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在民族主义和一体化方面

欧洲在民族主义和一体化方面

一、从民族主义和一体化看欧洲(论文文献综述)

赵胜军[1](2011)在《民族主义和欧洲一体化关系的过程性考察 ——以英国、法国为重点(1945-1973)》文中提出本文试图通过民族主义和欧洲一体化关系的过程性考察,以期形成对欧洲一体化较为深刻的认识。全文重在以欧洲一体化的开启及其进程为考察的时间线索,以核心关注民族主义的现代主流形式——民族国家的利益博弈为主要手段,力图较为细致地考察一体化的递进发展和民族主义变化的关联关系,揭示一体化发展环境、自身特征及其所开创的新的历史进程的价值。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研究现状、概念界定,重点通过研究主旨和创新性说明,阐述了论文的立论基础和论述思路。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民族主义观念及实践的变化、欧洲一体化开启的灾变性因素。通过对二战的民族主义原因及其所造成的社会灾难的反思,传统民族主义观念及行为受到冲击。这与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一起成为一体化开启的思想和民众基础。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英法两国在二战后民族国家利益诉求中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为解决这一难题所做的不同选择。相对法国,英国战后民族主义诉求面临的环境相对“宽松”。这表现为英国对传统英联邦利益的迷恋,对英美特殊关系的追寻与坚持,在此前提下,其对欧陆的联合只能是政府间的,因而,二战后的英国民族主义固守传统,少有变化。此时,法国民族主义诉求面临的形势则险恶的多,民族国家安全及经济重建诉求屡屡面临困境,传统民族利益维护办法失效。在此情况之下,以一体化超国家形式实现民族利益诉求成为必然,一体化开启。第三章,主要论述了20世纪50年代英法两国民族主义对一体化的态度和一体化对两国民族主义的不同影响。“普利文计划”的失败,凸显了一体化超国家治理在其发展初期的民族国家利益制约因素,但一体化超国家治理的经济效能的逐步显现,促成了法国等国在原子能、经济共同体和共同农业政策等领域达成共识,一体化实现了适用领域的扩大。在这一过程中,一体化发展的自身特征明显表现出来,即经济层面的关联性和制度、规则的普适性。与法国积极促进一体化发展不同,这一时期,英国民族主义对一体化先是致力于政府间合作的改造,继而表现出抵制乃至对抗的姿态。因而,整个20世纪50年代英国民族主义几无改变,但一体化对其影响逐步加大,这成为英国融入一体化的动因。第四章,主要论述了20世纪60年代英法两国民族主义变化对一体化的影响和一体化的首次扩大。1958年,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国民族主义者上台,法国民族主义复炽,欧洲一体化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受到严峻考验。然经历十多年的发展,一体化物质效能成为英国民族主义转变的核心动力。在承认一体化规则的前提下,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等国加入欧洲一体化,实现了一体化的首次扩大。结语部分在总结了全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的同时,提出了一体化超国家治理框架的自身特征及其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体化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翟金秀[2](2008)在《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当代西欧民族主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学术界,民族主义议题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研究领域,欧洲近代民族主义吸引了来自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的研究限定在西欧国家,更确切地说包括了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和英国等。长期以来,学术界更多地从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视角分析欧洲一体化现象,而本文则从民族主义及其演变视角审视欧洲从分散走向联合的过程,剖析作为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属性与组织功能对民族主义嬗变所产生的影响,描述作为新型超国家政治实体的欧盟所属成员国的民族主义当前境况。也就是说,本文的重点是考察一体化背景下的西欧民族主义,以欧洲一体化作为一个自变量,较为深入地描述与阐释西欧民族主义所因而发生的变化。现有的民族主义问题研究更多地倾向于概念设定和理论推演方面的分析,而本文力图将既有文献整理概括基础上的理论模式构建与西欧民族主义的实际发展动向结合起来,从而尽可能深化对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学术研究。为此,本文在明确地将西欧主要国家的民族主义现状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尝试性地概括与提出了“后民族国家”和“后民族主义"的核心性概念,并依此来统领全文的理论分析。本文选择了一个跨学科的分析视角,力图把政治学与民族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语言文化学等的相关内容与方法结合起来探讨当代西欧的民族主义。基于这一学科视角,本文主要运用了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归纳综合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以期形成对当代西欧民族主义发展境况的较为完整的描述。此外,本文在具体论证上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它突破了传统民族主义研究集中于民族国家及其物质利益的局限,凸显了一种超国家向度的重要性。它试图将族群(区域)民族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与文化价值结合起来,分析当代西欧民族主义的准确内涵尤其是民族认同。显然,在欧洲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将上述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对于理解当代西欧国家的民族主义已经变得至关重要。就欧洲一体化与西欧民族主义演变之间的关系而言,本文选择的思路是将一体化作为自变量来考察民族主义这个因变量。尽管对民族主义演进如何反作用于欧洲一体化的分析也许同样重要,但它不是笔者在此关注和论证的重点。本文的整体构思和逻辑思路如下:鉴于现代民族与民族国家之间存在着的密切联系,一个合乎逻辑的假设是,如果民族国家的职能与形态发生改变的话,那么民族主义的内涵与形式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由于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正在剧烈地弱化着作为其成员国的西欧民族国家的众多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管理职能,所以,我们可以假定,当代西欧国家民族主义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理应发生一些质的变化,即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与论证的“后民族主义”。因而,本文将致力于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证实当代西欧民族主义演变与欧洲一体化背景的事实性关联,也就是说,准确描述当代西欧国家民族主义在一个一体化时代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二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确是这种变化的主要或重要影响因素,以及欧洲一体化如何导致了这些变化;三是如何从理论上阐释欧洲一体化这一客观历史进程与形成中的“后民族国家”和“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西欧民族主义的时代特征做出合理的说明。相应地,本文分为五个组成部分,以及导言和结语。导论阐明了本文研究的主题即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当代西欧民族主义,具体分析了这一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的整体思路与结构安排等。第一章阐释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及相关的核心概念,从民族与国家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入手逐步扩展到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后民族主义概念,并把这一概念作为对欧洲一体化背景下当代西欧民族主义新动向的理论概括。它的基本含义是,西欧国家在欧洲一体化的背景下正在进入一个“后民族国家时代”,民族国家内部的准(类)民族群体往往通过温和的方式手段和务实的态度来实现其地方性利益要求,民族国家间国际关系上往往体现为更加理性与调和的民族主义政治诉求,而在超国家层面上更多表现出多重文化认同的特征。