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有机膜材料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水雪荣,李佳骐,冯炜林,方传杰,朱利平[1](2021)在《有机溶剂纳滤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有机溶剂纳滤(OSN)技术在化工与制药等行业的物料分离、药物浓缩与精制、溶剂与催化剂回收等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可大幅度降低分离过程的能耗和碳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正成为膜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耐溶剂膜材料是OSN技术的核心,针对OSN膜存在的溶剂通量小、分离精度低、耐溶胀性能不足等挑战,近年来研究者们取得了诸多重要的进展,包括OSN膜材料的设计与制备、OSN传质模型的探究、OSN膜的工程应用等,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并对OSN膜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未来的基础研究工作应该着力解决膜材料的按需设计与结构调控、溶剂渗透模型与分离机理、膜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的结构演变与性能退化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为高性能OSN膜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工程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曹军文,张文强,李一枫,赵晨欢,郑云,于波[2](2021)在《中国制氢技术的发展现状》文中研究指明氢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制氢规模不断扩大、制氢成本不断降低,氢能将有望与电能共同成为二次能源主体,通过氢电互补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降低碳排放、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氢国,主要有三类工业制氢路线:化石燃料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和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依托清洁能源发展起来的其他制氢新技术,如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核能制氢等也受到广泛研究和关注。此外,制氢系统组成复杂,建模和优化难度高,人工智能在制氢系统的预测、评估和优化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受到国际学者的关注。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上述制氢路线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通过技术成熟度、经济性和环保性比较,结合国情对我国未来氢气供应结构做出展望。同时,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在制氢系统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以期为我国制氢工艺发展提供新思路。
罗政纯[3](2021)在《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光纤水听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纤水听器工作原理是,运用光纤传感探头将水下声压信号耦合到光纤上,使光纤长度、折射率、偏振态等物理参数发生变化,加载这些信息的光信号通过光纤传回系统的解调主机,系统对信号进行解调还原成为水下声压信号。光纤水听器以其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探头无源器件化、易于构建阵列等优点,成为新一代水声侦测系统的核心设备。对于低噪舰艇侦测、海洋石油勘探和地震海啸预警的需求,基于压电的光纤水听器无法实现对目标低频或甚低频声压信号的转换,需要重新设计高声压灵敏度的探测器和耦合器,实现对水下低频声压信号和甚低频声压信号的检测。随着光纤水听器的声压灵敏度的提高,就得增加光纤长度或增加机械增敏传导机构,这同时也放大噪声,信噪比得不到提高;量子弱测量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同时不放大噪声,把量子弱测量技术运用于光纤水听器可打造新一代超高灵敏度甚低频光纤水听器。1988年,量子弱测量的理论首次被提出。弱值放大(WVA)技术主要是通过前选择和后选择制备成弱值光学结构,然后将水下声压信号耦合到光纤上,使光纤产生微小的相位信号,对这个微小信号进行放大,同时降低水听器系统噪声,最终获得水下声压信号。针对弱值放大(WVA)技术应用于光纤水听器系统中,使光纤水听器能够检测低频水声信号,本论文提出了创新性的研究方案:以弱测量的偏振干涉光学结构;采用保偏光纤代替空间光路;将声压信号耦合到探头管上,通过对弱值信号进行测量实现高精度、低频率的水下声压检测。本论文对基于弱测量原理的光纤水听器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具体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论述了光纤弱测量的基础理论。通过双折射晶体光学实验来简单介绍弱测量原理;再通过偏振光的态矢量函数和保偏光纤的琼斯矩阵来描述光在通过保偏光纤后的态矢量变化;采用空间弱测量光路结构引入保偏光纤方式,对保偏光纤的弱测量理论分析;为后面章节的理论和实验奠定理论基础。(2)论述基于弱测量原理的光纤相位实验。实验方案的光学部件都采用不动件,利用电光晶体的电可调谐相位来调节光路。实验利用保偏光纤代替空间光路,制备成弱测量的保偏干涉光学结构。通过弱测量结构来测量固定静水压对保偏光纤进行挤压产生微小的相位变化量。实验结果表明:电光晶体的相位变化量最小的调节量为10-5rad;采用很短的保偏光纤(200mm),后选择角度为0.01rad和0.03rad时,静水压变化量为11Pa,光纤的相位变化量为30×10-5rad,最小可测光纤相位变化量为10-5rad。(3)基于弱测量原理的光纤水听器理论设计。设计中将空间光学部件集成成为光纤器件,把弱测量的光学结构前选择和后选择分别集成成为一个比较小的光纤器件。光纤水听器探头由保偏光纤缠绕到聚碳酸酯(PC)管上,制备成弱值放大(WVA)系统结构。再对光纤水听器系统中的光源提出要求,系统需要的光源为窄线宽、超低强底噪声和相位噪声,因为这个噪声对光纤水听器系统的等效噪声声压值产生影响。同时对也探头的弹性力学分析和有限元分析,最终得到结果为探头的理论相位声压灵敏度为-173.03d B re rad/u Pa和固有频率为47.73Hz。(4)基于弱测量原理的光纤水听器系统的实验研究。基于一般光纤水听器的参数定义和测量,对基于弱测量原理的光纤水听器的声压线性度、相位声压灵敏度、等效噪声声压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进行论述。通过自制的低频水声系统装置,将基于弱测量原理的光纤水听器和标准B&K水听器进行对比测量实验。此次实验中,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0.1Hz-200Hz的水声声压信号,最终实验结果显示:(a)频率范围为0.1Hz-50Hz时,声压线性度≤10%;(b)声压相位灵敏度在频率范围为0.1Hz-50Hz时,平均值为-173d B re rad/u Pa,平坦度为0.5d B re rad/u Pa,与之前的理论计算相同;(c)光纤水听器在10Hz时,等效噪声声压为1.3×10-6Pa/Hz1/2;(d)光纤水听器可以在低频0.1Hz可测量出明显的时域信号。
