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气公式(十二)第10章防爆计算公式

常用电气公式(十二)第10章防爆计算公式

一、电气常用公式(十二) 第十篇 防爆计算公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姝婧[1](2021)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气体流动保障用电磁加热器的研制》文中认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具有极性分子的新型清洁能源。降压开采水合物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研究表明,在降压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过程的前期阶段(或是后期),由于开采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水、天然气气体在低温高压条件下,极易使水合物在储层产气通道、井筒、防喷器(BOP)、节流管线等部位再次生成,堵塞情况严重会影响气体运移速率甚至堵塞气体运移通道,造成产气率下降或停产的风险。因此在开采过程中保证天然气水合物的气体流通性,防止水合物的二次生成是很重要的。为消除或抑制降压开采过程中的二次水合物,供给热量可从机理上恢复产气效率。传统的加热方式加热速率慢、热量损失大,相比之下,电磁波加热法可根据需要快速加热,且其在重油方面已经彰显了它的有效性从理论上讲,微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因此,可以使用微波加热加速气体水合物的分解,防止水合物的二次形成。本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技术联合研究”(SQ2018YFE020424)子课题“天然气水合物地下加热与置换开采器具”的资助下,对用于防止天然气水合物二次生成的微波加热系统开展了研究。本文根据微波加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微波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特性影响,研制了一套天然气水合物室内试验台系统,主要包括微波发生器、微波传输系统、微波加热器(即同轴裂缝微波加热天线)、微波防泄漏装置。微波加热器(即同轴裂缝微波加热天线)可插入反应釜中,用于模拟井段内微波对天然气水合物加热作用。天然气水合物室内试验台系统的关键部分是同轴裂缝微波加热天线的研制。基于电磁学和天线传输理论,设计加工了一种具有特殊形状的H型同轴裂缝微波加热天线,并计算出了该同轴裂缝微波加热天线的直径、裂缝尺寸等关键参数。该H型同轴裂缝微波加热天线包括有空心的外导体和实心的内导体,在外导体的表面开设有多个H型裂缝,并且在外导体与内导体的环状空间装配特氟龙。同轴H型裂缝天线的频率为2.45GHz,外导体的直径为30mm,内导体直径9mm,阻抗50Ω,裂缝长度径向12mm、轴向14mm,裂缝间距35mm,微波馈入端口到第一个裂缝的距离为16mm,裂缝宽度为2mm。该同轴裂缝微波加热天线尺寸较小可以很容易地将其降低到产气通道中,以防止水合物的二次形成。利用HFSS软件模拟分析设计的同轴裂缝微波加热天线中远场辐射的仿真结果来看,该天线具有良好的全向辐射。通过结合软件HFSS和ANSYS耦合模拟同轴裂缝微波加热天线(长1m,开设19*4个H型裂缝)对直径为100mm、长度为2m的圆柱体内二次水合物的加热效果,结果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可以在1800s内从-3.7℃加热到17.8℃。在3600s内,水合物可从-3.4℃加热到27.3℃。根据研制的微波加热系统及微波加热器为原型,结合实际南海试采井段数据,初步设计工程方案:拟定在直径为500mm的井段内,距离井段中心点200mm处轴向间隔90°均匀排布4根同轴裂缝微波加热天线(长500mm,开设9*4个H型裂缝),通过HFSS软件和ANSYS软件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同轴裂缝微波加热天线工作1800s,可将待加热天然气水合物从-3℃加热至17.3℃。

侯丹雪[2](2020)在《BIM技术在某健康中心管线排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国内外对于BIM技术的应用在建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多有涉及,但是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运用效果确是差强人意,尤其是在建筑生命周期中,对施工、管理等阶段起着重要影响作用的设计阶段上。因此,如何对BIM模型进行精细化设计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一个BIM模型的准确度越高,越能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文首先由BIM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展开,探讨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设计、施工、管理等阶段的优势,同时,也揭露出BIM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模型精确度低、过程信息冗余、施工不规范等问题。针对以上部分问题,阐述了本文BIM技术的应用:将数学建模方法与碰撞检测技术相结合、建立精确化的族库模型、工作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将BIM技术应用到某健康中心管线排布工程中,在设计阶段探讨实际管线碰撞产生原因,借助数学建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来分析碰撞检测数据,以探究典型区域产生碰撞的规律。通过寻找各个碰撞指标之间存在的数学关系,以得到碰撞公共因子,并借此得到最具有代表性的碰撞指标作为典型区域的分析对象,以此作为设计方对BIM模型进行最优避让方案的设计原则,指导设计方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碰撞产生。针对BIM模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需要建立与工程匹配度较高的设备模型族、优化管道规格尺寸以减少由此造成的碰撞问题,建立起适用于本工程的机电系列设备族模型等。结合工程资料对族模型的信息进行完善,以便在之后的阶段加以运用,进而可以提高BIM信息的调用率,减少重复信息产生、丰富BIM模型资源。通过将优化后的BIM模型运用到施工交底、安全教育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项目参与方对工程的认知、规避潜在安全问题的发生、提高各方的沟通效率。在洽商变更的工作上,采用BIM出图的方式作为洽商依据,可以让各方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变更发生的详细信息。在物资采购管理上,利用BIM模型具有的实时更新数据和统计汇总的功能,提高物资管理部门对材料、设备的管理效率,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出了新的管理思路与模式。

