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建材产品的外观装饰与艺术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相然,姜继圣[1](1996)在《论建材产品的外观装饰与艺术处理》文中研究表明论建材产品的外观装饰与艺术处理烟台大学李相然,姜继圣现在许多企业在产品质量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有许多企业对产品的外观重视不够,使本来质量很高的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因此,建材产品的外观装饰与艺术处理,已成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问题...
唐浩[2](2010)在《废弃物在建筑和环境营建中的利用》文中研究表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工业、矿业和城市废弃物的产量巨大,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挤占城市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将这些废弃物用于建筑和环境营建,将为城市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但废弃物的营建利用存在着技术支持不足、利用过程复杂和人工与环境成本过高等问题,这使其在工程营建中的利用困难重重,因此必需解决废弃物营建利用的可操作性、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问题,才能使废弃物的营建利用变为可能。本文着重从废弃物营建利用的操作实施、技术的发展与选择、营建设计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首先,文章系统总结了20世纪以来废弃物营建利用思想的发展,明晰了各种废弃物营建利用技术和设计方法的思想基础,并通过对废弃物营建利用工程实例的分析,归纳出了一套适合利用废弃物营建的设计流程和施工管理方法;其次,通过对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废弃物营建技术的分析总结指出了废弃物营建利用技术障碍的根源和克服方式,以及如何选择可操作性较强、经济与环境收益较好的技术工艺的方法;再次,通过对废弃物设计方法的归纳以及环境、艺术、社会价值等的设计追求,得出了只有通过废弃物的营建设计才能提升废弃物利用价值的结论;最后,将上文得出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灾后特殊情况下废弃物的营建利用,进而再次证明上文得出的结论,也是本文研究成果粗浅的应用与实践。
郭姗[3](2020)在《绿色建筑表皮与城市色彩关系研究 ——以宝鸡人民公园路为例》文中认为色彩给人以精神和视觉美的享受,城市色彩以其特有的色彩语言来展现性格涵养与气质风貌。城市色彩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建筑、广告、景观、小品、公共设施等众多要素,建筑作为城市空间中最显着的核心标志,其表皮的色彩选择和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发展背景下,绿色建筑是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此研究背景下梳理国内外的城市色彩和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及实践,通过探索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继而分析得出设计方法,并以宝鸡市人民公园路为实践设计创作并得出结论。本次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城市建筑色彩规划措施和绿色材料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等相关理论。由理论分析实质,通过整理绿色建筑材料建立理论知识体系来解析绿色材料与城市色彩的内在联系。细化分类绿色建筑材料的类型结合其色彩并进行举例分析,从绿色材料与城市色彩的关系分析;再到建筑表皮材料和色彩的关联。层层递进分析影响建筑表皮材料的选择和色彩关系的光要素,列举材料物理数据并绘制图表分析不同材质的色彩效果得到一定规律。建筑材料的“色”受到光的影响,建筑材料的“质”也会受光的调节。由理论实质联系实际,对宝鸡人民公园路实地调研结果,对宝鸡从地域性、文化性两个方面分析宝鸡城市空间环境影响性质;重点结合结合宝鸡的气候光照条件以及历史风貌对城市色彩的影响,为宝鸡人民公园路区域城市色彩改造提供依据。对宝鸡人民公园路延街建筑表皮色彩和建筑表皮材料应用情况整理归纳,并设计出一份绿色建筑表皮材料和城市色彩提升设计导则,期望能为日后关于城市美学观念和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胡景山[4](2016)在《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以天津建材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源、环境压力日益明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都市建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建材产业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解决建材产业发展中的难题,用新的发展方式促进都市建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节能减排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分析都市发展与建材产业生命周期的关系和我国建材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了都市建材产业发展定位的CHB模型,指出都市建材出纳员应当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三中心、三载体、一基地、一平台”,明确了都市建材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方向。这三个中心分别是绿色建材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心、都市固体废弃物利用中心、节能减排环保中心;三个载体分别是都市发展的承载体、都市文化的蕴含体、都市景观的组成体;一个基地是建材产业生态化基地;一个平台是建材产品展示交易平台。论文采用定型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模糊生态评价模型,提出了模型的层次结构和指标体系,并以2008-2011年我国和天津市建材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模糊生态评价模型进行了生态评价分析。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价研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对生态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为指导建材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袁璐[5](2020)在《地域特色产业与文化资源结合的产品创新设计 ——以昭通镇雄源石天成系列产品为例》文中认为地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是结合地域资源与产业优势创造设计高附加值产品,关键在于怎样运用好“地域特色”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在市场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通过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进行产品创新设计以此来增加消费者的认同和体验,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已经获得大家的高度认可。结合地域特色产业与文化资源进行产品创新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的内涵,促进高效利用当地资源,缓解资源短缺等问题,从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云南昭通镇雄地域文化资源及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石材成为继煤矿后兴起的又一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源石天成是当地有一定代表性的地域企业联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石产业的发展状况,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中有产品品种单一,附加值低,资源短缺的问题需要解决。在得到企业支持的情况下本文通过调研镇雄石材产业以镇雄县源石天成石材经营有限公司和与其相关企业为具体对象,分析梳理出产业的特色资源及具体问题困境。通过对相关相似案例的研究找到可借鉴的经验方法,提出地域特色产业与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针对企业产品品种单一,附加值低,资源短缺的问题提出互联网+个性定制平台,小型生活化大众化创新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石雕艺术园地,建立品牌的设计策略。结合企业需求及研究方法进行设计实践。达到针对企业问题提出设计策略的目的,为地域产业在转型发展中设计高附加产品提供地域特色产业与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借鉴。
