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万元重大经济罪犯现形记(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文[1](2004)在《晚清报刊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晚清是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剧烈动荡、深刻变化的时代。晚清文学,无论是文学格局、文学观念,还是文学创作的形式内容及文学的传播方式,都出现了迥异于往古的变化。在这其中,“小说”的兴盛应是晚清文学的一大特色,以至于1906年就有人惊叹:“十年前之世界为八股世界,近则忽变为小说世界。”(寅半生)。从以往视小说为“小道”到推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从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到小说创作的风起云涌、潮起潮落,晚清小说形成了中国小说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也因此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阿英《晚清小说史》以降,许多研究者都参预了晚清小说的研究工作,并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晚清小说不同于以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数作品都是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包括许多长篇小说也多是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单行本的。当时,不仅文学杂志、特别是专业小说杂志刊载小说,日报和其他类型的报纸也发表小说。因此,研究晚清小说,必须注意晚清小说与报刊之间的关系及其作为“报刊小说”的特点,而首要的任务就应该是全面考察这些“报刊小说”的情况。在这方面,日本学者樽本照雄以严谨求实态度所编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被学界认为是目前有关晚清小说最详尽的目录,但正如他所言,外国学者做小说目录整理所面对的难题主要是资料的缺乏,因此他的目录所用的大都是第二手资料,而且对大量“日报”刊载的小说也未加以着录,因而实际上是不完全的。五年前开始做有关晚清报刊小说的硕士学位论文时,我的导师就指示我要首先从搜罗第一手资料做起。于是从读硕士到读博士,在漫长的研究生学习期间内,除了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我的大部分时间就都消磨在上海的几个图书馆里了。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查阅了上海各图书馆所藏1872年至1911年的全部期刊,共查出106种期刊登载小说计1065种(短篇小说也以一种计),完成了《晚清期刊小说目录》;另外,我还查阅了上海各图书馆所藏1912年以前的日报,检索了全部有关缩微胶卷,查出有47种日报开辟了小说专栏,共发表小说1456种,从而基本上完成了《晚清日报小说目录》。总计这两个目录对樽本照雄《目录》着录的晚清小说补充了1000余种。在做晚清报刊小说的调查时,我不仅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小说,也关心报刊上小说理论文章以及小说广告、销售、反响等有关问题,收集了大量资料,从而对晚清“报刊小说”的创作和传播各方面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本论文就是在以上考察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全文除“导论”和“余论”外,共分八章。“导论”回顾了百年来海内外对晚清小说研究的历史,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资料考察情况,并对本文的内容和一些特点加以说明。第一章多方面地讨论了晚清报刊小说兴盛的原因。第二章介绍晚清“期刊”刊载小说的情况。第三章是有关晚清“日报”刊载小说的考察,其中重点介绍了《时报》、《神州日报》、《申报》发表小说的情况。第四章介绍“画报”刊载小说的情况。第五章研究研究报刊小说的传播,对晚清小说如何通过报刊这一新的媒体得到广泛传播的情况加以介绍。第六章介绍晚清报刊小说的分类和有关内容。第七章从小说艺术的角度分析晚清报刊小说。第八章再从其他一些方面分析晚清小说因通过报刊传播所形成的一些特点。最后的“余论”则对如何深入研究晚清小说提出了一些看法。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晚清小说的创作和传播进行了比较全面和集中的考察和研究,除了资料建设意义外,也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希望本文能有益于晚清小说研究的深入发展。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将《晚清期刊小说目录》、《晚清日报小说目录》、《晚清报刊所登广告》、《晚清登载小说的报刊》、《晚清以小说命名的出版社(表)))作为附录载于文后,实际上这也应该是本文的组成部分。
谢仁敏[2](2010)在《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文中指出这是一篇尝试“文学低潮期”研究的探索性论文,分析样本是宣统朝小说界,核心任务是勾勒“低潮期”小说界的运行状况及其演变轨迹,考察彼时的小说界为何陷入“低潮”,又如何为酝酿“高潮”作预前准备。论文主要分四大板块:导论——中国本土小说研究编(1—7章)——海外华文小说研究专编(末章)——附录。此外,若干章添设“附论”,为该章话题的延伸。导论,主要阐释基本研究思路,厘清基本概念,概述宣统朝小说界运行轨迹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例如,某些文学常规在宣统朝如何“走样变形”、评判晚清小说适用的价值标准、海外华文小说的独特参照价值等。“附论”包括前人研究评述、未来研究走向以及选题缘由,最后提出关于“文学低潮期”研究的命题。第1章,通过数理分析和文献考察得出结论:从宣统朝开始,晚清小说迅猛发展的势头被遏制,陷入一个约为时五年的“低潮期”。其原因是政局动荡、小说内部机制失衡,两者导致“小说界经济危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本章重点是对中国小说史上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进行考察,论证该命题成立的可能性。“附论”则进一步延伸,提出影响小说演变的“第三种力”命题,并以此考察《域外小说集》传播失利的原因,提出最新的看法。第2章,提出将三大小说载体区别对待、相互比照的命题并阐释其意义,讨论低潮期中单行本、期刊、日报三大载体小说的博弈、调适以及各自发展模式的最终确立。第3章,通过数理分析发现肇始于宣统朝前夜的一个特殊现象——翻译小说与自撰小说比例出现逆转,从小说发展驱动力角度切入,考察两者易位的深层原因,并勾勒其渐变过程。第4章,勾画晚清小说理论界的“三派一群”格局,重点讨论其在低潮朝如何演进和调适。大致情况是“社会派”勉力支撑场面,但疲态渐显;“美学派”几乎集体失语;“现代派”理论前卫新颖,但收效甚微;“消闲群”寻求“正当性”之呼声日高,但理论建设乏善可陈。第5章,考察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小说界经济危机”(低潮期)对作家生活、心理造成之冲击甚大,部分作家选择离开,部分选择留守。论文重点考察留守群体的文学选择及其生存状态,最后以陆士谔为样本进行个案考察。“附论”是关于陆士谔的一组考辨文字。第6、7章,作品研究专题。论文将宣统朝小说作品大致归纳为四大类型:旧小说、“新消闲小说”、“时闻小说”和“先锋实验”小说。论述各个类型作品的特征,重点考察其在低潮期中如何加速演变、调适及其未来走向,并将之置于传统旧小说与“五四”时期小说(包括新、旧小说)的历史坐标中,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大致描述。第8章,海外华文小说专编。论文将晚清华文小说大致划为四大板块:中国本土、东洋、南洋、北美。本章以中国本土为参照中心,通过联系和比照,重点勾描后三者小说界的发展历程、文史地位及其作品特征,并考察当时境况下各板块小说“本土性”的生成有无可能。附录,含统计表和“宣统朝小说编年”(合作),将披露一批最新的统计数据和新发掘的近代华文小说文献。
华树君[3](2018)在《清末民初汉语词汇专题研究》文中认为清末民初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王力曾指出,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由近代到现代的过渡阶段。[1]前一阶段语言诸特点(旧质)的减少和消失,后一阶段语言诸特点(新质)的萌生和发展,在该阶段表现得最为显着,[2]在词汇上的体现亦是如此。但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看,人们对该时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部对清末民初时期词汇进行全面研究的着作问世。人们对该时期词汇的研究多侧重于专书词汇或外来词的研究,所以很多方面还无人触及或研究不深。因此全面、系统地对该时期词汇进行研究和探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基于此,我们选取了清末民初汉语词汇作为研究对象。初步尝试对该时期词汇进行相对全面地描写和分析。本文共有5章:第1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清末民初词汇的研究概况,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范围及方法和语料来源等内容。第2章为本文的第一个专题,我们主要考察了清末民初词汇的显现与消隐情况。新词的显现部分我们主要针对新词形表新意义类新词进行考察。重点从新词的来源、新词显现的主要领域、新词的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该时期的新词主要来自本土新造词和意译词,这些词主要出现在政治、经济、科教、文艺、军事、法律、医学、交通等领域,并表现出以双音节词为主、三音节词数量增加,复合词结构类型不均衡,词类多样和过渡性强等特点。另外,清末民初短语的词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新词的数量,主要表现在动宾短语和并列短语的词汇化上。清末民初词汇在现代的消隐主要是名词和动词的消隐,约占90.6%,其次是形容词的消隐,而其他类别的词消隐的数量较少。清末民初词汇的消隐是由词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原因主要为旧事物或现象的消亡和人们意识观念的改变,而内部原因主要表现为词的替代和分化。第3章为本文的第二个专题,主要考察清末民初词汇的词形。本章我们主要从复合词和派生词两个角度入手。在复合词中主要考察同素逆序词和异形词中的复合词使用情况。清末民初的复合同素逆序词在词类上主要以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性的为主,副词和介词性的较少。在结构类型上,“联合—联合”式占绝对比例,其他类型数量有限。