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发现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燕,唐晓岚[1](2020)在《遗产保护型城市绿道构建策略探索——以南京明城墙绿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构建遗产保护型绿道,串联众多文化遗产单体及景观资源,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绿道构建相结合的方法与策略。首先对南京明城墙及周边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明城墙为遗产资源主线,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型城市绿道的理念;其次对绿道遗产资源进行系统普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非法对遗产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与界定,明确绿道遗产资源、范围与边界;再次,探讨基于遗产保护的城市绿道构建策略,从遗产保护、景观体系、解说系统、交通体系等方面,对文化遗产保护型城市绿道的构建策略与模式进行探讨。研究以新的视角和思路探索城市散落的文化遗产单体的整体保护及活化利用方式,试图整合城市文化遗产与景观资源,将文化遗产的利用保护与城市绿道建设相结合,以拓展文化遗产的使用功能并提升城市绿道的文化内涵。
张发明[2](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在北京成立以来,基于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和测绘成果结合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研究,在梁刘的带领下,中国建筑史的发展脉络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梁思成先生在他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首篇中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作为近代学者研究学问的第一要务即为“证据”的搜集,以古代建筑“实物”为“后盾”,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研究才能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从中可以充分看出,客观的古代建筑遗存调查史料是支撑中国建筑史研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并受国外建筑史学者所瞩目的重要原因。笔者通过对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相关方面研究的整理发现,大部分的研究或专注于对梁思成先生构筑中国建筑史过程的发掘及文献的考查之上,或基于最新的调查报告、考古发掘成果专注于单一案例的延伸论述上,而很少是在对中国古代建筑遗存进行时间维度上和某一时期空间维度上整体视角下进行研究的成果。随着近年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学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古代建筑和考古成果遗存不断被发掘涌现,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古代建筑遗存的系统的梳理与统计研究,笔者认为这样一次整体性观测,既是对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的致敬,也能够在启示后辈学者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中国建筑遗存有所帮助。本论文以历史时期为经线,以建筑类型为纬线,以现有行政区划为空间坐标系统梳理统计“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所例举的基础案例,以一种直观方式作为表现手段,进行解读并试图以整体的视角结合独特地理空间线索去分析动态地描述中国古代建筑遗存现状。笔者采用书籍查找结合网络求证的方法将所有案例资料收集,在建立“中国古代建筑史”基础案例“档案库”的基础上进行梳理与统计研究,最终得到论文结论。本论文前后主要分为五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绪论叙述本文写作缘起和背景、目的及意义,写作对象、范围,国内外对于本题目相关研究的现状,论文中应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内容框架;第二部分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基础案例释义和档案库的建立;第三部分基于档案库案例梳理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对各建筑类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数据特征解读研究;第四部分试结合多线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数据特征;第五部分得出结论。希望本论文对以后宏观观测中国古代建筑遗存方面能有参考价值。
陆涵[3](2018)在《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后,南京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开埠通商、新政、国民政府奠都、首都建设等接连重大事件的洗礼。特别是作为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首都的两段经历,相比国内其他城市的近代发展经历来说是十分罕见的。与城市自发的缓慢进化过程有所不同,大事件作为一种对城市发展的特定干预,其发生通常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发性,且有着影响力巨大、显效迅速等特点。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集聚形成一股强大的变革力量,干预和影响着城市空间的演进历程。结合近代中国及南京所发生的主要重大事件,将1840-1937近百年的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晚清战火中的空间破坏与衰败期(1840-1881);洋务风潮下的空间发展与转型期(1882-1926);首都建设期间的空间规划与重构期(1927-1937)。