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侏罗白垩纪古火山机体(论文文献综述)
林敏[1](2013)在《福建镇前地区晚中生代火山作用》文中提出福建北部的镇前地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闽西北隆起带与闽东火山断拗带交汇部位。本文对镇前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进行了详细调研,划分了火山地层层序、火山活动旋回和火山岩岩相,确定了火山岩形成时代以及火山机构和火山构造,分析了区域火山作用过程,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和认识。研究区晚中生代火山地层可以划分为晚侏罗世长林组和南园组以及早白垩黄坑组和寨下组4个组,而根据岩石组合、地层层序和接触关系,又可将这四个组的地层进一步划分为12个岩性段。在长林组、南园组、黄坑组中分布有较多的古生物化石。根据成分和结构,可将晚侏罗世南园组中的碎斑熔岩划分为酸性粒状碎斑熔岩、酸性含角砾粒状碎斑熔岩、酸性霏细状碎斑熔岩、酸性隐晶状碎斑熔岩、中酸性粒状碎斑熔岩、中酸性含角砾粒状碎斑熔岩、中酸性隐晶状碎斑熔岩等7种岩石类型。其中边缘相的酸性霏细状碎斑熔岩覆盖于第四段熔离型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之上,而各类碎斑熔岩之间呈过渡关系。碎斑熔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8.06±0.33Ma,而熔离型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50.70±0.38Ma。研究区火山活动可以划分为3个沉积-喷发旋回,而火山活动产物可以划分为爆发相(包括空落堆积相、碎屑流堆积相和崩落堆积相)、爆溢相、喷溢相、侵出-溢流相、火山通道相、喷发-沉积相及潜火山相等七种类型,并可以鉴别出4种火山岩相组合类型。研究区至少存在5个火山喷发盆地和喷发亚带等Ⅳ级火山构造,44个破火山、穹状火山、锥状火山、层状火山以及性质不明的火山喷发中心等Ⅴ级火山构造,其中包括新识别出的35个火山喷发中心。火山机构空间组合方式有串珠状、叠置式、切割式、卫星式等4种形式。区内晚侏罗世火山岩及火山构造呈北东向带状展布,构成寿宁-梅林北东向火山喷发带,表明区内晚侏罗世火山活动主要受北东向基底断裂控制。早白垩世火山岩及火山构造呈北西向串珠状排列,受北东和北东东向基底断裂的影响明显,构成松溪-宁德北西向火山喷发带,表明区内早白垩世火山活动主要受北西向断裂以及北东和北东东向基底断裂构造控制。
王硕[2](2014)在《吉黑东部显生宙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吉黑东部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夹持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西太平洋板块之间,横跨全球三大显生宙构造成矿域中的古亚洲洋构造成矿域和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经历了两大构造成矿域的叠加和转换。研究区由佳木斯地块、完达山陆缘增生带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多个地质构造单元拼合而成,致使区内的构造-岩浆作用复杂而独特,使包括研究区在内的我国东北地区成为除青藏高原外,探测中国大陆岩石圈时空结构及不同圈层相互作用,揭示显生宙地球动力学演化的另一理想场所。区内复杂而独特的地质构造演化及与之相伴的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为大规模内生金属成矿作用提供了优越的成矿条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区内共发现金属矿床近百处,其中大中型矿床30余处,显示出巨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我国东北地区被大面积火成岩覆盖,特别是花岗岩,与内蒙、蒙古国及俄罗斯境内靠近我国部分共同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省。早古生代,吉黑东部及临区各微陆块拼贴成联合地块(佳蒙地块),岩浆岩在各单元均有分布,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少见,主要为橄榄岩、角闪石岩、辉长岩等。中酸性侵入岩多呈片麻状,黑云母发育,主要岩性有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侵入寒武系地层内呈不规则岩基产出;早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早期,联合地块统一基底裂解,研究区处于岩浆活动的平静期;古生代晚期,区内陆块再次碰撞拼合,形成小兴安岭西北部黑河-嫩江拼合带附近的碱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组合、佳木斯地块西南缘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伊春-鹤岗一带的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组合;晚古生代末期,古亚洲洋沿西拉木伦-长春-延吉一线闭合,随后形成大面积三叠纪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镁铁-超镁铁质岩;早侏罗世花岗岩类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呈NNE-NE向展布,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有少量闪长岩和碱长-碱性花岗岩;中生代晚期,研究区进入伸展作用的高峰期,火成岩多为小岩株状、岩脉状分布的斑岩体和脉岩,常与同期火山岩相伴产出,主要岩石类型有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等。