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机管理中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的调配(论文文献综述)
王亮[1](2021)在《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结构深入调整、人口结构深度变化,公众对公共服务的社会预期不断提升、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这对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存在质量不高、规模不足、发展不平衡等多方面问题,具体表现为:城乡区域间服务水平差异较大,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服务设施不足,设施利用率较低;公共服务人才短缺,人力资源保障不足;服务尚未有效惠及全部流动人口和困难群体,项目存在覆盖盲区;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体制机制创新滞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了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相对完善的日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研究其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历史演进、架构及相关主体的作用发挥等内容,并通过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的分析,见微知着,深入探讨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效果,以期借鉴其经验,为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供助益。本文分析认为,战后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从政府单一主体供给向政府、社会、企业多元主体供给不断转变,历经官制型体系、融合型体系后,最终形成官民共治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官民共治体系下,政府和以非营利组织为代表的民间事业者发挥着主体作用,市场则作为纽带推动着官民协同共治的进程,其中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主体,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化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方式,对提升服务供给效率和水平不可或缺;非营利组织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构成,其既可以单独承担社会事务,同时也可以与政府或其他民间事业者合作满足民众公共服务需求。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各司其职、相互协同,共同保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为了考察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子系统的运行,结合当前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影响研究的现实需要,本文针对日本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做了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其作用发挥机制、应对新冠疫情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对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效率效果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总结日本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经验,以期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本文从结构上包括6部分共9章内容,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即第1章。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归纳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理论分析,即第2章。主要包括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供给及其体系的内涵探讨,总结和分析了公共服务体系的一般形式,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的约束条件以及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演进及其特征,即第3章。从历史演绎的角度,对战后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归纳与逻辑梳理,总结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演进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第四部分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结构及主体作用分析,包括第4、5、6、7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以前文分析内容为基础,采取“总—分”形式对日本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进行解构。从总体上,以官民协同治理为角度,分析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构成形式、体系形成的动因以及官民协同治理的机制,分析表明政府和以非营利组织为代表的民间事业者发挥着显着的主体作用,而市场是两者之间协同合作的载体。其后,分别从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的视角出发,分析三者在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各自作用的发挥,以更好地解析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以期为我国提供切实借鉴。第五部分是案例分析,即第8章。结合当前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实际,选取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体系进行考察,通过分析其作用发挥机制、应对新冠疫情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见微知着,对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运行效果进行验证。最后,借鉴日本经验,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即第9章。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日本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的建议。
赖越[2](2020)在《协同治理视角下区域公共危机多元主体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指出,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治理主体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作为我国治理的天然主体,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力量,其治理能力深刻影响着地区的发展。同时,当前的多元社会治理格局,强调了社会主体的力量是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部分,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区域一体化使得各个地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同时,区域公共危机常常不期而至,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特别是当下我国区域公共危机的复杂性、综合性、关联性越来越高,政府与社会主体协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危机治理效果。因此,必须促进社会主体参与治理的途径多元化,构建科学高效的区域公共危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基于此,本文以实现我国区域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的,进行了以下探讨:首先,以协同治理为视角分析多元主体参与区域公共危机治理的必要性,同时根据我国治理区域公共危机的现有模式——政府主导、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划分了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权利和责任,探讨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和媒体的角色和功能。其次,在多元主体参与区域公共危机治理的逻辑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在区域危机治理中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存在的困境,分别是政策法规方面和实践运行方面。政策法规方面主要体现在政策文件缺乏具体实践上的指导作用、多元主体参与危机治理缺乏了法律法规上的保障、区域合作协议等文本易忽略社会主体参与治理的重要性等问题。在实践运行方面主要存在主体间协作思维转变不彻底、协作能力有待提高、协作整体联动乏力和协作过程呈无序状态等问题,影响了危机治理的预期效果。