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电线路最佳供电半径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苏朝阳[1](2020)在《电力系统线损精益化管理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综合线损率指标是考量电网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全面反映了该电网在建设、生产、运维、管理工作中的精益化水平。尤其是近年来售电侧市场的全面放开,以及一般工商业、大工业电价的多次下调,企业利润逐步减少,使加强电力系统线损精益化管理对提升电网企业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各电网企业近年来工作的重点。而精益化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含人力、材料、资金、设备、时间以及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线损率按照形成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即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其中技术线损由电网硬件设备决定,管理线损由管理模式、管理力度等决定的。本文综合考虑了此两方面的因素,通过应用德尔菲法,综合了15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规划降损、技术降损、运行降损以及管理降损等4个一级综合评价指标,配电网供电半径合格率、10k V综合变压器容载比等11个二级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应用改进G1-密切值法,并结合15为专家意见和建议,逐层级指标、逐项指标计算权重数值,进而得到了一套完整的电力系统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以T市J区电网为例,应用该综合评价体系,找出管理水平较差区域,并利用PDCA循环制定了具体的降损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解决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较差的问题,并对治理效果进行跟踪评价。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线损精益化管理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
高健[2](2020)在《提升G供电公司配电网运营效率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电力系统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配电网运营管理不到位,配电网设备经常会发生故障,导致配电网故障强停率偏高、部分配电网设备电压质量不合格、部分配电网线路线损率偏高等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并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以及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对供电企业自身也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加强配电网的运营管理,积极探索配电网运营效率的提升对策,对于保证人民工作生活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繁荣以及促进供电企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G供电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设备运行周期理论,运用“5W2H”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G供电公司配电网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结合G供电公司现有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出提升G供电公司电网配电运营效率的对策。分析表明,G供电公司目前配电网运营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由于管理不够精细、配电线路设计不够完善、设备运行维护不到位和外力破坏等原因导致配电网设备发生故障相对偏多;二是配电网运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未能及时提升,电压管理过程中高科技应用较少,造成部分配电网设备电压质量合格率不高:三是配电网中部分配电线路老旧、变压器能耗高、输送线路过长等情况导致部分线路损耗不合理。四是配电网运营人员综合素质未能及时提高,一定程度影响了配电网运营效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提升G供电公司电网配电效率可从以下六方面进行。一是通过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使配电网设备处于健康的运行状态,从而降低配电设备的故障发生率;二是加强配电网防外破管理,降低配电网故障率;三是提升配电自动化运维技术应用水平,加强配电网的主动运维;四是加强配电网电压综合治理,减少低电压的影响;五是加强线损治理综合管理,降低配电网线路损耗;六是提升配电网标准化抢修管理,提升应急抢修效率;提升配电网运维人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员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配电网运营水平。