李子沫[3](2020)在《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光学部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是中国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是中国科学教育理念的形成时期。自《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两个学制颁布以来,物理学科首次以法定形式系统地进入中学教学,于1903年被正式纳入了中国国家课程体系。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12-1913年间颁布并实施了“壬子癸丑学制”,同年制定《中学校课程标准》,其中对物理学科的教授要旨、年限、内容、次序、方法做出了明确规定,表明物理学科体制正逐步完善。民国初期,随着封建帝制的废除,中国人的思想也获得解放,许多教育家吸收先进思想,启迪民智,开始了我国中学物理教科书编写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物理教材改革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教育改革持续深入,逐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于2018年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17版)》,对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光学作为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物理教科书中光学部分占据了一定的篇幅,与社会生产、科技、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我国的光学更早可追溯到古代墨经中的记载。本文以民国初期1912-1922年为研究时间,以我国自行编写的、具有代表性且广泛应用的四套中学物理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在充分理解民国时期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采用整体分析、重要比较的研究方法从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编排方式、内容呈现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如下:(1)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特点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适用对象打破了男女性别的界限,注重学科知识的更新,着重主张物理教科书语言体现“词约而理精”的特点,要与实际相联系,体现意在实用的编写目的,能够及时规避后续编写不足之处。(2)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排方式特点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主要按照直线式编排,声学、光学、热学、电学、力学、磁学这几部分知识构成物理的主体框架,教科书的内容在广度上、难度上都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且书中能够体现对认知策略的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关注。(3)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内容呈现特点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详细叙述了光学概念的演变,记载了当时的科学进展与不足,部分插图需要根据相应的知识点更加严密地设计;简答题占据比例较大且能较好的结合生活情境;实验由数量繁多走向精简化,实验思想上理论演绎法与简单的归纳法相结合。书中内容贴合实际,在彰显着科学素养、学以致用的同时也蕴含着人文素养,承载着育人任务,培养学生的品德。根据以上结论得出研究启示,使物理教科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

郑红[4](2020)在《基于BiLSTM的智能电视控制指令识别》文中研究说明命名实体识别(NER)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识别文本中的实体并标注出来,起到从自然语言中突出重点,提取用户的关键需求的目的,方便系统进一步的处理,实现用户期望的功能。智能语音电视是传统电子产品与AI结合的发展方向的代表,在人机交互上,传统的操作面板式控制机器的方式在一定的范围内将会被语音控制、手势识别和人脸识别等更加智能化的方式所代替,解放用户的双手,是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命名实体识别技术的研究有了新的思路,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在性能上有了更大的提升,智能语音电视指令识别的数据结构简单,数据量大,所以将这一结合应用在智能语音电视上,必将有非常可观的效果。本论文针对智能语音电视领域内的命名实体识别任务,研究了深度学习下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的设计与实现,在阐述了词向量的分布式表示、seq2seq、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条件随机场(CRF)、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概念、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深度学习、Tensor Flow、爬虫的相关技术,分析了智能语音电视系统的需求,分别用活动图,实体联系图,数据流图对系统的数据和过程进行建模,对于特定领域的智能语音电视的数据集进行了收集、构造、分类、预处理等操作,给出了智能语音电视指令识别的模型结构设计,设计了整个网络的层数、神经元数目以及其他相关参数。在深度学习的方法下,实现了基于BiLSTM的智能语音指令识别的算法设计和代码实现,可视化识别的结果,测试了该方法的性能指标,针对Attention机制设计了消融实验,将LSTM与循环神经网络的其他变体,如GRU做了对比试验,统计了相关的实验结果。基于BiLSTM的命名实体识别在智能语音电视领域内的应用表明BiLSM、Attention和条件随机场的结构提取实体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功能测试的实验表明能在非常高的准确率下实现了指令的识别与标注功能,为下一步运用该结果实现智能语音电视系统的完整功能奠定了基础。性能测试的实验表明,Attention机制的有效性,加入了Attention机制的模型效果还是要优于没有加入Attention机制的模型效果,不过在本实验中效果不明显,数据集中序列较短,Attention机制只有在序列过长时才会体现出它的优势,另一个对比实验就是RNN单元的不同,本项目是LSTM,与之对比的是GRU,在性能指标上表现的相差不多。不过两者各有优劣,GRU在参数上数目少于LSTM,模型收敛速度快,但是如果数据集规模非常大时,LSTM的表达能力会更好。在本篇论文内,智能语音电视的命名实体识别任务的成功应用,证明了深度学习提取特征效果以及Attention机制结构化选取子集,避免高维运算,为整个模型的性能贡献了一份力量,期待未来会有更多技术与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为人类创造便捷的AI+生活。

