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标准STEP及其集成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德人[1](1997)在《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标准STEP及其集成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简述并分析了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标准STEP的形成过程、体系结构、EXPRESS语言构造及其产品数据建模,并针对CAD、CAPP、CAM各个系统间的数据交换需求介绍了两种集成技术及其实现方法
刘雪梅[2](2002)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建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全球市场的形成和信息、通信、生物、材料技术的迅速发展,制造业的外部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快交货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各国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产品开发策略、生产模式和先进制造技术。尽管这些新哲理和新模式涉及的范围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但它们仍有许多相似之处,即它们的研究范围都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强调信息集成、功能集成、过程集成,强调在统一的集成资源环境下运行。这就要求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种活动所涉及的产品信息应进行统一的定义和描述,建立完整的、高度一致的产品模型,以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种信息的共享。论文深入研究了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的结构、建模的关键技术,并结合黑龙江省重点CAD应用工程项目“家具系列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在分析总结产品信息建模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的建模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给出了产品模型三层结构:控制层、核心层、应用层。论述了基于STEP的产品主模型结构以及产品开发过程模型、应用模型的建模方法、建模过程。2.研究了产品建模的若干关键技术:1)总结了产品数据交换的三种方式,针对目前现状,提出了准公共数据库方式。2)研究了产品主模型与应用模型的双向映射技术,在保证信息一致、完整的前提下实现了各应用模型的信息交换。3)提出了基于图元对象的产品建模方法,该方法以图元作为产品建模的基本单元,有效的保证了产品信息的继承性和变异性。3.分析了目前CAD系统中产品模型存在的问题:集成性不好、不支持设计全过程、不支持自顶向下的设计等。针对这些问题,对CAD系统中的产品模型定义技术进行了研究,指出产品设计模型由概念设计子模型、装配设计子模型、零件设计子模型组成,并采用EXPRESS-G方法建立了产品设计模型各子模型。4.以家具产品为对象,建立了家具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详细论述了该模型指导下的板式家具CAD系统的设计思想、总体结构、以及以家具产品数据库为核心板式家具造型、结构、工程图生成、材料统计一体化设计的具体实现。
曾伟[3](2004)在《飞行器并行工程中的产品数据交换机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飞行器并行工程中的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标准——STEP,以及在网络环境下基于STEP的异构系统的集成技术。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并行工程的研究现状,回顾了产品数据交换标准的发展史。 详细介绍了STEP的结构、组成、一致性测试和实现方法。介绍了Internet环境中的STEP数据访问方式,研究了STEP与XML集成的实现方式。 论述了STEP的关键技术——具有面向对象特性的EXPRESS语言,分析了EXPRESS语言的数据类型和信息模型构成;初步研究了SDAI技术以及早联编和晚联编技术。 重点讨论了STEP标准在飞行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基于STEP标准的异构系统的集成技术,采用基于中性文件交换的系统集成方式对系统进行集成。通过对飞行器信息模型的分析和对中性文件实施过程的分析,建立了符合STEP标准的应用协议及产品模型的数据字典。根据中性文件的语法和规则,编写了中性文件。运用C++语言与EXPRESS语言进行联编,开发了异构系统的前置处理器和后置处理器。为了实现网络环境下异构系统的集成,开发了网络环境下异构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
任蕾[4](2008)在《基于STEP标准的几何信息的提取和模型重建》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制造业中CIMS、虚拟制造等飞速发展的环境下,不同CAX软件之间进行数据转换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完备的通用性好的产品数据标准。STEP国际标准就是基于这一前提提出的,它的目的是在产品的生存期内能够为产品数据的表示与通信提供一种中性格式,用来建立包括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完整的、语义一致的产品数据模型。本文通过对基于STEP标准的中性文件的分析与识别,提取出所表达的三维几何信息并按照这些信息重新绘制出三维模型,最终实现以STEP标准为基础的三维数据转换。本文首先按照STEP/AP203中对各个实体的描述,建立了对应的C++语言实体描述,完成中性文件中的实体数据向内存中的转换。其次本文设计了STEP模型解析器,它能够实现对一般CAD系统生成的符合STEP标准的中性文件的几何信息提取和转换。模型解析器的设计主要是在VC++6.0平台上开发的,分为四部分:数据预处理模块、C++实体对象实例化模块、实体特征提取模块和数据转换模块。模型解析器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在计算机中打开ASCII字符串的形式的STEP中性文件,按照STEP中性文件的格式对该字符串文件处理,读取每分割段内的数据,从而获得诸如实体号、实体、各属性值、组成该实体的实体号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在数据字典中进行查找,找到对应的C++实体描述,并且实例化这些C++实体对象,将从STEP中性文件中获得的信息传递给C++实体对象中对应的成员变量;其次,对保存在内存中的各个实体对象进行几何实体特征的识别与提取;最后,将提取出来的特征数据转换成符合后续模型重建部分要求的数据结构。根据提取出的三维信息应用OpenGL技术重绘三维实体。在模型重绘模块使用了三维绘图软件包OpenGL3D图形库。模型的绘制时,进行了光照和场景的设置。本文通过为CNCSimu1.0仿真系统设计能够外部导入基于STEP标准的三维模型的接口,作为实例验证基于STEP中性文件的三维几何信息的提取和重建理论的正确性。
