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工业激光活动

荷兰工业激光活动

一、荷兰的工业激光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叶瑞涛,熊正烨,李永强,师文庆[1](2021)在《光电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与展望》文中认为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种植面积和多种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农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业效益提升潜力大。光电技术在提升农业效益方面大有可为。概述了光电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光电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刘灏[2](2020)在《基于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纤维素/聚乳酸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迫切需求,采用来源广泛的生物质材料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用以开发新型生物质复合材料,符合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3D打印作为制造领域的一项创新技术,在个性化及特殊复杂制品的制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的出现为多元化以及高质化利用生物质材料提供了新的机遇。聚乳酸(PLA)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质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加工性,由于在成型时收缩率低且不易翘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耗材。本论文针对有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和开发新型3D打印PLA材料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采用甘蔗渣纤维、纤维素纳米晶-有机蒙脱土杂化纳米粒子对PLA进行改性,系统研究了PLA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与FDM 3D打印工艺之间的关系;同时,将PLA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己内酯(PCL)进行物理共混,通过FDM制备了具备热响应形状记忆效应的功能化制品;在此基础上,对PLA/PCL共混物基体进行适当的改性,并在共混物中加入杂化纳米粒子,深入考察了PLA/PCL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甘蔗渣既是榨糖产业的副产品,也是一种天然植物纤维。本论文首先采用氢氧化钠(Na OH)溶液和亚氯酸钠(Na Cl O2)/冰乙酸混合溶液对甘蔗渣(RSCB)进行连续的化学处理,从中提取得到甘蔗渣纤维(SCBF),并对化学处理前后甘蔗渣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SCB的纤维素含量仅为45.7%,而SCBF的高达88.5%。与RSCB相比,SCBF呈现出明显的纤维状形貌结构,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通过FDM 3D打印技术系统地研究了SCBF/PL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与RSCB/PLA复合材料相比,SCBF/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由于纤维填料的取向效果,SCBF/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变化规律表现不一样。当SCBF含量为6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优;而弯曲强度却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通过修改拉伸试样3D模型的G代码,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打印方式对SCBF/PLA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垂直法(Vertical)”外,通过其它三种打印方式“默认法(Default)”、“交叉法(Cross)”和“平行法(Parallel)”制备3D打印试样的最佳SCBF用量均为6wt%。由于纤维填料和PLA分子链在3D打印试样中的取向程度与其填充方式(光栅角度)有关,采用“Parallel”方式打印的完全取向的拉伸试样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此外,RSCB和SCBF具有足够高的热分解温度,均可以满足PLA复合材料熔融挤出加工的要求,并且SCBF可以明显促进PLA的结晶。采用硫酸水解法从针叶木浆中提取纤维素纳米晶(CNC),并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蒙脱土(MMT)进行改性得到有机蒙脱土(OMMT),利用静电自组装构建了一种新型的CNC-OMMT杂化纳米材料。微观形貌表明一维针状CNC吸附在二维片状OMMT的表面,从而构成了多维杂化纳米粒子。在杂化纳米粒子中,CNC和OMMT仍然保持着原本的化学结构,并且杂化纳米粒子的尺寸是由CNC和OMMT的初始尺寸所控制的。红外表征分析和Zeta电位结果表明CNC与OMMT之间不仅存在氢键作用,而且存在较强的静电吸附作用,并且杂化纳米粒子的水分散行为受静电相互作用的影响。基于CNC与OMMT之间氢键与静电吸附的双重作用,OMMT的纳米片层结构可以有效屏蔽CNC表面的硫酸盐基团,并对CNC的热分解行为起到延缓效果,从而显着提高了其热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FDM 3D打印技术系统地分析了CNC、OMMT和CNC-OMMT三种纳米填料对PL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熔融结晶动力学探究了不同打印平台温度下制备3D打印试样的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NC-OMMT在增强PLA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上起到协同改性的效果。杂化纳米粒子在PLA基体中的分散性不仅得到明显改善,而且不会对聚合物基体造成孔洞缺陷。在结晶性能方面,多维杂化纳米粒子可以作为成核助剂在结晶温度范围内大幅度提升PLA的结晶速率。根据等温熔融结晶动力学可知,PLA纳米复合材料在不同打印平台温度下的结晶速率不同,从而表现出不一样的耐热性能。由于在120℃下的结晶速率较快以及形成晶体结构更加有序的α晶型,在此温度下制备的3D打印试样具备较高的维卡软化温度(VST)。通过在3D打印的基础上引入第四维度——时间,3D打印制品的形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以实现4D打印,从而能够满足功能性3D打印的需求。采用拉伸模式下的应力控制动态力学分析对不同质量配比的3D打印PLA/PCL共混物的热响应形状记忆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结合PLA/PCL共混物的结晶-熔融行为、动态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详细阐明了形状记忆效应(SME)机理。结果表明,3D打印PLA/PCL共混物的形状固定性能都很优异,这是由于可逆相PCL能够迅速结晶使得临时形状得以及时固定;而它们的形状回复性能主要受两相界面间物理交联作用的影响,随着PCL含量的上升,界面物理交联作用限制PCL相产生不可逆滑移的能力逐渐减弱,导致形状回复性能下降。此外,由于固定相PLA的玻璃化转变会对形状回复产生不利影响,形状记忆测试过程中所使用的变形温度(Td)应低于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3D打印参数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层厚和光栅角度对PLA/PCL共混物的形状回复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而填充密度的影响很小。通过优化FDM成型过程中所使用的3D打印参数可以实现对3D打印制品SME的调控。采用光栅角度为45°/-45°、填充密度为80%和层厚为0.05mm制备的3D打印制品在65℃的Td下表现出良好的热响应SME。为了进一步提高PLA/PCL共混物的热-机械循环性能、强度和模量,首先对共混物基体进行适当的改性。采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对聚己内酯二元醇(PCL-diol)进行异氰酸酯基(-NCO)封端改性得到PCL-NCO,通过FDM 3D打印研究了PCL-NCO对PLA/PCL共混物循环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L-NCO可以改善PLA/PCL共混物的界面相互作用。当加入4%的PCL-NCO时,PLA/PCL共混物在三次热-机械循环中表现出较好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在此基础上,利用FDM技术考察了杂化纳米粒子对PLA/PCL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杂化纳米粒子的用量小于1%时,并不会对PLA/PCL纳米复合材料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它主要受共混物基体本身的热响应所影响。此外,杂化纳米粒子对PLA/PCL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有增强效应,并且在不到1%的低含量情况下,即保留了原有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的前提下,杂化纳米粒子也可以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杨丹丹[3](2020)在《稀土离子掺杂单个上转换微/纳颗粒的结构、性能及应用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稀土离子掺杂上转换发光是一个依赖于稀土离子丰富的能级特征,通过吸收两个或多个低能光子转变成一个高能光子的光致发光过程。早在20世纪中期,实现上转换发光的典型稀土离子组合及其上转换发光物理机制已被广泛研究。近年来,以Na REF4(RE:稀土元素)系列上转换微/纳材料的可控合成为代表,微/纳技术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将上转换发光研究推向新的高潮。稀土离子掺杂微/纳颗粒以其无法取代的优势,包括丰富的发射波段、较长的荧光寿命、无光漂白特性、较深的组织穿透能力、无细胞荧光背底、低毒性等,在生物医学、传感、三维显示、光伏等众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不难发现,大多数上转换发光特性及应用的研究都集中在微/纳颗粒的群体光学效应,而很少关注单个颗粒的光学行为。事实上,看似相同的粒子之间具有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对于材料宏观性能的优化,乃至新性能的开发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在考虑微纳器件时,对单个微/纳颗粒的精确了解就尤为重要。