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化学清洗剂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袁中曌[1](2021)在《深圳市优先控制化学品环境风险管控体系研究》文中指出
查剑锐[2](2021)在《山东长清灵岩寺石质文物风化过程及保护材料研究》文中提出石质文物分布广泛且种类繁多,对于人们认识历史,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有重要的意义。受多种因素影响,价值发生缺失,对保护工作提出了科学化的要求。为此,进行风化过程研究并针对性设计保护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山东长清灵岩寺内的碳酸盐岩类石质文物为研究对象,从风化过程出发,针对性的进行了一水草酸钙(CaC2O4·H2O)的可控性合成及结构设计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工作:通过对山东长清灵岩寺内唐朝至清末时期的475件碳酸盐岩类石质文物的现场调查,统计了 9种类型病害的数量(残损、断裂、白色结壳、人为污染、红色污染、表面溶蚀、片状剥落、裂隙和不当修复),结合所处位置及环境参数分析了各类风化特征和风化因素之间的关系,推测露天碳酸盐岩类石质文物的主要风化因素是水。针对典型病害(红色污染、白色结壳、剥落和溶蚀)进行了风化过程研究,应用对比表征和综合表征的方法详细描述了红色污染的形成过程,综合以上其它几种病害的风化特征提出雨水对碳酸盐岩类石质文物的影响包括物理冲击和化学侵蚀两个方面,相关保护材料除了具备难溶蚀的特性外,还应当具有结合力好,能够在粗糙表面成膜,致密化程度高的特点。基于保护材料的性能要求,设计了 CaC2O4·H2O粘结层、柔性层和刚性层。(1)使用草酸铵((NH4)2C2O4)反应剂在白色大理岩表面原位反应生成CaC2O4·H2O粘结层,其作为保护材料的同时还可以对大理岩进行加固,将表面结合力提升了 25%。(2)使用胶体溶液在粘结层表面沉积形成了CaC2O4·H2O柔性层,控制剂氢氧化钠(NaOH)减缓了草酸二甲酯(C4H6O4)的水解速率,使得镀膜溶液能够在粗糙岩石表面均匀铺展并填充样品中的孔隙。(3)使用CaC2O4·H2O溶液在粘结层表面沉积形成了刚性层,研究了晶体形貌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现CaC2O4·H2O晶体在酸性生长环境下由不规则的颗粒转变为均一的方形晶体,符合紧密堆积要求。以上研究为保护材料的可控性合成提供了思路。为进一步提升CaC2O4·H2O保护膜的抗酸雨性能,将粘结层、柔性层和刚性层进行了组装。利用反应剂(NH4)2C2O4、抑制剂NaOH和HNO3易溶于水的特性进行了清洗,使保护膜中的残留物含量低于FT-IR及Raman的检测限,均一的组分使得保护膜的致密化程度有明显提升。酸雨测试结果表明,保护膜起到了牺牲层的作用,有较长的服役寿命。此外,该保护膜不仅拥有优异的阻隔效果(耐污性),而且其良好的可再处理性为保护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更多保障。由于反应剂(NH4)2C2O4的特性,该保护膜还可以在CaSO4·2H2O结壳上组装,并将其转换为成CaC2O4·H2O,为疏松结壳病害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以上特性,使得该保护膜能够在硫化程度不高的岩石表面使用,阻止黑色结壳病害的形成。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们将组装好的保护膜涂敷于自然风化的岩石表面并置于室外进行风化测试,结果表明在经历过寒冬后,样品外观未发生明显变化,薄膜结构基本完整且拉曼特征峰清晰。该研究为CaC2O4·H2O保护膜的结构设计及石质文物应用奠定了基础。综上,基于石质文物的材质及风化过程,筛选保护材料并进行可控性合成及结构设计研究可以制备出具有抗酸雨、耐污染、可去除、可修复性能的CaC2O4·H2O保护膜,该类薄膜可应用于黑色结壳病害的防治。本论文丰富了无机类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的研究体系,为该类材料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康赛[3](2021)在《尿液膜蒸馏性能评估与膜污染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空间站和深空探测活动的快速发展,循环式密闭生保系统(CELSS)成为深空探测的一个关键研究,而其中废水的有效处理与回用是CELSS中水循环和回用的关键,特别地,在载荷和空间条件有限的密闭环境中,高浓高盐且性质易变的尿液处理与回用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膜蒸馏(MD)以其显着的耐污染能力和高效的截留特性等优势,在尿液处理中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采用MD工艺处理尿液,实现水的回收以及盐类、有机物的去除,考察长期存储过程中尿液性质变化及其机制、MD处理尿液的性能评估及污染物削减特征、预处理对MD处理尿液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膜污染的机制分析,以期为源分离尿液及特殊空间尿液处理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通过系统分析尿液性质,发现其在存储过程中性质变化的关键在于尿素分解及无机共沉淀现象,且随着NH4+-N的积累逐渐出现磷酸盐沉淀向鸟粪石沉淀的转变;DOM组成中,尿素及蛋白类物质降低,而芳香性有机物增加;低分子量有机物降低,但大分子有机物浓度逐渐升高。其中浓H2SO4预处理可抑制尿素水解;陶瓷膜与活性炭可有效去除有机物,且促进尿素的挥发;陶瓷膜对尿素的去除效率高于其他有机物,活性炭对芳香性有机物的去除比例最高。进一步考察了温差和流速对MD性能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可实现99.1%的盐截留率,92%有机物截留率,此时通量为8.03 kg/m2·h,表明MD在尿液处理中具有极大的潜力,但在MD过程中出现了膜污染,因此采用陶瓷膜和浓H2SO4两种处理方式进行尿液预处理,研究发现,MD对P、DOM和N有着显着的去除效果,尿液原液侧的PO43--P和TP浓度表现为陶瓷膜+MD(MD-T)>酸+MD>尿液MD,表明预处理可削减尿液中的P类污染物,去除率高达99%;其对腐殖质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佳,经MD-T处理后,产水中以蛋白类污染物为主。为进一步分析膜污染形成机制,研究了膜污染形貌、组成及形成机制,尿液MD过程中膜表面附着大量颗粒物或胶连状态的污染物,且有微生物的生长现象,因此其表面为有机-无机-微生物的复合污染,其中有机污染多为蛋白质,无机污染以盐结晶为主。