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辩证法思想研究情况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熠[1](2012)在《论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文中认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体系——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在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批判和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学习和借鉴了世界优秀军事理论,它不仅是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和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行动指南,而且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世界军事理论的一颗璀璨的瑰宝。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中国革命的任务所决定。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二十二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武装斗争的历史,军事斗争是其工作的重心,占有最为突出的地位。身兼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于一身的毛泽东直接领导和指挥了一系列的革命战争,以及建国后毛泽东的军事战略在抗美援朝战争、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因而从整体上研究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对我国的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阐明了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指导战争的方法论,总结了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是研究和指导军事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在毛泽东的军事著作、指挥作战的电文和命令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因而,从宏观上看,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本文论述和梳理了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形成的条件和理论渊源,分析和思考了其形成和发展历程,概括和总结了其主要内容及理论和实践的价值,从而明确了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对我国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和未来战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周姝[2](2016)在《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有机结合的思想成果,同时也吸收了中国传统军事辩证法思想和西方军事辩证法思想。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产生的,同中国革命战争血肉相联,集中反映了中国革命战争规律,是对中国革命战争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理论概括。如果把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体系比做一颗活生生的大树,那么,这棵大树正是生长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的土壤之中。政治工作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有无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重要标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精华,是战胜国内外敌人的法宝;战争的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规律,这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军事问题上的具体发挥;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核心精神。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胜利。因此,人们把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称为克敌制胜的法宝、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灵魂。毛泽东在吸取前人军事辩证法思想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革命战争丰富多彩的实践经验的哲学总结,把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思想推向了一个新境界。毛泽东军事辩证法集中了人类军事辩证法思想之精华,是军事辩证法思想史上的一个高峰。深入研究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对于加强我国现代化军队和国防建设,深化为人民服务的治军理念,维护国家统一和世界和平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刘晖[3](2006)在《浅析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向纵深发展。这是划时代的军事变革,规模之大、内涵之广、影响之深,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它对世界军事力量对比、国际战略格局、未来军事斗争,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只能迎头赶上,不能回避退缩。面对浩浩荡荡的新军事变革浪潮,我们只有紧跟世界军事变革的步伐,充分借鉴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大胆吸取营养,才能保证变革的顺利开展和有效推进。作为我国杰出的军事思想家,毛泽东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战争和我军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科学地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宝贵经验,批判地吸收了古今中外各种军事理论的精华,集中全国人民、全党和全军的集体智慧,创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我国党和人民军队的重要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华,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战争和建国后的国防实践中,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推广和应用到军事领域,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和指导军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学习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从中领会他如何着眼于分析、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对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会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研究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军事辩证法”这一概念,系统、深刻地阐明了战争和军队的一系列根本观点,揭示了军事领域矛盾运动的各种基本规律,总结了许多关于如何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则。军事辩证法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精髓所在,它为正确地看待战争,恰当地解决军事领域的各种矛盾,提供了基本的观点和方法。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同属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他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毛泽东在军事辩证法思想中提出的一系列观点,方法对于我国现代军队建设和国防战略实施依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力求对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进行一些研究探讨,从几方面论述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基本理论观点,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些观点和见解,对进一步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整个理论体系提出一些新的看法。我们不但要继承他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要发扬他,只有跟现实情况相结合,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发扬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因为创新就是对他的最好的继承。本论文将通过对他与中国古代兵家思想及马列军事思想的比较分析,论述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继承性和创新性;通过对毛泽东在军事辩证法领域精辟思想的深入分析,更加清晰地领略到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在我国国防建设中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当前国际形式风云变换的情形下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孔祥艳[4](2019)在《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文中提出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在于,毛泽东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铸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质在毛泽东哲学的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表明毛泽东哲学的萌芽,在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及阶级理论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独有的特点作出了详细正确的分析。