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性咽结膜热的临床特征和中医治疗184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栋,李旭成,喻灿,周芳,周勇,余莉萍,高宇,胡瑞英,张德德[1](2021)在《感冒退热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感冒退热合剂对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感冒退热合剂,两组疗程均为3 d。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退热情况及血常规、CRP、血沉、PC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4.00%(P <0.05)。治疗组患者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体温完全复常时间、咽喉肿痛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流涕停止时间、鼻塞停止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常规、CRP、PCT、血沉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感冒退热合剂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对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具有独特优势,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贾珊珊[2](2021)在《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热毒宁注射液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三味中药提取精制的中药注射剂,具有疏风、清热、解毒之功,临床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前关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较多,但存在样本量小,结局指标不统一等问题。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还被用来治疗流感、手足口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热毒宁注射液也具有一定疗效。然而由于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它的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故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以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稳定的循证医学证据;应用芯片分析方法对甲型H3N2流感有症状感染患者对比健康状态的差异基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及其甲型H3N2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手足口病的分子机制进行预测,利用分子对接对结果进行初步检验,以期为之后的机制研究试验提供方向。研究方法1.Meta分析全面、系统的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热毒宁注射液对比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文献并提取纳入文献信息,结局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应用Cochrane Handbook5.1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运用RevMan 5.3和Stata 13.0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绘制森林图并进行敏感性与漏斗图及发表偏倚分析,对不良反应信息进行记录总结。2.芯片分析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检索并下载甲型H3N2流感感染患者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对基因进行感染前后有无症状分组,使用R软件的limma包分析各组差异基因,绘制韦恩图以观察各组间关系。对有症状感染患者与健康人的差异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将差异基因导入STRING网站或HINT网站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将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作图,通过MCODE与cytoHubba插件对蛋白互相网络图进行模块分析与核心基因分析,并采用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包对蛋白互作网络中差异基因进行GO与KEGG分析。之后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对差异基因以及甲型H3N2流感相关其他基因的作用进行进一步预测。3.网络药理学方法系统、全面检索关于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学成分的中英文文献,获取热毒宁注射液化学成分。通过检索文献、SwissTargetPrediction、STITCH与SuperPred以获得化合物靶点,检索DisGeNET、GeneCards、DiGSeE以获得与疾病相关的基因。运用Cytoscape进行“化合物-靶点”网络图、“疾病-靶点”网络图的绘制。利用Merge插件对化合物以及疾病的靶点进行取交集以获得潜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关系。通过Cytoscape的MCODE以及cytoHubba插件对蛋白互作网络进行模块分析以及核心基因分析,得到热毒宁注射液可能作用于疾病的核心基因。采用DAVID及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对蛋白互作网络与潜在靶点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以及疾病聚类分析以获取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疾病的潜在途径。应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化合物以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对化合物以及靶点的结合能力进行评估与验证,通过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共纳入118篇研究,包括15461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六个结局指标的疗效均优于使用利巴韦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0001),且症状较轻。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机制研究对“化合物-靶点”网络图与“疾病-靶点”网络图进行合并取交集共得到8个热毒宁可能作用于流感的潜在靶点,CXCL10、CCL2、IL6、STAT1、PTPN11、TNF、BRAF和MMP9。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潜在靶点主要富集于生物过程“ERK1和ERK2级联正调控”和“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KEGG结果表明潜在靶点主要通过“TNF信号通路”、“甲型流感”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三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与靶点均有良好的对接能力。