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换血疗法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莎[1](2016)在《新生儿换血疗法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认为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的发生,从而留下听力障碍、脑瘫、智力发育迟缓等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换血疗法(Exchange Transfusion,ET)能快速移除体内致敏或缺陷的红细胞,减轻溶血程度,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是轻度ABE患儿抢救治疗的首选(中、重度ABE患儿并发症多,换血风险较高,需要权衡利弊)。然而该技术也是一项操作难度大、风险系数高的专科护理技术,存在较多的并发症。为进一步规范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保障医疗安全,部分地区将其列为第二类医疗技术进行控制管理,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规范,难以给临床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引。护理质量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护理活动进行系统的监测来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以达到系统不断优化、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同时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也是护理实践的工作指南,能够更好的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因此,对于换血技术而言,研制科学、系统、有效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促进该技术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换血疗法临床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引,为管理者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换血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回顾,了解换血护理实践的研究进展以及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2.对3名来自不同地区的新生儿科护理管理者、1名新生儿医学专家以及3名高年资新生儿专科护士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了解目前换血疗法的实施和管理现状以及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拟定新生儿换血疗法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初步框架。3.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先后对符合入选条件的12名新生儿护理管理者、3名新生儿医学专家、4名新生儿临床护理专家进行了两轮函询。通过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确定新生儿换血疗法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4.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0.5.2计算各指标项目的权重值,以评价各指标在整个质量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识别护理管理重点。结果:1.函询专家的代表性:参与本研究的专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平均年龄为(40.84±5.81)岁,平均工龄为(20.00±6.96)年,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两轮函询中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和0.93。目的:2.函询结果的可靠性:两轮函询问卷的回复率分别为95%和10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3和0.25,经x2检验p<0.01,说明专家的积极性高、可信度好。3.新生儿换血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筛选: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了以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为基本框架,包含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及指标层四个层次的换血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其中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73项。4.各评价项目权重系数的确立:一级指标中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338、0.5247、0.1416,二级指标中前三位的项目为换血中护理、换血前准备和培训,其权重系数分别为0.2573、0.1636、0.1344,提示环节的控制以及人员的培训是换血管理中的重点。结论:1.本研究中函询专家的代表性好,权威程度高,函询结果的可信度强。通过函询得出的新生儿换血疗法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内容较为全面,对临床护理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2.要素质量管理是安全开展换血技术的必要前提,管理者需要强化组织结构,优化环境配套设施,完善规章制度,同时必须加强换血人员的培训,对其进行资质的准入管理。3.环节质量控制是保障换血技术顺利实施的重要内容,是换血技术管理中的重点。在实践操作中不但应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还应该重视“第一时间段”的救治质量。4.终末质量监测是促进换血质量持续改进的必要保证,护理管理者应定期分析换血数据,对换血效率及换血效果进行综合的测评,以及时发现偏差,促进换血质量的不断提高。
