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传学家发现一个基因的异常引起关节炎(论文文献综述)
张苑菁[1](2020)在《遗传因素影响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个体化药物反应差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银屑病(Psoriasis,Ps O)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免疫反应介导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全球约有2%的人口饱受该病困扰。强烈的瘙痒感、可见的皮肤改变、可能的致残性、增加慢性病的共患风险及反复发作的病程等给银屑病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心危害,造成了极大的疾病负担。在世界卫生大会决议中,银屑病已被成员国正式确认为“具有重要公共卫生影响的严重非传染性疾病”。相较于轻症患者,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承受着更大的疾病负担,生活质量受到疾病影响的程度更大,在治疗上达到和维持皮损的缓解也更为困难。作为首选的常规系统药物,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用于银屑病的治疗已超过50年,然而,我们也注意到,有关MTX功效和安全性方面的高质量临床证据仍相对有限。即使是在严格遵循临床实验的标准下,个体间也会观察到明显的药物反应差异。遗传因素是造成个体化差异的内在基础,随着本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低成本、高通量基因分型及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作用个体化差异间关系的药物基因组学开始蓬勃发展。通过对基因多态性的分析,可以解释部分个体产生用药差异的原因,为开发能够用来预测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遗传标记物奠定理论基础。目前,已有研究发现一些特定的遗传标记与MTX在治疗银屑病中产生的个体化差异有关,但这些研究多以鉴定直接与药物分布或作用相关的基因为研究目标,而忽略了基因组范围内与疾病易感性有关的其他遗传背景。从候选基因研究到全基因组研究策略的应用,为全面识别与药物反应个体化差异相关的内在原因提供可能,为疾病病理生理学和分子药理学提供新的见解。目的通过设计前瞻性观察性临床研究,为MTX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真实且高质量的临床数据;通过候选基因和全基因组范围内遗传标记的检测,探寻能够解释银屑病患者接受MTX治疗后个体化疗效差异的遗传学机制,为今后精准医学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方法(1)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建立接受MTX治疗12周的银屑病患者随访队列。采集的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是否伴有银屑病性关节炎等基本临床特征,同时记录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severe index,PASI)、血常规和肝功能等各项相关指标在用药期间的变化情况,并将上述指标在有无伴有银屑病性关节炎的患者中进行亚组分析;(2)根据使用MTX治疗12周后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改善情况定义有效组(>PASI75,即患者的PASI评分比用药前至少改善了75%)与无效组(<PASI50,即PASI改善不足用药前的50%)。根据既往研究结果,挑选了18个与银屑病有关的易感位点。利用Agena Mass Array飞行时间质谱基因分型平台和HLA-C直接测序分型法初步检测了90例银屑病患者15个易感基因上的18个常见变异和HLA-Cw*0602携带状态。在验证阶段,我们使用ABI SNa Pshot基因分型平台在余下患者中对初筛阶段中2个显着与疗效相关的基因分型结果进行了验证。多元逻辑回归被用来校正包括性别、年龄及BMI等混杂因素;(3)扩大样本量后,我们采用GWAS方法进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首先,通过Illumina Omni Zhong Hua-8 Human Bead Chips V1.3和V1.4高通量基因分析芯片,筛选出可能与MTX疗效反应相关的SNPs位点。在筛选出的候位点中进一步利用Mass Array基因分型方法在独立样本中进行验证。通过结合初筛和验证两个阶段的数据来寻找与MTX疗效相关的SNPs位点。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公共数据库内容相结合比对,查找关联SNPs信号可能覆盖和影响的易感基因及其相应的生物学通路。结果(1)用药12周后,PASI评分平均下降了62.2(32.6)%,达到PASI50、PASI75及PASI90的患者分别为166例(70.6%)、107例(45.5%)及46例(19.6%);(2)MTX对大部分血常规及肝功能的指标具有影响(P<0.05),但对尿酸、肌酐及尿素氮等反应肾功能的指标并无明显影响;(3)在45%的患者中发现了与MTX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消化道不适(19%)和肝功能异常(26%)最为常见,所有用药患者均未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4)经MTX治疗后,单纯皮肤型银屑病患者(psoriasis,Ps O)的皮损改善情况总体上要优于伴有银屑病性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 A)的患者。在合并有Ps A的患者中,肝功能指标受MTX的影响更为严重,且不良反应发生次数也更多;(5)在候选基因的初筛研究中发现,LCE3D基因上的rs4112788 CC基因型(P=0.002)和TNIP1基因上的rs10036748 TT基因型(P=0.011)在不同疗效患者中存在差异,扩大样本验证后发现rs10036748 TT基因型与较好的药物疗效反应有关(P=0.016);(6)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在校正完所有混杂因素后发现较高的BMI和合并Ps A可能会降低药物疗效(P<0.05);(7)通过对333例用药患者全基因组基因分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和质控,41个合格的候选SNPs被筛选出来并进行了独立验证。再利用108例独立样本中对这些位点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rs4405344(P=0.02945)和rs4713429(P=0.04795)的等位基因频率在有效组和无效组中存在显着差异。通过结合两阶段分析结果并质控后,我们发现了一个与药物疗效反应相关的提示性位点rs4713429(P=7.93×10-6,OR=2.06)。其位于HCG22基因5’端上游,显着影响HLA-C和VARS2的表达。结论本研究基于前瞻性队列收集,候选基因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首次在中国人群中开展了一项完整的MTX治疗银屑病药物基因组学系列研究。该研究发现MTX治疗银屑病的总体有效率约为46%,银屑病易感基因风险位点rs10036748基因分型与药物疗效密切相关。我们首次通过GWAS方法,在441例接受MTX治疗的中国汉族银屑病人群中,鉴定出1个与药物疗效反应相关的提示性位点rs4713429,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位点显着影响HLA-C基因和VARS2基因的表达,表明其二者有成为治疗银屑病新型药物靶标的潜能。该研究有助于揭示银屑病患者在接受MTX治疗时个体化疗效差异产生的遗传学机制,也为日后精准医学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俞冬升[2](2017)在《软骨细胞代谢影响骨关节炎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软骨细胞作为软骨组织内唯一的细胞类型,表达和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CM)维持软骨正常功能。然而,当骨关节炎(OA)发生后,软骨细胞合成和分解代谢的平衡被破坏,加速了软骨的破坏。因此,本课题以OA病理过程中软骨细胞的代谢改变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肠道微生物通过白介素17A(IL-17A)促进软骨细胞分解代谢以及Kdm6b调控软骨细胞合成代谢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首先,我们发现了一类IL-17A表达升高的OA患者,提示了 IL-17A可能参与OA病理过程。通过对不同来源小鼠OA造模,发现肠道内缺少分节丝状菌(SFB)定植的小鼠IL-17A水平下降,OA进展减缓。接着使用抗生素破坏小鼠肠道微生物组成,发现OA造模后滑膜IL-17A表达下降,滑膜炎症和软骨破坏缓解。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组成分析后证明SFB的定植与小鼠OA病理中IL-17A水平相关,影响OA进展。进一步通过IL-17A刺激软骨细胞和关节腔注射IL-17A,证明IL-17A促进软骨细胞分解代谢相关的HIF-2α和MMP13表达,抑制COLII表达,加速软骨基质的降解。最后,使用体内IL-17A特异性升高的MINK1-/-转基因小鼠,证实IL-17A升高加速OA进展。炎症因子在OA病理过程中促进软骨细胞分解代谢,破坏软骨稳态,所以加强软骨细胞合成代谢成为治疗OA的可能途径。在这部分研究中,我们发现Kdm6b在成软骨过程中表达升高,通过诱导型软骨细胞特异性敲除Kdm6b小鼠模型(CKO),发现在软骨发育过程中敲除Kdm6b后,抑制软骨细胞增殖和软骨基质合成,软骨发育异常。而且,在软骨发育成熟后敲除Kdm6b,发现CKO小鼠在12月后出现软骨基质丢失与软骨破坏。体外分离原代软骨细胞后通过转录组测序发现,Kdm6b调控软骨细胞一系列合成代谢相关的基因,进一步使用ChIP-qPCR,证明Kdm6b直接作用于Col2a1和Acan启动子区域,调控软骨细胞的合成代谢。接着我们使用内侧半月板不稳(DMM)模型加速软骨细胞代谢紊乱,发现在软骨发育成熟后敲除Kdm6b,加速小鼠OA进展。结合骨软骨缺损修复模型,证明敲除Kdm6b抑制软骨细胞合成代谢,尤其是COLII及AGGRECAN的合成减少,导致OA病理过程中软骨破坏的加剧。分析人软骨样本后,发现Kdm6b与软骨细胞合成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关系紧密,且Kdm6b在OA患者软骨损伤处的表达明显下降。最后,我们发现Kdm6b在炎症因子刺激后迅速上调,提示可能参与软骨细胞对炎症环境的应答。我们的研究首次发现了肠道微生物通过IL-17A影响OA炎症环境,以及Kdm6b在调控OA病理中软骨合成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为O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赵永生[3](2013)在《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研究》文中认为磨沟墓地位于甘南地区的洮河流域,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此地西通新疆,东连关中,北接大漠,是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接地域,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结合部。大量的考古和人类学的证据证明,在秦汉以前,新疆地区便生活有西方高加索人种的居民,其东界临的黄河流域自古即为蒙古人种居民繁衍生息之地。而且齐家文化时期是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以及经济生产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样的地理位置、时间段以及周邻地区的古代种族环境,使得对磨沟墓地古代居民种族属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人口学、人种学、测量学、古病理学和营养学等多种科学方法及手段,对磨沟墓地古代居民的骨骼标本进行了综合性研究。结果表明,磨沟墓地中的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居民在体质特征上一脉相承,共同组成了磨沟居民,其从颅骨形态上看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畴,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十分接近。依托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手段并结合考古学上的发现,作者对磨沟组居民尤其是占主体的齐家文化居民的来源和流向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在“古西北类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承袭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对后来的青铜时代文化居民尤其是寺洼文化、四坝文化和辛店文化居民体质特征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可能向东影响到关中地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和中原地区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甘青地区古代居民对以北方汉族为典型代表的现代华北居民的历史形成做出了重要的遗传学贡献。
