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处理间具有组间相关关系的不平衡试验中确定草场与牲畜反应差异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戈建珍[1](2021)在《果园农药对白三叶青贮品质及其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提出
蒲小剑[2](2021)在《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文中研究说明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营养价值和草产量仅次于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该牧草用途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白粉菌(Erysiphales)作为一类普遍而重要的专性生物营养型病原菌,可严重降低红三叶草产量与品质,限制其在草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阐明白粉菌对红三叶生理生化、内源激素和细胞结构的影响并验证抗白粉病TpGDSL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首先对感白粉病品种(岷山红三叶)和×抗白粉病品种(“甘农RPM1”红三叶)的杂交F2代进行抗病性评价,并建立白粉病抗性分离群体,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测定白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群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结构变化;利用F2代群体的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克隆由转录组分析得到的红三叶抗白粉病相关候选基因TpGDSL,同时构建p HB-GDSL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粉病病原菌为三叶草白粉菌(Erysiphe trifoliorum);人工接菌后抗病材料的电导率(EC)先升高后降低、感病材料持续升高,接菌15 d时感病材料EC较接菌前增加3.57倍。抗病材料的相对含水量(RWC)先降后升,感病材料持续降低,接菌15d时感病材料的RWC含量较接菌前减少了31.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分别在接菌后第7 d和11 d升高,随后降低,其最高值分别为534.43±10.07 U·g-1·min-1 FW、411.73±4.08 U·g-1·min-1 FW、136.53±1.00 U·g-1·min-1 FW和32.02±0.57 mg·g-1。接菌第15 d的丙二醛(MDA)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是接菌前的4.84和5.38倍。接白粉菌后第1和7 d,抗病材料的玉米素(ZR)、茉莉酸(JA)与水杨酸(SA)含量出现两个峰值,感病材料接菌第1d后增加,之后持续降低。抗病材料的ABA含量先升后降,感病材料的变化趋势相反。抗病材料的ZR、JA、SA与ABA含量的分别在接菌第7 d、1 d、7 d和1 d时最大,其值分别为12.23±1.27 ng·g-1、15.55±0.30 ng·g-1、124.82±1.68 ng·g-1、483.50±125.50 ng·g-1,分别较接菌前增加3.52、0.93、1.60和1.04倍。接菌后红三叶抗病材料内源激素变化幅度大于感病材料,表明抗病材料中白粉菌对红三叶体内内源激素的效应更明显。2.抗病红三叶单株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宽,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蜡质含量均极显着高于感病材料(P<0.01),分别高16.13%、22.29%、29.99%与85.90%;抗病材料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增大、栅栏组织加厚、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更紧密有序,感病材料的海绵组织厚度显着增加、海绵细胞排列松散混乱。白粉菌侵染增加了细胞壁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其中抗病材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羟脯氨酸糖蛋白含量略高于感病材料。3.白粉菌侵染后抗性差异红三叶代谢中DEGs分别富集在苯丙烷途径、甲醛戊酸途径、木质素和木酚素途径与硫代葡萄糖苷等代谢途径。CHRs、C2H2、HAD、MYB、b ZIP和MADS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SA与IAA通路中相关基因AXR1、CYP、CAND1和PPR-like可能在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中具有积极作用。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类、磷酸酶、腈水解酶及GDSL脂肪酶等家族中DEGs分别富集23、20、18、14与2条。木质素代谢途径中PAL、C4H、4CL和BGL、ABA调控路径中NAD(P)-binding Rossmann-fold、赤霉素代谢途径中2-氧戊二酸/铁(II)依赖双加氧酶及JA合成前体12-Oxo-PDA等基因均参与调控红三叶的防御过程。转录组分析显示红三叶GDSL同源基因有较高的本底表达和差异表达倍数,Log2(FC)为10.62,本研究选择GDSL基因进行研究。4.克隆得到编码366个氨基酸,全长1101bp的TpGDSL基因。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GDSL基因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6.47%。TpGDSL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1776H2704N470O561S15,相对分子量为40.9672kD,理论等电点(p I)为4.39,正、负电荷残基为20和35,不稳定系数为31.38,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81.01。TpGDSL编码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TpGDSL蛋白主要包括36.34%α螺旋(Alpha helix,Hh)、4.10%β转角(Beta turn,Tt)、17.49%延伸链(Extended strand,Ee)、及42.08%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Cc)。该基因翻译的蛋白均由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覆盖,覆盖率和可信度分别达82%和100%。本试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过表达载体p HB-GDSL转入模式植物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16 lines T1代阳性转基因种子,为TpGDSL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李杰霞[3](2021)在《黄河源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两种扰动的响应》文中指出高寒草甸裸露斑块的出现导致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而裸露草甸斑块的扩大连通是高寒草甸退化的主要表现。高寒草甸景观空间指标的详细描述,对于理解高寒草甸退化及其景观破碎化的过程,将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为有效的高寒草甸科学管理提供依据。高寒草甸的景观格局演变始终受到自然和人类因素的影响,且其变化在各个阶段或不同尺度的驱动因素不同。本研究利用微观样地尺度下双因素三水平控制试验(即高原鼠兔数量和刈割强度因素分别设置为高、中、无三个干扰水平)的低空超细分辨率无人机(UAV)影像和宏观县域尺度的1972年-2019年13期卫星影像,研究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的景观动态变化,结合Arc GIS 10.7软件技术对无人机影像和卫星影像进行解译,并利用FRAGSTATS4.2景观生态分析软件提取景观破碎度指数,分别分析不同尺度下研究区裸露草甸斑块景观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引起裸露草甸斑块景观破碎化的驱动因素,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在不同尺度的退化高寒草甸上,高原鼠兔数量比放牧强度更能引起裸露草甸斑块的扩大及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2)微观样地尺度下,高原鼠兔密度和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的面积和其他景观破碎化指标均有显着的相关性影响。高密度高原鼠兔和重度刈割的交互效应组对高寒草甸破碎度的影响最大,依次为中密度高原鼠兔的单因素效应组、对照组、高密度高原鼠兔的单因素效应组、其他三个交互效应组、中等刈割的单因素效应组和重度刈割的单因素效应组。(3)微观样地尺度下,在不受高原鼠兔干扰的小区,裸露草甸斑块的总面积相对于初始面积减少了112.05 m2,而其他效应小区的草甸裸露斑块总面积相对于初始面积增加了126.37 m2。在高密度高原鼠兔和重度刈割情况下,裸露斑块面积的最高增长率为89.02%。高原鼠兔的单因素效应超过了刈割干扰和高原鼠兔的交互效应。刈割的单因素效应低于高原鼠兔密度干扰和重度刈割的交互效应,但高于高原鼠兔干扰和中等刈割的交互效应。当刈割强度从中等强度增加到高强度,高密度高原鼠兔干扰(14只高原鼠兔/小区)对裸露草甸面积的影响增加了5倍。高原鼠兔密度对斑块的数量、面积和比例指标的影响比刈割处理更显着,刈割扰动对景观形状指数、形状指数、分维数、连通指数和最近邻指数的影响远远超过高原鼠兔的扰动。(4)微观样地尺度下两种干扰的交互效应中,当刈割强度一致时,裸露草甸斑块的景观破碎化程度随高原鼠兔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景观破碎化程度随刈割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原鼠兔洞穴数量的变化与裸露斑块面积呈正相关关系(R2=0.538),且P<0.01,每个小区的高原鼠兔洞穴变化与裸露斑块占景观面积的比例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2=0.541),且P<0.01。(5)宏观县域尺度下河南县1972年-2019年的13期影像的景观破碎度指数显示其平均破碎度较低,平均为5.73。裸露草甸斑块破碎度平均为3.37,健康草甸的平均破碎度最低,只有0.67。在自然扰动因素中,地形因素中坡向对裸露草甸斑块的面积及破碎度影响最大,其次为坡度,地形、海拔;气象因素中的年均风速对退裸露草甸斑块的面积及破碎度影响最大。(6)气象因子中,年均风速与裸露草甸斑块呈正相关关系(R2=0.6943,P<0.01),即年均风速越高,高寒草甸退化越严重,裸露草甸斑块的面积越大。但景观破碎度指数与风速因子的关系呈负相关关系(R2=0.3921,P>0.05)。(7)在海拔因子中,景观破碎度指数(LFI)与海拔分布在3201-3300米、4101-4200米和4201-4300米之间的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呈反比例关系(R2=0.5164,R2=0.6606,R2=0.6948),且差异极显着(P<0.01),与分布在3401-3500米和3901-4000米之间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呈正比例关系(R2=0.6693,R2=0.4721),且差异极显着(P<0.01)。在坡向因子中,分布在半阳坡、半阴坡和阴坡的裸露草甸斑块面积与总的裸露斑块面积呈正比(R2=0.9913;R2=0.9698;R2=0.9629),且差异极显着(P<0.01)。在坡度因子中,分布在缓坡地、滩地、陡坡地的裸露草甸斑块面积与总的裸露斑块面积呈正比(R2=0.9369;R2=0.8581;R2=0.5368),且差异极显着(P<0.01)。
白乌云[4](2021)在《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羊草是欧亚草原东部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原优势种之一,分布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在对异质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发生了丰富的种内变异。羊草具有混合繁殖策略,快速的根茎克隆繁殖是其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和生存空间,成为草地群落优势种的关键。然而就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种内变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以野外原位观测为主的种内变异研究无法区分遗传变异和表型可塑性对种内变异的相对贡献。本文以不同地理来源66份羊草材料为试验材料,采用非破坏性研究方法,在同质园栽培条件下研究羊草种内变异,将可塑性的影响排除在外,并通过分析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母环境效应影响,试图揭示羊草对地理和气候因子的大尺度长期适应机制。主要发现如下:(1)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羊草性状的种内变异总体表现为: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表型性状。表型性状中,叶长变异最小,茎长变异最大;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中,单向最大扩展距离的变异最小,扩展面积的变异最大;根茎子株相关性状中,克隆生长率的变异最小,母株根茎克隆增加倍数的变异最大。羊草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总体表现为:表型(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质量性状。内蒙古中部地区羊草遗传多样性相对最高,综合值较高的优良羊草种质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省西部和内蒙古中部地区。