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照相废水回收利用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胡林[1](2021)在《短期沼液化肥配施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等氮量原则设置不同沼液化肥配施比例,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探究沼液化肥两者共同施用,对小麦季节和玉米季节砂姜黑土不同耕层的各粒级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参数以及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的短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较,随着沼液施入比例的增加,小麦季和玉米季砂姜黑土各耕层的土壤容重会呈下降趋势,然而土壤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都显着增加,在本试验中其中随着沼液量的增加效果越来越好。小麦季和玉米季砂姜黑土各耕层土2-5mm和2-0.25mm粒径的力稳性团聚体和水稳定性团聚体比例增加,尤其小麦季75%沼液配合25%复合肥处理,对这两粒级的力稳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显着提升作用(P<0.05),增加比例为5%-35%。随着沼液施入比例的增加,玉米季砂姜黑土0-10cm土壤力稳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和10-20c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呈降低趋势,但是会增加10-20cm土壤力稳性团聚体的MWD和GMD,而小麦季各耕层的MWD和GMD数值会表现为增加再降低的特征。同时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玉米季砂姜黑土0-10cm土壤团聚体的团聚体破坏率(PAD)值显着增加,而玉米季10-20cm土壤团聚体和小麦季0-10cm耕层的PAD值降低。小麦季和玉米季的团聚体稳定性指数(AIS)会随着沼液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再降低趋势,其中小麦季75%沼液与25%化肥的配施和玉米季50%沼液与50%化肥配施的AIS较低。小麦季各耕层的分形维数会随着沼液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玉米季的分形维数则随着沼液比例的增加在各耕层呈现降低趋势,其中50%沼液与50%化肥配施降低效果最好,降低幅度达5.34%。综上,沼液化肥配施对于砂姜黑土土壤团聚体的改良有显着性的影响,目前本试验中小麦季75%沼液与25%化肥的配施和玉米季50%沼液与50%化肥配施的改良效果最好,因此可以在砂姜黑土分布区域中低产田改造中进行推广应用。
卫新来[2](2021)在《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机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的需求不断提升,全球的化工行业快速增长,化工行业的产能与产值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资,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而开发一种既能够回收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又能将处理后的废物再循环、资源化利用的环保节能技术,降低化工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离子交换膜的电渗析技术是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分离技术。由于离子交换膜的特殊选择透过性,以离子交换膜为基础的电渗析可以实现废水脱盐浓缩、化学品精制纯化和废盐资源化利用等,是一种非常高效、环境友好的分离技术,被广泛用于化工生产、环境保护和生物食品等领域,是重要的清洁生产技术之一。电渗析根据所使用的离子交换膜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电渗析和双极膜电渗析。普通电渗析由阴、阳离子交换膜组成,主要是实现含盐溶液的脱盐和浓缩。双极膜电渗析融合了普通电渗析工艺中离子定向运输和双极膜的水分解优势,可以实现溶液中盐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其具有技术进步、经济节能和环境友好的特点。针对普通电渗析与双极膜电渗析的技术特点,拓展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本文开展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本论文分五章,内容分别如下:第一章首先简述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引入电渗析技术,接着详细介绍电渗析器结构与离子交换膜分类,然后对普通电渗析与双极膜电渗析的发展与应用情况进行阐述,最后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二章针对传统的二甲基砜脱盐纯化工艺过程复杂、需要使用化学试剂、运行成本高等缺点,本研究验证利用普通电渗析从含盐的二甲基砜混合物中脱盐纯化二甲基砜的可行性。实验过程中考察了操作电压、进料浓度和电解质盐浓度等对脱盐率和回收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电渗析过程的能耗和电流效率的影响;通过过程成本核算,评价了普通电渗析在二甲基砜脱盐、提纯过程中的成本和工艺经济性。结果表明,随着操作电压的增加,回收率略有提高,说明分子渗透是导致电渗析实验中二甲基砜损失的主要原因。回收率随进料二甲基砜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随着进料二甲基砜浓度的增加,淡化室与浓缩室间的二甲基砜浓度梯度增大,因而普通电渗析可以在低进料二甲基砜浓度下运行,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收率。电解质盐浓度对回收率影响较小,但对电流效率影响较大。在电渗析过程中,电流效率达到74.0%,能耗约为12.3 Wh/L,回收率最高可达97.4%,脱盐率均高于98.5%。根据操作经济性评估,整个过程的总成本仅为2.34 $/t。本研究证明了利用普通电渗析从含盐的二甲基砜混合物中脱盐纯化二甲基砜是可行的,建立了一种高效且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二甲基砜分离与纯化方法。第三章新戊二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酸钠,因含有少量的新戊二醇而导致其纯度较低,不能作为高价值化学品进行销售;另外,新戊二醇合成过程中需要大量碱和酸作为醛醇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和中和剂,新戊二醇合成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高盐废水。为了提高甲酸钠的利用价值,降低新戊二醇合成过程的酸碱消耗、减少高盐废水的排放,我们拟将双极膜电渗析引入到新戊二醇的合成路线中,采用双极膜电渗析对含新戊二醇废盐进行回收与利用研究,直接将新戊二醇副产物甲酸钠转化为高价值的甲酸和氢氧化钠,转化获得的酸碱可以作为新戊二醇合成上游过程的原材料,从而实现新戊二醇可持续的闭环生产。通过改变过程中的电流密度和进料盐浓度,考察其对双极膜电渗析过程的电位差、盐转化率以及酸碱产生浓度等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过程的能耗和电流效率的影响;通过操作经济性评估,计算双极膜电渗析回收利用新戊二醇副产物甲酸钠的总过程成本,并与传统甲酸钠废盐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参考。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对双极膜电渗析的性能有显着影响,高电流密度有利于缩短实验时间而降低资金成本,但却导致了较高的能源消耗。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甲酸生成的最低能耗为6.1 kWh/kg。通过在资本成本和运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建议最佳电流密度为30mA/cm2。