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建科技先进乡 促进经济上台阶(论文文献综述)
白强[1](2016)在《危机·转机·生机:哈佛大学改革轨迹探究(1869-2001)》文中认为从1869年到2001年,哈佛大学为适应不同时期美国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需要,因势而变,在百余年里连续发起了多次对哈佛大学发展具有跨越性推动作用的改革。正足一次次与时俱进的持续性改革,使哈佛大学在一次次危机中,创造转机,赢得生机,从而把哈佛大学一步一步推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顶峰,最终成就了哈佛大学的辉煌!“危机、转机、生机”是哈佛大学百年改革轨迹的主题曲,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历史,正是由危机、转机、生机组成的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改革史篇。本研究围绕“危机·转机·生机:哈佛大学改革轨迹”这一核心命题,以1869年以来哈佛大学百余年改革轨迹为线索,以历史研究、系统分析和理论分析为主要方法,以“而临什么危机”、“如何创造转机”、“赢得什么生机”为逻辑路径探究哈佛大学百年改革轨迹,展示哈佛大学从“象牙塔”到“社会动力站”的历史转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特点,揭示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规律,从而为当代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参考借鉴。自1869年以来的百余年里,哈佛大学为回应工业化、战略化和全球化的需求,先后经历了“本土化”、“国家化”和“国际化”三个不同的改革历史时期。在“本土化”改革时期, (1869—1933),艾略各特校长而对美国内战后自由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春天,而对传统与现代冲突的危机,以“本土化”的改革理念和改革实践创造转机,赢得了发展生机,使哈佛大学迅速走上现代大学的发展轨道。继任校长洛厄尔而对垄断资本义发展的现实需求和“自由”与“秩序”、冲突的危机,以“秩序化”的改革理念和改革实践,创造转机,赢得生机,使哈佛大学发展成为“美国化”的现代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化”改革时期(1933—1971),科南特校长而对国家卷入战争漩涡给大学发展带来的危机,为适应服务战争需要,掀起了哈佛大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新改革,以适应战争的改革理念和追求卓越的改革实践,创造转机,赢得生机,使哈佛大学发展成为研究型“精英大学”。继任校长普西而对美苏全而战略各对抗给大学发展带来的危机,为服务国家战略竞争,发起哈佛大学“多元化”改革,以“大学多元化”的改革理念和实践,创造转机,赢得生机,建成了“多元化”的研究型大学。在“国际化”改革时期(1971-2001),博克校长而对美苏对抗全而升级给大学发展带来的新危机,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以更加宽阔的国际视野,对哈佛大学的未来进行了新的考量,掀起了创建“心灵帝国”的改革,为哈佛大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了生机,使哈佛大学迅速步入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继任校长陆登庭接力国际化改革,而对全球战略各调整给高等教育带来全新挑战的危机,以“人文化”的改革理念和改革实践发起而向新世纪的改革,建成了而向全球的国际化大学,成功地把哈佛大学带入了21世纪。纵观哈佛大学百年改革轨迹,呈现出本土、本真、本科、求精、求变、求新的鲜明特点:即始终坚持“美国化”、始终坚持追求真理、始终坚持本科为木、始终坚持追求卓越、始终常怀忧患之心、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哈佛大学百年改革轨迹蕴含着大学改革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其内部规律在于:卓越校长治校、坚持继承创新、坚守办学理念、平衡大学职能;其外部规律在于:学习借鉴与创新超越的统一、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的统一、适应社会与自由探索的统一、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统一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特点和规律为当代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那就是一流大学的校长应当“职业化”、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应当“法制化”、一流大学的学习借鉴应当“辩证化”、一流大学的运行逻辑应当“动态化”、一流大学的职能发展应当“协调化”、一流大学的竞争环境应当“自由化”但在国情不同、体制有异、文化有别的情况下,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本文认为,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在充分遵循大学改革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有中国特色的超常规、接地气的改革策略,即直奔主题,切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轻装上阵,大胆改造老式传统学院;重点突破,着力发展优势潜力学科;放眼世界,瞄准国际前沿打造异峰;追求卓越,精益求精问鼎世界一流:发扬传统,聚力彰显自身办学特色,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又好又快地建成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尹德先[2](2012)在《加快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潮流,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世界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经济强国必须是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必须顺应潮流,加快对外直接投资。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已将加快实施“走出去”列为国家战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走出去”的最主要部分。近些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总体上还有待于深化,且“战略”一词在研究中也有被泛化之嫌。因此,吸取国内外研究的优秀成果,借鉴对外直接投资先行国的先进经验,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理论基础,制定切合实际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对于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动态环境下的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选题背景与意义,界定了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成果,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展望。第二章“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在梳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新成果的基础,提出动态环境下中国企业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动态广义优势理论,并以此构建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分析框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环境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宗旨确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目标确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措施抉择。