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滇中地区构造系统研究

西昌-滇中地区构造系统研究

一、西昌—滇中地区构造体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付坤荣[1](2020)在《康滇裂谷充填序列关键层位定年、沉积地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认为康滇裂谷发育于扬子古陆西南部,是华南乃至全球新元古代裂谷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寒武纪基础地质研究中普遍关注的“热点”大地构造单元。为优化康滇裂谷充填序列年代地层对比框架,重塑构造古地理格局,揭示裂谷时空发育规律及其地球动力学环境,笔者综合运用同位素年代学、地层学、沉积地质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基础理论、方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样品测试和综合分析对康滇裂谷开展了年代地层学、沉积地质学、盆地构造等多学科、多维度的综合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1.川西甘洛地区苏雄组与开建桥组界线处获得苏雄组英安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802.0±7.0 Ma,表明苏雄组均属于青白口系上部。2.德昌地区之开建桥组划分为以陆源碎屑岩系为主的下段和以火山岩系为主的上段。首次获得上段底部熔结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778.7±6.2Ma,证实德昌地区开建桥组上段属于南华系,而下段则属青白口系。这一锆石U-Pb年龄为裂谷充填系跨区域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3.德昌盆地开建桥组和滇中盆地澄江组关键层段沉积相研究表明,辫状河沉积是盆地充填系的主体。这些辫状河沉积岩系中发育的大型斜层理位态野外实测结果及其玫瑰花图解证实,古流向(沉积物扩散方向)主体指向东,表明物源区处于裂谷之西,进一步论证了裂谷主体走向为南北向的认知。4.砂岩骨架颗粒成分统计结果表明,德昌地区开建桥组绝大多数样品点数据落在稳定克拉通或者稳定的基底区域,极少数样品落在再旋回造山区域,说明开建桥组地层物源主要来自稳定的克拉通或古老基底,而不是来自安第斯型岩浆弧。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同时期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讨论了康滇裂谷形成的板块构造环境。5.基于以上新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前人资料,论证了康滇裂谷的构造区划方案:自北而南划分成苏雄盆地、德昌盆地和滇中盆地三个伸展盆地,进而讨论、总结了康滇裂谷的时空发育特征和构造古地理演化阶段。

程强,寇小兵,黄绍槟,周永江[2](2004)在《中国红层的分布及地质环境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我国红层的分布特征及形成背景 ,将我国红层划分为西南地区红层、西北地区红层、中南、东南地区红层和其他地区 (西藏及华北的部分地区 )红层。重点研究了以川滇红层为代表的西南地区红层和以甘肃红层为代表的西北地区红层 ,研究了各个区域红层的地质构造特征、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环境特征等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根据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将研究区域的红层划分为四川盆地红层、西昌—滇中红层、滇西红层和甘肃红层

张欣[3](2019)在《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所形成的天然地理环境,为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储蓄和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使得这些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现代地震活动极其频繁,因此,以断裂活动性为主的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位于四川省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白鹤滩大型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第二个梯级电站,小江断裂中北段(巧家-东川段)作为该水电站库区内最大的活动断裂构造,相对于整个小江活动断裂带来说,其研究程度较低,但该区的地质环境背景复杂,新构造运动与现代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显然,系统深入的研究小江断裂中北段分布特征和活动性,揭示断裂活动触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并总结其致灾效应,对该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参考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实地的地质调查,利用相应的遥感解译、地球化学、显微构造学,年代学等技术手段,查明了小江断裂中北段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通过大量地质资料(以实地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性资料为主)、GPS实测地壳变形数据、室内分析测试结果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和GIS空间信息分析处理,详细、系统地研究了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以及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致灾效应,最终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受川滇菱形块体持续向东南方向侧向挤出的影响,小江断裂带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化,最终在巧家对岸的华弹镇附近与则木河断裂带贯通,使得原小江断裂带北端的巧家北至莲塘段被取代,而现今小江断裂带北段起点则在对岸华弹镇西侧与则木河断裂带的松新-华弹断裂顺接。(2)通过对巧家盆地详细的研究分析,对其形成演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巧家盆地迄今为止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拉分断陷和不对称断陷两个阶段,前者是则木河断裂带南端与以巧家北-莲塘段为小江断裂带北端共同作用下形成左旋拉分断陷区,而后者则是在则木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贯通顺接后,在西侧单向拉张应力作用下的产物。(3)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所取得的地壳变形新成果数据与实地地质地貌调查相结合,显示小江断裂中北段是第四纪以来活动显着的左旋走滑(兼具逆冲)断裂带,对地壳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研究区断裂带现今滑动速率的定量结果,这一结果也与地貌学观点得出的断裂带滑动速率大致吻合。(4)沿小江断裂中北段跨断层布设多条测氡剖面显示,剖面高氡脉冲异常值的大小与断裂带规模以及破碎程度呈正相关,以氡气脉冲峰背值比值(峰值/背景值)作为断裂带相对活动的判别标准表明,溜姑乡-老村子-大塘子一线的断裂相对活动性要高于其余地段。(5)温泉沟露头中断层泥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的统计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北段最近一次强烈活动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晚更新世,结合X-粉晶衍射测试结果以及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理论,对该露头及其附近区域出现的明显碳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初步认为碳化现象是表征断裂带发生粘滑(地震)运动的标志。(6)以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为界,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具明显的分区性,西侧的川滇菱形块体最大主应力迹线由北向南自北西向至今南北向偏转,其应力状态类型主要是以走滑型为主;东侧的华南块体最大主应力方向则相对稳定,主要以北西西向、北西向为主,应力状态类型则主要为走滑型和逆走滑型。在有历史记录以来,该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区内断裂构造格架关系密切,其强震大多集中在块体的边界活动断裂上,块体内部的断裂构造上多以中强震为主,且地震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表现出研究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7)小江断裂中北段与该区地质灾害的孕育与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断裂的粘滑运动(地震)释放巨大的能量,能够直接触发地质灾害;(2)断裂构造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使该区地形地貌格局发生了剧烈的改变,河流深切,高山峡谷地貌发育,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3)受断裂活动(粘滑、蠕滑)的影响,沿断裂带斜坡岩土体的变形、松动与破坏现象明显,稳定性较差,加之断裂带本身就是破碎和易风化的部位,更容易形成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在对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6大致灾效应,即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主动盘效应以及锁固段效应。