本文论述了吉黑东部地区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本区显生宙四个主要的成矿系列,分别为:①海西期与同碰撞-后碰撞环境下岩浆活动有关的造山型金矿成矿系列(260~250Ma);②印支期与后碰撞伸展环境下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型矿床成矿系列(230~210Ma);③晚三叠世末至早侏罗纪与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型(细/网脉状)钼矿和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200~170Ma);④燕山晚期伸展背景下的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系列(133~106Ma)。通过对本区矿床与相关岩体的年代学研究发现,吉黑东部成矿作用的高峰期与显生宙岩浆侵入活动基本吻合,成矿高峰期稍滞后于侵入活动峰值约10Ma,二者在时间关系上具有很好的耦合性。重新定义了区内部分矿床的成因类型及成矿特征:四平山金矿原定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亚类-热泉型金矿,本次研究认为其应为世界上首例陆相热水喷流沉积与浅成低温热液共生型金矿;金厂金矿区内岩浆活动复杂且呈多期次活动特点,其成因类型为斑岩与浅成低温热液过渡型金矿床;赤卫沟金矿的碳酸盐矿脉应形成于碱性环境中;本文还报道了我国东北地区首例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即河口林场锡矿,通过对该矿床成矿母岩体的研究显示,它与邻区锡霍特-阿林锡成矿省内岩浆活动具有良好的亲缘性,对比后认为该矿床应为成矿省在我国境内的延伸部分。归纳总结了吉黑东部地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岩浆岩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发现矿体的产出受岩浆活动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而从岩浆活动与矿床的区域分布特点划分出三个较大的矿集区,它们分别为:1、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2、佳木斯-兴凯成矿带;3、延边成矿带。结合吉黑东部地区岩浆活动情况与矿床的时空分布与成矿类型,提出以下找矿思路:斑岩型/细网脉型钼矿床找矿的有利地段是:①黑龙江省乌伊岭-伊春-通河一带;②吉林省舒兰县七里乡-吉林大黑山一带。矽卡岩型矿床找矿有利地区是伊春地区和滨东地区,重点找矿工作区是:①弓棚子铜锌矿化区;②秋皮沟铜锌矿化区;③一撮毛岩体周边铁、铜多金属矿化区;④土门岭多金属矿化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主要分布于黑河-逊克-嘉阴以南地区,产于北西向分布的燕山晚期陆相火山岩带内。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系统金、铜矿主要产出在区域上东西向大断裂和其共轭断裂控制中生代火山盆地和隆起构造格架,以及隆褶带、断陷盆地带的次级隆起区。
李平洋[3](2019)在《华南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来自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的制约》文中研究表明华南板块东南部广泛分布晚中生代岩浆岩省,其主要岩石类型包括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及火山碎屑岩等。近几十年来,这些岩石的年龄、成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已成为中外地质学家们研究的焦点。但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主要是该区的晚中生代侵入岩,对于同时期形成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的关注相对较少。本研究选择华南东南部的福建省永泰-园庄地区的近北东向展布的巨型环状火山构造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构造中发育的较为典型的晚中生代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开展详细的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及其Hf同位素、地球化学全岩主微量元素的研究,限定了该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活动的年龄,厘定其岩浆来源。从岩石类型来看,岩石样品分别为晶屑凝灰岩(SC54)、安山质晶屑凝灰岩(SC55)、熔结凝灰岩(SC58)及紫红色流纹岩(SC64)。锆石U-Pb年代学结果表明,样品SC54、SC55、SC58的年龄分别为ca.125Ma、ca.128Ma和ca.126Ma,是早白垩世火山活动的产物;流纹岩SC64岩样的年龄为ca.95Ma,是晚白垩世火山活动的产物。Hf同位素结果表明,3件凝灰岩岩样的εHf(t)值以负值为主,样品SC54的εHf(t)=-12.5~+0.2,TCNC=1.81~0.96Ga;样品 SC55 的 εHf(t)=-3.5~+0.3,TCNC=1.24~0.96Ga;样品 SC58 的 εHf(t)=-5.8~-1.0,TCNC=1.38~1.06Ga。流纹岩样品 SC64 的 εHf(t)值以正值为主,εHf(t)=-0.6~+2.5,TCNC=0.99~0.79 Ga。岩石属中-酸性火山岩,钙碱性系列,表现出Ba,Nb,Ta,Ce,Sr,Eu负异常,La,Pb,Nd,Sm为正异常,表明岩浆经历了程度较高的分异作用,表明其母源可能来自地幔物质与壳源物质的混合。本研究认为,晚中生代时华南板块大陆之下发生了古太平洋板块由平板俯冲转为板块拆沉的构造演化过程,在ca.185-160Ma,古太平洋板块的平板俯冲逐渐停止,开始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拆沉作用;ca.160-105Ma,拆沉作用达到高潮,引发了大规模的壳-幔相互作用;ca.105-90Ma,拆沉结束后的古太平洋板块转为正常俯冲模式,并发生板块的后撤,再次引起华南板块大陆边缘的岩浆活动。