(2)羊草种内变异是对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原生境气候对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影响顺序为:表型(单株产量)(29)根茎繁殖(29)母株抽穗率(29)母株分蘖。气温+降水量综合因子是导致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最重要气候因子;其次为平均气温和低温因子,尤其是低温和温差对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不可忽略,低温和较大日温差显着抑制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纬度是影响羊草性状种内分化的最重要地理因子。纬度增加显着抑制羊草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随纬度增加、经度减小和海拔升高,羊草呈叶片小型化、植株矮小化和根茎克隆繁殖力减弱趋势。(3)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通过调节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关系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力茎长、株高、叶宽和叶片大小是显着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重要地上部性状,表现为羊草茎长越长、植株越高大、叶片越宽大,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也相应越强。原生境地理和气候除了直接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以外,通过影响营养生长,并通过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之间的正反馈调节关系间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4)临近休眠前的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最重要时期,且这一关键时期的克隆生长受原生境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秋末果后营养期,羊草输出大量根茎子株,并加快根茎扩展速度,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羊草这一克隆生长关键时期的表现受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显着影响,表现为来自低纬度、气温较高、降水量相对充沛、温差变化较小生境的羊草,在生长季后期输出更多的根茎子株,克隆生长率更高,根茎扩展更快,可见生长季末期输出大量冬性枝条和根茎加速向外扩展是羊草长期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进化结果。(5)植物内源激素参与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羊草根茎不同部位中检测出IAA-Asp等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8种,18个比较组中的8个比较组中5类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存在显着差异。12-OH-JA-Ile、CH3O-IAA和IAA-Asp在根茎节中的含量显着高于根茎节间和根茎水平芽,根茎节中SA随根茎克隆繁殖力增强而呈下降趋势。根茎节是羊草根茎克隆生长最重要的部位,其植物激素调控下的分化活性和分化选择决定羊草种群生存发展策略。
马天[5](2021)在《苜蓿干燥剂及防霉剂的高效配方技术及作用原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探讨可加快苜蓿干草干燥及防霉处理为目标,通过对干燥剂和防霉剂的研究,探索添加剂作用机理,最终确定适用的添加剂,为相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从喷施不同干燥剂对苜蓿干燥速率、营养成分的影响和干燥剂对苜蓿茎叶结构的喷施作用;以及添加不同防霉剂对霉菌的抑制效果、防霉剂对不同贮藏天数营养成分的影响,复合防霉剂对干草捆贮藏不同天数的霉菌种类及数量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喷施复合干燥剂F1即1%碳酸氢钠+1%碳酸钠+2%碳酸钾后,苜蓿在干燥速率、营养品质以及价格等方面表现较好,为大田生产所需的最佳复合干燥剂比例。(2)苜蓿在喷洒干燥剂后,其叶的上下表皮结构被溶解、破坏,细胞之间发生分离,呈间断性分布,茎秆表现为细胞与组织之间产生间隙,维管束及髓射线均被破坏,从而加快了苜蓿的干燥速度。(3)通过抑菌试验确定最适防霉剂为复合防霉剂f1、f22、f25。苜蓿干草喷施复合防霉剂在贮藏60d后,添加复合防霉剂的高水分处理组f25即0.3%丙酸钙+0.3%丙酸钠+0.4%双乙酸钠在营养品质方面(CP、EE、NDF、ADF)明显要优于未添加的高水分处理组CKh,但与低水分组CKl之间差异不大(P<0.05)。(4)高水分苜蓿干草在喷施防霉剂后打捆能够有效抑制霉菌种类及数量,与低水分处理后的霉菌数量、种类差异不大,添加复合防霉剂处理后能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
卜振鲲[6](2021)在《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生产性能及瘤胃微生物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草地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天然牧草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料来源。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典型草原为试验地,以天然牧草产品为试验材料,分别加工成干草草捆、草颗粒和全混合日粮颗粒。开展了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和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产能和瘤胃微生物影响的研究,旨在为我国天然草产品的研发和利用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得出如下结论:(1)草颗粒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放牧组与干草组(P<0.05);各组间胴体长、胴体宽、骨重、眼肌面积和GR值间显着不差异(P>0.05);草颗粒组羊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显着高于放牧组和干草组(P<0.05),干草组与草颗粒组剪切力显着低于放牧组(P<0.05);草颗粒组十五碳酸、二十四碳烯酸、n-6/n-3与必须氨基酸的含量显着高于放牧组(P<0.05)。(2)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后可显着提高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全混合日粮组肉羊的增重、胴体重及屠宰率显着高于放牧组和草颗粒组(P<0.05),分别提高了27.56%、33.11%、5.73%和24.57%、40.85%、8.61%;各组间羊肉营养成分差异不显着(P>0.05);全混合日粮组羊肉剪切力、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低于放牧组和草颗粒组,分别下降12.09%、4.77%和8.48%、8.30%。(3)各组肉羊瘤胃细菌菌群在门水平均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群,属水平均以理研菌科RC9(Rikenellaceae_RC9)、F082及普雷沃菌属_1(Prevotella_1)为优势菌群,饲喂草颗粒和全混合日粮显着降低瘤胃细菌多样性(P<0.05),且日粮营养水平与物理形态可调控瘤胃细菌群落结构。综上,草颗粒可显着提高肉羊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增加羊肉中氨基酸总含量与鲜味氨基酸含量;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后可显着提高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并可降低羊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何妤如[7](2021)在《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渔业经过数年发展,先后解决了“捕鱼难”、“养鱼难”及“吃鱼难”等问题,奠定了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关治理手段也不断完善。渔业领域主要矛盾已从基本温饱和生计问题,转向更高层次的生境、人权、产权和公平等维度。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渔业伦理研究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我国现代渔业治理体系中更强调管理和法律等“硬”手段,忽视了伦理道德的“软法”作用。当前政府和民间推行的多项渔业活动已呈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现代多目标治理场景需要引入价值判断加以权衡。如果说关涉伦理的讨论在中国过去的渔业治理中只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那么到了新时代,伦理研究就好比是万事俱备下的那股“东风”。传统渔业管理关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制度突破。政策和法律固然重要,但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病”。它可以将电鱼、毒鱼、偷渔者绳之以法,却无法强制要求渔民必须善待生态环境、关心鱼类福祉。它可以明示、预防、规范和校正渔业的行为和后果,却无法指导渔业利益相关方的道德行为选择。它可以为失海渔民提供各类政策保障,却无法弥合渔民海洋纽带被切断后的心理创伤。它可以依照科学模型和数据制定总可捕量(TAC)目标,却无法对渔家妇女在职业、情感和生活上的遭遇加以同情和关心。正如决定技术的往往是非技术因素,涉渔法律和政策不应被指望能解决所有问题。倘若文化、伦理不能发挥价值规训作用,那么政策和法律也终将失范。当前,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公正已为时代大势所趋,现代渔业治理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以便从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治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实际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会渗透到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可持续、负责任渔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明确性的规则指引,在治理中开展价值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以及不断涌现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让形而上学的价值回溯变得更为必要而迫切: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是什么?伦理判断有哪些原则和标准?何种治理才是伦理意义上具备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治理?如何破解渔业治理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中国怎样利用已有道德资源和智慧应对渔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反思当前出现渔业生态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尝试建构渔业伦理的理论体系,详述渔业伦理的由来、定义、主要原则和类别。将抽象的伦理考量运用于对治理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符合渔业价值的治理范式,从渔业治理的“元层次”,谈到相关现代治理理论,再到针对治理实践的分析评估。现代渔业治理在追求各类目标时,容易陷入价值冲突的困境。本文针对治理实践中的普遍问题,提出“应然”层面的解决方案。伦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现代渔业治理。因此,文章结合中国本土的涉渔道德资源和渔业实际状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治理路径,以渔业领域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基础为导向,为推动渔业的“天人合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思路。伦理学是哲学中关于道德的价值系统。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从根本上触及了“为什么要对鱼谈伦理?”这一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论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的“人伦”语境,让“渔业”和“伦理”的结合有了学理上的支撑。道德共同体得到拓展,将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纳入道德考量范畴。但完全以生态为中心又会减损人类福祉,人与自然应当被视作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整体。“为己利TA”的价值取向既能为己谋福,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利TA(既有属人的“他/她”,又有属自然的“它”)因素,因而是渔业伦理所追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善。渔业资源是渔业存在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波动性、竞争性、整体性、多样性等五大特性。从价值构成上看,它在使用、生态和选择等层面具有功效价值,在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伦理、文化等层面具有非功效的内在价值。