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学和元经济学探微(论文文献综述)
陆平[1](2016)在《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思想史视角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米尔顿·弗里德曼是20世纪后半叶最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家之一。作为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旗手,他的经济思想、经济哲学改变了经济学发展史的进程,对西方思想界、政界、商界和民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研究此前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成果,尤其是在他2006年去世以后,很多文献总结了他对经济学的贡献。本文的意图,是在前人文献的基础上,以弗里德曼的文本为基础,把他放在20世纪后半叶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变化这一背景下,从经济思想史的视角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新的洞见。本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在对弗里德曼的思想进行总体考察的基础上,第一部分对弗里德曼的思想、方法等进行比较研究,第二部分阐述弗里德曼理论的应用,第三部分是对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评价。比较部分由五章构成,也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理论的总体考察、方法论比较、宏观经济思想比较、社会影响的比较和企业伦理学的比较研究。通过分析,本文阐明了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是工具主义哲学的一个特例,说明了他的宏观经济思想与凯恩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解释了他之所以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的原因,批评了他在企业伦理学方面的混乱。本文用两章篇幅阐述了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思想的应用,分别是在英国的实验和中国曾经采取过的货币主义政策。弗里德曼的政策影响在英国要大于美国,所以本文选择撒切尔政府的货币主义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得到的结论是,弗里德曼虽然有很大的学术和社会影响,但其货币主义政策主张在现实中并未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也曾采纳过弗里德曼的建议治理通货膨胀,但效果并不显着。评价部分首先肯定了弗里德曼对经济学的贡献,然后分析了他的方法和理论的缺陷。此外,本文从新自由主义和方法论这两个角度对弗里德曼的思想进行了专题评价,尤其是从“二元经济学”的视角对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提出了批评。
姚文捷[2](2011)在《佛教经济学:始于元经济学的修正》文中研究指明佛教经济学要突破主流经济学的束缚,成为重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最终标的,必须通过对元经济学层次的修正来进行定位与定义。佛教经济学是依于正法对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修正并重构,从而来指导现实经济行为的修正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的是如何破除人的贪执以适应有限的资源分配,并实现对物质生产的合理满足。建构佛教经济学要以对"人"的研究作为切入点来衍生出理论体系,并以教育作为重要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
乔均[3](1996)在《经济学和元经济学探微》文中指出 经济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经济学观念组成部分的各个概念的命运则千差万别。在当今已形成的庞大的经济概念中,有些有充分根据列为经济学基本范畴的手段,另一些则由于时间、地域、经济实践和方法论的迁变,逐渐地丧失其经济学的一般地位。今天经
姚文捷[4](2012)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 ——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一个典型“城市病”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交通是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因素。城市交通作为一种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是现代城市的心血管系统,担负着城市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交换等重要环节的运转任务,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中体现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集聚和汽车交通时代的到来,城市交通的迅猛发展在满足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因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和管理水平不足而造成交通供需矛盾的尖锐化。可以说越是现代化的大城市,城市交通系统所担负的任务就越繁重,作用就越明显,因而交通拥堵问题也就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运行与发展的显着“城市病”问题之一,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切肤之痛。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居民福利状况,是目前城市社会问题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内容。本文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把握城市发展的特定规律,将城市经营理念与“城市病”相结合,确立治理典型“城市病”的城市经营理念,即治理导向的城市经营理念。继而运用治理典型“城市病”的城市经营理念确定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是杭州市“城市病”治理的切入点,并提出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基本思想。之后基于上述以城市经营理念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理论背景展开决策分析,并以杭州城市交通“两难”(即“行路难”、“停车难”)问题作为理论分析的现实蓝本,通过宏观层面的理论推导提出城市交通规划布局的政策性导向,同时在微观层面建立理论分析的数理模型,求解对治城市交通“行路难”、“停车难”问题的政策落脚点,并据此建立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对策体系。针对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来进行探讨,体现了将经济学原理与社会问题相结合的一种思维方式,为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建构起一个系统分析框架,也为以经济学的途径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思路上的借鉴和方法上的参考。同时使用实证背景嵌入的方法,以杭州城市交通“两难”问题作为理论分析的现实蓝本,为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理论研究的推进和框架体系的构建提供有效的辅助说明。通过理论分析所推导确定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政策性导向和政策落脚点,以及所提出的相应对策体系,有助于城市政府在城市管理中做出有效的决策,同时也为促进相关实证研究的发展建立定性分析的基础。
