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省血防工作会议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施亚利[1](2013)在《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年)》文中研究指明血吸虫病最早在日本发现。中国从1905年起,陆续从病原学证实有血吸虫病流行。中国古代尽管没有使用“血吸虫病”这个病名,但是,传统医典中有大量的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血吸虫病在江苏流行历史悠久,流行范围广泛,造成的危害性大。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江苏省卫生处在吴县木渎镇建立了苏南地方病防治所,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由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防治工作未超出草创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血吸虫病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华东当局首先发现血吸虫病在江南一带流行严重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治。在华东局的领导下,南京市、苏南区、苏北区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初步展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953-1955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发现血吸虫病在我国长江流域造成的极大危害。1955年,毛泽东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在毛泽东的提议下,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小组宣告成立,长江流域十二个省市建立了血防工作的领导机构。中共中央制定了防治血吸虫病的方针和措施,召集有关高等院校及科学研究单位的专家、教授开会,解决了防治的技术问题和工作方法问题。中共中央对防治工作的正确领导,使全国大规模的防治血吸虫病运动逐步开展起来。江苏建省后,贯彻执行了华东局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不仅制定了防治工作的规划,提出了 1956-1958年的防治工作计划,而且对血防科学研究和经费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在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的领导下,江苏省的群防群治工作随即展开,防治工作在全国率先取得突破性的成果。1958年,我国工农业生产开始了大跃进。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要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以更快的速度来进行,为生产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中央血防九人小组发出“鼓足革命干劲,全面跃进,加速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提出了血防“大跃进”的目标,鼓励各地打破常规,树立“血防跃进”典型,发动了“血防大跃进”。江苏省委积极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江苏省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随即出现了大跃进运动。整个运动可以分为“空前跃进”、“继续跃进”和“持续进行”三个阶段。血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跃进后却留下了不少的问题,如:机构裁撤,人员裁减,血防工作处于半停顿或停顿状态;螺情、病情大幅度回升,急性感染非常严重;建国初年血防工作中形成的科学工作方法和踏实作风多被破坏;三年经济困难使政府主要应对浮肿病或其他疾病,血吸虫病疫情雪上加霜。大跃进过后,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各省市,由于粮食紧张,浮肿、消瘦等疾病突出,群众都忙搞生产,防治浮肿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逐渐放松。血吸虫病疫情的快速回升和急性感染的不断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当地的农业生产。这些现象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对大跃进后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针作出调整。中央血防九人小组从1961年初陆续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制订了“血防工作调整”方针,并且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调整。江苏省党政当局随即贯彻执行,调整了血防工作的总目标。1961-1965年,江苏省的“血防工作调整”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的调整(1961、1-1962、5)、重点阶段的调整(1962、5-1963、12)和后期阶段的调整(1963、12-1965)。各地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成功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于受到中共中央“左”的路线的影响,1964-1965年,江苏省在血防工作中贯彻“阶级观点”。“血防工作调整”作为国民经济调整的一部分,是在“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的。随着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的推行,它逐渐偏离了调整的轨道。1966-1967年,江苏省按照中央血防九人小组制定的工作计划,对各项防治工作进行部署。1967年,“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血防战线,江苏省的血防工作陷入停滞。1970年,由于疫情再度严重,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血吸虫病防治的专门文件。从1970到1973年,江苏省的防治工作再度重启。1976年10月,江苏省在防治工作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宣布全省实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
戴小兵[2](2010)在《1949-1965年湖南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的历史学研究》文中指出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由来已久,湖南洞庭湖区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灾区,严重影响疫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生长和生趣,给疫区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极大地阻碍了疫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建国前,任凭血吸虫病肆虐,旧政府始终无所作为,群众只能听天由命。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恢复发展疫区经济,也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血防工作很快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针对洞庭湖区严重的血吸虫病疫情,政府迅速采取措施,主要包括成立专门防治机构;加强对血防知识及血防工作的宣传;加大对血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采取“查、治、灭、管、防”等综合措施积极防治,如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大规模群众查螺灭螺运动,开展大规模普查普治运动。