黄家龙,卢清地,张正义,聂童春,周国武,林敏,郑平[4](2008)在《福建仙游园庄地区南园组新层型剖面的建立及时代的重新厘定》文中提出在福建省闽侯县鹅宅-南园村层型剖面所划分的南园组被证实为早白垩世石帽山群后,原鹅宅-南园村剖面已失去层型剖面的意义。通过1∶25万周宁县幅、福州市幅、莆田市幅、泉州市幅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系统研究,在福建省仙游县园庄建立了南园组的新层型剖面,重新厘定了南园组的地层层序和岩石组合,根据地层叠覆关系、同位素测年和古生物资料的系统研究结果,将南园组的时代重新厘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期。
汤谨晖[5](2020)在《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文中指出仁差火山断陷盆地处于NE向武夷多金属成矿带西南端与EW向南岭成矿带东端这一独特的地质构造交汇部位。区内印支—燕山早期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晚期火山活动强烈,发育多组断裂构造。盆地具有优越的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属国内重要的铀多金属矿聚集区之一。目前,在盆地中已发现多个U、Mo、Au、Ag等多金属矿床和一批矿化(点),成矿前景较好。以往盆地基础地质工作主要局限于几个已知矿床,矿床外围空白区较多,对许多基础地质问题未进行系统研究。另外,对盆地及邻区丰富的地质、物化探、遥感等地学信息,尚未利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理论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这成为制约盆地下一步找矿方向的拓展和找矿勘查突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与盆地有关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等资料,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测试,在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典型矿床研究,基本查明了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全面梳理了铀多金属矿空间分布规律,厘定了矿床成矿序列及矿床成因,建立了盆地成矿模式。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源地学信息,提取成矿异常信息。根据找矿标志,构建矿床成矿预测地质模型。采用MORPAS评价系统数据知识的“经验模型法+成因模型法”的混合驱动形式,应用“找矿信息量法”对特征异常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对各成矿单元开展成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并对各靶区分别进行了远景评价。具体研究过程中取得成果简述如下:(1)在古应力要素研究基础上,恢复了盆地自中生代印支期至古近纪始新世的构造—沉积—岩浆演化序列。同时根据对盆地及周边节理在不同地层单元产状和切割关系筛分,认为盆地主要存在四期共轭节理。第四期节理集中在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地层中,最大主应力轴轴向EW,呈现EW挤压及SN伸展的应力状态,盆地在该阶段以伸展断陷为主,与盆地铀主要成矿年龄阶段相对应。区内最关键控矿因素应为断裂构造,NNE向、NWW向、EW向断裂交汇复合部位因拉张作用形成的张裂区(带),是成矿流体最理想的存储空间(容矿构造),控制主要铀矿床(矿体)空间定位。(2)盆地次流纹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硅、铝过饱和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的流纹岩特征。岩浆源区可能来自壳源,次火山岩不是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上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可能是其主要的形成机制,样品表现出来的结晶分异特征应是岩浆超浅层侵入过程中长英质矿物发生结晶的结果。对盆地基底文象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首次测得两个谐和年龄分别为179±1Ma和186±1Ma,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即燕山第一幕岩浆活动之产物。测年成果加深了对仁差盆地构造—岩浆演化的认识,也为粤东北地区在早侏罗世缺乏岩浆岩活动的报道提供了新的年代学数据。(3)对典型矿床关键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进行剖析,认为:差干多金属矿床应属再造富集而成的沉积—火山热液复成因矿床,隐伏断裂构造控制了深部主要矿体的展布范围,改变了前人对成矿单一“层控”的地质认识;麻楼矿床应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铀矿床,空间定位于次流纹斑岩内接蚀带边缘相(细斑次流纹斑岩)0~30m内,矿化分布在由挤压破碎产生的次级密集裂隙群带中;鹅石矿床应属沉积—火山热液复成因矿床,产于晚白垩世叶塘组上组上段顶部第三韵律(K32-Ⅲb)中的层凝灰岩、含砾凝灰岩中。盆地酸性火山岩应是铀物质来源的主体,另外因素是深部岩浆活动;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特征,由大气降水和深源流体叠加作用而成。(4)通过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认为盆地火山岩主要是晚白垩世早期(K2)火山活动的产物。铀矿样品206Pb/238U年龄结果表明,成矿时代由晚白垩世晚期一直延续到新近纪上新世,应是多期多阶段成矿。根据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中“地质时代(旋回)—矿床成矿系列(组)—矿床成矿亚系列—矿床”的研究思路,厘定了盆地矿床的成矿系列,将盆地矿床归于晚三叠世—白垩纪(燕山旋回)下3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并依据矿床控矿因素及地质作用环境差异,将盆地4个矿床划分成差干式、麻楼式2个找矿模式。