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氢转移反应硫胺还原脱硫制胺

催化氢转移反应硫胺还原脱硫制胺

一、Reductive Desulfurization of Thioamides to Amines by Catalytic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论文文献综述)

胡振斌[1](2021)在《铝加工污泥制备铝酸钙水泥原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铝型材加工、制造大国,约占全球铝型材产量50%以上,也是铝型材消费大国。为了提高铝型材制品的耐腐蚀以及耐磨性能,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脱脂、抛光、酸蚀、碱蚀、除灰、阳极氧化、着色、封孔及喷涂等,铝型材在这些表面处理工艺中,均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水经沉淀、絮凝、压滤处理得到铝加工污泥,现阶段每年铝型材产量约2000余万吨,综合废水污泥约200万吨,每年产生的铝加工污泥量十分庞大,如果不合理利用而任意堆放,极易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铝加工污泥(干基)因含铝量在28%~38%可以作为高铝原料的替代品。本文旨在解决铝加工污泥因年产量巨大难以消纳、成分复杂难以产业化利用等问题,将其制备成铝酸钙水泥原料,铝酸钙水泥因年产量大,而且是高铝原料消耗型产业,具备消纳大量铝加工污泥的能力,同时也能充分利用铝加工污泥高含铝量。首先调研了六家不同厂家的铝加工污泥并进行了全元素分析,结合GB/T201-2015《铝酸盐水泥》对铝酸钙水泥产品相关化学元素做出的最高限定(硫≤0.2%、氯≤0.06%、碱≤0.5%、氧化铁≤3%、氧化硅≤9%),发现污泥如果作为铝酸钙水泥原料时,其中硫、氯、碱明显超标,因此需要做除杂处理。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本文以其中一个厂家的污泥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对污泥总体的理化性质有初步的认识,分别对污泥中含有的硫、氯、碱(钠、钾)做定量分析、XRD分析、SEM分析,热重分析等。结果显示该污泥中含硫2.54%、含氯0.1%、含碱4.62%。XRD分析结果显示污泥中铝元素主要以Al(OH)3和Al OOH(一水软铝石)的形式存在,硫主要以为Ca SO4(H2O)0.5(半水石膏)的形式存在。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污泥由许多小颗粒堆积而成,小颗粒粒径在2~3μm,污泥表面疏松多孔。热重分析结果显示从室温至850℃污泥失重35.2%,该阶段DCS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吸热峰,分别位于113℃和304℃,表明污泥脱水是分阶段的。为了解决污泥含硫高的问题,本文采用焙烧还原法脱硫,先将污泥中高价硫还原成低价硫再从污泥中脱去。实验先通过对还原剂进行筛选,最终优选还原剂为碳粉。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碳粉可以很好的降低硫酸钙的热分解温度。实验结果显示:在焙烧温度为900℃、碳粉与污泥质量比为0.16、焙烧时间为50min,污泥的脱硫率达到92.6%,此时污泥含硫0.19%。为了解决污泥含氯、碱(钠、钾)高的问题,本文采用去离子水洗脱法脱氯、碱,主要是利用污泥中氯、钠、钾盐的溶解性。实验先通过对洗脱方式进行筛选,最终优选洗脱方式为超声波辅助洗脱。实验结果显示:最佳的除氯工艺为洗脱温度为45℃、液固比为20ml/g、超声时间为5min,污泥中氯的洗脱率达到49%,氯含量为0.051%。最佳的除碱工艺为氧化钙与污泥质量比0.075、洗脱温度70℃、液固比为20ml/g、超声时间15min,污泥中碱的洗脱率达到80.09%,碱含量为0.46%。

张雪莹[2](2019)在《睾丸酮丛毛单胞菌醛脱氢酶的挖掘、性质及其催化呋喃醛选择性氧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5-羟甲基糠醛(HMF)及糠醛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经碳水化合物脱水得到。5-羟甲基-2-糠酸(HMFCA)及2-糠酸(FCA)是上述呋喃醛选择性氧化后的产物,在高分子、医药及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呋喃羧酸主要是通过化学催化制备得到。尽管化学催化呋喃醛氧化合成呋喃羧酸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该法存在反应条件苛刻、环境不友好、选择性不佳等缺点。生物催化能有效克服上述缺点,在合成化学中已成为了补充甚至替代化学催化的一种重要方法。尤其是对于HMF、糠醛等稳定性较差的生物基呋喃醛高值化转化,生物催化与化学催化相比更具应用潜力。与酶相比,全细胞生物催化剂更易制备、酶蛋白在细胞膜的保护下更稳定、且更易实现胞内辅酶再生,因而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备受关注。然而,HMF、糠醛对微生物和酶具有强烈的毒性及抑制作用,因此已报道的高底物耐受的、且能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呋喃醛氧化的生物催化剂仍有限。基于上述情况,本论文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HMF具有较高耐受能力、并且能够将HMF选择性氧化为HMFCA的Comamonas testosteroni SC1588。从该菌基因组中挖掘出能够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关键醛脱氢酶基因,进行异源表达、分离纯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之后,探讨了这些重组菌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性能。最后,将上述醛脱氢酶分别与NADH氧化酶(NOX)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进行共表达以促进NAD+再生,提高反应选择性,建立高效、高选择性合成呋喃羧酸的生物催化途径。底物抑制和毒性研究表明,C.testosteroni SC1588细胞在催化HMF氧化反应中至少能耐受100 mmol/L的底物。目标产物HMFCA对该菌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毒性作用,这主要归因于其酸性,因为该菌的催化活性高度依赖于反应体系pH。通过添加弱碱控制反应体系pH及添加少量组氨酸均能显着提高该菌的催化性能。在最适反应条件下,当HMF浓度为160 mmol/L时,反应36 h后HMFCA产率为98%。该菌还可以催化糠醛、5-甲基糠醛和5-甲酰基-2-糠酸(FFCA)选择性氧化合成相应的羧酸,产率为90-93%。从该菌基因组中挖掘出5个能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关键醛脱氢酶基因,包括2个香草醛脱氢酶(CtVDH1和CtVDH2)、2个松柏醛脱氢酶(CtCALDH1和CtCALDH2)和1个3-琥珀酰半醛吡啶脱氢酶(CtSAPDH),并在E.coli中克隆、表达。5个醛脱氢酶的亚基分子量均约为50 kDa。CtCALDH1为NAD+依赖型脱氢酶,其它醛脱氢酶既可以NAD+又可以NADP+作为辅酶催化氧化反应。这些醛脱氢酶的最适pH均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25-35oC,但是其在体外的稳定性均较差。各醛脱氢酶底物特异性迥异。CtCALDH1和CtCALDH2催化大多数芳基醛氧化的活性均较低,并且CtCALDH1不能接受FFCA、5-甲基糠醛和4-甲酰基苯甲酸作为底物;CtVDH1和CtVDH2对于大多数底物均表现出较高的氧化活性,而CtSAPDH催化各种芳基醛氧化的活性均适中。通常,这些醛脱氢酶催化苯甲醛衍生物氧化的活性高于其催化呋喃结构类似物氧化的活性。在所构建的5个过量表达醛脱氢酶的重组E.coli菌中,E.coli/pET-CtVDH1催化HMF选择性氧化效率最高。反应12 h后200 mmol/L HMF被全部转化,HMFCA产率和选择性分别为92%和89%。采用底物分批流加策略合成HMFCA,反应41.5 h后生成448 mmol/L目标产物。此外,E.coli/pET-CtVDH1细胞还能以HMF粗品(70%纯度)为底物合成HMFCA。糠醛、FFCA、5-甲氧甲基糠醛(MMF)、5-甲基糠醛和苯甲醛也可被E.coli/pET-CtVDH1细胞氧化生成相应的目标羧酸,产率为83-95%。将NOX分别与CtVDH1、CtVDH2、CtCALDH2和CtSAPDH在E.coli中进行共表达;系统地研究了各共表达重组菌催化HMF及其结构类似物(芳香醛)氧化特性。结果表明,E.coli-CtVDH1-NOX在HMF氧化中展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能在9 h内将250mmol/L HMF转化为HMFCA,其产率和选择性均为95%。E.coli-CtVDH2-NOX是催化糠醛和MMF选择性氧化的最适生物催化剂。当糠醛浓度为240 mmol/L时,反应24 h后FCA产率为90%。基于底物分批流加策略合成FCA,反应6 h后生成177 mmol/L目标产物,时空产率为3.3 g/L h。另外,当MMF浓度为240 mmol/L时,反应9 h后5-甲氧甲基-2-糠酸(MMFCA)产率为99%。采用底物分批流加策略合成MMFCA,反应8 h后生成287 mmol/L MMFCA,时空产率为5.6 g/L h。本研究不仅初步阐明了全细胞催化呋喃醛选择性氧化的反应特性、规律及相关醛脱氢酶的酶学性质,丰富了生物催化生物基呋喃醛高值化转化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建立了绿色、高效、高选择性制备呋喃羧酸的新工艺。生物催化将为清洁“生物炼制”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余晓叶[3](2019)在《可见光驱动氮自由基介导的碳碳键裂解/官能化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自由基化学作为有机合成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长期以来备受受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可见光驱动的光氧化还原催化的迅速发展为氮自由基的可控性产生以及选择性调控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而且,氮自由基也已成功用于惰性碳-氢键的选择性活化。