孙雪瑾[4](2021)在《电化学法ZIF-8复合膜制备及其处理染料废水性能研究》文中指出
王海霞[5](2021)在《相转化法制备高性能有机高分子共混平板膜及其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缺乏,同时水污染又日益严重,因此利用有效的方法处理水至关重要。膜分离技术作为水处理方法中的一种,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亲水膜强度低、易污染,疏水膜疏水性差等问题阻碍了膜分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重点以改进膜工艺及膜改性为突破点,从本质上提高膜性能,制备出综合性能优良的分离膜。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以聚砜(PSF)为制膜材料,通过相转化法,以聚合物浓度、铸膜液温度、空气浴时间以及凝固浴温度设计四因素五水平正交实验来优化制膜工艺,以膜强度、膜孔、膜通量为响应指标,利用极差及均值分析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并对此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各因素对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明显不同,综合考虑,平衡各性能的优劣,最终得出膜性能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聚合物浓度为22%,铸膜液温度为60℃,空气浴时间为150 s,凝固浴温度为25℃;并通过验证发现最佳工艺参数下制备的膜各项性能均优于正交实验所制备膜性能的平均水平。2、利用改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400)以及蔗糖脂肪酸酯(SE)对最佳工艺参数下聚砜膜亲水改性,研究各改性剂对膜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亲水改性结果表明,三种改性剂对膜亲水性能均有改善,其中SE最明显,在SE添加量为0.4%时,接触角从86°降低到54°,亲水性能明显增强。同时,SE的添加对聚砜膜的韧性产生正向影响,在添加量为0.2%时,断裂伸长率达到180%。3、通过研究不同分子量的聚偏氟乙烯(PVDF)以及非溶剂中乙醇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制备疏水性能优良的聚偏氟乙烯膜并与其他商用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PVDF所制备的膜,其结构、疏水性能、以及孔径分布均相差较大,机械性能差异较小,在相同聚合物浓度下,型号为PVDF-6020的膜材料配制的铸膜液黏度相比PVDF-1015更小。非溶剂中乙醇浓度对膜性能影响较大,随着非溶剂中乙醇浓度的增加,膜疏水性明显增强。在乙醇浓度为99%时,膜接触角达到144°,但因膜孔径较大,不利于实际应用;在乙醇浓度为75%时,膜接触角为138.9°,孔径适宜;通过与商用膜对比可知,本研究中以75%乙醇为非溶剂时所制备的膜,疏水性能更好。
栗俊凯[6](2021)在《士的宁及其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与动态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建立大鼠血浆、组织脏器中士的宁(STR)及其代谢产物士的宁氮氧化物(SNO)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2.建立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在雌雄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模型,研究其代谢动力学规律;研究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与服药时间的关系,建立士的宁服药时间的推断方法,为士的宁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实验依据。3.研究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在大鼠体内的分布规律,为士的宁中毒死亡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前处理与检测1.1血浆样本精密移取180μL血浆样品,加入内标工作液(盐酸麻黄碱100ng/mL)20μL,涡旋15s混匀,加入1mL乙腈,涡旋20s,13000rpm/min离心10min,移取上清液至干净试管中,35℃氮气吹干,残留物用200μL流动相(甲醇-10mmol/L甲酸铵(用甲酸调pH=4),40∶60)复溶,涡旋30s,取上清液过0.22μm有机膜,5μL进样。1.2脏器样本取待测组织200mg,加入200μL高纯水,60μL盐酸(1mo L/L)后充分剪碎;加入内标工作液(盐酸麻黄碱100ng/mL)20μL,涡旋15s混匀,加入1mL乙腈,涡旋20s,13000rpm/min离心10min,移取上清液至干净试管中,35℃氮气吹干,残留物用200μL流动相(甲醇-10mmol/L甲酸铵(用甲酸调pH=4),40∶60)复溶,涡旋30s,取上清液过0.22μm有机膜,5μL进样。2.模型建立2.1代谢动力学模型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为200±20g(购于北京市昌扬西山养殖场),适应环境1周后禁食12h,灌胃。随机选取2只雄鼠和2只雌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取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雌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分别按1/2LD50、1/4LD50和治疗剂量(0.27 mg/kg)灌胃STR溶液,于灌胃后5、10、15、30、45、60、90、120、240、360、480、720、1440、2880min自眼眶取血并于5000rpm/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供仪器分析。2.2分布模型SD大鼠44只,雌雄各半,适应环境1周后禁食12h,灌胃。随机选取2只雄鼠和2只雌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取雄性SD大鼠20只,按时间点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只;雌性SD大鼠20只,按时间点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只,以1/4LD50灌胃STR溶液,分别于灌胃后15、30、120、720min处死大鼠,分离心、肝、脾、肺、肾和脑,脏器用超纯水洗净,滤纸吸干,供仪器分析。结果:1.士的宁及其代谢物的HPLC-MS/MS分析检测:大鼠血浆中,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300ng/mL和0.05~100ng/mL;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1ng/mL和0.01ng/mL;定量下限分别为0.25ng/mL和0.05ng/mL;大鼠肝脏中,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线性范围为1~1000ng/g和1~300ng/g,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最低检出限分别0.25ng/g和0.25ng/g;定量下限分别为0.75ng/g和0.80ng/g;大鼠血浆和肝脏中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20%,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0%,基质效应均在70%~120%范围内。