对渔业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而鱼类为人类所提供的多元价值是人类养护渔业资源的基础。养护伦理强调的是如何科学人道地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鱼类是否能够成为道德主体、权利主体甚至是诉讼主体成为环境伦理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鱼的道德地位与福利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渔业的伦理维度涉及“渔业”和“伦理”的互动关系。鱼类依次满足了人类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在享受水生动物开发权利的同时,理应履行与之对等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人类自身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福祉,须建立一套指导渔业行为、受到大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渔业伦理规范。渔业伦理以渔业现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研究对象,是指导渔业行为的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涉渔法律和伦理可共同为基于价值的渔业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渔业伦理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得到普遍认可并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德原则,对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开展事前指导和事后评判。在渔业伦理中,渔业正义是最高原则;渔业福祉、渔业自由和渔业公平是三大基本原则;而以《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为代表的伦理性国际文书,以及符合国家/地区具体渔况的纲要构成了具体原则。根据渔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性和所涉问题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社会伦理、产业伦理和科技伦理四大类别,这四大类在伦理要求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都应服从上述伦理原则。将伦理原则和要求融合进现代渔业战略管理过程,可能会产生“为善者诸事顺”的良心效应,从而实现治理的最终目的——“善治”。为克服多元价值冲突带来的治理障碍,元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研究治理现象背后的治理逻辑,寻求协同发展科层、市场和网络治理组合的最优解:当参与式治理导致监管过于复杂、进入无休止协商状态时,就启动科层模式;当科层模式无法触及所有渔业问题或获得渔业利益相关方广泛接受时,就开启市场或参与式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起作出最终决策的元治理者的角色。可持续渔业治理研究中涌现出诸多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其中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管理和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管理成为研究热点,前者主要聚焦渔业生态系统方法、预防性原则等整体思维,而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策略评估,正当性理论,系统治理等理念工具。在构建起理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新生物技术的实践伦理发展出的伦理分析矩阵,以及Rapfish评估工具,促进了对伦理原则遵守情况的考察,有助于为负责任渔业实践提供“良善之策”。现代渔业治理时常陷入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困境,众渔业利益相关方不得不在多项行动方针之间艰难行使选择权。遵循特定伦理原则选择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涉及违反其他某项伦理原则。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出现在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目标的决策选择过程之中。如何平衡现代人和未来人的资源利益是最首要、最核心的议题;渔业所涉水陆空间差异和相关社会生态问题构成了空间正义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人际关系中整体、长远利益与个体、短期利益的冲突影响到资源的公平分配,渔家妇女和小型渔业等弱势参与方应当得到更多的道德注意力。导致上述困境的原因既有人与人因抢夺野生资源所导致的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又有在人与鱼道德地位孰高孰低的辩难中掉入的激进环保主义陷阱,还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执行障碍。上述困境的破解之道不仅具有制度属性,也深刻地蕴含着价值属性。从制定目标,到开展决策,再到执行、监督和评估,伦理视角可渗透至治理的全部流程。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可从制定伦理目标和开展伦理决策着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丰富道德资源的支持。生态方面,我国渔业治理史就是一部鱼类资源养护史,古今实践中折射出关怀鱼类福利、师法自然等生态感悟。社会方面,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里蕴含着包括群体意识和互助伦理、涉渔组织的参与式伦理在内的道德及礼俗规范。“三渔”问题是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伦理性挑战,其本质是渔业的过密化,渔民的过溺化,以及渔村的过疏化。为解决渔业渔民渔村的问题,新中国开展了各项改革措施。新中国绿色渔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历程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探索、改革攻坚与走向成熟三大阶段。在气候变化、疫情冲击、渔业资源衰退、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渔业治理者迎难而上,实现生计型治理→发展型治理→可持续治理的价值飞跃,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伦理的中国特色可持续渔业发展道路,培育出政府元治理者主导下,科层、市场和参与式治理协同开合的多元治理形态,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立体复合、科技导向、体系健全、应兜尽兜的发展模式。随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断提升,中国渔业发展在收获伟大果实的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负责任渔业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贵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渔业治理中,我国各渔业利益相关方应本着福祉、自由和公正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渔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姜松[8](2021)在《斑节对虾适应低鱼粉蛋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及分子机制解析》文中提出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草虾、虎虾等,具有单个个体大、产量高、养殖利润大等特点,是世界主要养殖的对虾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主养对虾品种。近年来,由于鱼粉资源的全球范围内缺乏以及鱼粉价格的逐年攀升,斑节对虾养殖产业中饲料成本逐年加大,这严重压低了斑节对虾养殖的利润,制约了我国斑节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利用遗传育种的方法,选育出适合粗饲料(饲料中含有的鱼粉蛋白较低)养殖的斑节对虾优良新品种系,对我国斑节对虾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遗传育种工作中,准确估计不同家系的育种值,是开展良种选育的基本保证。分析不同家系在不同养殖条件下的转录组特性及肠道菌群结构,估计选育家系经济性状的表型和内在分子机制相关性,是遗传育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是开展优良品种选育的工作基础。本论文首先进行了不同含量的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的影响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含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专门化家系,通过对家系进行生长性能的评估以及遗传参数的估计,获得优良家系;利用F1代核心育种群体,构建F2代家系并进行遗传参数评估和形态差异分析,计算了斑节对虾耐粗饲料新品系F2代的育种值并通径分析方法分析F2代表型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体质量这一重要经济性状的贡献率;对筛选到的特定家系进行了不同饵料组间的转录组测序,获得了耐粗饲料性状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进行了特定家系的肠道菌群分析,比较了不同饲料组间斑节对虾肠道特定菌群菌群及多样性特点。具体结果如下:(1)以斑节对虾(0.85±0.02g)为试验对象,进行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饲料中浓缩脱酚棉籽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生长性能、肌肉成分、饲料利用、肝胰腺消化酶和抗氧化能力及肠道性状的影响,以期确定斑节对虾配合饲料中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根据斑节对虾营养需求,设计5种与对照饲料(饲料中鱼粉含量为30%)等氮等能饲料,饲料中浓缩脱酚棉籽蛋白用量分别为5%、10%、15%、20%、25%,分别替代16.67%、33.33%、50%、66.67%、83.33%的鱼粉,试验结果显示:在对虾饲料总蛋白含量充足的情况下,使用浓缩脱酚棉籽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其生长未受到明显影响,使用20%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试验组效果最好,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饲料系数分别为206.27±12.09%、2.01±0.14%、60.83±2.05%、62.03±5.38%、2.08±0.2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饲料系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使用66.67%的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饲料中的鱼粉,斑节对虾的生长性能不受影响,这为进一步进行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筛选奠定了数据基础。(2)利用试验一得到的最佳替代比例,制作了对照组(鱼粉含量为30%)和试验组(鱼粉含量为10%,浓缩脱酚棉籽蛋白含量为20%)两种饵料,以用36个斑节对虾家系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在两种不同蛋白水平饲料下的生长测试,试验时间为8周。结果显示:在相同饲料中,不同斑节对虾家系收获体质量存在显着差异,在绝对增重率方面,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种饲料饲喂表现最优家系比最差家系分别高出97.16%和95.46%。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种饲料饲喂下,斑节对虾平均存活率差异显着,分别为80.59%和77.88%。在生产性能方面,对照组和试验组中家系产量最高值比最低值分别高出100%和124.44%。10号和6号家系在不同饲料组中均排在前10%,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试验的研究结果为耐粗饲料养殖的斑节对虾新品种选育奠定了数据和材料基础。(3)本研究建立了36个斑节对虾家系,每个家系选取150尾斑节对虾,在对照组(Diet A,鱼粉蛋白水平为30%)和试验组(Diet B,鱼粉蛋白水平为10%,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水平为20%)两种饵料下混养56 d,分析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以及G×E互作效应。斑节对虾在Diet A组的生长性能优于Diet B组。在正常鱼粉蛋白饲料组中,斑节对虾体质量遗传力估计值为0.53±0.12,在试验组中为0.39±0.09,属高遗传力;存活性状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38和0.22,也表现为中高遗传力水平。两个饲料组间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G×E互作效应均表现为高度遗传相关(0.84-0.92),G×E方差组分与加性遗传方差组分比值均小于0.5,G×E效应均不显着。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斑节对虾的生长和存活性状在种饲料下存在一定差异,然而基因型与饵料条件的互作效应并不显着,由此认为在饲料鱼粉蛋白水平10%-30%的范围内,不需要针对不同的饵料条件建立不同的选育系。(4)采用全人工定向交尾方式,于2020年构建了15个斑节对虾第二代耐粗饲料品系的全同胞家系进行生长性状数据测定及遗传参数评估。