温泉[4](2015)在《西南彝族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南彝族的传统聚落与建筑具有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社会发展、民族迁徙和文化交融又展示出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彝学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民族历史、语言、社会等人文社科方面,而建筑学领域关于彝族聚落与建筑文化方面的系统论着还比较缺少。论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测绘整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查阅和参考了相关历史研究文献,归纳总结了西南彝族建筑的构成体系和文化技术特色,探索了西南彝族聚落的生成机制与发展演变规律,建构了彝族传统建筑研究的理论框架,这对民族建筑史学研究以及对地方建筑史的研究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民族聚落文化及环境保护也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研究首先在历史考证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与藏、羌居住形态相似性的比较证实了彝族的氐羌族系特征;探索了彝族的家支亲属制度、原始宗教信仰与以民族哲学思想对其建筑文化产生的影响;追溯了彝族聚落地理的历史空间分布,梳理了彝族在民族迁徙、政权建立等历史进程中的聚落演变;以及在与中原文化交流中的地域文化的演进与变迁。研究运用人文地理区系理论,在总结彝族聚居区的自然地理、方言、支系等诸多文化区划基础上,以聚落空间分布、聚落形态、建筑构筑形式作为依据建立了西南彝族建筑文化区系。通过比较揭示出文化区系“核心”区域的民族性,和“边缘区”的文化交融性规律,并归纳出西南地理空间下彝族建筑文化的山地性和流域性特征。研究通过聚落考古、人类学考察等方式总结了彝族传统聚落在不同历史和社会环境下的空间形态:游耕型聚落的分散型布局,农耕型聚落的紧凑型布局,家支制度下的组团式布局,杂姓聚落的多中心格局等等。特别探究了原始宗教信仰对彝族聚落活动的重要影响,表现为灵物崇拜下的聚落选址模式,空间领域界定,和宗教民俗活动影响下的仪式空间特征。在对彝族传统建筑的类型研究中,运用类型学和传统营造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归纳了以火塘、青棚和公房等建筑空间特征;分析了彝族建筑从独栋式向合院式的类型演化过程;详细分析了彝族传统建筑的构筑技术特色,总结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穿斗搧架、井干、邛笼的建筑文化技术特征,建构了彝族建筑的营造体系特征研究框架。通过田野调查梳理出彝族传统建筑营建活动的工匠技艺、人体计量方法,灵物崇拜下的材料选择加工和“吉祥时间观”下的建房习俗等,总结出民俗文化和地域环境影响下的彝族建筑营造特征。最后,研究总结了彝族建筑文化中聚落营建理念的生态人文价值,民族建造技术的科学文化价值和建筑演变规律的史学研究价值,并就彝族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得失做出总结与归纳,提出了文化生态保护、生土技术更新与地域创作的彝族建筑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宋昊[5](2014)在《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文中指出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前寒武纪地层中赋存的铜-铁矿床以矿床数量多、规模大、伴生多种金属等为特征,其中拉拉、大红山等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具有代表性,且铜铁金属资源量丰富,并伴生有Au-Mo-U-Ag-Co-REE等组分,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选题来源于由导师负责的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项目“西南地区主要成矿带铜铁金多金属找矿模型与勘查方法技术综合研究项目(12120113095500)”和中核集团委托的“西南地区深部地质过程与铀成矿作用研究”项目。论文以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拉拉、大红山、迤纳厂、岔河等铁铜多金属矿床作为研究重点,开展野外地质调研、室内分析测试及综合研究,深入系统地研究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区内岩浆岩成因及年代学、矿床地质特征、流体来源、成矿时代、矿床形成的区域构造演化等主要地质学及矿床学问题,探讨矿床的形成机理及成矿模式,总结了区域铜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通过本文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1)系统总结了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地层、构造、岩浆岩与区域地质演化;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的系统研究,提出拉拉矿区A型花岗岩形成于1657±15Ma的非造山伸展环境——板内裂谷构造环境,可能与地壳-岩石圈减薄及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元素地球化学指示辉长辉绿岩主要源于富集地幔,在上升过程中可能受到陆壳岩石圈的混染;随着具有富集地幔特征的岩浆通过底侵、上涌和强烈的结晶分异,形成本区A型花岗岩,认为本区存在辉长辉绿岩及A型花岗斑岩为代表的“双峰式”岩浆组合。(2)研究了矿床多金属组合特征及规律、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微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研究拉拉矿床Cu-Au-Mo-Co-Fe-U等多金属共生组合规律及成矿元素的赋存形态;将拉拉铜矿区的成矿过程划分为三个成矿期:火山沉积-岩浆热液期、热液流体成矿期、表生氧化期,对拉拉铜矿Cu-Fe-Au-Mo-U-Co等多金属成矿期次进行划分:Fe①-P(1期);Fe②-Co-Cu①(2期);Mo-Au-Cu②-U(3期)。(3)通过与典型IOCG矿床对比研究认为有较多相似之处。拉拉铜矿床、大红山铁铜矿床不仅规模大、意义重要,而且是研究区典型的两个IOCG矿床,且二者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从成矿与Fe-Cu多金属组合、Au-U-REE、岩浆岩、磁铁矿、断裂构造、褶皱、角砾岩、萤石化及矿体产状的关系可以总结出,拉拉、大红山、迤纳厂等矿床具有较为明显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的特征。(4)通过矿石矿物硫同位素、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显示矿床具有IOCG矿床的特征;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多种来源,可能局部为沉积来源-沉积改造成因,是后期热液交代叠加而形成。黄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床具有火山喷发沉积叠加后期热液的成矿特征,深部流体和浅部流体均对成矿有贡献,早期以火山-沉积作用为主,通过后期热液叠加作用而成矿。(5)根据硫-碳-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示踪研究、黄铜矿包裹体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结合Re-Os体系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探讨,表明地幔流体对拉拉、大红山矿床等矿床成矿具有重要意义,拉拉、大红山等矿床的成矿流体为浅部与深源岩浆水-地幔流体有关的混合来源;地幔流体在成矿过程中的参与,是本区形成(超)大型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条件。(6)通过黄铜矿Re-Os等时线年龄测得拉拉矿床、大红山矿床、岔河矿床等成矿年龄,拉拉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085±27Ma、大红山1083±45Ma、岔河矿床为1082±46Ma,三者成矿时代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矿床的成矿可能属于中元古代末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磁铁矿Re-Os同位素获得大红山矿床铁成矿年龄1325±170Ma,该年龄误差较大,可能代表了本区热液成因磁铁矿年龄,表明磁铁矿、磷灰石等主要在这一阶段富集成矿。通过对拉拉矿床内晶质铀矿较为系统的电子探针化学测年,确定铀的成矿年龄为824±15Ma,表明铀的形成晚于铁铜钼金等多金属的成矿作用,为新元古代的一期规模小但较为普遍的富集事件。(7)建立了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本区矿床成因较复杂,一般经历了原始矿源层形成以后各种作用下复杂的叠加改(再)造,矿床是多期次、多阶段、多种成矿作用相互叠加后在有利空间富集成矿;从区域演化特征来看,早元古代是拉拉式铜铁多金属成矿作用的预富集阶段,形成重要的矿源层,经过其后多次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而成矿,其中1.41.2Ga和1.11.0Ga是两次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作用,0.8Ga是区内IOCG矿床中的铀成矿阶段,多期次叠加成矿作用形成了铁-铜-金-铀-钼-钴-稀土多金属组合。(8)研究了成矿作用与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对研究区Columbia超大陆裂解、格林威尔运动及Rodinia超大陆拼合裂解事件进行了总结和研究。认为成矿作用至少可以分为前期预富集作用及两次大的成矿作用,以及若干小的成矿作用,其中两次大的成矿作用主要为早元古代成矿作用和中元古代成矿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成矿过程及成矿模式。提出早元古代末和中元古代是研究区IOCG矿床的主要成矿时代,铁铜矿的形成与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有关,而多金属矿床还与后期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和Grenville运动有密切关系。认为早元古代是本区铜铁等多金属成矿作用的预富集阶段,在早元古代末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形成了矿床的赋矿层位和矿源层,经过中元古代多次构造作用和热液叠加改造,形成了研究区主要的IOCG矿床,如大红山、拉拉等矿床。

邓明国[6](2007)在《新平大红山—元江撮科铜铁多金属成矿系列及成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本博士论文“新平大红山-元江撮科铜铁多金属成矿系列及成矿预测”是结合国土资源部“西南三江云南段有色金属基地勘查”所属的“云南元江撮科-新平地区铜铁矿评价”项目(编号:资(2006)003-04)的科研需要而选题。本文应用成矿系列理论及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在广泛收集区域地质矿产、物化探、遥感、科研、勘查资料和吸取前人成果和认识的基础上,从野外大量的观察研究入手,厘定了研究区三大成矿系列,并以第一成矿系列—与早元古代富钠质火山-沉积岩有关的变质铁、铜、金成矿系列—“大红山式”铁铜矿床为重点解剖对象,对早元古代大红山群的含矿性、岩石学、变质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地质研究;进行了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岩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和成矿规律等的系统研究工作;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遥感影像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在计算机及高新技术(GIS)支持下,对新平大红山—元江撮科铁铜多金属成矿带开展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获得了如下的主要成果:(1)确立了研究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其对成矿的控制。