第三章“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中国作为国际直接投资历史上的后起者,为了学习先行者的经验,重点解剖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口韩三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中引出规范性的启示第四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和决定因素”:战略是对历史的总结、现实的把握、未米的抉择。为了研究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在这里总结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通过实证分析,判断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从中发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加快’的紧迫性;最后,再次通过实证分析,从推动力和吸引力两方面找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为战略环境分析、战略宗旨确立、战略目标确定和战略各措施抉择提供了依据。第五章“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环境分析”:根据第二章设计的“战略分析框架”、第三章的“启示”和第四章分析的“决定因素”,综合运用SWOT、PEST这两个战略管理工具,对后危机时期我国复杂多变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形成了相应的决策方案。第六章“加快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综合前几章的分析,确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宗旨是“互利共赢”。确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目标是:培育具有动态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公司;促进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东道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定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抉择是:产业抉择、区位抉择、方式抉择、主体培育和政府服务。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动态广义优势理论”。2.试图将动态环境下的战略管理理论运用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研究中,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分析框架”,并用此框架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3.在国际经验的研究中,以动态环境战略管理的视角归纳出规范性启示。4.用SWOT-PEST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环境。
舒盛芳[3](2010)在《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是大国竞技体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由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从而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虽然大小强弱国家在这个世界舞台上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大国力量的消长却左右着世界的发展进程。当今世界大国主导着国际秩序。在世界竞技体育领域里,大国同样主导着世界的秩序,引领着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大国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推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都是当今世界的最有影响的4个国家,通过对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战略价值的研究,可以为我们认识中国竞技体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对比分析和建构主义等研究方法,从国际政治学等多学科领域,以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战略价值作为对象,对日本、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等4个大国从竞技体育崛起、崛起动因、崛起战略产生以及战略价值逐项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竞技体育崛起指竞技体育的突起。竞技体育崛起的涵义包括3个方面。2.竞技体育崛起的战略价值包括3个方面涵义:第一,它的意义是就大国竞技体育崛起整个过程的指导和规划而讲的;第二,它的意义是为了实现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目的而制定的;第三,它的意义是关于竞技体育全局的,具有宏观、全面、长期的特征。是对历史的总结、当前的把握、未来的选择。3.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主要标志是大国在奥运会上金牌榜排名进入“前三”。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一般规律表现在:与“国家生命周期”具有一致性;从优先发展到协调发展;在时效上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后基本能维持一定实力水平。4.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必然伴随着崛起战略的产生。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主要动因有:国家经济实力是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基础;制度创新是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保障;科学技术发展是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先导;国际竞技体育政治化是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推动力;大国国民的心理需求。5.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战略价值主要有3个方面的体现。(1)通过竞技体育崛起表达国民心理需求和政治要求,这是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基本规律。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受国民政治诉求影响。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在不同时期其国民政治诉求不同。国民政治诉求表现最迫切的时候,往往是经济和社会急速上升时期。大国竞技体育崛起时的国民心态和政治诉求具有同步和一致性。大国对竞技体育崛起在政治诉求上所表现出的强烈程度不同。其战略价值主要表现在:“二战”后,日本通过实现竞技体育崛起,实现重建国家和恢复民族信心的愿望。苏联通过竞技体育崛起体现国民对苏联新政权的拥护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通过竞技体育表露出国家的蓬勃向上,并且与国际环境相抗衡。美国通过竞技体育崛起在两极对垒中担当领袖角色,在自由世界树立旗帜,显示社会的优越感。中国通过竞技体育崛起,满足实现民族国家伟大复兴和在国际社会受到尊重的需要。(2)国家互动建构竞技体育全球化体系,而竞技体育全球化又建构了国家身份。在竞技体育全球化体系中,国家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对手。在竞技体育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追求国家利益。竞技体育全球化建构了大国的国家身份和利益。国家身份是国家利益的基础。由于大国所具有的身份不同,所追求的国家利益也有所区别。政治利益是大国追求的首要利益。其战略价值主要表现在:在政治利益博弈上,日本通过竞技体育崛起,谋求国际社会承认和国际地位;苏联通过竞技体育崛起,谋求大国体育地位和霸权;美国通过竞技体育崛起,向世界输出民主价值观;中国通过竞技体育崛起,谋求争取主权与平等,获取国际尊严,加入国际竞技体育组织争取话语权。