斑节对虾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52-47.53%,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斑节对虾F2代群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力范围为(0.25±0.03)-(0.41±0.13),属中、高度遗传力。体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8±0.11)和(0.41±0.13)。生长性状间遗传相关性的评估结果均为高度正相关,其中体质量和体长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最高,为0.99,头胸甲宽和第一腹节高的遗传相关性最低,为0.71。生长性状表型数据间均呈显着相关,属中、高度相关。综上:斑节对虾F2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采用家系选育结合个体选育可获得较好的选育效果;生长性状间呈高度遗传正相关,可选择将体长和体质量作为选育的重点性状纳入综合选择指数中,其余的生长性状通过正遗传相关可获得间接选育效果,最终提高其生产性能。(5)开展了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饵料对斑节对虾特异性家系转录组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家系间比较),有586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上调表达基因520个,下调表达基因66个。进一步分析,获得差异最显着的Top 10 GO注释条目。结果表明,差异富集基因最显着的基因群主要涉及“蛋白质转运”、“蛋白质消化吸收”、“脂质吸收”等生物过程,“钙离子结合活性”、“G蛋白偶联受体”等信号转导的相关分子功能,位于“胞外区”、“细胞连接”等细胞部位。显着富集的KEGG调控通路也多为集中在蛋白质转运相关,包括“钙通路”、“谷氨酸能突触传导”等方面。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相关受体、调控蛋白及亚单位,吸收渗透调节中的各类通道蛋白、转运体,应激应答设计各类调控因子及酶等。(6)利用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构建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饵料下两个斑节对虾特异性家系肠道样品肠道菌群的基因测序文库,分析比不同鱼粉蛋白水平下斑节对虾肠道菌群生物丰富度及多样性差异。在属的水平下,不同饲料组中斑节对虾肠道菌群相对菌属分布情况存在差异,高鱼粉蛋白饲料组中斑节对虾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较高的菌属是醋酸杆菌(Cetobacterium)、幽门螺旋菌(Paeniclostrdium)和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等,而低鱼粉蛋白饲料组中丰度较高的菌属为肠杆菌(Enterovibrio)和假单胞菌(Plesiomonas)等。从不同家系间比较分析的结果来看,X家系斑节对虾肠道的优势菌门分别是变形菌门(58.23%)和厚壁菌门(31.75%),其他菌门丰度较低(5.00%以下),Y家系以拟杆菌门(57.12%)和梭杆菌门(22.54%)为主。X家系中与营养代谢和生长相关的厚壁菌门显着增加,通过提高肠道中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有望提高斑节对虾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对低鱼粉水平饲料的利用率。
纪栋[9](2021)在《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沼气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餐饮行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餐厨垃圾被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对生态造成了极大破坏。利用厌氧发酵技术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转化成可供人们使用的清洁能源沼气,不仅避免了餐厨垃圾所造成的污染,还可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本研究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开展了餐厨垃圾批量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餐厨垃圾半连续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并记录、分析产沼气性能,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产沼气性能差异。微生物部分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厌氧发酵系统的菌种进行分析,以探究厌氧发酵系统中不同条件和不同发酵时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性。本研究在处理餐厨垃圾的同时进行微生物的分析,为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并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以及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性的研究有一定指导作用,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餐厨垃圾批量厌氧发酵试验中,当温度为常温时,在发酵浓度为6%的条件下进行批量式发酵实验,产沼气性能最佳,发酵周期较为稳定,累积产气量为14.20L,累积产甲烷量为8.52L,最大日产气量为2500m L,此时的池容产气率为0.31m3·m-3·d-1,TS产气率为0.56L·(g TS)-1,VS产气率为0.35L·(g VS)-1;当温度为30℃时,在发酵浓度为6%的条件下进行批量式发酵实验,产沼气性能最佳,发酵周期较为稳定,累积产气量为19.10L,累积产甲烷量为11.46L,最大日产气量为2600m L,此时的池容产气率为0.43 m3·m-3·d-1,TS产气率为0.76L·(g TS)-1,VS产气率为0.47L·(g VS)-1;当温度为35℃时,在发酵浓度为8%的条件下进行批量式发酵实验,产沼气性能最佳,发酵周期较为稳定,累积产气量为32.70L,累积产甲烷量为19.62L,最大日产气量为7800m L,此时的池容产气率为0.73 m3·m-3·d-1,TS产气率为0.73L·(g TS)-1,VS产气率为0.54L·(g VS)-1;当温度为40℃时,在发酵浓度为10%的条件下进行批量式发酵实验,产沼气性能最佳,发酵周期较不稳定,累积产气量为37.90L,累积产甲烷量为22.74L,最大日产气量为7000m L,此时的池容产气率为0.84m3·m-3·d-1,TS产气率为0.58L·(g TS)-1,VS产气率为0.47L·(g VS)-1;当温度为45℃时,在发酵浓度为8%的条件下进行批量式发酵实验,产沼气性能最佳,发酵周期较不稳定,累积产气量为43.50L,累积产甲烷量为34.80L,最大日产气量为9100m L,此时的池容产气率为0.98m3·m-3·d-1,TS产气率为0.97L·(g TS)-1,VS产气率为0.72L·(g VS)-1。(2)餐厨垃圾半连续厌氧发酵试验中,在发酵温度为常温条件下,每天最大产气量为8.50 L,原料产气率(VS)最大为0.35 L·(g VS)-1,出现在有机负荷为3.00 g VS·L-1·d-1的阶段;在发酵温度为30℃条件下,每天最大产气量为23.50L,原料产气率(VS)最大为0.98 L·(g VS)-1,出现在有机负荷为3.00 g VS·L-1·d-1的阶段;在发酵温度为35℃条件下,每天最大产气量为27.00 L,原料产气率(VS)最大为1.13 L·(g VS)-1,出现在有机负荷为2.50 g VS·L-1·d-1的阶段;在发酵温度为40℃条件下,每天最大产气量为23.00L,原料产气率(VS)最大为0.96 L·(g VS)-1,出现在有机负荷为2.50 g VS·L-1·d-1阶段;在发酵温度为45℃条件下,每天最大产气量为27.00L,原料产气率(VS)最大为1.13 L·(g VS)-1,出现在有机负荷为3.00 g VS·L-1·d-1的阶段。不论在哪个温度下,发酵系统p H值变化总体呈现“先下降-后稳定-又下降”的趋势,基本稳定在7.8~8.3左右。厌氧发酵系统所产生的沼气中,甲烷含量总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当厌氧发酵系统逐渐趋于稳定时,所产生的沼气中的甲烷含量大致维持在55%~65%之间。(3)通过对细菌种群进行Miseq高通量测序,发现发酵开始后不同样本中的物种组成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OTU数目少于发酵前的OTU数目,且批量发酵系统中物种的丰度要大于半连续发酵系统。与发酵前的样本相比,物种丰富度指数有所上升,但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说明发酵浓度和温度均会影响发酵系统微生物群落特性。在发酵结束后,发酵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均呈下降状态,且发酵结束后的样本间组间物种差异性小于产气高峰时期的组间物种差异性。对于厌氧发酵系统的物种组成与相对丰度分析,在门水平上,在产气高峰时,批量发酵系统中的优势物种主要为Firmicutes(厚壁菌)、Bacteroidetes(拟杆菌)、Synergistetes(互养菌)等,半连续发酵系统中的优势物种除此之外,还有Thermotogae(热袍菌)、Proteobacteria(变形杆菌)、Cloacimonetes等。在目水平上,批量发酵系统中的优势物种主要为Clostridiales(梭菌)、Bacteroidales(拟杆菌)、Synergistales等,半连续发酵系统中的优势物种还有例如Petrotogales、Kosmotogales、Sphingobacteriales等在批量发酵中不处于优势的种群,在半连续发酵系统中却属于相对丰度较高的优势种群。在科水平上,发酵体系中有Porphyromonadaceae、Clostridiaceae_1、Synergistaceae、Rikenellaceae等物种为厌氧发酵系统内相对丰度较高的菌群,但在批量和半连续体系中含量有所差别,且在不同温度下的优势细菌种群也不尽相同。即使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不同发酵时期,物种群落结构也有很大差异,并呈现随着厌氧发酵周期的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点。(4)通过对古菌种群进行Miseq高通量测序,发现发酵结束后,半连续发酵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迅速减少,而批量发酵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虽也有下降,但总体仍有一定的保持。且相较于产气高峰期的指数,此时的各类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半连续发酵各类指数下降幅度远大于批量发酵样本的各类指数。相较于厌氧发酵产气高峰时期的物种组成,厌氧发酵结束后的物种组成有所改变,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在批量发酵中,当厌氧发酵处于产气量高峰时,Methanosarcinaceae(甲烷八叠球菌)的物种相对丰度在三个不同温度的样本中分别达到了51.90%、79.43%和81.39%,而当发酵结束时,Methanosarcinaceae(甲烷八叠球菌)的物种相对丰度在三个样本中则变为了78.80%、58.68%和46.69%,说明在批量发酵中发酵温度越高,发酵结束时的Methanosarcinaceae(甲烷八叠球菌)所占比例越低,而Methanosaetaceae(甲烷鬃毛菌)的相对丰度除了30℃条件降低到8.47%外,其余温度条件分别升高到了25.50%和45.51%。在半连续发酵中,Methanosaetaceae(甲烷鬃毛菌)的相对丰度比较高,处于优势种群,相较于产气高峰时期在三个半连续发酵样本中33.23%、26.84%、45.71%的相对丰度,当发酵结束时,相对丰度变为50.86%、85.54%和7.78%,而次优势种群Methanosarcinaceae(甲烷八叠球菌)的相对丰度变为了12.64%、8.43%和81.45%。除了优势种群外,非优势种群的物种相对丰度随着批量发酵的结束而减少,而非优势种群的相对丰度却随着半连续发酵的结束而增加。(5)通过综合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厌氧发酵系统在不同发酵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可以得出厌氧发酵微生物和厌氧发酵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造成了不同的厌氧发酵产气效果,即使是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发酵环境下、或者是批量发酵和半连续发酵之间、亦或是相同发酵条件下的不同发酵时期的相对丰度都并不相同,说明不同的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微生物为优势种群,反之,不同的优势种群又造成了不同环境下的产沼气效果差异。
