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亩大豆单产超250公斤的经验

1000亩大豆单产超250公斤的经验

一、千亩大豆亩产超250公斤的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陈莘卓,周静[1](2021)在《黑河“伙伴行动”测产数据给我们哪些启示?》文中指出作为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地级市,黑河市常年大豆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量的六分之一。如何稳定全国大豆生产,提升黑河市大豆生产能力,保证食用大豆完全自给,一直是全国上下关注的问题。日前,黑河市传来好消息,2021年黑河市7个“伙伴行动”千亩方示范田,

王萍[2](2021)在《徐淙祥:念好种粮经 助力拔穷根》文中提出人物名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全国种粮标兵、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中国好人……翻开全国人大代表徐淙祥的履历,一连串的"国字号"头衔广为业界知晓,"种粮牛人""安徽麦王""玉米状元"等坊间称号也是被叫得当当响。而作为地道的农民代表,徐淙祥并不在意荣誉加身,他心心念念的是要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李嘉欣[3](2020)在《《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8年夏,“放卫星”开始出现并迅速在全国蔓延,报纸是当时展示“放卫星”成果的主要阵地,有关“放卫星”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新华日报》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对全国多地出现的“放卫星”现象进行了持续性地关注和报道,对江苏省“放卫星”的情况更是进行了着重报道,可以说是江苏省“放卫星”的记录者、鼓动者和参与者。《新华日报》对江苏省“放卫星”的报道经历了两个阶段。1958年6月8日-26日,是前期宣传动员阶段。这一阶段,《新华日报》通过报道全国其他省市“放卫星”的情况对江苏省“放卫星”作鼓励和动员,其报道对象是全国其他省市“放卫星”情况。6月27日-12月底,是后期正式报道阶段。这一阶段,《新华日报》以江苏省“放卫星”为主要报道对象,运用多种报道方式对江苏省农业、工业、科教文卫等诸多领域的“放卫星”情况进行报道,突出江苏省“放卫星”的成绩,并对江苏省“放卫星”作更广泛、更深入地动员。《新华日报》报道的江苏省“放卫星”,首先出现于农业领域,并逐步向工业、科教文卫等领域扩散,最终形成了以工农业为主,涵盖多个领域的“放卫星”局面。农业领域,以农作物“放卫星”为主,另有少部分农业活动“放卫星”;工业领域,以钢铁生产和机械生产“放卫星”为主,其他工业部门“放卫星”为辅;科学领域,以科研成果和科研速度“放卫星”为主;教育领域,“放卫星”主要表现在扫盲运动和办学运动上;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美术、歌舞、文艺创作等类型多样的“卫星”;卫生领域,主要以血吸虫病防治和除五害“放卫星”为主。总体来看,整个“大跃进”期间,《新华日报》通过报道、评论等形式较为完整、清晰地展示了江苏省“放卫星”的面貌,然而,由于受“大跃进”运动错误方针的影响,《新华日报》未能履行应有的舆论监督职能,又不同程度的对江苏省“放卫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李娟[4](2019)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瑶族生计方式变迁》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精准扶贫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整个中国的乡村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民族地区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逐步瓦解,以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为依托的生计方式,为了适应不同的时代背景,也主动或被动的发生了变迁。生计方式是人们稳定的维持生活的计谋和办法,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因此,研究生计方式的变迁路径、探讨变迁规律,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我国农村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民族地区农民的生计方式变迁,对于现阶段做好国家扶贫工作和民族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为田野调查点,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以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科理论为指导和研究依据,深入探讨了岔山村农民生计方式变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以农为主、畜牧为辅的传统生计模式,到改革开放后的农牧业、副业、外出务工共同发展的现代化生计方式,再到如今以农牧业、旅游业为主,兼副业、外出务工为一体的多元化生计方式,岔山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种种发展与变迁,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村民自身的需求和努力以及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变迁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在人际交往上也扩大了村子通婚的范围,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妇女的角色和地位,同时岔山村生计方式的变迁也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产生一定影响。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5](2016)在《大力发展优质高蛋白大豆 满足国内食用消费需求——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解读《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中认为日前,农业部印发《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此,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问:据我了解,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上世纪50年代末,大豆种植面积曾达到1.9亿多亩,2005年1.4亿多亩,但目前已降到1亿亩以下。请问,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有什么样的考虑?