宋苗苗[3](2020)在《10kV配电网深度限流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配电网采用的传统自动重合闸方式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产生的短路电流不仅会使断路器的工作条件变得恶劣,还会对系统造成较大冲击。特别是随着国内配电网中电缆的大量使用,架空线与电缆线并存的混合线路大量涌现,传统自动重合闸的重合失败率升高,使得自动重合闸可以提升供电可靠性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因此研究一种在重合之前判断配电线路上是否还有故障的配电网自适应重合闸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深度限流型配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方案,即在发生故障时投入试探阻抗元件,利用流过试探阻抗元件的电流幅值区分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从试探阻抗中电阻的比例、限流深度以及瞬时性与永久性故障判定的需求三个方面,理论分析了试探阻抗元件的阻值选取问题。基于合适的试探阻抗元件的阻值,提出了永久性故障判据,即流经主开关与试探阻抗元件回路的电流幅值大于整定值时为永久性故障,反之则判定为瞬时性故障,以实现自适应重合闸。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配电线路模型,研究了试探阻抗元件投入时负荷特性、励磁涌流和负荷低电压脱网对故障判据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对理论分析得出的试探阻抗元件阻值进行适当修正,就可以消除负荷特性对故障判据的影响;在故障判据中增加0.3s的延时就可以有效区分短路电流与励磁涌流;当负载率较大时,试探阻抗元件的投入会导致敏感负荷低电压脱网,瞬时性故障时流过主断路器--试探阻抗元件回路的电流降低,不会对故障判据造成影响。通过建立配电网系统模型,对纯架空线路、纯电缆线路以及混合线路在不同故障位置、不同过渡电阻时发生三相及两相相间瞬时性和永久性故障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永久性故障判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探讨了铁芯电抗器和空芯电抗器设计试探阻抗元件的两种具体实现方法,得出相同阻抗值的空芯电抗器的尺寸远小于铁芯电抗器,最终选择以空芯电抗器来实现试探阻抗元件。
齐奇[4](2020)在《青岛地区应用20kV配电网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各个地区电力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新挑战,电网的供电能力急需提高,确定某一地区输配电电压序列,则能够影响该地区的电网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制定、设备类型研发、建设维护方式。本课题从电网规划的角度出发,针对青岛地区应用220/35/10kV电网在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研究青岛地区电力保障面临严峻考验情况应用20kV配电网的可行性。随着电力负荷的不断增长,青岛地区负荷密度已经发展到历史高点,持续增长的变电站数量及出线数量占用了大量的公共土地资源,城区配电网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220/35/10kV供电序列已不再能够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为解决上述矛盾,本文提出将20kV应用于配电网中的设想,说明其在有效降低电能损耗、减少变电站和线路走廊数量、优化电能质量、提升供电能力方面的显着优势,并研究20kV配电网在青岛地区的应用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借鉴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20kV配电网应用实例及多年的研究成果,为青岛配电网的规划提供相关素材,其中苏州工业园区与大连长兴岛20kV配电网的成功案例为青岛地区应用20kV配电网提供了参考。本文在阐述青岛地区配电网改造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现有35kV和10kV配电网设备,规划了20kV配电网改造方案及具体实施过程。通过分析青岛地区配电网应用20kV电压等级的实际案例,论证应用20kV配电网的可行性与经济性,进而归纳总结20kV配电网的运行经验,为其在青岛地区的最终应用打下基础。
高怡芳[5](2020)在《适应城市线路电缆化建设的无功补偿配置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电力系统中,合理地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为防止架空线路遭受破坏等引起事故以及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优化城市规划、节省土地资源,确保人们能够正常用电,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政府单位及电力企业决定采取架空输电线路下地实现电缆化改造。架空线路电缆化、新建电缆线路的投产,电网的无功问题将更加凸显,现有的无功补偿配置标准将不再适用,应顺势改变。为了适应电网线路电缆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对现行的无功补偿配置标准进行重新审视,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首先,调研目前电网对于无功补偿规范的实施情况,结合实际城市电网,了解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配置现状,收集无功补偿设备运行数据,掌握其运行利用情况,分析目前无功补偿设备配置的合理性,提出对无功补偿配置标准进行改进的必要性。其次,建立110kV典型结构模型,提出评价指标,进行仿真研究,总结分析不同线路电缆化建设程度下110kV变电站容/感性无功配置比例,给出相应类型的无功补偿配置推荐值,研究城市线路电缆化建设下变电站无功补偿差异化配置方法;再次,通过建立典型10kV中压线路模型,分析不同网架类型、不同线路电缆化建设程度和不同负荷特性下,中压线路无功补偿配置的差异性,给出相应的无功补偿配置推荐值,研究线路电缆化建设下中压线路无功补偿配置方法;最后,利用实际110kV网架、和10kV线路,对给出的110kV变电站容/感性无功补偿推荐值、10kV线路无功补偿配置推荐值进行验证。