(5)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异常提取,盆地内共圈定伽玛综合异常晕圈10个(U-1~U-10),Ⅰ级水化远景区8个(Ⅰ-1~Ⅰ-8);对水系沉积物测量19种元素的地化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原理,确定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组合,提取出Hg-Y-La组合、Bi-Sn-W-Be组合、Zn-Mo-Nb组合、Au-Pb组合、Cu-Zn组合综合异常;选用ETM+遥感影像7个高光谱波段对铁离子蚀变矿物、羟基蚀变矿物及硅化、中基性岩脉等异常信息分别进行识别提取。在上述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等信息提取基础上,编制了各类综合异常成果图件。(6)根据盆地成矿规律,结合多源地学信息提取结果,建立区内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找矿判别标志。从成矿地质背景、构造与结构面关系、成矿特征等参数方面研究,建立盆地成矿预测地质模型。采用数据知识的“经验模型法+成因模型法”的混合驱动形式,利用MORPAS3.0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特征信息量叠加分析,并圈定了找矿靶区。区内共圈定5个A级找矿靶区(编号:A1~A5)、3个B级找矿靶区(编号:B1~B3),对各找矿靶区分别进行了远景评价。
王晨昇[6](2012)在《浙西银坑斑岩钼矿床岩浆岩与成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西银坑斑岩型钼矿床位于中国地调局划定的重点找矿带——钦杭成矿带东段,其地质找矿工作近年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对银坑斑岩型钼矿床进行矿床成因研究,对于认识浙西该类型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总结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指导区域范围内的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赋矿斑岩体进行全面、细致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对于揭示区域内岩浆岩成因与演化,探讨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银坑斑岩钼矿床的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蚀变类型进行了系统总结,运用各种现代测试手段,对银坑矿区的岩浆岩作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①对银坑花岗斑岩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矿区岩石成因类型为A型花岗岩,岩浆来源主要为下地壳物质,可能有地幔物质参与混染。②对银坑矿区含矿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测定,结果显示其成岩年龄为110±1.1Ma,为白垩纪演化产物。③在对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并对矿区矿石进行了氢氧同位素、硫同位素分析测定,结果显示银坑矿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混合有少量大气降水;硫主要为岩浆来源;④根据银坑含矿花岗斑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区域典型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格局,本论文探讨了银坑斑岩钼矿床成岩成矿模式:燕山晚期中国东部地区岩石圈发生了大规模减薄,地幔物质上涌,致使下地壳岩石在增温减压的双重效用下发生熔融,发生部分壳-幔物质交换,地幔物质及新生成的熔体随着深大断裂上侵,其中包含幔源组分较多的一部分熔体最终侵位形成了江绍拼合带东侧A型花岗岩体(洪公岩体等);而高度分异演化的部分熔体稍晚侵位形成具有铝质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的银坑花岗斑岩,与此同时大量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从深部输送到浅部,当上升的、携带大量成矿物质的含矿临界-超临界流体在浅部的构造薄弱带(银坑火山机构)侵位时,由于温度压力等条件的改变,流体发生沸腾,并于浅部流体发生交换,大量的Mo、Pb、Zn等金属沉积下来,形成银坑斑岩钼矿床。
惠小朝[7](2011)在《浙江衢州大洲火山断陷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大洲铀矿田是典型的热液型铀矿,而热液型铀矿与构造关系极为密切,储矿空间的形成,导矿构造的活动规律,从根本上决定着矿床形成与定位,而这些构造的形成与演化均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查明不同时期的构造应力场方向,也就查明了这些断裂构造的活动规律。因此本文拟从构造应力场的角度,深入地探讨其与铀成矿的关系,揭示铀成矿的有利部位,为本区铀矿勘查和成矿远景预测提供部分依据。在研究构造变形的空间分布及其运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岩石中已存在的构造形变特征来反推变形时的构造应力状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构造应力状态是不断变化的,研究时,必须分清构造活动时期,研究各个构造活动时期中构造应力分布特征及其空间范围。我主要通过大量共轭剪节理和褶皱的野外观测以及构造形成序列的确定,采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期配套,同时考虑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板块动力学背景,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大洲火山岩断陷盆地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根据本区地层中存在的角度不整合面,把地层划分为4个构造层,相应总结了主要经历的四期构造应力:前晚侏罗世构造期、磨石山期、衢江期、始新世—渐新世构造期,区域主压应力场方向依次为近水平的NW—SE向、NW—SE向、NNE—SSW向、EW向。分别讨论了各个期次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指出后三个构造期与铀成矿关系密切,即磨石山期构造应力场为成矿准备了储矿空间,衢江期构造应力场为成矿准备了导矿空间,而始新世-渐新世构造期构造应力场对已形成矿体进行了破坏或改造。
