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蒜合剂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郭小娟[1](2020)在《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的中医证型与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及王钢教授在此类患者中目前的辨证论治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从而更好为中医临床精准辨证和指导用药提供依据及经验。方法1.整理经导师王钢教授诊治的南京博大肾科医院肾病科病房2011-2019年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41例,根据使用不同的免疫抑制剂及不同证型分组,观察不同免疫抑制剂组及不同证型组与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对其中各组数据进行统计,检测数据采用SAS 9.4统计分析软件编程计算,各组间数值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交叉分类描述治疗前后正常、异常的变化情况,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P值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系统整理王钢教授在南京博大肾科医院诊治的2011年1月~2019年6月期间病患医案,通过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将入选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症状、舌苔、脉象、病机、治法、处方、用药等信息分别录入 Xminer Operation Tool V1.4、SPSS 20.0 和 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系统,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分布、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运算模型进行挖掘,对王钢教授辨证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研究。结果1.在相关分析研究的441份病例中,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1月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各个指标数值中CD4/CD8的数值是有变化的,并且是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免疫抑制剂使用后对人体体液免疫尤其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是有影响的。同时在不同证型间,以气阴两虚证型中的T辅助细胞、CD4/CD8数值最低,T抑制细胞数值最高较为突出,服用不同组合的免疫抑制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证型中以气阴两虚证型影响最为明显。不同免疫抑制剂组合中,以激素加他克莫司及雷公藤组对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最为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2.数据挖掘研究共选取2011年1月~2019年6月王钢教授于南京博大肾科医院诊治的患者221人,共纳入医案381诊次。王钢教授在治疗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的医案中,女性患者146诊次,占比38.32%,男性患者234诊次,占比61.42%,以男性居多。3~80岁患者均可发病,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81岁,尤以30-39岁之间的青中年发病最多,占比达66.36%;临床症状以泡沫尿、浮肿、腰脊酸痛、纳呆、倦怠乏力、口干咽燥、咽痛、咳嗽、手足心热为主,舌淡红,苔薄白或舌红苔少,脉细沉等。临证以气阴两虚、湿热内蕴最为多见,王钢教授擅长益气养阴、清热利湿大法为主,佐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化湿泄浊、滋补肝肾、温补脾肾等,喜用车前子、茯苓皮、制僵蚕、白花蛇舌草、全蝎、山茱萸、金樱子、黄蜀葵花、泽兰、黄芩。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三组核心方:即防己黄芪、六味地黄汤及猪苓汤、犀角地黄汤、泻肺汤及桔梗二陈汤。结论1.通过国内外文献,中医、西医国内及国际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本次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患者与淋巴细胞亚群相关分析的结果,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在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使用前后有差异,结果证实了运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会导致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并且提出可以把淋巴细胞亚群作为预防感染的常规定期监测指标。在同时运用激素加他克莫司及雷公藤治疗时候更需要谨慎。2.通过此次数据挖掘中(频次表3-5、表3-6及表3-7、表3-8中)的分析,得出导师在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其辨证的主证是以泡沫尿、浮肿、腰脊酸痛、纳呆、倦怠乏力、口干咽燥、咽痛、咳嗽、手足心热、舌淡红,苔薄白或舌红少苔,脉细沉等主要临床症状。临证以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并且根据数据挖掘病机内关联规则表3-12中得出兼证中与湿热内蕴,血瘀内结相关最为密切。3.依据本次气阴两虚证与淋巴细胞亚群相关分析数据结果,(见表2-6及表2-7)证实气阴两虚证型中的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最为突出,以T辅助细胞、CD4/CD8数值最低,T抑制细胞数值最高为表现。增加了导师对气阴两虚证的本质研究范围,进一步提供了气阴两虚证的又一客观指标,即: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后的气阴两虚证与体内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紊乱相关。4.此次数据挖掘结果表明:王钢教授益气养阴、清利湿热为主要治疗大法,同时对于各种兼证变证,导师也有其特色治法及用药规则(表3-18),气阴两虚合并水肿的用第一列基本方;对于合并尿蛋白增多的选用挖掘结果中的第四列基本方、第七列基本方及第八列基本方;合并肾功能异常的多用第五列基本方;合并上下焦感染的多用挖掘出的第二列基本方和第三列基本方;合并中焦脾胃的选用第六列基本方;这些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中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提供了各种辨证用药依据及用药规律。5.本研究不仅通过大样本的数据,挖掘了老师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患者中的理法方药,同时通过了典型的个体治验医案进一步论证了益气养阴清利湿热的治疗大法,并且随证,兼证加减等在治疗该病中的特色用药规律、经验以及临床疗效。6.本研究归纳总结出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多从脾论治、从肝论治、从肺从咽论治、从疏滞泄浊法论治。
陈梦琳[2](2020)在《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鱼金注射液是由鱼腥草和金银花提取物组成的中药制剂,疗效确切,临床常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疾病的治疗。但关于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这一新途径的研究较少,故本课题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的解热、抗炎、镇咳、祛痰等药效学作用及其在体外对多种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明确鱼金注射液体外抑菌活性及雾化吸入的药效学作用,为临床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体外抑菌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鱼金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3及临床分离菌株、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25922及临床分离菌株、肺炎链球菌标准菌株ATCC49619及临床分离菌株、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族标准株ATCC32204、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ATCC27853及临床分离菌株及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标准株ATCC700603及其临床分离株及黏液型等13株受试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2.