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文章表明,毛泽东开始逐步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哲学开始初步形成。“两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实践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矛盾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两论”彻底批判了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纠正了“左”倾错误和右倾错误。“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融合的光辉典范。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矛盾运动规律等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阐发,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关问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问题和战争的阶段性发展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扩充了毛泽东哲学的理论体系。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抗战胜利后国内外的复杂局势,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从而顺利解决了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向世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功,毛泽东哲学走向成熟。
陶政[5](2012)在《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当前,世界格局多元化,军事变革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世界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规律和中国战争中的客观规律,对中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是一个完整而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在当代,学习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对于我国军事理论创新、军事变革、制定科学的对外战略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篇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军事辩证法,再系统介绍了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含义及其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形成的过程,对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第二部分: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过程中逐渐丰富和完善,其内容博大精深。第三部分: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当代价值,这是本文的落脚点。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发展本国经济的关键时期,研究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对于我国进行军事理论的创新、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张文毓[6](2020)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文中提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举足轻重的事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考察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传播具有借鉴价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发展史角度,考察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是其自然辩证法思想最主要的文本体现,因此,本文以这一著作为主线进行考察。按照事物的发生学原理,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我国及其早期传播(19世纪2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此阶段,自然辩证法思想主要在党内和先进分子中传播,传播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传播范围相对狭窄。二是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在我国的初步建制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此阶段,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初步建制化,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服务国家的优良传统。然而,由于“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阻碍,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的建制化进程被迫中断。三是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的全面制度化和规范化(1978年至今)。相对于上一阶段开启的建制化进程,我们把此阶段称为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的再建制化。在此阶段,自然辩证法思想奠基于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之上,吸收融合了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最新研究成果,由恩格斯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为主的内容体系,逐渐扩展到以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新框架。此外,自然辩证法思想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相结合,奠定了我国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传播和发展历程的研究表明:(1)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我国具有历史必然性。一方面,我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自然辩证法思想有迫切的时代需求,为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是科学的理论,它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自然科学上升为哲学的典范;它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品质,在内容上适合我国国情。(2)自然辩证法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是相互交织的过程。思想在传播中发展,同时在发展中传播,很难将思想传播与思想发展二者截然割裂开来。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受众群体、传播对象、传播渠道等不断扩大,传播方式从偶然性、不确定性逐渐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3)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是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代以来,我国持续的现代化进程要求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为指导。进入新时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仍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这更需要自然辩证法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李铭[7](2012)在《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集中外古代和现代的军事辩证法于一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检验,形成了一套更完整、更系统、更科学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其理论价值举世公认。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来源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立足于中国近代基本国情,经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反复检验,是符合中国革命战争发展需要的科学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是世界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宝贵财富,为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民实现民族独立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本文试图通过对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初探,全面认识和掌握其核心内容,探索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张灯[8](2019)在《毛泽东生活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生活观是毛泽东对生活世界基本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实际,以人民为主体,以革命和建设为基本手段,以民族解放和人民生活幸福为价值旨归,探寻生活世界变迁规律,解决中国现实生活问题。毛泽东生活观具有主体性、民族性、实践性和革命性四个核心特质。论文以毛泽东生活观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毛泽东著作为主要研究文本,采用文献分析与综合、历史与逻辑、比较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分析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整体结构、主体定位、精神意蕴与矛盾法则。