强舸[6](2013)在《权力、技术变迁与知识再生产 ——当代西藏作物种植史的政治学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当代西藏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技术变迁,具体研究对象是西藏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种植品种(青稞和小麦)现代化的变迁历史,本文关注的核心历史时段是1970年代至1990年代。通过对档案、口述史和田野调查的资料的研究,本文的现实目的是从西藏的农业技术变迁过程透视和展现新中国的西藏治理得失。本文的核心理论问题是:什么因素和机制决定了西藏农业技术变迁?本文基本回答是:国家与农民之间的权力结构及其互动决定了西藏技术变迁的结果,并进一步塑造了知识的再生产,即农民关于农业的文化和国家关于农业发展的知识都再随之变化。而西藏的农业技术变迁的结果是发展嵌入传统,两者共同繁荣。研究发现,西藏的农业技术变迁中存在国家和农民两个行为体,它们对新技术的需求是不同的,国家推动技术变迁的一般目的是追求农业的更高产出,而农民在技术变迁中受到的制约机制则是更为复杂,他更多的受到本地生计模式的制约,他在选择技术时首要考虑的是他的生计问题,而获得更高的农业产出很可能对他的整个生计方式造成破坏。因而,国家和农民受不同的利益所驱使,就会在农业技术变迁的方向上产生分歧,进而落实到行动中,就会产生冲突,而决定冲突结果的,就是两者所拥有的权力及它们之间的权力互动。除导论和结论之外,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目的是要阐释决定农民在技术变迁中行为选择的制约机制,全面的分析在西藏的农业技术变迁中,自然环境、生计模式与农业文化之间的制约关系。第二、三、四章则是在第一章的的基础上,通过对西藏农业技术变迁历史的分阶段分析来讨论国家和农民之间权力结构的变化及权力的互动是如何导致了西藏的农业技术变迁后果。第二章具体分析的农业技术变迁事实是1970年代西藏的冬小麦推广,探讨国家是如何在拥有土地控制权的前提下,通过政治运动实现冬小麦推广这一农业技术变迁。第三章具体分析的是1980年前后西藏“压缩冬小麦,扩种青稞”的农业政策及其后果。第四章具体分析的是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在“土地归户”之后,农民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了国家设想的矮秆化农业技术变迁方向,实现了自身所需要的高秆化农业技术变迁。最后,是简要的结论。

宋钢,姜增辉,王克俭,王彬,杨帆,贾广文,康胜,邸文辉,曹志刚,周涧,胡晓波[7](2010)在《五谷满仓映金秋》文中研究表明努力铸就辉煌,梦想成为现实。 今年,克服了低温、春旱、多雨等不利气候条件,我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金秋十月,本报农业部记者深入基层,所闻所见到处是丰收后的喜悦场景。 富裕 讷河 保增收—— 扩大优势农产品种植规模,大力发展特色绿色订单农业,