宋滕飞[6](2019)在《10kV电网线路损耗特性及降损措施的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今全球环境持续恶化、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背景下,节能降损已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响应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电网线损率是电网运营企业经济技术指标中的重要一项,其中10kV配电网线路损耗是电网全网线损的主要组成部分。电网运营企业从电网的规划设计,到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上的各个环节,都应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电网线损率,以保障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在合理规划设计、加快建设和优化网架的同时,正逐步推进科学管理模式,创新降损新技术新设施,持续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全力将电网损耗降到最低。同时,这也是国家电网公司维护经营成果,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论述了 10kV配网线损相关基本理论,包括概念、分类、影响因素等,并对目前线损计算常用方法进行全面的研究与比较,总结不同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利弊。针对传统计算方法精确度差、数据获取难、计算周期长等问题,通过借助智能节点监测设备,运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大数据平台,准确收集10kV电网各类结构数据和电量信息,以此开展10kV配电网线损分段计算,并建立有效模型,科学、快速地进行线损计算与分析。同时,对分段计算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基于线损计算数据对10kV配电线路损耗和下级台区线损的起因和组成进行归纳汇总。然后对实际工作中烟台城区某10kV配电网进行举例验证,通过相关大数据平台中电量等信息的汇总分析,将10kV配电网分为:10kV线路部分和低压台区两个部分。在10kV线路方面采用新式高压电能表实现线损分段计算,在低压台区方面采用低压节点线损监测单元(NMU)实现线损分段计算,快速定位电量损失点和异常故障点,准确得到线损计算结果。再经过不同节点的电量比较和现场检查,明确10kV配网线损问题根源,据此找到可靠的解决举措,同时将整改前后线损率进行比对,得出所述方法和整改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总结出降低10kV配网线损的可靠措施。在采取技术措施降损同时,还提出了通过加强绩效考核、技能培训、管理创新等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10kV配电网线损精益水平。展望未来配网线损智能的管理发展方向,电网经营企业在营销、生产等各环节各专业领域,应不断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在1OkV配电网线损管控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广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一体化线损系统等大数据信息平台,并借助高压电能表、低压节点线损监测单元等智能节点监测设备,实现线损的分段计算,以适应新形势下配电网的快速发展,科学高效地开展节能降损工作。
余声望[7](2019)在《快速开关型串联补偿装置在农网电压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电力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人们对于电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合理的无功配置不仅能够降低线损、提高供电能力从而保证电压质量,而且还能提高电网的稳定性,特别是电压稳定性。随着配电系统负荷的日益増长,无功需求也日益增大,当无功功率不平衡时,会出现系统功率因数和电压降低、电能质量下降、线损增高等问题,因此合理的无功分配是保证配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有效手段,对于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供电企业投资策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配电网普遍存在长供电半径的单辐射型供电线路,由于其线路线径过小,供电半径过长,电力传输过程中往往出现电压降落过大,线路末端出现低电压的现象。针对上述现象,论文首先对架空配电网及配电网串补装置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论述,并且针对现阶段国内外对电压质量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发现串补装置在提升10k V架空配电网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降低电压波动率方面的有效性,同时总结出串补装置安装容量及位置的方法。以我国湛江廉江供电区域为例,分析其10k V配电网网架现状,查找线路末端低电压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快速开关型配网串补装置提升湛江廉江地区10k V配电网电压质量的技术措施。并以10k V高桥线作为试验线路,通过PSASP图模一体化平台仿真分析串补装置不同补偿位置、不同补偿容量安装前后对电压质量、电压波动率、线路线损等的提升效果,以此为据论证得出10k V高桥线最佳安装方案。最后以项目实施后线路末端各配变台区首端电压的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基于快速开关型配网串补装置对线路电压的提升效果,可见在维持现有运行方式下10k V高桥线线路负荷末端电压波动范围由以前的±20%以上控制到国家标准GB/T12325规定的±10%以内。有效的解决了10k V高桥线路存在的线路末端电压过低问题。同时,为解决湛江廉江地区长供电半径线路末端低电压问题探索出一条投资少、见效快而又方便运行维护的解决途径。进一步提升供电企业的配电网运行水平,提高居民用电质量。
