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医院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陈钊[1](2020)在《甘肃汇能生物工程公司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甘肃汇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发酵的高科技企业,主要生产线包括种子培养、发酵、发酵液预处理、板框压滤、闪蒸干燥等工艺过程,其产品为1300t/a的那西肽预混剂和精粉,在改变生产原料的同时该生产线还可以生产马杜霉素、恩拉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等产品。公司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为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工艺耦合BAF工艺,处理后的废水排入工业园区污水厂。公司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废水可以满足武威市工业园区污水厂进水要求和《发酵类制药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16),二种标准中明确了各指标的处理要求:CODcr≤600mg/l,BOD5≤400mg/l,SS≤250mg/l,NH3-N≤35mg/l。但是二种标准中没有对色度明确规定,出水色度大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并且现有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偶有不达标的情况出现。课题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决定在现有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后添加膜生物反应器作为公司深度处理工艺,通过对现有出水特性分析后确定MBR最佳处理工艺参数,在最佳工况下监测MBR反应器对那西肽废水处理效果。公司原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出水各指标浓度为:CODCr为260~340mg/L,BOD5为120~150mg/L,NH3-N为10~20mg/L,SS为30~60mg/L,出水进入MBR反应器中进行深度处理。实验通过单一因素控制的方法,在控制活性污泥浓度为5500mg/L,DO浓度为2mg/L时,确定HRT最佳时间为4h;再确定活性污泥浓度为5500mg/L,HRT为4h时确定DO最佳浓度范围为1.5mg/L~2.5mg/L。实验最后得出最佳运行参数为:污泥浓度5500mg/L,DO浓度为1.5mg/L~2.5mg/L,HRT为4h,选择间歇高强度曝气方式,蠕动泵抽停时间比为10min/5min。在最佳运行工况下启动实验装置,检测深度处理后出水水质各污染物指标,研究废水色度的处理效果,结合武威市当地温度变化情况,通过温控装置和提高污泥浓度的措施解决低温下微生物活性降低的问题。在反应器运行阶段,当出水量降低了正常出水量的20%~30%时,进行膜清洗,实验采用曝气清洗和离线化学清洗方法结合的方式,测定膜通量恢复情况,清洗后膜通量可以恢复至新膜膜通量的95%。小试实验结束后,对未来公司所需建立的MBR膜池的尺寸和膜组件数量进行设计计算,得出MBR膜池尺寸为105m3,膜组件数量为5组;结合实际建设尺寸大小,确定膜组件清洗过程主要参数:清洗药剂0.1%浓度NaClO,清洗周期2h,药剂浸泡时间20min,反冲洗时间0.5min。实验得出膜生物反应器可以作为那西肽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研究阶段发现MBR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可以解决前段工艺出水水质不稳定问题,低温下采用对反应器添加温控装置和提高活性污泥浓度的方式来保证反应器高效的脱氮能力,最终经反应器处理后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厂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且出水水质色度低于24度。
陈小流[2](2018)在《磷酸铋基微纳结构材料的设计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研究》文中提出近期,由于抗生素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因此急需寻找合适的方法绿色处理水中的抗生素。光催化技术作为一项可直接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新兴技术,具有效率高、重复利用率高、操作过程简单、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异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制氧、光催化还原CO2、净化空气和各种类型的污水处理等。本文考虑将光催化技术用于处理医药废水中的抗生素,其中高效光催化剂的研发成为关键问题。设计具有良好界面接触且能带匹配的复合型光催化材料,有利于加快光生电荷的分离效率,促进抗生素降解效率的提升。本文以BiPO4催化剂为研究主体,采用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少层BN以及银单质和氮杂碳两种类型的量子点材料对其表面修饰,以期望得到高效的BiPO4复合催化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BiPO4为研究主体,通过BN纳米片对其进行表面修饰,采用离子液体辅助溶剂热法合成BiPO4和BN/BiPO4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致发光光谱(PL)、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表征方法确定了材料的结构、形貌、光学和电化学性质,考察了BN/BiPO4材料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恩诺沙星(ENR)的光催化去除效果,并探究了BN/BiPO4材料的光催化机理。主要结论如下:表征结果证明了所制备材料为BN/BiPO4复合材料,且BN薄片分散在BiPO4纳米颗粒的表面,并在两者接触界面处紧密结合;以抗生素恩诺沙星(ENR)作为目标污染物,发现1 wt%BN/BiPO4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光照120 min后降解91.5%的ENR;BN/BiPO4光催化体系中主要的活性物种是空穴、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BN的存在减小了载流子的复合率,大大提升了自由基的浓度,从而提升光催化降解ENR的效率。(2)以BiPO4为研究主体,通过Ag QDs对其表面修饰,采用离子液体辅助溶剂热法分别合成BiPO4和Ag QDs/BiPO4光催化剂,采用XRD、FT-IR、XPS、TEM、PL、DRS和EIS等表征方法确定了材料的结构、形貌、光学和电化学性质,考察了Ag QDs/BiPO4材料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和恩诺沙星的光催化去除效果,并探究了Ag QDs/BiPO4材料的光催化机理。主要结论如下:通过表征可以确定所制备材料为Ag QDs/BiPO4复合材料,Ag QDs颗粒均匀分布在BiPO4纳米颗粒表面,并在两者接触界面处紧密结合;Ag QDs的引入拓宽了BiPO4的光吸收范围,增强了BiPO4材料的光吸收性能;通过测试材料对环丙沙星的降解效果,发现Ag QDs/BiPO4-0.5(0.74 wt%Ag QDs/BiPO4)光催化活性最佳,120 min的光照下可降解81.2%的CIP;以ENR为目标污染物时,Ag QDs/BiPO4-0.5可在120 min的光照下降解76.5%的ENR,具有比BiPO4更好的光催化性能;Ag QDs/BiPO4光催化体系中主要的活性物种是空穴、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Ag QDs产生的热电子能更好的活化分子氧,加快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增加超氧自由基的浓度,从而提升光催化降解CIP和ENR的效率。(3)以BiPO4为研究主体,通过N-CQDs对其表面修饰,采用离子液体辅助溶剂热法分别合成BiPO4和N-CQDs/BiPO4光催化剂,采用XRD、FT-IR、XPS、TEM、PL、DRS和EIS等表征方法确定了材料的结构、形貌、光学和电化学性质,考察了N-CQDs/BiPO4材料对喹诺酮类抗生素CIP和ENR的光催化去除效果,并探究了N-CQDs/BiPO4材料的光催化机理。主要结论如下:通过表征证明所制备的材料是N-CQDs/BiPO4,N-CQDs量子点分散在BiPO4纳米棒表面且接触紧密;以CIP和ENR作为目标污染物,结果表明N-CQDs的引入有利于提升污染物的降解速率,N-CQDs/BiPO4-1(0.96 wt%N-CQDs/BiPO4)材料光催化降解CIP和ENR的效率最高,可在120 min光照下降解87.5%的CIP或者64.7%的ENR;N-CQDs/BiPO4光催化体系中主要的活性物种是空穴、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N-CQDs上氧缺陷的存在以及N-CQDs本身的π共轭结构有利于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率,一定程度提升了活性自由基的浓度,最终提高CIP和ENR的去除率。
