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洋脊热液金属矿床及其分类(论文文献综述)
谈树成[1](2004)在《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个旧锡矿深部与外围成矿预测及矿山增储研究”(编号:2000YK-05)的科研选题,主要完成了个旧组地层和玄武岩剖面的实测研究;个旧组及区域地层、玄武岩与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分析及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学和组构学研究;岩(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等的系统研究工作,获得了如下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①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个旧矿区的非花岗岩成矿作用。研究表明,在个旧矿区,除了存在传统观点认为的燕山晚期花岗岩成矿作用外,至少还存在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成矿作用和印支中晚期海底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取得了该区成矿理论上的突破。 ②通过区域成矿地学背景和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本区的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性,提供物源的地质体主要有前寒武系的古老基底、寒武系、泥盆系、中三叠统个旧组的碳酸盐岩、碱性玄武岩和燕山晚期的花岗岩等。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为“多因复成”矿床。 ③首次将矿床学的前沿课题和研究热点-“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引入个旧矿区,提出了新的有关矿床成矿系列的认识,认为成矿系列的研究对象是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类型组合,这种成因联系至少包括成矿作用(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等)、时间(成矿时代,成矿阶段、赋矿地层等)、空间(构造地质背景,赋矿建造等)及成矿物质(主成矿元素,成矿物质组成及来源等)间的联系。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详尽地研究了个旧矿区的成矿大地构造演化、成矿作用、成矿时代、矿床地球化学成因类型、矿体形态产状、矿体产出位置和围岩特征、矿石组构及矿物组合、岩(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控矿规律及矿床成因模式。指出在个旧矿区进行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不仅可以取得矿床成因理论上的突破,而且对于指导矿山的找矿勘探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这一结论已得到了生产勘探实践的证实。 ④根据成矿地质作用、矿床成因、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类昆明理L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个旧锡一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摘要型,笔者将个旧锡多金属矿区的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为块状硫化物型铜锡锌矿、块状硫化物型铜金矿、块状硫化物型锡铅矿(层间氧化矿型)、层状硫化物型铅锌矿、含锡白云岩锡铅锌矿、电气石细脉带型锡钨秘矿、云英岩型锡钨矿(含锡花岗岩)、断裂带硫化物型(氧化矿型)锡铅锌银矿、矽卡岩硫化物型锡铜铅锌矿、残坡积型砂矿、洪冲积型砂矿、溶洞堆积型砂矿等12种矿床类型,完善了原有的矿床分类方案。 ⑤在个旧矿区厘定了4大.矿床成矿系列。在时间上由早到晚大致是从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一沉积Sn一Cu一Zn(Au)矿床系列印支中晚期海底喷流一沉积Sn一Cu一Pb一Zn矿床系列一燕山晚期花岗岩叠加改造Sn一Cu一w一Be一Bi一Pb一Zn一Ag矿床系列一喜山期陆相表生沉积砂矿矿床系列演化。考虑4大成矿系列的典型代表性,划分出竹叶山式、芦塘坝式、大斗山式和砂矿式等4大矿床式。 ⑥在空间上建立了“三楼一梯”的层楼结构成矿模式。按产出标高从下往上大致依次可划分为“下层楼(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一沉积助一cu一zn(Au)矿床系列)”、“中层楼(印支中晚期海底喷流一沉积sn一Cu一Pb一Zn矿床系列)”和“一梯(燕山晚期花岗岩叠加改造sn一Cu一W一B。一Bi·Pb一zn一Ag矿床系列)”的空间结构,最上层楼是表生砂矿系列。即空间上总体构成“三楼一梯”的成矿模式。 ⑦全面揭示了各大成矿系列的矿床类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并对典型矿床进行了解剖,为各大成矿系列的建立提供了实证研究。 ⑧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指导找矿预测。总结出了5大成矿预测准则,指出了找矿远景区,为矿山的找矿勘探指明了方向。结合科研项目研究,部分远景区己经过了云南锡业集团公司的生产工程验证,获得新增工业储量(C级以上)锡、铜金属量约12余万T,其中,锡金属量69367T,平均品位2.06%,铜金属量56321T,平均品位2.15%,两项金属合计125688T,潜在价值36.19亿元人民币。
周红智[2](2019)在《青海省鄂拉山地区印支期岩浆演化及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文中提出青海鄂拉山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的最东端,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相邻,北与南祁连山造山带接邻,是秦祁昆三大造山带的结合部,区内广泛出露的印支期岩浆岩严格受北北西向的大型走滑断裂(哇洪山—温泉断裂)控制。本次研究以收集资料、野外地质研究为基础,利用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手段剖析鄂拉山成矿带什多龙—赛什塘地区印支期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和铜多金属矿成矿的关系,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结合物化探信息开展潜力评价工作。鄂拉山地区岩浆岩分布具有北多南少的特征,大河坝以北地区最为发育,什多龙—鄂拉山口地区次之,铜峪沟—赛什塘地区最弱。鄂拉山口以北地区隶属东昆仑单元,岩体多呈北北西向展布,以南为苦海—赛什塘蛇绿混杂岩地区,则多为零星出露的单一岩体。岩性以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为主,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次之;火山岩大面积出露,以中酸性鄂拉山组陆相火山岩为主。通过锆石U-Pb定年确定了一批侵入岩和火山岩年龄(246 Ma216 Ma),搜集了鄂拉山地区其他学者工作成果后统计发现该地区印支期岩浆作用时代跨度较大(252215 Ma),年龄跨度约37 Ma,其中峰期年龄集中243 Ma和224 Ma,中三叠世至晚三叠世早期(230 Ma)岩浆活动相对减弱,空间上侵入岩具有“北老南新”的特点,火山岩则为“北新南老”。什多龙花岗闪长岩(242.6±1.9 Ma)为准铝质中—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是由中元古代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同时有地幔成分的混入,显示岛弧岩浆的特征。鄂拉山口火山岩(246242 Ma)以安山质和流纹质陆相火山碎屑岩为主,属于准铝-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主要形成于火山弧-碰撞环境之中,在局部伸展构造的背景下,由下地壳镁铁质岩石发生减压熔融形成。索拉沟钾长花岗岩(233.0±1.2 Ma)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高分异I型花岗岩,是后碰撞伸展环境中软流圈物质上涌诱发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虎达复式岩体(229224Ma)由闪长岩和含暗色包体的石英闪长岩组成,包体为压力卸载淬火后形成的同源堆晶体;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是由东昆仑造山带新生下地壳熔融形成的,后经过结晶分异形成的不同岩性。薄荷沁花岗闪长岩(219 Ma)是具有高La/Yb和Sr/Y比值的埃达克质岩。虎达、薄荷沁地区岩体与下地壳拆沉作用密切相关。鄂拉山地区在印支期经历了阿尼玛卿洋北向俯冲—碰撞转换阶段(243237 Ma)、同碰撞(237230 Ma),后碰撞伸展(230215 Ma)三个阶段,与中央造山系印支期构造演化相一致。区内印支早期(243Ma左右)岩浆岩的形成与俯冲—碰撞的转换阶段的背景有关(如什多龙岩体、鄂拉山组火山岩),而印支晚期(224Ma左右)花岗岩(虎达岩体为代表)形成于中央造山带在地壳加厚作用后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鄂拉山地区主要矿床(点)有什多龙铅锌矿、索拉沟铜铅锌多金属矿、鄂拉山口铜多金属矿、赛什塘铜矿床、铜峪沟铜矿床、日龙沟锡多金属矿床等。矿床类型可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为浅成的岩浆热液型铜铅锌矿如什多龙、赛什塘、鄂拉山口矿区,其深部可存在斑岩型矿化,另一类是产于砂岩、粉砂岩、变砂岩、层矽卡岩的沉积—变质改造铜多金属矿(索拉沟、铜峪沟矿区)。鄂拉山口铜多金属矿闪锌矿Rb-Sr时线年龄为246.6±2.6 Ma,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39.9±4.9 Ma,均值年龄一致240.5±3.3 Ma,两种方法取得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与含矿流纹斑岩年龄近(243.3±1.7 Ma)一致;铜峪沟矿区辉钼矿Re-Os年龄为213.5±2.7 Ma。