基于这一背景,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单分散性良好、可以用于在单颗粒水平进行探究的稀土离子单掺或共掺的β-Na YF4微晶;详细探究了这些单个微晶的光学特性,结构特性,尤其是各向异性和上转换光偏振特性;最后,基于对这些单颗粒的研究,展开了对稀土离子掺杂单个上转换微/纳颗粒在光波导、白光调制和微/纳白光激光、微观多信号传输及安全防伪等应用领域的探究。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Yb3+/Pr3+共掺单个β-Na YF4微晶,探究了稀土离子掺杂单个β-Na YF4微晶的光学各向异性和结构各向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垂直不同晶体轴向激发单个β-Na YF4:Yb3+,Pr3+微晶,上转换荧光强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激发偏振依赖性,证明稀土离子掺杂单个β-Na YF4微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而拉曼光谱也探测到不同的拉曼峰,证明β-Na YF4微晶具有结构各向异性。通过对配位结构对称性的详细分析及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稀土离子在β-Na YF4结构中的电子云分布,揭示了单个微晶的光学各向异性来自于结构各向异性,首次建立了微观结构与光学性能之间的联系,为后续研究不同稀土离子在各向异性结构中的光偏振特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通过微晶的结构各向异性解释了对于掺杂不同浓度Pr3+的β-Na YF4:Yb3+,Pr3+微晶的群体拉曼光谱存在差异性的原因,表明了对单颗粒研究的重要性。(2)讨论了不同稀土离子在β-Na YF4各向异性结构中的上转换光偏振特性:单掺时,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加,上转换光偏振特性逐渐减弱;Yb3+敏化时,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加,上转换光偏振特性逐渐增强。通过对晶体结构、稀土离子的配位结构和本身性质的深入分析,以及对稀土离子在β-Na YF4结构中键合信息的计算和电子云分布的模拟,首次提出了稀土离子的光偏振特性不仅与晶体的结构和位点对称性有关,也与稀土离子自身的半径和极化率有关,为后续实现可调谐的上转换光偏振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3)以Er3+作为激活中心,通过离子共掺实现其可调谐的上转换光偏振特性:980 nm激发下,基于Yb3+的敏化作用,可以通过调节Yb3+的掺量调控Er3+的上转换光偏振特性,在合适的掺杂水平上甚至可以消除激活离子的上转换光偏振特性;与Gd3+共掺,Gd3+较大的极化率会使相邻Er3+的电子云分布更加趋向于各向异性,从而提高Er3+的上转换光偏振特性;增加Er3+的掺杂浓度可以进一步增强其上转换光偏振特性。这些方法为普适性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激活中心。光偏振特性作为稀土离子在各向异性结构中的本征特性,实现可调谐不仅有利于上转换微/纳颗粒在各个领域具有更好的应用表现,也使来自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光偏振特性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4)基于对稀土离子掺杂单个β-Na YF4微晶的精确了解,探索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首先,β-Na YF4高于空气的折射率可以使发射光在晶体-空气界面发生全内反射进行定向传播,因此,稀土离子掺杂的单个β-Na YF4微晶可以用于近红外激发的光波导系统;其次,980 nm激发下,通过Yb3+/Pr3+共掺获得了更为简便的单颗粒级别的白光输出,为小型化、集成化白光系统提供更为高效的解决方案。利用来自单个β-Na YF4:Yb3+,Pr3+微晶或有序排列的β-Na YF4:Yb3+,Pr3+微晶阵列的稳定的白光偏振特性,可以实现微观多信号传输。结合光波导效应,有望在单个β-Na YF4:Yb3+,Pr3+微晶中通过回音壁模式输出白光激光,为实现微/纳白光激光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最后,不同的稀土离子组合在β-Na YF4微晶中表现出不同的荧光颜色和光偏振特性,使稀土离子掺杂的β-Na YF4微晶携带有独特的光学信息,排列组合后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光学防伪、信息存储、信息加密等安全领域。

樊潇潇[4](2020)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命周期长、规模大、造价高、技术综合复杂,对国家未来科技发展布局影响广泛且深远。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作为其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环,规划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最大效益。论文以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为研究目标,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管理的管理主体、管理组织结构、决策机制三个层面的问题展开研究。论文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消费、产品角度不同角度判断其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并通过其正外部性对其公共物品属性进行了验证。公共物品是区分市场干预和政府干预的重要判断依据,因此政府提供成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的主要提供方式。政府购买过程产生的社会公众——政府、政府——研究机构的两级委托代理关系中,政府被赋予了管理者、提供者的角色,因此,政府成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规划的管理主体是具有必然性的。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科技体制发展、内外部战略目标的变化展开分析,提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组织结构需要根据环境、战略目标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新要求及设计思路。根据信息共享观理论框架,选择矩阵式结构、常设项目团队等组织框架以满足组织提高决策效率、适应动态环境的新要求,提出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议事机构、组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办事机构、补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咨询机构等建议。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以规范政府活动是矫正政府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论文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优化了决策维度的两级评价指标以及不同决策步骤中的决策维度。在信息不对称理论框架下,针对监督者信息不对问题提出建立决策信息公开制度、解决监督者“搭便车”困境和利用现代化手段减低监督信息公开和获得成本等建议,针对决策专家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拓展信息获取途径、优化决策专家样本、建立代理机构信用评价机制等建议。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多角度地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消费、产品等不同分类对设施的公共物品属性进行讨论。为讨论政府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的管理主体提供了依据。2.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较深入地讨论分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宏观规划管理过程的管理主体和参与主体的角色和职责,为提高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提供入手点。3.较系统地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管理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两个层面,对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提出优化或改进方法。

邢彩[5](2020)在《三种花卉种子的发芽特性及催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份美好礼物。花卉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花卉产业已经成为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一体的绿色产业和公认的“黄金产业”。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是影响花卉栽培生产的瓶颈因素,关乎花卉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兴衰,被誉为“农业芯片”。本文对我国大宗化花卉美女樱、一串红、天竺葵的种子发芽率低、发芽不齐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这些花卉的栽培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活力不齐是影响美女樱、一串红、天竺葵的种子发芽率低、发芽不齐的根本原因。种子籽粒小,不同批次籽种籽粒饱满度不齐、成熟度不一,千粒重差异较大(2.19±0.39g、2.47±0.68g和4.46±0.42g)、生活力不稳定及不同品系遗传性差异是影响美女樱、一串红和天竺葵种子活力的主要原因;2)美女樱、一串红、天竺葵种子发芽期间吸涨吸水过程在8~10h之内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再延长浸泡时间导致厌氧,影响种子活力,发芽率反而降低;3)合理采用催芽技术可以提高美女樱、一串红、天竺葵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发芽更快、更齐。但要把控好处理强度、时间等技术参数;4)利用过氧化氢、硫酸处理可以改善种皮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发芽率,但处理时间不得长于15min,硫酸浓度不能大于50%。引发剂PEG-6000处理时间也不宜过长;低浓度GA3、6-BA处理显着提高被测试植物种子活力,促进发芽,但高浓度抑制发芽;5)适度热水浸种处理能够提高被测试植物种子发芽率,处理美女樱种子的最适水温为50℃,一串红为55℃,天竺葵为45℃;6)低温、高湿层积处理可显着增强美女樱,一串红,天竺葵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处理最适时间依次为40d、30d和40d;7)利用激光和磁场催芽处理的关键因素是处理时间,时间稍长则干扰细胞正常生理活动,起到反作用;8)总结以上各项因素,育种改良、科学栽培及精准清选种子是确保美女樱,一串红,天竺葵种子高活力根本出路。

