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Ⅰ型冻干疫苗免疫卵与非免疫卵滴度测定比较试验

新城疫Ⅰ型冻干疫苗免疫卵与非免疫卵滴度测定比较试验

一、免疫蛋和非免疫蛋对鸡新城疫Ⅰ系冻干苗效价测定的比较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田丽娜[1](2021)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优化及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所引发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禽流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不仅能够感染鸡、鸭、鹅、雁等禽类,而且能够感染猪、马以及人类,甚至造成感染者死亡,控制禽流感已经成为人类公共卫生事业的一个共同的艰巨任务。目前世界各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有两种不同的策略,一种是以扑杀为主,严格控制疫苗的使用或完全不支持疫苗免疫;另一种观点是采取疫苗免疫和扑杀相结合的策略,我国采取的是疫苗免疫结合扑杀的策略。自2004年使用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进行强制免疫后,我国的禽流感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2013年以来H7N9亚型禽流感的发生给我国养禽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尤其是2016年底H7N9亚型禽流感变异为高致病性,给养殖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重组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对防控我国H5、H7亚型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养殖场疫苗选择不当、免疫程序制定不合理等因素,禽流感仍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在现地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选择重组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为候选疫苗,开展了禽流感疫苗现地免疫效果评价、免疫程序优化和应用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禽流感的病原学调查中,对2015-2017年东北三省10个养殖场、重点散养户和部分活禽交易市场采集到的鸡喉腔和泄殖腔棉拭子以及疑似禽流感鸡组织脏器进行病原检测。2216份样品H5亚型荧光定量RT-PCR检测均为阴性,3041份样品H7亚型检出2份阳性样本,2661份样品H9亚型检出12份阳性样本。对检测到的2株H7亚型AIV阳性样本序列测定及分析发现,这2株H7亚型AIV的HA基因裂解位点具有-ARTAR*G-序列,具有NST/NVT/NSS/NGS等潜在糖基化位点;NA基因与达菲耐药相关位点和内部基因中PB2、NS、M和PA等基因的毒力和耐药性相关基因序列均未发生突变,其结果符合高致病性AIV特征。(2)现地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调查和抗体水平监测显示,本实验监测的10家养殖场只使用了灭活疫苗免疫,开产前进行4次免疫,分别是15、45、70和110日龄左右,开产后每隔3个月灭活疫苗免疫1次。禽流感抗体水平监测表明,H5、H7和H9亚型禽流感抗体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0.31%-97.72%,90.97%-96.48%和81.51%-97.88%,均达到《动物疫病免疫监测方案》要求的免疫合格率。结合国家禽流感的监测数据,在免疫次数较多且免疫抗体合格率较高的情况下,各亚型禽流感仍然有零星散发,说明现地生产中的免疫仍然存在漏洞。(3)禽流感免疫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根据10个养殖场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的数据,对比分析了鸡群禽流感免疫状况的抗体水平、离散度和界差率(Q)之间的关系。根据国家禽流感免疫标准,免疫抗体大于4log2时判定为合格,群体抗体合格率大于70%时为群体免疫合格,离散度<20%判定为合格。这两项指标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鸡群的免疫水平,但存在一定的误差,而界差率(Q)对于指导现地生产更有意义。当Q≥50%时,禽群健康状态相对稳定,对蛋鸡而言,当Q≥100%时,不仅鸡群健康状态稳定,且对产蛋影响相比较小,即使由于某种因素导致的产蛋下降,其恢复也较快;而当Q<50%时,禽群健康状态极不稳定,提示应及时进行相应疫苗免疫。界差率的评价指标与其他指标相比能比较全面的反映鸡群免疫水平及在该免疫水平下鸡群整体健康状态,对适时掌握鸡群禽流感免疫状态和免疫时机意义重大。(4)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优化,主要包括疫苗免疫次数、首免日龄和疫苗联合应用的优化。结果表明,在免疫次数方面,灭活疫苗在蛋鸡开产前免疫3次效果最优;在首免日龄方面,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在7、10和14日龄差异不明显,但结合新城疫的免疫程序,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的最佳免疫日龄是7日龄,重组AIV(H5+H7)二价灭活疫苗的最优首免日龄是10日龄;联合免疫实验中,发现前期的免疫中,先使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再使用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先用灭活疫苗再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加强免疫,产蛋期分别使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加强免疫,抗体水平差异不大,但产蛋期合理使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可以减轻疫苗免疫对鸡群产蛋率的影响。(5)将优化后的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应用于临床,普遍采用灭活疫苗在10日龄首免,40日龄二免,110日龄第三次免疫后监测结果表明,蛋鸡开产前3次免疫能获得较高的抗体水平。蛋鸡开产后无论使用灭活疫苗免疫还是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免疫均能起到有效的加强免疫效果,抗体合格率为100%,抗体离散度<20%,界差率≥100%,鸡群健康状态稳定,生产性能良好,但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免疫对产蛋率的影响小于灭活疫苗,推荐产蛋高峰时使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免疫。总之,本文通过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免疫程序调查和抗体水平监测,发现了疫苗现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鸡群体禽流感免疫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疫苗质量的检测、现地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等优化了禽流感疫苗的免疫程序,应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将为养殖场制定科学合理的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确保疫苗在现地中的免疫效果提供科学的指导。