王军亮[10](2020)在《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天然草地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达3.93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41%,居世界第三位。放牧草地面积为3.31亿hm2,占天然草地资源总量的84.27%,是农田面积的2.2倍,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草地资源类型。天然草地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寒带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而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植被覆盖率仅为40.4%,其中天然草地面积为5725万hm2,占植被覆盖总面积的85.1%,因而天然草地在维护新疆生态安全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时新疆放牧草地4800万hm2,是新疆37个牧业及半牧业县极其重要的物质资源和农牧民增收的主阵地,2019年底存栏食草牲畜4616.9万头(只),出栏4552.3万头(只),新疆的放牧草地是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人类生存环境、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新疆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超载过牧和、人为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干扰甚至掠夺式利用,导致我国放牧草地退化、沙化,养分固持作用减弱,涵养水源能力丢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服务功能衰退。甚至绝大部分放牧草地被毒害草、劣质植物滋生蔓延,鼠虫病害等生物灾害频发多发,导致放牧草地生产力下降、利用率降低,严重影响草原生产功能。近年来,放牧草地毒害草对牧民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这直接影响国家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效果及牧民的脱贫致富。因此,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放牧草地的主要毒害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危害严重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用传统的植物化学方法,对其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对后三种毒害草颗粒化替代山羊日粮中粗饲料,进行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目的是为减少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危害、发生,为综合防控和利用进行理论和技术上的技术支撑。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及危害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主要分布在伊犁州河谷草原、阿勒泰高山草原、阿克苏荒漠草原、乌鲁木齐市天山北坡草原、博州荒漠草原、巴州塔里木河沿岸荒漠草原、哈密荒漠戈壁草原等70多市县的放牧草地。毒害草种群分布中,主要以醉马芨芨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乌头(Aconitum)、橐吾(ligularia sibirica)、毒芹(Cicuta virosa)、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等9种毒害草为优势种,其危害面积约占毒害草危害总面积的80%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新疆东部干旱荒漠草原以醉马芨芨草和变异黄芪分布为主;新疆南部塔里木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流域以小花棘豆危害分布最广,昆仑山北坡高山草甸草原以黄花棘豆分布为主,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草原以马先蒿、唐松草、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新疆北部伊犁河谷草原和阿勒泰山高山草原以乌头、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可见,新疆天山东部、南部和北部地理地貌和气候特点的差异性,导致毒害草种群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尤其是毒害草种群在海拔1500-2500m垂直范围内分布广,且危害严重。调查发现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发生面积为682.06万hm2,其中轻度危害469.93万hm2,中度危害126.73万hm2,重度危害89.4万hm2,危害放牧家畜的主要毒害草约有44种。其中,在全疆分布造成危害的毒害草有9种,占毒害草总数的20.5%;北疆有25种;南疆有27种。每年数十万放牧牲畜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6亿元。2.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在南疆选择引起放牧家畜中毒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分离提取生物碱,并经GC-MS和UPLC-MS/MS联用仪检测分析,共鉴定出18种生物碱(GC-MS鉴定出6种,UPLC-MS/MS鉴定出12种)。骆驼蓬主要含鸭嘴花酮碱、骆驼蓬灵、骆驼蓬碱、6-甲基哈马兰、6-甲基哈尔满、哈尔明碱、促黑激素N-氧化物和野百合碱;白喉乌头主要含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醉马芨芨草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黄花棘豆检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倒千里光裂碱、次乌头碱、毛果天芥菜碱N氧化物、克氏千里光碱;碎米蕨叶马先蒿主要含3-乙基石松胺、槐果碱、去甲基蝙蝠葛啡碱和9-甲氧基玫瑰碱。表明这些毒害草含有多种生物碱,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可能是这些生物碱共同作用的结果。3.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含毒害草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进食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但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与对照相比,添加毒害草制成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可明显提高山羊瘤胃内的乙酸浓度,同时提高山羊的血红蛋白浓度,试验中各处理间山羊血清中的谷氨酰转移酶、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均无显着差异;含10%黄花棘豆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血清中的钾、钠、氯、钙、镁和磷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但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显着升高。4.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按照地貌对新疆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提出毒害草的防控对策。对重要放牧地,优先保证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采用化学防控、轮牧和区域生物防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毒害草治理,辅之栽培草地建设;涵养水源地采用栽培草地与生物防控配合的方法实施;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沙漠化控制和荒漠化控制功能的生态功能区,对毒害草不进行防控,有条件时要进行科学种植与开发,发挥其生态修复功能;对于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畜产品加工和水文调蓄生态功能的毒害草防控主要采取人工与机械的物理防控方法、农牧结合、牧民定居、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防控。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治理的策略要充分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价值,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制和开发利用措施。一是要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不能简单采取清除或灭除的方法。二是要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三是要大力建设栽培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实现草畜平衡。四是要科学定位毒害草的利与害,挖掘毒害草的潜在利用价值,提升毒害草资源化利用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比较系统地调查了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的种类与分布,明确了主要优势毒害草种群的区域分布特点。通过对五种主要毒害草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成分的提取与分析,初步阐明其所含生物碱成分的种类;研究了毒害草颗粒化替代日粮中粗饲料对山羊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表明按照10%的比例添加制成的草颗粒对山羊的毒性作用较低。提出了新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对策,对指导新疆草地毒害草的科学防控和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二、在处理间具有组间相关关系的不平衡试验中确定草场与牲畜反应差异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处理间具有组间相关关系的不平衡试验中确定草场与牲畜反应差异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作物白粉病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
2.1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 |
2.2 白粉病研究进展 |
2.3 病原菌鉴定研究进展 |
3 寄主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3.1 转录组学 |
3.2 转录组学在寄主植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
4 植物抗病机制与GDSL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
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
4.2 植物结构抗性研究进展 |
4.3 植物内源激素抗病性响应研究进展 |
4.4 GDSL脂肪酶基因研究进展 |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
5.1 选题依据 |
5.2 主要研究内容 |
5.3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响应机制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白粉菌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病害症状观察 |
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1.4 病原菌rDNA-ITS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害症状与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
2.2 rDNA ITS片段的扩增与测序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生理基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接菌后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生理生化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的选择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样品保留时间?回归方程和决定系数 |
2.2 单因素处理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
2.3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
2.4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红三叶响应白粉菌侵染的结构抗病性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细胞结构变化规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粉病不同抗性红三叶叶片显微结构 |
2.2 不同红三叶抗性材料叶片组织结构特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叶片细胞壁成份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及TpGDSL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转录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测序样品准备和RNA提取 |
1.3 建库、测序及信息分析 |
1.4 测序数据质控与转录组组装 |
1.5 Unigene的注释 |
1.6 差异表达基因数字分析 |
1.7 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 |
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
2.2 转录组组装与注释 |
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2.4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GO富集分析 |
2.5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KEGG富集分析 |
2.6 白粉菌侵染红三叶叶片诱导的 DEGs的 Map Man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TpGDSL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红三叶TpGDSL基因克隆 |
1.2.2 构建表达载体 |
1.2.3 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TpGDSL遗传转化拟南芥 |