戈晓宇[6](2014)在《节约型园林背景下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大量堆积,从自然界物质能量循环的角度来看,这些废弃物是“错误时间错误地点的资源”。材料是园林建设的物质基础,在资源越发紧缺环境逐渐恶化的当代,园林材料的选用仍然以自然资源为主,园林建设仍然依赖对自然资源大规模高速率的攫取,亟需一种基于我国园林建设现状的切实可行的节材措施,采用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作为园林材料能够拓展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途径,改变传统建设模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这是本文研究目的之所在。我国大力发展循环型经济,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约型园林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主题,为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节约型园林要求在不缩小建设规模、不减少建设投资、不降低建设品质的前提下,最大化节约各种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本文对园林材料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并结合节约型园林的内涵提出了园林材料的应用策略。本文将现象学作为研究方法引入废弃物的应用研究之中,将材料本性与真实性的思辨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将建构逻辑作为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研究的核心内容,拓展了园林材料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的支撑。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应用的现状,首先将市政道路工程、建筑工程中对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其中能够适用于风景园林中的材料和工程技术。接下来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低材高用”的废弃物营建思想和“瓦爿墙”、“出砖入石”等建造工艺的研究,回溯了废弃物应用的历史。本文归纳了能够适用于园林中的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建材,对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途径和建构逻辑进行了研究,为园林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实际意义所在。本文归纳了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在应用中具有的节约价值、艺术价值和功能优化价值,结合作者参与的规划设计实践案例对价值的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并采用AHP方法对部分再生建材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价,为园林材料评价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本文提出了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实施框架,在园林建设程序的层面上增加了废弃物信息管理系统和基于LCA的园林材料评估程序,既融合了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应用的需要,又与我国园林建设的实际情况有较紧密的结合。针对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的非常规性,提出了规划设计原则和施工组织策略。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实施框架的建立能够在行业政策、信息管理、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层面形成对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应用的推动力。
夏艺[7](2017)在《G公司产品研发与创新管理流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并不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新产品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虽然我国在研发投入的量上占据世界领先位置,但在研发产出的质上与世界领先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在于大多数企业缺少科学、规范的产品开发和创新管理流程。本文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主流的四种产品开发管理流程方法——门径管理系统SGS、产品及周期优化法PACE、集成产品开发IPD和产品价值管理PVM为理论基础,在对人造石材企业G公司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现状以及R产品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起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后,详细分析了G公司在产品开发管理上的组织结构、流程制度、绩效激励以及工具方法等各方面的现状与不足。针对G公司在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业务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思想为逻辑来设计和推动G公司研发创新模式的变革。通过将国际优秀的产品开发管理流程的理念、工具和方法与G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确立G公司的创新战略,分析G公司在创新战略落地上的关键问题,重塑研发与创新管理流程体系,在新产品开发项目中实施和优化研发与创新管理流程。最终目标是打造一个全公司层面的开放的、合作的、创新的平台架构和流程系统,打破部门壁垒,让全公司的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到产品创新。在有限资源,既定的时间要求下,保证产品研发的质量,多、快、好、省的实现公司的创新战略,有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和善尽社会责任。
胡沈健[8](2006)在《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住宅装修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往的装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需要,整个行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由于我们在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上的不足,使得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选择怎样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和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对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住宅装修实践模式进行了回顾,然后从住宅装修模式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对现有装修产业化模式实践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我国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的定位,并针对各种模式分别论述了不同的实施策论。最后,对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的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李娟[9](2020)在《品牌真实性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品牌推崇是促进品牌与消费者良性互动,实现品牌价值共创的重要心理和行为基础;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和社交媒体的深入发展,品牌推崇对品牌的形象提升和市场核心能力的培育将发挥愈益重要的作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一个有着深远理论和实际意义的课题。本文选取品牌真实性问题为切入点,对品牌真实性如何影响形成良好的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机制和氛围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依据线索理论、怀疑理论、认知-情感-行为理论和精细加工理论构建了品牌真实性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整合模型,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结合绿色建材产品特点和绿色建材品牌的消费特点及现状,以绿色地板为实证,运用扎根理论提炼了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结构维度及语义量表;基于问卷调研所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PROCESS分析及单因素方程检验等方法检验了品牌真实性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理论假设;运用BP神经网络研究品牌真实性各维度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影响权重,识别出品牌真实性影响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关键维度。