物七叶莲总三萜为研究对象,从体内动物实验及体外细胞实验两方面,考察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效学作用,并初步探讨七叶莲总三萜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七叶莲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利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七叶莲总三萜粗提物进行纯化,考察其最佳纯化工艺。研究表明,七叶莲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95%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10,回流提取60min,提取1次。通过AB-8型树脂纯化七叶莲总三萜实验可得最佳纯化工艺为:以自然pH条件下的样液上样,上样浓度为0.884 mg/mL,最大上样量6 BV,用8 BV的80%乙醇进行洗脱。2.建立小鼠耳廓肿胀,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致白细胞游走急性炎症模型,考察七叶莲总三萜的抗炎作用。研究表明,七叶莲总三萜可显着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程度,并可显着抑制CMC-Na致白细胞游走,表明其具有抗急性炎症作用。3.建立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疼痛模型,考察七叶莲总三萜的镇痛作用。结果证实,七叶莲总三萜可显着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疼痛反应,镇痛作用显着,较七叶莲片作用更为明显。4.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从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评分、免疫器官系数变化、血清中细胞因子以及关节滑膜组织中皮质醇(Cor)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水平变化这几个方面来考察七叶莲总三萜抗RA的作用和机理。研究表明,七叶莲总三萜可以改善AA大鼠的足跖肿胀及多发性关节炎现象,恢复AA大鼠细胞免疫功能,并可显着抑制AA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及滑膜组织中Cor和CIC的分泌,提示这可能是其抗RA作用机制。5.利用脂多糖(LPS)刺激,建立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体外炎症模型,分别采用ELISA法和Griess法,检测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水平变化,考察七叶莲总三萜的体外抗炎活性。研究表明,七叶莲总三萜能够在体外拮抗LPS诱导的炎症模型的损伤程度,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七叶莲总三萜抗炎镇痛效果显着,可明显改善AA大鼠各项炎症指标,具有良好的抗RA作用,其抗炎机制为对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的调节。

二、汉桃叶注射液和汉桃叶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桃叶注射液和汉桃叶片(论文提纲范文)

(1)汉桃叶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三萜皂苷类
    1.2 挥发油类
    1.3 有机酸类
    1.4 甾醇类
    1.5 黄酮类
2 药理作用
    2.1 抗菌消炎
    2.2 镇痛抗炎及解痉
    2.3 降尿酸及影响尿酸转运蛋白
    2.4 抗惊厥
3 质量检测方法
    3.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3.2 紫外分光光度法
    3.3 高相液相色谱法
    3.4 比色法
    3.5 薄层色谱法
4 结语

(2)汉桃叶有机酸类成分研究及软膏剂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汉桃叶的研究概况
        一、汉桃叶的简介
        二、汉桃叶的生药学鉴定
        三、汉桃叶化学成分研究
        四、汉桃叶药理作用研究
        五、汉桃叶临床应用研究
        六、展望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炎症的研究进展
        一、炎症的研究概况
        二、抗炎药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经皮给药系统的简介
    第四节 立题依据
第二章 汉桃叶最佳提取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
    第一节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一、实验药材
        二、实验试剂
        三、实验仪器
    第二节 实验方法
        一、提取方法考察
        二、因素水平的确定
        三、实验方法
        四、反丁烯二酸含量的HPLC法测定
    第三节 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检测波长的选择
        二、色谱条件的考察
        三、线性关系的考察
        四、精密度实验
        五、稳定性试验
        六、重复性实验
        七、加样回收率实验
        八、样品测定
        九、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一、汉桃叶质量标准的历史记载
        二、HPLC研究汉桃叶的质量标准
第三章 汉桃叶有机酸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第一节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一、实验药材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材料和试剂
    第二节 有机酸的提取
        一、汉桃叶药材的总浸膏提取
        二、有机酸的提取
    第三节 有机酸的分离
    第四节 化合物的鉴定
        一、化合物Ⅰ的鉴定
        二、化合物Ⅱ的鉴定
    第五节 讨论与小结
        一、有机酸的提取和分离
        二、化合物的鉴定
第四章 汉桃叶软膏镇痛抗炎作用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第一节 汉桃叶软膏的制备和质量评定
        一、汉桃叶各组软膏的制备
        二、质量评定标准
    第二节 汉桃叶软膏镇痛抗炎作用的药效学实验
        一、镇痛作用的药效学实验
        (一) 实验材料
        (二) 小鼠热刺痛实验方法
        (三) 小鼠扭体实验方法
        二、抗炎作用的药效学实验结果
        (一) 实验材料
        (二) 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实验方法
        (三) 甲醛致小鼠足肿胀的实验方法
        (四) 小鼠炎性组织中PGE_2含量的测定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第三节 实验数据及结果
        一、汉桃叶各组软膏质量评定结果
        二、镇痛药效学实验结果
        三、抗炎作用的药效学实验结果
    第四节 讨论和小结
        一、汉桃叶软膏的制备
        二、镇痛药效学实验
        三、抗炎药效学实验
全文总结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汉桃叶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汉桃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试验材料及仪器
        1.1 实验药材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材料
        1.4 实验试剂
    第二节 汉桃叶的预试验
        2.1 预试验溶液的制备
        2.2 除杂
    第三节 汉桃叶的提取与分离
        3.1 有机酸提取分离
        3.2 有机酸的分离
        3.3 皂苷成分分离
        3.4 等比例乙酸乙酯正丁醇层分离与纯化
    第四节 化合物的鉴别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鹅掌柴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第一节 鹅掌柴属植物概况
    第二节 鹅掌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2.1 三萜及其苷类
        2.2 糖
        2.3 甾体类化合物
        2.4 有机酸
        2.5 其它
    第三节 鹅掌柴属植物的主要药理活性
        3.1 抗肿瘤活性
        3.2 抗病毒活性
        3.3 变态反应
        3.4 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3.5 急毒和亚急毒
    第四节 鹅掌柴属植物的临床应用
        4.1 治疗各种疼痛
        4.2 麻醉
        4.3 治疗哮喘
        4.4 治疗带状疱疹
第三章 汉桃叶研究概况
    第一节 历史
    第二节 汉桃叶生药学研究
        2.1 汉桃叶原植物
        2.2 栽培要点
        2.3 采收加工
        2.4 药材及产销
        2.5 汉桃叶药材性状
        2.6 药材显微鉴别
        2.7 理化鉴别
        2.8 性味及功效
    第三节 汉桃叶质量标准
    第四节 汉桃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4.1 汉桃叶的化学成分
        4.2 药理作用
第四章 结论与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附录

