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标准范式研究的程序因素及发展趋势

人脸识别标准范式研究的程序因素及发展趋势

一、面孔再认标准范式研究的程序性因素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左恩玲[1](2018)在《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与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综述以往有关儿童社会退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探讨了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和人口学变量特点,考察了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探讨了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在其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并根据以往研究和本研究结果,探索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有效干预方案。研究1: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及人口学变量差异。运用问卷法和自然观察法考察316名城市幼儿中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并对影响社会退缩幼儿检出率的性别、年龄和家庭因素差异做初步的探索和分析,研究2:研究2-1:社会信息加工访谈—幼儿版(SIPI-P)(中文版)的修订。在中英文互译、文字分析及专家评定的基础上,对社会信息加工访谈—幼儿版(SIPI-P)的项目、内容、评估者指南和计分标准进行中文修订,检验该访谈的信度、效度,考察该访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研究2-2: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考察不同类型社会退缩幼儿和对照组幼儿在四种故事情境中社会信息加工各个阶段上的差异;考察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与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研究3: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在其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探讨不同类型社会退缩幼儿和对照组幼儿在情绪理解能力上的差异;考察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情绪理解和社会退缩行为之间的关系,考察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情绪理解对其社会退缩行为的预测作用,探讨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在其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研究4:社会退缩幼儿的团体心理干预。以“社会信息加工的情绪——认知整合模型”和“认知行为疗法”为理论依据,结合以往实证研究和研究2、3的结果,设计社会退缩幼儿的综合干预方案。将72名社会退缩幼儿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参与团体干预活动,考察该干预方案对减少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及提高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和情绪理解能力的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幼儿群体中,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是44.3%,略高于以往研究;其中抑制行为型10.8%,安静退缩型11.4%,活跃退缩型12.0%。社会退缩幼儿检出率的年龄差异显着,4岁最高,3岁较高,5岁较低,6岁最低;而社会退缩幼儿检出率的性别、独生状况、看护者和家庭经济地位差异均不显着。2.社会信息加工访谈—幼儿版(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学测量理论的要求,是在中国测查社会退缩群体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的有效和可靠工具。在非敌意拒绝故事情境中:对照组的编码能力显着高于活跃退缩组和安静退缩组。在胜任反应能力上,对照组最强,活跃退缩组较强,抑制行为组较差,安静退缩组最差;在攻击/侵略反应能力上,安静退缩组最强,活跃退缩组较强,抑制行为组较差,对照组最差;在无能/退缩反应能力上,抑制行为组最强,安静退缩组较强,对照组较差,活跃退缩组最差。在敌意拒绝故事情境中:对照组的编码能力显着高于活跃退缩组,对照组的反应数量生成能力显着高于抑制行为组和安静退缩组。在非敌意挑衅故事情境中:对照组的编码能力显着高于活跃退缩组、抑制行为组和安静退缩组。对照组的反应数量生成能力显着高于安静退缩组和抑制行为组。在胜任反应能力上,安静退缩组最强,对照组较强,抑制行为组较差,活跃退缩组最差;在攻击/侵略反应能力上,抑制行为组最强,安静退缩组较强,活跃退缩组较差,对照组最差;在无能/退缩反应能力上,活跃退缩组最强,抑制行为组较强,对照组较差,安静退缩组最差。在敌意挑衅故事情境中:对照组的编码能力显着高于抑制行为组。3.对照组、安静退缩组和活跃退缩组的整体情绪理解能力显着高于抑制行为组;对照组、安静退缩组和活跃退缩组的表情识别能力显着高于抑制行为组;安静退缩组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能力显着高于活跃退缩组,对照组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能力显着高于抑制行为组和活跃退缩组;安静退缩组和对照组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显着高于抑制行为组和活跃退缩组;对照组的情绪调节能力显着高于活跃退缩组和抑制行为组,安静退缩组的情绪调节能力显着高于抑制行为组;活跃退缩组情绪隐藏的理解能力显着高于对照组、安静退缩组和抑制行为组;活跃退缩组、安静退缩组和对照组混合情绪的理解能力显着高于抑制行为组。