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季海南岛绕流效应与粤桂南部中尺度降雨系统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1](2021)在《初夏华南低空急流及其日变化对华南降水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利用2010—2016年5—6月ERA5逐小时再分析数据集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逐小时降水量融合产品,对初夏华南低空急流事件和急流日进行筛选和分类,并分析与天气系统相关的低空急流(Synoptic-system-related low-level jet,SLLJ)和边界层急流(Boundary layer jet,BLJ)的特征和日变化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双急流日、纯BLJ日和纯SLLJ日三类急流日条件下,暴雨的空间分布以及暴雨日和非暴雨日的天气背景差异。最后,研究了低空急流的日变化对华南初夏降水日变化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SLLJ出现在华南陆地上空且急流中心位于850—750 hPa,BLJ出现在北部湾和南海北部海面上空且急流中心位于975—925 hPa。BLJ和SLLJ在白天减弱、夜间增强并在凌晨达到峰值,其日变化主要与边界层惯性振荡引起非地转风的顺时针旋转有关。(2)三类急流日在大尺度环流背景、低空急流的空间配置、水汽输送和热动力条件上的差异导致了急流日降水强度和空间分布的差异。急流日里暴雨和短时强降水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短时强降水常常出现在暴雨日。暴雨日和非暴雨日的天气背景差异主要表现在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BLJ和SLLJ的形态分布和空间配置上。(3)中α尺度降水事件的日变化是对低空急流日变化的响应。低空急流在夜间发展,中α尺度降水事件随之逐渐加强,并具有自西向东传播的特征,在双急流日和纯SLLJ日仅存在上午的降水量峰值,而纯BLJ日还存在午后的降水量次峰值。(4)双急流日华南地区的降水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广西中北部主要为SLLJ左前方发生的夜间山区降水且降水量仅有凌晨的单峰,而广西沿海和广东地区存在上午和午后两个峰值,BLJ出口区辐合和SLLJ入口区辐散的维持有利于对流层低层的上升运动,降水频率增大,从而导致午后峰值的出现,而上午的峰值除了受双急流有利的空间配置的影响外,主要归因于急流夜间增强导致的降水强度的增加。(5)双急流日夜间对流层低层水汽通量比白天增大约30%,区域净水汽通量主要源自非地转风对水汽的输送,其日变化与低空急流相似且超前于降水量的变化约5—6h。双急流通过自身的热动力作用,增强水汽输送辐合并调节局地环流,进而影响华南降水日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吴乃庚,温之平,邓文剑,林良勋,陈桂兴[2](2020)在《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研究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一直是困扰科研和业务的重要难题。在1970s末第一次华南暴雨综合试验中,老一辈科学家提出了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的概念,并揭示了诸多对华南暴雨研究有重要意义的成果。近年来,随着现代气象探测手段、高性能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中尺度暴雨科学观测试验的开展,对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认识。本文重点梳理了近10 a有关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暖区暴雨的定义及分类、多尺度天气特征、形成机制及可预报性研究等4个方面进行系统性论述。最后,对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研究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和展望。
胡雅君,张伟,赵玉春,陈德花[3](2020)在《“5·7”闽南沿海暖区特大暴雨中尺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双偏振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雨滴谱仪等新型探测资料以及双雷达风场反演资料、地面加密自动观测站资料与FNL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8年5月7日闽南沿海一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发生在强盛的超低空西南急流区内;超低空急流具有明显的脉动特征,其突然增强引起低空扰动加强,造成明显的低层辐合;深厚的西南急流导致对流回波形态与回波移动方向高度一致,使得多个强降水对流系统接连经过同一区域,形成列车效应,这是强降水长时间维持的重要原因;强降水对流回波带中,水平方向存在风向、风速双重辐合,垂直方向上存在明显的波状运动,上升运动位于强回波前部,使其不断向东北方向移动,同时在强降水对流回波带东南侧存在明显的补偿性次级环流,使低层辐合和上升运动得以维持;高浓度的小雨滴与大雨滴并存是此次暖区强降水云微物理的重要特征。