张磊[5](2019)在《餐厨垃圾处理工程设计及调试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餐厨垃圾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一种食物垃圾,其特点是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高、含盐量高,若不妥善处理,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目前国外处理餐厨垃圾的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厌氧发酵、堆肥等,其中厌氧发酵以其技术成熟可靠、无害化彻底、资源化程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是未来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此外,我国的餐厨垃圾的组成与特性与国外有很大差异,因此对餐厨垃圾的预处理也十分重要。本文以石家庄市为例,对石家庄市餐厨垃圾的组成成分及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餐厨垃圾样品分别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了厌氧发酵处理餐厨垃圾的效果,选定了高温湿解作为餐厨垃圾的预处理方式。通过预测每天市区产生的垃圾量,确定了餐厨垃圾处理厂规模为300t·d-1。在确定了主要处理工艺和处理规模后,本文对餐厨垃圾处理厂进行了设计。工艺路线选用“垃圾收运—预处理—厌氧发酵—沼渣堆肥—沼气发电”。预处理系统选用“分拣—高温湿解—两级压榨—离心提油”的工艺路线,能实现对餐厨垃圾的除杂、破碎、提油的作用;经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进入厌氧发酵系统,经选型分析和工艺计算,最终选定厌氧反应器形式为CSTR式反应器,容积负荷为3.6kgTS·(m3·d)-1,经计算罐容需10410m3,实际选取单罐容积5300m3的发酵罐2座,满负荷下总水力停留时间为29.4天;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经过脱硫处理后进入发电机发电;经厌氧发酵后的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沼渣进入堆肥系统,沼液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对各单元处理过程中物料平衡进行计算,并为主要处理单元进行设备选型。经处理后的餐厨垃圾转化为燃气、电能、有机肥等资源化产品,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本设计的核心单元为预处理和厌氧发酵,其调试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对预处理和厌氧发酵系统的调试过程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设备调试、带料调试及污泥接种的过程,通过调试使系统的运行达到设计指标,并对调试过程中的参数控制进行了分析。餐厨垃圾处理厂经调试后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之后,收运量逐渐趋于平稳,并已达到设计值的91.4%,平均单位产气量达到了85.74m3·t-1,提油率平均在5%以上,产出较为稳定。经过对进料量和单位产气量变化关系的分析,可以得知厌氧系统的处理效率与进料量是否稳定息息相关。本设计规模为处理餐厨垃圾300t·d-1,占地面积约80亩,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总投资概算为2.088208亿元。通过对该厂的生产成本、收入估算、盈利能力、敏感性以及盈亏平衡等的分析可知,该厂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设计研究可对其他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厂的设计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孙晶[6](2019)在《基于QFD的轨道交通设计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高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建和运营里程已达到世界第一。在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有效控制轨道交通设计质量成为保障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的核心问题。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由设计、建设、运维等环节构成,工程项目设计中,必须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简称QFD)理念和技术的引入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它的基本流程是:获取业主需求,并以此为导向建构质量控制模型;通过AHP法确定客户需求的重要度指数;运用“质量屋”的转换思路确定设计质量要素的重要度排序,据此进行轨道交通设计质量的重要度分析,得出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针对关键要素制定控制措施,找到设计质量的重点;与业主沟通,对工程项目设计质量进行评价。关键点在于矩阵关系构建及重要度转换。在设计行业,已有将QFD引入质量控制的先例,但在轨道交通设计行业尚属首次。本文以T公司承接的轨道交通设计M项目为例,比较全面地展示了上述质量控制流程的实施过程。研究表明,在T公司M项目中,注重将QFD模型和质量屋方法引入项目质量控制之中,提出了以业主多方面需求为导向的质量控制理念,为该行业设计质量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体现在:通过M工程设计业主需求展开,获取了业主需求,并利用软件处理将业主需求转变为业主需求要素,进而转化为工程设计的质量控制指标;通过M工程技术特征-设计质量的矩阵转换,找出了工程设计质量控制重点;通过一系列工程设计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开展工程设计质量控制;通过业主调查,实际检验了M工程设计质量控制效果。

翁涛[7](2019)在《DCS控制系统在无机硅生产企业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工业污水随之产生,导致我国水体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也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污水处理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高成本低产出的行业,为达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的,企业在污水处理中必须着力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提升污水处理的整体技术水平。十三五阶段,污水处理也已成为企业大力关注和投资的热点。本研究以无机硅生产企业污水处理过程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关键工艺进行研究与改造提升,同时针对酸碱中和过程中pH控制存在的技术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仿真研究与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优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对国内外的污水处理现状以及DCS系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也对污水处理过程中pH控制策略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与评述。(2)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研究与改造提升。针对中和工段酸碱度及酸碱阀需要往复调节与切换控制的问题,提出先粗调后细调的pH调节操作方案,以提高中和过程pH调节的便利性和操作效率;针对pH测量过程具有时滞特性及pH电极维护频繁等问题,进行检测点位置的优化调整,以减小引入系统的纯滞后时间与测量误差,并增强pH检测的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针对絮凝沉降工段存在絮凝效果不理想及絮凝终点难以自动判定等问题,提出增设混合器和缓冲罐、加装浊度计等改造方案,以进一步改进混合效果与提升絮凝效率。