研究发现,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突显群众主体的革命生活实践活动,从唯物辩证的内在统一把握生活世界的整体结构,其表现为四个统一:把握历史规律和生活发展方向的统一,改造客观生活世界和改造主观生活世界的统一,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及文化生活的统一,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其主体定位彰显了人民是生活世界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利益至上;其精神意蕴显示了敢于胜利的信仰力量,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其矛盾法则立足于对立统一性关照生活世界的矛盾,重视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指出不同质的矛盾要使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毛泽东生活观既面向中国,又放眼世界;既把握了生活世界的发展规律,又探索了解决中国人民生活困境的方向,深刻地影响着二十世纪的中国和世界。毛泽东生活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维度,可以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为解决新时代中国重大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哲学思考,为提升新时代生活实践主体精神提供思想指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因此,研究毛泽东生活观,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全面认识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戴天奕[9](2017)在《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新探 ——以独立自主、创新驱动的视角》文中提出笔者以为,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灵魂和核心是独立自主、创新驱动。独立自主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追求和目标,创新驱动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方法和路径,是独立自主的灵魂给予了人民军队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伴随着人民军队从逆境、困境甚至是绝境中不断成长,最终星火燎原;是创新驱动的核心引领着人民军队以小博大、以弱胜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赢得了一个新中国。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起源于武装斗争,而独立自主正是武装斗争的鼎新之举;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基础是群众路线,而群众路线正是中国革命赖以成功的基石;人民群众是武装斗争的力量之源,而三结合的人民军队、武装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的斗争策略正是人民战争的创新之基。在战略、战役、战术层次中,坚持具体战役上的不规则无定向与宏观战略上的有规则有定向,坚持宏观战略上的内线防御的持久战与具体战役上的外线进攻的速决战,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才能抓住枢纽,推动战局,进而掌握主动。在战略防御中,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慎于初战,在战略进攻中,敢于在我军不占优势的条件下,看准敌人的漏洞,把握时机,果断出击,千里跃进,不要后方,进而转换战局,在战略决战中,注重我军攻坚能力的培养,军事与政治并重,重视我军后勤的保障与组织。在思想特色上,创造出抓特点、看发展、找规律的独特决策方法,并在中国革命的战略决策中屡屡成功运用,在思想载体上,吸取教训,打破常规,创造出以党指挥枪和强调政治工作为特色的建军与治军模式,以此为基础的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无敌于天下。独立自主、创新驱动作为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灵魂和核心像一根主轴贯穿了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乃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方方面面,极大的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戚潇文[10](2019)在《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进程中重要的理论武器,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形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古代朴素辩证法的传承和发扬。它从哲学的高度给中国革命和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为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提出了具体路径和方法,有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撑,同时也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立足于毛泽东辩证法思想,以其辩证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及其主观条件为研究起点,梳理了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以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内在逻辑为脉络,指出毛泽东从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区分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阐明了二者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引起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深入论述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内涵,创造性地提出了事物的矛盾精髓理论;揭示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继而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社会基本矛盾进行分析,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形成了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正确思想。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突出特征,即鲜明的时代性、深厚的民族性和彻底的革命性。最后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时代课题,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阐述了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当代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为揭示新时代社会矛盾的转变提供了哲学依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对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形成、发展、内涵等问题论述的基础上,通过探讨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实践应用,着重分析了这一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论意义,尤其是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哲学依据。对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
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辩证法思想研究情况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辩证法思想研究情况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论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 |
1. 内容结构 |
2. 研究方法 |
(四) 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条件与理论溯源 |
(一) 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形成的主客观条件 |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提供了形成与检验理论的实践 |
2. 毛泽东深厚的历史哲学底蕴奠定了形成理论的基础 |
(二) 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来源 |
1. 对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2. 对中国传统军事辩证法的批判和吸收 |
3. 对世界优秀军事思想的学习和借鉴 |
二、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
(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
(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初步形成 |
(三)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成熟 |
(四)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深化 |
(五)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发展 |
三、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唯物辩证的战争观 |
1. 战争的起源、本质与目的 |
2. 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
3. 战略上藐视一切敌人,战术上重视一切敌人 |
(二) 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战争理念 |
1. 研究战争规律要着眼战争的特点和发展 |
2. 一般战争规律和特殊战争规律的关系 |
3. 战争的主观指导是战争客观规律的实际反映 |
4. 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全民皆兵的人民战争理念 |
1. 兵民是胜利之本 |
2. 根据地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 |
3. 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结合是人民战争的一贯原则 |
(四) 以我为主、随机制宜的战争艺术 |
1. 抓住战争枢纽,推动战争全局 |
2. 利用有利时机,促进以弱胜强 |
3. 加强战争进攻,坚持积极防御 |
4.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
5.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作战方式 |
四、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
2. 奠定了新中国现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
3. 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二) 实践价值 |
