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的观察与护理

胃食管反流病的观察与护理

一、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观察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瀛峰,张继全,吴飞,阮克锋[1](2013)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胃食管反流是一种高发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较多,国内外根据中西医理论制定了各种临床治疗方案,本文对近几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李永红[2](2019)在《艾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对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临床疗效、胃镜下疗效以及后期随访复发率,探究艾灸疗法适用于RE的临床优势及价值,为治疗本病提供另一种临床方案。研究方法:本课题选取4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RE患者,并经此次试验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查;病例源自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入组患者按统计学中的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行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洛赛克);治疗组采用艾灸治疗,艾灸每隔一天进行一次,4周一疗程,共8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反流性疾病问卷量表(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RDQ)评分、胃镜下评分,并在治疗结束后的3个月、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通过治疗有效病例的RDQ评分判断复发率。结果:1.治疗前两组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结束后,两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RDQ评分显着减少(P<0.05);两组组间RDQ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比治疗前,治疗后胃镜检查评分有意义(P<0.05);组间胃镜检查评分相较无意义(P>0.05);3.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随访复查,治疗组3个月、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相应对照组。结论:1.艾灸可通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破损粘膜修复治疗RE;2.艾灸治疗RE远期复发率更低,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陈卓群[3](2017)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制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和专家会议法,从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认识、中医治未病的内容及胃食管反流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阶段的调摄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咨询,制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方法1.通过检索《中华医典》收集古代文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现代中文文献;检索Cochranc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收集现代外文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分析,总结归纳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标准、西医发病机制、危险因素、高危人群体质特点、调摄措施、治疗措施等,形成《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调查问卷,通过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对方案进行咨询、讨论、修改和调整。2.采用病例调查法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望京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收集100例胃食管反流病高危人群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指南与实践程度一致性程度评价。结果1.共进行了四轮专家咨询和一次专家会议。参加第一轮咨询的专家有12位,均为高级职称,专家积极系数为75%;参加第二轮咨询的专家有12位,均为高级职称,专家积极系数为80%;参加第三轮咨询的专家有11位,均为高级职称,专家积极系数为73.33%;参加第四轮咨询的专家有12位,均为高级职称,专家积极系数为75%。各轮专家均有较强的地域代表性及学科代表性。参与专家会议的专家有4位,均为高级职称,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经过四轮咨询及专家讨论,确定方案内容包括:中医病名、中医病因、中医病机、中医诊断标准、西医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未病措施及意义、高危人群体质特点、改善生活方式(未病先防)、日常饮食、药膳及花茶、穴位按摩、音乐疗法、心理疗法、改变生活方式(已病防变)、饮食宜忌、中药治疗、中成药治疗、特色疗法、量表及心理辅导、瘥后防复。各条目均数在4.75-5.0之间,等级和在57-60之间,权威系数在0-0.13之间,变异系数为0.416,P<0.001。克朗巴赫系数为0.931,问卷信度较好。2.一致性结果显示,高危人群特点及疾病诊断标准,一致率分别为35%、65%。对高危人群进行改善生活方式及饮食调护的宣教方面一致率均为35%。穴位按摩、音乐疗法、心理疗法的一致率分别为10%、0、21%。已诊断为GERD患者干预措施中改变生活方式的一致率为65%,饮食调护、中药治疗、中成药、中医特色疗法、量表及心理辅导的一致率分别为47%、54%、29%、17%、35%。结论运用德尔菲法和专家会议法,形成《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但受限于医师、患者及外部环境,方案一致性较低,有待进一步修改。

