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清江盆地下第三纪孢粉初步研究Ⅰ

江西清江盆地下第三纪孢粉初步研究Ⅰ

一、江西清江盆地下第三系孢子花粉的初步研究Ⅰ(论文文献综述)

王元青,李茜,白滨,张兆群,徐冉成,王晓阳,张欣玥[1](2021)在《中国古近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古近纪地层分布广泛,除西藏南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及台湾等地有海相沉积之外,其他地区均以陆相沉积为主。陆相地层中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一直是古近纪生物地层划分、对比及时代确定的重要依据。根据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哺乳动物群,构建的中国古近纪哺乳动物生物地层框架——哺乳动物分期系统,成为中国建立区域性年代地层单位("阶")的基础。近年来,精细的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学与古地磁研究等方法的结合,完善了中国古近纪年代地层序列,可为古近纪地层对比和时代确定提供参照。本文依据最新成果和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对各地区古近纪岩石地层序列和对比关系进行梳理,以对比表的形式提供参考。

马万里[2](2021)在《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上干柴沟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古气候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代时期,全球气候变冷、青藏高原隆升、北特提斯海退深刻地改变着地球气候环境。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上干柴沟组在盆地内广泛出露,该地层的研究对揭示青藏高原隆升、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及亚洲地区干旱化等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在上干柴沟组冷湖四号井中选取泥岩样品共计26件,测试其主量、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REE,同时也有效结合了泥岩岩性特征以及前人对该地层古生物、沉积学等研究成果对上干柴沟组的古盐度、古气候、古环境进行重建,结果如下:(1)古盐度指标Sr/Ba比值除样品LS~4~19为1.18>1外,其余样品Sr/Ba均<1,指示绝大部分样品来源于淡水环境;所有样品的Th/U均>2,与Sr/Ba比值所反映的陆相淡水环境一致。(2)氧化还原指标U/Th比值最大值<0.75;V/Cr比值的最大值<2.0;Ni/Co最大值<5.0;V/Sc比值最大值小于9。四种氧化还原指标均指示上干柴沟组为氧化环境,同泥岩样品的颜色棕褐色反映的氧化还原状态一致。(3)古气候指标Sr/Cu比值指示的温湿气候期大致分别为27.5~24.0 Ma、31.0~29.5 Ma;干旱气候期大致分别为24.0~22.0 Ma、29.5~27.5 Ma。古气候指标Sr、Sr/Cu、Rb/Sr、Fe/Mn曲线大致成镜像对称,共同反映了古气候变化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且气候的温湿状况同盐度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即气候潮湿时盐度为淡水环境,气候干旱时盐度为咸水环境。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特征同样表明上干柴沟组总体处于相对温湿的气候环境。温湿气候、淡水环境响应了该时段全球升温的气候背景。阶段性干旱气候的出现,前期可能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后期主要与北特提斯海退有关。推测由喜马拉雅中期运动导致冷湖构造带抬升进而致使湖盆下沉、湖岸线北东向迁移、湖水面下降,形成氧化环境。