化学清洗剂可实现膜上污染物的有效去除,酸洗可去除膜上的无机盐,碱洗可去除蛋白类、富里酸等有机污染物。综上,本论文对尿液MD进行了系统分析,明确了尿液性质-MD处理性能-膜污染分析等,为空间站中尿液废水的处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王鹏飞[4](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陈旭[5](2021)在《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低聚糖耦合体系的构建及条件优化》文中认为直链麦芽低聚糖通常是指由3~10个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低聚糖,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工业上直链麦芽低聚糖主要采用酶法制备,但其生产和提纯技术长期被国外所垄断,同时酶法工艺中还存有不足,如生产效率低,反应时间长,生产后需灭酶等造成大量能源损耗,在传统工艺中应用酶膜反应器(EMR)则可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传统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高效制备直链麦芽低聚糖的基础生产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应用酶膜反应器构建耦合体系,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可在反应过程中对产物进行分离提纯。本实验室前期已成功构建表达了来源于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STB04的直链麦芽低聚糖生成酶(Bst-MFA),即MFA酶(Maltooligosaccharide-forming amylase),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两种突变体(W139Y,直链麦芽五糖生成酶、G109D,直链麦芽六糖生成酶)。本课题以上述两种突变体为生产用酶,在以玉米淀粉为底物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的传统工艺基础上构建耦合体系,并对生产工艺进行系统优化,从而得到高效制备直链麦芽低聚糖的新型生产体系,再用此体系进行直链麦芽六糖的制备,同时研究了该过程中陶瓷膜的污染机理及清洗方案。首先,在玉米淀粉浓度为20%(w/v)的条件下,对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五糖传统工艺进行了系统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玉米淀粉60°C调浆5 min,后加入MFA酶(W139Y),加酶量为30 U/g干基淀粉,95°C液化15 min,该MFA酶可起到液化作用,后续糖化过程不再加酶,糖化反应温度60°C;普鲁兰酶在反应开始后第20 h添加,加酶量为2 U/g干基淀粉,反应4 h至反应结束。在该条件下直链麦芽低聚糖(G1~G7)产率为94.29%,目标产物直链麦芽五糖(G5)产率达到41.17%,G1~G7产物中G5占比稳定在43%~45%。其次,在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生产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循环式酶膜反应器构建耦合体系,膜组件选用截留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cut-off,MWCO)50 KDa的多通道管式陶瓷膜(平均孔径20 nm),该膜对MFA酶蛋白的截留率为97.01%;通过对生产条件进行系统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化时间15 min,连续反应5 h,反应温度65°C,MFA酶(W139Y)加酶量为35 U/g干基淀粉,过膜压力0.3 MPa,物料循环流速900L/h,普鲁兰酶在反应开始3 h后添加,添加量为6 U/g干基淀粉。在该条件下连续反应5 h,G1~G7产率达到95.81%,主产物G5产率达到42.64%,渗透端产物回收率达到95%以上,相较于传统反应5 h,G1~G7产率和G5产率分别提高了89.99%和153.36%,已达到并超过传统24 h反应进程,并且省去后续对产物灭酶的步骤,生产过程中产物经过陶瓷膜的纯化已达到初步分离提纯的效果,可降低后续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为得到高效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的生产工艺,将耦合体系中生产用酶更换为直链麦芽六糖生成酶(G109D),并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最佳生产工艺中,由于产物分子量和生产体系与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的较为相近,两体系相同的是:反应时间、膜组件截留分子量和反应温度分别为5 h、50 KDa和65°C,不同之处在于:糖化酶(G109D)加酶量为30 U/g干基淀粉、过膜压力为0.2 MPa、物料循环流速700L/h,均略低于前者;而普鲁兰酶在反应开始2 h后添加,添加时间相较于W139Y提前1 h,同时添加量更低为4 U/g干基淀粉。在该条件下,G1~G7产率达到96.53%,主产物直链麦芽六糖(G6)产率达到46.95%,G6在所有产物中占比接近50%,渗透端产物回收率达到95%以上。通过优化生产条件,同样达到了短时间内高效生产直链麦芽六糖的效果,大幅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最后,针对在应用陶瓷膜反应器制备直链麦芽低聚糖过程中,膜组件出现的污染现象,通过STATISTICA 12进行污染模型拟合,并对不同污染阻力进行计算,确定其污染机制由完全堵塞模型所主导,其他三种污染模式并存。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纯水、柠檬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α-淀粉酶五种清洗剂在低压高流速条件下对膜进行清洗再生,结果表明,不同清洗方法对应的膜通量恢复率分别为71.53%、86.92%、95.70%、99.61%和92.31%。碱清洗、氧化剂清洗和酶清洗均能将膜通量恢复至90%以上,其中氧化清洗剂可将膜通量恢复至接近100%,说明该方法对于淀粉及多糖造成的膜污染有着良好的再生效果。
