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刊印刷工艺设计规范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董睿[1](2020)在《克伦特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印刷行业的蓬勃发展,印刷企业对于印刷设备及耗材的需求不断扩大。同时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着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中国制造,促进了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其中以CTP设备和CTP版材为主的印前行业发展迅猛。印前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资本力量进入该行业,使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截止2018年末,我国印刷业总产值突破1.27万亿,年增速达5.40%,创五年来新高,整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印刷大国。到“十三五”期末,我国印刷业总产值将超过1.4万亿元。巨大的市场规模给CTP制版行业带来了春天,同时也给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竞争者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供应商与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以及替代产品的出现都促使该行业的利润率持续下降,尤其是低端CTP设备和普通CTP版材已经进入红海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继续提升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并创造新的利润点是克伦特公司亟需分析研究并调整升级的关键问题。本文以作者所在单位深圳克伦特印刷设备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整理等方法,获得了行业市场规模、市场需求量、不同品牌产品定价以及产品市场占有率等诸多基础数据。运用PEST分析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方法,对克伦特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分析,得出该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同时竞争压力愈发激烈的结论。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必须进行营销策略改进,我们借助SWOT分析法,对克伦特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指出克伦特公司硬件产品研发能力薄弱、产品同质化严重、利润低、营销渠道管理混乱等诸多营销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运用STP策略将公司产品进行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确定市场定位。并在4P营销理论框架下,构建克伦特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指出,在产品方面,要利用波士顿矩阵重新构建克伦特公司的产品组合,用新产品策略将目前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细分出新的蓝海市场而获取利润增长;在价格方面,采取更多灵活定价方式和支付方式以激发市场活力;在渠道方面,规范现有渠道模式,并开发新的渠道模式;在促销方面,打破现有促销方案的局限性,在促销过程中加入个性化元素,如增加文化内涵和增加情感因素。最后,为了确保克伦特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本文提出了优化组织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控制风险等保障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帮助克伦特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并从红海市场中细分出新的蓝海市场。
霍俞柯[2](2020)在《基于Android的书刊印刷企业业务信息管理APP设计》文中认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Android开源技术的成熟使得印刷企业通过移动端系统进行信息管理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满足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实时获取数据的需求,有助于扩展PC端系统服务,提高信息管理的灵活性与及时性。本文以书刊印刷企业为研究对象,业务信息管理为研究方向,基于对企业ERP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将ERP管理系统与移动APP技术相结合,设计书刊印企的Android移动端应用与Web管理系统。通过移动端与PC端系统的配合使用,实现企业的业务信息管理,具体内容如下:Android移动端应用主要包括用户登录注册、客户信息管理、计价基础信息管理、计价单管理、二维码识别与生成五个功能模块。基于C/S结构、MVC框架模式,使用Java技术实现客户与计价业务等功能的信息维护工作。本文首先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构建用例模型,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和手段对移动端应用进行功能需求分析,其次通过E-R模型与数据表格完成数据库分析工作。接着基于二维码的编码与解码原理,提出并分析二维码在系统中的应用需求。最后通过客户端界面的设计思想、并结合功能模型、动态模型及界面效果完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Web管理系统主要包括PC端的计价业务管理、采购业务管理与送货业务管理三个功能模块。基于B/S三层结构,结合用例模型、E-R模型及动态模型进行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设计与实现。