翁世劼,黄海[8](1983)在《浙江侏罗白垩纪古火山机体》文中认为古火山机体或古火山类型的划分,是火山地质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作者推荐沿用国际地球物理联合会下属国际火山协会为编制世界中新世后火山目录而拟定的方案。即Ⅰ裂隙式;Ⅱ中心式;A.盾形火山,B.锥形火山,C.层状火山,D.破火山,E.穹状火山,
徐旃章,张寿庭,沈军辉[9](1999)在《浙江武义萤石矿田金(银)-萤石矿控矿构造型式》文中研究说明浙江武义萤石矿田中金(银)-萤石矿床,是中国首次发现并厘定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迥异,但物源、力源又相同,受同构造控制,形成于同一成矿期不同成矿阶段的金(银)-萤石矿床新类型。矿床严格受控于盆地构造格局的时空演化规律和帚状控矿构造型式,对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带萤石矿田(床)中金(银)矿的寻找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张永山,邱鸿坤[10](1990)在《浙江白垩纪火山—断陷盆地成矿作用初探》文中认为浙江的白垩纪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武义一诸暨和丽水一余姚两个条带上,NE向和EW向的深断裂控制着盆地的发生和发展,断裂常伴有强烈的岩浆活动。金银、铅锌和萤石矿床属同一成矿系列,主要形成于燕山晚期。沿断陷盆地边缘断裂或次一级断裂形成以金银、铅锌为主的矿床,向两侧以及盆地中心则以萤石矿床为主。在盆地边缘断裂附近有中基性一中酸性岩浆活动、地球化学异常和强烈围岩蚀变的地段,是寻找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充填交代型金银矿床和铅锌矿床的有利部位。
二、浙江侏罗白垩纪古火山机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侏罗白垩纪古火山机体(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镇前地区晚中生代火山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工作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工作 |
2. 晚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层序 |
2.1 晚侏罗世地层 |
2.1.1 岩石地层划分及特征 |
2.1.2 地层生物特征及时代讨论 |
2.1.3 沉积环境及形成构造环境讨论 |
2.2 早白垩世地层 |
2.2.1 岩石地层划分及特征 |
2.2.2 地层生物特征及时代讨论 |
2.2.3 沉积环境及形成构造环境讨论 |
3. 火山活动旋回 |
3.1 火山岩形成时代 |
3.2 火山岩岩性组合 |
3.2.1 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
3.2.2 副矿物特征 |
3.2.3 岩石化学特征 |
3.2.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 火山岩岩相 |
3.3.1 火山岩相的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
3.3.2 火山岩相组合 |
3.4 火山旋回划分 |
4.火山构造 |
4.1 镇前-水源火山喷发亚带(Ⅳ-1) |
4.1.1 地质构造背景及产出特征 |
4.1.2 火山活动特征 |
4.1.3 古火山活动史 |
4.2 后溪-富洋火山喷发侵出亚带(Ⅳ-2) |
4.2.1 地质构造背景及产出特征 |
4.2.2 火山活动特征 |
4.2.3 古火山活动史 |
4.3 稠岭火山喷发盆地(Ⅳ-3) |
4.3.1 地质构造背景及产出特征 |
4.3.2 火山活动特征 |
4.3.3 古火山活动史 |
4.4 香炉山火山喷发盆地(Ⅳ-4) |
4.4.1 地质构造背景及产出特征 |
4.4.2 火山活动特征 |
4.4.3 古火山活动史 |
4.5 仁山火山喷发盆地(Ⅳ-5) |
4.5.1 地质构造背景及产出特征 |
4.5.2 火山活动特征 |
4.5.3 古火山活动史 |
5. 火山作用 |
5.1 火山喷发的时空变化特征 |
5.2 火山活动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
5.3 岩浆来源 |
5.4 火山作用与构造背景关系 |
5.4.1 火山岩形成的地质背景分析 |
5.4.2 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探讨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吉黑东部显生宙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及工作量 |
1.5 取得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1.1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古生代构造活动带 |
2.1.2 佳木斯-兴凯地块 |
2.1.3 完达山陆缘增生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前寒武纪侵入岩 |
2.3.2 加里东期侵入岩 |
2.3.3 海西期侵入岩 |
2.3.4 印支期侵入岩 |
2.3.5 燕山期侵入岩 |
2.4 区域火山岩 |
2.4.1 前寒武纪火山岩 |
2.4.2 加里东期火山岩 |
2.4.3 海西期火山岩 |