车建刚[3](2018)在《臭氧/微电解耦合—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猪场粪污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中COD、SS和NH3-N等含量很高。厌氧之后的沼液碳氮比严重失调,且B/C也很低,可生化性很差,属于难降解有机废水之一;传统的工业化处理对其进行处理,出水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因此,开发一套经济合理操作简单的处理规模化猪场粪污废水的技术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上述猪场沼液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臭氧/微电解耦合-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系统研究该组合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条件优化,并对其机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结合了微电解和臭氧二者的优点,将两者耦合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组合,能够有效对猪场沼液进行处理。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研究微电解工艺单独处理猪场沼液的效果,考察了曝气量、初始pH、反应时间和铁碳填料投加量四个因素对微电解工艺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RSM)对影响因子进行排序并确定了运行的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影响因子作用大小进行排序为:铁碳投加量(X4)>初始pH(X2)>曝气量(X1)>反应时间(X3)。在曝气量和反应时间设计范围内,COD去除率受曝气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相比其他两个因素较小,且均呈现出弱正相关关系;初始pH表现出负相关关系;铁碳投加量则表现出正相关关系。根据回归方程拟合得到最佳处理条件为:曝气量=6 L/h,初始pH为6.00左右,反应时间=9 h,铁碳投加量=200 g/L,在该条件下微电解对猪场沼液的COD去除率为54.74%。2、研究臭氧工艺单独处理猪场沼液的效果,考察了气流量、初始pH和反应时间三个因素对臭氧工艺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RSM)对影响因子进行排序并确定了运行的调控策略。结果表明:根据回归方程拟合得到最佳处理条件为:当气流量=60 L/h,初始p H=7.74,反应时间=70 min,臭氧氧化对猪场沼液的COD去除率为47.58%。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排序为:反应时间(C)>气流量(A)>初始pH(B),气流量(A)和反应时间(C)在该过程中表现出弱正相关性;而初始pH在小于7.00的时候表现出弱正相关性,在大于7.00时则表现出弱负相关性。3、通过接种污泥后,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经过将近20天的培养驯化,其处理效果较稳定,COD去除率达到88.86%,NH3-N去除率达到81.06%。挂膜稳定运行后,考察了其处理模拟猪场沼液的效果,分析了气水比、HRT、Fe3+等影响因素对反应器去除效率的影响,从而得到反应器较优的运行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27-30℃,气水比=17:1,HRT=12 h时,在此条件下,反应器对模拟猪场沼液COD、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97%、81.65%和70.40%。反应器稳定运行后向反应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Fe3+,当Fe3+浓度分别为25、50、75和100 mg/L时,反应器的去除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最终趋于稳定的趋势。微生物特性研究表明:反应器内的微生物主要附着于生物膜上;对污泥进行比耗氧速率测定结果为24.75mgO2/gMLVSS?h,表明反应器内微生物代谢速度快,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强。4、对比研究了初始pH、气体流量等因素对臭氧/微电解耦合工艺处理猪场沼液效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佳运行条件为反应温度为室温,初始pH值=8.00左右,反应时间=70 min,气体流量=60L/h。在该条件下,耦合工艺对猪场沼液COD、TOC去除率分别为75.71%和62.37%。出水B/C比明显升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改善。对臭氧曝气微电解耦合工艺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发现:(1)、微电解与臭氧产生协同作用,且反应初期占主导作用的是微电解反应;(2)、Fe2+/Fe3+对臭氧具有催化作用;(3)、随着pH值的升高,耦合工艺出水中的铁离子浓度逐渐降低。5、臭氧/微电解耦合-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实际猪场沼液共运行30 d,实验条件为:初始pH值=8.00左右,臭氧进气流量=60 L/h,生物接触氧化池气水比=17:1,HRT=12 h,铁碳投加量=200 g/L,室温。臭氧/微电解耦合反应器为序批式连续臭氧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池为连续曝气连续进水;组合工艺处理实际猪场沼液的情况如下:(1)、组合工艺进水COD平均浓度约为1249.23 mg/L,出水COD平均浓度为109.62 mg/L,组合工艺对猪场沼液的COD平均去除率能够达到91.22%;(2)、组合工艺进水的NH3-N浓度在680-730 mg/L之间变化,出水NH3-N浓度大多维持在100 mg/L以下,NH3-N平均去除率约为86.49%;(3)、组合工艺进水的TP浓度在40 mg/L上下浮动,出水TP浓度大多维持在8 mg/L以下,TP平均去除率约为84.82%。
田曦[4](2015)在《糠醛法生产聚四氢呋喃废水处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四氢呋喃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是用于生产新型合成纤维氨纶,广泛应用于纺织业、化纤业、化工业、军工业、日化业、轻工业、石化业、建筑业、医疗业、航空航天业、汽车制造业等领域中。不仅如此,在非纤维领域中的应用潜力也很巨大。目前,生产聚四氢呋喃主要有糠醛法和石油法两种生产工艺。国外聚四氢呋喃生产厂家多数采用石油法,但石油资源十分有限,不同的是糠醛的生产原料可由丰富的秸秆、玉米芯、甘蔗渣等废弃农作物资源提供。随着石油资源的减少及价格的提升,必然促进糠醛法生产聚四氢呋喃的发展。可糠醛法生产聚四氢呋喃的废水处理问题一直是限制其行业发展的最大瓶径。目前只有美国的Quakbr Oats公司采用糠醛法生产聚四氢呋喃,其产量占世界聚四氢呋喃总产量的8%左右,据报道其废水处理采用燃烧法。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能量和化学试剂,燃烧温度不宜控制,燃烧产物不彻底,产生二次污染。中国石油前郭石化分公司,建立国内首例以糠醛为原料年产2万吨聚四氢呋喃装置,试生产阶段发现实际废水量比设计废水量大,同时产生的废水热值较低,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可回收利用的磷资源,不宜进行焚烧处理,产生的废水暂时储存在新建的污水罐中。如果废水处理问题不解决,生产装置无法长期正常生产,对于企业来说损失非常大。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提出以中国石油前郭石化分公司聚四氢呋喃生产废水处理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废水中磷资源回收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厂区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方案。有机溶剂结晶法回收糠醛法生产聚四氢呋喃废水中的磷资源是一种简单的、高效的、节能的方法。本研究创新的利用甲醇和乙醇结晶法对聚四氢呋喃废水中的磷资源回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四氢呋喃废水在原水p H=6.7时,有机溶剂投加量和废水的比值为3:2,100 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0 s,反应时间为2 h,以甲醇作为结晶剂的磷回收效率是88%,以乙醇作为结晶剂的磷回收效率是93%,从结晶效果和两种有机溶剂的特性两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乙醇为最佳结晶剂;调节聚四氢呋喃废水的p H=9时,以乙醇为结晶剂,乙醇投加量和废水的比值为1:1时,100 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0 s,反应时间为5 min,磷回收效率可达99%;电镜分析发现晶体大多为棒状,能谱图确定晶体主要含有O、Na、P等元素;XRD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晶体物质含Na2HPO4·2H2O,以磷酸氢二钠作为产品回收磷是一种新的产品回收形式;离子色谱分析结果发现晶体中除Na+、HPO42-外,还存在K+、Ca2+、F-、Cl-、SO42-等杂质;利用电荷平衡方法及对工艺过程产物进行分析,确定存在磷酸盐齐聚物阴离子未被检出;结晶后上清液进行乙醇回收实验,确定乙醇回收周期是2。