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品牌真实性由绿色属性、一般属性、品牌传承、品牌真诚和品牌象征五个维度组成。绿色建材品牌推崇有两个主维度:信念性绿色建材品牌推崇和行为性绿色建材品牌推崇。前者包括品牌建材属性和绿色建材属性两个子维度,后者包括购买意向、口碑宣传和竞争品牌抵制三个子维度。第二,绿色透明化正向影响品牌真实性。绿色透明化对绿色属性、一般属性、品牌传承、品牌真诚和品牌象征等子维度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绿色怀疑对品牌真实性具有显着负向影响。绿色怀疑对绿色属性和品牌真诚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对一般属性、品牌传承和品牌象征的负向影响不显着。第三,品牌真实性会通过自我-品牌联结的中介作用,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认知需要能调节自我-品牌联结在品牌真实性与绿色建材品牌推崇关系间的中介作用,表现为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式,即认知需要水平越高,品牌真实性通过自我-品牌联结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间接影响越强。第四,品牌真实性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品牌真实性各维度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影响强度不同,影响强度大小依次为绿色属性、品牌传承、品牌真诚、一般属性和品牌象征。绿色属性是品牌真实性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影响最大的维度,建材企业在与消费者进行品牌沟通时需特别重视绿色建材品牌绿色属性的真实性。绿色建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品类产品,本文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在于从品牌真实性的视角研究其对绿色建材这一特殊产品品牌推崇的影响因素和机理,丰富了品牌推崇的研究内容;界定了绿色建材品牌真实性和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内涵,明确了绿色建材品牌真实性和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构成维度;建构了品牌真实性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影响模型,揭示了绿色怀疑、绿色透明化、自我-品牌联结和认知需要在品牌真实性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影响机理中的作用;运用神经网络构建了品牌真实性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仿真模型,识别了品牌真实性影响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关键维度。
倪文岩[10](2009)在《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引下,为解决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尖锐矛盾,本文结合广州城市发展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广州旧城历史建筑的现状、特点和多元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参考和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历史建筑再利用的观点。通过对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内涵和本质的剖析,本文进一步从设计和实施运作两个层面展开了相关的策略研究。在设计层面,以何镜堂先生提出的“两观三性”为理论基础,推衍出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策略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地域性三大原则,继而以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理论为基础,从空间布局、形式表达和技术支持三个层面建立起完整的设计策略体系。在实施运作层面,以经济学的利益平衡原则为指导,立足历史建筑再利用项目的全过程展开实施运作策略体系的建制。通过两个层面的深入研究,并结合对策略的适应性分析,形成了一套适合广州的、全面而切实可行的历史建筑再利用策略体系。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绪论部分是提出问题。笔者立足旧城改造中广州所面临的文化危机,提出了历史建筑再利用的主要观点,并围绕此观点的相关概念对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基础、方法及研究框架进行了简要论述。第二部分是立足广州现实的基础研究。首先对广州旧城及其历史建筑的特点和实际破坏状况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进而回顾了广州历史建筑从保护到再利用的相关实践,对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弊端展开总结与反思,并更进一步指出历史建筑再利用对于广州城市科学发展方面的现实意义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理论研究,包括理论体系构成与策略体系建构两个方面。首先,本文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理论依据,认为再利用是由最初的修复观念发展而来一种更为成熟的保护观念。之后,从历史建筑的价值观、生命观、核心思想、基本特征及目标体系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理论构成。在策略体系建构方面,引入整体性、动态性和地域性三大原则和场所理论,构建了设计策略体系的基本框架;引入利益平衡原则为指导,对实施运作策略体系进行了建构。第四部分是整体策略体系的建立,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研究的立足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适应广州及其历史建筑的自身特点;另外则是科学严谨的实践总结与理论归纳。其中第四、五、六章主要从空间布局、形式表达和技术支持三个层面建立起完整的设计策略体系,并对策略体系中的设计模式与广州不同类型历史建筑之间的适应性进行了具体的研究,通过对广州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策略的可行性。第七章主要从转变政府观念与职能、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权属整合与重新建构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再利用项目实施运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而建立了一套贯穿实施全过程的整体运作机制。最后结论部分,总结和回顾了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体系框架,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的展望。
二、论建材产品的外观装饰与艺术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建材产品的外观装饰与艺术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2)废弃物在建筑和环境营建中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对象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本文的框架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废弃物利用思想 |
2.1 可持续发展思想影响下废弃物利用思想的发展 |
2.1.1 废弃物末端治理的思想 |
2.1.2 废弃物资源化的思想 |
2.1.3 利用废弃物的思想 |
2.1.4 可持续发展思想影响下的废弃物利用思想发展综述 |
2.2 从整体角度探讨废弃物利用的思路 |
2.2.1 废弃物利用层次思想的局限性 |
2.2.2 整体角度探讨利用废弃物营建的思路 |
2.3 废弃物在建筑环境中的利用设计思想 |
2.3.1 废弃物设计思想 |
2.3.2 废弃物营建设计的思想来源 |
2.3.3 废弃物营建设计的意义 |
2.4 小结 |
第三章 废弃物营建利用的操作实施 |
3.1 废弃物营建利用的工程实例分析 |
3.1.1 瑞典学生公寓 |
3.1.2 BeZED, London, UK |
3.1.3 Sheffield 土壤中心(英国) |
3.1.4 vicarage 牧师住宅重建,Birmingham,UK |
3.2 利用废弃物的营建过程 |
3.3 增强废弃物营建利用可操作性的措施 |
3.3.1 以获取废弃物的进程为准绳确定设计施工的计划安排 |
3.3.2 根据废弃物利用组建营建团队 |
3.3.3 采取适用于废弃物营建利用的管理模式 |
3.4 选用废弃物的具体实施 |
3.4.1 增加废弃物利用可操作性的回收物资选择 |
3.4.2 分析废弃物利用的成本与收益 |
3.4.3 选用材料 |
3.4.4 储存 |
3.5 小结 |
第四章 废弃物营建利用技术的发展与选择 |
4.1 从粉煤灰的利用看废弃物建材生产技术 |
4.1.1 粉煤灰建材生产技术 |
4.1.2 影响废弃物建材生产的技术问题 |
4.1.3 废弃物建材生产技术类型的归纳与选择 |
4.1.4 再生建材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 |
4.1.5 总结 |
4.2 从粉煤灰的利用看废弃物直接用于工程营建技术 |
4.2.1 粉煤灰直接用于工程营建的利用技术 |
4.2.2 废弃物工程营建技术 |
4.3 废弃物利用技术的总结 |
4.3.1 废弃物利用技术的发展 |