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甲型H3N2流感机制研究对GSE30550芯片进行分析,有症状感染组对比健康组差异存在48个上调基因,其中,XAF1、IFI44L、RSAD2、OAS1、MX1、IFIT2、OAS2、IFIT3、IFIT1 和 IFI44 为差异基因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明显富集于甲型流感通路。共得到热毒宁注射液可能作用于甲型H3N2流感的潜在靶点8个,分别为LPO、IL1B、EGFR、CCL2、CXCL10、LAP3、PTPN11与CSF2。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相应化合物与靶点结合能力均较好,其中,EGFR与芦丁的结合能力最佳。4.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合物靶点中,26个与细胞因子风暴相关,5个与发热相关,251个靶点与ACE2共表达。度值最高的三个靶点分别是CA2、CA12和CA1。在化合物靶点PPI网络中HSP90AB1有着最高的度值。GO富集共得到FDR<1×10-6的条目1491项,KEGG富集分析得到FDR<1×10-6的通路113条,包括18条信号转导通路、12条免疫系统通路、6条细胞生长与死亡相关通路和10条病毒感染性疾病通路。疾病聚类分析的结果中,富集水平最高的聚类7个项目中,3个与肺部疾病相关。富集分析得到3542条GO功能条目和147条KEGG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化合物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靶点PLP、ACE2、Mpro有着较好的结合能力。5.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作用机制研究共得到130个热毒宁可能作用于手足口病的潜在靶点,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合物作用于 MMP2、CA6、MMP13、ELANE、MMP1、MMP9、EGFR、TYR、ABCB1 和 APP 这十个靶点的化合物较多。但 AKT1、MAPK1、VEGFA、IL6、STAT3、TP53、IGF1、EGFR、HRAS和TNF这十个靶点在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中有着核心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与对应的靶点都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研究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利巴韦林更好,安全性更高。基于芯片分析以及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能够通过多个活性成分协同调控多种靶点,对于感染类疾病能调节细胞因子风暴,并通过对于发热相关细胞因子调控达到解热的目的,调节多个靶点与通路共同达到治疗流感、手足口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目的。本研究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了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以供临床借鉴,并为进一步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手足口病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赵黎,缪晚虹,李青松,赵艳青,吕小利,桂炎香,王亚卉[3](2019)在《雾化疗法在眼科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雾化是将水滴撞击为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根据撞击方式不同具体分为喷射器雾化、超声雾化和震动塞孔雾化,药物颗粒和雾滴结合成气体溶胶,能减少药物剂量加大利用度,避免药物肝脏首过效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近年来雾化疗法在眼科临床应用较广,特别是眼睑疾病、干眼、结膜疾病、角膜疾病、眼外伤、屈光不正和斜视等眼病中应用较多,表明眼科临床雾化治疗具有用药量小、副作用少、方便快捷、起效快等优点,既可单独使用促进局部炎症的消退、加速组织修复,又可联合针灸、按摩等中医非药物疗法,本文就雾化的分类及其原理,以及雾化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贾方云[4](2019)在《泻肺饮方剂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泻肺饮方剂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陆区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2017年收治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6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滴眼液和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泻肺饮方剂,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控制时间、用药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控制时间和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泻肺饮方剂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侯玉[5](2019)在《咳嗽证治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针对学术界有关咳嗽辨证论治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诸如:一些行业标准和教材有关咳嗽证型论治的差异、不同行业标准的咳嗽分类标准不一致、一些行业标准与临床丰富的咳嗽证型相脱节等,拟通过对咳嗽当代国标、中西医各类标准或指南、教材、临床报道、古代医籍等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修订咳嗽辨证论治标准,丰富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方法(1)对我国现行涉及咳嗽的4类标准开展研究: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包括:疾病国标、证候国标、治法国标。2)中医药行业标准,包括: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医内科学教材、西医行业标准中的中医内容。3)中西医结合行业标准。4)西医咳嗽诊疗指南。(2)对2015年至2017年的3000篇临床文献的比较与研究,了解近年来临床咳嗽辨证论治的现状。(3)对历代代表性中医药古籍文献有关咳嗽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整理和研究。(4)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制定咳嗽常见证候的辨证论治标准。结果(1)对我国现行涉及咳嗽的4类标准研究发现:1)97版中医国标内容丰富而详实,但存在病证名分类不一致、疾病与证候术语分开、证候国标与治法国标所对应的证候不匹配、不同证候采用了类似的治法的问题。2)中医药行业标准存在的问题是一些标准内容前后不衔接,所纳入证候内容数量不足(在7~9个之间,合并后仅计15个),与国标56个证候有着很大的差距,难以对应临床复杂的常见证候。3)中西医结合标准与之前另两类标准比较,存在的问题仍是常见证候部分缺失、证候命名标准不一、一些病证的脏腑重点不在肺脏等问题。通过对以上标准的比较、汇总,可以获得相对完整的咳嗽常见证候。而这一研究结果,会优于各资料来源原有的标准,更具代表性和完整性。