结合相邻矿区的成矿年龄统计发现,鄂拉山地区在印支早晚两期(238 Ma、225 Ma)发生了大规模的热液多金属成矿事件可与祁漫塔格、东昆仑东段地区对比。印支期的岩浆活动为区内成矿提供重要的物源、热源和动力,与成矿直接相关主要为一批浅成岩或次火山岩如流纹斑岩、花岗斑岩、石英闪长玢岩等,形成了一系列的浅成的岩浆热液铜多金属矿床,深部存在有斑岩型矿化。在岩浆活动间歇期和后碰撞伸展阶段形成沉积—变质改造铜多金属矿。鄂拉山成矿带的成矿流体中C来源应该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低温蚀变作用对于铅锌等成矿有重要贡献。H-O同位素显示成矿早期以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铜峪沟矿区有变质水的加入。硫同位素组成较为复杂,鄂拉山口以北的矿区的硫主要以岩浆硫为主,以南的铜峪沟—赛什塘矿田东部以岩浆硫来源为主,西边则以沉积硫为主,混有少量的变质硫。Pb同位素指示矿床形成与造山环境关系密切,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的上地壳和地幔混合的俯冲Pb(与岩浆作用有关)。辉钼矿Re含量显示印支期早期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源,晚期则以壳源为主。综合分析十一幅1:5万物化探数据后,共推断北西向、北东向两组网格状断裂构造,共计13条;推断高磁性体24个,多数为地表或深部隐伏岩体。圈定化探综合异常35处,三条异常带NW-NNW向呈串珠状排列的。主成矿元素在北东东向具有明显分带规律,自南西向北东具有Cu多金属向Au多金属交替变化的规律。结合上述成果和野外实际工作圈定了加木格尔南等四处找矿远景区。
赵拓飞[3](2021)在《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海省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位于青海与新疆交界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柴达木地块南缘,东昆仑造山带西段。研究区经历了始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的形成,中-新元古代板块汇聚、前原特提斯洋盆演化和玄武岩高原的拼贴,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原特提斯洋构造域和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古特提斯洋构造域的演化,印支晚期-燕山早期陆内造山作用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区域的隆升作用。同时漫长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导致区内发育多期多类型矿产资源,但近几年受客观条件所限,一些科学问题制约着找矿突破,如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基础地质信息模糊,区内构造演化存在争议,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区内各类岩体和典型矿床进行研究,完善基础地质信息,探讨成矿动力学模式,总结成矿规律,从而进一步总结区域成矿理论,辅助区内矿产勘探工作。通过对研究区内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认为:厘定阿克楚克赛地区“古元古界金水口群片麻岩”实为新元古代早期(~946Ma)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具同碰撞S型花岗岩特征。对比发现区域上该时期岩浆活动广泛发育,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新元古代发育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其可能响应全球性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厘定阿克楚克赛高Mg闪长岩成岩时代为加里东晚期(~426Ma),岩石具赞岐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加里东晚期受原特提斯洋演化的影响,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拼贴至北部柴达木地块南缘之上,深部洋壳板片继续俯冲发生断离,软流圈沿板片断离形成的板片窗上涌至地壳浅部形成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上涌过程中与富Mg的断离板片熔融,形成本区高Mg闪长岩类。卡尔却卡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早期(~242Ma)。岩石为新生玄武质地壳和古老的硅铝质地壳物质混合形成,与俯冲带岩浆岩特征一致。表明印支早期与古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侵入活动强烈。阿克楚克赛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印支晚期(~221Ma)。岩石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形成于强烈伸展的构造背景下。东昆仑地区古特提斯洋在海西晚期向北俯冲,中三叠世洋盆闭合,形成与俯冲有关的壳源岩浆。晚三叠世东昆仑地区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岩石圈拆沉减薄导致大规模伸展作用发生,幔源岩浆上涌,直接侵位形成基性-超基性岩石。上侵过程中或与地壳物质混合形成壳幔混源岩浆,或加热地壳形成壳源岩浆。印支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期。对研究区内四个典型矿床(点)进行研究,阿克楚克赛地区原被划分为泥盆纪闪长岩岩体实为辉石岩和辉长岩经自变质作用形成的杂岩体,形成时代包括加里东晚期和印支晚期。厘定含矿辉石岩锆石U-Pb年龄为416±3Ma,变质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24±3Ma。矿床类型为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俯冲组分的加入,同时侵位过程中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大理岩地层为幔源岩浆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外源硫,Ca2+、Mg2+等离子的加入导致岩浆结晶温度降低,使岩浆中硫化物发生过饱和,从岩浆中熔离成矿。区内新发现一期晚三叠世(~220Ma)辉长岩岩体,岩体形成于造山后岩石圈拆沉减薄,幔源物质底侵的构造背景下。岩浆源区为富集岩石圈地幔,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差,岩相单一,硫化物熔离程度低,蚀变和矿化弱。综上,青海东昆仑西段加里东晚期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巨大,印支晚期找矿潜力一般。通过野外调研,在阿克楚克赛地区新发现一处铅、锌矿化点。早三叠世花岗斑岩(~244Ma)发生强蚀变,钻孔浅部可见青磐岩化带,西侧钻孔深部出现泥化带,并发育浸染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铅、锌品位低且连续性好,符合斑岩型矿床的面型蚀变和分带特征。限于矿化点发现时间晚,工作程度低,目前研究仍处于蚀变带外围。但该矿化点热液蚀变强烈,蚀变带规模大,剥蚀程度小,深部有进一步勘查的潜力。该矿化点的发现表明昆中带在总体抬升大的背景下其北部存在差异性的下降,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潜力。卡尔却卡A区分南北两矿段,南矿段成矿与硅化关系密切,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发育团块状构造,铜矿石品位高且变化大。厘定含矿石英脉Ar-Ar等时线年龄为241±2Ma,代表成矿年龄。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特点,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存在大气水参与。流体包裹体发育富液相、含子矿物三相和含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93℃~360℃,含矿物质主要以液相形式迁移,成矿早阶段流体发生了不混溶,流体不混溶和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导因素。综合研究认为卡尔却卡A区南矿段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脉型铜矿床,而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北矿段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体内,矿化厚度小,平面延长远大于垂向延伸,角砾无磨圆且未发生较大位移,隐爆作用仅发生于岩体表壳,与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矿床不同,本文将其定为产于岩体顶部的隐爆角砾岩壳矿床。S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流体富CO2和N2,说明可能有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断裂构造不发育并且未形成热液向上运移通道导致岩浆难以达到二次沸腾的条件发生持续隐爆作用。因此矿床主要为岩体顶部和裂隙中汇聚的有限气水热液发生小规模隐爆作用形成,虽能构成矿化但不具备形成大矿的潜力。卡尔却卡B区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围岩为滩间山群大理岩,矿床形成于花岗闪长岩与地层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内。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年龄(~242Ma)与辉钼矿矿石Re-Os同位素年龄(~242Ma)一致,代表成矿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主要形成富液相和纯气相包裹体,表现为高温(253℃~390℃)中低盐度(4.0~16.1%Na Cl eq.)特征,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体以岩浆水为主,大气水混入对成矿的影响有限。