药效学试验:(1)解热试验:采用15%干酵母皮下注射大鼠复制发热模型,观察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发热大鼠体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下丘脑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2)抗炎试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复制炎症模型,观察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3)镇咳试验: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模型,观察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鼠咳嗽次数及咳嗽潜伏期的影响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4)祛痰试验:采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泄法,观察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对酚红排泄量的影响。结果:1.鱼金注射液对部分可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对菌液浓度为104的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ATCC27853的MIC值为2.5 μg/ml;(2)对菌悬液浓度为104和105的肺炎链球菌标准株ATCC 49619及临床分离株的MIC 值分别为 0.039 μg/ml、0.15625 μg/ml、0.3125 μg/ml、1.25 μg/ml;(3)对菌悬液浓度为104和105的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标准株ATCC 32204的MIC 值分别为0.15625μg/ml、0.3125 μg/ml。2.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解热、抗炎、镇咳、祛痰等药效学实验研究显示:(1)鱼金注射液高剂量组雾化吸入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有显着的解热作用;(2)鱼金注射液中剂量组雾化吸入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显着的抑制作用。(3)鱼金注射液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减少其咳嗽次数,且鱼金高剂量组能够延长浓氨水刺激所致小鼠咳嗽潜伏期,考虑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增加咳嗽小鼠血清IL-10含量的产生。结论:鱼金注射液在体外对部分可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具有抑制作用;雾化吸入具有解热、镇咳、抗炎等药效作用。
杨慧[3](2019)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型)内外合治法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型)患儿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对比,对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型)的有效性、安全性、卫生经济学及远期疗效进行评价。资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大连儿童医院儿科病房确诊并收治的痰热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各30例。其中大连儿童医院的3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30例患儿为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儿清肺合剂口服及敷胸散外用治疗。观察周期为10天,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的主症及体征积分(发热、咳嗽、咯痰、气喘、肺部听诊)、次症积分(泛吐痰涎、精神烦躁、面赤、口唇紫绀、便干、尿黄、鼻燥、唇红)、病证总积分、主症、次症及体征的起效时间、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愈显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费用、治疗天数、合并用药及远期随访结果。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程、主症及体征积分、次症积分、病证总积分、单项症状和体征积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主症及体征积分、次症积分、病证总积分比较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主症及体征积分、次症积分、病证总积分在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较治疗前均有显着降低(P<0.05)。治疗组的主症及体征积分在治疗后第7天开始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治疗组的次症积分在治疗后第3天开始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治疗组的病证总积分在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较对照组均显着降低(P<0.05)。3.单项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显示:治疗组的各项主症、次症及体征积分在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的发热、咳嗽积分在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咯痰、气喘积分在治疗后第10天开始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肺部听诊积分在治疗后第7天开始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次症积分在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较治疗前差异均不显着(P>0.05)。治疗组的发热积分在治疗后第3天开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咳嗽、咯痰、气喘、肺部听诊积分在治疗后第7天开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天便干、尿黄、鼻燥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次症较对照组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第10天,各项次症积分较对照组差异均不显着(P>0.05)。4.单项症状、体征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主症的起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部听诊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显着缩短(P<0.05);次症中便干、尿黄、鼻燥、唇红的起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次症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5.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治疗前两组胸片、心肌酶谱及血常规中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着(P>0.05)。治疗组治疗后WBC、NE、LY、CRP的正常例数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但较对照组增多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WBC、NE、CRP的正常例数较治疗前均有增加,但差异不显着(P>0.05),LY的正常例数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6.安全性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3%,少于对照组的40.0%,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7.两组病证总体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的愈显率为90.0%,对照组为70%,治疗组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治疗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8.