郭延龙[6](2020)在《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人工物是通过技术实践活动而生成的存在物。1993年兰德尔·迪珀特(Randall Dipert)最早关注该主题,1998年前后荷兰技术哲学家克洛斯(Peter Kroes)和梅耶斯(Anthonie Meijers)将其发展为成熟的研究范式。现阶段,技术人工物的功能与伦理价值的失衡、价值与责任的复杂关系、多元化的伦理治理等问题涌现,迫切需要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问题进行系统地探究。本研究旨在通过技术现象学还原法、归纳与演绎法等方法,探析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背后的哲学基础、“物律”设计方式以及技术治理路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技术人工物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设计思路、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第二,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相关概念进行词源、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以唐·伊德(Don Ihde)“人-技术”关系理论、拉图尔(Latour)“人工物社会”思想和维贝克(P.Verbeek)“道德物化”的思想为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下一步的深入探究。第三,基于拉图尔“人工物社会”的思想,从技术人工物中历史唯物论的“人本”孕育、“非人”的新唯物论产生、“非人”的扩展三个阶段进行考察,系统地论证了“去中心化”情景下技术人工物,如何从“人本”至“非人”的拓展历程。同时,结合共享单车“去中心化”的具体案例进行诠释。第四,在维贝克“道德物化”的思想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技术人工物的道德意向性、道德自由和道德中介的作用,认为技术人工物的技术程度决定了道德物化程度。同时,结合智能穿戴服装的具体案例进行诠释。第五,基于以上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者的道德敏感性捕捉与识别、情感投射与移情、创造性想象与超越,运用仿生设计的情景模拟、虚拟与现实的情景模拟、设计价值的情感模拟,结合强制式调节设计、引诱式调节设计和劝导式调节设计的方式,探索技术人工物设计的“物律”方式。同时,以保姆机器人为例,诠释具体实践语境中的“物律”设计。第六,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责任与价值进行细分,对技术行动者、社会行动者和元层面行动者,进行“问责”与建构性技术评估。结合公众参与、共享式、社会契约的公平合作进行调节反馈,最终通过技术内在关系路径、混合式系统路径和价值敏感设计路径,进行不同程度的技术设计与治理。同时,以基因编辑婴儿案例进行反思,针对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诠释。最后,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研究,是从技术内在关系的路径切入,以“物准则”的视角探讨技术设计伦理的全过程。本研究提出了“设计即治理”的技术治理方式,用技术道德化的“前置式”设计方式,将“善”技术功能和物理结构“写入”至技术人工物中,以期待通过技术人工物的“物律”设计方式,为构建人类美好生活世界贡献力量。

夏翔[7](2020)在《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下文以AA学院简称)如同横空出世般闯进我们的视野,它以一系列骄人成就与独特方式,激发了我们的研究热情:一大批AA学院的毕业生与教师,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彼得·库克(Peter Cook)、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史蒂芬·霍尔(Steven Holl)、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Prix.)……成为世界级的明星建筑师,他(她)们设计落成的具有先锋色彩及实验价值的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当今世界的空间景观,他们主导的“建筑电讯派”、解构主义建筑、数字化-参数化建筑等推动着当代建筑思潮及流派的发展。我们进一步发现AA学院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如它独立于大学体制之外的建筑教育模式;如以“工作单元”替代课程,教师给出的主题成为教学内容;如基础教学以装置、身体及行为、影像、拼贴等当代实验艺术方式作为练习手法,避开了功能、构造、制图等一般建筑入门教学内容;如以创新性、实验性、交叉性、艺术性的教学面貌等,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学术兴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在经过手工、图案、工艺美术等形态之后,在新时期转型为现代形态的艺术设计,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又逐渐进入数字化设计阶段。与多变相随的是同质化、程式化、职业化的教学景观,及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题作业与教材模式。同时,引起设计教育界极大关注、无数院校试图进行改革的设计基础课程,由于诸多原因整体上至今仍陷于“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模式而不能自拔。于是,在这种情境中的设计基础改革把视线转向了建筑教育,而AA学院的基础课程无疑为设计基础教学的突围带来了示范性意义,通过课题的研究与论文的写作,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寻找可以参照借鉴、改写的路径,寻找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到作业手法的演绎之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作为AA学院独特面貌生成的背景与基础,包括了实验性建筑艺术的基础形态,建筑教育的实验性教学与基础教学的情境,2.AA学院的教育特质,包括发展历程、课程体系及着名教师,3.AA学院教学的工作单元设置与教师的主题教学,4.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主题设计途径,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二次设计、作业创意的多种路径等,5.AA学院基础教学作业的表现手法与视觉图式,包括对现当代艺术的借用与演绎,作业的形式手法及视觉表现等。附录部分整理了历年来AA学院基础教学的主要课题。

戎卿文[8](2020)在《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文中指出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自1950年代由布兰迪(Cesare Brandi)引介入建筑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始终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预防性保护理论自2009年左右引介入中国学界,历经十年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在政策制定、科研和工程实践层面逐渐成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然而,国内存在的问题亦比较显着,包括:对预防性保护概念的片面化、碎片化认识,重技术、轻理念,重硬件、轻软件,重单体、轻区域,更有因时髦而冠“预防性”之名者。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文化遗产政策和基础科研投入面临着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历史地、科学地、系统地重新认识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方向,藉此建构中国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筑遗产保护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第1章首先系统整理和深入阐述了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基本廓清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揭示出相关话语体系与国际实践网络的生成过程。第2、3章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研究评述的解读,结合在欧洲相关国家与学术组织的实地调研与观摩,发现并提炼了1950年代以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2条主要原生路径:1.以科学归纳、区域巡检与整体规划为特征的规划式保护;2.以高频度巡检与反馈行动为特征的预防性维护。本文考证发现,前者主要以意大利学者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反映了意大利城市、建筑遗产思想的整体观;后者则主要以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深层动因来自荷兰的社区联结运作模式和文化传统。1990年代以来,预防性保护与当代保护理论语境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更显着地呈现出其科学面向和工具理性的特点。在第4章,笔者洞悉到近三十年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重构,其背后的趋势在于原生路径的交融与整合,以及对建筑保护运动在现当代发展的回应。本文提出并建构了P-MMI模式(P规划式—M监测、M日常维护、I巡检),对欧洲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评价,有效提炼出其发展路径与趋势;通过该模式观察到,1970年代的两条原生路径自19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交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模式,包括:“风险地图”模式、“文化区”模式等,对中国形成了启发。面向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第5章回顾指出,预防性保护引介入中国十年以来,并未得到系统性的学习和推广,但由于理念新颖、科技色彩浓厚,且与国内偏重硬件投入的科研运作模式相契合,预防性保护在重点建筑的监测领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中国的预防性保护以对重点建筑的“科学保护”和预防监测见长,但忽视了区域面上的计划性预防,因此虽然在一些局部已具有“预防性”,但在宏观层面仍然是一种“应激性”保护;第5章后半部分进而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行机制为基础,吸收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规律与进展,根据P-MMI模式,初步建构了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第6章以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提出并建构的当前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路径:加强整体观,参照P-MMI模式,发展区域规划式预防性体系,保持硬件监测的优势,推动软件建设,强化巡检与日常维护行动,促使目前的“科技——应激——预防”模式向“科技——计划——预防”模式转化。