张洋[6](2021)在《真空膜蒸馏海水淡化及气液两相流强化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海水淡化是一种能有效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途径,膜蒸馏是将传统热法和膜分离法两种工艺结合在一起的新技术,以气液两相的平衡作为基础,液相吸收潜热后汽化来实现相变,在膜两侧蒸气压差的推动力下,蒸气透过分离膜,进而实现脱盐。该技术凭借着膜通量大、设备简单、脱盐率高、容易操作等优势,在海水淡化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本课题采用真空膜蒸馏进行海水淡化试验,考察了温度、真空度、流速、进水水质等因素对膜通量和产水TDS的影响;研究了气液两相流对膜通量的强化效果;提出了钙、镁预处理及膜清洗工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膜通量随着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膜通量随着真空度的增大而增加,膜通量随着进水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温度、真空度、流速对脱盐效果影响不大,产水TDS均小于20mg/L,脱盐率达到99.9%以上,淡化水38项指标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在进水TDS为20000~60000mg/L的范围内,进水TDS对膜通量的影响不大,在进水TDS为60000~100000mg/L的范围内,膜通量随着进水TDS的升高略有下降。综合考虑膜通量、能耗及膜污堵,膜蒸馏的适宜操作条件为:温度75℃、真空度0.09MPa、进水流速0.84m/s,膜通量为14.2L/(m2·h)。2、在温度80℃条件下,24h连续运行后膜通量下降17.5%,采用苛性钠-纯碱法预处理后海水总硬度去除率达到95.9%,同样操作条件下24h连续运行的膜通量仅下降4.5%。使用0.05mol/L盐酸对膜组件的清洗效果最好,清洗后膜通量由8.3L/(m2·h)上升到17.7L/(m2·h),恢复效果达98.8%。3、气液两相流对膜通量有强化作用,在鼓气流量0~18L/min的范围内,膜通量随着鼓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鼓气流量18~24L/min的阶段,膜通量有所下降。在鼓气流量18L/min、进水温度75℃的条件下,强化系数为1.39。通过流型分析,鼓气流量为0~12L/min的范围内,两相流流型为泡状流,在15~24L/min的范围内,两相流流型为弹状流。鼓气频率会影响膜通量,每间隔3min、鼓气1min时强化效果最好,膜通量为23.2L/(m2·h)。4、对产水量1200m3/d的真空膜蒸馏海水淡化工程进行经济分析,在采用工业余热对海水进行加热的前提下,膜蒸馏的成本为2.885元/m3淡化水,低于同等规模的反渗透技术。
翟艳玉[7](2021)在《电纺掩模制备Cu NWs TE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几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绿色可持续发展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其中太阳辐射能的利用受到了世界瞩目。第三代光伏产品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为代表,已经成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高效器件,自从2009年Kojima的第一篇论文报道能量转换效率(PCE)为3.81%的PSCs以来,PSCs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探索兴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较高、具有合适的带隙、载流子扩散长度较长、吸收系数较高并且寿命较长,因而PSCs的发展非常迅速,经认证的创纪录PCE已经达到了25.5%,同时又保持了较低的制造成本。透明电极(TE)是很多光电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制备透明电极最常用的的材料是铟锡氧化物(ITO),ITO在高透射率(88%)下具有较低的方块电阻(15Ω/sq),虽然ITO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但铟元素稀缺,随着需求增加,制作成本不断上升,同时ITO薄膜具有脆性,阻碍了它在柔性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寻找ITO的替代材料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金属纳米线是替代ITO的有力候选者,其中银纳米线是最常见的,但其制作成本较高,铜的价格远远低于银和铟,铜与金银同时存在于第I副族,均是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它与金银类似都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和柔韧性,所以说铜纳米线(Cu NWs)是用来制备透明电极的有力候选材料。本文采用静电纺丝聚丙烯腈纳米纤维作为牺牲掩模,并结合湿化学蚀刻方法制备铜纳米线网络透明电极(Cu NWs TE),静电纺丝纤维是用于绘制低渗透阈值导电网络的通用模板,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模板粗细可调,分布均匀,长径比高达104,该方法制备的Cu NWs同样具有超高长径比,并且纳米线之间没有突起结点,具有良好的连通性,所制备的Cu NWs TE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透射率。研究工作具体如下:(1)本文研究了铜薄膜的厚度、静电纺丝时间、静电纺丝接收取向、DMF蒸气处理时间以及湿化学蚀刻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实验的影响,并通过表面低电阻测试仪、光学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Cu NWs TE进行了方块电阻、纳米线形貌和可见光透射率的表征,发现在蒸镀60 nm的铜薄膜、静电纺丝60 s、交叉接收聚丙烯腈纳米纤维、DMF蒸气处理30 s以及湿化学蚀刻6 min条件下制备的Cu NWs表面光滑连续,长径比高达104,无突起结点,所制备的Cu NWs TE在550 nm波段处透射率为80%,平均方块电阻为21.72Ω/sq,几乎可以和ITO电极相媲美。(2)制备以不同覆盖率的Cu NWs TE作为底电极的倒置PSCs,器件结构为Cu NWs TE/Ni Ox/CH3NH3Pb I3/PC61BM/BCP/Ag,发现当湿化学蚀刻时间为6 min时制备的Cu NWs TE在PSCs中得到6.47%的能量转换效率,此时纳米线的覆盖率为32%,透明电极的品质因数为4.94×10-3(Ω/sq)-1。实验结果表明利用Cu NWs制备的透明电极在未来的光电器件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3)通过对静电纺丝时间和湿化学蚀刻时间的优化,发现在蒸镀60 nm的铜薄膜、静电纺丝100 s、交叉接收聚丙烯腈纳米纤维、DMF蒸气处理30 s以及湿化学蚀刻25 min条件下制备的柔性Cu NWs TE弯曲性良好,550 nm波段处透射率为68%,平均方块电阻为13.05Ω/sq。实验表明Cu NWs是用来制备柔性透明电极的有力竞争材料。