吴梦雯[4](2019)在《中国极端小时降水的天气背景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围绕中国极端小时降水特征展开统计分析研究,共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针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发生的极端小时降水的不同天气背景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所有的极端小时降水记录根据其发生时的天气背景特征分为四大类:热带气旋型(TC型)、地面锋面型、低层低涡/切变线型和弱天气尺度强迫型。在中国大陆,利用全国共2042个国家站1981-2015年间的小时降水数据,定义第99.9百分位值为极端小时降水的阈值。全国极端小时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差异显着,其中华南沿海和华北平原是两个大值中心(>60 mm h-1)。针对2011-2015年共收录的5797个极端小时降水记录分析发现,39.1%的记录发生在低涡或切变线的影响下,13.9%受到大尺度锋面的抬升作用,8.0%由TCs造成,剩下的39.0%发生在无明显天气尺度系统影响下。TC型主要发生在东南和华南沿海并于8月达到峰值;锋面型在104oE以东分布较为均匀;低涡/切变线型在四川盆地有一个显着的高频中心(70%),且在当地主要发生在6-9月,另外有两个次大值带分别从四川盆地向外沿偏东和偏东北方向延伸至东南部和华北平原,并在暖季5-8月均较常发生;弱天气尺度强迫型在中国东南部(5-9月)、西南地区(5-9月)、华北平原(7月)和东北的东部地区(6-8月)均有相对高频中心。在台湾,利用1998-2012年密集自动站资料,通过GEV分布估计得到5年、10年和20年一遇的极端小时降水阈值,同时还使用了100 mm h-1的绝对阈值。对2003-2012年极端小时降水统计发现,TC型是造成台湾极端小时降水的主要类型(75-77%),而锋面型和弱天气尺度强迫型发生比例相当(9-13%)。极端小时降水在5月-6月中旬主要由梅雨锋造成,而在7月-10月主要由TCs造成。根据TC中心相对于台湾岛的距离以及方位角,进一步将TC型分为7个子类型。当TC中心登陆或靠近台湾岛时(<100 km),TC中心相对于台湾岛的四个方位角基本决定了岛上最强降水发生的位置(子类型I-IV)。当TC中心远离台湾岛时(>100 km),极端小时降水分别受到TC环流和西南夏季风的共同影响、TC环流与中央山脉东侧的相互作用以及TC环流和东北冬季风的共同影响(子类型V-VII)。由上文分析已知,华南沿海是全国极端小时降水强度的两大中心之一,其中将近一半的极端小时降水发生在预报难度较大的弱天气尺度强迫背景下。此外,该地区还包含了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理解在该城市群中短时极端降水的变化也可谓是至关重要。因此,本文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利用1971-2016年华南沿海共61个国家站的小时降水数据以及历史地表类型数据,探究该地区极端小时降水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可能与城市化的联系。研究表明,在粤港澳大湾区,小时降水强度的显着增加导致了在城市群地区年极端小时降水量和年总降水量的显着增长,且这种增长趋势在快速城市化期间(1994-2016年)比在城市化前期(1971-1993年)更加明显。这一特征在华南沿海其它地区并未发现。那些与城市化相关的显着增加的极端小时降水更倾向于发生在短时(≤6 h)、突发的降水事件中,而不是维持时间更长或者持续型、增长型的降水事件中。因此推测城市群中降水事件性质的这种变化特征可能与城市热岛效应有关。进一步利用2011-2016年密集的自动站和雷达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发生的共120起极端小时降水事件(>60 mm h-1)与城市强热岛效应之间的关系。根据产生极端小时降水的对流系统的触发位置和移动方向,进一步将所有事件划分为六种类型:局地/西南气流型(31.7%)、局地/切变线型(20.8%)、西北移入型(28.4%)、西南移入型(10.8%)、东北移入型(5.0%)和南边移入型(3.3%)。结果发现,尽管这六种类型发生在不同的天气背景和不同的季节当中,但都发现强热岛效应对降水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尤其是在热岛效应更显着的城市群内陆地区。
张萌[5](2019)在《福建沿海夏季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暴雨研究》文中指出对2012-2017年8月福建沿海暴雨(雨量>50mm/24h)进行统计分析与环流形势分析,揭示有一类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系统,水平尺度伸展几百公里,垂直厚度低于700hPa,可分为纬向型和经向型两类,纬向型气流自海上向内陆辐合,有冷锋锋生配合;经向型气流自南向北辐合,有暖锋锋生配合。进一步统计6年间非台风影响的暴雨样本中两类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暴雨的占比,达到33.5%。因此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为福建夏季暴雨的一类相对重要的低层关键系统,此类系统以往未有关注与讨论。对此类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轴进行客观判定,可以确定辐合线的走向与位置,以及暴雨的相对位置:纬向型:由东南、偏东两支气流汇合形成,辐合区往往位于福建海岸线中部的闽江河谷。经向型:由西南、偏南两支气流汇合形成,辐合区往往位于闽西北的武夷山一带。这两类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伴随的暴雨均位于辐合线左侧气流的气旋式切变区,它们正与福建多年4个暴雨中心中的2个相对应。诊断分析两类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在850hPa层及以下,纬向型:主要为副高南侧东风带气流从台湾岛南北两端绕行后在福建沿海中部汇合,海上偏冷空气随辐合气流登陆形成冷锋锋生,登陆时又遇河谷汇聚效应进一步增强。经向型:以来自南海的偏南气流为主,沿福建经向山脉北进辐合,推动南部暖气团北进,形成暖锋锋生,气流爬升。两类渐近线形辐合线均形成气流辐合抬升、锋面热力抬升、地形诱导抬升三重效应叠加,有利于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以及不稳定层结增强与维持,配合海上水汽输送,成为暴雨关键系统。对于热力和地形对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及其暴雨的影响机制,进行WRF数值试验。(1)非绝热加热敏感性试验显示,若不考虑潜热加热,则温度平流造成的感热加热显着,锋区水平梯度增强。若感热与潜热加热都不考虑,则区域热力不稳定明显减弱。因此,潜热非绝热加热的效果是促使两类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热力不稳定增强,对纬向型辐合线是增强温度层结不稳定,对经向型辐合线是增强对流性不稳定,进而均有利于垂直运动增强和暴雨加强。(2)地形敏感性试验显示,地形强迫是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形成的重要机制:如台湾岛将副高南侧东风带分离再汇聚,并与沿岸闽江河口配合,确定了纬向型渐近线形辐合线的流形与位置,福建经向型山脉,尤其是武夷山脉及东侧山谷,确定了经向型渐近线形辐合线的流形与位置。并且山脉阻挡增强了冷锋梯度和暖锋梯度,加强了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的热力强度。此外山脉阻挡还具有抬升作用,与渐近线形气流辐合抬升、锋区热力抬升形成三重抬升叠加效应,有利于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暴雨的增强与维持。