最后,根据以上困境,提出多元主体参与区域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包括更新主体治理理念、厘清主体权责关系、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优化社会主体发展环境和完善区域主体协作机制五个方面,为完善我国区域公共危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赵爽[3](2020)在《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研究 ——以DTYX应急救援协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日益复杂,公共危机逐渐成为影响世界各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非传统安全因素,时刻考验着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如何有效处理公共危机已成为新时期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内容。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吸纳社会应急力量发展,引导应急救援向社会化方向高质量发展;2020年2月13日,国家应急管理部、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全国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探索将社会力量纳入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由此表明,引导非政府组织有序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既可以丰富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水平。本文首先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阐述,深入探讨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优势和作用。然后,以DTYX应急救援协会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具体实践进行实地调研,系统论述了DTYX应急救援协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具体做法和成效,探讨了在“警企协作”应急救援模式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协同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关系格局。最后,进一步分析阐明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时存在的限制与困境,分析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探索提出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效果的对策。本文认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时,在组织机制、行动理念、多元服务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从危机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分别进行预防、控制和恢复,弥补政府组织在管理公共危机时的不足。然而与此同时,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时也存在人员专业性不强、信息不对称、缺乏分工合作等问题,需要从巩固政策支持、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自身能力和建立长期合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与完善,从而为基层政府进一步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杜蕾[4](2020)在《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促使城市人口、规模和功能的扩大,城市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保证社会安定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来的是各种不稳定因素的积聚,无论是频率还是规模,城市已成为当前突发事件,尤其是特大、重大突发事件的高发地。区别于一般突发事件,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大多属于复合型安全问题,面临的环境复杂、任务紧急,呈现出脆弱性、衍生性、连锁性和交叉性等特征。一旦爆发,不仅会诱发多种次生灾害,还会严重破坏区域内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挑战,城市公共安全正面临着极大挑战。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应急管理更多的依赖于单一政府应急主体,层级化自上而下的直线型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已经很难满足该类事件对应急处置的高效需求。多主体协同应急已成为当代有效应急管理的重要标识。多主体协同要求政府组织充分吸纳和鼓励非营利组织、企业组织等的参与,积极调配和整合各主体的应急资源与信息,最终形成以政府组织为核心,非营利组织、企业组织积极响应和支持的网络式应急组织结构。研究表明网络式应急组织结构是应对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因此,本论文致力于对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构成、网络关系、网络结构、网络演化等的研究。首先,论文界定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内涵。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城市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协同应急网络内涵进行了界定。进一步在对复杂网络理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其复杂网络博弈动力学分析、复杂网络结构拓扑分析以及复杂网络演化动力学分析的思路,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构成分析、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分析、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演化仿真分析三部分。其次,论文分析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的网络构成。在梳理突发事件应急模式、协同应急网络构成原则、生成要素的基础上,本文借鉴协同学理论和博弈论从网络节点和节点间博弈关系展开了对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网络构成的分析,为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论文对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进行了静态测度分析。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静态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的测度。对于网络结构,采用密度、中心度、结构洞等指标对整体网络结构、子网络结构以及个体在整体网络中的位置与角色进行了分析;对于网络关系,划分协同应急网络为命令传递、资源流动和信息沟通三大类,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指数随机图模型探究了三种类型的网络关系、两两网络交互作用以及组织属性对网络关系的影响。第四,论文对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进行了动态测度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在不同时间阶段,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发展演变特征,本文从动态视角展开了对协同应急网络的研究。基于实际的应急过程,采用时间切片将“江苏响水3.21事故”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协同应急网络结构、协同应急网络组织功能、协同应急网络组织位置随时间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深入了解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阶段性动态特征。第五,论文仿真分析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发展演化过程。为更加清晰的掌握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发展演化规律,本章构建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模型,并从初始网络规模、初始网络结构、主导节点数量、从属节点参与比例等方面数字化仿真分析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发展演化的全过程。第六,论文提出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建设对策。本章分别从优化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结构、改善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关系、关注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动态性和健全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运行保障体系四大方面阐述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建设对策。