当进料盐浓度从0.1 mol/L增加到0.4 mol/L时,双极膜电渗析性能得到改善,但是当进料浓度进一步提高到0.5 mol/L时,双极膜电渗析性能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在较高的进料盐浓度下,浓度梯度变大,从而更多的甲酸根离子从盐室迁移到相邻的室。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回收的甲酸和氢氧化钠的纯度较高,几乎没有新戊二醇组分。双极膜电渗析的总过程成本估计为1.304 $/kg HCOOH。本研究不仅实现了双极膜电渗析对含新戊二醇废盐的回收与利用,拓展了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更为电渗析技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实现清洁、降低工艺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第四章针对传统五氧化二钒生产工艺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盐、高氨氮废水,还会消耗大量能源和氢氧化钠的特点,拟利用双极膜电渗析过程来替代传统的五氧化二钒生产工艺,避免产生高盐、高氨氮废水而造成环境污染,从而实现五氧化二钒的绿色生产。考察了双极膜电渗析过程中的盐室初始pH和酸室初始钒液浓度对实验过程影响;通过改变电流密度、盐室浓度、酸室-盐室体积比等条件,考察其对酸室五氧化二钒的浓度和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酸室-盐室体积比对实验性能影响较大,而盐浓度则影响不大。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盐浓度为0.3 mol/L、酸盐室体积比为1:2时,酸室钒浓度能达到最高值,最高钒浓度为0.168mol/L,相应的转化率为17.3%。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制备钒制品的环境友好型方法,可实现五氧化二钒的绿色生产,为化工产品的绿色合成工艺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第五章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电渗析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做出展望。
李鑫[3](2020)在《功能化β-CD/Fe3O4/GO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的吸附》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重金属离子和染料造成的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所以,如何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染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首先利用不同的原位复合技术合成了β-环糊精/四氧化三铁/氧化石墨烯(β-CD/Fe3O4/GO)纳米复合物,再分别以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MPTS)和海藻酸钠(SA)为改性剂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巯基功能化的β-CD/Fe3O4/GO复合物(β-CD/Fe3O4/GO-SH)和SA功能化的β-CD/Fe3O4/GO(β-CD/Fe3O4/GO@SA),分别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的吸附性能。(1)首先利用共沉淀法合成了β-CD/Fe3O4/GO纳米复合物,然后用3-MPTS对其进行巯基改性制备了β-CD/Fe3O4/GO-SH。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N2吸附/脱附等温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热重分析仪(TGA)、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β-CD/Fe3O4/GO-SH在单一体系中对Ag(Ι)和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溶液pH值、溶液初始浓度和时间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样品的吸附动力学采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颗粒内扩散模型进行研究,通过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研究样品的等温吸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具有超顺磁性的β-CD/Fe3O4/GO-SH复合物,其在水溶液可完全实现磁分离。β-CD/Fe3O4/GO-SH对Ag(Ι)和M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到101.87 mg/g和105.74 mg/g。XPS分析结果证明,β-CD/Fe3O4/GO-SH表面的巯基对Ag(Ι)具有优异的亲和力,吸附过程中Ag(Ι)被还原为Ag单质。β-CD/Fe3O4/GO-SH对Ag(Ι)和MB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这说明其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β-CD/Fe3O4/GO-SH对Ag(Ι)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表明Ag(Ι)在β-CD/Fe3O4/GO-SH表面为不均匀的多层吸附,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可更好的描述β-CD/Fe3O4/GO-SH对MB的等温吸附过程,说明此吸附以均匀的单层吸附为主。(2)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β-CD/Fe3O4/GO纳米复合物,再将β-CD/Fe3O4/GO分散到SA基体中,利用相转移法和冷冻干燥技术成功制备了β-CD/Fe3O4/GO@SA。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FTIR、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XPS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β-CD/Fe3O4/GO@SA对Pb(ΙΙ)和MB的吸附性能,并探究了溶液pH值、溶液初始浓度和接触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颗粒内扩散模型研究了样品吸附Pb(ΙΙ)和MB的吸附动力学,通过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研究了样品的等温吸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具有磁响应性和三维网状结构的β-CD/Fe3O4/GO@SA。β-CD/Fe3O4/GO@SA对Pb(ΙΙ)和M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到415.02 mg/g和657.20 mg/g。β-CD/Fe3O4/GO@SA对Pb(ΙΙ)和MB的吸附过程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说明β-CD/Fe3O4/GO@SA对Pb(ΙΙ)和MB的吸附机制主要是化学吸附,且该吸附过程为不均匀的多层吸附。