顾巧祥[5](2006)在《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按订单制造(MTO)和按订单设计产品(ETO)的特点,提出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技术体系,对面向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实际应用项目对其进行验证。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章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及配置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提出目前配置管理研究的不足,从而给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第二章在给出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管理、配置标识的定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配置标识技术体系,并进一步对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方法及关键技术——产品族建模技术、配置设计技术和版本管理技术进行论述。第三章在分析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对产品数据模型要求和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元模型技术建立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给出元模型建模流程;对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中的各种对象链、零部件族分类模型、产品族数据模型及产品数据模型进行详尽论述;采用元数据建模技术与本体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基于元模型的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本体,为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提供服务。第四章针对按订单制造(MTO)和按订单设计产品(ETO)的特点,采用ECA规则描述配置知识和事物特性表技术建立产品零部件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产品配置模型;对配置规则间关系建立、规则冲突解决、基于事物特性表的零部件建模和变型设计原理、配置设计的求解进行了研究。第五章在分析产品全生命周期内数据模型版本的类型、演化模式及演化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形式化结构映射矩阵和有向无环图相结合的方法,对产品族和产品的结构和演化过程进行描述,为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版本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模型版本控制的相关技术进行论述。第六章以杭州某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系列工业汽轮机的汽缸为例,利用集成有自行设计的事物特性表管理模块的Smarteam4.0平台,对论文中的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关键技术进行验证。第七章对论文进行总结,并对以后研究进行展望。
孙海雁[6](2014)在《基于EXPRESS的企业信息建模的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国内传统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表现在管理过程的复杂化、活动研究的全球化、业务范围的扩大化。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企业必须进行管理的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企业信息模型的构建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为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是信息化实施过程的难题是,现有的信息模型不能全面的描述企业的信息。企业与企业之间既有许多相通的信息,又具有各自特点的信息,将信息唯一、完整的表达出来,是构建信息模型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工作旨在提出一种建模方法,构建一个可以通用的,能在不同企业和系统之间交换和存储的数据信息模型。本文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企业信息模型体系结构的构建。基于现有的对企业信息模型的分类和理解,总结出企业信息模型由产品信息模型、组织信息模型、资源信息模型、制造过程信息模型组成;2)企业信息模型的表达。依据STEP标准的建模过程,从STEP、PLIB、MANDATE标准中抽取相关资源,应用EXPRESS语言描述了企业信息模型的各个子模型。3)企业信息模型系统的开发。研究了EXPRESS语言到关系数据库的映射规则,基于SQL Server2000建立了企业信息模型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且使用VC6.0为开发工具实现用户对数据库的管理功能。4)企业信息模型系统中数据信息交换实现的研究。在系统中设置了中性文件生成模块,用于实现几何和非几何产品信息的中性文件的生成
刘洪涛[7](2006)在《基于STEP的装配序列规划及其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集成制造及并行工程的不断深入发展,装配在产品设计与制造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装配技术的落后现状与其作用明显不符,在集成环境下进行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规划成为迫切需要。在计算机装配工艺规划中,装配序列规划是核心问题,装配序列规划是进行装配路径规划和装配过程仿真的前提条件,本文详细论述了基于STEP的装配序列规划及装配过程仿真。 本文建立了基于STEP的面向对象的产品装配模型。首先将与产品装配有关的各种信息集成到装配工艺数据库,然后在集成的装配工艺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面向对象的思想采用C++语言建立用于装配序列规划的类结构,将装配工艺数据库的信息读入到相应的类结构中。在计算机内存模式下,根据装配体的几何信息自动识别装配关系。 根据装配体STEP中性文件对装配模型进行分层,根据工程语义信息对装配模型进行简化。在对装配体进行分层和语义简化的基础上,针对装配序列的生成复杂和模糊性,提出了基于模糊评价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首次提出了零件的基础件系数和装配关系权值概念并给出了模糊评价算法。在对基础件系数和装配关系权值量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方法来生成带最大启发信息的装配序列树,对装配启发信息树的全局最优搜索形成装配序列。 建立了基于OpenGL的三维仿真环境,按照已经规划出的装配序列对装配过程进行仿真,人机交互指定装配路径。在仿真过程中进行基于轴向包围盒的快速干涉检查,根据干涉结果对装配序列做出适当的调整。
