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部分高级盐产品的消费比例

美国部分高级盐产品的消费比例

一、美国部份先机盐产品的消费比重(论文文献综述)

石娜娜[1](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吕贻强[2](2018)在《C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广州市C生物技术公司为案例研究为基础,结合该公司以科研为基础,集设备贸易、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职能为一体的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战略,以期通过对企业的案例分析,探索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规律和企业战略特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加深带来的环境污染,在个体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的背景下,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已成了重要的国内外公共卫生议题。及早发现和治疗是癌症防治的关键环节。C生物技术公司长期致力于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试剂及抗体的研制和转化的研发工作,并从事相关的生产和销售业务。该企业通过生产简便经济、灵敏特异的新型体外诊断试剂盒及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以维持有益于企业自身和社会效益的长期发展。本研究从行业的角度采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回顾和分析了我国癌症诊断试剂行业的发展历史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此外,立足于C公司的自身条件,运用价值链分析法探讨了公司在经营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寻找企业的主要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找寻依据和发展基础。在对C公司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和内部优势劣势分析矩阵(IFE)的分析基础上,本文运用SWOT分析模型明确提出公司使命和战略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最后,为保障公司战略的有效实施,从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层面提出了相关的战略实施保障措施。研究指出,C公司须采用规模生产保障措施、科技领先保障措施、产品独特保障措施、全方位营销保障措施、多渠道融资保障措施、高端人才保障措施和企业文化保障措施相关战略措施,以保证C公司在未来生物医药科技领域的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刘雨辰[3](2017)在《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文中提出海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21世纪的大国海洋政治博弈中发挥着战略性功能。在后冷战时期,随着东亚战略地位的不断上升,东亚海权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各国纷纷调整自身的海权战略。在此背景下,美国持续强化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加剧了东亚海洋政治的复杂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调整呈现出新取向:一是具有主动性,依据外部环境变化主动调整;二是具有扩张性,不断增加东亚的战略投入;三是具有引领性,竭力保持技术竞争优势;四是具有灵活性,对新兴大国采取既制衡又合作的复合型策略;五是具有不确定性,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对东亚海权战略的博弈日益复杂难测。美国的战略调整反映了其对东亚海权的依赖度上升,同时对东亚海权战略生态的结构失衡出现了战略焦虑。笔者主要运用战略行为归因分析方法,解释了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性调整的动力来源问题。本文认为,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是其国内外三维动力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结果,国际权力结构、国家身份需求以及外部不确定性为自变量,以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为因变量,建立了战略行为归因分析的新框架,并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其一,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权力竞争压力驱动的权力护持行为;其二,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身份需求增长驱动的利益圈地行为;其三,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张力驱动的风险投资行为。第一个假设强调霸权国的对外战略行为是国际权力变迁的结果。国际权力的结构变化是影响霸权国对外战略的直接动力,霸权国对国际权力结构变动高度敏感,国际权力变化越大,霸权国的战略压力也就越大,其调整自身战略行为的动力也就越强大。在新科技革命、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共同作用下,国际权力结构出现变动,全球权力中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方向转移,东亚成为世界权力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和平崛起使东亚形成了经济与安全中心相脱离的双中心治理结构,中美两国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竞争日趋加剧,对东亚经济整合与安全结构具有形塑作用。在海洋政治复杂性和碎片化的影响下,东亚各国致力于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西太平洋海权战略生态系统发生结构性变化,区域海权关系出现重构。在权力转移时期,权力结构的变迁对美国东亚的海洋霸权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成为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外驱动力。第二个假设强调霸权国的身份对其战略行为具有塑造性。身份属性影响着国家战略利益的边界划定,霸权身份需求是影响霸权国战略的内在动力,对霸权国战略行为发挥激励功能。当国家产生身份依赖时,霸权国的身份需求越强烈,战略调整的内在动力也就越强大。美国是全球海洋主导国,这种角色身份是其自身地理、历史、理论、经济以及军事等多种条件因素长期共同塑造的。冷战后美国的身份需求集中在权力需求、荣誉和威望需求、经济需求、安全需求以及意识形态需求等五个方面,并保持不断增长。身份需求的增长推动了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其战略意图是在军事上确保制海权优势,控制东亚的海洋战略通道;经济上加速与东亚经济体互动,利用东亚经济增长,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政治上强化与东亚盟国、伙伴国的联系,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支点网络,制衡新兴大国崛起,垄断海洋主导国地位,确保美国在东亚的海洋利益安全,其本质是继续利用有效海权,维护其全球海洋主导国的海洋霸权,实现自身身份需求的最大化。第三个假设强调外部不确定性对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影响。不确定性是影响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干扰性因素,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风险,可以产生巨大的安全张力,不确定性因素越多,霸权国面临的安全张力也就越大,其战略行为调整的动力也就越强大;另一方面它也具有战略投资价值,可以产生风险投资回报,高风险高收益,因而外部不确定性对战略调整发挥一种调控功能。东亚海域长期存在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各国海军力量竞赛、海洋资源分配、海洋领土争端、海洋划界分歧以及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等,是美国调整其东亚海权战略的干预力量。从风险角度上讲,不确定性因素极易成为东亚海洋冲突的潜在诱因,美国将面临被盟国绑架卷入东亚海洋冲突的可能。从投资价值来看,不确定性也是美国的一种战略杠杆,是美国要挟部分东亚国家的工具。美国利用东亚广泛存在的海洋不确定性,达到强化其在西太平洋的前沿存在,进而撬动东亚海权战略生态格局的战略目的。不确定性越多,美国获得合法性存在的理由也就越多;当不确定性减少时,美国会主观故意放大不确定性,借机炒作东亚海洋矛盾,以搅乱东亚海洋秩序,可以达到"火中取栗",增加风险投资回报的目的。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既反映了美国借助海权维护海洋主导国家地位的战略意图,同时也反映出美国对新兴大国的海权崛起感到战略焦虑。对此,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调整存在着双重意涵,一方面强调以实力制衡,另一方面也保持接触与合作。为继续保持东亚海权的竞争优势,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矛头指向新兴大国,同时不断优化海权资源配置,提升海权能力水平,强化外交策略支持,持续深度介入东亚海洋争端,意图干预东亚海洋政治,扮演东亚的离岸平衡手角色,目的是维持全球海洋主导国身份,追求美国在东亚海洋事务的话语权,保障自身的东亚海洋利益。中国崛起是21世纪世界政治的最重大变化,但也对自身带来了双重压力,其一是维护自身海外利益的压力增大,其二是维护海洋安全秩序的国际责任压力也在增大。面对美国的东亚海权的战略调整,作为负责任的全球新兴大国,中国应该努力保持战略定力,灵活运用战略智慧,坚守和平发展理念,坚持奋发有为原则,积极发展强大海权,加快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加速海军现代化建设,坚定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构建更加平衡的新型大国海权关系,重构东亚海洋秩序,为东亚国家提供优质的国际公共产品。

张鑫[4](2017)在《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文中指出人类化妆的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妆饰在原始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一般来说,原始社会的妆饰主要具有两种基本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为了生存,第二个功能就是为了繁衍,也就是“性吸引”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妆饰的第一个功能不复存在,相反,第二个功能却越发紧要,且妆扮的主体也由男性变为了女性。容貌对女性至关重要,可惜古代化妆品种类有限,大体不出粉、黛、脂、香四品,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化妆品制造方法简单,产量有限,只可算得上是一种简单的工艺品,并且长期使用恐对身体有害,近代化妆品业即以上海为中心,应新需求而生。近代化妆品业的出现,与上海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和近代女性对“美”的新要求大有关联。开埠后的上海,工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化显着进步,中西沟通明显加强,特别是女性职业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的扩展,使得她们对新式化妆品的需求日盛。而近代化学知识的开发和推广,大机器作业的出现,使得化妆品由工艺品转变为商品成为可能,这就在客观上满足了女性的新需求。而近代摄影和媒体的发展,又促进“美容文化”的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女性乐于使用新型化妆品,为化妆品的销售创造了市场。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1903—1949年上海化妆品工业的发展历程,明晰不同时期的发展特色和运营方式,探究20世纪商业发展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回顾上海化妆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演化路径。对中国来说,近代化妆品是一种舶来品,初期流通于各通商口岸,20世纪初,中国开始尝试建厂自造,1903年广生行上海发行所的建立,标志着近代民族化妆品工业正式在上海落户。自1903至1949年,上海的化妆品工业发展迅速,不断有新化妆品工厂的建立,化妆品种类持续推陈出新,女性对于“美丽”的追求也一直被强化。被称为“美丽经济”的化妆品行业,是近代新型工业经济形态,受市场的影响很大。围绕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企业创办者和生产制造商在创办化妆品品牌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企业宜传者和传播人士在选择和扩展市场的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而女性对整个行业的认同,则意味着这个行业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正是在各方的协同下,近代的化妆品工业拥有了自己的产业运营路径。其行业发展的关键特色,就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女性的美容观,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相结合。比起一般的商品,化妆品行业的消费品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产品一方面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另一方面则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层次上通过化妆品的养护,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化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包含着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看中的是商品的附加值,注重消费者对身体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强调其预期收益。因此,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化妆品厂商特别注重广告宣传。不仅在广告版面上尽量多占,刊登时间上也尽可能的持续,特别是重要节日,更是各商家争夺版面的“大战役”,广告在宣传上务求以诱惑式的言说方式,强化其美容效果,创造出令世人无可抗拒的“美容文化”。