本文成果既响应了国家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也为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张雨童[9](2020)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提出电力工业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电力行业正处在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技术的崛起等对传统的能源供应造成冲击。本翻译实践原文本为从国外相关能源网站收集到的英文文献,译文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中出版。译者在英译汉过程遵循忠实、通顺的原则,对电力期刊文本的翻译进行了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实践项目背景和项目意义;第二部分是译前准备描述,包括分析平行文本和原文本的特征,从而确定翻译中遵循的原则;第三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原文本的过程和翻译后的校对工作;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主要从词汇、句法以及标题和小标题三方面对翻译中的重难点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翻译策略,如增词法、转化法、省译法等,以期译文忠实、通顺。最后在结论部分,主要对翻译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了解了电力领域前沿科技,并且掌握了电力期刊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策略,提高了自身的翻译能力;同时,译者希望该实践报告能为翻译此类文本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刘辉龙[10](2020)在《石墨烯柔性电极微纳结构激光制造及微超级电容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可穿戴和便携式电子设备朝“轻薄化”与“小型化”方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现代社会对高能量/功率密度、轻量便携化和柔性化储能器件的强烈需求。近年来,伴随着激光加工聚酰亚胺(Polyimide,简称PI)薄膜诱导多孔石墨烯柔性电极技术的出现,在柔性基底上高效、低成本和大规模制造柔性微纳储能器件成为了可能。然而,传统工艺加工的多孔石墨烯电极面临纯度不高、润湿性差和电化学性能受限等瓶颈,探索高效、低成本加工多尺度微纳多孔结构石墨烯电极以及微纳复合结构赝电容材料沉积石墨烯电极的新型制造工艺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鉴于此,本文以多孔石墨烯基平面微型超级电容为研究对象,对其内部设计及电极加工机理、电极微纳多孔/复合结构制造、结构表征、电荷存储与柔性性能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平面微型超级电容结构设计及其电极加工机理结合可视化设计方法,提出了新型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及其叉指状结构电极的设计思路。结合有限元仿真模拟,从激光静态和往复式动态辐射PI薄膜热分析揭示了辐射区域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场及其随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变化的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从产物诱导机理、产物微观形貌以及其在不同激光功率下演变规律三方面阐明了两种类型激光与PI薄膜的相互作用机理。(2)石墨烯柔性电极微纳多孔结构制造与表征基于传统KOH活化工艺,分析了多孔石墨烯与KOH在空气中的活化机理,并探究了多孔石墨烯表面微纳多孔结构的激光制造工艺。对石墨烯柔性电极微纳多孔结构制造前后表面微观结构、内部化学结构和关键物理性能进行了系统化表征,并重点研究了KOH活化浓度对该结构石墨烯电极表面微观形貌、石墨烯层数、缺陷结构与化学结构的综合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中等浓度KOH在空气环境中活化能够改善多孔石墨烯的质量、杂原子(氮和氧)掺杂和润湿性,而高浓度KOH活化有助于碳原子缺陷和多尺度微纳多孔结构的制造。(3)微纳多孔结构石墨烯柔性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应用研究在石墨烯微纳多孔结构制造工艺基础上,研究了微纳多孔结构石墨烯平面微型超级电容的整体性能表现。系统化表征了该平面微型超级电容的电荷储存与柔性性能,验证了它在实际用途的可行性,并重点探究了KOH活化浓度对它的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KOH活化的微纳多孔结构石墨烯微型超级电容在低扫描速率下具有良好的双电层电容特性和倍率性能,并随着KOH浓度的增加其面电容也随之增大。该微型超级电容也展示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电压和面电容串并联一致性和柔性性能。(4)Fe3O4沉积石墨烯电极微纳复合结构高效制造及性能研究掌握了激光与氯化铁涂覆PI薄膜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探究了纳米颗粒高效沉积多孔石墨烯的激光制造工艺。对纳米颗粒沉积前后多孔石墨烯的表面和透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和关键物理性能进行了系统化表征。通过毛细上升测试分析,研究了不同样品宽度以及纳米颗粒沉积浓度对微纳复合结构电极毛细性能的影响及毛细性能强化机理。结果表明,该电极微纳复合结构的制造有利于介孔(2~50 nm)结构的生成、微观孔隙网络的改善和毛细性能的大幅提升,并且随着纳米颗粒沉积浓度的增加,作用效果愈加明显。(5)微纳复合结构石墨烯柔性平面混合型微超级电容应用研究在石墨烯微纳复合结构制造工艺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纳米颗粒沉积浓度对该结构电极及平面混合型微超级电容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该微纳复合结构石墨烯电极的插层式赝电容效应及揭示了不同沉积浓度和扫描速率对其电荷存储贡献率的影响机制。系统化表征了该平面混合型微超级电容的电荷储存与柔性性能,并重点研究了纳米颗粒沉积浓度对其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串并联的影响规律及复合结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复合结构电极主要以扩散控制的插层效应为主,并随扫描速率的增大贡献率逐步下降。该结构平面混合型微超级电容随着沉积浓度和扫描速率/电流密度的增大可逆性逐步变差,并随着沉积浓度的增加电荷储存行为逐渐从表面电容效应为主过渡成插层效应为主。该结构平面混合型微超级电容也展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和柔性性能,最高面能量密度高达60.20μWh/cm2,优于目前大部分报道的平面混合型微超级电容。

二、荷兰的工业激光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荷兰的工业激光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光电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农业机械和农用传感器
    1.1 光电传感器在排种、播种中的应用
    1.2 光电传感器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1.3 光电传感器在移栽机械中的应用
    1.4 激光技术在平整地中的应用
2 植物工厂
3 害虫防治及畜牧业
4 展望
    4.1 发展专用光电智能配件
    4.2 光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有机结合
5 结束语

(2)基于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纤维素/聚乳酸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3D打印技术
        1.2.1 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分类
        1.2.2 3D打印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2.3 3D打印技术的应用
    1.3 生物质高分子材料
        1.3.1 聚乳酸概述
        1.3.2 天然植物纤维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
        1.3.3 纳米纤维素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
    1.4 4D打印技术
        1.4.1 4D打印技术简介
        1.4.2 基于4D打印的形状记忆效应
    1.5 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3D打印的甘蔗渣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化学处理前后甘蔗渣的理化性质
        2.3.2 3D打印PL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2.3.3 3D打印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3.4 3D打印SCBF/PLA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
        2.3.5 3D打印SCBF/PL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2.3.6 打印方式对3D打印SCBF/PLA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纤维素纳米晶-有机蒙脱土杂化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悬浮液观察
        3.3.2 微观形貌
        3.3.3 表面元素分析
        3.3.4 化学结构
        3.3.5 杂化机理分析
        3.3.6 热稳定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3D打印的纤维素纳米晶-有机蒙脱土/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3.2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4.3.3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和熔融行为