王骏[8](2004)在《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信息集成及信息安全的研究》文中认为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思想。网络制造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被提出来,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如何通过虚拟企业的形式实施网络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研究的重要课题,而研究解决虚拟企业信息集成问题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成为实施网络制造的关键。本文在全面深入地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网络制造、虚拟企业的基本理论和虚拟企业的信息集成方法进行研究,并重点对虚拟企业信息安全的若干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网络制造、虚拟企业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虚拟企业信息集成的必要性、特殊需求以及虚拟企业的信息结构。针对现有信息集成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将XML技术应用到网络制造当中,作为虚拟企业信息交换的标准,并结合制造业的标准——STEP,提出了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信息集成体系结构。在对STEP标准的组成及其体系结构、功能,以及对XML语言的组成要素、特点和用途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EXPRESS和DTD的特点和语法,利用两者在数据结构定义方面的相似性,实现了STEP到XML的映射,并最终完成了STEP向XML的转换。本文对虚拟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的信息安全策略。在对安全策略所涉及的信息安全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和XML的加密签名应用于虚拟企业信息集成当中,实现了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的信息安全。本文将相关信息安全技术和安全策略应用于网络制造当中,设计了一个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信息系统,实现了虚拟企业的信息集成与信息安全。
沈旭奎[9](2011)在《基于ST-Developer的产品信息建模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产品的功能和结构越来越完善。大型复杂产品的开发需要更多的人员和组织部门参与,并且能够在企业内及企业之间共享产品各个阶段的信息。因此,建立集成的产品信息模型成为大型复杂产品开发成败的关键。本论文在总结现有一些产品建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研究STEP标准提供的EXPRESS语言,提出了EXPRESS信息模型的概念及构建方法。同时,细致分析了STEP应用协议的内容及设计方法,从而建立了基于STEP标准的产品建模框架。以破碎机为例,通过分析信息需求、定义功能单元,确定了面向破碎机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信息模型,为开发破碎机行业领域的应用协议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研究了产品信息模型在各系统间的实现方法,并应用美国STEP Tools公司开发的ST-Developer工具给出了具体应用,论文从四个方面对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1.几何模块。基于现有三维造型软件内部的STEP前处理器,将三维零件视图转化为STEP中性文件,并应用ST-Viewer的相关功能确立几何结构与中性文件信息的对应关系。2.非几何模块。应用EXPRESS编译器,研究了非几何信息在STEP中性文件中的生成方法。3.数据集成模块。以主轴的材料信息为例,给出了在STEP中性文件中集成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的具体流程。4.识别模块。基于ST-Viewer提供的接口函数,实现了零件信息的实体实例在对话框中的显示。按照这四个模块的实现流程完成了产品信息在STEP中性文件中的集成,为开发基于ST-Developer工具的产品建模平台和后续的CAPP接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廖敏[10](2005)在《基于资源集成的协同产品开发原理与实施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用户需求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企业利用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对分布式制造资源的集成与共享、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的协同工作是企业实现产品设计创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本论文在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资助下,针对企业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需要探讨网络模式下适应敏捷制造企业异地协同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技术,基于Web技术开发面向分布式制造资源集成与调度的协同产品开发软件平台系统。本论文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特色如下: (1)通过分析面向制造资源集成的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特征和需求,提出了一种包含基于CORBA的分布式共享、应用服务供应商(ASP)和Internet平台服务商(IPP)的资源共享模式。设计了一种包含资源层、安全层、网络层、协议层、框架层、应用层和用户层的总体层次结构。根据平台结构的特征,分析了应用层功能和平台开发实施的主要关键技术,提出了ASP和IPP模式的机械产品分布式协同设计,为企业提供应用系统服务和技术支持。 (2)在分析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协同、项目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协同设计及其工作环境的基础上,从协同产品开发的约束模型、协同方法和冲突协商等方面研究了产品开发的协同原理。针对约束模型,通过对产品及其开发过程不同约束层次(粒度)的划分,在对某一粒度的任务约束建模时,定义有关变量、约束及其在不同粒度间的映射关系,将协同产品开发转换为约束满足问题求解;针对协同方法,研究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知识协同设计、基于消息通信的协同设计和基于多Agent协同设计;针对冲突协商,采用了约束满足问题理论描述隐式冲突,研究了基于区间传播算法的隐式冲突检测,基于回溯策略和约束松弛策略的冲突协商。 (3)制造资源集成与共享技术是协同产品开发平台实施的关键技术之一。从协同产品开发平台对资源的集成角度分析了制造资源的内涵,将分布式制造资源分成企业资源、产品资源、基础数据、协同策略和知识、专业知识库等7大
