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的审美思考

儿童文学的审美思考

一、关于儿童文学的美学断想(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琴[1](2014)在《中国新时期童话批评研究》文中提出童话是中国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在上世纪初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轫期,童话就是儿童文学的代名词,童话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儿童文学研究。新时期童话在儿童文学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童话研究继续引领着儿童文学研究。自1978年的庐山会议以来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都进入一个繁荣期。中国新时期是一个充满观念变革和创新意识的时期,在1978年至2000年的这22年中,童话批评很大程度上显示出新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过渡性和阶段性。这一时期的童话批评贴近创作和文本,对文学活动和现象密切的关注,研究这一时期的童话批评具有“史”的价值。从历史发展来看,新时期童话批评在中国童话批评发展链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为新世纪的童话批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新时期童话批评就更具历史意义。另一方面,新时期的童话批评虽然从宏观上看数量较多、内容丰富,但多而杂、繁而同,多为零散式的、蜻蜓点水式的批评。这些批评文本中包含着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的金粒,但也存在着杂乱无章、不成体系的弊病。因此需要我们对童话批评进行一番披沙拣金的挖掘和研究。本论文将中国新时期童话批评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立足新时期的童话批评文本,按照“文学活动过程模型”(即艾布拉姆斯图式)为基本思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审视研究对象并透过批评文本和历史背景来探寻新时期童话批评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规律。论文除绪论外还包括上篇、中篇、下篇和余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童话批评研究现状概述以及选题意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上篇为童话作家批评研究、中篇为童话流派批评研究、下篇为童话作品批评研究。这三篇首先是以一个整体的形态出现,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在实际批评活动中也无法分开。童话作家批评研究是指以童话作家为批评对象的批评研究。这不仅包括对童话作家个人的批评,还包括将童话作家作为整体批评对象、对其作品批评的研究。任何文学家都离不开文学活动的,其成就集中表现在文学作品上。虽然文学作家包括童话作家在创作期中可能会出现艺术风格的变化,但变化中必定有一致的、连续的艺术追求。上篇以“童话作家批评”为主题,试图从新时期零散、芜杂甚至是零星式的批评中找出童话作家的主要特点、批评流变、童话作家身份以及艺术特点批评等,从而发掘新时期童话批评中本质性的规律。中篇是对新时期童话创作中出现的两个文学流派:“热闹派”童话和“抒情派”话批评进行研究。“热闹派”童话和“抒情派”童话是新时期两个蔚为壮观的童流派,在中国童话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对其定位并不明确。我们以童话批评为入手点,结合两派童话创作,提出两者具有文学流派的特点,是新时期两个童话文学流派。本篇重点关注的是“热闹派”童话和“抒情派”童话作为文学流派的批评,其中既包括两者作为文学流派整体性批评,也包括流派风格的批评。另外还对“热闹派”童话的代表人物郑渊洁和“抒情派”童话的代表人物冰波的童话批评进行微观审视。下篇为童话作品批评研究。童话作品批评是新时期童话批评的主要内容,因为即使在童话作家批评中,也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作品。绝大多数童话批评都是从作品出发,在微观研究之上进行的总结、归纳。下篇关注的中心是那些在新时期童话批评中有着较为明显价值和意义的作品。这些作品批评有的与作品的价值密切相关,如《小狗的小房子》,其批评是因作品的价值——对教育工具论的颠覆而形成的批评;有的是因为批评呈现出新的价值和意义,如《宝葫芦的秘密》批评;有的是展现出批评的新方向和新动态,如安徒生经典童话批评。“探索童话”是新时期与探索儿童文学一起备受关注的文学现象,“探索童话”批评也是新时期一次较为集中和激烈的批评论争。在这次批评论争中,批评者们不拘泥于童话文本,而将批评的触角延伸到接受批评、少年文学批评之中,掀起了新的批评高潮。余论部分主要论述了两个内容:一是中国新时期童话批评的再批评,包括在新时期童话批评舞台上最为活跃的第五代儿童文学批评家以及新时期对童话批评展开的再批评。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以隐含的脉络展现于整个新时期童话批评中,属于童话批评的“学术史”范畴。二是论述了八十年代中期《儿童文学选刊》上组织的“现代童话创作漫谈”。这次漫谈是新时期一次大规模、集中的童话创作讨论,虽然是以漫谈的形式出现,但却是观念碰撞和思想交流的大讨论,不仅对当时出现的“热闹派”童话和“抒情派”童话创作进行了批评研究、价值判断和引导指正,还对此后的“探索童话”创作起到了引领作用。

周利[2](2016)在《新时期以来陕西儿童文学创作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所论述的新时期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历史时期。新时期以来在市场经济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时期。地域文学差别逐渐显现,东西部文学的差异开始呈现,儿童文学作为其中的一支中坚力量,也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总体而言,东部儿童文学先于西部儿童文学发展起来,并获得了优势地位,西部儿童文学的地域特色明显,但仍处于不发达地位。陕西儿童文学的崛起是西部儿童文学的一支重要代表力量,三秦地域文化特色显着。本论文试图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陕西儿童文学的创作进行论述,并通过横向比较研究的方法来突出陕西儿童文学创作的独特之处。国内地域儿童文学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新进展,如对于东北儿童文学作家群、湖南儿童文学作家群、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群、云南儿童文学作家群的研究都已经有不少成果,本论文立足于国内地域儿童文学研究现状和地域文学与儿童文学理论,对新时期以来陕西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源流进行探析,对陕西儿童文学的创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对近三十年多年陕西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概括总结,对其作家作品中呈现出的精神意蕴、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等问题进行分析,对陕西儿童文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对未来陕西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最后站在文学史的角度对陕西儿童文学创作进行历史的定位与评价。