阚国坤[8](2010)在《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文中研究表明所谓旱改水,是指在水利兴修的基础上,将原来旱地改造为水田,将原来种植的旱作物改为水稻。论文主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苏北地区各级政府在1953-1983年领导广大干群艰苦奋斗推行旱改水农业开发活动,系统分析兴起的背景条件、发展历程、实践经验,进而,深入地探讨农业旱改水对当地生产、农村经济生活与及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总结探索这项以农业耕作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与成效,并以此展示苏北地区人民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不懈奋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出结论是旱改水促进了苏北形成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水土条件,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当今苏北地区农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长期农业旱改水开发的基础上。因此,从历史角度研究苏北农业旱改水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稻麦生产、农民生活、农业生态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活动兴起背景及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及农业合作化,农民分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充满活力,农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农民改善生活的愿望也很迫切。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关心群众疾苦、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制定多项政策引导农民扩大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改变了广大农民长期以来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其二是苏北地区过去水旱灾害频发,严重水灾导致群众饥荒,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政府组织民众在影响较大的沂、沭两大骨干河流上进行“导沂整沭”和“导沭整沂”治理工程,打响了新中国治水第一仗。很快解除灾害,而后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工程,使得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改变。为实施旱改水创造了基本条件。其三是苏北实行旱改水地区绝大部分处于淮河以北,属黄淮海平原南部,气候、土壤及降水条件均属优越,适合水稻生长。其四是苏北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穆子、山芋、玉米、大豆、高粱等旱作物为主耕作制度,为了这种多灾低产面貌,在实践中先后试验种植了马铃薯、甘薯、水稻等高产作物。苏北地区处于东部季风气候区,每年洪水涝害发生时期,也正是水稻需水最多的时期,在旱改水田种植高产作物水稻,实现了水稻生育期与当地降水高峰期、温度高峰期的基本同步,实现了种稻治水抗灾,迅速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并且水稻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旱涝保收,能够有效利用瘠薄土地,改良盐碱土壤及营养价值好、经济价值高、民众喜食等优点,是成为符合旱改水条件的首选作物。因此,苏北各级政府在农业上推行旱地改水田种植水稻的耕作制度改革。相关资料显示苏北地区推行农业旱改水活动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逐步开展取得显着的成效。按照旱改水实施时间大致经过:由个别试点到大范围推开(1953-1959)、因灾回旱到旱改水逐渐恢复(1960-1965)、学大寨治水改土旱改水快速扩大(1966-1977)、联产计酬责任制旱改水稳定发展(1978-1983)四个阶段,到1984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集体经济时代有组织、大规模农业旱改水活动基本结束。每个阶段都体现了干群为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实现改善民生目标而付出的艰辛劳动。其中值得记取的教训是受到1960-1962年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天灾加人祸使得旱改水刚推开就在一些地方被迫下马,导致大面积回旱,人为破坏了与稻作相关的水利设施,使得干群对旱改水是谈虎色变,回旱导致了群众生活艰难。值得推广的经验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苏北地区农村只在初期影响较大,尔后在“抓革命,促生产”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在农业上大力推行“以粮为纲”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同时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能够将江淮水通过江苏省内南水北调工程输送到最北端的徐州丰沛县,有效保障了发展旱改水水源供应。同时因旱改水需要的机械、电力、农药、化肥增多,农业科学技术尤其是高产杂交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促进苏北地区旱改水获得迅猛发展。到实行家庭联产承责任制后,苏北地区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长期存在大锅饭、平均主义弊端,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稳步发展,水稻保持在较高面积。在没有稻作种植技术的苏北地区,大规模推行农业旱改水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没有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和持续支持是难以实现的。