王赵琛[4](2014)在《医学情境下基因检测的伦理学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遗传疾病对个体和人群健康长期而严重的影响,加之多数遗传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干预手段,通过基因检测适时地开展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伴随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大量单基因疾病及诸多常见病的遗传基础被发现。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及公共卫生实践中各类基因检测和筛查能够有效地检测出疾病突变,显着地促进了疾病诊疗,有益于家庭的生育决定及人群的整体健康。然而近年来,兴起了众多医学检测之外的基因检测产品和服务,不经过医学专业的指导和卫生部门的监管,通过广告宣传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传统的医学检测和筛查在给社会带来巨大健康收益的同时,存在一系列的伦理问题;新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在此基础之上又引发了诸多社会争议及伦理和监管问题。本文从生命伦理学视角出发分析这些问题,为降低检测应用的潜在技术风险、并充分发挥其益处,为不断进展的遗传学又好又快地转化到临床实践中去做一些基础性的探讨。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在简要介绍基因检测的技术背景、明确基因检测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检测发展和监管的大致状况,归纳了检测筛查面临的伦理问题。在梳理了主要伦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应于基因检测的伦理学理论及原则,提出了评价基因检测决策的伦理准则。在对基因检测决策进行伦理学论证时,依次从个体、家庭和人群与社会层面对检测和筛查所引发的相关伦理问题进行讨论:在个体层面辨析了检测的风险/收益,明确了检测的临床标准,指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存在的潜在风险,解构了个人自主性与避免伤害之间的张力;在家庭层面重点权衡了父母的生育自由与后代权益之间的潜在冲突;在人群与社会层面总结了公共卫生筛查的合理性标准,探讨了理论与现实层面筛查的知情同意与强制之间的张力。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分析了检测筛查结果告知与隐私保护的相关问题、检测筛查技术应用的公平问题及基因歧视、污名化与包容的道德等伦理问题。由于遗传伦理学是一个刚刚兴起的交叉学科性质的生物伦理学分支,本文希望跨学科地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和原则分析检测技术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人们跨越专业壁垒、意识到技术对社会伦理规范的影响。这一跨学科的尝试也将有助于人们在充分施展技术正面效应的同时,通过适时适当的监管驾驭技术、降低技术风险并更好地促进民众健康。
付丽红[5](2008)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IL-1β、TNF-α、IFN-γ、IL-17、IL-4和IL-10基因甲基化状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立题依据和目的: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研究基因的功能成为目前生命科学界关注的焦点,表遗传学(epigenetics)提供了何时、何地和如何应用遗传学信息的指令,将成为阐明基因组功能的关键研究领域之一。表遗传学是指不发生DNA序列改变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改变,包括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DNA甲基化;(二)组蛋白修饰(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和糖基化)。而DNA甲基化是各种表基因机制的最后表现形式。DNA甲基化是指DNA 5位胞嘧啶的甲基化,引起基因表达异常而DNA序列不改变。哺乳动物基因组中5-甲基胞嘧啶集中在二核苷酸胞嘧啶(CpG)结构中,位于基因的启动子和第一外显子的CpG岛的甲基化与基因失活密切相关。免疫系统被认为是一个解析表遗传学调控机制的良好模型,而且免疫细胞的分化及功能表达和表遗传学的联系甚密。各型CD4+T辅助细胞亚群分化过程中相应细胞因子可发生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以促进T细胞定向分化。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激活,并可伴有某些功能性亚群的极化,由此开启各种基因表达的表遗传学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研究表明CD4+T辅助细胞亚群在RA进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很多研究发现RA患者Th1/Th2细胞失衡,Th1及Th1细胞因子占优势,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明显较健康人减少,R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Th17型细胞因子IL-17增高。另外,在GPI(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小鼠体内发现Th1、Th17细胞占优势。以上发现提示,Th1、Th2、Treg和Th17相关的细胞因子在RA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研究表明RA存在T细胞基因组DNA低甲基化及死亡受体3(death receptor 3, DR3)启动子高甲基化,提示DNA甲基化可能影响RA的发生发展。而关于RA患者体内Th1、Th2、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基因甲基化状态尚无研究报道。组织特异的DNA甲基化谱是哺乳动物基因组的一个显着特征,因此制定类风湿性关节炎Th1、Th2、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DNA甲基化谱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表遗传学是不改变基因序列的修饰,为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应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 5-azaC)可以使甲基化的启动子去甲基化,启动基因重新转录;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 Hcy)可以介导基因甲基化而抑制其表达。通过5-azaC或Hcy改变特定细胞因子基因甲基化状态,启动或抑制相应细胞因子的表达,将有助于缓解RA病情。本研究论文以Th1、Th2、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平衡失调为切入点,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型细胞因子如IL-1β、TNF-α和IFN-γ,Th2型细胞因子如IL-4和IL-10,Treg型细胞因子IL-10和Th17型细胞因子如IL-1β、TNF-α和IL-17的甲基化状态与mRNA表达的关系,分析甲基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筛选对RA早期诊断具有借鉴意义的甲基化指标;进而通过5-azaC、Hcy处理体外培养的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对这些指标的甲基化逆转和基因表达调节作用,探讨RA发生发展中可能的表遗传学机制,对早期诊断、评价病程发展提供借鉴,为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Th2、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平衡失调状态收集处于活动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并根据2003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会议对早期RA的定义,将病程在2年之内(含2年)的RA定义为早期RA,有34例,非早期RA 30例。男:女=1:3,并记录相关临床资料。采集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T-PCR、ELISA法分别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IL-1β, TNF-α, IFN-γ)、Th2(IL-4, IL-10)、Treg(IL-10)、Th17(IL-1β, TNF-α, IL-17)型细胞因子mRNA及血清中蛋白表达,并与疾病活动性指标(ESR、CRP、RF、晨僵时间、累及关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不同病程阶段RA患者外周血中Th1、Th2、Treg和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析各细胞因子表达变化与疾病进展的关系,初步探讨RA炎症进展的机制。2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炎症因子基因甲基化提取单个核细胞DNA,进行亚硫酸氢钠修饰,发生甲基化的DNA在修饰后序列不发生改变,未发生甲基化的DNA在修饰后CpG中5’端的“C”全部转换成“U”,根据修饰后DNA序列的不同,运用在线MethPrimer软件设计引物,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SP)检测RA病人和健康个体上述细胞因子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别选取各基因甲基化PCR和非甲基化PCR产物测序。分析启动子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甲基化与疾病活动性指标(ESR、CRP、RF、晨僵时间、累及关节数)的相关性,筛选对RA早期诊断具有借鉴意义的甲基化指标,探讨DNA甲基化在R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3观察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对IL-10、IL-4的甲基化逆转作用,进一步证实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间的关系我们选用筛选出的在RA存在异常高甲基化的IL-10、IL-4基因作为研究对象,以5-氮杂胞苷处理体外培养的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MSP方法检测5-氮杂胞苷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对IL-10、IL-4基因甲基化状态的逆转作用,RT-PCR、ELISA法检测5-氮杂胞苷处理前后IL-10、IL-4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检测药物处理前后IL-10启动子与磷酸化CREB(phospho-CREB, p-CREB)结合活性变化,焦磷酸测序方法对药物处理前后IL-10启动子区5个CpG位点甲基化进行定量检测,分析不同位点甲基化与转录的关系;同时RT-PCR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甲基化特异性结合蛋白MeCP2、DNA甲基转移酶DNMT1和DNA去甲基化酶mbd2的mRNA表达变化,探讨5-氮杂胞苷对RA外周血IL-10、IL-4基因甲基化逆转及调节基因转录的机制。4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IL-1β、TNFα和IL-17基因甲基化及表达的影响选用筛选出的在RA存在异常低甲基化的IL-1β、TNFα和IL-17基因作为研究对象,以同型半胱氨酸处理体外培养的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SP方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对IL-1β、TNFα和IL-17基因甲基化状态影响,RT-PCR、ELISA法检测IL-1β、TNFα和IL-17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RT-PCR法检测MeCP2、DNMT1和mbd2的mRNA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介导R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β、TNFα和IL-17基因甲基化及调节基因转录的机制。