(3)以中和工段中的污水收集池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建模与pH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针对酸碱中和过程具有大时滞、大惯性、非线性等特性及常规PID控制容易产生超调与振荡等问题,应用阶跃响应法建立污水收集池pH中和过程的非参量模型,经二阶近似和数学计算后求得其用传递函数形式加以描述的动态特性方程。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仿人智能的模糊-Smith控制、专家模糊控制等控制策略,结合操作工经验,应用基于MATLAB平台的SIMULINK工具箱对模糊控制器进行设计与仿真研究,并与传统PID控制策略进行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带积分作用的模糊-Smith控制的超调量与动态响应速度都要优于常规PID,而专家模糊控制的性能更优于模糊-Smith控制,具有无超调和高动态响应特性,是解决大时滞过程控制的有效方法,适合运用到现有的污水处理过程中。(4)根据改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其控制要求,设计污水处理中心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自动控制方案。同时,在统计整个系统测量控制点的基础上应用浙江中控的ECS-100系统进行系统集成设计,重点开展了DCS硬件的选型和监控组态等工作。为后期的工艺改造提升、控制策略实施和系统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荷池[8](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表明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郭磊贤[9](2018)在《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处在高质量空间发展门槛上的中国大城市地区面临“放任增长”或“限规模、疏人口”的路线争议,学术研究亟待从“质量”角度回答中国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机制问题,但已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指引作用有限。本文将“质量”概念降维到城乡规划学科核心关注的空间层面,选取“密度”和“设施”作为调节聚落质量的核心变量,以“密度-设施”比例关系作为聚落质量的空间测度,构建了基于“空间过密化”假设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经由“密度-设施”的研究视角并通过长时间的历史-空间研究与多样本、多尺度的比较研究方法,本文概括了世界特大城市地区的“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与聚类特征,并以上海-苏州地区为重点对象,全面解析了1946年至今该地区的聚落空间演化与治理过程。经过归纳、解释和初步验证,本文认为,上海-苏州地区的聚落空间发展表现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的过程逻辑,形成了在长期空间过密化进程中局部突破低水准聚落质量困境的空间演化与治理机制。该机制是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在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下,根据体制特征和公共资源条件,策略性选择疏解人口、供给基础设施等不同成本“密度-设施”调节路径的结果。现阶段,外围地区成为上海-苏州应对空间过密化的重点地带,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和上海-苏州跨界地区等外围地区典型空间的“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实践则表现出通过治理模式创新改善设施服务的新趋向。综合研究发现,本文也对上海-苏州地区提出了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柯清华[10](2018)在《唐山夏官营220KV变电站选址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电能已经成为我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且所有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撑,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动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从而对电能的质量和数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电力供应还未及时跟上迅速增长的需求,而我国电力现状却是电网基础设施落后、高压站分布不均和数量不足、变电站容载比过低等等,这种现象会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电能供应质和量的提高是电力企业的主要任务。扩大电网规模需要系统合理的电力规划才能使得电力系统正常良好的运行,而在电网规划中变电站选址的确定是关键环节,规划结果对整个电网结构的合理性、供电安全的可靠性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变电站选址问题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变电站选址及规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变电站选址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其中对变电站的分类做了简要梳理,选址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目的及相关原则等等,并着重介绍了有关变电站选址的传统及现代智能优化评价方法,对其优缺点以及适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论述说明;然后,对唐山夏官营220KV变电站的选址影响因素做了详细分析,进而构建了唐山夏官营220KV变电站选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赋权方法的基础之上构造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唐山夏官营220KV变电站工程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所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两个备选站址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行综合计算分析后得到的最终评价结果为站址一为最优方案。唐山经济迅速发展,负荷需求逐年增加,本论文的研究对于缓解唐山夏官营地区的电能供应不足情况和提高电能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得整个唐山的电网结构得到了优化,进而保障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电气常用公式(十二) 第十篇 防爆计算公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气常用公式(十二) 第十篇 防爆计算公式(论文提纲范文)

(1)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气体流动保障用电磁加热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电磁波加热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