他们不仅注重广告文案的编写,将宣传内容与时代、时尚相结合,搭配的图片也都是精挑细选,就连“近代美女”形象也多是使用宣传的化妆品后,建构出的“美女”,是化妆品企业为化妆品的销售所做的努力,他们将化妆品的消费紧紧地与“美容文化”结合在一起。“美容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象征性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消费显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等差别,以及表达风格、品味、流行等象征意义的满足,在消费文化的引导下,人们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对物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化妆品成为显示个人消费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一个侧面。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在其影响下,也注重与时尚和都市建立起联系,雇佣美丽的女销售员、精致的产品包装、明星海报宣传,化妆品行业被塑造为维持女性美丽与魅力的工具之一。同时消费者的个体性特征,将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分向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一条是追求高端奢华,另外一条则通向了日用所需。高端奢华的路径,如生产脂粉、香水、口红等商品,它们是都市女性追求摩登的消耗品,追求的是时尚性和个性化,日用所需品则更多的是销往上海周边的乡镇,像生产的肥皂、牙粉等,更多的为家庭生活所需用,要求的是实用和节俭。在1903至1949年,这近半个世纪里,上海有过安定,有过繁华,也有过动荡和凋敝,然而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化妆品行业在时代的框架内,以市场为导向,在“美丽经济”与“美容文化”的相互形塑过程中,这个行业确实呈现出了近代化的趋势,新的贸易生产方式和贸易空间产生,化妆品工业由简单的工艺品转变为一门工业,化妆品厂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女性亦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按照心中所想进行妆扮。

仲丹丹[5](2016)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使世界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到20世纪60年代即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一时期内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与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的互动中实现的。在中国,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融合是在进入21世纪后才在很短时间内成为部分先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显着特征之一的。文化产业园区作为这种融合的产物之一,成为非常具有活力与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而其中通过对工业遗存进行改造再利用的项目占据了相当的比例。那么,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在我国典型城市的发展概况是怎样的?文化产业的原初特性使其在空间集聚过程中对宏观地理和微观载体有何特殊要求?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变迁、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进程、市场规律作为中国工业用地更新的基本构成对这种结合发展的模式有怎样的作用力?认真回答这三个问题是研究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的基本前提。基于以上动机,本研究以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特性以及中国工业用地的更新特征为切入点,以我国8个代表性城市的具体项目为基本研究范围,结合对既有现状的理解建立全观的研究架构,从经济学的视角针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进行析论,讨论这两种事物结合之基础、发展之根本推力,并试图创造一种解释上不致发生矛盾的、按不同保护再利用主体推动这种结合的不同过程对既有相关项目的分类,阐明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城市产业升级相结合的真正的、应然的内在动力及外在表现,进而为如何实现城市中心区存量土地盘活、产业结构调整与历史文化延续的整合,如何更好地从政策及发展策略上推进这一过程提供有限的理论参考。

刘冠军[6](2013)在《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化社会和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越来越呈现出发展潜力大、产业融合性强、资源消耗低与科技含量高的特性。在全球化与文化经济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自身跨行业、跨地区和跨国界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球文化创意相关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金的效益,而且以5%的速度增加。文化创意产业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发展状态,随着参与主体的扩大和互动,一个以知识、文化和创意为基础的新经济体系正逐步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凭借自身特殊、优良与多维的经济特性,已经超出了它原始内涵与行业范畴,演化成了重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形态的特殊力量形态,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博弈体系中的构造性元素。美国依托版权和高科技为战略制高点,欧洲建设“创造性的欧洲”作为战略目标,日本首推动漫大国为战略方向,韩国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为战略手段,都是在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新兴业态演变规律来实现创新发展的。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仅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发展中国家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空前重视和大力推崇。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明确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要求:重点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就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创意概念在全球范围日益升温,文化创意企业和文化创意园区在许多国家和城市陆续组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但是,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水平远远落后于实践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如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定义纷繁芜杂,不加区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界定也是千差万别,从实际研究需要纵向切割产业划分;注意到了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广泛的关联性,但是对创意产业对其他产业带动的作用机制没有进一步的分析,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巨大作用,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这种巨大的推动作用是通过何种途径和方式实现的;特别是当前的研究忽略了经济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促进作用,以及两者的互动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特点。这对于深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不足和缺憾。因此,本文拟就搭建一个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的理论框架进行初步系统化研究,对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内在互动机理进行深入、细致、多层面、双向性、互动化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概念丛林”入手,结合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其概念的来源与演化进行研究,在得出文化创意产业本质内涵与实践意义的基础上,进而剖析其产业特性与价值创造机理。以演化经济学为视角,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产业特性与价值创造机理,利用价值链理论分析工具,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面上展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演化创新发展抽象内部逻辑和具体实践影响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理清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构建出两者互动的理论模型。然后,展开对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世界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比较分析,为其后的机理分析夯实经验研究的现实基础。在经过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践经验研究之后,就深入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机理的理论研究。最后,在文化创意产业特性和互动机理的研究结果的指导下,提出一种全新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构建思路。本文的研究结构是按照上面研究思路逻辑展开的,共由五大块组成:研究准备、理论模型、经验分析、机制研究与政策安排。首先,研究准备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一部分主要是就本文研究展开准备工作,一方面就相关的背景给予介绍,对其理论与实践意进行阐释。另一方面进行相关国内外相关进行梳理与评述,介绍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理论模型部分,包括第三章。这一部分对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与内在逻辑进行论述。主要是将文化创意产业本质内涵和实践意义作为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利用文化创意产业特性和价值创造展开逻辑分析,把“创意引入—创意扩散—创意放大”作为理论分析的视角,利用价值链分析工具,论述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整合提升、分解优化、横向延长、纵向增厚、首尾链接、网状扩散,最终形成外形庞杂、内部紧密联系的、互动演化发展的价值创造星系模式,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面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演化创新发展进行理论研究。最后,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演化创新发展抽象内部逻辑和具体实践影响,理清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构建出两者互动的理论模型。再次,经验分析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这一部分对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实践发展进行经验研究。第四章是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由我国经济增长现状与发展方式转变引出文化创意产业兴起历史逻辑,在体制改革视阈下的文化发展方式转变来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演进制度逻辑,进而理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演进脉络与整体现状。接着,将研究视角投向当前产业发展的横向剖面态势——新兴业态的焦聚分析与产业空间发展扫描——各区域发展状况分析。最后,在发展立体化分析与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趋势预测。第五章是世界经济发展典型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首先,回顾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动力、梳理产业发展历程、摸清产业布局、分析产业整体特点与判断产业发展趋势。接着,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性分析基础上,对典型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介绍,并进行发展背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发展管理、发展政策以及发展特点的比较分析,理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对其发展经验做出科学的判断。最后,分析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演化趋势和总结经验启示。然后,机理研究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这一部分对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第六章是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内在机理分析,由五个视角分别展开,拓展与转化:资源嬗变机制、提升与整合:价值创造机制、支持与嵌入:技术耦合机制、增长与融合:结构演变机制、引致与推动:制度变迁机制,这五个内在机制,全面的解释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第七章是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内在机理分析,由四个视角分别展开,经济基础支撑机制、市场环境培育机制、制度体系保障机制、需求结构拉动机制,这四个内在机制,全面的解释经济发展促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机理。这样,就在前文构建出的两者互动理论模型研究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内与国外实践发展进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理清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最后,政策安排部分,包括第八章。这一部分是对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考量。首先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回顾的基础上,对其展开反思与总结。接着,基于本研内容与结论,构建出一个全新的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思路:以政策本质与文化创意产业特性为政策出发点,把产业政策需求与转型发展需要作政策目标,用互动机理理论与国际发展经验支持政策内容的政策安排思路。