二、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标准STEP及其集成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标准STEP及其集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建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1.1 现代制造企业面临的变革和挑战 |
1.1.2 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建模的研究意义 |
1.2 产品信息建模的研究状况 |
1.2.1 产品信息建模的发展过程 |
1.2.2 产品信息建模的研究现状 |
1.2.3 问题与不足 |
1.3 论文研究的工程应用背景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2 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 |
2.1 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的概念 |
2.1.1 数据模型与信息模型 |
2.1.2 产品信息模型 |
2.2 建模原理与建模方法 |
2.2.1 建模原理 |
2.2.2 常用建模方法 |
2.3 产品建模需求分析 |
2.3.1 产品信息分类 |
2.3.2 产品信息特点分析 |
2.3.3 产品建模要求 |
2.4 产品模型组成及结构 |
2.4.1 产品建模思想 |
2.4.2 产品模型组成及层次结构 |
2.4.3 产品信息与产品开发过程的集成 |
2.4.4 产品模型黑板结构 |
2.5 基于STEP的产品主模型 |
2.5.1 STEP方法学 |
2.5.2 基于STEP的主模型结构 |
2.5.3 构造图元对象的7个资源子模型 |
2.6 产品开发过程建模 |
2.6.1 产品开发过程分析 |
2.6.2 常用过程建模方法 |
2.6.3 过程模型的建立 |
2.7 应用模型的开发过程 |
2.8 本章小结 |
3 产品信息建模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 |
3.1 产品数据交换标准 |
3.1.1 数据交换标准的演变 |
3.1.2 STEP体系结构 |
3.1.3 EXPRESS语言构造及其产品数据建模 |
3.1.4 实现方式 |
3.2 产品模型与数据交换 |
3.2.1 间接交换 |
3.2.2 公共数据库方式 |
3.2.3 直接交换 |
3.2.4 准公共数据库方式 |
3.3 产品主模型与应用模型的双向映射 |
3.3.1 映射知识分类分层组织和面向对象表达 |
3.3.2 映射知识库的组织模型 |
3.4 基于图元对象的产品建模技术 |
3.4.1 图元对象的定义 |
3.4.2 图元对象的粒度 |
3.4.3 图元的表示 |
3.4.4 基于图元对象的产品建模原理 |
3.5 本章小结 |
4 CAD系统中的产品模型定义技术 |
4.1 CAD系统中产品模型的缺点与不足 |
4.2 产品设计模型的组成 |
4.3 概念设计模型 |
4.3.1 产品的功能建模 |
4.3.2 产品结构方案数据建模 |
4.4 装配设计模型 |
4.4.1 产品层次关系 |
4.4.2 位置关系 |
4.4.3 装配关系 |
4.4.4 装配信息模型描述 |
4.4.5 装配信息模型的数据结构定义 |
4.4.6 装配信息模型的计算机存储模型 |
4.5 零件设计模型 |
4.5.1 基于STEP的零件信息分层定义 |
4.5.2 语义特征模型 |
4.5.3 特征模型 |
4.5.4 零件信息模型描述 |
4.5.5 零件信息模型的数据结构定义 |
4.6 本章小结 |
5 家具产品信息模型研究 |
5.1 典型家具企业产品设计流程 |
5.2 家具产品活动模型 |
5.3 家具产品信息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集成板式家具CAD系统 |
6.1 现代板式家具的发展过程 |
6.2 家具CAD存在问题 |
6.3 系统结构 |
6.3.1 系统设计思想 |
6.3.2 系统总体结构 |
6.4 产品数据库设计 |
6.4.1 家具设计数据分析 |
6.4.2 家具产品数据库的概念模型 |
6.4.3 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
6.5 系统实现 |
6.5.1 产品造型设计 |
6.5.2 结构设计 |
6.5.3 工程图生成 |
6.5.4 材料统计和报表 |
6.6 与工艺设计子系统、优化下料子系统的集成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飞行器并行工程中的产品数据交换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并行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 |
1.3 STEP及其集成技术研究现状 |
1.4 产品数据交换标准的发展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二章 STEP标准 |
2.1 STEP 标准的目标 |
2.2 STEP标准的体系结构 |
2.3 STEP各组成部分概述 |
2.3.1 产品数据描述方法 |
2.3.2 集成资源 |
2.3.3 应用协议 |
2.3.4 一致性测试 |
2.3.5 实现方法 |
2.4 Internet环境中的STEP 数据访问 |
2.4.1 基于 CORBA的 STEP数据访问 |
2.4.2 基于 JAVA的 STEP数据访问 |
2.4.3 基于 XML的 STEP数据访问 |
2.4.4 几种访问方式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XPRESS建模语言 |
3.1 模式 |
3.2 实体类型 |
3.3 实体数据类型的说明 |
3.4 EXPRESS的表达式 |
3.5 EXPRESS的继承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DAI |
4.1 SDAI的工作原理 |
4.2 SDAI的实现方式 |
4.3 SDAI 的联编 |
4.3.1 早联编 |
4.3.2 晚联编 |
4.3.3 SDAI的 C++联编 |
4.4 基于SDAI 的中性文件交换 |
4.5 中性文件交换与SDAI 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异构系统的集成技术应用研究 |
5.1 STEP中性交换文件实现方式研究 |
5.1.1 STEP中性文件实施过程分析 |
5.1.2 由 EXPRESS到中性文件的映射变换 |
5.2 建立应用协议 |
5.3 开发系统交换器 |
5.3.1 前置处理器 |
5.3.2 数据字典的设计 |
5.3.3 后置处理器 |
5.4 STEP中性文件 |
5.4.1 交换文件的结构 |
5.4.2 中性文件实例 |
5.5 网络环境下异构系统的集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STEP标准的几何信息的提取和模型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STEP 标准相关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STEP 标准及STEP 文件结构 |