(2)对2015年至2017年的3000篇临床文献的比较与研究,发现临床文献所涉及咳嗽证候更加丰富,不但远远超出了若干中医药行业标准,还与以上所汇总的4类标准证候存在异同。综合临床报道,结合先前汇总的各类标准所涉证候,将相近者合并、重复者删除,获得95个证候。这较之以上行业标准,更贴近临床实际。(3)对历代代表性中医药文献有关咳嗽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整理和研究,选取了64本含有咳嗽专篇的代表性中医古籍作为咳嗽病证名的数据来源,汇总两千年来有关咳嗽同病异证的主要证候与处方用药,并对出现频次高的中药及其性味功效、中药分类及其出现频次、针对不同病症咳嗽治疗中药的频次等予以刻画。(4)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调整并制定了92个咳嗽常见证候的辨证论治标准。该标准荟萃了以上3个文献源的辨证论治学术内容,引用了建国以来有关辨证论治研究的学术成果,为临床咳嗽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支持。结论通过对比研究,较为完整地继承了中医药行业对咳嗽辨证论治的经验和理论,有关理论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同时,也准确揭示了既往一些标准和文献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咳嗽辨证论治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在充分吸收各类资料长处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辨证论治标准制定理论,制定了较为完备、实用的咳嗽辨证论治标准。本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说,即通过对咳嗽当代国标、中西医各类标准或指南、教材、临床报道等开展理论研究,进而对古医籍有关咳嗽相关文献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常见证候及其理法方药,对比和分析以上所有涉及咳嗽证候的异同,以及有关咳嗽的诊疗,将有助于制定符合临床实际、内容丰富且可行的咳嗽辨证论治标准方案,丰富相关中医基础理论。
贺莉,喻京生[6](2017)在《中西药联合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临床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关于中西药联合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EKC)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治疗EKC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 Me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中西药联合治疗EKC的中、英文文献。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提取,将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西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价中西药联合治疗EKC的临床疗效。采用修改后的Jadad质量记分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各研究间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若P>0.05,表示同质性较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否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量。总有效率采用相对危险度(OR)及95%可信区间表示。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7篇,共包含520例(1022只眼)患者,其中,治疗组553只眼,对照组469只眼。7篇文献均比较了治疗组与对照组EKC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经异质性检验,I2=15%,P>0.05,提示同质性良好,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OR=9.00,95%可信区间:4.5317.89,Z=6.27;P<0.05),说明中西药联合组与西药组总体相比,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式疗效更好。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EKC相对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有较显着的优势。
蔺梦娟[7](2017)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Meta分析的清开灵注射剂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开灵注射剂目前有清开灵注射液和注射用清开灵(冻干)两个品种,均主要由胆酸、猪去氧胆酸、水牛角、黄芩苷、栀子、金银花、板蓝根、珍珠母组成,功效为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免疫调节、保肝及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清开灵注射剂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在脑血管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肝炎、高热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清开灵注射剂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临床评价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利用"药物-成分-靶标-疾病"多层次生物网络,结合基因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开展清开灵注射剂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的循证医学手段,科学地评估各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和相关数据,为清开灵注射剂治疗特定疾病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以供临床参考。研究目的1探讨清开灵注射剂的药理作用机制,从微观角度揭示清开灵注射剂药理作用特点。2系统评价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一)网络药理学利用公共数据库(如TCMSP、PubChemCompound和TCMID)收集清开灵注射剂的成分及其分子信息,结合药物分子的ADME性质参数及文献研究,预测和筛选活性分子,并获取其靶标、基因及疾病信息,利用Microsoft Access 2010构建数据库;提取数据,利用Cytoscape 3.4.0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图,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确定网络关键节点或关键模块,再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析其基因集合的主要功能,多层次、多角度探讨清开灵注射剂的作用机制。