1.2.4 拟南芥T_1代阳性植株鉴定 |
1.2.5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 |
2.1 TpGDSL基因阳性克隆鉴定 |
2.2 TpGDS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
2.3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 |
2.4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
2.5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
2.6 TpGDSL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
2.7 转基因拟南芥T_1阳性鉴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黄河源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两种扰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景观破碎化的研究进展 |
1.2.2 景观指标的研究进展 |
1.2.3 景观尺度的研究进展 |
1.2.4 景观破碎度的提取方法 |
1.2.5 高寒草甸的研究进展 |
1.2.6 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的驱动因素 |
1.3 研究内容 |
1.4 科学问题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材料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形地貌 |
2.1.2 研究区气候 |
2.1.3 研究区土地利用及土壤 |
2.1.4 研究区高寒草甸的景观类型 |
2.1.5 研究区水文状况 |
2.1.6 研究区放牧情况 |
2.1.7 研究区高原鼠兔分布及危害面积 |
2.1.8 研究区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微观样地尺度的试验设计 |
2.2.2 宏观县域尺度的试验设计 |
2.3 景观指数的提取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高原鼠兔和刈割扰动对高寒草甸裸露斑块面积的影响 |
3.1 研究区域 |
3.2 试验设计 |
3.2.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3.2.2 数据处理方法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裸露草甸斑块面积的年际变化 |
3.3.2 高原鼠兔数量与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面积的影响 |
3.3.3 高原鼠兔数量与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影响的单因素效应 |
3.3.4 高原鼠兔数量与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影响的交互效应 |
3.3.5 高原鼠兔洞穴数量对裸露草甸斑块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裸露草甸面积和高原鼠兔数量关系的变化 |
3.4.2 刈割与实际放牧的区别 |
3.4.3 围栏对高原鼠兔洞穴数量的影响 |
3.4.4 高原鼠兔与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影响的阈值 |
3.5 小结 |
第4章 高原鼠兔和刈割扰动对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的影响 |
4.1 研究区域 |
4.2 试验设计 |
4.2.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4.2.2 数据处理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景观破碎度指标的差异 |
4.3.2 对照组的效应 |
4.3.3 高原鼠兔数量的单因素效应 |
4.3.4 刈割强度的单因素效应 |
4.3.5 高原鼠兔与刈割的交互效应 |
4.3.6 高原鼠兔洞穴对破碎度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景观指标变化与原始条件的关系 |
4.4.2 高原鼠兔洞穴数量对高寒草甸破碎化的影响 |
4.4.3 破碎度与退化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5章 宏观县域尺度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指标的时空动态变化 |
5.1 研究区域 |
5.2 试验设计 |
5.2.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5.2.2 数据处理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3.1 河南县的空间构成及其景观指标的动态变化 |
5.3.2 河南县全域健康草甸景观的时空变化 |
5.3.3 河南县全域裸露草甸斑块景观的时空变化 |
5.3.4 河南县全域城镇居民地景观的时空变化 |
5.3.5 河南县全域景观破碎度指数分析 |
5.4 讨论 |
5.4.1 不同地类的景观指标与景观破碎度的变化差异 |
5.4.2 健康草甸斑块与裸露草甸斑块的破碎度的差异 |
5.4.3 研究方法局限性的解决 |
5.5 小结 |
第6章 宏观县域尺度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6.1 研究区域 |
6.2 试验设计 |
6.2.1 数据采集 |
6.2.2 影像处理方法 |
6.2.3 外业调查与验证 |
6.2.4 数据处理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影响裸露草甸斑块破碎度的景观指数动态变化 |
6.3.2 气象因素的影响 |
6.3.3 地理因素的影响 |
6.3.4 人为影响 |
6.4 讨论 |
6.4.1 气象因子在宏观县域尺度的变化 |
6.4.2 地形因子在宏观县域尺度的变化 |
6.4.3 放牧对高寒草甸破碎化的响应 |
6.4.4 鼠害和放牧在微观样地尺度与宏观县域尺度下的变化差异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2.1 黄河源高寒草甸破碎化的过程 |
7.2.3 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破碎化的响应 |
7.2.4 其他因子对高寒草甸破碎化的响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羊草概述 |
1.2 羊草克隆繁殖策略 |
1.2.1 羊草繁殖策略 |
1.2.2 羊草根茎克隆可塑性 |
1.3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及影响因素 |
1.3.1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 |
1.3.2 植物种内变异的影响因素 |
1.3.3 植物种内变异机制 |
1.4 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4.1 气温升高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4.2 降水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4.3 气候变化驱动因子联合作用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7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地概况 |
2.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及其地理分布 |
2.3.1.1 羊草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
2.3.1.2 基于数量性状的羊草材料聚类分析 |
2.3.2 羊草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
2.4 讨论 |
2.4.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 |
2.4.2 羊草性状遗传多样性较高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原生境气候、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种内分化和分布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地概况 |
3.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2 G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3 B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4 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5 距离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原生境气候驱动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
3.4.2 原生境地理影响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
3.4.3 加强适应性管理,降低气候暖干化对羊草草原的影响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地上部性状对根茎克隆繁殖力的影响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地概况 |
4.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曲线拟合分析 |
4.3.2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
4.4 讨论 |
4.4.1 羊草营养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
4.4.2 羊草分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
4.4.3 羊草有性繁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一定权衡 |
4.4.4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调控机制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时间动态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地概况 |
5.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的时间动态 |
5.3.2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时间动态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秋末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 |
5.4.2 秋末果后营养期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关键时期 |
5.5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相关代谢组学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试验材料的典型性验证 |
6.3.2 代谢物检测结果 |
6.3.3 代谢物分类及功能注释 |
6.3.4 差异代谢物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4.1 IAA结合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
6.4.2 JA代谢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
6.4.3 植物内源激素互作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 |
6.5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苜蓿干燥剂及防霉剂的高效配方技术及作用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苜蓿干草生产研究现状 |
1.1.1 国内苜蓿干草生产研究现状 |
1.1.2 国外苜蓿干草生产研究现状 |
1.2 苜蓿干草干燥剂研究现状 |
1.2.1 干燥剂种类及适宜添加量 |
1.2.2 干燥剂作用机理 |
1.3 苜蓿干草防霉剂研究现状 |
1.3.1 霉变条件 |
1.3.2 防霉剂种类及适宜添加量 |
1.3.3 防霉剂作用机理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点及其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3.1 喷施干燥剂对苜蓿干燥效果的研究 |
2.3.2 添加防霉剂对苜蓿干草捆贮藏效果的研究 |
2.4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干燥速率的测定 |
2.4.2 茎叶结构的观察 |
2.4.3 营养指标测定 |
2.4.4 霉菌种类及数量检测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干燥剂干燥效果及其作用机理 |
3.1.1 干燥剂对苜蓿干燥速率影响的比较 |
3.1.2 干燥剂对苜蓿干草营养成分影响的比较 |
3.1.3 干燥剂对苜蓿干燥速率及品质影响的综合评价 |
3.1.4 复合干燥剂对苜蓿茎叶结构的影响 |
3.1.5 复合干燥剂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
3.2 苜蓿干草防霉剂防霉效果及机理 |
3.2.1 添加不同防霉剂对霉菌的抑制效果 |
3.2.2 防霉剂对不同贮藏天数苜蓿营养成分的影响 |
3.2.3 复合防霉剂对苜蓿干草捆霉菌数量的影响 |
3.2.4 复合防霉剂对苜蓿干草捆霉菌种类的影响 |
3.2.5 复合防霉剂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
4 讨论 |
4.1 喷施干燥剂对苜蓿干燥效果的影响 |