李俊松[5](2020)在《社会组织参与应急救灾中的角色冲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危机管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逐渐成为重要关注点,自21世纪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自然灾害,遭受了巨大的影响与损失。政府在面对日益深化的灾害影响以及不断增加的社会救助需求时,显得捉襟见肘。同时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力量,在参与应急救灾过程中,越来越展现出其重要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在强调协同治理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背景下,社会组织在应急救灾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但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理想,以帮忙者和添乱者为代表的角色冲突存在于社会组织的角色扮演中。明晰社会组织在应急救灾中的角色冲突问题,并克服以充分发挥角色作用,对推进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升重要意义。从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到2017年的“8.8九寨沟地震”,社会组织都积极参与到这几次应急救灾中来,政府逐渐对其形成了政府的辅助者、救援行动的参与者的角色认知。社会组织也获得了公共应急资源筹集者、弱势群体救助者、危机处理的动员专家、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协助者的角色定位。但因政府观念和制度的因素,以及社会组织自身的协作机制、资源依赖、内部管理机制限制因素,使得社会组织在应急救灾中的角色冲突长期存在。本文通过角色理论,分析造成社会组织参与应急救灾的角色冲突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具体化解策略,以此帮助社会组织克服角色冲突,更好地扮演在应急救灾中的角色。
杨悦[6](2019)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的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诞生并发展至今,互联网已经融入了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甚至对某些领域产生了颠覆式的影响。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现实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改革转型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导致公共危机事件的易发、多发。网络环境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传播广泛等特点,经由网络蔓延传播的公共危机事件不仅会引起大量网民的关注,更会吸引网络媒体的转播,甚至夹杂恶意的炒作,为公共危机的萌芽和扩散提供了温床。公共危机的传播以及随之而来的网络舆论表现出的新特征、新影响,为公共危机治理增加了难度。如果公共危机治理主体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很容易导致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事件的发酵膨胀、愈演愈烈,进而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本文以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危机治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治理的理论研究,总结危机治理的三个核心要素,即治理主体、治理模式和治理环境,随后具体以“红黄蓝”幼儿园公共危机事件为例,运用公共危机发展演进模型,揭示危机不同阶段的治理主体行为模式;以九寨沟地震公共危机事件为例,说明“一案三制”治理模式的运行机理;以长生疫苗造假公共危机事件为例,分析环境差异性对公共危机治理的影响,最后站在公共危机治理多主体视角,给出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的治理的有关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治理主体有所启发和帮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梳理课题研究的基础理论,并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系统分析公共危机治理的核心要素,从三个核心要素视角研究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的治理;选取2017“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等三个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分析,分别阐述网络环境下三个治理要素推动危机治理的内在机理,总结公共危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政府的核心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提升公民的危机意识和鉴别力等对策和建议。
房睿[7](2019)在《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高速增长,造成利益分配不均衡,各种法律、制度也正处于健全的过程。在这种社会发展背景下,各种矛盾产生的可能性大幅提升,公共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时,仅依靠政府的单一治理模式所产生的不足已逐渐显现。协同治理理论的诞生,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指明方向。社会组织以其专业性、广泛性、灵活性等特征,为其参与到社会治理提供了必要条件。然而我国由于受到传统思想意识的约束,各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阻碍,故想要达到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高效应对,政府与社会组织需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下加强合作,完善沟通机制,明确权责,形成良性的协同治理局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的模式,构建各方资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政府如何在社会治理新模式背景下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并且如何使二者在协同治理过程中作用发挥最大化是本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和协同学等理论以及公共危机管理、社会组织等相关概念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2015年在天津发生的“8·12”爆炸事故分析在遇到公共危机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协同治理过程中拥有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另外,本文对发达国家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提炼总结,通过借鉴他国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一条适合我国公共危机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发展的路径:在法律方面,健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意识方面,树立公共危机管理的合作意识;在实践方面,完善公共危机信息沟通机制,搭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共享交流平台等。
李瑞静[8](2019)在《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化正在不断改变世界的步伐,其对世界各国而言,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世界各国就像连体婴儿一样,已经成为了密不可分的整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共危机一直是威胁我国以及国际的共同问题。从“汶川地震”以后,我国云南、甘肃、四川也相继经历了全国范围内大大小小的不同种类的自然灾害,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我国政府对危机管理也在不断加强重视。由于危机事件的突发性以及高频性,近十年我国政府一直在不断的寻求改变,这也是非政府组织能在近十年崭露头角的原因,并逐渐在各种国内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国际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自身的独特性,以及在社会事务领域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政府观念改变的还有公民公益意识的转变和提高,以及公民素质的提升,这也为非政府组织近十年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以及更有利的条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公民参与度的提升,公民参加公共事务意愿的显着提升极大的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以及壮大提供了契机。并且随着非政府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各个领域也需要非政府组织的参与。非政府组织的表现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凭借着在危机管理的参与中表现出的自身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虽然非政府组织在这十年间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也在危机管理的参与中表现出了其自身的不足。因此,根据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和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分析,致力于非政府组织的持续发展及其作用的正常发挥,贯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方针,促进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本文通过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方面的总结与研究;首先,分析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近十年的总体概况与优势进行分析;其次,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瓶颈以及原因进行分析,这部分主要通过描述性研究的方式对问题展开论述与分析;最后,针对如何促进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路径选择进行分析,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其在危机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为公共危机管理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