王爱军[3](2013)在《诗性的放逐: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文化阐释》文中指出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是一幅颇具“意昧”的文学形式景观,它从“诗意化”趋向“写实化”的发展演变轨迹,彰显了主体与对象世界之间确立共存关系的一种特殊生命形态,而且,这种“形态”又是与各个时期的主体精神和社会文化有着独特的“互文性”意义。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呈现出“诗意”的弱化趋势。即由五四时期诗意体小说的“诗词穿插”和“至情回旋”体式、书信体小说的“信笺嵌入”和“倾诉与倾听”体式、童话体小说的“新的幻想”和“童趣视角”体式,向30年代散文体小说的“叙事客观化”体式、传记体小说的“身份想象”体式、速写体小说的“场面展示”体式,再到40年代报告文学体小说的“事件拼合”体式、评书体小说的“说故事”体式、戏剧体小说的“冲突集中化”体式的位移嬗变。二是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悖论镜像。即在三四十年代的“写实化”文体潮流中,书信体小说、日记体小说、讲坛意体小说以及孙犁等创作的“诗意化”文本时有出现,然而,这类“诗意化”文体形式承载的却是“合理性”内容,或者是群体话语的凸显,或者是时代意识的溢出,它们彰显出现代小说“文体互渗”形式与内容的悖论镜像。三是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互文着特殊的主体精神。五四时期,人性觉醒的时代环境培育了主体“向内”张望的姿态,迫切关注“生命个体”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其内倾型的人格内涵呼应着以诗意见长的“讲述型”文体形式,昭示着主体的诗性生命形态,即自适的心性、青春的忧郁与生命的超越。30年代以后,风云激荡的战时环境要求着主体走向“社会”,迫切书写“必然的新时代”,其外倾型的人格内涵呼应着以写实见长的“展示型”文体形式,昭示着主体的“合理性”社会图式,即清醒的时代意识、历史的必然性信念与审美教化功能。四是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互文着独特的文化内容。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无论是互文的“诗性”生命形态还是互文的“合理性”社会图式,它们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场域”中并受到这种“场域”的干预影响。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在文化“场域”的互动博弈中呈现出三重文化意蕴:一是践行着讲坛性观念的传统“和合”文化场域,二是融合着个性自适与伦理规范的“民间”文化场域,三是高蹈着启蒙功利性的“异质’文化场域。它们交互缠绕,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而发生位移倾斜,从而以相应的“文体互渗”形式彰显出来。因此,系统深入研究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变迁形态便富有特别的文学史意义。首先,昭示了五四以来中国小说发展的“现代性”历程,即由“抒情型”文体向“叙事型”文体,也就是由传统的“讲述”叙述方式(多采用“内聚焦”叙事)向现代的“展示”叙述方式(多采用“外聚焦”叙事)逐渐与五四以后小说互渗融合的过程中,显示了中国小说不断趋于“现代”的品性。其次,能提供一种重述现代小说史以及现代文学史的理论依据,即可以根据这种发展规律来重新叙述和编撰现代小说史和现代文学史,如可以诗意体小说等的发展变迁为纵坐标进行叙史,以不同阶段的文体差异性为横坐标观照各时期的主体人格、精神文化以及审美风貌,这是建构在小说“本体性”维度上的叙史方式,它超越了纯粹的主题叙史模式。

项黎栋[4](2018)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儿童小说叙事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城市儿童小说是指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以城市为叙事空间的童年和少年小说,且本文主要论述现实题材的小说,纳入以城市为背景的幻想小说作为辅助性比照。置身于新时期至今时代变迁的整体社会语境,爬梳中国原创儿童小说的创作发展历程,中国城市儿童小说业已成为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上一个显着的文学现象。本文论题的“叙事研究”是从叙事的题材内容和叙事的形式策略两个方面切入,且主要在与乡土儿童小说的比较视域中对1980年代发展至今的中国城市儿童小说进行文类特质上的整体考察与细读分析,落于“城市”和“儿童”两个基点,进而从文本与文化两大层面评判其得与失。绪论先厘清“中国城市儿童小说”在本文的概念范畴,再基于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的爬梳阐明具体的研究内容、价值及相关理论方法。第一章探究叙事空间中的城市景观,从历时性论述城市叙事空间所依托的外部社会语境,转入文本内部做细读分析。景观内容上层次化的呈现方式表征着城市空间的复杂与多样;观景形式上聚焦于儿童人物的俯瞰视角与平视的“儿童漫游者”视角,从两个维度上都贴合了城市独特的空间特征,又加强了儿童在情感认知上与城市的互动。第二章聚焦儿童形象修辞,城市叙事空间在形式上催生出新的人物塑造手法:人物专名暗示性格、饮食行为显现个性及私密空间表征特质。再由形式到人物形象的具体内容,这部分主要对城市文本所彰显的都市少女形象展开分析,进而探索内容背后的性别意识,发见依托现代城市叙事空间,城市儿童小说具有从凸显少女性别气质到借助少女和少男的“易装”行为突破二元性别立场的书写经营。第三章侧重叙事话语分析,在第三人称的城市儿童小说中,叙述者于形式上显露其对叙述行为进行议论的指点干预形成一种面向儿童受述者亲和的叙述效果,而在第一人称的城市儿童小说中,人物视角始终占据着文本叙述语流的主体,此二者皆表明城市儿童小说在叙述行为上贯穿以儿童为受述对象的明确写作意识,并积极建构着儿童的叙述主体性。其次,重复性语词和强拉因果关系的话语形式建基于城市叙事空间的独有特质,孕育出调侃性及讽刺性的幽默劲。第四章从城市文化特质的表征与反思、儿童主体性与童年精神的建构两个方面对城市儿童小说整体的叙事价值与不足作辩证性评价。文本层面,城市儿童小说革新了叙事形态亦拓展了儿童人物谱系,但也存在模式化写作的不足。文化层面,诚然小说于日常书写中传达复杂的人生况味,但审视现实的力度尚有不足,“俯就”儿童主体的同时需要在作家主体的参与中建立起真实而丰厚的童年精神。