徐云松[5](2015)在《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1988年邓小平立足于国民经济全局,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战略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对外开放,内地要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服从这个大局;当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支援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应该承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和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也确立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然而,我国区域发展的矛盾愈发显着,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尽管国家提出了要实现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还特别强调了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区域增速格局的扭转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事实上,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并且区域发展过度非均衡的趋势还引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中又以西部地区最为典型,作为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71.5%的最大经济区域,西部内陆的普遍贫穷落后与东部沿海的发达富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西部的贫困落后与历史上西部曾成为世界中心地带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广袤的欠发达西部地区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整体飞跃的掣肘。中国最广大的经济区域仍然是欠发达地域,并且地理面积广阔、涵盖省份最多的西部地区自身也存在着发展差距。伴随着区域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这显然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说,只有实现面积最广、省份最多、最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后发赶超”,促进西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现实中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中有详实的理论支撑,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区域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空间层次,着重于探讨一国内的地区中观层面金融结构与运行的分布状态与互动关系。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也具有显着的非均衡性,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与速度明显滞后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十二五”时期进入第二个西部大开发十年以后,特别是“一带一路”中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在发生变化,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如果区域过度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和态势不加以改变,协调机制不加以顶层设计和系统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难以实现质的提升,就难以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统一的金融发展,不能以此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的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均衡与非均衡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本文坚持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运用发展与联系的思维方式剖析问题;树立全局与局部考察相结合,整体与部分分析相结合的观念。全文对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立足于两个空间层面的分析视角,即主要矛盾——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非均衡问题,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西部各省份之间的非均衡问题;通过回顾、总结与分析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系统梳理了各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以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四个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一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运用各项指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总量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二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从金融行业结构、融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三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从金融实现其功能的效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功能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四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将金融子系统放置到整体系统环境中,运用逻辑推理、统计描述、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与导致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因素。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由于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而造成的对经济、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从定量的角度,构建动态的数理模型研究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统观的分析要求涵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体现多学科交叉,涉及经济学科外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法学等理论与知识,使本文的论述与研究达到一定的历史厚度、思想高度、专业深度和学科广度。基于全文系统的逻辑论述体系,以及多维度研究思路、多样化分析方法得出的观点与结论,从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客观实情与现状出发,针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推动西部区域金融从非均衡发展向实现均衡与非均衡内在统一的协调发展转变的第一个层面;以及促进金融系统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协调统一,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复兴等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第二个层面,本文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构想、对策与建议。全文逻辑体系下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论述本文意义;对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对研究范畴进行阐述。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与逻辑框架、主要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概述。其次是理论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按照金融发展理论萌芽——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的顺序进行了综述,并深入到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层面进行了回顾。