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进中的北方联合大学(论文文献综述)
金冲及[1](2017)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独特历程》文中认为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基本上没有在山东建立过一支红色武装和红色政权,更谈不上创建革命根据地。但是在短短的八年抗战期间,中共建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无论在总人口、党员、军队数量,还是歼敌人数等方面,都遥遥领先其他抗日根据地。为什么抗战期间在山东发展起来的八路军、新四军,能够成为抗战胜利后解放军的最大主力部队,如立下赫赫战功的第三十八军、二十七军?本文系统梳理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创立的独特历程,力图回答这一问题。在纪念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回顾这一段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前人的业绩,更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范歌[2](2019)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农民政治动员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方针,需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惠农政策实施或乡村建设实践中,却存在着农民主体性缺失的问题,严重影响惠农政策实施和乡村建设的效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的经验,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八路军最大限度地动员农民参军参战,形成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铜墙铁壁,最终使日军灭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武乡县的田野调查和档案资料整理,研究1937-1945年间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农民政治动员机制。文章除去绪论之外,主要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述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民生建设。通过对战前经济状况、合理负担政策、减租减息运动、农业大生产与军民救济的分析,揭示出经济激励是农民政治动员的根本途径;第二章论述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民主运动,通过分析战前政治状况、摧毁日伪政权、改造旧政权、建立民主政权、开展民主运动状况,揭示出政权建设是农民政治动员的基本保障;第三章通过分析动员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组织、群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揭示出组织动员手段对凝聚农民力量的重要作用;第四章从太行抗日根据强化学校教育、加强群众教育、扩大文艺宣传、树立模范人物等方面,论述了宣传教育动员方式对农民政治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五章概括总结了太行抗日根据地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政治动员经验与成效,并提出了太行抗日根据地农民政治动员机制的当代启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而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必须以加强党建为关键,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核心,以尊重农民意愿和赢得的农民信任为基础,以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徐大祥[3](2019)在《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研究》文中提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这是恩格斯所评价的具有天才价值的发现。马克思生活于19世纪的欧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矛盾极大凸显,但资产阶级一味地维护自身统治并实施对工人阶级的压迫,虽然之前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合力推翻了封建贵族统治,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依旧未摆脱被剥削与奴役的命运,所以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实质,提出“历史科学”的思想,分析资产阶级的不合理统治。至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晚年分析整理了马克思经济方面的论述,并依据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发展,从人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生产、两种革命理论、消除私有制等方面分析,凸显恩格斯针对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变化,而提出“合力”以促进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完善,提升其对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与发展,深刻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实现综合发展,提升中国实力,推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前进。论文首先阐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科学”的提出,针对资产阶级剥削进行批判,阐述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联系。其次陈述恩格斯在晚年结合“历史科学”进行对历史唯物主义术语的解释,结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经典着作说明“合力”的具象表现,针对私有制对实际社会发展的影响,说明生产力在发展中应对革命以及自身力量发展的过程。围绕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讲述历史唯物主义与实际社会发展实体的联系,阐明历史唯物主义联系自然科学与理论科学的发展,突出人自身生产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及其在社会发展中所能产生的效用。最后论文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遵循,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改革创新等观点,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阮氏南[4](2014)在《越南中央电视台《前进中的越南妇女》传播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VTV1是越南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1970年9月7日正式开播,提供多渠道多方面的信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每天早上5:30播出的晨间新闻是目前仅次于日本的全球最早播出的晨间电视新闻(NHK的早安日本,逢周一至周五早上四点开始播出,是目前全球最早播出的晨间电视新闻)。经历40多年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VTV1正努力开发更多社会项目,特别是关于社会紧迫的问题。女性形象类电视节目从1998年开始播出并受到VTV1领导的大力支持。从摸索阶段至今,VTV1女性形象类电视节目组不断推出多样高质量女性形象类节目,如:《前进中的越南妇女》、《新生活》、《妇女与生活》、《建立幸福家庭的人》、《文化与社会》等,其中《前进中的越南妇女》是越南中央电视台所有关于女性形象节目中最受观众喜爱的栏目,也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品牌节目。本文主要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中的调查问卷研究法,通过分析有效问卷中的467份来推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在众多关于男女平等、女性社会形象类的电视宣传节目中,本文选择了深受越南观众关注的《前进中的越南妇女》做为阐述剖析的重点案例。《前进中的越南妇女》是一个具有学术性的女性形象类电视节目,在多年的播出过程中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在陈述《前进中的越南妇女》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探讨了该节目采取的传播方法及节目设计理念。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发现并了解观众对节目的满意度及其他情况。对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初步探讨了节目现存的问题。本文以《前进中的越南妇女》的传播效果分析为主题,分别探讨了节目内容和传播效果。在分析节目文本内容的同时,分别对节目受众以及社会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指出了越南中央电视台《前进中的越南妇女》节目的优点与缺点,并为《前进中的越南妇女》节目今后发展提供了建设性建议。