第二章描述了西欧主要国家当代民族主义的具体类型以及在欧洲一体化背景下所表现出的弱化趋势。通过对“边缘民族对主体民族的政治诉求”、“西欧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之间的关系”、“同一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主义表现”、“主体民族针对边缘民族的民族主义”和“极端民族分裂主义”等方面的分析,证实了当代西欧民族主义确实经历着一种从传统民族主义向“后民族主义”的演变。第三章分析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如何改变了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如何促成了后民族主义的出现与发展。概括地说,欧洲联盟机构框架导致的民族国家权力上移和下移、超国家机构本身的制度框架及其政策,都对后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尤其是,不断扩展着的欧洲一体化制约和改变了传统民族主义的政治目标、诉求方式、文化认同并使其具备了后民族主义的形态和特征。欧盟的超国家制度架构与欧元作为后民族主义的两大载体,分别从政治和经济上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托。伴随着向上和向下的权力移交,民族国家不再是民族主义者政治诉求的唯一对象。而与之对应的文化层面的表现就是突破了原有的单一的民族认同。在多重管治下的欧洲,多重认同已是无处不在。不仅如此,认同不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民族认同,而是具有分散性的特点,表现出明显的多层性:超国家、亚国家、区域认同。第四章首先在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了后民族主义,特别是结合现实来分析后民族主义概念的可行性以及后民族主义为什么会首先在西欧地区出现,然后对欧盟背景下的民族主义发展趋势做出大致判断。西欧国家之所以进入一种后民族国家时代,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这些民族国家在一体化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民族国家的身份因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这种压力既包括国内地方要求自治的压力,也包括来自国家之上的超国家治理的压力,而民族国家被夹在其中。而伴随着这个后民族国家时代的到来,一种后民族主义也就应运而生了。后民族主义之所以称之为后,是因为它与传统民族主义四个方向的悖离和两个方面的超越。从动态的角度看,随着民族国家职能与权限的进一步弱化,西欧民族主义目前呈现的发展趋势将会持续: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主义将会继续弱化,而欧洲层面上的区域民族主义或欧洲认同(借助欧盟)则将逐步得到强化。结语在总结全文基本内容及其主要观点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欧洲一体化实践对西欧民族主义未来发展可能带来的其他方面影响,比如次民族国家层面上的类(准)民族主义意识和认同对于西欧民族主义未来发展的意义,以及本论文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些问题,比如民族主义对欧洲一体化的主动回应及其可能影响等。本文的理论创新意义主要表现在:首先,它提出了“后民族主义”这一对当代西欧民族主义境况的理论设定与概括,不仅提供了一个分析当代西欧民族主义发展现状的新颖视角,而且有利于从一种新的思路反思传统的民族主义议题研究。同时,虽然国内外学界对民族主义的研究甚多,但基于欧洲区域一体化与欧洲联盟的对当代西欧民族主义的理论分析相对较少,因而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其次,它初步分析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如何促成了后民族主义的形成,以前者为自变量较为详实地考察了后者的相应性变化。通过对变化中的当代民族国家的描述,提供了一种从理论上重新解读民族主义及其历史演变的理论视野。再次,它初步阐明了文化(价值)认同对于当代民族主义的内涵界定、尤其是对于后民族主义的重要性,这对于准确理解欧洲一体化背景下所发生的传统民族主义消解和欧洲认同形成过程有一定启发价值。

张涛华[3](2010)在《欧洲民族主义与欧洲一体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欧洲民族主义与欧洲一体化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欧洲民族主义对欧洲一体化及欧洲一体化对欧洲民族主义相互影响的原因与途径。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欧洲民族主义?第二,欧洲民族主义怎样影响欧洲一体化及欧洲一体化对欧洲民族主义有哪些影响?第三,欧洲民族主义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影响下的欧洲一体化未来走向如何?首先,通过对欧洲民族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分析,确定了什么是欧洲民族主义,探讨了影响欧洲民族主义的两个关键因素:民族认同与民族利益优化观念。其次,介绍了欧洲一体化的启动原因之一是欧洲民族主义不断变化与发展造成的。欧洲民族主义兴起导致欧洲民族国家的竞争和冲突,欧洲民族主义向极端方向发展,给欧洲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从而使得欧洲人不得不思考欧洲如何实现和平问题,促进了和平的泛欧思想产生、丰富和发展,为欧洲一体化的启动提供了思想基础。二战后,在欧洲极端民族主义不断弱化且民族主义朝进步方向不断发展的影响下,欧洲一体化终得以启动。第三,阐明了战后欧洲国家民族主义成为欧洲社会的主要观念,并由于国家民族主义对欧洲一体化的积极作用越来越突出,使得刚起步的一体化能够向前迈出更大的步伐。但是,由于国家民族主义中“原生性”特征仍然存在,使得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会出现狭隘民族主义的不利影响,从而阻碍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解决狭隘民族主义问题便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任务。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欧洲一体化最终能继续向前发展正是狭隘民族主义问题得以解决的结果。第四,文章接着讨论了欧洲一体化对欧洲民族主义的影响。人们在谈到欧洲、共同体、欧盟等概念时,总是会把他们当着一个整体对象来理解,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使人们已经逐渐形成了整体观念的结果。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影响欧洲民族主义关键因素中的民族认同会发生变化,即从原来的本民族或本国家认同扩展到欧洲认同层次;从影响欧洲民族主义的关键因素民族利益优化观念来说,由于一体化使得欧盟各成员国的利益着实得到了优化,于是合作观念不断增强,从而使得欧洲民族主义也发生变化,变化的方向是欧洲聚合性民族主义。最后,本文分析了欧洲民族主义发展趋势及对欧洲一体化前景的影响。由于欧洲聚合性民族主义发展呈强化趋势,决定了欧洲一体化总体上将不断向前推进。不过,在一体化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同时,狭隘的国家民族主义仍将长期存在,从而决定了一体化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文章的结论是欧洲民族主义对欧洲一体化的启动、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最终决定着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欧洲国家民族主义不断向聚合性民族主义发展的同时,欧洲一体化也不断向前推进。

张莲莲[4](2017)在《欧洲一体化中的民族主义因素》文中研究表明欧洲是民族主义的摇篮,也是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地区。当前欧洲一体化从欧洲共同体发展到了欧盟的新阶段,然而因为当前欧洲面临的多重危机和种种困境,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使民族主义正在走向极端化,反移民、反穆斯林等极度排外情绪蔓延,极右翼政党在欧洲崛起,英国脱离欧盟极大地打击了其他欧盟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的信心。本文以民族主义因素为切入点,试图分析当前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阻碍与挑战,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第一章是绪论,结合理论、历史与现实阐述选题意义、论文目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等,重点通过研究主旨和创新性说明,阐明了本文的立论基础和逻辑思路。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概念界定,包括民族、民族主义、超国家主义等,笔者将对民族、民族主义以及超国家主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在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民族主义理论和超国家主义的核心观点和主张,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基础理论的构建。