但是,将这类试剂应用于惰性碳-碳键活化的报道则相对较少。本论文详细概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围绕可见光驱动的亚胺氮自由基介导的碳-碳键裂解反应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我们利用简单的肟酯为亚胺氮自由基前体,在室温条件下,利用可见光驱动的光氧化还原催化策略来产生亚胺氮自由基。随后,利用亚胺氮自由基来驱动碳-碳单键的断裂开环,发展了碳自由基加成反应,为长链氰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荧光淬灭实验、灯开关实验和量子收率测定等实验,我们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对肟酯类底物的合理修饰和催化体系的筛选,成功实现了可见光驱动的亚胺氮自由基介导的Neophyl重排和端位碳自由基的还原反应,为α,β-不饱和腈类化合物以及β-官能化的腈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高效,简洁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该反应可以放大到1 mmol甚至是克级规模,对反应的效率都不会产生很大影响。此外,根据前期的工作基础以及相关的文献报道,我们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另外,我们还实现了铜催化的肟酯,苯乙烯和硼酸的三组分交叉偶联反应。这一反应底物范围广,操作简单,为1.1-二芳基烷基腈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一系列的条件筛选,我们最终选择廉价易得的四乙腈六氟磷酸亚铜作为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以中等到较好的收率得到了预期的目标化合物。而且,通过自由基捕获试验,EPR实验以及相关的文献报道,我们提出了一个CuⅠ/CuⅡ/CuⅢ的催化循环过程。此外,考虑到芳基烷基甲烷类化合物的重要性,我们以氮杂环丙烷与苄基氟硼酸钾作为底物,运用光催化与镍催化协同催化的策略,成功构建了该类化合物。这一反应条件温和,区域选择性单一,能以较高的收率得到相应的目标化合物。值得一提的是,当该反应用于流反应时,可以大大缩短反应时间。控制实验表明该反应确实是需要光催化剂和镍催化剂的共同参与。最后,基于我们在氮自由基化学方面的工作基础,我们以邻烯基取代的苯甲酰胺作为氮自由基前体,实现了酰胺氮自由基参与的分子内氢胺化反应,以中等到较好的收率得到3,4-二氢异喹啉酮类衍生物。另外,该反应用于流反应过程亦或是利用太阳光作为光源时,均能以优异的收率得到目标化合物,这也极大地拓展了该反应的实用性。

韩丰[4](2018)在《金属铱催化酰胺还原转化及还原胺化反应研究》文中认为酰胺作为一种廉价且稳定的羰基化合物,常用于有机合成领域及药物合成中间体中。酰胺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如蛋白质的主要结构就是多肽。此外,酰胺基经常作为胺的保护基、C-H活化的定位基。但是由于其结构的高稳定性,酰胺羰基的转化一直是难点问题,因此发展酰胺直接转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对于化学从业者也提出了新要求,除了合成方法具有较好的化学选择性外还应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好的原子经济性。过渡金属催化为这两方面的要求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发展金属催化的方法实现酰胺转化具有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本课题组近年来一直基于化学计量的三氟甲磺酸酐(Tf20)活化酰胺,在此领域已经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对于金属催化活化酰胺有了一些探索。本学位论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金属催化的酰胺转化,同时将金属催化剂应用到还原胺化反应中。发展了由金属催化的酰胺还原及还原胺化得到胺的方法,并应用其合成药物分子。通过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一、发展了金属催化硅氢化还原酰胺为胺的反应(第二章)(1)、发展了金属铱与路易斯酸双催化硅氢化还原叔酰胺为胺反应,该反应基于金属铱催化活化叔酰胺为烯胺或氮杂半缩醛中间体,然后根据受阻路易斯酸碱理论“FLPs”,使用大位阻路易斯酸B(C6F5)3活化硅烷,还原中间体到目标产物叔胺化合物,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并且具有较好的官能团容忍性,该反应与可用于合成一些含胺基的药物分子。(2)、发展了一种新型的离子型金属铱催化剂催化硅氢化还原酰胺(叔酰胺、仲酰胺)。该反应使用离子型金属铱络合物,其中催化剂既可以活化硅烷并且对于酰胺也有一定的活化作用。该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快,并且可以对于酰胺羰基α-位及N-α位手性也可保持不变。并且可用于合成众多药物分子。二、发展了叔酰胺的还原官能团化反应(烷基化,氰基化)反应(第三章)发展了通过NHC配体控制金属催化叔酰胺选择性还原官能团化,形成N-α位烷基取代胺或N-α位氰基取代胺。该方法通过对催化剂配体的调控,利用配体的位阻效应,控制还原反应停留在中间体,进而使用不同亲核试剂得到N-α位取代的产物。最终也完成了药物分子(±)-Cetirzine的合成。但是此体系只能适用于叔酰胺底物,对于仲酰胺还需继续探索。三、发展了金属铱催化氢化还原胺化反应(第四章)发展了金属铱催化氢化还原胺化反应,利用离子型金属铱催化剂的路易斯酸性及高效活化氢气的性质,对于直接还原胺化反应提供了高效的途径。该反应对于醛与胺只需在室温、常压下即可完成转化。对于酮与胺仅需将压力提高至10个大气压。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对于其他基团(硝基、硝酮、羟胺、酮等)也有还原作用。

黄飞飞[5](2016)在《天然产物(-)-(6S,2’R)-Cryptocaryalactone和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取代的α,β-不饱和δ-内酯类化合物和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是两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天然产物(-)-(6S,2’R)-Cryptocaryalactone于1984年被Spencer等人从樟科植物Cryptocarya moschata中分离出来,由于具有α,β-不饱和单元,容易作为迈克尔加成的受体,因而(-)-(6S,2’R)-Cryptocaryalactone及其家族天然产物分子被发现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多存在于景天属植物中,其核心结构是一个含手性的哌啶环,研究发现具有增强记忆、治疗认知障碍的功能。本论文设计了一种新颖、多样性的合成策略用于对天然产物(-)-(6S,2’R)-Cryptocaryalactone和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该策略首先利用Evans羟醛反应构建第一个手性中心,然后在二氯二异丙醇钛的作用下,利用烷氧保护基中的氧原子诱导的Mukaiyama羟醛反应高选择性地构建反式1,3-二羟基结构。由该结构出发,经过Yamaguchi酯化反应可构建α,β-不饱和δ-内酯环,再经过羟基保护基的更换可实现(-)-(6S,2’R)-Cryptocaryalactone的不对称全合成;也可由该结构出发,经叠氮化反应,以及还原反应等实现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Allosedridine、(+)-Sedridine、(-)-Coniine、(+)-Pelletierine、(-)-Sedamine、(-)-Allosedamine)的不对称全合成。本论文所研究的合成策略首次将(-)-(6S,2’R)-Cryptocaryalactone和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两类分子的全合成统一起来,该合成策略简洁、可行、高效、选择性高,对于其他含α,β-不饱和δ-内酯类化合物和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的天然产物分子的不对称全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马东辉[6](2015)在《天然产物Tazettine,6a-Epipretazettine,Lycojaponicumin D,Alopecuridine,12-Deoxyhuperzine O和Lycopodine的全合成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对石蒜科生物碱Tazettine与6a-Epipretazettine和石松生物碱Lycojaponicumin D、Alopecuridine、12-Deoxyhuperzine O 与 Lycopodine 进行了全合成研究。该论文总共包括四章:第一章 Lycopodine类石松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进展(综述)本综述简单介绍了石松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分类,重点归纳总结了Lycopodine类石松生物碱的全合成工作,分别从Lycopodine的早期合成工作、基于Stork中间体的合成策略、基于Heathcock中间体的合成策略、Mannich反应策略和其他合成策略五小节进行详细阐述。第二章 石蒜科生物碱Tazettine和6a-Epipretazettine的全合成研究简要介绍了石蒜科生物碱Tazettine和6a-Epipretazettine的分离、结构、生理活性及合成进展。从市售的原料对甲氧基苯甲醛和胡椒醛出发,以6步和54%总产率高效合成了(±)-Tazettine和(±)-6a-Epipretazettine共同的核心骨架结构一(±)-(6aβ-5-去甲基-6a-去氧-5-(甲氧基羰基)多花水仙酮,从而完成了 Tazettine和6a-Epipretazettine的形式全合成。其中五环骨架是通过分子内串联的氧化Friedel-Crafts/氮杂-Michael关键反应构筑,并一步构建两个环和两个手性中心。第三章 石松生物碱Lycojaponicumin D和Alopecuridine的全合成研究简单介绍 了石松生物碱 Alopecuridine,Sieboldine A,Lycojaponicumins D 和Lycojapodine A的分离、结构、生理活性、相互间的生源关系和合成进展。以(R)-(+)-长叶薄荷酮、3-氨基-1-丙醇和4-戊烯酸为起始原料,通过Rubottom氧化、RCM、双羟化和二醇氧化反应从三条路线分别合成了三个关键中间体:α-羟基-α,β-不饱和酮和两个邻二醇。但是α-羟基-α,β-不饱和酮的脱保护反应与Mannich环化和两个邻二醇的氧化反应不能顺利进行,我们改变了构建三酮的策略,Lycojaponicumin D和Alopecuridine合成工作还在进行之中。第四章石松生物碱12-Deoxyhuperzine O和Lycopodine的全合成研究简单介绍了石松生物碱12-Deoxyhuperzine O和Lycopodine的分离、结构、生理活性、相互间的生源关系和合成进展。以(R)-(+)-长叶薄荷酮、3-氨基-1-丙醇和1,3-丙二醇为起始原料,通过几步简单反应和Sakurai型的Michael加成制备了关键中间体酮醇后,对关键的氮杂-Prins环化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为12-DeoxyhuperzineO 和 Lycopodine 的合成奠定了基础。