因此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S-Pb同位素和Re含量显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综合研究认为,花岗闪长岩侵入滩间山群地层中发生接触交代作用产生矽卡岩,岩体演化形成的含矿热液以及不断萃取地层中有用组分共同组成成矿流体,受大气降水或其他浅部地体水的混合冷却,矿质进一步在构造薄弱部位沉淀和富集,形成本区具有规模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青海东昆仑西段主要有三期成矿:加里东晚期、印支早期和印支晚期。加里东晚期主要形成与板片断离有关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幔源岩浆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印支早期受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影响,主要形成与俯冲背景有关的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铜钼矿床,铜主要来源于幔源岩浆;印支晚期进入后碰撞伸展环境,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从基性到酸性岩石均发育,主要形成与伸展背景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床。青海东昆仑地区整体西段抬升剥蚀大于东段,而西段以昆中带剥蚀程度最大,以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为界,昆中带内北部抬升剥蚀弱于南部,南部浅成矿床几乎剥蚀殆尽,找矿方向以岩浆矿床和中深成高温热液脉型矿床为主。北部抬升及剥蚀较弱,印支期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和保存条件良好,但该时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有限,应主攻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赵财胜[4](2004)在《青海东昆仑造山带金、银成矿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东昆仑造山带隶属于柴达木陆块南缘,中国大陆中央造山带西段。东昆仑造山带经历了复杂的地球动力学演化,为典型的边缘造山过程。其演化过程大致可分为前加里东准地台和玄武岩高原的形成、加里东俯冲一弧后裂陷一玄武岩高原增生、海西.印支早期安第斯型造山活动及岩石圈拆沉及印支晚期一喜山期板内演化四个演化阶段。东昆仑造山带由北向南依次可划分为东昆北加里东弧后裂陷带、东昆中基底隆起和花岗岩带、东昆南复合拼贴带,再往南为巴颜喀拉印支褶皱带。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矿床成因及找矿预测等几方面,对不同成矿带内的典型金、银矿床进行详细剖析,比较其异同,总结金、银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并进行成矿潜力评价。分别选取印支巴颜喀拉造山带的大场金锑矿床、昆中基底隆起和花岗岩带的五龙沟金矿床、鄂拉山成矿带的索拉沟银矿床及昆北弧后裂陷带肯德可克钴铋金矿床进行详细剖析。研究认为,大场金锑矿床和五龙沟金矿床同为造山型金矿床。大场金锑矿床存在金、锑两期矿化,金矿化属造山型金矿的中成矿化,锑矿化为造山型金矿的浅成矿化。五龙沟金矿床为造山型的浅成金矿床。通过与穆龙套型金矿床对比研究,认为除成矿深度较浅、成矿时代晚之外,大场金锑矿床与穆龙套型金矿床类似,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索拉沟银矿床为层控型浅成热液银矿床,且存在热水沉积Cu、Pb、Zn成矿作用和浅成热液Ag成矿作用两期成矿作用。前者形成含Ag的Cu、Pb、Zn矿体,后者形成了浅成热液Ag矿体;肯德可克钴铋金矿床为叠生型矿床,早期的热水沉积形成硅质岩含矿建造,后期岩浆热液在两种沉积岩接触带附近发生双交代形成矽卡岩化成矿作用,此后还相继叠加了中温热液矿化和低温热液萤石矿化。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印支期是东昆仑金银矿床的主要成矿期。印支晚期,东昆仑发生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岩石圈拆沉和幔源岩浆底侵,大量的幔源物质参与到区内的构造.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中。印支期以来,东昆仑地区的抬升剥蚀相对较小,有利于金(银)矿床的保存,从而印支期形成的金(银)矿床最具找矿潜力。
E.Bonatti,程名华[5](1986)在《洋脊热液金属矿床及其分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引言自从Skornyakova(1964),Arrhenius和Bonatti(1965),Bonatti和Joensun(1966)以及Bostrom和Peterson(1966)早先提出关于沿洋中脊由于热液活动而形成金属富集这一见解以来,又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其中最令人嘱目的进展,当然是对加拉帕戈斯裂谷的热泉及其有关的金属富集(Corliss等,1979)以及在北纬21°东太平洋洋隆的热火山口和伴生的金属硫化物沉积(Francheteau等,1979)所进行的直接观察和取样。现在看来,海底下面的热液循环,沿增生板块边缘最为活跃,可产生不同类型的金属矿床。矿床类型的不同取决于循环溶液在海底以下所达到的深度、对流时周围岩石的类型、循环水的温度以及其他多种因素。本文试图根据上述因素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大洋热液矿床进行简要的评述和分类。
吴健民,黄永平,刘肇昌[6](1998)在《扬子地台西缘海相火山岩建造及其控矿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扬子地台西缘海相火山岩主要分布在海域裂陷构造、碰撞诱发的裂谷盆地-撞击槽及晋宁-澄江期增生的各类地体中,并以中元古代、二叠-三叠纪最为发育。划分了均一玄武岩组合、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玄武岩-流纹岩双峰组合、玄武岩-英安岩-流纹岩-粗面岩组合、细碧角斑岩组合等5种火山岩构造-岩石组合类型。提出以地幔动力部分熔融为主的裂陷-拗拉槽型细碧角斑岩组合和以结晶分异为主岛弧、洋岛、洋脊及部分弧后裂谷型细碧角斑岩组合以及岛弧裂谷(拗拉槽)玄武岩-流纹岩双峰组合是最主要的控制铜多金属矿的构造-火山岩石组合类型。研究表明,碱-偏碱性分异良好的富钠细碧角斑岩系内中酸性火山岩发育的喷发中心相—近火口相、火山喷发旋回末期或喷发间隙期的有利岩石组合是形成中—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条件。
王燕子[7](2014)在《云南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提出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地处云南省蒙自县老寨乡白牛厂村,是一个以银、铅、锌、锡、铜金属为主的超大型矿床,为滇东南锡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该矿床北西部相邻的是著名的个旧锡多金属矿床,东南部为都龙锡多金属矿床,三者共同构成滇东南锡-锌-铜-银-铅-钨多金属成矿带。本文在系统收集白牛厂矿床现有研究成果及勘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资料分析、样品测试等环节的工作,重点对矿床中的矿石进行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学特征等方面研究,通过研究划分了矿床的成矿期次,全面分析并讨论了矿石及矿石矿物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同时以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流体具有指示意义为视角,开展了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流体性质、演化特征及其矿床成因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综合基础地质资料,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和矿石的手标本及镜下鉴定工作,在矿床基本特征方面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升,同时查明了矿床的成矿期次。(2)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矿段矿石、不同构造矿石、岩体、近矿围岩、地层及基底的稀土配分模式、参数特征及其矿石中据指示意义的特征元素比值(如Y/Ho),查明了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具多源特征,成矿流体既有喷流沉积期的热水溶液,又有岩浆热液的加入,还有成矿流体在水-岩反应中从围岩中淋滤出的成矿流体。(3)通过分析矿石稀土元素的参数Eu的特征,由于Eu正异常的出现,低的∑REE以及和矿石的V/(V+Ni)和V/Cr值,说明了其中成矿环境表现为贫氧且为还原性。(4)在成矿流体演化方面,利用矿石矿物闪锌矿(Fe、Mn、In、Ga/In、Zn/Fe、 Zn/Cd等)、方铅矿(Ag、Sb、Bi)、磁黄铁矿(Co/Ni、Fe及Fe:S)、黄铁矿(Co、Ni、Co/Ni、Se、Te、S、S/Se)及锡石(In)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现,矿床的形成是喷流沉积特征与岩浆热液共同作用的特征,在岩体附近,主要是岩体的岩浆热液起主要作用,远离岩体,是喷流沉积起主要作用,而且,随着离岩体越远,其成矿流体在成矿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出逐渐变化的特点。(5)从矿床成因及成矿过程上看,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中寒武世海底喷溢沉积成矿作用和燕山期酸性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而闪锌矿中Ga/In、Zn/Cd的值、磁黄铁矿大量为单斜磁黄铁矿以及锡石中In的含量等特征都一致的指向矿床的形成主要为中温条件。所以我们可以得知白牛厂矿床是具多源、多期次的演化特点,而且是喷流沉积提供了物质基础,后期岩浆活动叠加改造富集,元素的富集与中温岩浆热液活动更为密切,以上分析可知白牛厂矿床属于中温的多因-喷流层控型矿床,具多源、多期次的演化特点,属于我国多因-喷流层控型矿床。