张梦迪[8](2021)在《微纳米气泡强化次氯酸钠化学清洗对超滤膜老化控制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滤技术广泛用于污废水的回用和饮用水深度处理中,可以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细菌、病原体、胶体、大分子污染物甚至部分病毒。在运行过程中,膜污染严重且不可避免,化学清洗是恢复膜通量的有效方法。但研究发现长期化学清洗,膜化学稳定性和过滤性能会发生不可逆衰退(即“膜老化”),缩短膜使用寿命,影响膜的稳定运行,增加运行成本,制约了超滤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亟待研发一种绿色高效清洗技术,既可以满足膜清洗需求,又能正确控制膜老化进程。而近几年微纳米气泡凭借尺寸小、水力停留时间长、界面Zeta电位高、产生活性氧等诸多优点,已逐渐应用于水处理中。微纳米气泡不仅强化化学药剂的利用率,促进污染物的降解速率,而且作为清洗技术不会对固体造成二次污染,这也为控制膜老化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微纳米气泡强化次氯酸钠化学清洗对超滤膜的老化控制。实验将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超滤膜作为实验用膜,首先以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作为特征污染物,探究了微纳米气泡以及0.005%-0.2%次氯酸钠溶液单一及组合清洗对污染膜的通量恢复率并进行了清洗前后膜微观表征。实验表明微纳米气泡单一清洗时膜清水通量恢复率仅为0.12,而次氯酸钠化学药剂单一清洗时,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清洗效果提高,直到增大至0.2%后,清洗效果未发现明显的提高;而微纳米气泡强化0.03%Na Cl O对膜的清洗效率最高,在2h内就恢复至膜原始通量,并且通过不同清洗条件下膜界面微观表征发现增大次氯酸钠溶液浓度会加速膜的老化进程,但微纳米气泡协同下并未发现更高的膜老化损伤。其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溶液下微纳米气泡的基本特性,分析微纳米气泡在膜清洗中的作用机理。微纳米气泡在纯水中的气泡平均尺寸在261-405nm范围内,界面Zeta电位波动在3.5-9.1m V,带正电。研究发现添加适量的次氯酸钠可以改善微纳米气泡在水中的稳定性,而且Cl O-会在气液界面处优先吸附,使气泡带负电。在0.03%次氯酸钠溶液中,微纳米气泡表现出优异稳定性,在连续运行3h时间内,气泡尺寸在596-680nm范围内,在工艺停止后一周内气泡未破裂。此外气泡的聚结数量n与微纳米气泡强化次氯酸钠的清洗效果呈反比。基于此可知微纳米气泡强化次氯酸钠化学清洗主要是凭借其传质效率高、稳定性强的优势,在膜清洗中气液界面处以及离子态的Cl O-起到主要的清洗作用,但当气泡不稳定且容易发生聚结时,气泡尺寸远大于膜孔径且会粘附于膜表面阻碍了离子态Cl O-对膜孔内污染物的清洗。最后通过对膜进行长时间次氯酸钠以及微纳米气泡浸泡,探究其对膜老化的影响包括化学稳定性、过滤性能并基于XDLVO理论分析膜-膜及膜-污染物的界面作用力,最终优化工艺参数并确立微纳米气泡强化次氯酸钠对膜老化控制机理。结果表明MNBs对膜并未发现明显的老化现象,作为一种绿色清洗技术可以用于膜清洗中以控制膜老化进程;在0.03%Na Cl O浸泡40天对膜基质并未出现明显的破坏,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均高于原始膜,无法判断其老化行为,且亲水基团的降解速率远低于0.1%Na Cl O,在老化实验后期膜仍然呈现亲水性,但是在0.1%Na Cl O溶液浸泡下,膜的亲水基团在第10天就被完全降解,在第10天时接触角大于90°,膜呈现疏水性,而且膜粗糙度明显下降,膜面变得更光滑,膜的机械性能受到严重损伤。Na Cl O静态浸泡后的膜清水通量显着增大、膜自身阻力Rm对应降低,在过滤APAM污染物时发现随着膜老化时间的增长,膜通量下降率以及膜不可逆污染Rirr均显着增大,基于XDLVO理论发现Na Cl O溶液老化减弱了膜的非极特性,将PVDF膜的电子供体极性转化为电子受体极性,增大了老化膜-APAM的界面自由能,进而加剧了膜的污染行为,对控制膜老化产生不利影响,但在进行膜污染行为与膜-APAM界面自由能相关性分析时发现相关性不明显,可能是由于在药液浸泡下膜化学稳定性改变引起的。综上所述,微纳米气泡强化0.03%次氯酸钠化学清洗既达到了所需清洗效果且正确控制超滤膜老化进程,相比于单一次氯酸钠化学清洗既缩短了清洗时间且对膜的老化影响明显减弱,也为该技术应用于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9](2021)在《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综述了我国有机硅行业在2020年的发展概况(包括有机硅甲基单体的产能与产量、初级形状聚硅氧烷的进出口情况、有机硅上市企业的营收情况、新增项目投资情况、标准及政策制订情况)与有机硅产品的研发概况(包括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自研项目及国内有机硅的研发重点)。