(3)奥运赛场上的竞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演义。大国都很重视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和呈现的效果。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核心部分是政治要素。其战略价值主要表现在:日本通过提高竞技体育实力,在国际大赛上取得好成绩,提高影响力;在体育赛场上顽强拼搏,体现出了战后独有的日本精神。苏联在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国际舞台上挑战西方和美国,显示实力。美国的社会体育组织具有强大的活力而产生的吸引力;美国竞技体育实力与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散发出广泛的影响力。中国在奥运会和亚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说服力与民族的凝聚力;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所产生的政治辐射力。6.对我国的主要启示。大国竞技体育的崛起要遵循“合秩序性”原则。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后要防止过大的波动,否则,会削弱竞技体育崛起的政治影响力。大国竞技体育崛起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不能急功近利。要充分认识到竞技体育政治功能,但也不能人为地夸大竞技体育的政治作用。中国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要考虑全体中国人民对奖牌和金牌的心理需要。大国要主动适应竞技体育全球化变化以谋取自身的国家政治、文化和经济利益。大国在获取国家利益时必须采取“合法性”。要警惕美国文化霸权对中国进行的隐性文化控制,迅速做强我国体育事业,增强我国竞技体育对外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我国要在奥运会和亚运会上保证金牌和奖牌总数领先,增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创新活力,以及在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建立国际机制的能力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我国竞技体育核心软实力的增强不受影响。
闫聪颖,夏化云[4](2009)在《全市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先进单位经验集锦》文中认为省级“五好”乡镇党委泌阳县春水镇党委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报记者 闫聪颖 泌阳县春水镇位于泌阳县北部,属典型的浅山丘陵区。全镇总面积116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基层党支部32个,党员864人(其中农村支部19个、农村党员
张静[5](2009)在《平安花开遍地红》文中指出编者按:今年,我市被评为“2005年度至2008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为了使全市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入了解和支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打下我市再次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的坚实基础,使我市更加稳定、文明、富裕、和谐,从今天起?
周灏[6](2008)在《着眼效果 着力创新——山西省阳高县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山西省阳高县委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带有方向性、示范性、创造性的工作,放到大环境、大背景中思考、谋划,全面启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工程,在党建工作的内容、方法、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郭敏,姚庆云,李中华,王海平[7](2007)在《扎实工作 加快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F@@@核心提示@@@$E $T昨天上午,市政府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在市党政综合楼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董永安在大会上强调,要振奋精神,加快发展,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政府工作,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2007年市政
刘德良[8](2006)在《中外城市林业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在查阅大量中外城市林业/森林研究文献、相关学科对城市植被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林业引进、发展的现状,在国内同类研究中首次就城市、城市化与中外城市林业,中外城市林业产生和发展,中外城市林业的绿化实践,中外城市林业的人才培养,中外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中外城市林业的组织保障体系6个方面展开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就中外城市林业的学科地位、21世纪制约中国城市林业发展的3大瓶颈、探索中前进的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中外城市林业的比较研究,以世界的眼光,本文前瞻性的明确和阐明了中国城市林业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城市林业理论,特别是回答和解决了当前中国城市林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绿化实践、行政管理体制、法制法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或措施:①理论研究上,探讨了制约21世纪中国特色城市林业建设的三大瓶颈,其中土地是中国特色城市林业发展的基础瓶颈;资金是推动中国特色城市林业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机制是中国特色城市林业高效有序运行的保证;提出了城市林业是一门横断学科的观点,因为从研究对象所涉及的领域、对象、范畴、层次、问题和关系的多学科特点和超越各单独学科范畴的特点来看,城市林业不是原有学科的水平交叉,而是更高水平上的整合与提高;②绿化实践上,探讨了加强和改进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5项对策:以规划为龙头,坚持以高起点规划带动高标准建设;依法治绿;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社会化兴绿的良好氛围;建绿与护绿并举;树立“近自然”森林和生态绿化的理念;③人才培养上,探讨了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高等教育体系,并对拟议中的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2种对策;一是对风景园林专业进行“城市林业化”改造;二是直接创办城市林业本科教育,并借鉴欧美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课程结构体系;④科学研究上,提出了从5个方面加强和提高城市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主张,一是建设一批国家城市林业科学中心;二是建设一批国家城市林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实验基地;三是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平台、开展重大研究项目的联合攻关;
吉林,只升华,孙瑜,王湛,符桂花,贾帕尔·阿比布拉,骆惠宁,陈光国,杨利民,张伟,柳宝全,肖捷,何闽旭,陈芸,李斌,范堆相,肖永安,雪克莱提·扎克尔[9](2006)在《认清形势 明确思想 突出重点》文中认为把握重点 使老龄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各届老龄委努力上作,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2006年我市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让老龄工作更上一层楼。 ?