研究区所处的康滇地轴成矿带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历史,裂谷多旋回带来了成矿多旋回,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矿产。“大红山式”铁铜矿床产于陆缘海型初生拗拉槽中,裂谷作用造就了相对封闭还原的海盆地,与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在其深谷中沉积了大红山群,来自古陆核深部上地幔岩浆柱的物质侧向上涌,于拗拉槽中爆发火山活动,大红山火山岩型铁铜矿床即产于该拗拉槽的细碧角斑岩-陆屑-碳酸岩建造的富钠质熔岩与凝灰岩中,其火山岩属洋脊拉斑玄武岩,具有铁铜矿成矿专属性。(2)厘定了研究区的成矿系列。在时间上由与早元古代富钠质火山—沉积岩有关的变质铁、铜、金成矿系列→与中元古代(喷流沉积)沉积改造有关的浅变质铁、铜、稀土成矿系列→与中生代早期沉积—改造作用有关的铜矿成矿系列,全面揭示了各个成矿系列的矿床类型、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考虑3个成矿系列的典型代表,划分出大红山式和撮科式,落雪式和易门式以及晚三叠统砂砾岩中沉积-改造铜矿类型,并对其进行了解剖,为各个成矿系列的建立提供了实证研究。(3)重点研究了“大红山”式铁铜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铁铜矿与富钠火山岩密切相关,含矿围岩、矿体及次火山岩具有近似或相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矿床为与海底火山喷发作用有关的偏碱基性火山岩成矿系列;微量元素统计分析表明:矿石与围岩微量元素组合基本相同,说明二者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陡倾斜曲线和Eu的负异常,说明蚀变和变质已使原岩中的斜长石受到了强烈改造,Ce总体为弱负异常,(La/Sm)>1,具有洋中脊T型玄武岩特征,稀土总量普遍较低,且明显富集轻稀土,属轻稀土富集型。(4)对“大红山式”铁铜矿床成矿温度、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和成矿时代进行了系统研究。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2~370℃之间,可能存在两个成矿阶段:早期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90~330℃,盐度为16~32wt%,pH值为3.7~3.0,logfs2为-70.2,logfo2为-26.55,logfco2为3.3~1.5;晚期成矿阶段为160~250℃,盐度为13.8~45wt%,pH值为4.5~3.4,logfs2为-11.04,logfo2为-34.37,logfco2为4.63~3.9;铅同位素资料显示,成矿物质为不同源、不同环境、不同时间形成的混合铅;硫同位素分析表明,硫源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的还原作用,部分来自火山喷发作用从深部带来的地幔硫,是火山与海水两种来源的硫混合而成;从δ18OH20和δDH20值判断,本区成矿流体水的来源比较复杂,火山沉积成矿期介质水的来源主要为原生岩浆水,并受到一定程度海水的影响,后期的区域变质改造过程中,则逐渐演化成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效应的成矿流体。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从K/Ar同位素年龄看,主要集中在800Ma±20Ma,反映“大红山式”铜铁矿床后期变质改造的事件,代表了晋宁运动期间火山作用、变质作用及铀矿化的时间,也是大红山铜矿床的改造年龄。(5)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指导找矿预测。根据成矿系列阐述的矿床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时间上的演化规律,总结了大红山岩群寻找铁铜多金属矿床的5大控矿因素和8大成矿预测标志,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6)重点研究了“大红山式”铁铜矿床的地质-物化特征,建立了该类型矿床的成矿模式。利用多元成矿信息理论对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遥感地质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总结了研究区内“大红山式”铜铁矿床找矿勘查的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利用基于GIS的多元地学成矿信息对早元古代大红山群和昆阳群进行了找矿靶区定位预测,指出了找矿远景区,为矿山的找矿勘探指明了方向。

张永安[7](2010)在《滇中红层路堑边坡与路堤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安楚高速公路地区的滇中红层为研究对象,在广泛地质调研和工程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滇中红层的分布范围、地质环境特征、工程地质特性、岩体结构特征,同时通过大量岩样的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了红层的力学参数指标;并采用理论、数值分析方法对红层路堑边坡变形机理与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了红层软岩土石混合料作为路堤填料的工程性能,并对红层高填路堤的稳定性及变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红层路堤的稳定性和变形规律。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对滇中红层的分布、地质环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滇中红层区出露的地层有下禄丰群、侏罗系和白垩系,侏罗系地层分布最广,岩性主要为泥岩及泥质岩类,其次为砂岩,多呈薄一中厚层状互层产出,局部夹泥灰岩;区内经向构造发育,构造带及其影响带岩体破碎,边坡稳定性差,破坏规模大;工程区岩体风化强烈,受岩性控制,具明显的不均匀性,表现为隔层风化、槽状风化发育;岩体卸荷在硬岩集中地段发育较强烈,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孔隙水。(2)对滇中红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包括物质组成、岩体构造、风化及水岩作用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滇中红层软岩的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绢云母,有少量高岭石和绿泥石,矿物的微观结构呈不规则粒状和不规则片状叠聚体,泥岩的矿物成份和微观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亲水性强、透水性弱、遇水易软化、泥化、蠕变及易崩解等特性;同时滇中红层多为软岩与硬岩相间,呈互层状产出,层间结合力弱,受区域构造影响,岩层扭曲褶皱强烈,多为中高倾角,结构面发育,多有泥化现象;红层软岩抗风化能力弱,岩体差异风化明显,泥岩崩解剥落速度快;软岩在饱水条件下强度降低,泥化面及层间夹泥在饱水条件下强度极低。(3)全面系统的对红层岩石包括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进行了单轴压缩及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强度与变形试验,对红层的强度及变形特征有了充分的了解,并得到了不同红层岩石的粘聚力与摩擦角等指标;在不同条件下的抗剪断和抗摩擦试验,给出了这些岩石的抗剪断和抗摩擦强度方程,试验发现红层的变形规律满足弹—塑性的本构关系,并按照弹—塑性理论给出红层的本构关系。对红层软弱夹层及张开少充填、闭合无充填、薄层充填、厚层充填结构面进行了系统的抗剪试验,取得了红层不同类型结构面的强度与变形参数,同时也研究了水对结构面强度与变形的影响。通过对红层泥岩及软弱夹层的蠕变试验,掌握了其长期的强度与变形特征。(4)通过试验,研究了红层软岩土石混合料作为路基填料的性能,主要包括红层填料的级配特性、击实特性、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及蠕变特征等,比较清楚地掌握了红层软岩土石混合料作为路堤填料的工程性能。(5)根据红层边坡的特性和岩体结构特征,对红层边坡的结构面和结构体进行了分级研究,根据岩层倾向和边坡倾向的关系及岩性特点,对滇中红层坡体结构类型进行归纳分类,滇中红层路堑边坡可划分为顺层、反倾、斜交、覆盖层及破碎带边坡五个大类十一种破坏类型。红层岩质边坡的坡体结构和稳定性,主要受岩层面和构造结构面综合控制,红层顺层边坡的主要破坏机制分为顺层—滑移型、滑移—拉裂型和滑移—弯曲型三种;斜交红层边坡的破坏机理可分为阶梯状顺层滑塌、阶梯状顺节理滑塌和楔形体破坏三种类型;反倾边坡产生弯曲—倾倒破坏和沿构造节理面滑塌;覆盖层边坡主要为沿岩层交界面滑动及覆盖层内圆弧滑动;破碎带边坡主要产生圆弧滑动。(6)选取典型工点,分别采用工程地质分析方法、极限平衡法、有限差分方法、有限元强度系数折减法等分析了顺层、反倾红层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及变形机理;对红层斜交边坡楔形体破坏模式边坡在两组结构面摩擦角不同的情况下稳定性系数的极限平衡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红层边坡的防护加固措施,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加固建议。(7)研究了红层路堤各施工阶段及工后的稳定性、沉降变形及侧向位移等基本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也探讨了侧向变形对沉降的影响规律。

吴建勤[8](2015)在《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是西南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西南社会的民族分布、人口构成、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文化趋向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历史变革,深刻影响明清乃至近代的西南社会,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的移民历史就不得不关注明清时期。学界对如何保护和发展地区和民族文化的研究成果丰硕,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参考,但针对某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的文化遗留情况、相互之间差异及形成原因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尤其是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将同一个民族在不同背景和环境下进行文化留存方面的比较,探讨其变迁特点及原因的研究尚少。本文以西南地区的宣威可渡村、安顺九溪村、冕宁宏模乡、木里项脚乡、盐源长柏乡五个调查点为研究对象,进行民居、服饰、祖墓、祠堂等文化因子遗留的比较,探讨不同背景下文化留存变迁的特点及原因,有助弥补该领域研究的不足。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知识,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同时注重田野考察,以深化对明至清以来五个调查点在民居、服饰、祖墓、祠堂等文化因子文化变迁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共计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研究背景。