黄轲[10](2021)在《高效脂肪酶S63A的生物制备与口腔器械清洗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设计并表达具有更高酶活的脂肪酶,应用于医疗器械清洗领域。材料与方法:(1)以来源于疏绵状嗜热丝胞菌脂肪酶(Thermomyces lanuginosus lipase,TLL)基因序列(Gen Bank:AF054513.1)为出发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设计S63A与S63A/S88D两种突变位点,并对突变后序列进行结构预测和分析,确定合理突变位点。(2)使用PCR技术对出发序列进行克隆表达与定点突变,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the insect cell based 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对重组序列进行表达,并提取和纯化表达产物。(3)对表达的粗酶产物及纯化产物进行酶活性检测分析。(4)通过物理搅拌法将已验证的酶活良好的粗酶产物与市售多酶洗涤剂混合均匀,制备新型多酶洗涤剂,并对其清洁能力验证分析。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突变结果安全,能够保证不低于出发序列的酶活或获得更高酶活。(2)表达载体与克隆载体构建良好,BEVS成功表达出发序列与突变序列相应蛋白,且表达效率良好。(3)重组脂肪酶S63A与S63A/S88D均活性良好,酶活高于出发序列,其中S63A酶活效果最佳。(4)以S63A脂肪酶为核心酶成分的新型多酶洗涤液的清洁效果较普通多酶洗涤液有相当程度提升。结论:(1)本研究根据已报导的AF054531作为出发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综合手段,成功设计和表达一种具有高酶活的脂肪酶。(2)以本研究开发的S63A脂肪酶为核心酶,添加于现有普通多酶洗涤液,可有效改善其清洁效果,降低血污沾染的医疗器械的清洁难度。
二、新型化学清洗剂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化学清洗剂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山东长清灵岩寺石质文物风化过程及保护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碳酸盐岩类石质文物的风化研究 |
2.1.1 风化特征 |
2.1.2 分析方法 |
2.1.3 风化机理 |
2.1.4 灵岩寺石质文物概况 |
2.2 碳酸盐岩类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研究进展 |
2.2.1 保护材料基本要求 |
2.2.2 保护材料发展进程 |
2.2.3 CaC_2O_4·H_2O保护材料的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2.4 选题来源和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2.4.1 选题来源和依据 |
2.4.2 研究内容 |
2.4.3 选题创新性 |
2.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 灵岩寺碳酸盐岩类石质文物保存现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保存环境 |
3.3.2 风化特征 |
3.4 小结 |
4 样品、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及表征方法 |
4.1 样品及实验原料 |
4.2 实验与分析设备 |
4.3 样品及保护材料的制备 |
4.3.1 风化样品的制备 |
4.3.2 模拟岩石试样的制备 |
4.3.3 保护材料的制备 |
4.4 测试与表征 |
4.4.1 X射线荧光分析(XRF) |
4.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4.3 扫描电子显微镜搭配能谱仪分析(SEM-EDS) |
4.4.4 原子力显微镜(AFM) |
4.4.5 三维视频显微镜分析(SLM) |
4.4.6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4.7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4.4.8 离子色谱仪分析(IC) |
4.4.9 综合热分析(DTA-TG) |
4.5 性能表征 |
4.5.1 吸水率 |
4.5.2 结合力 |
4.5.3 色差分析 |
4.5.4 抗酸雨性能 |
4.5.5 耐污性能 |
4.5.6 抗冻融性能 |
4.5.7 可修复性 |
4.5.8 可去除性 |
4.5.9 风化岩石上的成膜效果 |
4.5.10 刻字岩石上的成膜效果 |
5 典型风化特征形成过程研究 |
5.1 引言 |
5.2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石质文物材质分析 |
5.3.2 风化过程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CaC_2O_4·H_2O粘结层的制备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反应剂种类的影响 |
6.3.2 反应剂浓度的影响 |
6.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6.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6.3.5 镀膜工艺的影响 |
6.3.6 镀膜次数的影响 |
6.3.7 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CaC_2O_4·H_2O柔性层的制备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溶胶化工艺的影响 |
7.3.2 溶胶化助剂添加量的影响 |
7.3.3 浓度的影响 |
7.3.4 镀膜工艺的影响 |
7.3.5 干燥温度的影响 |
7.3.6 镀膜次数的影响 |
7.3.7 性能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8 CaC_2O_4·H_2O刚性层的制备 |
8.1 引言 |
8.2 实验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抑制剂种类的影响 |
8.3.2 抑制剂添加量的影响 |
8.3.3 溶液浓度的影响 |
8.3.4 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
8.3.5 干燥温度的影响 |
8.3.6 镀膜工艺的影响 |
8.3.7 镀膜次数的影响 |
8.3.8 性能测试 |
8.4 本章小结 |
9 CaC_2O_4·H_2O保护膜的组装 |
9.1 引言 |
9.2 实验 |
9.3 结果与讨论 |
9.3.1 成分及形貌表征 |
9.3.2 性能测试 |
9.3.3 实际应用研究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尿液膜蒸馏性能评估与膜污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尿液处理研究与进展 |
1.2.1 尿液来源与用途 |
1.2.2 尿液性质 |
1.2.3 尿液处理现状 |
1.3 膜蒸馏简介及其应用 |
1.3.1 膜蒸馏简介 |
1.3.2 膜蒸馏应用 |