合并用药:治疗组合并用药人数占总人数的46.6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随访情况比较:第1次随访,治疗组有5例患儿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对照组有9例患儿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组患儿出院后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的有5例少于对照组的9例,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2次随访,治疗组有4例患儿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对照组有6例患儿出现呼吸系统疾病,两组差异不显着(P>0.05);第3次随访,治疗组无患儿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对照组有2例患儿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其中1例患儿再次确诊为肺炎选择住院治疗。结论:1.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型)能够提高愈显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2.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型)能有效缓解主、次症状及体征,改善疾病的总体情况,缩短主、次症状及体征的起效时间。3.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型)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4.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型)院外随访呼吸系统疾病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
刘同心[4](2019)在《基于规范操作流程的肺炎敷背散外敷治疗小儿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在规范肺炎敷背散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观察肺炎敷背散外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于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的临床疗效,为小儿肺炎的综合治疗提供更多有效手段。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即常规治疗组)20例、规范治疗组(即常规治疗+肺炎敷背散外治组+操作按前期研究制定的操作规范进行)20例、非规范治疗组(即常规治疗+肺炎敷背散外治组+未规定具体的操作规范)20例。每日1次,连用7天为一疗程。比较三组治疗的有效率及肺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规范治疗组为95%、非规范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0%,三组有效率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肺部听诊、咳痰、痰壅的改善上P<0.05,规范治疗组明显优于其余两组;而在气喘及发热症状的改善上无显着差异。结论:规范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改善咳嗽、痰壅、肺部听诊方面与非规范治疗组、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本研究为临床在规范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更广泛的应用肺炎敷背散提供了依据。
洪榆[5](2016)在《岗藿抗感汤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岗藿抗感汤治疗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的疗效,为治疗岭南地区流感提供更具特异性、代表性的治疗方案和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流行性感冒患者90例,随机分为磷酸奥司他韦组、中药合磷酸奥司他韦组、纯中药组各30例,其中,中药以自拟方岗藿抗感汤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3天。两组患者若发热超过38.5℃时,采用对乙酰氨基酚片进行退热。嘱患者多饮水、休息。将治疗前后体温、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成果:纯中药组30例患者中,治愈12例,占40%;显效18例,占60.00%。磷酸奥司他韦组30例患者中,治愈11例,占36.67%;显效17例,占56.67%;有效2例,占6.67%。中药+磷酸奥司他韦组30例患者中,治愈11例,占36.67%;显效19例,占63.33%。磷酸奥司他韦组虽能有效改善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头痛、咽痛、口渴、流涕、鼻塞、汗出;但对于缓解咳嗽上效果不显着(P>.05)。纯中药组能显着改善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症状(P<0.001)。中药+磷酸奥司他韦组能显着改善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头痛、咽痛、口渴、流涕、鼻塞、汗出(P<0.01),明显缓解咳嗽症状(P<0.05)。三组均能有效缩短退热时间,两两比较,三组间退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在治疗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汗出、咽痛、鼻塞、流涕的疗效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纯中药组在缓解口渴症状上明显优于磷酸奥司他韦组和中药+磷酸奥司他韦组(P<0.0167)。与磷酸奥司他韦组比较,中药+磷酸奥司他韦组缓解口渴症状无明显差异(P=0.856)。与磷酸奥司他韦组比较,纯中药组缓解咳嗽症状效果更优(P<0.0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价格更优。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岗藿抗感汤、磷酸奥司他韦及联合使用岗藿抗感汤及磷酸奥司他韦均能有效治疗流行性感冒,缩短流感病程。研究提示岗藿抗感汤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与磷酸奥司他韦相当,且较西药经济,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郝欧美[6](2016)在《清肺通络敷胸膏干预流感病毒诱导大鼠肺炎P38/JNK MAP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阐明清肺通络膏组方的理论基础及穴位贴敷的应用理论;采用流感病毒(IV)诱导大鼠肺炎模型,探讨IV导致大鼠肺炎的发病机制;研究清肺通络膏对IV诱导的MAPKs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高、中、低剂量干预IV肺炎大鼠MAPKs信号通路时效、量效性关系,为临床防治IV肺炎提供实验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清肺通络膏中药物含量,以明确其治疗IV肺炎物质基础。材料与方法:1.采用鼻腔接种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法诱导幼龄Wistar大鼠肺炎模型,结合大鼠一般状态、肺组织病理切片、形态学等指标,观察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各方面的差异,并应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大鼠肺组织中不同时间点的病毒载量基因水平,从多个角度进行模型评价。2.将清肺通络膏外敷在幼龄大鼠背部(等同于外敷在大鼠的肺腧等穴位)作为给药的途径对IV诱导的肺炎大鼠模型进行干预,在不同时点对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体重及肺指数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3.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技术检测IV诱导肺炎大鼠的肺组织中P38、JNK和MKK4的蛋白及m RNA的表达,探讨清肺通络膏对IV肺炎幼龄大鼠的防治作用机制,同时比较研究清肺通络膏高、中、低剂量组干预IV肺炎大鼠MAPKs信号通路不同时点活化程度的差异性。4.应用HPLC法测定清肺通络膏中大黄和黄芩的六种活性成分含量。结果:1.各组大鼠体重比较结果:正常组大鼠的体重呈逐日增长趋势;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与正常组比较略为缓慢,感染第2天以后与同时间点的正常组日增长体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3天大鼠体重增长幅度有所升高,治疗组体重逐日增加,增长略慢于正常组,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相比于同时间点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体重增长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剂量组体重增长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IV感染后肺部病理改变结果: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脏病理组织学变化。