本研究首次用铁碳微电解法对糠醛法生产聚四氢呋喃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影响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铁碳比、铁水比、反应时间和p H值,实验最佳运行参数为铁碳比=1:1、铁水比=1:7、反应时间为90 min、p H=3;本研究中铁碳微电解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的反应过程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运用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1)ay bx=+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微电解法降解废水中COD的反应动力学过程,利用Origin pro软件进行二级衰减方程拟合,其结果确定方程为6607.941 0.30tCt=+,相关系数R2=0.9806;对比添加不同自由基清除剂,研究聚四氢呋喃废水处理效果变化的实验表明,H·自由基对COD的去除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首次用UV-Fenton法对糠醛法生产聚四氢呋喃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正交试验确定了各反应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p H值、Fe SO4·7H2O、温度、反应时间和H2O2:Fe SO4·7H2O;单因素实验确定UV-Fenton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的最佳运行参数为PH为1.5、Fe SO4·7H2O投加量1.31 mg、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40 min、H2O2:Fe SO4·7H2O=5∶1;针对UV-Fenton法氧化反应降解聚四氢呋喃废水的特性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反应动力学方程可以表示为:1.02321 1.3607 1.0256V=0.0007586′P′F′E;UV-Fenton反应降解聚四氢呋喃废水的反应级数为3.4095;对糠醛、呋喃、四氢呋喃机理研究分析表明:糠醛的醛基处在α位,近醛基的碳氧键最易断裂,呋喃氧化时是在碳氧单键处反应,活性稍弱糠醛的α位,四氢呋喃的反应活性最低,反应初始在碳氧键处氧化断裂形成丁二醛;气相色谱检测证明上述结论,三种污染物质中糠醛活性最高,在废水中被最先被去除,其次呋喃,最后是四氢呋喃。对试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结晶-微电解-生物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处理工艺,并对其进行了方案设计及技术经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燃烧法,按每天处理10 t聚四氢呋喃废水计,本方运行费用可降低70%以上。
畅飞[5](2015)在《微电解-Fenton耦合工艺处理油田压裂废水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油田压裂废水具有高COD、高色度、高粘度等特点,对周围环境危害巨大。本题研究微电解─Fenton耦合氧化工艺处理油田压裂废水,探讨了最佳耦合方式,系统研究了pH、铁碳比、双氧水投加量、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分析了过程中羟基自由基及铁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及反应前后废水水质、分子量分布、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变化,探明了微电解-Fenton耦合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过二硫酸钾降粘、微电解-Fenton耦合氧化、混凝沉淀,最佳耦合方式为微电解反应过程中分三次投加双氧水,最佳工艺参数为:过二硫酸钾的投加量为5g/L,pH=3,铁碳比为1:2,硫酸亚铁的投加量1g/L,H2O2每隔30min投加一次,投加三次,总投加量为5mL/L,反应时间150min,反应结束后用NaOH调节pH为10,混凝沉降后,COD的去除率可达57%。微电解─Fenton耦合反应过程中,羟基自由基在反应开始短时间内大量产生,铁碳微电解反应产生Fe2+离子,而Fe2+离子在H2O2的催化作用下产生·OH,·OH氧化降解有机物,此外,·OH氧化Fe2+离子生成Fe3+离子。含Fe2+、Fe3+离子的废水pH调节至10,生成大量新生态的Fe(OH)3、Fe(OH)2絮体,可进一步去除有机物。该工艺主要破坏苯环、双键及三键,将大分子、中分子氧化分解成小分子,但是对于分子量<3KDa的小分子的去除效果不太理想。微电解-Fenton耦合氧化工艺处理油田压裂废水效果良好,工艺简单,可以推广应用至实践。
宋宇超[6](2015)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季铵盐生产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季铵盐(QACs)生产废水具有COD含量高(34100mg/L)、pH值高(9-10)和悬浮物含量高等特点,含大量难生物降解有机化合物,属于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该废水的合理化处理和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微电解法处理工艺集电化学、氧化还原作用、物理吸附作用和絮凝作用于一身,产生·OH等具有强氧化活性的物质来处理高浓度有毒的难降解废水。本处理方法有很多优点,如处理效率高、易于操作、不易产生有毒中间物质、无需添加化学试剂等,被称为“环境友好”技术。采用微电解法对季铵盐生产废水进行了降解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针对该废水COD浓度高的特点,采用微电解法对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条件优化。(2)为提高经济可行性,对铁、碳材料及组合进行对比研究,同时优化反应参数和级数。(3)对微电解法降解季铵盐废水工艺进行降解机理研究和成本分析。借助GC-MS对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选用微电解法处理季铵盐生产废水的最佳处理方案为三级串联微电解。一级微电解铁水比为5%,初始pH为3,反应时间90min,铁碳质量比1:2,在此工况下实验,废水COD去除率达到41.93%。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为:铁碳质量比>铁水比>反应时间>初始pH。二级微电解铁水比在3%,初始pH为3,反应时间15min,铁碳质量比1:3的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最高,达到98%。三级微电解铁水比为2%,初始pH为2.5,反应时间30min,铁碳质量比1:3,在此工况下实验,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9.4%,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由于成本较高,需进行进一步工艺优化,确保经济可行性。(2)优化实验表明,活性炭和炭粉的吸附效果相近,炭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以废治废”的环境价值,在实际工程中建议使用炭粉;小粒径的铁刨花与废水接触所形成的原电池数量比大粒径的多,建议直接采用机械加工厂的铁刨花;炭粉+铁刨花的组合方式的处理效果与活性炭+铁刨花的处理效果相差不大,从经济角度推荐铁刨花+炭粉的组合方式;当反应次数为六级,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此处理方案具有废水处理效果好(COD的去除率为99.43%)、反应时间短(155min)、处理成本较低(510.82元/t废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3)通过GC-MS分析废水降解不同阶段的出水,得出微电解法处理季铵盐生产废水的降解机理:废水中最主要的有机污染物四丙基氢氧化铵被·OH攻击,导致支链烷烃的脱落,形成三丙胺。三丙胺进一步被降解成二丙胺;最后,部分二丙胺降解成二乙胺。酯类和胺类化合物等一系列化学键的断裂与重组、电子转移等化学过程的数量减少,生成了醇类、烷烃类等有机物,最后剩余了有较强稳定结构的酸类、胺类有机物。本课题运用微电解法对季铵盐生产废水进行降解,为该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同时对工程应用进行优化,提高了经济可行性。此处理工艺具有无需对废水稀释、成本低、无需对废水热交换、无需添加电解质等特点,处理效果好,废水停留时间短,工艺流程简单,有“以废治废”的意义,具有其它降解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熊贻军[7](2013)在《铁碳微电解-Fenton-絮凝-EM处理黄姜皂素废水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皂素生产工艺调查及黄姜皂素生产废水进行水质分析,设计并检验了铁碳微电解-Fenton-絮凝-EM处理黄姜皂素废水方案。通过逐一对各反应阶段影响处理效果的各方面因子——铁粉用量、碳粉用量、铁碳比及进水pH值、H202的投加量及投加方式、Fenton后出水PH值、高锰酸钾用量、加高锰酸钾后,用阴离子树脂去氯和不去氯、EM菌的最佳作用时间、最佳投加量和最佳PH环境等进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1)铁碳微电解进水pH在3.5处理效果最佳。其他试验优化条件为铁粉投加量为0.75g/50ml废水,碳粉投加量0.25g/50ml废水,铁碳质量比为3:1。(2)过氧化氢的最佳投加量为3ml/50ml,分两次投加先投加1/3,过20分钟以后再投加2/3,比一次性投加处理效果明显要好,且CODcr的去除率达95.3%。(3)铁碳微电解——Fenton反应完成后,调节废水的pH到9.5左右时,原水CODcr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值,约为97.8%。同时加入生石灰絮凝,可去除原水中大量硫酸根离子,并提供氢氧根离子来氧化多余的二价铁离子;絮凝后进一步加碱使pH升高,既可以让铁离子沉淀完全,减少其对COD的贡献,又可以使出水色度减小。(4)综合考虑,在50ml水样中投加15ml浓度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为宜。(5)EM菌的最佳作用时间为7天;EM菌的最佳投加量为0.9%;EM菌的最适pH为5,EM菌对去氯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高于未去氯处理的水样。(6)对于有机黄姜皂素废水,本工艺的CODcr去除率可以普遍到达98%以上。