黄若寒[3](2020)在《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班戈盆地新生代碎屑锆石U-Pb年代与物源分析》文中指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了地球上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由多个不同的块体拼贴形成(高原主体包括喜马拉雅、拉萨、羌塘和松潘-甘孜块体以及金沙江、班公湖-怒江和雅鲁藏布缝合带),是研究大陆碰撞及其动力学机制、岩石圈形成及演化过程的天然实验室,不断孕育着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突破。青藏高原中部的班戈盆地和伦坡拉盆地地处拉萨地块北部,位于羌塘和拉萨地块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分布的一系列陆相盆地中的典型代表,盆地内沉积的巨厚新生代地层记录了大量有关高原隆升、地貌演化的信息。根据盆-山耦合关系,在新生代地层年代学框架基础上,本文主要通过对班戈和伦坡拉盆地新生代碎屑锆石U-Pb年龄物源研究,结合沉积相和古水流分析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恢复盆地新生代物源变化历史,探讨新生代盆地形成与演化及盆地周缘构造隆升过程,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伦坡拉盆地新生代地层主要包括扇三角洲相、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相,其中始新世时期盆地沉积面积逐步扩大,沉积物以湖相沉积为主,渐新世时期湖盆面积逐步缩小,由滨浅湖环境逐渐转变扇三角洲、冲积扇环境。到中新世时期湖盆面积再次断陷、湖水变深,发育了深湖-半深湖沉积。2.伦坡拉-班戈盆地新生代至少经历了3次物源变化:始新世-早渐新世(30Ma以前,牛堡组中段)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在75-160和190-290Ma,并形成优势峰,次为350-720Ma,物源主要来自拉萨地体;渐新世(30-22Ma,牛堡组上段)75-160Ma年龄组份骤然减少,而190-320、720-1000、1600-2000和2080-2640Ma组分增加,物源来自拉萨地体基础上,接受羌塘地体物质增多;中新世以来(丁青湖组)相对前期75-160Ma、720-1000Ma组分增多,物源来自羌塘和拉萨地体、并以羌塘地体为主。3.始新世(>38Ma)高原中部构造活动,主要导致拉萨地体隆升和伦坡拉-班戈盆地形成开始接受牛堡组沉积;早渐新世(30Ma左右)高原中部构造活动,导致羌塘地体隆升加剧以及盆地抬升沉积环境由湖相转变为水上冲积环境;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初高原中部构造隆升活动,导致拉萨和羌塘地体快速隆升以及伦坡拉-班戈盆地再次断陷由冲积环境快速转变为半-深湖相沉积。中中新世以来高原中部构造活动,盆地由前期拉张环境转变为挤压环境,结束丁青湖组沉积,盆地由前期沉积区变为剥蚀区。

刘佳[4](2016)在《晚新生代天水盆地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隆升》文中研究指明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隆升改变了亚洲的大气环流模式,引起或加强亚洲季风环流和内陆干旱环境,并可能对全球降温过程以及北半球冰盖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长期以来,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亚洲季风及内陆干旱化起源和发展等重大科学问题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对关键时期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事件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亚洲季风、内陆干旱化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甚至能够反演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和幅度。此外,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生活大量特有种,其物种形成与该区域重大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有关,生物进化方面的研究也能够为我们提供独特的视角来理解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高原东北缘的陇中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转换部位,同时处在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地带,在构造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向伸展的最前缘,对气候和构造响应敏感。天水盆地是陇中盆地的一个次级盆地,晚新生代以来的地层分布广泛、连续,并且富含动植物化石,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的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气候效应。孢粉因为外壁质密坚硬,耐腐蚀,产量大,散布广泛,易保存,气候意义明确等优点,是研究古气候的重要代用指标。本文选择天水盆地有精细磁性地层年代控制的尧店剖面和喇嘛山剖面以及平行的灰泥沟剖面,通过详细的孢粉学研究,重建晚中新世以来盆地植被和气候演化序列,并探讨其驱动机制。同时,综合青藏高原及周边新生代古高程重建结果、具高程意义植物化石资料以及生物演化方面的研究,初步分析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幅度。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和认识:1.基于天水盆地晚中新世以来的孢粉记录恢复的植被和气候变化过程与邻近地区具有可比性。11.4–7.4Ma期间研究区为温暖湿润的阔叶林景观,后期森林变得开阔;7.4–6.4Ma期间森林-草原发育,气候变干;3.6–3.2Ma期间盆地内部发育干草原;3.2–2.6Ma期间气候温凉湿润,植被垂直分带明显,湖泊周边生长以松、榆、栎和铁杉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随海拔增高出现以云杉和冷杉为主的亚高山针叶林,后期(2.74Ma)温度进一步下降,植被带整体下移。2.对比亚洲其它地区记录表明内陆干旱化始于8Ma。孢粉记录的研究区持续变干过程与晚中新世以来全球持续变冷一致,而植被演替序列记录的两次变干过程也与青藏高原在此期间的隆升事件大体吻合。因此,我们认为晚中新世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隆升共同导致研究区环境变干。晚上新世天水地区降水丰沛,可能原因是高原东北缘地区强烈隆升,在山前地区产生强烈的地形效应,形成地形雨,分布喜湿的亚高山针叶林。同时也可能与晚上新世东亚夏季风的增强有关。3.喇嘛山组页岩形成时的环境温暖湿润,湖边发育栎林,随海拔增长依次发育松、铁杉林和云杉、冷杉林。使用共存分析法重建古气候:年平均温度17.1(12.1–22.1)°C,最热月温度24.5(21.0–28.0)°C,最冷月温度4.4(1.8–7.0)°C,气温年较差19(13–25)°C,年平均降水量930(655–1204)mm,最热月降水量220(191–248)mm,最冷月降水量13(7–19)mm。与现代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资阳和遂宁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类似,冬季比较温暖。同时,从孢粉和粒度研究推测喇嘛山组页岩为年纹层,暗色层形成于冬春季,浅色层形成于夏秋季,进一步说明晚上新世天水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4.对高原及周边地区云杉属、冷杉属分布资料的研究表明,高原及周边山地在晚上新世海拔增高,亚高山针叶林普遍分布,进入第四纪温度降低,亚高山针叶林向低海拔地区扩张,高原也进一步隆升,内部发育草甸或荒漠,亚高山针叶林仅存在于高原周边山地。生物分子系统发生学与亲缘地理学研究表明高原及周边地区特有种形成或与其近亲分化时间集中在晚中新世晚期和上新世,并在第四纪期间种内分化加速,这些不同类群生物在分化时间上的巧合可能暗示高原物种进化受到晚中新世-上新世高原隆升的影响。