洪琴[2](2011)在《鸡痘免疫增强型核酸疫苗构建及免疫评价》文中认为本实验将疑似“混合型”鸡痘的病料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皮肤、气管和喉头病料的细胞胞浆内嗜酸性染色的A型包涵体。病原分离鉴定表明,病毒能在10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形成典型的痘斑,并在CEF上形成鸡痘病毒典型病变。据GenBank发表的FPV美国标准强毒株基因序列,利用Oligo 6.0和Primer 5.0软件设计1对扩增4b core蛋白基因引物,通过PCR扩增测序及动物回归试验证明所分离的病毒是鸡痘病毒(FPV),命名为HH2008。本实验根据Afonso等人已发表的FPV核苷酸全序列(AF198100),针对FPV140上下游设计了1对引物,PCR扩增出FPV140完整的开放阅读框,进行亚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ENV,表达蛋白大小约为42 ku。制备兔抗ENV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可达到218,Westernblot检测发现多抗血清特异性好,可通过ELISA鉴定鸡痘病毒。本试验将FPV ORF140基因亚克隆至pVAX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ENV。利用一段编码(G4S)3多肽的碱基Linker将ChIFN-γ分别与FPV ENV基因进行连接,成功构建pVAX-ENV-IFN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pVAX-ENV和pVAX-ENV-IFN转入BHK21细胞中并检测到目的蛋白表达。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免疫雏鸡进行体内表达检测,ENV基因和ENV-IFN融合基因能够在体内进行表达,同时表达后的融合蛋白可以被ChIFN-γ多克隆抗体和FPV ENV多克隆抗体检测出来,进一步证明了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保留了融合前两段基因各自的生物学活性,为后续动物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动物免疫试验分为5个组,即E组(FPV ENV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免疫组)、E-I组(pVAX-ENV-IFN真核表达质粒免疫组)、V组(鸡痘商品化疫苗免疫组)、P组(pVAX1空质粒免疫组)和PBS对照组(B组)。利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流式细胞术对不同处理组雏鸡的各项免疫指标进行了检测,最后应用病毒攻击试验比较不同质粒免疫组间保护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免疫组各日龄雏鸡免疫指标均比pVAX1空载体组和PBS组高,以ENV-IFN融合基因的结果尤为显着。其中T、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CD4+、CD8+、T细胞数量和外周血液中抗FPV ENV特异性抗体与pVAX1空载体组和PBS组相比较都有明显的提高,且以融合基因组和疫苗组最为显着。综上所述,ChIFN-γ基因在配合FPV抗原基因免疫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能力增强,提高了机体抵抗病毒的攻击能力。本试验构建ChIFN-γ与病毒抗原基因融合基因质粒鸡免疫保护试验为进一步研究ChIFN-γ生物学活性提供了试验依据,同时为探讨研制新型免疫增强型抗病毒疫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敏[3](2007)在《豆科植物提取物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豆科植物新型提取物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别选择养殖规模在西南地区有代表性的3种动物进行了如下试验。试验一选择35日龄的肉兔幼兔7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幼兔。试验组B、C、D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kg/T的1,33,58号豆科植物提取物,对照组A饲喂基础饲粮。结果发现:D组增重略高于对照组,C组增重小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C组料肉比比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明显(P>0.05);D组与对照组料肉比相同。试验期间,对照组幼兔死亡率为16.67%,C、D组幼兔死亡率为11.11%,而B组并未有幼兔发病死亡。试验二选择35日龄的力克斯獭兔幼兔48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獭兔幼兔。对照组A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B、C、D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kg/T的1、33、58号豆科植物提取物。比较豆科植物提取物对獭兔幼兔的免疫器官发育,血液生化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35~65日龄阶段,试验组C幼兔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2.80%,料肉比降低18.49%,均达到差异极显着水平(P<0.01)。其余试验组也表现出比对照组有增加体重和提高饲料报酬方面的优势。(2)试验组C与对照组幼兔的半净膛率、免疫器官重、白蛋白、白/球,免疫球蛋白M(IgM)分别比对照组有提高的趋势,而血清总蛋白、球蛋白比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其中两组间IgM差异显着(P<0.05),而其余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三选择60日龄左右体重为18.78kg健康生长猪27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猪。对照组A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C、D分别在饲粮中添加1.0kg/T的33号、58号豆科植物提取物。试验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A相比,C、D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32%、3.33%;C、D组的料肉比分别下降了8.2%、1.82%,但差异不显着(P>0.05)。(2)试验组C、D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小于对照组A。C、D试验组生长猪血清中白蛋白含量较对照组A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C组比A组提高了5.33g/L,试验组D比A组提高了3.08g/L,都达到差异显着水平(P<0.05)。与对照组A的球蛋白含量相比,试验组C、D组有降低的趋势,其中C比A组低6.6g/L,D比A组低7.93g/L,差异显着(P<0.05)。各试验组白球比比对照组有所提高,C、D组分别比A组高47.87%和39.39%,差异都达到显着水平(P<0.05)。试验组C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比对照组A有降低的趋势,而D组与A组结果相同(P>0.05)。(3)试验组D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比对照组A有提高的趋势(P>0.05);IgA含量试验组C比对照组A提高137.40%,而D组比对照组降低94.96%,差异都达到显着水平(P<0.05);各处理组的血清IgM含量相同。(4)试验组D的血清胰岛素(INS)水平比对照组A有提高的趋势,而试验组C的INS水平比对照组A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皆不显着(P>0.05)。试验组C、D生长猪血清中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四碘甲腺原氨酸(FT4)的含量比对照组A皆有提高的趋势(P>0.05)。FT3/FT4值的比较上,试验组D比对照组A高3.21%,而试验组C比A组低4.27%,但都差异不显着(P>0.05)。综合上述试验结果,认为豆科植物提取物饲喂3种动物,皆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报酬、抗病、改善皮毛光亮度、提高免疫功能等功效,而33号效果尤其突出。因此将此豆科植物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会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刘慧谋,刘金彪[4](1996)在《新城疫病毒LaSota株在鸡胚中的繁殖动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尿囊腔接种10日龄非免疫鸡胚,以血凝(HA)试验检测接种后24、48、72、96,120、144和168小时所收集的鸡胚液(尿囊液和羊水)、胚体、尿囊膜的HA价。结果表明,在上述时间内,胚体、尿囊膜的含毒量很低,无收获价值;病毒在鸡胚液中自接种后24小时繁殖呈线性上升,至120小时,胚液中含毒量最高,以后则下降,故此时是收获的最佳时间。