2.4.4 印支-燕山期火山岩 |
2.4.5 喜山期火山岩 |
2.5 区域变质岩 |
2.6 区域构造 |
2.6.1 逊河-铁力-尚志断裂 |
2.6.2 依(兰)-舒(兰)断裂 |
2.6.3 敦(化)-密(山)断裂 |
2.6.4 佳(木斯)-伊(通)断裂 |
2.6.5 牡丹江断裂 |
2.6.6 大和镇断裂 |
2.6.7 塔河-孙吴-双鸭山断裂 |
2.6.8 乌云-伊春-西林断裂 |
2.6.9 桦川-林口-穆棱断裂 |
2.7 区域矿产 |
2.7.1 细脉浸染型钼矿床 |
2.7.2 细脉浸染型铜金矿床 |
2.7.3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2.7.4 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 |
2.7.5 岩浆热液脉型钨矿化点 |
2.7.6 岩浆矿床 |
第3章 区域动力学与岩浆演化 |
3.1 前寒武纪 |
3.2 加里东期 |
3.2.1 佳木斯地块 |
3.2.2 小兴安岭 |
3.3 海西期 |
3.3.1 佳木斯地块 |
3.3.2 小兴安岭 |
3.4 印支期 |
3.5 燕山期 |
3.5.1 小兴安岭 |
3.5.2 佳木斯地块 |
3.5.3 完达山陆缘增生带 |
3.6 佳木斯地块与周缘地质单元的拼贴时间 |
3.6.1 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 |
3.6.2 佳木斯地块与完达山陆缘增生带 |
3.6.3 古亚洲洋构造演化 |
3.6.4 环太平洋构造演化 |
第4章 典型矿床与岩浆作用研究 |
4.1 晚二叠纪乱泥沟造山型金矿床 |
4.1.1 区域地质背景 |
4.1.2 矿区地质 |
4.1.3 成矿流体 |
4.1.4 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研究 |
4.1.5 成矿模式初探 |
4.2 晚二叠纪老柞山造山型金矿床 |
4.2.1 区域地质背景 |
4.2.2 矿区地质特征 |
4.2.3 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
4.2.4 成因机制 |
4.3 早侏罗纪鹿鸣斑岩型钼矿床 |
4.3.1 区域地质背景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4 成岩年代学 |
4.3.5 岩石类型及成因 |
4.3.6 成矿动力学与成矿作用 |
4.4 早白垩世金厂斑岩-浅成低温热液过渡型金矿床 |
4.4.1 区域地质背景 |
4.4.2 矿床地质特征 |
4.4.3 成矿流体 |
4.4.4 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研究 |
4.4.5 金厂金矿成矿模式 |
4.5 早白垩世赤卫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4.5.1 区域地质背景 |
4.5.2 矿区地质特征 |
4.5.3 矿体特征 |
4.5.4 岩石地球化学 |
4.5.5 成矿动力学与成矿作用 |
4.6 早白垩世跃进山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
4.6.1 区域地质特征 |
4.6.2 矿区地质特征 |
4.6.3 岩石地球化学 |
4.6.4 年代学特征 |
4.6.5 成矿动力学 |
4.6.6 矿床成因 |
4.7 晚白垩世河口林场斑岩型锡矿 |
4.7.1 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 |
4.7.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7.3 年代学特征 |
4.7.4 成岩年龄及意义 |
4.7.5 物质来源 |
4.7.6 成矿动力学 |
4.8 晚白垩世四平山陆相热水喷流与浅成低温热液共生型金矿 |
4.8.1 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 |
4.8.2 岩、矿相学特征 |
4.8.3 岩石地球化学 |
4.8.4 年代学特征 |
4.8.5 岩石属性及成因 |
4.8.6 动力学背景 |
4.8.7 成矿流体来源 |
4.8.8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4.9 始新世五星岩浆硫化物型矿床 |
4.9.1 区域地质背景 |
4.9.2 矿床地质特征 |
4.9.3 岩石地球化学 |
4.9.4 蚀变影响 |
4.9.5 同化混染 |
4.9.6 分离结晶 |
4.9.7 岩浆源区 |
4.9.8 成矿作用 |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
5.1 区域成矿的控制因素 |
5.1.1 地层建造 |
5.1.2 构造 |
5.2 岩浆活动与内生金属矿床的成矿关系 |
5.2.1 岩浆活动与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时间上的耦合性 |
5.2.2 岩浆活动与矿床空间关系及成矿带划分 |
5.2.3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
5.2.4 吉黑东部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5.3 成矿远景分析 |
5.3.1 重要的矿床类型 |
5.3.2 找矿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3)华南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来自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2 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大地构造环境及概况 |
2.1.2 岩浆岩 |
2.1.3 区域断裂 |
2.2 区域地层划分 |
2.2.1 上侏罗统 |
2.2.2 白垩系 |
2.3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岩石学特征 |
3.1 岩石样品的选取 |
3.2 岩石学特征 |
3.2.1 园庄岩样岩石学特征 |
3.2.2 永泰岩样岩石学特征 |
第4章 分析方法 |