程正[7](2015)在《多相催化邻硝基苯胺与乙醇一步合成2-甲基苯并咪唑的研究》文中认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多种药物的重要结构单元。许多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生物活性,在抗肿瘤、抗癌、抗病毒、杀菌、消炎和抗寄生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用于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原料和方法已有很多,但传统的合成工艺,一般都需使用无机酸等为催化剂,产生大量的废水,造成环境污染。此外,现有的合成工艺大多采用间歇生产,存在生产操作复杂,催化剂回收分离困难等问题。固相催化脂肪醇水体系重整制氢与邻硝基苯胺还原耦合一步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具有高收率和高选择性的优点,但也存在催化剂的活性低,反应时间长,易产生高沸点物,产品质量差等缺点,不利于工业化应用。为此,开发对乙醇、水与邻硝基苯胺耦合一步合成2-甲基苯并咪唑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改性的5wt%Cu-5wt%Pd/Al2O3催化剂,考察了助剂类型、助剂含量、反应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利用TPR、XRD、TEM、TPD、Py-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进行滴流床反应器中合成2-甲基苯并咪唑及催化剂失活原因的研究。在高压反应釜中,在Mg改性的5wt%Cu-5wt%Pd/Al2O3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Mg助剂含量为5%、T=453 K、反应时间为6 h的条件下,邻硝基苯胺的转化率和2-甲基苯并咪唑的收率分别为100%和98.2%。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该催化剂具有CuPd合金形态,且Mg助剂促进CuPd合金的形成;同时,改变了催化剂表面的酸碱性,促进乙醇脱氢,加快了反应速率。利用本文以3,3’-二硝基-4,4’-二氨基联苯为原料,也能得到相应的联苯并咪唑,说明该方法具有更广阔的应用价值。滴流床反应器中,以K改性的5wt%Cu-5wt%Pd/Al2O3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433 K、压力为5 MPa、质量空速为0.28 h-1、水醇体积比例为1:3条件下,邻硝基苯胺的转化率和2-甲基苯并咪唑的选择性分别为100%和98.2%,但反应时间达到42 h后,催化剂存在失活现象。对失活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反应后催化剂载体晶型发生转变,催化剂积碳和微量CO中毒是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失活催化剂经高温焙烧并还原后,其活性可得到较好的恢复。

冯立言[8](2014)在《可见光诱导2,5-二苯基取代呋喃的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呋喃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用途的杂环化合物,既可以作为有机中间体应用于制药、农药及化工材料等工业领域,又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因此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吸引了大批优秀的有机化学工作者致力于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并涌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合成方法,其中包括传统的酸碱方法和新兴的过渡金属催化法,但是可见光诱导呋喃的合成研究却鲜有报道。伴随工业发展而来的环境及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化学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可见光诱导反应具有的高效率,低能耗,污染少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近年来成为热点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便是以可见光体系首次实现了2,5-二苯基取代呋喃的合成。本文以常见的化学品苯乙酮和苯甲醛为原料,经过简单的羟醛缩合和经典的Johnson–Corey–Chaykovsky反应得到反应底物2-苯基取代环丙烷苯甲酮,以低毒安全的四溴化碳为氧化剂,溴化锂为辅助剂,1W的蓝色LED灯为光源,在1%三(4,4-二叔丁基联吡啶)钌的催化下,经过重排和氧化脱氢得到了2,5-二苯基呋喃。反应不需要除氧,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和选择性好等优点。对反应用到的催化剂、氧化剂、溶剂、光源和溴化锂的用量进行了筛选,选择最优条件,扩展了18组反应底物,均取得较高的分离收率。增加氧化剂四溴化碳的用量,产物可以继续高选择性溴代,生成3-溴代2,5-二苯基取代呋喃。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首先是通过光照的氧化淬灭循环,将底物氧化重排生成β,γ-不饱和酮,然后再氧化关环,得到了2,5-二苯基呋喃。缩短反应时间和减少氧化剂的用量,可以分离出不饱和酮中间体,是对可能机理的验证。

姚焱民[9](2014)在《(+)-Agelastatin A和B、Longifolene、ine的全合成和Daphniyunnine C的全合成研究》文中认为生物碱和萜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非常重要的两大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有着复杂多变、令人着迷的化学结构,同时表现出很多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吸引了众多化学家、生物学家和药学家的注意力。众所周知,天然产物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往往是非常低的,大规模的进行生物分离提取不仅效率低,而且对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会造成很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因此,包括半合成和全合成在内的天然产物化学合成对天然产物功能的研究及应用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针对几种不同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进行了研究,包括四个部分:吡咯-咪唑生物碱agelastatin A和B的全合成、倍半萜longifolene的全合成和马钱子生物碱(+)-minfiensine的全合成、以及虎皮楠生物碱daphniyunnine C的全合成研究。第一章,吡咯-咪唑生物碱agelastatin A和B的全合成。基于分子结构特点,我们设计了一条全新的合成策略,通过一步阳离子调节的串联环化反应构建了分子中合成难度很高的四取代环戊烷核心结构。这个合成策略使我们从商品化的氨基酸衍生物L-天冬氨酸二乙酯盐酸盐出发,分别经过8步和9步反应完成了对(+)-Agelastatin A和B的全合成。第二章,倍半萜longifolene的全合成。我们从简单原料4-硝基丁醛和3-甲基-2-环己烯酮为起始原料,经过10步反应,以Micheal-aldol-Henry串联反应、Tiffeneau-Demj anov重排和分子内自由基环化反应为关键步骤,完成了对longifolene的全新全合成。第三章,马钱子生物碱(+)-minfiensine的全合成。我们把本课题组发展的改进Fischer吲哚合成方法学应用到(+)-minfiensine的全合成中。从D-(-)-奎尼酸衍生来的已知化合物(S)-4-TBSO-环己-2-烯酮为起始原料,经过18步转化,完成了(+)-minfiensine的全合成。第四章,虎皮楠生物碱daphniyunnine C的全合成研究。我们从商品化的手性单萜左旋香芹酮出发,经过7步转化,以钯催化的羰基a-位烯基化反应作为关键步骤,非常巧妙地制备了包含一个全碳手性中心在内的含五个手性中心的[6-6-5]三环核心骨架,为天然产物全合成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军章[10](2013)在《纳米碳酸盐的制备及其化学反应行为的研究》文中认为乙醇钠等是有机合成工业常用的强碱,但存在腐蚀严重、副反应多、产品分离复杂、收率较低等缺点,很多有机合成工业改用碳酸盐尤其是碳酸钾。但由于碳酸钾碱性较弱,其参与的化学反应具有高温、高压、反应时间长等缺点。由于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纳米碳酸钾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未见报道。本论文目的是制备纳米碳酸钾,取代传统强碱,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实现有机合成的绿色化。