在继承与新生上,绝大多数复合同素逆序词来自对前代的继承,少数是新老成员构成的,而完全在清末民初新生的数量很少。清末民初复合同素逆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留存情况主要以“两词共存”和“一存一隐”为主,“两词并隐”的数量较少。清末民初的复合异形词在音节上双音节词占绝对比例,三音节词较少。在结构类型上,联合式约占一半比例,其次是动宾和偏正,其他类型数量不多。清末民初的复合异形词也同样主要来自对前代词汇的继承,新老成员组成的异形词数量也不多,完全新生的最少。复合异形词的义项关系类型主要以义项全同型和义项包孕型为主,义项交叉型相对较少。清末民初的复合异形词在现代“共存”的占多数,“有存有隐”的次之,一组异形词“并隐”的极少。清末民初的复合异形词主要是异体字、通假字的存在,以及同音或音近、义项有交叉或有渊源关系的语素的存在造成的。在派生词研究中,我们主要考察了清末民初对前代词缀的继承情况,并抽样考察了前代词缀在清末民初的使用和发展情况,以及清末民初词缀的新生情况。考察发现,前代词缀在清末民初基本都得到了继承,且在抽样考察的6个词缀中,多数在清末民初有明显发展,少数变化不大。清末民初新出词缀主要是类词缀,且都是受日语译文影响产生,并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发展变化。第4章是本文的第三个专题,即清末民初词汇的词义考察。主要通过词汇义、色彩义和语法义的历时比较,考察了前代词义在清末民初的发展情况,以及清末民初词义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演变情况。考察发现,两者在词义的发展演变上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在词汇义的发展上,发生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义项的加、减表现明显;在感情色彩义上的发展演变不够突出;在语法义的发展演变上都有相对明显地表现等。但两者也有不少不同之处,比如在词汇义上,清末民初的专用词语在现代有不少正在发生词义泛化,前代词汇在清末民初未见此现象;清末民初词汇在现代有发生词义丰富和深化的,而前代词汇在清末民初也未发现此类现象等;在色彩义上,清末民初词的感情色彩义在现代的变化类型更多样,并且在语体色彩上的演变有较突出的表现等。第5章是结语,总结了本文各章考察得出的基本结论,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等。
赖一鸣[4](2019)在《《北京白话报》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京白话报》是清末民初时期创刊于北京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商业小报。本文将696期报纸整理成近70余万字语料,参考清末民初时期典型的北京话白话文着作,以及北京话词典和工具书,整理出共计10481条词语并自建语料库,以该语料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词汇学、词典学和形态学等理论,描写和归纳该报刊的北京白话词语的特点及规律。本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归纳语料库的词语音节概况,基本词语和一般词语来源和北京方言词典尚未收录的词语。总结出报纸明显的北京方言词语特点,具体分析了意译词的定型规范化现象;整理出北京话词典未收的词语或未收义项,充分展示《北京白话报》词语面貌。第二部分:具体描写和分析异形现象。从形近异形和音近异形两个角度归纳和分析,找到了能证明近现代北京话的方言音变和文白异读等语音变化现象的例证。总结出《北京白话报》口语化突出和形式灵活多变的特点。第三部分:分析《北京白话报》词语在结构上的特点。具体分析了不同词类的重叠结构变化,总结了白话报中的语缀并具体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名词语缀,归纳了同素异序现象并分析其结构与成因。语料中词语的重叠、语缀和同素异序现象,表明出汉语词汇结构变化的特点。第四部分:具体分析《北京白话报》中的三种特殊词语群。分别对结构角度的同语素词语群,词义角度的动物类词语群和死亡类词语群,三类词语群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北京方言地域化和口语化特征明显的结论。第五部分:总结《北京白话报》词语特点。一是明显的北京地域方言特点,二是口语程度高,三是词语语体风格灵活多变,四是早期商业小报的词语特色。
刘红妮[5](2009)在《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文中研究说明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是语言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当今国内外学界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语法化研究蔚为大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词汇化研究却还方兴未艾,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来,虽然词汇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薄弱地带和空白领域,还远远没有深入。对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较多,国内也有学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而对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大多只是零散、个别或宽泛的研究,在本文之前,迄今为止这方面还没有比较具体、系统的专门性研究。“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相对,指的是两个没有直接组合关系、而只在句子线性序列上相邻的成分序列经由词汇化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词的语言演变过程。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是词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以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从汉语的实际出发,立根于扎实的语言文献,采用共时和历时、词汇和语法,特别是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西方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以概论和典型个案专论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在这个封闭的范围和系统内具体考察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中关注较少或虽有关注但还需进一步探讨的10个类别、30多个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现象。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比较系统、深入地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背景、范围、种类、共性与个性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机制、规律和影响因素等,提出了“多元词汇化”等观点,力图找出特点,揭示一定的规律,力图尝试对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事实和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的研究不但具有词汇化本体研究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语言教学、辞书编纂、中文信息处理等多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全文前有绪论,后有结论,主体部分共包括14章,可分为4个部分。第一章是全文论题的背景部分。理清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概念、国内外研究概况、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界限、汉语双音虚词的演变归属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认为汉语非句法结构形成实词的就是词汇化,形成双音虚词的则很多是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重合,还有的演变是词汇化和语法化相继发生,本文主要侧重于从非句法结构的成分序列到成词的词汇化角度,但其中也自然会牵涉到语法化或功能的演变。第二章是全文的基础部分。在讨论汉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及其主要的几种构成方式之后,重点讨论汉语非句法结构概念的提出、研究现状、范围与性质、分类标准及类别等等。除了前人已经深入研究过的类别和个案外,将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共分为10个类别,具体探讨了30多个非句法结构形成的词语,其中不少是虚词,也包括一些实词。这10个类别分别体现在第三章-第十三章中。第三章到第十三章这11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每一部分采取总论和专论的形式,旨在揭示现象,发掘规律。第三章探讨“动+助”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X着/了/过”的典型个案是“算了”“X的/地/得”的典型个案是“免得”。“算了”的词汇化后又发生语法化,具有情态和话语标记两种功能。“免得”经由多种词汇化途径分别演变为连词和动词,是“多元词汇化”。本章主要侧重于助词并入和附缀化。第四章探讨“动+介(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副词“终于”和连-介兼类词“由于”。这一类演变都是发生在句法演变后,即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之后,介词“于”和其前动词相继发生去范畴化,介词并入,完成词汇化。“由于”还有一定的个性。介词并入在这类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五章探讨“动/形+介(以)”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加以”和“难以”。它们的形成都是由于介词“以”后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而导致的,因此都多少具有一些助动词的性质。“加以”的连词用法和形式动词用法是经由不同的途径、在动词“加”不同的义项基础上分别演化成的。这是一种“多元词汇化”模式。“难以”的词汇化说明其是“半助动词或边缘助动词”。