造模后第5天,正常组大鼠在任何时点肺组织外观全肺野无病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上皮细胞有破损,细支气管壁细胞侵润、充血、水肿,并向周围支气管组织扩展。肺泡壁增厚,部分可见坏死,由大量红细胞、单核细胞核巨噬细胞等组成的水肿液填充肺泡。病变较重的部位可见肺毛细血管的透明栓塞和坏死。3.肺组织不同时点IV-RNA的半定量测定结果:实时采用RT-PCR,正常组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中未检测到IV病毒核酸。在大鼠感染37天的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发现IV-RNA扩增表达,表达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而增加,提示病毒的感染量同炎症的损伤成正比规律。4.肺指数结果:相比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肺指数明显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高、中、低剂量组相比于模型组,肺指数均有所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相比中、低剂量组,肺指数下降的更明显;高剂量组虽有下降,但比正常组要高,与正常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5.各组大鼠肺组织中P38蛋白表达情况正常组可以在各个时间点可检测少量的P38蛋白表达,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P38蛋白的表达最强,第7天积分光密度值达到高峰,为18.720±1.254;与同时间点的正常组比较,均具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相比,第3、5、7天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P38蛋白表达不同时点均高于正常组、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第7天有显着性差异(P<0.05)。6.各组大鼠肺组织中JNK蛋白表达情况正常组可以在各个时间点可检测少量的JNK蛋白表达,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JNK蛋白的表达最强,第7天积分光密度值达到高峰,为35.839±4.929;与同时间点的正常组比较,均具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相比,第3、5、7天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JNK蛋白表达不同时点均高于正常组、低于模型组(P<0.05)。7.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KK4蛋白表达情况正常组可以在各个时间点可检测少量的MKK4蛋白表达,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MKK4蛋白的表达最强,第7天积分光密度值达到高峰,为20.806±1.662;与同时间点的正常组比较,均具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相比,第3、5、7天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MKK4蛋白表达不同时点均高于正常组、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第7天有显着性差异(P<0.05)。8.各组大鼠肺组织中P38与MKK4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实验各组的P38、MKK4蛋白表达的相关性r值均接近于1。除第3天敷胸膏高剂量组外,其余各实验组在各时间点P38与MKK4的蛋白表达的变化存在正相关(P<0.05)。9.各组大鼠肺组织中JNK与MKK4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实验各组的JNK、MKK4蛋白表达的相关性r值均接近于1。除第3天敷胸膏中剂量组、第5天正常组、第7天正常组外,其余各实验组在各时间点JNK与MKK4的蛋白表达的变化存在正相关(P<0.05)。10.各组大鼠肺组织中P38 mRNA不同时点的表达水平正常组可以在各个时间点可检测少量的P38 m RNA表达,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时点的模型组大鼠P38 m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具有显着性差异,第7天表达最强;高剂量组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相比,不同时间点P38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第3天和第5天有显着性差异(P<0.05)。11.各组大鼠肺组织中JNK m RNA不同时点的表达水平正常组可以在各个时间点可检测少量的JNK m RNA表达,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时点的模型组大鼠JNK m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具有显着性差异,第7天表达最强;高剂量组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相比,不同时间点JNK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第7天有显着性差异(P<0.05)。12.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KK4 m RNA不同时点的表达水平正常组可以在各个时间点可检测少量的MKK4 m RNA表达,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时点的模型组大鼠MKK4 m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具有显着性差异,第7天表达最强;高剂量组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相比,不同时间点MKK4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13.各组大鼠肺组织中P38与MKK4 m 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实验各组的P38、MKK4 m RNA表达的相关性r值均接近于1。除第3天敷胸膏低剂量组、第7天模型组、敷胸膏高剂量和中剂量组外,其余各实验组在各时间点P38与MKK4 m RNA表达的变化存在正相关(P<0.05)。14.各组大鼠肺组织中JNK与MKK4 m 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实验各组的JNK、MKK4 m RNA表达的相关性r值均接近于1。除第3天正常组、模型组、敷胸膏中剂量组,第7天模型组、敷胸膏中剂量组外,其余各实验组在各时间点JNK与MKK4 m RNA表达的变化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1.通过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光镜下肺组织病理及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肺组织中IV病毒载量,验证乙醚麻醉下滴鼻接种15LD50甲型流感病毒FM1株0.1ml,可以成功建立IV感染Wistar大鼠幼龄鼠肺炎模型。2.清肺通络膏能明显减轻IV感染肺炎大鼠的一般状态及肺组织炎症损伤,改善大鼠肺组织病理和肺指数。其治疗作用与抑制IV感染大鼠肺组织P38/JNK MAPK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有关。其中高、中剂量组在病变过程中第3、5、7天对P38、JNK、MKK4表达的抑制作用优于低剂量组。3.建立了清肺通络膏中6种有效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通过验证该方法稳定、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清肺通络膏质量控制及含量测定的方法。
刘伟[7](2013)在《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症状和治疗的合理用药》文中研究说明1.上呼吸道感染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本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本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常继发支气管炎、