赵晓佳[5](2011)在《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义的“中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包括今位于阿富汗、中国西部、印度北部、东北伊朗、蒙古、巴基斯坦以及今中亚五国的地理范围。狭义的“中亚”,在苏联解体后,主要指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国的范围。本文中的“中亚”即狭义概念所指的上述中亚五国的地理范围。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彼此的交流有着不同的内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中国与中亚友好交流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可以看到: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中国与中亚地区在数千年交往中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联系、各族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民族亲缘关系是当今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深厚基础和背景。苏联解体后,中国作为最早承认中亚国家独立并与中亚五国正式建交的国家之一,与中亚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各领域的友好交流合作得到了更全面、深入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中国与独立后中亚国家的友好交流进入了历史上空前发展的崭新时期。全文由导论、上篇、下篇和结语组成,约25万字。导论第一节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节界定本文中“中亚”和“西域”的地理范围。第三节介绍中亚五国的基本情况。上篇历史上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交流第一章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的早期接触和交流。考古学研究证明了远古时期中国北方与中亚北部原始文化之间的联系。《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籍中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中原对中亚的认识及与中亚的早期接触。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已有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第二章两汉魏晋南北朝与中亚的友好交流。汉武帝时期张骞在中亚地区的外交活动建立起中国与中亚诸古国的直接联系,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割据政权仍与中亚地区保持了政治上的联系。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来自中亚的一批高僧为佛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贡献。第三章隋唐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隋唐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进入鼎盛时期。唐朝对西域加强控制和管理,尤其是西域和中亚地区并入唐朝版图,中原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得到空前的发展。中亚诸国与唐朝间密集的人员往来、大量的通贡事实、贡赐物品的丰富反映出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密切。这一时期,大量中亚粟特人迁入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代中国与中亚地区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体现在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四章宋元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宋朝中原与中亚的交流集中体现在两方面:1、深受汉文化影响的西辽契丹人统治中亚,汉文化对中亚的影响深刻。2、中亚萨曼王朝和我国喀喇汗王朝所属的中国西部地区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关系和相互影响。蒙元时期是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发展的重要时期。蒙古人创立了欧亚统一的政治空间和民族融合新环境。这一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1、我国内地与中亚察合台等汗国的往来与交流。2、伴随着蒙古人的几次大规模征服活动,大量中亚各族居民迁入中原地区,对元代社会和中国民族结构产生了影响。第五章明清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中亚帖木儿王朝统治的130多年中,始终与明朝保持了频繁的使臣往来和贡赐形式为主的贸易关系,文化上的交流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清代中期清政府重新统一了天山南北,中亚哈萨克、布鲁特中的部分部落归附于清朝,并与清朝保持了密切的贡使往来和贸易关系。清朝与哈萨克、浩罕之间的贸易对当时中亚地区经济发展和中亚与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六章辛亥革命以后直至中亚五国独立之前,中国与俄属及前苏联中亚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贸合作(1911一1991)。苏联解体以前的近一个世纪中,中亚地区作为俄国和苏联的组成部分,与中国政府没有直接的交往。然而,与中亚毗连的中国新疆地区在此期间仍先后与俄国和前苏联保持了联系,尤其是贸易关系。新疆与中亚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关系由于二十世纪政治风云的变幻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下篇中国与独立后中亚五国在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第一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政治往来与合作。中国作为最早承认中亚国家独立并与中亚五国正式建交的国家之一,与中亚国家保持着高层领导人、议会、政党、政府部门等各层面的频繁交往,经常就国际、国内重大问题交换意见,互信不断加深。在政治领域积极的交流合作成为各领域有效合作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章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安全利益关系到彼此的核心利益。作为近邻,中亚地区的安全与中国的安全,尤其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安全息息相关。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安全领域多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为维护地区的安全稳定作出了贡献。第三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经济交流与合作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各领域合作中居中心地位。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互补性和发展经济合作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决定了彼此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以来,经济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第四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对于发展中国与中亚地区持久、稳定的睦邻关系来说,文化交流承载着比其他领域合作更重大的使命。中国与中亚国家都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不断推进人文领域合作。尤其是近年加强了文化教育合作。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需要有长远规划的工作。第五章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交流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中国与中亚友好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建立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展开了多边交流合作的平台。