1.3.3 膜蒸馏在高氨氮废水中的应用 |
1.4 膜蒸馏中氮的形态和传质 |
1.4.1 氮的形态 |
1.4.2 N的传质研究 |
1.5 膜蒸馏膜污染与润湿研究 |
1.6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方案 |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尿液存储过程性质变化监控 |
2.2.2 尿液膜蒸馏研究 |
2.2.3 膜蒸馏过程中污染物的削减特征 |
2.2.4 膜蒸馏膜污染机制研究 |
2.3 分析方法 |
第3章 尿液存储过程性质变化及机理研究 |
3.1 结果与讨论 |
3.1.1 N、P在存储过程中的变化 |
3.1.2 DOM在存储过程中的变化 |
3.1.2.1 TOC |
3.1.2.2 CDOM |
3.1.2.3 FDOM |
3.1.2.4 有机物分子量 |
3.2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尿液MD的性能评估 |
4.1 结果与讨论 |
4.1.1 MD工艺参数优化 |
4.1.1.1 温度对MD的影响 |
4.1.1.2 流速对MD的影响 |
4.1.1.3 膜材料对MD的影响 |
4.1.2 尿液MD处理效能研究 |
4.1.2.1 产水通量和盐截留率 |
4.1.2.2 关键污染物 |
4.1.3 MD的长期性能研究 |
4.1.4 预处理对尿液MD的影响研究 |
4.1.4.1 陶瓷膜微滤预处理 |
4.1.4.2 酸化预处理 |
4.2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尿液MD过程污染物的削减特征 |
5.1 结果与讨论 |
5.1.1 尿液MD过程P的变化特征 |
5.1.2 尿液MD过程DOM的变化特征 |
5.1.3 尿液MD中N的变化特征 |
5.1.3.1 尿液MD中N的分布 |
5.1.3.2 尿液MD中N的变化 |
5.1.3.3 尿液MD的质量衡算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膜污染控制机制研究 |
6.1 结果与讨论 |
6.1.1 污染膜形貌分析 |
6.1.2 污染膜组成研究 |
6.1.3 膜清洗及性能研究 |
6.1.3.1 膜清洗液水质特征 |
6.1.3.2 膜清洗性能研究 |
6.1.4 微生物分析 |
6.2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低聚糖耦合体系的构建及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直链麦芽低聚糖概述 |
1.1.1 直链麦芽低聚糖的分子结构 |
1.1.2 直链麦芽低聚糖的理化特性 |
1.1.3 直链麦芽低聚糖的生理功能 |
1.1.4 直链麦芽低聚糖的工业应用 |
1.2 直链麦芽低聚糖的酶法生产工艺 |
1.2.1 生产用酶 |
1.2.2 生产工艺 |
1.2.3 目前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不足 |
1.3 循环式酶膜反应器 |
1.3.1 酶膜反应分离技术 |
1.3.2 酶膜反应器的分类 |
1.3.3 酶膜反应器在制备低聚糖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4 膜污染及膜再生 |
1.4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MFA酶活力的测定 |
2.2.2 普鲁兰酶活力的测定 |
2.2.3 玉米淀粉水分含量的测定 |
2.2.4 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低聚糖产物分析 |
2.2.5 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生产条件优化 |
2.2.6 耦合体系的构建及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生产条件优化 |
2.2.7 耦合体系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生产条件优化 |
2.2.8 蛋白浓度测定 |
2.2.9 膜通量及膜复性指标 |
2.2.10 膜污染阻力分析 |
2.2.11 膜清洗方案 |
2.2.12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反应条件优化 |
3.1.1 调浆时间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
3.1.2 液化时间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
3.1.3 糖化酶添加量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
3.1.4 反应温度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
3.1.5 反应p H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
3.1.6 普鲁兰酶添加时间及添加量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
3.2 耦合体系的构建及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生产工艺优化 |
3.2.1 不同截留分子量膜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
3.2.2 膜组件对MFA酶截留效果研究 |
3.2.3 反应时间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
3.2.4 反应温度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
3.2.5 糖化酶加酶量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
3.2.6 过膜压力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
3.2.7 物料流速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
3.2.8 脱支酶添加时间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
3.2.9 脱支酶添加量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
3.2.10 耦合体系与传统生产体系最佳条件下的生产结果对比 |
3.2.11 生产中关键工艺的相关性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 |