张明震[5](2014)在《晚中生代东亚大陆内部孢粉植物群记录的环境、生态演化》文中提出中生代是地球历史上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期间发生了诸多重大的环境、气候和生物事件,深刻影响了地球环境和生命演化,但目前对该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和生态演化仍缺乏深入了解。本研究以东亚内陆地区的公婆泉盆地、酒泉盆地、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和六盘山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沉积地层为基础,利用孢粉学分析结合地层岩性变化分析,建立了东亚内陆地区该时期的孢粉植物群演变阶段,重建了温室气候状态下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气候和环境特征,分析了内陆地区古气候变化特征和全球变化的联系以及早期被子植物演化的环境驱动因子。各盆地按照地层从老到新所产孢粉组合分别为:公婆泉盆地上侏罗统沙枣河组下部产Cyathidites - Classopollis组合,上部组合(Classopollis)以高含量的Classopollis为特征,下白垩统下老树窝群产Deltoidosora-Cyathidites-Perinopollenitis-Bisaccate pollen组合;酒泉盆地下白垩统赤金堡组顶部产Trilete spores-Perinopollenites- Bisaccate pollen,下白 垩统下沟组下段产Perinopollenites-Bisaccatepollen 组合,上段转变为 Bisaccatepollen - Perinopollenites;内蒙古西部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东部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中下部产Bisaccate pollen -Jiaohepollis组合,巴音戈壁组顶部至下白垩统苏红图组下部产Classopollts -Trilete spores 组合,苏红图组下段上部为 Classopollis - Bisaccate pollen -Jiaohepollis组合。在六盘山地区的下白垩统李洼峡组顶部至乃家河组产以Classopollis占绝对含量的组合。根据地层中具有时代意义的特征孢粉分子,结合其他门类古生物资料、火山岩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数据以及磁性地层年代数据,精确核定了各盆地地层时代:公婆泉盆地沙枣河组为晚侏罗世,下老树窝群属早白垩世早期(可能为Berriasian至Valanginian期);酒泉盆地红柳峡一带赤金堡组顶部和下沟组地层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可能为Hauterivian至Barremian期)。银-额盆地乌兰剖面巴音戈壁组至苏红图组下段为晚Barremian至Aptian。六盘山地区寺口子剖面的李洼峡组至乃家河组时代为晚Aptian至Albian期。据各盆地孢粉记录中的主要孢粉型的亲缘植物恢复,进而根据其古气候指示意义,并结合岩性特征和区域古生物资料记录,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环境变化过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晚侏罗世早期喜湿热型的蕨类植被繁盛,红色含钙质沉积物发育,指示这一时期盛行湿热型气候;至晚侏罗世中晚期发育以喜干热环境的掌鳞杉科Cheirolepidiaceae植物为主的单一性植被,并且同时期该区域生物群落(恐龙、两栖类、水生软体动物等)极度匮乏,同时结合浅灰绿色钙质泥岩、泥灰岩的充分发育,指示该时期气候炎热干燥,生物生存环境恶劣。进入早白垩世,区域内动物群如恐龙、两栖类、软体生物等繁盛,植物类型多样化显着,指示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状态。其中早期出现喜湿热型的蕨类植被及喜湿型松柏类和杉科繁盛,植被多样性显着,盆地普遍发育含煤系或黑色页岩型沉积物,指示一个水热条件充分的生态环境特征。早白垩世中期尽管植被类型变得单调,但喜湿凉环境的松柏、杉科等植被仍然繁盛,含煤线或黑色泥页岩型沉积结束,替代为灰绿至深灰绿色泥岩沉积为主,这些特征指示气候转为湿凉特征。大约进入Aptian期始,曾经一度萎靡的喜干热环境的掌鳞杉科Cheirolepidiaceae植被迅速上升,同时喜湿热的蕨类植被含量轻微上升,沉积物中灰质成分增加,表明气候向干热转变,预示着内陆地区也开始进入白垩纪中期典型温室气候状态。至Albian期,干热型掌鳞杉科Cheirolepidiaceae植被进一步上升,气候进入长期稳定的干热状态,温室气候进一步增强。上述环境变化过程与全球海相沉积物记录的古环境过程总体上一致,表明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期间全球海陆气候变化一致,同时存在区域上的短期差异特征。孢粉组合中发现了丰富的早期被子植物花粉,根据出现时间和数量可划分为二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为晚Barremian至Aptian期的单沟类演化阶段,以单子叶被子植物的单沟型花粉为主,进一步分为三个亚阶段,第一亚阶段仅出现少量的Clavatipollenites,第二亚阶段开始出现Asteropollis但被子植物花粉含量仍然极少,第三亚阶段单沟型被子植物花粉含量明显增加。第二个阶段为Albian期的三沟类演化阶段,双子叶被子植物的三沟类及多孔型花粉开始出现。在以上演化过程中的两个跳跃性过程分别是第一阶段第三亚阶段中的单沟型被子植物花粉爆发和第二阶段三沟型花粉出现,它们对应的环境变化均以气温上升为主要特征,这一发现对早期被子植物演化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蒋汉朝[6](2001)在《我国部分地区E13-E21孢粉属种演变的古气候意义》文中提出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古新世晚期 -始新世早期孢粉植物群演化发展规律的分析研究 ,结合国内外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 ,提出我国古新世晚期气候以暖湿为特征 ,且暖期的结束与始新世 /古新世界限相吻合或接近 ,因此可以本次暖期的结束作为古新世的顶界