4.1 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 |
4.2 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分析 |
第5章 分析结果 |
5.1 锆石U-Pb年龄 |
5.2 锆石Hf同位素组成特征 |
5.3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5.4 全岩主量、微量元素特征 |
第6章 讨论 |
6.1 岩浆岩的时空分布 |
6.2 研究区火山岩的形成时代 |
6.3 岩石成因 |
6.3.1 岩浆来源 |
6.3.2 岩浆混合作用 |
第7章 华南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7.1 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早期(~280-190 Ma)构造演化 |
7.2 晚中生代(~190-90 Ma)构造演化 |
7.3 构造演化模式的新启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地质演化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航空伽玛场特征 |
2.3.2 重力场、磁场特征 |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4.1 铀、氡地球化学特征 |
2.4.2 多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
2.5 区域遥感特征 |
2.6 区域矿产特征 |
3 研究区铀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 |
3.1 地层 |
3.1.1 寒武系(?) |
3.1.2 泥盆—石炭系(D_(2+3)—C_1) |
3.1.3 白垩系上统(K_2) |
3.1.4 古近系(E) |
3.1.5 第四系(Q)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构造 |
3.2.3 火山构造 |
3.3 岩浆岩 |
3.3.1 侵入岩 |
3.3.2 火山岩 |
3.3.3 次火山岩 |
3.4 变质岩 |
3.4.1 区域变质岩 |
3.4.2 动力变质岩 |
3.5 仁差盆地形成演化及与铀多金属成矿关系 |
3.5.1 盆地形成演化特征 |
3.5.2 盆地形成演化与成矿关系 |
4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
4.1 差干多金属矿床 |
4.1.1 矿床地质特征 |
4.1.2 矿体地质 |
4.1.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
4.1.4 控矿因素分析 |
4.2 麻楼矿床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矿体地质 |
4.2.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
4.2.4 控矿因素分析 |
4.3 鹅石矿床 |
4.3.1 矿床地质特征 |
4.3.2 矿体地质 |
4.3.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
4.3.4 控矿因素分析 |
5 铀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
5.1 铀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5.1.1 成矿空间分布规律 |
5.1.2 成岩成矿时间分布规律 |
5.1.3 矿床成矿系列厘定 |
5.2 成矿要素 |
5.3 成矿过程与成矿模式 |
5.3.1 成矿物质来源 |
5.3.2 成矿流体来源 |
5.3.3 铀的迁移与沉淀 |
5.3.4 成矿模式 |
6 多源地学信息提取 |
6.1 地球物理特征及信息提取 |
6.1.1 放射性伽玛场特征 |
6.1.2 异常信息提取 |
6.2 地球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
6.2.1 非铀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
6.2.2 放射性水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
6.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6.3.1 遥感图像数据预处理 |
6.3.2 地质构造遥感解译 |
6.3.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6.3.4 遥感硅化信息提取 |
6.3.5 多源地学信息优化组合 |
7 铀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与远景评价 |
7.1 成矿潜力分析 |
7.1.1 区域成矿潜力分析 |
7.1.2 主要矿床成矿潜力分析 |
7.2 地质模型建立 |
7.2.1 找矿标志 |
7.2.2 成矿预测地质模型 |
7.3 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 |
7.4 矿产资源预测方法选择 |
7.5 预测模型地质单元划分 |
7.6 预测模型的变量选取及赋值 |
7.6.1 模型变量选取的原则、特点及方法 |
7.6.2 区域成矿特征变量的选取及赋值 |
7.6.3 综合信息分析 |
7.7 找矿靶区圈定及远景评价 |
7.7.1 找矿靶区圈定原则 |
7.7.2 找矿靶区圈定及评价 |
8 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6)浙西银坑斑岩钼矿床岩浆岩与成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A型花岗岩研究现状 |
1.2.2 斑岩型钼矿床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4.1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4.2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深部构造 |
2.3.2 主要断裂 |
2.4 区域岩浆活动 |