陈培军,丁国义,武润杰,付丽杰,冯立秋,张明波,林洪强[5](1995)在《提高鸡新城疫LaSota系冻干疫苗效价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疫城LaSota系疫苗生产中,去掉胎儿,只用鸡胚液配苗,并提高每瓶苗的羽份数。研究证明,苗的鸡胚半数感染量(DID_(50))及血凝(HA)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节省了原材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吕俊和,李敏[6](1990)在《免疫蛋和非免疫蛋对鸡新城疫Ⅰ系冻干苗效价测定的比较试验》文中指出 近几年来有的地区防疫鸡新城疫的密度相当高,但仍然有发病和死亡。为使防疫效果可靠,我所于1986—1988年对我区各县、市和区药供站冷库保存的鸡新城疫Ⅰ、Ⅱ系冻干疫苗进行了效价抽测工作,在检测中发现,Ⅰ系冻干疫苗用两种鸡胚(免疫蛋和非免疫蛋所孵10日龄鸡胚)检验,结果不相一

顾亚仙,徐辉,梁华丽[7](1990)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不同疫苗毒株的安全性、致病性、免疫效果试验,筛选出IBDV-TAD株为制苗种毒。经细胞适应,研制了IBD细胞弱毒疫苗。经实验室和田间试验,安全性好、免疫力强,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传5代,毒力稳定,F5和F1毒力相同,每代毒价稳定在10-6~10-7/0.1毫升,用敏感鸡连续传递5代观察,此毒株对鸡法氏囊无明显的损害,接种SPF的鸡胚可致鸡胚死亡,具有一定的毒力。此毒株免疫雏鸡11天,测定AGP抗体阳性,保护率达100%免疫后60天AGP抗体仍维持阳性,保护率达80~100%此毒株可与新城疫、马立克疫苗同时免疫,无抑制作用。

顾亚仙,湛先信,舒代如,李吉祥[8](1988)在《鸡新城疫60Co疫苗的研究》文中认为鸡新城疫60Co 疫苗,是60Coγ射线辐照 NDV—Ⅰ系株后筛选出的一株鸡胚弱毒苗。本种毒经鸡胚连续传递5代,毒力稳定,对任何日龄敏感鸡是安全的,免疫鸡与非免疫鸡同居不引起水平感染。本疫苗对15日龄雏鸡一次肌注免疫后170天,HI 抗体效价仍持续在1:40,315天攻毒可获100%保护。对不同 HI 抗体水平、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400万羽鸡,采用滴鼻(眼)、饮水、肌注不同途径免疫,验证了该苗是适用于雏鸡早期免疫的安全可靠疫苗。