从1949年到1965年,经过17年多不懈努力,湖南洞庭湖区的血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逐步形成了血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策略,建立了有效的防治机制,促进了我国基层公共卫生防预体系的发展。但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血防工作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波折不断,甚至出现严重失误,如1958年底部分疫区盲目宣布消灭血吸虫病,撤并了血防机构,给随后几年的血防工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直到1963年才逐渐恢复。1949-1965年湖南洞庭湖区血防工作经历了一个由兴起(1949年至1955年)——高潮(1956年至1958年)——低潮(1959年至1961年)——恢复(1962年至1965年)的曲折起伏过程,反思和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对当前开展血防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向志伟[3](2020)在《新中国初期常德专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初期,在党和政府"送瘟神"的号召下,常德专区迅速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这一时期的血防工作,分为试点防治和全面防治两个阶段。试点防治阶段,常德专区建立防治机构,开展调查研究,初步摸清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1955年11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后,常德专区对血吸虫病全面开战,实施全区疫情普查,开展群众减螺运动,治疗与预防同时集中发力,取得血防工作的重要成效。这一时期常德专区血防工作逐渐系统化、专业化,为最终战胜血吸虫病积累了宝贵经验。
周晓农[4](2020)在《洞庭湖区消除血吸虫病迈向新时期》文中认为湖南省在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史上占据了特殊地位,不但是我国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也是在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不同阶段出成绩、出经验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湖南省高度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持续推进家畜传染源控制、人群传染源控制、钉螺控制及血防机构能力建设"四大工程",取得了显著血防效益,实现了防治与科研结合、科研为现场服务的理念,从防治实践中创造了一批血防模式,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提供了"湖南经验"。今后仍需贯彻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原则,坚持科学防治、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继续强化以"以传染源控制为主、钉螺控制并重"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保障经费投入、提高防治队伍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医防结合新模式,早日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
万心[5](2017)在《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文中认为民国时期余江县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生育、生长、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血防之前的余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疫区社会,社会各阶层关系基本处于不良互动状态。这种对瘟疫“不设防”社会生态,为瘟疫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余江人民用“开新填旧”等办法,经过消灭血吸虫病和巩固血防成果等几个阶段的努力,不仅在全国率先取得了根除血吸虫病的胜利,而且很好的巩固了血防成果。作为地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血防对余江地域社会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得当代余江地域社会带有深刻的“血防”烙印。从政治上看,余江地域政治出现了明显的血防化趋势。表现为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保血防“第一面红旗”成为党和地方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领导人对余江血防的高度关注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使余江政治声誉远播国内外。同时,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从经济上看,血防对余江地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血防为生产提供了健康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改善了疫区人民的生活。如:诸多血防工程的建设,直接推动了余江农业经济的发展;送瘟神纪念馆的建立,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来此参观学习,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血防引发了余江地域文化急剧变化。随着血防的胜利,原来余江那种病态的地方文化,逐渐向健康文化演变。围绕血防,大量的文化产品不断出现,余江地域文化被打上了浓厚的“血防”色彩。在血防胜利的鼓舞下,余江血防精神得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争创一流、充满自信的余江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血防也给余江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血防运动中,党和县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血防第一线“救死扶伤”;人民群众则积极参与血防,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血防运动。通过血防余江形成了社会各阶层良性互动、密切配合的良好社会关系。而且,血防使余江生态环境得到优化。血防彻底改造了余江钉螺的滋生环境,消除了传染源,优化了余江水环境,使余江卫生环境大为改观。但从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推广的情况看,它只适应山丘型疫区,在湖沼型疫区效果有限,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湖区血防不能照搬余江模式,必须另辟溪径。总之,血防成为建国以来国家治理余江地域社会的手段,通过血防国家成功地介入余江地域社会,并成功地塑造了余江地域社会的“血防”色彩。