代春吉[4](2019)在《基于工业明胶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皮革生产加工大国,有着丰富的动物皮资源。据统计,每生产100 kg的成品革,就要产出超过300kg以上的皮革固体废弃物。因此,皮革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和高值化转化利用,不但可以解决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可为其它行业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料或辅料。废弃钻井液是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固液废弃物,对动植物、人类健康及周围环境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废弃钻井液的无害化处理已成为急需解决的行业问题。本论文以皮革含铬废革屑提取的工业明胶为原材料,制备了三种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并将其应用于废弃钻井液的絮凝处理,为皮革含铬固体废弃物高值化转化和废弃钻井液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实现了“以废治污”的环保理念。同时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可被生物降解,有效降低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根据水溶液聚合法和自由基聚合原理,在氮气保护条件下,以氧化还原引发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和焦亚硫酸钠(SPS)为引发剂,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阳离子单体,采用接枝共聚的方法对胶原蛋白进行改性,制备了阳离子胶原蛋白(PCDAC)。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复合酶用量、pH、温度、时间等水解条件对PCDAC絮凝性能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了 PCDAC制备过程中明胶的最佳水解条件,优化后PCDAC对模拟钻井废液浊度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9.3%。采用现代分析手段证实了胶原蛋白与DAC按照预期路线发生接枝反应,接枝改性改变了胶原蛋白光滑、规整的表面结构,PCDAC产物的表面粗糙度、疏松多孔性及表面积明显增大。为了进一步提高PCDAC的相对分子质量,以D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对胶原蛋白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制备出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P(C-AM-DAC),并优化了该反应过程的最佳条件。实验证明了AM和DAC按照设计路线与胶原蛋白发生了接枝反应,制备得到的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P(C-AM-DAC)的相对分子质量Mp达到17895,对模拟钻井废液浊度去除率提升至91.3%,相比于阳离子胶原蛋白PCDAC具有明显的效果提升。为了增加絮凝体的沉降速度和絮凝吸附能力,制备了含疏水基团的新型胶原蛋白。将含疏水基性单体丙烯酸丁酯(BA)、AM和DAC三相单体对胶原蛋白进行接枝共聚,制备出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P(C-AM-DAC-BA),并综合采用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分析法对该反应过程的基本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证实了 AM、DAC和BA按照预期路线与胶原蛋白发生了接枝反应,最优条件下P(C-AM-DAC-BA)对模拟钻井废液浊度去除率高达93.2%,同时絮凝沉降速度有了显着提升。这说明借助含疏水基基团的含疏水基亲油特性和吸附-电中和原理,可以使含油钻井液更容易破乳达到除油的目的;同时悬浮物则更容易发生絮凝,从而提升了絮凝沉降速度。最后,以含疏水基胶原蛋白P(C-AM-DAC-BA)对模拟钻井废液浊度去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 P(C-AM-DAC-BA)用量、絮凝时间、pH、温度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得到含疏水基胶原蛋白P(C-AM-DAC-BA)最佳絮凝条件为:投加量500 mg/L、絮凝时间25 min、体系pH 5.0、絮凝温度35℃。含疏水基胶原蛋白P(C-AM-DAC-BA)具有pH使用范围宽、絮凝效果好、絮凝速度快等优点。从Zeta电位变化可知,体系pH的改变主要是降低了污水模型的电位值从而影响了絮凝效果,从不同絮凝时间絮体形貌上看,絮凝过程中絮体的形态是一个由疏密到紧凑的过程。首先,胶原蛋白链上接枝的DAC携带正电荷,通过“电荷中和”和“吸附架桥”作用吸附带负电荷的悬浮颗粒,形成一个大空间网络。最后,胶原蛋白网络链通过网捕作用进一步吸附悬浮颗粒,形成粗大絮体,以达到絮凝效果。
周丹[5](2019)在《感光黄成色剂中间体3-氨基-4-氯苯甲酸十六酯的合成研究》文中认为成色剂是彩色感光材料重要的组成,分为青、品和黄三种成色剂,目前国内对黄成色剂的报道很少。3-氨基-4-氯苯甲酸十六酯为中间体合成的新型DIR黄成色剂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发色密度和油溶性,其用于彩色感光材料中可以降低颗粒度,提高解像力、清晰度和饱和度,使彩色画面具有更加持久、清晰和鲜艳。然而,当3-氨基-4-氯苯甲酸十六酯的HPLC测试纯度高于98.00%时,才能保证感光材料具有良好的照相性能。本课题利用对甲苯磺酸催化3-氨基-4-氯苯甲酸、正十六醇合成3-氨基-4-氯苯甲酸十六酯。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酯化反应,原料回收与重复使用和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的初步设想。本课题首先研究了带水剂种类、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物质量分数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酯化条件:二甲苯为溶剂,醇酸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用量是总质量的5%,反应物质量分数为65%。在此条件下,酯化率为96%,粗产物纯度为96.82%。甲醇为溶剂,在溶剂用量15 m L/g,温度5℃,结晶时间8 h的条件下,重结晶提纯后产物纯度变为98.33%,单程收率为77%。在最优酯化条件下通过改变溶剂种类来提高单程收率,当甲苯/二甲苯混合溶剂中甲苯质量分数为20%时,单程收率提升至79%。将滤液回收后重复使用,本课题研究了原料回收与重复使用实验B1、B2和B3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找到了重结晶提纯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原料回收与重复使用实验B1中产物纯度为98.04%,总收率83%;原料回收与重复使用实验B2中产物纯度为98.05%,总收率82%;原料回收与重复使用实验B3中产物经过重结晶提纯后纯度低于使用标准98.00%。因此,原料可以回收、重复使用1次,两次实验后产物的总收率为83%。此工艺流程的设计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减少了工业滤液的后处理量。最后,在实验室小试合成路线基础上进行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的初步设想,主要包括:工艺流程设计、各单元物料衡算和主要设备筛选。
霍川[6](2019)在《可回收型类芬顿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印染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质,此类废水如果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对生态系统甚至人体的健康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常规的类芬顿处理技术受pH、环境等限制,存在着回收利用率较低、催化活性低、活性组分易流失等缺点,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研究制备催化性能高、pH适用范围广、稳定性良好的催化剂是目前类芬顿处理的主要研究方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出了Fe/Co/RGO复合催化剂并以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和COD的去除率以及催化剂的物理形态为参考,确定了催化剂各成分比例并进行了制备的优化。研究了复合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和应用于类Fenton体系后的催化降解性。