5遗传学调查采集7例真父-子-母三联体家系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经亚硫酸氢钠处理后,MSP方法检测IL-1β、TNF-α、IFN-γ、IL-4、IL-10、IL-17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基因甲基化在世代之间传递的规律,初步探讨甲基化发生的机制。结果:1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β、TNF-α、IFN-γ、IL-17 mRNA表达和血清中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IL-4、IL-10 mRNA和血清中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5)。早期RA患者IL-1β、TNF-α、IFN-γ、IL-17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非早期RA患者,随病程延长,RA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IFN-γ、IL-17蛋白表达呈下降的趋势;早期RA患者IL-4、IL-10 mRNA、蛋白表达低于非早期RA患者,IL-4 mRNA与病程呈正相关(r=0.468, P <0.05),随病程延长,RA患者血清中IL-4、IL-10蛋白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IL-17 mRNA与所累关节数呈正相关(r=0.581, P <0.05),IFN-γmRNA、蛋白表达与ESR呈正相关(r=0.466, P <0.05)(r=0.471, P <0.05)。2 IL-1β、IL-10、TNF-α、IL-1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其mRNA表达呈负相关(r=- 0.401,P <0.05) (r=- 0.579,P <0.01) (r=- 0.452,P <0.05)(r=- 0.414,P <0.05)。IFN-γ、IL-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其mRNA表达无相关性(r=- 0.017,P >0.05)(r=- 0.154,P >0.05)。IL-10启动子甲基化与所累关节数显着相关(r=0.679,P<0.05),IL-17启动子甲基化与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显着相关(r=- 0.646,P<0.01)(r=- 0.601,P<0.05)。3与健康组比较,IL-10基因在RA组存在较高频率的甲基化(85.29% vs 43.33%, P <0.05),IL-1β、TNF-α、IL-17基因在RA组中甲基化率较低,而在相应健康组存在较高频率的甲基化(33.33% vs 82.61%, 6.67% vs 50%, 46.67% vs 85.42%; P <0.05),IL-10、IL-1β、TNF-α、IL-17基因甲基化状态对临床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4 1μmol/L 5-azaC对IL-4、IL-10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逆转不明显,5μmol/L、10μmol/L 5-azaC的逆转甲基化作用显着,可以显着逆转IL-10启动子-62、-41、-39、-9 CpG位点高甲基化状态,+222 CpG低甲基化状态改变不显着,并且1μmol/L、5μmol/L 5-azaC使IL-4、IL-10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 <0.05),10μmol/L 5-azaC使其表达下降。5μmol/L 5-azaC可以使p-CREB与IL-10启动子结合活性升高(P <0.05)。5 200μmol/L Hcy可介导IL-1β、TNF-α、IL-17启动子甲基化,并抑制基因表达(P <0.05)。50μmol/L、100μmol/L Hcy对IL-1β、TNF-α、IL-17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影响不明显,使IL-1β、TNF-α、IL-17 mRNA表达量增加。6 5-azaC可使mbd2 mRNA表达升高(P>0.05),使MeCP2、DNMT1 mRNA表达下降(P>0.05)。Hcy可使mbd2 mRNA表达下降(P>0.05),MeCP2、DNMT1 mRNA表达量增加(P>0.05)。IL-4、IL-10、IL-1β、TNF-α、IL-17启动子甲基化、mRNA表达与mbd2、MeCP2、DNMT1 mRNA表达量均无相关性(P>0.05)。7健康家系调查结果显示,IL-1β、TNF-α、IFN-γ、IL-4、IL-10和IL-17启动子甲基化在父、母与子代之间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并且与遗传印记基因的亲源依赖性遗传方式亦不相同。结论:1早期RA患者外周血中Th1和Th17型细胞因子( IL-1β、TNF-α、IFN-γ、IL-17 )占优势,非早期RA患者外周血中Th2和Treg型细胞因子( IL-4、IL-10 )占优势,随着病程延长IL-1β、TNF-α、IFN-γ、IL-17表达逐渐下降,IL-4、IL-10表达逐渐升高,与RA活动有关。表明在初次发病及不同病程阶段,RA患者外周血中Th1/Th2、Treg/Th17型细胞因子存在不同的失衡状态。2早期RA患者IL-10基因呈高甲基化,IL-1β、TNF-α和IL-17基因低甲基化,DNA甲基化通过调控Th1/Th2、Treg/Th17型细胞因子失衡,参与了RA早期炎症状态的发生、发展,其甲基化状态对RA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 IL-10启动子区上游的CpG位点(-62、-41、-39、-9)可能是调控其转录的关键序列。4通过5-azaC和Hcy可逆转体外培养的PBMCs炎症相关基因甲基化,恢复或抑制基因表达,为建立自体细胞体内回输治疗RA提供了实验依据。
马丽[6](2020)在《基于DNA甲基化对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对CHB的防治已显示其独特优势,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能力,深入阐述CHB的证候生物学基础,似为其主要一环。四川地区CHB常见的中医证候为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课题组前期从mi RNA对上述两证候的生物学基础进行了初步研究。有文献表明DNA甲基化参与CHB的发生发展,且DNA甲基化与中医证候的形成在理论上似有契合之处,此或许能为CHB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目的:本研究基于前期相关mi RNA研究,多维度综合观察CHB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表达,探讨上述两证候的生物学基础是否是通过DNA甲基化与mi RNA相互调控,影响表观遗传,进而调节基因表达,形成不同的证候,以期初步证实DNA甲基化的差异表达是否为CHB证候差异的主要表观遗传机制之一,为上述两种CHB中医证候的客观化与规范化提供部分实证依据。方法:1.招募CHB脾胃湿热证(Spleen-stomach damp heat syndrome,SSDHS)患者7例SSDHS组),肝郁脾虚证(Liver depress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LDSDS)患者7例(LDSDS组)和健康志愿者6例(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2.采集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无菌环境下外周静脉血,检测各组间肝功能相关指标、乙肝两对半定性及HBV-DNA含量。3.用ELISA法检测各组间DNA甲基化相关蛋白DNMT1、Me CP2的表达水平及HBV相关蛋白P53、E-cad、P16的表达水平。4.及时分离外周静脉血血清,提取DNA,用Illumina Bead Array TM Infinium850K甲基化芯片检测各组间DNA甲基化差异表达的情况,对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5.利用Target Scan7.2与miRDB数据库对不同中医证候中部分相同mi RNAs靶基因进行预测,采用Cytoscape3.6软件构建DNA甲基化基因与mi RNAs预测靶基因共表达网络图。结果:1.SSDHS、LDSDS组分别与HC组相比,在DNMT1、p16表达水平、性别、年龄、病程、生化指标、乙肝两对半定性及HBV-DNA含量检测结果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E-cad表达水平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Me CP2、P53表达水平在SSDHS组中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LDSDS组中有显着性差异(P<0.05)。2.Illumina Bead Array TM Infinium 850K甲基化芯片检测结果显示CHB患者组与HC组有7868个显着差异甲基化位点,其中高甲基化位点2310个,低甲基化位点5558个;经过筛选高甲基化差异程度最高的位点为cg03278611位于基因NLGN4Y,低甲基化差异程度最高的位点为cg03670113位于基因TAZ;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GO功能主要富集在蛋白质去泛素化、I-kappa B激酶/NF-kappa B信号、脂肪颗粒、各种酶等;KEGG pathway主要富集在类固醇生物合成通路、PPAR信号通路等。3.SSDHS组特有的高甲基化差异程度最高的位点为cg21898358位于基因LILRA3,低甲基化差异程度最高的位点为cg09323788位于基因CHTF18,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GO功能主要富集在T细胞共刺激、Rho蛋白信号转导、Rho GTPases相关的功能等;KEGG pathway主要富集在ABC转运蛋白、AMPK信号通路及肿瘤相关通路;LDSDS组特有的高甲基化差异程度最高的位点为cg09857096位于基因BMPR1B,低甲基化差异程度最高的位点为cg09972436位于基因LCE3C,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GO功能主要富集在树突棘、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ac GTPase等;KEGG pathway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氮代谢、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SSDHS组与LDSDS组间最显着的高甲基化位点为cg10765459位于基因COL6A2,最显着的低甲基化位点为cg07445365位于基因STK32C,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GO功能主要富集在肌动蛋白相关细胞及组织,KEGG pathway主要富集在Erb B信号通路及代谢通路等。4.SSDHS、LDSDS组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分别与mi R-122-5p、mi R-1228-3p、mi R-191-3p预测靶基因进行对比分析:两证候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与mi R-122-5p预测靶基因均有6个基因重合,其中SSDHS组独有基因为RIMS1,LDSDS组独有基因为SLC41A1;SSDHS组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与mi R-1228-3p预测靶基因有21个基因重合,该组独有基因为OTUB、AMPH、SEMA3C、ZC3H12B、PCGF3、JAKMIP3,LDSDS组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与mi R-1228-3p预测靶基因有17个基因重合,该组独有基因为ARID1B、NUDT7;SSDHS组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与mi R-191-3p预测靶基因有2个基因重合,该组独有基因为MPP7、LDSDS组差异甲基化基因与mi R-191-3p预测靶基因有3个基因重合,该组独有基因为SPTB2、CCNY。结论:1.Me CP2、P53可能通过影响DNA甲基化修饰参与CHB肝郁脾虚证的形成;E-cad可能是CHB脾胃湿热证或肝郁脾虚证形成的物质基础之一。2.CHB患者存在DNA甲基化的差异表达,具体机制可能与NLGN4Y、TAZ等基因的甲基化及蛋白质去泛素化、I-kappa B激酶/NF-kappa B信号、类固醇生物合成通路、PPAR信号通路等有关。3.CHB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均存在DNA甲基化的差异表达,同时分别具有各自特有的DNA甲基化谱。LILRA3、CHTF18等基因的甲基化及T细胞共刺激诱导肝脏炎症等,可能是CHB脾胃湿热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BMPR1B、LCE3C等基因的甲基化及树突棘的改变和物质代谢异常等,可能是CHB肝郁脾虚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提示DNA甲基化可能为CHB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差异的表观遗传机制之一。