冯晋勤,刘铭,蔡菁[6](2018)在《闽西山区“7·22”极端降水过程中尺度对流特征》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7月22日福建西部山区经历了一次罕见的极端降水过程,6 h降水量高达254. 9 mm,24 h最大降水量达295.5 mm。利用常规天气资料、自动气象站、卫星云图、风廓线雷达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此次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环境条件及结构演变特征。分析表明:低空季风槽北抬减弱后的切变和高空高压之间的南北向槽缓慢向东北移动是此次强降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不稳定能量加大、抬升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低、大气可降水量大及中等到弱的垂直风切变形成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的环境条件。中尺度对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结构发生改变,由线状对流伴随层云(TL/AS)的结构转变为静止后向建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极端降水出现在静止后向传播阶段。高空冷空气入侵,低空西南急流加强并伴风速辐合,冷暖空气交汇导致中尺度对流系统加强发展,边界层西南气流在有利的喇叭口地形作用下加强抬升,北上受到山脉阻挡形成小涡旋,西北侧对流单体移入后不断加强,对流单体的移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相反,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静止后向传播,产生列车效应,出现极端降水。
吴秋琳[7](2018)在《东亚稻飞虱的迁飞:格局、过程及气象背景》文中指出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典型的水稻专食性迁飞昆虫,已经对亚洲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稻飞虱每年在我国和中南半岛周期性地往返(即春季迁入我国,秋季回迁至越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迁飞循环。但是,近年来通过与越南的合作研究发现,越南中北部长达三个月的水稻休耕期造成的食物链断裂使得稻飞虱回迁种群近似崩溃,但在翌年三月稻飞虱种群又得以重建。稻飞虱迁飞到底是否存在完整的周年循环?越南中北部稻飞虱的重建虫源来自何方,重建过程是怎样?每年春季大规模迁入我国华南稻区的稻飞虱种群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地区的气候指标将影响我国稻飞虱虫源的前期迁入?哪些气象要素又决定了稻飞虱在特定时空的大规模降落?地形地势对稻飞虱降落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还尚未清楚。为此,本研究应用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轨迹分析、相关分析和地形敏感性实验对稻飞虱大尺度迁飞规律、气候因素对始见期的影响、关键气候指标的提取以及迁飞过程中种群大规模集中降落的时空动态机制及影响因子进行了深入探索,以期通过重新构建各稻区之间的“虫源区-降落区”关系,进一步完善整个东亚迁飞场稻飞虱的迁飞格局以及阐明迁飞性害虫种群大发生形成机制,实现稻飞虱精细化异地预测和因地制宜地持续治理提供理论基础、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WRF模式输出高分辨率的三维轨迹分析方法可有效准确地模拟昆虫迁飞轨迹。(1)得益于WRF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辩率的气象要素背景场以及加入了较为完善的迁飞性昆虫飞行参数的三维轨迹分析程序,我们的轨迹输出结果与传统HYSPLIT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同时也对环流形势具有很高的模拟能力,在迁飞性昆虫虫源地的追溯以及降落区的预测上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2)1995年3月20-22日由Lower Rio Grande Valley(LRGV)迁出的Helicoverpa zea虫群主要降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东部,且花粉标记数据与连续三天夜间低空急流出现的区域近乎重合,表明低空急流在Helicoverpa zea种群春季北迁过程中起到了尤其关健的携载作用。2.越南湄公河三角洲2-3月稻飞虱的近距离扩散和涡旋系统下的远距离迁飞。(1)2005-2014年湄公河三角洲二月和三月份稻飞虱均主要以近距离扩散为主,主要落点区域为湄公河三角洲本地和柬埔寨的湄公河平原及其南部沿海区,部分稻飞虱可迁至越南中部、老挝南部、泰国东部和马来半岛西部,小部分稻飞虱跨海迁飞进入缅甸南部和马来西亚的北部,极少数由湄公河三角洲迁出的稻飞虱轨迹落点可北达越南中北部,甚至到达我国海南岛。(2)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虱逐日灯诱虫量与越南中南部的广南省和越南中北部的义安省有着极其显着的相关关系,越南中南部广南省和富安省两地逐日灯诱虫量有极其显着相关性,越南中南部的广南与越南中北部的义安省也有显着相关关系。(3)中南半岛南部盛行偏东风,在生成的单个或多个涡旋(气旋或者反气旋)的作用下,中南半岛中部风向由东风转变为东南风后又继而在中南半岛北部上空急转为西南风。中南半岛及其周围出现的涡旋是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远距离北迁时迁飞方向与迁飞距离的主导气流。因此,在这种特定的气象背景条件下,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起飞的稻飞虱先迁至柬埔寨、泰国南部和东部后进入越南中南部及中北部稻区。