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高频共振研磨机制备纳米碳酸钾,对影响纳米碳酸钾粒径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湿法研磨比干法研磨制备的碳酸钾粉体粒径更小,质子性有机溶剂利于湿法研磨制备碳酸钾粉体,若加入少量月桂酸,碳酸钾粉体的粒径会进一步降低。在无水乙醇中加入碳酸钾物质的量0.3%的月桂酸,可以制备平均粒径为98nm的纳米碳酸钾,其中小于100nm的纳米碳酸钾颗粒占75%。测试表明,在质子性有机溶剂中纳米碳酸钾表现出较强的碱性,可以取代乙醇钠等强碱促使丙二酸二乙酯与苄基氯进行烃基化反应。2.以纳米碳酸钾取代乙醇钠等强碱,研究了活泼亚甲基化合物与卤代烃在非水有机溶剂中的烃基化反应,考察了反应的不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质子性有机溶剂利于反应的进行;不同的底物和卤代烃,反应活性有差异,对于Br,Cl-二卤代烷烃,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可以与溴代烃发生选择性烃基化反应。在无水乙醇中50-80℃反应,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单烃基化产品收率为82-90%,高于乙醇钠法的收率。3.以纳米碳酸钾取代乙醇钠等强碱,研究了双酚A等二羟基酚类化合物与卤代烃在非水溶剂中的Williamson反应,考察了反应的不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质子性有机溶剂利于反应的进行,在质子性有机溶剂中双酚A等酚类化合物的两个羟基分步与卤代烃进行反应,与传统强碱法不同。在无水乙醇中,控制适当物料比,单酚基醚化合物收率在88%以上,二酚基醚化合物收率在95%以上。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双酚A液体环氧树脂,环氧值为0.4267-0.5324mol/100g,有机氯含量为0.088-0.372%,达到了工业品的技术指标,克服了传统工艺环境污染严重、物料消耗高等缺点。4.以纳米碳酸钾取代氢氧化钾等强碱,研究了活泼亚甲基化合物与二硫化碳在非水溶剂中的缩合反应,考察了反应的不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质子性有机溶剂利于反应的进行,底物的结构对反应有显着的影响。在无水乙醇中30-40℃反应,产物烷基化后的产品收率为83-90%,高于强碱法的收率。以异硫氰酸甲酯和硝基甲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N-甲基-1-甲硫基-2-硝基乙烯胺,产品收率由传统工艺的50%提高到85%。5.以纳米碳酸钾取代乙醇钠等强碱,研究了非水溶剂中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非均相肟化反应,考察了反应的不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质子性有机溶剂利于反应的进行,底物和反应温度对反应影响显着。在无水乙醇中10-20℃反应,产品收率为81-92%,与乙醇钠法相当,但产物的分离更简单。

二、Reductive Desulfurization of Thioamides to Amines by Catalytic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ductive Desulfurization of Thioamides to Amines by Catalytic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论文提纲范文)

(1)铝加工污泥制备铝酸钙水泥原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脱硫技术
    1.3 脱氯技术
    1.4 脱碱(钠、钾)技术
    1.5 铝加工污泥概述
    1.6 铝加工污泥来源及分类
    1.7 铝加工污泥综合利用
    1.8 研究目的及内容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内容
        1.8.3 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铝加工污泥基本理化性质测试
    2.1 实验器材以及药品
    2.2 铝加工污泥性质分析
        2.2.1 污泥含水率分析
        2.2.2 污泥元素分析
        2.2.3 污泥硫含量分析
        2.2.4 污泥氯含量分析
        2.2.5 污泥碱含量分析
        2.2.6 污泥pH分析
        2.2.7 污泥XRD分析
        2.2.8 污泥SEM分析
        2.2.9 污泥热重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铝加工污泥焙烧还原脱硫的研究
    3.1 实验药品
    3.2 实验器材
    3.3 实验步骤及检测方法
    3.4 还原剂筛选
    3.5 热力学分析
        3.5.1 污泥脱硫过程发生的反应
        3.5.2 热力学计算过程
        3.5.3 热力学计算结果与讨论
    3.6 污泥焙烧还原脱硫实验结果与讨论
        3.6.1 焙烧反应温度对污泥脱硫率的影响
        3.6.2 焙烧反应时间对污泥脱硫率的影响
        3.6.3 碳泥质量比对污泥脱硫率的影响
    3.7 实验表征
        3.7.1 XRD分析
        3.7.2 SEM及能谱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铝加工污泥洗脱除氯、碱的研究
    4.1 实验药品
    4.2 实验器材
    4.3 试验步骤及检测方法
    4.4 洗脱方式筛选
    4.5 超声洗脱除氯工艺优化
        4.5.1 温度对氯洗脱率的影响
        4.5.2 液固比对氯洗脱率的影响
        4.5.3 超声时间对氯洗脱率的影响
    4.6 超声洗脱除碱工艺优化
        4.6.1 氧化钙对碱洗脱率的影响
        4.6.2 温度对碱洗脱率的影响
        4.6.3 液固比对碱洗脱率的影响
        4.6.4 超声时间对碱洗脱率的影响
    4.7 洗脱液成分分析
    4.8 铝加工污泥除杂工艺优化
    4.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致谢

(2)睾丸酮丛毛单胞菌醛脱氢酶的挖掘、性质及其催化呋喃醛选择性氧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基呋喃醛
        1.1.1 5 -羟甲基糠醛及其制备
        1.1.2 糠醛
        1.1.3 5 -甲氧甲基糠醛
    1.2 生物基呋喃羧酸
        1.2.1 5 -羟甲基-2-糠酸及其制备
        1.2.2 2 -糠酸
        1.2.3 5 -甲氧甲基-2-糠酸
    1.3 醛脱氢酶
        1.3.1 醛脱氢酶简介
        1.3.2 醛脱氢酶的辅酶再生策略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Comamonas testosteroni SC1588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催化HMF氧化合成HMFCA菌株的分离、纯化及筛选
        2.3.2 菌种鉴定实验
        2.3.3 C.testosteroni SC1588 细胞的培养及生长曲线测定
        2.3.4 对比研究静息态及生长态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性能
        2.3.5 反应温度对C.testosteroni SC1588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2.3.6 缓冲液pH对 C.testosteroni SC1588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2.3.7 底物浓度对C.testosteroni SC1588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2.3.8 底物对C.testosteroni SC1588 细胞的毒性
        2.3.9 产物对细胞催化活性的抑制
        2.3.10 产物对C.testosteroni SC1588 细胞的毒性
        2.3.11 基于反应工程策略提高HMFCA合成效率的研究
        2.3.12 HMFCA的优化合成
        2.3.13 HMFCA的放大合成及分离纯化
        2.3.14 C.testosteroni SC1588 细胞催化呋喃醛选择性氧化的研究
        2.3.15 反应初速度、转化率、产率的定义
        2.3.16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催化HMF氧化为HMFCA菌株的筛选
        2.4.2 SC1588 菌种鉴定
        2.4.3 C.testosteroni SC1588 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2.4.4 对比研究静息态及生长态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性能
        2.4.5 反应温度对C.testosteroni SC1588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2.4.6 缓冲液pH对 C.testosteroni SC1588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2.4.7 底物抑制及毒性研究
        2.4.8 产物抑制及毒性研究
        2.4.9 基于反应工程策略提高HMFCA合成效率
        2.4.10 HMFCA的优化合成
        2.4.11 HMFCA的放大合成
        2.4.12 C.testosteroni SC1588 细胞催化呋喃醛选择性氧化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醛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和质粒
        3.1.2 培养基
        3.1.3 试剂材料
        3.1.4 溶液配制
    3.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C.testosteroni SC1588 醛脱氢酶基因的获取
