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国史研究

日本中国史研究

一、日本的中国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孟广林,朱文旭[1](2022)在《台湾地区世界史研究的检视与反思(1945—2021)》文中指出七十余年来,台湾的世界史研究颇有建树,其发展进程可大致划分为1945—1969年的草创时期、1970—1989年的初步发展时期和1990—2021年的新阶段。检视其议题和理路即可发现,台湾学界重点关注15世纪以来的世界史尤其是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以追踪西方史学潮流为能事,研究视角呈现"从中国看世界"到"从台湾看周边"的位移。由此,在继承民国西洋史以建构本土世界史教研体系、推动本土史学发展和繁荣华语世界史学术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不过,由于未对学术主体意识的建构予以足够重视,难免滋生诸如话语体系缺失、研究议题分散、学脉赓续孱弱、意识形态纷扰等诸多流弊。破解这些难题,确需加强与大陆之间的学术交流,而这也是构建中国世界史学科"三大体系"课题中应有之义。

孙竞昊[2](2022)在《阅读·思考·研究·写作:习史随感举凡》文中认为学问无论西东,都是对普遍真理和价值的求索。所以,各个不同文化背景里的史学研究虽然路数不尽一致,但差异主要体现在深度和高度上,并上升到学理层次。影响甚久的"西方中心论"源于近代以来欧美领引世界文明进步的霸权角色和话语,而包括史观在内的现代理论体系多由"西方"学者从西方历史经验提炼而来,兼具普遍的适用性和难以覆盖各个时空的局限性。所以对其的挑战不能陷入非此即彼逻辑,而更应作为分析问题的方法和相互观察与比较的参照系。中国现代史学研究始于西学东渐,所以无法置身于生生不息的世界学术共同体之外。一个优秀历史学者的素质培养,需要通过阅读、教育、研究诸环节,锻造合理的知识结构,并特别加强统辖整体性知识的理论的训练,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带有思想性宏大命题的演进。在这个过程和工序里,解读文献时需要具备在"事实"与记载、"历史"与"现实"之间保持"距离"的意识;而叙事的构建须遵循章法和规矩,才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与思想贡献。

周玉文[3](2022)在《新时代思想舆论治理视域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理性审视》文中研究说明锲而不舍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思想舆论治理的核心主题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又将其推上了新的高度,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理性审视我党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心路历程,从问题导向、筑牢根基、正本清源、综合施策等维度系统性诠释与提炼治理路径,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应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挑战提供比照与遵循。

李剑鸣[4](2022)在《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一个当代学术史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史学经历了三次转型,多种"新史学"次第登场,旧传统崩塌,新传统难以确立,以致当前的中国史学在理念、结构、范式、知识体系、研究方式乃至表述形式等方面,均打上了深重的外来印记。中国史家越来越离不开欧美史学的模式及启发,同时也感受到越来越难以承受的文化压力,由此引发"中学"和"西学"、传统和现代、政治和学术、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的多重博弈。为了走出困局,中国史家纷纷设想以多种方式构建自己的史学话语体系,冲破欧美史学的笼罩。然则要在当今学术全球化的时代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不得不继续借用来自欧美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必须取得能为欧美史学界所认可的研究成果。这一悖论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

周文玖[5](2021)在《吕振羽翦伯赞的学术交谊》文中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史学五大家中,吕振羽、翦伯赞一起共事时间较长,学术渊源较深。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大论战时期,他们是伙伴和战友,吕振羽是主攻手,翦伯赞处于支持和接应的位置,然而翦伯赞已表现出直率独立的学术个性,对吕振羽和其他马克思主义史家均有学术批评。两人均重视民族史研究,在如何叙述中国民族史的问题上,他们有一定的分歧,但将此分歧视为不同学派的代表之观点是不成立的。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均有开风气之功,但发挥作用有先后的差异。他们晚年都因一事而蒙难,但在坚持历史的真实方面表现了相同的铮铮铁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史家的高尚史德。

何映宇[6](2021)在《卜正民:以全球视角写中国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他主编的6卷本《哈佛中国史》一经上市就广受好评。和传统史学着眼于帝王将相朝代更迭不同,他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中国历史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他是北美最重要的汉学家之一,可是有时候也感到困惑:"既然我不是中国人,那当一名中国历史学家到底有什么意义?"上世纪90年代初,卜正民一度陷入迷惘之中,他的脑海里反复冒出这样一个问题。当他就此讨教复旦大学朱维铮教授时,朱维铮对他说:"你想像中国是一个仅有一扇窗户的房间。