陶明华,王开发,郑国光,支崇远[7](2001)在《冀中拗陷早第三纪孢粉组合及地质时代讨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对 70 0余口井的 3 0 0 0 0余块样品的分析数据进行系统整理 ,结合近年来地层学研究最新成果 ,对冀中拗陷早第三纪孢粉化石群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划分出十个组合带和十二个组合亚带 ,使之与精细地层研究工作相适应 ,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生产实践和深入地进行区域地质分析。在参考构造、沉积、古气候、海平面变化 ,以及其它门类化石资料的基础上 ,对孢粉化石群产层的地质时代属性 ,以及下第三系内部的几条重要年代地层界线进行了讨论。同时 ,还对我国范围内其它区域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首次在“阶”的层次上 ,较系统地将中国陆相盆地下第三系与国际年代地层序列接轨。

张一勇[8](1995)在《中国早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纲要》文中认为简要地叙述中国大陆及陆架区早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的纵向演变和横向分异,将纵向演变归纳为6个主要的孢粉植物群发展时期。即:1)早古新世榆科花粉发育期;2)晚古新世正型粉扩展期;3)早始新世榆科-桦科-胡桃科花粉繁盛期;4)中始新世壳外科花粉发育期;5)晚始新世蒺藜科花粉扩展期;6)渐新世松科花粉发育期。据横向地区差异,将中国大陆及陆架区划分为7个早第三纪孢粉植物地理区,为:1)东北暖温带至亚热带湿生孢粉植物区,2)华北暖温带至亚热带中生孢粉植物区,3)西北暖温带至亚热带旱生孢粉植物区,4)中南亚热带中生孢粉植物区,5)东海南部陆架亚热带湿生孢粉植物区,6)南方亚热带、热带中生至湿生孢粉植物区,7)西藏亚热带中生孢粉植物区。对以上各期的孢粉植物区的主要特征和各地理区范围,代表性的孢粉和特征分别进行叙述,并以此对中国早第三纪的主要含孢粉地层列表进行了对比。

李曼英,秦国荣[9](1994)在《广东省龙归盆地早第三纪孢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论述广东省龙归盆地下第三系心群一组和二组的化石孢粉组合。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划分出2个孢粉组合:Ulmipollenites-Pterisisporites组合和Quercoidites-Pentapollenites组合,后者又分为3个亚组合。它们所代表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晚古新世和早、中始新世,所反映的古气候为亚热带型和亚热带-热带型.

佟承旭[10](1989)在《湖南澧县下第三系歇架山组孢粉组合》文中研究说明湖南澧县下第三系歇架山组的孢粉化石,可以划分为两个孢粉组合,第一组合分布于歇架山组下段.这个组合特征是“具孔粉”类型,其中包括榆粉、小榆粉、褶皱粉、亚三孔粉,其时代为晚古新世.第二组合分布于歇架山组上段.这个组合特征是以三沟粉、三孔沟粉(山毛榉科、桃金娘科、桦科、榆科)为主,其时代为早始新世.

二、江西清江盆地下第三系孢子花粉的初步研究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清江盆地下第三系孢子花粉的初步研究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近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古近纪年代地层框架
2 中国古近纪地层分区
3 中国各区域古近纪地层序列及对比
    3.1 北疆区
    3.2 南疆区
    3.3 祁连—贺兰区
    3.4 青藏—滇西区
    3.5 内蒙古—大兴安岭区
    3.6 东北区
    3.7 华北区
    3.8 西南区
    3.9 扬子区
    3.1 0 南岭区
    3.11藏南区
    3.12南海—珠江区
    3.13闽浙—东海区
    3.14台湾区
4 讨论