基于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研究的两个空间层面和四个金融发展非均衡维度与视角的结合,对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该理论与本文研究问题的联系。第三是分析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研究其问题表现。从历史角度对1949-1978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进行详述,对同时期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了研究。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进行描述,基于两个层面(西部区域内与东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非均衡角度,采用统计实证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方法,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功能角度衡量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表现,阐明非均衡的时空特征与变动趋势。第四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从金融系统研究的系统观角度,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进行剖析。运用定性分析法、统计描述法、对比分析法,实证检验法,从制度因素、经济条件因素、客观环境因素、非正式制度因素和不确定性冲击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探究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形成机理,分析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第五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对文化的负面影响。第六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简要回顾了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进行简要评述。其次从定量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测度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差异;在阐述了面板数据动态与静态模型、计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Panel-Data)协整检验,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动态效应进行了量化测度。该部分同时研究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探讨了法律制度、法治效率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从区域层面对“中国之谜”命题(低水平法治与高速经济增长并存)进行部分解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对法治(正式制度)与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在区域层面表现出的替代机理与耦合关系进行了阐释,指出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即健全法律制度环境、提升法治效率(正式制度),复兴西部内陆优秀文化(非正式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七是总结与建议。根据全文逻辑体系,该部分对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统一的归纳梳理,结合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提出西部区域金融由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必须注重顶层机制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观的思维为指导,提出两个层面的针对性建议。一是西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西部银行业结构;建设西部资本市场,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培育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金融集聚与扩散功能;推动多层次区域金融合作;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引领西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实施差异化与统一性相协调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二是西部区域金融系统与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包括:健全西部地区法律体系,提升法治效率;弘扬西部地区优秀社会资本,推动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体系。
孙大权[6](2005)在《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学社于1923年创立,到1953年结束。是在马寅初、刘大钧主持下,以留美归国经济学者为主,集合全国政、学、商各界上层分子组成的经济学术团体。学社作为民国经济学界的英美派,其学术和思想居于当时社会的主流和中心地位,在民国时期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影响到新中国的人口论。这一重要经济学术团体,今日学界对之却了解甚少。本文在广泛收集各种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学社的活动和思想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 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形成了以留学生为主体的经济学者群体,他们参加或组织的学术团体在各地广泛成立,为中国经济学社创立奠定了基础,1923年11月,清华留美归国的经济学者刘大钧、陈长蘅等人与燕京大学英籍教授戴乐仁等共同创立了中国经济学社,其最初目的是为社员提高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水平服务。1924年马寅初等人加入后,学社宗旨改变为:发展中国经济学术和改进中国现实经济。这一改变,适应了社会需要,导致了学社的长足的发展。 在马寅初、刘大钧的积极领导下,中国经济学社由北京市的一个小团体,向天津、上海、美国等地扩张,到1927年11月,学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中心组织。在此之后,马寅初等人开始了大量吸收商界和政界社员,学社的组织与影响就进一步向社会各界延伸。同时,学社开始了艰辛的基金筹募,并取得了较大成效,到30年代中期,学社拥有杭州房产一处,南京地皮14亩,基金20万左右。然而由于抗战的爆发,中国经济学社的发展势头受到重大打击,虽然学社继续在重庆聚集社员,坚持发展,但学社的基金由于通货膨胀不断贬值,社员的政治立场也出现了重大分化,特别是马寅初被软禁后,学社发展进入后期,走向衰落,一直到1953年正式结束。 中国经济学社一年一度最重要的集体学术活动就是举行年会,前3届年会在北京举行,主要是社务会议。第四届年会在上海召开,确立了进行社务会、学术讨论会、讲学会、各种宴会以及参观游览等多种活动。在1927年至1936年间,学社在杭州、青岛、广州等地举行了10次年会,每次年会都受到了经济学界、政府、工商界以及社会舆论的关注与支持,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在1938年至1943年学社总部西迁重庆后,还召开了三次有影响的年会。同时,中国经济学社还举办了多种学术事业,如:出版丛书,创办社刊,建立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等等,发表了被经济学界公认的一批优秀学术成果,特别是刘大钧主持完成的中国第一次工业普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国经济学社骨干社员马寅初、刘大钧、卫挺生、何廉、唐庆增、顾翊群、潘序伦等人的经济思想,在基本经济理论方面有明显的共同特点:关于经济哲学:主张“不激不随”的经济发展观,既反对激进的马克思主义(不激),又批判保守的传统封建思想(不随),并为资本主义进行辩护:在价值论与消费、生产、交易、分配论等方面,主要是受英美的马歇尔、克拉克等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而不是王亚南所说的主要受奥国派影响;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实证和统计方法。 在应用理论和政策主张方面,他们多在切磋和争论中相互影响。关于统制与放任:1932年10月,武育干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实施统制经济的主张,社员多主张在保留私有制前提下,由政府联合工商界上层统制全国经济。在统制经济理论流行时,顾翊群运用哈耶克理论批判了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主张市场经济,运用比较优势论批判了贸易保护主义,主