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进行了安全、经济、人文领域合作机制和法律基础建设,并在组织框架内开展了初步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符合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结语通过各章的研究,对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发展的总体特点,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发展的一些特点作了简要总结,主要观点包括:1、中国与中亚地区数千年的交往基本上是和平交往的历史。2、中国与中亚友好交流的历史是与丝绸之路密切交织、不可分割的历史。3、中国与中亚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亲缘关系是今天开展友好交流的积极因素。4、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各封建王朝与中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交流以宗藩关系为基础、贡赐往来是主要的交流形式。5、中国与独立以后中亚国家的关系是完全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之上的。尽管如此,中国在今天与中亚国家的友好交流中,仍应防止“大国主义”、“大民族主义”以及部分国人的盲目自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各领域的交流中,应该使中亚国家得到充分的尊重的重视。6、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交流自古至今一直处于各种关系的中心地位。中国与独立以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经济交流的延续。7、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在历史上曾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今天中国与中亚国家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还有着巨大的潜力。然而,鉴于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文化交流方面所存在的中国“走出去”的多,中亚“走进来”的少的状况,中国应防止文化交流的单向发展,以免给“中国威胁论”鼓吹者以口实。
刘大勇[6](2020)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说明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美展),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国体制下各美术门类佳作汇聚的平台,它是迄今为止持续举办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美术活动之一。70年的风雨历程,全国美展已逐渐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风向标、晴雨表与加油站。油画作为全国美展的一个重要画种,其发展脉络也同时体现出新中国主流美术形态的变化。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于中国油画体系建构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考,加之笔者近年来着重从事油画这一艺术门类的研究工作,故而希望能从“中国经验”的角度来探究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内在发展规律及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魅力。具体而言,本论文整体结构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通过对新中国全国美展发展道路的整体回顾,对全国美展及其油画创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梳理,并将国家艺术体制、社会文化变迁与油画主题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论析,旨在为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提供总结的历史依据。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二、三、四章,结合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创作实践,分别对油画作品的题材选择、形式表现以及审美表达三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活动参与者的思考与独特文化观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西方艺术传统的观念及理论,逐步阐述以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为主要视阈的“中国经验”的形成动因及理论内涵。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五章,通过前文的梳理与阐述所得出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还需要通过比较的视野来凸显其独特性。本章运用中西比较与国内比较两种视野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进行整体性的审视,在时间、空间和观念价值的多维度比较发现“中国经验”的独特性,并予以辨析和确证。通过比较发现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所反映出的当前美术界的现象,在中国美术创作与生态机制层面发现一些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同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与实施举措。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通过前文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详细而具体的论证,进一步阐述全国美展油画作品所具有的多样价值,同时对蕴含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当中的“中国经验”的形成与发展寻找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动因,并对当下中国美术创作和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提供一定的可资利用的理论依据及有益经验。综上所述,在国际社会复杂变革的文化语境中,如何明确中国的“文化身份”、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积极探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视觉艺术形式塑造“中国形象”,传达“中国精神”,成为近些年中国美术界持续思考与实践的方向。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艺术间的频繁交流与互渗已然是不争的事实。美术创作如何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握时代精神、坚守民族底色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前进方向与核心目标。“中国经验”与油画艺术创作以何种方式进行结合并发展,油画作品中的“中国经验”以何种走向在其中形成显性表现,成为未来中国油画艺术个性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高云[7](2013)在《俄罗斯海洋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俄罗斯的国家发展史上,海洋战略一直起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基辅罗斯由于通海商路得以形成壮大,沙俄通过出海口战略而成为世界强国,苏联更是通过远洋进攻而获得冷战的均势。虽然当代俄罗斯已不再居于世界的中心地位,但作为有着帝国追忆和海洋情结的大国,俄罗斯正在积聚力量寻求复兴,海洋仍然是其关注的重点。应当看到,当前,俄罗斯发展理念已由过去的粗放式外扩转向内敛式集约,海洋战略的重心也已由海洋通道转向海洋资源的控制利用,这一理念的变化反映的正是俄罗斯国家发展三百年积淀的思考。本文旨在梳理俄罗斯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海洋战略演变过程,考察其海洋事业发展情况,从当代视角探求其经验教训,寻求陆海复合型大陆性国家发展的黄金分割点,精准定位海洋战略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作用,从中总结出能为当前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借鉴的有益要素。出于这一目的,论文研究重点放在了当代俄罗斯海洋战略,并将之分为转轨期、当代以及当前和未来时期三个部分,以便突出研究的现实意义。就俄罗斯海洋战略的源头而言,俄罗斯海洋传统源自北欧诺曼人的分支瓦兰吉亚人。瓦兰吉亚人有着西方海洋民族的强烈逐利特性和冒险精神,正是由于瓦兰吉亚人的强力介入,依托连接斯堪的纳维亚和拜占庭这一中世纪东西方贸易商路,松散的斯拉夫公社被凝聚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基辅罗斯。虽然由于之后的内部纷争,基辅罗斯并没能实现其海洋追求,特别是蒙古人的入侵,彻底打断了基辅罗斯向海的发展方向,但充当东西方贸易中间人获利的思想和北欧海盗所特有的冒险开拓精神已溶入俄罗斯的血脉,成为俄罗斯的民族内核之一。莫斯科公国兴起后,这一思想内核开始发酵,伊凡三世和伊凡四世为获取东西方贸易之利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奠定了后来沙俄出海口战略的根基。彼得大帝作为俄罗斯历史上最有为的君王,不但成功推行了西化改革,使沙俄步入世界强国之列,而且针对俄罗斯的地缘劣势,为俄罗斯确立了完整的出海口战略,使沙俄完成了由“地域残蚕食体制”向“世界侵略体制”的转变。