田仁云[5](2015)在《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华文摘》是一份大型的综合性、资料性、学术性的文摘类期刊。198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期,《新华文摘》适逢此时选载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与评论。梳理和分析1980年代《新华文摘》选载的文学作品与评论,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到文学发展变化的痕迹。笔者试图通过梳理和分析1980年代《新华文摘》转载的文学作品与评论,探讨《新华文摘》与新时期文学的微妙关系:《新华文摘》选载的文学作品与评论或隐或显地影响并见证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变迁。本论文把1979年第1期至1989年第6期《新华文摘》所收录的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作为研究对象,在一个非常宏阔开放的视野下,考察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和新时期文学的关系,围绕几个问题进行阐述: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是怎样建构的?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形成了怎样的风格?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风格?这种风格有什么样的影响?本论文共有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动态、论文研究思路、论文研究理论及方法。第一章统计概述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梳理了1980年代《新华文摘》选载的文学作品与评论,从《新华文摘》文学作品的选编、《新华文摘》评论栏目的专题策划、《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特殊地位进行了阐述。第二章论述1980年代《新华文摘》选载文学作品与评论的风格特点,包括《新华文摘》的选载趣味、《新华文摘》关注热点和《新华文摘》品牌铸造。第三章分析《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风格形成的原因,包括1980年代的文学环境和《新华文摘》的创刊办刊定位。第四章主要叙述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影响,包括参与文学传播和多重时代精神的彰显。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试图客观评价《新华文摘》和新时期文学的关系。对于《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研究有着不小的意义。《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积极参与了文学批评和学术论争,推动了学科建设的进程。这样的历程,要求我们回到具体时空中作出历史的考察和个案的分析。既要立足于《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选载的文本,又要兼顾1980年代的社会环境,对《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而考量《新华文摘》与新时期文学的关系。在时代大背景下,这对于我们探讨综合性选刊的走向,提升《新华文摘》等期刊的品味,构筑当代文学景观,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王素芳[6](2018)在《国产儿童电视剧的产业化研究》文中认为国产儿童剧自从1960年诞生以来,几经起起落落,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但是作为儿童文化建设和儿童娱乐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产儿童剧长期以来在理论与创作中都处于边缘化和弱势地位。一方面自身在创作观上模糊不清,缺乏精品;另一方面外围的产业建设困难重重,完善的产业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国产儿童电视剧产业整体上影响力不够。因而,研究儿童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变迁,弘扬正面积极的文化内涵,尽量消除其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扫除其产业化道路中的障碍,既是教育和引导儿童成长有利的途径,繁荣儿童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繁荣经济、推进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要把握好国产儿童剧产业化的现实困境,必须从其六十年的发展历程谈起。结合相关史料和具体作品,根据国产儿童剧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得失,以及主导这种变化的社会语境、文艺思潮等相关因素,并参照其他艺术门类发展分期的思路,国产儿童剧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从“政治本位”阶段(1960—1977)、“儿童本位”阶段(1978—1992)、“市场本位”阶段(1993—2003)最终走向“产业本位”阶段(2004至今)。儿童剧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创作特征和传播特点,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政策和市场是儿童剧产业化的双核驱动力。儿童电视剧作为儿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儿童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未来,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导向和相关的政策扶持。市场机制推动了消费主义的张扬,进而形成消费主义语境,给儿童剧带来“娱乐至上”等问题。儿童剧产业化进程是政策规制和市场机制相互博弈演进的过程,因此把握好政策规制和市场机制之间的平衡性,才能使得儿童剧产业化兼顾公益性和商业性。同时,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我们还需要建构起先作品后产品的产业思维。作为产业化对应的两极,创作与接受对于国产儿童剧来说至关重要。从儿童剧创作观的角度去审视,需要走出“成人化”和“低幼化”的两极化误区。同时,还需要警惕在市场化驱动下呈现的暴力化和游戏化趋向。要促进儿童电视剧产业化发展,关键在于坚持“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和“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儿童本位”要求坚持儿童趣味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成人趣味。