2.代谢动力学:本研究采用非房室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雌性和雄性大鼠血浆中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达峰浓度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随灌胃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三个剂量下,雌性大鼠血浆中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达峰时间均为30min,雄性大鼠血浆中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达峰时间均为45min;相同剂量下,雌性大鼠血浆中士的宁的达峰浓度均大于雄性大鼠,雌性大鼠血浆中士的宁氮氧化物的达峰浓度与雄性大鼠相差不大;雄性大鼠士的宁的消除半衰期均大于雌性大鼠;雄性大鼠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血浆清除率均大于雌性大鼠。3.基于代谢动力学的时间推断:雌雄大鼠在各剂量下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平均浓度-时间曲线拟合良好,R2大部分在0.90以上,随机选取部分实验数据计算服药时间的误差,结果表明,采用雌雄大鼠血浆中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平均浓度和相应曲线方程推断,服药时间的误差大多小于20%。4.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大鼠经口灌胃1/4LD50剂量染毒,死亡动物各组织脏器士的宁含量由高到低为:雌性组:15min处死组:肝脏>肾脏>肺>脾>心>脑;30min处死组:肝脏>肾脏>肺>脾>心>脑;120min处死组:肝脏>肾脏>脾>肺>心>脑;720min处死组:肾脏>肝脏>脾>肺>脑>心。雄性组:15min处死组:肝脏>肾脏>肺>脾>心>脑;30min处死组:肝脏>肾脏>肺>脾>心>脑;120min处死组:肾脏>肝脏>脾>肺>心>脑;720min处死组:仅在肝脏和肾脏中检出少量士的宁。士的宁在雌性和雄性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增加,士的宁在雌雄大鼠各个脏器中的含量逐渐减少;相同时间下,雌性组士的宁在各脏器中含量与雄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雌性大鼠各脏器士的宁的浓度均高于雄性大鼠。士的宁氮氧化物仅在15min处死组和30min处死组的肝脏、肾脏、肺脏和脾脏中检出,但其含量均比较低,大部分数值甚至低于士的宁氮氧化物的定量下限。结论:1.建立了士的宁及其代谢物的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高,可用于士的宁中毒死亡案例中毒物的分析检测。2.本研究建立了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在雌雄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模型。通过非房室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为士的宁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实验依据。3.本研究建立士的宁经口染毒后服药时间的推断方法。血浆中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平均血药浓度与服药时间的拟合方程在0~48h内拟合度较高,R2大部分在0.90以上。4.相同时间下,雌性大鼠各脏器士的宁的浓度均高于雄性大鼠;士的宁在雌雄大鼠体内的分布基本一致,在肝脏和肾脏中分布较高。士的宁氮氧化物在主要脏器能检出,但其浓度太低,远远低于原型士的宁,说明士的宁可以在体内转化生成士的宁氮氧化物,但其可能不是士的宁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
荆远[7](2021)在《316L不锈钢-ZrO2复合梯度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陶瓷自身特有的物性使其具有诸多性能优点,如耐酸碱、耐高温等,但其自身脆性及较低的透过性能是高精度非对称陶瓷多孔膜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非对称金属-陶瓷复合多孔膜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难题,使金属膜和陶瓷膜的优势实现互补,可满足过程工业特殊工况对特种多孔膜材料的需求。本论文首先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技术制备了316L不锈钢多孔材料,以该材料为多孔基体,通过离心沉积成形技术实现了在多孔基体内表面上ZrO2梯度多孔膜层成形及厚度的可控性制备,研究了不同梯度层厚度、粉末粒度和烧结工艺对梯度多孔膜微观孔形貌、透气性能、过滤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SEM对复合多孔材料孔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的ZrO2膜层截面呈渐变孔径梯度结构,膜层平均孔径为0.16~0.31μm;得到的膜层厚度分别为25μm、40μm、55μm,结果与实验设计的数值基本一致。通过X射线衍射对多孔膜进行物相分析,发现Y2O3掺杂的ZrO2膜层烧结后未发生相变,以立方相为主、少量四方相共存的晶型方式稳定存在。对孔隙性能进行实验分析,发现316L-ZrO2复合梯度多孔材料的透气性能随烧结温度升高、粉末粒度减小以及梯度层厚度增加而逐渐下降,相对透气系数最小为2.14 m3·m-2·k Pa-1·h-1。膜层平均孔径主要与烧结温度和粉末粒度有关,而梯度层厚度对孔径影响不大;随着烧结温度升高和粉末粒度减小,多孔膜的孔径逐渐减小,最小孔径可达到0.16μm。设计过滤实验验证了316L-ZrO2复合梯度多孔材料在含油含盐废水中的过滤效果:死端过滤方式下粉末粒度为1μm的ZrO2膜可实现含油废水中悬浮物的完全去除,过滤效率达到100%;COD的去除效率相比于多孔基体提高了43.8%,但由于死端过滤时压差较大,导致其对盐类物质、氨氮类有机物的截留效率变差,说明要实现工业废水中此类污染物的高效拦截,过滤压差参数的选择尤为重要。
丁婉月[8](2021)在《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改性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SAPO-34分子筛的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酸稳定性和独特的孔道结构。目前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催化、吸附和气体分离等方面,而关于其在液体分离中的研究鲜少报道。因此,本文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液体分离性能的SAPO-34分子筛膜,并对其进行了改性及应用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 SAPO-34分子筛作为晶种,在α-Al2O3中空纤维支撑体上分别一次和二次合成了 SAPO-34分子筛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的晶体形貌进行了表征。将SAPO-34分子筛膜用于渗透汽化分离有机物溶液。系统的探究了合成次数、硅铝比、操作温度、有机物的种类以及原料液中有机物的浓度对渗透汽化测试中分子筛膜的分离性能的影响,并且测试了 SAPO-34分子筛膜在不同种类原料液中长期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的硅铝比的合成液配方在150℃下水热合成48 h后制备的SAPO-34分子筛膜的晶体形状均为立方体。