3.3 耦合体系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生产工艺优化 |
3.3.1 不同截留分子量膜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
3.3.2 反应时间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
3.3.4 糖化酶加酶量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
3.3.5 过膜压力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
3.3.6 物料流速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
3.3.7 脱支酶添加时间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
3.3.8 脱支酶添加量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
3.3.9 生产中关键工艺的相关性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 |
3.4 膜污染及膜复性研究 |
3.4.1 污染物来源及组成 |
3.4.2 膜污染理论模型及污染机制分析 |
3.4.3 膜污染阻力分析和清洗方案 |
3.4.4 纯水清洗 |
3.4.5 酸清洗 |
3.4.6 碱清洗 |
3.4.7 氧化清洗 |
3.4.8 加酶清洗 |
3.4.9 不同清洗方法对比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数据表 |
(6)真空膜蒸馏海水淡化及气液两相流强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海水淡化技术 |
1.2 膜蒸馏用膜 |
1.2.1 膜蒸馏性能的影响因素 |
1.2.2 膜材料 |
1.2.3 膜组件 |
1.3 膜蒸馏过程机理 |
1.4 膜蒸馏相关研究 |
1.4.1 膜污垢的产生 |
1.4.2 操作条件优化 |
1.4.3 制膜技术改进 |
1.5 膜蒸馏的应用 |
1.5.1 海水淡化和苦咸水脱盐 |
1.5.2 溶液浓缩和回收 |
1.5.3 溶液中挥发性物质的去除 |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方案与方法 |
2.1.1 工艺流程 |
2.1.2 膜蒸馏试验方案 |
2.1.3 检测分析方法 |
2.2 试验装置及材料 |
2.2.1 试验设备 |
2.2.2 膜材料 |
2.2.3 试验药剂与仪器 |
3 真空膜蒸馏基础研究 |
3.1 真空膜蒸馏模型 |
3.1.1 传热与传质理论 |
3.1.2 传质模型与传热方程的确定 |
3.1.3 模型的验证 |
3.2 操作条件的影响 |
3.2.1 进水温度对膜蒸馏影响 |
3.2.2 真空度对膜蒸馏影响 |
3.2.3 进水流速对膜蒸馏影响 |
3.3 小结 |
4 海水膜蒸馏试验研究 |
4.1 料液浓度对膜蒸馏影响 |
4.1.1 不同的进水TDS |
4.1.2 膜蒸馏浓缩试验 |
4.2 连续运行与工艺优化 |
4.2.1 膜蒸馏连续运行 |
4.2.2 除钙镁预处理 |
4.2.3 膜蒸馏水质检测分析 |
4.3 膜污染清洗 |
4.3.1 膜污染形成机理 |
4.3.2 膜蒸馏表面污染分析 |
4.3.3 膜污染清洗试验 |
4.4 小结 |
5 气液两相流强化研究 |
5.1 连续鼓气强化膜蒸馏 |
5.1.1 两相流流型分析 |
5.1.2 连续鼓气的膜通量 |
5.1.3 两相流与极化现象 |
5.2 鼓气方式与膜蒸馏 |
5.2.1 间歇鼓气强化 |
5.2.2 膜组件放置方式 |
5.3 小结 |
6 1200m~3/d膜蒸馏海水淡化工程经济分析 |
6.1 工艺条件 |
6.2 工艺流程 |
6.3 设备配置 |
6.4 经济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电纺掩模制备Cu NWs TE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1.1.1 钙钛矿材料简介 |
1.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 |
1.1.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1.1.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 |
1.1.5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 |
1.3 透明电极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1.3.1 金属氧化物电极 |
1.3.2 高导聚合物电极 |
1.3.3 碳纳米材料电极 |
1.3.4 金属纳米线电极 |
1.4 铜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
1.4.1 液相还原法 |
1.4.2 静电纺丝法 |
1.4.3 模板制备法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纺掩模制备铜纳米线网络透明电极及其应用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 电纺掩模制备铜纳米线网络透明电极的工艺流程 |
2.3 电纺掩模制备铜纳米线网络透明电极的研究 |
2.3.1 不同铜薄膜厚度对电极透射率和方块电阻的影响 |
2.3.2 不同纺丝时间对电极透射率和方块电阻的影响 |
2.3.3 不同纺丝接收取向对电极形貌、透射率和方块电阻的影响 |
2.3.4 不同DMF蒸气处理时间对电极形貌的影响 |
2.3.5 不同湿化学蚀刻时间对电极形貌、透射率和方块电阻的影响 |
2.4 铜纳米线网络透明电极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2.4.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4.2 器件结构及制备流程 |
2.4.3 器件的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纺掩模制备柔性铜纳米线网络透明电极 |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2 制备柔性铜纳米线网络透明电极的工艺流程 |
3.3 电纺掩模制备柔性铜纳米线网络透明电极的研究 |
3.3.1 不同静电纺丝时间对薄膜柔韧性的影响 |