刘锋[8](2009)在《新疆阿尔泰阿巴宫——蒙库一带铁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尔泰金属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成矿省。其中铁矿床主要产在阿尔泰南缘阿巴宫-蒙库一带的克兰和麦兹火山沉积盆地中。尽管前人对该区域的金属矿床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大多集中于铜、铅、锌及稀有金属等矿产的研究,针对铁矿床的专项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对以蒙库铁矿为代表的一些主要铁矿床的成矿作用及成因类型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野外地质调查为根本,对典型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详细观察,同时对赋矿地层、花岗岩、典型矿床、蚀变围岩等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和微量稀土等进行系统研究,探讨了铁矿形成的构造环境、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成矿时代等关键科学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区铁矿的成矿作用及其规律性,初步建立了区域铁矿床的成矿模型。阿巴宫-蒙库一带铁矿床主要赋存在康布铁堡组中酸性变质火山沉积岩组中,与岩浆活动有关;阿巴宫铁矿属于岩浆分异的晚期矿浆贯入充填型铁矿,蒙库、萨尔布拉克和加尔巴斯套铁矿床是与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铁矿;铁矿空间产出位置受深大断裂附近的北西向次级断裂破碎带控制;矿物组合较为简单,围岩蚀变以矽卡岩化为主。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研究表明,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岩、与主要铁矿床有关的花岗岩具有同源、同构造环境特征,是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岩浆演化的不同相。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组合原岩为一套石英角斑质岩-角斑岩-细碧岩的火山岩建造,形成于413Ma左右,是陆缘弧环境中板块俯冲作用下洋壳熔融、同化陆壳物质,并经结晶分异演化,最终形成的一套基性-中性-酸性的钙碱性火山岩组合。与铁矿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多在410~400Ma形成,也是陆缘弧环境中板块俯冲作用下洋壳熔融、分异的产物。少数与铁矿有关的花岗岩形成于早二叠世(287Ma),为后造山伸展环境下岩浆侵入产物。研究了各典型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阿巴宫铁矿磁铁矿氧同位素特征反映了成矿流体中水来源于原始岩浆水,暗示该铁矿的岩浆成因;与磁铁矿共生的磷灰石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与Kiruna型铁矿以及宁芜玢岩铁矿中磷灰石特征非常相似,表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成因机理,反映出阿巴宫铁矿为岩浆分异的晚期矿浆贯入式成因;其硫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源自幔源的玄武质岩浆。蒙库铁矿床矿石和地层中黄铁矿硫同位素显示双峰特征,表明硫一部分来自地层,一部分来自花岗质岩石,反映该铁矿是酸性侵入岩与火山岩地层共同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型铁矿。康布铁堡组火山岩、蒙库岩体以及与萨尔布拉克矽卡岩型铁矿有直接成因关系的萨尔布拉克花岗岩体都具有幔源特征,说明成矿物质来源于俯冲掉的洋壳。综合本区典型铁矿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康布铁堡组火山岩和有关花岗岩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较为复杂,有的以岩浆水为主混有大气降水,也有大气降水占主导,部分受到变质流体的影响。磁铁矿的形成主要发生在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矽卡岩晚期阶段。年代学研究表明,蒙库铁矿的形成限定在400Ma左右,阿巴宫铁矿略晚于413Ma,萨尔布拉克铁矿形成于410Ma左右,加尔巴斯套铁矿形成于287Ma。由此可见,阿巴宫-蒙库一带铁矿主要形成于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少数形成于早二叠世时期。基于上述研究,建立本区铁成矿模式如下:早古生代开始的古亚洲洋板块向北俯冲到西伯利亚大陆板块的构造运动是阿尔泰南缘一带成矿作用发生的源驱动力。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期间沿大陆边缘局部撕裂形成一系列拉张断陷盆地,同时引发的火山喷发作用和岩浆侵入作用是成矿作用发生的直接诱因。岩浆分异或不混溶作用形成的晚期含矿岩浆可以形成矿浆贯入型铁矿,更多的是侵入岩浆与地层发生交代反应形成的矽卡岩型铁矿。岩浆侵入作用是铁富集成矿床的主要控制因素。
张涛[9](2015)在《青海岗察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系列》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从岩石学、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入手,选择该区岗察花岗岩体以及与花岗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成因及其构造环境,分析花岗岩成矿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1.将岗察花岗岩体岩石分为辉长闪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类成因类型为I-S过渡型,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Sr、P、Ti具有明显负异常。提出其属同源岩浆演化的杂岩体,具有后碰撞花岗岩特征,是在大陆碰撞地壳加厚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地球动力学的背景下,岩浆底侵-混合作用形成,为中央造山带印支期构造-岩浆事件的产物。2.SHRIMP锆石U-Pb测年获得双朋西花岗闪长岩年龄为242±3Ma、江里沟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年龄为215Ma±3Ma、谢坑辉长闪长岩的年龄为238±3Ma,认为花岗岩类分为242Ma、232Ma、215Ma三个侵入阶段,是同源、不同阶段岩浆脉动形成的,构成岗察杂岩体系列,是西秦岭印支期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3.系统开展了江里沟、谢坑和双朋西矿床的矿床地质研究。三个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等密度、中高盐度流体。岗察岩体与周边矿床成矿关系密切,岩体形成时间与成矿时间一致,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形成统一的成岩成矿地质事件。矿床成矿时限为243.8214Ma,与区域西秦岭-东昆仑三叠纪构造岩浆作用和成矿时代一致。同位素研究表明岗察岩体周边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的岩浆。对江里沟铜钨钼矿床成因提出了新认识,认为其为还原性斑岩型矿床,并认为Cu-Mo元素不会形成大的规模,W元素应该具有进一步的找矿潜力。4.岗察区域矿床划分为1个成矿系列,4个矿床亚系列,4个矿床式—江里沟式、双朋西式、德合隆洼式、谢坑式,建立了岗察地区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浅成斑岩型铜、钼、金成矿模式。5.提出了“高渗透带、花岗岩岩体顶上带、地物化异常带”是成矿的有利地带,划分4个成矿远景区,是今后找矿的重点地带,寻找中小型铜金矿床应是今后工作的方向,对该区地质勘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建国[10](2007)在《澜沧老厂铅锌多金属矿床综合成矿信息与定位定量预测》文中指出本博士论文“澜沧老厂铅锌多金属矿床综合成矿信息与靶区定量预测“是结合本人所负责的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立体定位预测与增储研究》(编号:2003ADBEA34A025)科研项目而选题。云南澜沧铅矿经数十年来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导致目前资源逐渐萎缩,地表高品位炉碴和砂泥铅生产殆尽而转入深部开采,矿山保有地质储量不足,后备资源基地眉目不清,资源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矿山企业发展,甚至威胁企业生存的根本问题。矿山虽经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研究深度不够,严重地影响地质找探矿研究。矿产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增长与矿产资源寻找难度大、成功率低、成本高的矛盾日趋突出,仅仅依靠常规地质方法和手段是难以解决当前的资源危机,当务之急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和新的地质理论,实施多学科、多兵种联合攻关,以期扩大资源储量,维持矿山正常生产,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的研究旨于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评价澜沧铅锌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其成矿规律,对成矿区带找矿前景进行评估;应用现代数字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矿床遥感、古构造岩相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数学地质等多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借助二次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空间信息为一体,研究各变量变化性和规律,建立定量预测模型(模式),进行立体定位预测和靶区优选,实施工程验证,其方法和理论推动区带资源的寻找、评价和理论创新。