        4.3.4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熔融结晶行为
        4.3.5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
        4.3.6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3D打印的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物热响应形状记忆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2.4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质量配比的3D打印PLA/PCL共混物的形状记忆性能
        5.3.2 PLA/PCL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
        5.3.3 3D打印PLA/PCL共混物的动态机械性能
        5.3.4 PLA/PCL共混物打印线材及其3D打印试样的微观形貌
        5.3.5 变形温度对PLA/PCL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5.3.6 编程应力对PLA/PCL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5.3.7 PLA/PCL共混体系的热响应SME机理
        5.3.8 3D打印参数对PLA/PCL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5.3.9 成型方式对PLA/PCL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5.3.10 基于PLA/PCL50的3D打印制品的热响应形状记忆行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杂化纳米粒子对聚乳酸/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循环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2.3 实验方法
        6.2.4 测试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CL-diol的改性机理
        6.3.2 PCL-NCO的结构表征
        6.3.3 3D打印PCL-NCO改性PLA/PCL共混物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
        6.3.4 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6.3.5 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6.3.6 3D打印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机械性能
        6.3.7 3D打印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
        6.3.8 基于PN4-0.5的3D打印制品的热响应循环形状记忆行为
        6.3.9 3D打印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稀土离子掺杂单个上转换微/纳颗粒的结构、性能及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离子掺杂上转换发光理论
        1.1.1 三价稀土离子(RE~(3+))的电子结构及光谱特征
        1.1.2 上转换发光理论
    1.2 稀土离子掺杂微/纳颗粒的制备方法
        1.2.1 热分解法
        1.2.2 溶剂热法
        1.2.3 共沉淀法
        1.2.4 溶胶-凝胶法
        1.2.5 其他方法
    1.3 稀土离子掺杂上转换微/纳颗粒的应用
        1.3.1 稀土离子掺杂上转换微/纳颗粒应用于生物治疗
        1.3.2 稀土离子掺杂上转换微/纳颗粒应用于成像领域
        1.3.3 稀土离子掺杂上转换微/纳颗粒应用于传感领域
        1.3.4 稀土离子掺杂上转换微/纳材料应用于激光领域
    1.4 稀土离子掺杂单个上转换微/纳颗粒的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2.1 实验药品及来源
    2.2 样品制备的仪器及方法
        2.2.1 样品制备仪器
        2.2.2 稀土离子掺杂β-NaYF_4微米晶体的制备方法
    2.3 材料的检测与表征及相关仪器设备
        2.3.1 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
        2.3.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2.3.3 拉曼光谱分析
        2.3.4 样品粉末的荧光光谱测试
        2.3.5 上转换荧光寿命曲线测试
        2.3.6 单个微米晶体的上转换光学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稀土离子掺杂单个上转换微/纳颗粒的各向异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样品的制备
        3.2.2 测试与表征
        3.2.3 单颗粒光学性能测试平台
        3.2.4 理论计算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单个β-NaYF_4:Yb~(3+),Pr~(3+)微晶的结构与形貌
        3.3.2 单个β-NaYF_4:Yb~(3+),Pr~(3+)微晶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及机理
        3.3.3 单个β-NaYF_4:Yb~(3+),Pr~(3+)微晶各向异性的光学性能
        3.3.4 单个β-NaYF_4:Yb~(3+),Pr~(3+)微晶各向异性的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稀土离子掺杂的单个上转换微/纳颗粒的光偏振特性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的制备
        4.2.2 测试与表征
        4.2.3 单颗粒光学性能测试平台
        4.2.4 理论计算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掺杂离子半径对上转换微/纳材料结构与形貌的影响
        4.3.2 不同稀土离子单掺单个上转换微/纳颗粒的光偏振特性
        4.3.3 Yb~(3+)/RE~(3+)共掺单个上转换微/纳颗粒的光偏振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稀土离子掺杂单个上转换微/纳颗粒的可调谐上转换光偏振特性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样品的制备
        5.2.2 测试与表征
        5.2.3 理论计算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Yb~(3+)敏化调节Er~(3+)的上转换光偏振特性
        5.3.2 Gd~(3+)共掺增强Er~(3+)的上转换光偏振特性
        5.3.3 调控Er~(3+)的掺杂浓度增强上转换光偏振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稀土离子掺杂单个上转换微/纳颗粒的应用探索
    6.1 稀土离子掺杂的单个β-NaYF_4微晶用于光波导
    6.2 单个β-NaYF_4:Yb~(3+),Pr~(3+)微晶用于偏振白光输出
    6.3 上转换微/纳颗粒的可调谐光偏振特性用于信息安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论与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1.2.1 研究概况
        1.2.2 研究的基本领域和观点
        1.2.3 研究评价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设施宏观规划管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视角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宏观规划管理的研究范围和层次
        2.2.1 研究对象及目标
        2.2.2 管理有效性评价及风险控制
        2.2.3 研究问题层次
    2.3 研究理论框架
        2.3.1 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理论
        2.3.2 政府干预理论
        2.3.3 委托代理理论
        2.3.4 组织结构理论
        2.3.5 公共选择理论
第3章 宏观规划管理中政府角色定位
    3.1 研究框架
        3.1.1 现状与问题诊断
        3.1.2 研究路径
    3.2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属性判断
        3.2.1 消费角度
        3.2.2 产品角度
        3.2.3 外部性
    3.3 提供方式选择
        3.3.1 私人经济部门提供
        3.3.2 私人合作提供
        3.3.3 政府预算提供
        3.3.4 其它提供方式讨论及小结
    3.4 政府角色
        3.4.1 直接提供和政府购买的选择
        3.4.2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角色划分
        3.4.3 规划管理及参与主体
    3.5 小结
第4章 宏观规划的管理组织结构优化
    4.1 研究框架
        4.1.1 现状
        4.1.2 问题诊断
        4.1.3 研究路径
    4.2 权变因素影响
        4.2.1 科技体制变量
        4.2.2 战略目标变量
        4.2.3 设计原则
        4.2.4 设计思路
    4.3 优化路径及选择
        4.3.1 信息共享观框架
        4.3.2 组织结构类型选择
        4.3.3 横向联系方式选择
    4.4 结构优化构建
    4.5 小结
第5章 宏观规划的决策机制改进
    5.1 研究框架
        5.1.1 现状
        5.1.2 问题诊断
        5.1.3 研究路径
    5.2 基于效率的决策机制选择
        5.2.1 案例分析
        5.2.2 决策维度和步骤的选择
    5.3 基于公平的决策机制改进
        5.3.1 监督者信息不对称
        5.3.2 决策专家信息不对称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三种花卉种子的发芽特性及催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2.1 国外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2.2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3 植物种子学研究进展