岳刚[8](2011)在《制药厂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文中指出采用铁炭微电解技术和Fenton试剂氧化法联合处理某维生素C(VC)制药厂排放的有机废水。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铁炭微电解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是:铁屑和焦炭体积比为1:1,铁屑和焦炭粉与水的体积比为0.435,反应时间为3小时,pH值为2.2。铁炭微电解反应后废水的CODCr(重铬酸钾法)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达到56%和25%;再进一步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经铁炭微电解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Fenton试剂氧化法的最佳反应条件是:H202投加量为0.4ml/L, Fenton试剂投加量为10mg/L,反应时间为2小时。Fenton试剂氧化反应处理后废水的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达到36%和83%。最终处理后出水测定CODcr值由245mg/l降至50-70mg/l,色度由200倍(稀释比对法)降至25倍(稀释比对法)。根据实验研究阶段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制药厂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处理能力强、投资运行成本低且操作灵活,管理方便的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得出工程投资预算和操作运行费用。在项目实施阶段,各设计专业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相应的工程设计和制定相关的工程技术规定。项目管理部门在保证安全、进度和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土建施工及设备、仪表电气等安装工作。工程质量和投资成本在整个项目运行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经过系统调试及开车试运行,达到建设单位预期,最终顺利交工。
肖克[9](2010)在《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富集及降解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子印迹技术(MIT)是具有特异选择性的新兴识别技术,用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作为固相萃取柱的固定相可以选择性地分离和富集待测物分子,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内电解法和Fenton氧化法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考察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对除草剂阿特拉津的分离富集效能,并系统地研究了增强型内电解法、Fenton氧化法、以及增强型内电解<sub>Fenton法降解有机废水的性能和操作条件,从而为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治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制备及分离富集效能研究:采用阿特拉津为模板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将其制成固相萃取柱。结合能力实验表明,装柱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最大吸附量是装柱前的26倍,结合用时仅为装柱前的1/64,装柱过程大大提高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效率。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和C。8柱对水质中阿特拉津的分离富集效果的对比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与C18柱相比,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萃取效果及样品净化能力优势明显。2.增强型内电解法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的研究: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与化学镀法相结合制备了镀铜磁性粒子(CCMPs),并用SEM,XRD和磁强计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增强型内电解法,以对硝基苯酚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铁屑与镀铜磁性粒子质量比、磁场强度、初始pH值、曝气量和Na2SO4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对硝基苯酚的降解机理进行分析。在铁屑与镀铜磁性粒子质量比为10,磁场强度为0.04 T,初始pH值为4.0,曝气量为15 L/min,Na2SO4投加量为2000 mg/L的条件下,反应3.5 h,对硝基苯酚降解完全,废水COD去除率达到7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其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铁屑/活性炭法及铁屑法。3.Fenton试剂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Fenton氧化法对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进行降解研究。运用正交实验确定各操作条件对污染物的降解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溶液初始pH值>H202投加量>Fe2+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一步的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操作条件:H202投加量为80 mmol/L,Fe2+投加量为8 mmol/L,溶液初始pH值为3.0,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达到53.6%。4.增强型内电解<sub>Fenton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采用增强型内电解<sub>Fenton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以硝基苯类化合物为目标污染物,进行操作参数条件的优化,分析了影响COD去除率的原因,并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对比增强型内电解<sub>Fenton法、增强型内电解法、Fenton法以及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和其它三种方法相比,增强型内电解Fenton法高效、经济,具有较大优势。
吴鑫[10](2010)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与微波联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联合工艺的处理功效,并对其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确定了焦化废水的最佳处理工艺,研究结果对焦化废水的处理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论文分析比较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膜-生物反应器两种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对COD、NH3-N、TN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88%,100%,86%和88.3%,高于传统活性污泥法对其的去除。在膜-生物反应器的基础上,考察了采用活性炭吸附和活性炭-微波联合两种深度工艺,并对两种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和成本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指出,膜-生物反应器与活性炭-微波联用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可达到优良的处理效果,在最佳运行参数下,出水COD<80mg/L、TOC<25 mg/L、NH3-N<0.5 mg/L、TN<25mg/L、UV254<0.9cm-1和色度<50倍,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而且,活性炭-微波联用处理工艺,因微波对活性炭的再生作用,其处理成本低于单独活性碳处理成本。论文同时考察了活性炭-微波联用工艺中活性炭种类、活性炭用量、pH值、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活性炭使用次数对COD、TOC、TN和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当活性炭种类为煤质炭、活性炭用量为60g/L、微波时间为3min、微波功率为464W时,COD、TOC、TN、UV254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3%、75%、68%、80%和78%。
二、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医院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医院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汇能生物工程公司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发酵类行业废水概述 |
1.1.1 那西肽生产工艺介绍 |
1.1.2 那西肽生产废水来源 |
1.1.3 那西肽生产废水特性分析 |
1.2 公司现有废水处理工艺介绍 |
1.2.1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工艺 |
1.2.2 BAF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
1.3 那西肽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分析 |