2.1 STEP 标准 |
2.2 STEP 标准的体系结构 |
2.3 EXPRESS 语言 |
2.4 STEP 中间数据文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TEP 文件的信息模型及数据结构的研究 |
3.1 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3.2 STEP 中信息模型的实现方法和基本原理 |
3.3 EXPRESS 描述的几何模型到C++的映射 |
3.4 STEP 中性文件信息提取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TEP 中性文件模型解析器的设计 |
4.1 文件预处理模块 |
4.2 实体对象的构造和存储 |
4.3 特征提取 |
4.4 数据转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OpenGL 的模型重建及实例 |
5.1 OpenGL |
5.2 OpenGL3D 在三维实体模型重建中的应用 |
5.3 应用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5)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及其现状 |
1.2.1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产生和演化 |
1.2.2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定义与理解 |
1.2.3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论研究 |
1.2.4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研究 |
1.3 配置管理研究及其现状 |
1.3.1 配置管理目标 |
1.3.2 配置管理定义 |
1.3.3 配置管理研究内容 |
1.3.4 配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3.5 配置管理工具研究现状 |
1.3.6 目前配置管理研究的不足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构 |
1.5 小结 |
第二章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技术体系 |
2.1 引言 |
2.2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 |
2.2.1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管理定义及理解 |
2.2.2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定义及内容 |
2.3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有关的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2.3.1 产品数据建模技术 |
2.3.2 配置设计技术 |
2.3.3 版本管理技术 |
2.4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技术体系 |
2.5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方法 |
2.6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关键技术 |
2.6.1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族建模技术 |
2.6.2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设计技术 |
2.6.3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版本控制技术 |
2.7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元模型的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本体建模技术 |
3.1 引言 |
3.2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对产品数据模型的要求 |
3.2.1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体系结构 |
3.2.2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内容 |
3.3 元模型建模技术 |
3.3.1 元模型基本概念 |
3.3.2 元模型主要特征 |
3.3.3 元模型建模技术中的元层次 |
3.3.4 元模型建模流程 |
3.4 基于元模型的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 |
3.4.1 基于元模型的产品数据概念模型 |
3.4.2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元模型和数据元模型分类及定义 |
3.4.3 基于元模型的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 |
3.5 基于元模型的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本体 |
3.5.1 产品数据模型本体建模流程 |
3.5.2 基于元模型的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本体建模体系结构 |
3.5.3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本体描述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ECA规则和事物特性表的配置设计技术 |
4.1 引言 |
4.2 基于ECA规则的产品配置知识建模 |
4.2.1 ECA规则 |
4.2.2 产品配置模型模块间相互约束规则 |
4.3 基于事物特性表的产品建模技术 |
4.3.1 事物特性表技术 |
4.3.2 基于事物特性表的产品建模原理 |
4.3.3 基于事物特性表的产品变型设计原理 |
4.4 基于ECA规则和事物特性表的产品配置模型 |
4.5 基于ECA规则和事物特性表的产品配置求解技术 |
4.6 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版本演化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产品数据模型版本分类及演化模式 |
5.2.1 产品数据模型版本分类 |
5.2.2 产品数据模型版本演化模式 |
5.2.3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版本演化因素 |
5.3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模型版本演化机理 |
5.3.1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配置模型演化 |
5.3.2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演化 |
5.3.3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族演化 |
5.4 版本控制相关技术 |