1. 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 |
2. 指导人民军队不断成长壮大 |
3. 指导新中国的军队与国防建设迈向正规化、现代化 |
结语:从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看未来战争走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2)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1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来源 |
1.1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理论基础 |
1.2 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 |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军事辩证法思想 |
第2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 |
2.1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萌芽时期 |
2.1.1 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
2.1.2 初步探索了战争的规律性 |
2.1.3 提出了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和“诱敌深入”的方针 |
2.2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成熟时期 |
2.2.1 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 |
2.2.2 阐明了研究战争的根本方法论原则 |
2.3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时期 |
2.3.1 揭示了解放战争的根本规律 |
2.3.2 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 |
2.3.3 使战略战术更加趋于完善 |
第3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军事与政治的关系 |
3.1.1 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关系 |
3.1.2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
3.1.3 政治工作的任务和优良传统 |
3.2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
3.2.1 战争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 |
3.2.2 主观能动性能够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
3.2.3 在战争中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
3.3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
3.3.1 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
3.3.2 战略上藐视敌人与战术上重视敌人 |
3.3.4 战争中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 |
3.4 战争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
3.4.1 正规战与游击战的关系 |
3.4.2 运动战与阵地战的关系 |
3.4.3 防御与进攻的关系 |
第4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当代价值 |
4.1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 |
4.1.2 创新军事理论和正确指导军事实践的科学指南 |
4.1.3 研究解决当代中国军事问题的理论指导 |
4.2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实践意义 |
4.2.1 对我国全方位外交战略的意义 |
4.2.2 对我国积极参与改造国际体系的意义 |
4.2.3 对我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意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浅析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形成、发展与历史地位 |
1.1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
1.2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
1.3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二章 毛泽东对军事辩证法思想体系的贡献 |
2.1 首次提出了军事辩证法的概念 |
2.2 深刻揭示了军事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
2.3 概要展示了构建军事辩证法思想体系的原则 |
2.4 丰富和深化了军事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
第三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内容和特征 |
3.1 战争观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
3.2 战略战术原则中的辩证法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核心 |
3.3 人民战争是毛泽东研究军事辩证法的根本立足点 |
第四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研究方法 |
4.1 比较研究方法—毛泽东军事辩证法与孙子兵法的比较 |
4.2 战例说明方法—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在战争中的应用 |
4.3 矛盾分析方法 |
第五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发扬和现实意义 |
5.1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继承和发扬 |
5.2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现实指导意义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4)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毛泽东与毛泽东哲学的萌芽 |
第一节 毛泽东早期世界观的转变 |
一、“人心即天命”的世界观 |
二、二元论的世界观 |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的萌芽 |
一、民主革命基本思想 |
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毛泽东哲学的形成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运用 |
第一节 中国革命新的特殊道路 |
一、中国红色政权理论 |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
三、毛泽东对托、陈取消主义的批驳 |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
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二、反对本本主义 |
三、从斗争实践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
第三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哲学思想 |
一、战争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关系 |
二、战争中全局和局部的辩证关系 |
三、通过战争实践认识和掌握战争规律 |
四、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战术的辩证法 |
第四节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
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
第一节 “两论”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准备 |
一、“两论”创作的历史背景 |
二、“两论”创作的理论准备 |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贡献 |
一、实践是认识产生的源头 |
二、认识是随实践逐渐深入的过程 |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四、对两类错误认识和两类错误倾向的批判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 |
一、两种宇宙观的对立与选择 |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三、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
四、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多方面展开 |
第一节 唯物辩证思想在军事方面的系统展开 |
一、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
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
三、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
四、兵民是胜利之本 |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客观依据 |
二、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
三、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 |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一、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
二、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 |
三、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出色运用 |
第一节 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历史唯物主义判断 |
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与革命的两手策略 |
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中国化 |
一、坚持彻底的辩证法 |
二、《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哲学意义 |
三、唯物史观的胜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5)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 |
(一)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产生的背景 |
1.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