3.越南中北部稻飞虱回迁种群的崩溃与春季种群重建。(1)越南中北部11月到次年1月份期间,田间以翻耕田为主,同时有少量落谷苗和再生苗,断裂的食物链、极其有限的栖息地打断了到越南中北部的大量稻飞虱回迁种群的生活史,种群崩溃。(2)越南中北部在2月下旬水稻移栽后,3月上中旬该区水稻正处于苗期-分蘖期,而越南中部同期水稻处于分蘖-拔节期,老挝南部水稻处于拔节-孕穗期。越南中北部稻飞虱重建虫源大部分来自老挝,一部分重建种群还可来自泰国东北部,还有少部分重建虫源可来自越南中南部。(3)中南半岛中南部盛行的偏东风先向西或西南而行后经由柬埔寨泰国又向北扩散,这为越南中南部、老挝和泰国东北部的稻飞虱进入越南中北部提供了极其有利的运载条件。4.中南半岛稻飞虱“虫源区-降落区”的迁飞格局。(1)中南半岛稻飞虱主要短距离扩散为主。越南中南部起飞的稻飞虱主要迁入柬埔寨,其次为越南中高部和老挝,还有一部分稻飞虱可迁往越南中北部;越南中高部稻飞虱以西向或西北向迁飞为主,与柬埔寨、泰国和老挝有着密切的虫源交流关系;越南东南部的稻飞虱大部分迁入柬埔寨;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在此期间主要迁入柬埔寨和泰国,部分稻飞虱可迁往老挝南部和越南东南部;老挝南部大部分稻飞虱可迁入泰国和越南中北部;泰国东北部稻区同期稻飞虱迁飞范围波及整个中南半岛中部,迁往外地稻飞虱主要分布在老挝和越南中北部;泰国东部稻飞虱轨迹落点大部分分布在泰国东部,部分落在柬埔寨和缅甸;柬埔寨中部洞里萨湖稻区的稻飞虱主要迁入泰国、老挝和缅甸。(2)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三个国家地区间的稻飞虱存在着直接的虫源交流关系,其中13°N以南盛行的东风使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越南中高部和越南东南部稻区的稻飞虱与泰国东部和柬埔寨中部稻区的稻飞虱交流频繁,在13°N以北稻区,风向变化多端,泰国东北部盛行西南风,同时老挝南部以偏西南风为主,这是两稻区稻飞虱参与越南中北部稻飞虱虱种群重建的启动条件;在越南中南部的东南风是该稻区稻飞虱的北迁的必要条件。此外,温度是影响中南半岛稻飞虱在此期间迁飞的另一个重要因素。5.气候因素对我国两广稻飞虱的始见期的影响以及短期气候预警指标。(1)我国两广褐飞虱每年的始见期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稻飞虱的始见期有着很大的年际差异。(2)我国广东和广西稻飞虱灯下始见期和大部分时段和指定的空间区域相关不显着,只与部分特定月份的特定区域存在显着或者及显着的相关性。在与海温的相关关系上,广西合浦稻飞虱灯下始见期与10-20°N区域的3月月平均海表温度呈负相关。(3)广东信宜稻飞虱灯下始见期和当年3月泰国东北部、老挝南部和越南北部的月平均地表温度、与当年3月850 hPa高度场泰国东北部、老挝南部、越南中南部和越南北部月平均温度均有显着负相关;在广西灵山褐飞虱前期迁入灯下始见期随着3月越南中南部月平均地表温度的升高而提前;广西合浦稻飞虱灯下始见期与越南中北部3月月平均地表温度与广西本省、越南北部和我国海南850 hPa高度场3月月平均温度与老挝南部与越南中北部的850 hPa高度场3月月平均温度均有显着负相关性;广东阳春白背飞虱始见期与越南北部及海南上一年份12月月平均地表温度显着负相关,褐飞虱前期迁入的始见期与泰国东北部、老挝南部和越南中北部的1月月平均地表温度、与海南2月月平均地表温度和泰国东北部850 hPa高度1月月平均温度显着负相关。6.稻飞虱的降落机制及地形的影响。东亚大槽、西西伯利亚冷涡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波动是三大主导大气环流形势,不断加强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来的西南低空急流是稻飞虱从中南半岛远距离迁飞进入我国的重要动力条件,而气流辐合、下沉气流、降水和低温决定了稻飞虱的聚集和降落的时空分布,进而最终导致了后期稻飞虱种群的大发生。地形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白背飞虱的聚集和降落:(i)地形对迎风坡西南暖湿气流的阻挡和机械抬升作用。当西南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被迫爬升后,凝结降水,而降水产生的潜热又可以降低压强,这进一步激发了气流的上升运动对流活动的加强,降雨加强;(ii)地形对降雨中心位置和降水强度的时空调整。由于地形阻挡,背风坡处南下的冷空气被迫形成绕流或通过山地的低谷和垭口进入,气流辐合和切变发生在山体北侧;(iii)地势升高,温度降低,使稻飞虱由于生理适应而降低迁飞高度而被迫降落。
王凌梓,苗峻峰,韩芙蓉[8](2018)在《近10年中国地区地形对降水影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地形是影响降水的重要因子,其复杂性为研究降水的分布、强度等增加了难度,全面透彻地理解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机制,有助于预警预报水平的提高。因此,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研究受到广大气象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回顾近10年来中国地区有关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研究进展,简要概述了地形动、热力效应与云微物理过程对降水的影响机制,以数值模拟研究为主线,系统分析了中国各个地区关于地形作用的研究成果,重点讨论地形对局地中小尺度降水、锋面降水以及台风降水方面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何立富,陈涛,孔期[9](2016)在《华南暖区暴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华南前汛期暴雨预报一直是我国大气科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特别是发生在锋前的暖区暴雨,由于其天气尺度斜压性强迫不明显,环境大气水汽含量丰富,热动力不稳定性强,边界层触发机制复杂,以及特殊的地形和海陆热力差异的外强迫作用,导致暴雨突发性强,地域性特征显着,也是困扰预报业务人员的难点问题。目前我国预报业务中使用的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对暖区暴雨的预报能力十分有限,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的预报效果也不尽人意。