民族的概念与特定的人类群体有关,它的成员们有着共同的生活地域、历史传统、语言文化等等,结合成一体,对这个整体怀有赤诚的热爱与拥护。而民族主义是一种基于民族意识的对民族最高的忠诚和爱戴。第三章,主要用历史分析法从纵向视角归纳和分析民族主义在欧洲的演进。一般来讲,欧洲民族主义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比较大的阶段:首先是从中世纪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是欧洲民族国家的萌芽和民族主义的孕育阶段,欧洲各个主要国家都在从中世纪的等级君主制向绝对主义的王朝国家转变;然后是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段时期,是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与民族主义的迅速膨胀阶段,掀起了民族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浪潮,然而民族主义逐渐走向极端化,残酷战争从欧洲席卷全世界;第三个阶段是二战后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时期,欧洲民族国家为了民族利益,选择联合自保,抑制民族主义极端化,然而期间欧洲一体化进程也经历过民族主义的重重阻碍。第四章,主要探讨当前民族主义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民族主义强调民族利益和国家国家的首要性,在一定情况下能够推动欧洲各国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而合作共赢,共同促进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在极端化的情况下又过分追求各自的利益,引起摩擦、矛盾与冲突,阻碍了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与认同。比如近些年来欧债危机、难民危机、极右翼政党的崛起以及英国脱离欧盟等重大现象。第五章结语部分在总结了全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欧洲一体化和民族主义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稂建中[5](2019)在《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语曾经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的一个欧洲岛国的民族语言,它在短短几个世纪里从不列颠出发,遍布“日不落帝国”,进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留给人们一笔具有全球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英语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在社会话语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地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在回顾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确立这一背景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文化殖民”和“全球化视野”等主要特征,并探讨其教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英国“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发展而形成。“现代英语”始于16世纪,具体界定是:1500-1800年间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801年至今为“晚期现代英语”时期。本文聚焦16-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由六部分组成,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还有五章。第二章是背景分析,探究“现代英语”教育如何在英国得以兴起。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专题角度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六章是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言:第二章主要从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语言的形成等方面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英语取代法语,由老百姓的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英语由生活语言转变为文学和学术语言;英语自身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驱动以及语言学家的贡献综合地为“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三章重点探析16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通过梳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近代英语教育政策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育,以及外来移民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政策,发现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致力于提升民众识字能力的同时,试图通过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同化提升民族意识、重构少数族裔民族身份、培养民族和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第四章重点探析17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特性。英国殖民地英语教育伴随着其海外贸易、传教和殖民统治的步伐,在殖民早期采取语言和文化同化政策,致使本地语教育和本地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殖民晚期调整其语言教育政策,通过英语教育培植本地精英阶层(如印度),或构建英国化主流社会阶层(如北美、澳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殖民地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重构,使殖民地英语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殖民特征。第五章针对18世纪末及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英国社会不同话语主体权力关系,阐释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英国的语言政策从民族同化逐渐走向文化宽容,语言教育政策从单语走向双语或多语教育并存;同时,由于英国文化多重特质的影响,“现代英语”教育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从而呈现出文化转向的突出特征。第六章从语言文化教育、民族身份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等维度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反思。在语言文化教育维度,“现代英语”教育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偏重语言形式和工具性作用、过分倚重社会力量等特点;在民族身份教育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对英国本土民众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建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体现民族身份的统一性,同时它对海外殖民地民众的英国化和本土化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民族身份的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在王国、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同历史时期,“现代英语”教育均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对我国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国家语言规划应符合话语主体社会关系和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政策应尊重话语主体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也应有利于知识与信仰体系重构和跨文化交流。