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推广的组织管理。领导始终重视与支持并亲自参与旱改水,甚至对旱改水中遇到问题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按级负责,定时、定人办法子以一一解决。当时苏北旱改水地区经济十分贫困,群众无力拿出经费来推行旱改水,政府采取下拨经费及给予优惠贷款等方式解决所缺的经费予以支持。为了让苏北民众尽快掌握陌生的稻作技术,在大规模推行旱改水前,政府组织科技人员到各地进行多点试验。邀请并选派农作物育种、栽培、耕作及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科技专家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水稻专家陈永康多次前来传播高产稻作经验,许多农业科技人员亲自深入旱改水地区在理论与实践上给予技术指导,使得旱改水在科学指导下顺利发展。为加强苏北地区旱改水领导与技术力量,实现水稻高产,江苏省多次从南方稻作地区选派多批有领导水稻生产经验的管理干部及掌握水稻栽培技术的稻农,到达苏北地区传授稻作技术。苏北地区在推行农业旱改水缺少相关生产工具与资料,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证提水工具、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供应,以使旱改水得以顺利实施。政府的组织管理毕竟只是推动苏北地区旱改水发展的外在因素,而农民由思想到行动的自觉参与才是旱改水发展的真正动力,采取促进干群思想观念与行动的转变等管理举措,推动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逐步在实践运用,收到良好效果。推广南方插秧稻的种植技术经验是苏北地区旱改水主要内容。而对本区民众来说,插秧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作物,比种植旱作物复杂、繁琐得多,而且劳动力投入也大大增加,群众起初不适应也颇感辛苦。政府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尤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技术指导,传授及推广从平田整地、水稻选种、浸种、催芽、落谷、拔秧、栽插、耘耥除草、施肥、治虫、收获等一整套水稻生产技术经验,以保证水稻有效增产,实现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活,增加群众收入,摆脱其贫困生活。其中,最显艰难是对高低不平的田地进行勘测整理,有计划进行灌溉沟渠闸坝等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稳定种植地块。其次是插秧。插秧是苏北旱改水地区群众较为生疏与旱作区别大的农活,也是水稻生产中费工多、要求高、难度大的环节。插秧用工数比小麦、玉米田多,因劳畜力不足及技术不熟练而费工更多。虽然如此,在上下努力下,到1965年各地普遍实现插秧稻,不再种植直播稻,并逐步建立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苏北地区推广旱改水过程中始终重视水稻优良品种引进、研制及推广应用,是实现不花钱增产多、收效快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不断引进推广并培育应用水稻高产和优质品种,奠定水稻单产和稻米品质不断提高的技术基础,更新换代的水稻品种为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促进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北地区群众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水稻生产的技术,表现引进推广杂交稻种植上不仅与苏南同步发展而且使得水稻产量普遍超过苏南。苏北地区民众在上级支持与领导下,克服诸多的困难,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旱改水面积不断扩大,最终实现了耕作制度的改革,不仅使得水稻面积扩大,而且使得稻麦一年两熟的面积也扩大,实现了当初制定旱改水目标。苏北地区旱改水变革对当地农业生产、民众生活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对农业生产方面能够促进水利规划与建设一直是遵照“水随农走”的原则为旱改水服务,先后修建水库、骨干河道及跨流域调引江、淮水工程为旱改水提供水源保证,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进行梯级河网化及灌溉站建设,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系统,改变了单纯依靠雨水灌溉农业生产。使得苏北地区能够充分利用水源,有效地管理与维护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效益。实现了水利条件好地方都进行了大面积旱改水,而实行旱改水地方都能保持良好的水源利用条件,形成旱改水与农田水利建设与用水管理的良好互促互动关系。苏北地区推行旱改水促进当地民众社会生活改善及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民众饮食结构,改善民众生活水平,使得民众身心素质得到提高,养成并增强了民众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减轻妇女劳动,发挥了妇女作用等方面,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苏北地区推行旱改水兴修众多水库及稻田也为水产养殖提供基地,逐渐增多的水稻面积及产量为稻米相关的加工业兴起创造了条件。对此,当地民众多有切身体会,诸如增产了粮食、消灭了蝗虫等。旱改水还能够调节、改善气候状况,拦蓄雨洪,防治洪涝灾害,减少水土污染。改良当地盐碱土、砂姜黑等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巨大成功也为其它地区提供诸多的启示,农业旱改水是一场集中干群智慧与力量的农业生产改革。在推行旱改水过程中调动了数以万计的基层干群劳动力量,促进了水利建设发展,为当今苏北地区农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走出一条至今仍然被借鉴与实践的成功之路:苏南支援苏北发展、苏北学习苏南先进技术经验。真实地反映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与实绩。旱改水是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为有效保障国家与区域的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探求一条值得借鉴的可行之路及其经验。