5.4.1 数据模型文件注册技术 |
5.4.2 数据模型检刀检出 |
5.4.3 数据模型冻结技术 |
5.4.4 配置基线技术 |
5.5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技术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杭州某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对面向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的需求分析 |
6.3 面向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技术在三系列工业汽轮机汽缸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6.3.1 三系列工业汽轮机汽缸模块化 |
6.3.2 三系列工业汽轮机汽缸外缸各模块事物特性表 |
6.3.3 三系列工业汽轮机汽缸配置模型 |
6.3.4 实例验证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基于EXPRESS的企业信息建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1 企业信息在集成中存在的问题 |
1.1.2 企业信息建模的提出 |
1.2 相关标准及企业信息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标准的研究现状 |
1.2.2 企业信息建模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EXPRESS 建模方法及其开发工具 |
2.1 STEP、PLIB、MANDATE 区别与联系 |
2.2 EXPRESS 语言特点 |
2.2.1 EXPRESS 语言的数据类型 |
2.2.2 EXPRESS 模式说明 |
2.2.3 EXPRESS 模型的图形化表示 |
2.3 EXPRESS 信息模型的实例化 |
2.3.1 STEP 中性文件 |
2.3.2 产品数据交换的形式 |
2.3.3 基于 STEP 中性文件数据交换的原理 |
2.4 ST-Developer 开发工具和 SQL Server 数据库简介 |
2.4.1 ST-Developer 开发工具简介 |
2.4.2 SQL Server 数据库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信息建模框架 |
3.1 应用协议在建模过程中的作用 |
3.2 STEP 标准的建模过程 |
3.2.1 STEP 应用协议内容及形式规范 |
3.3 企业信息模型模块划分 |
3.4 企业信息模型的建立 |
3.4.1 企业信息模型的需求信息识别 |
3.4.2 基于 EXPRESS 的企业信息建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信息模型系统的开发 |
4.1 企业信息模型数据库的设计 |
4.1.1 EXPRESS 数据类型到 sqlserver2000 数据库的映射 |
4.1.1.1 数据类型的映射规则 |
4.1.1.2 继承关系转换 |
4.1.1.3 规则的映射 |
4.1.2 实体索引表的建立 |
4.1.3 实例说明 |
4.2 ADO 数据库访问技术 |
4.3 企业信息模型系统框架 |
4.3.1 企业信息模型系统模块设计 |
4.3.2 企业信息模型系统操作界面的开发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信息模型系统的应用 |
5.1 企业信息模型系统中性文件模块的设计 |
5.2 中性文件中实体造型理论 |
5.2.1 三维实体主要造型技术 |
5.2.2 实体建模技术 |
5.2.3 AP203 定义的实体表达模式 |
5.2.4 B-rep 边界表示法 |
5.3 中性文件模块的具体实现 |
5.3.1 几何形体在中性文件中构造分析 |
5.3.2 程序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STEP的装配序列规划及其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 STEP的集成系统 |
1.2.2 基于 STEP的装配建模技术 |
1.2.3 装配序列的规划研究 |
1.3 装配序列规划研究现状总结 |
1.3.1 装配序列规划的分类 |
1.3.2 装配序列的生成的方法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装配模型的建立及装配序列规划体系结构 |
2.1 引言 |
2.2 装配建模的研究现状 |
2.3 装配建模的技术与策略 |
2.3.1 装配建模的关键技术 |
2.3.2 装配建模的基本策略 |
2.4 装配模型的信息组成 |
2.5 装配信息存储模型 |
2.5.1 装配模型的信息存储 |
2.5.2 基于面向对象的装配模型的计算机表示与实现 |
2.6 装配序列规划系统总体结构图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体 STEP文件的信息提取 |
3.1 引言 |
3.2 STEP标准的体系结构与结构组成 |
3.3 STEP AP203中性文件结构 |
3.3.1 STEP AP203概述 |
3.3.2 STEP AP203实体详细介绍 |
3.4 装配体 STEP中性文件的数据信息的提取流程 |
3.4.1 零件级 STEP文件的信息提取流程 |
3.4.2 装配级 STEP文件的信息提取流程 |
3.4.3 零件几何信息在装配环境下的坐标转换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特征的识别 |
4.1 引言 |
4.2 装配工艺数据库的信息提取 |
4.3 面向装配建模的C++数据结构 |
4.3.1 封闭实体类的构造 |
4.3.2 零件类和装配关系类模型的构造 |
4.4 装配关系的识别 |
4.4.1 装配关系识别算法 |
4.4.2 装配关系识别算法流程 |
4.5 装配关系的存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模糊评价的装配序列规划 |
5.1 引言 |
5.2 装配序列推理的模型和机制 |
5.2.1 基于分层的装配序列的推理 |
5.2.2 基于装配工艺知识的装配序列的推理 |
5.2.3 基于模糊评判的装配序列正向推理 |
5.3 带权装配关联体模型的建立 |
5.3.1 带权装配关联体模型 |
5.3.2 零件的基础件系数的评价 |
5.3.3 装配关系权值的模糊评价 |
5.4 装配启发信息树的生成 |
5.4.1 装配启发信息树的生成算法过程描述 |
5.4.2 简单装配体组件装配启发树的生成实例 |
5.4.3 装配启发树的全局搜索策略 |
5.5 复杂装配体的装配顺序生成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OpenGL的装配过程仿真 |
6.1 引言 |
6.2 基于OpenGL的虚拟装配仿真环境的建立 |
6.2.1 装配仿真 |
6.2.2 OpenGL技术简介 |
6.2.3 虚拟环境的建立 |
6.3 装配过程仿真关键技术 |
6.3.1 装配空间中零部件的位姿描述及变换 |
6.3.2 装配零部件的运动变换 |
6.3.3 OpenGL环境中视景的平移、旋转和缩放 |
6.4 装配干涉检测 |
6.4.1 装配路径规划 |
6.4.2 碰撞干涉检验算法简介 |
6.4.3 基于包围盒的快速碰撞检测算法 |
6.5 仿真实例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信息集成及信息安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信息集成的体系结构 |
2.1 前言 |
2.2 虚拟企业的体系结构 |