(5)汉桃叶抗炎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1.1 受试药物与试剂
    1.2 动物
    1.3 仪器
2 方法[6, 7]
    2.1 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法
    2.2 大鼠棉球肉芽肿
    2.3 醋酸扭体法
    2.4 热板法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汉桃叶不同提取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3.2 汉桃叶不同提取部位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3.3 汉桃叶不同提取部位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3.4汉桃叶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热板法的影响
4讨论

(6)天穹止痛胶囊防治偏头痛的药效学研究与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上篇 研究内容
    综述一 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综述四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偏头痛
        参考文献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天穹止痛胶囊的组方与相关药物研究
         1. 天穹止痛胶囊的配方分析
        2. 方中相关药物的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天穹止痛胶囊的药效学研究与作用机制探讨
        前言
        第一章 基础药效学研究
        第一节 天穹止痛胶囊的镇痛作用
        实验一 天穹止痛胶囊对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二 天穹止痛胶囊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节 天穹止痛胶囊的镇静作用
        实验三 天穹止痛胶囊对正常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作用机制探讨
        实验一 天穹止痛胶囊对皮下注射NTG 偏头痛大鼠模型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天穹止痛胶囊对皮下注射NTG 偏头痛大鼠模型血浆中CGRP、ET 含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天穹止痛胶囊对电刺激大鼠SSS 硬脑膜偏头痛模型血浆中CGRP、SP 和β-EP 含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天穹止痛胶囊对电刺激大鼠SSS 硬脑膜偏头痛模型PAG 区CGRP 及其受体mRNA 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7)汉桃叶片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薄层色谱鉴别
    2.2 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2.2.2 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5 系统适应性试验
        2.2.6 线性关系考察
        2.2.7 精密度试验与重复性试验
        2.2.8 稳定性试验
        2.2.9 测定波长的选择
        2.2.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2.2.11 样品测定
3 讨论

(8)七叶莲化学成分及药理临床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萜烯类化合物
    1.2 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1.3 有机酸类化合物
    1.4 其他成分
2 药理作用
    2.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1.1 对小鼠的镇静作用
        2.1.2 延长硫喷妥钠作用于小鼠的睡眠时间
        2.1.3 与戊巴比妥的协同作用
        2.1.4镇痛作用
        2.1.5 抗休克、抗惊厥作用
    2.2 对平滑肌的作用
    2.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4 毒性
3 临床应用