1.3.1 高级氧化技术 |
1.3.2 微电解法 |
1.3.3 MBR技术 |
1.4 膜技术 |
1.4.1 膜技术定义 |
1.4.2 膜技术的分类 |
1.5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5.1 膜生物反应器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2 膜生物反应器的组成及特点 |
1.5.3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特点 |
1.6 研究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膜污染 |
2.1 膜污染的原因 |
2.2 膜污染的分类 |
2.3.1 SMP、EPS和 ECP |
2.3 膜污染的发展历程 |
2.4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
3 实验内容与分析方法 |
3.1 实验内容 |
3.2 反应器膜组件技术参数 |
3.2.1 膜材料的选取 |
3.2.2 膜的清水实验 |
3.2.3 中空纤维超滤膜去除原理分析 |
3.3 实验装置 |
3.3.1 MBR装置设计 |
3.3.2 实验用水 |
3.3.3 活性污泥培养驯化实验 |
4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能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2 HRT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
4.3 DO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
4.4 不同的有机负荷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
4.5 低温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
4.6 不同MLSS对反应器脱氮的影响 |
5 MBR对污染物的去除特性分析 |
5.1 MBR对 COD的去除 |
5.2 MBR对 BOD5的去除 |
5.3 MBR对氨氮的去除 |
5.4 MBR对SS的去除 |
5.5 MBR对色度的去除 |
5.6 MBR反应池设计 |
5.7 小结 |
6 膜污染的清洗与恢复 |
6.1 那西肽生产废水特性分析及膜污染控制 |
6.2 膜清洗方法的选择 |
6.2.1 曝气清洗方法效果分析 |
6.2.2 化学离线清洗法 |
6.3 实际工程项目膜清洗方案设计 |
6.3.1 EFM清洗方案 |
6.3.2 CIP恢复性清洗方案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磷酸铋基微纳结构材料的设计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生素简介 |
1.1.1 水体中抗生素的来源 |
1.1.2 抗生素对水环境的污染 |
1.1.3 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水环境的污染 |
1.2 传统的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 |
1.2.1 物理化学法 |
1.2.2 生物处理法 |
1.2.3 化学处理法 |
1.3 光催化技术及其在抗生素废水中的研究进展 |
1.3.1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
1.3.2 影响光催化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 |
1.3.3 半导体光催化水处理技术在抗生素废水治理中的研究 |
1.4 磷酸铋光催化剂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1.4.1 磷酸铋光催化剂 |
1.4.2 磷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4.3 磷酸铋光催化处理废水性能的提升方法 |
1.4.4 磷酸铋光催化剂在抗生素废水中的研究 |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BN/BiPO_4材料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光催化剂的制备 |
2.2.4 光催化性能探究 |
2.2.5 电化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傅立叶红外(FT-IR)分析 |
2.3.3 形貌和元素分析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分析 |
2.3.6 光致发光光谱(PL)和电化学阻抗(EIS)分析 |
2.3.7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 |
2.3.8 光催化性能测试 |
2.3.9 自由基检测实验 |
2.3.10 光催化降解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gQDs/BiPO_4材料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光催化剂的制备 |
3.2.4 光催化性能探究 |
3.2.5 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3.2 傅立叶红外(FT-IR)分析 |
3.3.3 形貌和元素分析 |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3.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分析 |
3.3.6 光致发光光谱(PL)和电化学阻抗(EIS)分析 |
3.3.7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 |
3.3.8 光催化性能测试 |
3.3.9 自由基检测实验 |
3.3.10 光催化降解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CQDs/BiPO_4材料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光催化剂的制备 |
4.2.4 光催化性能探究 |
4.2.5 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3.2 傅立叶红外(FT-IR)分析 |
4.3.3 形貌和元素分析 |
4.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4.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分析 |
4.3.6 光致发光光谱(PL)和电化学阻抗(EIS)分析 |
4.3.7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 |
4.3.8 光催化性能测试 |
4.3.9 自由基检测实验 |
4.3.10 光催化降解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3)臭氧/微电解耦合—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猪场废水概述 |
1.2 猪场废水常用的处理技术 |
1.2.1 国内外猪场废水处理模式 |
1.2.2 猪场废水处理技术方法 |
1.2.3 江西省规模化养猪场废水治理技术 |
1.3 微电解工艺及其应用 |
1.3.1 微电解技术的基本原理 |
1.3.2 微电解的影响因素 |
1.3.3 微电解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臭氧工艺及其应用 |
1.4.1 臭氧技术的基本原理 |
1.4.2 臭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生物接触氧化池及其应用 |
1.5.1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
1.5.2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的影响因素 |
1.5.3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6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猪场废水来源与水质 |
2.1.2 污泥 |
2.1.3 微电解填料 |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3.1 实验仪器 |
2.3.2 实验药品 |
2.4 检测与分析方法 |
2.4.1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
2.4.2 物理表征 |
第3章 微电解处理猪场沼液废水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实验用水水质 |
3.2.4 实验方法 |
3.2.5 数据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
3.3.2 因素相互作用分析 |
3.3.3 调控策略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臭氧处理猪场沼液废水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实验装置 |
4.2.3 实验用水水质 |
4.2.4 实验方法 |
4.2.5 数据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
4.3.2 因素相互作用分析 |
4.3.3 调控策略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猪场沼液废水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剂与材料 |
5.2.2 实验装置 |
5.2.3 实验用水水质 |
5.2.4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验装置的启动 |
5.3.2 影响因素对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 |