通过上述研究主要获取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成矿大地构造环境:从火山岩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的角度对澜沧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进行分析与判别,认为澜沧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区火山岩主要为碱性玄武岩、粗面玄武岩,个别系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属玄武质—安山质类岩石;岩石TiO2含量较高,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向右倾斜、Nb与Zr等元素的含量普遍较高、Th高度富集,具大陆型特点;玄武岩类岩石Th/Hf-Ta/Hf大地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其主要为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2.火成岩岩相与矿体的关系:火山岩的岩相可分为爆发相、喷溢相、喷发沉积相和侵出相共四类,其中喷发沉积相与矿体的关系最为密切。例如,C18中喷发沉积相与矿体的产出具有直接关系,矿体一般产在具有一定厚度(通常5m以上喷发沉积相)和断裂构造通过的凝灰岩中;C17中矿体与喷发沉积相关系密切,主要产于喷发沉积相的顶层,多与灰黑色、黑色凝灰岩或有断裂通过的灰白色安山凝灰岩有关;C15+6中矿体基本,与喷发沉积相的灰黑色凝灰岩、灰白或灰黑色安山凝灰岩有关。3.矿床地球化学:矿石铅和岩石(碳酸盐岩、火山岩、花岗斑岩)铅的同位素组成平均值近似,铅来源具内在联系。从铅构造模式图中看出矿石铅来源比较复杂,为壳幔混合铅。火山岩和碳酸盐岩岩石铅与部分矿石铅可能来自围岩(矿源层);花岗斑岩岩石铅源于上地壳,可能与矿床有一定的成因联系。硫同位素组成在零附近,具陨石硫特征,推测硫主要来源自玄武岩浆。矿床的方解石中δ13CPDD值介于(-7.2—+2.8)ω‰,平均值为-2.06ω‰;δ180值为(-0.18—+10.5)ω‰,平均值为+5.72ω‰。与碳酸岩方解石的δ13C值(+5—8)ω‰,δ180值(+6—+8.5)ω‰比较,差异明显,推断矿体中方解石的碳是岩浆碳与地层(碳酸岩盐、火山岩)碳或岩浆与地层及海水碳的混合碳。石英流体包裹体的δD值为(-69.86—-93)ω‰,平均值为-86.8ω‰;δ18OH2O值为(—1.53—+9.21)ω‰,平均值为+3.62ω‰。与岩浆水的δD值(—50——80)ω‰和δ18O值(+6—+9)ω‰比较有明显差异,推测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海水或大气降水的混合水。4.地球物理信息:采用瞬变电磁法(TEM)、激发极化法(IP)和高精度磁法等有效的物理探矿方法获得了5个TEM低阻异常带、2个激电异常、2个磁法异常。综合全区激电、电阻率测深的反演计算结果,并结合地表出露和钻孔揭露情况,获得到了澜沧老厂铅矿区C1地层界面等高线图。通过系统的地球物理勘查,获取了有用的地球物理找矿信息。5.元素地球化学: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理论对岩矿样品分析结果计算分析认为:主要成矿元素组合(铜、铅、锌、砷、锑、锡、银、金)高值异常区集中在断裂交汇部位,沿火山口机构边缘断续分布,成矿时处于偏高温火山环境,北象山北部高值异常区(7-12号勘探线)、南象山西南部高值异常区(147-149勘探线)为找矿有利部位;方差极大正交旋转矩阵表中:F1因子轴中可将Cu-Pb-Zn-As-Sb-Hg-Ag-Au等元素可视为块状黄铁矿型热水沉积成矿期;F2因子轴中可将Cu-Pb-Zn-As-Sb-Hg-Be-Sn-Mo-Y-Cr-Se-Yb-V-Nb-Ni-Ga等元素视为深部隐伏基性岩和酸性岩类的侵入对原热水沉积成矿矿床的改造作用。该区成矿作用主要为沉积、改造叠加两期成矿作用。6.遥感技术:对区域1/20万LandsatTM7个波段卫片、矿区1/2000快鸟数据进行了遥感信息解译;定性解释了线环形构造,并对线性构造进行等密度、平均方位、优益度、条数等定量化分析,定量解译了遥感地质综合数值化信息;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对研究区的遥感、物探、地球化学数据进行PCA融合处理,建立矿床遥感综合信息模型,进行了遥感成矿信息预测。研究表明:矿化信息与线性构造关系密切,矿区内大部分已知矿化点位于线环构造交汇交切部位。7.定量预测:根据多源地学信息数据库划分提取的各找矿标志及控矿要素10个(NW向断裂、有利赋矿层位、线性构造等),运用网格化单元(0.1Km×0.1Km),建立“找矿信息量模型”,计算出单变量(12个)信息量值、复合变量信息量值(2个)、综合信息量值和找矿信息量值,厘定找矿信息量值临界值(2.5),以此圈定4个成矿有利靶区,并对部分靶区进行验证。
二、洋脊热液金属矿床及其分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洋脊热液金属矿床及其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1)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 结合科研项目选题 |
1.2 经济社会意义 |
1.3 科学意义 |
2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综述 |
3 喷流-沉积成矿研究综述 |
3.1 现代喷流成矿作用 |
3.2 喷流沉积成矿理论的形成 |
3.3 喷流沉积成矿的研究意义 |
3.4 喷流沉积成矿的研究现状 |
3.5 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4 研究工作简况 |
5 主要认识和结论 |
第二章 成矿系列理论及其研究现状评述 |
1 成矿系列理论的由来及其研究现状、意义 |
2 成矿系列研究的基本内容 |
2.1 成矿系列的基本特征 |
2.2 成矿系列的分类与命名 |
2.3 成矿系列的内部结构 |
2.4 成矿系列间的相互关系 |
2.5 成矿系列与构造环境 |
3 成矿系列的研究方法 |
3.1 成矿系列的研究思路 |
3.2 成矿系列的研究方法 |
4 成矿系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4.1 存在的问题 |
4.2 发展方向 |
第三章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 |
1 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 |
2 区域地层 |
3 区域构造 |
3.1 北西向构造 |
3.2 北东向构造 |
3.3 东西向构造 |
3.4 南北向构造 |
4 区域岩浆岩 |
5 区域矿产 |
6 地壳演化与成矿 |
6.1 前震旦纪地壳演化与成矿 |
6.2 震旦纪-早古生代地壳演化与成矿 |
6.3 泥盆纪-三叠纪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 |
6.4 侏罗纪-第四纪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 |
7 区域地层锡(Sn)地球化学背景 |
第四章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矿区地质 |
1 矿区地层 |
1.1 地层地质 |
1.2 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2 矿区构造 |
2.1 褶皱 |
2.2 断裂 |
2.3 构造体系演化 |
3 矿区岩浆岩 |
3.1 岩浆岩的分布 |
3.2 玄武岩 |
3.3 花岗岩 |
3.4 成岩系列划分及其演化 |
4 矿产 |
第五章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1 矿床类型、矿床成矿系列的厘定 |
2 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Sn-Cu-Zn(Au)矿床系列 |
2.1 超基性-基性岩锡富集概述 |
2.2 矿体形态产出特征 |
2.3 矿石特征 |
2.4 围岩蚀变 |
2.5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2.6 基性火山沉积成矿特征及矿床成因 |
2.7 典型矿床(体)剖析 |
2.7.1 竹叶山式矿床13-2-3~#矿体 |
2.7.2 卡房矿田火山岩型矿床 |
2.7.3 老厂矿田湾子街矿段和马拉格矿田塘子凹矿段 |
3 印支中晚期海底喷流-沉积Sn-Cu-Pb-Zn矿床系列 |
3.1 矿体形态产出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3 围岩蚀变 |
3.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3.5 典型矿床(体)剖析 |
3.5.1 芦塘坝式矿床 |
3.5.2 湾子街矿段 |
4 燕山晚期花岗岩叠加改造sn-Cu-W-Be-Bi-Pb-Zn-Ag矿床系列 |
4.1 花岗岩叠加改造成矿特征 |
4.2 矿体形态产出特征 |
4.3 矿石特征 |
4.4 围岩蚀变 |
4.5 矿床地球化学 |
4.6 典型矿床实例 |
4.6.1 大斗山式矿床(细脉带型矿床) |
4.6.2 双竹式矿床 |
4.6.3 403~#矿体式矿床 |
4.6.4 龙树脚矿段Ⅱ-11-1矿体 |
5 喜山期陆相表生沉积砂矿矿床系列 |
5.1 矿床成因 |
5.2 矿床地质特征 |
5.3 典型矿床实例 |
5.3.1 残坡积型砂矿 |
5.3.2 溶洞堆积型砂矿 |
5.3.3 洪冲积型砂矿 |
6 成矿模式及成矿机理 |
第六章 成矿预测 |
1 成矿预测标志 |
1.1 沉积环境标志 |
1.2 构造标志 |
1.3 岩浆岩标志 |
1.4 地层岩性标志 |
1.5 综合信息异常标志 |
2 成矿远景区厘定 |
2.1 老厂矿田湾子街矿段及其东部地区 |
2.2 13-2凹陷带 |
2.3 塘子凹矿段## |
2.4 芦塘坝断裂带或其断裂带异向、同向剪切的交汇处 |
2.5 卡房矿田 |
2.6 高松矿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目录 |