(9)偏头痛证治及方药应用规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中文英文)
前言
上篇 偏头痛方药的文献整理
    一、 治疗偏头痛方药文献资料搜集
    二、 治疗偏头痛古今方剂用药频率分类统计
    三、 治疗偏头痛古今方剂剂型及方剂数统计
    四、 治疗偏头痛古今方剂用法的归纳总结
    五、 《中华本草》治疗偏头痛药物的整理与分析
下篇 偏头痛证治及方药应用规律
    一、 偏头痛痛名的历史沿革及证候的描述
    二、 偏头痛病因病机的研究
        1. 祖国医学对偏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感受风邪
        1.2 情志内伤
        1.3 饮食不节
        1.4 忧思劳累
        1.5 久病致瘀
        2.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偏头痛的诱发因素
        2.2 偏头痛的病因病理
    三、 偏头痛辨证分型及遣方用药规律的研究
        1. 偏头痛的主要证型及治法方药
        1.1 风袭脑络证
        1.1.1 风寒证
        1.1.2 风热证
        1.1.3 风寒湿证
        1.2 阳亢风动证
        1.3 痰浊上蒙证
        1.3.1 痰湿证
        1.3.2 痰火证
        1.4 瘀血凝滞证
        2. 偏头痛的相兼证型及治法方药
        2.1 外风兼内风证
        2.2 风瘀阻络证
        2.3 风痰相结证
        2.3.1 外风挟痰证
        2.3.2 内风挟痰证
        2.4 痰瘀互阻证
        2.5 风痰瘀相兼证
        2.5.1 痰瘀互阻,风阳扰动证
        2.5.2 外感风寒,痰瘀互结证
        2.6 兼虚证
        2.6.1 兼气虚证
        2.6.2 兼阴血虚证
    四、 偏头痛的预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编
    附录1 治疗偏头痛古代方剂索引
        1.1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清及清之前治疗偏头痛方剂索引
        1.2 《中华本草》中清及清之前治疗偏头痛方剂索引
    附录2 治疗偏头痛现代方剂索引
        2.1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偏头痛清之后方剂索引
        2.2 1980~1999年临床报道治疗偏头痛方剂索引
        2.3 《中华本草》治疗偏头痛现代方剂索引
    附录3 《中华本草》治疗偏头痛药物索引
    附录4 综述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进展
致谢

(10)七叶莲总三萜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效及其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1.2 七叶莲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2.1 化学成分
        1.2.2 药理作用
        1.2.3 展望
    1.3 研究思路
第2章 七叶莲总三萜的提取工艺及纯化工艺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七叶莲总三萜提取方法的考察
        2.3.2 七叶莲总三萜纯化工艺的考察
    2.4 实验结果
        2.4.1 七叶莲总三萜提取工艺结果分析
        2.4.2 上样液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2.4.3 上样液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2.4.4 最大上样量的考察
        2.4.5 最适洗脱剂浓度的考察
        2.4.6 洗脱剂用量的考察
        2.4.7 验证试验
    2.5 讨论
第3章 七叶莲总三萜的抗炎镇痛作用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动物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七叶莲总三萜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3.3.2 七叶莲总三萜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3.3.3 七叶莲总三萜对CMC-Na致白细胞游走的影响
        3.3.4 七叶莲总三萜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
        3.3.5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七叶莲总三萜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3.4.2 七叶莲总三萜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3.4.3 七叶莲总三萜对CMC-Na致白细胞游走的影响
        3.4.4 七叶莲总三萜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
    3.5 讨论
        3.5.1 七叶莲总三萜对急性炎症的作用
        3.5.2 七叶莲总三萜镇痛活性的研究
        3.5.3 七叶莲总三萜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第4章 七叶莲总三萜对LPS诱发RAW264.7 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的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培养
        4.3.2 七叶莲总三萜对RAW264.7 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
        4.3.3 七叶莲总三萜对LPS诱导RAW264.7 巨噬细胞炎症介质NO的影响
        4.3.4 七叶莲总三萜对LPS诱导RAW264.7 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4.4 实验结果
        4.4.1 七叶莲总三萜对RAW264.7 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
        4.4.2 七叶莲总三萜对LPS诱导RAW264.7 巨噬细胞释放NO的影响
        4.4.3 七叶莲总三萜对LPS诱导RAW264.7 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4.5 讨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进展

四、汉桃叶注射液和汉桃叶片(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桃叶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 罗媛,晏婷,巩仔鹏,李月婷,王爱民,陈思颖,郑林,黄勇. 贵州农业科学, 2020(12)
  • [2]汉桃叶有机酸类成分研究及软膏剂开发[D]. 胡书平.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1)
  • [3]汉桃叶的化学成分研究[D]. 徐杰.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6(08)
  • [4]汉桃叶注射液和汉桃叶片[J]. 上海中药制药一厂. 中草药通讯, 1976(05)
  • [5]汉桃叶抗炎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筛选[J]. 刘娴,刘道芳,刘海兵,徐莉莉,宋礼华. 安徽医药, 2011(12)
  • [6]天穹止痛胶囊防治偏头痛的药效学研究与机理探讨[D]. 陈绍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7]汉桃叶片质量标准研究[J]. 张国跃,罗定强,乔蓉霞,王瑜. 中成药, 2008(06)
  • [8]七叶莲化学成分及药理临床研究概况[J]. 闫挨拴,党晓伟,刘晓明,李平,李俊芳. 中国乡村医药, 2007(03)
  • [9]偏头痛证治及方药应用规律的文献研究[D]. 倪世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1(01)
  • [10]七叶莲总三萜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效及其机制探究[D]. 秦思. 华侨大学, 2016(02)

标签:;  ;  ;  ;  

韩坚果叶注射液和韩坚果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