郭继伟[9](2017)在《基于BCM的A公司危机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以来,适逢国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度推动“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编制和落实,保障人民健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而直销企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备受瞩目。然而,机遇总是和危机并存的,关注企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做好应对危机的思想和行动准备。本文将从企业危机管理谈起,以A公司为例,讨论直销企业危机管理模式的创新问题。相较于国外企业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国内企业缺乏主动的预防意识,未能形成科学完善的危机管理模式。经营良好时没有危机意识,缺乏对潜在的危机的警觉性;危机发生后缺乏科学的应对方法和积极的心态,在困境中束手无策。以A公司为代表的直销企业在危机种类、数量和发生的频率等方面远高于其他传统企业,危机管理架构不够成熟和完善。在这种现状之下,A公司没有固步自封,在危机管理实践中不懈探索和积极创新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本论文以A公司为例展开论述,通过对A公司概况和所处行业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剖析,探讨直销企业面对的内外问题,总结整理行业所面对的危机类型和特点。分析A公司危机管理机制,研究分析其危机管理现状和不足。尝试在传统的危机管理模式基础之上引入BCM(业务持续管理)理论,帮助企业制定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危机管理模式,提升危机意识,掌握业务影响和风险分析技能,找出企业风险源头并制定相应的预案,确保危机发生时企业关键业务的持续运行,提高企业抵御危机和对抗风险的能力。不同于传统危机管理模式的被动修复,而是探寻一种既能提前预防又能从容应对的“主动式”危机管理模式,确保企业在危机中能够维持核心业务的不间断运行。最后针对新模式进行效果评估,研究A公司基于BCM的新型危机管理模式所带来的管理上的变化和提升,分析其应用前景。
张健荣[10](2017)在《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基于汶川与雅安地震中的联合行动案例》文中认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党和政府适时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意味着需要实现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协同。重大公共危机是对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在现代社会,已远非单个主体所能应对。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逐渐引起关注,成为重要的治理主体之一。如何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的效果,改善公共危机治理的绩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首先,本文对相关概念与现有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归纳,阐述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功能与优势;其次,通过选择了一个在两次重大公共危机中连续参与的非政府组织案例,深入剖析了非政府组织公共危机治理的演进发展,发现了其在制度安排、政社协同以及自身建设上面临着诸多困境。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完善公共危机治理中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对策。第一,优化非政府组织的制度空间,包括加强顶层制度建设,完善政策支持;第二,构建危机治理中的政社协同机制,包括设立协调机构,建立协同路径,强化评估机制;第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重塑志愿精神。
二、危机管理中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的调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危机管理中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的调配(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理论分析 |
2.1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界定 |
2.1.1 公共服务 |
2.1.2 公共服务供给 |
2.1.3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
2.2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一般形式 |
2.2.1 单一主体体系 |
2.2.2 多元主体体系 |
2.2.3 多中心供给体系 |
2.2.4 合作性供给体系 |
2.3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的约束条件 |
2.3.1 交易成本约束 |
2.3.2 公共属性约束 |
2.3.3 制度主义约束 |
2.3.4 网络嵌入约束 |
2.3.5 区域竞合约束 |
2.4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 |
2.4.1 公共产品理论 |
2.4.2 公共选择理论 |
2.4.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4.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历史演进及其特征 |
3.1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演进 |
3.1.1 官制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1945-1993 年) |
3.1.2 融合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1993-2006 年) |
3.1.3 官民共治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2006 年至今) |
3.2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演进的特征 |
3.2.1 法规先行,完善制度建设 |
3.2.2 政府主导,引入社会资本 |
3.2.3 竞争嵌入,发挥市场作用 |
3.2.4 目标明确,服务规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官民协同治理解析 |
4.1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官民协同治理的构成形式 |
4.1.1 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主体 |
4.1.2 市场化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方式 |
4.1.3 社会组织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构成 |
4.1.4 公民诉求是公共服务供给的出发点与归宿 |
4.2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官民协同治理的动因 |
4.2.1 响应理论演变冲击,因应国际环境变化 |
4.2.2 缓解国家财政困境,实现政府角色转型 |
4.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
4.2.4 引入多元参与主体,满足公众多样化服务需求 |
4.3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官民协同运行机制 |
4.3.1 政府间协同机制 |
4.3.2 政府与民间事业者协同机制 |
4.3.3 民间事业者间协同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政府作用研究 |
5.1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由中央政府构建 |
5.1.1 中央政府制定法律体系 |
5.1.2 构建公共服务组织架构 |
5.1.3 承担必要的公共服务职能 |
5.2 日本公共服务职能多由地方自治体承担 |
5.2.1 地方自治体承担公共服务的类型 |
5.2.2 地方自治体实现公共服务职能的途径 |
5.2.3 地方自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源构成 |
5.3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于央地分权改革实践 |
5.3.1 地方分权改革动因 |
5.3.2 地方分权改革进程 |
5.3.3 地方分权改革成效 |