胡中禄,杨劲,张志鹏,张卫华,肖强[9](2009)在《“海林农场发展模式”初探——对海林农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情况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调查报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做了如下批示:胡中禄等同志撰写的题为"海林农场发展模式初探"调研报告,写得很好,阅后很受启发。报告实事求是、全面深刻地总结了海林农场经验,报告数据详实,概括准确,有理论,有思考,有实践,有做法,有建议。报告对深化总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很有帮助,对垦区全局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建议在总局党委(扩大)会议上全文印发此报告,请会议代表认真交流学习,对报告建议总局机关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结合部门和分管战线工作实际,抓好报告建议有关工作的对接、细化和落实,指导垦区全局各项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李玉勤[10](2009)在《杂粮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杂粮产业发展在粮食安全、改善居民食物结构、农民增收、缓解农村贫困以及提高农用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杂粮在中国分布很广,但分品种主产区相对集中;杂粮种植粗放;全国播种面积减少、总产量下降、单产提高,但单产水平普遍低于大宗粮食作物。中国杂粮生产形成了一定的品种资源和品质优势,具有一定的科研开发和推广能力,种植成本收益比相对较高;在一些地方政府扶持政策支持下,在种植比较集中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产业化生产模式。杂粮加工业原料来源丰富,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中心的加工业布局,加工业标准化加强,科技推动作用加大,但是总体上仍然以初加工为主,深加工品种少,企业研发能力薄弱。对杂粮营销分析表明,虽然杂粮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消费意识有待唤醒,需求潜力需要挖掘,杂粮产品质量不高,营销措施不力。由于中国生产的杂粮品质、价格具有竞争力,因此出口处于上升态势,但是以原粮出口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通过对山西省杂粮种植户的调查分析表明,农户种植目的包括自身消费和市场销售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两方面;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杂粮销售收入对家庭收入的贡献较小,农户种植意愿偏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5种影响因素对杂粮种植户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粮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难易程度对农户种植意愿影响显着;政府支持政策对农户杂粮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明显;耕地地形条件越有利对生产的正向影响越大;种植成本越低则农户的种植意愿越高;耕作倒茬需要对农户杂粮种植意愿有正向影响。对城市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的Logistic分析表明,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消费杂粮的概率在增加;年龄越大的人越愿意消费杂粮;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比较高,价格高低与购买意愿成正比;消费者对杂粮营养价值判断与购买杂粮的意愿成正比;消费者越看重口感则购买意愿越低;加强促销手段能使消费者购买意愿强化;杂粮的易取得性影响着人们的杂粮消费。各阶层消费者杂粮消费收入弹性均大于1则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杂粮消费将呈现增加趋势。基于杂粮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品种老化、种植栽培技术落后、投入少;产业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开发与营销力度不够;科研与推广水平偏低,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滞后;对杂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市场营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产业组织。