幼儿情绪理解和社会退缩行为显着负相关,情绪理解和社会信息加工显着正相关,社会退缩行为和社会信息加工显着负相关。对退缩总分有显着负向预测力的情绪理解变量依次为情绪调节的理解、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和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社会信息加工变量是编码。对抑制行为有显着负向预测力的情绪理解变量依次为表情识别和情绪调节的理解,有显着负向预测力的社会信息加工变量是反应数量。对活跃退缩有显着负向预测力的情绪理解变量依次为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的理解,有显着正向预测力的情绪理解变量依次为混合情绪的理解和表情识别,有显着负向预测力的社会信息加工变量是编码。情绪理解总分在解释和抑制行为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情绪理解总分在反应数量和抑制行为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表情识别在反应数量和抑制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情绪调节的理解在反应数量和抑制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4.干预方案可以有效较少社会退缩幼儿的整体退缩行为、抑制行为、安静退缩和活跃退缩;可以有效提高社会退缩幼儿的编码、解释和反应生成(反应数量)能力;可以有效提高社会退缩幼儿的整体情绪理解能力、表情识别能力、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能力、和情绪调节的理解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即时效果和持续效果;而对社会退缩幼儿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的干预效果不明显。

韩黎[2](2014)在《羌族文化认同与心理韧性 ——以5.12地震为背景》文中研究指明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指曾经历或正遭受严重压力/逆境的个体,其身心未受到不利处境的影响甚或愈挫弥坚的发展现象。它既是一种特质,也是一种从压力/逆境中反弹的能力,更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困难、威胁、创伤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良好的适应过程。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大量有关受灾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中,多将心理韧性作为影响因素,从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复原、压力、创伤后成长和幸福感等角度进行考察;较少针对心理韧性自身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作为5.12地震极重灾区的羌族聚居地,近3万羌族同胞在地震中丧生或失踪,大量珍贵的羌族文化毁于一旦;而震后羌族文化研究多集中在对羌文化的历史考证、震后羌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羌族文化的社会功能研究等,缺乏对羌文化主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文化心理学要求心理研究须以文化语境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因而对灾后个体心理韧性的研究,必须考虑民族文化因素。基于此,本研究力图从羌族民众文化认同特点出发,探讨震后羌族不同文化认同类型者心理韧性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同时在认知科学上寻求证据支持。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回顾、梳理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并提出本研究思路;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羌文化认同、汉文化认同问卷并进行验证;其二,采用问卷调查法初步验证羌族民众文化认同的特点,通过系列相关研究探讨心理韧性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构建震后羌族民众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模型以提供来自自陈测验的证据;采用内隐测验(IAT)再次验证羌族民众文化认同的结构特点,以提供来自内隐行为的证据;同时,通过房树人(H-T-P)绘画投射测验,验证不同羌汉文化认同者心理韧性的特点和差异;通过不同羌汉文化认同者注意、记忆偏向特点实验,以提供来自认知科学方面的支持;最后通过个案研究,进一步探讨羌族文化认同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并提供个体层面的证据。全部7项研究包含了14项小研究,通过多维度和多方法的探索,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前期3次(震后2周、1年、3年)对5.12地震极重灾区青少年和成人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问卷调查发现,震后1年与2周时比较:各种不良心身反应显着下降;不同性别、民族的青少年在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上差异显着,如男男生在问题解决上得分高于女生,女生在敏感、自责、合理化上得分高于男生。通过震后3年对灾区成年人的调查发现:不良心身症状差异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青年组高于成年组,汉族高于羌族,受教育程度低者高于受教育程度高者。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0.0对12名羌族成年人汶川地震3年后的心理复原力进行了研究。