5.3.3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污泥活性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臭氧/微电解耦合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剂与材料 |
6.2.2 实验装置 |
6.2.3 实验用水水质 |
6.2.4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组合工艺的协同作用 |
6.3.2 初始pH对组合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 |
6.3.3 气体流量对组合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 |
6.4 作用机理探讨 |
6.4.1 表面形态分析 |
6.4.2 耦合体系作用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臭氧/微电解耦合-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实际猪场沼液的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剂与材料 |
7.1.2 实验装置 |
7.1.3 实验用水水质 |
7.1.4 实验方法 |
7.2 臭氧/微电解-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 |
7.2.1 组合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 |
7.2.2 组合工艺对NH_3-N的去除效果 |
7.2.3 组合工艺对TP的去除效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糠醛法生产聚四氢呋喃废水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聚四氢呋喃生产工艺现状 |
1.3 聚四氢呋喃废水特点及危害 |
1.3.1 有机物的特点及危害 |
1.3.2 磷的特点及危害 |
1.4 聚四氢呋喃废水处理现状 |
1.4.1 废水处理现状 |
1.4.2 废水中磷资源回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聚四氢呋喃废水磷资源回收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聚四氢呋喃废水中磷资源回收的原理和试验部分 |
2.2.1 结晶原理 |
2.2.2 试验材料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实验方案 |
2.3 结晶时间对磷回收的影响 |
2.4 有机溶剂投加量对磷回收的影响 |
2.5 PH值对磷回收的影响 |
2.6 有机溶剂的选择 |
2.7 磷回收最佳参数的选择 |
2.8 晶体分析 |
2.8.1 电镜分析和能谱分析 |
2.8.2 XRD分析 |
2.8.3 热重分析 |
2.8.4 离子色谱实验结果分析 |
2.8.5 晶体中各种离子成份及含量分析 |
2.9 乙醇回收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的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的原理和试验部分 |
3.2.1 铁碳微电解机理 |
3.2.2 试验材料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实验方案 |
3.3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试验的分析与讨论 |
3.3.1 正交实验的分析与讨论 |
3.3.2 单因素实验‐铁碳比对聚四氢呋喃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
3.3.3 单因素实验‐铁水比对聚四氢呋喃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
3.3.4 单因素实验‐反应时间对聚四氢呋喃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
3.3.5 单因素实验‐pH值对聚四氢呋喃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
3.3.6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可生化性 |
3.4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动力学研究 |
3.4.1 反应级数的确定 |
3.4.2 动力学模型的确定 |
3.4.3 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
3.5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机理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UV-FENTON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UV‐FENTON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的原理和试验部分 |
4.2.1 反应机理 |
4.2.2 试验材料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实验方案 |
4.3 UV‐FENTON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试验的分析与讨论 |
4.3.1 正交实验的分析与讨论 |
4.3.2 单因素‐ pH对聚四氢呋喃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
4.3.3 单因素‐ 铁的投加量对聚四氢呋喃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
4.3.4 单因素‐ 温度对聚四氢呋喃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
4.3.5 单因素‐ 反应时间对聚四氢呋喃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
4.3.6 单因素‐ H2O2:Fe对聚四氢呋喃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
4.3.7 UV‐Fenton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可生化性 |
4.4 UV-FENTON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表观动力学研究 |
4.4.1原理 |
4.4.2 不同初始COD浓度体系反应分析结果与讨论 |
4.4.3 不同初始亚铁离子浓度体系反应分析结果与讨论 |
4.4.4 不同初始过氧化氢浓度体系反应分析结果与讨论 |
4.4.5 表观动力学方程计算 |
4.5 UV‐FENTON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机理研究 |
4.5.1 糠醛的降解机理 |
4.5.2 呋喃的降解机理 |
4.5.3 四氢呋喃的降解机理 |
4.5.4 聚四氢呋喃的降解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四氢呋喃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
5.1 比较铁碳微电解法和UV‐FENTON法实验结果 |
5.1.1 原料方面 |
5.1.2 从聚四氢呋喃废水COD去除率方面 |
5.1.3 耗酸量方面 |
5.2 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
5.2.1 工艺流程 |
5.2.2 工艺系统单元设计 |
5.3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3.1 各单元理论处理效率 |
5.3.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3.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5)微电解-Fenton耦合工艺处理油田压裂废水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油田压裂废水概述 |
1.2.1 油田压裂废水的来源 |
1.2.2 油田压裂废水的特点 |
1.3 油田压裂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3.4 组合工艺法 |
1.4 微电解法研究现状 |
1.5 Fenton法研究现状 |
1.6 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研究现状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基本原理 |
2.1.1 微电解基本原理 |
2.1.2 Fenton氧化机理 |
2.1.3 微电解-Fenton耦合反应原理 |
2.2 试验部分 |
2.2.1 试验试剂 |
2.2.2 试验仪器 |
2.2.3 实验用水 |
2.3 分析方法 |
2.3.1 COD的测定方法 |
2.3.2·OH的测定方法 |
2.3.3 粘度的测定方法 |
2.3.4 Fe~(2+)的测定方法 |
2.3.5 总Fe的测定方法 |
2.3.6 Fe~(3+)的测定方法 |
2.3.7 色度的测定方法 |
2.4 实验方法 |
2.4.1 铁屑预处理 |
2.4.2 活性炭预处理 |
2.4.3 实验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微电解反应实验 |
3.1.0 正交试验分析 |
3.1.1 降粘剂的影响 |
3.1.2 反应时间对微电解的影响 |
3.1.3 催化剂对微电解试验的影响 |
3.2 Fenton氧化实验 |
3.2.1 正交试验分析 |
3.2.2 反应时间对Fenton氧化试验的影响 |
3.3 微电解-Fenton耦合实验 |
3.3.1 最佳耦合点的确定 |
3.3.2 H_2O_2投加次数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
3.3.3 FeSO_4投加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
3.3.4 H_2O_2投加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