    2.1 电磁波加热系统的工作原理
    2.2 常见电磁波加热系统的组成
        2.2.1 微波发生器组成
        2.2.2 微波传输系统组成(包含加热器)
        2.2.3 微波控制系统组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磁波加热天线设计与数值模拟
    3.1 电磁波加热天线的设计原理
    3.2 天线的工作原理
        3.2.1 天线的辐射特性
        3.2.2 天线设计的性能参数
        3.2.3 天线设计流程
    3.3 同轴裂缝微波加热天线的结构设计与数学计算
    3.4 同轴裂缝微波加热天线的电磁场与温度场数值模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然气水合物微波加热系统的室内试验台研制
    4.1 微波加热系统的设计方案
    4.2 室内试验台部件的选择与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用于保障开采气体流动性的工程方案初步设计
    5.1 初步工程方案设计
    5.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BIM技术在某健康中心管线排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BIM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建筑生命周期中BIM技术应用
    2.1 BIM软件
    2.2 BIM技术优势
        2.2.1 设计阶段
        2.2.2 施工阶段
        2.2.3 管理阶段
    2.3 存在问题
    2.4 应用
        2.4.1 将数学建模方法与碰撞检测技术相结合
        2.4.2 建立精确化的族库模型
        2.4.3 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碰撞检测与数据分析
    3.1 模型建立
    3.2 碰撞检测
        3.2.1 碰撞检测原因
        3.2.2 碰撞检测类型及原理
        3.2.3 BIM模型建立及优化思路
    3.3 数据分析
        3.3.1 数据分析目的
        3.3.2 数据分析的方法
        3.3.3 因子分析步骤
    3.4 数据准备
        3.4.1 数据来源
        3.4.2 区域划分
        3.4.3 统计原则
        3.4.4 数学模型选取对象
    3.5 数据处理
    3.6 统计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某健康中心管线排布工程中的BIM技术实例
    4.1 因子分析
        4.1.1 数据检验
        4.1.2 主成分分析
        4.1.3 公因子规律
        4.1.4 综合得分
    4.2 指标与其所在区域的研究分析
        4.2.1 区域特征
        4.2.2 指标归纳
        4.2.3 因子属性分析
    4.3 典型区域优化
    4.4 建筑生命周期中BIM具体应用
        4.4.1 设计深化及BIM出图
        4.4.2 BIM交底及安全教育
        4.4.3 洽商变更及物资管理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光学部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5 核心概念界定
    1.6 理论基础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2.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总体特点分析
    2.1 “壬子癸丑学制”对物理学科的规定
    2.2 “中学校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课程的规定
    2.3 “中学校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教科书的规定
    2.4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编写理念
    2.5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编排形式
3.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光学部分”特点分析
    3.1 光学部分编排形式
    3.2 光学部分呈现方式
    3.3 光学部分物理概念的演变
    3.4 光学部分内容插图的运用
    3.5 光学部分习题内容的设置
    3.6 光学部分实验内容的选取
4.研究结论
    4.1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特点
    4.2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排方式特点
    4.3 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内容呈现特点
5.研究启示
    5.1 优化物理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2 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联系,合理编排教科书
    5.3 合理增加物理学史内容,关注学科发展
    5.4 结合实际情景创设习题,题目在精不在多
    5.5 真正做到“走进生活,联系实际”
    5.6 体现语言美、追求极简之美,以简寓繁
6.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基于BiLSTM的智能电视控制指令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3 论文工作内容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人工智能技术
    2.2 深度学习技术概述及发展现状
    2.3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2.4 命名实体识别及其发展历程
    2.5 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及与Caffe、Keras对比
    2.6 分布式的词向量表示
    2.7 循环神经网络概述及其变体介绍
    2.8 概率图模型
    2.9 基于Scrapy的爬虫框架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语音电视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智能语音电视系统的业务陈述
    3.2 智能语音电视系统的需求建模
    3.3 智能语音电视系统的过程建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BiL7STM的电视指令实体识别的设计与实现
    4.1 数据集的设计
        4.1.1 词典的爬取
        4.1.2 句式的构造和批量生成
        4.1.3 语料的分类和规模
        4.1.4 语料的补充
    4.2 模型结构设计
    4.3 基于word2vec的词向量表示
        4.3.2 word2vec原理与结构
        4.3.3 word2vec的算法实现
    4.4 seq2seq(encoder-decode)结构