通过编码和数据分析处理,最终形成了二阶4因素的震后羌族民众心理复原力的结构模型,模型由创伤源、应对方式、震后心理复原和主观幸福感四个维度组成。(2)在前期调查、开放式问卷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自编羌文化认同、汉文化认同问卷。编制的两种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后续研究工具。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羌文化认同是由羌民族归属感、羌文化认知、羌族族物喜好、羌族民族接纳、羌族宗教信仰、羌族社会俗约6个一阶维度;羌文化符号认同、羌文化身份认同、羌文化价值认同3个二阶因素组成的二阶3因素结构;汉文化认同由汉文化价值认同、汉文化符号认同和汉文化身份认同的一阶3因素结构。(3)震后羌族民众文化认同特点:从总体上看,羌族民众对羌文化的认同程度高于汉文化,其中在羌文化身份认同的得分最高,而汉文化符号认同得分最低。羌、汉文化认同程度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成员数量和汉族朋友数量上差异显着。根据羌族民众对羌文化、汉文化的认同程度,将其文化认同态度分为四种类型:羌汉文化认同双高组(整合,占38%)、羌汉文化认同双低组(边缘化,占30.1%)、高羌文化、低汉文化认同组(分离,占11%);高汉文化、低羌文化认同组(同化,占20.9%)。(4)通过不同羌、汉文化认同者心理韧性的比较发现:羌汉文化认同双高组(整合)在总体心理韧性及坚韧、力量、乐观各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其他组,高汉低羌组(同化)次之,高羌低汉组(分离)为第三,羌汉文化认同双低组(边缘化)得分最低。(5)羌文化认同、汉文化认同、心理韧性、大五人格、精神信仰、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幸福感等因素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发现,羌文化认同、汉文化认同、大五人格、精神信仰、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幸福感对心理韧性的预测作用各不同;进一步建立因素模型发现:羌文化认同和汉文化认同通过人格对心理韧性产生显着的正向预测效应最大,解释率为73%;羌文化认同和汉文化认同通过精神信仰对个体心理韧性产生显着的正正向预测效应次之,解释率为50%;羌文化认同和汉文化认同通过应对方式对心理韧性产生正向预测作用位居第三,解释率为26%。(6)通过内隐联想测验(IAT)发现,61名羌族民众内隐文化认同的效应显着:羌族民众更倾向将羌文化与积极词汇归于一类,汉文化与消极词汇归为一类;且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趋于积极取向;同时,羌族民众外显和内隐文化认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且不受到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7)羌族民众感知到主流文化群体态度分值处于中上水平,感知到主流文化群体态度和生活满意度与外显文化认同相关,与内隐文化认同无关。(8)通过对44名羌族人H-T-P投射测验分析发现,不同羌汉文化认同类型者在诸多H-T-P绘画特征上差异显着,绘画特征与心理韧性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存在高相关;羌汉文化认同双高组比双低组投射出更多积极态度和情绪,而双低组则投射出更多紧张、焦虑、缺乏安全感等情绪特征以及人际关系上的退缩与过度依赖性。这一结果从内隐层面证实了不同羌汉文化认同者心理韧性的差异。(9)行为实验发现,不同羌汉文化认同类型者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存在组问差异:双高者对有关地震的威胁性刺激的反应最小;而双低者对威胁性刺激的反应最大。不同羌汉文化认同者对威胁性刺激存在记忆偏向:双低组对地震图片再认加工过程中反应时最长,受到地震相关的威胁性刺激的影响最大;双高者对地震图片再认加工过程中反应时最短,受地震相关威胁性刺激的影响最小。研究结果为厘清羌族民众文化认同和心理韧性的关系,提供了认知加工层面的证据。(10)从质化研究的角度,通过9例羌族民众个案,以羌汉文化认同双高者、汉高羌低文化认同者、羌高汉低文化认同者为例,以叙事模式展示了震后羌族文化认同对其心理韧性发展的驱动作用。本研究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提出了羌文化认同的二阶3因素,汉文化认同的一阶3因素模型并加以了验证;探讨了羌族民众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模型;验证了不同羌汉文化认同类型者内隐行为和认知加工上的差异特点。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拓展心理韧性的跨文化研究、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深入探讨民族文化与个体心理行为发展的相关问题。

霍涌泉[3](2005)在《意识心理世界的科学重建与发展前景 ——当代意识心理学新进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当前国内外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为主线,以史论结合、文理结合、宏观梳理与微观探析结合、文献分析与理论评述相结合的方法,紧密围绕20世纪90年代以来意识心理学的科学重建现状,总结当代多学科范式和心理学范式研究意识的新特点与新成就。着重就心理学视野下的意识实质问题的理解方式、热点领域和意识的前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重点阐述,力图反映出90年代以来意识问题研究的基本现状和整体面貌,概括心理学范式下的一些关键性基础理论进展。并从元理论视角对当代意识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价值、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开展评述性研究,探讨未来意识心理学发展的深层难题和发展前景。力求体现出准确、丰富、厚重、深入和新颖的研究特点。 近10年来意识研究的“文艺复兴”运动日益高涨,心理学范畴的意识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实质性进展:在研究范式和技术方法上已有了明显的突破;在基础理论方面,意识概念的操作性定义日益明确,对于意识与知觉、注意、记忆、思维以及元认知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切片性”精细研究;对于意识实质的理解和前理论模型的建构出现了不断递进的趋势;有关意识心理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元理论问题的研究也有了初步的展开。蓬勃发展中的当代意识心理学研究也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发展困境与挑战,意识世界的科学重建任务仍然异常艰巨。需要进一步确立符合人的意识的新科学观,加强跨学科整合与元理论建设的力度,提升意识心理学的社会实践应用水平。