2.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 |
(二)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过程 |
1.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萌芽阶段 |
2.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阶段 |
3.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阶段 |
二、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战争的本质论 |
1.战争的基本矛盾 |
2.战争与政治、经济、革命等关系 |
(二) 战争中的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
1.根据战争特点和发展研究战争规律 |
2.战争中的主观能动性要符合客观实际 |
3.战争中的人和物 |
(三)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辩证法 |
1.进攻与防御 |
2.内线与外线 |
3.持久与速决 |
4.诸种作战形式的辩证法 |
(四) 人民军队建设的辩证法 |
1.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军队的决定领导 |
2.人民军队的宗旨和任务 |
3.建立强有力的政治工作 |
三、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 为我国当代军事理论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 |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创建新的思路,以遏制战争,维护和平 |
2.适应党的历史任务调整,赋予人民军队历史使命新内涵 |
3.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新概念 |
4.立足打赢战争,探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新举措 |
(二) 为我国当代军事变革提供了强大动力 |
(三) 为我国当代制定科学的对外战略指明了方向 |
1.全方位外交战略 |
2.积极参与改造国际体系战略 |
3.国家统一战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及内容 |
(一)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及理论品质 |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我国及其早期传播和发展 |
(一)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条件 |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和《自然辩证法》著作译介 |
(三)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 |
三、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 |
(一)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与社会主义初步结合 |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的初步建制化 |
(三)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曲折中传播和发展 |
四、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的规范化 |
(一)现代科技促进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 |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的再建制化 |
(三)在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中促进社会和科技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1 时代背景 |
1.2 理论来源 |
1.2.1 继承改造了《孙子兵法》的军事哲学思想 |
1.2.2 吸收和借鉴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哲学思想的合理内核 |
1.2.3 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思想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
1.3 发展过程 |
第2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
2.1 唯物辩证的战争观 |
2.2 从战略战术原则看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 |
2.3 从人民战争理论看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 |
2.3.1 什么是人民战争 |
2.3.2 为何选择进行人民战争 |
2.3.3 人民战争理论 |
第3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评价 |
3.1 历史地位 |
3.1.1 开创了一个全面系统和独立的学科体系 |
3.1.2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
3.1.3 为第三世界人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
3.2 评价 |
3.2.1 科学性与合理性 |
3.2.2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理论价值举世公认 |
第4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在当今时代的意义 |
4.1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根本 |
4.2 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保障 |
4.3 作战原则中的战略战术是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的关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毛泽东生活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适应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 |
二、解决现实生活世界困境的要求 |
三、毛泽东生活哲学的现实性力量 |
四、研究毛泽东生活观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解读法 |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 |
三、比较与创新相统一方法 |
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一、从哲学的视域系统梳理毛泽东生活观的主要内容 |
二、全面概括毛泽东生活观的独特内涵及其主要特质 |
三、以唯物辩证的整体视角和方法研究毛泽东生活观 |
第二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 |
第一节 形成过程 |
一、萌芽阶段(1921 年前) |
二、形成阶段(1921—1937 年) |
三、应用展开阶段(1937—1949 年) |
四、复杂发展阶段(1949—1976 年) |
第二节 内涵 |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把握生活世界基本问题的根本看法 |
第三节 特质 |
一、能动的主体性 |
二、鲜明的民族性 |
三、深刻的实践性 |
四、彻底的革命性 |
第三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整体性把握 |
第一节 把握历史规律和生活发展方向的统一 |
一、整体把握人类社会历史规律 |
二、历史规律与人类生活发展相结合 |
第二节 改造客观生活世界和改造主观生活世界的统一 |
一、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统一 |
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 |
第三节 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统一 |
一、物质生活是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物质生活方式的统一 |
二、政治生活是党内、国家和人民政治生活的统一 |
三、文化生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统一 |
第四节 实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 |
一、生死观:为人民利益而生而死 |
二、人际观:建立无产阶级革命生活情谊 |
三、消费观:为国家建设和人民幸福履行勤俭原则 |
四、读书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第四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主体定位 |
第一节 主体定位:人民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主体 |
一、主体思想的形成 |
二、主体思想的内容 |
三、主体思想的作用 |
第二节 主体动力: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
一、理论基石:历史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过程 |
二、创新发展:只有人民才是生活世界的建造者 |
三、实践方法: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
第三节 主体价值:人民利益至上 |
一、价值取向: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
二、价值目标: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
三、价值评价: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
第五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精神意蕴 |
第一节 生活态度: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一、精神要义:生活向上、艰苦奋斗 |
二、精神动力:救国为民 |
三、精神实践: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
第二节 理想信念:科学的共产主义 |
一、形成信仰:从大本大源到马克思主义 |
二、树立目标:从精神之个人主义到改造中国与世界 |
三、实践理想:从新村社会到共产主义 |
第三节 工作作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 |
一、“两个务必”的综合成因 |
二、“两个务必”的内在逻辑 |
三、“两个务必”的实践路径 |
第六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矛盾法则 |
第一节 承认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矛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三、矛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分析矛盾:具体的事物实行具体的分析 |
一、定点分析:矛盾是共同点和特殊点的交汇点 |
二、定位分析: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