5.4 中央地方协调是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发展方向 |
5.4.1 制度协调 |
5.4.2 组织协调 |
5.4.3 事务协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市场作用研究 |
6.1 “市场增进论”与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 |
6.1.1 市场增进论 |
6.1.2 市场增进论下的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 |
6.2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实现途径 |
6.2.1 公企民营化 |
6.2.2 官民竞争与合作 |
6.2.3 民间竞争与合作 |
6.3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制度构成 |
6.3.1 民间委托制度 |
6.3.2 PFI制度 |
6.3.3 指定管理者制度 |
6.3.4 市场检验制度 |
6.3.5 PFS制度 |
6.4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效果 |
6.4.1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成效 |
6.4.2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的非营利组织作用研究 |
7.1 日本非营利组织基本情况 |
7.1.1 非营利组织内涵 |
7.1.2 日本非营利组织发展脉络 |
7.1.3 非营利组织类型 |
7.1.4 非营利组织的结构 |
7.2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 |
7.2.1 政府培育支持非营利性组织 |
7.2.2 政府向非营利组织委托公共事务 |
7.2.3 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协同合作 |
7.3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非营利性组织作用发挥机制 |
7.3.1 公益活动的自发性 |
7.3.2 市场竞争的参与性 |
7.3.3 公共事务的受托性 |
7.3.4 市民社会的主体性 |
7.4 日本非营利性组织作用发挥的困境与解决 |
7.4.1 日本非营利性组织作用发挥的主要困境 |
7.4.2 日本非营利性组织作用发挥困境的解决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案例分析: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的运行 |
8.1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及其体系 |
8.1.1 日本公共危机管理 |
8.1.2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 |
8.1.3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 |
8.2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作用发挥机制 |
8.2.1 法律因应机制 |
8.2.2 监测预警机制 |
8.2.3 决策处置机制 |
8.2.4 信息沟通机制 |
8.2.5 市民救助机制 |
8.2.6 应急保障机制 |
8.3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应对新冠疫情的效果 |
8.3.1 日本新冠疫情应急管理的举措 |
8.3.2 日本新冠疫情应急管理的成效 |
8.3.3 日本新冠疫情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日本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
9.1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不断完善的经验 |
9.1.1 立法先行,完善公共服务制度框架 |
9.1.2 政策引导,挖掘非营利组织作用 |
9.1.3 路径明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9.1.4 协同治理,构建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供给机制 |
9.2 借鉴日本经验,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 |
9.2.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公共服务领域制度建设 |
9.2.2 强化市场作用发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
9.2.3 着力扶持社会组织,推进公共服务协同供给 |
9.2.4 夯实公民参与基础,拓展参与公共决策途径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协同治理视角下区域公共危机多元主体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基本概念研究 |
(二)多元主体参与危机治理研究 |
(三)危机治理困境研究 |
(四)危机治理策略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系统研究法 |
(三)历史分析法 |
四、创新和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区域公共危机治理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区域治理和公共危机 |
(二)区域公共危机及其治理 |
二、理论基础 |
(一)参与式治理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区域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多元主体分析 |
一、区域公共危机多元主体参与的必要性 |
(一)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
(二)公民社会发展的要求 |
(三)有效应对区域公共危机发展趋势的需要 |
二、多元主体的角色和功能分析 |
(一)政府:统筹主导 |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协调 |
(三)企业:市场资源调配 |
(四)公民:基础力量 |
(五)媒体:宣传监督 |
第三章 多元主体参与区域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中的困境 |
一、政策法规方面 |
(一)政策文件 |
(二)法律法规 |
(三)区域合作协议 |
二、实践运行方面 |
(一)区域主体间协作思维转变不彻底 |
(二)区域主体间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
(三)区域主体间协作整体联动乏力 |
(四)区域主体间协作过程呈无序状态 |
第四章 多元主体参与区域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
一、更新主体治理理念 |
二、厘清主体权责关系 |
三、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
(一)明确相关政策规定 |
(二)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
四、优化社会主体发展环境 |
(一)加强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 |
(二)增添企业参与治理的动力 |
(三)提高公民应对危机的能力 |
(四)发挥媒体在治理中的正向作用 |
五、完善区域主体协作机制 |
(一)完善区域主体协作的预防预警机制 |
(二)建立区域主体协作的激励协调机制 |
(三)打造区域主体协作的信息沟通平台 |
(四)构建区域主体协作的监督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研究 ——以DTYX应急救援协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文献评述 |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和作用 |
2.1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 |
2.1.1 组织机制优势 |
2.1.2 行动理念优势 |
2.1.3 多元服务优势 |
2.2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作用 |
2.2.1 提升危机反应速度,优化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效率 |
2.2.2 提供个性化救助服务,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质量 |
2.2.3 快速聚集社会资源,强化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资金物质保障 |
第三章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案例分析 |
3.1 DTYX应急救援协会的建设现状 |
3.1.1 组织定位和基本组成架构 |
3.1.2 办公场地和救援设备配置 |
3.1.3 人员招募和团队管理建设 |
3.2 DTYX应急救援协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路径 |
3.2.1 DTYX应急救援协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
3.2.2 DTYX应急救援协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机制 |
3.2.3 DTYX应急救援协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路径 |
3.3 DTYX应急救援协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典型案例 |
3.3.1 弛援金华兰溪6.25特大洪水灾区 |
3.3.2 跨越温台两地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 |
3.4 DTYX应急救援协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成效 |
3.4.1 拓宽应急培训渠道,增强群众自身防范意识和能力 |
3.4.2 志愿参与日常巡逻,排查清除灾害安全隐患 |