4.不同证候出现部分相同mi RNA的原因可能与其影响不同靶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差异性有关,具体调控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李元丰,韩玉波,曹鹏博,孟金凤,李海北,秦庚,张锋,靳光付,杨勇,邬玲仟,平杰,周钢桥[7](2016)在《2015年中国医学遗传学研究领域若干重要进展》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中国医学遗传学稳步发展,众多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在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的诸多领域,如罕见疾病的致病基因、复杂疾病的易感基因、癌症的体细胞突变、遗传学新方法新技术、疾病相关微小RNA(micro RNA,mi RNA)、疾病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疾病相关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 RNA)、疾病相关可变剪接和分子进化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研究中逐步从常见变异延伸到罕见变异,从遗传学现象的描述到功能机制的确证,从单组学分析扩展至多组学数据整合,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同时,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本文概括性综述了2015年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领域取得的若干重要研究进展,旨在追踪当前中国医学遗传学领域发展的前沿,与国内读者分享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研究思路。
金石峰[8](2019)在《miR-494-3p靶向HTRA1调节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瘢痕一直以来都是整形外科领域的一大难题。创伤后过度的修复会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形成,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TGF-β1是伤口愈合后强有力的生长因子,被认为是瘢痕疙瘩和其他纤维化疾病的关键调控因子,TGF-β1与TGF-β受体结合后将激活信号传导到细胞核内,激发多种信号转导途径,来调控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过程。HTRA1是一种热激性蛋白,属于HTRA家族成员之一。研究发现,HTRA1在肿瘤中具有剪切细胞内TGF-β1前体进而抑制TGF-β1信号通路的作用。鉴于HTRA1为TGF-β1的抑制基因,且HTRA1的异常表达与众多肿瘤有关,尽管瘢痕疙瘩没有恶性征象,但其某些特征包括超出原有创伤范围、持续性生长并极易复发等又与恶性肿瘤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本研究旨在首先明确HTRA1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水平、生物学功能以及潜在作用机制。然后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靶向HTRA1的miRNA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在HTRA1研究阶段,从组织水平,收集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各26例,应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TRA1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差异;从细胞内分子信号水平,应用细胞共培养、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研究HTRA1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对TGF-β1活化的调控机制;应用慢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靶向抑制HTRA1或者TGF-β1,模拟靶向治疗瘢痕疙瘩的尝试,并研究HTRA1在瘢痕疙瘩中可能同时存在的TGF-β1非依赖调控机制;应用细胞衰老实验,研究HTRA1通过影响细胞衰老发挥TGF-β1非依赖的调控机制。在进一步研究HTRA1上游调控机制中,首先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TargetScan,Pictar和MicroRNA)预测靶向HTRA1的miRNA,然后利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HTRA1是miR-494-3p的靶基因。在组织水平,应用RT-PCR检测miR-494-3p的表达水平。通过原代培养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miR-494-3p mimic和miR-494-3p inhibitor,从而过表达miR-494-3p或降低miR-494-3p表达。MTT法检测miR-494-3p不同表达水平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活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miR-494-3p不同表达水平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494-3p不同表达水平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494-3p不同表达水平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能力的变化。结果:1、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HTRA1和TGF-β1在正常组织和瘢痕疙瘩中均表达,但HTRA1和TGF-β1的mRNA表达在瘢痕疙瘩中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可以检测到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中HTRA1和活性TGF-β1的蛋白表达,但HTRA1和活性TGF-β1的表达在瘢痕疙瘩中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皮肤组织和瘢痕疙瘩中均可以检测到Smad2总蛋白以及磷酸化Smad2;和正常组织相比,瘢痕疙瘩Smad2总蛋白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磷酸化Smad2(p-Smad2)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活性TGF-β1可以特异性的激活PAI-1启动子介导的荧光素酶基因表达而非活性TGF-β1则不能激活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单独暴露于重组人HTRA1(rhHTRA1)或非活性TGF-β1的成纤维细胞中Smad2磷酸化水平和活性TGF-β1量均明显升高,rhHTRA1和latent TGF-β1共同处理进一步增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mad2的磷酸化和活性TGF-β1的含量。3、干扰HTRA1或TGF-β1明显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干扰HTRA1比单独干扰下游TGF-β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4、敲除HTRA1可以显着增强β-半乳糖苷酶活性,在基因敲除HTRA1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S328A突变型HTRA1并未能逆转细胞衰老,抑制HTRA1而非TGF-β1能诱导成纤维细胞衰老。5、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HTRA1是miR-494-3p的潜在靶基因.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miR-494-3p能够与HTRA1 3’UTR上的结合位点结合而抑制荧光素酶的表达。6、miR-494-3p在正常皮肤组织和瘢痕疙瘩中均表达,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7、采用miR-494-3p mimic或miR-494-3p inhibitor处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我们发现24h后,瘢痕疙瘩细胞活力没有发生显着变化,而当培养48h和72h,miR-494-3p过表达明显抑制细胞活力,而抑制miR-494-3p则促进细胞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miR-494-3p显着诱导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而抑制其表达能够降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率(P<0.05)。细胞周期分析表明,过表达miR-494-3p引起细胞在G1期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G2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而抑制miR-494-3p则导致细胞在G1期比例升高,G2期比例降低。细胞侵袭实验显示,miR-494-3p过表达显着减少穿膜细胞数量,而干扰miR-494-3p表达则增加穿膜成纤维细胞数量。我们检测胶原蛋白含量发现,miR-494-3p过表达显着降低胶原蛋白I和III的表达水平,而干扰miR-494-3p表达则增强这两种蛋白表达量。结论:1、瘢痕疙瘩中的HTRA1表达升高,一方面通过依赖于TGF-β1的方式,活化前体TGF-β1,促进成纤维细胞复制,胶原蛋白合成,另一方面通过独立于TGF-β1的方式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衰老,来共同促进疾病的发展。2、瘢痕疙瘩中的miR-494-3p可以通过调控其靶基因HTRA1表达,发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减少细胞侵袭和胶原蛋白合成能力,从而抑制疾病的发展,miR-494-3p有望成为瘢痕疙瘩治疗的新靶点。
王俊[9](2020)在《转录因子Forkhead box C1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滑膜炎为主要病理特征,同时伴有关节软骨破坏和软骨下骨侵蚀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滑膜成纤维细胞(RA synovial fibroblasts,RASFs)的活化是上述病理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有证据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RA中处于激活状态,参与了RASFs的活化。活化的SFs具有增殖,侵袭力增强,炎症因子分泌异常,类肿瘤样生长特性。转录因子Forkhead box C1(Fox C1),近年来发现在多种肿瘤的发生机制中异常表达且在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在肿瘤中已有关于Fox C1的报道,但目前在RA中还缺少关于Fox C1表达及功能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着重探讨Fox C1在RA滑膜组织和RASFs中的表达情况以及Fox C1对RASFs增殖、迁移、侵袭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的相关分子机制。本实验共分为四个部分。一、Fox C1和β-catenin在RA滑膜组织及RASFs中高表达获取RA和正常创伤组(Control)患者的滑膜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WB)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等方法检测Fox C1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RA滑膜组织中的Fox C1,β-caten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患者。另外,从滑膜组织中提取原代SFs后进行检测,结果同样显示:Fox C1和β-catenin在RASFs中的表达高于Control SFs。滑膜组织的IHC和SFs的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Fox C1和β-catenin在SFs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并且在细胞核中Fox C1和β-catenin的表达量明显高于Control组。