二、千亩大豆亩产超250公斤的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亩大豆亩产超250公斤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黑河“伙伴行动”测产数据给我们哪些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示范田测产数据出炉:
平均亩产超250公斤
从种到收 线上线下
半年多来可给专家忙够呛
共建黑河大豆研究中心
“伙伴行动”正在升级

(2)徐淙祥:念好种粮经 助力拔穷根(论文提纲范文)

优质高产攻关领路人
技术当家多打粮
农民致富带头人
一片“粮”心为农民

(3)《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放卫星”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与蔓延
    第一节 “放卫星”随着“大跃进”运动的推进而兴起
    第二节 “放卫星”的迅速蔓延及江苏省“放卫星”的出现
第二章 《新华日报》全面报道江苏省“放卫星”
    第一节 “大跃进”中的《新华日报》
    第二节 《新华日报》报道“放卫星”的两个阶段
第三章 《新华日报》报道中的江苏省“放卫星”实况
    第一节 农业“放卫星”
    第二节 工业“放卫星”
    第三节 科教文卫“放卫星”
第四章 对《新华日报》展示的江苏省“放卫星”的认识与评价
    第一节 《新华日报》全景式地展现了江苏省“放卫星”的面貌
    第二节 《新华日报》对江苏省“放卫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瑶族生计方式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和选题原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选题原由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民族生计方式的研究
        二、与瑶族生计相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田野点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人口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生产与经济
        四、风俗习惯
第二章 岔山村传统生计方式
    第一节 传统农业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农业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发展
    第二节 传统养殖业
    第三节 个体手工业与工商业
    第四节 外出打工
第三章 岔山村现代生计方式
    第一节 现代农业与养殖业
    第二节 旅游业
        一、旅游业产生的背景
        二、旅游产业链下的生计方式
    第三节 其他生计方式
        一、外出务工
        二、在乡务工
        三、回乡创业
第四章 岔山村生计方式变迁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国家政策的扶持
    第二节 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三节 村民的文化自觉
第五章 岔山村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
    第一节 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交通方式的便捷
        三、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多
        四、居住环境的改善
    第二节 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一、通婚范围的扩大
        二、妇女角色和地位的改变
    第三节 对文化资源开发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权力、技术变迁与知识再生产 ——当代西藏作物种植史的政治学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现实问题:西藏治理
        (一) 国外的研究:宗教的视角
        (二) 经济发展的视角
        (三) 本文进路:从农业发展看西藏治理
    第三节 理论问题:农业技术变迁
        (一) 农民如何选择新技术?
        (二) 国家(市场)在技术变迁中的作用
    第四节 分析框架
        (一) 行为体
        (二) 因素
    第五节 研究对象、材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资料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藏族农民的生计传统与西藏的农业技术变迁
    第一节 文化与技术变迁
    第二节 被抵制的新品种和被接受的新品种
        (一) 两类品种的收益比较
        (二) 两类品种的经营成本比较
        (三) 来自田野的回答
    第三节 高原环境与藏族生计的整体性
        (一) 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与农区牧业
        (二) 牛羊与藏族农民的传统生计
        (三) 农牧结合:藏族农民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性智慧
        (四) 农牧结合的生态意义
    第四节 被接受的新品种与藏族生计变迁
        (一) 藏族传统生计模式严重的内在危机
        (二) 被接受的新品种
        (三) 新技术嵌入后对传统生计模式的作用
        (四) 文化禁忌变迁的两个例子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政治运动与1970年代西藏的冬小麦推广
    第一节 “抓革命”能“促生产”吗?
    第二节 冬小麦推广计划的出台
        (一) 冬小麦育种的历史
        (二) 人民公社的建立
        (三) 冬小麦推广工作的启动
    第三节 冬小麦推广遇到的障碍
    第四节 阶级斗争的生产意义
        (一) 阶级斗争的作用
        (二) 开展阶级斗争
    第五节 思想改造
        (一) 阶级斗争的局限
        (二) 思想改造的经验基础
        (三) 思想改造与改造自然
    第六节 小结与讨论
        (一) 冬小麦推广的结果
        (二) 讨论:政治运动的生产功能
第三章 :民族习惯还是权力结构?——1980年西藏冬小麦调整政策及其后果分析
    第一节 过度推广冬小麦的危害
        (一) 违背了自然规律
        (二) 与当地生计模式发生严重冲突
        (三) 讨论
    第二节 文革结束后西藏种植政策的调整(1976-1985)
        (一) 西藏内部对冬小麦种植的调整(1976-1980)
        (二) 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三) 胡耀邦率团赴西藏考察与西藏种植政策的逆转
        (四) 具体调整内容(1980-1985)
    第三节 对1980-1985年西藏种植政策的分析
        (一) 整体评价
        (二) 山南的案例
        (三) “土地归户”后冬小麦种植面积的上升
    第四节 为什么相反的政策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一) 民族习惯是什么?
        (二) 谁决定“种什么”?
第四章 权力互动渠道与1980年代西藏种植业发展规划的转折
    第一节 权力互动渠道在技术变迁中的作用
    第二节 1980年代初西藏种植业发展规划及行动
        (一) 国家的设想
        (二) 国家的行动:昆仑1号的推广
        (三) 昆仑1号的骤然谢幕
    第三节 国家和农民的双重困境
        (一) 国家的困境
        (二) 农民的困境
        (三) 双方困境的解决出路
    第四节 藏青320的脱颖而出
        (一) 1980年代初藏青320的境遇
        (二) 藏青320命运的转折
        (三) 两个青海的类似案例
    第五节 分析与讨论
        (一) 行为体和因素
        (二) 技术变迁机制的具体过程
结论
参考文献