在追逐出海口的过程中,沙俄的国家命运同出海口战略的成败得失紧密交融。在俄国达到其封建农奴专制制度支撑下国家权势所能抵达的发展顶峰后,制度瓶颈扼住了出海口战略的咽喉,使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相继惨败,并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耗尽了力气,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苏俄成立后,不得不从帝俄的遗产上全面后退,《布列斯特和约》虽剥离了俄罗斯向海洋发展和重新成为强国的可能,但给予了苏俄以喘息之机。之后,德国迅速崩溃,实际上这一束缚并未产生消解苏俄复兴帝俄荣光能力的后果。但经历了革命和国内战争创伤的苏联已不再具有帝俄的战略位势,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苏联海洋战略走过了从近岸和近海防御向远洋进攻的发展路线,并最终得以建立起与美国相匹敌的国家海上威力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苏联也完成了由偏居一隅的孤零社会主义国家向领导社会主义阵营同美国西方阵营全球角逐的世界性强国的转变。但辉煌的成果掩盖不了苏联国家体制和政策的缺陷,重复了法国和德国过度扩张的错误,美国则利用苏联的战略失误,使苏联走上自我否定的道路。俄罗斯成立后,受久已遭压抑而突然迸发的政治狂热推动,俄罗斯奉行大西洋主义的思想路线,推行一边倒战略,实行全面战略收缩。同时,面对解体后的颓势,俄罗斯被迫从远洋缩回到陆上,进入黑暗的十年。这一过程中,俄罗斯海洋思想遇冷,并一度放弃了海洋,承自苏联的海洋遗产陷入全面危机状态,海洋战略陷于钟摆死区。但俄罗斯毕竟是一个大国和传统强国,随着俄罗斯重回欧亚主义轨道,俄罗斯海洋战略开始重启。在普京执掌俄罗斯后,明确提出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俄罗斯海洋战略得到了充分发展。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和时代趋势的思考,当代俄罗斯海洋战略已不再将海权追求置于中心位置,而是将重心集中于综合国力的发展,确立了促进国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海洋战略中心任务,权益维度不断拓展,利益主体趋于多元,对抗性思维正逐步让位于合作、和谐。同时,鉴于当前强权政治现实,俄罗斯并未放弃军事的基础性地位,海军仍然是国家海洋战略的关注重点,但其侧重已由海上通道转向海洋资源,由军事安全转为经济安全,核心任务也逐步定位于以海洋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综合国力,保障俄罗斯海洋强国地位,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为俄罗斯国家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总体来看,俄罗斯各个时期的海洋战略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共性问题,即如何克服俄大陆性地缘局限;二是个性问题,即寻找各个时期海洋战略与俄国家大战略的契合点。应当看到,俄罗斯发展海洋事业受到的一系列不利自然条件’制约:国土基本处于高纬度地带,冬季漫长且寒冷,缺少不冻港,除西部封闭内海的沿海地带外,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带人烟稀少,发展海洋事业所需基础设施远离主要人口聚居地,初期投入和后期养护成本也很高,海上事业缺乏自我造血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俄罗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海洋传统。为了牵引国家发展和实现国家利益的战略需求,俄罗斯只能通过国家海洋战略的牵引,以国家主导的方式来克服自身发展海洋事业的各项劣势。从其海洋战略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这种大陆性国家主导的海洋事业发展模式使俄海洋战略呈现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而在不利的地缘政治条件下——沙俄时期因扩张造成的四邻不宁、苏联时期因意识形态而面临的强敌环伺——又加重了其对军事力量的依赖和对均势的追求,造成其近现代海洋战略呈现出较为突出的海军战略色彩。而在当代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下,俄罗斯海洋战略演进已发生变化,逐步放弃单纯从安全角度来考虑战略问题的传统权力思维模式。一方面开始强调发展海军除保障国家安全外,还兼有保持其工业基础、拓展经济维度、最终复兴其大国地位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更为重视发展问题,通过发展海洋事业,特别是开发远东和北极地区的资源和航线,促进地区均衡发展,为国家发展开辟新的战略空间,增强国家的战略稳定性。因此,当代俄罗斯海洋战略是兼顾安全与发展两方面战略需求的集合。综上所述,俄海洋战略的基本问题:一是克服大陆属性建立海权的问题,二是防止陆海冲突实现平衡的问题,三是发挥自身地缘优势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其三百年发展史的经验教训:一是要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战略;二是要保持海军力量与海洋经济的平衡;三是要统筹陆海发展矢量;四是要关注海洋战略各利益主体诉求;五是要整体稳步推进。应当说,俄罗斯海洋战略实践是一面镜子。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它反映的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同国家具体实际的结合过程;从现实的立场来看,它提出的是国家如何战胜局限和困难,从海洋获取发展机遇和未来的策略。因此,保持客观清醒地认识,充分汲取俄罗斯海洋战略的有益因素,对当前正在建设海洋强国的中国大有裨益。
黄广友[8](2010)在《刘大年史学研究》文中指出1949年新旧政权完成更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派史学在此之前经历一段“在野”期后,终于取得正统和主流地位,并获得空前发展。一批在三、四十年代业已星光闪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此时更是光芒四射,这一群体大致是以郭沫若、范文澜为代表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当人们只将赞佩的目光注意他们或为他们的高言阔论所吸引之时,在他们身边却又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迅速成长起来,这一群体则是以刘大年、胡绳为代表的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家。这一代史家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他们的学术历程和学术命运与新中国五十年风雨历程紧相关联。如果我们把新中国五十年作为一个学术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派史学,分明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后,前十七年是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天下”,“文革”后他们相继去世,以刘大年、胡绳等为代表的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接过“掌门”,坚守唯物史观史学阵地,薪火相传。比较第一代和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学术历程,第一代史家体验的是唯物史观史学从学术边缘走向学术中心的艰辛和喜悦,第二代史家除分享了唯物史观史学统领史坛的快乐外,还经历了唯物史观史学学术势力逐渐下沉的无奈。因此,后者的学术生态和学者的心境更加复杂,他们学术取向的变与不变,更具有迷人的魅力,更值得后人去探讨,因为它不仅仅属于已经逝去的时代,而且昭示着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未来发展走向。因此,研究以刘大年为代表的这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史学,对身处21世纪的史学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把刘大年史学作为一个学术史对象研究,有助于求索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史学的学术生态。英国史学家卡尔曾说,历史学家是个体,同时也是历史的产物、社会的产物;研究历史的人必须学会从这一双重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学家。因此,对于刘大年这样有影响的史学家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缅怀表彰式追忆上是不够的,而应该把刘大年史学作为学术史对象置入20世纪后半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框架中进行综合研究。任何史学家的史学成长都离不开他生活的时代,我们首先从时代、史学与史家三者互动中分析与刘大年史学密切相关的生平、着述与学术交往。刘大年既是一名学者又是一名战士,早年革命战士的生活经历直接决定了他近代史研究的革命史品格的定位。刘大年一生大部分时间处在中国历史学界领导地位,亦学亦官,这使他在多次运动中往往处在一线。刘大年一生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并认为史学应为政治服务,因此,其着述往往处在政治与学术之间,与政治意识形态挂得比较紧。刘大年又是一个有广泛学术交往的史学家。分析他与毛泽东的学术交往,可以看出他终生都在诠释毛泽东历史理论特别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理论,是毛泽东近代史理论的忠实扞卫者;刘大年与史学“五老”学术交往都比较密切,而与郭沫若、范文澜学术交往和工作生活交往尤多,郭老和范老对刘大年的学术影响更深;刘大年与胡绳也有广泛的学术交往,他们二者的学术交往属于同辈学人的互相促进。