第三章 银坑矿区地质特征 |
3.1 火山机构 |
3.2 地层 |
3.3 岩浆岩 |
3.4 构造 |
3.5 银坑花岗斑岩岩体的蚀变、蚀变分带及矿化 |
第四章 银坑矿区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分析与测试 |
4.1.1 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测试 |
4.1.2 锆石SHRIMP U-Pb测试 |
4.2 岩相学 |
4.3 矿区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 |
4.3.2 稀土元素 |
4.3.3 微量元素 |
4.4 与区内典型A型花岗岩体对比 |
4.5 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特征 |
4.6 岩石成因 |
4.6.1 源区特征 |
4..6.2 结晶分异过程 |
4.7 小结 |
第五章 构造背景研究 |
5.1 江绍拼合带以东A型花岗岩时空分布特征 |
5.2 构造环境判别 |
5.2.1 造山-非造山期间的构造期次、构造环境划分 |
5.2.2 花岗质岩类构造环境判别图解 |
5.2.3 构造环境判别 |
5.3 构造意义 |
5.3.1 对区域伸展体制的制约 |
5.3.2 动力学机制 |
5.4 小结 |
第六章 岩浆岩与成矿关系及成矿模式 |
6.1 成矿物质来源 |
6.1.1 硫同位素 |
6.1.2 氢氧同位素 |
6.2 能量效应——高产热花岗岩(HHP) |
6.3 岩体氧逸度及分异程度与钼成矿关系 |
6.4 高氟斑岩钼矿岩浆-热液体系 |
6.5 岩浆-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7)浙江衢州大洲火山断陷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来源及目标任务 |
1.2 研究区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2.1 中元古代地层 |
2.2.2 新元古代地层 |
2.2.3 寒武纪—志留纪地层 |
2.2.4 晚泥盆世—二叠纪地层 |
2.2.5 三叠纪—白垩纪地层 |
2.3 火山活动 |
2.4 侵入岩 |
2.5 断裂分布特征 |
第三章 线性构造、变形特征和构造层划分 |
3.1 线性构造 |
3.1.1 江山—绍兴区域性断裂带 |
3.1.2 矿田控制断裂 |
3.2 变形特征 |
3.3 构造层、构造期的划分 |
第四章 构造应力场 |
4.1 前晚侏罗世构造期主应力方向 |
4.2 磨石山期主应力方向 |
4.3 衢江期主应力方向 |
4.4 始新世—渐新世构造期主应力方向 |
第五章 地质构造演化 |
5.1 火山基底构造演化 |
5.1.1 中元古代蓟县纪—新元古代青白口纪 |
5.1.2 新元古代震旦纪—中生代三叠纪 |
5.1.3 早中侏罗世 |
5.2 盖层地质构造演化 |
5.2.1 磨石山期 |
5.2.2 衢江期 |
5.2.3 始新世—渐新世构造期 |
第六章 构造应力场对大洲铀矿田的控制作用 |
6.1 大洲矿田特征简介 |
6.1.1 661 矿床特征 |
6.1.2 661 矿体特征 |
6.1.3 矿石特征 |
6.1.4 矿石化学成分 |
6.1.5 矿体(层)围岩蚀变 |
6.2 矿田定位构造特征分析 |
6.3 矿田定位成因机制探讨 |
6.3.1 磨石山期(成矿早期)构造应力场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 |
6.3.2 衢江期(成矿期)构造应力场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 |
6.3.3 始新世—渐新世构造期(成矿期后)构造应力场与铀矿的关系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浙江武义萤石矿田金(银)-萤石矿控矿构造型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成矿构造、建造背景 |
2 构造控矿基本特征与规律 |
3 金 (银) -萤石矿控矿构造型式 |
四、浙江侏罗白垩纪古火山机体(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镇前地区晚中生代火山作用[D]. 林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4)
- [2]吉黑东部显生宙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D]. 王硕. 吉林大学, 2014(03)
- [3]华南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来自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的制约[D]. 李平洋.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福建仙游园庄地区南园组新层型剖面的建立及时代的重新厘定[J]. 黄家龙,卢清地,张正义,聂童春,周国武,林敏,郑平. 地质通报, 2008(06)
- [5]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D]. 汤谨晖. 东华理工大学, 2020
- [6]浙西银坑斑岩钼矿床岩浆岩与成矿关系研究[D]. 王晨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1)
- [7]浙江衢州大洲火山断陷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D]. 惠小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8]浙江侏罗白垩纪古火山机体[A]. 翁世劼,黄海. 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 1983
- [9]浙江武义萤石矿田金(银)-萤石矿控矿构造型式[J]. 徐旃章,张寿庭,沈军辉.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9(02)
- [10]浙江白垩纪火山—断陷盆地成矿作用初探[J]. 张永山,邱鸿坤. 浙江国土资源, 19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