该文回顾了近40年华南前汛期暴雨大部分研究成果,针对华南暖区暴雨的提出及典型背景场、暖区暴雨与低空急流的关系、暖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及传播、暖区暴雨触发机制等独特的天气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并依据前人研究成果及中央气象台预报实践经验,总结提炼了3类华南暖区暴雨类型——边界层辐合线型、偏南风风速辐合型,以及强西南急流型的天气系统配置及触发因子。最后提出针对华南暖区暴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潘虹[10](2014)在《复杂地形下中国月降水量网格化估算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地处于东亚季风区,降水量是决定我国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降水要素的网格化估算对气象学、气候学和水文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DEM数据、TRMM数据、CFSR和MERRA再分析资料,采用分离综合的思想,将降水估算分为趋势项和地形修正项,设计区域分月数据集群方案确定模型参数,建立了复杂地形下中国月降水量网格化估算的物理经验统计模型,同时也对TRMM. CFSR和MERRA降水资料进行了适用性分析。通过多种模型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文物理经验模型的估算结果能够正确反映我国月降水量的空间和时间的分布特征,以及局地细节分布规律,并且也使TRMM、CFSR和MERRA的降水估算结果更加接近地面实际值,不仅为降水量网格化估算模型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也为降水产品数据的订正提供新方法。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1)对TRMM、CFSR和MERRA三种降水数据产品进行精度评价。证实这三种数据与地面降水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且均能准确描述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趋势和季节变化特征,但是在山区和地形复杂地区的降水精度较低。三种降水产品数据可作为降水趋势项,直接使用需做必要的修正。(2)引入主导降水方位和最大降水递增率方位的概念,利用地面月降水数据和站点的宏观地理坡向直接计算各站主导降水方位和最大递增率方位。定量分析坡向对降水的实际影响,以及不同坡向上降水垂直递增率的变化特征。考虑降水海拔项的不同建立方法,构建不同的降水地形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利用主导降水方位与坡向夹角的余弦值,能够区分我国各月的主降水坡和次降水坡;降水的垂直递增与坡向之间存在余弦函数的关系,并且最大递增率方位与主导降水方位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关系。(3)综合降水的趋势项和地形修正项,建立复杂地形下中国月降水量网格化估算物理经验模型,采用区域分月数据集群方案计算模型各项系数,。检验结果表明:各月降水量模拟的相对误差均能控制在20%以内,对降水产品数据都能进行有效的订正,并且能够体现局地分布规律。(4)对比分析不同的趋势项数据和地形项修正方法,确定最优降水量网格化估算模型。结果表明:TRMM作为趋势项的模型估算精度最高,考虑递增率与坡向关系的模型结果较稳定,估算精度最高。
二、雨季海南岛绕流效应与粤桂南部中尺度降雨系统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雨季海南岛绕流效应与粤桂南部中尺度降雨系统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初夏华南低空急流及其日变化对华南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低空急流的研究进展 |
1.2.2 降水日变化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低空急流的定义 |
2.2.2 低空急流事件和急流日的定义 |
2.2.3 动量平衡分析 |
2.2.4 Barnes滤波 |
第三章 低空急流的特征和日变化机制 |
3.1 低空急流事件的统计特征 |
3.2 低空急流的水平和垂直结构 |
3.3 低空急流的日变化特征和机制 |
3.4 低空急流事件对降水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急流日的天气背景分析 |
4.1 三类急流日的天气背景 |
4.2 急流日暴雨和短时强降水的空间分布 |
4.3 暴雨日和非暴雨日的天气背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空急流对华南降水日变化的影响 |
5.1 华南地区的降水日变化 |
5.2 急流日不同大小降水事件的日变化特征 |
5.3 急流日降水日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1 双急流日降水日变化的时空分布 |
5.3.2 纯BLJ日和纯SLLJ日降水日变化的区域差异 |
5.4 双急流日水汽输送的日变化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
5.4.1 对流层低层水汽通量的日变化 |
5.4.2 区域净水汽通量与降水日变化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问题及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的定义和分类 |
1.1 暖区暴雨的定义 |
1.2 暖区暴雨的分类 |
2 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的多尺度特征 |
2.1 暴雨的空间分布特征 |
2.2 暖区对流触发地和持续性特征 |
2.3 暴雨的月、日变化特征 |
2.4 暖区对流的MCS结构特征 |
3 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的形成机制 |
3.1 南海季风的作用 |
3.2 低空急流的作用 |
3.3 海岸地形的作用 |
3.4 海陆分布的作用 |
3.5 中尺度辐合线和冷池的作用 |
4 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的可预报性 |
4.1 暖区暴雨的预报能力 |
4.2 预报偏差来源及实际可预报性 |