4.3.2 废弃物利用技术的可操作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废弃物的营建设计 |
5.1 废弃物在营建设计中的价值 |
5.1.1 物质功能价值 |
5.1.2 信息价值 |
5.2 延续与转换——废弃物价值的实现方式 |
5.2.1 废弃物营建设计的设计本质——形式与功能 |
5.2.2 重新使用——废弃物物质功能的延续 |
5.2.3 废弃物物质功能的转换 |
5.3 生态、社会与艺术——废弃物营建设计的追求与实现 |
5.3.1 对环境和生态价值的追求与实现 |
5.3.2 对社会价值的追求与实现 |
5.3.3 对艺术价值的追求与实现 |
5.3.4 废弃物营建设计的价值导向 |
5.4 小结 |
第六章 废弃物在震后营建中的利用 |
6.1 救援时期的废弃物营建利用 |
6.1.1 紧急救援阶段抗震棚的建造 |
6.1.2 应急救援阶段简易房的建造 |
6.2 震后重建时期废弃物的利用 |
6.2.1 以原始建筑材料的形式利用 |
6.2.2 将废弃物回收后直接用于建筑和环境营建 |
6.2.3 作为生态恢复的环境载体 |
6.3 废弃物震后营建利用的操作实施 |
6.3.1 建立“废弃物信息管理与交换系统” |
6.3.2 震后废弃物的管理 |
6.4 小结 |
附录 |
附录一:固定剂的种类及其来源 |
附录二:废旧建筑材料与构件的再利用的工程实例 |
实例一:Ft. McClellan 陆军基地木构营房的拆除(Alabama) |
实例二:海军总部庭院景观设计(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USA) |
实例三:天津宾水西道建筑废弃物填埋场堆山工程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工程项目情况 |
致谢 |
(3)绿色建筑表皮与城市色彩关系研究 ——以宝鸡人民公园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城市色彩现状 |
1.3.2 国内外绿色建筑现状 |
1.4 研究框架 |
2 色彩学与建筑色彩相关基础理论 |
2.1 色彩学相关理论 |
2.1.1 色彩学 |
2.1.2 色彩心理学 |
2.1.3 色彩地理学 |
2.1.4 色彩应用学 |
2.2 绿色建筑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2.2.2 建筑表皮材料理论 |
2.2.3 绿色建筑表皮理论 |
2.3 城市色彩理论 |
2.3.1 城市色彩相关理论 |
2.3.2 城市色彩空间结构 |
2.3.3 城市建筑色彩 |
2.3.4 城市色彩规划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色彩与建筑表皮材料研究 |
3.1 绿色材料的基本概念 |
3.2 绿色材料的种类 |
3.3 城市色彩与建筑表皮 |
3.3.1 城市色彩与绿色建筑表皮 |
3.3.2 绿色建筑表皮材料和色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宝鸡人民公园路建筑色彩调研分析 |
4.1 宝鸡市城市色彩概况 |
4.2 宝鸡市绿色建筑概况 |
4.3 宝鸡城市色彩规划的影响性质 |
4.3.1 地域性 |
4.3.2 文化性 |
4.4 人民公园路建筑概况 |
4.4.1 人民公园路绿色建筑概况 |
4.4.2 人民公园路建筑色彩概况 |
4.5 宝鸡市人民公园路环境色彩与绿色建筑调查分析 |
4.6 宝鸡市人民公园路建筑和色彩现状分析 |
4.6.1 外立面色彩 |
4.6.2 屋顶色彩 |
4.6.3 公共设施色彩 |
4.7 本章小结 |
5 宝鸡市人民公园路绿色建筑表皮色彩提升改造 |
5.1 人民公园路绿色建筑表皮材料提升方案 |
5.1.1 建筑表皮绿色材料应用 |
5.2 人民公园路色彩提升设计 |
5.2.1 建筑表皮色彩 |
5.2.2 公共设施色彩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附录一 图录 |
附录二 表录 |
(4)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以天津建材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2 产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综述 |
2.3 节能减排相关理论综述 |
2.4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综述 |
2.5 产业生态理论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都市的发展与建材产业生命周期的关系 |
3.1 都市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 |
3.2 产业结构转换与都市发展的关系 |
3.3 都市发展与建材产业关系的历史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都市建材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建材产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
4.2 我国建材产业发展现状 |
4.3 我国都市建材产业存在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都市建材产业发展的定位研究 |
5.1 研究都市建材产业发展定位的必要性 |
5.2 都市建材产业发展定位 |
5.3 都市建材产业定位的“3C”中心 |
5.4 都市建材产业定位的“3H”载体 |
5.5 都市建材产业的一基地一平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价研究 |
6.1 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价方法 |
6.2 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价研究指标体系构建 |
6.3 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例研究:天津市建筑材料集团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价 |
7.1 天津建材集团公司简介 |
7.2 天津市建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内外条件 |
7.3 天津市建材产业生态评价 |
7.4 基于天津市建材产业生态评价结果的发展战略优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地域特色产业与文化资源结合的产品创新设计 ——以昭通镇雄源石天成系列产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调研主要对象说明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的起因 |
二、选题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一章:源石天成产业背景及其产品现状调研 |
1.1 镇雄石产业的发展现状 |
1.1.1 现有矿产资源情况 |
1.1.2 镇雄石材开发现状 |
1.1.3 镇雄现有石材资源开采情况 |
1.1.4 镇雄石材开发利用经济效益预估分析 |
1.2 源石天成的发展现状 |
1.2.1 现有产品的调研 |
1.2.2 现有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分析 |
1.3 源石天成的发展困境 |
1.3.1 原材料资源短缺 |
1.3.2 以原材料和建材的形式出售产品附加值低 |
1.3.3 现有产品品种单一 |
1.3.4 地域特色表现不明显产品缺乏竞争力 |
1.3.5 缺失品牌建立 |
1.4 源石天成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的分析思考 |
1.4.1 产业的自我思考 |
1.4.2 依托地域充分发挥产业优势 |
1.4.3 依托互联网拓宽产品线营造品牌 |
第二章:地域产业与文化资源结合的产业案例研究 |
2.1 以地方特色资源为驱动的案例研究 |
2.1.1 贵州安顺石产业 |
2.1.2 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 |
2.2 以地域文化手工艺为驱动的案例研究 |
2.2.1 剑川木雕(甸南镇木雕) |
2.2.2 大理扎染(周城) |
2.2.3 建水紫陶 |
2.3 案例分析总结 |
2.3.1 以地方特色资源为驱动的案例分析 |
2.3.2 以地域文化手工艺为驱动的案例分析 |
第三章:源石天成产品开发与创新的策略思考 |
3.1 结合产业特色资源进行产品创新 |
3.1.1 企业特色资源梳理 |
3.1.2 产业特色资源对产品创新设计的意义及运用分析 |
3.2 与地域文化资源相结合提升产品内涵及产品附加值 |
3.3 源石天成的产品创新设计策略 |
3.3.1 互联网+个性定制平台 |
3.3.2 小型生活化大众化创新产品 |
3.3.3 文化创意产品 |
3.3.4 石雕艺术园地 |
3.3.5 品牌建立 |
第四章:源石天成产品设计实践 |
4.1 源石天成产品创新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
4.1.1 源石天成产品创新设计的目的 |
4.1.2 源石天成产品创新设计的意义 |
4.2 源石天成产品创新设计的方法及内容 |
4.2.1 地域特色产业与文化资源相结合 |
4.2.2 源石天成资源的特色的挖掘 |
4.2.3 产品结合产业特色和文化资源 |
4.2.4 设计定位 |
4.3 设计产品系列 |
4.3.1 创意办公用品系列产品 |
4.3.2 茶具系列产品 |
4.3.3 设计实践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石材产品调查表 |
问卷调查表分析 |
附录二 |
源石天成的现状及现有产品分析 |
附录三 |
当地其它特色产品(部分) |
作者简介(包括论文和成果清单) |
(6)节约型园林背景下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与研究综述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循环型产业的需要 |
1.1.2 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趋势的应对 |
1.1.3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契机 |