刘大年与国外学者交往也比较多,尤其是与日本井上清的交往甚深、交情甚笃,这是缘于他们共同的学术偏好;与齐赫文斯基交往特别曲折,由互相为敌到成为朋友,他们学术上的论战反映的是中苏那段特殊时期的意识形态论战对历史学术、对历史学家造成的影响。史学家的史学建树或史学成就是当代人或后代人研究其史学的主要载体,也是衡量其史学地位的主要凭依。刘大年史学成就巨大,撮其要归纳之:第一,刘大年在研究美国侵华史方面具有开创之功。紧随刘着《美国侵华简史》之后,研究美国和其他国家侵略中国历史的课题迅速展开,论着和文章大量涌现。这一方面反映了刘大年作为一名战士学者的为学旨趣,另一方面反映了建国前后一段时期学术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密切关联。此书奠定了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刘大年一生专注中国近代史研究,在编撰中国近代通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他主撰的《中国史稿》第四册和后来在此书的基础上扩编为的《中国近代史稿》全三册,代表了他在这方面的最高成就。此着以“反帝反封建”为“红线”贯穿全书,对近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有自己见解渗透其中。在近代史解释体系上完善了传统的革命史范式。全面反映了刘大年在近代通史编撰方面的重要成就。第三,致力于辛亥革命史研究。如果说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方面有更专注研究的方面,则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专题。他在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孙中山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产生了广泛影响。第四,开拓抗日战争史研究。抗日战争史研究是刘大年晚年开拓的又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并做出了突出业绩。由于刘大年的奋力开拓,及胡乔木、胡绳的共同努力,抗日战争史在较短时间内得以大规模开展起来并取丰硕研究成果。第五,近代经学方面的研究。刘大年前后历经十年着《评近代经学》长文。这是刘大年在20世纪最后十余年时间里,面对“国学复兴”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复活,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学做出的再认识,它凝聚了一个战士型学者对传统经学的理解。此文从传统文化深层解读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革命,极富创见。任何有成就的史学家在自己的着述中都体现着一定的史学观念和理论。有学者说,从1949年开始,几十年间,毛泽东的历史观点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主题。学习、宣传、阐释毛泽东的史学思想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主题。毛泽东的史学思想指导着、规范着、覆盖着中国史学界。可以肯定的是,刘大年这一代史学家的史学思想和史学理论主要来源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阶级斗争观点是刘大年史学理论最突出表现。刘大年始终坚信人类文明史就是阶级斗争史,在这一观念的支配下,或者说,将这一观念具体贯彻到历史研究中,就是认为要把社会关系及其运动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研究私有制社会,就是把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在毛泽东历史观的指导下,刘大年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下层劳动人民的革命与起义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直接动力;旧史书上劳动人民历史主体地位被颠倒了,事实上,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才是历史创造者,因此,劳动人民历史主体论是刘大年始终坚信不疑的观念并贯穿于其史学着述之中。与史家的史学理论一样,有成就的史家也往往都有自己研究历史的套路和认识历史的方法论。一般地说,史家的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是表里如一的。在阶级斗争观点指导下,刘大年在近代史研究中体现着传统的治史方法和路径或者说是史学方法论特色,这就是从革命时期开始构筑的革命史范式。这一范式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酝酿,中经40、50年代到60年代最后完善。刘大年对完善这一解释体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文革”结束前,革命史范式一直统领史坛,它把“革命”看作历史的最高价值,其突出的外在表现是把近代史叙事革命史化。“文革”后,中国社会向现代化重新定向,时代主题发生转换,现代化范式迅速崛起,传统的革命史范式遭到质疑和挑战。如何回应挑战成为刘大年在新时期思考的重要问题。两种范式在一系列问题上展开论辩,刘大年反对以资本主义发展作为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强调研究近代史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基本线索。被刘大年引为同道的胡绳除仍坚持阶级斗争主线论外,同时也赞成用现代化作为一个线索串起来写中国近代史;在“民族独立”与“近代化”问题上,刘大年认为民族独立应该先行,然后才能实现近代化或现代化,胡绳在这一点上赞同刘大年的观点;两种范式另一个分歧点是如何认识近代革命与改良问题,刘大年认为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脊梁和主旋律,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当承认,两种范式都是解释中国近代史的有效模式,但由于方法论的局限,都不可避免地遮蔽了历史的某些侧面,只有多种范式互补方可有益于史学的发展。综观之,刘大年史学是那种与政治联系比较密切,强调阶级斗争观点,意识形态倾向比较突出的那一种史学。其史学革命意识形态是他学术与政治高度绾合的产物。长期以来,人们只认为政治意识形态与学术交织在一起必定损害学术。从刘大年一生学术实践来看,其实未必,如果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政治意识形态对学术建设有不可低估的正面价值,当然,如果政治意识形态全面控制史学,产生的负面作用会非常之大。刘大年学术一生取得了巨大史学成就,从学术史意义上证明了这一点。刘大年这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经历了新中国五十年风雨历程,如同我们国家在这五十年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一样,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史学家也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与坎坷。在这五十年里,最突出的变化是社会主题完成了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史学也因应社会主题的转换做出了相应调整并有新的发展。但是,由于各个史学家认识不一,在这一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中,其史学又表现了个体差异,有时认识甚至并不正确。因此,唯怀有不卑不亢之心,既不虚高,又不妄贬,客观探讨主要史家们的史学,才能准确了解刘大年这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学术生态,进而从整体上正确衡估这一代史学家的史学,这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培钰[9](2019)在《战火中的安那其 ——巴金全面抗战时期文学行为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从法归国以后,巴金在现实革命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使他开始怀疑作为政治信仰的安那其主义,面临身份认同的巨大困境。1935年,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成立为巴金缓解精神的痛苦带来新的转机,巴金将在现实中难以付诸实践的政治信念转化为一种工作精神、岗位意识,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坚守安那其主义“正义、互助、奉献自己”的价值追求,坚持为青年出版能读、可读的书籍,构建知识分子的新的民间价值系统,传递思想的火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巴金看来,抗日战争同西班牙内战一样,是民众与法西斯之间的较量,是自发的民众运动,亦是对旧有政治机构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争取民众的自由和平等,这激起了巴金内心深处重新参与政治的激情。于是,巴金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战争中。他响应出版界号召,出版更适应抗战时期特定文化需求的《烽火》;他集中翻译与西班牙内战相关的文章、着作、画册,宣传抗战,声援西班牙内战,为国内前方忠勇之战士和后方义愤之民众呐喊、助威,给予他们启示,亦为国际乃至国内的安那其主义者及其事业正名;同时,巴金还联名发表了《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在与各种抗战思潮、主张的论辩中坚持“联合战线”中安那其主义者的主体性,在他的部分散文书写中足见他树立了根植于安那其主义的独树一帜的抗战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战初期的激情高涨、乐观自信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相持不下的战争局势、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长期漂泊不定、世事沧桑、前路渺茫的生活,再加上不惑之年、中年返“家”,催生了疲惫思归、渴望安稳的心境,也修正了根植于安那其主义思想的“废家”倾向。这些思想、心态、生命体验的变化体现为:在翻译选择上“由俄国虚无主义者的英雄故事转向斯托姆的爱情小说和王尔德的童话”;在小说创作上“由热情奔放的抒情咏叹转为深刻冷静的人生世相的揭示”,《憩园》、《火》三部曲等小说中“家”、“家长”的形态悄然发生着变化,与“激流三部曲”相比,“家”不再只有冰冷的秩序,不再只是压抑青年幸福和意志的囚笼与枷锁,“家长”也不再是愚昧、不义、绝对地“对立”,“家”开始有了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温情,是栖息身心的居所;在散文书写上也开始出现平和闲适、充满日常情思趣味的文风等等。