(2)青海省鄂拉山地区印支期岩浆演化及铜多金属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秦祁昆结合部印支期造山过程及岩浆活动 |
1.2.2 鄂拉山地区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
1.2.3 成矿年代学研究进展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手段及方法 |
1.5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构造单元划分 |
2.2 区域地层 |
2.2.1 地层分区 |
2.2.2 元古宇 |
2.2.3 石炭—二叠系 |
2.2.4 三叠系 |
2.2.5 侏罗系 |
2.2.6 新—古近系 |
2.2.7 第四系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断裂构造 |
2.4.2 褶皱构造 |
2.4.3 火山机构 |
2.5 区域矿产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 |
3.1 研究区概况及岩体地质 |
3.1.1 什多龙—索拉沟地区 |
3.1.2 鄂拉山口地区 |
3.1.3 铜峪沟—赛什塘矿田 |
3.2 样品采集与锆石分析 |
3.2.1 锆石特征 |
3.2.2 同位素年代学分析结果 |
3.3 岩浆岩时空分布规律 |
3.3.1 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时间序列 |
3.3.2 侵入浆岩时空分布 |
3.3.3 火山岩时空分布 |
3.4 小结 |
第四章 矿床类型与典型矿床 |
4.1 什多龙钼铅锌矿 |
4.1.1 矿区地质 |
4.1.2 矿床地质 |
4.1.3 成矿温压条件 |
4.1.4 矿床类型 |
4.2 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 |
4.2.1 矿区地质 |
4.2.2 矿床地质 |
4.2.3 成矿温压条件 |
4.2.4 矿床类型 |
4.3 鄂拉山口铜银铅锌矿床 |
4.3.1 矿区地质 |
4.3.2 矿床地质 |
4.3.3 成矿期次 |
4.3.4 成矿温压条件 |
4.3.5 矿床类型 |
4.4 铜峪沟铜矿 |
4.4.1 矿区地质 |
4.4.2 矿床地质 |
4.4.3 矿床类型 |
4.5 赛什塘铜矿 |
4.5.1 矿区地质 |
4.5.2 矿床地质 |
4.5.3 成矿温压条件 |
4.5.4 矿床类型 |
4.6 尕科合含铜银砷矿床 |
4.6.1 矿区地质 |
4.6.2 矿床地质 |
4.6.3 成矿温压条件 |
4.6.4 矿床类型 |
第五章 印支期岩浆岩成因与成岩动力学 |
5.1 什多龙—索拉沟地区花岗岩 |
5.1.1 岩相学特征 |
5.1.2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
5.1.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1.4 岩石成因 |
5.1.5 构造环境判别 |
5.2 鄂拉山口火山岩 |
5.2.1 岩相学特征 |
5.2.2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
5.2.3 全岩Sr-Nd-Pb同位素 |
5.2.4 锆石Hf同位素 |
5.2.5 岩石成因 |
5.2.6 构造环境判别 |
5.3 鄂拉山口地区花岗岩 |
5.3.1 岩相学特征 |
5.3.2 矿物化学 |
5.3.3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
5.3.4 全岩Sr-Nd-Pb同位素 |
5.3.5 锆石Hf同位素 |
5.3.6 岩石类型判别 |
5.3.7 岩石成因 |
5.3.8 构造环境判别 |
5.4 构造—岩浆演化 |
第六章 构造岩浆与多金属成矿关系 |
6.1 成岩成矿年代学 |
6.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6.1.2 成矿年代测试结果 |
6.1.3 鄂拉山地区成矿年代学序列 |
6.2 多金属成矿流体特征 |
6.2.1 C-O同位素 |
6.2.2 H-O同位素 |
6.3 成岩成矿物质来源 |
6.3.1 S同位素 |
6.3.2 Pb同位素 |
6.3.3 Sr同位素 |
6.3.4 辉钼矿Re含量 |
6.4 构造-成岩-成矿耦合关系 |
6.5 区域成矿模式 |
6.6 小结 |
第七章 成矿规律与潜力评价 |
7.1 控矿因素分析 |
7.1.1 地层控矿因素 |
7.1.2 岩浆控矿因素 |
7.1.3 构造控矿因素 |
7.2 矿产共生及时空分布规律 |
7.2.1 在日沟—索拉沟—鄂拉山口成矿亚带 |
7.2.2 恰当—满丈岗—日干山成矿亚带 |
7.2.3 苦海—赛什塘—尕科合成矿亚带 |
7.3 潜力评价 |
7.3.1 1:5万磁异常特征 |
7.3.2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特征 |
7.4 远景区圈定及验证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岩石学相关分析测试方法 |
附录1.1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
附录1.2 锆石LA-ICP-MS 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附录1.3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附录1.4 矿物化学电子探针分析方法 |
附录1.5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方法 |
附录2 矿床学稳定同位素测试方法 |
附录2.1 碳酸盐C-O同位素连续流分析测试方法 |
附录2.2 石英包裹体中H-O同位素测试分析方法 |
附录2.3 硫化物S-Pb同位素测试分析方法 |
附录3 岩石学相关分析测试测试方法 |
附录3.1 闪锌矿Rb-Sr同位素定年 |
附录3.2 黄铁矿Re-Os同位素定年 |
附录3.3 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 |
附表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1 |
附表3-2 |
附表4 |
附表5-1 |
附表5-2 |
附表5-3 |
附表6 |
附表7-1 |
附表7-2 |
参考文献 |
(3)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
1.2 研究区位置及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青海东昆仑西段研究现状 |
1.3.2 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研究现状 |
1.3.3 主要成矿类型研究现状 |
1.3.4 存在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分析测试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取得主要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中元古界 |
2.2.2 新元古界 |
2.2.3 下古生界 |
2.2.4 上古生界 |
2.2.5 中生界 |
2.2.6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昆南断裂 |
2.3.2 昆中断裂 |
2.3.3 昆北断裂 |
2.3.4 柴达木南缘断裂 |
2.3.5 阿尔金断裂 |
2.3.6 哇洪山-温泉断裂 |
2.3.7 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前晋宁期 |
2.4.2 晋宁期 |
2.4.3 加里东期 |
2.4.4 海西-印支早期 |
2.4.5 印支期晚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 |
3.1 始太古代-古元古代古陆核的证据 |
3.2 中-新元古代岩浆-构造事件 |
3.2.1 柴达木南缘岩浆-构造事件——“金水口岩群”时代与构造属性 |
3.2.2 昆南岩浆-构造事件——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形成 |
3.3 加里东早期构造体系的形成 |
3.3.1 柴达木南缘沟-弧-盆体系(西太平洋型活动陆缘) |
3.3.2 万宝沟玄武岩高原沟-弧体系 |
3.4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万宝沟玄武岩拼贴-洋壳板片断离 |
3.4.1 洋壳深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作用 |
3.4.2 万宝沟玄武岩的拼贴 |
3.5 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安第斯型造山活动 |
3.6 印支晚期-燕山期岩石圈拆沉和底侵作用 |
3.7 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期区域隆升作用 |
第4章 典型矿床研究 |
4.1 阿克楚克赛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4.1.1 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床地质特征 |
4.1.3 成岩成矿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同位素特征 |
4.1.5 岩浆源区与演化 |
4.1.6 成矿作用研究 |
4.2 阿克楚克赛斑岩型矿化(点)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岩石年代学及与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成矿作用研究 |
4.3 卡尔却卡A区中高温热液脉-隐爆角砾岩壳型矿床 |
4.3.1 矿区地质特征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岩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
4.3.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3.5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3.6 成矿作用研究 |
4.4 卡尔却卡B区矽卡岩型矿床 |
4.4.1 矿区地质特征 |
4.4.2 矿床地质特征 |