(二)Meta 分析通过全面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Med、PubMed、Springer、Web of Scienc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等,收集清开灵注射剂治疗特定疾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纳入符合标准的RCTs,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同质性较好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森林图呈现结果;异质性较大时可采用Meta回归、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探讨异质性来源,采用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定性,以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研究结果(一)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作用机制研究1数据库构建:所构建的"清开灵注射剂网络药理学基础信息数据库"包含清开灵注射剂的8个药物所涉及的116个成分,1 271个靶标,929种疾病,以及3 786条成分、靶标、疾病对应关系。2清开灵注射剂作用机制的拆方分析研究:(1)"胆酸-猪去氧胆酸"作用机制研究:主要成分胆酸、猪去氧胆酸均具有较好的类药性;该药对的"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涉及6个靶标和8种疾病,以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肝X受体(LXRα、LXRβ)为关键靶标,主要涉及脑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等疾病;GO富集主要在甘油三酯的合成、胆固醇的储存及流出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方面,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胰岛素抵抗通路等。(2)"水牛角-珍珠母"作用机制研究:共筛选出6个成分,其总体类药性较好;该药对的"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涉及765个靶标和595种疾病,以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COX-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为关键靶标,以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和炎症为度值最高的疾病;GO富集主要在小分子代谢、细胞代谢等生物学过程方面,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多种氨基酸代谢通路中。(3)"黄芩苷-栀子"作用机制研究:共筛选出20个成分,其总体类药性较好;该药对的"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涉及198个靶标和369种疾病,以COX-2、PPARy和5-脂氧合酶(5-LOX)等为关键靶标,疾病主要涉及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GO富集主要在化学刺激响应、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凋亡及细胞程序性死亡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方面,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多种癌症通路和乙型肝炎通路等。(4)"金银花-板蓝根"作用机制研究:共筛选出92个成分,其总体类药性较好;该药对的"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涉及665个靶标和609种疾病,以COX-2、热休克蛋白90α(HSP86)、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COX-1)和PPARγ等为关键靶标,疾病主要涉及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炎症等;GO富集主要在细胞表面受体相关信号通路、化学刺激响应等生物学过程方面,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cAMP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多种癌症通路及乙型肝炎通路等。3清开灵注射剂作用机制的整体研究:共筛选出116个成分,其总体类药性较好;清开灵注射剂的"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涉及1 271个靶标和929种疾病,以COX-2、HSP86、COX-1靶标度值最高,主要涉及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炎症等疾病;GO富集主要在化学刺激响应、信号传递、代谢过程等生物学过程方面,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cAMP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多种氨基酸代谢通路、癌症通路和乙型肝炎通路等;模块分析所得6个模块对应基因的GO富集主要在心率调控、心肌收缩调控等生物学过程中,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心肌细胞肾上腺素信号通路和cGMP-PKG信号通路等;具有血脑屏障通透性的29个成分对应基因的GO富集主要在胆固醇代谢过程、胆固醇体内平衡等生物学过程中,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PPAR信号通路、多种氨基酸的合成通路及尼古丁成瘾通路等。(二)基于Meta分析的临床评价研究1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纳入42项研究,累计患者5 905例;在单用或联合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清开灵注射剂在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利巴韦林注射剂(RR=1.19,95%CI:1.16~1.22,P<0.000 01)等;12项研究累计报告试验组42例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s/ADEs),11项研究累计报告对照组34例ADRs/ADEs。2清开灵注射剂治疗肺炎:纳入17项研究,累计患者1 702例;在应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基础上,联用清开灵注射剂可提高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RP= 1.23,95%CI:1.14~1.33,P<0.000 01)等;4 项研究累计报告试验组 27 例 ADRs/ADEs,对照组64例ADRs/ADEs。3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纳入7项研究,累计患者580例;清开灵注射剂联合对症治疗在缩短流行性腮腺炎的退热时间方面优于利巴韦林注射剂联合对症治疗或仅对症治疗(MD =-1.16,95%CI:-1.36~-0.96,P<0.000 01)等;3项研究未发生ADRs/ADEs,4项研究未报告ADRs/ADEs。研究结论1清开灵注射剂各药对的网络关键节点分析、基因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的结果各有侧重,反映了清开灵注射剂各药对之间功效的差异及各药对之间作用机制方面的相互配合,体现了中医配伍用药和复方用药的意义。2清开灵注射剂可能由多个成分通过作用于LXR、COX-2、HSP86和PPARγ等关键靶标,调控胆固醇代谢与其体内平衡、氨基酸代谢、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参与多个信号通路、代谢通路和癌症等疾病通路,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及炎症等疾病中发挥作用。3清开灵注射剂临床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报道较少,但本研究发现其多个作用靶标、相关通路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清开灵注射剂各药对及其整体处方的"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均具有部分无标度和小世界特性,模块属性很低,适宜采用识别关键节点的方法进行网络分析,模块分析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用。5在临床应用方面,相较于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或对症治疗,联合清开灵注射剂可以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效果。但是本研究通过纳入文献的分析,在清开灵注射剂的安全性方面尚无法给出确切结论。