三、定性分析: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社会矛盾 |
第三节 解决矛盾: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 |
一、旧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用民族民主革命方法解决 |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用武装斗争方法解决 |
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用民主专政方法解决 |
第七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唯物论价值——唯物史观的继承和丰富 |
一、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革命战争离开物质力量是不行的 |
二、规律是客观和可知的:坚持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第二节 认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新和发展 |
一、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 |
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生活实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第三节 方法论价值——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论先导 |
一、根据生活决定意识原理,强调调查研究的方法 |
二、根据意识反作用原理,强调发挥自觉能动性方法 |
三、根据对立统一法则原理,强调矛盾分析法 |
四、根据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原理,强调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
第四节 实践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
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理论基础 |
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现实力量 |
三、为解决新时代中国重大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哲学思考 |
四、为提升新时代生活实践主体精神提供思想指引 |
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新探 ——以独立自主、创新驱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
1.内容结构 |
2.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主要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起源与基础:武装斗争与群众路线 |
(一)独立自主是武装斗争的鼎新之举 |
(二)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的成功之道 |
(三)人民群众是武装斗争的力量之源 |
(四)结合战略是人民战争的创新之基 |
1.三结合的人民军队组成方式 |
2.武装与非武装相结合的斗争策略 |
二、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所包含的辩证关系:战略、战役与战术 |
(一)具体战役上的不规则无定向与宏观战略上的有规则有定向 |
1.相对固定的战略方向 |
2.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
(二)宏观战略上内线防御的持久战,具体战役上外线进攻的速决战 |
1.持久与速决 |
2.进攻与防御 |
3.内线与外线 |
(三)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 |
1.集中优势兵力是关键一招 |
2.实现干净歼灭是最终目的 |
(四)抓住枢纽,推动战局,掌握主动 |
1.选择突破方向 |
2.抓住主要矛盾 |
三、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运用与体现: 防御、进攻、决战 |
(一)战略防御 |
1.人地关系 |
2.慎于初战 |
(二)战略进攻 |
1.决策背景 |
2.行动方式 |
(三)战略决战 |
1.攻坚能力的培养 |
2.军事与政治并重 |
3.后勤保障与组织 |
四、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特色:独特的决策方法与人民军队 |
(一)抓特点、看发展、找规律的决策方法 |
(二)战略决策中的成功运用 |
(三)党指挥枪的建军特色 |
1.清末新军 |
2.国民党军 |
3.人民军队 |
(四)强调政治工作的治军特色 |
1.新型的官兵关系 |
2.新型的军民关系 |
3.新型的俘虏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10)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形成 |
一、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二、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
三、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
第二节 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
二、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 |
三、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在各领域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
二、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
第二节 事物矛盾的精髓 |
一、明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
二、提出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命题 |
三、总结出事物矛盾的精髓 |
第三节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的发展 |
一、明确界定矛盾的同一性内涵 |
二、论述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斗争形式的相对性 |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作用推动事物发展 |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 |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二、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
第三章 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鲜明的时代性 |
一、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深厚的民族性 |
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辩证法思想 |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民族性 |
第三节 彻底的革命性 |
一、在实践基础上系统阐发了唯物辩证法 |
二、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道路 |
三、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
第四章 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毛泽东辩证法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命题的提出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论断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结合 |
四、科学发展观对矛盾观的继承和发展 |
第二节 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哲学依据 |
一、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是揭示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钥匙 |
二、为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方法论指导 |
三、实现“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相统一的哲学基础 |
四、为习近平强军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矛盾分析法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了根本遵循 |
一、全面把握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
二、善于抓住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
三、增强问题意识,善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四、《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辩证法思想研究情况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D]. 王智熠.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2)
- [2]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周姝. 湘潭大学, 2016(03)
- [3]浅析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D]. 刘晖. 武汉科技大学, 2006(12)
- [4]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D]. 孔祥艳.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5]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陶政.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2)
-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D]. 张文毓.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7]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研究[D]. 李铭. 南昌大学, 2012(12)
- [8]毛泽东生活观研究[D]. 张灯. 华侨大学, 2019(11)
- [9]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新探 ——以独立自主、创新驱动的视角[D]. 戴天奕.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2017(04)
- [10]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戚潇文. 新疆大学,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