        1.3.1 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1.3.2 种子休眠机制与调控
        1.3.3 休眠种子的催芽处理
        1.3.4 测试植物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
    2.2 种子的消毒与发芽
    2.3 种子活力的测定
    2.4 不同催芽处理方式
        2.4.1 不同化学法处理方式
        2.4.2 不同物理法处理方式
3 结果与分析
    3.1 3种植物种子发芽期间吸水动态
    3.2 不同处理对3种植物种子活力的影响
    3.3 不同化学法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3.1 用过氧化氢(H_2O_2)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3.2 用硫酸溶液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3.3 用PEG-6000 溶液浸种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3.4 不同浓度GA3 溶液浸种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3.5 不同浓度6-BA溶液浸种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3.6 不同化学处理方法间的比较
    3.4 不同物理法处理对3种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
        3.4.1 不同温度热水浸种处理对3 种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
        3.4.2 低温、高湿沙基层积处理对3 种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
        3.4.3 不同时间激光处理对3 种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
        3.4.4 不同强度、不同时间磁场处理对3种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
        3.4.5 不同物理处理方法间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术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技术人工物的功用与伦理价值失衡
        1.1.2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价值和责任复杂性
        1.1.3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伦理治理问题多元化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技术人工物研究综述
        1.3.2 技术哲学伦理转向研究综述
        1.3.3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相关概念
        2.1.1 技术人工物的概念界定
        2.1.2 设计伦理的概念界定
    2.2 技术人工物的属性和类型
        2.2.1 技术人工物的属性
        2.2.2 技术人工物的类型
    2.3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理论依据
        2.3.1 唐·伊德“人-技术”关系理论
        2.3.2 拉图尔“人工物社会”思想
        2.3.3 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去中心化”
    3.1 技术人工物设计中的“人本”孕育
        3.1.1 “人-机器”的身体解放
        3.1.2 从“视觉”扩展到“知觉”的身体经验
        3.1.3 “人本”技术情景的成熟
    3.2 技术人工物中“非人”的产生
        3.2.1 “人”与“非人”的认知
        3.2.2 “去中心化”的行为
        3.2.3 “非人本”的存在
    3.3 技术人工物设计中“非人”的扩展
        3.3.1 “非人”行动者的扩充
        3.3.2 “时间”与“空间”的鸿沟
        3.3.3 多元“他者”的共生
    3.4 “去中心化”案例诠释:共享单车
        3.4.1 “去中心化”的技术设计模式
        3.4.2 共享式的“非人”行动者
        3.4.3 复杂的“去中心化”连带责任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技德”
    4.1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意向性
        4.1.1 “能力”层级的意向性
        4.1.2 “指向性”层级的意向性
        4.1.3 “多元稳定”的意向性
    4.2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自由
        4.2.1 道德主体的自由
        4.2.2 技术权力的自由
        4.2.3 物准则的自由
    4.3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中介
        4.3.1 道德中介的“放大”与“缩小”作用
        4.3.2 道德中介的“居间调节”作用
        4.3.3 道德中介的“异化”作用
    4.4 “技德”案例诠释:智能穿戴服装
        4.4.1 走向设计伦理驱动的“第三阶段”
        4.4.2 “道德化”的技术设计过程
        4.4.3 弥合生命器官的“不在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物律”
    5.1 设计者的道德想象
        5.1.1 道德敏感性捕捉与识别
        5.1.2 情感投射与移情
        5.1.3 创造性想象与超越
    5.2 设计与使用的情景模拟
        5.2.1 仿生设计的情景模拟
        5.2.2 虚拟与现实的情景模拟
        5.2.3 设计价值的情景模拟
    5.3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调节设计
        5.3.1 强制式调节设计
        5.3.2 引诱式调节设计
        5.3.3 劝导式调节设计
    5.4 “物律”案例诠释:保姆机器人
        5.4.1 创造性的道德想象
        5.4.2 情感化的交互设计
        5.4.3 “物律”式的生活调节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技术治理”
    6.1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责任与价值
        6.1.1 技术人工物的责任与价值范围
        6.1.2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责任分配
        6.1.3 技术人工物塑造的“美好生活”
    6.2 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2.1 技术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2.2 社会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2.3 元层面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3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调节反馈
        6.3.1 公众参与式的责任消解
        6.3.2 多元行动者的共享
        6.3.3 社会契约的公平合作
    6.4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技术治理路径
        6.4.1 技术内在关系的治理路径
        6.4.2 混合式系统的治理路径
        6.4.3 价值敏感设计的治理路径
    6.5 “技术治理”案例诠释:基因编辑婴儿
        6.5.1 科学价值与公共责任的失衡
        6.5.2 多元行动者技术监督的缺失
        6.5.3 技术治理路径的不完善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确立
    二.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应用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相关概念解读
        1.关于基础课程
        2.关于“建筑学”、“设计学”、“纯艺术(美术学)”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学科演绎与AA学院的历程——建筑教育实验与AA学院发展研究
    第一节 建筑教育的学科演绎
        一.从美术学院到理工院校
        二.学科发展与多元实验
    第二节 基础课程的多元教学
        一.从空间生成入手
        二.从建构与建造入手
        三.从艺术形式入手
    第三节 AA学院的发展与特质
        一.第一阶段:非学院派的开端之路
        二.第二阶段:艰难变革的现代主义之路
        三.第三阶段:桀骜传奇的先锋之路
    第四节 AA学院的基本特质
        一.独特性:体制之外
        二.开放性:教师背景的多元化
        三.创新性:课程结构中的“工作单元”与“主题教学”
        四.研究性:教学情境中的学理探求与实验色彩
        五.先锋性:作业中的当代艺术与前卫色彩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多元演绎与前卫色彩——现当代建筑及AA学院实验研究
    第一节 “AA人”的现当代建筑书写史
        一.游牧与插件:建筑电讯派的纸上建筑
        二.机器与结构:高技术主义建筑设计
        三.“分延”与“差异”:解构主义建筑艺术
        四.“非线”与“生态”:参数化建筑艺术
    第二节 “AA人”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性实验
        一.叙事与空间:屈米的理论与实验
        (一)叙事与时间
        (二)叙事与空间
        二.乐思与空间:里伯斯金的理论与实验
        (一)音乐体验
        (二)符号语言中的建筑与音乐
        三.建筑与电影:舒宁的理论与实验
        (一)实验与理论建构
        (二)相关课题教学案例
        四.绘画与现实:哈迪德的理念与建筑艺术
        (一)构成主义绘画
        (二)碎片与建筑实验
        (三)流体与建筑艺术的世界
        五.建筑师与哲匠:库哈斯的多元面貌
        (一)“反引力”:作为建筑师
        (二)三本书:作为理论家与批评家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课程体系与工作单位——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结构
    第一节 AA学院的课程体系
        一.AA学院基础课程