郑倩倩[8](2012)在《大蒜油抗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快、传染性强等特点,曾多次造成世界范围的大流行,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对于流感的防治,目前还没有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较理想的方法。大蒜油有防治冠心病、酒精性脂肪肝、杀菌、抗癌、杀虫等多种功效,其抗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鼠肝炎病毒、生殖器疱疹的研究已经有了初步进展,但大蒜油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还未见报导。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的细胞和动物模型,对大蒜油的抗流感病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大蒜油用于流感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1、流感病毒的增殖:将0.2mL人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以下简称流感病毒)接种于10日龄的鸡胚尿囊腔内,于34℃孵育箱里孵育44-48h,每日照检,收获前放于4℃冰箱6h。无菌吸取尿囊液,接种于下一代鸡胚,方法同上,直至尿囊液中流感病毒的血凝滴度>1:128。然后将符合条件的尿囊液混匀,-80℃保存备用。2、大蒜油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体外研究:常规培养MDCK细胞,采用细胞病变法(CPE)和四甲基偶氮哗盐比色法(MTT),测定大蒜油对MDCK细胞的毒性,确定其最大无毒浓度(TCo)和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半数细胞培养感染量(CCID50)。然后分预防作用组、直接作用组、抗病毒吸附组和抗生物合成组四种加药方式,每种加药方式中包括空白对照、病毒对照、溶剂对照[二甲基亚砜(DMSO)]、阳性药对照(利巴韦林)和不同浓度的大蒜油实验组,分别计算大蒜油的抗流感病毒有效率(ER)和治疗指数(TI),并研究大蒜油在MDCK细胞株上的抗流感病毒作用。3、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取10只18-20g昆明小鼠,雄性,将50μL流感病毒滴鼻接种小鼠,4d后将小鼠处死,挑选感染体征严重者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肺中的流感病毒RNA,将检测阳性的肺上清在鸡胚尿囊腔内扩增,将血凝滴度最高的含病毒尿囊液接种于下一代小鼠。比较各代小鼠对流感病毒的适应情况,直至小鼠出现明显的感染体征,取肺研磨制成匀浆,获得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并检测其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o)。将10LD5o的病毒液接种于小鼠,建立流感病毒的小鼠感染模型,观察模型小鼠的一般活动状态、体质量变化、肺部病变,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切片,计算肺指数,FQ-PCR检测病毒RNA。4、大蒜油对流感小鼠的预防作用和死亡保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7个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病毒对照、溶剂对照(玉米油)、阳性药对照(盐酸金刚烷胺)、大蒜油低剂量组、大蒜油中剂量组和大蒜油高剂量组,首先构建小鼠流感病毒模型(除空白对照组)。然后根据分组不同灌胃给予不同受试物,逐日观察大蒜油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一般活动状态、体质量的影响。接种病毒7d后取肺,计算肺指数的差别,HE染色观察肺部病变,FQ-PCR检测肺中流感病毒RNA。接种病毒14d后计算各组染毒小鼠的死亡率和生存时间,判断大蒜油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5、大蒜油对流感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7个组,方法同4,观察大蒜油对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功能、NK细胞活性的影响,测定小鼠血清中TNF-α, IFN-γ和IL-10的含量。6、统计学方法:使用excel数据库和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均为a=0.05。结果1、流感病毒在鸡胚尿囊腔内传代4次后,血凝滴度>1:128。2、大蒜油体外抗病毒实验结果表明,48h后,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CCID5o为10-3/0.1mL,大蒜油对MDCK细胞的TCo为0.13mg/L,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5.87m∥L。大蒜油预防作用组抗流感病毒的最佳浓度为0.1mg/L,ER为72.5%,高于阳性药对照(P<0.05);在直接作用组,抗流感病毒的最佳浓度为0.13mg/L,ER为51.4%,低于阳性药对照(P<0.05);抗病毒吸附组中,随大蒜油浓度增加,抗病毒ER增加,最佳浓度为0.001mg/L,但是比阳性药对照低(P<0.05)。抗病毒吸附组的大蒜油的TI值最高,为7159,预防作用组、直接作用组和抗病毒吸附组中,大蒜油的TI值均高于阳性药对照(P<0.05)。3、将流感病毒在小鼠体内连续传4代后,小鼠出现明显感染体征,获得了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小鼠经鼻的LD50为10-2.41/0.05mL。将10LD50的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滴鼻接种于小鼠后,小鼠出现呼吸急促、皱毛蜷缩、食欲减退、活动迟缓等体征,70%的小鼠死亡;小鼠肺部充血明显、炎细胞浸润,肺指数增大;FQ-PCR检测流感病毒RNA结果均为阳性。成功建立了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4、大蒜油对流感小鼠的预防作用和死亡保护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病毒对照组小鼠相比,灌胃大蒜油的小鼠一般状态较好,状态评分于第8d高于病毒对照(P<0.05),体质量于第7d有回升趋势。大蒜油组小鼠的肺指数有小于病毒对照组的趋势,肺部病变较轻,流感病毒RNA量较少。大蒜油组小鼠死亡率较低,平均生存时间均长于溶剂对照组(P<0.05)。5、大蒜油对流感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大蒜油中剂量组的小鼠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高于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大蒜油高剂量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高于空白对照、病毒对照、溶剂对照、阳性药对照和大蒜油低中剂量组(P<0.05)。血清中TNF-a含量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蒜油低、中、高3个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FN-y和IL-10含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病毒对照、溶剂对照和阳性药对照组(P<0.05)。结论1、大蒜油体外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作用,且安全性较高。这与大蒜油较强的阻断流感病毒侵入细胞的作用有关,也与其一定的杀病毒作用有关。2、大蒜油在小鼠体内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其机制与小鼠NK细胞活性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有关。
彭波[9](2011)在《沙白肺炎合剂对反复SP感染老龄大鼠肺脏TNF-α、IFN-γ等因子的调节作用》文中提出目的(Objective):通过观察沙白肺炎合剂对反复肺炎链球菌感染老龄大鼠肺脏TNF-a、IFN-γ、IL-8等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沙白肺炎合剂在老年慢性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Methods):1、选用实验SD雄性青年大鼠20只和老龄大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青年空白对照组、青年模型组、老龄空白对照组、老龄模型组、沙白肺炎合剂高剂量组、沙白肺炎合剂低剂量组、罗红霉素组。2、实验造模采用气管切开,用微型注射器直接向气管内注射菌液,在1个月内让实验大鼠反复3次感染肺炎链球菌,使其肺炎病程延长的方法造模。3、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大鼠体重、活动度、摄食等一般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在实验用药6天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对部分组织进行匀浆,取肺组织匀浆上层清夜,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肺组织中TNF-α、IFN-γ、IL-8等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测量。对另一部分肺组织通过HE染色,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并对病理损伤进行判定。结果(Results):①老龄中药低剂量组与老龄西药组、老龄中药高剂量组TNF-a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老龄西药组、老龄中药高剂量组、老龄中药低剂量组大鼠肺组织IFN-γ水平相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③老龄模型组和青年模型组肺组织有损伤,老龄组损伤更明显:老龄中药高、低剂量组和老龄西药组对肺组织有保护作用,肺组织损伤较轻。④肺炎大鼠模型肺组织中,IL-8有较强的表达,其水平高低与炎症严重程度成正比;沙白肺炎合剂各组和西药罗红霉素一样,对肺组织IL-8水平有调节作用。结论(Conclusions)沙白肺炎合剂对反复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老龄大鼠模型肺组织的炎性因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降低肺组织中TNF-a、IFN-γ、IL-8等炎性因子水平,对肺组织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还能改善实验大鼠链球菌肺炎后的体重,改善营养状态。