辜柔[6](2020)在《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研究(1951~1978)》文中研究指明血吸虫病作为一种流行范围广、传染速度快、危害性大的疾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成为我国流行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因其自然、社会原因,徽州地区长期遭受血吸虫病的肆虐。此病已严重影响着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号召下,1951年徽州地区开始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1~1954年是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起步阶段:成立了专门的防治机构,培训医疗卫生队伍,调查疫情,并初步开展“两管”一灭与治疗工作。1955~1957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初步发展阶段:发挥农业合作社优势,进一步加强粪管工作,组建经常性的查螺灭螺队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推动了血防工作的发展。1958~1960年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大跃进阶段。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徽州地区在血防上出现浮夸风和瞎指挥风,导致了疫情的反弹。1961~1965年是血吸虫病防治的调整时期:纠正“大跃进”的错误,确定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流行区域进行了大面积的普查,加强生产生活的防护工作,并发动群众开展了灭螺歼灭战,血防逐渐恢复了正常化。1966~1978年是血吸虫病防治从低潮到再兴阶段:1966,文化大革命爆发,受“左”倾错误的影响,血防机构被裁剪,血防人员下放,血防工作陷入了低潮;1970年,在中央关于血吸虫病防治的1970(2)号和1970(49)号文件的指导下,徽州地区重新建立健全各级血防组织,积极培训血防骨干队伍,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坚持反复查螺灭螺,加强“两管”。一场消灭血吸虫病的“人民战争”在徽州地区掀起,血防工作进入了再兴阶段。1978年,徽州地委宣布,全区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但仍取得良好的成效:到1978年,全区基本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人民体质增强,生产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环境卫生大为改善。徽州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给我们留下了经验,即执政党要发挥组织优势,建立严密的血防领导体系;要建立高效有序的联防联控机制;要坚持宣传动员、群防群治;要积极进行医学创新。徽州地区历时20多年的血防,有成功,也有失误,虽然曲折,但最终取得了胜利,充分显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我们正面临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党和政府正是总结了历史上疫情防治的历史经验,开展联防联控,建立了严格有效的防控防治体系,使中国能逐步控制疫情的蔓延,不仅为全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也为其他国家的疫情防治提供了一份可借鉴的答卷。
杨筱[7](2019)在《长江中游滩地造林抑螺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血吸虫病是仅次于疟疾的全球第二大热带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钉螺是血吸虫病传播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控制钉螺是血吸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实有钉螺面积36.3万ha,95%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滩地。我国实施的林业血防工程,通过滩地造林,改造钉螺的孳生环境,抑制钉螺生长发育,在钉螺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有关滩地造林抑螺机理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对钉螺孳生产生抑制作用的关键要素以及影响钉螺分布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已有研究主要是针对造林后非生物要素(土壤理化性质)对钉螺分布的影响,关于生物要素(草本植物群落和藻类)影响钉螺分布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生物要素与非生物要素对钉螺分布的交互作用的研究未有相关报道,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血防工作的深入开展。基于此,本论文以长江流域典型的苔草、芦苇以及3a、5a和8a不同林龄人工杨树林等5种类型滩地为研究对象,每种类型设置3个样地,每个样地布设30个调查样方,通过对钉螺分布、草本植物群落结构、藻类分布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分析,定量分析各生物与非生物要素对滩地造林抑螺效果的贡献度,筛选影响钉螺分布的关键要素;以不同生物要素与非生物要素影响钉螺分布的交互作用研究为突破点,揭示滩地造林的抑螺作用机理,为科学评价林业血防工程质量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滩地造林会显著降低钉螺密度,随林龄增长,抑螺效果显著增大。在长江流域的苔草滩地、芦苇滩地和3a生杨树林地,钉螺密度分别为12.74±7.57只/m2、3.89±2.75只/m2和2.12±1.25只/m2。在5a和8a生杨树林下未查到钉螺,密度均为0只/m2。这表明苔草滩地最适宜钉螺孳生,造林后,林地中的钉螺密度显著降低(p<0.05),且5a和8a生杨树林地均为无螺环境。(2)滩地造林改变了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抑螺植物(对钉螺有杀灭作用的植物种)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蛇床(Cnidium monnieri(Linn.)Cuss)和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等替代了短尖苔草(Carex brevicuspis)和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种且重要值随林龄增长而增加,对钉螺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滩地造林后,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显著高于苔草群落和芦苇群落,且随林龄增长稳定性有进一步提升。造林通过提高草本群落的稳定性,保持抑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度,发挥显著的抑螺效应。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苔草和芦苇的相似系数最高,为0.45,表明苔草和芦苇滩地具有相似的群落结构和自然草地生境,适宜钉螺孳生。在不同林龄杨树林地,5a和8a生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相似系数最高,达到0.55,表明5a和8a生林地的草本群落结构和生境条件高度相似,均属非钉螺适生区,有显著抑螺效果。(3)藻类是钉螺重要的食物来源,滩地造林后,土壤中的绿藻(Chlorophyta)、蓝藻(Cyanophyta)和硅藻(Bacillariophyta)含量均显著减少,硅藻减少幅度最大。藻类食物短缺是导致钉螺密度显著降低的原因之一。在5a和8a生林地土壤中,硅藻基本消失,且未查到钉螺分布,这表明硅藻是限制钉螺分布的主要生物要素之一。(4)土壤是钉螺孳生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为钉螺提供所需的水分和食物,与钉螺种群分布密切相关。滩地造林后,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营养元素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pH显著升高,土壤环境由弱酸性向弱碱性变化,且pH随林龄增长仍持续升高。林下的碱性土壤环境对藻类和钉螺分布均有显著负作用。(5)滩地造林引起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的显著改变,是造成钉螺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不同要素影响钉螺分布的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影响钉螺密度的关键生物要素包括:硅藻、草本植物群落盖度、密度以及抑螺植物优势度(抑螺植物重要值的加权平均值);关键非生物要素主要为土壤pH。硅藻、群落密度和抑螺植物优势度对钉螺密度有直接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690*、0.526***和-0.225*。土壤pH和群落盖度对钉螺密度有间接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516*和0.219*。所有关键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共同解释了钉螺密度79.9%的空间变异程度,其中硅藻的作用强度最大。综上所述,硅藻是反映钉螺分布状况最关键的生物要素。滩地造林后,草本群落的盖度、密度,土壤pH和抑螺植物优势度等关键要素的交互作用共同导致钉螺密度显著降低、产生稳定的抑螺效应,其中生物要素(草本植物群落和藻类)的作用强度显著大于非生物要素(土壤理化性质)。