蔺梦娟,吴嘉瑞,张晓朦,刘施,张冰[8](2016)在《基于Meta分析的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等途径全面收集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研究、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表评价其研究质量,通过Rev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2项研究,累计患者5 90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清开灵(+西医对症治疗)"较"利巴韦林(+西医对症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RR=1.19.95%CI:1.161.22,P<0.000 01);②"清开灵(+西医对症治疗)"较"抗菌药(+西医对症治疗)"显着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RR=1.34.95%CI:1.251.44,P<0.000 01);③"清开灵+西医对症治疗"较"利巴韦林+抗菌药+西医对症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RR=1.31.95%CI:1.231.40,P<0.000 01);④"清开灵+西医常规治疗"较"西医常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RR=1.17,95%CI:1.101.25,P<0.000 01)。清开灵注射剂还可缩短发热、鼻塞流涕、咽部不适、咳嗽、头痛、扁桃体肿大的持续时间。对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19项研究未报道,11项研究报道无不良反应,11项研究报道试验组21例、对照组34例,1项研究仅报道试验组22例。结论: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缩短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但在安全性方面尚不能得出确切结论。
覃黎葵[9](2016)在《银翘散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呼吸系统模型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世界范围的一个主要公共健康问题。RSV感染是导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最主要的病原体,也是世界范围内儿童流行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感染因素之一。RSV感染目前仍没有令人信服的安全的针对该病毒的疫苗,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手段。目前可供临床选用治疗RSV的药物较少,一直以来,西药方面治疗RSV感染的药物主要有抗病毒药物、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类抗炎药和免疫调节剂等。但是这些药物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毒副作用,而疫苗又难以奏效。与西药相比,中药的毒副作用小,药源丰富,防治RSV感染具有的独特效果。中药防治RSV感染的优势在于通过调整机体的免疫状态,来增强机体抵抗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因此,在中医药宝库中寻找有效防止RSV感染的药物就成为一项有重大意义的工作。银翘散为中药复方,是中医辛凉解表法的代表方,是临床辨证治疗风热型流感的主要方剂;对流行性感冒、肺炎、支气管炎、扁桃腺炎、腮腺炎等属于中医温热病范畴的病毒性感染疾病等有切实疗效;其配方由连翘,金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等10味药物组成;其中,金银花、连翘既有辛凉透邪、清热之功,又具芳香辟秽解毒之效;薄荷、牛蒡子为辛凉之性疏风清热而利咽喉。荆芥穗、淡豆豉为辛温之性助君药开皮毛而逐邪,芳香辟秽。竹叶可清上焦热;芦根可清热生津;桔梗可宣肺止咳。甘草既可调和诸药,护胃安中,又可合桔梗清利咽喉。研究表明银翘散中各组成分均能够可能发挥抑制RSV感染的作用。本研究建立体内RSV感染小鼠呼吸系统模型和体外RSV感染小鼠上皮细胞TC-1模型,采用低、中、高剂量银翘散(分别为150 mg/kg、300 mg/kg和600mg/kg)和利巴韦林(150mg/kg)进行治疗,通过对肺指数进行测定,HE染色观察肺组织和鼻黏膜组织炎性浸润等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炎性因子IL-1β、TNF-α和IL-6的表达,从动物和细胞水平来观察银翘散对RSV所致的呼吸系统感染是否具有改善的作用。RSV感染常常导致免疫损伤和炎症的出现。在活化炎症因子的过程中,NALP3炎性体有不可或缺的作用。NALP3炎性体是核苷酸结构域样受体(NALPs)家族成员,是体内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感受器,可识别病原体并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反应。NALP3炎性体由NOD样受体家族成员3 (NALP3)、调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以及半胱天冬酶caspase-1组成。当配体与NALP3结合后促进炎症小体的形成,并对caspase-1进行自身激活,导致IL-1β和IL-18等各种炎性因子的成熟及分泌,引起各种免疫炎症反应。因此本研究建立RSV感染呼吸系统的体内外模型并给予银翘散干预后,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ALP3炎性体相关蛋白NAL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探讨银翘散治疗RSV感染作用与NALP3炎性体激活的关系,以期深入揭示银翘散抗RSV感染效应的免疫应答信号机制,为RSV感染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目的探讨银翘散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系统模型的治疗效果以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呼吸系统模型;采用低、中、高剂量银翘散(分别为150mg/kg、300mg/kg和600mg/kg)与利巴韦林阳性对照药(150mg/kg)进行治疗;通过称量小鼠体重和肺重量计算肺指数。HE染色检测小鼠鼻粘膜和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形态学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以及IL-6的表达水平。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中NALP3炎性体的相关因子NAL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第二部分: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肺上皮细胞TC-1的体外模型,采用银翘散与利巴韦林含药血清进行干预,或者通过转染NALP3小干扰RNA抑制NALP3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检测TC-1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以及IL-6的表达;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NAL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研究结果第一部分:体内实验表明采用银翘散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小鼠呼吸系统模型可以降低小鼠肺指数,减轻鼻黏膜上皮细胞和肺组织的损伤。