陈桂尧[10](2005)在《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大学的社会职能已经超越了教育与科研,与社会经济发生了难以割裂的联系,服务市场逐渐成为高校第三职能。高校职能的实施状况,及其与产业部门等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对于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高校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对于面临工业化和知识化双重挑战,实施和平崛起战略的中国尤为重要。但迄今国内学术界尚缺乏专门而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从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以纵向历史考察为经:大学提供教育和培训,因而天然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个主体,20世纪以后,某些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大学以更复杂的方式参与国家创新系统成为必然--大学不仅是创新系统中作为基础研究提供者的学术界的典型代表,而且通过与产业界的互动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日益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创新系统中;以横向比较分析为纬:对比国外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职能及其与其他主体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针对关于国家创新系统中大学定位这一争论焦点,本文指出争论其实在于大学和产业界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大学在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参与市场的问题。由此将镜头对准我国大学与产业界边界日益模糊的商业化技术转移模式,通过研究中国大学实施技术转移的各种模式,分析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大学参与市场的程度和方式及其客观原因,并根据这些模式对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从中确定作为以后章节的研究重点--合作研究模式与高校科技企业模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合作研究模式的动机、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一些结论:大学和企业参与合作研究的强势动机都指向资金需求,企业信任大学的基础研究能力,但在主观动机上则视利用大学研发资源解决应用研究及商业化生产为次优方案;大学参与合作研究的动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机与其效果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对合作研究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大学与企业是国家创新系统中关系密切但职能不同的两个主体,大学以教育培训和基础研究为己任不仅有助于大学学术能力的提高而且最终有利于企业技术的发展,但大学对于资金的现实需求又使得大学在基础性学术研究与商业化应用研究之间艰难地寻求某种平衡。作者希望通过实证研究对前文的规范研究提供佐证,并为后面的政策建议提供实证基础。 对于大学科技企业模式的研究则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以清华紫光为例,说明大学科技企业模式是在我国特定时期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制度环境下发展出来的,其产生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只要我国风险资本市场不完善、产业界创新能力不得到根本性提高,大学科技企业就会存在下去,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博弈也会存在下去。一方面大学科技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但是参与市场就需按市场规则游戏;另一方面大学最终掌握实际控制权因而大学科技企业还需满足大学设定的目标,这必然导致矛盾的产生。从长远来看,积极从事基础性知识生产的研究型大学对经济的推动、对国家创新系统发展的作用是根本性的。大学与市场的联系必须在尊重这一原则的条件下进行,才会给大学和产业界双方带来持久的收益。 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若干政策建议:重构国家创新系统中各主体的关系,建立多元化的大学体系,正确处理高校直接涉足经济活动、创办并运营企业的独特现象,培育风险资本市场,大力建设催生衍生企业的环境。并对该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关键词:大学,国家创新系统,参与模式,合作研究,大学科技企业
二、创建科技先进乡 促进经济上台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建科技先进乡 促进经济上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1)危机·转机·生机:哈佛大学改革轨迹探究(1869-200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问题的切入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国内外研究评价 |
四、关于历史分期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的特色 |
一、探索新的研究视角 |
二、提升研究理论高度 |
三、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
第二章 回应工业化:哈佛大学“本土化”的改革(1869—1933) |
第一节 回应自由资本主义的改革(1869—1909) |
一、危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
二、转机:“本土化”的改革 |
三、生机:走上现代大学的发展轨道 |
四、改革特点简评 |
第二节 回应垄断资本主义的改革(1909—1933) |
一、危机:“自由”与“秩序”的冲突 |
二、转机:“秩序化”的改革 |
三、生机:建成现代教学研究型大学 |
四、改革特点简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适应战略化:哈佛大学“国家化”的改革(1933—1971) |
第一节 适应二战需要的改革(1933—1953) |
一、危机:国家卷入战争漩涡 |
二、转机:适应战争化的改革 |
三、生机:建成研究型“精英大学” |
四、改革特点简评 |
第二节 适应战略竞争的改革(1953-1971) |
一、危机:美苏展开全面战略对抗 |
二、转机:创建“多元化大学”的改革 |
三、生机:建成“多元化”研究型大学 |
四、改革特点简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顺应全球化:哈佛大学“国际化”的改革(1971-2001) |
第一节 顺应全球战略竞争的改革(1971—1991) |
一、危机:美苏两极对抗全而升级 |
二、转机:创建“心灵帝国”的改革 |
三、生机:步入国际化发展快车道 |
四、改革特点简评 |
第二节 顺应全球战略调整的改革(1991—2001) |
一、危机:高等教育面临全新的挑战 |
二、转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改革 |
三、生机:建成面向全球的国际化大学 |