(8)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 相关研究概述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五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第一节 苏北地区旱改水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大规模水利建设为推行旱改水创造基本条件
    第三节 苏北具备实施旱改水的气候和水土资源条件
    第四节 水稻高产抗灾特性符合苏北旱改水的条件
第二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由个别试点到大范围推开(1953-1959)
    第二节 因灾回旱到旱改水逐渐恢复(1960-1965)
    第三节 学大寨治水改土旱改水快速扩大(1966-1977)
    第四节 联产计酬责任制旱改水稳定发展(1978-1983)
第三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实施措施
    第一节 制定规划,成立专门领导机构
    第二节 给予拨款及贷款的财政支持
    第三节 采取多种方式传播稻作技术与经验
    第四节 邀请和选派农技专家与稻农指导旱改水
    第五节 保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第六节 促进干群观念与行动的转变
第四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种稻的技术经验
    第一节 土地整理,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
    第二节 育秧、插秧
    第三节 水稻田间管理
    第四节 水稻种植方式
第五章 苏北旱改水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 改变耕作制度,增加粮食产量及效益
    第二节 加快当地养殖业及农村副业发展
    第三节 促进农田水利建设与用水管理
第六章 苏北旱改水对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重大意义
    第一节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第二节 改变饮食结构,增强民众身心素质
    第三节 养成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
    第四节 减轻妇女劳动,发挥妇女作用
第七章 苏北旱改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第二节 改良当地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
    第三节 减少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第四节 旱改水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海林农场发展模式”初探——对海林农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场的基本情况
二、创建共同富裕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模式
    (一) 共同富裕模式的构建
        1.科学应用资源配置机制, 助推职工群众收入多元化。
        2. 党政工团齐帮扶, 先富后富共同富。
    (二) 学习型企业模式的打造
        一是领导带头, 严格考核。
        二是全民参与, 形式多样。
        三是秀外慧中, 协调发展。
    (三) 和谐相处、城乡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1.建立和谐型班子, 用班子和谐带动干群关系和谐。
        2.驻场单位与农场共建机制。
        3. 场县合作共建机制。
三、打造低碳循环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
        1. 沼气等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 太阳能的使用与推广。
    (二) 循环经济模式
    (三) 技术创新模式
        1. 农业技术创新。
        2. 工程技术创新。
    (四) 体制创新模式
        1. 龙头企业与基地结合的股份制企业模式。
        2. 统分结合、家庭经营的圣澳合作牛场模式。
    (五) 管理创新模式
        1.产出、功能最大化
        2.成本最低化
四、海林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一) 以人为本是根本
    (二) 不断创新是动力
    (三) 永不言败显精神
    (四) 争创一流是品格
五、推广海林模式的几点建议