曾令梅[2](2018)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换血疗法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换血疗法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回顾其一般资料。所有患儿均换血指征相符,血源除了RH溶血病之外,均选取AB型血浆、O型洗涤红细胞混合血,根据双倍血量,选用外周动脉、静脉同步换血术,换血流程严格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开展。对比换血之前与换血之后患儿的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及血胆红素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换血整个过程至换血7d内各项血液指标及临床异常表现发生率。结果:(1)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之前与换血之后电解质指标变化比较:换血之前血磷指标水平为(1.98±0.29)mmol/L,换血之后血磷指标水平为(2.51±0.28)m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磷水平明显上升(P<0.05)。换血之前血钙指标水平为(2.31±0.19)mmol/L,换血之后血钙指标水平为(2.62±0.27)m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钙水平明显上升(P<0.05)。换血之前血镁指标水平为(0.93±0.11)mmol/L,换血之后血镁指标水平为(0.69±0.18)m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镁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血钾指标水平为(4.65±0.72)mmol/L,换血之后血钾指标水平为(3.76±0.59)m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钾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血氯指标水平为(105.63±3.96)mmol/L,换血之后血氯指标水平为(99.85±4.27)m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氯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血钠指标水平为(140.61±4.07)mmol/L,换血之后血钠指标水平为(136.92±3.98)m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钠水平明显下降(P<0.05)。(2)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之前与换血之后血常规指标变化比较:换血之前血小板指标水平为(296.82±98.35)×109/L,换血之后血小板指标水平为(100.29±37.63)×109/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小板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红细胞压积为(43±6)%,换血之后红细胞压积为(39±5)%,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红细胞压积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血红蛋白水平为(149.84±27.73)g/L,换血之后血红蛋白水平为(125.96±19.92)g/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红细胞水平为(4.39±0.67)×1012/L,换血之后红细胞水平为(3.93±0.65)×1012/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红细胞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白细胞水平为(12.17±4.98)×109/L,换血之后白细胞水平为(6.72±2.94)×109/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白细胞水平明显下降(P<0.05)。(3)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之前与换血之后白蛋白及胆红素指标变化比较:换血之前白蛋白指标水平为(35.96±3.57)g/L,换血之后白蛋白指标水平为(30.18±3.75)g/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总胆红素指标水平为(395.82±98.16)μmol/L,换血之后总胆红素指标水平为(181.39±60.56)μ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间接胆红素指标水平为(379.73±98.92)μmol/L,换血之后间接胆红素指标水平为(170.84±60.37)μ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4)换血中与换血后临床表现的不良反应。1例酸中毒,1例肾衰竭,1例呼吸暂停,2例休克,2例换血后再输血,4例发绀。(5)换血中与换血后血化验指标。3例低氯血症,4例低镁血症,10例低钠血症,13例高血糖症,14例贫血,14例低钾血症,16例高磷血症,24例高钙血症,26例血小板减少。结论:(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换血疗法的应用具有显着疗效,但是这一治疗方式可能导致患儿血液内环境出现显着变化,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糖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及血小板减少。(2)就临床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的单纯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患儿,于严密监测下实施换血疗法的安全性高;但是,一部分新生儿中,特别是早产儿,一旦发生其它并发症或者感染状况,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3)虽然患儿于换血术中或者术后的内环境发生变化,但是大部分患儿于短时间内可自主恢复,不会对其出院时间产生影响。而一部分患儿伴有其它并发症,内环境指标变化会延长,需予干预。(4)就伴有换血高危因素患儿而言,应避免照搬普通的换血常规执行,于换血操作之前与整个换血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患儿的疾病状况作出相应调整,避免严重不良事件出现。
葛敏,唐军[3](2018)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高胆红素血症(HB)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较高,是导致新生儿住院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高水平血清总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新生儿重症HB若未予以及时治疗,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脑瘫、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眼球运动障碍、釉质发育不良等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新生儿死亡,故快速、有效的新生儿重症HB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新生儿重症HB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光照疗法(PT)、换血疗法及药物治疗等。随着临床对新生儿重症HB研究的深入,换血疗法和加强光照疗法(IP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益生菌、茵栀黄、抚触等辅助治疗方式也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拟就新生儿重症HB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医师治疗该病提供帮助。