雷宇[8](2019)在《基于自适应重合闸的就地智能馈线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配电网故障率较高,其中大部分为瞬时性故障,自动重合闸的应用对于提升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配电线路所广泛采用的传统重合闸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盲目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产生的短路电流会对系统产生较大冲击,甚至引起电缆起火、爆炸等的严重后果。另外,当前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方案中广泛采用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的相间故障定位和隔离方案,在故障处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多次短路冲击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具体工作如下:提出了一种新型限流型配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装置,该装置根据配置的试探阻抗元件不同,可分为配置试探电抗器型或配置试探电阻器型两种类型。通过分析几种典型型号电缆及架空线路,计算得到两种试探阻抗元件阻抗值的取值范围,以限制短路电流,并提出了永久性故障判据,实现自适应重合闸。借助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了永久性故障仿真模型。研究在适宜取值范围内的不同试探阻抗元件能够有效抑制合闸涌流,并且不受负荷性质的影响,验证了所提出的永久性故障判据能够准确判别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同时该范围内的试探阻抗元件投入后,不会导致严重的电压暂降问题。基于就地智能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研究将新型限流型配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应用于就地智能馈线自动化系统中,提出了不同应用场景,其可以与配电线路的继电保护配置相结合,替代具有保护功能的配电线路出线开关或分支开关;或是替代传统的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的就地智能馈线自动化技术中的重合器;亦或是将馈线上所有参与馈线自动化的开关全部配置为限流型配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装置,通过设计各开关之间的动作逻辑配合,实现了基于多级限流型自适应重合闸装置相互配合的就地智能馈线自动化方案。
王志双[9](2019)在《配电网能效评估与网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能效管理、降损节能的关键,因而进行配电网能效的提高,其影响将更为深远。而网架结构是中压配电网的“筋骨”,网架优化是电网安全、可靠、经济、优质运行的基础。城市配电网网架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仅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美观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我国配电网规模较大,网架接线模式较多,但对接线模式的合理选择并未进行深入探讨,造成配电网目标网架接线模式混乱无序的弊端,因而,网架结构是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本文从配电网技术评估和接线模式两方面对配电网网架进行优化,注重配电网接线模式的实用性,以实际地区典型配电网为例,提出不同接线模式的优化方案,以此实现对配电网节能化改造。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和参考相关文献建立配电网网架能效指标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涵盖了转供能力、供电质量、供电能力、变电设备及技术装备;评估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该指标体系各单项指标的权重,结合单项指标实际值,得到评估对象的总分,并根据分值的大小找出配电网网架薄弱环节,选取不同接线模式的供电模型对其进行优化,以此找到最优的目标网架。在网架优化过程中,如何确定网架的优化方案,使其既能适应城市负荷发展,又能满足用户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优化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典型的接线模式,总结出各个接线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在依据供电区域实际情况和常用的线路改造方式:包括线路切改、新建出线、双电源供电改造、大截面导线更换等,建立不同接线模式的供电模型方案,实现对网架的优化。最后,选取某一实际供电区域为代表,进行配电网网架优化的案例分析。通过对该地区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计算,应用配电网网架能效指标体系计算出该地区网架综合能效分值,找出其薄弱环节,并选出问题突出的多条线路,给出合理的接线模式优化方案,进行网架优化。
左毅[10](2019)在《长距离管道工程变配电系统节能分析与实现》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建筑的规模和能耗也在大幅增加,而其中低压配电的电气能耗占能耗总量的30%左右,而且由于对配电系统电气节能的普遍不重视,造成电能浪费严重,很多高耗能建筑电气系统还在楼宇建筑中使用。对于楼宇建筑而言,包括了非常多的用电设备其中涉及到调压功能的变压器和一些相关的居民设备,比如调节温度的空调装置,上下楼的电梯设备等等,这些设备的用电量在总电能的中占比很大,因此建筑电气节能必然成为建筑节能中的重点,本文主要关注配电线路节能、变压器节能、照明节能、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节能,并根据能耗的技术经济分析,提出节能的具体措施。论文首先设计合理的管道节能工程系统,包括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负荷中心、负荷计算、功率因素与节能,在节能工艺技术以及电气设备选择上也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海南省某环岛网输气管道工程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正常的的生产和生活管理活动、能耗指标以及节能措施;然后构建长距离管道工程变电系统节能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等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进行汇总分析,对于海南省某环岛管网输气管道工程输综合利用配电线路节能、照明节能、变压器节能以及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节能构建节能指标体系,并构建总体评价指标体系,以设计实现该节能项目;最后,论文对海南省某环岛管网输气管道工程进行指标分析,通过各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得出该海南省某环岛管网输气管道工程设计项口实现为良好。论文结果表明,通过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在海南省某环岛管网输气管道工程中的确实达到了节能的效果,节省了投资,提高了经济效益。项目初期在节能措施上的投入,换来的是项目运行过程中持久的节能效果,运行时间越长,节能效果越明显。