3.4.3 壮大政府应急救援力量,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质效 |
3.4.4 协调整合社会资源,加速公共危机后的重建与恢复 |
第四章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原因 |
4.1 DTYX应急救援协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非政府组织相关人员专业性不强 |
4.1.2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
4.1.3 非政府组织之间缺乏分工与合作 |
4.1.4 非政府组织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管理效果缺乏可持续性 |
4.2 DTYX应急救援协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非政府组织人员的应急救援技能培训不足 |
4.2.2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作平台 |
4.2.3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独立地位缺乏保障 |
4.2.4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
第五章 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效果的对策 |
5.1 巩固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政策支持 |
5.1.1 完善非政府组织相关法律规范 |
5.1.2 优化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制度建设 |
5.2 强化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要素保障 |
5.2.1 提升对非政府组织的财税支持力度 |
5.2.2 加大对非政府组织专业人才的培训 |
5.3 提升非政府组织自身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 |
5.3.1 强健组织人才队伍,提升危机管理专业水准 |
5.3.2 拓宽公益资金筹集渠道,优化救援设施配置 |
5.4 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长期合作机制 |
5.4.1 建立公共危机信息共享系统 |
5.4.2 优化社会评估监督体系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附录 A 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 B D区海上应急救援力量基本情况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相关概念 |
2.1.1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的内涵 |
2.1.2 协同应急网络的内涵 |
2.2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研究框架 |
2.2.1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 |
2.2.2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研究框架的内容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构成分析 |
3.1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模式 |
3.1.1 集权式应急模式 |
3.1.2 分权式应急模式 |
3.1.3 协同式应急模式 |
3.2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构成基础 |
3.2.1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构成原则 |
3.2.2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构成要素 |
3.3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节点 |
3.3.1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节点类型 |
3.3.2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节点角色位置 |
3.4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节点间关系 |
3.4.1 政府组织节点间关系 |
3.4.2 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节点间关系 |
3.4.3 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节点间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静态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方法 |
4.1.3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2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结构测度分析 |
4.2.1 协同应急网络整体结构测度 |
4.2.2 协同应急网络内部子结构测度 |
4.2.3 协同应急网络角色位置测度 |
4.2.4 协同应急网络结构测度结果讨论 |
4.3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关系测度分析 |
4.3.1 测度准备 |
4.3.2 协同应急网络命令传递关系测度 |
4.3.3 协同应急网络信息沟通关系测度 |
4.3.4 协同应急网络资源流动关系测度 |
4.3.5 协同应急网络交互作用测度 |
4.3.6 协同应急网络关系测度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动态分析 |
5.1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阶段划分 |
5.1.1 应急预防准备阶段 |
5.1.2 应急响应处置阶段 |
5.1.3 应急恢复重建阶段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数据处理 |
5.3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动态性测度 |
5.3.1 协同应急网络结构关系动态性测度 |
5.3.2 协同应急网络节点功能动态性测度 |
5.3.3 协同应急网络节点位置动态性测度 |
5.4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动态性测度结果讨论 |
5.4.1 协同应急网络结构关系动态性分析 |
5.4.2 协同应急网络节点功能动态性分析 |
5.4.3 协同应急网络节点位置动态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演化与仿真分析 |
6.1 复杂网络演化模型与机制 |
6.1.1 复杂网络演化模型 |
6.1.2 复杂网络演化机制 |
6.2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演化模型构建 |
6.2.1 协同应急初始网络 |
6.2.2 协同应急网络增长 |
6.2.3 协同应急网络演化终止 |
6.3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演化仿真分析 |
6.3.1 协同应急初始网络结构 |
6.3.2 协同应急初始网络规模 |
6.3.3 协同应急网络主导节点数量 |
6.3.4 协同应急网络从属节点参与比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建设对策 |
7.1 优化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结构 |
7.1.1 增加协同应急网络组织节点的异质性 |
7.1.2 增强协同应急网络核心节点的影响力 |
7.1.3 提高协同应急网络边缘节点的参与度 |
7.2 改善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关系 |
7.2.1 加强协同应急网络的信息沟通能力 |
7.2.2 提高协同应急网络的资源整合能力 |
7.3 关注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动态性 |
7.3.1 引导不同阶段协同应急网络节点的联系互动 |
7.3.2 强化不同阶段协同应急网络节点的核心功能 |
7.3.3 明确不同阶段协同应急网络节点的所处位置 |
7.4 构建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运行保障体系 |
7.4.1 健全协同应急网络运行的法律法规 |
7.4.2 完善协同应急网络运行的制度保障 |
7.4.3 培育协同应急网络运行的社会资本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社会组织参与应急救灾中的角色冲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及目的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阐释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社会组织 |
(二)角色冲突 |
(三)应急救灾 |
二、理论基础 |
(一)角色分析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社会组织在应急救灾中的参与现状及角色冲突分析框架 |
一、我国社会组织的应急救灾参与现状 |
(一)社会组织应急救灾角色呈现的伊始——“5.12汶川地震” |
(二)社会组织应急救灾角色呈现的发展——“4.20芦山地震” |
(三)社会组织应急救灾角色呈现的深化——从“8.3鲁甸地震”到“8.8九寨沟地震” |
二、角色冲突分析框架 |
(一)角色预期 |
(二)角色认知 |
(三)角色定位 |
三、依据分析框架看我国社会组织在应急救灾中的角色情况 |
(一)不同主体对社会组织在应急救灾中的角色预期 |
(二)不同主体对社会组织在应急救灾中的角色认知 |
(三)基于在应急救灾中社会组织发挥功能的角色定位 |
第三章 社会组织在应急救灾中面临的角色冲突表现及影响因素 |
一、社会组织在应急救灾中的角色冲突表现 |
(一)合作者与不被信任者的冲突 |
(二)帮忙者与添乱者的冲突 |
(三)常态协作伙伴与临时伙伴的冲突 |
(四)志愿者与个体利益谋求者的冲突 |