4.3 初始误差增长及内在可预报性 |
4.4 暖区暴雨的科学观测试验 |
5 结论 |
(3)“5·7”闽南沿海暖区特大暴雨中尺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暴雨实况 |
3 特大暴雨的环流形势特征 |
4 强降水对流回波演变特征 |
5 强降水对流系统三维风场结构特征 |
5.1 风场水平结构特征 |
5.2 风场垂直结构特征 |
6 强对流降水的微物理特征 |
7 结论 |
(4)中国极端小时降水的天气背景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中国小时降水研究进展 |
1.2.2 国外极端降水的天气特征统计分析 |
1.2.3 中国大陆强降水的天气特征统计分析 |
1.2.4 台湾地区强降水的天气特征统计分析 |
1.2.5 极端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 |
1.2.6 极端降水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 |
1.3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1.4 章节安排 |
第2章 资料介绍 |
2.1 中国大陆长时间序列小时降水数据集 |
2.2 台湾地区长时间序列小时降水数据集 |
2.3 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 |
2.4 天气分析图 |
2.5 天气雷达组网拼图 |
2.6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
2.7 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逐小时资料 |
2.8 中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1980-2015) |
2.9 DMSP/OLS全球夜间灯光数据(1992-2013) |
2.10 广东省统计年鉴(1978-2016) |
第3章 中国大陆极端小时降水天气背景分析 |
3.1 引言 |
3.2 分析方法 |
3.2.1 极端小时降水阈值、强度和频次的定义 |
3.2.2 极端小时降水的天气分型 |
3.3 极端小时降水阈值、强度和频次的空间分布 |
3.4 四类天气型的典型个例 |
3.4.1 热带气旋性(TC型) |
3.4.2 地面锋面型 |
3.4.3 低层低涡/切变线型 |
3.4.4 弱天气尺度强迫型 |
3.5 四类天气型的空间分布特征 |
3.6 四类天气型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台湾地区极端小时降水天气背景分析 |
4.1 引言 |
4.2 分析方法 |
4.2.1 极端小时降水阈值的选取办法 |
4.2.2 不同天气类型的分类标准 |
4.3 三类天气型的时空分布特征 |
4.3.1 极端小时降水的季节变化 |
4.3.2 极端小时降水的日变化 |
4.3.3 极端小时降水前后的时间演变特征 |
4.3.4 极端小时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 热带气旋型的进一步统计分型 |
4.4.1 影响台湾的TC排序 |
4.4.2 TC型的进一步分类 |
4.4.3 TC子类型I-IV |
4.4.4 TC子类型V-VII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华南沿海极端小时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 |
5.1 引言 |
5.2 分析方法 |
5.2.1 广东城市化的评估 |
5.2.2 极端小时降水长期变化趋势统计 |
5.3 一般小时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 |
5.4 极端小时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 |
5.5 极端小时降水事件的不同类型空间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粤港澳大湾区极端小时降水事件与城市热岛关系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分析方法 |
6.2.1 极端小时降水事件的选取 |
6.2.2 热岛指数的定义 |
6.2.3 六大类极端小时降水事件的划分标准 |
6.3 六种类型的环流合成场 |
6.4 六种类型的季节变化及日变化 |
6.5 两种局地触发对流的统计特征 |
6.6 四种外部移入对流的统计特征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福建沿海夏季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暴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夏季沿海强降水及影响系统研究 |
1.2.2 副高南侧东风带系统降水研究 |
1.2.3 暴雨下垫面地形影响研究 |
1.2.4 夏季暴雨数值模拟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资料方法 |
2.1 本文予探讨的问题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本文所用资料与方法 |
2.3.1 资料及来源 |
2.3.2 方法与原理 |
第三章 夏季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基本特征 |
3.1 夏季福建沿海强降水统计分析 |
3.1.1 福建省降水基本特征 |
3.1.2 福建沿海夏季基本环流形势 |
3.1.3 两类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暴雨统计 |
3.2 两类福建沿海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系统 |
3.2.1 两类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暴雨 |
3.2.2 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系统的客观判定 |
3.3 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及其暴雨的合成特征 |
3.3.1 环流背景特征 |
3.3.2 动力结构特征 |
3.3.3 水汽输送特征 |
3.3.4 对流不稳定特征 |