赵丹琦[7](1997)在《谈学术论文写作的创新思维》文中研究表明学术论文是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某一现象的科学规律的理论文章,它以科学性、理论性和独创性的特点来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里越来越显示其指导未来的强大作用.全世界每年约五、六百万篇各类学术论文的出现,就是一例.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更要求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崭新的思维方式,以及突破性的成果.这也是广大科学工作者及爱好科学的有识之士们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中共同面临的严峻课题.一、学术论文写作的创新思维首先依赖于大脑思维流程的活跃进行写作是人脑高级复杂的精神智力活动,在思维过程中如果有意识地对有关知识整体感知、综合归纳、形象记忆、类比想象,就会产生突破性的思维效益,即往往能出现新的问题,新的思路,找到新答案,
王朝阳[8](2011)在《宋代士人经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两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期,从政治体制到经济形态,从社会结构到制度文化,宋与之前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作为当时复杂社会现象之一的士人经商活动,在宋代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时代的嬗变绝非一种偶然或者巧合,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与社会因素。士人经商更不是一种孤立、单一的社会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社会多样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选取宋代士人经商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士人的经商活动、范围、模式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宋代士人经商的缘由及其影响,试图勾勒出宋代士人经商的整体图景。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章:宋之前士人经商的历史回溯。士人经商是有历史延续性的,本章通过考察自先秦以来士人经商的起源及发展演变,勾勒出宋之前士人经商的大致脉络,进而把握各阶段士人经商的连续性与差异性,为进一步研究宋代士人经商做好铺垫。第二章:宋代士人经商活动之考察。在全面梳理与分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对宋代士人经商状况进行考察,根据士人的不同分层加以把握,透视宋代士人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的具体表现,并做出一般性的分析。基于此,对两宋期间士人经商的发展趋势作一梳理,认为士人经商的整体趋势为:北宋初期尚处于半遮半掩的状态;北宋中晚期已成为普遍现象;到了南宋时期士人经商迅速蔓延,并成为一种潮流。第三章:宋代士人经商的范围。通过考察上层士人(分高级官僚、巾下级官员两种类型)与下层士人的经营情况,来剖析两者在商业经营范围方面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指出宋代上层士人的经商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下层士人的经商范围多局限在传统的民生商品及小型店铺上。两者经商范围的共同点是对民生商品的经营,他们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上层士人能凭借权势进行禁榷商品的经营,而下层士人则难以厕身其间。第四章:宋代士人经商的模式与特点。通过对材料的整理和分析,将宋代士人的经商模式分为独资经营、租赁经营、联合经营及委托经营四种,并分析了每种经营模式的具体情况及适用范围。宋代士人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较前代大有拓展和提升。关于士人的经商特点则从上层士人、下层士人分开叙述,基于两者权势的有无,而使双方特点存在着诸多差异,前者大多依靠权力而大行其道,后者则以辛勤经营为特色。第五章:士人贫困与士人经商。本章尝试着从士人相对贫困的事实、贫困原因及脱困途径为线索,来揭示士人相对贫困与士人经商之间的关系,认为宋代存在着大量相对贫困的士人,并从俸禄、官员的守选与待阙、科举、奢靡之风及聚族而居等方面探讨了宋代士人相对贫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士人阶层贫困乃至经商的原因。第六章:士人经商之制度经济学探因。宋代士人经商的原因有政治、经济、法制、思想等诸多原因,本章引进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把士人营商的诸多因素放在一个有机的理论框架内,从内在制度的促成和外在制度的诱使分析了宋代士人经商的动因。指出宋代士人经商之所以大行其道,是有深层次的制度原因的:是制约士人阶层经商的制度供给不足;二是制度的有效性较低。第七章:宋代士人经商行为的影响。历史地看,士人营商行为给宋代社会甚至明清时期都带来了深远影响。从整体上说,士大夫营商对宋代的政府财政、国家吏治、社会风气及商人与商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从另一方面讲,士人经商又有其积极性,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士大夫为公经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重农轻商的观念,商人的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经商活动无疑有助于改善了士人的生活状况。结语:总括论文论证的主要思路,在全文的基础上对各章节的重要问题加以总结与阐发。并就士大夫对商人的矛盾心态、高薪能否养廉、从博弈的角度看宋代士大夫经商屡禁不止的原因等三个方面作一些延伸思考。
冯杨[9](2009)在《亦论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古典经济学的探微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省思》文中研究表明将"自利"和"理性"作为经济人的整体特征来理解,不利于我们发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人"的不同理解,这一不同理解其实正是导致两者在解读经济人追逐自利的行为如何达成社会利益时建立不同研究范式、框架和方法的内在源起。本文试图探讨两者在以上理论进路中产生的重大分歧和差异,以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传统得到更多的理解和重视。
曲晓丹[10](2013)在《美国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卡内基梅隆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化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化成了对知识和对人才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早在2000年6月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中就曾经说过:“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从古至今,人才历来是最珍贵的财富,人才可以促进知识的产生,进而可以推动社会发展,加快历史进程,加快人类前进的脚步。也正因为人才的重要价值,各国都在世界范围内对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然而,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各国需要应对的问题也呈现出日益复杂的特征,传统的单一学科的纵深发展已经不足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新要求,具备多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正在成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因此跨学科的重要性正得以彰显,世界范围内跨学科人才培养也正在逐渐走向成熟,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对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新时期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尤其要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了应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我国高校也在不断进行跨学科研究,力争培养出具备综合创新能力的跨学科人才。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有许多不足。而美国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起步较早成就显着,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来总结美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和典型特征,并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作为个案进行分析,得出美国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力求对我国大学构建跨学科人人培养模式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二、经济学和元经济学探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学和元经济学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思想史视角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弗里德曼的经济学思想:总体考察 |