意在通过总结南京近代城市空间的阶段演化特征,分析在大事件干扰下空间功能和结构发生的改变以及空间自身对于这种干扰的应对表现。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挖掘在事件干扰背后隐藏的空间组织逻辑、演化规律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840-1881年间,在内忧外患之下,南京接连遭受战火的洗礼。特别是洪秀全统治期间,南京城市空间基本处于紊乱、重置的状态。湘军克复后,这种对空间发展的极端干预虽然很快烟消云散,但战争的重创不仅使原有城市功能发生了衰退,还延缓了新的功能要素的产生。总体来看,城市空间演化是处于不断衰败的状态。1882-1926年间,受洋务新风等的影响,南京步入了城市近代化的发展阶段。集中的变化发生在新政之后,新学、实业、医院、教会、金融、近代交通等功能要素在城内不断涌现。不过,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干预仅仅持续了十年,就以辛亥革命的爆发而告终。军阀混战期间,南京城市建设十分缓慢。下关滨江地区却因开埠通商得到了飞快的发展,还带动了城内与商贸往来相关行业的兴盛。城市空间开始向城中以东及城外沿江地区拓展。不过这种改变只是基于长期稳定的空间框架的局部调整,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没有带来空间结构的“质”的改变,城市空间演进处于功能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酝酿阶段。1927-1937年间,南京迎来了近代城建史上的“黄金十年”。“城市规划”开始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崭露头角、发挥作用。虽然这些规划的实施程度并不尽如人意,却足以给空间结构带来巨大的改变。首都干道系统建成后,中山大道及其各向延长线构成了新的城市发展轴线,新街口一跃成为城市中心之所在,空间开始向西北方向拓展,至此,从明代起南京一直固守的城市格局终于被打破。城市空间演化处于重构发展的阶段。总而言之,1840-1937年间南京城市空间演进是一个自然生长和大事件干预复合发展的过程,其中空间的自生发展作为一种城市发展内在的自组织机制,隐形而长效的作用于城市空间演进的整个过程当中,而大事件干预作为空间发展的随机涨落,即时显性的作用于城市空间演进的某一阶段,其产生的空间效应可能是一个缓慢的渐变和积累过程,也可能产生一个“质”的突破性的跃升。
王燕燕,王浩[4](2015)在《基于AHP法的南京明城墙廊道遗产资源定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在南京明城墙周边沿线遗产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对廊道遗产资源进行了登录与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斐法,构建了遗产资源评价的3级指标体系,包括遗产资源价值、与城市功能结合意愿和遗产影响力。确定了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并进行综合得分排序。结合定性分析,确定了最终登录的遗产资源,并对登录的遗产资源进行区段分布、保护级别构成以及现状等分析。笔者认为,南京明城墙遗产资源区段分布与南京城市发展历史过程及地理环境密切相关,遗产资源保护现状与遗产保护级别及其与城市功能结合情况相关性较大。
王诗晓[5](2015)在《南京城市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居民收入的显着提高,旅游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消费的重要环节,在调整社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构建城市形象,保护地域文化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与欧美旅游业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提高旅游纪念品设计水平以满足旅客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就显得迫在眉睫。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地域文化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一方面,南京旅游市场逐渐走出单一发展局面,向着多元化、地域化、市场化、民族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但另一方面,南京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依然缓慢,纪念品创意水平低,同质化严重,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等现象阻碍着南京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因此,以南京地域文化为依托,运用现代设计方法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符号应用于南京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南京地域文化、历史文化遗产及旅游纪念品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从地域文化视角对南京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提出概念,借鉴国外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经典案例,为南京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提供具有建设性的策略意见及可操作性思路,目的在于,凸显南京旅游纪念品地域文化特色,提高旅游纪念品设计含量,打造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旅游纪念品品牌,从而为提高南京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保护、传承南京地域文化、构建南京城市形象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实证性理论及设计方法对于其他地区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都具有借鉴意义。