二、免疫蛋和非免疫蛋对鸡新城疫Ⅰ系冻干苗效价测定的比较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免疫蛋和非免疫蛋对鸡新城疫Ⅰ系冻干苗效价测定的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优化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禽流感概述
        1.1.1 病原学
        1.1.2 禽流感分类
        1.1.3 禽流感的发生与传播
    1.2 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1.2.1 传染源
        1.2.2 传播途径
        1.2.3 易感动物
        1.2.4 时间分布
        1.2.5 地区分布
    1.3 禽流感的危害
    1.4 禽流感的综合防控
    1.5 禽流感疫苗
        1.5.1 禽流感疫苗的分类
        1.5.2 禽流感疫苗的选择和使用
        1.5.3 我国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生物制剂和化学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
        2.2.2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基因序列分析
        2.2.3 鸡群体禽流感免疫评价指标
        2.2.4 禽流感疫苗的质量检验
        2.2.5 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的优化
        2.2.6 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优化后的应用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
        3.1.1 禽流感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3.1.2 禽流感病原学检测
        3.1.3 现地免疫情况分析
    3.2 高致病性AIV的基因序列分析
        3.2.1 高致病性AIV的检测
        3.2.2 H7亚型AIV表面基因的扩增
        3.2.3 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序列测定及其分析
        3.2.4 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A基因序列测定及其分析
        3.2.5 H7亚型禽流感病毒内部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3.3 鸡群体禽流感免疫评价指标
        3.3.1 禽流感免疫抗体与鸡群健康状态相关性
        3.3.2 健康鸡群免疫抗体水平与界差率(Q)之间的换算
        3.3.3 界差率(Q)与抗体合格率、离散度比较分析
    3.4 禽流感疫苗质量检验
        3.4.1 禽流感灭活疫苗质量的实验室检验及现地免疫效果跟踪
        3.4.2 重组活疫苗质量的实验室检验及现地免疫效果跟踪
    3.5 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的优化
        3.5.1 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次数的优化
        3.5.2 两种不同禽流感疫苗首免日龄的优化
        3.5.3 两种疫苗联合使用免疫程序优化
        3.5.4 不同禽流感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评价
    3.6 禽流感疫苗优化免疫程序后的应用
4 讨论
    4.1 禽流感流行情况调查
        4.1.1 禽流感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4.1.2 禽流感病原学监测
        4.1.3 禽流感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
    4.2 禽流感疫苗现地免疫情况分析
    4.3 不同禽流感疫苗的质量检测
    4.4 不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
    4.5 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的优化和应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鸡痘免疫增强型核酸疫苗构建及免疫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鸡痘的研究概述
        1.1.1 FPV 的形态和理化特性
        1.1.2 FPV 的形态发生
        1.1.3 FP 发病机理
        1.1.4 FP 的诊断
        1.1.5 FP 的防制
    1.2 FPV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2.1 转录与mRNA 合成相关基因
        1.2.2 核苷酸代谢相关基因
        1.2.3 蛋白质修饰相关基因
        1.2.4 痘苗病毒(VV)结构蛋白的同系物
        1.2.5 FPV167 编码的4b 核心蛋白
        1.2.6 FPV140 编码的ENV 蛋白
        1.2.7 FPV 基因组中含有REV 序列
    1.3 IFN-γ的研究进展
        1.3.1 IFN-γ的产生
        1.3.2 IFN-γ的生物学活性
        1.3.3 IFN-γ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病毒株
        2.1.2 质粒、工程菌、细胞株
        2.1.3 实验动物
        2.1.4 主要工具酶、抗体及分子生物学试剂盒
        2.1.5 主要生化试剂
        2.1.6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鸡痘病毒野毒株的分离鉴定
        2.2.2 鸡痘病毒ORF140 ENV 蛋白基因的克隆
        2.2.3 鸡痘病毒ORF140 ENV 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抗的制备