2.1 弗里德曼其人其说 |
2.1.1 弗里德曼的成长 |
2.1.2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概览 |
2.1.3 政策实践 |
2.2 弗里德曼的早期贡献 |
2.2.1 方法论 |
2.2.2 国际经济学 |
2.2.3 消费理论 |
2.2.4 货币需求理论 |
2.2.5 稳定化政策 |
2.3 货币主义 |
2.3.1 货币主义的经验证据 |
2.3.2 货币主义理论 |
2.3.3 货币主义政策 |
2.3.4 对货币主义的批评 |
2.4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
2.4.1 弗里德曼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思想 |
2.4.2 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货币主义的差异 |
2.4.3 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其早期思想的继承 |
2.4.4 对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评 |
2.5 弗里德曼的政治经济学 |
2.5.1 《资本主义与自由》: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宣言 |
2.5.2 围绕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的争论 |
3 弗里德曼经济学方法论的思想史比较 |
3.1 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 |
3.2 杜威的工具主义 |
3.3 两种工具主义的比较 |
3.4 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是杜威工具主义的特例 |
4 宏观经济学发展史的缩影:弗里德曼和凯恩斯 |
4.1 货币理论的比较 |
4.1.1 流动性偏好 |
4.1.2 IS-LM模型 |
4.1.3 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复兴 |
4.1.4 美国货币史 |
4.1.5 弗里德曼的马歇尔主义思想 |
4.1.6 货币政策 |
4.1.7 传导机制 |
4.2 反凯恩斯的弗里德曼 |
4.3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转变 |
4.3.1 与弗里德曼相近的凯恩斯 |
4.3.2 与弗里德曼相对的凯恩斯 |
4.4 弗里德曼对凯恩斯的反对 |
4.5 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消费函数 |
4.6 弗里德曼:马歇尔的继承人 |
5 经济学家的社会影响:弗里德曼和加尔布雷思 |
5.1 加尔布雷思和弗里德曼的经济现实世界 |
5.1.1 加尔布雷思的世界 |
5.1.2 弗里德曼的世界 |
5.2 不确定的年代vs.自由选择 |
5.2.1 加尔布雷思和弗里德曼通过电视媒体的交锋 |
5.2.2 加尔布雷思的《不确定的年代》 |
5.2.3 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 |
5.3 经济思想的公众影响 |
6 企业的社会责任:弗里德曼伦理观的思想史考察 |
6.1 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学 |
6.1.1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
6.1.2 企业伦理与政治经济学 |
6.1.3 弗里德曼的观点 |
6.2 弗里德曼功利主义立场的结构 |
6.2.1 弗里德曼的基本原则观点 |
6.2.2 效用的含义 |
6.2.3 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 |
7 弗里德曼思想的应用:英国的货币主义实验 |
7.1 撒切尔政府之前弗里德曼在英国的影响 |
7.1.1 二战后弗里德曼在英国的影响——从边缘到中心 |
7.1.2 弗里德曼与英国经济学家的争论 |
7.2 货币主义政策的英国实验 |
7.2.1 货币主义政策的英国实验的理论背景 |
7.2.2 “从加尔布雷斯到经济自由” |
7.2.3 撒切尔政府的货币主义政策实践 |
8. 弗里德曼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及其局限性 |
8.1 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思想与中国 |
8.1.1 建国后中国货币政策历程 |
8.1.2 弗里德曼货币政策在中国的困境 |
8.2 弗里德曼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局限 |
8.2.1 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理论 |
8.2.2 通货膨胀的治理 |
8.3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通货膨胀历史 |
8.3.1 第一次通胀背景及原因(1985-1989年) |
8.3.2 第二次通胀背景及原因(1993-1995年) |
8.3.3 第三次通胀背景及原因(2007-2008年) |
8.4 弗里德曼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困境 |
8.5 弗里德曼与中国 |
9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评价 |
9.1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积极意义与启示 |
9.1.1 经济自由思想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
9.1.2 “有限政府”理论的积极意义及启示 |
9.1.3 平等观的启示 |
9.2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局限性 |
9.2.1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伦理学本质考证 |
9.2.2 自由观与平等观的缺陷 |
9.2.3 “有限政府”理论的缺陷 |
9.2.4 绝对自由化思想的缺陷 |
9.3 对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的评价——“二元经济学”的视角 |
9.3.1 “二元经济学”概述 |
9.3.2 “二元经济学”视角下的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思想 |
9.4 弗里德曼经济学方法论的评价 |
9.4.1 弗里德曼方法论的科学哲学界定 |
9.4.2 弗里德曼工具主义立场的哲学批评 |
9.4.3 弗里德曼工具主义立场的方法论批评 |
9.5 弗里德曼思想的整体把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佛教经济学:始于元经济学的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一、佛教经济学研究回顾 |
(一) 国外研究述评 |
(二) 国内研究述评 |
二、元经济学层次的修正 |
(一) 对经济学本质与经济学理论逻辑出发点的修正 |
(二) 对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原则与结构的修正 |
(三) 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修正 |
三、佛教经济学的定位与定义 |
四、建构佛教经济学的切入点 |
(3)经济学和元经济学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研究的必要性 |
二、概念表征的函数界定 |
三、概念表述中的非矛盾限制 |
四、概念体系的层次划分 |
五、结束语 |
(4)城市交通拥堵治理 ——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一个典型“城市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 “城市病”与城市社会问题 |