3.3.5 非绝热加热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类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暴雨数值模拟及验证 |
4.1 WRF模式简介 |
4.2 验证试验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
4.3 验证试验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典型个例降水落区及雨强验证 |
4.3.2 典型个例的流场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绝热加热对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及其暴雨的影响 |
5.1 试验方案设计 |
5.2 非绝热加热对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系统的影响 |
5.2.1 非绝热加热对纬向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的热力影响 |
5.2.2 非绝热加热对经向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的热力影响 |
5.3 非绝热加热对降水的影响 |
5.3.1 非绝热加热对纬向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暴雨的影响 |
5.3.2 非绝热加热对经向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暴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两类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及其暴雨的地形敏感性试验 |
6.1 福建沿海地形分布特征 |
6.2 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暴雨落区特征 |
6.3 纬向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地形敏感性试验 |
6.3.1 地形试验方案设计 |
6.3.2 闽江口河谷的影响 |
6.3.3 台湾岛绕流的影响 |
6.4 经向渐近线形辐合线地形试验敏感性试验 |
6.4.1 地形试验方案 |
6.4.2 闽西闽中山脉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东亚稻飞虱的迁飞:格局、过程及气象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稻飞虱的生物学特性 |
2.2 中南半岛迁飞场: 气候背景、地面资源配置和大气物理环境 |
2.3 昆虫迁飞的气候气象学及地理资源配置 |
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WRF模式昆虫迁飞轨迹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轨迹分析 |
1.2 性诱剂数据 |
1.3 气象背景场分析 |
1.4 模拟结果评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美国德克萨斯州中部和南部的虫情动态及950 hPa迁飞背景场 |
2.2 迁飞过程个例分析:顺推轨迹有效性检验和评估 |
2.3 迁飞过程个例分析:低空急流对Helicoverpa zea北迁过程的影响 |
2.4 轨迹结果有效性检验和统计性评估 |
2.5 迁飞过程个例分析:回推轨迹有效性检验和评估 |
3 讨论 |
3.1 基于WRF模式模拟的轨迹有效性检验 |
3.2 迁飞的动力条件及降落机制 |
第三章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2-3月稻飞虱的迁飞扩散和中尺度涡旋对其远距离迁飞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气象模型和参数化方案 |
1.2 轨迹分析 |
1.3 灯诱数据与田间调查资料 |
1.4 模拟区域的起飞格点设计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2005-2014年2-3月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的迁飞动态 |
2.2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与越南中南部和中北部稻区稻飞虱灯下虫发生动态统计分析:以2010 年为例 |
2.3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迁飞的大气动力背景场 |
3 讨论 |
3.1 十年湄公河稻飞虱的迁移扩散 |
3.2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迁飞的空中廊道与“涡旋”效应下的远距离迁飞 |
第四章 越南中北部稻飞虱自然种群的崩溃与春季种群重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气象模型和参数化方案 |
1.2 轨迹分析 |
1.3 灯诱数据与田间调查资料 |
1.4 模拟区域的起飞格点设计 |
1.5 月平均气象数据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越南中部地区稻飞虱自然种群崩溃与春季种群重建 |
3 讨论 |
3.1 越南中北部稻飞虱自然种群的崩溃 |
3.2 重建种群在越南中北部的建立与迁飞动力条件 |
第五章 越中北稻飞虱种群重建期中南半岛稻飞虱的迁飞格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气象模型和参数化方案 |
1.2 轨迹分析 |
1.3 模拟区域的起飞格点设计 |
1.4 长时间序列月平均气象资料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越中北种群重建期中南半岛东南部八区的稻飞虱迁飞 |
2.2 中南半岛稻飞虱迁飞与越中北稻飞虱种群重建的气象背景场 |
3 讨论 |
3.1 2010-2014中南半岛8区2月21日至3月20日稻飞虱迁飞规律 |
3.2 越南中北部稻飞虱重建种群虫源地 |
第六章 我国广西、广东两省稻飞虱前期迁入种群动态与境内外虫源区之间气候气象要素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气象数据 |