苏丽湘[10](2010)在《蒿芩清胆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的疗效观察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观察蒿芩清胆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同时从细胞学水平上探讨蒿芩清胆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特点,验证中医的辨证论治的疗效,阐明蒿芩清胆汤治疗湿热型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机理,同时反证温病湿热证的本质,从而指导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法:病例组及对照组均为同时期岭南地区的居民,病例组为确诊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患者,共40例,经辨证为外感湿热证,分为中药治疗组(30例)及西药治疗组(10例);正常对照组10例,为同时期健康人群。中药治疗组给予蒿芩清胆合剂,西药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分别进行治疗3天。观察病例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特点,比较病例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的值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同时从退热时间、症状改善、总体疗效及免疫指标变化等方面比较中、西药治疗组的疗效。结果:1.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的特征:①症状特点:患者除发热之外,尚有恶寒(32例)、咳嗽(20例)、咽痒咽痛(30例)、咽部充血(32例)、鼻塞(28例)等湿热阻肺表现;尚有胸脘痞闷(28例)、纳呆恶心呕吐(28例)等湿热中阻表现;有身重倦怠(35例)、头重头晕(35例)等湿热病邪郁于肌表、阻滞气机表现;大便溏(15例)、小便短赤(26例)等湿热蕴结下焦表现;三焦证候具见。②免疫学改变:治疗前湿热证患者各项免疫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CD3%、CD4%较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CD4/CD8、NK%较正常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蒿芩清胆汤的治疗效果:①退热时间:中药组的平均退热时间为2.22天,西药组的平均退热时间约3.02天,中药组与西药组退热时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总体症状缓解情况:治疗后第二天,患者证候积分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四天,患者证候积分水平与治疗前、西药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临床疗效:中药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100%;西药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其次,从不同层次的疗效比较,中药组较西药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免疫学指标:中药组治疗后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与治疗前相比,从均数变化趋势来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NK%较治疗前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岭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的特点为内外湿相合,三焦证候具见。以阳热怫郁、气机不畅为基本病机;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湿热证患者发病期免疫功能显着下降。2.蒿芩清胆汤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患者的治疗上具有退热时间短、起效快、总体证候改善明显、疗效肯定等优点。从本次研究中,蒿芩清胆汤治疗前、后T淋巴亚群及NK%无明显变化,中、西药两种治疗方法对T细胞亚群及NK的影响没有差异。
二、大蒜合剂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蒜合剂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1)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祖国医学对免疫功能方面的认识 |
1.1 祖国医学对免疫功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 祖国医学对免疫概念的历史渊源 |
1.3 祖国医学中的医药在增强免疫功能的研究及应用 |
2.西医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方面的研究 |
2.1 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概况 |
2.2 现代医学中的免疫功能监测研究 |
2.3 目前淋巴细胞亚群研究进展 |
2.4 现代医学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研究 |
第二部分 淋巴细胞亚群与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
1.临床实验设计方案 |
1.1 病例选择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3.统计指标 |
4.统计方法 |
5.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分析比较 |
5.2 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比较(均数±标准差) |
5.3 服用不同免疫抑制剂与未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均数±标准差) |
5.4 不同证型间的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均数±标准差) |
6.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的肾炎免疫力低下患者用药经验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2.1 医案资料来源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2.3 医案的预处理 |
2.4 医案信息纳入方法 |
2.5 医案信息采集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3.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4.讨论 |
4.1 王钢教授辨证思想挖掘讨论 |
4.2 王钢教授的治疗大法特色数据挖掘讨论 |
4.3 王钢教授治疗选方的数据挖掘讨论 |
4.4 王钢教授治疗用药配伍特征数据挖掘分析 |
5.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5.1 创新点 |
5.2 不足之处 |
5.3 研究展望 |
第四部分 典型医案 |
医案一: 慢性肾炎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案 |
医案二: 慢性肾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肺炎案 |
医案三: 慢性肾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案 |
医案四: 慢性肾炎合并病毒性肺炎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二 图表范式对照表 |
附录三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附录四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
附录五 治法频次频率分布 |