        3.3.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3.3.3 重组菌的构建
        3.3.4 重组菌催化HMF氧化合成HMFCA可行性研究
        3.3.5 重组醛脱氢酶的分离纯化
        3.3.6 表达产物SDS-PAGE分析
        3.3.7 重组醛脱氢酶分子量测定
        3.3.8 重组醛脱氢酶蛋白浓度及酶活测定
        3.3.9 重组醛脱氢酶的辅酶依赖性研究
        3.3.10 重组醛脱氢酶的最适反应pH及 pH稳定性研究
        3.3.11 重组醛脱氢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热稳定性研究
        3.3.12 金属离子对重组醛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3.3.13 重组醛脱氢酶的底物特异性研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醛脱氢酶基因序列生物学信息分析
        3.4.2 目的基因的获取
        3.4.3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3.4.4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及催化合成HMFCA可行性分析
        3.4.5 重组醛脱氢酶分子量测定
        3.4.6 重组醛脱氢酶的辅酶依赖性
        3.4.7 重组醛脱氢酶的最适反应pH及 pH稳定性
        3.4.8 重组醛脱氢酶最适反应温度及热稳定性
        3.4.9 金属离子对重组醛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3.4.10 重组醛脱氢酶的底物特异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组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微生物菌种
        4.1.2 培养基
        4.1.3 主要试剂
    4.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重组菌的培养
        4.3.2 不同重组菌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研究
        4.3.3 底物浓度对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4.3.4 IPTG浓度对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HMF氧化性能的影响
        4.3.5 辅底物对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4.3.6 Fe~(2+)对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4.3.7 氧载体对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4.3.8 基于底物分批流加合成HMFCA的研究
        4.3.9 HMF粗品的制备及纯化
        4.3.10 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HMF粗品选择性氧化的研究
        4.3.11 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呋喃醛选择性氧化的研究
        4.3.12 转化率、产率、选择性和反应初速度的定义
        4.3.1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重组菌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研究
        4.4.2 底物浓度对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4.4.3 IPTG浓度对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HMF氧化性能的影响
        4.4.4 辅底物对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4.4.5 Fe~(2+)对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4.4.6 氧载体对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HMF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4.4.7 基于底物分批流加合成HMFCA的研究
        4.4.8 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HMF粗品选择性氧化的研究
        4.4.9 E.coli/pET-CtVDH1 细胞催化呋喃醛选择性氧化的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醛脱氢酶与NADH氧化酶共表达重组菌的构建与应用
    5.1 实验材料
        5.1.1 菌株和质粒
        5.1.2 培养基
        5.1.3 试剂材料
    5.2 实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目的基因的获取
        5.3.2 重组菌的构建
        5.3.3 重组菌诱导表达
        5.3.4 酶活测定
        5.3.5 细胞内NAD+及NADH含量测定
        5.3.6 共表达重组菌催化HMF氧化合成HMFCA的研究
        5.3.7 共表达重组菌底物谱研究
        5.3.8 共表达重组菌催化糠醛氧化合成FCA的研究
        5.3.9 共表达重组菌催化MMF氧化合成MMFCA的研究
        5.3.10 E.coli-CtVDH2-NOX细胞催化FCA的优化合成
        5.3.11 E.coli-CtVDH2-NOX细胞催化MMFCA的优化合成
        5.3.12 基于底物分批流加合成FCA的研究
        5.3.13 基于底物分批流加合成MMFCA的研究
        5.3.14 转化率、产率和选择性的定义
        5.3.1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目的基因的获取
        5.4.2 重组菌的构建
        5.4.3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
        5.4.4 共表达重组菌催化HMF氧化合成HMFCA的研究
        5.4.5 共表达重组菌的底物谱
        5.4.6 共表达重组菌催化糠醛氧化合成FCA的研究
        5.4.7 E.coli-CtVDH2-NOX细胞催化FCA的优化合成究
        5.4.8 基于底物分批流加合成FCA的研究
        5.4.9 共表达重组菌催化MMF氧化合成MMFCA的研究
        5.4.10 E.coli-CtVDH2-NOX细胞催化MMFCA的优化合成究
        5.4.11 基于底物分批流加合成MMFCA的研究
        5.4.12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基因序列
    附录2 高效液相色谱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可见光驱动氮自由基介导的碳碳键裂解/官能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可见光驱动氮自由基介导的C-N键的形成
        1.2.1 氮自由基对芳环的加成
        1.2.2 氮自由基对双键或三键的加成
        1.2.3 自由基交叉偶联反应
    1.3 可见光驱动氮自由基介导的C-H键的活化
        1.3.1 sp~3杂化的氮原子介导的氢迁移反应
        1.3.2 sp~2杂化的氮原子介导的氢迁移反应
    1.4 可见光驱动氮自由基介导的C-C键的断裂
        1.4.1 氮阳离子自由基介导的C-C键的断裂
        1.4.2 酰胺自由基介导的C-C键的断裂
        1.4.3 亚胺自由基介导的C-C键的断裂
    1.5 小结与立题思想
第二章 可见光驱动亚胺自由基介导C-C键裂解/加成串联反应
    2.1 引言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反应条件优化
        2.2.2 底物适用范围
        2.2.3 合成转化实验
        2.2.4 TEMPO捕获实验
        2.2.5 PhSeSePh捕获实验
        2.2.6 Radical clock实验
    2.3 反应机理研究
        2.3.1 灯开关实验
        2.3.2 量子收率的测定
        2.3.3 荧光淬灭实验
        2.3.4 循环伏安测定实验
        2.3.5 可能的反应机理
    2.4 本章小结
    2.5 实验部分
        2.5.1 仪器、试剂及方法
        2.5.2 对烯烃加成产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5.3 对烯醇硅醚加成产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5.4 炔烃参与的环加成产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5.5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5.6 合成转化的操作步骤及结构表征
        2.5.7 TEMPO捕获实验的操作步骤及结构表征
        2.5.8 PhSeSePh捕获实验的操作步骤及结构表征
        2.5.9 Radical clock实验的操作步骤及结构表征
第三章 亚胺自由基介导Neophyl重排及还原反应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反应条件优化
        3.2.2 底物适用范围
        3.2.3 合成转化
    3.3 可能的反应机理
    3.4 本章小结
    3.5 实验部分
        3.5.1 仪器、试剂及方法