    4.5 基于BiLSTM的特征提取
        4.5.2 LSTM算法原理
        4.5.3 BiLSTM原理与网络结构
    4.6 CRF与维特比算法
        4.6.1 CRF原理与结构
        4.6.2 维特比算法原理
        4.6.3 CRF算法实现
    4.7 Attention机制
        4.7.1 Attention机制原理与结构
    4.8 目标函数的设置
    4.9 建模过程和代码实现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BiLSTM的电视指令实体识别的训练、测试与分析
    5.1 基于BiLSTM的电视指令实体识别的运行环境
    5.2 智能语音电视系统的应用场景分析
    5.3 参数设置及训练过程
    5.4 基于BiLSTM的电视指令实体识别的测试用例设计和测试
        5.4.1 测试样例的设计
        5.4.2 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5.4.3 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5.4.4 错误样例及其分析
        5.4.5 Attention的消融实验
        5.4.6 LSTM与 GRU的对比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5)餐厨垃圾处理工程设计及调试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基础资料
        1.1.1 餐厨垃圾的特点及危害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石家庄市餐厨垃圾现状
    1.4 石家庄市餐厨垃圾成分分析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工艺方案选择及确定
    2.1 主要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简介
        2.1.1 概述
        2.1.2 填埋处理技术
        2.1.3 焚烧处理技术
        2.1.4 厌氧发酵处理技术
        2.1.5 饲料和堆肥技术
    2.2 餐厨垃圾处理工艺确定
        2.2.1 主线工艺确定
        2.2.2 预处理工艺确定
    2.3 规模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餐厨垃圾处理厂设计
    3.1 餐厨垃圾收运系统方案
        3.1.1 收运系统规模的确定
        3.1.2 收运系统的组成
    3.2 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工艺设计
        3.2.1 工艺设计基本条件
        3.2.2 工艺流程
        3.2.3 餐厨垃圾处理主体工艺描述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艺调试
    4.1 设备调试
    4.2 预处理工艺调试
        4.2.1 湿解罐运行
        4.2.2 湿解罐调试参数分析
    4.3 厌氧工艺调试
        4.3.1 调试前注意事项
        4.3.2 厌氧罐污泥接种调试
        4.3.3 厌氧系统调试参数分析
    4.4 运行情况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
    5.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2 财务评价
        5.2.1 编制依据
        5.2.2 生产规模及计算期
        5.2.3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2.4 生产成本
        5.2.5 财务分析与评价
    5.3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QFD的轨道交通设计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质量屋理论
    2.2 质量功能展开理论
    2.3 质量需求获取和分析方法
        2.3.1 5W1H法
        2.3.2 AHP法
    2.4 轨道交通项目及业主特征
        2.4.1 轨道交通项目的项目特征
        2.4.2 轨道交通项目的业主特征
    2.5 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标准(规范)
        2.5.1 设计工程的质量标准
        2.5.2 设计工作质量
        2.5.3 设计文件的质量特性
第3章 QFD理念下轨道交通设计质量模型构建
    3.1 业主需求与需求要素的分析
        3.1.1 业主需求的获取
        3.1.2 业主需求的转换
        3.1.3 需求要素的排序
    3.2 业主需求要素重要度与技术特征重要度的转换
    3.3 设计文件的质量要素分析
    3.4 技术特征要素-设计文件质量要素的重要度转换
    3.5 设计文件质量控制重点
第4章 QFD质量控制模型在轨道交通设计中的应用
    4.1 T公司M工程简介
    4.2 M工程质量管控体系
    4.3 M工程设计业主需求展开
        4.3.1 M工程业主需求的获得
        4.3.2 业主需求-需求要素转变
        4.3.3 业主需求要素重要度分析
    4.4 M工程需求要素-设计技术特征展开
        4.4.1 工程技术特征分析
        4.4.2 M工程业主需求-技术特征关系矩阵的量化
    4.5 M工程技术特征-设计质量展开
        4.5.1 M工程设计质量要素的抽取
        4.5.2 M工程技术特征-设计文件质量的矩阵转换
    4.6 M工程设计文件质量控制重点
        4.6.1 M工程设计文件重要度分析
        4.6.2 M工程设计质量控制措施
        4.6.3 M工程设计质量审查
    4.7 M工程设计质量控制的效果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1:调研问卷
附录2:设计自查对照表(部分)
附件3:施工图文件质量评分表
参考文献

(7)DCS控制系统在无机硅生产企业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污水处理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自控系统研究现状
    1.3 DCS系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1.4 pH控制策略研究概况
    1.5 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污水处理工艺及其改造提升
    2.1 污水处理概述
    2.2 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2.2.1 中和过程
        2.2.2 絮凝沉降过程
        2.2.3 固液分离过程
    2.3 污水处理工艺改造提升
        2.3.1 中和过程工艺改造提升
        2.3.2 絮凝沉降过程工艺改造提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H控制策略研究及仿真
    3.1 pH中和过程概述
        3.1.1 pH中和过程特性
        3.1.2 pH中和过程建模
    3.2 常规PID控制
        3.2.1 PID参数整定及MATLAB仿真
        3.2.2 PID参数优化及效果分析
    3.3 模糊-Smith控制