在一定条件下,儿童趣味和成人趣味可以达成统一。从儿童剧的本质内涵而言,儿童剧是成人和儿童趣味相互融合的产物,因而“合家欢”对于儿童剧来说具有了现实操作的可行性。同时,根据儿童的认知特征差异和受众群体细分的原则,儿童剧受众可以进行分龄化对待,不同的受众群体,儿童电视剧呈现出相应的创作特性。合家欢和分龄化是儿童剧产业化实践的双重路径,前者定位于产业的规模化,后者定位于产业的集约化,体现出内在的统一。在多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越来越大的新时代,作为一种产业形态,国产儿童剧走向“互联网+”是必然趋势。它一方面需要我们更精准地理解和定位儿童电视剧的处境,另一方面则需要利用媒介融合理念完成儿童电视剧创作、传播、销售等诸方面的转型升级,这样才能保证儿童电视剧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王僡蘐[7](2020)在《作家专论·文学现象·文学史建构 ——论孙中田的现代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孙中田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第二代学人的代表人物,从五十年代开始致力于现代文学研究,在茅盾研究、鲁迅研究、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色彩的诗学研究、文学史编纂等领域有突出的学术贡献。目前,学界对孙先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掘。本文通过对孙先生现代文学研究成果的细读,以及对孙先生与其他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比较,将孙先生放置在现代文学学术史中评析孙先生的现代文学研究。同时,本文通过对孙先生进行的个案研究来以点窥面,对现代文学研究几十年来在社会、历史、文化进程中发生的变化加以探讨。论文主体共分为五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阐明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论题的研究现状、论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论文在论题的研究现状一节对论文的研究框架进行了说明,将孙先生的学术研究分为作家论、文学现象研究、文学史建构三个维度,三个维度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由点及面至体构成孙先生的学术研究世界。第一部分,“孙中田先生的学术历程”。本部分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简要介绍了孙先生的生平。“少年宏志:时代纷繁里潜心学业(1928-1950)”叙述孙先生的少年时代;“响应呼唤:百废待兴中重任在肩(1950-1980)”叙述孙先生在八十年代前的学术经历;“兼容并蓄:学术转型时融汇中西(1980-2000)”叙述孙先生在八十年代后到新世纪前的学术经历;“多元一体:学科交叉启学术新篇(2000-2015)”叙述孙先生晚年的工作与生活。论文的第二、三、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从点、面、体三个角度完成对孙先生文学研究框架的建构。第二部分,“作家论: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基点”。本部分首先概述作家论的概念内涵与文学史意义,然后论述孙先生的作家论,认为作家论是孙先生的研究基点。其中,茅盾研究是孙先生作家论的核心,经历了从革命意识形态向历史与审美视角转换的过程;鲁迅研究是与孙先生的茅盾研究形成对照的重要维度。在八十年代前,孙先生的鲁迅研究与他同时期革命意识形态色彩浓烈的茅盾研究风格迥异,专注于审美品评。八十年代后,两者的研究方式变得相近,这从侧面体现出了时代社会背景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本部分还论述了孙先生对沈从文、戴望舒、穆木天等作家进行的研究,最后总结了孙先生的作家论从革命意识形态到审美视角解读的范式转换。第三部分,“文学现象研究: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面’”,论述孙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与色彩的诗学研究。孙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体现了亲历者的学术还乡倾向,孙先生是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的引领者与开拓者;孙先生的色彩的诗学研究则体现了孙先生强烈的学术个性,站在色彩学的角度回望文学,本质还是落在文学的审美特点上。第四部分,“文学史建构:孙中田先生独特的文学史观”,论述孙先生的文学史书写与孙先生的文学史观。受限于种种因素,孙先生参与编写的四套文学史都没有跳脱出革命意识形态的影响,与他理想中的“心灵史”有一定的距离。而从孙先生整体的文学研究来看,孙先生抱持着在多元互补的文学世界中从作家心理的视角去发掘文学价值的文学史观。另外,孙先生的研究风格偏向理性,孙先生心中的文学价值不仅包含审美价值,还包括着政治、历史、文化等多重价值。第五部分,“孙中田先生的学术贡献”,对孙先生在学科建设、史料研究、学术方法三个方面的学术贡献进行了总结。论文结语评述了孙先生在与其他学者的对比中彰显出的学术研究个性与共性,总结了孙先生文学研究整体上的稳健风格。论文附录列出了孙先生生平与创作大事记与孙先生指导的博士生名单及学术状况简介。

初清华[8](2006)在《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文中提出1976-1987年间的“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既是建国后以“革命文学”为基点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与1990年代以来兴起的“私人化”写作和日益繁荣的通俗文学之间的中转站,同时也延续了“五四”新文学传统,把曾经被人为割断其知识谱系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内在地联系起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和讨论的出现与此不无关联。当然,中西文化冲突,仍然是这一时期文学形态形成的重要背景。但从当时的文学批评和1990年代以来对这一阶段的文学研究情况来看,对这一时期文学的认识,大都还局限在“文学-政治”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更多地着眼于描述文学寻求自主性、脱离政治束缚的过程以及采取的策略,关注其“断裂”性意义,割裂了新时期文学的整体面貌。选择知识社会学为研究视点,主要是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两种理论,从共时性“实场”(文学场域中的知识生产、传播、消费体制和过程)和历时性“虚场”(不同文学话语的知识谱系)两个纬度,来重新“想象”并试图结构出更为完整、线索清晰的新时期文学场域。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考察新时期文学实场的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的形成,共分三章。