附录六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附录七 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西医认识 |
1 西医学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鱼金注射液中单药及复方的研究概况 |
1 鱼腥草的研究概论 |
2 金银花的研究概论 |
3 鱼金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药效学研究 |
前言 |
1 鱼金注射液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结果 |
1.4 讨论 |
2 鱼金注射液解热、抗炎、镇咳、祛痰作用等药效学试验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动物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2.4 小结 |
2.5 讨论 |
3 结论 |
4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型)内外合治法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基于规范操作流程的肺炎敷背散外敷治疗小儿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肺炎敷背散治疗小儿肺炎的技术操作规范的文献研究 |
1.文献检索 |
2.文献整理 |
3.文献分析 |
4.形成并制定肺炎敷背散外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技术操作规范初稿 |
5.专家问卷调查 |
(二)基于规范操作指导的肺炎敷背散敷背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
讨论 |
一、中医学——对于肺炎喘嗽的认识 |
二、西医学——对于小儿肺炎的认识 |
三、立法依据 |
四、方药分析 |
五、疗效分析 |
六、体会 |
七、不足之处及展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5)岗藿抗感汤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古代文献研究 |
1.1.1 古代医家对病名的认识 |
1.1.2 古代医家对流行性感冒的病因的认识 |
1.1.2.1 正气不足为本病的内因 |
1.1.2.2 外感六淫、戾气为本病的外因 |
1.1.3 古代医家对流行性感冒的病机的认识 |
1.1.4 古代医家对流行性感冒的治则治法的认识 |
1.1.4.1 解表法 |
1.1.4.2 和解法 |
1.1.4.3 清热法 |
1.1.4.4 泄下法 |
1.2 现代中医药文献研究 |
1.2.1 单味中药的抗病毒研究 |
1.2.2 组方的抗病毒研究 |
1.2.2.1 汤剂组方的抗病毒研究 |
1.2.2.2 针剂治疗 |
1.2.2.3 颗粒剂治疗 |
1.2.2.4 胶囊剂治疗 |
1.2.2.5 口服液治疗 |
1.2.3 针灸推拿及其他治疗 |
1.3 西医学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 |
1.3.1 流感病毒概述 |
1.3.2 抗病毒治疗 |
1.3.2.1 M2离子通道蛋白抑制剂 |
1.3.2.2 NA抑制剂 |
1.3.2.3 广谱抗病毒药物 |
1.3.2.4 流感疫苗 |
1.3.3 诊断及实验室检查 |
1.3.3.1 诊断 |
1.3.3.2 病毒的检测 |
1.3.3.2.1 标本收集 |
1.3.3.2.2 实验室检测方法 |
1.3.3.2.2.1 核酸检测 |
1.3.3.2.2.2 免疫学检测 |
1.3.3.2.2.3 病毒分离与鉴定 |
1.3.3.3 外周血象及胸部X线检查 |
1.4 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发病及用药的特点 |
1.4.1 岭南地区的地域、气候、体质特点 |
1.4.2 岭南地区的用药特点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内容 |
2.1.1 病例来源 |
2.1.2 病例选择标准 |
2.1.2.1 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 |
2.1.2.1.1 需要考虑诊断为流感的情况: |
2.1.2.1.2 确诊标准 |
2.1.2.2 纳入标准 |
2.1.2.3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 |
2.2.2 治疗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3.1 症候疗效观察指标 |
2.2.3.2 退热疗效测定 |
2.3 统计方法 |
2.4 统计结果 |
2.4.1 样本量的计算 |
2.4.2 治疗前各项资料分析 |
2.4.2.1 性别统计 |
2.4.2.2 年龄分布 |
2.4.2.3 治疗前各组体温对比 |
2.4.2.4 治疗前各症状比例 |
2.4.2.5 治疗前症状评分 |
2.4.2.6 三组流感患者血分析 |
2.4.3 治疗后各项资料 |
2.4.3.1 治疗后纯中药组各项症状评分 |
2.4.3.2 治疗后磷酸奥司他韦组各项症状评分 |
2.4.3.3 治疗后中药+磷酸奥司他韦组各项症状评分 |
2.4.3.4 三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值比较 |
2.4.4 退热时间 |
2.4.5 三组疗效评价 |
2.4.6 病原学资料 |
2.4.6.1 三组病原学分布 |
2.4.6.2 H1、H3、IBV三组流感患者症状评分的对比 |
2.4.7 药物经济学对比 |
2.4.8 不良反应事件 |
2.5 统计结果评价分析 |
2.5.1 一般资料分析 |
2.5.2 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
2.5.3 三组间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
2.5.4 病原学分析 |
2.5.5 总体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本研究结果讨论 |
3.2 岗藿抗感汤概况 |
3.2.1 方解 |
3.2.2 岗藿抗感汤的前期研究 |
3.2.3 岗藿抗感汤的优势 |
3.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清肺通络敷胸膏干预流感病毒诱导大鼠肺炎P38/JNK MAP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IV诱导大鼠肺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附论文图片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清肺通络敷胸膏干预IV诱导肺炎大鼠体重及肺指数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敷胸膏干预IV诱导大鼠肺炎P38、JN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附论文图片 |
讨论 |
小结 |
论文四 HPLC法测定敷胸膏中六种成分的含量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一:P38、JNK 及 MKK4 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中医药调控研究进展 |
综述二:小儿肺炎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症状和治疗的合理用药(论文提纲范文)
1. 上呼吸道感染概述 |
2. 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理 |
3 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检查 |
4 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分类 |
5 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合理用药[1] |
6 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
6.1 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是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办法: |
6.2 一般的护理: |
7 要注意抗上呼吸道感染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7.1 第一个问题就是不按病因、病原体的盲目用药。 |
7.2 很多人从来不考虑选用药物的针对性和它的敏感性。 |
7.3 是“三不考虑”。 |
7.4 治疗必用激素: |
(8)大蒜油抗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 流感病毒 |
二 机体抗流感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 |
三 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一 材料 |
二 方法 |
结果 |
一 流感病毒的增殖 |
二 大蒜油抗流感病毒的体外实验 |
三 流感病毒动物模型的制备 |
四 大蒜油对流感小鼠的预防作用和死亡保护作用 |
五 大蒜油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 |
讨论 |
一 大蒜油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体外研究 |
二 流感病毒动物模型的建立 |
三 大蒜油对流感小鼠旳预防作用和死亡保护作用 |