杨栗茗,苏绍玉,胡艳玲,万兴丽,唐军[4](2017)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常规补钙的必要性》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常规补钙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71例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接受外周动静脉血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时,采取常规补钙治疗的86例患儿,纳入研究组(n=86);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接受外周动静脉血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时,不采取补钙治疗的8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n=85)。统计学比较2组患儿外周动静脉血同步换血疗法治疗前、后血清总钙浓度,低钙血症、高钙血症及血清钙浓度异常发生率。对研究组患儿钙剂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并与所有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早产儿与足月儿构成比、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日龄、治疗前血清总钙浓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患儿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后,血清总钙浓度为(2.51±0.33)mmol/L,高于治疗前的(2.27±0.26)mmol/L,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8,P<0.001)。对照组患儿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后,血清总钙浓度为(2.09±0.37)mmol/L,低于治疗前的(2.33±0.35)mmol/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5.268,P<0.001)。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总钙浓度高于对照组患儿,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94,P<0.001)。(3)2组患儿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后,血清钙浓度异常发生率比较(11.8%vs 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5)。研究组低钙血症发生率为2.3%(2/86),低于对照组的11.8%(10/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7,P=0.016);研究组高钙血症发生率为9.3%(8/86),对照组为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0,P=0.012)。(4)研究组86例患儿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过程中,静脉推注钙剂时,8例(9.3%,8/86)出现心动过缓,停止静脉推注钙剂后恢复;静脉推注钙剂结束后,3例(3.5%,3/86)出现局部皮肤发红,1例(1.2%,1/86)出现局部皮肤肿胀,无一例发生高钙危象。结论本研究发现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过程中,采取静脉补钙措施并不能完全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反而增加高钙血症、钙剂外渗风险。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过程中,是否有必要采取常规补钙措施,尚需更多研究证实。
韩姗姗[5](2019)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GRADE研究方法,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考当前最佳证据,制定中国《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减少母婴分离,增加人文关怀。方法:1.召开启动会对指南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期探讨,并通过问卷进行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2.运用网络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中成药的检索,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9.1.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查,获得最终目标文献,并形成文献证据登记表和文献特征提取表。3.对于不同的研究类型应用不同的条目/量表进行偏倚评估:对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予AMSTAR-2量表评估;对于RCT予ROB风险偏倚评估,对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予MINORS量表评估。4.运用Revman5.3软件对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获得相应森林图。5.专家共识:1)德尔菲法:遴选不少于30个全国各地正高职称以上的儿科/新生儿科中西医专家,以邮件方式对其展开三轮问卷,统计其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指标,同时针对中成药的推荐意见进行投票表决;2)共识会议:对通过问卷仍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再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6.运用GRADE系统对经循证研究和专家共识达成一致的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形成证据总结表,并综合德尔菲票数、患者利益对中成药作出最终推荐。结果:1.循证研究:最终10种中成药67项研究纳入证据,包括41项茵栀黄制剂研究(口服液23、颗粒18)、9项清肝利胆口服液、4项四磨汤口服液、6项黄疸茵陈颗粒、2项清开灵冲剂、2项茵陈五苓糖浆、1项消炎利胆片、1项黄栀花口服液、1项肝舒乐颗粒。2.专家共识:明确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用人群对象、时机和范围、优势证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相关等描述。3.质量评价:最终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黄疸茵陈颗粒、茵陈五苓糖浆、四磨汤口服液5种中成药纳入GRADE研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总体质量证据等级为C级,其余均为D级。4.形成推荐意见:推荐单独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光疗发生率(1B);推荐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1C),降低黄疸消退失败率(2C),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考虑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失败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效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日均胆红素下降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湿重于热。推荐服用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IV类证据,D级推荐),中医属阳黄,小便不利(专家共识)。暂不建议黄疸茵陈颗粒(2D)、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2D)。结论:依据GRADE系统和共识结果,最终对茵栀黄口服液予以强推荐,对茵栀黄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给予弱推荐,对茵陈五苓糖浆给予D级推荐,暂不推荐黄疸茵陈颗粒和四磨汤治疗新生儿黄疸。