杨鹏程,杨妮兰,雷春成[8](2014)在《1979~1991年湖南省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文中指出血吸虫病是威胁湖南洞庭湖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瘟神"。19791991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行,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预防措施也有了新的发展,主要在"三禁"防护、联防联控、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人畜感染率逐渐下降,对保护疫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曾文,钟声[9](2016)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危机与治理》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洞庭湖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系列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湖泊面积急剧下降、水质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血吸虫疫情反复等。政府确立了江湖同治的指导思想,治理方针经历了从"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到恢复湖泊面积,改善湖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并先后采取了洞庭湖整修工程、园田化建设、血吸虫病防治、水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治理措施,使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为了进一步改善湖区环境,还需在树立科学理念、加强法制建设、创新管理机制以及整合社会力量等方面作更大的努力。
谢谦[10](2016)在《基于疫水人水相互作用机理的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展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控研究,有助于消除湖区血吸虫病、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建设"两型社会"、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洞庭湖区域实际,基于流行病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遵循"基础理论研究——作用机理分析——感染风险评价——防控方案模拟——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路,以血吸虫病疫水人水相互作用机理为主线,构建感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防控仿真模型、综合防控体系,对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控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1)系统梳理了血吸虫病防控的相关概念、基础理论、研究内容等。血吸虫病防控的基本理论包括系统论、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突变论、控制论等;血吸虫病流行的动力演化机制,主要来源于人口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政府系统等多个子系统;血吸虫病防控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即明确机理、风险评价、方案模拟、方案比较和体系构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血吸虫病防控研究可采取如下流程:机理分析→指标筛选→机理量化→风险评价→仿真模拟→体系构建。(2)详细介绍了洞庭湖区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水平和血吸虫病疫情等现状,计算得出洞庭湖区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系统分析了血吸虫病防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将人群血检阳性率、易感地带面积分别作为疫水接触和疫水分布子系统的核心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关键指标的驱动因子进行筛选,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验证和响应回归分析,完成洞庭湖区疫水人水相互作用机理的梳理和研究。结果表明:疫水接触与各驱动因子相关系数按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列为,农业经济比重(0.867)>城镇化水平(0.846)>总人口(0.844)>城乡自来水供给率(0.839)>GDP(0.836)>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0.83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0.831)>血防健康教育覆盖率(0.820);疫水分布与各驱动因子相关系数按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列为,改厕覆盖率(0.927)>耕牛敞放率(0.886)>耕牛感染率(0.859)>洲滩扩张速率(0.858)>居民感染率(0.855)>药物灭螺面积(0.694)>平均水位(0.674)>环改灭螺面积(0.415)>汛期平均水位(0.328)>平均流量(0.251)。其中,平均流量(0.251)与易感地带面积的相关系数小于0.3,表现为弱相关性,在疫水人水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中可忽略该项因素的影响。(4)依据PSR模型原理,构建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感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入手,对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感染风险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指数方面,2001-2014年,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感染风险由0.9248降至0.40337,后期下降趋势明显变缓;其空间格局上,岳阳县、沅江市高于0.5,汉寿县、安乡县等14个地区处于0.35-0.5之间,石门县、桃源县等5个地区处于0.2-0.3之间。压力、状态、响应指数方面,尽管各指数历年情况略有波动,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空间格局上,压力风险由高至低的地区数量分别为8个、10个、3个,状态风险由高至低的地区数量分别为8个、9个、4个,响应风险由高至低的地区数量分别为3个、7个、11个。(5)依据系统动力学原理,运用Vensim软件建立血吸虫病防控系统模型,通过调整相关变量组合,制定传统血防、农业经济优先、宣传教育优先、灭螺工程优先和新型城镇化推进等五种方案,并对其演变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传统血防方案血防的经济效益有限,有待优化和完善;农业经济优先方案适宜欠发达地区的血防工作,通过加速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经济和血防的并行发展;宣传教育优先方案血防效益见效较快,可应用于血吸虫病疫情较为严重地区,以优先完成血吸虫病疫情的控制任务;灭螺工程方案由于其对于灭螺的高度重视,可广泛应用于钉螺分布较广的地区;新型城镇化推进方案可应用于城乡差距较大的地区,有助于城乡血防工作的统筹开展,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6)针对洞庭湖区血防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从总体目标、区域防控、工程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力求实现血防工作机制的长期、高效、可持续运行。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抑螺防病、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环境改善等四个方面的目标;明确岳阳、常德、益阳三市的血防要点;强化农业、水利、药物灭螺、生物灭螺、健康教育、人畜传染源控制等血防工程实施力度;完善组织管理、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工程实施、监测预警等血防机制。