本刊编辑部[3](2020)在《抗疫生产两不误,企业家谈科学复工复产》文中研究指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印刷行业企业正常的前行步伐,亦使大多企业不得不面对来自经营、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基于此,中国印工协对话35位企业家,共谈疫情之下行业发展态势,思化危为机的应对之策。他们或乐观或直率或困惑的言语,恰给更多印刷人带来了关乎行业及企业发展的更多思考。
曹炳青[4](2019)在《中原出版印制资源整合云平台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活跃,成为中国经济的亮点和新增长点。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适时提出上规模、调结构、促转型、强开放、树品牌的方针,要求做强主业、做大产业,关联跨界、内合外联,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为了落实这一战略要求,做大做强印刷版块,培育中原文化消费集成服务体系,在新兴业务市场创新突破,经过两年的研
刘学筠[5](2019)在《长沙利德印务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数字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报纸遭遇到了新传媒巨大的冲击,报纸的发行数量和版面呈连续下滑的趋势,每年有多种报纸甚至停刊,受其影响,作为报业集团传统三驾马车之一的报纸印刷业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出现连年大幅度下滑。尤其近三年以来,随着社会平均人员工资和新闻纸张价格的全面上涨,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纸质媒体陷入了经营成本大幅度提高的困境中。印刷在传媒集团的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例,面对快速增长的印刷成本与纸质媒体发行量衰减之间的矛盾,印刷业务发展战略的定位已经成为各大报业集团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利德印务来说更显急切。本文采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工具,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对长沙利德印务有限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科学的深入分析,辨别出了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威胁及企业自身拥有的优势、劣势。然后,采用SWOT矩阵分析对公司外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公司的发展战略,最后对战略的实施与保障进行了探讨,并对实施效果进行预测。本文的研究对长沙利德印务有限公司在市场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并对提升公司的战略管理水平和做优做强做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对同行业内的其他相关企业制订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与借鉴。
张峥[6](2017)在《山东鸿杰:品牌立企 创新聚力》文中认为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企业发展到全国民营印刷企业的翘楚,连续十年晋级全国印刷业百强,形成全国独有的集印刷、物流配送、设备贸易为一体的一条龙产业链的大型综合性印刷物流产业集团,历经二十多年发展的山东鸿杰印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杰印务)已经成为中国民营印刷业公认的龙头企业。在印刷同仁眼中,董事长刘杰是个敢想敢干的人,而且特别擅长抓
唐燕[7](2014)在《基于约束理论的S公司精装书生产系统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印刷行业经过了20多年的高速扩张之后,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市场恶性竞争使得印刷行业由早期的“暴利行业”转变成为如今的“微利行业”。印刷企业要想在这种激烈和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继续生存,以往简单的通过压低材料价格,增加设备,增加技术投入来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了。S公司与众多印刷企业一样都面临着如何既不增加成本投入,又能持续地满足市场需求,维护既有订单并赢得更多订单的现实问题。对企业内部生产系统进行改善及提升已成为当前印刷行业应对市场竞争的一种趋势。约束理论是立足于企业的现实条件和约束因素,面向增加企业的有效产出,用有限的资源提供最大的有效产出,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的管理方法,而非简单地减少成本或提高效率,与S公司目前的生产系统改善需求不谋而合。本文以S公司的精装书生产系统的实际改善为研究对象,运用约束理论思想及“TP思维方法”、“TOC持续改进五步法”等约束理论应用工具,针对精装书生产系统目前存在的生产瓶颈问题,研究如何识别和消除S公司精装书生产系统瓶颈,实现精装书生产系统的综合运营效率的提升,最终达到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首先,对精装书生产系统的生产流程和现状进行描述,确定改善的方向和目标。其次,通过对各工序生产能力的分析,找出精装书生产系统中存在的瓶颈约束,通过分析约束产生的原因制定对策对瓶颈资源进行挖潜,提升其利用率。再次,还要使非瓶颈工序服从与配合于瓶颈工序,建立了推动TOC改善的MSBB业绩衡量指标体系。最后,建立持续改进的TOC改善机制,防止新的瓶颈的产生。本文通过S公司精装书生产系统的实际改善案例验证了TOC改善在印刷企业不但可行而且非常有效:精装书生产系统的订单准时交货率由原来的25%提升至83.67%,存货周转天数由原来的97.56天下降至63.24天,生产效率提升34.7%。