这部分结果提示Fox C1和β-catenin在RA病理中异常表达。二、Fox C1调控RASFs增殖、迁移、侵袭及炎症因子分泌为了进一步探究Fox C1在RA中的功能,提取原代RASFs并通过转染过表达Fox C1的慢病毒,观察其对RASFs增殖、迁移、侵袭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体外过表达Fox C1的RASFs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明显增强;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发现:过表达Fox C1能够增加RASFs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同时降低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分泌。通过转染抑制Fox C1表达的si RNA片段,观察其对RASFs增殖、迁移、侵袭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体外抑制Fox C1的RASFs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明显减弱;通过ELISA检测发现:抑制Fox C1可降低RASFs上清中的IL-1β、IL-6及TNF-α分泌,同时促进IL-10的分泌。三、Fox C1通过调控β-catenin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RASFs增殖、迁移、侵袭及炎症因子分泌结合上述结果,我们推测Fox C1调控RASFs的增殖、迁移、侵袭及炎症因子分泌,很有可能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因此,我们应用WB和q RT-PCR方法对与Wnt/β-catenin通路相关,以及RA病理相关的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RASFs中过表达Fox C1后可促进Wnt/β-catenin通路重要的信号分子β-catenin的表达,同时与Wnt/β-catenin通路相关的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原癌基因(c-Myc),以及RA相关的基因纤连蛋白(fibronect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的表达都升高。然而这一现象在抑制Fox C1的表达后出现了相反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明确Fox C1可能是通过调控β-catenin来影响Wnt/β-catenin通路并实现上述功能。接下来我们进行正反验证。首先在过表达Fox C1的情况下同时抑制β-catenin,发现cyclin D1,c-Myc,fibronectin和MMP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都降低;RASFs的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促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分泌抑制,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增加。其次我们在抑制Fox C1的情况下过表达β-catenin,发现cyclin D1,c-Myc,fibronectin和MMP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都升高;RASFs的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促炎因子(IL-1β、IL-6及TNF-α)分泌增加,抑炎因子(IL-10)的分泌降低。最后,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我们发现:Fox C1蛋白在RASFs中与β-catenin蛋白存在结合。进一步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定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发现:在RASFs中Fox C1与β-catenin启动子结合,促进β-catenin的转录。四、体内抑制Fox C1能够降低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的关节炎进展建立CIA模型14天后,我们在大鼠的左后踝关节中注射能够抑制Fox C1表达的si RNA(Fox C1-specific si RNA),通过活体成像确定一次注射药物在体内能够有一周的有效时间。干预治疗3周后,通过HE染色、IHC、Micro-CT、番红固绿染色分别评价Fox C1-specific si RNA对于CIA大鼠的滑膜、骨和软骨的治疗作用。我们的结果显示Fox C1-specific si RNA能够缓解CIA大鼠的关节炎进展。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从体外和体内两个系统,全面探讨了Fox C1在RASFs中的表达以及对RASFs增殖、迁移、侵袭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发现Fox C1之所以能发挥这些作用,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途径中重要的信号分子β-catenin。最后,我们证实局部抑制Fox C1的表达能够缓解CIA大鼠的关节炎进展。Fox C1的发现为理解、探索RA的病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为寻找RA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王天瑞[10](2020)在《应用近端腓骨截骨术治疗骨关节炎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老年人残疾和活动障碍的重要病因之一,其临床表现为关节痛、关节积液、关节僵硬和关节畸形。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减轻膝关节内侧负荷、减轻疼痛甚至逆转骨关节炎的治疗方式迫在眉睫。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近端腓骨截骨术(PFO)治疗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有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也有了明显的恢复,证实PFO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手术方式,但目前对于PFO的生物学机制的相关研究较少,并且研究主要基于尸体标本和影像学资料,难以揭示其背后的病理学机制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因此,建立一个PFO小鼠模型从影像学和病理学的角度观察PFO能否减轻骨关节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众所周知,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软骨的进行性破坏。软骨细胞的凋亡坏死、软骨细胞肥大的加速和关节软骨局灶性钙化的增加最终均能导致软骨的破坏,这些生物学过程与骨关节炎的发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Lnc RNAs在骨关节炎组织中存在特异性表达,并在骨关节炎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在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多个层面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发育和免疫反应。因此,筛选骨关节炎特异性Lnc RNAs生物标记物,研究Lnc RNAs在软骨细胞炎症应答过程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建立小鼠近端腓骨切除术模型,观察近端腓骨截骨术对于延缓关节退变,抑制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我们对IL-1β诱导的炎症软骨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性表达的Lnc RNA,选取UHCI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软骨细胞炎症应答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第一部分应用近端腓骨截骨术治疗小鼠内侧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与机制探讨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近端腓骨切除(proximal fibular osteotomy,PFO)模型,观察PFO延缓关节退变,抑制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进展。方法:1.应用内侧半月板失稳术(destabiliz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DMM)诱导创伤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动物模型;2.建立PFO动物模型以观察PFO对于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保护作用;3.应用micro-CT观察膝关节软骨下骨的硬化程度;4.应用番红O-固绿染色评估膝关节软骨的的破坏程度;5.通过测量膝关节间隙角(condylar–plateau angle,CPA)及股骨胫骨解剖角(anatomical femorotibial angle,a FTA)观察膝关节力线的改变情况。结果:1.PFO能够减少膝关节骨赘形成和软骨下骨硬化的进展研究发现,PFO处理后能够明显DMM小鼠内侧胫骨平台的骨赘形成。另外,结果显示DMM小鼠出现了明显的内侧胫骨平台骨硬化,而这一现象在PFO处理后显着减轻。为了量化不同组别之间的骨硬化程度,我们计算了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的骨体积分数(trabecular bone volume per total volume,BV/TV),结果显示,术后2周DMM组的BV/TV值(59.10±1.80)%显着高于对照组(48.57±1.13)%(P<0.01),而DMM+PFO组(52.60±1.11)%相对DMM组有所降低(P<0.05)。同样,在术后4周,对照组,DMM组和DMM+PFO组分别为(47.34±1.32)%、(61.19±1.67)%和(53.40±1.2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FO能够抑制骨关节炎软骨损坏的发展应用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小鼠膝关节软骨的变化情况发现,DMM组出现了严重的软骨破坏表现,而DMM+PFO组的软骨破坏情况明显较轻。分别对各组、各时间点的软骨破坏情况应用ORASI评分,结果显示,术后2周对照组,DMM组和DMM+PFO组的最大关节炎评分分别为0.40±0.19,2.20±0.37和1.00±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对照组,DMM组和DMM+PFO组的最大关节炎评分分别为0.60±0.19,3.00±0.32,和1.80±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术后2周对照组,DMM组和DMM+PFO组的总关节炎评分分别为0.90±0.19,7.80±0.37,6.00±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对照组,DMM组和DMM+PFO组的总关节炎评分分别为1.00±0.22,10.80±0.37,8.00±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FO能够通过延缓下肢力线的改变抑制骨关节炎的进展通过对micro-CT扫描后导出的术后4周小鼠膝关节前后位片进行测量,发现对照组,DMM组和DMM+PFO组的膝关节间隙角(CPA)分别为-2.32°±0.37°、-0.78°±0.47°和-2.14°±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M组的股骨胫骨解剖角(a FTA)为8.38°±0.45°,高于对照组6.85°±0.46°(P<0.05),而DMM+PFO组(7.54°±0.44°)相对于DMM组虽然有增加的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结论:1.PFO能够抑制胫骨平台软骨下骨重塑;2.PFO能够抑制骨关节炎软骨破坏的发展;3.PFO减轻骨关节炎的进展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延缓下肢力线改变而实现的。第二部分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模型中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筛选及表达验证目的:应用高通量测序筛选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模型中Lnc RNAs表达谱,寻找差异表达Lnc RNAs。