熊正贤[7](2013)在《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乌江流域为研究地域,按照“提出问题——基础理论——分析评价——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首先,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资料,厘清和界定文化、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以及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借鉴民族学、资源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热力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角度分析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相关关系,从微观角度分析文化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特征以及供需均衡,从宏观角度分析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木桶”理论以及“协同创新”理论。认为文化经济一定程度上存在“时尚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特征,在文化需求上存在“炫富效应”和“攀比效应”,而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木桶”现象,“倾斜木桶”和“区域协同创新”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要素瓶颈。其次,对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其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乌江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归纳,并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然后从本土市场和外部市场两个方面分析该流域文化市场的拓展问题。分析表明乌江流域文化资源丰富而密集,但缺乏文化品牌的支撑,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落后,其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国民收入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文化市场以本土市场为主,外部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最后,对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该流域发展的几种模式,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分析表明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民族文化资源,劣势是交通、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发展理念落后等,发展方式上以“低端生产、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为主。基于此,该流域在模式选择上,首选是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和文化品牌开发模式,实现“倾斜木桶”效应,在条件较好的贵阳等地区可以采用综合开发模式,集聚区域内的文化经济要素,在其他地区可以选择特色项目突破和特色资源突破模式等,而重庆渝东南的区县经济体则适合采用小狗经济发展模式。此外,应从人才支撑、融资保证、科技融合、政策扶持、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弥补木桶短板,充分释放该流域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

孙斌[8](2012)在《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的新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到党的“十七大”之前,我国经济建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采取“非均衡式”发展,实行“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富”、区域优先发展以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达到了快速发展的目标。但“粗放式”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了经济,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城乡差别、地域差别、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资源问题以及改革以来积累下来的体制机制矛盾交织”等都制约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正式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指导思想,深入地分析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新特征,全面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并准确定位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正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时期,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和压力,外贸出口下降,外向型经济出现严重下滑,外资企业、中小企业生产极其困难,大批人员失业,这一方面是我国长期以来偏重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机制弊端的显现。面对着来自国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各种挑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正确地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从容应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时地调整财税、产业、货币、消费等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内需,重点解决就业与民生相关的政策保障问题,遏制了经济的下滑,取得了经济建设的新成就,既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又使我国经济总量、经济结构调整和开放型经济都取得了新成就。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的新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体价值和人性回归更加明显突出;二是发展的领域得到的拓宽,三是层次和水平上有了新的提升。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上,从“以人为本”到“更加注重民生”,进一步深化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确立了科学发展为主题,深化了发展观的认识;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意义和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强调紧迫性,并提升到国家战略,提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思路和措施;农村改革发展有了新突破,准确定位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加深了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新的改革措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上有了新的变化,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丰富了区域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提出了“城市群、都市圈、产业链”等新的发展理念,使区域发展理论更加完善;分析了“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国内因素,总结了“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提出了战略性调整的路径选择,阐述了加快调整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深化了对“两化”融合的战略新认识,从体制改革、路径选择和重大意义上论述了加快推进的紧迫性;深化了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上更加清晰,路径更加清晰,阐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支撑作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的新发展会对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只是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也有了新的发展,才能更加全面地促进经济建设,才能使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首先推动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相互依存,关系更加密切,对政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内涵,阐述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和重大意义;其次是推进了文化建设。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指出了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提出了加快文化建设的方法和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第三是推进了社会建设,阐述了社会建设的战略意义,分析总结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原因,提出了加快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以及加快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第四是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加深了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和任务,以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科学发展观成功地指导了经济建设,并在应对经济建设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同时经济建设的复杂环境也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践平台,理论的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认识有了进一步地加深,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取到了新发展。

李碧宏[9](2012)在《产业集聚与增长极的形成 ——以重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有了重大转变,非均衡发展战略日益成为主流。增长极理论是非均衡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增长极的优先发展,通过其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促使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以产业集聚作为切入点,研究增长极的内涵、动力和作用机制,并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分析重庆市的产业集聚现状,探究重庆市非均衡发展战略,寻求重庆市增长极形成和发展的对策。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产业集聚的形成及其评测方法。阐述产业集聚的含义和特点,从不同角度分析产业集聚的形成条件和方式,阐述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并对产业集聚各种测度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价。2.增长极形成的动力系统和作用机制。介绍增长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总结增长极理论中蕴含的经济思想。重点探讨增长极形成的创新动力、产业结构转换动力、产业集聚动力、市场动力和制度推动力,并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进行详尽分析。3.产业集聚和增长极的关系。解析产业集聚和增长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阐述产业集聚的作用和局限性,研究从产业集聚到经济增长极的转换机制,提出增长极发展战略的重要性。4.重庆产业集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计算重庆市主要行业的区位熵指数,研究重庆各行业在全国所处的地位,评价其产业集聚的静态状况。通过计算重庆市主要行业的产业集聚指数,分析重庆市各行业产业集聚的发展速度和动态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重庆市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5.