(2)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上干柴沟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古环境古气候指标
        1.2.2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
        1.2.3 青藏高原隆升
        1.2.4 副特提斯海及其消亡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4 本论文所完成的工作量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柴达木盆地简介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第三章 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测试及年代框架
    3.1 样品的采集处理
    3.2 分析测试
    3.3 年代框架
第四章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 分析结果
    4.2 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 古环境与古气候
    5.1 数据的可靠性分析
    5.2 古盐度
    5.3 古氧化还原环境
    5.4 古气候
    5.5 古气候、古环境演化与全球气候、地质事件的响应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班戈盆地新生代碎屑锆石U-Pb年代与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现状
        1.1.1 印度和亚欧板块初始碰撞时限
        1.1.2 青藏高原隆升史
        1.1.3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研究方案
    1.4 研究工作量与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青藏高原中部地质特征
        2.1.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2.1.2 拉萨地体
        2.1.3 羌塘地体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新生代地层划分
    2.4 研究剖面地层与沉积相
        2.4.1 伦坡拉盆地
        2.4.2 班戈盆地
第三章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1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原理
    3.2 碎屑锆石地质年代学应用
    3.3 实验操作步骤
第四章 源区与盆地锆石U-Pb年龄
    4.1 源区锆石U-Pb年龄
    4.2 盆地新生代地层碎屑锆石U-Pb年龄
第五章 盆地新生代沉积物源及构造演化
    5.1 盆地新生代地层物源分析
    5.2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晚新生代天水盆地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隆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新生代环境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
        1.1 深海氧同位素记录的新生代环境演变
        1.2 东亚地区(中国为主)新生代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第二节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2.1 高原隆升和古高程重建
        2.2 高原隆升的观点
        2.3 青藏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
    第三节 选题依据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环境
        1.1 地貌特征
        1.2 气候特征
        1.3 植被与土壤
    第二节 地质背景
        2.1 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地层
    第三节 研究剖面地层与年代
        3.1 尧店剖面
        3.2 喇嘛山剖面
        3.3 灰泥沟剖面
第三章 样品采集、分析
    第一节 孢粉化石提取方法、鉴定与统计
        1.1 尧店剖面
        1.2 喇嘛山和灰泥沟剖面
    第二节 孢粉记录
        2.1 尧店剖面孢粉记录
        2.2 喇嘛山剖面孢粉记录
        2.3 灰泥沟剖面孢粉记录
第四章 孢粉记录的影响因素与主要花粉类型生态意义
    第一节 孢粉记录的影响因素
        1.1 沉积环境对孢粉组合的影响
        1.2 主要花粉类型与植被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主要花粉和藻类的生态意义
        2.1 云杉属和冷杉属
        2.2 其它主要花粉和藻类生态意义
第五章 孢粉记录反映的植被与气候变化
    第一节 尧店剖面
    第二节 喇嘛山和灰泥沟剖面
    第三节 喇嘛山组页岩
第六章 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环境演化
    第一节 干旱化与季风演化
    第二节 高原隆升
        2.1 高原现有定量恢复古高程总结
        2.2 亚高山针叶林与高原隆升