四 大蒜油对流感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结论 |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沙白肺炎合剂对反复SP感染老龄大鼠肺脏TNF-α、IFN-γ等因子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部分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 |
1.3 实验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反复肺炎链球菌感染性大鼠模型制备 |
2.3 给药方法及剂量 |
2.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2.4.1 一般指标 |
2.4.2 肺组织病理切片制作 |
2.4.3 肺组织TNF-α、IFN-γ等炎性因子的测定 |
2.4.4 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IL-8含量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指标的观察结果 |
3.1.1 各组大鼠存活率统计分析(表1) |
3.1.2 各组大鼠死亡原因分析(表2) |
3.2 各组大鼠体重水平的变化 |
3.3 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NF-a水平的变化 |
3.4 各组大鼠肺组织中IFN-γ水平的变化 |
3.5 各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比较 |
3.6 肺组织免疫组化检测IL-8结果 |
讨论部分 |
1、中医学对老年肺炎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 |
1.2. 病机认识 |
2、现代医学对老年肺炎的认识 |
2.1. 老年人患肺炎的危险因素 |
2.1.1. 解剖结构及肺功能变化 |
2.1.2. 免疫功能下降 |
2.1.3. 口咽部细菌寄殖增加 |
2.1.4. 其他基础疾病 |
2.2 老年CAP的临床特点 |
3、动物模型 |
3.1 造模方法的选择 |
3.1.1 文献报道的造模方法 |
3.1.2 本实验采用反复感染的造模方法 |
3.2 模型评价标准 |
3.3 动物模型致病菌的选择 |
3.3.1 老年肺炎的常见的致病菌 |
3.3.2 肺炎链球菌(SP)与老年肺炎 |
4、实验中所用西药的选择 |
4.1 造模时选用左氧氟沙星控制急性感染 |
4.2 实验中选用罗红霉素作为对照药物 |
4.2.1 罗红霉素的抗炎作用 |
4.2.2 罗红霉素的免疫调节作用 |
4.2.3 罗红霉素在呼吸系疾病中的使用 |
5、沙白肺炎合剂方药讨论 |
5.1 方解 |
5.2 现代药理研究 |
5.2.1 单味药物功效研究 |
5.2.2 复方研究 |
6、沙白肺炎合剂对老年慢性肺炎的作用机理分析 |
6.1 沙白肺炎合剂体现了"培土生金"的治疗方法 |
6.1.1. "培土生金"法的定义 |
6.1.2. 历代医家重视"培土生金"法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
6.2 沙白肺炎合剂还通过"调补宗气"达到治疗目的 |
6.2.1、宗气与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
6.2.2 宗气的生成及功能正常依赖于脾胃 |
6.3、 IFN-γ |
6.3.1. IFN-γ研究概况 |
6.3.2 沙白肺炎合剂对IFN-γ的调控作用 |
6.4. TNF-α |
6.4.1 TNF-α概况 |
6.4.2 沙白肺炎合剂对TNF-α的调控作用 |
6.5 IL-8 |
6.5.1 IL-8研究概况 |
6.5.2 沙白肺炎合剂对IL-8的调控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病因病机认识 |
2 临床研究情况 |
2.1 分型论治 |
2.2 中药针剂 |
2.3 中药复方 |
2.4 治未病 |
2.4.1 未病先防 |
2.4.2 已病防变 |
3 实验研究进展 |
3.1 模型研究 |
3.1.1 细菌性肺炎模型 |
3.1.2 支原体肺炎模型 |
3.1.3 卡氏肺囊虫肺炎模型 |
3.2 中药药理研究情况 |
3.2.1 黄芩苷 |
3.2.2 大蒜素 |
3.2.3 毒素清 |
3.2.4 芩百清肺浓缩丸 |
3.2.5 理肺通络合剂 |
3.2.6 保元汤 |
3.3 药理机制 |
3.3.1 抗病原微生物 |
3.3.2 抗炎作用 |
3.3.3 抗毒素 |
3.3.4 调节免疫功能 |
3.3.5 改善机体微循环 |
3.3.6 止咳化痰平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照片 |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蒿芩清胆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的疗效观察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章.西医对病毒性疾病的认识及防治现状 |
一.西医学对病毒性疾病的认识 |
二.西医对病毒性疾病的防治现状 |
第二章.中医对病毒性疾病的认识及防治 |
一.古代医家对外感热病的认识 |
二.现代中医对外感热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抗病毒中药及复方的现代研究 |
四.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特色及优势 |
第三章:岭南温病湿热证研究 |
一.岭南地区与湿热病邪的关系 |
二.历代医家对岭南湿热证候的认识及治疗 |
三.湿热证病机的现代研究 |
四.岭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湿热证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临床病例 |
1.病例来源及分组 |
2.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治疗方法 |
6.1 临床观察项目 |
6.2.实验观察项目 |
6.3.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
二、实验材料与实验步骤 |
1.实验药品和试剂 |
2.实验仪器 |
讨论 |
一、岭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特征及免疫学改变 |
1.1 岭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特征 |
1.2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
二、蒿芩清胆汤对岭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的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 |
2.1 临床疗效特点 |
2.2 蒿芩清胆汤的组方特点与岭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候 |
2.3 蒿芩清胆汤的临床应用 |
2.5 蒿芩清胆合剂对湿热型上呼吸道病毒感的免疫调节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大蒜合剂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 [1]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D]. 郭小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研究[D]. 陈梦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型)内外合治法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慧.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基于规范操作流程的肺炎敷背散外敷治疗小儿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D]. 刘同心.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岗藿抗感汤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D]. 洪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5)
- [6]清肺通络敷胸膏干预流感病毒诱导大鼠肺炎P38/JNK MAP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D]. 郝欧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1)
- [7]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症状和治疗的合理用药[J]. 刘伟. 黑龙江医药, 2013(04)
- [8]大蒜油抗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D]. 郑倩倩. 山东大学, 2012(02)
- [9]沙白肺炎合剂对反复SP感染老龄大鼠肺脏TNF-α、IFN-γ等因子的调节作用[D]. 彭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1)
- [10]蒿芩清胆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的疗效观察及机理研究[D]. 苏丽湘.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