在“文革”文学到“新时期文学”的体制转变过程中,“天安门诗歌”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事件,其中显示出“人民”话语的力量,并使之成为新时期文学场域中可与文学知识分子话语、国家意识形态性革命文学话语相抗衡的重要一元。而1979-1980年间复刊和新创刊的大量文学期刊,以及科协、公安法制部门创办的知识普及性通俗读物等,由于编辑的文学观念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其发稿倾向大致可分为三类:国家意识形态文学、知识分子写作与通俗文学,1980-1982年间《时代的报告》与《文艺报》的较量就是文学界、知识界发生分化的集中表现,这也影响到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新时期文学政策也根据创作实际不断做出相应调整:1980年《人民日报》肯定了“文学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可谓“政治-文学-人民”三元文学体制初步形成的一个标志;1982年《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修订本发表,以及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表明,新时期文学政策主要是采取通过加强出版体制改革来管理文学事业的间接手段,而不再是直接干预文学创作,读者对于文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王鹏[9](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认为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朱晓进,李玮[10](2015)在《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文中提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应从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这一视角,呈现一部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现代文学是以"五四"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语言变革为起点的,这场语言革命以及其后各历史阶段的文学语言变迁,对包括形式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发展都产生过深度影响,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演进和主要特征形成的内在根源。深入探讨语言变革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规律,不仅能揭示语言变迁所营构的普遍的文学创作的语言环境,而且能发现包括文学体裁和文体形式现象、作家的文体选择行为、文学作品的形式特征等历史成因,能对五四白话文运动及其后的一系列新的文学形式和文体现象,作出准确的阐释和评价。这有利于更好总结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经验,并为我们当今文学形式的发展找寻历史的启示意义。

二、关于儿童文学的美学断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儿童文学的美学断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时期童话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童话批评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关于选题、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上篇 童话作家批评研究
    第一章 童话作家批评概述
        第一节 童话作家批评述评
        第二节 地域童话作家批评研究
    第二章 “童话十家”批评研究
        第一节 多维批评方法
        第二节 教育性批评的发展
        第三节 批评话语的时代性
        第四节 一篇批评文章
    第三章 孙幼军批评研究
        第一节 童话形式的探索和发展
        第二节 孙幼军代表作批评研究
        第三节 孙幼军童话语言的批评
    第四章 周锐批评研究
        第一节 从“点心说”到“蚊咬说”
        第二节 “热闹派”童话视野中的批评
        第三节 作为美学品质的“幽默”批评
    第五章 汤素兰批评研究
        第一节 走进批评视域的汤素兰
        第二节 传统叙事模式与现代意识传达的结合
        第三节 幽默的温情表达
中篇 童话流派批评研究
    第一章 童话流派批评概述
        第一节 文学流派与艺术风格
        第二节 “热闹派”童话和“抒情派”童话
    第二章 “热闹派”童话批评研究
        第一节 批评概述
        第二节 名称及成因
        第三节 创作特点
        第四节 游戏精神
    第三章 郑渊洁童话批评研究
        第一节 批评指向之一:想象
        第二节 批评指向之二:教育
        第三节 批评指向之三:创新
    第四章 “抒情派”童话批评研究
        第一节 “抒情性”和“抒情派”
        第二节 多样艺术风格
        第三节 “探索潮”背景下的“抒情派”童话批评
        第四节 “抒情派”童话与“热闹派”童话批评比较
    第五章 冰波童话批评研究
        第一节 艺术表现
        第二节 “不变”的抒情表现
        第三节 “变”的艺术风格
下篇 童话作品批评研究
    第一章 童话作品批评概述
        第一节 童话作品批评述评
        第二节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童话述评
    第二章 《宝葫芦的秘密》批评研究:从批评到理论的延伸
        第一节 与《大林和小林》的批评比较
        第二节 向后指向——引起童话理论的新认识
        第三节 向前指向——引起童话文体的再认识
    第三章 《小狗的小房子》批评研究:童话文学价值的新维度
        第一节 历史价值批评
        第二节 探索价值批评
    第四章 安徒生童话批评研究:文学经典的“再建构”
        第一节 不断被阐释的经典童话
        第二节 艺术魅力的再度审视
        第三节 言说的空间
    第五章 “探索童话”批评研究:论争及其价值
        第一节 “探索童话”概述
        第二节 “探索童话”的审美性批评
        第三节 “探索童话”的接受批评
        第四节 “探索童话”的意义
余论
    第一章 童话批评的再批评
        第一节 新时期童话批评的特点
        第二节 第五代儿童文学批评家
        第三节 新时期主要童话批评家评介
    第二章 “现代童话”论争研究
        第一节 论争的内容
        第二节 论争的意义