1.2 灯诱数据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2000-2016年我国两广稻飞虱灯诱动态:始见期 |
2.2 稻飞虱虫源种群迁入前期的气候背景场 |
2.3 稻飞虱虫源种群迁入始见期与各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我国广西和广东稻飞虱始见期规律和虫源区气候背景 |
3.2 稻飞虱始见期与各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
第七章 稻飞虱大规模降落的中小尺度机制分析——环流系统、天气条件及地形的影响:以白背飞虱为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灯诱数据和田间调资料 |
1.2 气象资料和数值模式 |
1.3 地图资料与地形数据 |
1.4 地形敏感性分析 |
1.5 大气动力背景模拟与分析 |
2 结果 |
2.1 个例分析1: 我国中南部白背飞虱种群迁入过程及降落机制 |
2.2 个例分析2: 地形效应下2008年5月4日云南江城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降落机制 |
3 讨论 |
3.1 我国中南部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大规模降落机制 |
3.2 地形对稻飞虱重大迁入事件的敏感性实验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1 总结 |
2 论文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近10年中国地区地形对降水影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地形的影响机制 |
1.1 地形动力、热力效应 |
1.2 地形动力热力效应所致云和降水微物理变化 |
2 不同地区地形对降水变化的作用 |
2.1 西藏地区 |
2.2 西北地区 |
2.3 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
2.3.1 地形对局地中小尺度降水的影响 |
2.3.2 地形对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 |
2.4 江淮、黄淮地区 |
2.4.1 地形对局地中小尺度降水的影响 |
2.4.2 地形对锋面降水的影响 |
2.4.3 地形对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 |
2.5 江南、江汉地区 |
2.5.1 地形对局地中小尺度降水的影响 |
2.5.2 地形对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 |
2.6 华南地区 |
2.6.1 地形对局地中小尺度降水的影响 |
2.6.2 地形对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 |
2.7 西南地区 |
2.7.1 地形对局地中小尺度降水的影响 |
2.7.2 地形对锋面降水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10)复杂地形下中国月降水量网格化估算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资料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
2.1.2 降水气候特征概况 |
2.2 资料介绍与处理 |
2.2.1 气象观测资料 |
2.2.2 DEM数据 |
2.2.3 TRMM卫星数据 |
2.2.4 再分析资料 |
第三章 降水趋势项的建立 |
3.1 降水趋势项建立方法 |
3.2 降水格点数字产品的性能评价 |
3.2.1 评价方法 |
3.2.2 三种数据精度的空间与季节差异 |
3.2.3 三种数据精度不同海拔差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
4.1 坡向对降水的影响 |
4.1.1 坡向对降水影响研究现状 |
4.1.2 主降水坡与次降水坡 |
4.1.3 主导方位降水差 |
4.2 海拔对降水的影响 |
4.2.1 海拔对降水影响的研究现状 |
4.2.2 最大降水递增率方位算法 |
4.2.3 最大降水递增率方位与主导降水方位 |
4.3 降水地形修正项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地形下月降水量网格化估算模型 |
5.1 模型构建 |
5.2 系数确定 |
5.3 模拟结果 |
5.4 模型验证与对比分析 |
5.4.1 加密站验证 |
5.4.2 局地规律分析 |
5.4.3 个例年验证 |
5.5 复杂地形下月降水量空间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雨季海南岛绕流效应与粤桂南部中尺度降雨系统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初夏华南低空急流及其日变化对华南降水的影响[D]. 李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研究新进展[J]. 吴乃庚,温之平,邓文剑,林良勋,陈桂兴. 气象科学, 2020(05)
- [3]“5·7”闽南沿海暖区特大暴雨中尺度特征分析[J]. 胡雅君,张伟,赵玉春,陈德花. 气象, 2020(05)
- [4]中国极端小时降水的天气背景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D]. 吴梦雯.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9(08)
- [5]福建沿海夏季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暴雨研究[D]. 张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6]闽西山区“7·22”极端降水过程中尺度对流特征[J]. 冯晋勤,刘铭,蔡菁. 应用气象学报, 2018(06)
- [7]东亚稻飞虱的迁飞:格局、过程及气象背景[D]. 吴秋琳.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8]近10年中国地区地形对降水影响研究进展[J]. 王凌梓,苗峻峰,韩芙蓉. 气象科技, 2018(01)
- [9]华南暖区暴雨研究进展[J]. 何立富,陈涛,孔期. 应用气象学报, 2016(05)
- [10]复杂地形下中国月降水量网格化估算模型研究[D]. 潘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