最后,研究分析了催化剂回收利用性和稳定性。得到如下主要结论: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Fe、Co、石墨烯含量对类芬顿催化剂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Fe、Co的制备最佳配比为5:3,石墨烯含量为Fe含量的2.7倍,对亚甲基蓝的催化降解效果影响顺序为:Fe>Co>RGO。Fe/Co/RGO复合催化剂对MB的吸附性研究表明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吸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25-55℃范围内升高温度能促进复合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Fe/Co/RGO复合催化剂处理浓度为10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6g/L,H2O2用量为6ml/L,反应初始pH值为7,反应90min后,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基本稳定,达到98.23%,COD的去除率可达93.3%。亚甲基蓝初始pH值在5-10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降解效果,脱色率均可达到93%。图33幅;表10个;参65篇。
樊睿怡[7](2017)在《含柿单宁金属吸附剂对电子废弃物中Au(Ⅲ)、Pd(Ⅱ)和Pb(Ⅱ)的吸附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分别以柿粉、柿落叶、柿树皮和纯化柿单宁为原料,采取不同改性及合成方法制备含柿单宁的生物吸附剂,命名为PPFR、NPFL、Kaki-TRF和Fe3O4@Si O2@PT,分别研究其对金属离子Au(Ⅲ)、Pd(Ⅱ)和Pb(Ⅱ)的吸附效应。通过静态吸附法研究不同反应参数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采用不同吸附模型拟合和描述实验数据并结合各种表征手段探讨吸附机理。此外,还在接近商业应用的条件下对其应用前景进行鉴定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PFR能从工业金浸提液中选择性回收贵金属离子Au(Ⅲ)。通过考察固液比及稀释倍数对吸附量的综合影响,最终确定固液比为2 mg m L-1,稀释倍数为3,且反应在24 h内达到平衡。表征分析显示吸附后有金颗粒产生,说明在吸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动态柱吸附结果显示,对Au(Ⅲ)的吸附量为100 B.V.(柱床体积)。与两种商用吸附剂比较,PPFR对Au(Ⅲ)的选择性吸附能力更强,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2.氢氧化钠能够显着提高柿落叶Pb(Ⅱ)的吸附量,并且NPFL对Pb(Ⅱ)的吸附受p H值影响较大,最佳p H值为5.0。Langmuir拟合结果说明,NPFL对Pb(Ⅱ)的最高吸附容量为256.41 mg g-1,在同类型的生物吸附剂中吸附量最高。NPFL对Pb(Ⅱ)的吸附机理可能为NPFL带负电的表面官能团与带正电的重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NPFL释放出自身的阳离子与Pb(Ⅱ)发生离子交换以及Pb(Ⅱ)与NPFL官能团形成稳定的螯合物。NPFL制备方法简单,材料来源于脱落柿叶,具有成本低廉、Pb(Ⅱ)回收效率高等优点。3.Kaki-TRF是一种富含酚羟基的多孔材料,对Au(Ⅲ)吸附的最佳p H值为3.0。利用Langmuir模型计算出的最高吸附容量为258.07 mg g-1,在同类型多孔生物吸附剂中吸附量较高,并且能够实现对Au(Ⅲ)的选择性吸附。表征结果显示,其吸附金的机理可能为静电吸引—氧化还原—纳米金聚集。Kaki-TRF在制备过程中不使用甲醛,能够循环使用5次以上,同时制备原料为废弃的柿树枝,因此是一种新型绿色单宁泡沫。4.以纳米四氧化三铁为核,进行二氧化硅包裹,再对二氧化硅进行氨基化改性,最后利用戊二醛将柿单宁固化于磁性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得到一种磁性柿单宁吸附剂,命名为Fe3O4@Si O2@PT。该纳米磁性柿单宁微球对金和钯的吸附量分别高达917.43和191.47 mg g-1。对吸附前后的材料进行磁性能检测,饱和磁化值均大于20emu g-1,矫顽力小于50 Oe,说明它们在室温下近似为超顺磁性,能够保证较高的磁性分离效率。因此,Fe3O4@Si O2@PT是一种同时具备磁响应及超高吸附量的复合纳米微球。综上所述,含柿单宁的金属吸附剂能够较好地吸附和回收电子废弃物中贵重金属,吸附量与柿单宁含量和纯度呈正相关。柿单宁对金的吸附机理以氧化还原为主,对铅的主要吸附机理为螯合反应,而钯吸附机理则为螯合和氧化还原共存。
黄晓梅,李国斌,胡亮,苏毅[8](2015)在《银的提取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银是一种应用广泛,消耗量大的贵金属,在生活和工业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产品或原料。一般银的主要获取来源是含银矿石,而含银矿石主要包括独立银矿、共生银矿和伴生银矿。对不同品位的银矿石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银进行提取回收。独立银矿的品位和品质是银矿石中最高的,银含量大于150 g·t-1就称为独立银矿,但实际中独立银矿的品位远高于此。共生银矿的含银量一般为100150 g·t-1。含量低于100g·t-1的矿石就可称为伴生银矿,这类银矿单独开采利用价值不大,通常都是对矿石中的主金属元素开采利用的同时,根据伴生银在原矿中的赋存状态和嵌布特征使用多种选矿方法进行综合回收。除了含银矿石,电解阳极泥以及含银废弃物等含银原料也逐渐成为提银的主要来源。电解阳极泥主要是电镀厂或矿厂电解精炼时电解槽底部产生的泥状物质。很多电解阳极泥中都会通过富集产生大量的银,通过采用各种方法从这些电解阳极泥中提取回收银。含银废弃物的来源则比较广泛,多数含银的废弃物品都可以分类回收,成为提银的来源之一。根据不同的原料,对银的提取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银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王凡[9](2013)在《利用钢铁厂余热处理工业废水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钢铁企业的节水减排迫在眉睫。近些年来,随着能源供应的紧张,油价、煤价大幅度的上涨,耗能行业步入产业结构调整期,成本竞争非常激烈。一方面,大量的工业废水生化处理后仍不能达标排放,生化处理后的池底污泥不能有效处理,只能运装填埋,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工业中的中低温余热,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大量中低温余热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大量200℃左右烟气直接放散到大气中。本课题从钢铁厂余热回收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的角度出发,以钢铁工业各个工序余热和工业废水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节能为理论基础,对废水进行了大量的蒸馏实验,为找出适合钢铁厂余热回收利用和影响废水处理效果的不同因素的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1)本实验对钢铁厂余热产生的部位与产生的量进行了分析,并对烟气余热的回收提出了改进方案。(2)本实验对鞍钢本部各个环节的废水产生节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水质进行了检测分析针对不同废水中的无机盐离子进行了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或回收利用方式。(3)本实验模拟低温热源蒸发处理工业废水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做了相对完善的实验,得出了蒸发处理效果较好的结论。(4)为钢铁工业的低品位余热资源找到了合理的用户,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能源,而且也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成本和减少了传统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的不利影响。(5)以鞍钢的废水处理为实例,模拟利用低温热源加热蒸发酸洗废液,回收了有价值的工业产品FeCl2和稀盐酸,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6)通过实验,得到了利用不锈钢酸洗废液制备FeCl·4H2O的结晶部分条件因素,以及相关杂质离子的控制条件和简单去除工艺,弥补了原有酸洗废液处理方法的不足。