二、湖南省血防工作会议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血防工作会议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问题说明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目的与路径选择 |
五、资料的使用 |
第一章 1949年以前血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
第一节 血吸虫病的流行史 |
一、医学界发现和证明血吸虫病的经过 |
二、病原与病症 |
三、传统医典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江苏省的防治情况 |
一、江苏境内的流行状况 |
二、江苏当局的血防活动 |
第二章 1953年建省之前的血防工作(1949-1953)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医疗卫生事业的国家目标 |
一、疫病的流行与防治 |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国家目标 |
第二节 华东当局发现疫情的过程与措施 |
一、发现的过程 |
二、采取的措施 |
第三节 江苏三地防治工作的启动 |
一、南京市血防工作的开展 |
二、苏南区血防工作的开展 |
三、苏北区血防工作的开展 |
第三章 中共中央开展血防工作的决策与部署 |
一、中央核心层发现疫情严重的过程 |
二、建立血防工作的领导机制 |
三、制定防治工作方针和计划 |
四、开展对血吸虫病的研究 |
五、解决防治的技术问题 |
六、典型经验的推广 |
第四章 “一五”时期江苏省的群防群治(1953-1957) |
第一节 省当局对中央方针的执行 |
一、江苏建省的过程 |
二、对华东局血防工作指示的执行 |
三、制订1956-1958年的工作计划 |
第二节 科研工作的部署与开展 |
一、科研机构的成立与工作部署 |
二、科研工作的开展 |
第三节 血防经费的管理 |
一、血防经费的管理规定 |
二、经费执行情况的调查 |
三、经费管理办法的调整 |
四、医疗欠费问题的解决 |
第四节 群防群治的展开 |
一、治疗 |
二、灭螺 |
三、管理粪便 |
四、水源管理 |
第五章 中共中央发动“血防大跃进 |
一、提出血防“大跃进”的目标 |
二、对各地党委的要求 |
三、鼓励各地打破常规 |
四、树立“血防跃进”典型 |
第六章 江苏省的“血防大跃进”(1958-1960) |
第一节 省“血防跃进”的目标 |
一、“纲要”颁布后的江苏计划 |
二、中央目标提出后的江苏规划 |
第二节 推动“血防大跃进”的举措 |
一、宣传血防大跃进的必要性 |
二、明确各级党委的责任 |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
四、树立医疗跃进典型 |
五、推广快速疗法 |
六、放宽治疗对象与修改经费管理 |
第三节 “血防大跃进”的三个阶段 |
一、“空前跃进”阶段 |
二、“继续跃进”阶段 |
三、“持续进行”阶段 |
第四节 成绩分析与遗留问题 |
一、成绩分析 |
二、遗留问题 |
第七章 中共中央的“血防工作调整”方针 |
一、血防工作调整的原因 |
二、血防工作调整方针的内容 |
三、为贯彻调整方针采取的措施 |
第八章 江苏省的“血防工作调整”(1961-1965) |
第一节 总目标的调整 |
第二节 初期阶段的调整 |
一、制订1961年的工作计划 |
二、开展灭螺工作的试点 |
三、积极治疗 |
四、重抓粪便管理 |
第三节 重点阶段的调整 |
一、制订1962-1963年工作计划 |
二、充实防治队伍 |
三、进行防病再教育 |
四、组织查螺 |
五、把责任落实到生产队 |
六、合理解决报酬问题 |
七、抓好预防工作 |
第四节 后期阶段的调整 |
一、1964-1965年的工作计划 |
二、充实领导班子 |
三、树立血防战线上的样板 |
第五节 血防研究的进展 |
一、科研工作的部署 |
二、治疗及预防药物 |
三、查螺灭螺方法研究 |
四、急性感染研究 |
第九章 尾声:“文革”期间的江苏血防工作(1966-1976) |
第一节 前期防治工作(1966-1967) |
第二节 后期血防工作的重启(1970-1976) |
结语 |
一、中央政府的决策作用 |
二、不同时期社会动员的效益 |
三、不同阶段医疗福利制度的功能 |
四、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1949-1965年湖南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的历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与目的 |
三、 学术史回顾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及本文结构 |
五、 资料说明 |
第一章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
1.1 血吸虫病概论 |
1.1.1 历史背景 |
1.1.2 流行范围特点及原因 |
1.2 血吸虫病的危害 |
第二章 防治机构与防治人员 |
2.1 防治机构 |
2.1.1 防治体系的初步形成 |
2.1.2 血防体系的发展变化 |
2.1.3 评价 |
2.2 防治人员 |
2.2.1 人员构成 |
2.2.2 人员管理 |
2.2.3 经验教训 |
第三章 宣传教育 |
3.1 宣传教育的措施与方法 |
3.1.1 对血防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 |
3.1.2 对群众的宣传教育 |
3.2 宣传教育的特点 |
3.3 宣传教育成效 |
3.4 经验教训 |
第四章 综合防治 |
4.1 疫情调查 |
4.1.1 病情调查 |
4.1.2 钉螺调查 |
4.1.3 流行病学调查 |
4.1.4 经验教训 |
4.2 治疗 |
4.2.1 治疗政策的变化 |
4.2.2 治疗措施 |
4.2.3 治疗方法 |
4.2.4 耕牛防治的措施与方法 |
4.2.5 成效 |
4.3 消灭钉螺 |
4.3.1 灭螺的措施 |
4.3.2 灭螺的方法 |
4.3.3 经验教训 |
4.4 管粪管水 |
4.4.1 管粪的措施及方法 |
4.4.2 管水的措施与方法 |
4.4.3 经验教训 |
4.5 个人防护与血防科研 |
4.5.1 个人防护 |
4.5.2 血防科研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课题 |
(3)新中国初期常德专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常德专区血吸虫病的危害 |
二、建立防治机构,开展调查研究 |
三、多措并举、综合防治,进入全面战斗 |
四、结论与启示 |
(5)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和本文创新之处 |
三、研究视角:血吸虫病防治与社会变迁 |
四、研究内容和本文框架 |
五、资料来源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血吸虫病与余江疫区社会 |
第一节 余江县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史 |
一、余江县的地理环境 |
二、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 |
三、血吸虫病流行社会因素 |
四、流行史 |
第二节 血吸虫病流行的危害 |
一、危害生命,毁灭村庄 |
二、影响生育,破坏经济生产 |
三、使生活贫困,造成社区恐慌 |
第三节 余江疫区的社会状况 |
一、政府“缺位” |
二、医疗界无奈 |
三、富裕阶层缺乏义举 |
四、迷信势力趁火打劫 |
五、普通民众的挣扎与绝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国后余江血防的社会条件、历程与成就 |
第一节 余江血防模式生成的社会条件 |
一、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 |
三、中共领导方式的惯性及时代的产物 |
第二节 余江血防历程 |
一、调查摸底 |
二、制定规划 |
三、全面防治 |
四、巩固成果 |
第三节 余江血防的成就 |
一、发明“开新填旧”的灭螺方法 |
二、成为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
三、长期巩固了血防成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政治演化 |