潘诗敏,李金香,李莹,张曦,陈魏[4](2017)在《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及机制概述》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查阅国内外近10年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针灸治疗该病的方法及所取的经络、穴位,总结针灸治疗该病的可能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参考及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何宇瑛[5](2017)在《新加坡胃食管反流病的证候规律和辨证治疗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进行新加坡流行病学调查,归纳胃食管反流病的证候分布规律,并找出与证候的相关因素,探讨发病的病因病机和病程的演变,为中医的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通过临床病例资料的收集,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性,研究中医药的临床思路,探讨新加坡病人群的规范化与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50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中医四诊信息辨证分型,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统计方法,总结胃食管反流病的证候规律,分析其与多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运用于临床治疗44例患者,入选患者已经PPI治疗3个月以上并停药后再复发者,主要症状烧心、胸痛、反酸、反食症状以RDQ问卷症状积分,其他与反流相关的症状用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口服中医颗粒8周,1天14-16克,日2次服用,观测点分别为0周、2周、4周、8周,在完成8周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结束,进行停药1月、3月的随访,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本组研究资料的发病年龄以50-69岁为最多,病程在1年内最多,发病因素以饮食因素、情志因素最常见,常见的前10位症状包括反酸、嗳气、上腹部胀满、咽部症状、口干、烧心、胸骨后疼痛、嘈杂、上腹部灼热感、口苦,常见的舌象为舌淡红,薄白苔,常见脉象为弦脉或细脉。证型比例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中虚气逆证>痰湿内阻证>阴虚胃热证>气滞血瘀证。证型进行了多元逐步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肝胃不和证与病程相关;肝胃郁热证与情志因素有关;中虚气逆证的相关因素有病程、情志因素;痰湿内阻证的相关因素也是与情志因素相关。在临床治疗的44病例中,临床痊愈1例(2.27%)显效21例(47.73%),有效18例(40.91%),无效4例(9.09%),。总有效率为90.91%。针对症状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胃内容物上涌以RDQ问卷进行症状积分计算,治疗后明显下降,非典型的反流症状和其他全身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也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后进行远期疗效的观察,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不到50%者,或RDQ量表问卷>12分者定为复发,在44病例中,停药1月复发有3例,3月后复发有8例,共有11例,复发率为27.50%,无复发为72.50%,远期疗效理想。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以胃失通降,脾失升清,气机升降失常为主要病机,涉及脏腑与脾胃、肝胆、肺相关,与肝最为密切,病理因素以气滞、郁热、痰湿、血瘀等为标,初病多以气病为主,实证多见,久病脾胃虚损,中虚气逆而发病,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的病理演变,临床以辨证分型治疗,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疗效良好,远期疗效理想,是适合新加坡病人群的治疗方案。

高璐佼[6](2016)在《针刺督脉背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按照在临床中,长时间的实践证明,依照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人督脉背部存在有规律的压痛阳性反映点,尝试采用针刺刺激督脉背部T3-T9段棘突下(含穴位及非穴位)治疗,并与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的西药组比较,从而进一步客观评价针刺督脉背段医治GERD的临床疗效,并观察针刺GERD病人督脉背段第三至第九胸椎棘突下方处的压痛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北京广济中医医院针灸门诊GERD病人60例。均符合GERD的诊断标准,并经过病患的知情同意后,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针刺组和西药组,各有病人30例。其中,年龄最低为23岁,最大者为79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40年。针刺组中,年龄最低为32岁,最大为70岁,病程方面,最短4天,最长40年。西药组中,年龄最低23岁,最大为79岁,最短病程为4个月,最长有30年。两组GERD病人在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和病程)方面相比,没有差别性(P>0.05)。针刺组取穴T3(身柱)、T4(非穴位)、T5(神道)、T6(灵台)、T7(至阳)、T8(非穴位)、T9(筋缩),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10-15分钟行均匀地提插、捻转之手法一次,隔日治疗一次,一周共计为三次;西药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早晚口服,每次20mg,治疗时间总共为8周。治疗前后,两组病人依据在临床中的症状表现情况,如实记录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eflux disease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RDQ)和GERD症状表现程度问卷,统计评估对照,并在T3-T9棘突下方处进行压痛程度评价和压痛阈值评估。结果:1.两组病人医治前后RDQ量表评分对照:针刺组和西药组在医治后,RDQ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未经医治的量表评分对比并无差别(P>0.05),针刺组经医治后,量表评分明显小于西药组(P<0.05)。2.两组病人RDQ量表评分疗效比较:针刺组医治后痊愈11例,显效10例,进步5例,无效4例,愈显率为70%;西药组的愈显率为43.3%,其中,医治后5例痊愈,8例显效,8例进步,9例评估为无效。两组进行对照,针刺组疗效显着大于西药组(P<0.05)。3.两组病人医治前后GERD症状程度量表评分对照:针刺组和西药组在医治后,GERD症状程度评分均显着降低(P<0.05),两组未经医治的量表评分对比并无差别(P>0.05),针刺组经医治后,量表评分显着小于西药组(P<0.05)。4.两组病人GERD症状程度量表评分疗效比较:针刺组医治后治愈3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西药组的“总有效率”66.7%,其中,治愈病人0例,4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评估为无效。两组进行对照,针刺组疗效显着大于西药组(P<0.05)。5.两组病人压痛程度变化比较:两组病人医治前后的压痛程度情况量化后,通过非参数检验统计处理,两组医治前在T3-T9段的压痛均大于治疗后(P<0.05);医治后的两组进行比较,针刺组的病人压痛程度缓解,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6.两组病人压痛阈值变化比较:针刺组和西药组医治后在Ts-T7段(神道、灵台及至阳)的痛点阈值显着升高(P<0.05),在此区域两组医治前对照(P>0.05),针刺组在Ts-T7段对压痛阈值的改善大于西药组(P<0.05)。两组病人在T3、T4、T8、T9的压痛阈值治疗前后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1.针刺督脉背部T3-T9段棘突下治疗GERD的疗效优于西药组,操作简便,并且与常用的抑酸药相比,针刺治疗有整体性和双向性的特点,并非针对单一的临床症状表现治疗,T3-T9段下的体腔内,至阳穴对应膈肌,位居中上二焦之分野,故针刺这段区域,能激发督脉阳气,可有效治疗精神心理、呼吸和消化系统的病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2.针刺督脉背部T3-T9段棘突下治疗GERD后,发现Ts-T7棘突下的压痛阈值比西药组显着升高,因此可以将督脉背段压痛作为评估针刺治疗GERD效果的指标。针刺督脉背段T3-T9不仅可以用于治疗GERD病人,还可以依据Ts-T7棘突下的压痛改变情况,判断病情改善的情况。