胡俊飞[6](2015)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文中提出“民族”是近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范畴之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所持的民族的立场、标准和观念,构成了它区别于经典、俄苏和西方等其他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质。梳理、总结与反思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演变过程及其具体内涵,在全球化新历史条件下拓展和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的民族观,是本文致力实现的研究目标。除绪论与结语外,本文分为四章,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及在它们的影响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场合对民族国家的性质、特质、历史、立场、与国际主义的关系等作过论述。“民族”是一种现代的历史现象,共同的语言、共享的历史传统和相对明晰的活动疆域是现代民族质的规定性,民族国家与国际主义是辩证统一的,阶级视野下的批判性肯定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于民族总的立场。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思想,进一步强调民族的历史性质和与资本主义的同构性。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对经典和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接受从一开始便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研究、批评与决定”。救亡图存和民族主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形成时的现实境遇与思想动力,民族性成为后者肯定性的价值诉求。第二章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参照下,梳理、总结和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演变及具体内涵。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于民族持讳莫如深、颇有微辞乃至尖锐批评的立场相异,从“民族主义文学”批判到“民族形式”论争,从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到“文化革命”,从新时期到新世纪,民族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贯的立场、诉求和尺度。随历史条件和任务的变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民族内涵的探求依次在“民族与阶级”、“民族与世界”、“民族和现代”三组命题中展开。首先,在民族与阶级的关系上,在阶级斗争空前尖锐的时代,民族文学必然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民族性,但并不是“只有”和“全然”是阶级性。肯定文艺的民族性,并不否定它同时具有阶级性,反之亦然。文艺的民族性和阶级性也有统一的一面,不同阶级有共同的民族性,民族与阶级相互转换为对方的话语表达。其次,在民族和世界的关系上,民族是“个别与普遍之统一的相关物”,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一方面,不存在脱离了民族性的世界性,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中,并通过民族性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民族性需要以世界性为坐标、视野和目的,特殊性不能割弃普遍性而存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既要反思各种文化特殊性论,也要反对虚妄的普遍主义文化立场,坚持以特殊性为基础并与普遍性相统一的民族性。第三,在民族与现代的关系上,民族是现代性的悖反,建设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文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具体目标。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民族性与现代性是矛盾统一的,具体体现于中国文学现代化与民族国家的同构关系、民族与个人的兼顾、批判地弘扬传统等方面。民族性与现代性既彼此包含,又相互对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不应蹈袭西方现代性,而应立足于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中国经验,提出、探讨和发展自己的现代性命题。第三章论析全球化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民族立场的可能性与积极意义,并批判地吸纳后殖民理论与国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念。全球化不仅是资本主义物理空间的简单扩张,更是逻辑肌理的深刻渗透,去差异化-夷平和解域化-不可脱钩是全球化的主要文化逻辑。全球化猛烈冲击民族国家,但不会带来一个“后民族”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文学的民族差异性可以减缓甚至改变全球文化趋同化的进程。批判地检讨后殖民理论和国外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民族观,是拓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重要途径。后殖民理论肯定民族主义是摧毁殖民体系和重振文化的利器,认识到民族国家和文化建设、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同构性,解构和置换反殖民的民族主义的本质主义和二元论思维,强调民族的建构性、混杂性和非物质性,并为民族指明新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然而也流露出浓烈的乌托邦气息,掩盖了民族间客观存在的物质压迫关系。国外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在民族问题上既肯定民族在反抗殖民统治、抵抗全球文化标准化的作用,又对它潜藏的种族主义、沙文主义因子,对于社会革命和人类解放而言是一种狭隘扭曲、异化的组织形式等表达了不满。鉴此,他们分别重释了民族的内涵,主要包括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伊格尔顿和阿罕默德“个别与普遍之统一的相关物”、詹姆逊“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概念”等论,这些新的民族论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有益启迪。第四章从个体观、传统及其弘扬观和主体性观三方面,建构全球化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的民族观。在民族与个体的关系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方面认为,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民族国家是“现实的个人”的基本社会关系和主要活动场所,在人类步入自由王国的历史前,民族国家为个人的合理权利、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保障,民族需要在个体的坚持而非绕过中被超越和扬弃。另一方面,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产物和“现实的个人”通向自由王国的途径手段,民族国家要尊重和保障“现实的个人”的合理权利、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要求,但这种尊重和保障不是抽象、形式的,而应是具体、差异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致力民族与个体的平衡统一,不能是此而废彼,但这种平衡统一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在动态偏置中达成。民族以每一个体的实现为自身的实现,同时每一个体又在为民族的实现中获得自我的实现。共享的传统是民族的基本特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开放的民族立场,需要科学地理解“传统”本身和规划“继承和弘扬”它的方式。传统是活着的过去、进展中的过程和在未来,是联结和贯穿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素。“转换性创造”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弘扬传统所主张的路径,传统只有经过转换,面对和解决新的民族文化经验才能得到真正地继承和弘扬。“转换性创造”不是以既定的西方现代价值为圭臬,其目的是“别立新宗”。甄别传统,稽查可转换的传统的原初和演变含义,批判和克服旧的传统,在应对民族现实问题中赋予旧传统以新的内涵,是“转换性创造”传统的具体步骤。传统只有经过创造性转换,才能成为民族文化创造的源头活水。民族主体性的确立系于他者,且是历史具体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树立和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不能固守启蒙现代性的主客二分、先验、纯粹、内在、绝对、超历史的本质主体性论,而要标举一种向他者与历史开放的民族主体性论。民族文化的主体应在民族自我和他者的融合,从而创造新质的过程中确立。民族性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区分的依据,它是历史、具体、由人的实践所塑造、处于不停息地转化生成中的东西。由于民族的主体性是处于与他者结构关系和具体历史中的,因此它既不拒绝外来文化,也不固守某种固有不变的文化,而是推崇文化融合和超越创新,在创造自己的历史中凸显与他者的差异,在融合他者中推动自己的历史发展,从而使民族主体的关系结构和历史维度有机结合起来。