本章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多元词汇化”模式和句法演变的影响。第六章探讨“动+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继而”“进而”。这一类演变主要都是与动词的非范畴化尤其是整个句子的句法结构的简化有关。另外,这一类演变结果一般都兼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特征。非范畴化、句法结构的简化在词汇化中的作用值得重视。第七章探讨“形+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幸而”“甚而”“甚至”。“幸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副词。“甚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甚至1”是并列短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甚至2”最基本的连词用法演变过程和“甚而”相似: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而后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系列的用法和功能。这一类演变都与句法演变尤其是结构简化有关。第八章探讨“副+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时而”“忽而”。这一类词汇化的演变都是和“而”的附缀化有关,还和相应或相近的叠用格式的构式化、同义或近义的这一族词内部的调整、分工有关。附缀化、特异性、构式化等是这一类词汇化的特点。第九章探讨“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则已”和“以期、以免、以便”等“以V”类词。“则已”的词汇化和“不V则已”特定构式化、“则”和“已”的去范畴化、主观化和韵律有关。“以V”1类除了和非范畴化等有关外,还和连词“以”的附缀化及强化机制有关,“以V1”词语内部的不同则是和V的语素义不同有关。另有特殊的“以V2”演变,其形成则是和介词“以”的宾语省略,介词功能悬空有关。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非范畴化、构式化、语素义、附缀化等的互动与影响。第十章探讨“反诘副+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连词“哪怕”和副词“何须”。语用推理在这一类词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和句法环境、动词的非范畴化、主观性等因素有关。“哪怕”在词形上有“那怕”的问题。“何须”的词汇化有“何”功能需要强化的因素。因为语用推理的作用,“反诘副+动”词汇化后都表示“不V”的语义,有的词汇化程度高的还会更进一步,表示假设、非现实的情况。本章主要侧重于语用推理的影响。第十一章探讨“名/动+副”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其实”“势必”“想必”“谅必”。认为“其实”是“代词‘其’+副词‘实’”非句法结构形成的。“势必”“想必”的形成与表义差异与各自的语素义有关。“谅必”由“想必”类推成词。“势、想、谅”和“必”的语素义决定了词汇化后的词语推测性高低强弱。语素义在词语词汇化中的作用需要重视。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探讨一类经由实词省缩形成的比较特殊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分别是“再不”“之后”“从中”;“据说、据称、据云”“据悉”“按说、照说”“据传、据闻”“照办”“听说”等。连词“再不”是经“再不然”省缩“然”词汇化形成的,“之后”是“X之后”的X省缩后形成的。副词“从中”是在“X,从(X)中VP”的句法环境中,“从X中”语用省略凝缩为“从中”。它们的形成都和语用有关。“据说、据称、据云”是“据X说/称/云”结构中省缩X词汇化整合成词。“据悉”是“据X(Y)悉”经过二重隐含和省缩形成的。“据传”“据闻”和“照办”,均有两种以上的省缩成词路径,比较特殊。“按说”是“按X说”省缩形成,X一般是“规矩、(道)理”等表常理或常规性的词语。“听说”是“听(X)说”中兼语省缩的结果。这与语言的经济性、整合、创新等分不开的。本章主要侧重于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语用、整合等因素。总之,每一章都围绕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进行论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十四章是全文的总结部分。通过对10类非句法结构的30多个典型个案的深入考察,总结出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总体特点和规律,共性与个性,形成动因和机制,互动影响的因素,学术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并且探讨了英语中类似的同类现象,揭示了本文研究的类型学意义,最后指出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是附录。附录1:《现代汉语词典》(2005)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虚词词表;附录2:《现汉》(2005)后缀派生式、重叠形成的复合虚词以及联绵虚词;附录3:《现汉》(2005)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词语列表;附录4:本文词条索引。
李勇[6](2015)在《上海都市空间与通俗小说审美1890-1930》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上海都市空间的现代转型,通俗小说受到市民大众的欢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是,通俗小说一直备受批评、诟病,其美学价值更是长期被忽略。本文以空间理论为基础,结合大众美学和市民社会理论,参考城市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知识,以大量具体的小说文本为对象,试图厘清通俗小说主题、类型、叙事等层面的美学特征。与此同时,思考都市空间转型对小说生产、消费和接受所产生的影响,把握小说对都市空间的审美想象与文化建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上海都市空间的结构和性质。上海都市空间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租界与都市物理空间、市民社会与都市精神空间、身体与都市社会空间,并且是这三个层面的有机融合、升华。第二部分:都市空间与通俗小说主题型态。本部分主要以租界、私家侦探所、证券交易所、闺阁、书寓等空间为例,发现通俗小说表现的思想主题。第三部分:都市空间与通俗小说类型美学。类型小说是工商业经济深入发展的结果。本部分从具体小说文本出发,分别探讨言情、社会、侦探、武侠等类型小说的美学特征。第四部分:都市空间与通俗小说叙事美学。通俗小说描述都市社会,采取同构、戏仿手段;通俗小说表现日常生活,注重平面化叙事;通俗小说张扬感性欲望,注重碎片化叙事。
李娜[7](2011)在《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汉语史诸部门中,词汇史的研究向来是比较薄弱的。吕叔湘曾经说过:“汉语史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应该说是语汇的研究。个别词语的考释,古代和现代学者都做了不少,但是在全部汉语语汇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是很微小的。”①而在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中,关注于民国词汇的研究又显得更加稀少了。社会的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会在词语中被真实地记录和保存下来,词汇就象研究历史的活化石,所以对民国时期词汇的全貌进行细致的考察、描写和分析,不仅对汉语词汇史、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也将为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本文以《汉语大词典》为原始语料库,对其中始见书证(主要为新词、新义)为民国作品的词语进行搜集整理,在对这些语料进行全封闭、穷尽式统计、描写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中反映的数字变化,来表现词汇的消长变化,表现词汇发展的动态过程,从而发现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对词汇发展进行定性的研究。并借鉴语义场理论的成果,从宏观上将词汇研究置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探索词汇中的系统联系,把握词汇发展的历史动因。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引起研究者们对民国词汇的关注,对词汇史研究的关注。文章整体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前言部分,主要是分析当前词汇史研究的现状、民国词汇研究的意义及本论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在词汇的研究中,民国词汇的研究始终是十分薄弱的,也许我们还可以说,这是一块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历来对这段时期的词汇的研究都仅仅局限在词语的举例、或者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我们又都不能忽视这段历史,忽视在那段动荡的历史之中,词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的转折与变化。处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交界期,处于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磨合、争斗的历史时期,对这一时期词汇的发展我们尤其要关注。而传统的词汇研究的那些套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同义词、反义词、方言词语、外来词等等的分类研究方法,尤其是举例式的方式,我们认为难以对民国时期词汇发展变化的全貌作出比较客观的判定,所以,我们运用语义场的研究方法,将词汇的发展置身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并引用自然科学数量统计的方法,同时大胆的选用《汉语大词典》作为我们的语料库,用数字结论作为我们理论探析的基础和出发点,在一系列数字的基础上,我们对民国词汇的发展展开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这四章中,前两章都是关于“标志性新词语场”①的,即对民国新词中,那些能够代表或者反映出民国时代独特特色的词语进行了系统的归类与系联。