张丽[4](2005)在《场认知方式对面孔识别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孔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刺激,能够提供非常丰富的社会信息。面孔识别在人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面孔识别的研究主要涉及自我人脸认知、面部表情识别、面孔识别特异性机制、儿童面孔认知发展规律等几个领域,有关个体自身差异对面孔识别影响的研究还很少,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场认知方式对面孔识别影响的实验研究。而场认知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活动。因此,探讨场认知方式对面孔识别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可构建和完善认知方式和面孔识别的理论,拓展面孔识别的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成果;在实践上,有助于解释许多与面孔识别相关的现象,提高面孔识别绩效。 本研究从面孔呈现模式、面孔刺激方位、面孔种族特征三个方面,分别选取其各自有代表性的层面设计出三个实验,目的在于揭示面孔识别中的某些特性,研究场认知方式对面孔识别的影响。 实验一通过对三种呈现模式——全脸(既包括外部特征又包括内部特征)、外部特征脸和内部特征脸的比较,研究在不同呈现模式下,不同场认知方式的被试识别面孔的差异。 实验二通过对两种刺激方位——正立和倒立面孔的比较,研究不同场认知方式的被试在识别正立、倒立面孔时的差异。 实验三把目标面孔分为东方人面孔和西方人面孔两类,结合被试的性别、场认知方式,比较其在面孔识别中的差异。 综合实验结果及相关讨论,本研究支持以下结论: 1.全脸、外部特征脸和内部特征脸的识别绩效依次降低:反应时依次递增,正确率依次递减。三者间存在显着差异。 2.不同场认知方式的被试在识别同一种呈现模式的面孔时,无论反应时,还是正确率,差异都不显着。 3.正立面孔的识别绩效优于倒立面孔:正立面孔的反应时短于倒立面孔,正确率高于倒立面孔。两者在反应时和正确率上均有显着差异。 4.场认知方式对正立面孔的识别没有显着性影响。在识别倒立面孔时,在反应时上,场独立组短于场依存组,差异显着;在正确率上,场独立组高于场依存组,但差异不显着。

王沛[5](1998)在《面孔再认标准范式研究的程序性因素及其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面孔再认研究的最新动态是利用面孔再认标准范式法对面孔熟悉度与结构性编码(或图象编码)之间的关系予以探讨,并深入了解面孔再认心理机制的操作原则。目前,有关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同面孔再认标准范式有关的两个问题上:1.哪些材料或主题适宜研究;2.在哪些水平上进行此类研究效率最高

二、面孔再认标准范式研究的程序性因素及其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孔再认标准范式研究的程序性因素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与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儿童社会退缩行为
        1.1.1 研究缘起
        1.1.2 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概念
        1.1.3 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亚型
        1.1.4 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方法
        1.1.5 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
        1.1.6 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干预与矫治
    1.2 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
        1.2.1 概述
        1.2.2 理论模型
    1.3 儿童的情绪理解
        1.3.1 情绪理解的概念
        1.3.2 情绪理解的成分
    1.4 儿童社会信息加工、情绪理解和社会退缩行为的相关研究
        1.4.1 儿童社会信息加工和情绪理解的相关研究
        1.4.2 儿童社会信息加工和社会退缩行为的相关研究
        1.4.3 儿童情绪理解和社会退缩行为的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
    2.1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2.1.1 社会退缩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研究
        2.1.2 社会退缩儿童的干预研究
    2.2 研究的总体思路
    2.3 研究问题与假设
        2.3.1 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及人口学变量差异
        2.3.2 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
        2.3.3 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在其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2.3.4 社会退缩幼儿的团体心理干预