4.2 添加防霉剂对苜蓿干草捆贮藏效果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生产性能及瘤胃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天然牧草利用现状 |
1.3 天然草地利用方式研究进展 |
1.4 草产品加工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
1.4.1 草颗粒 |
1.4.2 天然青干草 |
1.4.3 全混合日粮 |
1.5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
1.5.1 瘤胃微生物概念 |
1.5.2 日粮水平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6 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及其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
2.2.2 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
2.2.3 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
2.3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2.3.1 试验动物 |
2.3.2 饲养管理 |
2.3.3 样品采集 |
2.4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牧草常规营养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2 采食量和生产性能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3 屠宰性能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4 肉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5 肉中营养成分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6 肉中脂肪酸测定及方法 |
2.4.7 肉中氨基酸测定及方法 |
2.4.8 瘤胃微生物测定及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
3.1.1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采食量的影响 |
3.1.2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3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3.1.4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肉中营养成分的影响 |
3.1.5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肉品质的影响 |
3.1.6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肉中脂肪酸的影响 |
3.1.7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肉中氨基酸的影响 |
3.2 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
3.2.1 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采食量的影响 |
3.2.2 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3 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3.2.4 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肉中营养成分的影响 |
3.2.5 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肉品质的影响 |
3.2.6 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肉中脂肪酸的影响 |
3.2.7 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肉中氨基酸的影响 |
3.3 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
3.3.1 瘤胃细菌群落的稀释性曲线 |
3.3.2 瘤胃细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分析 |
3.3.3 瘤胃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
3.3.4 瘤胃细菌群落的主成分分析 |
3.3.5 瘤胃细菌群落的聚类分析 |
3.3.6 瘤胃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分析 |
3.3.7 瘤胃细菌群落的冗余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
4.1.1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采食量的影响 |
4.1.2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4.1.3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中营养成分的影响 |
4.1.4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肉品质与屠宰性能的影响 |
4.1.5 不同加工方式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氨基酸、脂肪酸的影响 |
4.2 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
4.2.1 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2 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屠宰性能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
4.2.3 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肉品质的影响 |
4.2.4 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前后对肉羊氨基酸、脂肪酸的影响 |
4.3 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第二章 渔业伦理的理论建构 |
2.1 渔业伦理的立论基础 |
2.1.1 逻辑起点 |
2.1.2 资源养护 |
2.1.3 可持续利用 |
2.2 渔业伦理的概念、地位和原则 |
2.2.1 概念溯源及研判 |
2.2.2 学科关联 |
2.2.3 相关原则 |
2.3 基本分类 |
2.3.1 渔业生态伦理 |
2.3.2 渔业社会伦理 |
2.3.3 渔业产业伦理 |
2.3.4 渔业科技伦理 |
第三章 基于伦理的渔业治理范式分析 |
3.1 渔业治理的元层次 |
3.1.1 合法性与正当性 |
3.1.2 渔业元治理 |
3.2 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 |
3.2.1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理论 |
3.2.2 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治理理论 |
3.3 渔业伦理分析和评估 |
3.3.1 伦理分析矩阵 |
3.3.2 伦理评估工具 |
第四章 现代渔业治理的伦理进程 |
4.1 可持续渔业中的维度指向 |
4.1.1 时间维度 |
4.1.2 空间维度 |
4.1.3 人际维度 |
4.2 渔业治理之伦理难题 |
4.2.1 人与人的博弈 |
4.2.2 人与鱼的博弈 |
4.2.3 知与行的脱节 |
4.3 渔业治理之伦理突围 |
4.3.1 制定渔业伦理目标 |
4.3.2 开展渔业伦理决策 |
第五章 中国渔业治理的伦理议题 |
5.1 中国渔业道德基础与现代问题 |
5.1.1 中国传统智慧中的渔业伦理元素 |
5.1.2 中国现代渔业问题的伦理之维 |
5.2 中国现代渔业治理的绿色转型 |
5.2.1 发展阶段与模式进化 |
5.2.2 基于伦理的转型实践 |
5.2.3 未来发展的伦理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略语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斑节对虾适应低鱼粉蛋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及分子机制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水产动物育种值估计研究 |
1 育种值及其在育种中的重要性 |
2 育种值的估计方法 |
第二节 水产动物饲料蛋白质需求进展研究 |
1 水产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 |
2 饲料中蛋白质的转化效率 |
3 水产动物低鱼粉饲料蛋白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三节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
1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疾病与免疫中的研究现状 |
2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生殖与发育中的研究现状 |
3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生长与营养中的研究现状 |
4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毒理与抗逆中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水产生物肠道菌群的研究 |
1 生物肠道菌群来源及其作用 |
2 水生生物肠道微生物组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 |
3 影响水生生物肠道微生物的因素 |
4 水生生物肠道微生物群的生理和免疫作用 |
第五节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饲料 |
2.2 试验管理 |
2.3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蛋白源替代对对虾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
3.2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对斑节对虾肌肉成分的影响 |
3.3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消化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4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对斑节对虾肠道组织的组织学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对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 结果 |
3.1 不同饲料组中斑节对虾生长性状的表型参数 |
3.2 斑节对虾家系在不同饲料组中生长性能比较 |
3.3 斑节对虾家系存活情况 |
3.4 斑节对虾家系生产性能 |
4 讨论 |
第四章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饲料下斑节对虾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评估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生长性状统计 |
3.2 不同饲料组斑节对虾体质量和存活率的遗传参数和G×E效应 |
4 讨论 |
第五章 斑节对虾耐粗饲料选育品系F2 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亲本交配及催产 |
2.2 幼体培育及标记 |
2.3 生长性状数据采集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斑节对虾生长性状数据统计 |
3.2 生长性状表型相关及曲线拟合 |
3.3 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及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差异 |
4.2 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性及生长特点 |
4.3 生长性状的多性状遗传参数评估 |
第六章 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饲料组间斑节对虾转录组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斑节对虾家系构建及特异性家系的筛选 |
2.2 样品采集 |
2.3 RNA-Seq文库的制备与组装 |
2.4 基因的功能注释 |
2.5 DEGs的鉴定及富集分析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转录组测序及组装 |
3.2 基因功能及Nr数据库注释 |
3.3 GO功能注释 |
3.4 KEGG富集分析 |
3.5 差异基因统计 |
3.6 重要功能基因的筛选 |
4 讨论 |
第七章 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饲料组间斑节对虾肠道菌群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斑节对虾家系构建及特异性家系的筛选 |
2.2 样品采集 |
2.3 细菌总 DNA 提取及多样性分析 |
2.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
3 结果 |
3.1 质检结果与分析 |
3.2 OTU聚类分析 |
3.3 OUT韦恩图 |
3.4 两个饲料组下斑节对虾肠道菌群门水平菌落结构的影响 |
3.5 物种丰度聚类热图 |
3.6 Alpha多样性分析 |
3.7 Beta多样性分析 |
3.8 组间差异统计分析 |
4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9)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沼气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直接焚烧法 |