且SAPO-34分子筛在渗透汽化分离小分子有机物溶液时具有良好的性能,其分离效果可通过调节原料液中有机物的浓度及操作温度来优化。当原料液为90 wt.%乙醇-水溶液,操作温度为65℃时,其分离因子可达1782,对应的通量为0.92 kg/(m2.h);当原料液为90 wt.%乙酸-水溶液和90 wt.%异丙醇-水溶液,操作温度为60℃时,其分离因子分别可达1424和1488,对应的分别为渗透通量为0.86 kg/(m2·h)和0.80 kg/(m2.h)。2.通过直接在合成液中加入水合硝酸钴的方法对SAPO-34分子筛进行改性。并在α-Al2O3中空纤维支撑体上通过二次生长法分别一次、二次、三次合成了四种不同金属元素钴(Co)添加量的Co-SAPO-34分子筛膜。使用SEM,XRD对改性的分子筛膜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使用EDS验证了 Co的引入及含量,使用BET测定了改性的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对Co-SAPO-34分子筛膜进行了渗透汽化分离有机物溶液和染料截留的应用研究。在染料截留实验中,选取了优选的一次合成的Co-SAPO-34分子筛膜,系统的探究了 Co添加量、煅烧次数、染料种类对分子筛膜截留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分子筛膜在染料中的稳定运行时间。结果表明:操作温度为20℃,500ppm的刚果红溶液中加入500 ppm的NaCl或Na2SO4时,改性的分子筛膜对刚果红的截留率可达到95.7%,NaCl的截留率为15%,Na2SO4的截留率为22%,对应的通量为6.5 L/(m2·h)。
邵言蹊[9](2021)在《羊乳蛋白的膜分离制备研究》文中认为羊乳具有易消化、低致敏性等优势,近年来羊乳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市场份额逐渐变大。羊乳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约为30:70,人乳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约为60:40,且人乳β-酪蛋白含量较高。因此,分离制备含β-酪蛋白的羊乳清蛋白配料,用于婴儿配方乳粉的研制,能更好的模拟人乳蛋白的组成。传统乳清蛋白配料来源于奶酪加工的副产物乳清,工艺过程涉及多次热处理,易导致活性蛋白组分的失活,且配料中不含β-酪蛋白。本课题以生鲜羊乳为原料,经离心脱脂后,采用1.4μm孔径陶瓷膜进行大孔径微滤除菌处理,再通过低温小孔径微滤分离工艺制备含β-酪蛋白的天然乳清蛋白配料,旨在保留乳清蛋白中的活性成分以及提高配料中β-酪蛋白的含量。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首先,研究了温度、平衡时间、pH、NaCl添加浓度、柠檬酸钠添加浓度等条件对β-酪蛋白从胶束中解离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4℃条件下,胶束态β-酪蛋白的选择性解离效果较好,且平衡时间为120 min时,β-酪蛋白解离达到平衡,此时β-、κ-、α-酪蛋白的解离率依次为42.79%、33.03%、13.63%,乳清相中这三种游离酪蛋白之间的占比依次为60.25%、30.47%、9.28%。(2)其次,研究了pH、膜孔径、浓缩倍数、过滤阶段数等小孔径微滤分离参数对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共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4℃条件下平衡120 min,设置pH值为6.7,采用100 nm孔径陶瓷膜,设置浓缩倍数为3倍,设置过滤阶段数为5,β-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共分离效果最优,得到配料中β-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比例为31.58%和68.42%,活性IgG、LF、LPO含量依次为0.72 g/g、0.98 g/g、5.28 U/mg,均高于传统膜过滤羊乳清蛋白粉和市售WPC50羊乳清蛋白粉,且低温膜过滤羊乳清蛋白粉中蛋白糖基化的程度也较低。(3)最后,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低温膜过滤(4℃)羊乳乳清蛋白粉、传统膜过滤(40℃-45℃)羊乳乳清蛋白粉、市售WPC50羊乳乳清蛋白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低温膜过滤、传统膜过滤、市售WPC50羊乳乳清蛋白粉中检测到的蛋白数目分别为:246、276、256,其中有181个蛋白是低温膜过滤、传统膜过滤、市售WPC50乳清蛋白粉共有的,3个是低温膜过滤与市售WPC50乳清蛋白粉共有的,53个是低温膜过滤与传统膜过滤共有的。传统膜过滤与低温膜过滤得到的乳清蛋白粉相比,前者共有6个显着上调蛋白,40个显着下调蛋白,差异蛋白与前述低温膜过滤乳清蛋白中β-酪蛋白增多且活性蛋白保留较高相一致。三种乳清蛋白粉中差异蛋白调节作用的不同主要集中在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方面;其中低温与传统膜过滤乳清蛋白粉相比,差异蛋白代谢通路主要集中在人类疾病通路;低温与WPC50乳清蛋白粉相比,差异蛋白代谢通路主要集中在人类疾病通路、组织系统通路、代谢过程。
刘冰[10](2021)在《MOF/聚酰亚胺复合膜结构设计及对沼气中CO2/CH4分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沼气是一种由生物质厌氧发酵所产生的清洁能源,在发电、供热、天然气替代及车载燃气使用中都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CO2的存在不仅会降低沼气的热值,还会腐蚀运输与储存设备。因此,采用分离技术实现对生物沼气中CO2的捕获及CH4的提纯,不仅有利于生物沼气与天然气及车载燃气的互通互用,同时对CO2的资源化利用也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膜技术在成本、能效和环境影响方面都具有潜在的优势。然而,聚合物膜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面临渗透性与选择性的相互制约,限制了膜技术在沼气提纯领域的应用。本研究基于CO2与CH4物化性质的差异,通过对金属有机骨架(MOF)内部孔道结构及性质的设计改性实现对聚酰亚胺膜结构、化学环境及水环境的调控,考察改性膜材料对沼气中CO2/CH4的分离效果。探索MOF纳米填充剂的加入对聚酰亚胺膜耐塑化性能及耐杂质性能的影响,并对气体在复合膜中的传递机制进行探讨,为沼气中CO2/CH4的高效分离提供理论基础。为了提高聚酰亚胺膜的气体分离性能,利用氨基官能团与CO2分子较强的亲和能力,对UiO-66进行氨基改性并填充至聚酰亚胺基质中。表征结果和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乙烯亚胺(PEI)成功负载于UiO-66表面且该纳米填充剂仍可保持完整的孔腔结构。UiO-66本身固有的多孔结构更易吸附极化率和四极矩高的CO2分子,且带有大量亲和CO2位点的多孔纳米填充剂在膜中构建出了气体选择性传输通道。在最佳UiO-66-PEI掺杂量15 wt%、原料气压力0.1MPa及操作温度35℃的条件下,混合基质膜的CO2渗透系数达到28.24 Barrer(1 Barrer=1×10-10 cm3(STP)cm cm-2 s-1 cm Hg-1),CO2/CH4分离因子达到56.49。为了改善UiO-66-PEI与聚酰亚胺基质的亲和性,避免无机填充相与有机连续相之间非选择性孔腔的出现,实现UiO-66-PEI的均匀分散,利用[bmim][Tf2N]离子液体(IL)对UiO-66-PEI进行负载,基于IL较好的润滑作用提高分散相与连续相的兼容性。此外,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CO2溶解性,可以有效提高聚酰亚胺膜的CO2/CH4分离性能。