第四、五章是分别进入到词汇内部,即对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语义关系的研究。第二、三章是系统的从社会角度总结归纳民国时期能够表现民国时代特色的民国时期时代标志词。研究这些具有社会时代标志性特征的新词语,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他们由于同属某一社会领域的新词语,因而相互之间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将这些词语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个反映不同领域的社会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一个词语反映某一社会特征的能力是有限的,而由多个在义域上有联系的词语组成的“词语场”反映相关的社会特征的能力就要大很多很多了,甚至可以说能够相对比较全面的反映某一时代某一社会领域的时代全貌。同样道理,如果某一时代独特的社会时代特征已经形成了,就必然会催生出一批反映和记录这种时代的社会特征的新词语。因此我们就以这些新词语各自所反映的社会领域为内容,以“标志性新词语场”的形式,按照其内部一定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排列它们。由于篇幅较大,因此分为上、两部分。上半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是从反映民国政治、军事、法律方面的新词语,反映民国文学艺术方面的新词语,以及反映民国社会风俗的新词语三大角度对民国新词语进行归类的。下部分即第三章主要是探讨几个互相影响的相关领域的新词语,如反映民国工商业、娱乐业的新词语,反映民国教育及出版业、印刷业、造纸业的新词语,反映民国纺织业及服饰的新词语,反映民国科学技术、翻译学、语言学的新词语,反映民国交通、通讯方面的新词语等等。通过将互相影响、链条式影响比较大的产业系联在一起的方式,以一发牵动全身的线索来串连起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新词语场。第四章是探讨分析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特点的。我们主要集中在对双音节新词(包括新义词语)中的复合词的语法结构进行的分析研究上。并对每一类语法结构的内部词素的词性的组合情况,及其对应的组合成的复合词的词性的对应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细致的分析与探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我们力图深入到最深处,力图挖掘出汉语新词的组合规律,以便更好的约束、规范新词新语。第五章是对双音节复合词中的新词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的。语义关系的类型到底有哪些,语义关系是什么,这一点历来有是比较模糊的。我们的研究是集中在对复合词从语法结构的角度出发,探讨每一种语法结构的复合词中,其组合词素之间在意义上的对应关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语义关系,而不是从词义与词素义的对比关系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因此这一研究角度也是主要着力于对成词词素义的相互之间的语义上的组合关系的探析。并且,从对这些复合词词素之间的语义关系的类型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挖掘出各个语法结构的复合词中的强势语义模式。在这两章中,我们运用大量图表的形式,从各个角度对蕴藏在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语义关系内的各种关系进行数量上的统计与比较,在数字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创新点一:开拓了民国词汇研究的新的领域。将我们的研究视角深入到词汇研究的薄弱环节。将民国词汇研究这一领域全面的展现出来。在对民国词汇研究中,我们将更好的搭起古代汉语词汇研究到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之间的桥梁,连贯起汉语史的历史。创新点二:“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①,只有在社会的真实面貌中,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语言词汇的发展脉络。所以,我们运用“标志性新词语场”的概念来组织民国时期新出现的众多词语,将词语置身于其所产生的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从而更真实的还原词汇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从一组组相关的时代新词语中,我们可以清晰而深刻的触摸到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脉搏,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和进程,感受到民国的时代特色和时代面貌。创新点三:对于语法结构关系的研究,我们的着眼点放在了词语内部词素的词性与成词词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在对六大类语法结构的新词语的内部词素词性及其组合关系的量化描写的基础上,我们运用数字来说话,得出同性词素组合而成的新词的数量远远高于异性词素组合而成的新词的数量,而在异性词素的组合中,也表现出诸多的差异:如在名词性词素、动词性词素、形容词性词素三大主要词性的词素对复合词词性的影响上,呈现出一定的选择性,或者说,也有大小或先后之分;如在构成词素中如果有动词性词素的话,那么基本上组合而成的复合词的词性以动词为多,位于第二位词性选择位置上的是名词性,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在两个词素中没有动词性词素的话,那么组合而成的复合词的词性又以名词性的数量相对要多于形容词词性的复合词的数量。另外,由于《汉语大词典》自身存在的一些需要修订、完善之处,所以,本文在文后附录中,针对在进行《民国词汇史》研究时所发现的问题,特附“《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词语补充(始见书证为民国时期作品的词语)”等内容,希望能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工作有帮助。
华表[8](2007)在《“钦差大臣”现形记》文中指出银行稽查部门核实,B银行北京分行8200万元的巨款“不翼而飞”!银行备档文件显示,贷款方为“中央军委退役物资管理局”,申请贷款的理由是“用于处理军队退役、废旧物资”。警方介入调查,中央军委相关部门的答复是:中央军委从来就没有成立过“退役物资管理局”类似机构,也没有处理“部队退役、废旧物资”的职能……随着调查的深入,专案民警发现这是一起罕见的金融诈骗案!
赵宏林[9](2010)在《晚清地方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方外交在国家外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晚清外交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非常奇特的现象。它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外交行政体制,由南、北洋大臣体制和省外交体制三个分体制构成。该体制的各组成要素通过各种复杂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担负着处理地方外交事务的重要职责,成为中国外交史上地方外交发展的顶峰。它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与晚清政府所处的历史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具有深刻的内、外部原因。本文旨在从整体上描绘晚清地方外交的大致轮廓,揭示促其发展的内、外原因,探讨它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分析它在晚清外交和近代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产生的影响。包括绪论和结语在内,本文共分为10个部分。绪论部分陈述了选题意义,回顾和分析了目前史学界对晚清地方外交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不足之处。该部分还对地方外交的概念作了针对性的解释和说明。主体部分由8章构成,各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探讨了地方外交权的演变,重点阐述了鸦片战争后地方外交权的发展情况。从外交权限、授权范围、权力适用事务及中央的监督和控制四个方面陈述了鸦片战争后地方外交权的扩张。从中央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产生的影响阐述了清末新政后地方外交权受到的限制,由于地方的抵制和清王朝的迅速灭亡,这些措施收效不大。本章还从条约制度、华夷观念等四个主要方面分析了鸦片战争后地方外交权扩张的原因。第二章探讨地方外交行政体制。该体制由南、北洋大臣体制和省外交体制三个分体制构成,以南、北洋大臣和洋务局的演化为主线分别考察了该三个分体制的演变过程。从内、外部关系两个方面考察了各要素是如何联系在一起,促成该体制运作的。第三章重点探讨了督抚衙门、关道、洋务局和交涉使司等主要的地方外交机关的设置、权限、职责或经费等情况,对处于政权最基层的县的外交权责也作了简单介绍。第四章考察了清政府对地方外交官的培养、选用和管理举措,以量化分析法探讨了他们的综合素质。第五章阐述和分析了各主要省份的交涉费情况。第六章对中外约章关于地方外交礼仪的有关规定作了归纳和分析,指出专门的地方外交礼仪的制定既是晚清地方外交发展的重要标志,又是晚清外交近代化趋势发展的标志。中外双方经常在地方外交礼仪问题上产生争论或争执,但彼此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不同。地方官十分重视外交礼仪的作用,把其作为抵制列强索取约外外交特权,发展中外关系的重要辅助手段。第七章结合地理因素、民众观念和地方官的对外态度三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地方外交各地差异的主要外在表现。第八章对庞杂的地方交涉事件作了归类,分析了地方官处理各类交涉事件的态度和方式等。在对晚清地方外交进行了上述考察后,对其在晚清外交和近代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产生的影响作了分析,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邱丽媛[10](2020)在《“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蝶仙,原名陈寿嵩,字昆叔。后改名为栩,号栩园,号蝶仙,别号“天虚我生”。作为晚清文人的代表,陈蝶仙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民国时期着名的民族企业家。陈蝶仙的实业成就主要在于创立“家庭工业社”,其生产的“无敌牌”牙粉和“无敌牌”蝶霜将大量倾销的日本“金刚石”牙粉、美国“三花牌”化妆品,赶出了中国市场,为国货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投入实业之前陈蝶仙的成就多在于文学创作方面,参与实业救国后,他的文学方向转为结合时事的批评性文章,所写内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也会撰写实用生活科普小文、简单工业日用品制造方法、传播实业经验的“游戏文章”,主要发表于其主编的《机联会刊》(又名《机联》)。《机联会刊》这个“游戏文章”平台的建立,为陈蝶仙的思想提供了持续而又稳定的传播途径,也正因为有此平台,“能文能武”的陈蝶仙成为民国时期资本家中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这类“游戏文章”所具备的特定历史观和批评价值,可以窥见民国时期国货运动背景下,陈蝶仙所具有的独特思想特征,也有利于呈现民国时期的社会面貌,对展开民国时期“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19万元重大经济罪犯现形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万元重大经济罪犯现形记(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报刊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百年来晚清小说研究综述 |