        2.3 生物演化与高原隆升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问题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云杉属(Picea)
附录2 中国冷杉属(Abies)
附录3 青藏高原古高程定量重建结果
附录4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物种演化研究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晚中生代东亚大陆内部孢粉植物群记录的环境、生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生代气候与陆生生物背景
    第二节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气候变化与陆生生物系统演化
        1.晚侏罗世气候研究进展
        2.白垩纪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第三节 孢粉学研究进展
        1.孢粉学研究历程
        2.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学研究进展
    第四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样品采集与方法
    第一节 样品采集
        1.公婆泉盆地
        2.酒泉盆地
        3.内蒙古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4.六盘山地区
    第二节 实验方法
        1.孢粉提取
        2.孢粉化石鉴定
        3.数据处理
    第三节 常见孢粉类型及其生态/环境信息的提取
        1.常见孢子、花粉化石类型特征及其植物关系
        2.干/湿孢粉分子比和冷/暖孢粉分子比
        3.孢粉浓度
    第四节 古植物地理分区
第三章 晚侏罗-早白垩早期公婆泉盆地孢粉记录的植被和气候转型
    第一节 公婆泉盆地地质背景
        1.区域地质背景
        2.公婆泉盆地晚中生代地层
    第二节 河西走廊盆地群晚中生代古生物群对比
    第三节 公婆泉盆地孢粉结果
        1.钻孔G2709孢粉结果
        2.钻孔K705孢粉结果
    第四节 地层时代讨论
        1.孢粉地层学
        2.岩石地层对比
    第五节 公婆泉盆地孢粉结果揭示的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期间的植物和气候的转折变化
        1.植被变化
        2.气候变化
        3.亚洲内陆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气候变化和动物群多样化
        4.结论
第四章 早白垩世中期酒泉盆地孢粉记录的植被与气候变化
    第一节 酒泉盆地地质背景
        1.区域地质概况
        2.盆地下白垩统地层特征
        3.采样剖面地层时代讨论
    第二节 酒泉盆地孢粉结果
    第三节 早白垩世中期酒泉盆地植被、气候变化
        1.早白垩世中期酒泉盆地植被演化
        2.早白垩世中期气候环境演化
第五章 银-额盆地Barremian至Aptian期孢粉记录及其古气候
    第一节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1.区域地质概况
        2.下白垩统地层
        3.下白垩统地层时代
    第二节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孢粉结果
    第三节 早白垩世晚期孢粉植物群和气候变化
        1.银-额盆地植被重建
        2.银-额盆地Barremian至Aptian期气候环境变化
    第四节 研究区与全球气候变化对比研究
        1.晚Barremian至Aptian最早期
        2.Aptian期
第六章 六盘山地区晚Aptian至Albian期孢粉记录及其古气候
    第一节 六盘山地区地质背景
    第二节 六盘山地区孢粉结果
    第三节 早白垩世晚期孢粉植物群和气候变化
    第四节 早白垩世晚期亚洲内陆地区的气候对比研究
第七章 东亚大陆内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植被、气候演化总结及早期被子植物花粉演化序列
    第一节 东亚大陆内陆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植被、气候演化
        1.孢粉组合序列
        2.植物群演化
        3.气候变化
    第二节 早期被子植物研究进展
    第三节 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特征
    第四节 早白垩世内陆地区被子植物花粉演化阶段
        1.单沟类演化阶段(晚Barremian至Aptian期)
        2.三沟类演化阶段(Albian期)
    第五节 西北内陆地区被子植物花粉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1.被子植物花粉类型特征及对比分析
        2.被子植物花粉演化的驱动因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我国部分地区E13-E21孢粉属种演变的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我国古新世晚期-始新世早期地层中孢粉组合演化发展规律及其所反映的古气候特征
    2.1 广东南雄盆地
    2.2 江西清江盆地
    2.3 浙江长河盆地、金衢盆地、宁波盆地
    2.4 安徽合肥盆地
    2.5 河南西部潭头盆地、灵宝盆地
    2.6 苏北地区
    2.7 山东北部及松辽地区
    2.8 西北地区
3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3.1 结论
    3.2 存在的问题