重庆市各区县产业集聚现状及评价。通过重庆市40个区县主要行业的区位熵指数的计算,分析重庆市一圈两翼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方面的产业集聚情况,总结重庆市各区县产业集聚的地区分布特征和行业结构特征,指出各区县产业集聚中的问题。6.重庆市的增长极发展战略。从重庆市的资源差异、区位差异和经济基础差异分析重庆市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的原因,阐述重庆市的产业增长极发展战略和空间增长极发展战略。7.重庆市经济增长极形成和发展的对策。从产业选择、政府角色和制度设计等方面探讨重庆市经济增长极形成和发展的对策措施。二、研究的基本结论1.产业集聚是在一定经济社会环境下,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企业的利益驱动机制形成的。其宏观条件包括:生产要素、社会资本、全球化的市场和政府产业政策。中观条件包括:较长的价值链、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产业竞争与技术创新。微观条件包括:生产成本和区位品牌。2.增长极的形成是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增长极的形成过程包含创新动力、市场动力、产业结构转换动力、产业集聚动力以及制度推动力等基本要素。在这个系统中,创新是增长极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创新能够改变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以产业结构的转换和优化为载体,传递创新动力,继续推动增长极的增长。3.产业集聚是增长极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产业集聚和增长极具有一些共同要素,他们都是以一定地理空间为载体,都要求存在关联性强的推进型产业,都需要建立良好的配套服务系统,都存在规模经济效益。但是增长极在产业选择、资源优势、创新力度、区位条件、外部联系等方面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重庆产业集聚的行业结构和地区分布都不平衡。重庆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但存在着公共和社会服务发展滞后,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价值链低端化等问题。在产业集聚的地区分布上,重庆服务业主要集聚于都市发达经济圈,制造业主要集聚于都市发达经济圈和渝西经济走廊,农业主要集聚于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外围。5.培育和发展经济增长极,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重庆市各区域在资源、区位、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面都有各自的产业重点,“一圈两翼”发展也不平衡。其中,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经济的制高点,渝东北、渝东南两翼是支撑重庆长远发展的重要经济腹地。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通过重点部门和重点区域带动整个重庆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三、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从产业集聚和增长极形成的角度研究非均衡发展战略,把产业发展和地理空间结合起来,抓住了关键,把握了总体,弥补了单纯从产业或空间方面研究经济发展的缺陷,在研究视角上有一定创新。2.对重庆市主要行业的区位熵、产业集聚指数和重庆各区县的行业集中度进行了测算,衡量和评价了重庆市主要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和动态变化特征,为重庆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3.从重点产业选择、政府角色定位和配套制度设计等方面,为重庆实施产业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提供了较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王思齐[10](2011)在《国家软实力的模式建构 ——从传播视角进行的战略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早在1975年,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Arnold Tombee,1889-1975)就已经预言:“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今日看来,汤恩比的预言可谓是真知灼见。然而,中国的崛起并非毫无隐忧。首先,以代工生产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其次,中国的崛起让西方国家感到忧虑,深恐自己的世界领导权因此旁落。其三,经济快速发展所导致的迅速“西方化”及对中国固有文化的冲击必须加以注意。其四,在国际地位日渐高升的态势下,中国必须透过各种具体行动与传播行为明示自己“和平崛起”与“和谐发展”的国家主张,并积极营造正面的“国家形象”,以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同”与“友谊”,及避免因误解而造成国际冲突的可能性。显而易见,中国的未来发展与国际情势的走向都和中国的“国家主张”与“国家形象”有关。国家主张是引领国家发展方向的根本,也是决定国家资源如何投入与运用的指导纲领。国家形象则是国家给予国际社会的整体观感,也是国际社会对该国进行定位与决定互动方式的重要依据。二者之间,作为体现国家政治理念的国家主张具有较高的位阶与管理能力,因此对于国家形象的建立方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不过,国家主张能否实践及国家形象能否顺利建构则与国家力量的强弱有关。国家力量的建设正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国家力量是个抽象名词;是各种“有形”与“无形”力量的集合体,其建设除了与资源多寡有关,更与投入方向及运用方式有关。“力量”本身是中性的,其强弱与效果决定于目标设定的“合理性”与运用方式的“正确性”。目标合理且运用正确不但可以事半功倍,更可以表里兼顾,既赢得实质,又赢得声誉。反之,则可能顾此失彼或满盘皆墨。因此,力量的运用必须依循战略规划的思维。战略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思维,一种艺术和一种哲学,其目的是在坚守战略目标的前提下,以资源投入最少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战略目标的要求。战略本为军事用语,其意义在于善用资源,克敌制胜。然而,随着政治主张的进程与国家发展的多元化,战略的意义与运用的范围被广泛地延展到各个不同的层面。不过,其根本仍然是透过各种力量的运用以达成既定的目标,因此必须在服从国家主张的状况下进行规划与开展,才能避免相互抵触,彼此抵消。力量是战略规划的基础,因此对于力量的认知与盘点是战略规划的首要工作。传统上,国家力量被认为是由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力量所构成的,且运用的方式主要是从“竞争”的视角开展的,因此胜利往往是建立在对方的失败(损失)之上。然而,这种“零和概念”的战略思维正是造成国际社会争端不断的因子,也是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永保长青,屹立不摇的主要原因。当所有的目光都集中于经济、军事和外交的竞争之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将国家的力量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二种。简而言之,硬实力就是”以力服人"的压制性力量,其作用在于以”威吓"与”征服"为手段,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或意图;软实力则是”以德服人”的同化性力量,其作用是经由”说服”与”认同”的过程,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诉求和目标。软实力概念的提出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也为国家力量的建设与运用提供了新的方式。软实力的基础在于说服与同化,因此与频繁和有效的传播活动紧密相关。然而,在过往专注于硬实力建设的时代,传播并没有被视为建构国家力量的主要原素,充其量也只是被当成推动既定目标的工具,且运用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大众传播的层面。在软实力的重要性被日益发掘出来,且传播行为日益多元化与复杂化之际,从传播的各种不同层面对国家软实力的建构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也就成为极具时代意义的研究课题。传播对于国家软实力建构的意义不只是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够透过各种行动引发与其他国家的互动与交流,并且在获得对方认同的状况下,赢得对方的友谊与支持。因此,传播与国家软实力建构的思考层面应该包含:”国家的主张与传播的理念"和”国家形象的建立方式”二大层面;至于形象建立的部分除了大众传播媒介之外,也应该将国家行为(包含:国家领导人及重要领导、社会菁英与公众人物、国民素质与公民表现等)、观光旅游产业、会议展览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具有传播意义的行动及产业发展方式—并纳入探讨的范围,才能得到较为完整的战略思考体系。

二、美国部份先机盐产品的消费比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部份先机盐产品的消费比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来源
        1.2.1 垄断优势论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2.3 内部化理论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2.5 价值链理论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
        1.5.2 难点和不足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走出去”战略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3.2.1 国美进军香港
        3.2.2 苏宁的国际化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4.1 变量选择
        3.4.2 模型设计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5.1 “走出去”战略
        5.1.1 “走出去”的内涵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5.1.3 “走出去”的概况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6.1 跨境电子商务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6.1.2 跨境网络零售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6.6.4 改进物流效率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7.1 “一带一路”倡议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8.2.1 中亚五国
        8.2.2 东南亚十一国
        8.2.3 南亚八国
        8.2.4 独联体七国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C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文研究目的及采用的主要方法
        1.2.1 目的
        1.2.2 方法
    1.3 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1.3.1 本文基本思路
        1.3.2 本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的概念
    2.2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2.2.1 国外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2.2.2 国内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2.3 企业战略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
        2.3.2 “波特五力”分析
        2.3.3 SWOT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P)
        3.1.2 经济环境分析(E)
        3.1.3 社会环境分析(S)
        3.1.4 技术分析(T)
        3.1.5 PEST分析小结
    3.2 国内外同行的现状
        3.2.1 国内同行的现状、历史与未来
        3.2.2 国外同行的现状
    3.3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3.3.1 行业内竞争对手强度分析
        3.3.2 行业壁垒分析
        3.3.3 行业替代品分析
        3.3.4 行业供应方分析
        3.3.5 行业购买方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4.1 企业的基本情况
        4.1.1 企业的创立和经营范围
        4.1.2 体外诊断试剂
    4.2 内部资源分析
        4.2.1 内部资源的现状
        4.2.2 内部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内部能力分析
        4.3.1 内部能力的现状
        4.3.2 内部能力存在的问题
    4.4 价值链分析
        4.4.1 原料供应分析
        4.4.2 生产经营分析
        4.4.3 市场与销售分析
        4.4.4 客户服务分析
        4.4.5 物流分析
        4.4.6 人力资源分析
        4.4.7 科研开发分析
    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4.5.1 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4.5.2 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4.6 IFE矩阵分析
        4.6.1 IFE矩阵分析过程
        4.6.2 IFE矩阵分析结果
    4.7 C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公司发展战略
    5.1 发展战略的SWOT模型分析
        5.1.1 关于SWOT模型分析说明
        5.1.2 C公司的SWOT战略方案
    5.2 发展使命与目标
        5.2.1 发展使命
        5.2.2 发展目标
    5.3 公司层战略