四、改革特点简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特点、规律与启示 |
第一节 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基本特点 |
一、本土:始终坚持“美国化” |
二、本真:始终坚持追求真理 |
三、本科:始终坚持本科为本 |
四、求精:始终坚持追求卓越 |
五、求变:始终常怀忧患之心 |
六、求新:始终坚持创新发展 |
第二节 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基本规律 |
一、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内部规律 |
二、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外部规律 |
三、关于哈佛大学百年改革规律适用问题的讨论 |
第三节 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一般启示 |
一、大学校长“职业化” |
二、办学理念“法制法” |
三、学习借鉴“辩证化” |
四、运行逻辑“动态化” |
五、职能发展“协调化” |
六、竞争环境“自由化” |
续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策略选择 |
一、直奔主题,切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二、轻装上阵,大胆改造老式传统学院 |
三、重点突破,着力发展优势潜力学科 |
四、放眼世界,瞄准国际前沿打造异峰 |
五、追求卓越,精益求精问鼎世界一流 |
六、发扬传统,聚力彰显自身办学特色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感恩表 |
(2)加快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 |
一、“走出去”战略 |
二、对外直接投资(ODI) |
三、跨国公司(TNCs)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 |
二、国内与国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比较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主要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第二章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一、垄断优势理论 |
二、内部化理论 |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五、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一、小规模技术理论 |
二、技术地方化理论 |
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
一、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二、波特的竞争理论 |
三、战略资产寻理论 |
四、非股权形式理论 |
第四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理论基础——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
一、动态广义优势理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分析的综合框架 |
第三章 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 |
一、投资起步早,增速快,规模大 |
二、投资行业结构日益高级化 |
三、投资区域结构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转变为以发达国家为主 |
四、投资方式逐渐以跨国并购为主,并且参与方式多样化 |
五、投资主体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 |
六、政府逐渐完善支持投资的政策体系 |
第二节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 |
一、投资起步较晚,发展快速,起伏较大 |
二、投资行业结构逐步高级化 |
三、投资区域结构的重点不断变化 |
四、投资方式多样化 |
五、投资主体为紧密联系和多层合作的大中小企业群体 |
六、投资政策由管制到放松再到自由化,并逐步完善 |
第三节 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 |
一、投资起步相对晚,增速快,规模小 |
二、投资行业结构逐步高级化 |
三、投资区域结构以亚洲和北美为主 |
四、投资方式股权以独资为主,跨国并购增多 |
五、投资主体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体 |
六、投资体制由管制到审批制再到申告制,政策体系健全 |
第四节 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经验的启示 |
一、准确判断动态环境,是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的前提 |
二、实现三元目标统一,是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的基础 |
三、拥有动态广义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的关键 |
四、纳入国家战略体系,是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的保证 |
第四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与决定因素 |
第一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一、起步探索阶段(1979-1989年) |
二、稳定发展阶段(1990-1999年) |
三、快速增长阶段(2000年至今)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
一、起步晚,速度快,规模相对小 |
二、行业结构逐步高级化 |
三、投资区域结构以亚洲为主,多元化有所发展 |
四、投资方式多元化,以绿地投资为主,跨国并购迅猛增长 |
五、投资主体呈多元化态势,但国有企业仍占主导地位 |
六、投资具有明显的体制转轨推动性 |
第三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判断 |
一、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一般观点 |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实证检验 |
第四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决定因素 |
二、吸引力因素分析(东道国因素) |
三、推动力因素的分析(母国因素) |
第五章 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环境分析 |
第一节 SWOT-PEST分析的简介 |
一、SWOT-PEST的基本含义 |
二、SWOT-PEST分析的一般步骤 |
第二节 中国外直接投资的SWOT-PEST组合分析 |
一、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内部资源及能力的优势分析 |
二、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内部资源及能力的劣势分析 |
三、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外部机遇分析 |
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外部威胁分析 |