        (一)预科课程
        (二)一年级课程
        二.AA学院核心课程
        (一)中级学院课程
        (二)专业学院课程
        三.AA学院研究生课程
        (一)硕士课程
        (二)博士课程
        四.AA学院公共课程
        (一)媒体研究课程
        (二)历史与理论研究课程
        (三)技术课程
        五.相关教学项目与课程活动
        (一)海外游学
        (二)讲座
        (三)评图
        (四)作业发布与展示
    第二节 AA学院的教学结构
        一.关于教学结构的几种模式
        二.工作单元与课程设置
        (一)学年模式与课程群
        (二)工作室模式与工作单元的选择
        (三)主题性模式与工作单元的内容
        (四)教学主题与作业二次设计
        三.双轨制课程结构
    第三节 AA学院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
        一.思路拓展阶段
        二.专业知识建立阶段
        三.意识的提升阶段
        四.领域前沿与学科发展
        五.理论与技术支持
        (一)表现
        (二)思维
        (三)建造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预科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一.教师层面:职业素质与工作方式
        二.主题的基本策略
        (一)身体与空间
        (二)城市与景观
        (三)衍生与延伸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一.学生层面:个性因素与寻找切入点
        二.案例分析
        (一)2000年主题“空间与体验”
        (二)2002年主题“外来文化研究”
        (三)2008年主题“剖析环境”
        (四)2009年主题“模糊边界”
        (五)2010年主题“比例、场景和身体”
        (六)2011年主题“观察、想象与转化”
        (七)2015年主题“瞄准现场”
        (八)2016年主题“文本与片段”
        (九)2017年主题“材料的趣味”
        (十)2018年主题“精确切割和误差范围”
    第三节 预科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资源素材的广泛性与奇特性
        二.概念图式的隐喻性与观念性
        三.实验展开的游戏性与多解性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一年级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一.教师层面:建筑师与学者
        二.主题设定的基本策略
        (一)意义与趣味
        (二)案例与学理
        (三)考察与体验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一.学生层面:专业因素与学习兴趣
        二.案例分析
        (一)2000年主题“身体与重力”
        (二)2002年主题“环境与身体”
        (三)2008年主题“泰晤士河”
        (四)2009年主题“比例与模型”
        (五)2010年主题“对立与交叉”
        (六)2011年主题“设计方法与写作”
        (七)2015年主题“居住世界”、“女神与复仇者”、“体验当下”
        (八)2016年主题“栖息地、城市与城市呈现、空间组织、反项目、形式及其它”
        (九)2017年主题“比较:伦敦与美国城镇”
        (十)2018年主题“人、建筑、环境”
    第三节 一年级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知识方法的多元化与反思性
        二.叙事语言的意象性与戏谑性
        三.设计方案的功能性与形式化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表现形式与视觉图式——AA学院基础课程的作业手法研究
    第一节 主题表现与现当代艺术
        一.解读:现当代艺术的表现特征
        二.实验:当代艺术与现当代建筑
        三.挪用:作业手法与现当代艺术
        (一)装置艺术
        (二)身体与行为艺术
        (三)影像艺术
        (四)数字媒体艺术
        (五)概念艺术
    第二节 图式与视觉表现
        一.库克《绘画:建筑的原动力》
        二.非制图与非建筑画
        三.综合媒介与拼贴图像
    第三节 模型与空间体验
        一.模型制作:概念与意象表现
        二.空间建造:体验与1:1建造
        三.数媒表现:虚拟——无限幻境
    小结与讨论
结论
    一.研究思路与脉络总结:现象到本质
    二.研究与分析方法总结:经验与解释
    三.研究主要发现与成果:特质与同构
    四.对设计教育基础课程的建议
    五.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与影响力
附录一 AA学院基础课程1999-2018学生作业原始资料
附录二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与由来
    0.2 研究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4 研究方法
    0.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时空网络生成:概念、话语与定义
    1.1 两个关键词:“预防性(preventive)”与“规划式(planned)”
    1.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与可移动文物、考古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区别
    1.3 定义的认识变迁与内涵的进一步界定
    1.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时间脉络
    1.5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国际网络的生长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话语以及国际网络的生成
2 从整体规划控制出发:欧洲“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原生路径
    2.1 艺术作品的潜在统一性:布兰迪的艺术与史实评价
    2.2 突破单一对象的保护思路:从布兰迪到乌勒巴尼
    2.3 新世纪的可持续综合性设计方法:斯特法诺·戴拉·托雷的“文化区”理念与实践
    2.4 1964和1975——意大利预防性保护思想与威尼斯宪章、整合式保护的时间耦合
    小结:“规划式”——整体性思维下的预防性保护
3 从行动与反馈出发:欧洲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原生路径及其多元求解
    3.1 百年修复实践为根基:荷兰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3.2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英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3.3 文物古迹监护组织最成功的追随者:比利时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3.4 德国和丹麦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简述
    3.5 预防性维护路径的适应性推行:“MOWA现象”与不同借鉴者
    小结: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两条重要的原生路径
4 批判性反思: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4.1 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重构
    4.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方法的反思与转变
    4.3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科学面向与工具理性
    4.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模式建构与模式整合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P-MMI模式建构
5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初步建构的尝试
    5.1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5.2 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的回顾:基于P-MMI模式的观察
    5.3 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与总体框架
    5.4 巡检(I)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
    5.5 培育日常维护(M)的制度与支撑体系
    5.6 监测(M)体系的适应性建设策略
    5.7 中国背景下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PPC)框架延展的思考
    小结: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P-MMI框架初步建构的思考
6 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应用研究
    6.1 北京昌平区作为预防性保护实践案例的意义和代表性
    6.2 北京昌平区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框架构思
    6.3 北京昌平区遗产风险地图绘制与生态敏感性初步评价
    6.4 由北京昌平区推及一般情形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思考
    小结:基于保护管理规划的预防性保护构思
结语
附录
    附录1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的主要国际会议
    附录2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1-8 中与建筑预防性保护或其强调的风险防范、监测等内容相关的研究项目
    附录3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以外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主要研究项目
    附录4 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研究与实践大事记
    附录5 “全球战略”的提出到“5C”目标的确定
    附录6 荷兰乌特勒支省文物古迹监护组织(MOWA-Utrecht)的检查记录样本(建筑平面标示)