对于S公司的其他生产系统的改善及其他印刷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经验支持,为书刊印刷行业的管理改革与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邓小娇[8](2012)在《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年-2010年)》文中研究说明《近现代上海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2010)》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文化传播学、产业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上海书刊印刷业在生产、技术、人员、以及与社会文化、出版的互动等这些方面,做了清晰的脉络梳理。并重点分析上海的书刊印刷在社会发展变迁中所展现出来的不同业态。分析在书刊印刷技术、从业人员相关要素、书刊印书的经营上都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在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上海的书刊印刷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等。本论文从历史的思维角度出发,对于作为文化产业一部分的上海书刊印刷业做变迁分析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上海的书刊印刷自20世纪30年代达到发展的顶峰,成为全国甚至是远东的书刊印刷中心。自此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上海的书刊印刷在全国书刊印刷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已不复书刊印刷中心的地位。尤其是本世纪80、90年代以后,印刷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的书刊印刷步入微利时代,尤其是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的印刷业发展非常的迅速,上海远远落后。分析上海的书刊印刷变迁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是对于历史的一种总结和回顾,也是为了对于当前上海书刊印刷业在数字时代下,在转型时期如何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分析作用。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大量的史料分析、实地考察、人物访谈的基础上,得到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原始材料和第一手资料。对于这些资料本人做了基础性的梳理,并进行了多次的再整理。本文运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企业管理制度理论等对上海书刊印刷业变迁和社会变迁的研究初探,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一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这些宏观环境、国家层面的控制力影响着书刊印刷的生产关系,促使书刊印刷业调整生产力,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达到平衡。二是,技术层面的技术革新是书刊印刷业变迁的直接动力,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使得书刊印刷业的形态,生产方式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三是,微观层面上企业管理制度上的不断革新对于书刊印刷的发展起到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邱丙中[9](2011)在《印刷生产流程管理数字化的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印刷业的迅速发展,印刷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优质、高效的数字化生产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对于中小型印刷企业来说,由于设备落后,缺乏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商业数字工作流程存在一定难度,他们更愿意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企业需求的小型数字化工作流程。本文根据在国内印刷市场上比较活跃的方正畅流、Agfa Apogee PDF、克里奥印能捷印刷工作流程的原理,设计了基于JDF的小型数字化工作流程。分别研究了能集成客户、印前、印刷等部门人员信息交流系统和折手模式化、爬移及墨量预置等关键问题。对印刷工作流程主要理论CIP3/4、JDF进行分析,软件基本思路。软件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客户能通过网络提交订单,查看生产进度;(2)管理员通过系统可以审核订单和制定生产工艺路线;(3)印刷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折手设计和墨量预置。对印前的一个关键问题“折手”进行分析,研究了如何使用折手软件(Preps 4.2)进行折手模式化设计,并根据爬移量的计算方法设置相应的爬移量。对不具备CIP3/4接口的印刷机的墨量预置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印刷流程系统查看施工单和下载图文信息,并通过墨色预置系统分析出各墨区墨量分布情况,调整印刷机相应墨键,实现墨量预设。对系统具体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用实例对整个数字化印刷流程进行检验,从客户通过网络登陆MIS提交订单,管理员审核通过订单、制定工艺路线,印前工作人员进行折手设计和爬移量计算,印刷机操作人员进行墨量预置,最终得到印刷品。