张卿川,杨正宁,陈家桂,范丽虹[10](2012)在《印制电路板制造业的重金属污染物与减排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制电路板(PCB)制造业是电子工业的重金属主要污染源,其产业正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本文在介绍PCB制造业发展现状和主流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分析行业型污染源和污染物;从清洁生产技术和末端治理技术方面,概述了该行业的污染防治技术措施现状;进而遵循污染减排工作"源头预防、过程阻断、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的全过程污染防控理念,提出PCB制造业的污染减排对策建议。
二、照相废水回收利用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照相废水回收利用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短期沼液化肥配施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沼液的研究进展 |
1.2.2 土壤团聚体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方法 |
2.3.1 冬小麦沼液化肥配施试验设计 |
2.3.2 夏玉米沼液化肥配施试验设计 |
2.3.4 试验方法及样品采集方法 |
2.4 测定方法及数据分析 |
2.4.1 测定方法 |
2.4.2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沼液配施对砂姜黑土物理结构的影响 |
3.1.1 沼液配施对小麦季砂姜黑土基本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2 沼液配施对玉米季砂姜黑土基本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3 小结 |
3.2 沼液配施对砂姜黑土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
3.2.1 沼液配施砂姜黑土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
3.2.2 沼液配施对砂姜黑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参数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第五章 研究特色与展望 |
5.1 研究特色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渗析技术 |
1.2.1 电渗析器结构 |
1.2.2 离子交换膜 |
1.2.3 普通电渗析发展与应用 |
1.2.4 双极膜电渗析发展与应用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普通电渗析在二甲基砜脱盐提纯中的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电渗析装置 |
2.2.3 实验操作方法 |
2.2.4 分析与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操作电压的影响 |
2.3.2 进料MSM浓度的影响 |
2.3.3 电解液盐浓度的影响 |
2.3.4 操作经济性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极膜电渗析在新戊二醇副产物甲酸钠回收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实验操作方法 |
3.2.4 分析与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流密度的影响 |
3.3.2 进料盐浓度的影响 |
3.3.3 操作经济性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极膜电渗析在五氧化二钒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装置 |
4.2.3 分析与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初始操作条件 |
4.3.2 电流密度的影响 |
4.3.3 盐浓度的影响 |
4.3.4 酸盐室体积比的影响 |
4.3.5 样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功能化β-CD/Fe3O4/GO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的吸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的污染现状及危害 |
1.2 重金属离子和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离子交换法 |
1.2.2 化学沉淀法 |
1.2.3 电化学法 |
1.2.4 膜过滤法 |
1.2.5 生物法 |
1.2.6 吸附法 |
1.3 吸附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无机类吸附材料 |
1.3.2 高分子吸附材料 |
1.3.3 复合吸附材料 |
1.4 β-环糊精基复合材料 |
1.4.1 β-环糊精/Fe_3O_4基纳米复合材料 |
1.4.2 β-环糊精/Fe_3O_4/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材料 |
1.5 选题指导思想 |
1.6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巯基功能化β-CD/Fe_3O_4/GO纳米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β-CD/Fe_3O_4/GO-SH的制备 |
2.2.3 β-CD/Fe_3O_4/GO-SH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EM分析 |
2.3.2 XRD分析 |
2.3.3 FTIR分析 |
2.3.4 TGA分析 |
2.3.5 VSM分析 |
2.3.6 N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巯基功能化β-CD/Fe_3O_4/GO纳米复合物对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表征测试 |
3.2.3 吸附试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β-CD/Fe_3O_4/GO-SH对水溶液中Ag(Ι)的吸附机理 |
3.3.2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3.4 等温吸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藻酸钠功能化β-CD/Fe_3O_4/GO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β-CD/Fe_3O_4/GO@SA的制备 |
4.2.3 β-CD/Fe_3O_4/GO@SA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EM分析 |
4.3.2 FTIR分析 |
4.3.3 N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藻酸钠功能化β-CD/Fe_3O_4/GO对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测试方法 |
5.2.3 吸附试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β-CD/Fe_3O_4/GO@SA对水溶液中Pb(ΙΙ)的吸附机理 |
5.3.2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5.3.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5.3.4 等温吸附研究 |