王燕燕[6](2015)在《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保护与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学、遗产保护学、城市规划学、时间地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从景观研究的尺度和层面,引入遗产廊道的概念对南京明城墙以及明城墙沿线区域内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体保护以及功能价值的拓展研究。阐述并分析南京明城墙具有“时间、空间、文化”三位一体的属性,并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廊道遗产资源进行评价与界定,最后提出了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的保护与构建策略,强调通过遗产廊道的构建进行文化遗产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的整体保护,由此探讨了文化遗产的持久保护问题和如何更有效的促进遗产地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对明城墙相关研究、遗产廊道相关研究等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明城墙遗产廊道的概念,以南京明城墙为主体遗产资源,并将沿线一定范围区域内的其他重要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关联要素串联在一起的线性的遗产区域。指出明城墙遗产廊道是自然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所构成的统一体,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结晶”,具有复合性结构特点。其中,自然结构是构成遗产廊道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基础。并进一步探讨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引入时间地理学观点,从时空完整性上系统分析了明城墙遗产廊道主体遗产资源(南京明城墙)所具有的时间属性、地理属性和文化属性。时间属性包括明城墙的构建,随着历史的演变其功能与价值的转变;地理属性包括明城墙与自然地理格局,明城墙与城市交通以及明城墙与城市开放空间的历史演变;文化属性包括重要历史事件、历史故事传说和风俗民情等。打破了传统上对明城墙的历史背景及概况介绍的研究方式,以新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明城墙作为主体遗产资源的属性特征及历史价值。在资料分析以及现场踏查的基础上,明确遗产廊道的研究宽度和区段划分,对明城墙遗产廊道遗产资源(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与判别。针对明城墙遗产廊道的尺度、特征和城市关联性,选取遗产资源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遗产资源价值、与城市功能结合意愿、遗产影响力三大项目因子和12项评价因子。进一步引进层次分析法(AHP)和特尔非法(Delphi Technique),对遗产廊道所有遗产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与界定。梳理明城墙周边景观缘起与发展概况,明城墙周边的景观环境经历了从明清、民国、建国初期、改革开放至今的发展演变,结合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和现场踏查,分别对不同段落的城墙及护城河概况、自然基底与城市绿地以及城市建设破坏情况等进行调研、分析,并对廊道景观现有的不足总结存在问题。在遗产资源总体评价与界定,以及廊道环境景观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遗产廊道整体保护与构建模式进行探讨。首先明确遗产廊道的整体保护目标与保护原则,然后结合前期的调研分析,分别从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绿色廊道的构建、解说系统的组织和交通组织四大方面制定整体保护与构建方案,并提出保护性开发策略。最后,从遗产保护的实施政策出发,提出五大实施对策。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本文引进遗产廊道的概念,从景观研究的尺度和层面,强调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目标遗产或遗产建筑及设施本身的保护,也涉及所研究区域内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复杂问题,而文化遗产保护的景观视角提升了遗产保护的层面,通过多学科交叉和整合推进了南京明城墙及一系列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利用研究。借鉴时间地理学的观点分析了主体文化遗产南京明城墙的“时间、地理、文化”三位一体的属性特征,构建了明城墙遗产廊道的遗产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非法对遗产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明确了明城墙遗产廊道的整体保护与构建内容与策略。总体来说,通过构建明城墙遗产廊道的方式整合区域内的各项文化资源,统筹考虑对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拓展和提升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思路,探讨了遗产保护在新时代下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共生方式。
毛晓玲[7](2014)在《太平天国石质文物的修复保护》文中指出我国的古建筑总体上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等为辅。石材虽不是主体,却也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直接以天然石崖洞为居住处所,并出现了小型石雕饰品、乐器石磬及摩崖石刻等。战国至西汉时,大型建筑多有石基、石阶,墓葬前饰石雕、石兽,墓中有画像石,其他还有石祠、石阙等。魏晋南北朝,佛教的盛行带来了石窟造像的兴盛。虽然宋以后逐渐衰落,但明、清时期石质构件在古典建筑中仍大放异彩。历朝历代的石质构件,大多根据建筑、环境、氛围等不同需要,雕刻有人物故事、