首先,从整体上介绍明以来西南汉族移民的历史大背景,对五个调查点木里项脚乡、盐源长柏乡、冕宁宏模乡、宣威可渡村、安顺九溪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沿革、人口构成、经济生活及传统文化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三部分为田野调查的分析部分,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从历史发展轨迹、祖墓祠堂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民族关系五个方面对五个汉族文化孤岛进行探讨,分析当地汉族移民的文化遗留情况、与周边民族的文化融合情况以及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第四部分对五个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对文化孤岛的文化适应提出建议,并对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基于以上四个方面,构建明清西南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整体研究框架。本文选取祖墓、祠堂文化、民居、服饰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缘于田野调查时这四个方面的文化变迁较为显着,具有一定代表性。从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文化遗留的变迁看,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表征,不同区域之间的服饰特征差异明显,盐源、木里具有晚清时代服饰特征,冕宁、可渡、九溪具有明代服饰特征。此外,五个点在服装的形式、用色、遗留方面各具特色。在“汉多夷少”或“夷多汉少”的民族分布情况下,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和融合。木里、盐源汉族人口数量少处于弱势,服饰、民居更多借鉴周围民族的文化因子,呈现“异族”特征;可渡、冕宁、九溪则体现汉文化的兼容性和优势性。从五地汉族与少数民族民居的融合程度来看,滇东“一颗印”受少数民族民居影响较少,相反可渡彝族、回族采用“一颗印”;安顺屯堡民居与周围民族民居各自恪守;木里项脚、盐源长柏受当地民族影响以木楞房为主;盐源、木里坝区民居出现由木楞房体系向汉族民居体系过渡呈现混搭局面。五个调查点的文化融合呈现规律性:1)在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因子上呈现不平衡性和递减性。木里项脚、盐源长柏最多,冕宁宏模、宣威可渡次之,安顺九溪最少;2)地域性特征。坝区及经济发达地区,即“汉多夷少”之地,汉文化因子被民族大量借鉴,山区“夷多汉少”之地,少数民族因子被大量借鉴;3)复杂性特征。因为居住地民族成分复杂、地形复杂、交通闭塞,交融变得更为激烈;4)个性特征。汉族文化不简单是借鉴周围民族文化,而是在不断地冲突和调试中,使之本土化,但是无论怎样发展,汉文化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汉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今天华夏文明。汉族文化孤岛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以传统汉族文化作为“范本”,在此基础上嫁接其他文化,在冲突和调适的过程中实现外来文化本土化的一个过程,文化变迁的主导因素是人口的数量而非政治、经济因素。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文化遗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集体性移民是汉族文化孤岛形成的基础,周边环境促使汉族自我意识强化是文化孤岛文化遗留形成的内因,自然环境是客观条件,国家政策是外部政治条件,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汉族移民孤岛文化的留存。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文化变迁的特点及趋势,更为重要的是为后者提供一种理论支撑,文化孤岛遗留文化的形成,为我们提供如下案例:其一,孤岛文化作为一种移民文化,经历数百年的时间,在周边异质文化的挤压下,在吸收周边异质文化因子的同时又坚守和保护原发地文化的某些特质,自身产生新的变异,形成意义、构成更为多元化的“孤岛文化”,其在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坚守、保护、吸取和变异,为中国文化多元性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特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其二,文化孤岛汉族定居西南地区,部分汉族发生再次移居情形,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中出现“汉变夷、夷变汉”的现象,以及汉族与周围民族由于利益和经济关系呈现动态、复杂的民族关系,显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族学境界的流动性”,为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保护自己传统文化提供新的案例。其三,孤岛祖墓、祠堂及祭祖文化为我们展示儒家文化如何世俗化、生活化的历史过程,提供一个鲜活的具体案例。其四,作为汉族的一个亚文化群体,文化孤岛汉族的研究拓展了民族集团的研究范围。对文化孤岛汉族身份转型的研究展现了国家、地方和民间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为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特征、过程及机制提供案例。其五,西南地区五个汉族文化孤岛汉族与当地民族和谐相处,文化共赢的模式,为西北边疆的长治久安以及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提供一个理论支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陈剑[9](2019)在《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沉积特征与页岩气富集和保存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盐源盆地泥盆系下泥盆统被认为是页岩气潜力勘探层,但至今开展的石油勘探工作寥寥无几。因此,亟待开展黑色页岩沉积特征的理论研究与明确页岩气富集和保存条件的工作,从而为盐源盆地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有力准备。本文从野外地层剖面、钻井岩芯、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微观特征、沉积构造以及特征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做沉积特征分析,并建立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沉积模式;通过对岩口剖面做有机地球化学及矿物组成、孔隙及含气量特征测试,对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有机地化特征和储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本区的页岩气富集条件;通过盐源盆地构造单元划分、野外断层构造剖面、岩浆岩野外产状及室内分析、页岩埋藏深度,并配合主力生气期与构造活动和岩浆热事件活动时间的研究,对研究区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评价。从而最终确定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页岩气保存条件。对野外地层剖面、钻井岩芯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盐源盆地下泥盆统沉积相主要为滨岸相和浅海陆棚相。研究区下泥盆统黑色页岩古生物发育,见生物层和化石带;沉积构造发育一般,以层理构造为主;微观特征以草莓状黄铁矿为典型。通过古构造、古海平面和沉积环境研究得出:上扬子板块西部地区泥盆纪时地壳下降,进而发生大规模海侵,被动大陆边缘环境提供了泥盆系拉张环境下稳定的沉积环境;古构造上继承了志留纪以来已初步形成的东高西低的趋势和隆凹展布格局,沉积体系展布都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分析认为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的沉积模式是由被动大陆边缘-古海平面上升-古构造-缺氧环境等多因素综合控制下形成的。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和孔隙实验结果测试得到: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页岩气富集条件以缩头山组最好,坡松冲组次之,坡脚组最差。研究区的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31%,平均Ro为1.13%,有机质类型以Ⅱ1和Ⅱ2为主,富有机质页岩累计有效厚度超过100m。矿物组成和孔渗分析指示:富有机质页岩总脆性矿物平均含量远高于40%,矿物脆度均值为59.30%,非膨胀性粘土矿物含量均值高达97.89%,具有较高的后期改造能力;页岩孔隙度均值为2.51%,渗透率均值为0.053mD,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研究区缩头山组最大吸附气量为3.02m3/t,具有较高的吸附气量。通过盐源盆地构造单元划分、野外断层构造剖面、岩浆岩野外产状及室内分析、页岩埋藏深度,并配合主力生气期与构造活动和岩浆热事件活动时间的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下泥盆统页岩气保存条件总体相对较好。盆地下泥盆统烃源岩在中三叠世中期开始大量生排油,在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进入大量生排气阶段;盐源盆地边界断裂对页岩气的保存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盆地内部构造以宽缓褶皱为主,断裂相对不发育,发育的脆韧性断裂对页岩气的破坏较小;研究区内对页岩气评价可能产生影响的岩浆-热事件目前仅在盆地局部有所出露,因其规模不大,对研究区内的目的层页岩气形成和保存不会产生全局性的影响;研究区黑色页岩埋深以北西深,南东浅为特征,最大埋深5150m,处于有利埋深1500-4000m的区域广泛,为有利的页岩气埋深区。