1.1.4 实践中的思考 |
1.2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释义 |
1.2.1 节约型园林 |
1.2.2 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建材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研究与应用难点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西方园林中废弃物的应用 |
1.4.2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废弃物应用 |
1.4.3 建筑工程中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 |
1.4.4 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2 节约型园林背景下园林材料的应用 |
2.1 节约型园林的内涵 |
2.1.1 面向城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节约型园林 |
2.1.2 建设与节约并重的节约型园林 |
2.2 园林材料应用与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2.2.1 建造传统的迷失 |
2.2.2 园林材料研究的匮乏 |
2.2.3 常规材料应用的困境 |
2.3 园林材料理论研究的拓展 |
2.3.1 废弃物处理的思想发展 |
2.3.2 材料的本性与真实性的思辨 |
2.3.3 现象学视角下的园林材料研究 |
2.3.4 园林材料与建构逻辑 |
2.4 节约型园林背景下的园林材料应用策略 |
2.4.1 秉承节约理念 |
2.4.2 继承传统文化 |
2.4.3 探索现代之路 |
2.5 小结 |
3 建筑垃圾及其再生建材的种类与本性 |
3.1 废弃砖瓦 |
3.1.1 废弃砖瓦的概况及本性 |
3.1.2 以废弃砖瓦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3.2 废弃石材 |
3.2.1 废弃花岗岩的物质属性 |
3.2.2 废弃花岗岩的产生过程及利用方式 |
3.3 废弃金属 |
3.3.1 废弃金属的概况 |
3.3.2 废弃金属在园林中的利用方式 |
3.4 废弃混凝土 |
3.4.1 废弃混凝土的概况与本性 |
3.4.2 以废弃混凝土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3.5 废弃木材 |
3.5.1 废弃木材的概况 |
3.5.2 以废弃木材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3.6 小结 |
4 工业固体废物及其再生建材的种类与本性 |
4.1 煤矸石 |
4.1.1 煤矸石的概况 |
4.1.2 以煤矸石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2 粉煤灰 |
4.2.1 粉煤灰的概况 |
4.2.2 以粉煤灰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3 铁矿尾矿 |
4.3.1 铁矿尾矿的概况 |
4.3.2 以铁矿尾矿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4 高炉炉渣 |
4.4.1 高炉炉渣的物质属性 |
4.4.2 以高炉炉渣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5 废弃轮胎 |
4.5.1 废弃轮胎的本性 |
4.5.2 废弃轮胎在风景园林中应用的可能性 |
4.6 废弃集装箱 |
4.7 废弃玻璃 |
4.7.1 废弃玻璃的本性 |
4.7.2 以废弃玻璃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8 小结 |
5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在园林中的应用途径和建构逻辑 |
5.1 园林道路、场地 |
5.1.1 园路、场地基层材料 |
5.1.2 园路、场地面层 |
5.2 园林构筑、小品及饰面材料 |
5.2.1 墙体砌筑材料 |
5.2.2 铁矿尾矿 |
5.2.3 废弃砖瓦砌筑墙体 |
5.2.4 废弃石材饰面 |
5.2.5 再生马赛克饰面 |
5.2.6 再生空心玻璃砖 |
5.2.7 废弃木材 |
5.2.8 废弃轮胎 |
5.2.9 废弃金属雕塑 |
5.2.10 钢筋石笼 |
5.2.11 废弃集装箱 |
5.3 水体驳岸 |
5.3.1 废弃轮胎驳岸 |
5.3.2 废弃木材护岸 |
5.3.3 石笼驳岸 |
5.4 塑造地形 |
5.5 小结 |
6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在园林中应用的价值 |
6.1 园林建设中的节约价值 |
6.1.1 自然资源的节约——以河间市瀛洲公园为例 |
6.1.2 能源消耗的节约 |
6.1.3 基于AHP方法墙体砌筑材料的价值评价 |
6.1.4 基于AHP方法的园路场地基层填筑材料的价值评价 |
6.2 景观特色塑造中的艺术价值 |
6.2.1 废弃物应用的现象学转向与符号意义 |
6.2.2 历史信息的艺术化与地域特征表达——以烟台园为例 |
6.2.3 历史信息的艺术化与场所精神塑造 |
6.3 园林材料应用中功能的补充与优化价值 |
6.4 小结 |
7 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实施框架 |
7.1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应用的症结 |
7.1.1 政策扶持和法律法规的缺失 |
7.1.2 园林建设中的信息不对称 |
7.1.3 废弃物营建的利益失衡 |
7.2 法律法规的推动性作用以及鼓励性政策的制定 |
7.2.1 国外法律法规对废弃物利用的影响 |
7.2.2 鼓励性政策的制定 |
7.2.3 基于LCA的园林材料评估框架的建立 |
7.3 废弃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
7.4 规划设计原则与施工组织策略 |
7.4.1 废弃物对规划设计的逆向作用 |
7.4.2 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
7.4.3 传统工艺的继承 |
7.4.4 施工组织中的节约策略 |
7.5 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创新之处 |
8.2.1 现象学和建构逻辑视角下的材料研究 |
8.2.2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建构逻辑 |
8.2.3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价值 |
8.2.4 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实施框架的建立 |
8.3 余论与展望 |
8.3.1 基于LCA的园林材料评估体系的研究 |
8.3.2 节约型园林评价标准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
(7)G公司产品研发与创新管理流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综述与研究基础 |
2.1 研发与创新管理流程理论综述 |
2.2 研发与创新过程理论 |
2.2.1 项目管理 |
2.2.2 门径式流程管理系统 |
2.2.3 产品及周期优化法 |
2.2.4 集成产品开发 |
2.3 研发与创新策略理论 |
2.3.1 企业创新战略 |
2.3.2 产品价值管理 |
第3章 人造艺术石行业分析与G公司创新战略 |
3.1 建筑装饰材料及人造艺术石的定义与分类 |
3.2 宏观市场环境PEST分析 |
3.2.1 政治法律要素(political factors) |
3.2.2 经济要素(economic factors) |
3.2.3 社会与文化要素(sociocultural factors) |
3.2.4 技术要素(technological factors) |
3.3 行业竞争状况五力分析 |
3.3.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 |
3.3.2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
3.3.3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
3.3.4 潜在进入者 |
3.3.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3.4 G公司简介 |
3.5 企业SWOT分析 |
3.5.1 优势(strengths) |
3.5.2 劣势(weaknesses) |
3.5.3 机会(opportunities) |
3.5.4 威胁(threats) |
3.6 G公司创新战略的确定 |
第4章G公司研发管理初期概况及失败案例分析 |
4.1 G公司研发管理初期概况 |
4.2 G公司R产品开发失败的过程经历 |
4.3 项目失败的调研、总结和剖析 |
4.3.1 问卷调查 |
4.3.2 调研结果总结和分析 |
第5章G公司研发创新管理流程的再造 |
5.1 研发创新管理流程设计的目标、步骤与原则 |
5.2 研发创新主流程设计 |
5.3 创新前端流程 |
5.4 设计与开发阶段流程 |
5.5 测试与矫正流程 |
5.6 产品上市管理阶段流程 |
5.7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阶段流程 |
5.8 创新组织模块设计简介 |
5.8.1 创新组织结构与模式优化 |
5.8.2 主要角色与岗位设计 |
5.8.3 绩效与激励 |
5.8.4 人才培养与发展 |
第6章G公司研发创新管理流程的首次实施—第二次启动 R 产品开发 |
6.1 首次实施的范围、目的和目标 |
6.2 立项分析,项目启动 |
6.3 技术研发,样品评审 |
6.4 生产中试,测试矫正 |
6.5 生产大试,测试矫正 |
6.6 上市推广,测试矫正 |
6.7 R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
第7章 首次实施项目的绩效分析 |
7.1 首次实施项目的绩效主体与指标 |
7.2 项目个人绩效分析 |
7.3 项目绩效分析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住宅装修产业化与全装修住宅 |