FTIR、SEM及N2吸附脱附等温线测试结果证实离子液体成功负载于UiO-66-PEI表面和内部孔道中。SEM结果证实IL负载后的IL@UiO-66-PEI均匀分散于聚酰亚胺基质中。在原料气压力0.1 MPa,操作温度35℃的条件下,PI/IL@UiO-66-PEI-15混合基质膜的CO2/CH4分离因子与PI/UiO-66-PEI-15相比提高了6.2%,CO2渗透系数却下降了8.43%。离子液体的负载虽然可以提高聚酰亚胺膜的气体分离性能,但气体渗透系数的下降及压差驱动下离子液体的流失都会限制聚酰亚胺膜的实际应用。为了提高气体分子在膜中的渗透系数,采用聚两性离子聚甲基丙烯酸磺基甜菜碱(pSBMA)对UiO-66-PEI进行接枝改性,基于UiO-66-PEI-pSBMA表面的强水合能力调节膜内水环境。利用CO2与CH4在水中溶解性的巨大差异在膜内设计构建气体选择性的传输通道。膜内水环境及高分子链排列情况的测试结果表明UiO-66-PEI-pSBMA可以增加膜内的含水量并引起纳米填充剂周围聚合物链的硬化,使得链间距增加进而促进了气体分子的渗透速度同时可以有效抑制CO2诱导聚酰亚胺高分子链塑化的现象。渗透选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I/UiO-66-PEI-pSBMA-15混合基质膜在湿态测试条件下的CO2渗透系数比干态条件下提高了4.48倍,CO2/CH4分离因子提高了4%。在原料气压力0.1 MPa,操作温度35℃的最优测试条件下,PI/UiO-66-PEI-pSBMA-15混合基质膜的CO2渗透系数达185.12 Barrer,CO2/CH4分离因子达60.32,成功克服了聚合物膜材料渗透性与选择性间的相互制约。为了实现CO2分子的超高渗透率及膜材料的强机械强度,继续以PI/UiO-66-PEI-pSBMA膜为选择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中间层构造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膜。优化后的制备条件为:中间层PDMS浓度为2 wt%,聚酰亚胺浓度为2 wt%,UiO-66-PEI-pSBMA掺杂量为8 wt%。在原料气压力0.6 MPa,操作温度35℃的条件下,UiO-66-PEI-pSBMA的加入可将聚酰亚胺复合膜的CO2渗透速率提升129.34%,CO2/CH4的分离因子提升55.58%。且UiO-66-PEI-pSBMA的加入可以提升聚酰亚胺膜的耐塑化性能和耐H2S杂质性能。通过对比纳米填充剂添加前后复合膜材料气体渗透选择性能的变化情况,确定了混合气体在膜中的分离机理及传递机制。通过错流模型计算所获产品气满足输入天然气管网要求所需的膜面积,进一步证实分离性能的提升有利于降低实际分离工程中的经济成本。
二、新有机膜材料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有机膜材料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溶剂纳滤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OSN传质模型 |
1.1 不可逆热力学模型 |
1.2 孔流模型 |
1.3 溶解-扩散模型 |
2 OSN膜材料 |
2.1 无机物 |
2.1.1 陶瓷膜 |
2.1.2 沸石分子筛膜 |
2.2 传统聚合物 |
2.3 微孔聚合物 |
2.3.1 自具微孔聚合物 |
2.3.2 共价有机框架 |
2.3.3 金属有机框架 |
2.4 石墨烯和其他新兴二维材料 |
3 OSN膜的工程应用 |
3.1 化工分离 |
3.2 药物分离 |
3.3 催化剂回收 |
4 总结与展望 |
(2)中国制氢技术的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
1 引言 |
2 传统化石燃料重整制氢 |
2.1 煤制氢 |
2.1.1 煤气化制氢 |
2.1.2 煤超临界水气化制氢 |
2.2 天然气制氢 |
2.2.1 SMR的基本原理 |
2.2.2 SMR的催化剂 |
3 工业副产氢 |
3.1 变压吸附法 |
3.2 低温分离法 |
3.3 膜分离法 |
3.4 金属氢化物分离法 |
4 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 |
4.1 碱性电解池 |
4.1.1 关键电极材料 |
4.1.2 电解池结构设计 |
4.1.3 AEC堆的发展现状 |
4.2 质子交换膜电解池 |
4.2.1 关键电极材料 |
4.2.2 电解池关键结构 |
4.2.3 PEMEC堆的发展现状 |
4.3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
4.3.1 关键材料 |
4.3.2 电解池结构优化设计 |
4.3.3 SOEC堆发展现状 |
5 其他制氢新技术 |
5.1 太阳能光解制氢 |
5.2 生物质发酵制氢 |
5.3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氢 |
5.4 热化学循环制氢 |
6 不同制氢方式比较 |
7 人工智能在制氢系统中的应用 |
8 结论及展望 |
(3)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光纤水听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光纤水听器研究现状 |
1.2.1 光强度型 |
1.2.2 干涉型 |
1.2.3 光纤光栅型 |
1.3 量子弱测量技术 |
1.3.1 量子弱测量技术简介 |
1.3.2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光相位测量 |
1.4 论文框架与研究内容 |
1.4.1 论文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光纤理论模型 |
2.1 引言 |
2.2 量子弱测量理论模型 |
2.2.1 量子弱测量 |
2.2.2 量子弱测量的三部分 |
2.2.3 实弱测量放大原理 |
2.2.4 虚弱测量放大原理 |
2.3 光在保偏光纤中的态矢量模型 |
2.3.1 光子的态矢量函数 |
2.3.2 线偏振光的态矢量函数 |
2.3.3 椭圆偏振光的态矢量函数 |
2.3.4 偏振光的琼斯矩阵的态矢量函数 |
2.3.5 偏振光经过保偏光纤的态矢量函数 |
2.4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光纤相位测量理论模型 |
2.4.1 基于弱值放大的空间光路相位测量理论分析 |
2.4.2 保偏光纤在弱测量光路中的理论分析 |
2.4.3 光相位噪声理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光纤相位测量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光纤相位测量技术 |
3.3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光纤相位测量实验 |
3.3.1 电光晶体的光相位测量实验 |
3.3.2 前后选择的光纤耦合实验 |
3.3.3 保偏光纤静水压相位变化量分析 |
3.3.4 弱测量实验分析 |
3.3.5 弱测量的保偏光路噪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光纤水听器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光纤水听器系统设计 |
4.3 光纤水听器系统探头设计 |
4.3.1 前后选择光纤器件集成设计 |
4.3.2 保偏光纤长度及相位值设计 |
4.3.3 光纤水听器探头的灵敏度估算 |
4.3.4 光纤水听器探头有限元分析 |
4.4 光纤水听器系统的相位解调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光纤水听器系统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光纤水听器主要性能及测试方法 |
5.2.1 声压灵敏度 |
5.2.2 等效噪声声压 |
5.2.3 声压线性度 |
5.3 光纤水听器实验方案及测试 |
5.3.1 光纤水听器实验低频装置 |