1.1.2 卫生填埋法 |
1.1.3 好氧堆肥技术 |
1.1.4 垃圾饲料化技术 |
1.1.5 协同处置利用技术 |
1.2 餐厨垃圾的研究概述 |
1.2.1 餐厨垃圾的产生 |
1.2.2 餐厨垃圾的特性 |
1.2.3 餐厨垃圾的危害 |
1.3 餐厨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
1.3.1 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 |
1.3.2 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
1.4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技术 |
1.4.1 厌氧发酵的原理 |
1.4.2 厌氧发酵的主要类型 |
1.4.3 影响厌氧发酵的因素 |
1.5 厌氧发酵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现状 |
1.5.1 厌氧发酵中的不产甲烷菌 |
1.5.2 厌氧发酵中的产甲烷菌 |
1.5.3 厌氧发酵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1.7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接种物与沼液 |
2.1.2 原料餐厨垃圾 |
2.1.3 试验试剂及仪器 |
2.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2.1 试验装置 |
2.2.2 厌氧发酵试验方法 |
2.2.3 项目测定及分析方法 |
2.3 餐厨垃圾批量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 |
2.3.1 发酵浓度对产沼气性能的影响 |
2.3.2 发酵温度对产沼气性能的影响 |
2.3.3 调节pH值对批量厌氧发酵进程的影响 |
2.3.4 批量发酵最适工艺条件分析 |
2.4 餐厨垃圾半连续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 |
2.4.1 温度对半连续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
2.4.2 有机负荷对半连续发酵过程的影响 |
2.4.3 半连续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变化 |
2.4.4 半连续发酵过程中的沼气甲烷含量分析 |
2.4.5 半连续发酵最适工艺条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细菌群落结构研究 |
3.1 试验测序与分析 |
3.2 试验方法与流程 |
3.2.1 高通量测序技术特点 |
3.2.2 Miseq高通量测序功能 |
3.3 厌氧发酵前(接种物)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3.3.1 数据质控及OTU基础分析 |
3.3.2 细菌群落 Alpha 多样性分析 |
3.3.3 细菌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
3.3.4 细菌群落样本聚类分析 |
3.3.5 细菌OTU及其分类学Heatmap分析 |
3.4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3.4.1 数据质控及OTU基础分析 |
3.4.2 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3.4.3 细菌群落物种注释分析 |
3.4.4 基于Unifrac的Heatmap分析 |
3.4.5 细菌群落物种多元化与相关性分析 |
3.5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结束后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3.5.1 数据质控及OTU基础分析 |
3.5.2 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3.5.3 细菌群落物种注释分析 |
3.5.4 基于Unifrac的Heatmap分析 |
3.5.5 细菌群落物种多元化与相关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古菌群落结构研究 |
4.1 试验设备与程序 |
4.1.1 试验测序与分析 |
4.1.2 试验方法与流程 |
4.1.3 古菌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 |
4.2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古菌群落结构分析 |
4.2.1 数据质控及OTU基础分析 |
4.2.2 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4.2.3 古菌群落物种注释分析 |
4.2.4 基于Uunifrac的Heatmap分析 |
4.2.5 古菌群落物种多元化统计分析 |
4.3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结束后古菌群落结构分析 |
4.3.1 数据质控及OTU基础分析 |
4.3.2 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4.3.3 古菌群落物种注释分析 |
4.3.4 基于Unifrac的Heatmap分析 |
4.3.5 古菌群落物种多元化统计分析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5.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10)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安全 |
1.1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2 天然草地畜牧业的生态安全 |
1.2.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
1.2.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
1.2.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 |
第二章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
2.1 天然草地资源特征 |
2.1.1 水分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决定草地在地表的分布 |
2.1.2 草原植物种群与特征 |
2.2 草地退化及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
2.2.1 天然草地退化 |
2.2.2 天然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
2.3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退化类型 |
2.3.1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 |
2.3.2 我国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及危害 |
2.4 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
2.4.1 自然因素 |
2.4.2 人为因素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调査研究 |
3.1 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与危害调查 |
3.1.1 北疆片区的基本情况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调查结果 |
3.2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及危害调查 |
3.2.1 南疆片区的基本概况 |
3.2.2 材料与方法 |
3.2.3 调查结果 |
3.3 讨论 |
3.3.1 北疆片区天然草地毒害草因生态环境差异而分布不同 |
3.3.2 放牧牲畜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区域性 |
3.3.3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危害严重,部分地区仍在持续 |
3.3.4 要更加重视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的生态价值 |
3.4 小结 |
第四章 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 |
4.1 采样地区基本概况 |
4.2 试验材料 |
4.2.1 植物来源 |
4.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3 生物碱提取与鉴定 |
4.3.1 生物碱提取 |
4.3.2 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检测 |
4.3.3 生物碱成分鉴定 |
4.4 结果 |
4.4.1 骆驼蓬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2 白喉乌头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3 醉马芨芨草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4 黄花棘豆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5 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检测结果 |
4.5 讨论 |
4.5.1 植物生物碱与毒性形成的关系 |
4.5.2 不同种类植物生物碱对动物毒性的种属差异 |
4.5.3 毒害草毒性成分检测技术比较 |
4.5.4 毒害草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3种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试验日粮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指标 |
5.2.4 数据统计 |
5.3 结果 |
5.3.1 干物质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变化 |
5.3.2 瘤胃内发酵性状的变化 |
5.3.3 血液指标的变化 |
5.4 讨论 |
5.4.1 毒害草经过适当加工可作为饲料来源 |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瘤胃发酵性状的影响 |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 |
6.1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现有虽技术 |
6.1.1 人工防控技术 |
6.1.2 机械防控技术 |
6.1.3 物理防控技术 |
6.1.4 化学防控技术 |
6.1.5 生物防控技术 |
6.2 天然草地毒害草治理策略 |
6.2.1 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 |
6.2.2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生态功能区 |
6.2.3 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 |
6.2.4 科学定位毒害草利与害,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
6.2.5 加大科技投入,避免草地恶化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名录 |
附录2: 新疆天然草地主要草原类型 |
附录3: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种类 |
附录4: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地理分布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在处理间具有组间相关关系的不平衡试验中确定草场与牲畜反应差异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果园农药对白三叶青贮品质及其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戈建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D]. 蒲小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黄河源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两种扰动的响应[D]. 李杰霞. 青海大学, 2021(01)
- [4]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D]. 白乌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5]苜蓿干燥剂及防霉剂的高效配方技术及作用原理研究[D]. 马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6]天然牧草产品对肉羊生产性能及瘤胃微生物影响的研究[D]. 卜振鲲.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7]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D]. 何妤如.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8]斑节对虾适应低鱼粉蛋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及分子机制解析[D]. 姜松.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9]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沼气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D]. 纪栋.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10]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D]. 王军亮. 扬州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