        2.2.4 鸡痘病毒ENV 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活性鉴定
        2.2.5 FPV ENV 基因、ChIFN-γ基因亚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2.2.6 FPV ENV/ChIFN-γ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2.2.7 重组真核质粒体外瞬时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
        2.2.8 重组真核质粒体内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
        2.2.9 重组真核质粒的免疫保护试验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鸡痘病毒的分离鉴定
        3.1.1 病理学检查
        3.1.2 病毒鸡胚接种传代
        3.1.3 病毒鸡胚成纤维细胞传代
        3.1.4 病毒的PCR 鉴定
        3.1.5 雏鸡回归实验
    3.2 鸡痘ENV 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抗的制备
        3.2.1 ENV 蛋白基因的克隆
        3.2.2 FPV ENV 蛋白的表达及其纯化
        3.2.3 His-ENV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活性鉴定
    3.3 重组真核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
        3.3.1 FPV ENV 基因、ChIFN-γ基因的亚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3.3.2 真核表达质粒体外转染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
        3.3.3 真核表达质粒体内免疫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
    3.4 重组真核质粒的免疫保护试验
        3.4.1 14 日龄商品化白来航雏鸡鸡痘母源抗体检测
        3.4.2 雏鸡免疫器官及血液T、B 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动态变化
        3.4.3 雏鸡免疫器官及血液不同亚型T 淋巴细胞动态变化
        3.4.4 雏鸡外周血液抗FPV ENV 蛋白抗体含量动态变化
        3.4.5 雏鸡体重和免疫器官增重的动态变化
        3.4.6 雏鸡FPV 攻毒试验病理学检查
        3.4.7 感染率及保护率
4 讨论
    4.1 鸡痘病毒野毒株的分离鉴定
    4.2 ENV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4.3 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设计与构建
    4.4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体内外转染和检测
    4.5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免疫保护实验
        4.5.1 雏鸡免疫后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动态变化
        4.5.2 雏鸡免疫后不同亚型T 细胞动态变化
        4.5.3 雏鸡外周血液抗FPV ENV 蛋白抗体含量动态变化
        4.5.4 雏鸡FPV 攻击后病理学检查、感染率及保护率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豆科植物提取物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黄酮类
    1.2 甙类
    1.3 糖类
    1.4 其他成分
第2章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3章 豆科植物提取物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豆科植物提取物对獭兔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豆科植物提取物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总体讨论
    6.1 豆科植物提取物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6.2 豆科植物提取物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四、免疫蛋和非免疫蛋对鸡新城疫Ⅰ系冻干苗效价测定的比较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优化及临床应用[D]. 田丽娜.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鸡痘免疫增强型核酸疫苗构建及免疫评价[D]. 洪琴.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 [3]豆科植物提取物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 张敏. 西南大学, 2007(06)
  • [4]新城疫病毒LaSota株在鸡胚中的繁殖动态[J]. 刘慧谋,刘金彪. 中国兽药杂志, 1996(01)
  • [5]提高鸡新城疫LaSota系冻干疫苗效价的研究[J]. 陈培军,丁国义,武润杰,付丽杰,冯立秋,张明波,林洪强.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5(01)
  • [6]免疫蛋和非免疫蛋对鸡新城疫Ⅰ系冻干苗效价测定的比较试验[J]. 吕俊和,李敏. 中国兽药杂志, 1990(04)
  • [7]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的研究[J]. 顾亚仙,徐辉,梁华丽. 中国农学通报, 1990(01)
  • [8]鸡新城疫60Co疫苗的研究[J]. 顾亚仙,湛先信,舒代如,李吉祥. 中国农学通报, 1988(01)

标签:;  ;  ;  ;  ;  

新城疫Ⅰ型冻干疫苗免疫卵与非免疫卵滴度测定比较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