5.3.2 光纤水听器探头制备 |
5.3.3 光纤水听器实验方案说明 |
5.4 光纤水听器实验测试及讨论 |
5.4.1 光纤水听器声压线性度测试结果及讨论 |
5.4.2 光纤水听器声压灵敏度测试结果及讨论 |
5.4.3 光纤水听器等效噪声声压测试结果及讨论 |
5.4.4 光纤水听器测试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相转化法制备高性能有机高分子共混平板膜及其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现状 |
1.1.2 常用的废水处理工艺 |
1.2 膜分离技术 |
1.2.1 膜分离技术发展历程 |
1.2.2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
1.2.3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1.3 制膜材料 |
1.3.1 含氟聚合物 |
1.3.2 聚砜类 |
1.4 制膜技术 |
1.4.1 制膜方法 |
1.4.2 膜改性方法 |
1.5 相转化法制备膜影响因素 |
1.5.1 聚合物浓度 |
1.5.2 溶剂的种类 |
1.5.3 添加剂的种类 |
1.5.4 制备工艺参数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图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膜制备及表征 |
2.2.1 平板膜制备 |
2.2.2 测试手段 |
3 基于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制备聚砜平板膜 |
3.1 正交实验设计 |
3.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2.1 膜微观结构分析 |
3.2.2 各因素对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3.2.3 各因素对膜孔的影响 |
3.2.4 各因素对膜水通量的影响 |
3.3 正交实验最佳实验配方 |
3.3.1 正交实验最佳实验配方选择 |
3.3.2 正交实验最佳实验配方膜性能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4 聚砜平板膜亲水改性 |
4.1 改性剂PVP对聚砜膜的影响 |
4.1.1 PVP对膜强度的影响 |
4.1.2 PVP对膜孔隙率及孔径的影响 |
4.1.3 PVP对膜水通量的影响 |
4.1.4 PVP对膜亲水性的影响 |
4.1.5 PVP对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4.2 改性剂PEG-400对聚砜膜的影响 |
4.2.1 PEG-400对膜强度的影响 |
4.2.2 PEG-400对膜孔隙率及孔径的影响 |
4.2.3 PEG-400对膜水通量的影响 |
4.2.4 PEG-400对膜亲水性的影响 |
4.2.5 PEG-400对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4.3 改性剂SE对聚砜膜的影响 |
4.3.1 SE对膜强度的影响 |
4.3.2 SE对膜孔隙率及孔径的影响 |
4.3.3 SE对膜水通量的影响 |
4.3.4 SE对膜亲水性的影响 |
4.3.5 SE对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聚偏氟乙烯平板膜制备 |
5.1 PVDF分子量对膜性能影响 |
5.1.1 PVDF原料参数分析 |
5.1.2 分子量对PVDF膜性能影响 |
5.2 非溶剂对PVDF膜性能的影响 |
5.2.1 非溶剂对膜结构的影响 |
5.2.2 非溶剂对膜机械性能影响 |
5.2.3 非溶剂对膜孔径及水通量的影响 |
5.2.4 非溶剂对膜疏水性能的影响 |
5.2.5 膜性能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士的宁及其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与动态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生物检材中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检测方法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
1.4 检测方法 |
1.5 样品的前处理 |
1.6 方法学验证 |
2 结果 |
2.1 标准品的TIC图及质谱图 |
2.2 空白生物检材添加标准品的分析结果 |
2.3 工作曲线及最低检出限 |
2.4 准确度及精密度 |
2.5 提取回收率及基质效应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化学试剂 |
1.3 仪器条件 |
1.4 实验动物 |
1.5 代谢动力学模型 |
1.6 样品前处理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中毒症状 |
2.2 代谢动力学结果 |
2.3 服药时间推断 |
3 讨论 |
3.1 代谢动力学 |
3.2 服药时间的推断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在大鼠体内的动态分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化学试剂 |
1.3 仪器条件 |
1.4 实验动物 |
1.5 分布模型 |
1.6 样品前处理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中毒症状 |
2.2 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在大鼠体内的分布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士的宁及其代谢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316L不锈钢-ZrO2复合梯度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膜分离技术简介 |
1.1.1 膜分离技术分类 |
1.1.2 膜分离过滤方式 |
1.1.3 膜分离技术应用 |
1.2 膜分离材料简介 |
1.3 金属-陶瓷梯度多孔材料 |
1.3.1 金属-陶瓷梯度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
1.3.2 金属-陶瓷梯度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3 金属-陶瓷梯度多孔材料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参数 |
2.1.2 实验仪器参数 |
2.2 实验方案 |
2.2.1 实验流程 |
2.2.2 样品制备 |
2.3 316L-ZrO_2复合梯度多孔材料的孔结构分析及性能表征 |
2.3.1 孔结构分析 |
2.3.2 物理性能测试 |
2.3.3 过滤性能表征 |
2.3.4 滤液的测量和标定 |
第三章 316L-ZrO_2复合梯度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1 多孔不锈钢基体的制备与表征 |
3.1.1 不锈钢粉末的表征 |
3.1.2 多孔不锈钢烧结工艺 |
3.1.3 多孔不锈钢微观形貌 |
3.1.4 多孔不锈钢过滤性能 |
3.2 多孔ZrO_2膜层的制备 |
3.3 梯度层厚度对ZrO_2膜层的影响 |
3.3.1 梯度层厚度控制的研究 |
3.3.2 梯度层厚度对ZrO_2多孔膜透气性能和孔径的影响 |
3.4 烧结温度对ZrO_2膜层的影响 |
3.4.1 烧结温度对ZrO_2多孔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3.4.2 烧结温度对ZrO_2多孔膜相结构的影响 |
3.4.3 烧结温度对ZrO_2多孔膜透气性能的影响 |
3.4.4 烧结温度对ZrO_2多孔膜孔径的影响 |