杨虎[10](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二、前进中的北方联合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进中的北方联合大学(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独特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二) 不能互相瓦解部队; (三) 不许向友军扩张地盘”。石友三还把土肥原派来说降的说客当众枪杀, 并宣称:“我石友三要当汉奸, 就是三尺孩童也有权杀掉我。” (3) |
(三) 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和发展过程中, 充满着反“扫荡”和反“摩擦”的军事斗争, 而前者是主要的。 |
(四)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生长、发展和成熟, 是一个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的过程。山东的地方干 |
(2)太行抗日根据地农民政治动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资料来源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关于“太行抗日根据地”的界定 |
1.5.2 “政治动员”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经济激励:以民生建设动员农民 |
1.1 抗战前的社会经济状况 |
1.1.1 恶劣的自然环境 |
1.1.2 残酷的封建剥削 |
1.2 合理负担政策的全面实施 |
1.2.1 政策实施的组织保障 |
1.2.2 政策实施的制度标准 |
1.2.3 政策实施的调查改进 |
1.3 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 |
1.3.1 减租减息政策的提出 |
1.3.2 减租减息政策的局部试点阶段(1938—1941 年) |
1.3.3 减租减息政策的全面开展阶段(1942—1945 年) |
1.4 农业大生产与军民救灾 |
1.4.1 农业大生产运动 |
1.4.2 军民抗灾 |
1.4.3 农业大生产与军民救灾的成效 |
1.5 拥军优属活动的开展 |
1.5.1 拥军优属政策的提出 |
1.5.2 拥军优属政策的实施 |
1.5.3 拥军优属的重要作用 |
第二章 政权建设:以民主运动团结农民 |
2.1 抗战前的政权概况 |
2.1.1 军阀统治下的金字塔式政治体系 |
2.1.2 恶绅治村的基层政治生态 |
2.2 摧毁日伪政权与改造旧政权 |
2.2.1 摧毁日伪政权 |
2.2.2 改造旧政权 |
2.3 建设民主政权 |
2.3.1 政权机构的建立 |
2.3.2 宣传贯彻“三三制”民主精神 |
2.4 开展民主运动 |
2.4.1 推行参议会制度 |
2.4.2 开展村选运动 |
第三章 组织动员:以组织建设凝聚农民 |
3.1 动员委员会的建立 |
3.1.1 动委会的机构设置 |
3.1.2 动委会工作的全面部署 |
3.2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3.2.1 建立基层党组织 |
3.2.2 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和教育 |
3.3 群团组织的发展 |
3.3.1 农救会 |
3.3.2 武装自卫队 |
3.3.3 妇女抗日救国会 |
3.3.4 青年抗日救国会 |
3.3.5 抗日儿童团 |
第四章 宣传教育:以思想文化影响农民 |
4.1 强化学校教育 |
4.1.1 各类学校的建设 |
4.1.2 教育方法改革 |
4.2 加强群众教育 |
4.2.1 群众文化学习组织 |
4.2.2 干部培训班 |
4.2.3 冬学运动 |
4.3 扩大文艺宣传 |
4.3.1 文化领导机构 |
4.3.2 艺术学校 |
4.3.3 剧团 |
4.4 树立模范人物 |
4.4.1 建立模范人物的产生机制 |
4.4.2 树立模范人物的作用 |
第五章 经验成效与当代启示 |
5.1 经验成效 |
5.1.1 以农民为主体的政治动员经验 |
5.1.2 农民成为抗战胜利的中坚力量 |
5.2 当代启示 |
5.2.1 加强党的建设 |
5.2.2 保障农民主体地位 |
5.2.3 尊重农民意愿和赢得农民信任 |
5.2.4 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对“历史科学”的发现与论证 |
一、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造成两大阶级对立 |
(一) 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的统治实质 |
(二) 无产阶级的孕育与产生 |
(三) 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 |
二、社会发展动力的具体阐述 |
(一) 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分析 |
(二) 社会发展概念的基本界定 |
(三) 社会发展基本要素的论述 |
三、“历史科学”: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发展 |
(一) “历史科学”的提出与发展 |
(二) 历史发展主要因素的逻辑分析 |
(三) 对历史发展的科学认识 |
第二章 “历史合力”:恩格斯的理论回应 |
一、对社会发展失衡的深刻批判 |
(一) 深度揭示资本积累的后果 |
(二) 探究对抗资产阶级的有利条件 |
(三) 拓展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历史发展动力 |
二、恩格斯对“历史合力论”的理论阐述 |
(一) 消除私有制: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 |
(二) 实现公有制:社会掌握生产资料的调配 |
(三) 革命方式:综合暴力与和平的手段 |
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建构 |
(一) 强调社会发展中“人”的作用 |
(二) 基于社会生产促进“合力”的理论维护 |
(三) 依据社会实践巩固理论的发展 |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晚年的理论凝练 |
一、两种生产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融合社会生产与人的生产 |
(一) 在自然与社会发展中探究人的自身生产 |
(二) 分析自然基础上的生活资料生产 |
(三) 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自然联系 |
二、理性审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新进程 |
(一) 国家起源论中深层探析社会发展要素 |
(二) 物质生产与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 |
(三) 深化对社会发展力量的整体性认知 |
三、把握社会生产促升理论的科学性 |
(一) 运用经济效用拓展动力因素多元化 |
(二) 基于经验批判来阐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三) 坚持无产阶级领导社会发展实践 |
第四章 恩格斯晚年的理论完善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
一、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立场 |
(一)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 |
(二) 中国以人民为主体的斗争、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 |
(三) 中国社会发展中人的生产与发展 |
二、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发展 |
(一)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
(二) 指导中国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 |
(三)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
三、充分激活“历史合力”的社会发展效用 |
(一) 深化“惟改革创新者胜”的认识 |
(二) 提升历史进程中人的物质生产效力 |
(三) 综合中国力量促进人民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越南中央电视台《前进中的越南妇女》传播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前进中的越南妇女》栏目分析 |
2.1 栏目开播背景以及现状 |
2.1.1 节目开播背景 |
2.1.2 节目现状 |
2.2 节目分析 |
2.2.1 节目制作缘由 |
2.2.2 节目结构 |
2.2.3 节目种类 |
2.2.4 节目设计理念 |