3.3.2 不同湿化学蚀刻时间对薄膜柔韧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微纳米气泡强化次氯酸钠化学清洗对超滤膜老化控制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超滤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
1.1.2 超滤膜特性分析 |
1.1.3 超滤膜污染及控制研究 |
1.2 化学清洗剂对超滤膜清洗效能及膜老化的影响 |
1.2.1 化学清洗剂对超滤膜的清洗效能 |
1.2.2 化学清洗对超滤膜老化的影响性 |
1.3 微纳米气泡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微纳米气泡的发现及基本特性介绍 |
1.3.2 微纳米气泡产生方式 |
1.3.3 微纳米气泡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用膜 |
2.1.2 实验用水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 |
2.2.1 死端过滤装置 |
2.2.2 微纳米气泡实验装置 |
2.2.3 膜过滤及清洗实验方案 |
2.3 实验主要分析方法 |
2.3.1 机械强度分析 |
2.3.2 接触角测定 |
2.3.3 红外光谱图分析 |
2.3.4 膜孔径分析 |
2.3.5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3.6 粒度分布及Zeta电位的测定 |
2.3.7 膜过滤性能参数测定 |
2.3.8 界面自由能分析 |
第三章 微纳米气泡协同次氯酸钠清洗超滤膜的效能 |
3.1 单一次氯酸钠清洗效果 |
3.2 微纳米气泡直接清洗效果 |
3.3 微纳米气泡协同次氯酸钠清洗效果 |
3.4 清洗前后膜特性变化 |
3.4.1 膜表面官能团及元素分析 |
3.4.2 膜表面形貌 |
3.4.3 膜亲疏水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纳米气泡强化次氯酸钠化学清洗机理分析 |
4.1 MNBs生成及尺寸分布 |
4.1.1 MNBs在纯水中的尺寸分布 |
4.1.2 MNBs在不同浓度NaClO溶液中的尺寸分布 |
4.2 MNBs的界面Zeta电位变化 |
4.2.1 MNBs在纯水中的Zeta电位 |
4.2.2 MNBs在不同浓度NaClO溶液中的Zeta电位 |
4.3 MNBs聚结机制分析及在膜清洗中的影响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纳米气泡/次氯酸钠化学清洗对超滤膜老化的影响 |
5.1 次氯酸钠清洗对PVDF超滤膜老化影响 |
5.1.1 机械强度 |
5.1.2 亲疏水性 |
5.1.3 表面官能团及元素 |
5.1.4 表面形貌 |
5.1.5 膜孔径分析 |
5.2 微纳米气泡清洗对PVDF超滤膜老化影响 |
5.2.1 机械强度 |
5.2.2 亲疏水性 |
5.2.3 表面官能团及元素 |
5.2.4 表面形貌 |
5.2.5 膜孔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膜水处理性能及界面热力学机制 |
6.1 微纳米气泡/次氯酸钠化学清洗对超滤膜水处理性能的影响 |
6.1.1 膜渗透性 |
6.1.2 膜的污染行为 |
6.2 膜-污染物界面相互作用 |
6.3 膜污染行为与界面自由能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发展概况 |
2 产品研发进展 |
2.1 硅橡胶 |
2.1.1 室温硫化硅橡胶 |
2.1.2 热硫化硅橡胶 |
2.1.3 加成型硅橡胶 |
2.2 硅油 |
2.3 硅树脂 |
2.4 硅烷 |
2.5 其它有机硅材料 |
2.6 有机硅改性有机材料 |
2.6.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
2.6.2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
2.6.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
2.6.4 有机硅改性其它材料 |
(10)高效脂肪酶S63A的生物制备与口腔器械清洗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医用高效多酶洗涤液的应用现状 |
1.2 酶制剂与酶工程的发展现状 |
1.3 脂肪酶的应用与制备技术 |
1.4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重组脂肪酶氨基酸序列的设计与优化 |
2.1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组脂肪酶基因在BEVS中的表达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组脂肪酶的纯化与酶活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利用脂肪酶协同作用提高多酶洗涤剂清洗质量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临床病例 |
四、新型化学清洗剂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圳市优先控制化学品环境风险管控体系研究[D]. 袁中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山东长清灵岩寺石质文物风化过程及保护材料研究[D]. 查剑锐.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1)
- [3]尿液膜蒸馏性能评估与膜污染机制研究[D]. 康赛.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5]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低聚糖耦合体系的构建及条件优化[D]. 陈旭. 江南大学, 2021(01)
- [6]真空膜蒸馏海水淡化及气液两相流强化试验研究[D]. 张洋. 浙江大学, 2021(09)
- [7]电纺掩模制备Cu NWs TE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 翟艳玉.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8]微纳米气泡强化次氯酸钠化学清洗对超滤膜老化控制及机理研究[D]. 张梦迪. 济南大学, 2021
- [9]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 有机硅材料, 2021(03)
- [10]高效脂肪酶S63A的生物制备与口腔器械清洗应用研究[D]. 黄轲. 兰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