张蕾[8](2010)在《试论南京太平天国遗址的调查、保护与利用》文中提出太平天国中央政权机构设在南京长达11年之久,期间在天京城内构建了无数王府、馆衙。太平天国失败后,城内外多数太平天国建筑在战火中被毁。此后几十年间清政府对一切与太平天国有关的事物予以禁绝。如今,太平天国文物、史料已极为罕见。即便如此,相对于太平天国占领过的其他地区而言,南京留存的太平天国史迹和文物仍占多数。新中国成立后,太平天国遗址的调查和保护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太平天国史学奠基人罗尔纲先生在此方面做了大量调查、考据和研究工作。如今近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南京留存的十余处太平天国遗址保护现状如何,在实施保护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利用,成为有必要重新探讨、调查和研究的课题。
范瑛[9](2008)在《传统旅游城市形象的创新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认为旅游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目的地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对旅游形象的关注也日甚。然而因中国传统旅游城市在旅游者中多有较好的形象,有较稳定的客源市场,旅游收入也比较平稳,各地以及学术界对传统旅游城市旅游形象的创新与发展问题多较忽视。本文试图以古都南京为案例,通过研究南京旅游形象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探讨传统旅游城市进行旅游形象塑造、创新的方法与体系,从而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营销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经验。全文总体上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从旅游地形象、旅游地发展的生命周期、南京旅游形象等三方面梳理了相关学术成果。第二部分从地理形势、历史文脉和旅游资源等角度探讨了南京旅游形象的构成因子,阐述了南京旅游形象定位的演变过程。第三部分在赞同“博爱之都”这个南京新的旅游形象定位能够反映南京城市特质的前提下,通过实地调查访问的方法,对旅游者和南京市民就“博爱之都”这个南京新旅游形象的感知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博爱之都”未被广泛认知的原因。最后在阐述旅游形象塑造应遵守的原则基础上,由内涵挖掘与演绎、政府的角色与作用、形象推广等三方面切入,重点研讨了“博爱之都”这个南京新旅游形象的再塑造。
姚颖[10](2006)在《太平天国王府制式探析》文中指出太平天国王府是中国近代建筑史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少见对太平天国王府制式的专门研究。论文以现今遗存的18所太平天国王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历代学者对太平天国史和太平天国王府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阅读历史文献以及实地调研测绘等手段进行研究。通过本课题的深入,可望为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增添一些新的资料,希望能填补这一缺环,并且深化对中国近代建筑转型复杂性的认识。从研究方法看,本课题基本属于以“物”的实证方法,希望能为研究有关“太平天国”课题的学者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太平天国王府背景分析。阐述太平天国王府随封王制度的兴衰起落而发生变化,以及太平天国时期诸匠营和百工衙制度在王府营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二章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五个太平天国王府遗存加以详实地考订。使后续研究建立在可靠的原始资料基础上。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第三章从规模形制、布局特征、组群特征和装饰特征方面揭示太平天国王府的特征。第四章将太平天国王府与清代王府进行比较,试图用比较法凸显出两者在建筑功能、建筑布局和装饰艺术等方面所存在的诸多差异。
二、南京发现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发现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论文提纲范文)
(1)遗产保护型城市绿道构建策略探索——以南京明城墙绿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南京古都历史沿革及地理格局演变分析 |
3 基于空间相关的南京明城墙及周边遗产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
4 遗产资源的初步遴选 |
4.1 文化遗产保护型城市绿道遗产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
4.2 遗产资源评价的权重值确定 |
4.3 遗产资源综合评价 |
4.4 遗产资源评价结果分析 |
5 南京文化遗产保护型城市绿道的构建策略研究 |
5.1绿道边界的划分 |
5.2 绿道内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景观体系的构建 |
5.3 解说系统的主题组织 |
5.4 交通体系的组织 |
6 结语 |
(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缘起和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概述“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基础案例“档案库”的建立 |
2.1 本章引论 |
2.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基础案例的确立 |
2.3 以建筑功能类型为依据引发的梳理概述 |
2.4 以时间阶段为依据引发的梳理概述 |
2.5 以空间定位为依据引发的梳理概述 |
2.6“档案库”的建立及使用说明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各类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 |
3.1 本章引论 |
3.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宗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1 本节引论 |