        第三节 论争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新时期以来陕西儿童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陕西儿童文学发展源流综述
    一、新时期以来陕西儿童文学的发展缘由
    二、新时期以来陕西儿童文学的创作历程
第二章 陕西儿童文学创作的精神意蕴
    一、乡土童年记忆的书写
        (一)历史记忆中的校园生活
        (二)质朴的童年家庭记忆
        (三)神秘新奇的自然生活
    二、历史民间的文化传承
        (一)历史的韵味
        (二)民间的传承
    三、儿童成长精神的表达
        (一)快乐至上的成长精神
        (二)自强不息的成长精神
    四、对“问题少年”的特殊关注
        (一)无爱家庭引发的少年犯
        (二)非正常学校引发的少年犯
        (三)不良社会引发的少年犯
        (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第三章 陕西儿童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形象塑造的深刻典型
        (一)自然环境熏陶下的“野孩子”
        (二)社会环境影响下的“苦孩子”
        (三)心理写实下的“好孩子”
        (四)意味深长的教师形象
    二、叙述视角的双重变奏
        (一)童眼童心看世界
        (二)复调话语意味
        (三)大人眼里的童年
    三、创作手法的多样结合
        (一)经典创作手法的传承
        (二)现代创作手法的更新
    四、富有地域特色的语言
        (一)方言俚语的乡土味道
        (二)民间俗语的朗朗上口
        (三)儿歌蕴含的童真情怀
        (四)句式语法的本土韵味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陕西儿童文学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一、陕西儿童文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陕西儿童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诗性的放逐: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的厘定
    二、研究的缘起
    三、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五四尝试期现代小说的“诗意化”文体裂变
    第一节 诗歌与五四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诗歌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诗词”的穿插:诗意体小说的语体
        三、“至情”的回旋:诗意体小说的结构
    第二节 书信与五四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书信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信笺“嵌入体”:书信体小说的语体
        三、倾诉与倾听:书信体小说的结构
    第三节 童话与五四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童话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新的幻想”:童话体小说的语体
        三、“童趣”视角:童话体小说的结构
第二章 30年代探索期现代小说的“去诗意化”文体过渡
    第一节 散文与3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散文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叙事“客观化”:散文体小说的叙述方式
    第二节 传记与3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传记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身份“想象”:传记体小说的叙述方式
    第三节 速写与3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速写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渊源
        二、“场面”展示:速写体小说的叙述方式
第三章 40年代发展期现代小说的“写实化”文体自觉
    第一节 报告文学与4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报告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事件的“拼合”:报告文学体小说的结构
    第二节 评书与4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评书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说”故事:评书体小说的叙述修辞
    第三节 戏剧与4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戏剧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冲突的集中化:戏剧体小说的结构
第四章 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悖论镜像
    第一节 文体的诗意悬浮与叙事功能
        一、日记体小说与“时代”功能
        二、书信体小说与“意识”功能
        三、诗意体小说与“批判”功能
    第二节 小说家“诗与理”的对峙缠绕
        一、“时代暗影的来临”:王统照小说文体互渗镜像
        二、“辟谬理惑”:沈从文小说文体互渗镜像
        三、“个体生命的消隐”:孙犁小说文体互渗镜像
第五章 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与主体精神
    第一节 “文体互渗”的表象与多元生命形态
        一、复合叙述视点与“自由自适”的心性
        二、感伤情调渲染与“青春”的忧郁
        三、自然意象叙事与“生命”的超越
    第二节 “文体互渗”的诉求与合理性社会图式
        一、单一叙述视点与清醒的“时代”意识
        二、封闭式结构与历史的“必然性”信念
        三、民众化语言与审美“教化”功能
第六章 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与文化场域
    第一节 传统“和合”与文体互渗的思想源流
        一、诗性“和合”与文学叙事
        二、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的“和谐”之美
    第二节 民间“自在”与文体互渗的精神载体
        一、民间风情与文学形式
        二、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的“自在”精神