        3.3.1 模糊控制原理
        3.3.2 模糊控制规则
        3.3.3 模糊-Smith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3.4 专家模糊控制
        3.4.1 隶属度函数特性
        3.4.2 专家模糊控制器设计
        3.4.3 专家模糊控制仿真
    3.5 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水处理过程DCS系统集成设计
    4.1 DCS系统简介
        4.1.1 DCS系统概述
        4.1.2 DCS系统组成
    4.2 自动控制方案设计
        4.2.1 污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方案设计
        4.2.2 专家模糊控制器设计
        4.2.3 系统框架设计
    4.3 DCS系统集成
        4.3.1 系统测控点统计
        4.3.2 系统硬件配置
        4.3.3 系统软件配置
        4.3.4 DCS系统组态与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时空范畴界定
        三、相关概念解释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一、学堂数量比较
        二、学堂建设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一、学校数量比较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中国城镇化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1.2.2 对大城市高质量空间发展路径争议激烈
        1.2.3 需要从“质量”视角思辨大城市人居空间发展
    1.3 研究面临的若干理论瓶颈
        1.3.1 本体层面:定义困境
        1.3.2 认识层面:感知与测定争议
        1.3.3 理念层面:无限更迭陷阱
        1.3.4 方法层面:内涵还原悖论
        1.3.5 实践层面:量-质关系问题
        1.3.6 批判地认识当前研究状况
    1.4 研究纲领要点
        1.4.1 突破“质量”认识论
        1.4.2 聚焦特大城市地区尺度
        1.4.3 拓展研究的时、空两向维度
        1.4.4 引入“治理”因素
    1.5 研究对象
        1.5.1 研究群像:世界特大城市地区
        1.5.2 重点对象:上海-苏州地区
        1.5.3 重点对象选取意义及典型性
    1.6 研究问题、方法与难点
        1.6.1 科学问题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难点
    1.7 篇章结构
第2章 理论框架
    2.1 核心变量
        2.1.1 将“质量”降维到空间层面所得变量
        2.1.2 由“质量”概念源头推导所得变量
        2.1.3 密度与设施
    2.2 “质量”认识论与空间测度
        2.2.1 密度、设施的类哲学意义关联
        2.2.2 以密度、设施描述空间发展现象
        2.2.3 对密度、设施构成测度方式的讨论
        2.2.4 “密度-设施”比例关系
    2.3 基于“密度-设施”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
        2.3.1 模型前提假设
        2.3.2 起始:空间过密化与“密度-设施”失衡
        2.3.3 过程:治理主体多路径调节“密度-设施”关系
        2.3.4 结果:形成阶段性形态结构
    2.4 小结:经由“密度-设施”关系透视研究对象
第3章 世界特大城市地区“密度-设施”分布规律及特征分异
    3.1 “密度-设施”总体治理状况
        3.1.1 后发地区受困于“密度-设施”失衡问题
        3.1.2 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改善调节路径
        3.1.3 治理模式和能力是重要支撑因素
    3.2 “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
        3.2.1 对象与空间构造
        3.2.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3.2.3 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3.2.4 “密度-设施”分布特征
    3.3 特征分异与模式聚类
        3.3.1 分布曲线聚类与发展阶段的关系
        3.3.2 分布曲线形态与路径策略的关系
        3.3.3 初步解释
    3.4 小结:寻找塑造“密度-设施”分布状况的历史线索
第4章 上海-苏州地区聚落空间“密度-设施”演化与治理进程
    4.1 研究语境
        4.1.1 作为“话语”的“‘骨’‘肉’关系”
        4.1.2 理性逻辑下的空间干预进程
    4.2 时空范围与素材
        4.2.1 历史时期划分
        4.2.2 空间层次界定
        4.2.3 主要文献材料
    4.3 基于“密度-设施”关系的空间演进过程(1946-)
        4.3.1 起始状态:城、乡空间双重过密
        4.3.2 疏散理想受阻于建国初时势(1946-1957)
        4.3.3 多管齐下向外疏解市区人口(1958-1977)
        4.3.4 在空间过密失衡中寻找出路(1978-1989)
        4.3.5 大规模增长与扩散的二十年(1990-2010)
        4.3.6 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的新时期(2011-)
    4.4 过程特征
        4.4.1 两轮“密度-设施”关系内外消长
        4.4.2 市区两轮空间过密与一次失衡
        4.4.3 较显着的三十年周期波动特征
        4.4.4 与政经体制和治理模式的潜在关联
    4.5 小结:待验证的“密度-设施”空间波动特征
第5章 上海-苏州地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
    5.1 技术思路
        5.1.1 基本原理
        5.1.2 测度分析方法
        5.1.3 数据来源
    5.2 验证“密度-设施”空间波动律(1990-2010)
        5.2.1 上海市域部分
        5.2.2 苏州市域部分
        5.2.3 沪苏走廊地区
    5.3 波动进程中各类空间的“密度-设施”变化及比较
        5.3.1 各级居民点
        5.3.2 特大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地区
        5.3.3 空间过密化区域随波动进程转换
    5.4 小结:外围地区是现阶段上海-苏州地区的过密空间
第6章 外围地区空间过密化成因与“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应对
    6.1 边界外侧成为政府主导空间开发的优先区位
        6.1.1 现象:外围地区大规模空间“贴边”开发
        6.1.2 原因:设施供给成本角度的情景模拟解释
        6.1.3 结果:空间拓展首选“密度-设施”配比洼地
    6.2 外围圈层成为外来人口落脚定居的集中地带
        6.2.1 现象:外来人口分布集聚地圈层外移
        6.2.2 原因:落脚定居综合成本角度的解释