并抑制NALP3炎性体相关蛋白NAL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降低炎性因子IL-1 β、TNF-α、IL-6的表达水平。且银翘散对RSV感染小鼠呼吸系统的改善作用与利巴韦林阳性对照药的改善作用相当。第二部分: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证实银翘散对RSV感染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与NALP3炎性体激活相关。此外,给予NALP3小干扰RNA后发现其可逆转RSV感染TC-1细胞所致的IL-1β、TNF-α和IL-6及NALP3炎性体相关蛋白NAL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升高。研究结论银翘散在体内外实验中均能够改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的呼吸道系统炎症,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ALP3炎性体的激活和炎症因子的分泌相关。通过观察NALP3小分子干扰组对RSV感染的改善作用,进一步揭示银翘散治疗RSV感染作用与NALP3炎性体激活的关系,也为下一步分子靶向治疗RSV感染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牛洁[10](2014)在《解表抗感合剂对40例感冒风热证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本论文由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组成。中医综述总结了古今医家对感冒的认识,以及辨证论治的不断发展,并且在原有中医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添加了现代药理研究进展;西医综述总结了现代医学对于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认识,以及现阶段治疗的原则及用药。临床研究部分通过收集东方医院冬季病毒性感冒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观察记录,判定药物疗效及安全性,得出结论。研究目的:观察周平安教授的经验方——解表抗感合剂治疗感冒风热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治疗感冒风热证症状、证候的疗效,评估解表抗感合剂的安全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体温在37.1-38.6℃之间,共计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西医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20人,以解表抗感合剂作为治疗组药物,清热解毒口服液为对照组药物,以3天为一个疗程,进行了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治疗后观察疾病疗效、证候疗效、主要症状疗效、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等内容,对解表抗感合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定。研究结果:1.疾病疗效本课题研究就共收录患者4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6例,患者平均年龄在40.95±14.558岁之间,体温多分布在38.1-38.6℃之间。在疾病疗效上,治疗组愈显率90%,总有效率95%;对照组愈显率65%,总有效率95%。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解表抗感合剂治疗感冒风热证的治愈率及显效率优于清热解毒口服液组。2.中医证候疗效在疾病证候疗效上,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同均为95%,治疗组愈显率90%,对照组为65%。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证候疗效上两种药物均有效,但无明显差异,解表抗感合剂和清热解毒口服液在证候疗效上相近。3.主要症状疗效在疾病主要症状发热、微恶风的治疗效果上,两种药物均有显着疗效,治疗组的愈显率为9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愈显率为80%,总有效率为95%。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主要症状疗效上,两种药物均有效,但无明显差异,解表抗感合剂和清热解毒口服液在治疗主要症状发热、微恶风上疗效相近。两种药物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和各症状积分变化反映出,解表抗感合剂和清热解毒口服液均能有效改善感冒症状。解表抗感合剂能够有效改善发热、微恶风、头身痛、鼻塞流涕、咽干咽痛、咳嗽、口干口渴的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咳痰、汗出不畅2个症状无明显疗效。4.药物安全性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组患者基本生化检查中AST、ALT、CRE、 Urea的变化情况,发现其变化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表抗感合剂及清热解毒口服液均未影响患者基本生化检查中AST、ALT、CRE、Urea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药物作用安全。结论解表抗感合剂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而拟定,用来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的功效。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本方起效迅速、效果明显,能有效缓解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因为受研究时间的限制,本研究未纳入足够的样本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观察的准确性,需要继续完善病例数、扩大样本量,从而得出更准确结论。
二、流行性咽结膜热的临床特征和中医治疗184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行性咽结膜热的临床特征和中医治疗184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感冒退热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临床资料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标准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3 两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
2.5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2)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热毒宁注射液及其组方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甲型H3N2流感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雾化疗法在眼科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眼睑疾病 |
2 干眼 |