李华瑞[7](2021)在《近二十年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重新认识——为王安石诞辰一千周年而作》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全面铺开。近二十年所取得的成果超过了20世纪的总和。王安石的文学、经学与变法得以重视,这是此前一直未曾出现过的。王安石的经学研究后来居上,是新世纪以来王安石及其变法研究取得进展最重要的标识。尤其是对王安石经学与变法的内在理路的研究有了新的推进,而对王安石"字说"的重新认识,则是王安石经学研究的重大进展。王安石变法研究趋于理性,与党争心态、阶级斗争理论渐行渐远,鲜活的王安石形象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大多数学人已能用平常心态对待过去的毁誉、恩怨、褒贬,这是王安石及其变法研究的进步所在。王安石文学的研究对王安石在文学史上的实际地位的估计尚显不足。总体看,虽然王安石及其变法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现今仍缺少综合文学、经学、变法及其时代整体、全面而有深度的研究。

薛晓涵[8](2021)在《中欧文化交流在明清之际的南京与杭州(1583-1707) ——以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的互动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在明清之际中欧文化交流这一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中,前辈学人们已取得了累累硕果,其中一些问题,还可以进一步细化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是中欧文化最初接触并频繁互动的地域,城市则是明清中国对外交往的出发点。研究明清之际发生在南京与杭州的中欧文化交流,实则是研究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双向交流的一个断面。本论文尝试将相关问题置于中欧文化交流的全局层面加以思考,以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的互动为主线,对明清之际发生在南京与杭州的中欧文化交流作一专题探讨。论文在大体上还暗含着一条逻辑线索: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双方对于彼此的认识不断获得提升。在研究方法上,对学术研究的多种理论、视角有所涉及,注重进行比较与互动的分析,并多借鉴历史学的考辨方法。在文献方面,大量应用中外文文献,特别是将若干葡文稀见文献作为史料突破的方式。本论文包括以下章节: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章讨论文化交流的缘起。首先考察欧洲人对于南京与杭州的城市书写,涉及若干游记汉学与传教士汉学的经典文本,几位作者有相类似的视角,但身份、经历的不同使得他们的关注重点有所差异。而后对于耶稣会选择南京与杭州作为驻地进行一番考论,可发现士人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因而可以说,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间的互动,是文化交流生根发芽之时最初的支点。第2章讨论文化交流的空间。对于南京与杭州耶稣会主要驻地建筑的沿革,以及其他与耶稣会相关的地点分别进行一番考论。相关建筑与地点是中欧文化的相遇空间以及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的互动空间。在本章节末,应用“接触地带”与空间理论进行相关论述。第3章讨论文化交流的媒介,即西学书籍。首先对书籍交流背后的两种学术传统加以讨论,其一是耶稣会的学术体系与“科英布拉评注”,其二是南京、杭州的耶稣会驻地藏书传统。西学书籍特别是西学汉籍作为中欧文化交流的媒介,是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加强互动的上佳选择。以相关学术传统为基础,在中国士人与耶稣会士两方合作之下,南京与杭州出现了活跃的西学译介、西学刊刻活动。中欧双方基于知识阶层的平等立场,借由书籍展开了有益的对话。第4章讨论文化交流的内容,即耶稣会士对南京与杭州的历史书写,其中留存了当时的时代精神。所涉及的相关文本,是对相关历史现场的记录与研究,可归于汉学研究历史学路径的脉络中。所选取的与西士、西教、西学相关联的三方面典型案例,展现出明清之际南京、杭州地方社会典型生活场景中的士人生活与士人精神。结论部分对中欧文化交流在明清之际的南京与杭州的意义予以总结。通过回顾南京与杭州的中欧文化交流历程,可发现决定文化交流走向的,不是耶稣会士一方的作用,而是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间的深度互动,这在文化交流的几个位面上表现明显。由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互动而展开的南京与杭州的中欧文化交流,是异质文化间以相对平等的心态对话交流、互学互鉴的优良典范,是为一种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论文后附六种附录。附录1至附录3对本论文主要参考的原始文献、所涉及问题的历史背景以及活跃于南京、杭州的耶稣会士的基本情况作出了说明,附录4至附录6是对几种相关材料具体处理的成果。