4.4.3 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4.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4.5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4.6 成矿作用研究 |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 |
5.1 成矿地质条件 |
5.1.1 地层条件 |
5.1.2 构造条件 |
5.1.3 岩浆岩条件 |
5.2 矿床类型与空间分布 |
5.2.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5.2.2 斑岩型矿床 |
5.2.3 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床 |
5.3 成矿时代、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 |
5.3.1 成矿时代划分 |
5.3.2 构造背景与动力学模型 |
5.4 矿床区域保存条件及矿床空间分布 |
5.4.1 昆中南带保存条件 |
5.4.2 昆中北带保存条件 |
5.5 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5.5.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5.5.2 岩浆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青海东昆仑造山带金、银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绪 论 |
一. 论文选题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完成工作量 |
四. 研究进展 |
第一章 东昆仑造山带区域地质背景 |
第一节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一. 大地构造位置 |
二. 构造分区 |
第二节 区域地层 |
一. 古元古界 |
二. 中元古界 |
三. 下古生界 |
四. 上古生界 |
五. 中-新生界 |
第三节 区域岩浆岩 |
一. 中-酸性侵入岩 |
二. 火山岩 |
三. 蛇绿岩带 |
第四节 区域构造 |
一. 昆北断裂带 |
二. 昆中断裂带 |
三. 昆南断裂带 |
四. 瓦洪山-温泉断裂带 |
五. 阿尔金断裂带 |
六. 青新交界处近南北向构造带 |
第五节 东昆仑造山带地球动力学演化 |
一. 前加里东期 |
二. 加里东期 |
三. 海西-印支期 |
四. 燕山-喜山期 |
第六节 区域矿床 |
一. 区域分布 |
二. 矿床分类 |
第二章 造山型金矿床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大场金锑矿床 |
一. 矿区地质 |
二. 矿床地质 |
三. 矿床地球化学 |
四. 成矿深度 |
五. 矿床成因 |
六. 成矿时代 |
七. 矿床模型 |
第三节 五龙沟金矿床 |
一. 矿区地质 |
二. 矿床地质 |
三. 矿床地球化学 |
四. 成矿时代 |
五. 矿床成因 |
第四节 典型矿床对比 |
一. 穆龙套金矿床 |
二. 大场金锑矿床与穆龙套金矿床的对比研究 |
第三章 层控型浅成热液银矿床 |
第一节 索拉沟银矿床 |
一. 矿区地质 |
二. 矿床地质 |
三.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四. 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 |
第二节 成矿作用分析 |
一. 热水沉积Cu、Pb、Zn成矿作用 |
二. 浅成热液Ag成矿作用 |
第四章 叠生型金矿床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肯德可克钴铋金矿床 |
一. 矿区地质 |
二. 矿床地质 |
三. 硅质岩建造地球化学 |
四. 成矿时代 |
五. 矿床成因 |
六. 成矿预测 |
第五章 成矿规律及潜力评价 |
第一节 控矿条件分析 |
一. 区域地球化学 |
二. 区域地层 |
三. 特殊岩性 |
四. 岩浆作用 |
五. 区域构造 |
第二节 成矿规律 |
一. 成矿时代 |
二. 空间分布规律 |
第三节 成矿潜力评价 |
一. 区域成矿模式 |
二. 找矿标志 |
三. 潜力评价 |
结 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图版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7)云南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 |
1.2 矿床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3 白牛厂矿床研究进展 |
1.3.1 成矿物质来源 |
1.3.2 成矿流体特征 |
1.3.3 矿床成因 |
1.4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
1.5 研究主要内容 |
1.6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7 主要工作量 |
1.8 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演化特征 |
2.2 区域地质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概况 |
2.3 矿区地质 |
2.3.1 矿区地层 |
2.3.2 矿区构造 |
2.3.3 矿区岩浆岩 |
2.3.4 矿区变质作用及围岩烛变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体形态、规模及赋存部位 |
3.1.1 赋矿层位 |
3.1.2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矿物组成及其共生组合 |
3.3 矿区矿石结构构造特征 |
3.3.1 矿区矿石结构特征 |
3.3.2 矿区矿石构造特征 |
3.4 围岩蚀变 |
3.5 成矿期及成矿阶段 |
3.5.1 成矿期次及阶段的划分 |
3.5.2 矿物生成顺序 |
第四章 元素地球化学 |
4.1 微量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区域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4.1.2 白牛厂矿区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4.1.3 矿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4 矿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4.2.1 地层样品稀土元素组成分析 |
4.2.2 岩体样品稀土元素组成分析 |
4.2.3 矿床稀土元素特征 |
第五章 矿床成因分析 |
5.1 稀土元素特征分析 |
5.1.1 稀土元素的空间分布指示意义 |
5.1.2 稀土元素的时间分布指示意义 |
5.2 微量元素特征分析 |
5.3 矿床成矿过程及成因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主要存在问题 |
6.1 结论 |
6.2 主要存在问题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图版Ⅳ |
图版Ⅴ |
图版Ⅵ |
图版Ⅶ |
图版Ⅷ |
图版Ⅸ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8)新疆阿尔泰阿巴宫——蒙库一带铁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铁资源现状 |
1.1.2 铁矿床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构造 |
2.3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点)地质特征 |
3.1 阿巴宫铁矿床地质特征 |
3.1.1 含矿岩系 |
3.1.2 构造特征 |
3.1.3 侵入岩 |
3.1.4 矿体特征 |
3.1.5 矿石特征 |
3.1.6 围岩蚀变 |
3.1.7 矿床成因 |
3.2 蒙库铁矿床地质特征 |
3.2.1 矿体围岩 |
3.2.2 构造特征 |
3.2.3 侵入岩 |
3.2.4 矿体特征 |
3.2.5 矿石特征 |
3.2.6 围岩蚀变 |
3.2.7 矿床成因 |
3.3 加尔巴斯套铁矿床地质特征 |
3.3.1 含矿围岩 |
3.3.2 构造 |
3.3.3 侵入岩 |
3.3.4 矿体特征 |
3.3.5 矿石特征 |
3.3.6 围岩蚀变 |
3.3.7 矿床成因 |
3.4 萨尔布拉克铁矿床地质特征 |
3.4.1 含矿围岩 |
3.4.2 构造 |
3.4.3 侵入岩 |
3.4.4 矿体特征 |
3.4.5 矿石特征 |
3.4.6 围岩蚀变 |
3.4.7 矿床成因 |
3.5 其它典型铁矿点地质特征 |
第四章 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特征 |
4.1 变质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4.1.1 原岩恢复 |
4.1.2 变质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4.2 变质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 |
4.2.1 样品采集和测试 |
4.2.2 变质火山岩岩石类型及特征 |
4.3 变质火山岩成因及其构造环境 |
4.3.1 岩浆来源 |
4.3.2 构造环境 |
4.4 矿区侵入岩 |
4.4.1 阿巴宫岩体 |
4.4.2 萨尔布拉克岩体 |
4.4.3 可斯尔鬼花岗岩体成岩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
4.4.4 蒙库斜长花岗岩岩体 |
4.4.5 侵入岩小结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1.1 加尔巴斯套铁矿 |
5.1.2 萨尔布拉克铁矿 |
5.1.3 蒙库铁矿 |
5.2 稳定同位素特征 |
5.2.1 阿巴宫铁矿 |
5.2.2 加尔巴斯套铁矿 |
5.2.3 萨尔布拉克铁矿 |
5.2.4 蒙库铁矿 |
5.3 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 |
5.3.1 样品及分析测试 |
5.3.2 稀土元素特征 |
5.3.3 微量元素特征 |
第六章 成矿时代研究 |
6.1 阿巴宫铁矿成矿时代限制 |
6.2 加尔巴斯套铁矿 |
6.3 萨尔布拉克铁矿成矿时代 |
6.4 蒙库铁矿成矿时代的限制 |