1.2.2 住宅装修产业与住宅产业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基本出发点 |
1.3.1.1 从人的生活需求方面 |
1.3.1.2 装修行业作为一个产业的角度 |
1.3.1.3 金融环境以及房地产开发 |
1.3.1.4 政府行为与决策 |
1.3.1.5 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理论与实证 |
1.3.2.2 分析与综合 |
1.4 内容的组织与研究框架 |
1.4.1 内容组织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装修产业化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分析 |
2.1.1 产业 |
2.1.2 产业化 |
2.1.3 住宅产业 |
2.1.4 住宅产业化 |
2.1.5 住宅装修产业 |
2.2 住宅产业与产业化构成及其特点 |
2.2.1 住宅产业的构成 |
2.2.2 住宅产业的特点 |
2.2.2.1 住宅产业是“创造人生”的产业 |
2.2.2.2 住宅产业涉及面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 |
2.2.2.3 住宅产业投入大、周期长、手工操作、技术落后 |
2.2.2.4 住宅产业是需要调动大量金融资本的产业 |
2.2.2.5 住宅产业区域性很强 |
2.2.2.6 住宅产业发展受土地和环境的影响大 |
2.2.2.7 住宅产业是以住宅及相关政策为后盾的产业 |
2.3 住宅装修产业化的内涵 |
2.3.1 住宅装修产业的构成 |
2.3.2 住宅装修产业化的特点 |
2.3.2.1 住宅装修产业化的特征 |
2.3.2.2 住宅装修产业是否具备实行产业化的条件 |
2.3.2.3 住宅装修行业进行产业化调整的难度 |
2.3.3 实现住宅装修产业化的目的 |
2.3.3.1 提高住宅装修的质量和功能,相对降低成本 |
2.3.3.2 提高住宅装修的劳动生产率 |
2.3.3.3 减少对熟练技术工人的依赖 |
2.3.4 实现住宅装修产业化的意义 |
2.3.4.1 提高住宅装修的速度和质量 |
2.3.4.2 以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进行住宅装修 |
2.3.4.3 有助于住宅装修成为经济增长点 |
2.3.4.4 促进住宅装修相关领域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
2.3.5 发展住宅装修产业化的制约因素 |
2.3.5.1 住宅尚未成为居民真正的消费热点 |
2.3.5.2 住宅装修科技水平不高 |
2.3.5.3 标准化、工业化体系尚未形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借鉴 |
3.1 世界主要国家住宅装修模式借鉴 |
3.1.1 北欧—标准化与模数化 |
3.1.1.1 基本情况 |
3.1.1.2 瑞典 |
3.1.1.3 丹麦 |
3.1.2 法国—多种构造体系 |
3.1.2.1 基本情况 |
3.1.2.2 室内环境 |
3.1.3 日本—住宅部品质量审定制度 BL制度 |
3.1.3.1 基本情况 |
3.1.3.2 室内环境设计的特点 |
3.1.3.3 改建、扩建的住宅室内装修产业(DIY) |
3.1.3.4 KJ制度与 BL制度 |
3.1.4 美国—走体系化道路 |
3.1.4.1 基本情况 |
3.1.4.2 建筑材料 |
3.1.4.3 发展的趋势 |
3.1.4.4 走上体系化道路 |
3.2 我国室内装修模式的历史回顾 |
3.2.1 中国古建筑中的住宅装修模式 |
3.2.2 1949年前的住宅装修概况 |
3.2.3 计划经济时期住宅装修概况 |
3.2.4 市场经济时期住宅装修的发展 |
3.3 主要发展模式的启示 |
3.3.1 科技进步是住宅装修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
3.3.2 质量、功能、价格是住宅装修产业的生命力 |
3.3.3 规模效益和社会分工是装修产业化的集中体现 |
3.3.4 市场是住宅装修产业化的先决条件 |
3.3.5 政策是住宅装修产业化的根本保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住宅装修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个性化需求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1.1 个性化需求产生的背景 |
4.1.1.1 从个性到个性化 |
4.1.1.2 个性化源于对多元化的肯定 |
4.1.2 个性化导致市场的多元化 |
4.1.2.1 个性化需求导致市场微型化 |
4.1.2.2 需求的流行化趋势 |
4.1.2.3 消费预期的不断上升 |
4.2 经济社会因素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2.1 经济发展水平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2.1.1 住宅装修模式演化的一般规律 |
4.2.1.2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4.2.2 社会结构多元化的影响 |
4.2.2.1 社会阶层的产生及结构的多元化 |
4.2.2.2 各社会阶层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地位变化 |
4.2.3 住宅装修发展的阶段性 |
4.2.3.1 住宅装修发展阶段与定位分析 |
4.2.3.2 住宅装修的发展目标定位分析 |
4.2.3.3 把握我国住宅装修的发展阶段 |
4.3 住宅产业化发展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3.1 住宅产业滞后于住宅装修的发展 |
4.3.1.1 本世纪初的探索性实践 |
4.3.1.2 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
4.3.1.3 影响住宅产业化的体制因素 |
4.3.2 住宅装修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切入点 |
4.4 设计思想的演变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4.1 设计理念和方法的误区 |
4.4.2 西方国家集合住宅个性化产生的根源 |
4.4.2.1 社会经济根源 |
4.4.2.2 思想根源 |
4.4.2.3 文化价值观 |
4.4.3 从“研究住户需求”到“居民参与设计” |
4.4.3.1 研究住户需求 |
4.4.3.2 居民参与设计 |
4.4.4 关于灵活性、适应性的研究 |
4.4.4.1 荷兰的支撑体系研究 |
4.4.4.2 阿塞纳-汉里住宅灵活性研究 |
4.4.4.3 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理论 |
4.4.4.4 C·亚历山大在墨西哥的实践 |
4.5 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
4.5.1 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背景 |
4.5.2 住宅装修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意义 |
4.5.3 住宅装修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探索 |
4.5.4 住宅装修的生态环保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住宅装修模式选择与定位 |
5.1 已经出现的住宅装修模式 |
5.1.1 初装修 |
5.1.2 毛坯房 |
5.1.3 全装修房 |
5.1.3.1 全装修房的产生 |
5.1.3.2 全装修房的适用范围和含义 |
5.1.3.3 实行住宅装修一次到位的理论根据 |
5.1.3.4 全装修房的优越性 |
5.2 现有装修模式的分析 |
5.2.1 传统装修模式的分析 |
5.2.1.1 传统装修模式的历史背景 |
5.2.1.2 传统装修模式的优势分析 |
5.2.1.3 传统装修模式的主要问题 |
5.2.2 全装修模式的分析 |
5.2.2.1 住宅全装修的历史背景 |
5.2.2.2 全装修模式的优势分析 |
5.2.2.3 住宅全装修模式遇到的问题 |
5.3 我国住宅装修的模式定位 |
5.3.1 全装修将是新建住宅的主要模式 |
5.3.2 传统装修模式仍将占主导地位 |
5.3.2.1 传统装修模式应用范围 |
5.3.2.2 完善二次装修的几个重点 |
5.3.3 装配式装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5.3.3.1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概念 |
5.3.3.2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优点及其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住宅装修模式的实施策略 |
6.1 传统装修模式的实施策略 |
6.1.1 个性化是传统住宅装修模式的核心 |
6.1.1.1 落后的经济、技术条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
6.1.1.2 居民的整体素质还较低 |
6.1.1.3 住宅装修研究不够 |
6.1.1.4 设计机制落后 |
6.1.2 住宅装修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展望 |
6.1.2.1 室内空间类型更加多样 |
6.1.2.2 住宅内部功能扩展更趋多元化 |
6.1.2.3 住宅装修风格越来越重视地域文化 |
6.1.2.4 住宅室内的空间形态将日益丰富 |
6.1.2.5 住宅细部形态更加多样 |
6.1.2.6 满足普通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主流 |
6.1.2.7 引入住户参与将成为发展趋势 |
6.1.3 适应个性化需求的设计方式 |
6.1.3.1 针对特定人群的设计方式 |
6.1.3.2 住户全过程参与的设计方式 |
6.1.4 住宅室内设计内容 |
6.1.4.1 室内环境的内容和感受 |
6.1.4.2 住宅室内设计的内容和相关因素 |
6.1.4.3 住宅室内设计基本方法 |
6.1.5 设计研究与产业化的发展协调 |
6.1.5.1 建筑与室内装修一体化模数协调系统 |
6.1.5.2 产品标准化系统 |