(一) 1949年以前的晚清小说研究 |
(二) 1950年至1966年的晚清小说研究 |
(三) 1977年至2002年的晚清小说研究 |
(四) 国外晚清小说研究情况 |
二、 本文的选题和资料准备 |
(一) 本文的选题 |
(二) 撰写本文的资料准备 |
三、 本文的撰写情况 |
(一) 本文的主要内容 |
(二) 本文的一些特点 |
第一章 报刊小说的成因 |
第一节 庚子国变重创下的清王朝的内部改革 |
第二节 上海租界地的温床作用 |
一 特殊而宽松的政治环境 |
二 丰富多彩的题材来源 |
第三节 印刷技术的提高 |
第四节 西方传教士的作用 |
一 办报--更张小说载体 |
二 征文--倡导“时新小说” |
三 译书--绍介西方文学和理论 |
四 作文--影响小说的内容和语言风格 |
五 兴学--培植读写群体 |
第五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 |
第六节 理论的倡导 |
第七节 “白话运动”的推波助澜 |
第八节 文人的功利追求 |
第二章 期刊小说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酝酿阶段 |
一 《瀛寰琐纪》 |
二 《海上奇书》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一 《新小说》 |
二 《绣像小说》 |
三 《新新小说》 |
第三节 转折阶段 |
一 《月月小说》 |
二 《小说林》 |
三 《小说时报》 |
四 《中外小说林》 |
第三章 日报小说研究 |
第一节 《时报》 |
一 文化名人担任报纸的编辑并负责创作 |
二 报纸登载小说、滑稽时报、鼓励剪报、小说大悬赏、小说配画 |
三 登载理论文章 |
四 创办杂志:《小说时报》、《妇女时报》 |
五 时报馆、有正书局出版小说 |
六 广告是我们研究晚清小说的重要资料 |
第二节 《神州日报》 |
第三节 《申报》 |
一 登载征文、理论文章或小说出版广告 |
二 开辟小说专栏大量登载小说与附送石印图画小说 |
三 所属书局大量出版小说 |
第四节 报刊与附送小说 |
第四章 画报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画报的孕育与发展 |
一 传统版画的启发 |
二 西人报刊的借鉴 |
第二节 画报与小说 |
一 理论的探讨 |
二 画报小说的实绩 |
第五章 报刊小说的传播 |
第一节 全新的传播媒体--报刊 |
第二节 形形色色的传播群体--政治家、报人、出版商、书商 |
第三节 女性小说作者--某某女士现象分析 |
第四节 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发征文、做广告、登图片、设销售网络 |
第五节 混乱的传播现象--夸大告白、抄袭剽窃 |
第六节 小说的广告宣传 |
一 在报纸上登载广告 |
二 小说杂志本身开辟广告栏目 |
三 小说作者在自己的作品里做广告宣传 |
四 在随纸附送的单叶小说上登载广告 |
五 广告所蕴涵的内容 |
第六章 报刊小说的内容 |
第一节 政治小说 |
第二节 社会小说 |
一 揭露丑恶官场 |
二 批评科举 |
三 批评鄙风陋俗 |
第三节 历史小说 |
第四节 科学小说 |
第五节 侦探小说 |
第六节 写情小说 |
第七节 滑稽小说 |
第八节 教育小说 |
第七章 报刊小说艺术分析 |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 |
第二节 第一人称的借鉴 |
第三节 游记体的采纳 |
第四节 倒叙手法的运用 |
第五节 报刊小说的思辩性 |
第六节 报刊小说的“时事性” |
第八章 报刊小说的一些特色 |
第一节 从随刊随止到按回刊登 |
第二节 适合报刊登载的短篇小说 |
第三节 残缺不全的报刊长篇小说 |
第四节 繁复而标准不一的类型标签 |
余论 晚清小说研究的重新构建 |
一 实证的原则 |
二 以本土理论为根基并参照西方理论 |
三 进行多角度的文化学研究 |
附录说明 |
附录 |
一 期刊小说目录(见下册) |
二 日报小说目录(见下册) |
三 报刊所登广告(见下册) |
四 登载小说的报刊(见下册) |
五 以小说命名的出版社(见下册) |
参考文献 |
插图索引 |
后记 |
(2)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附论 前人研究简评与若干问题的思考 |
第一章 宣统小说界:陷入低潮 |
第一节 低潮来袭 |
第二节 政局动荡冲击 |
第三节 小说内部机制失衡 |
第四节 "小说界经济危机" |
附论 试论推动晚清小说演进的"第三种力" |
第二章 单行本·期刊·日报: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与确立 |
第一节 不同载体对小说市场的回应 |
第二节 载体差异与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 |
第三章 翻译·自撰:形势大逆转 |
第一节 翻译小说驱动力的逐年消解 |
第二节 改造翻译小说的尝试 |
第三节 自撰小说驱动力的逐年增长 |
第四章 理论界嬗变:多声合奏,合而不和 |
第一节 力撑场面的"社会派" |
第二节 旗偃鼓息的"美学派" |
第三节 蓄势潜行的"现代派" |
第四节 风头渐劲的"消闲群" |
第五章 小说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 |
第一节 作家的生存策略及其文学选择 |
第二节 典型个案:"小说大家"陆士谔 |
附论 陆士谔着作考辨及其他 |
第六章 旧小说复兴与新小说调适 |
第一节 "革命"尚未成功:旧小说卷土重来 |
第二节 启蒙与娱乐杂交:"新消闲小说"的勃兴 |
第七章 新文学因子的孕育与萌蘖 |
第一节 新闻与小说联姻:"时闻小说"的渐兴及其意义 |
第二节 艰难的"先锋实验":新小说的新选择 |
第八章 晚清海外华文小说研究 |
第一节 东洋板块 |
第二节 南洋板块 |
第三节 北美板块 |
结语 |
附录一:中国近代小说发表量年度分布表 |
附录二:近代以"小说"命名的部分报刊 |
附录三:晚清中文报刊相关统计表 |
附录四:晚清出版机构小说出版量统计表 |
附录五:晚清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统计表 |
附录六:晚清报刊小说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七:宣统朝小说编年 |
上编 中国本土 |
《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醒世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渤海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沧浪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长春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大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大同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帝国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法政浅说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法政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改良婚嫁会月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广粹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广东劝业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桂林官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民白话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民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事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汉口中西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杭州商业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吉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晋阳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菊济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两日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疁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民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南越报》附张与小说相关编年 |
《女学生》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七十二行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浅说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绍兴医药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时事新报月刊》与小说相关编年 |