        5.3.1 公司层战略的概念
        5.3.2 C公司的增长型战略
    5.4 业务层战略
        5.4.1 业务层战略的概念
        5.4.2 C公司的差异化战略
        5.4.3 C公司的差异化战略与成本领先战略
    5.5 职能层战略
        5.5.1 职能层战略的概念
        5.5.2 C公司的职能层战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公司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6.1 批量生产
        6.1.1 批量生产的市场形态
        6.1.2 批量生产保障措施的基本路径
        6.1.3 预测批量生产保障措施的实施效果
    6.2 科技领先
        6.2.1 科技领先保障措施实施的内外环境
        6.2.2 科技领先保障措施的规划
    6.3 全方位营销策略
        6.3.1 全方位营销的内外实施环境
        6.3.2 实施全方位营销的方法
        6.3.3 实施全方位营销保障措施的预期效果
    6.4 多渠道融资
        6.4.1 实施多渠道融资保障措施的内外环境
        6.4.2 实施多渠道融资保障措施的基本途径
    6.5 高端人才
        6.5.1 实施高端人才保障措施的内外环境
        6.5.2 实施高端人才保障措施的基本途径
        6.5.3 高端人才保障措施实施的预期效果
    6.6 企业文化
        6.6.1 企业文化保障措施的内外实施环境
        6.6.2 企业文化保障措施实施的基本途径
        6.6.3 企业文化保障措施实施的预期效果
    6.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一、基本内容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理论构建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边界限定
        一、海权
        二、东亚海权战略
    第二节 战略行为归因: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理论构建
        一、行为发生的一般机理
        二、国家战略行为:理论解释的多元视角
        三、国家战略行为:一个新的归因框架
    第三节 权力、身份与不确定性:国家战略行为变量的研究假设
        一、自变量的选择
        二、主要变量的相互关系
        三、战略调整的基本假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权成长轨迹: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冷战前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一、创建大陆海军:美国海权的源起
        二、角逐西太平洋:美国东亚海权的建立
        三、打赢太平洋战争:美国东亚海权的发展
    第二节 冷战期间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一、海洋遏制: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指南
        二、海洋威慑: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路标
        三、海洋干涉: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导向
        四、海洋缓和: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构想
        五、重振海洋: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思维
    第三节 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一、海洋防务收缩: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调整
        二、海洋新型战争: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转型
        三、海洋反恐倡议: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发展
        四、亚太再平衡: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布局
    第四节 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特征与逻辑
        一、全方位转型: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主要特征
        二、制衡新兴大国: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基本逻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权力结构变动: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外驱力
    第一节 权力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一、权力的内涵
        二、权力的来源
        三、霸权国战略调适的权力逻辑
    第二节 全球权力中心迁移: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
        一、新场域:全球权力转移的时空条件
        二、多维度:全球权力转移的表现
    第三节 东亚权力结构变动:从单中心转向双中心
        一、中美国际权力的重构
        二、东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双中心结构的形成
    第四节 东亚海权生态变化: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
        一、海军现代化:东北亚海权发展的新态势
        二、海军新战略:东南亚海权发展的新蓝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身份需求扩张: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内驱力
    第一节 身份需求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一、身份需求的内涵
        二、身份需求的逻辑
        三、身份需求对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海洋主导国的身份构建:美国东亚海权的生成基础
        一、禀赋与机遇:海洋主导国建立的双翼
        二、海权论: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理论指南
        三、经济支持: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物质基础
        四、海军实力: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硬道理
    第三节身份需求: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原动力
        一、角色身份:美国利益的东亚路标
        二、战略价值:美国身份的东亚认知
        三、霸权身份需求:美国的东亚海洋利益分布
    第四节 身份依赖: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霸权逻辑
        一、身份利益: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的指南针
        二、战略意图: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的本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确定性搅动: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干扰力
    第一节 不确定性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一、不确定性的内涵
        二、不确定性的来源
        三、不确定性对霸权国战略调适的影响
    第二节 海权结构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安全困境
        一、海洋军备竞赛:东亚海洋安全的基本趋势
        二、防务开支增长:东亚国家的海洋安全政策
    第三节 海洋政治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争端
        一、海洋领土争端:东亚国家战略互信的障碍
        二、渔业资源争端:东亚国家海洋冲突的诱因
        三、海洋能源开发争端:东亚国家海洋合作的难题
        四、地区冲突热点:东亚国家海洋纷争的现实隐患
    第四节 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非传统威胁
        一、海洋恐怖主义:东亚海洋安全的新挑战
        二、海上有组织犯罪:东亚海洋安全的新热点
        三、海盗问题:东亚海洋安全的新难题
        四、海上战略通道安全:东亚海洋安全的新博弈
        五、海洋环境恶化:东亚海洋安全的新议程
    第五节 海洋秩序的不确定性:东亚国家的海洋战略
        一、海洋秩序挑战:新兴大国的海洋崛起
        二、海洋安全挑战:非民主国家的海洋威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能力与策略: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支持路径
    第一节 海权资源重配:权力竞争压力下的战略调适
        一、技术资源:保持海洋军事技术领先
        二、人力资源:加强海军人才开发与利用
        三、经济资源:加快海洋产业经济发展
        四、财政资源:加大海军财政经费投入
        五、制度资源:完善海军体制机制建设
    第二节 海权能力提升:身份需求动力下的战略调适
        一、能力目标:未来海权的方向
        二、海上打击能力:全域机动作战
        三、海上防御能力:打造海上盾牌
        四、海上保障能力:提升海洋后勤供给
        五、网络安全能力:扩大海上虚拟作战空间
    第三节 海洋外交优化:不确定性张力下的战略调适
        一、合作策略
        二、制衡策略
        三、孤立策略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发现
    二、研究限度
    三、后续研究
    四、未来发展趋势
    五、中国海权发展的思考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缩略词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旨趣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三、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第一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兴起背景
    第一节 化妆品引进前上海的城市发展
        一、近代上海商业文明的构建
        二、近代上海的社会文化生态
    第二节 近代上海女性的新形象
        一、妇女谋生自养
        二、女性活动空间扩展
        三、女性对“美”的新认知
第二章 外国化妆品在上海的引进与传播
    第一节 外国化妆品的传入
        一、化妆品的进口
        二、外来化妆品的生根
    第二节 外国化妆品的销售
        一、东西各国输华化妆品
        二、化妆品原料的舶来问题
    第三节 外国民众对上海舆论的影响
        一、化妆品无用说
        二、化妆品有益说
第三章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生产沿革
    第一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初创时期(1903——1927)
        一、近代化妆品民族企业家的努力
        二、民族化妆品业的奋发
        三、为传统赋予新的内涵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期(1928—1937)
        一、民族化妆品厂概况
        二、民族化妆品厂的革新发展
        三、化妆品工业同业公会的辅助
    第三节 战事影响与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应对(1937—1949)
        一、战争时期化妆品工业的萎靡
        二、化妆品业面临的问题
        三、挽救颓势的努力
        四、上海民族化妆品厂的转向
第四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
    第一节 上海化妆品业的营销
        一、经营分流
        二、巧妙推销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的销售与市场
        一、民族化妆品店的分布与格局
        二、化妆品店的出品及销售
        三、化妆品业同业公会的市场功用
    第三节 上海化妆品的消费
        一、化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二、化妆品的消费方式
        三、化妆品消费的社会经济意义
    第四节 上海民众对化妆品的舆论评价
        一、化妆品无用说
        二、化妆品有益说
第五章 商家营销与“美容消费”
    第一节 广告为化妆品业的发展造势
        一、化妆品广告的整体分析
        二、广告对“美”的宣传
        三、广告对化妆品造就“美”的宣传
    第二节 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不断建构
        一、化妆品广告之内容分析
        二、化妆品广告模特的变迁
        三、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社会建构
    第三节 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功之梦
        一、金刚石、狮子牌牙粉:陈蝶仙的日本样本
        二、无敌牙粉:对洋妆品的推崇与仿制
        三、大卖“国货”
        四、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调适
第六章 化妆品业与近代上海生活
    第一节 化妆品业的多维角色
        一、化妆品工业之于都市女性:摩登的诱惑
        二、化妆品工业之于乡村女性:日用所需
        三、化妆品工业对女性的“消费”
    第二节 社会现象之呈现平台
        一、社交的发展:闲暇与消费
        二、风俗的变迁:审美与伦理的紧张
        三、游艺民俗的转变:兴趣的西洋化
        四、社会的变革:女性爱国
    第三节 化妆品工业的新挑战
        一、广告商消费的女性“身体”
        二、女性的魅惑与迷茫
        三、妇女的解放还是被奴役?