彭小友[6](2019)在《换血治疗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分析换血治疗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影响以及换血治疗的安全性。方法:1.对确定为研究对象的患儿,留取标本进行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学检测。2.换血前后分别留取标本检测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血清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总钙和pH值。3.观察并记录换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1.引发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常见疾病是细菌感染、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分别占28.2%、27.5%、16.2%。2.总胆红素换血前后分别为(487.9±133.1)μmol/L、(221.8±77.7)μmol/L;间接胆红素换血前后分别为(462.6±127.0)μmol/L、(206.1±75.7)μmol/L;直接胆红素换血前后分别为(25.3±13.2)μmol/L(15.8±8.1)μmol/L;总蛋白换血前后分别为(54.0±5.7)g/L、(45.1±4.4)g/L;白蛋白换血前后分别为(34.3±3.5)g/L、(28.1±2.9)g/L。术后和术前比较,均降低显着(P<0.05)。换血治疗术对血液中总胆红素的置换率平均为54.4%。3.白细胞计数换血前后分别为(14.1±6.5)×109/L、(6.0±2.9)×109/L;血红蛋白浓度换血前后分别为(138.5±28.2)g/L、(124.0±19.7)g/L;红细胞压积换血前后分别为(0.424±0.080)、(0.378±0.050);血小板计数换血前后分别为(291±103)×109/L、(75±32)×109/L。术后和术前比较,均降低显着(P<0.05)。4.血清钾离子换血前后分别为(4.20±0.53)mmol/L、(4.30±0.68)mmol/L;血清钠离子换血前后分别为(140.5±9.3)mmol/L、(140.5±11.1)mmol/L;血清氯离子换血前后分别为(103.7±8.8)mmol/L、(102.5±3.6)mmol/L;血清总钙换血前后分别为(2.39±0.19)mmol/L、(2.21±0.22)mmol/L;pH值换血前后分别为(7.42±0.08)、(7.38±0.05)。术后和术前比较,血清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总钙和pH值降低显着(P<0.05)。5.在所研究的病例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共5例:术中发生心跳骤停2例、出现呼吸困难1例、需二次换血2例,发生率约为3.5%。结论:1.引发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主要为细菌感染、G6-PD缺乏,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2.换血治疗能够去除血液中过多的胆红素。3.换血治疗对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清总钙、pH值有影响。4.换血具有一定的风险。
李慧繁[7](2013)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换血有效性及风险与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换血治疗的516例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⑴516例纳入研究,无ABE组200例,轻度ABE组175例,中度ABE组84例,重度ABE组57例;共换血536人次,其中2次换血14例,3次换血3例。⑵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症最常见的病因是ABO溶血病51.7%,其他常见病因有新生儿溶血病合并体质量丢失超过10%(10.9%)、Rh溶血病(6.8%)、体质量丢失超过10%(4.7%);随着ABE程度加重,Rh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合并体质量丢失超过10%所占的比例增高,而ABO溶血病所占的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随着ABE程度加重,入院时龄、入院前黄疸持续时间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⑷血清总胆红素(TSB)换出率约53.6%,随着ABE程度加重,换血前、后即刻TSB水平升高,而TSB换出率降低,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⑸换血后常见血液学指标异常有高血糖68.8%、低血钙20.0%和血小板减少61.0%等,4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⑹换血疗法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随着ABE程度加重,其发生率增高,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暂停(4.7%)、心力衰竭(2.1%)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2.1%)是常见的换血疗法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⑴ABO溶血病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常见的病因,体质量丢失超过10%也是重要病因之一;ABO溶血病应及早诊治,注意合理喂养,监测胆红素,尽早光疗,避免或减轻ABE发生,减少换血。⑵换血疗法能有效降低体内TSB水平,可作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抢救治疗措施,但ABE程度越重,换血有效性越低。⑶血液学指标异常是最常见的换血不良反应,换血疗法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并不罕见,且ABE程度越重,换血风险越高。