王勤[10](2011)在《产业链各环节协作 提升书刊印刷质量》文中指出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维权日将近,书刊印刷质量问题又一次无法避免地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一本书,拿在读者手中,细细阅读。这简单而温馨的场面背后,在书的作者和读者之间,不仅仅是出版社、印刷厂的一次简单合作,更包含了行业协会、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机关等所有相关
二、书刊印刷工艺设计规范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书刊印刷工艺设计规范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克伦特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市场营销理论与相关竞争战略理论综述 |
2.1.1 营销组合策略研究 |
2.1.2 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的相关研究 |
2.1.3 市场竞争战略之“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 |
2.2 工业品市场营销现状研究 |
2.3 印刷设备及耗材市场营销现状研究 |
第3章 行业简介及克伦特公司概况 |
3.1 行业简介 |
3.1.1 印刷行业简介 |
3.1.2 产业分布及行业集中度 |
3.1.3 CTP市场简介 |
3.2 公司概况及营销现状 |
3.2.1 公司简介 |
3.2.2 公司现有营销流程 |
3.2.3 营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
第4章 克伦特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技术环境分析 |
4.1.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2 微观环境分析 |
4.2.1 供应商分析 |
4.2.2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4.2.3 营销中介分析 |
4.2.4 消费者分析 |
4.2.5 竞争者分析 |
4.2.6 社会公众分析 |
4.3 克伦特公司SWOT分析及企业发展战略 |
4.3.1 克伦特公司SWOT分析 |
4.3.2 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发展战略 |
第5章 克伦特公司市场调研及STP策略 |
5.1 克伦特公司市场调研 |
5.1.1 市场调研内容 |
5.1.2 市场调研结论 |
5.2 克伦特公司STP策略 |
5.2.1 市场细分 |
5.2.2 目标市场选择 |
5.2.3 市场定位 |
第6章 克伦特公司营销目标及4P营销策略 |
6.1 克伦特公司营销目标设定 |
6.1.1 CTP设备营销目标 |
6.1.2 CTP版材营销目标 |
6.1.3 八方云产品营销目标 |
6.2 克伦特公司4P营销策略优化 |
6.2.1 产品策略优化 |
6.2.2 价格策略优化 |
6.2.3 渠道策略优化 |
6.2.4 促销策略优化 |
第7章 克伦特公司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
7.1 组织保障 |
7.1.1 重构市场部 |
7.1.2 实行项目承包责任制 |
7.2 管理保障 |
7.2.1 与供应商关系管理 |
7.2.2 公共关系管理 |
7.2.3 渠道管理 |
7.2.4 客户关系管理 |
7.3 文化保障 |
7.4 人才保障 |
7.5 服务保障 |
7.6 财务保障与风险控制 |
7.6.1 财务保障 |
7.6.2 风险控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克伦特公司CTP系列产品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Android的书刊印刷企业业务信息管理APP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2 相关技术简介 |
2.1 Android平台 |
2.2 系统开发结构 |
2.3 开发平台与语言 |
2.4 UML建模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移动端系统需求分析 |
3.1 登录模块 |
3.2 客户信息管理模块 |
3.3 计价管理模块 |
3.3.1 书刊计价原理 |
3.3.2 计价基础信息管理 |
3.3.3 计价单管理 |
3.4 数据库分析 |
3.4.1 概念结构 |
3.4.2 逻辑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二维码及应用的需求分析 |
4.1 QR码概述 |
4.2 QR码的编码与解码原理 |
4.2.1 编码原理 |
4.2.2 解码原理 |
4.3 QR码在移动端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移动端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结构 |
5.2 客户端界面设计 |
5.3 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5.3.1 登录模块 |
5.3.2 客户信息管理模块 |
5.3.3 计价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
5.3.4 计价单管理模块 |
5.3.5 二维码识别与生成模块 |
5.4 开发环境搭建 |
5.5 本章小结 |
6 WEB系统分析与设计 |
6.1 WEB系统需求分析 |
6.1.1 计价管理模块 |
6.1.2 采购管理模块 |
6.1.3 送货管理模块 |
6.1.4 数据库分析 |
6.2 WEB系统设计与实现 |
6.2.1 系统结构 |
6.2.2 计价管理模块 |
6.2.3 采购管理模块 |
6.2.4 送货管理模块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抗疫生产两不误,企业家谈科学复工复产(论文提纲范文)
访谈1 |
访谈2 |
访谈3 |
访谈4 |
访谈5 |
访谈6 |
访谈7 |
访谈8 |
访谈9 |
访谈10 |
访谈11 |
访谈12 |
访谈13 |
访谈14 |
访谈15 |
访谈16 |
访谈17 |
访谈18 |
访谈19 |
访谈20 |
访谈21 |
访谈22 |
访谈23 |
访谈24 |
访谈25 |
访谈26 |
访谈27 |
访谈28 |
访谈29 |
访谈30 |
访谈31 |
访谈32 |
访谈33 |
访谈34 |
访谈35 |