        6.2.3 结果:公共设施与外来人口高度错配
    6.3 外围地区修复“密度-设施”关系的自主实践
        6.3.1 地方设施服务治理难点
        6.3.2 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设施服务改善实践
        6.3.3 上海-苏州跨界地区设施服务合作探索
    6.4 评价与启示
        6.4.1 以柔性治理摆脱“权”、“利”困境
        6.4.2 以多元投入代替单一主体供给公共资源
    6.5 小结:以治理模式创新引导“密度-设施”优化
第7章 试论上海-苏州地区空间发展机制及质量提升对策
    7.1 长期空间过密化与过密空间周期转换
        7.1.1 空间演化与治理的过程逻辑
        7.1.2 成绩和经验
        7.1.3 牺牲和代价
    7.2 对长期空间过密化机制的初步解释
        7.2.1 城市化规律的客观作用
        7.2.2 城市发展理念的长期影响
        7.2.3 区域治理结构的扰动变化
        7.2.4 空间开发模式的深刻塑造
    7.3 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7.3.1 基本判断
        7.3.2 对策建议
        7.3.3 空间框架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
    8.3 创新点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人口、交通设施与医疗设施资料来源
附录B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交通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C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D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及与乡、镇、街道行政边界的比较
附录E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人口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F 调研访谈受访者名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唐山夏官营220KV变电站选址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变电站选址研究现状
        1.2.2 国内变电站选址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变电站选址理论概述
    2.1 变电站选址问题概述
        2.1.1 变电站概念及分类
        2.1.2 变电站选址目的及意义
        2.1.3 选址原则
        2.1.4 变电站选址程序
    2.2 变电站选址优化评价方法
        2.2.1 传统优化方法
        2.2.2 智能优化算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电站选址指标体系构建
    3.1 变电站选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变电站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3.3 变电站选址指标体系构建
        3.3.1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3.3.2 指标体系说明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电站备选站址评价模型建立及分析
    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1.1 AHP法确定权重
        4.1.2 熵权法确定权重
        4.1.3 权重集成
    4.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2.1 理论概述
        4.2.2 单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4.2.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唐山夏官营220kV变电站选址综合评价研究
    5.1 唐山电力系统现状
    5.2 电网负荷预测
    5.3 项目概况
    5.4 待选站址概况
        5.4.1 待选地址地理位置概况
        5.4.2 征地及拆迁
        5.4.3 出线走廊条件
        5.4.4 交通运输条件
        5.4.5 施工电源
        5.4.6 道路及场地
        5.4.7 工程地质
        5.4.8 水文气象条件
        5.4.9 给排水
        5.4.10 电源供给
        5.4.11 节能减排综述
        5.4.12 污染防治措施
    5.5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5.6 一级指标权重综合赋权
        5.6.1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5.6.2 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
        5.6.3 一级指标权重集成
    5.7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电气常用公式(十二) 第十篇 防爆计算公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气体流动保障用电磁加热器的研制[D]. 王姝婧. 吉林大学, 2021(01)
  • [2]BIM技术在某健康中心管线排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侯丹雪.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3]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光学部分)研究[D]. 李子沫.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基于BiLSTM的智能电视控制指令识别[D]. 郑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餐厨垃圾处理工程设计及调试运行研究[D]. 张磊.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6]基于QFD的轨道交通设计质量控制研究[D]. 孙晶. 湖北工业大学, 2019(10)
  • [7]DCS控制系统在无机硅生产企业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 翁涛.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8]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 [9]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D]. 郭磊贤. 清华大学, 2018(01)
  • [10]唐山夏官营220KV变电站选址综合评价研究[D]. 柯清华.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标签:;  ;  ;  

常用电气公式(十二)第10章防爆计算公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