结语 近代化妆品业变迁的逻辑与特点
    一、为美丽创建市场
    二、近代化妆品业的发展特点
余论 近代化妆品工业所造就的女性妆容特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1.1.1 研究动机
        1.1.1.1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加速与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滞后
        1.1.1.2 产业经济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关联性的研究不足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的交叉研究
        1.2.2 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相关研究
        1.2.3 中国工业用地更新相关研究
    1.3 研究架构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架构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成果与论文创新点
        1.4.1 研究成果
        1.4.2 论文创新点
        1.4.2.1 系统的调查研究
        1.4.2.2 理论方法创新
        1.4.2.3 对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结合动因的研究
第二章 文化产业介入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发展概况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范畴界定
        2.2.1 工业遗产
        2.2.1.1 类型范围
        2.2.1.2 时期范围
        2.2.2 文化产业
        2.2.2.1 国外的界定
        2.2.2.2 国内的界定
    2.3 调研地点的选择
        2.3.1 参考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程度
        2.3.2 考虑调研地点地域分布广度
    2.4 各地概况
        2.4.1 北京——现代工业遗存在世界城市
        2.4.1.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1.2 项目特点
        2.4.2 上海——近代工业遗存与海派文化的融合
        2.4.2.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2.2 项目特点
        2.4.3 广州——行业集聚鲜明的产业园模式
        2.4.3.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3.2 项目特点
        2.4.4 天津——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对有限文化经济资源的竞争
        2.4.4.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4.2 项目特点
        2.4.5 重庆——工业形象与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载体要求的背离
        2.4.5.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5.2 项目特点
        2.4.6 青岛——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集中在城市更新重点区域
        2.4.6.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6.2 项目特点
        2.4.7 西安——工业遗产在世界文明古都
        2.4.7.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7.2 项目特点
        2.4.8 福州——工业遗产在“侨乡”
        2.4.8.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8.2 项目特点
第三章 文化产业选择工业遗产作为空间载体的动因分析
    3.1 引言
    3.2 文化生产的城市选择
        3.2.1 文化生产选择工业基础雄厚的城市
        3.2.2 文化生产的地理集中是自我强化的——以天津、北京为例
        3.2.3 推动文化产业落脚工业遗产的城市政策——以北京、上海、福州为例
    3.3 文化生产的区位选择
        3.3.1 工业历史地段的地理区位优势
        3.3.2 工业历史地段的建筑密度优势
        3.3.3 工业历史地段的产业氛围优势
    3.4 文化生产的建筑空间要求
        3.4.1 工业遗产较低的使用成本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
        3.4.2 工业遗产的空间形态特征符合文化产业的使用要求
        3.4.3 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满足文化产业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3.5 策略探讨: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应纳入存量规划体系
        3.5.1 存量规划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产生的影响
        3.5.1.1 深圳
        3.5.1.2 上海
        3.5.1.3 北京
        3.5.2 存量规划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提出的新要求
        3.5.2.1 符合城市存量规划的发展目标
        3.5.2.2 从制度设计角度思考保护再利用模式
第四章 工业遗产选择文化产业作为再利用模式的动因分析
    4.1 引言
    4.2 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影响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北京、上海为例
        4.2.1 理论构建
        4.2.1.1 划拨工业用地取得期(1954~1988)
        4.2.1.2 划拨工业用地价值凸显期(1988~1998)
        4.2.1.3 划拨工业用地解冻探索期 (1998~2008)
        4.2.1.4 划拨工业用地再利用主动结合产业调整的新时期(2008~)
        4.2.2 策略探讨
    4.3 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中国纺织工业格局中的“上、青、天”为例
        4.3.1 概念界定
        4.3.1.1 传统工业
        4.3.1.2 “上、青、天”
        4.3.2 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作用机制
        4.3.2.1 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作用——释放有形资源
        4.3.2.2 地方行业转型升级作用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路径
        4.3.3 行业企业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认知路径及策略探讨
        4.3.3.1 行业企业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认知路径
        4.3.3.2 对有形资源的价值认知阶段
        4.3.3.3 策略探讨
    4.4 市场规律作用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青岛为例
        4.4.1 理论构建
        4.4.1.1 青岛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模式选择机制
        4.4.1.2 市场规律作用下的投入差异
        4.4.2 策略探讨
第五章 按保护再利用主体作用过程分类的实证研究
    5.1 引言
    5.2 原址工业企业产业升级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5.2.1 形成动因
        5.2.1.1 城市产业升级宏观作用分析
        5.2.1.2 企业产业升级微观作用过程
        5.2.2 保护再利用特点
        5.2.2.1 保护特点
        5.2.2.2 再利用特点
        5.2.3 认知意义
    5.3 高校带动下的文化产业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协同发展
        5.3.1 形成动因
        5.3.1.1 工业遗产位置靠近高校
        5.3.1.2 高校改、扩建用地需求
        5.3.1.3 高校文化产业发展需求
        5.3.1.4 高校建筑空间特征新需求
        5.3.2 保护再利用特点
        5.3.2.1 多出现在“新一线城市”
        5.3.2.2 再利用主体多为艺术、设计类院校师生
        5.3.2.3 保护再利用顺序倒置
        5.3.3 策略建议
        5.3.3.1 关注工业遗产周边的高校文化资源
        5.3.3.2 高校改、扩建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相结合
        5.3.3.3 高校文化产业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相结合
        5.3.3.4 探求符合高校建筑空间特征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策略
        5.3.4 认知意义
    5.4 城市经营理念主导的保护再利用模式
        5.4.1 多重作用分析
        5.4.1.1 大遗址区保护
        5.4.1.2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手段
        5.4.1.3 大旅游理念
        5.4.2 认知意义
    5.5 以房地产开发为目的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5.5.1 商务办公产业园开发
        5.5.1.1 形成动因
        5.5.1.2 保护再利用特点
        5.5.2 综合性地产开发
        5.5.2.1 形成动因
        5.5.2.2 保护再利用特点
        5.5.3 认知意义
    5.6 文化发展类公司主导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5.6.1 形成动因
        5.6.1.1 建筑改造加建限制少
        5.6.1.2 地方性的产业园扶植政策
        5.6.2 保护再利用特点
        5.6.3 认知意义
    5.7 政府全面掌控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5.7.1 形成动因
        5.7.2 保护再利用特点
        5.7.3 认知意义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观点结论
    6.2 展望
附录一 调研项目溯源
附录二 《北京市保护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
附录三 《中共福州市委办公厅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利用工业厂房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管理办法》
附录四 天津市政府《天拖地块(公建)产业规划布局的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文章
    专(译)着
    论文集
    学位论文
    报纸文章
    报告
    网络资源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
        1.2.2 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
        1.2.3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初步思考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相关研究评述
    1.4 本文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基本思路
        1.4.2 论文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理论基础
    2.1 精神生产理论
        2.1.1 早期经济学家的精神生产理论
        2.1.2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
    2.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经济发展理论
        2.2.3 评述与启示
    2.3 创新理论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演化经济理论
        2.3.3 新熊彼特学派
        2.3.4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3.5 创新理论的启示
3.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分析的理论框架
    3.1 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文化创意产业本质
        3.1.1 相关概念的深入讨论
        3.1.2 相关概念的整合分析框架
        3.1.3 文化创意产业本质内涵和实践意义
    3.2 理论分析的逻辑展开:文化创意产业特性和价值创造剖析
        3.2.1 文化创意产业特性
        3.2.2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剖析
    3.3 理论分析的视角选择:创意引入——创意扩散——创意放大
        3.3.1 微观层面:文化创意与微笑曲线——创意引入
        3.3.2 中观层面: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重构——创意扩散
        3.3.3 宏观层面:创意经济与发展方式转变——创意放大
    3.4 理论分析的关键环节: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
        3.4.1 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3.4.2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
    3.5 理论分析的逻辑结果:一个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模型的构建
4. 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我国经济增长现状与发展方式转变
        4.1.1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的结构失衡
        4.1.2 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创意产业兴起
    4.2 体制改革与文化创意产业演进
        4.2.1 体制改革视阈下的文化发展方式转变
        4.2.2 文化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演进
    4.3 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势态透视
        4.3.1 产业演进脉络
        4.3.2 整体现状分析
    4.4 文化创意产业新兴业态焦聚
        4.4.1 新媒体行业
        4.4.2 动漫行业
        4.4.3 设计行业
    4.5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扫描
        4.5.1 产业实体呈现空间集聚
        4.5.2 产业发展形成地域梯度
        4.5.3 产业内涵彰显城市特征
    4.6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研判
        4.6.1 实践阶段总结
        4.6.2 发展趋势预判
5. 世界经济发展典型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比较分析
    5.1 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分析
        5.1.1 兴起动力探析
        5.1.2 发展历程回顾
        5.1.3 产业格局剖析
        5.1.4 总体特点描述
    5.2 典型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态势分析
        5.2.1 英国态势分析
        5.2.2 美国态势分析
        5.2.3 澳大利亚态势分析
        5.2.4 日本态势分析
    5.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
        5.3.1 发展背景比较分析
        5.3.2 发展理念比较分析
        5.3.3 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5.3.4 发展重点比较分析