魏孝稷[9](2021)在《西方汉学“帝国史”范式及其局限——兼谈“文明史”范式的可行性》文中研究表明西方汉学的历史书写存在一种以"中华帝国"概念为基轴的"帝国史"范式。该范式包括三种叙事,即突出"汉族"与所谓"异族"二元对立的空间叙事,围绕秦至清所谓"帝国时代"展开的时间叙事,以及传统中国政治的皇帝专制主义叙事。"帝国史"范式忽略了中原与边疆的互动一体化进程;以皇帝制度的建立与废止等政治事件划分历史分期极其狭隘,不能反映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专制主义叙事基于皇帝或皇权本身理解传统中国的政治制度,陷入了还原主义。为了避免"帝国史"范式的缺陷,建构一种"文明史"范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章清[10](2021)在《中国史与世界史:共同的底色》文中研究指明有着共同"底色"的中国史与世界史何以渐行渐远?参加中国史、世界史的"对话",首先想到的便是这样的问题。将二者强分,本不合适,即便分别追踪各自的历史,亦可发现此二者是在晚清共同开始学科化知识的建构。发掘中国史与世界史"共同的底色",或能进一步看清,割裂的中国史与世界史,对于中国史学的发展存在诸多负面影响:中国史不便更好分享各国的史学研究及相关理论,

二、日本的中国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的中国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地区世界史研究的检视与反思(1945—2021)(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世界史研究的脉络流变
二台湾世界史研究的问题意识
三台湾世界史研究的成就与贡献
四对台湾世界史研究的反思
五结语

(2)阅读·思考·研究·写作:习史随感举凡(论文提纲范文)

一 认知前提:学问无论西东
    1.“西游”与“外国学”
    2.“西方中心论”?“中国中心论”?
    3.“学术本土化”的生命力何在?
    4.中国现代学术源自西学东渐
二 读什么书?怎么读?
    1.“不读平庸的书”!
    2.跟踪“前沿”
    3.如何精读难读的名着?
    4.如何“制作”思想?
三 塑造怎样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素能?
    1.合理的知识结构(杂≠博≠合理)
    2.学术研究的“宏观”与“微观”
    3.“理论”“方法”与宏大叙事
    4.学识水平与文献资料基本功
四 怎样解读历史文献?
    1.须有清醒的“距离”感
    2.史料的“多”与“少”
    3.文艺资料的“假”与“真”
    4.“历史”与“现实”的纠葛
五 写出一个严密的“公式”来
    1.课题研究及其成果检验的标尺
    2.思维章法与行文规矩
    3.严格的自律

(3)新时代思想舆论治理视域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理性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界研究进展
    (一)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征、危害性及基本特征研究
    (二)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治理路径研究
二、问题导向: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及其本质
三、筑牢根基:遵循马克思主义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方法论
    (一)遵循唯物史观,增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领悟力
    (二)遵循唯物辩证法,增强明辨历史大逻辑大趋势的能力
四、正本清源:以树立和坚持“四观”为抓手做好“四史”教育、研究与宣传
    (一)树立和坚持“四观”增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骨气和底气
    (二)加强历史学习教育,夯实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础性工程
    (三)加强历史研究,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
    (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凝聚最大共识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五、综合施策:整肃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的突出问题
    (一)制定与完善党纪国法,惩治制造和传播虚无历史的行为
    (二)科学评价“四史”及党的领袖,抵消虚无历史的消极影响
    (三)引领文学艺术创作,规避精神污染
    (四)发挥重大纪念活动抵制与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的作用
六、结语

(4)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一个当代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的破碎:三种“新史学”相续登场
二、“西方”的幽灵:无处不在的域外印迹
三、榜样的力量:外来范式的示范效应
    (一)法国年鉴学派
    (二)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三)德国概念史
四、前路何在:全球化时代的学术自主性

(5)吕振羽翦伯赞的学术交谊(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史论战的伙伴和战友
二、民族融合还是民族同化——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分歧
三、皆为开风气 特色异彩呈
四、蒙难系一事 铮铮铁骨同

(6)卜正民:以全球视角写中国史(论文提纲范文)

赴中国求学
明朝的衰亡
面向普通读者讲故事

(7)近二十年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重新认识——为王安石诞辰一千周年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王安石文学研究
二王安石经学、思想研究
    1.王安石经学在宋学中主流地位的重新确立
    2.王安石经学研究现状
    3.王安石经学研究的新进展
    4.对王安石“字说”的重新认识,是王安石经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三王安石变法研究
    1.王安石变法整体评价———走出非此即彼的评议模式
    2.王安石生平事迹、家族及变法集团人物研究
    3.王安石县政治理和鄞县经历有全面拓展
    4.研究王安石变法的新视角、新突破
    5.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经验教训
四简短的结语