6.1.5.3 室内空间再限定系统 |
6.1.5.4 设备管线系统 |
6.1.5.5 界面装修部件系统 |
6.1.5.6 装修装饰材料与设备系统 |
6.1.5.7 室内设计系统化成套化系统 |
6.1.5.8 绿色生态产品系统 |
6.1.5.9 质量保障系统 |
6.2 全装修模式的实施策略 |
6.2.1 住宅全装修的建设要求 |
6.2.1.1 住宅全装修的定义 |
6.2.1.2 住宅全装修模式 |
6.2.2 住宅全装修的实施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 |
6.2.2.1 市场环境因素 |
6.2.2.2 项目运作流程中亟待优化的因素 |
6.2.3 实施住宅全装修的要点 |
6.2.3.1 家居设计的完善性和超前性 |
6.2.3.2 加强管理保证购房者的合法权利 |
6.2.3.3 设计、施工方案审定的科学性 |
6.2.4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的发展 |
6.2.4.1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发展的经济背景 |
6.2.4.2 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与国际借鉴 |
6.2.4.3 住宅工业化的内涵与观念 |
6.2.4.4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的生产体系 |
6.2.4.5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建设需要具备的条件 |
6.2.4.6 住宅产业化与工业化的几点分析 |
6.2.5 工业化与个性化的结合—规模定制的市场开发策略 |
6.2.5.1 规模定制的三个内涵 |
6.2.5.2 规模定制的四个优势 |
6.2.5.3 规模定制的四个步骤 |
6.3 装配式装修的实施策略 |
6.3.1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模式 |
6.3.1.1 装配式住宅的装配式住宅装修 |
6.3.1.2 传统建造住宅的装配式住宅装修 |
6.3.2 装配式装修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
6.3.2.1 标准化和灵活性之间的矛盾 |
6.3.2.2 专业化和协作生产间的矛盾 |
6.3.2.3 机械化生产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矛盾 |
6.3.3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展望 |
6.3.3.1 装配式住宅装修在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 |
6.3.3.2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发展趋势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住宅装修产业化设计与反思 |
7.1 室内设计师的工作 |
7.1.1 户型设计 |
7.1.2 建筑施工图调整 |
7.1.3 样板间设计及装修菜单的制作 |
7.1.4 装修施工标准图的设计 |
7.2 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
7.2.1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的矛盾 |
7.2.2 个性化需求与产业化装修之间的矛盾 |
7.2.3 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01 大有恬园户型图 |
附表-02 装修菜单编码对照表 |
附表-03 产业花装修施工工序时间表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论文 |
(9)品牌真实性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品牌真实性的概念 |
2.1.2 建材与绿色建材的概念与特点 |
2.1.3 绿色建材品牌的概念及特点 |
2.1.4 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概念及特点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品牌真实性的研究动态 |
2.2.2 绿色建材的研究动态 |
2.2.3 绿色品牌的研究动态 |
2.2.4 品牌推崇的研究动态 |
2.2.5 文献评述 |
2.3 相关的理论基础 |
2.3.1 线索利用理论和怀疑理论 |
2.3.2 认知-情感-行为模型和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
2.3.3 扎根理论与BP神经网络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模型的构建 |
3.1 研究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
3.2 研究变量选取 |
3.2.1 绿色透明化 |
3.2.2 绿色怀疑 |
3.2.3 自我-品牌联结 |
3.2.4 认知需要 |
3.2.5 人口统计变量 |
3.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3.1 品牌真实性与相关假设 |
3.3.2 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相关假设 |
3.4 研究的综合模型与研究假设汇总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结构及量表开发 |
4.1 基于扎根理论的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维度分析 |
4.1.1 资料收集 |
4.1.2 资料分析与编码 |
4.1.3 扎根理论研究的发现 |
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2.1 测量量表的编制 |
4.2.2 预调研与测量题项净化 |
4.2.3 正式测量量表生成 |
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1 正式调研与样本特征 |
4.3.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变量的测量 |
5.1 变量操作化定义与测量 |
5.1.1 品牌真实性的变量测量 |
5.1.2 其他相关变量的测量 |
5.2 预调研与量表优化 |
5.2.1 预调研 |
5.2.2 测量量表优化 |
5.2.3 正式测量量表生成 |
5.3 正式调研与量表检验 |
5.3.1 正式调研数据收集 |
5.3.2 信度分析 |
5.3.3 效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假设的检验与分析 |
6.1 研究假设的扩展 |
6.2 品牌真实性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作用模型的主效应分析 |
6.2.1 绿色透明化与品牌真实性 |
6.2.2 绿色怀疑与品牌真实性 |
6.2.3 品牌真实性与自我-品牌联结 |
6.2.4 品牌真实性与绿色建材品牌推崇 |
6.2.5 自我-品牌联结与绿色建材品牌推崇 |
6.3 中介效应与调节中介效应分析 |
6.3.1 自我-品牌联结的中介作用 |
6.3.2 认知需要的调节中介作用 |
6.4 人口统计变量与绿色建材品牌推崇 |
6.5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研究模型分析 |
7.1 神经网络模型 |
7.1.1 BP神经网络构建绿色建材品牌推崇影响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7.1.2 BP神经网络的算法原理与训练步骤 |
7.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
7.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7.2.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设计 |
7.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7.3.1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结果与分析 |
7.3.2 品牌真实性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影响度分析 |
7.3.3 基于BP神经网络绿色建材品牌推崇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B 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焦点小组访谈提纲 |
附录C 绿色建材品牌推崇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D 绿色建材品牌真实性预调研问卷 |
附录E 绿色建材品牌真实性正式调研问卷 |
附录F 绿色建材品牌推崇预调研问卷 |
附录G 绿色建材品牌推崇正式调研问卷 |
附录H 品牌真实性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影响研究的预调研问卷 |
附录I 品牌真实性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影响研究的正式调研问卷 |
(10)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历史文化名城 |
1.1.2 旧城改造中广州面临的危机 |
1.1.3 中调——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新契机 |
1.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再利用 |
1.2.2 广州旧城 |
1.2.3 历史建筑 |
1.3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相关文献 |
1.3.1 国内外及广州在城市发展与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宪章 和相关法规 |