(10)杂粮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名单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杂粮概念界定
    1.2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目标
        1.2.1 研究背景
        1.2.2 选题意义
        1.2.3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 杂粮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1.6 研究理论基础
        1.6.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1.6.2 区域分工理论
        1.6.3 发展阶段理论
第二章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概况
    2.1 杂粮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1.1 充分认识杂粮在改善膳食结构中的作用
        2.1.2 杂粮作物在旱作农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2.1.3 杂粮作物具有高效利用土地的特点
        2.1.4 杂粮是粮食增产的潜力之一
        2.1.5 杂粮是投入低、产出高的高效作物
        2.1.6 杂粮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2.1.7 杂粮对畜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1.8 杂粮在发展区域经济与缓解贫困中的重要作用
    2.2 中国粮食发展概况
        2.2.1 世界粮食危机
        2.2.2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2.3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
        2.3.1 世界杂粮生产概况
        2.3.2 中国杂粮种植业发展概况
        2.3.3 中国杂粮加工业发展概况
        2.3.4 中国杂粮消费情况
        2.3.5 杂粮出口情况
        2.3.6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新形势
    2.4 谷子发展情况
        2.4.1 谷子起源于中国
        2.4.2 谷子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2.4.3 中国谷子种植情况
        2.4.4 谷子消费情况
        2.4.5 谷子出口情况
        2.4.6 谷子科研情况
        2.4.7 谷子发展趋势
        2.4.8 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判断
    2.5 杂粮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2.5.1 杂粮品种退化老化,栽培技术落后,投入少,质量不稳定,产量低而不稳定
        2.5.2 杂粮产业体系不健全
        2.5.3 杂粮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问题较多
        2.5.4 杂粮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低
        2.5.5 杂粮标准化建设滞后
        2.5.6 对杂粮的认识有待提高
        2.5.7 杂粮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2.5.8 缺乏政策支持
        2.5.9 对杂粮文化研究不够
第三章 山西省杂粮种植业发展
    3.1 山西省杂粮产业发展概况
        3.1.1 山西省具有杂粮生产的地理环境优势
        3.1.2 山西省杂粮生产总体情况
        3.1.3 山西省杂粮种植布局
        3.1.4 山西省杂粮发展的有利条件
        3.1.5 杂粮产业化发展取得进展
        3.1.6 杂粮发展模式
        3.1.7 杂粮生产案例
    3.2 山西省谷子生产发展
        3.2.1 谷子生产总体情况
        3.2.2 谷子种植成本收益分析
        3.2.3 谷子区划
第四章 谷子种植农户生产行为分析
    4.1 研究基础
        4.1.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4.1.2 农户种粮行为
    4.2 样本选择情况及调查内容
        4.2.1 样本分布特征
        4.2.2 样本户的主要调查内容
        4.2.3 农户杂粮生产意愿的统计分析
    4.3 农户杂粮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3.1 理论假设
        4.3.2 模型构建
        4.3.3 变量选取
        4.3.4 回归分析
    4.4 研究结论
第五章 杂粮加工业发展
    5.1 杂粮加工业的现状
        5.1.1 杂粮加工业的原料来源丰富
        5.1.2 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中心的生产加工模式
        5.1.3 杂粮加工业的标准化和科技特征有所加强
        5.1.4 杂粮加工仍以初加工为主
        5.1.5 酒酿造业加工程度较深
    5.2 杂粮加工产业链带动效益
    5.3 案例分析
        5.3.1 特色农业与现代化经营相结合
        5.3.2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
        5.3.3 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
        5.3.4 “质量兴企,品牌运作”的发展战略
    5.4 杂粮加工业发展方向
        5.4.1 大力提高杂粮加工水平
        5.4.2 杂粮加工业的发展应注重整个产业体系的建设
        5.4.3 突破性发展杂粮精深加工工业,提高杂粮产品的附加价值,延伸杂粮产业链条
第六章 消费者杂粮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6.1 杂粮市场发展前景与困境分析
        6.1.1 杂粮产业是前景诱人的朝阳产业
        6.1.2 杂粮市场拓展的困境
    6.2 消费者问卷调查过程和样本情况
    6.3 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和态度
        6.3.1 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
        6.3.2 消费者对杂粮的态度
    6.4 消费者对于杂粮的消费和购买行为
        6.4.1 消费者杂粮的消费行为
        6.4.2 消费者杂粮购买行为
    6.5 消费者对杂粮的购买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
        6.5.1 影响消费者购买杂粮的因素
        6.5.2 消费者杂粮消费的收入弹性
    6.6 研究结论与杂粮营销策略选择
        6.6.1 研究结论
        6.6.2 杂粮营销策略选择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杂粮产业发展方向
        7.2.1 致力于品种创新
        7.2.2 挖掘杂粮种植业潜力
        7.2.3 把握加工业发展趋势
        7.2.4 深化市场开发
    7.3 促进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3.1 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7.3.2 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
        7.3.3 加强产业增进工作
        7.3.4 加强市场营销
        7.3.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7.3.6 大力发展产业组织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千亩大豆亩产超250公斤的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河“伙伴行动”测产数据给我们哪些启示?[N]. 陈莘卓,周静. 黑龙江日报, 2021
  • [2]徐淙祥:念好种粮经 助力拔穷根[J]. 王萍. 江淮法治, 2021(05)
  • [3]《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D]. 李嘉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6)
  • [4]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瑶族生计方式变迁[D]. 李娟.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5]大力发展优质高蛋白大豆 满足国内食用消费需求——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解读《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J].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 2016(05)
  • [6]权力、技术变迁与知识再生产 ——当代西藏作物种植史的政治学叙事[D]. 强舸. 复旦大学, 2013(02)
  • [7]五谷满仓映金秋[N]. 宋钢,姜增辉,王克俭,王彬,杨帆,贾广文,康胜,邸文辉,曹志刚,周涧,胡晓波. 齐齐哈尔日报, 2010
  • [8]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D]. 阚国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9]“海林农场发展模式”初探——对海林农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情况的调查[J]. 胡中禄,杨劲,张志鹏,张卫华,肖强. 农场经济管理, 2009(10)
  • [10]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 李玉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04)

标签:;  ;  ;  ;  ;  

1000亩大豆单产超250公斤的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