3.2.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佛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2.1“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佛寺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2.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佛塔梳理与统计 |
3.2.2.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石窟类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儒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4“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道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5“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礼制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6“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陵寝墓葬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7“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伊斯兰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8 本节小结 |
3.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非宗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
3.3.1 本节引论 |
3.3.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古桥梳理与统计 |
3.3.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标志建筑与戏台类建筑梳理与统计 |
3.3.4“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居住建筑与风景类建筑梳理与统计 |
3.3.5“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商业手工业、衙署等公共建筑梳理与统计 |
3.3.6 本节小结 |
3.4“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古遗址、古聚落梳理与统计 |
3.4.1 本节引论 |
3.4.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各类古遗址、古聚落梳理与统计 |
3.4.3 本节小结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试结合多线索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数据特征 |
4.1 试结合“胡焕庸线”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一线”数据差异特征 |
4.2 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云南、山西、江苏”三省数据差异特征 |
4.3 试结合中国降水分布和地形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四域”数据差异特征 |
结论、不足与未来研究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历史年表及中国古代建筑梳理分期表 |
附录B “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档案库 |
致谢 |
(3)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时间范围 |
1.2.2 空间范围 |
1.3 研究资料 |
1.3.1 近代政府出版物 |
1.3.2 近代报刊 |
1.3.3 其他古籍 |
1.3.4 历史地图 |
1.3.5 其他 |
1.4 研究视角、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视角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相关研究成果 |
1.5.1 南京近代城市研究 |
1.5.2 其他相关研究 |
1.6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 |
2.1.1 自组织理论 |
2.1.2 自组织与城市 |
2.1.3 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 |
2.2 空间句法 |
2.2.1 空间句法的核心理论 |
2.2.2 空间句法的三种分割方法 |
2.2.3 空间句法的量化指标 |
2.2.4 空间句法的优势 |
第三章 南京城市发展的脉络梳理 |
3.1 南京史地概略 |
3.1.1 自然地理 |
3.1.2 历史沿革 |
3.1.3 城市建设 |
3.2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的历史分期 |
3.2.1 历史分期 |
3.2.2 分期依据 |
第四章 晚清战火中南京城市空间的破坏与衰败(1840-1881) |
4.1 大事件回顾——内忧外患 |
4.1.1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
4.1.2 太平天国运动(1853-1864) |
4.2 战乱前后南京的社会组织 |
4.2.1 人口 |
4.2.2 传统教育 |
4.2.3 工业 |
4.2.4 商业 |
4.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先声 |
4.3.1 道路 |
4.3.2 简易码头 |
4.3.3 教堂 |
4.3.4 公共图书馆 |
4.3.5 电报通讯 |
4.4 晚清战火中南京城市空间的破坏与衰败 |
4.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
4.4.2 太平天国统治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