方法:1.应用IL-1β刺激人软骨细胞CHON-001,制作人软骨细胞损伤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PBS溶液,收集细胞,提取Total RNA;2.将提取的Total RNA质控、处理后获取文库用于高通量测序;3.将测序结果质控后用于Lnc RNAs筛选;4.对筛选出的Lnc RNAs进行差异表达分析与验证。结果:1.Total RNA质控显示符合Lnc RNAs测序要求对照组(Con组)和实验组(IL组)两组共六个样本分别给予IL-1β(10ng/m L)和等量PBS溶液培养12小时后收集细胞,Trizol法提取总RNA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Nano Drop ND-2000分光光度计、Agilent 2100显示RNA纯度好,无明显降解,其纯度和完整性符合Lnc RNAs测序要求。2.候选Lnc RNAs的筛选测序完成并获取转录本后,对总计231844个转录本进行Lnc RNAs筛选,共有已知Lnc RNAs 2649个,新发现Lnc RNAs 4280个,TUCP 4158个,新发现Lnc RNAs中linc RNA占比12.3%,anti-sense Lnc RNA占2.5%,intronic Lnc RNA占85.1%。3.差异表达分析与验证按照Q value<0.05,2组共6个样本候选转录本进行筛选,共筛选出差异Lnc RNAs 21个,其中12个Lnc RNAs在IL-1β诱导的炎性软骨细胞中表达上调,9个Lnc RNAs表达下调。选择8个差异表达Lnc RNAs,其转录本ID分别为:LNC_000346、LNC_000888、LNC_001916、LNC_003694、LNC_003814、ENST00000434309.1、ENST00000412788.5,ENST00000417089.6,对所选择的8个Lnc RNAs的表达水平进行qRT-PCR验证,发现在IL-1β诱导的炎症软骨细胞中,上述8个Lnc RNAs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证明测序结果可靠。结论:1.2组共6个样本提取Total RNA后,质控显示符合Lnc RNAs测序要求;2.通过高通量测序及分析筛选出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差异性表达Lnc RNAs 21个,其中12个上调,9个下调;3.通过qRT-PCR方法证实筛选结果可靠,可用于后续研究。第三部分Lnc RNA UHCI/Birc2/NFκB信号轴在人软骨细胞CHON-001炎症应答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目的:研究UHCI在调控CHON-001细胞炎症应答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在调控炎症信号通路调控中作用机制。方法:1.分别应用过表达质粒和Si RNA转染UHCI,qRT-PCR观察过表达和敲低效率,Western Blot观察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蛋白表达变化;2.应用荧光原位杂交与免疫荧光双染色观察UHCI在CHON-001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3.对差异表达m RNA进行GO分析,寻找m RNA在不同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中的富集情况;4.对差异表达m RNA进行KEGG pathway分析,寻找m RNA在不同信号通路中的富集情况;5.观察过表达和敲低UHCI后,Birc2的蛋白表达变化;6.观察过表达和敲低UHCI后,NFκB的激活情况;7.观察UHCI是否能够调控CHON-001软骨细胞炎症模型中Birc2/NFκB信号通路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1.UHCI能够调控软骨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的表达过表达UHCI后,Western Blot显示IL-1β、IL-6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敲低UHCI后,IL-1β、IL-6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荧光原位杂交与collagen II免疫荧光双染观察UHCI的细胞定位collagen II主要表达在胞质中,而UHCI在细胞核中的丰度较高,在细胞质中也有分布,但丰度较低。提示UHCI可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发挥调控作用,并以细胞核内调控为主。3.Lnc RNA共定位差异表达m RNA的功能富集分析GO term分析显示富集程度较高的模块分别有:(1)生物学过程:核糖核酸酶活性的调节、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胞坏死等;(2)分子功能: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腺苷转移酶活性、双链RNA结合等;(3)细胞组分:细胞器核糖体亚单位、线粒体核糖体亚单位等。KEGG pathway富集分析显示,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Fox O信号通路等富集程度较高。4.Birc2可能是UHCI的靶基因过表达UHCI后,qRT-PCR显示Birc2的RNA表达升高,Western Blot显示蛋白表达量也相应升高;而敲低UHCI后,Birc2 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出现下降。5.UHCI能够调控NFκB信号通路p65、p50的表达过表达UHCI后,NFκB信号通路p65、p50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而敲低UHCI后,p65、p50蛋白表达明显下调。6.UHCI能够通过作用于Birc2/NFκB信号通路调控软骨细胞炎症应答应用IL-1β处理CHON-001细胞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irc2蛋白表达上调,同时NFκB p65、NFκB p50表达量均发生上调,炎症因子IL-1β表达增加,而敲低UHCI后,能够抑制上述蛋白的表达变化,过表达UHCI能够导致上述蛋白的表达量进一步增加。结论:UHCI能够调控炎症因子IL-1β、IL-6的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可能通过转录或转录前水平发挥调节作用;Birc2可能是UHCI的靶基因,UHCI可能通过调控Birc2促进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UHCI在软骨细胞炎症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敲低UHCI能够抑制软骨细胞的炎症应答。
二、遗传学家发现一个基因的异常引起关节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遗传学家发现一个基因的异常引起关节炎(论文提纲范文)
(1)遗传因素影响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个体化药物反应差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课题研究方法 |
研究一:甲氨蝶呤对银屑病患者治疗反应的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研究二:银屑病易感基因变异对甲氨蝶呤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研究三: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方法探究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疗效反应差异的遗传标记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课题综述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合理化用药 |
参考文献 |
(2)软骨细胞代谢影响骨关节炎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绪论 |
第一部分: IL-17A促进软骨细胞分解代谢加速骨关节炎进展 |
1 IL-17A在骨关节炎患者滑膜中表达差异的研究 |
1.1 引言 |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1.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2.2 相关试剂的配制 |
1.3 实验方法 |
1.3.1 滑膜及软骨样本准备 |
1.3.2 组织免疫荧光染色 |
1.3.3 组织免疫组化染色 |
1.4 实验结果 |
1.4.1 存在一类滑膜中IL-17A表达异常升高的骨关节炎患者 |
2 肠道微生物通过调控IL-17A水平影响骨关节炎进展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2.3 相关试剂的配制 |
2.2.4 实验动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抗生素处理 |
2.3.2 肠道微生物组重建 |
2.3.3 小鼠骨关节炎DMM造模 |
2.3.4 动物分组 |
2.3.5 膝关节样本制备 |
2.3.6 Safarinin O & Fastgreen染色 |
2.3.7 骨关节炎OARSI评分 |
2.3.8 H&E染色 |
2.3.9 滑膜炎症评分 |
2.3.10 小鼠肠道微生物DNA获取 |
2.3.11 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 time PCR) |
2.3.12 小鼠肠道微生物组16S rRNA测序 |
2.3.13 扫描电镜 |
2.3.14 统计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缺乏肠道微生物SFB定植小鼠骨关节炎进展减缓 |
2.4.2 抗生素抑制肠道微生物后减缓小鼠骨关节炎进展 |
2.4.3 抑制肠道微生物SFB定植减缓骨关节炎进展 |
3 IL-17A促进软骨细胞分解代谢加速软骨降解的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3.2.3 相关试剂和材料的配置参照前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小鼠原代软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3.3.2 细胞冻存 |
3.3.3 细胞复苏 |
3.3.4 细胞蛋白样本准备 |
3.3.5 Western Blot |
3.3.6 小鼠骨关节炎造模 |
3.3.7 小鼠关节腔注射IL-17A |
3.4 实验结果 |
3.4.1 IL-17A促进软骨细胞分解代谢加速骨关节炎进展 |
4 IL-17A水平特异性升高的转基因小鼠骨关节炎进展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1 材料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4.2.3 实验动物 |
4.2.4 相关试剂的配制 |
4.2.5 其他相关试剂和材料的配置参照前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胚胎全骨骼染色 |
4.3.2 小鼠胚胎样本制作 |
4.3.3 小鼠OA造模及分组 |
4.3.4 关节腔注射IL-17A抗体 |
4.4 实验结果 |
4.4.1 MINK1敲除后对软骨发育影响的研究 |
4.4.2 MINK1-/-转基因小鼠骨关节炎进展加快 |
4.4.3 关节腔注射IL-17A抗体减缓MINK1敲除小鼠骨关节炎进展 |
第一部分 讨论 |
第二部分: Kdm6b调控软骨细胞合成代谢维持软骨稳态 |
5 Kdm6b调控软骨发育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5.2.3 实验动物 |
5.2.4 相关试剂的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胚胎软骨特异性敲除Kdm6b |
5.3.2 基因型鉴定 |
5.3.3 胚胎全骨骼染色 |
5.3.4 BrdU |
5.3.5 细胞凋亡检测(TUNEL) |
5.4 实验结果 |
5.4.1 Kdm6b在成软骨诱导和胚胎软骨发育中的表达升高 |
5.4.2 软骨细胞特异性敲除Kdm6b致胚胎软骨发育异常 |
5.4.3 软骨细胞特异性敲除Kdm6b抑制软骨细胞的增殖 |
6 Kd m6b调控软骨细胞合成代谢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6.2.1 材料和试剂 |
6.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6.2.3 相关试剂的配制同上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原代软骨细胞培养及Kdm6b敲除 |
6.3.2 RNA提取 |
6.3.3 逆转录合成cDNA |
6.3.4 膝关节样本制备 |
6.3.5 转录组测序 |
6.3.6 ChIP-qPCR |
6.4 实验结果 |
6.4.1 软骨细胞特异性敲除Kdm6b的老龄小鼠膝关节软骨产生自发损伤 |