5.3.5 β-CD/Fe_3O_4/GO@SA的重复吸附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基于工业明胶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明胶 |
1.1.1明胶的来源和性质 |
1.1.2 明胶的提取方法 |
1.1.3 明胶的改性处理方法 |
1.1.4 明胶的实际应用 |
1.2 钻井废弃液 |
1.2.1 钻井废弃液的组成和性质 |
1.2.2 钻井废弃液的特点 |
1.2.3 钻井废弃液的危害 |
1.2.4 钻井废弃液的处理方法 |
1.3 絮凝剂的分类 |
1.3.1 无机絮凝剂 |
1.3.2 有机絮凝剂 |
1.3.3 复合型絮凝剂 |
1.3.4 微生物絮凝剂 |
1.4 高分子类絮凝剂絮凝机理 |
1.4.1 胶体的稳定性及DLVO理论 |
1.4.2 双电层压缩机理 |
1.4.3 吸附电中和机理 |
1.4.4 吸附架桥作用机理 |
1.4.5 网捕沉淀机理 |
1.5 本课题的提出 |
1.6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DAC接枝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和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 |
2.1.2 DAC接枝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 |
2.1.3 DAC接枝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合成机理 |
2.1.4 明胶水解单因素实验 |
2.1.5 明胶水解的响应面实验设计 |
2.1.6 阳离子胶原蛋白PCDAC结构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复合酶用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2.2 明胶水解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2.3 明胶水解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2.4 明胶水解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2.5 明胶水解过程的响应面法优化 |
2.2.6 胶原蛋白及改性产物表征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DAC/AM接枝改性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和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 |
3.1.2 DAC/AM接枝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 |
3.1.3 DAC/AM接枝改性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单因素实验 |
3.1.4 DAC/AM接枝改性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响应面实验设计 |
3.1.5 DAC/AM接枝改性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结构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DAC/AM接枝改性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2 DAC/AM接枝改性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3 DAC/AM接枝改性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表征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和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1.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 |
4.1.2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 |
4.1.3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单因素实验 |
4.1.4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响应面实验设计 |
4.1.5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结构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2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3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表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的絮凝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 |
5.1.2 P(C-AM-DAC-BA)絮凝效果评价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P(C-AM-DAC-BA)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2 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3 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4 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3 P(C-AM-DAC-BA)絮凝性能及絮凝机理 |
5.3.1 P(C-AM-DAC-BA)与CPAM絮凝效果的对比 |
5.3.2 P(C-AM-DAC-BA)对COD_(cr)值的影响 |
5.3.3 Zeta电位和pH的关系 |
5.3.4 不同絮凝时间下的絮体形态 |
5.3.5 P(C-AM-DAC-BA)絮凝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感光黄成色剂中间体3-氨基-4-氯苯甲酸十六酯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感光材料照相有机物 |
1.1.1 成色剂的概论 |
1.1.2 成色剂的分类 |
1.1.2.1 按颜色分类 |
1.1.2.2 按性质、应用方法分类 |
1.1.3 辅助成色剂 |
1.1.3.1 带色成色剂 |
1.1.3.2 二当量成色剂 |
1.1.3.3 DIR成色剂 |
1.2 黄成色剂 |
1.2.1 黄成色剂的发展 |
1.2.2 新型DIR黄成色剂 |
1.3 中间体3-氨基-4-氯苯甲酸十六酯 |
1.3.1 3-氨基-4-氯苯甲酸十六酯合成路线 |
1.3.2 催化剂的选择 |
1.3.3 粗产物提纯以及纯度检测方法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4.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3-氨基-4-氯苯甲酸十六酯的合成 |
2.1 反应机理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2.3 分析测试 |
2.2.4 结构表征 |
2.2.5 高效液相测试 |
2.3 酯化率的影响因素 |
2.3.1 带水剂种类对酯化率的影响 |
2.3.2 醇酸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
2.3.3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2.3.4 反应物质量分数对酯化率的影响 |
2.4 粗产物提纯 |
2.4.1 粗产物纯度测试 |
2.4.2 重结晶提纯 |
2.4.2.1 重结晶溶剂 |
2.4.2.2 溶剂用量 |
2.4.2.3 重结晶温度 |
2.4.2.4 重结晶时间 |
2.5 单程收率的影响因素 |
2.5.1 不同酯化条件下单程收率 |
2.5.2 混合带水剂下单程收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料的回收与重复使用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1.2 滤液的回收与重复使用的工艺流程 |