俞方洁[10](2017)在《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横断山区包括川西高原、藏东和滇西地区。通过对上述地区典型遗址的层位关系、器物形态以及碳十四等数据的综合分析,首先构建起横断山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较为完整的时空框架,将旧石器文化分为三个区域类型,将新石器时代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确立了这一地区石器时代的考古编年体系。对比研究了这一地区与我国华北、欧洲、东南亚、南亚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认为旧石器时代三个区域类型分别与华北小石器文化、东南亚和平文化和旧大陆西侧莫斯特文化关系密切,新石器时代四个阶段与甘青地区、南亚东北部、东南沿海和东南亚亦有文化交流。尝试运用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引入环境考古学、人地关系、分子遗传学及语言学的方法论,以个案研究结合综合分析,深入剖析了横断山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的成因,复原了考古学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如何更好地展开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研究进行了新的探索。通过对这一区域的综合研究,认为横断山区作为人类起源地的可能性不大,它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现代人从非洲向东亚迁徙的重要通道。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横断山区石器工业处于南北技术的交汇地带,东北部受华北小石器技术直接影响,东南部与旧大陆西侧莫斯特工业密切相关,西部作为“和平文化技术丛”的发源地对我国华南、东南亚中石器时代石器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新石器时代,横断山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横断山区东北部(岷江上游、大渡河上游)受到了来自陕甘宁庙底沟类型的直接影响,这里发现了庙底沟类型的口沿内带凸棱钵、钝角底尖底瓶、双唇口式、退化重唇口式小口瓶和弧边三角纹、变体鸟纹彩陶等;第二阶段,横断山区北部(岷江上游、大渡河中上游和澜沧江上游)出土的马家窑类型典型器物如卷沿盆、高领罐、长颈壶和平行条纹、水波纹、草卉纹等彩陶片可看出甘青马家窑类型对该区域的直接影响。其中西北部(澜沧江上游)不仅受到马家窑文化影响,还与南亚西北部新石器文化存在文化交流。卡若文化用衬花手法表现的折线纹、回字纹、三角纹等陶器图案见于年代更早的梅尔伽赫文化。南亚西北部新石器文化还出土了卡若文化的穿孔石刀、骨笄、玉珠等。第三阶段,横断山区受到外部文化的影响较小,区域内部交流加强。第四阶段,东南沿海尤其是两广地区对横断山区南部(怒江中游、澜沧江下游以及金沙江中游)的新石器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有段石锛、磨制双肩石斧、有肩有段石锛、印纹陶等都可在这些区域的新石器文化中见到。通过磨制双肩石斧、偏刃小型石锛、尖尾斧、衬花刻印纹陶等文化因素可以发现怒江、澜沧江流域对南亚东北部、中南半岛缅甸、泰国西部新石器文化产生了影响。横断山区北部新石器文化中的庙底沟和马家窑文化因素可能与北方人口的南迁有关。全新世大暖期气候波动事件(降温)引起资源紧张,人群竞争加剧导致了人口持续南迁。藏东高原新石器文化出现的南亚西北部文化因素可能与交换贸易有关,为适应高原不稳定的生态环境,狩猎采集、物品交换成为农业经济必要补充,加之人群不定期的迁徙促使远距离商贸网络形成。横断山区南部(怒江中游、澜沧江下游)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经济落后,文化堆积瘠薄,人群不定期的迁徙导致了文化扩散。

二、西昌—滇中地区构造体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昌—滇中地区构造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康滇裂谷充填序列关键层位定年、沉积地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和科学问题
        1.1.1 研究现状
        1.1.2 存在问题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工作量
    1.4 取得的新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
    2.1 研究区的位置与交通
    2.2 裂谷基底的地层组成与变形变质特征
        2.2.1 地层序列与岩石组合
        2.2.2 区域构造与变形变质特征
    2.3 裂谷充填系
        2.3.1 地层单元与岩石组合
        2.3.2 区域断裂
        2.3.3 区域岩浆活动
    2.4 后裂谷地层序列
        2.4.1 震旦系
        2.4.2 寒武系及其以后地层
    2.5 区域地质演化史
        2.5.1 基底形成阶段
        2.5.2 盖层发育阶段
        2.5.3 陆内改造阶段
第3章 关键层位定年与年代地层框架的优化
    3.1 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
        3.1.1 川西南地区
        3.1.2 滇中及滇东地区
    3.2 样品处理与实验方法
    3.3 苏雄组顶部火山岩定年及其地层学意义
        3.3.1 地层序列与采样位置
        3.3.2 样品岩性与锆石特征
        3.3.3 测年结果与分析处理
        3.3.4 区域地层学意义
    3.4 开建桥组上、下段界限年龄的标定及其区域地层学意义
        3.4.1 地层序列与采样位置
        3.4.2 样品岩性与锆石矿物学特征
        3.4.3 测年结果与分析、处理
        3.4.4 地层学意义
    3.5 裂谷充填系地层划分对比框架的优化
第4章 关键层段沉积地质学特征
    4.1 典型剖面的地层序列与沉积相序
        4.1.1 康滇裂谷的构造区划
        4.1.2 德昌盆地开建桥组地层序列与沉积相
        4.1.3 滇中盆地澄江组地层序列与沉积相
    4.2 开建桥组关键层段沉积相与古流向分析
        4.2.1 关键层段的选择
        4.2.2 沉积相与沉积相序列
        4.2.3 古流向的确定及沉积物扩散样式分析
    4.3 滇中典型地区澄江组关键层段沉积相与古流向分析
        4.3.1 关键层段的选择
        4.3.2 沉积相与沉积相序列
        4.3.3 古流向的确定及沉积物扩散样式分析
    4.4 康滇裂谷盆地结构与空间发育特征
第5章 盆地原型与构造古地理格局
    5.1 裂谷充填碎屑岩系碎屑岩骨架颗粒特征
        5.1.1 砂岩骨架颗粒成分特征
        5.1.2 骨架颗粒统计结果分析及其对物源区属性的指示意义
    5.2 伴生火山岩的地化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5.2.1 火山岩类型
        5.2.2 构造环境分析
    5.3 原型盆地分析与讨论
    5.4 康滇裂谷盆地时空演化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中国红层的分布及地质环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中国红层形成地质历史背景及分布
    1.1 中国红层形成的地质历史背景
        1.1.1 三叠纪
        1.1.2 侏罗纪
        1.1.3 白垩纪
        1.1.4 第三纪
        (1) 西北地区的大中型山间盆地:
        (2) 东南和中南地区的中小型山间盆地:
    1.2 我国红层的分布及定义
2 红层软岩地区地质环境特性
    2.1 四川盆地红层
    2.2 西昌—滇中红层
    2.3 滇西红层
    2.4 甘肃红层
3 结论及建议

(3)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构造活动性研究现状
        1.2.2 活动断裂致灾效应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2.1.2 区域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2.1.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2.2.1 地貌
        2.2.2 地层
        2.2.3 断裂构造特征
第3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基本特征
    3.1 小江断裂中北段几何学特征
    3.2 分段特征
        3.2.1 巧家县城-蒙姑乡段
        3.2.2 格勒村-达朵村段
        3.2.3 东川盆地西缘段
    3.3 小江断裂中北段断裂碳化带发育分布特征
    3.4 断陷盆地特征及形成演化
        3.4.1 巧家断陷盆地
        3.4.2 东川断陷盆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特征
    4.1 断裂带水系山脊扭错特征
        4.1.1 水系扭错特征
        4.1.2 山脊扭错特征
    4.2 断裂带滑动速率研究
        4.2.1 小江断裂中北段长期平均滑动速率
        4.2.2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滑动速率
    4.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球化学异常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3.1 测氡原理与方法
        4.3.2 测线布置
        4.3.3 测量结果与分析
        4.3.4 测氡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评价
    4.4 断层带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4.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4.4.2 石英微形貌观测结果与讨论
    4.5 断裂带粘滑高温碳化异常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5.1 碳质来源
        4.5.2 成因机制
        4.5.3 构造意义
    4.6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4.7 小江断裂中北段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4.7.1 地震带划分
        4.7.2 强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3 弱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4 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区应力-形变场模拟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反演参数取值
    5.2 区域应力-形变场基本特征模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及其致灾机制
    6.1 概述
    6.2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6.2.1 滑坡分布规律
        6.2.2 泥石流分布规律
    6.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6.3.1 滑坡发育特征
        6.3.2 泥石流发育特征
    6.4 1733年东川Ms7.8地震震害调查
    6.5 小江断裂中北段致灾效应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7.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7.2 基于AHP-CF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2.1 评价单元的确定
        7.2.2 评价原理和方法
        7.2.3 计算各指标确定性系数
        7.2.4 计算各因子权重
        7.2.5 计算各因子确定性权