3 结膜疾病 |
4 角膜疾病 |
5 眼外伤 |
6 屈光不正 |
7 斜视手术后干预 |
8 雾化联合其他局部物理治疗 |
9 小结 |
(4)泻肺饮方剂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症状控制时间和用药时间 |
2.2 临床疗效 |
2.3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5)咳嗽证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专有名词英文缩写中英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中西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诊疗现状 |
1.1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诊疗现状 |
1.2 西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诊疗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2 与咳嗽相关行业标准的现状与比较 |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2.1.1 疾病国标 |
2.1.2 证候国标 |
2.1.3 治法国标 |
2.2 中医药行业标准 |
2.2.1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行标) |
2.2.2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2008会标) |
2.2.3 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1会标) |
2.2.4 中医内科学(2013教材) |
2.2.5 中西医结合行业标准(2016西医会标) |
2.2.6 不同行业标准的比较与分析 |
2.2.7 若干中医行业标准与国标比较 |
2.3 中西医结合标准 |
2.3.1 普通感冒 |
2.3.2 流行性感冒 |
2.3.3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
2.3.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
2.3.5 肺脓肿 |
2.3.6 肺结核 |
2.3.7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
2.3.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2.3.9 支气管扩张 |
2.3.10 肺心病 |
2.3.11 肺癌 |
2.3.12 对比与分析 |
2.4 西医咳嗽诊疗指南 |
2.4.1 咳嗽分类 |
2.4.2 不同类型咳嗽分类的变化 |
2.4.3 诊断程序 |
2.4.4 治疗方案 |
2.5 分析与建议 |
2.5.1 两个标准病种纳入异同的分析与建议 |
2.5.2 对于咳嗽相关标准制定的建议 |
3 当代临床咳嗽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3.1 当代临床咳嗽文献的现状 |
3.2 近年3000篇文献分析 |
3.3 相似疾病比较 |
3.4 报道所涉及西医疾病与其对应的中医证候 |
3.5 近年报道所涉病种与有关行业标准比较 |
3.6 近年报道所涉证候与有关行业标准比较 |
3.7 分析与建议 |
4 历代中医古籍中咳嗽及其论治理论的整理与分析 |
4.1 历代中医代表性文献有关咳嗽分类的研究 |
4.1.1 历代咳嗽名整理 |
4.1.2 历代咳嗽名分类 |
4.1.3 历代咳嗽名分析 |
4.1.4 分析与建议 |
4.2 历代中医咳嗽用药及其特点的研究 |
4.2.1 高频次中药及其性味功效 |
4.2.2 中药分类及其频次 |
4.2.3 古方用药按治法分类统计 |
4.2.4 古方用药按病证分类统计 |
4.3 分析与建议 |
5 咳嗽辨证论治方法的构建 |
5.1 辨病论治 |
5.1.1 咳嗽常见疾病的西医诊疗 |
5.1.2 咳嗽常见疾病的中医诊疗 |
5.1.3 分析与建议 |
5.2 辨证论治 |
5.2.1 咳嗽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
5.2.2 急性咳嗽 |
5.2.3 亚急性咳嗽 |
5.2.4 慢性咳嗽 |
5.3 对症治疗 |
5.3.1 西医对症治疗 |
5.3.2 中医对症治疗 |
5.4 分析与建议 |
5.4.1 辨病论治 |
5.4.2 辨证论治 |
5.4.3 对症治疗 |
6 讨论 |
6.1 现状与存在问题 |
6.2 相关国标和行业标准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 |
6.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6.2.2 中医药行业标准 |
6.2.3 中西医结合标准 |
6.2.4 西医咳嗽诊疗指南 |
6.3 临床报道与不同咳嗽标准存在的差异与比较分析 |
6.4 对古典文献检索与比对的结果 |
6.5 整理和完善咳嗽辨证论治标准的必要性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献综述(全文) 基于中医古籍文献的咳嗽证治理论研究 |
参考文献 |
二、已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全文) |
三、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摘要)及参加会议情况 |
(6)中西药联合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临床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
三、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 |
四、文献质量评价 |
五、文献筛选方法及数据提取 |
六、统计学分析方法 |
结果 |
一、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的设计特征 |
二、Meta分析结果 |
(一) 各项研究的总有效率 |
(二) 偏倚分析结果 |
(三) 疗程、复发率及并发症的评价 |
讨论 |
(7)基于网络药理学和Meta分析的清开灵注射剂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清开灵注射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综述二 清开灵注射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清开灵注射剂作用机制研究 |
一、"清开灵注射剂网络药理学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二、清开灵注射剂作用机制拆方分析研究 |
(一) "胆酸-猪去氧胆酸"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二) "水牛角-珍珠母"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三) "黄芩苷-栀子"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 "金银花-板蓝根"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三、清开灵注射剂作用机制整体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Meta分析的清开灵注射剂临床评价研究 |
一、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二、清开灵注射剂治疗肺炎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三、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Meta分析的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文献纳入标准 |
1.1.1研究类型 |
1.1.2研究对象 |
1.1.3干预措施和对照措施 |
1.1.4结局指标 |
1.2文献排除标准 |
1.3检索策略 |