2.3 虚拟企业的信息集成 |
2.4 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信息集成的体系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3 STEP-XML转换机制 |
3.1 前言 |
3.2 STEP到XML的映射 |
3.3 STEP到XML的转换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信息安全策略 |
4.1 引言 |
4.2 虚拟企业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
4.3 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的信息安全策略 |
4.4 安全策略中的关键技术 |
4.5 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信息安全策略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信息集成与信息安全的实现 |
5.1 引言 |
5.2 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 |
5.3 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 |
5.4 虚拟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基于ST-Developer的产品信息建模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1 系统集成面临的困难 |
1-1-2 信息建模的提出 |
§1-2 STEP 标准及产品信息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TEP 标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产品信息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品信息建模技术及开发工具 |
§2-1 产品信息建模的的基本要求及关键技术 |
2-1-1 产品信息建模的基本要求 |
2-1-2 产品信息建模的关键技术 |
§2-2 已有的产品建模语言 |
§2-3 EXPRESS 信息建模方法 |
2-3-1 STEP 标准的结构 |
2-3-2 EXPRESS 信息建模语言 |
2-3-3 EXPRESS 信息模型 |
2-3-4 EXPRESS 信息模型的语法检查 |
§2-4 开发工具ST-DEVELOPER 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STEP 的产品信息建模框架 |
§3-1 已有的产品信息模型种类 |
§3-2 STEP 应用协议的内容 |
3-2-1 应用活动模型 |
3-2-2 应用参考模型 |
3-2-3 应用解释模型 |
§3-3 STEP 应用协议的设计 |
§3-4 基于STEP 应用协议开发方法的产品建模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破碎机的 EXPRESS 信息模型的建立 |
§4-1 破碎机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需求 |
§4-2 建模过程中的STEP 资源 |
§4-3 破碎机信息模型中功能单元的建立 |
4-3-1 破碎机的构件 |
4-3-2 破碎机的形状 |
4-3-3 破碎机构件的材料 |
4-3-4 破碎机构件的工艺 |
4-3-5 机械加工工具 |
4-3-6 度量单位 |
4-3-7 整机数据管理 |
§4-4 破碎机信息模型的EXPRESS 表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ST-Developer 产品信息模型的实现 |
§5-1 EXPRESS 信息模型的实例化 |
5-1-1 STEP 中性文件 |
5-1-2 EXPRESS 信息模型到STEP 中性文件的映射 |
§5-2 ST-Developer 工具的应用 |
5-2-1 STEP 中性文件浏览器 |
5-2-2 ST-Viewer 视图平台 |
5-2-3 EXPRESS 编译器 |
§5-3 基于ST-Developer 的信息建模系统 |
5-3-1 几何模块 |
5-3-2 非几何模块 |
5-3-3 数据集成模块 |
5-3-4 ST-Viewer 识别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资源集成的协同产品开发原理与实施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2 论文课题来源与目的 |
1.2 面向制造资源集成的网络化设计与制造 |
1.2.1 网络化设计与制造的内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评述 |
1.2.3 网络化设计与制造系统的逻辑组成 |
1.2.4 网络化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技术 |
1.3 网络环境下协同工作机理与研究现状 |
1.3.1 协同工作的机理与含义 |
1.3.2 面向制造资源集成的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 |
1.3.3 基于Web技术的协同工作模式 |
1.3.4 协同工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
1.4 远程钣金设计与制造系统研制概况 |
1.4.1 钣金应用系统研究模式与分析 |
1.4.2 远程钣金CAD/CAM应用系统的特点 |
1.4.3 远程钣金CAD/CAM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5.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2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2 面向制造资源集成的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设计 |
2.1 平台构建的总体分析 |
2.1.1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特征分析 |
2.1.2 资源集成与协同开发应用系统 |
2.1.3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资源共享模式 |
2.2 面向制造资源集成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构建 |
2.2.1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总体层次结构 |
2.2.2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应用层功能分析 |
2.3 面向制造资源集成的协同产品开发平台实施的关键技术 |
2.3.1 面向网络环境的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原理 |
2.3.2 协同产品开发中分布式制造资源建模与集成 |
2.3.3 基于制造资源调度的协同产品开发工作流技术 |
2.3.4 专业性网络化应用系统的构建与集成 |
2.4 本章小结 |
3 面向网络环境的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原理 |
3.1 产品开发过程的协同需求 |
3.2 协同产品开发的工作方式 |