四、江西清江盆地下第三系孢子花粉的初步研究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近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王元青,李茜,白滨,张兆群,徐冉成,王晓阳,张欣玥. 地层学杂志, 2021
  • [2]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上干柴沟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古气候意义[D]. 马万里. 兰州大学, 2021(09)
  • [3]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班戈盆地新生代碎屑锆石U-Pb年代与物源分析[D]. 黄若寒. 兰州大学, 2020
  • [4]晚新生代天水盆地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隆升[D]. 刘佳. 兰州大学, 2016(06)
  • [5]晚中生代东亚大陆内部孢粉植物群记录的环境、生态演化[D]. 张明震. 兰州大学, 2014(01)
  • [6]我国部分地区E13-E21孢粉属种演变的古气候意义[J]. 蒋汉朝.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1(04)
  • [7]冀中拗陷早第三纪孢粉组合及地质时代讨论[J]. 陶明华,王开发,郑国光,支崇远.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1(03)
  • [8]中国早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纲要[J]. 张一勇. 古生物学报, 1995(02)
  • [9]广东省龙归盆地早第三纪孢粉[J]. 李曼英,秦国荣.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4(01)
  • [10]湖南澧县下第三系歇架山组孢粉组合[J]. 佟承旭. 石油实验地质, 1989(01)

标签:;  ;  ;  ;  ;  

江西清江盆地下第三纪孢粉初步研究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