3.1.3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 |
3.1.4 结构表征 |
3.2 原料回收与重复使用酯化反应 |
3.2.1 酯化率 |
3.2.2 粗产物提纯 |
3.2.2.1 粗产物纯度测试 |
3.2.2.2 重结晶溶剂 |
3.2.2.3 溶剂用量 |
3.2.2.4 重结晶温度 |
3.2.2.5 重结晶时间 |
3.2.3 收率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的初步设想 |
4.1 生产工艺流程 |
4.1.1 生产工艺流程图 |
4.1.2 各单元生产流程说明 |
4.2 物料衡算 |
4.2.1 实验室小试参数 |
4.2.2 各单元物料衡算 |
4.3 主要设备筛选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可回收型类芬顿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 |
1.2.1 物理技术 |
1.2.2 生物技术 |
1.2.3 化学技术 |
1.3 国内外非均相类Fenton技术研究进展 |
1.3.1 以铁源为主的类Fenton催化剂 |
1.3.2 负载型的类Fenton催化剂 |
1.3.3 特殊结构的类Fenton催化剂 |
1.3.4 双金属协同作用 |
1.3.5 拓宽pH适用范围 |
1.4 石墨烯简介 |
1.4.1 石墨烯的结构及性能 |
1.4.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处理方法 |
2.2.1 亚甲基蓝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2.2.2 亚甲基蓝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浓度测定 |
2.2.3 亚甲基蓝吸附量的计算 |
2.2.4 溶液中Fe、Co离子的测定 |
2.2.5 溶液中COD的测定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3.1 扫描电镜 |
2.3.2 X射线衍射(XRD) |
2.3.3 拉曼光谱分析 |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2.3.5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2.3.6 氮吸附BET比表面积与孔分布测试仪 |
2.4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5 Fe/Co/RG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第3章 Fe/Co/RG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
3.1.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3.1.2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3.1.3 催化剂的制备 |
3.2 单因素法分析各成分含量对亚甲基蓝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1 铁钴摩尔比对催化剂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2 氧化石墨烯剂量对催化剂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 正交试验确定催化剂各成分比例 |
3.3.1 最佳制备比例的确定 |
3.3.2 正交试验结果的显着性分析 |
3.4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3.5 复合催化剂的表征 |
3.5.1 TEM与 XRD表征 |
3.5.2 复合催化剂红外表征 |
3.5.3 复合催化剂拉曼表征 |
3.5.4 复合催化剂BET及孔径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催化剂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1.1 初始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1.2 MB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1.3 温度对吸附MB效果的影响 |
4.2 复合催化剂吸附亚甲基蓝废水的机理 |
4.2.1 吸附动力学分析 |
4.2.2 吸附剂吸附亚甲基蓝的吸附等温线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催化剂应用于类Fenton体系催化降解研究 |
5.1 催化降解实验 |
5.1.1 目标污染物的性质 |
5.1.2 催化降解实验方案 |
5.1.3 初始溶液pH值的影响 |
5.1.4 H2O2浓度的影响 |
5.1.5 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
5.2 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反应条件 |
5.3 催化剂回收利用性与稳定性研究 |
5.3.1 催化剂回收利用性研究 |
5.3.2 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含柿单宁金属吸附剂对电子废弃物中Au(Ⅲ)、Pd(Ⅱ)和Pb(Ⅱ)的吸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进展 |
1.2.1 柿单宁化学结构及性质研究进展 |
1.2.2 生物吸附研究进展 |
1.2.2.1 生物吸附的定义 |
1.2.2.2 生物吸附剂来源及分类 |
1.2.2.3 生物吸附金属离子机理研究 |
1.2.3 单宁吸附剂制备及改性研究进展 |
1.2.3.1 单宁树脂 |
1.2.3.2 改性单宁树脂 |
1.2.3.3 固化单宁 |
1.2.3.4 单宁泡沫 |
1.2.4 柿单宁吸附剂在吸附领域研究进展 |
1.2.4.1 贵金属吸附、应用及机理 |
1.2.4.2 有害金属离子的去除及吸附机理 |
1.2.4.3 放射性元素的吸附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柿粉甲醛树脂对电路板浸提液中Au(Ⅲ)的回收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柿粉甲醛树脂的制备 |
2.2.3 静态吸附 |
2.2.3.1 两种酸性介质对吸附的影响 |
2.2.3.2 稀释倍数及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 |
2.2.3.3 反应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2.2.3.4 与商用吸附剂比较 |
2.2.4 柱吸附及金回收 |
2.2.5 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盐酸及硝酸对金选择性吸附率的影响 |
2.3.2 从工业浸金液中回收金 |
2.3.2.1 稀释倍数和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 |
2.3.2.2 反应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2.3.2.3 柱吸附及金回收 |
2.3.3 与商用吸附剂比较 |
2.3.4 表征及吸附机理 |
2.3.5 柿粉甲醛树脂热解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氢氧化钠改性柿落叶对Pb(Ⅱ)的吸附及机理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NaOH改性柿落叶的制备 |
3.2.3 静态吸附 |
3.2.3.1 溶液初始pH对Pb(Ⅱ)吸附量的影响 |
3.2.3.2 反应时间对Pb(Ⅱ)吸附量的影响 |
3.2.3.3 金属离子初始溶度对Pb(Ⅱ)吸附量的影响 |
3.2.3.4 共存离子及离子力对Pb(Ⅱ)吸附量的影响 |
3.2.4 吸附数据模型分析 |
3.2.4.1 拟一级速率 |
3.2.4.2 拟二级速率 |
3.2.4.3 颗粒内扩散 |
3.2.4.4 Langmuir |
3.2.4.5 Freundlich |
3.2.5 动态吸附、解吸附与循环利用测试 |
3.2.6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溶液初始pH对铅吸附量的影响 |
3.3.2 NPFL吸附动力学 |