        7.2.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西南彝族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主题及范围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主题的界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社会科学学科关于彝族人文历史的研究
        1.2.2 建筑学领域对彝族聚落与建筑的研究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探新
2 彝族建筑的人文历史背景
    2.1 彝族建筑文化的民族学背景
        2.1.1 民族渊源与氐羌文化特征
        2.1.2 家支制度与原始宗教信仰
        2.1.3 民族审美与独特民风民俗
        2.1.4 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表现
    2.2 彝族聚居区的历史发展背景
        2.2.1 神话传说反映的居住形式演化
        2.2.2 部落迁徙融合与古聚居区拓展
        2.2.3 南诏势力的兴起与古代城建活动
        2.2.4 民族交流融合与地域文化变迁
    2.3 小结
3 西南彝族建筑文化区划
    3.1 彝族建筑文化区划背景
        3.1.1 文化区划理论的引入
        3.1.2 彝族建筑文化区划依据
    3.2 彝族建筑文化区划类型
        3.2.1 凉山系——彝风浓郁,搧架独韵
        3.2.2 乌蒙系——汉彝交融,版筑合院
        3.2.3 红河系——山地稻作,生态邛笼
        3.2.4 滇西北系——原生文化,井干犹存
    3.3 彝族建筑文化区的规律特征
        3.3.1 核心和边缘的文化特性
        3.3.2 文化区系的地理空间关联
    3.4 小结
4 彝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4.1 生产方式与聚落类型
        4.2.1 临时散居的游耕聚落
        4.2.2 紧凑节地的农耕聚落
        4.2.3 节庆交易的商业聚落
    4.2 社会组织与聚落结构
        4.2.1 家支组织下的组团形态
        4.2.2 阶级制度下的空间层次
        4.2.3 安全防卫下的防御体系
    4.3 文化习俗与聚落形态
        4.3.1 灵物崇拜下的环境意向
        4.3.2 宗教仪式中的空间结构
        4.3.3 民族交融下的形态变迁
    4.4 小结
5 彝族传统建筑类型
    5.1 民俗文化与建筑类型
        5.1.1 以火塘为核心的住宅
        5.1.2 承载节庆活动的青棚
        5.1.3 展现原始婚俗的公房
        5.1.4 家神居所的宗教建筑
        5.1.5 权利象征的土司建筑
    5.2 建筑型制类型及演化
        5.2.1 外向开放的独栋式
        5.2.2 封闭防卫的碉院式
        5.2.3 类型丰富的合院式
        5.2.4 建筑形制类型演化
    5.3 小结
6 彝族建筑构筑体系及营建技术
    6.1 彝族建筑的构筑体系
        6.1.1 穿斗搧架式结构
        6.1.2 邛笼土掌房结构
        6.1.3 井干板屋结构
        6.1.4 复合构筑形式
    6.2 彝族建筑的装饰技术
        6.2.1 尚黑传统与建筑色彩
        6.2.2 民风信仰与细部装饰
        6.2.3 匠意民俗与室内装修
    6.3 彝族建筑的营建技术与习俗
        6.3.1 工匠民族构成与房屋计量方法
        6.3.2 材料的“神性赋予”与选择加工
        6.3.3“吉祥时间观”下的建房习俗
    6.4 小结
7 彝族建筑文化的价值与传承
    7.1 彝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价值
        7.1.1 聚落营建理念的生态人文价值
        7.1.2 建筑营造技术的科学文化价值
        7.1.3 建筑演变规律的史学研究价值
    7.2 彝族建筑的现实困境与传承范式
        7.2.1 聚居环境的剧烈变迁与“文化生态”保护
        7.2.2 建造技术的落后现状与生土技术更新
        7.2.3 民族特色的缺失与基于文化内涵的地域创作
    7.3 结语
8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5)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2.1 IOCG 矿床的概念及研究范畴
        1.2.2 国外 IOCG 研究现状
        1.2.3 中国 IOCG 研究现状及意义
        1.2.4 扬子地块西南缘下元古界铜铁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及方案
        1.3.4 技术路线
        1.3.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成矿地质条件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地层及含矿岩系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1.4 变质岩
        2.1.5 区域矿产
    2.2 主要矿床地质特征
        2.2.1 拉拉矿床
        2.2.2 大红山矿床
        2.2.3 岔河铜多金属矿床
        2.2.4 迤纳厂稀土铁铜矿床
        2.2.5 小结
第3章 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
    3.1 原岩恢复及地层沉积环境
        3.1.1 变质岩原岩恢复
        3.1.2 地层沉积环境
    3.2 构造环境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3.2.1 基性侵入岩
        3.2.2 酸性侵入岩
    3.3 岩浆岩时代
        3.3.1 分析方法
        3.3.2 锆石微量元素
        3.3.3 锆石年龄
    3.4 讨论
        3.4.1 年代学意义
        3.4.2 区域构造背景指示意义
        3.4.3 双峰式岩浆岩的意义
第4章 成矿年代学研究
    4.1 硫化物铼锇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
    4.2 拉拉矿床铼锇成矿年代
        4.2.1 测试结果
        4.2.2 成矿物质来源指示
    4.3 大红山及岔河矿床铼锇成矿年代
        4.3.1 黄铜矿 Re-Os 同位素年龄
        4.3.2 磁铁矿 Re-Os 同位素年龄及意义
    4.4 矿床中铀的成矿年代
    4.5 区内其他矿床成矿年代
    4.6 讨论及小结
        4.6.1 年龄数据的甄别
        4.6.2 成矿年龄探讨
        4.6.3 小结
第5章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物源示踪
    5.1 矿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5.1.1 黄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1.2 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磁铁矿矿物学特征
    5.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
        5.2.1 方解石稀土元素特征
        5.2.2 黄铜矿稀土元素特征
        5.2.3 黄铁矿稀土元素特征
    5.3 成矿流体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5.3.1 碳、氧同位素研究
        5.3.2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5.3.3 稀有气体同位素
    5.4 小结
第6章 前寒武纪地质事件与成矿作用
    6.1 成矿地质事件及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
        6.1.1 前寒武纪区域重大地质事件概述
        6.1.2 早元古代末地质事件
        6.1.3 中元古代末地质事件
        6.1.4 新元古代地质事件
    6.2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6.2.1 矿床特征及控矿作用
        6.2.2 矿床类型
        6.2.3 讨论
    6.3 成矿模式
        6.3.1 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6.3.2 区域成矿过程及成矿模式
    6.4 小结及讨论
结论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图版(野外典型照片)
    Ⅱ 图版(流体包裹体照片)
    Ⅲ 附表(已有年代学数据统计)

(6)新平大红山—元江撮科铜铁多金属成矿系列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大红山矿床发现简史及研究现状
        1.2.1 大红山矿床发现简史
        1.2.2 大红山矿床研究现状
    1.3 论文工作阶段及完成工作量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成矿系列与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述评
    2.1 成矿系列理论研究述评
        2.1.1 成矿系列的概念
        2.1.2 成矿系列理论研究现状
        2.1.3 成矿系列的基本特征
        2.1.4 成矿系列的分类与命名
        2.1.5 成矿系列的研究方法
        2.1.6 成矿系列研究展望
    2.2 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2.2.1 成矿预测理论
        2.2.2 成矿预测方法
        2.2.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矿产资源预测中的应用
        2.2.4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理论和方法
第三章 区域成矿背景
    3.1 区域地质背景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3.2.1 布格重力异常
        3.2.2 剩余重力异常
        3.2.3 航空磁测异常
    3.3 遥感影像特征
    3.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3.4.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4.2 水系沉积物背景值特征
        3.4.3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
        3.4.4 区域地球化学分区
        3.4.5 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第四章 成矿系列
    4.1 矿产分布特点
    4.2 成矿系列划分
    4.3 各成矿系列的主要特征