二、基于Nvivo11的社会组织在应急救灾中角色冲突影响因素的质性分析 |
(一)研究工具及方法 |
(二)样本介绍 |
(三)社会组织角色冲突的影响因素 |
三、社会组织在应急救灾中角色冲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理念偏差导致对社会组织角色认知错位 |
(二)机制欠佳导致对社会组织角色预期落差 |
(三)制度欠缺导致对社会组织角色定位矛盾 |
(四)导致社会组织应急救灾中的角色冲突的三因素总结 |
第四章 社会组织在应急救灾中角色冲突的化解策略 |
一、合作者与不被信任者冲突的化解策略 |
(一)各地区政府统一观念认同重视并接纳激励社会组织 |
(二)加强应急救灾时期社会组织救灾网络建设 |
二、帮忙者与添乱者冲突的化解策略 |
(一)将社会组织参与救灾纳入应急预案 |
(二)完善社会组织应急救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三、常态协作伙伴与临时伙伴冲突的化解策略 |
(一)建立制度化的救灾路径-加强救灾协调沟通平台的建设 |
(二)立法确立社会组织的救灾边界与门槛 |
四、志愿者与个体利益谋求者冲突的化解策略 |
(一)完善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税收与扶持政策 |
(二)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的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危机 |
2.1.1 定义和分类 |
2.1.2 危机发展阶段 |
2.2 公共危机 |
2.2.1 定义和分类 |
2.2.2 公共危机的特征 |
2.3 危机治理 |
2.3.1 危机治理的概念 |
2.3.2 危机治理要素 |
2.4 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的治理 |
2.4.1 相关概念 |
2.4.2 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的特征 |
2.5 理论运用 |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治理的核心要素分析 |
3.1 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分析 |
3.1.1 政府 |
3.1.2 社会组织 |
3.1.3 公民 |
3.2 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分析 |
3.2.1 国外公共危机的治理模式 |
3.2.2 我国公共危机治理模式 |
3.3 公共危机治理环境差异性分析 |
3.3.1 治理环境:封闭到开放 |
3.3.2 治理结构:同质化向多元化 |
3.3.3 治理资源:单向配置到多向协同 |
3.3.4 治理绩效:应急型到风险型 |
第四章 网络环境视角下公共危机治理的案例分析 |
4.1 “红黄蓝”幼儿园公共危机事件 |
4.1.1 事件经过 |
4.1.2 案例分析 |
4.1.3 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4.2 九寨沟地震公共危机事件 |
4.2.1 事件经过 |
4.2.2 案例分析 |
4.2.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 长生疫苗公共危机事件 |
4.3.1 事件经过 |
4.3.2 案例分析 |
4.3.3 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
5.1 治理主体方面 |
5.1.1 加强政府的核心能力建设 |
5.1.2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
5.1.3 提升公民的危机意识和鉴别力 |
5.2 治理模式方面 |
5.2.1 完善公共危机治理法制体系 |
5.2.2 健全公共危机治理的应急机制 |
5.2.3 注重发挥多主体治理作用 |
5.3 治理环境方面 |
5.3.1 加强网络技术的运用 |
5.3.2 强化公共危机的多元化协同治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1.2 治理理论 |
2.1.3 协同学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公共危机 |
2.2.2 公共危机管理 |
2.2.3 社会组织 |
第3章 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发展现状 |
3.1 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背景分析 |
3.1.1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
3.1.2 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 |
3.2 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现状分析 |
3.2.1 转型期协同治理模式形成 |
3.2.2 政府职能转变为协同治理预留空间 |
3.2.3 社会组织蓬勃发展 |
3.2.4 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现状 |
第4章 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天津港爆炸事故 |
4.1.1 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 |
4.1.2 事故发生后的各方反应 |
4.2 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
4.2.1 政府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中的作用 |
4.2.2 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中的作用 |
4.3 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4.3.1 协同治理过程中职能定位不清 |
4.3.2 协同治理过程中社会组织合法身份欠缺 |
4.3.3 协同治理过程中缺乏及时沟通 |
4.3.4 社会组织缺乏社会认知度 |
4.3.5 协同治理缺乏长期性与持续性 |
4.3.6 协同治理过程中资源整合力度不足 |
4.4 问题成因分析 |
4.4.1 受传统治理观念影响 |
4.4.2 缺乏协同治理法律法规的支持 |
4.4.3 缺乏健全的合作机制 |
4.4.4 缺少协同治理协调平台 |
4.4.5 社会组织公信力欠缺 |
4.4.6 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不足 |
第5章 日美德先进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5.1 日美德协同治理公共危机先进经验 |
5.1.1 健全的协同治理法律体系 |
5.1.2 完善的协同应急管理体制 |
5.1.3 志愿组织的积极作用 |
5.2 日美德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5.2.1 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将公共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
5.2.2 建立网格化公共危机协同治理预警机制 |
5.2.3 整合社会力量,加强社会组织参与协同治理 |
5.2.4 建立合作性协调平台机构 |
第6章 完善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对策建议 |
6.1 加快完善协同治理公共危机法律法规建设 |
6.1.1 加快社会组织法律法规的完善进度 |
6.1.2 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法律体系建设 |
6.2 厘清协同治理中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权责 |
6.2.1 分清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过程中的职能 |
6.2.2 合理分配政府与社会组织权利 |
6.3 社会组织提升能力,政府树立合作意识 |
6.3.1 社会组织提升自身能力赢得信任 |
6.3.2 政府建立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合作意识 |
6.4 完善政府与社会组织沟通机制 |
6.4.1 搭建公共危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 |
6.4.2 建立综合性协调平台机构 |
6.4.3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非政府组织 |
二、公共危机管理 |
三、非政府组织参与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二、志愿失灵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困境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 |
一、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总体概况 |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取得的成就 |
三、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 |
第二节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 |
一、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域有限 |
二、非政府组织外部支持与认可不足 |
三、非政府组织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有待完善 |
四、与境外非政府组织合作缺乏交流与协作 |
五、参与国际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有待提升 |
第三节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传统观念的制约 |
二、非政府组织内部监管的缺失 |
三、非政府组织缺乏与企业合作的对接平台 |
四、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的限制 |
五、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
第三章 国外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三种模式 |