4.4.3 晚清战火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自我修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洋务风潮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转型与发展(1882-1927) |
5.1 大事件回顾——西风渐进 |
5.1.1 洋务风潮盛行(1861-1911) |
5.1.2 下关开埠(1899) |
5.2 清末民初南京的社会组织 |
5.2.1 工业 |
5.2.2 新式教育 |
5.2.3 对外贸易 |
5.2.4 金融商业 |
5.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展开 |
5.3.1 道路交通 |
5.3.2 沿江码头 |
5.3.3 西式建筑 |
5.3.4 邮政通讯 |
5.4 洋务风潮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转型与发展 |
5.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
5.4.2 西风渐进背景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
5.4.3 洋务风潮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弹性应对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首都建设期间南京城市空间的规划与重构(1927-1937) |
6.1 大事件回顾——首都规划 |
6.1.1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 |
6.1.2 奉安大典(1925-1929) |
6.1.3 首都建设规划(1927-1937) |
6.2 国民政府奠都后南京的社会组织 |
6.2.1 市区范围 |
6.2.2 人口 |
6.2.3 文化教育 |
6.2.4 工业 |
6.2.5 商业 |
6.2.6 金融 |
6.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加快 |
6.3.1 道路交通 |
6.3.2 近代建筑 |
6.3.3 新型住宅区 |
6.3.4 公园绿化 |
6.4 首都建设期间南京城市空间的规划与重构 |
6.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
6.4.2 城市规划指导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
6.4.3 首都建设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互动反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轨迹 |
7.1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特征分析 |
7.1.1 城市空间演进的外部形态特征 |
7.1.2 城市空间演进的内部空间特征 |
7.2 大事件影响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规律 |
7.2.1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的自组织发展 |
7.2.2 大事件影响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的内在作用机制和具体表现 |
第八章 结论 |
8.1 总结 |
8.2 反思 |
8.2.1 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局限性 |
8.2.2 现代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基于AHP法的南京明城墙廊道遗产资源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资料搜集与研究范围的确定 |
1.2廊道遗产资源评价方法 |
1.2.1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
1.2.2遗产资源量化赋值及综合评价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南京明城墙廊道遗产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
2. 2南京明城墙廊道遗产资源总体构成 |
2.2.1普查与登录情况分析 |
2.2.2遗产资源分布区段分析 |
2.2.3遗产资源保护级别分析 |
2.2.4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
3结语 |
(5)南京城市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旅游纪念品及相关概念 |
2.1 旅游纪念品的概念界定 |
2.2 旅游纪念品的功用 |
2.2.1 对旅游产业的功用 |
2.2.2 对地域文化的功用 |
2.2.3 对游客的功用 |
2.3 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属性 |
2.3.1 旅游纪念品的民族性 |
2.3.2 旅游纪念品的象征性 |
2.3.3 旅游纪念品的实用性 |
2.4 旅游纪念品的分类 |
2.4.1 自然观光类 |
2.4.2 文化旅游类 |
2.4.3 休闲度假类 |
2.4.4 工业产品类 |
2.4.5 传统手工艺品类 |
2.5 消费接受主体的消费行为及心理分析 |
2.5.1 旅游纪念品消费需要的分析 |
2.5.2 购物心理分析 |
2.5.3 购物行为分析 |
第三章 南京地域文化及其符号化实现 |
3.1 旅游文化概述 |
3.1.1 “知行合一”的儒家文化 |
3.1.2 “仙人于山”的道家文化 |
3.1.3 “拜山礼佛”的佛家文化 |
3.2 南京旅游文化资源 |
3.2.1 南京区位特点 |
3.2.2 南京旅游文化分类 |
3.3 南京地域文化的符号性及应用 |
3.3.1 南京地域旅游文化的媒介性及符号性 |
3.3.2 南京地域文化应用的对象及符号 |
3.3.3 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与南京地域文化的传承、保护 |
第四章 南京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 |
4.1 现有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弊端 |
4.1.1 南京传统旅游纪念品分析 |