        4.3.1 与早元古代富钠质火山—沉积岩有关的变质铁、铜、金成矿系列
        4.3.2 与中元古代(喷流沉积与)沉积改造有关的浅变质铁、铜、稀土成矿系列
        4.3.3 与中生代早期沉积—改造有关的铜矿成矿系列
    4.4 成矿系列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矿化分带
第五章 典型矿床—大红山铁铜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5.1 矿区地质概况
        5.1.1 地层
        5.1.2 构造
        5.1.3 岩浆岩
    5.2 矿床地质特征
    5.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5.3.1 容矿岩石化学特征
        5.3.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3.5 成矿物化环境
        5.3.6 大红山群变质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5.4 矿床的形成作用
        5.4.1 海底富钠质火山喷发—沉积作用
        5.4.2 次火山气液交代(充填)作用
        5.4.3 区域变质改造作用
    5.5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第六章 成矿预测
    6.1 控矿因素和成矿预测标志
        6.1.1 控矿因素
        6.1.2 成矿预测标志
        6.1.3 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6.1.4 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6.2 基于GIS的早元古界大红山群区域成矿预测
    6.3 找矿远景区地质、物化探及遥感特征
        6.3.1 元江撮科靶区预测
        6.3.2 底巴都找矿远景区
        6.3.3 东么找矿远景区
        6.3.4 曼蚌找矿远景区
    6.4 基于GIS的昆阳群分布区铜矿远景预测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7)滇中红层路堑边坡与路堤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概况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综述
        1.2.2 红层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1.2.3 红层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护加固研究现状
        1.2.4 红层软岩路堤填筑技术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及其研究意义
    1.4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滇中红层地区地质环境特征
    2.1 滇中红层分布范围及地层岩性特征
    2.2 红层形成的地质历史背景
        2.2.1 红层形成的条件
        2.2.2 滇中地区红层形成的历史背景
    2.3 地形地貌
    2.4 水文气象特征
    2.5 物理地质现象
        2.5.1 岩体风化
        2.5.2 岩体卸荷
        2.5.3 滑坡
    2.6 水文地质条件
    2.7 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2.7.1 构造单元划分
        2.7.2 深、大断裂及其活动性
    2.8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滇中红层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3.1 滇中红层的物质组成
        3.1.1 红层岩体矿物成分
        3.1.2 红层粘土矿物成分
        3.1.3 红层化学成分
        3.1.4 红层泥岩微观结构
    3.2 滇中红层构造特征
    3.3 红层软岩风化特征
    3.4 红层软岩水岩作用特征
        3.4.1 水化(膨胀)
        3.4.2 失水崩解
        3.4.3 溶解、溶蚀
        3.4.4 结构面遇水软化
        3.4.5 岩体遇水软化
    3.5 滇中红层地区公路修筑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红层及其路堤填料的强度与变形特征研究
    4.1 采样工点概况及岩样描述
        4.1.1 采样工点概况
        4.1.2 岩样的物理指标
    4.2 单轴应力状态下红层的强度与变形特征
        4.2.1 试验方法
        4.2.2 试验结果
    4.3 三轴压缩下红层的强度与变形特征
        4.3.1 试验方法
        4.3.2 试验结果
        4.3.3 试验结果分析
    4.4 剪切条件下红层的强度与变形特征
        4.4.1 直剪试验设备及方法
        4.4.2 红层的直剪试验结果
    4.5 红层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和变形特征
        4.5.1 红层软弱夹层的抗剪强度和变形特征
        4.5.2 红层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和变形特征
        4.5.3 水对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影响
    4.6 红层的流变性质研究
        4.6.1 红层软弱夹层剪切蠕变试验分析
        4.6.2 红层泥岩的剪切蠕变试验分析
    4.7 红层软岩路堤填料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4.7.1 填料的级配特性
        4.7.2 填料的密度特性
        4.7.3 填料的抗剪强度特性
        4.7.4 填料的变形特性
        4.7.5 填料的蠕变特性试验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层边坡岩体结构特征与变形失稳机理
    5.1 红层软岩结构面类型及特征
        5.1.1 红层软岩结构面类型
        5.1.2 红层软岩结构面特征
        5.1.3 红层软岩边坡结构面分级
    5.2 红层边坡岩体结构类型划分
        5.2.1 红层边坡岩体结构划分依据
        5.2.2 根据地质构造和岩性组合特征的岩体结构类型划分
        5.2.3 根据红层主要结构面与公路路线的关系划分
    5.3 安楚高速公路红层挖方失稳边坡调查统计
    5.4 滇中红层边坡岩体结构类型与边坡失稳机理
        5.4.1 滇中红层边坡岩体结构类型
        5.4.2 滇中红层边坡的破坏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滇中红层路堑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
    6.1 红层顺向缓倾切层边坡稳定性分析
        6.1.1 红层顺向缓倾切层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
        6.1.2 FLAC~(3D)有限差分法数值分析
        6.1.3 极限平衡法稳定性分析
        6.1.4 强度系数折减法稳定性分析
        6.1.5 防护加固措施及加固效果
    6.2 红层顺向陡倾角边坡稳定性分析
        6.2.1 红层顺向陡倾角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
        6.2.2 FLAC~(3D)有限差分法数值分析
        6.2.3 极限平衡法稳定性分析
        6.2.4 强度系数折减法稳定性分析
        6.2.5 防护加固措施及效果
    6.3 红层反倾边坡稳定性分析
        6.3.1 红层反倾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
        6.3.2 有限差分法数值分析
        6.3.4 强度系数折减法稳定性分析
        6.3.5 防护与加固技术
    6.4 红层斜交边坡稳定性分析
        6.4.1 赤平投影法稳定性分析
        6.4.2 极限平衡分析法
        6.4.3 防护加固技术及效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红层路堤稳定性与变形研究
    7.1 概述
    7.2 红层路堤稳定性分析
        7.2.1 水平地基上路堤稳定性分析
        7.2.2 倾斜地基上路堤稳定性分析
    7.3 红层路堤沉降变形特征有限元分析
        7.3.1 水平地基上路堤沉降变形特征
        7.3.2 倾斜地基上路堤沉降变形特征
    7.4 路堤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7.5 路堤沉降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7.6 路堤侧向变形规律研究
        7.6.1 地基的侧向变形规律
        7.6.2 路堤的侧向变形规律
        7.6.3 路堤侧向变形对沉降的影响
    7.7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8)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相关界定及理论框架
    四、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明清西南地区汉族移民历史背景与分布状况
    第一节 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历史背景及分布
        一、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
        二、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分布
    第二节 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及分布
        一、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
        二、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
    第一节 滇东地区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宜威可渡村为例
        一、宣威可渡村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宣威可渡村的社会形态
    第二节 黔中地区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安顺九溪村为例
        一、安顺九溪村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安顺九溪村的社会形态
    第三节 川西南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冕宁宏模乡、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为例