顾超[7](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隋聪聪[8](2012)在《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中的民族主义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冷战结束后,在地区合作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国的民族主义也日益彰显,两股潮流错节纠葛,交互影响,成为影响地区结构体系变化的两个关键变量。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究竟存在何种关联和互动关系,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地区合作是民族主义的扩大,强调二者之间的相容性;而更多学者则将民族主义看作是阻碍地区合作深入发展的因素,突出二者之间的矛盾性。本文试图构建一种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的互动框架来研究东亚地区合作。本文首先探讨了民族主义对地区合作的影响路径,通过分析从民族认同到地区认同的两种路径和四种影响因素——物质因素的影响路径包括环境因素、民族文化与经历、国家利益三个变量,规范因素的影响路径则主要是指地区合作的理念和制度——认为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之间存在着两种互动关系:积极互动和消极互动。然后通过分析东亚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的关系发现,东南亚和东北亚次区域意识及其内部民族主义之间关系的差异,使得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在东亚的两个次区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关系类型和互动路径——东南亚的积极互动关系和东北亚的消极互动关系。从规范的角度出发促进整个东亚地区合作的发展是我们探寻建立东亚地区合作的重要途径,而从本质上来说,建立东亚的地区规范就是要建立起整个东亚地区民族文化的认同。具体说来,全文分为六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导论,这部分主要是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东亚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的互动关系,并对该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选题研究的现状、选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本部分主要是分析民族主义和地区合作的概念和性质,并且对在全球化背景下两者的内涵的新发展进行分析和界定。第三部分是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的互动关系与影响因素。本部分主要是分析民族主义是通过何种方式和路径影响地区合作并与之产生何种互动关系。首先确定了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存在关系的关键是从民族认同上升为地区认同。接着本部分分析了从民族认同到地区认同的两种路径和四种影响因素,即物质因素的影响路径包括环境因素、民族文化与经历因素、国家利益因素三个变量,而规范因素的影响路径则主要是指地区合作的理念和制度因素。最后通过对这两种路径和四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的互动有两种结果即积极的互动和消极的互动。第四部分是东亚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互动关系的案例分析。在这一部分中,将以东南亚和东北亚为案例,对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即二者形成积极互动或消极互动的条件和路径进行检验。第五部分是东亚地区合作的途径和可行性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是在前面两部分的分析基础上从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出发来探讨东亚地区合作的途径和可行性。第六部分是结语。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对东亚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的互动关系作进一步的深化和总结。

胡涤非[9](2004)在《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迁有多种表现形态,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建立主权独立和政权稳定的现代民族国家,从1840—1949年近半个世纪政权更替的历史轨迹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努力。晚清政权覆灭,中华民国建立,北洋政府统治结束,代之以南京政府的兴亡,中国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几次重要的政权更替都与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目标相关。从历史经验看,所有的现代民族国家都经历了一个试图建立作为立国基础的一套信念的过程。近代中国在国内外的政治、外交、经济等多重压力之下,传统的儒学的伦理——政治一体化的人治主义政治模式失去了现实效用,陷入了严重的意识形态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更需要一种强大的信念基础。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不断加深,在近代中国政治变迁的过程中,民族主义成为现代化最有效的社会动员资源,成为凝聚人心、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的象征。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政权更替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刻地影响了政治变迁的过程。本文第一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研究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成果,讨论了民族主义与政治变迁的关系,对文中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介绍了本文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分析了近代西欧民族主义的兴起过程:中世纪的普世世界国家中没有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王朝国家的出现孕育了西欧近代民族主义的前身;在资产阶级推翻王朝国家,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才逐渐形成了具有强烈政治意义的近代民族主义。此后,民族主义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开来,主要表现为欧洲大陆民族主义运动的延续和拉美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端,一是源于传统的族类思想,同时也是源于对日本和西方学理的借鉴。可以说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就是在二十世纪东西方冲突下,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的产物。但由于时空背景的差异,中西民族主义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第三章分析了民族主义在晚清政权覆灭中的作用。本文认为晚清时期,中国的民族主义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主要有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新知识分子、士绅阶层以及革命党人等社会团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的社会行为方式随之发生变化,最终与清政府疏离。