4.1.2 南京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普遍问题 |
4.2 国内外旅游纪念品设计分析 |
4.2.1 “京味儿”旅游纪念品设计 |
4.2.2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旅游纪念品设计 |
4.2.3 台北市旅游纪念品设计 |
4.3 南京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策略 |
4.3.1 南京传统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策略 |
4.3.2 南京现代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策略 |
4.3.3 南京旅游纪念品品牌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保护与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南京明城墙与周边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剖析 |
1.1.2 南京明城墙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 |
1.1.3 景观——明城墙及周边文化遗产资源整体保护的新视角 |
1.2.文献综述 |
1.2.1 南京明城墙相关研究 |
1.2.1.1 明城墙历史与文化 |
1.2.1.2 明城墙保护与开发利用 |
1.2.2 遗产廊道相关研究 |
1.2.2.1 理论的演化 |
1.2.2.2 项目实践 |
1.2.2.3 我国关于遗产廊道的研究概况 |
1.2.2.3 研究方法 |
1.2.3 小结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南京明城墙 |
1.3.2 文化遗产 |
1.3.3 遗产廊道 |
1.3.3.1 遗产廊道的概念内涵、来源及辨析 |
1.3.3.2 遗产廊道的判别标准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保护与构建的基本概念及思路 |
2.1 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的概念的提出 |
2.1.1 南京明城墙的历史重要性 |
2.1.2 南京明城墙建筑或工程上的重要性 |
2.1.3 显着的线性形态特征 |
2.1.4 自然对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
2.1.5 经济重要性 |
2.2 建立明城墙遗产廊道的概念 |
2.3 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保护与构建的基本思路 |
第三章 明城墙遗产廊道主体遗产资源的综合属性分析 |
3.1 南京明城墙的时间属性 |
3.1.1 定都南京 |
3.1.2 南京京城城垣的建造 |
3.1.2.1 南京明城墙的城池防护体系 |
3.1.2.2 建筑技术 |
3.1.3 南京明城墙历史沿革及价值的转变 |
3.1.3.1 南京明城墙历史变迁及经历重大事件回顾 |
3.1.3.2 城门的修复、更名、重建与增筑 |
3.1.3.3 护城河水系的变迁 |
3.2 南京明城墙的地理属性 |
3.2.1 南京明城墙与自然地理格局 |
3.2.1.1 南京明城墙与天然山脉 |
3.2.1.2 南京明城墙与天然水系 |
3.2.2 南京明城墙与城市交通 |
3.2.3 南京明城墙与城市开放空间 |
3.2.3.1 民国时期 |
3.2.3.2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 |
3.2.3.3 改革开放至今 |
3.3 南京明城墙的文化属性 |
3.3.1 重要历史事件 |
3.3.2 历史故事传说 |
3.3.3 风俗民情 |
第四章 明城墙遗产廊道遗产资源判别 |
4.1 遗产廊道的研究宽度及区段划分 |
4.2 南京明城墙文化遗产本体现状分析 |
4.2.1 南京明城墙遗址、遗迹现状分析 |
4.2.2 南京明城墙护城河现状分析 |
4.3 明城墙遗产廊道遗产资源判别 |
4.3.1 南京古城历史沿革 |
4.3.2 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判别 |
4.3.3 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判别 |
第五章 明城墙遗产廊道遗产资源评价与界定 |
5.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与特点 |
5.2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
5.3 层次分析法用于构建明城墙遗产廊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 |
5.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明城墙遗产廊道遗产资源评价的过程 |
5.4.1 遗产廊道资源评价指标的选取 |
5.4.2 遗产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
5.4.3 构造廊道文化遗产评价标准判断矩阵 |
5.4.4 文化遗产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5.4.5.文化遗产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5.5 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遗产资源综合评价界定 |
5.5.1 遗产资源模糊积分法 |
5.5.2 明城墙遗产廊道遗产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
5.6 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遗产资源总体构成分析 |
5.6.1 遗产资源综合评价得分情况分析 |
5.6.2 遗产资源分布区段分析 |
5.6.3 遗产资源保护级别分析 |
5.6.4 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
第六章 明城墙遗产廊道环境景观分析 |
6.1 明城墙周边景观的缘起与发展 |
6.2 明城墙周边环境景观现状分析 |
6.2.1 狮子山至定淮门段 |
6.2.2 定淮门至清凉门段 |
6.2.3 清凉门至集庆门段 |
6.2.4 集庆门至通济门段 |
6.2.5 通济门至太平门段 |
6.2.6 太平门至神策门段 |
6.2.7 神策门至狮子山段 |
6.3 明城墙周边景观问题分析与总结 |
第七章 明城墙遗产廊道保护与构建 |
7.1 明城墙遗产廊道边界确定 |
7.2 明城墙遗产廊道保护目标与原则 |