二、配电线路最佳供电半径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配电线路最佳供电半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力系统线损精益化管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2 线损率的计算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力系统线损精益化管理评价 |
3.1 综合评价指标的概念 |
3.2 综合评价工作的组成部分 |
3.3 构建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3.4 综合评价体系实践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损精益化管理的优化 |
4.1 PDCA循环方法理论简介 |
4.2 制定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的计划 |
4.3 执行提升计划 |
4.4 检查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计划成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提升G供电公司配电网运营效率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 |
1.2.2 国外文献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配电网运营效率 |
2.1.2 SOP标准作业程序 |
2.2 基础理论 |
2.2.1 “5W2H”分析法理论 |
2.2.2 设备运行生命周期理论 |
2.2.3 “6S”理论 |
第3章 G供电公司配电网运营效率现状 |
3.1 G供电公司简介 |
3.2 G供电公司配电网运营效率现状 |
3.2.1 G地区社会环境现状 |
3.2.2 G供电公司配电网生产运营现状 |
第4章 G供电公司配电网运营效率不高的主要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G供电公司配电网运营效率不高的主要表现 |
4.1.1 配电网设备故障率偏高 |
4.1.2 配电网低电压现象 |
4.1.3 配电网线损不合理 |
4.2 影响G供电公司配电网运营效率的因素分析 |
4.2.1 配电网设备因素的影响 |
4.2.2 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因素的影响 |
4.2.3 技术水平因素的影响 |
4.2.4 外在因素的影响 |
第5章 提升G供电公司配电网运营效率的对策 |
5.1 降低G供电公司配电网设备故障率 |
5.1.1 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 |
5.1.2 完善防外力破坏管理 |
5.2 提升G供电公司配电网自动化设备及运维技术应用水平 |
5.2.1 加强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提升管理 |
5.2.2 加强配电自动化的规划建设 |
5.3 加强G供电公司配电网电压质量管理 |
5.3.1 加强低电压综合治理管理 |
5.3.2 配电网低电压综合治理方案 |
5.4 加速G供电公司配电网线路损耗不合理处理 |
5.4.1 降低配电网线路损耗的管理措施 |
5.4.2 降低配电网线路损耗的技术方案 |
5.5 提升G供电公司配电网故障应急抢修效率 |
5.5.1 多方面提升配电网标准化抢修管理 |
5.5.2 提升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的方案 |
5.6 提升G供电公司配电网运维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
第6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10kV配电网深度限流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2 带有深度限流装置的三相自适应重合闸方案 |
2.1 基本原理 |
2.2 试探阻抗元件阻值的选取 |
2.2.1 从试探阻抗中电阻比例的角度 |
2.2.2 从深度限流的角度 |
2.2.3 从可靠区分故障性质的角度 |
2.3 永久性故障判据 |
2.4 本章小结 |
3 永久性故障判据的影响因素 |
3.1 负荷特性对故障判据的影响 |
3.2 励磁涌流对故障判据的影响 |
3.2.1 不同合闸相角时的励磁涌流仿真 |
3.2.2 不同合闸阻抗下的励磁涌流仿真 |
3.3 负荷低电压脱网对故障判据的影响 |
3.3.1 瞬时性故障时馈线上的电压降 |
3.3.2 典型负荷低电压脱网特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算例验证 |
4.1 仿真模型 |
4.2 在纯架空线路的应用 |
4.3 在纯电缆线路的应用 |
4.4 在混合线路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5 试探阻抗元件的实现 |
5.1 铁芯电抗器 |
5.2 空芯电抗器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青岛地区应用20kV配电网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青岛地理环境与经济地位 |
1.1.2 青岛电力发展概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方案简述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20kV配电网的经济性分析 |
2.1 设置20kV电压等级的必要性 |
2.2 设置20kV电压等级的技术性 |
2.2.1 单项技术参数 |
2.2.2 电网结构 |
2.2.3 可靠性 |
2.3 设置20kV电压等级的经济性 |
2.3.1 研究思路 |
2.3.2 网络建设投资费用 |
2.3.3 网络年运行费用 |
2.4 设置20kV电压等级的社会资源性 |
2.4.1 研究思路 |
2.4.2 变电站占地面积 |