⑷换血前应根据有无胆红素脑损伤及其程度,在预测换血有效性同时充分估计换血风险,“健康儿”需在不换血发生胆红素脑损伤的风险超过换血风险时,才考虑换血;ABE患儿尤其是重度ABE,换血有效性差,且风险高,因此,换血前需做好应对措施,换血后严密监护,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目的比较换血疗法治疗不同程度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成本效益,为ABE干预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中心137例ABE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⑴轻度ABE换血组(SubtleABE with ET,SE组)40例、轻度ABE非换血组(Subtle ABE without ET,SNE组)29例、中重度ABE换血组(Moderate to advanced ABE with ET,ME组)49例和中重度ABE非换血组(Moderate to advancedABE without ET,MNE组)19例。⑵轻度ABE中,SE组TSB、TSB与血浆白蛋白的比值(B/A)、新生儿溶血病比例和人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于SNE组(P<0.05),无死亡发生,不良预后发生率15.0%与SNE组13.8%相似;最大效益成本比分别为87.5和121.5。⑶中重度ABE中,ME组TSB、B/A、新生儿溶血病比例和人均住院费用⑴组15.8%的2.1倍;最大效益成本比分别为89.8和160.0。ME组TSB、B/A高于SE组(P<0.05),死亡-不良预后发生率为SE组的2.2倍,换血疗法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12.2%为SE组5.0%的2.4倍,人均住院费用与SE组相似(P>0.05)。结论⑴换血疗法对于轻度ABE的成本效益较好,可作为抢救治疗的首选;中重度ABE尤其是重度ABE需权衡利弊。⑵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尽早光疗,避免或减轻ABE,降低死亡-不良预后发生率,减少资源消耗和经济损失。
李昭颖,胡晓静,李丽玲,曹云[8](2019)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换血疗法的原因和主要并发症总结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进行换血治疗患儿的基本资料、换血治疗的主要原因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65例患儿接受了换血治疗,换血治疗的患儿中34例(52.3%)是不明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14例(21.5%)是ABO溶血,14例(21.5%)是Rh溶血,3例为G6PD缺陷症(4.6%);换血治疗前的总胆红素(TSB)水平为(433.6±48.1)μmol/L,换血治疗后的平均TSB为(223.2±15.8)μmol/L;并发症以血小板减少(18.5%)和低钙血症(12.3%)为主,没有发生呼吸暂停、败血症、低血糖等症,没有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新生儿换血疗法主要是不明原因的高胆红素血症,通过外周动静脉自动换血疗法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同时较安全、并发症少,但应严密观察且加强随访。
戴艳萍[9](2001)在《换血疗法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娟,卢秀兰,朱德胜,彭小明,张新萍,肖政辉[10](2021)在《换血疗法在儿童重症百日咳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换血疗法在儿童重症百日咳肺炎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换血疗法的重症百日咳肺炎患儿4例,总结重症百日咳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换血疗法在重症百日咳肺炎中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4例患儿中,3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4例患儿换血前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持续时间长,换血后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3例好转患儿,在白细胞计数升高早期或器官功能损伤早期使用换血疗法,对重症百日咳肺炎治疗有效。1例死亡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显着升高,在换血治疗之前已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虽换血治疗后呼吸功能好转,但其他器官功能仍差,特别是心功能差,最终死亡。结论重症百日咳肺炎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在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早期、器官功能损伤早期予以换血治疗,可降低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改善预后。
二、换血疗法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换血疗法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儿换血疗法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 文献回顾 |
2 研究目的 |
3 相关概念 |
4 研究内容 |
5 研究方法 |
6 关键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生儿换血疗法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1 新生儿换血疗法质量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
2 德尔菲专家函询 |
3 评价体系权重的确定 |
4 新生儿换血疗法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确立 |
第三章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换血疗法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写对照表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工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光照疗法 |
1.1 光照疗法治疗标准 |
1.2 光照疗法的治疗方法 |
1.3 不良反应 |
2 换血疗法 |
2.1 换血疗法治疗标准 |
2.2 不良反应 |
2.3 换血疗法与脑损伤 |
3 药物疗法 |
3.1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
3.2 白蛋白 |
3.3 益生菌 |
3.4 茵栀黄 |
3.5 金属卟啉 |
3.6 苯巴比妥 |
3.7 锌剂 |
3.8 氯贝丁酯 |
3.9 其他 |
(4)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常规补钙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方法 |
1.2.1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 |
1.2.2 血清总钙浓度检测方法及其异常判断标准 |
1.2.3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2 2组患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前、后血清总钙浓度比较 |
2.3 2组患儿血清钙浓度异常发生情况比较 |