    2.4 研究意义
        2.4.1 理论意义
        2.4.2 实践价值
3 研究1: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及人口学变量差异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被试
        3.3.2 研究工具
        3.3.3 研究程序
        3.3.4 统计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
        3.4.2 社会退缩幼儿检出率的人口学变量差异
    3.5 讨论
        3.5.1 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
        3.5.2 社会退缩幼儿检出率的人口学变量特点
    3.6 结论
4 研究2: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与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
    4.1 研究2-1:社会信息加工访谈—幼儿版(中文版)的修订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假设
        4.1.3 研究方法
        4.1.4 结果与分析
        4.1.5 讨论
        4.1.6 结论
    4.2 研究2-2: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与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假设
        4.2.3 研究方法
        4.2.4 结果与分析
        4.2.5 讨论
        4.2.6 结论
5 研究3: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在其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3.1 被试
        5.3.2 研究工具
        5.3.3 研究程序
        5.3.4 统计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不同类型退缩组和对照组的情绪理解差异
        5.4.2 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情绪理解和社会退缩行为的相关分析
        5.4.3 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情绪理解对其社会退缩行为的回归分析
        5.4.4 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对其社会信息加工和社会退缩行为的中介分析
    5.5 讨论
        5.5.1 不同类型退缩组和对照组的情绪理解差异
        5.5.2 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情绪理解和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
        5.5.3 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情绪理解对其社会退缩行为的预测作用
        5.5.4 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在其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5.6 结论
6 研究4:社会退缩幼儿的团体心理干预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方法
        6.3.1 被试
        6.3.2 理论依据
        6.3.3 干预活动设计
        6.3.4 统计处理
    6.4 结果与分析
        6.4.1 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的三次测量分析
        6.4.2 与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相关的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三次测量分析
        6.4.3 与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相关的情绪理解的三次测量分析
    6.5 讨论
        6.5.1 干预方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的干预效果
        6.5.2 干预方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干预效果
        6.5.3 干预方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的干预效果
    6.6 结论
7 总讨论
    7.1 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及人口学差异
        7.1.1 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
        7.1.2 社会退缩幼儿检出率的人口学变量特点
    7.2 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与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
        7.2.1 社会信息加工访谈—幼儿版(中文版)的修订
        7.2.2 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与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
    7.3 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在其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7.3.1 不同类型退缩组和对照组的情绪理解能力差异