2.4.3 线路走廊占地面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kV配电网可行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20kV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
3.2.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
3.2.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
3.2.3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
3.2.4 20kV配电网接地方式的应用 |
3.3 设备再利用情况分析 |
3.4 青岛电网应用20kV配电网可行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岛电网现状分析 |
4.1 供电区整体概况 |
4.2 区域高压网络现状 |
4.2.1 220kV变电站分析 |
4.2.2 110kV变电站分析 |
4.2.3 35kV变电站分析 |
4.3 中压配电网网络现状 |
4.3.1 中压配电网概况 |
4.3.2 10kV线路基本情况分析 |
4.3.3 10kV开关类设施和设备情况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0kV配电网建设规划 |
5.1 青岛市区20kV改造方案叙述 |
5.2 配电网改造原则 |
5.2.1 改造基本原则 |
5.2.2 分阶段改造原则 |
5.2.3 分区域改造原则 |
5.3 改造实施方案 |
5.3.1 开关柜的选择 |
5.3.2 线缆设备的选择 |
5.3.3 变压器设备的选择 |
5.3.4 无功补偿类设备选择 |
5.4 改造方案举例 |
5.4.1 线路改造方案 |
5.4.2 变电站改造方案 |
5.4.3 用户站改造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适应城市线路电缆化建设的无功补偿配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压电网无功补偿配置研究分析 |
1.2.2 中压配电网无功补偿配置研究现状 |
1.3 无功补偿现状调研 |
1.3.1 无功补偿配置情况 |
1.3.2 无功补偿装置运行情况 |
1.3.3 现状问题总结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5 软件介绍 |
第二章 高电缆化率配电网无功规划建模 |
2.1 无功优化规划数学模型 |
2.1.1 变电站无功优化规划的数学模型 |
2.1.2 10kV线路无功优化规划的数学模型 |
2.1.3 线路电缆化对无功优化规划的影响 |
2.2 仿真模型 |
2.2.1 110kV电网典型模型概况 |
2.2.2 10kV典型线路模型 |
2.3 指标定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线路电缆化建设下高压配电网无功补偿配置方法研究 |
3.1 架空网络无功补偿配置计算 |
3.2 电缆网络无功补偿配置计算 |
3.3 架空电缆混合网络无功补偿配置计算 |
3.3.1 线路电缆化率为25%的110kV网架无功补偿配置计算 |
3.3.2 线路电缆化率为50%的110kV网架无功补偿配置计算 |
3.3.3 线路电缆化率为75%的110kV网架无功补偿配置计算 |
3.3.4 电缆化率对无功补偿配置影响分析 |
3.4 不同线路模型无功补偿配置计算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路电缆化建设下中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配置方法研究 |
4.1 架空线路无功补偿配置计算 |
4.2 电缆线路无功补偿配置计算 |
4.3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无功补偿配置计算 |
4.3.1 配电线路电缆化率为25%的线路无功补偿配置计算 |
4.3.2 配电线路电缆化率为50%的线路无功补偿配置计算 |
4.3.3 配电线路电缆化率为75%的线路无功补偿配置计算 |
4.3.4 电缆化率对无功补偿配置影响分析 |
4.4 不同线路模型无功补偿配置计算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实例分析 |
5.1 110kV片区的工程算例 |
5.2 10kV线路的工程算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10kV电网线路损耗特性及降损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线损研究现状 |
1.2.2 理论线损计算研究现状 |
1.2.3 降损措施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10kV电网线损基本理论和传统计算方法 |
2.1 10kV电网线损基本理论 |
2.1.1 线损基本概念及组成 |
2.1.2 线损影响因素 |
2.1.3 线损理论计算和节能降损的实际意义 |
2.2 10kV电网元件的数学模型 |
2.2.1 10kV配电线路数学模型 |
2.2.2 0.4kV低压线路数学模型 |
2.2.3 配电变压器数学模型 |
2.2.4 用电负荷数学模型 |
2.3 传统10kV电网线损计算常用方法 |
2.3.1 均方根电流法 |
2.3.2 平均电流法 |
2.3.3 最大电流法 |
2.3.4 等值电阻法 |
2.3.5 电压损失法 |
2.3.6 潮流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平台与节点监测设备的线损分段分析法 |
3.1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分析方式 |
3.1.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上的主要功能 |
3.1.2 线损模型维护与分析 |
3.1.3 线损数据的计算与分析 |
3.2 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线损分析方式 |
3.2.1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简介 |
3.2.2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数据来源 |
3.2.3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功能优势 |
3.3 智能节点线损监测设备 |
3.3.1 新式高压电能表 |
3.3.2 低压节点线损监测单元(NMU) |
3.4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线损异常处理流程 |
3.5 10kV配电网线损分段计算分析方法 |