《顺天时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四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铎》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趣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通问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新闻》与小说相关编年 |
《吴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
《厦门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笑林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新世界画册》与小说相关编年 |
《新中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醒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学生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羊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医学世界》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医学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约翰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浙江白话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浙江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正宗爱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华民国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外实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西医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下编 海外 |
《槟城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华字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南洋总汇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星洲晨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兴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清末民初汉语词汇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清末民初词汇研究概况 |
1.1.1 对清末民初词汇的宏观研究 |
1.1.2 对清末民初词汇的微观研究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语料来源 |
第2章 清末民初词语的显现与消隐 |
2.1 清末民初新词的显现 |
2.1.1 新词形新意义类新词的考察 |
2.1.2 短语词汇化类新词的考察 |
2.2 清末民初词汇的消隐 |
2.2.1 词汇消隐的概况 |
2.2.2 词汇消隐的原因 |
2.3 小结 |
第3章 清末民初词语的词形研究 |
3.1 清末民初的复合词考察 |
3.1.1 清末民初的复合同素逆序词考察 |
3.1.2 清末民初的复合异形词考察 |
3.2 清末民初的派生词考察 |
3.2.1 词缀的界定 |
3.2.2 清末民初保留的前代词缀 |
3.2.3 清末民初对前代词缀用法的继承与发展 |
3.2.4 清末民初新生的词缀 |
3.3 小结 |
第4章 清末民初词语的词义研究 |
4.1 前代词义在清末民初的发展 |
4.1.1 词汇义的发展 |
4.1.2 色彩义的发展 |
4.1.3 语法义的发展 |
4.2 清末民初词义在现代的发展 |
4.2.1 词汇义的发展 |
4.2.2 色彩义的发展 |
4.2.3 语法义的发展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相关词汇统计表 |
附录二 《汉语大词典》所收首引书证迟后或未给出书证的词语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北京白话报》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概况 |
第一节 《北京白话报》词语音节概况 |
第二节 《北京白话报》词语来源 |
一、常用名物 |
二、一般词语 |
第三节 北京话词典未收录词语 |
第三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异形现象 |
第一节 词语的异形现象 |
第二节 词语的形近异形 |
一、形近异形概况 |
二、形近换用 |
三、繁简同时出现 |
四、字形变化 |
第三节 词语的音近异形 |
一、音近异形概况 |
二、方言音变 |
三、保留古音 |
四、文白异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结构特点 |
第一节 重叠 |
一、名词的重叠 |
二、动词的重叠 |
三、形容词的重叠 |
四、副词的重叠 |
五、叠字符号 |
第二节 语缀 |
一、语缀例释 |
二、名词语缀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同素异序 |
一、同素异序词频概况 |
二、同素异序比较分析 |
三、同素异序现象成因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北京白话报》典型词语群 |
第一节 同语素词语群 |
一、同语素词语群例释 |
二、同语素词语群成因 |
第二节 动物类词语群 |
一、动物类词语群例释 |
二、动物类名词的转类 |
三、动物类词语群成因 |
第三节 死亡类词语群 |
一、死亡类词语群例释 |
二、死亡类词语群动态对比分析 |
三、死亡类词语群的文化内涵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特点 |
第一节 北京地域方言特点鲜明 |
第二节 口语程度高的话语特色 |
第三节 生动灵活的白话语体风格 |
第四节 早期商业小报词语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对象、内容与选题来源 |
2.研究目的、创新点和意义 |
3.研究方法和角度 |
4.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一章 语言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词汇化和语法化 |
1.1 语法化 |
1.1.1 语法化概念的基本一致 |
1.1.2 语法化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 词汇化 |
1.2.1 词汇化概念的多义性 |
1.2.2 词汇化的有关研究概况 |
1.3 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的不平衡性 |
1.4 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界限等问题 |
1.4.1 国外关于词汇化与语法化关系的观点 |
1.4.2 国内关于词汇化与语法化关系的讨论 |
1.4.3 汉语双音虚词演变现象的归属问题 |
1.4.4 我们的思考和观点 |
1.5 小结 |
第二章 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概说 |
2.1 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2.1.1 句法结构 |
2.1.2 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构成方式 |
2.2 非句法结构词汇化概念的提出 |
2.2.1 “跨层结构”及其词汇化 |
2.2.2 “跨层非短语结构”及其词汇化 |
2.2.3 “非句法构词”、“非结构”及其他说法 |
2.2.4 “非句法结构”及其词汇化 |
2.3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2.3.1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现状 |
2.3.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
2.4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范围与性质 |
2.4.1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范围 |
2.4.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性质 |
2.5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分类标准及类别 |
2.5.1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分类标准 |
2.5.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类别 |
2.6 小结 |
第三章“动+助”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3.1 概论 |
3.2 非句法结构“算了”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
3.2.1 引言 |
3.2.2 “算了”的词汇化 |
3.2.3 “算了”的语法化和情态功能的形成 |
3.2.4 “算了”的进一步语法化和话语标记功能的形成 |
3.2.5 现代汉语中“算了”的句法分布和功能 |
3.2.6 结论和余论 |
3.3 助词并入、附缀化与“免得”类的词汇化 |
3.3.1 引言 |
3.3.2 讨论前提:带“得”的状态补语结构的产生与发展 |
3.3.3 “免+得”的最初连用 |
3.3.4 从“免+得+C”到连词“免得” |
3.3.5 从“免+得+(O)”到句中和句尾的动词“免得2” |
3.3.6 连词“省得”的成词及其和连词“免得”的竞争 |
3.3.7 结语 |
3.4 小结 |
第四章“动+介(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4.1 概论 |
4.2 “终于”的词汇化 |
4.2.1 引言 |
4.2.2 “终于”词汇化的历程 |
4.2.3 “终于”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去范畴化和介词并入 |
4.2.4 “X 于”的词汇化 |
4.2.5 结语 |
4.3 连-介兼类词“由于”的词汇化 |
4.3.1 引言 |
4.3.2 “由于”的词汇化历程 |
4.3.3 “由于”演变的类型学特点 |
4.3.4 “由于”演变的机制和动因 |
4.3.5 从词汇化角度看“由于”和“因为”的异同 |
4.3.6 结语 |