        一、冕宁宏模乡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冕宁宏模乡的社会形态
        三、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四、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的社会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个区域五个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三个区域五个汉族移民文化孤岛历史发展轨迹对比
        一、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来源地特点
        二、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时间的对比
    第二节 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文化遗留情况对比
        一、三个区域祖墓、祠堂方面的对比
        二、三个区域汉族服饰方面的对比
        三、三个区域汉式民居方面的对比
        四、三个区域服饰、民居融合方面的对比
        五、三个区域民族关系研究
    第三节 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明清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原因
    第一节 集体性迁移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基础原因
    第二节 周边环境促使汉族自我意识强化是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内部原因
        一、周围关系紧张时,汉族恪守族群符号,彰显汉文化优势
        二、周围关系缓和时,汉族积极向少数民族学习,对周围民族形成辐射
    第三节 自然社会环境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客观条件
        一、自然环境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客观原因
        二、交通状况是孤岛文化留存的辅助原因
    第四节 政府政策是孤岛文化留存的政治条件
        一、政府政策是孤岛文化留存的政治条件
        二、国家政策对汉族与周边民族互渗和交融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总体认识
        (一) 外来文化“本土化”是孤岛文化显着特征
        (二) 汉文化在多元文化中处于主流地位
    二、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思考与启发
        (一) 文化孤岛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考
        (二) 文化孤岛类型的思考
    三、孤岛文化研究对历史移民地理和民族地理构建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类
    二、现代文献类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沉积特征与页岩气富集和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黑色页岩沉积模式研究现状
        1.2.2 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1.6 获得的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盐源盆地地理位置
    2.2 盐源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2.1 盐源盆地构造位置
        2.2.2 盐源盆地构造演化
        2.2.3 盐源盆地地层概况
第3章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沉积特征
    3.1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剖面特征
        3.1.1 盐边县格萨拉乡岩口村下泥盆统实测地层剖面特征
        3.1.2 盐边县温泉乡野麻地村盐地1 井剖面特征
    3.2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沉积特征
        3.2.1 岩性特征
        3.2.2 古生物特征
        3.2.3 典型矿物特征
    3.3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沉积相
        3.3.1 滨岸相
        3.3.2 浅海陆棚相
    3.4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沉积模式
        3.4.1 黑色页岩形成条件
        3.4.2 黑色页岩沉积模式
第4章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页岩气富集条件
    4.1 页岩气富集因素
    4.2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有机地化特征
        4.2.1 黑色页岩有机质丰度
        4.2.2 黑色页岩有机质类型
        4.2.3 黑色页岩有机质成熟度
        4.2.4 黑色页岩有效厚度
    4.3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储层特征
        4.3.1 黑色页岩岩石学特征
        4.3.2 黑色页岩物性特征
        4.3.3 黑色页岩含气量特征
    4.4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页岩气富集条件初步评价
        4.4.1 黑色页岩生烃潜力初步评价
        4.4.2 黑色页岩储层特征初步评价
第5章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页岩气保存条件
    5.1 盐源盆地构造单元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5.1.1 盐源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5.1.2 盐源盆地构造单元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5.2 盐源盆地断裂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5.2.1 盐源盆地北边界断裂构造特征
        5.2.2 盐源盆地南东边界断裂构造特征
        5.2.3 盐源盆地断裂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5.3 岩浆热事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5.3.1 印支期前岩浆热事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5.3.2 印支-喜马拉雅期岩浆热事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5.4 盐源盆地主力生气期与构造和热事件活动的匹配关系
        5.4.1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烃源岩排烃史
        5.4.2 主力生气期与构造和热事件活动的匹配关系
    5.5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埋藏深度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观察
    第一节 作为人类起源地的思考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存研究
    第三节 与外部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第二章 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
    第一节 岷江上游流域
    第二节 大渡河流域
    第三节 金沙江流域
    第四节 澜沧江流域
    第五节 怒江流域
    第六节 总分期与绝对年代
第三章 横断山区与周边新石器文化联系
    第一节 与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文化联系
    第二节 与南亚次大陆新石器文化联系
    第三节 与东南沿海、东南亚新石器文化联系
    第四节 横断山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
第四章 横断山区区域文化成因分析
    第一节 环境与文化变迁
    第二节 基因、语言与人群迁徙
    第三节 生业模式与文化发展
    第四节 文化传播路线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说明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西昌—滇中地区构造体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康滇裂谷充填序列关键层位定年、沉积地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付坤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2]中国红层的分布及地质环境特征[J]. 程强,寇小兵,黄绍槟,周永江. 工程地质学报, 2004(01)
  • [3]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D]. 张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4]西南彝族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 温泉. 重庆大学, 2015(07)
  • [5]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D]. 宋昊.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6]新平大红山—元江撮科铜铁多金属成矿系列及成矿预测[D]. 邓明国.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
  • [7]滇中红层路堑边坡与路堤稳定性研究[D]. 张永安.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8)
  • [8]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D]. 吴建勤. 西南大学, 2015(01)
  • [9]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沉积特征与页岩气富集和保存条件研究[D]. 陈剑.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研究[D]. 俞方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  ;  ;  ;  

西昌-滇中地区构造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