第一节 血防成为最大的政治任务 |
一、崇高的政治使命 |
二、各级领导的持续关注 |
三、政府官员深入推进血防工作 |
四、历届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 |
第二节 迅速调动各级组织资源 |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防疫系统 |
二、建立高效的血防领导工作机制 |
三、密集出台政令,使血防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
四、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 |
第三节 血防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 |
一、余江“血防圣地”声誉远播海内外 |
二、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血防与余江地方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艰苦奋斗的血防模式 |
一、“勤俭办事”的血防措施 |
二、余江血防的产出大于投入 |
三、条件困难亦能战胜“瘟神” |
第二节 血防与生产相促进 |
一、灭螺与水利建设相结合 |
二、治病救人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
三、灭螺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
四、粪管、“三光”与农业积肥相结合 |
第三节 血防促进余江经济发展 |
一、提供大量劳动力 |
二、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经济结构 |
三、推动旅游业繁荣 |
四、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血防与余江文化特色形成 |
第一节 从“病态文化”到“健康文化” |
一、解放前余江疫区的“病态文化”表征 |
二、血防胜利后余江“健康文化”出现 |
第二节 血防对余江地域文化的塑造 |
一、中共对余江血防文化的建构 |
二、血防引起余江地域文化转变的原因 |
第三节 余江血防文化的繁荣 |
一、新闻报道宣传和学术论文 |
二、血防文学和史学 |
三、建立纪念馆——血防文化的物质载体 |
四、经常性的血防纪念活动 |
第四节 余江地域文化之魂:血防精神 |
一、余江血防精神的内涵 |
二、余江血防精神对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社会关系改善 |
第一节 党和政府: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
一、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
二、积极做好群众动员工作 |
三、把血防知识和技术交给群众 |
四、建立群众性的血防队伍 |
第二节 血防人员:救死扶伤、认真履责 |
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 |
二、解病人之所难 |
三、吃苦耐劳 |
四、把病人当亲人 |
第三节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血防 |
一、积极参加治疗,感恩政府 |
二、积极参加灭螺运动 |
三、积极开展“两管”工作 |
四、自觉开展环境改造 |
第四节 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 |
一、干部、技术人员与群众三结合 |
二、多部门联合血防 |
三、官民同心,群防群控局面的出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变化 |
第一节 虫-人-环境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 |
一、血吸虫及其生命周期 |
二、血吸虫的“终宿主”:人或哺乳动物 |
三、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
四、血吸虫病的传播媒介——疫水 |
第二节 余江血防“环改”特点及其对环境优化 |
一、余江“环改血防”的主要措施 |
二、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的优化 |
第三节 余江血防模式的推广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
一、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的推广 |
二、余江血防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
三、未来湖沼型疫区血防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研究(1951~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基本概念释义 |
一、徽州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
(一)徽州地区血吸虫病的历史记载及流行范围 |
1.有关血吸虫病的历史记载 |
2.血吸虫病流行范围 |
(二)徽州地区血吸虫病的流行因素 |
1.气候因素 |
2.地貌因素 |
3.灌溉水田多 |
4.卫生环境差 |
5.防范意识弱 |
(三)徽州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危害 |
1.人口大量死亡、房屋倒塌、农田荒芜 |
2.劳动力减少,人们生活贫苦 |
3.青年人身体素质弱,削弱国防力量 |
二、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历程 |
(一)1951~1954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起步 |
1.成立专门的防治机构,培训医疗卫生队伍 |
2.调查研究,摸清重点 |
3.初步开展“两管”一灭与治疗工作 |
(二)1955~1957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初步发展 |
1.发挥农业合作社优势,统一开展粪管工作 |
2.组建经常性的查螺灭螺队伍 |
3.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三)1958~1960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大跃进” |
1.掀起大规模的灭螺突击运动 |
2.设立巡回治疗组,缩短治疗疗程 |
3.兴起了“水改旱”的高潮 |
(四)1961~1965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调整 |
1.进行普检,集中救治急慢性患者 |
2.加强生产生活的防护工作 |
3.发动灭螺歼灭战 |
(五)1966~1978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低潮与再兴 |
1.血吸虫病防治陷入低潮(1966~1969) |
2.血吸虫病防治的再兴(1970~1978) |
三、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成效和经验 |
(一)1951~1978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成效 |
1.全区基本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
2.人民体质增强,生产生活水平提高 |
3.疫区展现新貌,环境卫生大为改善 |
(二)1951~1978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经验 |
1.成立严密的血防领导体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2.各部门协同作战,建立高效有序的联防联控机制 |
3.采用群防群治策略,发挥群众力量 |
4.坚持宣传教育,坚定大众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的决心 |
5.进行医药医学创新,贯彻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长江中游滩地造林抑螺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治进展 |
1.2.1 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
1.2.2 血吸虫病防治进展 |
1.2.3 我国林业血防工程发展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草本植物群落和钉螺分布的关系 |
1.3.2 土壤特性和钉螺分布的关系 |
1.3.3 造林对林下草本植物群落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