    附录7 比利时MOWAv(安特卫普)和英国Maintain our Heritage使用的检查清单
    附录8 比利时MOWAv的培训方案
    附录9 译文:文化遗产的风险地图
    附录10 建筑遗产预防性与规划式维护典型工作流程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德文文献
    3 )英文文献
    4 )意大利文文献
    5 )荷兰文文献
    6 )西班牙文文献
    7 )法文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1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Project
    1.2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Project
Chapter2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s
        2.1.1 Lexical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2.1.2 Syntactic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2.2 Analysis of Parallel Texts
    2.3 Translation Principles for the Project
        2.3.1 Faithfulness
        2.3.2 Readability
Chapter3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2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into Chinese
    3.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4 Case Analysis
    4.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and Common Words
        4.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4.1.2 Translation of Common Words
    4.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4.2.1 Division and Synthesization
        4.2.2 Addition and Omission
        4.2.3 Conversion
        4.2.4 Domestication
    4.3 Translation of Titles and Subtitles
        4.3.1 Conciseness
        4.3.2 Accuracy
Chapter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10)石墨烯柔性电极微纳结构激光制造及微超级电容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及物理量名称
略缩词及术语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1.3 柔性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的研究现状
        1.3.1 概述
        1.3.2 加工技术及面临的挑战
        1.3.3 电解质的选择
    1.4 激光直写技术在柔性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的研究现状
        1.4.1 激光还原
        1.4.2 激光诱导
        1.4.3 激光刻蚀
        1.4.4 激光烧结
        1.4.5 激光氧化
        1.4.6 激光卷对卷印刷
    1.5 课题来源以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标
        1.5.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平面微型超级电容结构设计及其电极加工机理
    2.1 引言
    2.2 柔性平面微型超级电容的系统化设计
        2.2.1 柔性平面微型超级电容结构设计
        2.2.2 叉指状结构电极图案设计
    2.3 柔性电极制造:实验材料与装置
    2.4 柔性电极制造:激光辐射聚酰亚胺有限元仿真分析
        2.4.1 模拟基本理论和策略
        2.4.2 物理模型的建立
        2.4.3 激光静态辐射热分析
        2.4.4 激光往复式动态辐射热分析
    2.5 柔性电极制造:激光与聚酰亚胺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2.5.1 连续CO_2激光器
        2.5.2 脉冲Nd:YAG激光器
        2.5.3 综合比较
    2.6 柔性电极关键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2.6.1 表面微观结构
        2.6.2 内部结构特征
        2.6.3 薄层电阻/电导率
        2.6.4 亲/疏水特性
    2.7 微型超级电容器基本理论与性能表征方法
        2.7.1 双层电容存储机理
        2.7.2 微型超级电容器性能表征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石墨烯柔性电极微纳多孔结构制造与表征
    3.1 引言
    3.2 石墨烯柔性电极微纳多孔结构制造及加工机理分析
        3.2.1 微纳多孔结构石墨烯制造工艺
        3.2.2 微纳多孔结构石墨烯加工机理分析
    3.3 石墨烯柔性电极微纳多孔结构制造前后表面微观结构对比
        3.3.1 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3.3.2 比表面积及微纳结构孔径分析
    3.4 石墨烯柔性电极微纳多孔结构制造前后内部化学结构对比
        3.4.1 X射线衍射分析
        3.4.2 拉曼光谱分析
        3.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4.4 分子结构
    3.5 石墨烯柔性电极微纳多孔结构制造前后关键物性对比
        3.5.1 薄层电阻/电导率和厚度
        3.5.2 亲/疏水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纳多孔结构石墨烯柔性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微纳多孔结构石墨烯平面微型超级电容激光制造与装配
    4.3 微纳多孔结构石墨烯平面微型超级电容电化学性能研究
        4.3.1 不同浓度KOH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3.2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4.4 微纳多孔结构石墨烯平面微型超级电容整体性能分析
        4.4.1 串并联电化学性能分析
        4.4.2 柔性性能
        4.4.3 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e_3O_4沉积石墨烯电极微纳复合结构高效制造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Fe_3O_4沉积多孔石墨烯电极微纳复合结构高效制造及加工机理
    5.3 Fe_3O_4沉积多孔石墨烯电极微纳复合结构制造前后结构和性能对比
        5.3.1 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5.3.2 透射微观形貌分析
        5.3.3 内部化学成分和结构分析
        5.3.4 关键物性分析
    5.4 毛细上升测试方法及理论分析
        5.4.1 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5.4.2 理论分析
    5.5 Fe_3O_4沉积多孔石墨烯电极微纳复合结构毛细性能
        5.5.1 样品宽度对毛细上升高度的影响
        5.5.2 不同Fe_3O_4纳米颗粒沉积浓度对毛细上升高度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纳复合结构石墨烯柔性平面混合型微超级电容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两电极和三电极测试
    6.3 微纳复合结构Fe_3O_4沉积石墨烯电极赝电容效应及贡献分析
        6.3.1 电极中赝电容的行为判断方法及对电荷存储贡献分析
        6.3.2 Fe_3O_4纳米颗粒沉积前后电极的赝电容行为
        6.3.3 不同扫描速率对插层式赝电容电荷存储贡献的影响
    6.4 微纳复合结构Fe_3O_4沉积石墨烯柔性平面混合型微超级电容
        6.4.1 柔性平面混合型微超级电容的激光制造与封装
        6.4.2 不同Fe_3O_4纳米颗粒沉积浓度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6.4.3 串并联电化学性能分析
        6.4.4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6.4.5 柔性性能分析
    6.5 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及与目前报道和商用的储能器件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荷兰的工业激光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电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与展望[J]. 叶瑞涛,熊正烨,李永强,师文庆. 农业工程, 2021(01)
  • [2]基于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纤维素/聚乳酸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3]稀土离子掺杂单个上转换微/纳颗粒的结构、性能及应用探索[D]. 杨丹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D]. 樊潇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9)
  • [5]三种花卉种子的发芽特性及催芽研究[D]. 邢彩.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D]. 郭延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D]. 夏翔.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D]. 戎卿文. 东南大学, 2020
  • [9]《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D]. 张雨童. 河北大学, 2020(08)
  • [10]石墨烯柔性电极微纳结构激光制造及微超级电容应用研究[D]. 刘辉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标签:;  ;  ;  ;  ;  

荷兰工业激光活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