1.4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 |
1.5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检索及筛选结果 |
2.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2.4临床疗效分析 |
2.4.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
2.4.2敏感性分析 |
2.4.3发表偏倚分析 |
2.4.4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 |
2.5安全性 |
3讨论 |
(9)银翘散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呼吸系统模型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研究进展 |
1.1 RSV概述 |
1.2 RSV感染的发病机制 |
1.3 诊断 |
1.4 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5 中医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认识 |
1.6 中草药治疗研究进展 |
第二节 银翘散应用研究进展 |
2.1 银翘散的组成和功效 |
2.2 银翘散的临床研究 |
2.3 银翘散的药理实验研究 |
2.4 银翘散的剂型研究 |
第二章 银翘散对RSV感染小鼠呼吸系统模型的作用研究 |
2.0 前言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细胞和动物 |
2.1.2 实验药物 |
2.1.3 试剂 |
2.1.4 仪器 |
2.1.5 病毒悬液制备以及TCID50测定 |
2.1.6 药物处理 |
2.1.7 模型构建(病毒感染) |
2.1.8 取材 |
2.1.9 肺指数测定 |
2.1.10 HE染色 |
2.1.11 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1 β、TNF-α、IL-6 |
2.1.12 qPCR检测NALP3、ASC和caspase-1的变化 |
2.1.13 Western blot检测 |
2.1.14 数据统计 |
2.2 结果 |
2.2.1 银翘散对RSV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 |
2.2.2 银翘散对RSV感染小鼠鼻粘膜炎性浸润等病理形态的影响 |
2.2.3 银翘散对RSV感染小鼠肺组织炎性浸润等病理形态的影响 |
2.2.4 银翘散对RSV感染小鼠肺泡灌洗液TNF-α、IL-1 β和IL-6表达水平的影响 |
2.2.5 银翘散对RSV感染小鼠肺组织NALP3表达水平的影响 |
2.2.6 银翘散对RSV感染小鼠肺组织ASC表达水平的影响 |
2.2.7 银翘散对RSV感染小鼠肺组织caspase-1表达水平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银翘散对RSV感染细胞模型的作用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细胞和病毒 |
3.1.2 试剂和仪器 |
3.1.3 方法 |
3.1.4 数据统计 |
3.2 结果 |
3.2.1 NALP3 siRNA的确定 |
3.2.2 银翘散对RSV感染TC-1细胞的IL-1 β、TNF-α、IL-6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3 银翘散对RSV感染TC-1细胞的NALP3的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4 银翘散对RSV感染TC-1细胞的ASC的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5 银翘散对RSV感染TC-1细胞的caspase-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 讨论 |
结语 |
创新点 |
局限性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详细摘要 |
(10)解表抗感合剂对40例感冒风热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感冒的中医研究进展 |
1、中医病名研究 |
2、中医对感冒病因病机认识 |
3、中医对感冒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的认识 |
4、中医对感冒治疗的研究 |
5、中医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现代研究 |
6、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 |
1、病原学 |
2、病毒的致病机制 |
3、临床症状及及体征 |
4、诊断及鉴别诊断 |
5、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
6、现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观察指标 |
4、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
5、不良事件的记录和报告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基线可比性分析 |
2、临床疗效观察 |
3、临床检验结果比较 |
讨论 |
1、资料分析 |
2、中医证候学特点 |
3、中医病因病机学特点 |
4、疗效分析 |
5、组方配伍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流行性咽结膜热的临床特征和中医治疗184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感冒退热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 张栋,李旭成,喻灿,周芳,周勇,余莉萍,高宇,胡瑞英,张德德. 中国中医急症, 2021(06)
- [2]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D]. 贾珊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雾化疗法在眼科中的临床应用[J]. 赵黎,缪晚虹,李青松,赵艳青,吕小利,桂炎香,王亚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05)
- [4]泻肺饮方剂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J]. 贾方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21)
- [5]咳嗽证治理论研究[D]. 侯玉.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中西药联合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临床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 贺莉,喻京生.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7(03)
- [7]基于网络药理学和Meta分析的清开灵注射剂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D]. 蔺梦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8]基于Meta分析的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评价研究[J]. 蔺梦娟,吴嘉瑞,张晓朦,刘施,张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6(12)
- [9]银翘散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呼吸系统模型的作用研究[D]. 覃黎葵.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10]解表抗感合剂对40例感冒风热证的疗效观察[D]. 牛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