        7.3.2 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在其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7.4 社会退缩幼儿的团体心理干预
        7.4.1 干预方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的干预效果
        7.4.2 干预方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干预效果
        7.4.3 干预方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的干预效果
    7.5 研究不足与展望
        7.5.1 研究不足
        7.5.2 未来研究展望
8.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羌族文化认同与心理韧性 ——以5.12地震为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羌族与羌族文化
        1.1.1 羌族
        1.1.2 羌族文化
    1.2 文化认同
        1.2.1 文化认同的概念
        1.2.2 文化认同的结构
        1.2.3 文化认同的发展阶段
    1.3 心理韧性
        1.3.1 心理韧性的概念
        1.3.2 心理韧性的结构
        1.3.3 心理韧性的研究范式与模型
        1.3.4 心理韧性的评估工具
        1.3.5 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构想
    2.1 问题提出
        2.1.1 羌文化的研究局限
        2.1.2 心理韧性的研究局限
        2.1.3 震后心理韧性的研究
        2.1.4 研究工具的问题
    2.2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本研究框架和理论假设
        2.3.1 研究框架
        2.3.2 理论假设
第三章 前期研究:来自5.12极重灾区的调查报告
    3.1 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调查
        3.1.1 目的
        3.1.2 方法
        3.1.3 结果
        3.1.4 讨论
    3.2 灾区成年人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调查
        3.2.1 目的
        3.2.2 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3 震后12位羌族人心理复原力的质性研究
        3.3.1 目的
        3.3.2 方法
        3.3.3 结果
        3.3.4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羌族民众文化认同的特点研究
    4.1 羌文化认同问卷的编制与分析
        4.1.1 目的
        4.1.2 方法
        4.1.3 结果
        4.1.4 讨论
    4.2 汉文化认同问卷的编制与分析
        4.2.1 目的
        4.2.2 方法
        4.2.3 结果
        4.2.4 讨论
    4.3 羌族民众文化认同的特点
        4.3.1 目的
        4.3.2 方法
        4.3.3 结果
        4.3.4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羌族民众心理韧性的特点研究
    5.1 羌族民众心理韧性的人口学分类研究
        5.1.1 目的
        5.1.2 方法
        5.1.3 结果
        5.1.4 讨论
    5.2 不同羌、汉文化认同者心理韧性的系列相关研究
        5.2.1 目的
        5.2.2 方法
        5.2.3 结果
        5.2.4 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羌族民众文化认同的内隐结构研究
    6.1 目的
    6.2 方法
        6.2.1 被试
        6.2.2 测量工具
        6.2.3 研究程序
    6.3 结果
        6.3.1 羌族民众文化认同的内隐效应
        6.3.2 羌族民众外显与内隐文化认同的关系
        6.3.3 羌族民众文化认同与感知到主流群体态度、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6.3.4 羌族民众内隐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不同羌汉文化认同者心理韧性的投射测验研究
    7.1 目的
    7.2 方法
        7.2.1 研究对象
        7.2.2 研究方法
        7.2.3 研究工具
        7.2.4 计分和统计方法
    7.3 研究结果
        7.3.1 问卷调查情况
        7.3.2 双低组与双高组心理韧性状况比较
        7.3.3 双低组与双高组H-T-P测验结果
        7.3.4 不同羌汉文化认同者H-T-P测验与心理韧性特征的相关分析
        7.3.5 绘画评定的信度和效度
    7.4 讨论
        7.4.1 不同羌、汉文化认同者H-T-P绘画特征的心理分析
        7.4.2 H-T-P测验与心理韧性特征的相关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不同羌汉文化认同者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研究
    8.1 不同羌汉文化认同者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分配研究
        8.1.1 目的
        8.1.2 方法