3.5 粉末粒度对ZrO_2膜层的影响 |
3.5.1 粉末粒度对ZrO_2多孔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3.5.2 粉末粒度对ZrO_2多孔膜透气性能的影响 |
3.5.3 粉末粒度对ZrO_2多孔膜孔径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316L-ZrO_2复合梯度多孔膜在过滤方面的应用 |
4.1 多孔不锈钢在含煤废水中的过滤 |
4.2 多孔不锈钢在含油含盐废水中的过滤 |
4.3 316L-ZrO_2复合梯度多孔膜在含油含盐废水中的过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8)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改性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SAPO-34分子筛 |
1.2.1.1 SAPO-34分子筛的结构 |
1.2.1.2 SAPO-34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
1.2.1.3 SAPO-34分子筛的改性 |
1.2.2 分子筛膜 |
1.2.2.1 Y型分子筛膜 |
1.2.2.2 ZSM-5分子筛膜 |
1.2.2.3 NaA分子筛膜 |
1.2.2.4 SAPO-34分子筛膜 |
1.2.3 渗透汽化 |
1.2.3.1 渗透汽化的原理 |
1.2.3.2 渗透汽化膜的种类 |
1.2.3.3 渗透汽化膜分离醇水的应用 |
1.2.4 染料截留 |
1.2.4.1 印染废水 |
1.2.4.2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4.3 膜分离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及渗透汽化性能 |
2.1 前言 |
2.2 实验过程 |
2.2.1 实验药品及实验材料 |
2.2.2 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 |
2.2.2.1 α-Al_2O_3中空纤维支撑体的制备 |
2.2.2.2 SAPO-34分子筛晶种的制备 |
2.2.2.3 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SEM测试 |
2.3.2 XRD测试 |
2.3.3 SAPO-34分子筛膜渗透汽化性能测试 |
2.3.4 气相色谱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SAPO-34分子筛膜的SEM测试分析 |
2.4.2 SAPO-34分子筛膜的XRD测试分析 |
2.4.3 SAPO-34分子筛膜渗透汽化性能分析 |
2.4.3.1 硅铝比及生长次数对分子筛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2.4.3.2 操作温度对SAPO-34分子筛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2.4.3.3 原料液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2.4.3.4 SAPO-34分子筛膜的长期稳定性 |
2.5 结论 |
第3章 Co-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及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过程 |
3.2.1 试剂及原材料 |
3.2.2 Co-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 |
3.2.2.1 α-Al_2O_3中空纤维支撑体的制备 |
3.2.2.2 Co-SAPO-34分子筛制备 |
3.2.2.3 Co-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SEM测试 |
3.3.2 XRD测试 |
3.3.3 EDS测试 |
3.3.4 BET测试 |
3.3.5 Co-SAPO-34分子筛膜的渗透汽化性能测试 |
3.3.6 气相色谱 |
3.3.7 Co-SAPO-34分子筛膜的染料截留测试 |
3.3.8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SEM图像分析 |
3.4.2 XRD图谱分析 |
3.4.3 EDS分析 |
3.4.4 BET分析 |
3.4.5 Co-SAPO-34分子筛膜的渗透汽化性能分析 |
3.4.5.1 Co的添加含量对Co-SAPO-34分子筛膜渗透汽化分离效果的影响 |
3.4.5.2 合成次数对Co-SAPO-34分子筛膜的渗透汽化性能影响 |
3.4.6 Co-SAPO-34分子筛膜的染料截留性能 |
3.4.6.1 Co-SAPO-34分子筛膜的染料截留性能 |
3.4.6.2 煅烧次数对Co-SAPO-34分子筛膜的染料截留性能影响 |
3.4.6.3 Co-SAPO-34分子筛膜的染料脱盐性能 |
3.4.6.4 Co-SAPO-34分子筛膜的稳定性 |
3.5 结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羊乳蛋白的膜分离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羊乳与人乳的蛋白组成 |
1.1.1 羊乳与人乳的蛋白组成及差异 |
1.1.2 羊乳和人乳中的免疫活性蛋白 |
1.2 乳中β-酪蛋白的分离 |
1.2.1 等电点分离 |
1.2.2 离心分离 |
1.2.3 色谱分离 |
1.2.4 膜过滤法分离 |
1.2.5 酶法分离 |
1.2.6 浊点萃取分离 |
1.3 传统乳清蛋白的分离制备 |
1.3.1 奶酪源乳清蛋白的制备 |
1.3.2 传统膜分离乳清蛋白的制备 |
1.4 蛋白质组学在乳制品研究中的应用 |
1.4.1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4.2 乳清蛋白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低温诱导胶束态β-酪蛋白解离及其分离 |
2.3.2 微滤透过液配料的制备及其基本成分测定 |
2.3.3 乳清粉蛋白质及其组学分析 |
2.3.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单因素对胶束态β-酪蛋白诱导解离的影响 |
3.1.1 不同温度对胶束态β-酪蛋白解离的影响 |
3.1.2 不同平衡时间对胶束态β-酪蛋白解离的影响 |
3.1.3 不同pH对胶束态β-酪蛋白解离的影响 |
3.1.4 不同NaCl添加浓度对胶束态β-酪蛋白解离的影响 |
3.1.5 不同柠檬酸钠添加浓度对胶束态β-酪蛋白解离的影响 |
3.1.6 不同CaCl_2添加浓度对胶束态β-酪蛋白解离的影响 |
3.2 微滤透过液蛋白配料的制备及其蛋白组成和基本性质分析 |
3.2.1 不同膜孔径对β-酪蛋白分离的影响 |
3.2.2 不同浓缩倍数对β-酪蛋白分离的影响 |
3.2.3 不同洗滤次数对β-酪蛋白分离的影响 |
3.2.4 低温诱导羊乳β-酪蛋白乳基配料蛋白组分分析 |
3.2.5 三种乳清蛋白粉基本指标的测定 |
3.2.6 三种乳清蛋白粉LPO活性、IgG、LF含量的测定 |
3.2.7 三种乳清蛋白糖基化的测定 |
3.3 微滤透过液蛋白配料的蛋白组学分析 |
3.3.1 蛋白质的定量及聚类分析 |
3.3.2 差异蛋白火山图分析 |
3.3.3 差异蛋白参与的生物功能分析 |
3.3.4 差异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分析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三种乳清粉差异蛋白变化信息表 |
附录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MOF/聚酰亚胺复合膜结构设计及对沼气中CO2/CH4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CO_2减排及沼气能源现状 |