3.3.5 pH值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
3.3.6 反应时间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机理探究 |
4.1 废水处理效果 |
4.1.1 微电解、Fenton、微电解-Fenton耦合实验效果对比 |
4.1.2 降解动力学 |
4.1.3 微电解-Fenton耦合工艺各阶段处理效果 |
4.2 反应机理探讨 |
4.2.1·OH的变化 |
4.2.2 铁离子浓度的变化 |
4.2.3 分子量分布 |
4.2.4 红外光谱分析 |
4.2.5 紫外光谱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季铵盐生产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季铵盐生产废水降解的研究现状 |
1.2.1 物理法对季铵盐废水污染的治理 |
1.2.2 化学法对季铵盐废水污染的治理 |
1.2.3 生物法对季铵盐废水污染的治理 |
1.3 微电解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微电解技术原理研究现状 |
1.3.2 微电解技术的影响因素 |
1.3.3 微电解技术的应用 |
1.3.4 微电解技术的优缺点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水样来源及水质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研究思路 |
2.4 废水测定及分析方法 |
2.4.1 COD 的测定 |
2.4.2 有机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 |
3 微电解法处理季铵盐生产废水 |
3.1 一级微电解处理季铵盐生产废水的实验研究 |
3.1.1 正交实验 |
3.1.2 正交实验分析 |
3.2 二级微电解处理季铵盐生产废水的实验研究 |
3.2.1 铁碳质量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2 铁水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3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4 初始 pH 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5 混凝 pH 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 三级微电解处理季铵盐生产废水的实验研究 |
3.3.1 正交实验 |
4 工程应用优化 |
4.1 铁碳材料替代品的筛选 |
4.2 优化实验 |
4.2.1 材料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成本分析与对比 |
4.3.1 优化前成本 |
4.3.2 优化后成本 |
5 微电解处理季铵盐生产废水的机理研究 |
5.1 微电解技术对季铵盐生产废水的去除作用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季铵盐生产废水成份分析 |
5.3.2 一级微电解成分分析 |
5.3.3 二级微电解成分分析 |
5.3.4 三级微电解成分分析 |
5.3.5 单级微电解成分分析 |
5.3.6 QAC 生产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途径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铁碳微电解-Fenton-絮凝-EM处理黄姜皂素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黄姜废水处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黄姜简介 |
1.1.2 黄姜废水污染的严重性 |
1.1.3 黄姜废水国内外治理方法综述 |
1.2 铁碳微电解-FENTON法的研究进展 |
1.2.1 铁碳微电解-Fenton法的基本原理 |
1.2.2 铁碳微电解-Fenton法的应用现状 |
1.3 EM生物降解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目标和意义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样品 |
2.2 主要试剂与设备 |
2.2.1 仪器设备 |
2.2.2 试剂及主要配制 |
2.3 分析方法 |
2.4 实验方法 |
2.4.1 试验研究工艺流程介绍 |
2.4.2 实验步骤 |
2.5 数据与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黄姜皂素废水水质 |
3.2 铁碳微电解-FENTON实验的几个因素讨论 |
3.2.1 铁粉用量对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2 碳粉用量(铁碳比)对微电解效果的影响 |
3.2.3 进水pH值对微电解效果的影响 |
3.2.4 过氧化氢投加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5 过氧化氢的投加量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 |
3.2.6 出水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7 对不同COD_(cr)值的进水的处理效果影响 |
3.3 高锰酸钾氧化的影响 |
3.4 EM作用的各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1 去氯与未去氯效果的比较 |
3.4.2 EM菌最佳作用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3 EM菌的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4 EM菌反应的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制药厂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有机废水处理项目研究背景 |
1.2 有机废水处理项目研究内容 |
1.3 有机废水处理项目研究应用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有机废水的简述 |
2.2 有机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种类 |
2.3 有机废水的危害 |
2.4 有机废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方法 |
2.5 有机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 |
2.6 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发展 |
2.7 水污染治理服务行业及工程设计施工企业发展概况及趋势分析 |
2.8 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意义 |
第3章 制药厂有机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
3.1 制药厂有机废水处理实验方法 |
3.1.1 铁炭微电解及Fe(OH)_3的吸附絮凝 |
3.1.2 Fenton试剂氧化 |
3.2 有机废水处理正交实验准备 |
3.2.1 试验试剂和仪器 |
3.2.2 废水水质 |
3.2.3 实验分析方法 |
3.3 有机废水处理正交实验步骤方法 |
3.3.1 铁炭微电解实验步骤 |
3.3.2 Fenton试剂实验步骤 |
3.4 铁炭微电解实验 |
3.4.1 铁炭微电解实验设计 |
3.4.2 铁炭微电解实验结果和分析 |
3.4.3 铁炭微电解实验结果讨论 |
3.5 Fenton氧化实验 |
3.5.1 Fenton氧化实验设计 |
3.5.2 Fenton试剂实验结果和分析 |
3.5.3 Fenton氧化实验结果讨论 |
3.6 铁炭微电解与Fenton试剂氧化法联合实验研究结果 |
第4章 有机废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 |
4.1 现有废水处理工艺 |
4.1.1 现有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
4.1.2 工艺说明 |
4.2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方案 |
4.3 设备参数 |
4.4 技术经济分析 |
4.4.1 项目投资预算 |
4.4.2 运行费用预算 |
第5章 制药厂有机废水处理项目工程设计 |
5.1 设计依据及规范 |
5.2 设计原则 |
5.3 设计范围 |
5.3.1 土建专业设计 |
5.3.2 设备专业设计 |
5.3.3 平面布置和管道设计 |
5.3.4 电气专业设计 |
5.3.5 仪表专业设计 |
5.3.6 防雷防静电及接地系统设计 |
5.3.7 防腐、防渗设计 |
5.3.8 环境保护设计要求 |
5.3.9 工业卫生要求 |
5.3.10 安全防范措施要求 |
第6章 制药厂有机废水处理项目工业实施 |
6.1 现场施工范围 |
6.2 施工期间安全管理 |
6.3 施工期间环境保护 |
6.3.1 工程建设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 |
6.3.2 针对工程建设施工期间对环境影响的防范措施 |
6.4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
6.5 系统开车投运期间出现的问题 |
6.6 保运期间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6.6.1 保运期间出现的问题 |
6.6.2 解决方案 |
6.7 项目回访的反馈意见 |
6.8 项目展望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富集及降解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分子印迹技术 |
1.2.1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原理 |
1.2.2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研究现状 |