3.5.1 10 kV线路线损分段分析 |
3.5.2 台区线损分段分析 |
3.6 线损分段分析法的优势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烟台市10kV暖山一线配网线损实例分析 |
4.1 10kV暖山一线配网基本情况 |
4.2 利用大数据平台开展10kV配电网线损分析 |
4.2.1 10kV配网线路线损输入电量分析 |
4.2.2 10kV配网线路线损输出电量(售电量)分析 |
4.2.3 10kV配网线损智能看板分析功能 |
4.3 10kV线路线损分段计算与分析 |
4.3.1 合理布置安装新式高压电能表 |
4.3.2 一级分支线损电量分析 |
4.3.3 二级分支线损电量分析 |
4.3.4 二级节点至变压器段线损电量分析 |
4.3.5 变压器损耗电量分析 |
4.4 低压台区线损分段计算与分析 |
4.4.1 合理布置安装低压节点线损监测单元 |
4.4.2 台区一级分支、二级分支分段线损分析 |
4.4.3 台区表箱单元分段线损分析 |
4.5 10kV暖山一线配电网高损原因分析 |
4.5.1 10kV线路高损原因分析 |
4.5.2 低压台区高损原因分析 |
4.6 10kV暖山一线降损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0kV配电网降损措施分析 |
5.1 10kV配电网技术降损措施 |
5.1.1 优化升级配网架构 |
5.1.2 配置变压器经济运行 |
5.1.3 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 |
5.1.4 合理平衡变压器三相负载 |
5.2 10kV配电网管理降损措施 |
5.2.1 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体系 |
5.2.2 加强多专业协同配合能力 |
5.2.3 加强反窃电查处力度 |
5.2.4 推广运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开展线损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快速开关型串联补偿装置在农网电压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网电压质量解决措施的研究现状 |
1.2.2 串联补偿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应用 |
1.3.1 应用前景 |
1.3.2 社会效益 |
1.3.3 经济效益 |
1.4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廉江电网高桥线低电压分析 |
2.1 电网现状分析 |
2.1.1 廉江电网现状 |
2.1.2 高桥线现状分析 |
2.2 高桥线电压仿真软件介绍 |
2.2.1 PSASP简介 |
2.2.2 仿真模型的各元件参数 |
2.3 潮流计算算法的选择 |
2.3.1 PSASP软件提供的算法 |
2.3.2 牛顿法(电流式) |
2.3.3 10kV高桥线电压仿真分析 |
2.4 线路低电压分析 |
2.4.1 线路供电半径分析 |
2.4.2 高桥线导线线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快速开关型串补装置原理及选型 |
3.1 固定串联补偿的基本原理 |
3.2 快速开关型串补设备原理 |
3.2.1 串补装置的电气一次接线 |
3.2.2 系统结构布置图 |
3.3 快速开关型串补设备的选型 |
3.3.1 根据电气信号自动进行装置的投退 |
3.3.2 控制器的人工操作功能 |
3.3.3 实时监测功能 |
3.3.4 事件记忆和故障录波功能 |
3.3.5 装置的操作闭锁功能 |
3.3.6 串补设备运行条件 |
3.4 串补的位置确定原则 |
3.5 串补容量的理论确定方法 |
3.6 配电网采用固定串联补偿的优点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网串补装置的应用实例分析 |
4.1 高桥线补偿点与串补容量的选择 |
4.1.1 串补点的选择 |
4.1.2 串补容量的选择 |
4.1.3 电气一次部分的额定参数 |
4.2 串补装置安装后提升效果仿真 |
4.2.1 串补装置安装后对电压的提升 |
4.2.2 快速开关型串补设备安装后电压波动率降低 |
4.2.3 快速开关型串补装置备安装后提升线路输送能力 |
4.2.4 快速开关型串补装置安装后线路线损大幅下降 |
4.3 串补装置的实际运行效果分析 |
4.3.1 10kV高桥线主干线#267杆供销社#2公变 |
4.3.2 10kV高桥线主干线#412杆供电所台变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自适应重合闸的就地智能馈线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适应重合闸 |
1.2.2 就地智能馈线自动化 |
1.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2 新型限流型配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装置 |
2.1 基本原理 |
2.2 试探阻抗元件的选取 |
2.2.1 试探电抗器的范围 |
2.2.2 试探电阻器的范围 |
2.3 永久性故障的判别 |
2.4 小结 |
3 励磁涌流、负荷特性对故障判据的影响 |
3.1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产生及抑制原理 |
3.2 恒功率负荷的原理及影响 |
3.3 仿真分析 |
3.3.1 基于试探电抗器的仿真研究 |
3.3.2 基于试探电阻器的仿真研究 |
3.4 瞬时性故障时各级馈线段电压 |
3.5 小结 |
4 基于限流型配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的就地智能馈线自动化 |
4.1 与配电线路保护配合应用 |
4.2 限流型自适应重合闸装置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应用 |
4.3 多台限流型配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装置配合的馈线自动化 |
4.4 小结 |
5 总结及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配电网能效评估与网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概述 |
1.2.1 配电网接线方式研究现状 |
1.2.2 配电网能效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配电网网架能效影响因素与改造措施 |
2.1 配电网网架能效因素 |
2.1.1 转供能力 |