        8.1.3 实验程序
        8.1.4 数据的转换与处理
        8.1.5 结果
        8.1.6 讨论
    8.2 不同羌汉文化认同者对威胁性刺激记忆偏向的研究
        8.2.1 目的
        8.2.2 方法
        8.2.3 实验程序
        8.2.4 结果
        8.2.5 讨论
    8.3 小结
第九章 个案研究
    9.1 目的
    9.2 研究方法
        9.2.1 访谈过程
    9.3 研究结果
        9.3.1 个案9例的基本情况
        9.3.2 个案9例的问卷得分情况分析
        9.3.3 对9例个案的深入分析
    9.4 讨论
    9.5 小结
第十章 总的讨论和结论
    10.1 羌族民众对羌文化、汉文化的认同态度存在四种类型
    10.2 对羌、汉文化认同持整合态度者,心理韧性发展最好
    10.3 文化认同通过人格、精神信仰、应对方式等对心理韧性具有预测作用
    10.4 在威胁性刺激情境下,持整合文化认同态度者心理韧性最好
    10.5 问题与展望
    10.6 总的结论
参考文献
术语表
附录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课题情况
后记

(3)意识心理世界的科学重建与发展前景 ——当代意识心理学新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前言
    一、本领域的国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二、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动向
    三、研究目的、研究成果及最终结论
    四、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第1章 意识心理学研究世纪复兴的现状及特点
    一、意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现状
    二、当前西方意识心理学发展的特点
第2章 当代意识心理学研究复兴的背景
    一、社会文化时代背景
    二、自然科学背景
    三、哲学背景
    四、心理学背景
第3章 西方心理学研究意识的历程:百年回顾及反思
    一、对意识研究的主导阶段
    二、对意识的排斥阶段
    三、意识的重新回归阶段
    四、对西方心理学研究意识的历史反思
第4章 当代多学科范式的意识研究及对心理学的启示
    一、物理主义取向的意识研究
    二、生物主义取向的意识研究
    三、计算主义取向的意识研究
    四、哲学取向的意识研究
    五、多学科取向的积极意义及其对心理学的启示
第5章 当代心理学对意识实质问题的研究进展
    一、关于意识的概念问题的争论
    二、关于意识的类型、种类的研究
    三、对意识本质的新理解
    四、意识的结构、功能与机制问题
    五、当前对意识基本特性研究的侧重点
    六、关于意识与无意识关系问题的研究进展
第6章 当代心理学研究意识的主要领域
    一、意识与知觉问题
    二、意识与注意问题
    三、意识与记忆问题
    四、意识与思维问题
    五、意识与元认知问题
第7章 当代心理学中的主要意识理论模型
    一、心理学中的几种主要意识模型
    二、当前意识理论模型发展的新取向
    三、对西方意识理论模型的初步评价
第8章 当代意识心理学研究的元理论意义
    一、元理论化发展趋势与意识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意识心理学的元理论意义
    三、意识心理学元理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9章 意识心理学面临的困境与未来前瞻
    一、意识心理学研究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二、意识心理学的未来前瞻
参考文献

(4)场认知方式对面孔识别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部分 课题综述
    一、面孔识别
        (一) 面孔识别研究的历史背景
        (二) 面孔识别的认知模型
        (三) 面孔加工的特异性研究
        (四) 面孔识别的相关研究
    二、认知方式
        (一) 认知方式的研究概况
        (二) 场认知方式的研究概况
        (三) 场依存—场独立个体的基本特征
        (四) 场认知方式的应用
        (五) 场认知方式的测定方法
第二部分 实验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实验假设
    三、一般方法
        (一) 被试的选择
        (二) 测验材料
        (三) 实验材料
        (四) 实验设备
        (五) 实验程序
    四、实验
        (一) 实验一 场认知方式对面孔内外特征识别的影响
        (二) 实验二 场认知方式对倒立脸效应的影响
        (三) 实验三 场认知方式对东、西方人面孔识别的影响
    五、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面孔再认标准范式研究的程序性因素及其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与干预研究[D]. 左恩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2]羌族文化认同与心理韧性 ——以5.12地震为背景[D]. 韩黎. 西南大学, 2014(12)
  • [3]意识心理世界的科学重建与发展前景 ——当代意识心理学新进展研究[D]. 霍涌泉.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4]场认知方式对面孔识别的影响研究[D]. 张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05(05)
  • [5]面孔再认标准范式研究的程序性因素及其发展趋势[J]. 王沛. 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

标签:;  ;  ;  ;  ;  

人脸识别标准范式研究的程序因素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