2. 城市交通问题 |
3. 城市经营理念 |
4.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总结评论 |
(三)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框架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内容框架 |
4. 可能的创新点 |
二、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理论背景——求解典型“城市病”治理的城市经营理念 |
(一) 城市经营理论 |
1. 城市经营的概念与内涵 |
2. 城市经营的特征 |
3. 城市经营的内容 |
(二) “城市病”及其形成机理 |
1. “城市病”的涵义及表现特征 |
2. “城市病”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规律 |
3. 我国“城市病”产生的原因 |
(三) 典型“城市病”治理的城市经营理念研究 |
1. “城市病”病理分析 |
2. 以城市经营理念治理“城市病”的可行性 |
3. 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城市经营理念的作用及缺陷 |
4. 针对典型“城市病”治理:一个治理导向的城市经营理念 |
三、以城市经营理念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决策依据 |
(一) 杭州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
(二) 城市交通拥堵是杭州市“城市病”治理的切入点 |
(三) 治理导向城市经营理念下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基本思想 |
四、以城市经营理念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决策分析 |
(一) 宏观层面的决策分析 |
1.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 |
2. 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模式的相互作用 |
3. 宏观层面的政策性导向 |
(二) 微观层面的决策分析 |
1. 城市交通设施供给 |
2.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 |
3. 微观层面的政策落脚点——提高泊车位搜寻成本 |
五、以城市经营理念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体系 |
(一) 宏观层面的对策 |
1. 针对新城的对策——重视交通导向对土地利用模式的引导作用 |
2. 针对主城的对策——重视土地利用模式对交通的调整反馈作用 |
(二) 微观层面的对策 |
1. 限制停车政策:调控停车场建设布局 |
2. 汽车消费政策:鼓励适度拥有,严厉限制使用 |
3. 公交优先政策:建设全方位的公交换乘体系 |
4. 拥挤定价政策:实施时空梯次的费率制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
1.3.1 区域金融的概念与研究范畴简述 |
1.3.2 金融发展的概念简述 |
1.3.3 非均衡概念简述 |
1.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范畴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全文逻辑框架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和展望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2.1 区域经济的理论分析 |
2.1.1 区位理论 |
2.1.2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
2.1.3 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4 区域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
2.1.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2.2 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 |
2.2.1 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 |
2.2.2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
2.2.3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20世纪90年代后) |
2.2.4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 |
2.2.5 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视野——区域金融理论 |
2.2.6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2.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理论分析 |
2.3.1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 |
2.3.2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 |
2.3.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 |
2.3.4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 |
2.3.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第3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与问题表现分析 |
3.1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
3.1.1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
3.1.2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表现 |
3.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
3.2.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
3.2.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格局与表现 |
3.3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现状与表现 |
3.3.1 西部区域经济总量与结构的非均衡现状 |
3.3.2 西部区域居民收入水平与与劳动力价格非均衡 |
3.3.3 西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非均衡现状 |
3.3.4 西部区域财政收支的非均衡表现 |
3.3.5 西部区域对外贸易水平的非均衡 |
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情况与表现 |
3.4.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从均衡向非均衡阶段的历史转变 |
3.4.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统计比较方法 |
3.4.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总量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结构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5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功能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特征与变动趋势 |
第4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
4.1 制度因素 |
4.1.1 金融制度及政策影响 |
4.1.2 对外开放程度与试验点政策 |
4.1.3 财税体制改革 |
4.1.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 |
4.1.5 法律环境差异 |
4.2 经济条件因素 |
4.2.1 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差异 |
4.2.2 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水平 |
4.2.3 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 |
4.2.4 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 |
4.3 客观环境因素 |
4.3.1 区位因素 |
4.3.2 资源禀赋 |
4.4 非正式制度因素 |