第三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PEST矩阵分析 |
一、构造SWOT-PEST矩阵 |
二、形成决策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快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
第一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宗旨和战略宗旨和战略目标 |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宗旨 |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目标杯 |
第二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抉择 |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抉择的主要依据 |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抉择策略 |
三、案例6.1 :格兰仕国际化 |
第三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抉择 |
一、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抉择的主要因素 |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抉择策略 |
三、案例6.2 :万向国际化 |
第四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抉择 |
一、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及其优劣比较 |
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抉择的主要素 |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抉择策略 |
四、案例6.2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 |
第五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培育和政府服务 |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培育 |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府服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日本竞技体育崛起研究 |
二、苏联(俄罗斯)竞技体育崛起研究 |
三、美国竞技体育崛起研究 |
四、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大国释义 |
二、竞技体育崛起及战略价值释义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动因及战略 |
第一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历程 |
一、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主要标志 |
二、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历程 |
三、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背景与主要动因 |
一、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背景 |
二、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主要动因 |
第三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战略价值 |
一、国民政治诉求 |
二、国家利益 |
三、竞技体育软实力 |
第三章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战略价值之一:国民政治诉求 |
第一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国民政治诉求 |
一、日本竞技体育崛起的国民政治诉求 |
二、苏联(俄罗斯)竞技体育崛起的国民政治诉求 |
三、美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国民政治诉求 |
四、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国民政治诉求 |
第二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时国民政治诉求的战略价值 |
一、大国竞技体育崛起时的国民政治诉求特征 |
二、大国竞技体育崛起时在国民政治诉求方面所表现出的战略价值 #86启示 |
第四章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战略价值之二:国家利益 |
第一节 竞技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利益建构 |
一、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 |
二、国家互动建构竞技体育全球化体系,而竞技体育全球化又建构了国家身份 |
三、在竞技体育全球化体系中,国家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对手 |
四、在竞技体育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追求国家利益 |
五、国家身份是国家利益的基础 |
第二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国家利益博弈 |
一、大国崛起与谋求大国身份 |
二、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与国家利益博弈 |
第三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过程中国家利益博弈的战略价值 |
一、大国竞技体育崛起过程中国家利益博弈的特征比较 |
二、在国家利益博弈方面所体现出的战略价值 |
第五章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战略价值之三:竞技体育软实力 |
第一节 竞技体育软实力 |
一、竞技体育软实力 |
二、竞技体育软实力构成要素及其内涵 |
第二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过程中的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 |
一、日本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与呈现效果 |
二、苏联(俄罗斯)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与呈现效果 |
三、美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与呈现效果 |
四、中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与呈现效果 |
第三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过程中软实力建设的战略价值 |
一、大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与呈现效果的比较 |
二、在大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与呈现方面所体现出的战略价值 |
第六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中外城市林业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