1.3.4 其他要素对钉螺种群的影响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4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自然状况 |
2.2.1 水文地貌 |
2.2.2 气候 |
2.2.3 土壤 |
2.2.4 植被特征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土地利用现状 |
2.5 血吸虫病流行及防治现状 |
2.6 林业血防工程发展现状 |
3 研究方案与分析方法 |
3.1 样地设置 |
3.2 研究方法 |
3.2.1 螺情分析 |
3.2.2 草本植物群落调查 |
3.2.3 土壤剖面分析 |
3.2.4 风干土样采集 |
3.2.5 土壤藻类样品采集 |
3.3 样品测试 |
3.3.1 土壤理化性质 |
3.3.2 土壤金属微量元素 |
3.3.3 土壤藻含量 |
3.3.4 钉螺体内藻含量 |
3.4 数据分析 |
3.5 统计分析 |
3.6 结构方程模型(SEM) |
4 滩地钉螺分布特征分析 |
4.1 不同滩地类型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
4.2 不同林龄杨树林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
4.3 不同类型滩地钉螺体内藻类含量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滩地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影响分析 |
5.1 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5.2 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和多样性影响 |
5.3 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生态位的影响 |
5.4 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
5.5 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相似性的影响 |
5.6 讨论 |
5.6.1 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5.6.2 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5.7 小结 |
6 滩地造林对土壤特性影响分析 |
6.1 造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分析 |
6.1.1 不同类型滩地的土壤剖面特征 |
6.1.2 不同类型滩地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
6.1.3 不同类型滩地土壤化学性质特征 |
6.1.4 不同类型滩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
6.2 造林对土壤藻类分布特征影响分析 |
6.2.1 土壤藻的藻种组成 |
6.2.2 土壤中不同藻种分布占比 |
6.2.3 土壤中不同藻种含量分析 |
6.3 讨论 |
6.3.1 造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3.2 造林对土壤中不同藻种含量的影响 |
6.4 小结 |
7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特性分析 |
7.1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
7.1.1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草本植物组成 |
7.1.2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和多样性分析 |
7.1.3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草本植物生态位变化分析 |
7.1.4 不同林龄人工杨树林地草本群落稳定性分析 |
7.1.5 不同林龄人工杨树林地草本群落相似性分析 |
7.2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藻类分布特征分析 |
7.2.1 土壤中不同藻种分布占比 |
7.2.2 土壤中不同藻种含量分析 |
7.3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7.3.1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土壤剖面特征 |
7.3.2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
7.3.3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特征 |
7.3.4 不同林龄杨树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
7.4 讨论 |
7.4.1 林龄变化对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7.4.2 林龄变化对土壤藻类含量的影响 |
7.4.3 林龄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7.5 小结 |
8 不同要素影响钉螺分布的交互作用分析 |
8.1 影响钉螺分布的关键要素分析 |
8.1.1 影响钉螺分布的非生物要素筛选 |
8.1.2 影响钉螺分布的生物要素筛选 |
8.2 影响钉螺分布的关键要素重要性分析 |
8.3 交互作用模型构建 |
8.4 交互作用影响分析 |
8.4.1 影响钉螺密度的关键要素分析 |
8.4.2 影响钉螺密度的直接效应分析 |
8.4.3 影响钉螺密度的间接效应分析 |
8.5 讨论 |
8.6 小结 |
9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一 |
导师简介二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1979~1991年湖南省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禁”防护措施的进一步实施 |
(一) 益阳地区 |
(二) 岳阳地区 |
(三) 常德地区 |
二“三禁”联防联控措施的发展及其实施 |
(一) 省际“三禁”联防 |
(二) 省内“三禁”联防 |
三宣传教育 |
(一) 积极宣传上级部门的血防方针和政策法规 |
(二) 将血防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 |
(三) 制定乡规民约 |
(四) 通过出黑板报、贴标语、散发血防资料、放电影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
(9)新中国成立以来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危机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洞庭湖区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 |
1.1 湖泊面积与蓄水调洪功能 |
1.2 湖泊水质污染状况 |
1.3 湖区生物多样性锐减趋势 |
1.4 血吸虫病疫情呈回升趋势 |
2 新中国成立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指导思想与宏观政策 |
2.1 生态环境治理 |
2.2 湖区血吸虫病防治 |
3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实践 |
3.1 湖区整修工程 |
3.1.1 合堤并垸 |
3.1.2 堵支并流 |
3.1.3 除涝排渍及撇洪渠工程 |
3.1.4 长江护岸 |
3.2 园田化建设 |
3.3 退田还湖、平垸引洪、移民建镇工程 |
3.4 洞庭湖区水污染治理 |
3.4.1 造纸企业污染治理工程 |
3.4.2 湘江干流两岸养殖污染防治工程 |
3.5 血吸虫病防治 |
4 展望与建议 |
4.1 树立科学理念 |
4.2 加强法制建设 |
4.3 创新管理机制 |
4.4 整合社会力量 |
(10)基于疫水人水相互作用机理的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省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血吸虫病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血吸虫病流行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3.2 血吸虫病防控策略的研究现状 |