6.4.2 Kdm6b直接调控软骨细胞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7 Kdm6b在骨关节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7.2.1 材料和试剂 |
7.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7.2.3 实验动物 |
7.2.4 相关溶液的配制同前文 |
7.3 实验方法 |
7.3.1 动物实验分组 |
7.3.2 骨软骨缺损模型 |
7.3.3 骨软骨缺损修复评分 |
7.4 实验结果 |
7.4.1 软骨细胞特异性敲除Kdm6b加速小鼠骨关节炎进展 |
7.4.2 Kdm6b敲除抑制软骨细胞合成代谢加速骨关节炎进展 |
7.4.3 Kdm6b对骨关节炎病理过程中关节滑膜和软骨下骨作用的研究 |
8 Kdm6b与骨关节炎软骨损伤临床相关性的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8.2.1 材料和试剂 |
8.2.2 实验仪器及材料同上文 |
8.2.3 相关溶液的配制同上文 |
8.3 实验方法 |
8.3.1 人正常关节软骨样本和OA软骨样本准备 |
8.4 实验结果 |
8.4.1 Kdm6b在小鼠和人骨关节炎软骨中表达水平下降 |
8.4.2 Kdm6b参与软骨细胞对骨关节炎炎症刺激的应答 |
第二部分 讨论 |
9 总结 |
9.1 调控肠道微生物抑制IL-17A减缓骨关节炎进展的效研究 |
9.2 Kdm6b调控软骨细胞合成代谢维持骨关节炎中软骨稳态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甘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1.2 考古学背景 |
1.2.1 齐家文化及其在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序列中的位置 |
1.2.2 寺洼文化及其族属 |
1.2.3 磨沟遗址的考古学背景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相关说明 |
注释 |
第2章 性别和年龄鉴定及人口寿命研究 |
2.1 性别和死亡年龄的鉴定 |
2.1.1 个体性别的鉴定 |
2.1.2 个体年龄的鉴定 |
2.2 性别和死亡年龄的统计分析 |
2.2.1 性别和死亡年龄分布统计 |
2.2.2 性别分布和死亡年龄段分析 |
2.3 人口平均死亡年龄和平均寿命研究 |
2.4 与甘青地区其他古代居民的比较 |
2.5 小结 |
注释 |
第3章 身高的研究 |
3.1 材料及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与其他古代组的对比 |
3.4 小结 |
注释 |
第4章 古病理学研究 |
4.1 创伤 |
4.1.1 颅骨创伤 |
4.1.2 其余骨骼的创伤 |
4.1.3 磨沟墓地创伤统计 |
4.1.4 分析与讨论 |
4.2 骨骼的疾病 |
4.2.1 关节疾病 |
4.2.2 先天性疾病 |
4.2.3 营养及代谢性疾病 |
4.2.4 骨肿瘤 |
4.2.5 骨骼发育异常 |
4.3 口腔疾病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观察结果 |
4.3.3 比较与讨论 |
4.3.4 分析与总结 |
4.4 牙齿的磨耗情况研究 |
4.4.1 材料及方法 |
4.4.2 结果 |
4.4.3 讨论 |
4.5 小结 |
注释 |
第5章 牙齿非测量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研究 |
5.1 引言 |
5.2 观察材料与研究方法 |
5.2.1 观察材料 |
5.2.2 牙齿非测量性状的观测方法 |
5.2.3 统计分析方法 |
5.2.4 相关问题说明 |
5.3 统计分析结果 |
5.3.1 磨沟组居民牙齿非测量形态特征的特点 |
5.3.2 MMD 系数 |
5.3.3 聚类分析 |
5.3.4 因子分析 |
5.4 磨沟组古代人群牙齿非测量形态特征的讨论 |
注释 |
第6章 颅骨的非测量性状研究 |
6.1 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分析 |
6.1.1 研究材料 |
6.1.2 观察项目及方法 |
6.1.3 结果及分析 |
6.2 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研究 |
6.2.1 引言 |
6.2.2 材料与方法 |
6.2.3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注释 |
第7章 颅骨测量性状的研究 |
7.1 颅骨测量数据统计及形态特征分析 |
7.2 种系关系讨论和种系纯度检验 |
7.2.1 颅长、颅宽和颅指数标准差变异度的估计 |
7.2.2 平均标准差百分比方法的估计 |
7.2.3 平均变异度系数方法的估计 |
7.2.4 小结 |
7.3 磨沟墓地人群内部的关系分析 |
7.3.1 齐家组和寺洼组居民颅骨形态学上的对比 |
7.3.2 种族相似系数 |
7.3.3 组间形态差异显着性测定 |
7.3.4 小结 |
7.4 种族类型的初步分析 |
7.4.1 与现代主要人种支干的比较 |
7.4.2 与亚洲蒙古人种及其区域类型的比较 |
7.4.3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比较 |
7.5 小结 |
注释 |
第8章 从磨沟组看甘青地区古代居民的地理分布及演变 |
8.1 甘青地区古代居民的介绍及对比 |
8.1.1 新石器——青铜时代颅骨组 |
8.1.2 秦代以后的颅骨组 |
8.1.3 甘青地区古代居民的对比 |
8.2 磨沟组与甘青地区古代组别的对比分析 |
8.2.1 研究方法 |
8.2.2 对比材料及项目 |
8.2.3 结果与分析 |
8.3 小结 |
第9章 磨沟组与先秦时期古代各组的对比 |
9.1 研究方法 |
9.2 对比材料及项目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磨沟组与其他对比组的组差均方根值和欧式距离系数 |
9.3.2 聚类分析 |
9.3.3 因子分析 |
9.4 小结 |
注释 |
第10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磨沟墓地人骨性别和年龄鉴定表 |
附表二 个体测量项目代号说明 |
附表三 磨沟墓地齐家文化时期成年男性个体颅骨测量表 |
附表四 磨沟墓地齐家文化时期成年女性个体颅骨测量表 |
附表五 磨沟墓地寺洼文化时期成年个体颅骨测量表 |
图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医学情境下基因检测的伦理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基因检测的背景及概念特点 |
1.1 基因检测的技术背景 |
1.2 基因检测的概念、类别及特点 |
1.2.1. 基因检测的概念 |
1.2.2. 基因检测的类别 |
1.2.3. 基因检测的特点与遗传咨询 |
第二章 基因检测的发展、管理及伦理问题 |
2.1 我国基因检测的发展与管理 |
2.2 欧美基因检测的发展与管理 |
2.3 基因检测的伦理问题 |
第三章 评价基因检测决策的伦理框架 |
3.1 研究方法 |
3.2 伦理学理论 |
3.3 伦理学原则与准则 |
第四章 基因检测决策伦理问题的讨论 |
4.1 个人风险/受益评估与自主性 |
4.1.1. 临床检测风险/受益与检测的临床标准 |
4.1.2. 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的潜在风险 |
4.1.3. 个人自主性与避免伤害 |
4.2 生育自由与后代的权益 |
4.2.1. 生育自由的概念 |
4.2.2. 后代的权益与避免伤害 |
4.3 公共卫生筛查 |
4.3.1. 公共卫生筛查的合理性及评价标准 |
4.3.2. 筛查、知情同意与强制 |
4.4 隐私与结果的告知 |
4.4.1. 遗传信息的不知情权 |
4.4.2. 样本科研利用与知情同意 |
4.4.3. 检测结果在家庭内的冲突 |
4.5 检测筛查技术应用的公平问题 |
4.5.1. 基因检测作为社会品的属性 |
4.5.2. 检测和筛查技术应用中的分配公平问题 |
4.6 基因歧视、污名化与包容的道德 |
4.6.1. 基因歧视与污名化 |
4.6.2. 遗传残障与社会的包容 |
第五章 对我国检测筛查实践的政策建议 |
附录 |
附录一:医学基因检测ACCE模式计划 |
附录二:缩略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IL-1β、TNF-α、IFN-γ、IL-17、IL-4和IL-10基因甲基化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IL-1β、TNF-α、IFN-γ、IL-17、IL-4和IL-10 基因甲基化状态研究 |
引言 |
第一部分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IL-1β、TNF-α、IL-17、IL-10、IL-4和IFN-γ的检测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炎症因子基因甲基化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5-氮杂胞苷对 IL-10、IL-4 基因甲基化逆转及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同型半胱氨酸对IL-1β、TNF-α和IL-17 基因甲基化及表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遗传学调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表遗传学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DNA甲基化对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文献研究一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客观化规范化研究概述 |
1 中医对CHB病名的认识 |
1.1 肝着 |
1.2 肝毒 |
1.3 胁痞 |
1.4 异湿 |
2 中医对CHB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湿热疫毒是本病的始动因素 |
2.2 毒损肝络是本病的病机关键 |
2.3 正气之盛虚决定本病的转归及预后 |
2.4 发则有证可辨,伏则无机可循为本病的发病特点 |
3 CHB中医证候分型指南与标准 |
4 影响CHB中医证候分布的相关因素 |
4.1 不同地域的CHB证候分布具有差异性 |
4.2 体质类型与CHB证候分布具有相关性 |
4.3 情志及生存质量的改变是部分CHB证候分布的易感性因素 |
5 中医证候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 |
5.1 肝功能指标 |
5.2 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 |
5.3 肝脏硬度及肝纤维化值 |
5.4 细胞因子及免疫蛋白 |
5.5 HBV基因型 |
5.6 基因组学 |
5.7 转录组学 |
5.8 蛋白组学 |
5.9 代谢组学 |
6 小结 |
文献研究二 DNA甲基化在中医证候的应用研究 |
1 DNA甲基化概述 |
2 DNA甲基化在CHB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2.1 DNA甲基化与HBV |
2.2 Cp G岛与HBV基因型 |
2.3 DNMTs与 HBV |
2.4 甲基化相关蛋白与CHB |
3 DNA甲基化在中医证候的应用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DNA甲基化及HBV相关蛋白的研究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材料 |
2 方法 |
2.1 常规检测方法 |
2.2 ELISA检测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收集结果 |
3.2 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测结果 |
3.3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3.4 HBV定性定量检测结果 |
3.5 DNA甲基化及HBV相关蛋白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中医证候与DNMT1间关系的探讨 |
4.2 中医证候与MeCP2间关系的探讨 |
4.3 中医证候与P53间关系的探讨 |
4.4 中医证候与E-cad间关系的探讨 |
4.5 中医证候与P16间关系的探讨 |
5 小结 |
实验二 慢性乙型肝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研究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采集 |
2 方法 |
2.1 Infinium Human Methylation850K甲基化芯片简介 |
2.2 DNA抽提 |
2.3 DNA样本质检 |
2.4 DNA甲基化芯片实验流程 |
2.5 DNA甲基化芯片数据分析流程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DNA样本质检结果 |
3.2 实验质控结果 |
3.3 样本beta值密度曲线 |
3.4 数据归一化 |
3.5 差异甲基化位点筛选结果 |
3.6 GO功能富集结果 |
3.7 KEGG pathway富集结果 |
3.8 差异甲基化区域结果 |
4 讨论 |
4.1 差异甲基化位点结果分析 |
4.2 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GO功能富集结果分析 |
4.3 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5 小结 |