        5.3.5 发展管理比较分析
        5.3.6 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5.4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演化趋势与经验启示
        5.4.1 发展演化趋势
        5.4.2 发展经验启示
6.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的内在机理分析Ⅰ——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6.1 拓展与转化:资源嬗变机制
        6.1.1 文化资源对经济资源的拓展
        6.1.2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化
    6.2 提升与整合:价值创造机制
        6.2.1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新理论探究
        6.2.2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重构
        6.2.3 基于对比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内在机制分析
    6.3 支持与嵌入:技术耦合机制
        6.3.1 分工视角下技术—文化关系的演变
        6.3.2 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的内在区别
        6.3.3 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
        6.3.4 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嵌入
    6.4 增长与融合:结构演变机制
        6.4.1 产业结构演变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6.4.2 文化创意产业自身增长与成为主导产业的潜质
        6.4.3 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融合
        6.4.4 文化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重构
    6.5 交替与互动:制度变迁机制
        6.5.1 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
        6.5.2 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内涵
        6.5.3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创新
        6.5.4 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分析
7.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的内在机理分析Ⅱ——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
    7.1 经济基础支撑机制
        7.1.1 经济总量壮大奠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
        7.1.2 经济结构软化构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
        7.1.3 经济形态演化契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涵
        7.1.4 发展方式转变拓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
    7.2 市场环境培育机制
        7.2.1 产业要素供给
        7.2.2 市场机制成熟
        7.2.3 创意氛围营造
        7.2.4 政府因势利导
    7.3 制度体系保障机制
        7.3.1 体制改革赋予产业“合法性”
        7.3.2 现代企业制度重塑市场主体
        7.3.3 知识产权制度保障产业发展
    7.4 需求结构拉动机制
        7.4.1 需求与文化需求
        7.4.2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互动中的需求结构转变
        7.4.3 需求结构拉动文化创意产业演进的内在逻辑
8. 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考量
    8.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回顾
        8.1.1 产业合法性确认以前的产业政策
        8.1.2 产业合法性确认以来的产业政策
    8.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反思
        8.2.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经验总结
        8.2.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问题发现
    8.3 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新思路
        8.3.1 以政策本质与文化创意产业特性为政策出发点
        8.3.2 把产业政策需求与转型发展需要作为政策目标
        8.3.3 用互动机理理论与国际发展经验支撑政策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7)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产业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及扞卫国家文化安全的保障
        1.1.2 文化产业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促进产业升级的需要
        1.1.3 文化产业是民族地区摆脱贫困与实现跨越式发展难得的契机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意义
        1.3.1 现实意义
        1.3.2 理论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6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化、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
    2.1 文化、民族文化的涵义及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与类型
        2.1.1 文化的涵义
        2.1.2 民族文化的涵义
        2.1.3 民族文化资源的涵义
        2.1.4 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
        2.1.5 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与价值
    2.2 文化产业
        2.2.1 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分类
        2.2.1.1 文化产业的概念
        2.2.1.2 文化产业的分类
第三章 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研究
    3.1 国外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3.1.1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产业理论
        3.1.2 英国文化学派的文化产业基础理论
        3.1.3 文化产业应用理论
    3.2 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3.3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第四章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理论探讨
    4.1 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4.1.1 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及其产业化可行性
        4.1.2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效益与维度
        4.1.3 文化产业发展对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反哺作用
        4.1.3.1 提供保护资金
        4.1.3.2 增强保护意识
        4.1.3.3 拓宽保护渠道
    4.2 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场层面的分析
        4.2.1 文化产品的供给特征
        4.2.2 文化产品的供给函数
        4.2.3 文化产品的消费特征
        4.2.4 文化产品的需求函数
        4.2.5 文化市场的供需均衡及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供需的影响
        4.2.5.1 文化产品的供需均衡
        4.2.5.2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供需的影响
    4.3 文化产业发展:宏观层面的分析
        4.3.1 文化产业发展的木桶理论
        4.3.2 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理论
        4.3.2.1 耗散结构理论
        4.3.2.2 文化产业协同创新的模式分析
第五章 乌江流域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5.1 乌江流域的物质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资源
        5.1.1 乌江流域物质文化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
        5.1.1.1 乌江流域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物质文化资源
        5.1.1.2 乌江流域省级以上风景名胜文化资源
        5.1.1.3 乌江流域重要历史遗址遗迹文化资源
        5.1.2 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
        5.1.2.1 乌江流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空间分布特征
        5.1.2.2 乌江流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空间分布特征
    5.2 乌江流域显性文化资源、灰色文化资源和隐性文化资源的分类
第六章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概况、发展动力及市场分析
    6.1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6.1.1 经济发展概况
        6.1.2 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6.1.3 主要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6.1.3.1 毕节地区
        6.1.3.2 安顺地区
        6.1.3.3 六盘水地区
        6.1.3.4 贵阳地区
        6.1.3.5 遵义地区
        6.1.3.6 黔东南地区
        6.1.3.7 铜仁地区
        6.1.3.8 渝东南地区
    6.2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分析
        6.2.1 动力一:国民收入的增长
        6.2.1.1 协整分析
        6.2.1.2 格兰杰因果分析
        6.2.2 动力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6.2.2.1 乌江流域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
        6.2.2.2 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6.3 乌江流域文化市场分析
        6.3.1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本土市场发展历程
        6.3.2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市场的预测与拓展
第七章 乌江流域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7.1 乌江流域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硬伤”
        7.1.1 交通条件落后
        7.1.2 融资渠道不畅
        7.1.3 人力资源匮乏
    7.2 乌江流域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软伤”
        7.2.1 文化品牌缺失
        7.2.2 发展理念滞后
        7.2.3 发展方式欠佳
        7.2.3.1 重自然资源的开发,轻文化元素的挖掘
        7.2.3.2 重文化产品的生产,轻文化产业的培育
        7.2.3.3 重文化产品的数量,轻文化产品的质量
        7.2.3.4 重短期的经济利益,轻持续的发展能力
        7.2.3.5 重区域利益的竞争,轻跨区域资源整合
第八章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8.1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1.1 从政府干预视角进行划分
        8.1.1.1 政府主导型模式
        8.1.1.2 市场主导型模式
        8.1.2 从资源密集程度进行划分
        8.1.2.1 科技主导型模式
        8.1.2.2 资本主导型模式
        8.1.2.3 资源主导型模式
    8.2 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2.1 上海:创意主导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2.2 北京:综合开发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2.3 深圳:创意+媒体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2.4 浙江:民营崛起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2.5 湖南:品牌建设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2.6 云南:民族特色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3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索
        8.3.1 以乌江流域地区为整体的“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8.3.2 以乌江流域地区为整体的“文化品牌开发模式”
        8.3.3 以贵阳、遵义为代表的“综合推进开发模式”
        8.3.4 以毕节、安顺为代表的“特色资源开发模式”
        8.3.5 以铜仁、黔东南为代表的“项目突破开发模式”
        8.3.6 以渝东南为代表的“小狗经济开发模式”
第九章 对策建议
    9.1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建设
        9.1.1 人才培养注重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结合
        9.1.2 人才选用注重领军人物与普适人才相结合
        9.1.3 人才引进注重刚性和柔性的结合
        9.1.4 人才激励注重精神与物质的结合
    9.2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
        9.2.1 促进传统与现代文化产业的技术改造
        9.2.2 加强新兴文化产业的技术渗透
        9.2.3 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的科技融合
    9.3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保障
        9.3.1 质量与数量:政府对文化产业投资力度的加强
        9.3.2 门槛与创新:银行加强对文化产业融资的倾斜
        9.3.3 引导与鼓励:直接融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
        9.3.4 自生与自立:企业自身对文化产业资金的积累
        9.3.5 助推与提升:中介机构对文化资本转化的推动
    9.4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9.4.1 加快落实国家支持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
        9.4.2 积极制定有助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政策