4.4 小结 |
第五章 “动/形+介(以)”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5.1 概论 |
5.2 “加以”的“多元词汇化”研究 |
5.2.1 引言 |
5.2.2 “多元词汇化”研究及其意义 |
5.2.3 “加”和“以”的词义引申发展路径 |
5.2.4 先秦时期的“加以” |
5.2.5 “加以”连词功能的产生与发展 |
5.2.6 “加以”形式动词用法的产生及发展 |
5.2.7 小结 |
5.3 半助动词“难以”的词汇化 |
5.3.1 引言:已有成果所提出的问题 |
5.3.2 “难”的两种最主要的句法位置和功能 |
5.3.3 先秦时期“难以”连用的多样性 |
5.3.4 “难以”在先秦以后的历时发展 |
5.3.5 结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动+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6.1 概论 |
6.2 “继而”的词汇化和结构简化 |
6.2.1 引言 |
6.2.2 唐代以前的“继而” |
6.2.3 “继而”在唐宋的成词与结构简化的作用 |
6.2.4 “继而”及其搭配格式在明清的发展 |
6.2.5 现代汉语“继而”的新旧用法 |
6.2.6 结语 |
6.3 “进而”的词汇化和结构简化 |
6.3.1 引言 |
6.3.2 “进”和“而” |
6.3.3 先秦的“进+而” |
6.3.4 结构简化和副词“进而”的形成 |
6.3.5 “进而”从副词到连词的演变 |
6.3.6 结语 |
6.4 小结 |
第七章 “形+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7.1 概论 |
7.2 “幸而”的词汇化 |
7.2.1 引言 |
7.2.2 先秦时期的“幸+而” |
7.2.3 汉魏六朝时期的“幸+而/幸而” |
7.2.4 唐代及其后世的副词“幸而” |
7.2.5 “幸而”、“幸亏”、“幸好”和“幸喜” |
7.2.6 结语 |
7.3 “甚而”的特殊词汇化路径及其演变 |
7.3.1 引言 |
7.3.2 先秦、两汉时期的“甚而1”、“甚而2”与“甚则” |
7.3.3 宋元时期“甚而2”的使用与渐趋成词 |
7.3.4 明清时期成熟的连词“甚而”及其在现代的功能扩展 |
7.3.5 “甚而”连词→副词的特殊演变路径 |
7.3.6 与“甚而”相关的“甚而至于” |
7.3.7 结论 |
7.4 “甚至”的“多元词汇化”与多种功能的形成 |
7.4.1 引言 |
7.4.2 述补短语的词汇化与“甚至1” |
7.4.3 连词“甚至”(“NP+ VP1+甚至VP2”)的形成 |
7.4.4 连词“甚至2”(“S′1+ 甚至S′2”)用法的形成 |
7.4.5 连词“甚至2”(“X1+ 甚至X2”)用法的形成 |
7.4.6 副词“甚至”(“NP+甚至VP”)用法的形成 |
7.4.7 “甚至”的多种句法语义功能的演变路径与联系 |
7.4.8 结语 |
7.5 小结 |
第八章 “副+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8.1 概论 |
8.2 “时而”的词汇化和特异性 |
8.2.1 引言 |
8.2.2 “时…时”与“有时…有时” |
8.2.3 先秦时期的“时而” |
8.2.4 汉代——明代的“时而”和“有时而” |
8.2.5 “时而”在清代的突然成词 |
8.2.6 “时而”词汇化的一般性和特异性 |
8.2.7 结语 |
8.3 “忽而”的词汇化及其叠用格式的构式化 |
8.3.1 引言 |
8.3.2 “而”的附缀化与“忽而”的词汇化 |
8.3.3 词汇系统的调节与“忽而 |
8.3.4 结语 |
8.4 小结 |
第九章 “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9.1 概论 |
9.2 助词“则已”的词汇化和构式语法化 |
9.2.1 引言 |
9.2.2 “则已”的历史来源 |
9.2.3 “则已”的历时发展 |
9.2.4 “则已”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
9.2.5 余论 |
9.3 “以便”和“以免”的词汇化对比研究 |
9.3.1 引言 |
9.3.2 “以便“的词汇化 |
9.3.3 “以免”的词汇化 |
9.3.4 “以便”和“以免”词汇化的共性与个性 |
9.3.5 结语 |
9.4 “以期”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兼论“以V”的词汇化、共性与个性 |
9.4.1 引言 |
9.4.2 “以期”的词汇化:共时和历时的考察 |
9.4.3 附缀化、语素义、非范畴化与强化在“以期”词汇化中的作用 |
9.4.4 “以V”的词汇化:共性与个性 |
9.4.5 结语 |
9.5 小结 |
第十章 “反诘副+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10.1 概论 |
10.2 “哪怕”的词汇化——兼论语用推理在词汇化中的作用 |
10.2.1 引言 |
10.2.2 “哪”和“那”的词性和词形 |
10.2.3 “哪怕”的成词和历时发展 |
10.2.4 “哪怕”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 |
10.2.5 结论和余论 |
10.3 “何须”的词汇化 |
10.3.1 引言 |
10.3.2 “何须”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的使用特点 |
10.3.3 “何须”的历时考察 |
10.3.4 “何须”及“何V”类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 |
10.3.5 结语 |
10.4 小结 |
第十一章 “代/名/动+副”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11.1 引言 |
11.2 “其实”词汇化的源结构 |
11.3 也谈“势必”的词汇化 |
11.4 “想必”的词汇化 |
11.5 “谅必”的词汇化 |
11.6 小结 |
第十二章 实词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一) |
12.1 概论:实词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多种表现 |
12.2 “再不”的语义、语用功能及其词汇化 |
12.2.1 引言 |
12.2.2 “再不”的句法特点 |
12.2.3 “再不”的语义特征 |
12.2.4 “再不”的语用功能、衍生及动因 |
12.2.5 “再不”的词汇化及对共时用法的影响 |
12.2.6 “再不”与相关词语的比较 |
12.2.7 结论 |
12.3 口语中表连接的话语标记“之后” |
12.3.1 引言 |
12.3.2 “之后”在共时平面用法的多样性 |
12.3.3 “之后”适用文体的多面性及其语义的多义性 |
12.3.4 “之后”的历时发展考察 |
12.3.5 句首弱化连词、话语标记的“之后”的出现 |
12.3.6 从“之后”看“之X”类词 |
12.3.7 结语 |
12.4 语用省略与“从中”的词汇化 |
12.4.1 引言 |
12.4.2 “从中”与“用来”类词汇化的不一致性 |
12.4.3 “从中”最初连用的多义性 |
12.4.4 副词“从中”的形成 |
12.4.5 结语 |
12.5 小结 |
第十三章 实词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二) |
13.1 概论 |
13.2 “据说”类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 |
13.2.1 “据说”的词汇化 |
13.2.2 “据称”的词汇化 |
13.2.3 整合、省缩与“据云”的形成 |
13.2.4 “据悉”的省缩词汇化 |
13.3 “据传”“照办”类多重途径的词汇化 |
13.3.1 “据传”的多重词汇化 |
13.3.2 “据闻”的词汇化 |
13.3.3 “照办”的词汇化 |
13.4 实词性介宾的省缩与话语标记“按说”的形成 |
13.4.1 引言 |
13.4.2 话语标记“按说”在共时语料中的使用 |
13.4.3 “按说”的历时发展考察 |
13.4.4 “按说”成词的理据和使用场合 |
13.4.5 结语 |
13.5 兼语省缩与“听说”的形成 |
13.5.1 引言 |
13.5.2 先秦“听说”:“听说(shuì)” |
13.5.3 中古“听说”:“听我说” |
13.5.4 近代“听说”:“听人说” |
13.5.5 兼语省缩及其原因 |
13.5.6 结语 |
13.6 小结 |
第十四章 结论 |
14.1 引言 |
14.2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特点和规律 |
14.3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动因和机制 |
14.4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影响因素 |
14.5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的价值和理论意义 |
14.6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的类型学意义 |
14.7 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14.8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现代汉语词典》(2005)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虚词词表 |
附录2 《现汉》(2005)后缀派生式、重叠形成的复合虚词以及连绵虚词词表 |
附录3 《现汉》(2005)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词语列表 |
附录4 本文词条索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上海都市空间与通俗小说审美1890-193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上海都市空间的结构和性质 |
1.1 租界与都市物理空间 |
1.2 市民社会与都市精神空间 |
1.3 身体与都市社会空间 |
2 都市空间与通俗小说主题型态 |
2.1 租界:民族、国家与革命 |
2.2 私家侦探所:公理、正义与法律 |
2.3 证券交易所:市场、商业与投机 |
2.4 闺阁:爱情、婚姻与伦理 |
2.5 书寓:女性、欲望与男权 |
3 都市空间与通俗小说类型美学 |
3.1 言情小说:哀婉、颓艳与悲剧 |
3.2 社会小说:写真、溢恶与讽刺 |
3.3 侦探小说:悬疑、紧张与惊险 |
3.4 武侠小说:侠义、武力与传奇 |
4 都市空间与通俗小说叙事美学 |
4.1 同构—戏仿 |
4.2 日常—平面 |
4.3 感性—碎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主要论文 |
(7)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民国词汇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词汇史研究现状 |
二、民国词汇研究是词汇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一、民国词汇研究的方法 |