可以说,晚清政府的覆灭就是在民族主义的催化之下发生的。第四章分析了北洋政府对民族主义的利用。本文认为民族主义在辛亥革命后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种族民族主义逐渐弱化,而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之间却有着激烈的论争,最终政治民族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国内的各种政治力量在政治生活中都有意识地运用了民族主义。但无论是武力统一还是和平统一以及联省自治等方式都未能实现建立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北洋政府的统治失去了合法性基础,最终被国民党建立的南京政府取代。第五章从民族主义的<WP=6>视角分析了南京政府失败的原因。国民党政权的建立有一个从边缘走向中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民党逐渐扩大了自己的民众基础,与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相融合,最终取代北洋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执政之后的国民党仍然把民族主义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资源,但此时的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基础狭窄的民族主义”,失去了民众基础。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失败已有诸多的研究,本章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南京政府基础狭窄的民族主义使这个政权十分脆弱,没有坚实的社会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它建国努力的失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但它们毕竟是两个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政党,这就决定了两党的民族主义必然产生分流。国共民族主义的分流过程,就是中共民族主义取代国民党民族主义的过程,也是中共战胜国民党的过程。民族主义只是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历史的一种视角,虽然特定的视角可以使研究时的注意力相对集中,但这也可能给研究工作带来某些疏忽,使结果具片面性。本文从民族主义与几次重要的政权更替的关系角度来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从这一视角出发,可以初步得出三点结论:一、民族主义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资源,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迁。近代中国政治变迁过程中所展现的立国与强国、民族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对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努力把现代性因素融入本民族文化传统,又要对传统进行革命性的转换,刺激传统中可现代化因素的增长,这样才可能为社会变革提供联系历史与现实以及未来的源头活水。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在发展中经历了结构性的演化,从辛亥革命时期的种族民族主义强势,到后来的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之争,再到政治民族主义占据上风,体现了近代中国政治变迁的曲折历程。三、虽然我们肯定了民族主义对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民族主义即可扮演历史发展的动力,也常常成为历史发展的主要变数。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它都面临着诸多的批评。怎样预防民族主义的负面效应,控制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因素,是理论研究和现实政治生活都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周健工[10](1992)在《从民族主义和一体化问题看欧洲》文中提出本期发表的《从民族主义和一体化问题看欧洲》,对欧共体三大国间的微妙关系作了有益的探讨。文章认为英国是欧共体国家中对一体化进程最有疑虑的国家,在马城会议上强烈反对实现统一货币和"欧洲联邦"的目标;而法国则想利用欧共体,发挥大国的作用,实现戴高乐的"法兰西民族使命";德国是"欧洲联邦"最为积极的推动者,以此利用欧共体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因此,在近期,密切注意英、法、德三大国间的微妙关系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把握欧洲联合的进程。

二、从民族主义和一体化看欧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民族主义和一体化看欧洲(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主义和欧洲一体化关系的过程性考察 ——以英国、法国为重点(1945-197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民族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民族主义因素
    第二节 对民族主义的反思
第二章 民族主义和欧洲一体化的开启
    第一节 二战后英国民族主义面临的现实及选择
    第二节 二战后法国民族主义面临的现实及选择
第三章 20 世纪50 年代民族主义和欧洲一体化的深化
    第一节 20 世纪50 年代法国民族主义变化和欧洲一体化的曲折前进
    第二节 20 世纪50 年代英国民族主义对一体化的排斥和对抗
第四章 20世纪60年代民族主义变化和欧洲一体化首次扩大
    第一节 20 世纪60 年代法国民族主义复炽和欧洲一体化的曲折前进
    第二节 20 世纪60 年代英国民族主义变化和英国加入一体化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后记

(2)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当代西欧民族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整体构思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从民族主义到后民族主义:后民族主义概念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民族
        二、民族国家
        三、民族主义
        四、民族认同
        五、主权让渡
        六、西欧区域民族主义(后民族主义)
    第二节 西欧民族主义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当代西欧一体化深化的背景
    第四节 后民族主义——西方民族主义豹新动向
第二章 当代西欧民族主义向后民族主义过渡
    第一节 边缘民族对主体民族的政治诉求
    第二节 西欧民族国家主体民族间的关系
    第三节 同一民族国家内非主体民族之间的民族主义
    第四节 主体民族针对边缘民族的民族主义
    第五节 极端化的民族分离主义
第三章 欧洲一体化对西欧民族主义的影响
    第一节 后民族主义加强的两大依托超国家机构与欧元
    第二节 西欧区域政治与区域政策的发展
    第三节 欧洲一体化框架下的多重认同
    第四节 催生后民族主义的西欧民族政策
第四章 对后民族主义理论的思考
    第一节 后民族国家时代的来临
    第二节 后民族主义范畴的适当性
    第三节 后民族主义的优势
    第四节 区域一体化下的西欧民族主义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欧洲民族主义与欧洲一体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欧洲民族主义概述
    第一节 欧洲民族主义的概念
    第二节 欧洲民族主义的缘起与形成
    第三节 欧洲民族主义的特征
    第四节 欧洲民族主义发展中的主要形态
    小结
第二章 欧洲民族主义对欧洲—体化启动的影响
    第一节 欧洲民族主义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和平泛欧思想的诞生与发展
    第三节 战后初期的欧洲民族主义与欧洲一体化的启动
    小结
第三章 欧洲民族主义对欧洲—体化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政治民族主义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民族主义的影响
    第三节 文化民族主义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欧洲—体化对欧洲民族主义的重塑
    第一节 欧洲一体化对欧洲民族认同的建构
    第二节 欧洲一体化对民族合作观念的建构
    小结
第五章 欧洲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与欧洲—体化的前景
    第一节 聚合性民族主义的强化趋势将推动一体化深化与发展