(4)中原出版印制资源整合云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及印刷电商平台需求分析 |
“中原云印”印刷电商平台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
“中原云印”项目的实施 |
1. 平台一期 |
2.平台二期 |
3.平台三期 |
“中原云印”项目运营 |
1. 技术服务中心 |
2. 订单中心 |
3. 质量质检中心 |
管好合作印刷企业,解决印制资源整合中的质量、周期问题 |
1.完善选厂机制 |
2.拓宽选厂渠道 |
3. 合作出版管理 |
4. 印制质量管理 |
5. 加强生产计划管理 |
预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存在的风险 |
(5)长沙利德印务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2.1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概述 |
2.1.1 公司发展概况 |
2.1.2 公司组织架构 |
2.1.3 公司经营情况 |
2.2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2.1 宏观环境分析 |
2.2.2 行业环境分析 |
2.3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资源能力分析 |
2.3.1 公司资源分析 |
2.3.2 公司能力分析 |
2.4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SWOT分析 |
2.4.1 公司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
2.4.2 公司的优势与劣势 |
2.4.3 公司SWOT矩阵综合分析 |
第3章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发展战略方案制定 |
3.1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愿景、战略目标与定位 |
3.1.1 公司愿景与使命 |
3.1.2 发展战略目标 |
3.1.3 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
3.2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发展战略方案 |
3.2.1 发展战略选择的原则 |
3.2.2 公司总体战略的制定 |
3.2.3 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 |
3.3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职能战略的制定 |
3.3.1 品牌战略 |
3.3.2 人力资源战略 |
3.3.3 市场营销战略 |
第4章 利德印务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与效果预测 |
4.1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
4.1.1 发展战略的实施原则 |
4.1.2 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 |
4.2 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4.2.1 优化组织结构 |
4.2.2 企业文化建设 |
4.2.3 完善管理制度 |
4.2.4 人力资源保障 |
4.2.5 技术与市场运营保障措施 |
4.3 发展战略实施效果预测 |
4.3.1 公司市场占有率效果预测 |
4.3.2 公司经营管理成本效果预测 |
4.3.3 公司核心竞争力效果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基于约束理论的S公司精装书生产系统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的综述 |
1.2.1 国外约束理论的发展概况 |
1.2.2 我国约束理论的发展概况 |
1.2.3 印刷行业生产管理研究及约束理论应用概况 |
1.2.4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结构 |
第2章 S 公司精装书生产系统现状分析 |
2.1 S 公司精装书生产系统概述 |
2.1.1 S 公司生产系统概述 |
2.1.2 S 公司精装书生产系统概述 |
2.2 精装书生产系统的生产流程 |
2.2.1 精装书的特点 |
2.2.2 精装书订单的特点 |
2.2.3 S 公司精装书生产流程 |
2.3 S 公司精装书生产系统的改善需求分析 |
2.3.1 精装书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 |
2.3.2 精装书生产系统的改善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S 公司精装书生产系统瓶颈的识别和原因分析 |
3.1 S 公司精装书生产系统瓶颈的识别 |
3.1.1 精装书生产系统生产能力分析 |
3.1.2 精装书生产系统瓶颈的确定 |
3.1.3 精装书生产系统瓶颈的特点 |
3.2 瓶颈的产生原因分析 |
3.2.1 设备能力分析 |
3.2.2 瓶颈工序的自身原因 |
3.2.3 其他工序的影响 |
3.2.4 排产方式的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S 公司精装书生产系统瓶颈的消除 |
4.1 瓶颈工序能力最大化 |
4.1.1 缩短产品转换时间 |
4.1.2 减少异常停机时间 |
4.1.3 消除人员技能约束 |
4.1.4 优化裁切作业动作 |
4.1.5 杜绝配页停工待料 |
4.2 建立 DBR 生产计划控制系统 |
4.2.1 推行 DBR 生产计划控制方法 |
4.2.2 合理编制生产物料投放计划 |
4.2.3 设置必要的缓冲 |
4.3 给瓶颈工序松绑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瓶颈资源的服从与配合 |
5.1 非瓶颈工序的服从与配合 |
5.1.1 服从瓶颈工序的生产计划 |
5.1.2 配合瓶颈工序的质量要求 |
5.2 建立系统全局的观念 |
5.2.1 业绩衡量指标的改变 |
5.2.2 正确看待非瓶颈工序的闲置问题 |
5.3 企业其他资源的服从与配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施效果的评估与持续改进 |
6.1 改善后的效果评估 |
6.2 持续改进 |