        3.5.2 底物的制备
        3.5.3 α,β-不饱和腈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5.4 β-官能化腈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5.5 合成转化的操作步骤及结构表征
第四章 铜催化的肟酯、苯乙烯与硼酸的三组分偶联反应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反应条件优化
        4.2.2 底物适用范围
    4.3 反应机理研究
        4.3.1 EPR实验
        4.3.2 控制实验结果
        4.3.3 研究光照对反应的影响
        4.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4.4 合成转化
    4.5 本章小结
    4.6 实验部分
        4.6.1 仪器、试剂及方法
        4.6.2 三组分反应产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4.6.3 1 mmol反应的操作步骤及结构表征
        4.6.4 合成转化的操作步骤及结构表征
        4.6.5 控制实验的操作步骤及产物表征
第五章 光催化与镍催化协同催化的策略合成芳基烷基甲烷类化合物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反应条件优化
        5.2.2 底物适用范围
        5.2.3 合成应用
    5.3 反应机理
        5.3.1 自由基捕获实验
        5.3.2 可能的反应机理
    5.4 本章小结
    5.5 实验部分
        5.5.1 仪器、试剂及方法
        5.5.2 β-取代的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步骤及结构表征
        5.5.3 合成应用的操作步骤
        5.5.4 TEMPO捕获实验的操作步骤及结构表征
第六章 可见光促进的酰胺氮自由基参与的分子内氢胺化反应
    6.1 引言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反应条件优化
        6.2.2 底物适用范围
    6.3 合成应用
    6.4 反应机理研究
        6.4.1 EPR实验
        6.4.2 TEMPO捕获实验
        6.4.3 可能的反应机理
    6.5 本章小结
    6.6 实验部分
        6.6.1 仪器、试剂及方法
        6.6.2 分子内氢胺化反应的操作步骤及结构表征
        6.6.3 合成应用的操作步骤及结构表征
        6.6.4 EPR实验操作步骤
        6.6.5 TEMPO捕获实验操作步骤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典型化合物的NMR谱图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金属铱催化酰胺还原转化及还原胺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简表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金属铱催化硅氢化酰胺还原为胺
    第一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研究计划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节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叔酰胺控制还原官能团化反应研究
    第一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研究计划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节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金属铱催化氢化醛、酮还原胺化反应
    第一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研究计划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节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5)天然产物(-)-(6S,2’R)-Cryptocaryalactone和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天然产物与新药研发
    1.3 全合成与不对称合成简介
        1.3.1 全合成简介
        1.3.2 不对称合成简介
    1.4 Mukaiyama Aldol反应简介
        1.4.1 Mukaiyama Adol反应的发现
        1.4.2 Mukaiyama Aldol反应的机理
        1.4.3 Mukaiyama Aldol反应的运用实例
    1.5 天然产物Cryptocaryalactone的概述
        1.5.1 Cryptocaryalactone简介
        1.5.2 Cryptocaryalactone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的概述
        1.6.1 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简介
        1.6.2 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课题研究目标
第二章 (-)-(6S,2'R)-Cryptocaryalactone的全合成研究
    2.1 (-)-(6S,2'R)-Cryptocaryalactone的逆合成分析
    2.2 第一代(-)-(6S,2'R)-Cryptocaryalactone的全合成研究
        2.2.1 (-)-(6S,2'R)-Cryptocaryalactone的初始合成路线
        2.2.2 第一代合成路线
    2.3 第二代(-)-(6S,2'R)-Cryptocaryalactone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
        2.3.1 第二代合成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
    3.1 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逆合成分析
    3.2 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的合成路线
        3.2.1 (-)-Allosedridine的合成路线
        3.2.2 (+)-Sedridine的合成路线
        3.2.3 (-)-Coniine的合成路线
        3.2.4 (+)-Pelletierine的合成路线
        3.2.5 (-)-Sedamine的合成路线
        3.2.6 (-)-Allosedamine的合成路线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实验部分
    5.1 (-)-(6S,2'R)-Cryptocaryalactone的合成实验
        5.1.1 Evans手性助剂的合成
        5.1.2 第一代Cryptocaryalactone的合成实验
        5.1.3 第二代Cryptocaryalactone的合成实验
    5.2 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的合成实验
        5.2.1 (-)-Allosedridine的合成实验
        5.2.2 (+)-Sedridine的合成实验
        5.2.3 (-)-Coniine的合成实验
        5.2.4 (+)-Pelletiernie的合成实验
        5.2.5 (-)-Sedamine的合成实验
        5.2.6 (-)-Allosedamine的合成实验
参考文献
附录 1 核磁谱图
附录 2 HRMS 数据谱图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天然产物Tazettine,6a-Epipretazettine,Lycojaponicumin D,Alopecuridine,12-Deoxyhuperzine O和Lycopodine的全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Lycopodine类石松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1.1 石松的介绍
    1.2 石松生物碱的概述
        1.2.1 石松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
        1.2.2 石松生物碱的分类
        1.2.3 Lycopodine类石松生物碱的介绍
    1.3 Lycopodine类石松生物碱的全合成工作
        1.3.1 Lycopodine的早期合成工作
        1.3.2 基于Stork中间体的合成策略
        1.3.3 基于Heathcock中间体的合成策略
        1.3.4 Mannich反应的合成策略
        1.3.5 其他合成策略
    1.4 总结
第二章 石蒜科生物碱Tazettine和6a-Epipretazettine的全合成研究
    2.1 背景介绍
    2.2 Tazettine和6a-Epipretazettine的全合成研究
    2.3 小结
    2.4 实验部分
第三章 石松生物碱Lycojaponicumin D和Alopecuridine的全合成研究
    3.1 背景介绍
        3.1.1 石松生物碱Alopecuridine, Sieboldine A,Lycojaponicumins A-E和Lycojapodine A的介绍
        3.1.2 石松生物碱Alopecuridine, Sieboldine A和Lycojapodine A的全合成报道
        3.1.3 LycojaponicuminD和Alopecuridine的生物转化关系
    3.2 LycojaponicuminD和Alopecuridine的全合成探索研究
        3.2.1 路线path a探索研究