实验三 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DNA甲基化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中医证候差异甲基化位点筛选结果 |
3.2 不同中医证候GO功能富集结果 |
3.3 不同中医证候KEGG pathway富集结果 |
3.4 不同证候差异甲基化区域分布结果 |
4 讨论 |
4.1 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是四川地区CHB常见的中医证候 |
4.2 中医证候与DNA甲基化在理论上有共通之处 |
4.3 不同中医证候差异甲基化表达分析 |
5 小结 |
实验四 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DNA甲基化与mi RNA联合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中医证候中4条相同miRNA靶基因预测结果 |
3.2 不同中医证候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筛选结果 |
3.3 miRNA预测靶基因与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联合分析 |
4 讨论 |
4.1 mi RNA与 DNA甲基化间存在相互调控关系 |
4.2 miR-122-5p与不同中医证侯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融合分析 |
4.3 miR-1228-3p与不同中医证侯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融合分析 |
4.4 miR-191-3p与不同中医证侯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融合分析 |
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干预DNA甲基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2015年中国医学遗传学研究领域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遗传病因研究 |
1.1 罕见疾病的致病基因研究 |
1.2 复杂疾病的易感基因研究 |
1.3 癌症体细胞突变研究 |
1.4 遗传学研究新技术 |
1.4.1 基因组编辑技术 |
1.4.2 基因组测序技术 |
1.4.3 其他新技术和新方法 |
2 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
2.1 DNA甲基化研究 |
2.2 lnc RNA研究 |
2.3 micro RNA研究 |
2.3.1 mi RNA的生物学功能 |
2.3.2 mi RNA与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 |
2.3.3 mi RNA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
2.4 竞争性内源RNA(ce RNA)研究 |
2.5 m RNA可变剪接研究 |
3 分子进化研究 |
(8)miR-494-3p靶向HTRA1调节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HTRA1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标本来源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制备石蜡切片 |
2.3.2 免疫组化 |
2.3.3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2.3.4 Real time PCR |
2.3.5 原代细培养 |
2.3.6 分组 |
2.3.7 PAI-1 启动子介导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TGF-β1 活性 |
2.3.8 shRNA设计和细胞转染 |
2.3.9 细胞增殖检测 |
2.3.10 细胞衰老试验 |
2.3.11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HTRA1和TGF-β1 在瘢痕疙瘩和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检测 |
3.2 瘢痕疙瘩中Smad信号通路活化水平检测 |
3.3 活性TGF-β1 的鉴定 |
3.4 HTRA1 正向调节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latent TGF-β1 的活化 |
3.5 干扰HTRA1或TGF-β1 表达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
3.6 干扰HTRA1或TGF-β1 表达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衰老的影响 |
3.7 HTRA1 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衰老不依赖于TGF-β1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miR-494-3p靶向HTRA1 并调节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功能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代细胞培养 |
2.2.2 细胞计数 |
2.2.3 质粒抽提 |
2.2.4 细胞活力检测 |
2.2.5 总RNA抽提 |
2.2.6 miRNA提取 |
2.2.7 Real-time PCR |
2.2.8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检测 |
2.2.9 细胞转染 |
2.2.10 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系统的筛选 |
2.2.11 细胞凋亡检测 |
2.2.12 蛋白质免疫印迹 |
2.2.13 细胞周期测定 |
2.2.14 细胞侵袭测定 |
2.2.1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miR-494-3p在正常皮肤组织和瘢痕组织中表达水平检测 |
3.2 miR-494-3p与 HTRA13’UTR特异性结合 |
3.3 miR-494-3p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 miR-494-3p对瘢痕疙瘩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
3.5 miR-494-3p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侵袭的影响 |
3.6 miR-494-3p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转录因子Forkhead box C1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FoxC1和β-catenin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及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情况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滑膜样本的基本临床资料 |
3.2 滑膜组织的病理表现 |
3.3 SFs形态及鉴定 |
3.4 滑膜组织中FoxC1和β-catenin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 |
3.5 FoxC1和β-catenin蛋白和基因在SFs中的表达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FoxC1调控RASFs增殖、迁移、侵袭及炎症因子分泌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LVFoxC1高效转染RASFs |
3.2 SiFoxC1高效转染RASFs |
3.3 FoxC1对RASFs增殖的影响 |
3.4 FoxC1对RASFs迁移的影响 |
3.5 FoxC1对RASFs侵袭的影响 |
3.6 FoxC1对RASFs炎症因子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FoxC1 通过调控β-catenin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RASFs增殖、迁移、侵袭及炎症因子分泌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FoxC1对RASFs中 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以及RA相关基因的影响 |
3.2 FoxC1 通过调控β-catenin引起RASFs中 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以及RA相关基因的变化 |
3.3 FoxC1 通过调控β-catenin引起RASFs的病理变化 |
3.4 FoxC1和β-catenin蛋白和基因在RASFs中存在相互作用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FoxC1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踝关节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FoxC1-specific siRNA能够在CIA大鼠中稳定表达 |
3.2 FoxC1-specific siRNA能够降低CIA大鼠关节肿胀和关节炎临床评分 |
3.3 FoxC1-specific siRNA能够降低CIA大鼠滑膜病理变化 |
3.4 FoxC1-specific siRNA能够降低CIA大鼠软骨破坏 |
3.5 FoxC1-specific siRNA能够降低CIA大鼠骨破坏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应用近端腓骨截骨术治疗骨关节炎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第一部分 应用近端腓骨截骨术治疗小鼠内侧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与机制探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模型中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筛选及表达验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LncRNA UHCI/Birc2/NFκB信号轴在人软骨细胞CHON-001炎症应答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LncRNAs在软骨和软骨相关疾病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遗传学家发现一个基因的异常引起关节炎(论文参考文献)
- [1]遗传因素影响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个体化药物反应差异的研究[D]. 张苑菁. 安徽医科大学, 2020
- [2]软骨细胞代谢影响骨关节炎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俞冬升. 浙江大学, 2017(08)
- [3]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研究[D]. 赵永生. 吉林大学, 2013(08)
- [4]医学情境下基因检测的伦理学探究[D]. 王赵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04)
- [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IL-1β、TNF-α、IFN-γ、IL-17、IL-4和IL-10基因甲基化状态研究[D]. 付丽红. 河北医科大学, 2008(01)
- [6]基于DNA甲基化对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研究[D]. 马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2015年中国医学遗传学研究领域若干重要进展[J]. 李元丰,韩玉波,曹鹏博,孟金凤,李海北,秦庚,张锋,靳光付,杨勇,邬玲仟,平杰,周钢桥. 遗传, 2016(05)
- [8]miR-494-3p靶向HTRA1调节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及机制研究[D]. 金石峰.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9]转录因子Forkhead box C1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分子机制研究[D]. 王俊.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 [10]应用近端腓骨截骨术治疗骨关节炎的生物学机制研究[D]. 王天瑞.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