3.3.3 NPFL吸附等温线 |
3.3.4 共存离子及离子力对铅吸附量的影响 |
3.3.5 动态吸附、解吸附与循环利用测试 |
3.3.6 表征与机理验证 |
3.3.7 NPFL处理工业废水 |
3.3.8 NPFL热重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多孔柿单宁泡沫的制备及其对Au(Ⅲ)的吸附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柿单宁泡沫的制备 |
4.2.3 静态吸附 |
4.2.3.1 吸附剂用量的优化 |
4.2.3.2 溶液初始pH的优化 |
4.2.3.3 反应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4.2.3.4 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4.2.4 吸附数据模型分析 |
4.2.4.1 拟一级速率 |
4.2.4.2 拟二级速率 |
4.2.4.3 颗粒内扩散 |
4.2.4.4 Elovich |
4.2.4.5 Langmuir |
4.2.4.6 Freundlich |
4.2.4.7 Temkin |
4.2.5 共存离子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4.2.6 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优化吸附过程参数 |
4.3.1.1 固液比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3.1.2 溶液初始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3.1.3 吸附动力学 |
4.3.1.4 吸附等温线 |
4.3.2 Kaki-TRF的选择性吸附 |
4.3.3 Kaki-TRF吸附机理 |
4.3.4 循环使用测试 |
4.4 小结 |
第五章 磁性柿单宁微球的制备及其对Au(Ⅲ)和Pd(Ⅱ)的吸附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柿单宁的提取与纯化 |
5.2.3 磁性柿单宁微球的制备 |
5.2.3.1 Fe_3O_4合成 |
5.2.3.2 Fe_3O_4@SiO_2合成 |
5.2.3.3 Fe_3O_4@SiO_2@PT合成 |
5.2.4 静态吸附 |
5.2.4.1 溶液初始pH对Au(Ⅲ)和Pd(Ⅱ)吸附量的影响 |
5.2.4.2 反应时间对Au(Ⅲ)和Pd(Ⅱ)吸附量的影响 |
5.2.4.3 溶液初始浓度对Au(Ⅲ)和Pd(Ⅱ)吸附量的影响 |
5.2.4.4 选择性吸附及耐酸性测试 |
5.2.5 吸附数据模型分析 |
5.2.5.1 拟一级速率 |
5.2.5.2 拟二级速率 |
5.2.5.3 颗粒内扩散 |
5.2.5.4 Langmuir |
5.2.5.5 Freundlich |
5.2.6 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Fe_3O_4@SiO_2@PT的合成及表征 |
5.3.2 Fe_3O_4@SiO_2@PT对Au(Ⅲ)和Pd(Ⅱ)的吸附效果 |
5.3.2.1 初始pH对金和钯的吸附影响 |
5.3.2.2 金和钯的吸附动力学 |
5.3.2.3 金和钯的吸附等温线 |
5.3.2.4 Fe_3O_4@SiO_2@PT的选择性吸附测试 |
5.3.3 Fe_3O_4@SiO_2@PT对Au(Ⅲ)和Pd(Ⅱ)的吸附机理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之处 |
6.3 进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科研实践 |
致谢 |
(8)银的提取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含银矿石提银 |
2电解阳极泥中提银 |
2.1铜阳极泥中回收银 |
2.2铅阳极泥中回收银 |
2.3锌阳极泥中回收银 |
3含银废弃物中提银 |
3.1废定影液或胶片废水中提银 |
3.2实验室废液中提银 |
3.3电镀废液中提银 |
3.4废胶片中提银 |
3.5含银电子电器废弃物中提银 |
4展望 |
(9)利用钢铁厂余热处理工业废水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钢铁工业的余热资源 |
1.1.2 钢铁工业节水面临的形式 |
1.2 钢铁厂中低温烟气的显热回收与利用 |
1.3 应用蒸馏法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现状 |
1.4 工业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钢铁生产过程的废水来源与余热资源 |
2.1 废水来源及其主要污染物 |
2.2 焦化工序 |
2.2.1 废水的来源与水质 |
2.2.2 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方案 |
2.3 炼钢工序 |
2.3.1 废水的来源与水质 |
2.3.2 余热资源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4 轧钢工序 |
2.4.1 热轧工序 |
2.4.2 冷轧工序 |
第3章 对工业废水的蒸馏实验研究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目的与样品采集 |
3.2.1 实验目的 |
3.2.2 样品采集 |
3.3 实验仪器、材料与装置 |
3.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3.2 蒸馏处理的实验装置 |
3.4 实验水样水质 |
3.4.1 水样阴离子含量 |
3.4.2 水样阳离子含量 |
3.5 温度对冷凝液生成量的影响 |
3.5.1 冷凝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生成量 |
3.5.2 浓缩倍数对冷凝液水质的影响 |
3.6 废水的蒸馏法处理效果 |
第4章 对酸洗废液的蒸馏实验研究 |
4.1 酸洗废液的产生 |
4.2 酸洗废液的危害 |
4.3 酸洗废液的直接蒸发回收氯化亚铁 |
4.3.1 时间对氯化亚铁结晶的影响 |
4.3.2 PH值对氯化亚铁结晶的影响 |
4.3.3 搅拌对氯化亚铁结晶的影响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时间对结晶的影响及讨论 |
4.4.2 PH值对结晶的影响及讨论 |
4.4.3 搅拌对结晶的影响及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照相废水回收利用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短期沼液化肥配施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D]. 胡林.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D]. 卫新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功能化β-CD/Fe3O4/GO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的吸附[D]. 李鑫.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4]基于工业明胶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D]. 代春吉. 陕西科技大学, 2019
- [5]感光黄成色剂中间体3-氨基-4-氯苯甲酸十六酯的合成研究[D]. 周丹.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6]可回收型类芬顿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霍川.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7]含柿单宁金属吸附剂对电子废弃物中Au(Ⅲ)、Pd(Ⅱ)和Pb(Ⅱ)的吸附效应研究[D]. 樊睿怡.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1)
- [8]银的提取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J]. 黄晓梅,李国斌,胡亮,苏毅. 稀有金属, 2015(03)
- [9]利用钢铁厂余热处理工业废水的实验研究[D]. 王凡. 东北大学, 2013(05)
- [10]印制电路板制造业的重金属污染物与减排对策[A]. 张卿川,杨正宁,陈家桂,范丽虹.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