1.3.2 国内外及广州在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方面的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1.3.3 国内外及广州在历史建筑再利用方面的方法及实例研究 |
1.3.4 相关学科 |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的基础研究 |
2.1 广州旧城及其建筑特色 |
2.1.1 广州旧城的城市形态特色 |
2.1.2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的分布 |
2.1.3 广州旧城的建筑特色 |
2.2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回顾、现状与反思 |
2.2.1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的破坏状况 |
2.2.2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历史回顾 |
2.2.3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相关实践 |
2.2.4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反思与总结 |
2.3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现实意义及相关影响因素 |
2.3.1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现实意义 |
2.3.2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相关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理论与策略体系建构 |
3.1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理论依据——立足城市的历史建筑再利用 |
3.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
3.1.2 城市发展过程论与“共时共生”观念 |
3.1.3 强调城市的文化性和场所性的城市设计理论 |
3.1.4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 |
3.2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发展历程 |
3.2.1 历史建筑保护思想的萌芽——从修复到保护 |
3.2.2 历史建筑保护思想的发展成熟——从历史本体论到文化系统论 |
3.2.3 历史建筑保护策略的开拓与创新——从保存到再利用 |
3.2.4 历史建筑再利用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
3.3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理论构成 |
3.3.1 历史建筑的价值观 |
3.3.2 历史建筑的生命观 |
3.3.3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核心思想 |
3.3.4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基本特征 |
3.3.5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目标体系 |
3.4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体系建构 |
3.4.1 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
3.4.2 设计层面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 |
3.4.3 实施层面策略体系建构的核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空间布局策略 |
4.1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内部空间布局策略 |
4.1.1 空间重组 |
4.1.2 空间叠加 |
4.1.3 空间相融 |
4.2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
4.2.1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肌理的延续 |
4.2.2 历史建筑群体空间布局的梳理 |
4.2.3 外部环境特征要素的延续 |
4.3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空间布局策略适应性分析 |
4.3.1 高密度区居住建筑——竹筒屋住区 |
4.3.2 高密度街道型商住区——骑楼街 |
4.3.3 中密度区居住建筑 |
4.3.4 产业历史建筑群 |
4.3.5 历史公共建筑 |
4.4 空间布局策略的应用研究——广州芳村信义会馆及渔歌画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形式表达策略 |
5.1 形式表达中的新与旧 |
5.1.1 新旧交融 |
5.1.2 新旧对比 |
5.1.3 相融中的对比与对比中的相融 |
5.2 建筑形式的审美语言表达 |
5.2.1 高技表达 |
5.2.2 地域主义表达 |
5.2.3 解构主义表达 |
5.2.4 极少主义表达 |
5.2.5 后现代主义表达 |
5.3 场所精神的再生 |
5.3.1 建筑界面的整体性表达 |
5.3.2 场景再现 |
5.3.3 场所暗示 |
5.4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形式表达策略适应性分析 |
5.4.1 历史环境中的历史建筑 |
5.4.2 历史环境形式表达的整体性 |
5.5 形式表达策略的应用研究——东山新河浦地段保安前街8 号住宅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技术支持策略 |
6.1 结构技术 |
6.1.1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中的结构问题 |
6.1.2 原有结构的评估和检测技术 |
6.1.3 结构加固技术措施 |
6.1.4 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
6.2 材料技术 |
6.2.1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中的材料问题 |
6.2.2 原有材料的清理养护 |
6.2.3 常见材料的比较 |
6.2.4 可持续的材料选择 |
6.3 面向广州的生态与节能技术措施 |
6.3.1 广州注重生态与节能的传统经验 |
6.3.1.1 注重自然通风的组织 |
6.3.1.2 遮阳与隔热 |
6.3.1.3 水面降温 |
6.3.1.4 植物绿化降温 |
6.3.2 外围护结构的低能耗改造措施 |
6.3.3 注重自然采光组织 |
6.3.4 注重自然通风组织 |
6.3.5 智能化控制 |
6.4 技术支持策略的应用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创作室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实施运作策略 |
7.1 政府观念与职能的转变 |
7.1.1 政府观念与职能存在的误区 |
7.1.2 政府职能的角色转变 |
7.1.3 完善法律制度 |
7.1.4 建立开放、动态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 |
7.2 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
7.2.1 政府建立专项保护资金 |
7.2.2 制定经济激励政策 |
7.2.3 积极引入民间力量和社会资本 |
7.3 权属整合与重新建构 |
7.3.1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的权属现状 |
7.3.2 广州旧城历史建筑的权属整合与建构 |
7.4 整体运作机制的建立 |
7.4.1 历史建筑再利用项目的调查与评估 |
7.4.2 历史建筑再利用项目的决策 |
7.4.3 历史建筑再利用项目的实施与评价 |
7.4.4 历史建筑再利用项目的监督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四、论建材产品的外观装饰与艺术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建材产品的外观装饰与艺术处理[J]. 李相然,姜继圣. 新型建筑材料, 1996(01)
- [2]废弃物在建筑和环境营建中的利用[D]. 唐浩. 天津大学, 2010(10)
- [3]绿色建筑表皮与城市色彩关系研究 ——以宝鸡人民公园路为例[D]. 郭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以天津建材集团为例[D]. 胡景山. 天津大学, 2016(11)
- [5]地域特色产业与文化资源结合的产品创新设计 ——以昭通镇雄源石天成系列产品为例[D]. 袁璐.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6]节约型园林背景下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研究[D]. 戈晓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7]G公司产品研发与创新管理流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D]. 夏艺.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8]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研究[D]. 胡沈健. 同济大学, 2006(08)
- [9]品牌真实性对绿色建材品牌推崇的影响研究[D]. 李娟.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10]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 倪文岩. 华南理工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