    第二节 狭隘国家民族主义仍将阻碍一体化进程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欧洲一体化中的民族主义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
    第一节 民族
    第二节 民族主义
    第三节 欧洲一体化
第三章 民族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与影响
    第一节 民族主义的萌芽与成长
        1. 早期中世纪的欧洲社会
        2. 王朝国家的建立
        3. 资产阶级革命与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二节 民族主义的兴盛与膨胀
        1. 法国大革命对民族主义的巨大影响
        2. 民族主义过度膨胀导致两次世界大战
    第三节 战后以及冷战期间的欧洲民族主义
        1. 欧洲国家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2. 欧洲一体化道路的开启
        3. 民族主义对欧洲共同体建设的促进作用
第四章 民族主义对欧洲一体化的现实影响
    第一节 从欧共体到欧盟——民族主义与一体化的相互磨合
        1. 超国家主义受到民族主义的抵抗
        2. 民族身份认同对一体化进程的疑虑
    第二节 新时期民族主义复苏对欧洲一体化的冲击
        1.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欧洲民族主义复苏的直接原因
        2. 难民危机是欧洲民族主义兴起的诱因
        3. 极右翼党派是欧洲民族主义膨胀的体现
        4. 英国脱离欧盟是欧洲民族主义崛起的结果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5)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英语史和英国英语教育研究
        二、影响英国语言教育的要素研究
        三、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古英语、中世纪英语与现代英语
        二、语言与语言教育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话语理论
        二、英国语言教育话语分析
第二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建立
        一、从族群到民族王国
        二、从民族王国到民族国家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发展
        一、民族文学的发端
        二、民族文学的奠基
    第三节 民族语言的形成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古英语
        二、中世纪英语
        三、现代英语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
        一、文艺复兴的影响
        二、宗教改革的驱动
        三、语言学家的贡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
    第一节 作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格兰的英语教育政策
        二、英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二节 作为威尔士和苏格兰通用语的英语教育
        一、威尔士的英语教育
        二、苏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三节 作为英国移民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二、英国移民的语言规划
        三、英国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民族特性的体现
        一、英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
        二、威尔士和苏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同化
        三、英国移民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身份重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
    第一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本族语教育的冲击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第二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第一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社会语境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英语教育要素分析
        二、影响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主体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秩序
    第二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政策调整
        一、民族同化的语言教育政策
        二、文化融合的语言宽容政策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多语政策
    第三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文化转向
        一、文化概念与英国文化的特质
        二、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使命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与轻
        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社会文化特性
        二、“现代英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功能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反思
    第二节 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得与失
        一、语言文化与身份建构的关系
        二、英国本土“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建构
        三、英国殖民地“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重构
        四、“现代英语”教育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反思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与败
        一、语言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二、“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英国的发展战略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6)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背景与内容
        (一) 缘起
        (二) 背景
        (三) 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 经典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三) 全球化、民族国家与文学的民族性研究
        (四) 后殖民理论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民族观研究
        (五) 民族主义视域中的个体、传统与主体性观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结构与方法
        (一) 思路结构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民族观
        一、民族的性质:现代历史现象
        二、民族的特质:共同语言、历史传统与固定疆域的共同体
        三、对于民族的评价:阶级视野下的批判性肯定
        四、民族国家与国际主义的矛盾统一
    第二节 俄苏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民族观的发展
        一、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民族观的充实
        二、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民族文化”的抨击