1.3.3 血吸虫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现状 |
1.3.4 空间信息技术在血吸虫病防控中的应用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血吸虫病防控的理论研究 |
1.5.2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水人水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1.5.3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感染风险评价研究 |
1.5.4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控仿真模拟研究 |
1.5.5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控体系建设研究 |
2 血吸虫病防控的理论研究 |
2.1 血吸虫病防控的相关概念 |
2.2 血吸虫病防控的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突变理论 |
2.2.5 控制论 |
2.3 血吸虫病流行的动力演化机制 |
2.3.1 人口系统动力机制 |
2.3.2 环境系统动力机制 |
2.3.3 经济系统动力机制 |
2.3.4 社会系统动力机制 |
2.3.5 政府系统动力机制 |
2.4 血吸虫病防控的基本内容与流程 |
2.5 血吸虫病防控综合体系构建 |
2.5.1 明确防控主体与受控对象 |
2.5.2 设置防控目标 |
2.5.3 提出防控措施 |
2.6 本章小结 |
3 湖南省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控现状分析 |
3.1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界定 |
3.2 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 |
3.2.1 自然条件 |
3.2.2 自然资源 |
3.3 经济社会状况 |
3.3.1 人口与城镇化 |
3.3.2 经济发展概况 |
3.3.3 产业结构概况 |
3.3.4 生态环境概况 |
3.3.5 社会事业概况 |
3.4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分析 |
3.4.1 疫情感染现状 |
3.4.2 查螺灭螺现状 |
3.4.3 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测算 |
3.4.4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3.5 本章小节 |
4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水人水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4.1 人水相互作用机理系统研究 |
4.1.1 疫水接触子系统 |
4.1.2 疫水分布子系统 |
4.1.3 各子系统的因果关系链条 |
4.2 人水作用机理的驱动因子初步筛选 |
4.2.1 研究方法简介 |
4.2.2 驱动因子关联度分析 |
4.3 人水相互作用机理的相关分析 |
4.3.1 疫水接触驱动因子的相关性测度 |
4.3.2 疫水分布驱动因子的相关性测度 |
4.4 人水相互作用机理的响应分析 |
4.4.1 疫水行为驱动因子的响应分析 |
4.4.2 疫水分布驱动因子的响应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5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感染风险评价研究 |
5.1 风险评价预警体系的建立 |
5.1.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5.1.2 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框架 |
5.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4 指标解析 |
5.2 风险评价方法 |
5.2.1 评价指标标准化 |
5.2.2 计算指标权重 |
5.2.3 计算风险指数 |
5.3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感染风险状况分析 |
5.3.1 血吸虫病感染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各子系统感染风险指数评价 |
5.3.3 血吸虫病感染风险综合指数评价 |
5.4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感染风险空间格局分析 |
5.4.1 各子系统风险指数空间格局分析 |
5.4.2 感染风险综合指数空间格局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控系统仿真模拟 |
6.1 研究方法 |
6.1.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6.1.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
6.1.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原则 |
6.1.4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 |
6.2 系统动力学在Vensim中的实现 |
6.2.1 Vensim概述 |
6.2.2 基于Vensim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 |
6.3 系统结构及反馈机制 |
6.3.1 因果结构 |
6.3.2 子系统结构分析 |
6.4 系统模型仿真模拟 |
6.4.1 模型构建 |
6.4.2 模型检验 |
6.4.3 方案设置 |
6.4.4 方案模拟与选择 |
6.5 本章小节 |
7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 |
7.1 总体防控目标 |
7.2 区域防控要点分析 |
7.2.1 岳阳市 |
7.2.2 常德市 |
7.2.3 益阳市 |
7.3 重点血防工程 |
7.3.1 农业血防工程 |
7.3.2 生物血防工程 |
7.3.3 水利血防工程 |
7.3.4 药物灭螺工程 |
7.3.5 健康教育工程 |
7.3.6 人畜传染源控制工程 |
7.4 血防保障机制 |
7.4.1 组织管理机制 |
7.4.2 科技研发机制 |
7.4.3 人才培养机制 |
7.4.4 工程实施机制 |
7.4.5 监测预警机制 |
7.5 本章小节 |
8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湖南省血防工作会议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年)[D]. 施亚利. 南京大学, 2013(05)
- [2]1949-1965年湖南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的历史学研究[D]. 戴小兵. 湖南科技大学, 2010(04)
- [3]新中国初期常德专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探析[J]. 向志伟. 北京党史, 2020(03)
- [4]洞庭湖区消除血吸虫病迈向新时期[J].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03)
- [5]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D]. 万心.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6]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研究(1951~1978)[D]. 辜柔.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7]长江中游滩地造林抑螺作用机理研究[D]. 杨筱.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8]1979~1991年湖南省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J]. 杨鹏程,杨妮兰,雷春成. 武陵学刊, 2014(04)
- [9]新中国成立以来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危机与治理[J]. 曾文,钟声. 经济地理, 2016(10)
- [10]基于疫水人水相互作用机理的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控研究[D]. 谢谦.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