        3.2.2 路线path b探索研究
    3.3 改进路线
    3.4 小结
    3.5 实验部分
第四章 石松生物碱12-Deoxyhuperzine O和Lycopodine的全合成研究
    4.1 背景介绍
    4.2 12-DeoxyhuperzineO和Lycopodine的全合成探索研究
    4.3 小结
    4.4 实验部分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多相催化邻硝基苯胺与乙醇一步合成2-甲基苯并咪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苯并咪唑的性质与应用
        1.1.1 苯并咪唑的理化性质
        1.1.2 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应用状况
    1.2 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概述
        1.2.1 以邻苯二胺为原料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1.2.2 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1.2.3 卤代苯胺原料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1.2.4 邻二卤代苯为原料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1.2.5 以硝基苯衍生物为原料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1.2.6 其他原料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1.3 醇脱氢制羰基化合物方法概述
    1.4 本论文的研究方案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 催化剂的制备
        2.2.1 载体改性-等体积浸渍法
        2.2.2 沉积-沉淀法制备催化剂
    2.3 催化剂的表征
        2.3.1 比表面积测定(BET)
        2.3.2 物相结构测定(XRD)
        2.3.3 程序升温还原实验(H2-TPR)
        2.3.4 程序升温脱附实验(CO2-TPD)
        2.3.5 程序升温实验(TPD-He)
        2.3.6 程序升温氧化实验(TPO)
        2.3.7 热重分析(TG-DTG-DTA)
        2.3.8 吡啶红外实验(Py-IR)
        2.3.9 表面形貌观察(TEM)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及产物分析方法
        2.4.1 高压反应釜操作
        2.4.2 滴流床反应器操作
        2.4.3 产物分析
第三章 助剂对合成 2-甲基苯并咪唑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1 载体改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2 助剂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 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4 联苯并咪唑的合成
    3.5 催化剂表征结果及分析
        3.5.1 H2-TPR
        3.5.2 XRD
        3.5.3 TEM
        3.5.4 CO2-TPD
        3.5.5 吡啶红外Py-IR
    3.6 碱助剂作用机理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滴流床反应器中合成 2-甲基苯并咪唑的研究
    4.1 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1.1 空速的影响
        4.1.2 反应温度的影响
        4.1.3 反应压力的影响
        4.1.4 溶剂及助剂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4.2 催化剂的失活初步探索
        4.2.1 失活催化剂表征
        4.2.2 不同焙烧温度对失活催化剂的影响
        4.2.3 催化剂失活原因探讨
    4.3 滴流床中苯并咪唑合成反应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 作者简介
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可见光诱导2,5-二苯基取代呋喃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取代呋喃的研究进展
        1.2.1 呋喃的重要性
        1.2.2 呋喃的合成方法
    1.3 可见光诱导的自由基反应
        1.3.1 金属催化剂 Ru(bpy)32+的光化学性质
        1.3.2 可见光反应研究成果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仪器
        2.1.1 实验主要仪器
    2.2 表征及分析方法
    2.3 实验药品及试剂
        2.3.1 常用溶剂的预处理
        2.3.2 部分药品的制备
        2.3.3 主要实验药品
第3章 可见光诱导 2,5-二苯基呋喃的合成
    3.1 引言
        3.1.1 课题的设想
        3.1.2 课题的意义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反应结果分析与条件优化
        3.2.2 光照底物的扩展
    3.3 光照前体的合成
        3.3.1 底物 1a-1r 的合成
        3.3.2 底物 1w-1x 的合成
    3.4 化合物波谱数据
        3.4.1 光照底物的波谱数据
        3.4.2 光照产物 2,5-二苯基取代呋喃的波谱数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见光诱导二苯基取代呋喃的合成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合理的反应机理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附录 典型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9)(+)-Agelastatin A和B、Longifolene、ine的全合成和Daphniyunnine C的全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简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AGELASTATIN A和B的全合成
    第一节 Agelastatins化合物的概述
        1.1.1 Agelastatins的分离
        1.1.2 Agelastatins的生物活性
        1.1.3 Agelastatins的结构特征
        1.1.4 Agelastatins的合成挑战
        1.1.5 Agelastatins的生物合成路线
    第二节 Agelastatins的合成研究综述
        1.2.1 Weinreb小组对agelastatin A的首次消旋全合成
        1.2.2 Feldman小组对(-)-agelastatin A和B的首次对映选择性全合成
        1.2.3 Hale小组对(-)-agelastatin A的形式全合成和全合成
        1.2.4 Davis小组对(-)-agelastatin A的全合成
        1.2.5 Trost小组对(+)-和(-)-agelastatin A的全合成
        1.2.6 Ichikawa小组对(-)-agelastatin A全合成
        1.2.7 Yoshimitsu-Tanaka小组对(-)-agelastatin A的全合成
        1.2.8 Du Bois小组对(-)-agelastatin A全合成
        1.2.9 Wardrop小组对(±)-agelastatin A的全合成
        1.2.10 Chida小组对(-)-agelastatin A的全合成
        1.2.11 Hamada小组对(-)-agelastatin A的形式全合成
        1.2.12 Maruoka小组对(-)-agelastatin A的形式全合成
        1.2.13 Romo小组对(±)-agelastatin A的全合成
        1.2.14 Batey小组对(±)-agelastatin A的全合成
    第三节 Agelastatin A和B的全合成
        1.3.1 吡咯内酯化合物ent-1-157的合成
        1.3.2 三环咪唑酮化合物ent-1-156的合成
        1.3.3 环化前体ent-1-154的合成
        1.3.4 (+)-Agelastatin A全合成的完成
        1.3.5 (+)-Agelastatin B的全合成
    本章总结
第二章 LONGIFOLENE(长叶烯)的全合成
    第一节 Longifolene的概述
        2.1.1 长叶烯longifolene的分离
        2.1.2 长叶烯longifolene的结构说明
        2.1.3 长叶烯longifolene的生物合成
    第二节 Longifolene的全合成研究综述
        2.2.1 Corey小组对longifolene的首次消旋全合成
        2.2.2 McMurry小组对longifolene的消旋全合成
        2.2.3 Johnson小组对longifolene的消旋全合成
        2.2.4 Oppolzer小组对longifolene的消旋全合成
        2.2.5 Schultz小组对(±)-longifolene和(-)-longifolene的全合成
        2.2.6 Kuo小组对(+)-longifolene的全合成
        2.2.7 Fallis小组对longifolene的消旋全合成
        2.2.8 何子乐(Tse-Lo Ho)小组对longifolene的形式全合成
        2.2.9 Karimi小组对longifolene的形式全合成