    9.5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9.5.1 促进文化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9.5.2 促进文化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9.5.3 促进文化产品由劣质庸俗向优质高档转变
        9.5.4 促进文化产业由急功近利向持续发展转变
        9.5.5 促进文化产业由区域竞争向区域竞合转变
参考文献
致谢

(8)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的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 逻辑起点及边界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的思路及基本框架
    五、 研究的方法、创新点及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七大以前经济建设的回顾
    第一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
    第三节 粗放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
    第四节 经济建设的成就
    第五节 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十七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一节 深入分析了科学发展观所处的发展阶段的新特征
    第二节 深刻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体系
    第三节 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
    第四节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和战略意义
第四章 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建设新实践
    第一节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变化
    第二节 应对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的战略和措施
    第三节 经济建设的新成就
    第四节 应对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的启示
第五章 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实践中的新发展
    第一节 确立了科学发展为主题
    第二节 确立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第三节 经济建设目的的新转变
    第四节 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深化
    第五节 农村改革发展新突破
    第六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认识
    第七节 深化了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
    第八节 深化了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认识
    第九节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认识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中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推进政治建设
    第二节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节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第四节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产业集聚与增长极的形成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简要述评
1.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3 本文研究的目的
        1.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1.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3.3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1.4 研究框架设计
2.产业集聚及其形成
    2.1 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集聚现象
    2.2 产业集聚的类型
        2.2.1 轴辐式产业集聚
        2.2.2 大企业集聚
        2.2.3 企业集群
        2.2.4 马歇尔产业集聚
    2.3 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
        2.3.1 行业集中度
        2.3.2 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
        2.3.3 空间基尼系数
        2.3.4 地理集聚指数
        2.3.5 区位熵
        2.3.6 产业集聚指数
    2.4 产业集聚的形成条件
        2.4.1 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2.4.2 特定的产业成长条件
        2.4.3 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驱使
    2.5 产业集聚的形成方式
        2.5.1 自发形成
        2.5.2 政府强制培育形成
        2.5.3 政府引导培育形成
3.增长极及其作用机制
    3.1 增长极的本质内涵
        3.1.1 增长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3.1.2 对增长极概念的争论及总结
        3.1.3 增长极理论蕴含的基本经济思想
    3.2 增长极形成的动力系统
        3.2.1 创新动力
        3.2.2 产业结构转换动力
        3.2.3 产业集聚动力
        3.2.4 市场动力
        3.2.5 制度推动力
    3.3 增长极的作用机制
        3.3.1 支配效应
        3.3.2 乘数效应
        3.3.3 极化效应
        3.3.4 扩散效应
4.从产业集聚到经济增长极的转变
    4.1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极的关系
        4.1.1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极的联系
        4.1.2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极的区别
    4.2 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局限性
        4.2.1 产业集聚的作用——集聚经济
        4.2.2 产业集聚的局限性——集聚不经济
    4.3 实施经济增长极发展战略
        4.3.1 经济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4.3.2 产业集聚到经济增长极的转换机制
        4.3.3 发展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5.重庆市产业集聚的总体评价
    5.1 重庆产业集聚发展状况
        5.1.1 重庆产业集聚静态评测
        5.1.2 重庆产业集聚动态评测
    5.2 重庆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5.2.1 公共和社会服务发展滞后
        5.2.2 自主创新能力弱,高新技术投入不足
        5.2.3 地方网络残缺,企业难有根植性
        5.2.4 产业价值链低端化
6.重庆各区县产业集聚现状及评价
    6.1 重庆各区县产业集聚的现状
        6.1.1 农业产业集聚状况
        6.1.2 非农产业集聚状况
    6.2 重庆各区县产业集聚的特征
        6.2.1 产业集聚的地区分布特征
        6.2.2 产业集聚的行业结构特征
    6.3 重庆各区县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6.3.1 对产业集聚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
        6.3.2 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
        6.3.3 产业集聚区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6.3.4 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够
7.重庆的增长极发展战略
    7.1 重庆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的原因
        7.1.1 资源差异
        7.1.2 区位差异
        7.1.3 基础差异
    7.2 重庆产业增长极的发展
        7.2.1 工业
        7.2.2 农业
        7.2.3 服务业
    7.3 重庆空间增长极的发展
        7.3.1 都市发达经济圈
        7.3.2 渝西经济走廊
        7.3.3 渝东北翼
        7.3.4 渝东南翼
8.促进重庆产业集聚,加快重庆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
    8.1 发展重庆经济增长极的思路、原则和方式
        8.1.1 总体思路
        8.1.2 基本原则
        8.1.3 发展模式
    8.2 发展重庆经济增长极的产业选择
        8.2.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8.2.2 装备制造业
        8.2.3 电子信息产业
        8.2.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2.5 金融保险业
    8.3 发展重庆经济增长极的政府角色
        8.3.1 加强政府调控功能,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8.3.2 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制
        8.3.3 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8.4 发展重庆经济增长极的制度设计
        8.4.1 加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8.4.2 进一步密切产学研联系,完善产学研合作制度
        8.4.3 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8.4.4 培育社会资本,完善知识与技术创新与扩散的网络
参考文献
后记

(10)国家软实力的模式建构 ——从传播视角进行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传播、国家软实力与大国崛起
    1.1 选题源由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传播-应予深化及扩展的研究方向
    1.3 研究基本思路与研究视角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取向的选择
        1.4.2 研究流程
        1.4.3 资料搜集
        1.4.4 研究方法
        1.4.5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探讨—传播与国家软实力的建构
    2.1 国家与国家力量
    2.2 国家发展的意义
    2.3 综合国力的意义与构成要素
    2.4 软实力的意涵探索
    2.5 传播在国家发展历程中的角色与功能
    2.6 如何以战略眼光建构国家软实力
第三章 国家主张和传播意理
    3.1 欧洲中心论—西方霸权思维的根源
    3.2 非洲中心论—以文明起源为争论的反扑
    3.3 亚洲中心论—强调多元与和谐的发展观
    3.4 中国的主张-和平崛起与和谐发展
    3.5 国家主张与传播意理
第四章 国家形象与国家软实力
    4.1 形象与国家形象
    4.2 国家形象的意义与层面
    4.3 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
        4.3.1 国家力量与国家形象
        4.3.2 国家主张与国家形象
        4.3.3 国家政策与国家形象
        4.3.4 国家行动与国家形象
        4.3.5 国家素质与国家形象
        4.3.6 商品质量与国家形象
    4.4 国家形象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第五章 新闻传播媒介与国家软实力
    5.1 从信息视角看新闻传播媒介
    5.2 从经营视角看新闻传播媒介
    5.3 从专业视角看新闻传播媒介
    5.4 从因特网看新闻传播媒介
    5.5 从制度视角看新闻传播媒介
    5.6 从信息控制看新闻媒介
    5.7 从新闻传播媒介看中国软实力
第六章 观光旅游产业与国家软实力
    6.1 观光旅游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
    6.2 观光旅游与国家形象
    6.3 观光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4 成功推动观光旅游产业的要素
        6.4.1 政府的角色与功能
        6.4.2 民间组织的角色与功能
        6.4.3 商业机构的角色与功能
        6.4.4 国民素质与国家形象
    6.5 中国推动观光旅游的战略思考
第七章 会议展览产业与国家软实力
    7.1 现代会展产业的源起与发展现况
    7.2 会展产业的分类与国际规范
    7.3 国际会展组织及各国会展产业发展模式简述
        7.3.1 国际会议相关组织
        7.3.2 国家推动会议展览产业的模式
    7.4 世界各国会展产业发展简述
        7.4.1 德国--全球会展产业的龙头
        7.4.2 法国—推动国际化与大型化
        7.4.3 新加坡—亚洲会展产业的领头羊
        7.4.4 香港—亚洲节事活动中心
        7.4.5 泰国—政争所累的会展业
        7.4.6 马来西亚—价格取胜的战略
    7.5 传播与会展产业的发展
    7.6 中国会展产业的发展对策
第八章 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家软实力
    8.1 文化与创意的定义
    8.2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
    8.3 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与分类
    8.4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8.4.1 文化、创意、还是文化创意
        8.4.2 重点产业的选择与延伸
        8.4.3 产业政策与产业集群的建构
第九章 结论--传播与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建构
    9.1 国家营销与国家软实力
    9.2 国家品牌与国家软实力
    9.3 国家营销战略与国家软实力
    9.4 国家营销战略的思考
    9.5 研究限制与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简历

四、美国部份先机盐产品的消费比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2]C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吕贻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2)
  • [3]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D]. 刘雨辰. 山东大学, 2017(08)
  • [4]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D]. 张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5]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D]. 仲丹丹. 天津大学, 2016(12)
  • [6]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D]. 刘冠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13(12)
  • [7]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熊正贤. 西南民族大学, 2013(07)
  • [8]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的新发展研究[D]. 孙斌.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5)
  • [9]产业集聚与增长极的形成 ——以重庆为例[D]. 李碧宏. 西南大学, 2012(11)
  • [10]国家软实力的模式建构 ——从传播视角进行的战略思考[D]. 王思齐. 浙江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美国部分高级盐产品的消费比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