1.2.1 关于中外 |
1.2.2 关于城市林业 |
1.2.3 关于比较研究法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背景说明 |
1.4.1 当前中国城市林业建设的宏观背景 |
1.4.2 当前中国整体发展在世界大国中的地位 |
2 城市、城市化和中外城市林业 |
2.1 城市与城市发展 |
2.1.1 城市的概念、城市要素和城市功能 |
2.1.2 国内外城市标准和统计口径的界定 |
2.1.3 城市的发展 |
2.2 中外城市化进程分析 |
2.2.1 世界城市化进程分析 |
2.2.2 中国城市化进程分析 |
2.2.3 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 |
2.3 城市化的负效应及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 |
2.3.1 西方发达国家早期的环境公害事件 |
2.3.2 中国的城市生态问题 |
2.3.3 城市问题的生态学探讨 |
2.4 城市化与中外城市林业 |
2.4.1 城市化及其负效应是城市林业产生与发展的宏观背景 |
2.4.2 城市森林是改善和缓解“城市病”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外城市林业的产生与发展 |
3.1 北美城市林业的起源与发展 |
3.1.1 时代背景 |
3.1.2 直接动力 |
3.1.3 北美城市林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3.1.4 北美城市林业发展大事记 |
3.1.5 北美城市林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
3.2 其它发达国家城市林业概念的引进与发展 |
3.2.1 欧洲 |
3.2.2 日本 |
3.2.3 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历程 |
3.2.4 其它国家 |
3.3 发展中国家城市林业思想的引进与发展 |
3.3.1 马来西亚 |
3.3.2 菲律宾 |
3.3.3 其它 |
3.4 中国城市林业思想的引进与发展 |
3.4.1 中国城市林业发展大事记 |
3.4.2 中国城市林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外城市林业实践的比较研究 |
4.1 国外城市森林建设的实践 |
4.1.1 美国城市森林的现状与问题 |
4.1.2 英国的城市森林 |
4.1.3 俄罗斯的城市森林 |
4.1.4 日本 |
4.1.5 澳大利亚的城市绿化建设 |
4.1.6 其他国家 |
4.2 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绿化实践 |
4.2.1 进程 |
4.2.2 典型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 |
4.3 中外城市森林绿化实践的比较研究 |
4.3.1 绿地建设标准(指标)低 |
4.3.2 城市森林绿地的系统性差 |
4.3.3 城市森林质量不高、结构不尽合理 |
4.4 启示与对策 |
4.4.1 当前中国城市绿化实践建设的评价 |
4.4.2 对策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外城市林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
5.1 北美(美国) |
5.1.1 概述 |
5.1.2 城市林业教育 |
5.1.3 城市林业技术培训 |
5.2 欧洲城市林业高等教育 |
5.2.1 概况 |
5.2.2 欧洲城市林业教育发展 |
5.2.3 城市林业教育的规模和地位 |
5.2.4 多学科方法 |
5.2.5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 |
5.2.6 教育的对策和方法 |
5.3 其它国家 |
5.4 我国城市林业人才培养 |
5.4.1 城市林业高等教育 |
5.4.2 园林、城市规划与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城市林业教育 |
5.4.3 其它技术培训 |
5.5 中外城市林业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
5.5.1 学历教育比较研究 |
5.5.2 非学历教育比较研究 |
5.6 启示与对策 |
5.6.1 启示 |
5.6.2 对策 |
5.7 本章小结 |
6 中外城市林业科学研究的比较研究 |
6.1 国外城市林业科学研究 |
6.1.1 重要学者及主要理论建树 |
6.1.2 典型研究机构与项目 |
6.2 中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 |
6.2.1 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 |
6.2.2 主要研究机构简介 |
6.2.3 主要研究项目简介 |
6.3 中外城市林业科学研究的比较研究 |
6.3.1 研究规范性 |
6.3.2 研究系统性 |
6.3.3 研究方法与手段 |
6.3.4 研究内容 |
6.4 启示与对策 |
6.4.1 未来中国特色城市林业研究的方向 |
6.4.2 启示与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外城市林业组织保障体系的比较研究 |
7.1 行政管理体制 |
7.1.1 国外典型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 |
7.1.2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 |
7.1.3 比较研究 |
7.2 法制法规建设 |
7.2.1 国外典型国家 |
7.2.2 中国 |
7.2.3 比较研究 |
7.3 非政府的社会组织体系 |
7.3.1 行业和专业协会 |
7.3.2 自愿者组织和民间团体 |
7.3.3 市民 |
7.3.4 比较研究 |
7.4 启示与对策 |
7.4.1 组建新型的中国城市林业管理机构 |
7.4.2 制订《城市林业管理条例》 |
7.4.3 树立全社会办绿兴绿的良好社会风尚 |
7.5 本章小结 |
8 启示与对策——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建设 |
8.1 中外城市林业学科地位探讨 |
8.1.1 中外对城市林业概念的理解 |
8.1.2 国外城市林业的学科地位 |
8.1.3 中国城市林业的学科地位争议 |
8.1.4 城市林业学科地位的解读 |
8.2 土地、资金与机制——制约21 世纪中国城市林业发展的瓶颈 |
8.2.1 土地——城市林业发展的基础 |
8.2.2 资金——推动城市林业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 |
8.2.3 机制——城市林业高效有序运行的保证 |
8.2.4 讨论 |
8.3 探索中前进的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 |
8.3.1 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平台,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城市森林 |
8.3.2 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8.3.3 建设高效有序的中国特色城市林业组织保障体系 |
8.3.4 园林与城市林业的融合是历史的必然 |
8.4 结论与讨论 |
8.4.1 结论 |
8.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
(10)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2.1 关于大学理想的论述和研究 |
1.2.2 现代大学职能研究 |
1.2.3 国家创新系统研究 |