3 《前进中的越南妇女》传播效果分析 |
3.1 实证调查 |
3.2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3 调查内容与样本构成 |
3.3.1 调查内容 |
3.3.2 调查样本构成 |
3.4 节目调查结果分析 |
3.4.1 受众对节目内容的理解程度 |
3.4.2 受众对节目传播特征的认同度 |
3.4.3 受众对节目内容的整体看法 |
3.4.4 受众对节目播出次数与时间的意见反馈 |
3.5 实证调查结论 |
3.6 节目优点、缺点及原因 |
3.6.1 大胆揭露社会热点问题 |
3.6.2 及时报道越南妇女正面形象 |
3.6.3 努力打造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公共话语空间 |
3.6.4 积极倡导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
3.6.5 节目缺点及原因 |
4 对越南女性形象类节目发展的建议 |
4.1 进一步强化媒体工作者传播男女平等观念的意识 |
4.2 重视电视台女性形象类节目的质量 |
4.3 提高记者业务水平 |
4.4 重视受众心理需求 |
4.5 提高节目策划与制作水平 |
4.6 努力加大女性形象类节目的自主原创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综合结果 |
附录2 越南中央电视台领导接受访问结果 |
附录3 越南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接受访问结果 |
附录4 论文中所提的节目内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关于论文的选题、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关于“中亚”和“西域”的概念及其在本文中的含义 |
第三节 中亚各国概况 |
上篇:中国与中亚地区历史上的友好交流 |
第一章 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的早期接触和交流 |
第一节 史前时期中国与中亚之间文化联系的踪迹 |
第二节 先秦文献中所见的中原对中亚的认识及与中亚的早期接触 |
第三节 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与中亚的友好交流 |
第一节 简述两汉对西北边疆的开拓和治理 |
第二节 两汉与中亚诸国的往来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与中亚地区的往来 |
第四节 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 |
第五节 佛教经由中亚传入中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隋唐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交流 |
第一节 隋朝对西域的经营及与中亚地区的交往 |
第二节 唐朝对西域的经营及与中亚地区的政治关系 |
第三节 唐朝与中亚地区之间丝绸之路贸易的繁盛 |
第四节 唐代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元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往来与交流 |
第一节 宋代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往来与交流 |
第二节 蒙元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往来与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关系 |
第一节 明朝与中亚帖木儿王朝的友好交往 |
第二节 清代中期与中亚各汗国之间的往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辛亥革命后到中亚五国独立以前中国与俄属及苏联中亚 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贸合作(1911一1991)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新疆与俄(苏)属中亚的往来交流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新疆与苏联中亚地区的交流合作 |
本章小结 |
下篇:中国与独立以后中亚五国的友好交流 |
第一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政治往来与合作 |
第一节 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发展彼此间关系的原则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间政治方面各层次的友好往来 |
第四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政治关系文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与中亚在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安全利益问题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安全交流与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为发展双边经济贸易合作所做的努力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双边贸易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任重道远的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领域合作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体育交流与合作 |
第五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民间友好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安全合作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的经济合作 |
第四节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
本章小结 |
结语:历史视野中的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友好交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6)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全国美展的专项研究 |
(二)中国油画的分类研究 |
(三)中西美术创作理论的专题研究 |
(四)“中国经验”的研究 |
三、“中国经验”概念厘定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全国美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及油画创作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1949—1976:“新文艺”的建构 |
一、文艺思想的确立与美术体制的初步建立 |
二、全国美展模式的初步形成 |
三、文艺为政治——单一的创作模式 |
第二节 1976—2000:承接与拓进 |
一、文艺方针政策的恢复与调整 |
二、文化碰撞中的过渡与转换 |
三、回归“真实”与“多元化”探索 |
第三节 2000—2019: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 |
一、全球化危机与国家文艺事业的繁荣 |
二、“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 |
三、“主旋律”下的多元发展 |
第二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题材选择 |
第一节 题材的本土化选择 |
一、现实生活题材 |
二、“主旋律”题材 |
三、风景题材 |
第二节 题材选择之维:艺术对时代精神的表达 |
一、时代精神与“言志载道”传统的新变 |
二、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表现的确立 |
三、时代精神与题材选择的“中国经验” |
第三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形式表现 |
第一节 形式的中国性呈现 |
一、转化传统绘画语言 |
二、援用民间艺术资源 |
三、借用民族文化符号 |
第二节 形式创作之维:艺术对兼容并包的体现 |
一、兼容并包与艺术语言壁垒的破除 |
二、兼容并包与艺术从俗表达的趋势 |
三、兼容并包与艺术形式创作的“中国经验” |
第四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审美表达 |
第一节 审美的多样化表达 |
一、真实性的抒写 |
二、隐喻性的修辞 |
三、诗意化的追求 |
第二节 审美观念之维:艺术对虚实相融的践行 |
一、虚实相融与表达对象的情感追求 |
二、虚实相融与表达对象的审美感受 |
三、虚实相融与审美空间确立的“中国经验” |
第五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比较认识与问题思考 |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 |
一、题材选择的中西比较 |
二、形式表现的中西比较 |
三、审美表达的中西比较 |
第二节 国内比较视野下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 |
一、统一语境下的同质“经验” |
二、域外视野下的融合“经验” |
三、多元背景下的兼容“经验” |
第三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问题思考 |
一、民间创作与官方立场的不同步性 |
二、艺术思潮与社会文化的不同步性 |
三、艺术表达与审美评价的不同步性 |