(8)中欧文化交流在明清之际的南京与杭州(1583-1707) ——以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的互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意义
    研究方法
    创新之处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1章 文化交流的缘起:为何是南京与杭州
    1.1 欧洲人对南京与杭州的城市书写
        1.1.1 耶稣会士来华前欧洲人对南京与杭州的书写
        1.1.2 耶稣会士对南京与杭州的书写
        1.1.3 欧洲人的书写焦点:尼霍夫的“南京瓷塔”
    1.2 耶稣会对南京与杭州的选择
        1.2.1 耶稣会选择南京考论
        1.2.2 耶稣会选择杭州考论
    小结
第2章 文化交流的空间:南京与杭州的耶稣会驻地
    2.1 南京与杭州耶稣会主要驻地建筑沿革考论
        2.1.1 南京耶稣会主要驻地建筑沿革考论
        2.1.2 杭州耶稣会主要驻地建筑沿革考论
    2.2 南京与杭州其他与耶稣会相关的地点考论
        2.2.1 南京其他与耶稣会相关的地点考论
        2.2.2 杭州其他与耶稣会相关的地点考论
    小结
第3章 文化交流的媒介:南京与杭州的西学书籍
    3.1 书籍交流背后的学术传统
        3.1.1 来华耶稣会士的学术生成与传播至中国的“科英布拉评注”
        3.1.2 南京与杭州的耶稣会驻地藏书
    3.2 南京与杭州的中欧书籍交流
        3.2.1 中国士人与耶稣会士合作下的西学译介活动
        3.2.2 中国士人与耶稣会士合作下的西学刊刻活动
    小结
第4章 文化交流的内容与时代精神:耶稣会士对南京与杭州的历史书写
    4.1 耶稣会士历史书写中的晚明士人生活
        4.1.1 南京的士林交游:以利玛窦在南京为例
        4.1.2 江南居乡士大夫对地方行政的干预:以李之藻退居杭州为例
    4.2 耶稣会士历史书写中的明清鼎革与士人精神
        4.2.1 明清鼎革中的耶稣会士与文本交织的可能
        4.2.2 耶稣会士对鼎革之际南京与杭州历史现场的书写
        4.2.3 鼎革之际文本的交织与情感的互动
    小结
结论 中欧文化交流在明清之际的南京与杭州的意义
附录1 主要参考的原始文献述评
附录2 作为本论文历史背景的南京与杭州中欧文化交流大事纪
附录3 活跃于南京与杭州的耶稣会士的基本信息
附录4 《泰西殷觉斯先生行略》全文(BNF Chinois 1096)
附录5 何大化《远方亚洲》中涉及南京与杭州的章节标题一览
附录6 1645年至1649年耶稣会中国年信选译
参考文献

(9)西方汉学“帝国史”范式及其局限——兼谈“文明史”范式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汉学的“帝国史”范式
    1. 空间叙事
    2. 时间叙事
    3. 专制主义叙事
    4.“新清史”对“中华帝国”的“新”解读
二、“帝国史”空间叙事与时间叙事的局限
三、“帝国”概念的传播与专制主义叙事
四、“文明史”范式的可行性
余论

(10)中国史与世界史:共同的底色(论文提纲范文)

文明沟通催生了中外历史“合和”,了解可资对比的“他者”
“中史”“西史”对话,奠定了“共同的底色”
加强中国史、世界史的对话,探索可能的突破

四、日本的中国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地区世界史研究的检视与反思(1945—2021)[J]. 孟广林,朱文旭. 史学月刊, 2022(02)
  • [2]阅读·思考·研究·写作:习史随感举凡[J]. 孙竞昊. 史学月刊, 2022(01)
  • [3]新时代思想舆论治理视域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理性审视[J]. 周玉文. 重庆社会科学, 2022
  • [4]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一个当代学术史的考察[J]. 李剑鸣.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5]吕振羽翦伯赞的学术交谊[J]. 周文玖. 史学史研究, 2021(04)
  • [6]卜正民:以全球视角写中国史[J]. 何映宇. 新民周刊, 2021(45)
  • [7]近二十年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重新认识——为王安石诞辰一千周年而作[J]. 李华瑞. 史学月刊, 2021(11)
  • [8]中欧文化交流在明清之际的南京与杭州(1583-1707) ——以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的互动为中心[D]. 薛晓涵.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9]西方汉学“帝国史”范式及其局限——兼谈“文明史”范式的可行性[J]. 魏孝稷. 历史研究, 2021(05)
  • [10]中国史与世界史:共同的底色[J]. 章清. 探索与争鸣, 2021(10)

标签:;  ;  ;  ;  ;  

日本中国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