2.1.2 供电能力 |
2.1.3 供电质量 |
2.2 配电网网架改造措施 |
2.2.1 改变接线模式 |
2.2.2 缩短线路供电半径 |
2.2.3 增大导线截面 |
2.2.4 增加并列线路运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电网能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 |
3.1 能效指标体系构建 |
3.1.1 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
3.1.2 指标体系构建 |
3.2 能效指标的评分规则 |
3.3 评估方法及MATLAB编程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3.3.3 应用MATLAB软件实现评估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与改造准则 |
4.1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 |
4.1.1 架空线路的接线方式 |
4.1.2 电缆线路的接线方式 |
4.2 配电网网架的优化准则 |
4.2.1 架空线路的优化 |
4.2.2 电缆线路的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际案例分析 |
5.1 算例说明 |
5.1.1 案例地区配电网网架能效水平得分情况 |
5.1.2 该地区配电网能效分析 |
5.2 案例地区配电网网架优化方案 |
5.2.1 该地区配电网网架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2 网架优化方案 |
5.2.3 配电网网架优化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长距离管道工程变配电系统节能分析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合理的管道节能工程系统规划 |
2.1 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 |
2.1.1 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 |
2.1.2 负荷中心 |
2.1.3 负荷计算 |
2.1.4 功率因数与节能 |
2.2 选择节能的工艺及技术 |
2.2.1 电缆节能工艺及技术 |
2.2.2 电力变压器生产的节能工艺及技术 |
2.3 选择节能的电气设备 |
2.3.1 照明节电类设备 |
2.3.2 电机类节能 |
2.3.3 变频器类节电设备 |
2.4 本章小结 |
3 环岛管网输气管道节能工程概况 |
3.1 工程概况 |
3.2 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管理活动中的主要能耗分析 |
3.2.1 电能损耗 |
3.2.2 气耗 |
3.3 综合能耗量 |
3.4 能耗指标 |
3.5 节能措施 |
3.5.1 输气管道节能措施 |
3.5.2 供配电系统及照明 |
3.5.3 太阳能供电系统 |
3.5.4 建筑节能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4 长距离管道工程变电系统节能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
4.1 长距离管道工程变电系统节能设计分析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4.2 管道工程节能设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配电线路节能 |
4.2.2 照明节能 |
4.2.3 变压器节能 |
4.2.4 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节能 |
4.3 总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环岛管网输气管道工程项目设计分析与实现 |
5.1 管道节能工程指标分析 |
5.1.1 配电线路节能情况分析 |
5.1.2 照明节能分析 |
5.1.3 变压器节能分析 |
5.1.4 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节能分析 |
5.2 节能工程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各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5.3.1 确定评价评语等级 |
5.3.2 确定指标隶属度 |
5.4 管道工程项目节能模糊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配电线路最佳供电半径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力系统线损精益化管理应用研究[D]. 苏朝阳.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2]提升G供电公司配电网运营效率的对策研究[D]. 高健. 扬州大学, 2020(05)
- [3]10kV配电网深度限流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D]. 宋苗苗.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青岛地区应用20kV配电网的可行性研究[D]. 齐奇. 青岛大学, 2020(01)
- [5]适应城市线路电缆化建设的无功补偿配置方法研究[D]. 高怡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10kV电网线路损耗特性及降损措施的研究[D]. 宋滕飞. 山东大学, 2019(03)
- [7]快速开关型串联补偿装置在农网电压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余声望.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8]基于自适应重合闸的就地智能馈线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D]. 雷宇.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9]配电网能效评估与网架优化研究[D]. 王志双.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10]长距离管道工程变配电系统节能分析与实现[D]. 左毅.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