        三、对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评价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
        一、民族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形成
        二、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接受与排拒
        三、阶级与国际主义视域下对民族性的辩证容纳
第二章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探求
    第一节 民族: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贯立场、标准与诉求
        一、从“民族主义文学”批判到“民族形式”论争
        二、从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到“文化革命”
        三、从新时期到新世纪
    第二节 民族是“阶级的暂时表现形式”
        一、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矛盾
        二、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三、无产阶级与民族统一于“人民”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当代反思
    第三节 民族是“个别与普遍之统一的相关物“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对立统一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现实启示
    第四节 民族是现代性的悖反
        一、民族国家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化
        二、民族观的现代性
        三、现代观的民族性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当代价值
第三章 语境与借镜: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拓展
    第一节 全球化、民族国家与文学的民族性
        一、全球化的实质与文化逻辑
        二、全球化下民族国家的命运
        三、全球文化趋同化与坚守文学民族性的抵抗
    第二节 后殖民理论的民族观批判
        一、民族主义是摧毁殖民体系的利器
        二、民族国家与文化建设的同构性
        三、解构和置换反殖民的民族主义
        四、民族主义的新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规划
        五、后殖民理论民族观的启示与局限
    第三节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民族观批判
        一、质疑民族主义
        二、为民族主义辩护
        三、民族内涵重释
第四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当代建构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个体观
        一、民族国家是“现实的个人”的基本社会关系
        二、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产物和通向自由解放的途径
        三、民族与个体的动态平衡和协调统一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传统观
        一、传统是贯穿和联结民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因素
        二、以“转换性创造”的方式弘扬传统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主体性观
        一、坚持自我和他者间性关系的民族主体性
        二、秉守处于历史生成中的民族主体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7)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中的民族主义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创新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
    四、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
    一、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
        (一) 民族主义的涵义和发展
        (二) 地区合作的涵义和发展
        (三) 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
    二、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的互动关系与影响因素
        (一) 环境因素
        (二) 民族文化与经历因素
        (三) 国家利益因素
        (四) 地区规范因素
第二章 民族主义对东亚地区合作进程的影响
    一、东南亚: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的积极互动
    二、东北亚:民族主义与地区合作的消极互动
第三章 民族文化认同与东亚地区合作的途径
    一、东亚建立地区文化认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 民族文化认同在促进地区规范和地区合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 东亚地区合作中民族文化认同构建的现状
    二、构建东亚民族文化认同的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论 文 摘 要
第一章 导 论
    一、 国内外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
    二、 民族主义与政治变迁的构想
    三、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歧义与融通: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产生
    一、 西欧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扩展
    二、 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产生
    三、 中国与西欧民族主义的差异
    四、 小结
第三章 催化与嬗变:民族主义与晚清政府的覆灭
    一、 民族主义在晚清时期的多元化
    二、 民族主义与新知识分子的动员
    三、 民族主义与士绅的政治参与
    四、 民族主义与辛亥革命的发动
    五、 小结
第四章 联合与混战:民族主义与北洋政府
    一、 民族主义在北洋时期的变化
    二、 民族主义与北洋政府的目标
    三、 联省自治与军阀混战的合奏
    四、 小结
第五章 整合与分裂:民族主义与南京政府
    一、 民族主义与国民党的新发展
    二、 民族主义与南京政府的努力
    三、 国共民族主义的交融与分流
    四、 小结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四、从民族主义和一体化看欧洲(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主义和欧洲一体化关系的过程性考察 ——以英国、法国为重点(1945-1973)[D]. 赵胜军.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4)
  • [2]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当代西欧民族主义研究[D]. 翟金秀. 山东大学, 2008(12)
  • [3]欧洲民族主义与欧洲一体化[D]. 张涛华. 武汉大学, 2010(05)
  • [4]欧洲一体化中的民族主义因素[D]. 张莲莲. 山东大学, 2017(09)
  • [5]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D]. 稂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D]. 胡俊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7]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8]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中的民族主义因素研究[D]. 隋聪聪. 山东大学, 2012(02)
  • [9]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D]. 胡涤非. 复旦大学, 2004(01)
  • [10]从民族主义和一体化问题看欧洲[J]. 周健工. 西欧研究, 1992(04)

标签:;  ;  ;  ;  ;  

欧洲在民族主义和一体化方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