二、民国词汇研究的语料来源 |
三、民国词汇研究的内容 |
注释 |
第二章 反映民国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上) |
第一节 反映民国政治、军事、法律的新词语 |
一、政治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
二、军事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
三、法制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
第二节 反映民国文学艺术的新词语 |
一、文学领域的新词语 |
二、戏剧创作、演出等方面的新词语 |
三、音乐、绘画、雕塑、书法领域的新词语 |
第三节 反映民国社会风俗的新词语 |
一、饮食方面的新词语 |
二、建筑居家方面的新词语 |
三、婚丧嫁娶、宗族祭祀及称谓方面的新词语 |
四、时令节气方面的新词语 |
五、宗教信仰方面的新词语 |
第三章 反映民国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下) |
第一节 反映民国工商业、娱乐业的新词语 |
一、工业领域的新词语 |
二、商业领域的新词语 |
三、娱乐业的新词语 |
第二节 反映民国教育及出版业、印刷业、造纸业的新词语 |
一、教育领域的新词语 |
二、出版业领域的新词语 |
三、印刷业的新词语 |
四、造纸业的新词语 |
第三节 反映民国纺织业及服饰的新词语 |
一、纺织业领域的新词语 |
二、反映民国服饰变化的新词语 |
三、反映发式的变化的新词语 |
四、鞋帽及化妆品的新名称 |
第四节 反映民国科学技术、翻译学、语言学的新词语 |
一、医学领域的新词语 |
二、生物学领域的新词语 |
三、数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领域的新词语 |
四、翻译学领域的新词语 |
五、语言学领域的新词语 |
第五节 反映民国交通、通讯方面的新词语 |
一、交通领域的新词语 |
二、通讯及信件往来的新词语 |
第六节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民国新词的语法结构与词性之间的关系 |
第一节 双音节复合词语法结构与词性关系分析 |
一、名词 |
二、动词 |
三、形容词 |
第二节 语法结构对应关系统计与分析 |
一、复合词词性与语法结构对应关系 |
二、构词结构与词素词性组合形式的对应关系 |
三、三大词类新生双音节复合词的组合情况 |
四、词素组合形式与构词结构和复合词词性的对应关系 |
五、构词方式与词素词性组合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
六、小结 |
第三节 附加式派生词的词性的倾向性 |
一、然 |
二、老 |
三、性 |
四、头 |
五、手 |
六、子 |
七、儿 |
八、化 |
九、阿 |
十、家 |
十一、员 |
第五章 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 |
第一节 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一、偏正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二、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三、动宾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四、补充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五、主谓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第二节 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特点分析 |
一、语法结构与语义关系类型之间的联系 |
二、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统计分析 |
三、小结 |
注释 |
附录 |
一、《汉语大词典》民国词语表 |
二、《汉语大词典》滞后书证补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钦差大臣”现形记(论文提纲范文)
银行惊现神秘“黑洞” |
“中将局长” |
泥瓦匠与“联合国主席” |
“文盲组合”与银行高管的博弈 |
《钦差大臣》, 何时成为绝唱 |
(9)晚清地方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地方外交权的演变及原因 |
第一节 地方外交权的演化过程 |
一、鸦片战争前的地方外交权 |
二、鸦片战争后地方外交权的扩张 |
三、清末新政后的地方外交权 |
第二节 晚清地方外交权勃兴的的原因分析 |
一、条约制度的产物 |
二、华夷观念的促因 |
三、中央外交体制弊端的结果 |
四、中央权威削弱的推动 |
第二章 地方外交行政体制 |
第一节 地方外交行政体制的演变 |
一、南、北洋大臣体制 |
二、省外交体制 |
第二节 地方外交体制诸关系 |
一、内部关系 |
二、外部关系 |
第三节 利弊及影响 |
第三章 地方外交机关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海关与公行的外交职责 |
第二节 督抚衙门 |
第三节 关道 |
第四节 洋务局(交涉局) |
一、设立与性质 |
二、机构组织 |
三、职责 |
四、权限 |
五、经费 |
六、意义与影响 |
第五节 交涉使司 |
一、设置 |
二、职责 |
三、经费 |
第六节 县的外交权责 |
第四章 地方外交官 |
第一节 培养与选用 |
一、指导思想 |
二、措施及渠道 |
三、选才的传统印痕与时代特征 |
第二节 地方外交官群体综合考察 |
一、洋务局、交涉局主要官员 |
二、交涉使 |
第三节 管理举措 |
一、惩罚的规定 |
二、保奖的规定及变化 |
三、地方与中央的分歧与争执 |
第四节 薪俸 |
第五章 地方交涉费 |
第一节 宣统元年之前的情况 |
第二节 宣统元年之后的情况 |
第三节 地方交涉费的意义 |
第六章 地方外交礼仪 |
第一节 地方外交礼仪的规定 |
第二节 地方外交礼仪的争论与争执 |
第三节 地方官对礼仪的重视和运用 |
第七章 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地理因素导致的差异 |
第二节 民众观念造成的差异 |
第三节 地方官的对外态度导致的差异 |
第八章 地方交涉类项考察 |
第一节 经济交涉 |
一、禁令交涉 |
二、矿务交涉 |
三、借贷交涉 |
四、经济纠纷交涉 |
第二节 教案、教务交涉 |
一、教案交涉 |
二、教务交涉 |
第三节 租地交涉 |
第四节 界务交涉 |
第五节 交通、通讯交涉 |
第六节 司法交涉 |
第七节 华工交涉 |
第八节 救护交涉 |
第九节 其他交涉类项 |
第十节 地方交涉评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10)“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的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文章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之路:批评者身份的转变 |
第一节 、文学之路 |
一、文人陈蝶仙的成长经历 |
二、陈蝶仙的文学创作 |
三、“栩园编辑社” |
第二节 、国货精英 |
一、陈蝶仙与“家庭工业社” |
二、“国货之隐者” |
第三节 、意见领袖 |
一、从陈蝶仙到“天虚我生” |
二、“授人以渔” |
第二章 《机联会刊》:“游戏文章”平台的建立和作用 |
第一节 、民国批评刊物的蓬勃发展 |
一、《申报·国货周刊》 |
二、《机联会刊》 |
第二节 、“天虚我生”与《机联会刊》 |
第三节 、“天虚我生”与其他刊物 |
第三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多样化特点 |
第一节 、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教育批评 |
一、青年职业观教育 |
二、青年婚姻观教育 |
三、工商业者教育 |
四、文学修养教育 |
第二节 、有利于普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制造批评 |
一、化繁为简 |
二、去伪存真 |
第三节 、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分享 |
一、改良造纸业 |
二、工艺制厂方式 |
三、工厂改进方法 |
第四节 、渗透于日常生活文化的写意生活态度 |
第五节 、读者的反馈批评 |
第四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思想特征 |
第一节 、实践结合理论的设计批评特征 |
一、廉价竞争是国货的死症 |
二、不可用机器打倒人工 |
三、复原购买力 |
第二节 、“游戏文章”:文学性和批评性写作的结合 |
第三节 、鲜明的民族主义态度 |
一、轰轰烈烈的国货宣传 |
二、“天虚我生”国货批评的全面探究 |
(一)国货和女性 |
(二)国货和送礼 |
(三)国货和广告 |
第五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反思 |
第一节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历史意义 |
一、国货必须强大自身 |
二、国货运动对于“崇洋习气”的打击 |
第二节 、民族主义设计批评的思考 |
一、“洋”货和“洋货” |
二、被商业和营销利用的“国货”运动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19万元重大经济罪犯现形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报刊小说研究[D]. 刘永文. 上海师范大学, 2004(03)
- [2]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D]. 谢仁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3]清末民初汉语词汇专题研究[D]. 华树君. 吉林大学, 2018(04)
- [4]《北京白话报》词语研究[D]. 赖一鸣. 厦门大学, 2019(08)
- [5]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 刘红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09(07)
- [6]上海都市空间与通俗小说审美1890-1930[D]. 李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7]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D]. 李娜. 山东大学, 2011(12)
- [8]“钦差大臣”现形记[J]. 华表. 啄木鸟, 2007(03)
- [9]晚清地方外交研究[D]. 赵宏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10]“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D]. 邱丽媛.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