第六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价值与“中国经验”的启示 |
第一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价值内涵 |
一、社会价值 |
二、审美价值 |
三、文化价值 |
第二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启示 |
一、“中国经验”的具体阐释 |
二、“中国经验”的共通理念 |
三、“中国经验”的文化内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附录 |
第五届至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名单 |
第五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0 年第四期) |
第六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5 年第二期) |
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9 年第十一期) |
第八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95 年第二期) |
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00 年第一期) |
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05 年第一期) |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10 年第一期) |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15 年第二期) |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20 年第二期) |
(7)俄罗斯海洋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主题和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五、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第一章 俄罗斯海洋传承与沙俄海洋战略 |
第一节 俄罗斯海洋传承 |
一、俄先民早期海上活动 |
二、古罗斯海洋事业兴衰 |
三、莫斯科公国向海发展的努力 |
第二节 沙俄海洋战略 |
一、以出海口为核心的战略体系 |
二、出海口战略实践的成败得失 |
三、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二章 苏联海洋战略 |
第一节 苏俄(联)近海防御战略 |
一、近海防御战略的主要内容 |
二、近海防御战略的实战运用 |
第二节 苏联远洋进攻战略 |
一、由近海防御向远洋进攻的转变 |
二、以“平衡”原则建设远洋海军 |
三、确立四大战略方向 |
四、整体发展海洋事业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
一、苏联海洋战略本身存在缺陷 |
二、苏联海洋战略面临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
三、苏联海洋战略遭遇美国的强势反击 |
小结 |
第三章 转轨期的俄罗斯海洋战略 |
第一节 转轨期困境 |
一、海洋地理环境恶化 |
二、国家战略重新定位 |
三、经济陷入严重危机 |
四、工业能力大幅下降 |
第二节 转轨期国家海上威力体系瓦解 |
一、海军不战自毁 |
二、民用船队全面衰落 |
三、船舶工业深陷危机 |
第三节 俄罗斯海洋战略的重启 |
一、国家战略重回欧亚主义轨道 |
二、海洋战略重新布局 |
三、海军发展战略相应调整 |
小结 |
第四章 强国战略下的俄罗斯海洋战略 |
第一节 基本架构 |
一、体系化的顶层战略规划设计架构 |
二、全面拓展的海洋战略主体和海洋利益 |
三、以安全和发展为核心的目标体系 |
四、以功能和区域方向为指向的任务体系 |
第二节 主要内容 |
一、完善国家海洋管理体制 |
二、恢复海洋渔业 |
三、开发海底矿产资源 |
四、复兴船舶工业 |
五、发展海上航运业 |
六、恢复海军实力 |
七、推进北极开发 |
第三节 基本特点 |
一、海洋权益维度全面拓展 |
二、国家海权建设全面推进 |
三、海权服从服务国内需求 |
四、以非军事手段解决争端 |
五、坚持军事手段的基础性地位 |
第四节 现实问题 |
一、国力难以支撑,动力不足 |
二、经济转型困难,创新乏力 |
三、中央集权过度,效率低下 |
四、争端难以解决,矛盾突出 |
小结 |
综论:俄罗斯海洋战略的基本问题、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一节 基本问题 |
一、克服大陆局限建立海权的问题 |
二、克服陆海冲突实现平衡的问题 |
三、发挥地缘优势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问题 |
第二节 经验教训 |
一、海洋战略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 |
二、海洋经济与海军力量协调平衡 |
三、统筹陆海发展矢量的目标界限 |
四、保持海洋战略各主体利益平衡 |
五、循序渐进形成稳定推进矢量 |
第三节 启示 |
一、强化海洋意识,确立海洋发展矢量 |
二、发展海洋经济,打造经济驱动引擎 |
三、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为维护海洋权益提供支撑 |
四、抓住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破解海洋争议难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俄文资料 |
二、中文资料 |
三、英文资料 |
后记 |
(8)刘大年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选题理由与价值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预期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时代、史学与刘大年 |
第一节 作为"战士与学者"的一生 |
第二节 着述:在政治与学术之间 |
第三节 学术交往 |
第二章 刘大年的主要史学建树 |
第一节 创榛辟莽,开"美国侵华史研究"之先河——以《美国侵华简史》为中心的分析 |
第二节 以"反帝、反封建"为"红线"编撰中国近代通史——以《中国史稿》第四册(《中国近代史稿》)为中心的分析 |
第三节 致力于辛亥革命史研究 |
第四节 开拓抗日战争史研究 |
第五节 从传统文化深层解读近代中国社会历史运动的主题——以《评近代经学》为中心的分析 |
第三章 刘大年的主要史学理论:阶级斗争观点 |
第一节 私有制社会历史研究:把"社会阶级、阶级斗争和以此为枢纽的全部社会关系及其体系的运动"作为对象 |
第二节 反抗动力论:下层劳动人民的革命与起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主要因素 |
第三节 劳动人民"历史主体论":一个贯穿整个人类历史过程的普遍命题 |
第四章 刘大年与中国近代史解释体系:革命史范式 |
第一节 完善革命史范式的构筑 |
第二节 推动中国近代史叙事革命史化 |
第三节 回应"现代化范式"的挑战——刘大年关于"革命史范式"在新时期历史命运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战火中的安那其 ——巴金全面抗战时期文学行为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章节概要 |
2 信仰与现实之间:巴金抗战爆发前后的编辑出版工作 |
2.1 “共同的事业”:巴金与文化生活出版社 |
2.2 “为理想脚踏实地做些事”:“文化生活丛刊”与“文学丛刊” |
2.3 “为抗战做点事”:《呐喊》、《烽火》 |
3 一种迂回的政治参与:巴金抗战前期的翻译工作 |
3.1 “把别人的作品变成我的武器”:巴金的翻译观 |
3.2 在战争中重拾安那其主义的政治信仰 |
3.3 在论争中重申安那其主义者的主体性 |
4 政治争鸣与生命哲思:巴金抗战中期的散文书写 |
4.1 “自发的民众运动”:巴金的抗战观 |
4.2 巴金的战时生命哲思 |
5 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返家:巴金抗战后期的小说创作 |
5.1 《家》与《憩园》、《火》:“家”与“家长”在变化 |
5.2 战时漂泊与中年返家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参考书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前进中的北方联合大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独特历程[J]. 金冲及. 抗日战争研究, 2017(01)
- [2]太行抗日根据地农民政治动员机制研究[D]. 范歌. 山西大学, 2019(01)
- [3]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研究[D]. 徐大祥.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越南中央电视台《前进中的越南妇女》传播效果研究[D]. 阮氏南.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5]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D]. 赵晓佳.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6]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D]. 刘大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俄罗斯海洋战略研究[D]. 高云. 武汉大学, 2013(05)
- [8]刘大年史学研究[D]. 黄广友. 山东大学, 2010(09)
- [9]战火中的安那其 ——巴金全面抗战时期文学行为研究(1937-1945)[D]. 黄培钰. 重庆大学, 2019(09)
- [10]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