1.2.3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发展方向 |
1.3 内电解法 |
1.3.1 内电解法反应机理 |
1.3.2 内电解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现状 |
1.3.3 内电解法发展方向 |
1.4 Fenton法 |
1.4.1 Fenton氧化法反应机理 |
1.4.2 Fenton氧化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现状 |
1.4.3 Fenton氧化法发展方向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制备及分离富集效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阿特拉津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机理 |
2.3.2 溶剂用量选择 |
2.3.3 不同状态MIP结合能力比较 |
2.3.4 MIP柱与C18柱的分离富集效果对比 |
2.4 小结 |
第三章 增强型内电解法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
3.2.2 镀铜磁性粒子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
3.2.3 实验装置 |
3.2.4 实验方法 |
3.2.5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镀铜磁性粒子的表征 |
3.3.2 镀铜磁性粒子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 |
3.3.3 铁屑与镀铜磁性粒子质量比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3.3.4 磁场强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3.3.5 初始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3.3.6 曝气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3.3.7 Na_2SO_4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3.3.8 对比实验 |
3.3.9 降解机理探讨 |
3.4 小结 |
第四章 Fenton试剂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正交实验设计 |
4.3.2 反应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4.3.3 H_2O_2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4.3.4 Fe~(2+)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4.3.5 初始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4.3.6 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增强型内电解_Fenton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镀铜磁性粒子对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的吸附性能 |
5.3.2 增强型内电解法实验条件的优化 |
5.3.3 增强型内电解_Fenton法实验条件的优化 |
5.3.4 增强型内电解_Fenton法与两种单独方法效果对比 |
5.3.5 增强型内电解_Fenton法与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效果对比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膜—生物反应器(MBR)与微波联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焦化废水的来源 |
1.1.2 焦化废水的特性及危害 |
1.1.3 焦化废水的处理现状 |
1.2 膜-生物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2.1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特点 |
1.2.2 MBR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 微波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1 微波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
1.3.2 活性炭吸附-微波辐射解吸法处理工业废水 |
1.3.3 微波在催化剂作用下诱导氧化处理工业废水 |
1.3.4 微波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处理工业废水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A/A/O-MBR系统处理焦化废水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处理单元与工艺流程 |
2.2.2 废水来源与接种污泥 |
2.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
2.2.4 运行与操作参数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pH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的影响 |
2.3.2 pH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的影响 |
2.3.3 膜-生物反应器在最优工况下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 |
2.3.4 各单元对处理效果的贡献率及污泥浓度变化 |
2.3.5 三维荧光光谱 |
2.4 本章小结 |
3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膜出水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废水来源及特性 |
3.2.2 实验材料、仪器及流程 |
3.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
3.2.4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动力学实验 |
3.3.2 静态吸附实验 |
3.3.3 吸附柱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微波-活性炭联用处理膜出水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废水来源及特性 |
4.2.2 实验材料、仪器及流程 |
4.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
4.2.4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活性炭种类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2 活性炭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3 微波辐射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4 微波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5 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6 活性炭使用次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建议 |
5.1 实验结论 |
5.2 下一步实验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医院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汇能生物工程公司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D]. 陈钊.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磷酸铋基微纳结构材料的设计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研究[D]. 陈小流. 江苏大学, 2018(03)
- [3]臭氧/微电解耦合—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研究[D]. 车建刚. 南昌大学, 2018(05)
- [4]糠醛法生产聚四氢呋喃废水处理研究[D]. 田曦.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1)
- [5]微电解-Fenton耦合工艺处理油田压裂废水的实验研究[D]. 畅飞.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2)
- [6]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季铵盐生产废水的研究[D]. 宋宇超. 中北大学, 2015(07)
- [7]铁碳微电解-Fenton-絮凝-EM处理黄姜皂素废水的研究[D]. 熊贻军. 南昌大学, 2013(03)
- [8]制药厂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D]. 岳刚.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9]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富集及降解方法的研究[D]. 肖克. 中南大学, 2010(03)
- [10]膜—生物反应器(MBR)与微波联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D]. 吴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