4.4.1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
4.4.2 多样化的民族传统 |
4.4.3 社会资本 |
4.5 不确定性冲击因素 |
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 |
第5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 |
5.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
5.1.1 资本的区域流动效应 |
5.1.2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人为市场分割 |
5.1.3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影响 |
5.1.4 宏观调控的弱化效应 |
5.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
5.2.1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负面效应 |
5.2.2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 |
5.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文化的负面影响 |
第6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
6.1.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6.1.2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6.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动态经济增长 |
6.2.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2.2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2.3 实证研究的数理方法 |
6.2.4 西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5 东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6 基于东西部两个地理层级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 西部区域法律环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6.3.1 引言 |
6.3.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
6.3.3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西部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6.4.1 引言 |
6.4.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
6.4.3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
7.1 总结 |
7.1.1 全文逻辑体系的归纳总结 |
7.1.2 全文研究观点与结论归纳 |
7.2 建议 |
7.2.1 顶层设计的协调机制 |
7.2.2 措施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6)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近代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学社的创立 |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前后学习经济学与商科专业的留学生群体的出现 |
一、学习“法政”的留日学生群体 |
二、经济学留欧生群体 |
三、程度高的经济学留美生群体 |
第二节 中国近代经济学的发展 |
一、经济学教育的发展 |
二、经济学科学研究机构的建立 |
三、经济着作、期刊的出版发行 |
第三节 民国初年各种经济学术社团的出现 |
第四节 中国经济学社的创立 |
一、中国经济学社的成立 |
二、中国经济学社发展方针的制定 |
第二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组织发展与基金筹募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学社组织的演变 |
一、北京时期的组织演变 |
二、上海、南京时期的组织发展 |
三、重庆时期的组织演变 |
四、中国经济学社组织活动的结束 |
五、中国经济学社社员构成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学社的基金 |
一、北京时期的基金筹募 |
二、上海、南京时期的基金筹募和使用 |
三、中国经济学社基金的破产 |
第三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学术活动与举办的学术事业 |
第一节 举行年会 |
一、北京时期的三次年会 |
二、1927年第四届上海年会 |
三、1928—1931年杭州、南京、无锡、宁波年会 |
四、1932—1935年杭州、青岛、长沙、广州年会 |
五、1936年上海年会的举行与1937年福州年会的筹备 |
六、重庆时期的三次年会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学社举办的学术事业 |
一、出版书籍 |
二、创办刊物 |
三、举办的其他学术事业 |
第三节 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的成立 |
一、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的成立及维持 |
二、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的主要学术工作 |
第四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主要经济思想(上):基本经济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不激不随”的经济发展观 |
一、反对马克思主义 |
二、批判传统经济思想 |
三、辩护资本主义 |
第二节 价值论与消费、生产、交易、分配论 |
一、价值论 |
二、消费论 |
三、生产论 |
四、交易论 |
五、分配论 |
第三节 分析工具与研究方法 |
一、运用西方经济学分析工具 |
二、注重经济实务研究 |
三、实证研究与统计方法 |
第五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主要经济思想(下):应用理论与政策主张 |
第一节 统制经济(计划经济)论与自由放任论 |
一、中国经济学社与统制经济思潮的兴起 |
二、中国经济学社关于统制经济的主要思想 |
三、顾诩群、唐庆增的自由经济论 |
第二节 财政思想 |
一、财政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社关注的重点 |
二、卫挺生等人的“超然主计与联综组织”论 |
三、姚庆三对凯恩斯财政学理论的传播 |
四、马寅初等人的战时财政论 |
第三节 货币金融思想 |
一、银价跌落时期的货币金融思想 |
二、银价爆涨时期的货币金融思想 |
三、抗战初期维持法币汇价的讨论 |
第四节 劳资协调论与人口控制论 |
一、劳资协调论 |
二、人口控制论 |
第六章 中国经济学社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学社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
一、中国经济学社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中心组织 |
二、中国经济学社是中国经济学术着作界的主力军 |
三、中国经济学社的成立是中国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事件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学社对国民党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
一、中国经济学社强烈的干政愿望 |
二、社员大量进入政府经济立法和决策机关担任要职 |
三、社员多次参加全国财经会议 |
四、社员的经济政策建议被国民党政府采纳的实例 |
五、学社提倡的经济思想对国民政府经济决策的间接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经济学社与工商界的合作与互动 |
一、工商界对经济学知识和经济学者的重视 |
二、工商界对中国经济学社的支持 |
三、经济学者成为工商界的代言人 |
四、经济学者为工商界的发展出谋划策 |
第四节 中国经济学社对新中国人口思想的间接影响 |
附录一、中国经济学社社员简历表 |
附录二、中国经济学社社员着述表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8)宋代士人经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士人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史料运用及研究难点 |
五、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创新点 |