2.3.1 低钙血症发生率 |
2.3.2 高钙血症发生率 |
2.3.3 血清钙浓度异常发生率 |
2.4 研究组患儿静脉推注钙剂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3 讨论 |
3.1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过程中对于常规补钙必要性的争议 |
3.2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过程中, 静脉补钙与未静脉补钙对治疗后血清总钙浓度的影响 |
3.3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过程中, 静脉补钙的钙剂相关不良反应 |
4 总结 |
(5)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语 |
2.0 引言 |
2.1 研究现状 |
2.1.1 流行病学 |
2.1.2 机制 |
2.1.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
2.1.4 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的原因 |
2.1.5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 |
2.1.6 诊断 |
2.1.7 治疗 |
2.1.8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 |
2.1.9 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势及不足 |
2.2 指南制定过程 |
2.2.1 构建临床问题 |
2.2.2 循证研究 |
2.2.3 专家共识 |
2.2.4 形成证据概要表 |
2.2.5 形成推荐意见 |
2.2.6 形成初稿 |
2.3 讨论 |
2.3.1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类分析 |
2.3.2 关于中医证型、时机问题 |
2.3.3 关于原始研究的设计质量 |
2.3.4 关于干预措施的相关问题 |
2.3.5 关于结局指标的相关问题 |
2.3.6 关于发表偏倚的问题 |
2.3.7 关于调查问卷的问题 |
2.3.8 关于指南制定方法学问题 |
2.4 结论 |
2.4.1 茵栀黄口服液 |
2.4.2 茵栀黄颗粒 |
2.4.3 清肝利胆口服液 |
2.4.4 茵陈五苓糖浆 |
2.5 创新点及意义 |
2.6 不足与展望 |
2.6.1 存在不足 |
2.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换血治疗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标本的来源 |
2.1.2 主要的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和耗材 |
2.2 方法 |
2.2.1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的检测 |
2.2.2 换血术的实施 |
2.2.2.1 换血指征 |
2.2.2.2 换血前准备 |
2.2.2.3 血液选择 |
2.2.2.4 换血治疗操作步骤 |
2.2.3 观察指标的获取 |
2.2.3.1 检测项目的实施 |
2.2.3.2 不良反应观察 |
2.3 数据处理 |
3.结果 |
3.1 引起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 |
3.2 换血治疗对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的影响 |
3.3 换血治疗对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
3.4 换血治疗对血清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总钙、pH值的影响 |
3.5 换血治疗不良反应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写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516 例临床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换血疗法治疗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成本效益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换血疗法 |
1.2.2 换血疗法技术操作过程 |
2 结果 |
2.1 患儿进行换血疗法的原因 |
2.2 换血疗法相关并发症 |
2.3 平均换血治疗时间及住院日 |
2.4 换血治疗前后平均总胆红素 |
3 讨论 |
3.1 换血疗法的主要原因是不明原因的高胆红素血症 |
3.2 换血疗法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血小板减少和低血钙 |
3.3 护理技术在换血疗法中的重要作用 |
3.4 换血治疗后注意事项 |
(9)换血疗法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换血的目的 |
2 换血的指征 |
3 换血途径的选择及方法 |
3.1 脐静脉单通道换血法 |
3.2 脐动脉、静脉双管同步换血 |
3.3 股动脉 、股静脉穿刺换血法 |
3.4 肱动脉穿刺换血法 |
3.5 桡动脉穿刺同步换血法 |
3.6 外周血管连续同步化换血法 |
4 换血中静脉内留置套管针的应用 |
5 换血注意事项 |
四、换血疗法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儿换血疗法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D]. 杨丽莎. 重庆医科大学, 2016(02)
- [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换血疗法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分析[D]. 曾令梅. 西南医科大学, 2018(10)
- [3]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治疗进展[J]. 葛敏,唐军.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8(03)
- [4]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常规补钙的必要性[J]. 杨栗茗,苏绍玉,胡艳玲,万兴丽,唐军.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7(06)
- [5]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韩姗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换血治疗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影响分析[D]. 彭小友.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D]. 李慧繁. 重庆医科大学, 2013(03)
- [8]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J]. 李昭颖,胡晓静,李丽玲,曹云. 护士进修杂志, 2019(11)
- [9]换血疗法新进展[J]. 戴艳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01(02)
- [10]换血疗法在儿童重症百日咳肺炎中的临床应用[J]. 刘娟,卢秀兰,朱德胜,彭小明,张新萍,肖政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