6.5 小结 |
第七章 阿巴宫-蒙库铁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探讨 |
7.1 阿巴宫铁矿床 |
7.2 加尔巴斯套铁矿和萨尔布拉克铁矿 |
7.3 蒙库铁矿 |
7.4 成矿作用规律性研究 |
7.4.1 成矿要素 |
7.4.2 成矿模型 |
7.5 找矿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青海岗察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系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区位置、交通 |
1.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1.2 研究区位置、交通及自然条件 |
1.2 研究历史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历史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工作进展和成果 |
1.7 本章小结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二叠系 |
2.2.2 三叠系 |
2.2.3 白垩系 |
2.2.4 古近系和新近系 |
2.2.5 第四系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
2.5.2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6.1 元素含量特征 |
2.6.2 元素的分布特征 |
2.6.3 主要综合异常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3 岗察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1 岩相学特征 |
3.2 主量元素特征 |
3.3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
3.4 岗察岩体的年代学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岗察岩体成因及岩浆作用 |
4.1 花岗岩成因 |
4.1.1 岩石成因类型分析 |
4.1.2 岩浆源区分析 |
4.1.3 成岩构造环境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
4.1.4 岩体成因机制分析 |
4.2 花岗岩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 |
4.2.1 成岩时代与成矿关系 |
4.2.2 成岩空间与成矿关系 |
4.2.3 岩浆成矿作用 |
4.2.4 花岗岩成矿偏爱性讨论 |
4.2.5 花岗岩含矿性讨论 |
4.3 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5 典型矿床特征 |
5.1 谢坑铜金矿床 |
5.1.1 矿床地质特征 |
5.1.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5.1.3 围岩蚀变特征 |
5.1.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5.1.5 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6 谢坑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5.1.7 谢坑铜金矿床成因 |
5.2 双朋西铜金矿床 |
5.2.1 矿床地质特征 |
5.2.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5.2.3 围岩蚀变特征 |
5.2.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5.2.5 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6 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5.2.7 双朋西铜金矿床成因 |
5.3 德合隆洼铜金矿床 |
5.3.1 矿床地质特征 |
5.3.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5.3.3 围岩蚀变特征 |
5.3.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5.3.5 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6 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5.3.7 德合隆洼铜金矿床成因 |
5.4 江里沟铜钨钼矿床 |
5.4.1 矿床地质特征 |
5.4.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5.4.3 围岩蚀变特征 |
5.4.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5.4.5 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6 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5.4.7 矿床成矿年代学特征 |
5.4.8 江里沟铜钨钼矿床成因 |
5.5 本章小结 |
6 成矿系列 |
6.1 成矿系列 |
6.1.1 成矿系列的定义 |
6.1.2 成矿系列的内部结构性质 |
6.1.3 成矿系列的分类序次和原则 |
6.1.4 岗察地区成矿系列的划分 |
6.2 成矿模式 |
6.3 本章小结 |
7 控矿因素、找矿标志 |
7.1 控矿因素 |
7.1.1 地层控矿 |
7.1.2 断裂控矿 |
7.1.3 岩浆岩控矿 |
7.2 找矿标志 |
7.3 本章小结 |
8 找矿潜力评价 |
8.1 找矿潜力评价 |
8.1.1 杂岩体的找矿意义 |
8.1.2 岗察地区形成大型金矿的可能性分析 |
8.1.3 成矿有利地带 |
8.2 成矿预测 |
8.2.1 区域成矿预测的方法和依据 |
8.2.2 成矿远景区划分的标准原则 |
8.2.3 远景区的划分 |
8.2.4 江里沟远景区 |
8.2.5 铁吾-德合隆洼远景区 |
8.2.6 红旗卡-斜长支沟远景区 |
8.2.7 诺冲喀远景区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及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图版说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澜沧老厂铅锌多金属矿床综合成矿信息与定位定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 结合科研项目选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社会经济意义 |
1.2.2 科学意义 |
2. 澜沧老厂铅锌矿床研究历史及现状 |
2.1 地勘部门 |
2.2 科研院所 |
3. 论文研究工作简况 |
4. 主要的认识与结论 |
第二章 综合成矿信息定量预测研究评述 |
2.1 矿床预测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
2.2 综合成矿信息定量预测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
2.3 综合成矿信息定量预测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3.1 区域地层 |
3.2 区域构造 |
3.3 区域岩浆岩 |
3.4 区域矿产 |
第四章 矿区与矿床地质 |
4.1 矿区地质 |
4.2 矿床地质特征 |
4.3 矿床地球化学 |
4.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5 成矿规律与矿床成因 |
第五章 地球物理勘查 |
5.1 方法概述 |
5.2 地球物理勘查及异常区圈定 |
第六章 地球化学勘查 |
6.1 区域岩石地球化学背景 |
6.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七章 矿床遥感地质 |
7.1 矿区遥感地质背景 |
7.2 矿田遥感影像线-环结构-老厂环-环横叠式结构 |
7.3 老厂矿区遥感影像特征 |
7.4 已知矿床的遥感特征 |
7.5 遥感影像线性构造定量分析 |
第八章 老厂矿区综合成矿信息定量预测 |
8.1 基于 GIS矿床定量综合预测模型 |
8.2 成矿预测和靶区优选 |
8.3 工程验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目录 |
四、洋脊热液金属矿床及其分类(论文参考文献)
- [1]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D]. 谈树成. 昆明理工大学, 2004(04)
- [2]青海省鄂拉山地区印支期岩浆演化及铜多金属成矿作用[D]. 周红智.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3]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D]. 赵拓飞. 吉林大学, 2021(01)
- [4]青海东昆仑造山带金、银成矿作用[D]. 赵财胜. 吉林大学, 2004(04)
- [5]洋脊热液金属矿床及其分类[J]. E.Bonatti,程名华. 国外火山地质, 1986(01)
- [6]扬子地台西缘海相火山岩建造及其控矿特征[J]. 吴健民,黄永平,刘肇昌. 矿床地质, 1998(04)
- [7]云南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D]. 王燕子.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5)
- [8]新疆阿尔泰阿巴宫——蒙库一带铁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D]. 刘锋.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9(07)
- [9]青海岗察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系列[D]. 张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10]澜沧老厂铅锌多金属矿床综合成矿信息与定位定量预测[D]. 高建国.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