3.2.1 分布式协同工作的模式 |
3.2.2 实时同步协同 |
3.2.3 异步协同 |
3.3 分布式产品开发的协同原理 |
3.3.1 协同产品开发的约束模型 |
3.3.2 产品开发的协同方法 |
3.3.3 产品开发的冲突协商 |
3.4 协同产品开发的内容 |
3.4.1 基于网络的协同产品开发系统建模 |
3.4.2 基于网络的CAx与PDM集成 |
3.4.3 协同过程中的数据转换与表示 |
3.5 协同产品开发系统的关键技术 |
3.5.1 基于中间件的开发技术 |
3.5.2 代理技术 |
3.5.3 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分配与并发控制 |
3.5.4 数据交换标准和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制造资源集成和系统优化的动态企业联盟 |
4.1 制造资源的内涵 |
4.2 制造资源的建模与集成 |
4.2.1 制造资源信息建模 |
4.2.2 制造资源模型的表达 |
4.2.3 制造资源的集成 |
4.3 基于制造资源集成的动态企业联盟 |
4.3.1 动态联盟企业的资源模型表示 |
4.3.2 企业结盟的评价体系 |
4.3.3 企业结盟的选择方法 |
4.4 动态企业联盟中制造伙伴的优化决策 |
4.4.1 动态企业联盟制造系统重构的数学模型 |
4.4.2 基于遗传算法的制造路径优化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制造资源调度的协同产品开发工作流技术 |
5.1 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的过程 |
5.2 分布式制造资源调度 |
5.2.1 制造资源调度的的内涵 |
5.2.2 面向工作流的制造资源调度策略 |
5.2.3 分布式制造资源调度 |
5.3 基于Petri网的制造资源配置 |
5.3.1 Petri网模型 |
5.3.2 基于Petri网的制造资源配置 |
5.4 基于Petri网的制造资源调度工作流模型 |
5.4.1 工作流及工作流建模 |
5.4.2 基于制造资源调度的协同产品开发工作流模型 |
5.4.3 基于CORBA的制造资源调度工作流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6 远程钣金设计与制造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6.1 系统需求与目标 |
6.2 钣金件设计与制造系统的方案设计 |
6.2.1 系统架构方式分析 |
6.2.2 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分析 |
6.3 远程钣金展开设计制造系统总体设计 |
6.3.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6.3.2 系统总体功能模型 |
6.4 远程钣金设计与制造系统各主要分系统的设计 |
6.4.1 客户管理子系统 |
6.4.2 钣金展开设计子系统 |
6.4.3 钣金件排样处理子系统 |
6.4.4 自动生成数控加工代码子系统 |
6.4.5 技术资料查询子系统 |
6.5 基于特征的钣金零件信息模型 |
6.6 面向设计的资源信息模型 |
6.7 本章小结 |
7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钣金展开设计 |
7.1 钣金展开概述 |
7.2 常用展开计算和绘图方法 |
7.2.1 作图法 |
7.2.2 计算法 |
7.2.3 系数法 |
7.2.4 程序法 |
7.2.5 计算机辅助绘图法 |
7.2.6 计算机辅助设计法 |
7.3 面向对象技术的钣金展开中间件的设计 |
7.3.1 面向对象技术 |
7.3.2 钣金件展开计算模块的研制 |
7.3.3 基于类型库的软件重用 |
7.3.4 钣金件展开设计模块的应用 |
7.4 本章小结 |
8 钣金件排样优化与自动数控编程技术的研究 |
8.1 排样优化与自动数控编程概述 |
8.2 矩形件排样优化研究 |
8.2.1 矩形件排样问题的数学分析 |
8.2.2 矩形件排放算法研究 |
8.2.3 矩形件排样优化算法及求解 |
8.3 异形件排样优化研究 |
8.3.1 最小包络矩形法 |
8.3.2 平移碰撞优化算法 |
8.3.3 临界多边形算法 |
8.4 自动数控编程技术 |
8.4.1 数控下料的工艺分析 |
8.4.2 数控编程前置处理 |
8.4.3 后置处理和转换 |
8.5 本章小结 |
9 原型系统的开发技术与运行实例 |
9.1 原型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 |
9.1.1 系统的总体功能框架 |
9.1.2 系统子功能模块分析 |
9.2 面向动态企业联盟的制造资源集成系统的开发 |
9.2.1 制造资源集成系统体系结构 |
9.2.2 制造资源类和对象 |
9.2.3 基于多代理的制造资源纵向集成 |
9.2.4 基于CORBA技术的制造资源横向集成 |
9.3 远程钣金设计与制造系统的开发 |
9.3.1 钣金展开计算模块的建立 |
9.3.2 钣金件展开图和三维模型的自动生成 |
9.3.3 钣金展开件排样与优化设计 |
9.3.4 自动生成数控加工代码 |
9.4 分布式协同设计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
9.4.1 在线交流 |
9.4.2 电子邮件 |
9.4.3 音频视频会议、共享白板和应用程序 |
9.5 原型系统的运行实例 |
9.5.1 原型系统主页面 |
9.5.2 系统客户管理 |
9.5.3 面向动态企业联盟的制造资源集成系统 |
9.5.4 远程饭金设计与制造系统 |
9.6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应用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论文声明 |
四、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标准STEP及其集成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标准STEP及其集成技术[J]. 陈德人. 电子科技导报, 1997(01)
- [2]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建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雪梅. 重庆大学, 2002(01)
- [3]飞行器并行工程中的产品数据交换机制[D]. 曾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03)
- [4]基于STEP标准的几何信息的提取和模型重建[D]. 任蕾. 吉林大学, 2008(11)
- [5]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标识关键技术研究[D]. 顾巧祥. 浙江大学, 2006(06)
- [6]基于EXPRESS的企业信息建模的研究[D]. 孙海雁.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7)
- [7]基于STEP的装配序列规划及其仿真研究[D]. 刘洪涛. 山东大学, 2006(12)
- [8]基于STEP-XML的虚拟企业信息集成及信息安全的研究[D]. 王骏.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9]基于ST-Developer的产品信息建模研究与实现[D]. 沈旭奎. 河北工业大学, 2011(07)
- [10]基于资源集成的协同产品开发原理与实施方法研究[D]. 廖敏. 四川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