    第三节 现代“异质”与文体互渗的内在品格
        一、现代性与小说文体
        二、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的“趋新”质素
结语:文体互渗——“语言的指纹”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超文本篇目一览表
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4)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儿童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的辨析:何谓“中国城市儿童小说”
    二、论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论文整体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叙事空间中的城市景观
    第一节 城市叙事空间的缘起
        一、外部社会语境的转型
        二、作家创作关注和立场的更迭
    第二节 城市景观的观看之道
        一、城市景观的层次化呈现
        二、聚焦于儿童的俯瞰视角
        三、平视的“儿童漫游者”视角
第二章 叙事聚焦下的儿童形象修辞
    第一节 塑造城市儿童形象的新手法
        一、人物专名暗示性格
        二、饮食行为显现个性
        三、私密空间表征特质
    第二节 城市儿童形象对传统性别观的突围
        一、都市少女形象的凸显
        二、“易装”突破性别界限
第三章 城市儿童小说的叙事话语
    第一节 叙事声音中的话语层次
        一、指点干预紧抓受述者
        二、人物视角掌控叙述主体
    第二节 叙事语言的幽默风味
        一、重复性语词释放幽默
        二、强拉因果制造幽默
第四章 城市儿童小说的叙事价值与不足
    第一节 城市文化特质的表征与反思
        一、叙事形态的革新与局限
        二、日常书写的本真与肤浅
    第二节 儿童主体性与童年精神的建构
        一、模式化的人物限于表层成长
        二、“俯就”写作需作者主体的参与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建构
    第一节《新华文摘》文学作品选编
    第二节 《新华文摘》评论栏目的专题策划
    第三节 《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特殊地位
第二章 《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风格特点
    第一节 《新华文摘》选载取向
    第二节 关注文学热点
    第三节 《新华文摘》的品牌铸造
第三章 《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风格形成原因考量
    第一节 1980 年代的文学环境
    第二节 《新华文摘》创刊及办刊定位
第四章 《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影响
    第一节 参与文学传播
    第二节 多重时代精神的彰显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80 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目录
附录二:1980 年代《新华文摘》主要来源刊物频次(篇数)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国产儿童电视剧的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核心概念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标及基本思路
第一章 溯源与演化:从“政治本位”到“产业本位”
    第一节 “政治本位”阶段(1960—1977)
        一、儿童剧的诞生及发展
        二、基本特点
        三、总体评价
    第二节 “儿童本位”阶段(1978—1992)
        一、儿童剧的复苏与繁荣
        二、基本特点
        三、总体评价
    第三节 “市场本位”阶段(1993—2003)
        一、市场主导下的两极化创作
        二、创作特性
        三、总体评价
    第四节 “产业本位”阶段(2004—)
        一、产业化发展概貌
        二、创作特性
        三、总体评价
第二章 政策与市场:产业化的双核驱动力
    第一节 政策规制与儿童剧产业化
        一、政策规制的演变对产业化的影响
        二、平台搭建与人才培养中的困境
    第二节 市场机制与儿童剧产业化
        一、市场机制与消费主义语境
        二、市场机制下儿童剧的产业形态
    第三节 政策规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平衡
        一、政策规制对市场机制的框囿
        二、市场机制对政策规制的优化
        三、商业性和公益性之间的平衡
第三章 创作与接受:产业化对应的两极
    第一节 在“成人本位”与“儿童本位”之间
        一、“成人本位”与儿童剧创作
        二、“儿童本位”与儿童剧创作
    第二节 走出儿童剧创作的误区
        一、两极化倾向:成人化与低幼化
        二、市场化驱动:暴力化与游戏化
    第三节 儿童剧接受的理想与现实
        一、“儿童”和“童年”是否正走向消失
        二、儿童趣味能否被分龄化定义
        三、儿童剧的双重维度:成人和儿童
    第四节 儿童剧接受的多样化与分众化
        一、儿童趣味与成人趣味的统一
        二、被忽视的高龄儿童市场
第四章 分龄化与合家欢:产业化创作的双重路径
    第一节 合家欢路线的实践路径
        一、合家欢的基本内涵
        二、合家欢的价值取向
        三、合家欢的现实操作
    第二节 分龄化创作的实践路径
        一、分龄化的基本原则
        二、分龄化的理论依据
        三、分龄化的现实操作
    第三节 合家欢与分龄化的内在统一
        一、儿童剧产业规模化的客观规定
        二、儿童剧产业集约化的内在需求
结语
    一、国产儿童剧产业化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互联网+”趋势下儿童剧产业的未来展望
附录
    一、国产儿童电视剧发展大事记
    二、国产儿童剧编年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附件

(7)作家专论·文学现象·文学史建构 ——论孙中田的现代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1.孙中田先生的三个学术维度
        2.研究孙中田先生的文献概况
    (三)论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1.论题的创新点
        2.论题的研究方法