六、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宋之前士人经商的历史回溯 |
一、先秦秦汉时期的滥觞及兴起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非常态发展 |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兴盛 |
第二章 宋代士人经商活动之考察 |
第一节 宋代士人经商之考察 |
一、上层士人经商之考察 |
二、下层士人经商之考察 |
第二节 两宋士人经商的发展趋势 |
一、北宋初期的半遮半掩 |
二、北宋中晚期的普遍展开 |
三、南宋时期的迅速蔓延 |
第三章 宋代士人经商的范围 |
第一节 上层士人商业经营的范围 |
一、禁榷专卖品的经营 |
二、普通商业中的经营 |
三、特殊商业的经营 |
第二节 下层士人商业经营的范围 |
一、传统民生商品 |
二、文化用品 |
三、特殊行业 |
第四章 宋代士人经商模式与特点 |
第一节 士人经商的模式 |
一、独资经营 |
二、租赁经营 |
三、联合经营 |
四、委托经营 |
第二节 士人经商的特点 |
一、上层士人经商的特点 |
二、下层士人的经营特点 |
第五章 宋代士人贫困与士人经商 |
第一节 贫困士人之考察 |
一、贫困士子 |
二、贫困士大夫 |
第二节 士人贫困的原因及脱贫之出路 |
一、俸禄微薄与士人经商 |
二、守选、待阙与士人经商 |
三、科举因素与士人经商 |
四、奢靡之风与士人经商 |
五、聚族而居与士人经商 |
第六章 宋代士人经商之制度经济学探因 |
第一节 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启示 |
一、制度经济学的相关概念 |
二、制度经济学对宋代士人经商原因探讨的启示 |
第二节 从制度经济学看宋代士人营商 |
一、内在制度的促成 |
二、外在制度的诱使 |
三、宋代士人经商发展的制度经济学评介 |
第七章 宋代士人经商的影响 |
第一节 士人经商的消极影响 |
一、对国家财政的影响 |
二、对国家吏治的影响 |
三、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
四、对商人与商业的影响 |
第二节 士人经商的积极影响 |
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 |
二、抬升了商人的地位,冲击了传统的伦理观念 |
三、改善了士人生活状况 |
结语 |
一、士大夫对商人、商业的矛盾心态 |
二、高薪能否养廉? |
三、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宋代士大夫经商屡禁不止的原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美国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卡内基梅隆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2.1 跨学科与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
2.1.1 跨学科人才 |
2.1.2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
2.2 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
2.2.1 促进知识创新与科技发展的时代需要 |
2.2.2 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的现实要求 |
2.2.3 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职能 |
2.3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2.3.1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更具应用性 |
2.3.2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更具开放性 |
2.3.3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更具互动性 |
2.3.4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更具群体性 |
2.3.5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更具综合性 |
3 美国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 |
3.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跨学科人才培养 |
3.2 20世纪中期的跨学科人才培养 |
3.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
4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
4.1 人文与艺术学院的跨学科学士学位项目(BHA) |
4.1.1 BHA项目的培养目标 |
4.1.2 BHA项目课程 |
4.2 艺术管理硕士学位项目(MAM) |
4.2.1 MAM项目目标 |
4.2.2 MAM项目课程 |
4.3 机器学习博士学位项目(ML) |
4.3.1 机器学习博士学位项目(ML)目标 |
4.3.2 ML项目课程 |
4.4 卡内基梅隆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
5 美国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
5.1 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 |
5.1.1 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
5.1.2 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
5.1.3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
5.1.4 武汉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计划 |
5.2 我国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
5.2.1 专业跨度范围过窄 |
5.2.2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
5.2.3 跨学科专业教师队伍不稳定 |
5.2.4 跨学科人才培养经费不足 |
5.3 美国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5.3.1 明确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理念 |
5.3.2 增加跨学科专业和课程 |
5.3.3 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支撑平台 |
5.3.4 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 |
5.3.5 拓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资金筹措渠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经济学和元经济学探微(论文参考文献)
- [1]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思想史视角的比较研究[D]. 陆平. 云南大学, 2016(04)
- [2]佛教经济学:始于元经济学的修正[J]. 姚文捷.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06)
- [3]经济学和元经济学探微[J]. 乔均. 经济学动态, 1996(01)
- [4]城市交通拥堵治理 ——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一个典型“城市病”问题研究[D]. 姚文捷.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2)
- [5]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D]. 徐云松.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6]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D]. 孙大权. 四川大学, 2005(04)
- [7]谈学术论文写作的创新思维[J]. 赵丹琦. 南京金专学报, 1997(01)
- [8]宋代士人经商研究[D]. 王朝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9]亦论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古典经济学的探微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省思[J]. 冯杨.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9(11)
- [10]美国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卡内基梅隆大学为例[D]. 曲晓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