1.2.4 文献研究发现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1.4.3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引言 |
2.2 关于创新和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
2.2.1 关于创新 |
2.2.2 关于国家创新系统 |
2.3 大学是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主体 |
2.3.1 大学职能的历史考察 |
2.3.2 大学成为国家创新系统重要主体的必然性 |
2.4 若干发达国家的大学与国家创新系统 |
2.4.1 德国 |
2.4.2 英国 |
2.4.3 法国 |
2.4.4 日本 |
2.4.5 美国 |
2.4.6 OECD国家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地位与作用的小结 |
2.5 中国大学与国家创新系统 |
2.5.1 中国大学体系的变革 |
2.5.2 中国国家创新系统基本情况 |
2.5.3 中国大学R&D活动主要特征 |
2.5.4 中国大学科研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关系 |
2.5.5 关于中国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大学参与市场的主要模式 |
3.1 引言 |
3.2 中国大学与市场联系的基本情况回顾 |
3.3 中国大学与市场联系的主要模式 |
3.3.1 传统模式 |
3.3.2 衍生企业模式 |
3.3.3 校办企业与大学科技企业模式 |
3.3.4 大学科技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统模式(合作研究)的动机、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及研究假设 |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2 问卷的质量评估 |
4.2.3 研究对象的样本情况 |
4.2.4 研究假设 |
4.2.5 研究方法 |
4.3 合作研究的动机分析 |
4.3.1 大学参与合作研究的动机因素归纳 |
4.3.2 大学参与合作研究的动机重要性分析 |
4.3.3 企业参与合作研究的动机因素归纳 |
4.3.4 企业参与合作研究的动机重要性分析 |
4.3.5 合作研究模式中大学与企业动机的总结 |
4.4 大学参与合作研究的动机与效果分析 |
4.4.1 大学参与合作研究的效果 |
4.4.2 大学参与合作研究动机与效果的相关性 |
4.5 合作研究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合作对大学学术研究能力促进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2 合作对大学资金状况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5.3 合作对公司技术发展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5.4 合作研究效果的影响因素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科技企业模式的动力机制、特征与影响 |
5.1 引言 |
5.2 中国大学科技企业-衍生企业与校办企业的混血儿 |
5.2.1 历史回顾 |
5.2.2 大学科技企业现状与特点 |
5.3 大学科技企业产生的动力机制 |
5.3.1 技术转移中知识的高粘滞性 |
5.3.2 高校经费短缺 |
5.3.3 产业界技术创新乏力,市场需求巨大 |
5.3.4 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 |
5.3.5 其它外部因素的影响 |
5.4 大学科技企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
5.4.1 校、企分离并未真正实现 |
5.4.2 产权关系日趋复杂 |
5.4.3 发展高度不均衡 |
5.4 中国大学科技企业模式的影响 |
5.4.1 积极作用 |
5.4.2 消极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大学科技企业模式的缩影:清华紫光案例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及调研过程 |
6.2.1 案例的选择 |
6.2.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6.3 紫光发展回顾 |
6.3.1 清华大学科技产业发展概况 |
6.3.2 清华紫光十四年(1988-2002) |
6.4 起步:双重使命 |
6.4.1 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诞生背景 |
6.4.2 清华科技开发总公司的设立 |
6.4.3 问题与制度缺陷 |
6.5 调整:回归企业 |
6.5.1 背景 |
6.5.2 调整措施 |
6.5.3 校企新关系 |
6.5.4 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6.5.5 规范化:“大紫光”意识确立 |
6.6 业务重组与改制:清华校产管理进一步强化 |
6.6.1 背景 |
6.6.2 重组措施 |
6.6.3 业务重组与改制的影响与后果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引言 |
7.2 政策建议和构想 |
7.2.1 重构国家创新系统中各创新主体的关系 |
7.2.2 建立多元化的大学体系 |
7.2.3 正确处理高校直接涉足经济活动、创办并运营企业的独特现象 |
7.2.4 培育风险资本市场 |
7.2.5 大力建设催生衍生企业的环境 |
7.3 研究展望 |
7.3.1 关于大学科技企业模式的进一步研究 |
7.3.2 关于大学孵化器的研究 |
附录一 大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三 企业样本 |
附录四 大学合作动机调查原始数据 |
附录五 企业合作动机调查原始数据 |
附录六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创建科技先进乡 促进经济上台阶(论文参考文献)
- [1]危机·转机·生机:哈佛大学改革轨迹探究(1869-2001)[D]. 白强. 南京大学, 2016(08)
- [2]加快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研究[D]. 尹德先.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4)
- [3]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 舒盛芳. 上海体育学院, 2010(05)
- [4]全市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先进单位经验集锦[N]. 闫聪颖,夏化云. 驻马店日报, 2009
- [5]平安花开遍地红[N]. 张静. 新乡日报, 2009
- [6]着眼效果 着力创新——山西省阳高县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启示[J]. 周灏. 山西农业(村委主任), 2008(04)
- [7]扎实工作 加快发展[N]. 郭敏,姚庆云,李中华,王海平. 安阳日报, 2007
- [8]中外城市林业对比研究[D]. 刘德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9]认清形势 明确思想 突出重点[N]. 吉林,只升华,孙瑜,王湛,符桂花,贾帕尔·阿比布拉,骆惠宁,陈光国,杨利民,张伟,柳宝全,肖捷,何闽旭,陈芸,李斌,范堆相,肖永安,雪克莱提·扎克尔. 中国社会报, 2006
- [10]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D]. 陈桂尧. 浙江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