一、孙中田先生的学术历程
    (一)少年宏志:时代纷繁里潜心学业(1928-1950)
    (二)响应呼唤:百废待兴中重任在肩(1950-1980)
    (三)兼容并蓄:学术转型时融汇中西(1980-2000)
    (四)多元一体:学科交叉启学术新篇(2000-2015)
二、作家论: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基点
    (一)作家论的概念内涵及其文学史意义
    (二)孙中田先生作家论研究的核心:茅盾研究
        1.革命意识形态下的茅盾研究
        2.历史与审美视角下的茅盾研究
    (三)与茅盾研究形成对照的重要维度:鲁迅研究
    (四)对沈从文、戴望舒、穆木天等其他作家的研究
    (五)范式的继承与转换:从革命意识形态到审美视角解读
三、文学现象研究: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面”
    (一)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亲经历史的在场阐释
        1.地域文学研究的历史及文学史意义
        2.孙中田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3.东北沦陷区文学的引领者与开拓者
        4.文化还乡:孙中田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二)色彩的诗学研究:张扬个性的双重奏唱
        1.新世纪跨学科研究文学的历史及文学史意义
        2.孙中田先生的色彩的诗学研究
        3.对于跨学科研究文学的启示
        4.大音希声:孙中田教授的色彩的诗学研究
四、文学史建构:孙中田先生独特的文学史观
    (一)时代浸染下的文学史书写
    (二)多元互补与作家中心的文学史观
五、孙中田先生的学术贡献
    (一)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
    (二)现代文学史料研究的先行者
    (三)学术方法与理念的探索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孙中田先生生平与创作大事记
    (二)孙中田先生指导的博士生名单及学术状况简介
后记

(8)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重塑新时期文学世界
上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建与三元文学体制确立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新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初现
        第一节 “人民”话语再现文学场
        第二节 文学期刊与场域重建
        第三节 “政治”隐显于“二为”方向中
    第二章 文艺政策、文艺团体与文学体制变革
        第一节 《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译文的修改与文艺政策重心转移
        第二节 文联、作协与新时期文学领导体制
        第三节 文学群体与新时期文学知识生产-传播体制
    第三章 文化身份与新时期文学界之分化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文化身份差异
        第二节 聚焦《在社会的档案里》
        第三节 “苦恋”风波
        第四节 所谓“十六年”
下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知识谱系
    第四章 尽显风流的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真实性”原则的演变
        第二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确证:新时期创作与现实的暧昧关系
    第五章 毁誉参半的浪漫主义
        第一节 隐匿于文学研究中的浪漫主义文学知识
        第二节 “想象”与“抒情”: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第六章 势不可挡的“现代派”文学
        第一节 外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派”入场
        第二节 “人”与“语言”: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知识的两个支点
        第三节 理性秩序重建与坍塌:“现代派”文学创作的突破口
    第七章 民间文学与“文人化”:通俗文学迂回入场
        第一节 身份模糊的“通俗文学”在文学整理中悄然入场
        第二节 “传奇文学”、“法制文学”与新故事:新时期通俗文学知识形态
结论 新时期三元文学体制与不同谱系知识话语的“扭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和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详细摘要

(9)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关于儿童文学的美学断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时期童话批评研究[D]. 王雅琴. 扬州大学, 2014(12)
  • [2]新时期以来陕西儿童文学创作研究[D]. 周利. 兰州大学, 2016(08)
  • [3]诗性的放逐: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文化阐释[D]. 王爱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7)
  • [4]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儿童小说叙事研究[D]. 项黎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D]. 田仁云.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6]国产儿童电视剧的产业化研究[D]. 王素芳. 海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作家专论·文学现象·文学史建构 ——论孙中田的现代文学研究[D]. 王僡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D]. 初清华. 苏州大学, 2006(12)
  • [9]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10]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J]. 朱晓进,李玮.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1)

标签:;  ;  ;  ;  ;  

儿童文学的审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