第一节 美国模式 |
第二节 日本模式 |
第三节 英国模式 |
第四节 国外危机管理中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积极经验与启示 |
一、完善的危机预防机制是保障 |
二、完善的危机合作机制是关键 |
三、灵活的组织形式是动力 |
第四章 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路径 |
第一节 政府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
一、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
二、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
三、构建完善的国内外危机管理的合作机制 |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提高自身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 |
一、健全组织内部监督运行机制 |
二、提高组织内部财务管理能力 |
三、丰富组织内部人力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创造和谐的条件 |
一、企业应积极配合非政府组织的工作 |
二、媒体发挥对非政府组织的外部监督作用 |
三、公民加强公益意识关注非政府组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BCM的A公司危机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企业危机管理研究历史、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3 发展趋势分析 |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企业危机概述 |
2.1.1 企业危机的概念 |
2.1.2 企业危机的特征 |
2.2 危机管理的概念和理论 |
2.2.1 危机管理的概念 |
2.2.2 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3 危机管理的过程 |
2.3 风险概述 |
2.3.1 风险的概念 |
2.3.2 风险和危机的关系 |
2.4 BCM的含义和作用 |
2.4.1 BCM概述 |
2.4.2 BCM的主要组成部分 |
2.4.3 BCM的生命周期理论 |
2.4.4 BCM和危机管理的关系 |
第3章 A公司危机管理现状研究 |
3.1 A公司概况 |
3.2 公司所处行业特点概述 |
3.2.1 行业特点 |
3.2.2 行业现状分析 |
3.3 A公司危机管理调查问卷设计 |
3.4 公司危机类型及特点 |
3.4.1 A公司常见危机类型 |
3.4.2 A公司危机的特点和危害 |
3.5 A公司危机管理现状分析 |
3.5.1 A公司危机管理现状 |
3.5.2 A公司危机管理的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4章 A公司基于BCM的危机管理模式构建分析 |
4.1 A公司构建基于BCM的危机管理模式的目的 |
4.2 基于BCM的危机管理模式构建步骤 |
4.3 业务影响分析 |
4.3.1 业务范围界定和数据采集分析 |
4.3.2 业务重要性分析 |
4.4 风险分析和危机的分类定级 |
4.4.1 风险分析 |
4.4.2 危机分类定级 |
4.5 组织架构优化和危机的响应机制 |
4.5.1 危机管理组织架构优化 |
4.5.2 危机的响应机制 |
4.6 策略制定和落实 |
4.7 业务持续计划制定 |
4.7.1 业务持续计划的范围界定 |
4.7.2 业务持续计划的制定步骤 |
4.7.3 业务持续计划的内容制定 |
4.8 保障体系 |
4.9 A公司基于BCM的危机管理模型构建 |
4.9.1 传统的危机管理模型 |
4.9.2 优化后的基于BCM的危机管理模型 |
4.9.3 基于BCM的危机管理模型和传统的危机管理模型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5章 A公司基于BCM的危机管理模式应用评估 |
5.1 引入BCM后 A公司危机管理效能的提升 |
5.2 引入BCM后 A公司危机管理量化水平提高 |
5.3 基于BCM的危机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和清单 |
致谢 |
(10)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基于汶川与雅安地震中的联合行动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特定案例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难点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可能存在的困难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阐释 |
2.1.1 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及特点 |
2.1.2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 |
2.1.3 公共危机治理的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公民社会理论 |
2.2.3 协同理论 |
第3章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功能与优势 |
3.1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功能 |
3.1.1 危机预警阶段 |
3.1.2 危机爆发阶段 |
3.1.3 危机过渡阶段 |
3.1.4 危机恢复阶段 |
3.2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优势 |
3.2.1 组织机制上的优势 |
3.2.2 组织定位上的优势 |
3.2.3 专业服务上的优势 |
3.2.4 行动理念上的优势 |
第4章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案例解读 |
4.1 案例回溯:一个从汶川到芦山的联合行动 |
4.1.1 汶川地震(2008 年): ―5·12‖联合行动 |
4.1.2 雅安地震(2013 年):―4·20‖联合行动 |
4.2 参与演进的规律 |
4.2.1 需求回应更为精细 |
4.2.2 角色定位更为明确 |
4.2.3 政社合作带来身份认同 |
4.2.4 灾后重建中的能力拓展 |
4.3 演进的内在动因与机制 |
4.3.1 发生机理:―个体情感—组织职能—社会责任‖驱动 |
4.3.2 发展轨迹:自组织演进机制。 |
4.3.3 拓展动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交换视角 |
第5章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之困境 |
5.1 制度安排之困境 |
5.1.1 顶层制度的缺位 |
5.1.2 资金来源与管理的限制 |
5.2 政社协同之困境 |
5.2.1 缺乏有效的协调者 |
5.2.2 缺乏全过程的协同路径 |
5.2.3 缺乏监督机制 |
5.3 自身建设的困境 |
5.3.1 无序参与和整体低效 |
5.3.2 人力资源的素质不足 |
5.3.3 社会公信力不高 |
第6章 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对策 |
6.1 优化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制度空间 |
6.1.1 加快非政府组织的顶层制度建设 |
6.1.2 完善对非政府组织的政策扶持 |
6.2 完善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社合作‖协同机制 |
6.2.1 设置专门的应急协调机构 |
6.2.2 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政社协同路径 |
6.2.3 强化监督评估机制 |
6.3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 |
6.3.1 制定组织内部的应急预案 |
6.3.2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应急能力 |
6.3.3 重塑志愿精神,提高公信力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四、危机管理中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的调配(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研究[D]. 王亮.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协同治理视角下区域公共危机多元主体参与研究[D]. 赖越.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3]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研究 ——以DTYX应急救援协会为例[D]. 赵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研究[D]. 杜蕾.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5]社会组织参与应急救灾中的角色冲突研究[D]. 李俊松.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的治理研究[D]. 杨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7]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问题研究[D]. 房睿.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8]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路径研究[D]. 李瑞静.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9]基于BCM的A公司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 郭继伟.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
- [10]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基于汶川与雅安地震中的联合行动案例[D]. 张健荣. 苏州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