7.2.1 保护目标 |
7.2.2 保护原则 |
7.3 明城墙廊道遗产的保护与构建 |
7.3.1 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 |
7.3.1.1 文化遗产本体的保护 |
7.3.1.2 文化遗产自然要素的保护 |
7.3.1.3 文化遗产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的保护 |
7.3.2 绿色廊道的构建 |
7.3.3 解说系统的组织 |
7.3.4 交通系统的组织 |
7.4 明城墙遗产廊道保护性开发策略 |
7.4.1 保护层级的划分 |
7.4.2 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模式 |
7.5 明城墙遗产廊道保护实施对策探讨 |
7.5.1 增强公众意识 |
7.5.2 强化法律保护和规划保护 |
7.5.3 保障管理政策实施 |
7.5.4 推动市场经济运作 |
7.5.5 深化公众参与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传统旅游城市形象的创新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方法和本文的结构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旅游地形象 |
第二节 旅游地发展的生命周期 |
第三节 南京旅游发展 |
第二章 南京旅游形象的构成和定位 |
第一节 南京旅游形象的构成因子 |
第二节 南京旅游形象定位之演变 |
第三章 对南京旅游形象的感知 |
第一节 南京旅游市场 |
第二节 对南京旅游形象感知的调查 |
第三节 感知调查的分析 |
第四节 新形象认知不广的原因 |
第四章 “博爱之都”的再塑造 |
第一节 把握的原则 |
第二节 内涵的挖掘和演绎 |
第三节 政府的角色和作用 |
第四节 形象推广 |
结论 |
附件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太平天国王府制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对象 |
0.3 研究目的 |
0.4 研究现状 |
0.5 论文的框架与线索 |
第一章 太平天国封王制度与王府 |
1.1 太平天国前期封王制度与王府 |
1.2 太平天国后期封王制度与王府 |
1.3 太平天国封王制度及匠营制度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平天国王府遗存考订 |
2.1 天王府 |
2.1.1 天京天王府 |
2.1.1.1 方位和范围 |
2.1.1.2 外部建筑布局 |
2.1.1.3 内部中轴线布局 |
2.1.1.4 左右二区建筑布局 |
2.1.1.5 内部陈设及装饰 |
2.1.2 永安天王府与武昌天王府 |
2.2 东王府 |
2.2.1 天京东王府 |
2.2.1.1 黄泥岗之府址 |
2.2.1.2 瞻园之府址 |
2.2.2 汉口东王府与武昌东王府 |
2.3 忠王府 |
2.3.1 苏州忠王府 |
2.3.1.1 公署建筑 |
2.3.1.2 住宅建筑 |
2.3.1.3 园林建筑 |
2.3.1.4 彩绘与壁画 |
2.3.2 天京忠王府 |
2.4 侍王府 |
2.4.1 金华侍王府 |
2.4.1.1 公署建筑 |
2.4.1.2 住宅建筑 |
2.4.1.3 花园和练兵场 |
2.4.1.4 彩绘、壁画、雕刻 |
2.4.2 天京侍王府与溧阳侍王府 |
2.5 堂子街某王府 |
2.5.1 堂子街某王府建筑与壁画 |
2.5.2 堂子街某王府壁画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平天国王府的特征 |
3.1 王府的等级与规模 |
3.2 王府的功能与形制 |
3.2.1 行政职能与形制 |
3.2.2 军事指挥职能与形制 |
3.2.3 礼拜职能与形制 |
3.2.4 起居职能与形制 |
3.3 王府的布局与组群特征 |
3.3.1 布局特征 |
3.3.2 组群特征 |
3.3.2.1 入口 |
3.3.2.2 工字形 |
3.3.2.3 礼拜堂的格局 |
3.3.2.4 花园与庭院 |
3.4 王府的装饰特征 |
3.4.1 壁画 |
3.4.2 彩绘 |
3.4.3 其他装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平天国王府与清代王府之比较 |
4.1 相异的分封制度对王府的制约 |
4.2 清代王府的建筑规制 |
4.3 王府功能与形制的比较 |
4.4 王府布局与组群特征的比较 |
4.4.1 布局特征 |
4.4.2 组群特征 |
4.4.2.1 入口 |
4.4.2.2 祠庙与礼拜堂 |
4.5 王府装饰特征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图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南京发现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论文参考文献)
- [1]遗产保护型城市绿道构建策略探索——以南京明城墙绿道为例[J]. 王燕燕,唐晓岚. 中国名城, 2020(07)
- [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D]. 张发明.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1)
- [3]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D]. 陆涵. 东南大学, 2018(05)
- [4]基于AHP法的南京明城墙廊道遗产资源定量评价[J]. 王燕燕,王浩.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5]南京城市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研究[D]. 王诗晓. 东南大学, 2015(08)
- [6]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保护与构建研究[D]. 王燕燕. 南京林业大学, 2015(03)
- [7]太平天国石质文物的修复保护[J]. 毛晓玲. 文物修复与研究, 2014(00)
- [8]试论南京太平天国遗址的调查、保护与利用[A]. 张蕾. 区域特色与中小型博物馆——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0
- [9]传统旅游城市形象的创新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范瑛. 复旦大学, 2008(04)
- [10]太平天国王府制式探析[D]. 姚颖. 华侨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