        2.2.10 Brieger小组对longifolene的合成尝试
    第三节 Longifolenne的全合成
        2.3.1 trans-decalin ring的合成
        2.3.2 [5,7]-双环系的合成
        2.3.3 自由基环化前体的合成
        2.3.4 完成longifolene的全合成
        2.3.5 尝试优化醛的α-位甲基化的选择性
    本章总结
第三章 (+)-MINFIENSINE的全合成
    第一节 Minfiensine的概述
        3.1.1 Minfiensine的分离及结构特征
        3.1.2 Minfiensine的生源合成及生物活性
    第二节 Minfiensine的全合成研究综述
        3.2.1 Overman小组对(+)-minfiensine的全合成
        3.2.2 秦勇小组对(±)-minfiensine的全合成
        3.2.3 MacMillan小组对(+)-minfiensine全合成
        3.2.4 Padwa小组对(±)-minfiensine的全合成
        3.2.5 邱发洋小组对(±)-minfiensine的全合成
    第三节 (+)-Minfiensine的全合成
    本章总结
第四章 CALYCIPHYLLINE A型虎皮楠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
    第一节 Calyciphylline A型虎皮楠生物碱的概述
        4.1.1 Calyciphylline A型虎皮楠生物碱的分离
        4.1.2 Calyciphylline A型虎皮楠生物碱的生物活性
        4.1.3 虎皮楠生物碱的生物合成
        4.1.4 虎皮楠生物碱的仿生合成假说
    第二节 虎皮楠生物碱的全合成及Calyciphylline A型虎皮楠生物碱合成研究综述
        4.2.1 Heathcock小组对(±)-methyl homodaphniphyllate的全合成
        4.2.2 Heathcock小组对(±)-methyl homosecodaphniphyllate的仿生全合成
        4.2.3 Heathcock小组对(±)-daphnilactone A的仿生全合成
        4.2.4 Heathcock小组对(±)-methyl homodaphniphyllate的仿生全合成
        4.2.5 Heathcock小组对(-)-methyl homosecodaphniphyllate和(-)-secodaphniphylline的不对称全合成
        4.2.6 Heathcock小组对proto-daphniphylline的合成
        4.2.7 Heathcock小组对(±)-bukittinggine的全合成
        4.2.8 Heathcock小组对(+)-codaphniphylline的全合成
        4.2.9 Carreira小组对(+)-daphmanidin E的全合成
        4.2.10 李昂小组对daphenylline的全合成
        4.2.11 Smith小组对(-)-calyciphylline N的全合成
        4.2.12 Bonjoch小组对calyciphylline A的ABC三环核心骨架的合成
        4.2.13 Dixon小组daphnilongeranin B和daphniyunnine D的[7-5-5]全碳三环核心骨架的合成
        4.2.14 涂永强小组对calyciphylline A型生物碱[5-6-7]全碳三环核心骨架的合成
        4.2.15 王智刚小组对daphnilongeranin B的[5-6-7]三环核心骨架的合成
        4.2.16 Dixon小组对daphniyunnine B的[5-6-7]三环核心骨架的合成
        4.2.17 厍学功小组对daphenylline的ABCE四环核心骨架的合成
        4.2.18 Stockdill小组对calyciphylline A型虎皮楠生物碱[5-6-6]三环骨架的合成
        4.2.19 王智刚小组对calyciphylline A型虎皮楠生物碱[5-6-7]三环骨架的合成
    第三节 虎皮楠生物碱daphniyunnine C的全合成研究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实验部分
    第一节 实验仪器与试剂
    第二节 (+)-Agelastatin A和B的实验及分析数据
    第三节 Longifolene的实验及分析数据
    第四节 (+)-Minfiensine的实验及分析数据
    第五节 虎皮楠生物碱全合成研究的实验及分析数据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10)纳米碳酸盐的制备及其化学反应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绿色化学与纳米技术
    1.2 纳米材料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2.1 纳米金属粒子的应用
        1.2.2 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的应用
        1.2.3 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应用
        1.2.4 纳米碳酸盐的应用
    1.3 碳酸钾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3.1 活泼亚甲基的烃基化反应
        1.3.2 酚羟基的烃基化反应
        1.3.3 活泼亚甲基的环烷基化反应
        1.3.4 Aldo 缩合化反应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纳米碳酸钾的制备
    2.1 引言
        2.1.1 纳米粒子
        2.1.2 微纳米粉体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2.2.2 实验方法
        2.2.3 分析方法
        2.2.4 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活泼亚甲基的烃基化反应
    3.1 引言
        3.1.1 丙二酸二乙酯衍生物
        3.1.2 乙酰乙酸甲/乙酯衍生物
        3.1.3 苯基丙二酸二乙酯衍生物
    3.2 合成实验
        3.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纳米碳酸钾促进的 Williamson 反应
    4.1 Williamson 反应
        4.1.1 醇钠法
        4.1.2 相转移催化法
        4.1.3 微波辅助法
        4.1.4 铜盐催化法
        4.1.5 有机钯催化法
        4.1.6 固体碱法
        4.1.7 离子液体法
        4.1.8 锌粉催化法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4.2.2 合成实验
        4.2.3 分析测试
        4.2.4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纳米碳酸钾促进的缩合反应
    5.1 1, 1-二硫烯化合物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5.2.2 合成实验
        5.2.3 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纳米碳酸钾促进的非均相肟化反应
    6.1 前言
        6.1.1 肟类化合物
        6.1.2 肟类化合物的合成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6.2.2 合成实验
        6.2.3 结果与讨论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Reductive Desulfurization of Thioamides to Amines by Catalytic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铝加工污泥制备铝酸钙水泥原料的研究[D]. 胡振斌.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睾丸酮丛毛单胞菌醛脱氢酶的挖掘、性质及其催化呋喃醛选择性氧化的研究[D]. 张雪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3]可见光驱动氮自由基介导的碳碳键裂解/官能化反应研究[D]. 余晓叶.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金属铱催化酰胺还原转化及还原胺化反应研究[D]. 韩丰. 厦门大学, 2018(07)
  • [5]天然产物(-)-(6S,2’R)-Cryptocaryalactone和2-取代哌啶类生物碱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D]. 黄飞飞.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6(05)
  • [6]天然产物Tazettine,6a-Epipretazettine,Lycojaponicumin D,Alopecuridine,12-Deoxyhuperzine O和Lycopodine的全合成研究[D]. 马东辉. 兰州大学, 2015(04)
  • [7]多相催化邻硝基苯胺与乙醇一步合成2-甲基苯并咪唑的研究[D]. 程正.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4)
  • [8]可见光诱导2,5-二苯基取代呋喃的合成研究[D]. 冯立言.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9](+)-Agelastatin A和B、Longifolene、ine的全合成和Daphniyunnine C的全合成研究[D]. 姚焱民. 南开大学, 2014(04)
  • [10]纳米碳酸盐的制备及其化学反应行为的研究[D]. 李军章.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6)

标签:;  ;  ;  ;  

催化氢转移反应硫胺还原脱硫制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