6.2.1 建立持续改进的观念 |
6.2.2 防止新瓶颈的产生 |
6.2.3 持续改善缓冲设置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年-2010年)(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学术回顾 |
一、史料 |
二、对书刊印刷变迁机制的理论分析 |
三、多角度探讨上海书刊印刷发展 |
四、问题与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建国前上海书刊印刷业发展概述(1930—1949) |
第一节 背景概述 |
一、民国时期上海独特的文化环境 |
二、现代意义出版印刷的产生 |
第二节 上海——近代书刊印刷业的中心 |
一、繁荣一时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二、战乱中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第三节 解放前上海书刊印刷业的特点 |
一、民营资本构成占主流 |
二、商业化的经营模式 |
三、印刷技术的先进性和依赖性 |
第三章 建国后上海书刊印刷的恢复与提高(1950-1977) |
第一节 建国后书刊印刷业的大调整 |
一、薄弱的书刊印刷业 |
二、逐渐复苏的书刊印刷业 |
三、对图书出版业的有力支撑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一、上海书刊印刷力量的调整与转移 |
二、书刊印刷管理体制格局的形成 |
三、上海书刊印刷仍旧发挥主导作用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上海书刊印刷业(1978—2010) |
第一节 上海书刊印刷业的繁荣 |
一、供不应求的书刊印刷市场 |
二、上海书刊印刷业的向前发展 |
第二节 书刊定点时期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一、 书刊印刷定点的背景 |
二、两级定点书刊印刷企业的发展 |
三、出版系统书刊印刷的改革 |
第三节 新时期的上海书刊印刷 |
一、微利时代的来临 |
二、书刊印刷的数字化 |
第五章 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变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书刊印刷行业的变迁 |
一、书刊印刷技术的前进 |
二、书刊印刷从业人员相关要素的转移 |
三、书刊印刷业经营形态的转移 |
第二节 书刊印刷行业变迁和社会变迁的关系分析 |
一、书刊印刷生产和社会的互动分析 |
二、国家强制指令和国家引导 |
三、技术变革影响分析 |
四、企业管理制度影响 |
第三节 展望 |
一、现阶段上海书刊印刷业的SWOT分析 |
二、结语 |
论文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答辩委员会签名 |
致谢 |
(9)印刷生产流程管理数字化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发展现状 |
1.2 课题的来源及内容 |
1.3 课题的意义 |
第2章 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相关理论 |
2.1 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基础 |
2.2 CIP4与JDF工作流程 |
第3章 主流工作流程比较和流程设计 |
3.1 三大印刷工作流程比较 |
3.1.1 方正畅流工作流程管理系统 |
3.1.2 Agfa Apogee PDF工作流程 |
3.1.3 CreoPrinergy工作流程 |
3.2 三大印刷工艺流程技术比较 |
3.3 小型数字化生产流程的构建 |
3.3.1 系统开发工具的简介 |
3.3.2 系统设计定位 |
3.3.3 小型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设计思路 |
3.3.4 小型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设计 |
第4章 折手模式化和爬移 |
4.1 自动折手软件的应用原理 |
4.2 典型折手方式分析 |
4.3 折手模式化的实现 |
4.4 拼版折手的精度控制 |
4.4.1 爬移与折页精度分析 |
4.4.2 爬移量的控制 |
第5章 墨色预置 |
5.1 油墨预置技术的发展 |
5.2 油墨预置软件的设计 |
5.2.1 PDF图像分区,计算所占墨区数 |
5.2.2 计算图像各个分区的平均网点面积率 |
5.2.3 墨量查找表的建立与实验分析 |
5.2.4 给墨辊转角的确定 |
5.2.5 软件设计 |
第6章 系统运行实例 |
6.1 实例问题描述 |
6.2 客户提交订单 |
6.3 管理员审核和工艺设计 |
6.4 折手设计 |
6.5 墨色预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书刊印刷工艺设计规范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克伦特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董睿. 山东大学, 2020(05)
- [2]基于Android的书刊印刷企业业务信息管理APP设计[D]. 霍俞柯.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3]抗疫生产两不误,企业家谈科学复工复产[J]. 本刊编辑部. 印刷工业, 2020(02)
- [4]中原出版印制资源整合云平台建设研究[J]. 曹炳青. 印刷技术, 2019(08)
- [5]长沙利德印务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刘学筠. 湖南大学, 2019(07)
- [6]山东鸿杰:品牌立企 创新聚力[J]. 张峥. 中国印刷, 2017(01)
- [7]基于约束理论的S公司精装书生产系统改善研究[D]. 唐燕. 北京工业大学, 2014(03)
- [8]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年-2010年)[D]. 邓小娇.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9]印刷生产流程管理数字化的实现[D]. 邱丙中. 南昌大学, 2011(07)
- [10]产业链各环节协作 提升书刊印刷质量[N]. 王勤.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