1.1.2 沼气中CO_2与CH_4分离意义 |
1.2 生物沼气分离技术 |
1.2.1 吸收分离法 |
1.2.2 吸附分离法 |
1.2.3 气体膜分离法 |
1.3 气体膜分离技术概述 |
1.3.1 气体分离膜传递机理 |
1.3.2 气体膜分离工艺在沼气提纯中的应用 |
1.4 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概述 |
1.4.1 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的研究进展 |
1.4.2 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的局限性 |
1.4.3 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的改性方法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沼气来源与组分分析 |
2.2 实验研究方法 |
2.2.1 UiO-66 的制备及改性 |
2.2.2 聚酰亚胺复合膜的制备 |
2.2.3 复合膜及纳米填充剂的表征 |
2.2.4 膜材料水含量测试 |
2.2.5 膜的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
第3章 氨基功能UIO-66 掺杂聚酰亚胺膜的CO_2/CH_4分离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氨基修饰UIO-66 的物性表征 |
3.2.1 UiO-66-PEI的物相及形貌分析 |
3.2.2 UiO-66-PEI的结构分析 |
3.3 PI/UIO-66-PEI混合基质膜的表征 |
3.3.1 PI/UiO-66-PEI混合基质膜的形貌分析 |
3.3.2 PI/UiO-66-PEI混合基质膜的结构分析 |
3.3.3 PI/UiO-66-PEI混合基质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3.4 UIO-66-PEI掺杂聚酰亚胺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
3.4.1 PI/UiO-66 膜与PI/UiO-66-PEI膜气体分离性能比较 |
3.4.2 纳米填充剂掺杂量对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3.4.3 混合基质膜的耐塑化性能分析 |
3.4.4 操作温度对混合基质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3.4.5 PI/UiO-66-PEI混合基质膜CO_2/CH_4分离性能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I/UIO-66-PEI膜界面相容性及CO_2/CH_4分离性能的强化 |
4.1 引言 |
4.2 离子液体对UIO-66-PEI及混合基质膜化学结构的影响 |
4.2.1 IL@UiO-66-PEI的物性表征 |
4.2.2 IL@UiO-66-PEI混合基质膜的物性表征 |
4.3 聚两性离子对UIO-66-PEI及混合基质膜化学结构的影响 |
4.3.1 UiO-66-PEI-pSBMA的物性表征 |
4.3.2 PI/UiO-66-PEI-pSBMA混合基质膜的表征 |
4.4 改性UIO-66-PEI对聚酰亚胺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4.4.1 离子液体负载对PI/UiO-66-PEI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强化 |
4.4.2 聚两性离子接枝对PI/UiO-66-PEI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强化 |
4.4.3 两种混合基质膜气体分离性能的比较 |
4.5 PI/UIO-66-PEI-PSBMA膜分离CO_2/CH_4效果的研究 |
4.5.1 混合基质膜的耐塑化性能分析 |
4.5.2 操作温度对混合基质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4.5.3 PI/UiO-66-PEI-pSBMA混合基质膜分离CO_2/CH_4稳定性测试 |
4.5.4 混合基质膜气体分离性能综合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PI/UIO-66-PEI-PSBMA多层复合膜的CO_2/CH_4分离性能及机制 |
5.1 引言 |
5.2 PI/UIO-66-PEI-PSBMA复合膜制备条件探索 |
5.2.1 优化PDMS中间层浓度强化多层复合膜气体渗透分离性能 |
5.2.2 聚酰亚胺浓度对多层复合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5.2.3 UiO-66-PEI-pSBMA掺杂量对多层复合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5.3 PI/UIO-66-PEI-PSBMA多层复合膜气体分离性能的研究 |
5.3.1 PI/UiO-66-PEI-pSBMA复合膜的耐塑化性能分析 |
5.3.2 操作温度对多层复合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 PI/UIO-66-PEI-PSBMA多层复合膜的耐杂质性能研究 |
5.5 气体在PI/UIO-66-PEI-PSBMA多层复合膜中的传递机制 |
5.5.1 气体在聚酰亚胺基质中的传递过程 |
5.5.2 气体在UiO-66-PEI-pSBMA填充剂中的传递过程 |
5.5.3 PI/UiO-66-PEI-pSBMA多层复合膜对气体的促进传递机理分析 |
5.5.4 气体在PI/UiO-66-PEI-pSBMA多层复合膜中的传递机制 |
5.6 PI/UIO-66-PEI-PSBMA多层复合膜提纯沼气过程模拟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新有机膜材料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溶剂纳滤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水雪荣,李佳骐,冯炜林,方传杰,朱利平. 膜科学与技术, 2021
- [2]中国制氢技术的发展现状[J]. 曹军文,张文强,李一枫,赵晨欢,郑云,于波. 化学进展, 2021
- [3]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光纤水听器研究[D]. 罗政纯. 吉林大学, 2021(01)
- [4]电化学法ZIF-8复合膜制备及其处理染料废水性能研究[D]. 孙雪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相转化法制备高性能有机高分子共混平板膜及其表征[D]. 王海霞.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01)
- [6]士的宁及其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与动态分布研究[D]. 栗俊凯.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7]316L不锈钢-ZrO2复合梯度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荆远.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8]SAPO-34分子筛膜的制备改性及应用[D]. 丁婉月.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9]羊乳蛋白的膜分离制备研究[D]. 邵言蹊. 江南大学, 2021(01)
- [10]MOF/聚酰亚胺复合膜结构设计及对沼气中CO2/CH4分离性能研究[D]. 刘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