买买提艾力·艾则孜[7](2019)在《炎症反应介导胃食管反流病诱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道引起的不适症状(烧心和反酸),是一种消化道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外科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性疾病,可引起病人死亡率升高。胃食管反流病可能会引起心房颤动。近年来越来越多临床研究报道,GERD除了损害食管组织,还可能诱发心房颤动,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降低运动能力,增加患心力衰竭和中风的风险),而且显着增加死亡率。然而,胃食管反流病诱导心房颤动的机制仍未研究清楚。炎症反应(inflammation)被认为是心房颤动和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机制。基于GERD导致食管炎症反应,而炎症可诱发心房颤动的基础上,本课题提出假设:GERD的胃内容物、胃酸反流导致食管局部炎症,局部炎症浸透食管全层,或炎症因子释放入血,导致心房炎症水平增加,从而诱导心房颤动的发生。本课题临床纳入GERD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胃镜下取食管粘膜组织检测局部炎症水平,同时静脉血检测全身炎症水平,明确GERD所诱导的炎症水平与心房颤动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依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以及诊断标准我们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收治的50例患者,设其中25例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非AF组,25例即有胃食管反流病,又合并有心房颤动的患者为AF组。同期完成体检的15例健康受试者设为健康对照组。每组患者一般信息(性别,年龄,BMI等)进行详细记录,各组患者均行GERD问卷调查、24h动态心电图、24h pH监测、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监测并内镜下留取食管齿状线(胃食管连接处)上3cm处的局部黏膜作为组织标本,之后进一步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等方法分析食管粘膜组织炎症程度、检测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的表达水平及血液中的检测浓度。结果:(1)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GERD问卷调查评分、上消化道内镜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为GERD合并心房颤动组(简称AF组)、胃食管反流病不合并心房颤动组(简称非AF组)和对照(control)组。对照组为15例,男性10例(66.7%),女性5例(33.3%),男女比例为2:1,平均年龄为32.29±4.61岁。非AF组患者为25例,男性16例(64.0%),女性9例(36.0%),男女比例为1.77:1,平均年龄为38.86±11.33岁。AF组患者为25例,男性18例(72.0%),女性7例(28.0%),男女比例为2.57:1,平均年龄为43.57±10.81岁。平均年龄在AF组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吸烟、饮酒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AF组患者中2例(8.0%)为合并高血压,3例(12.0%)为合并高血脂,2例(8.0%)为合并2型糖尿病;而AF组患者中3例(12.0%)为合并高血压,4例(16.0%)为合并高血脂,3例(12.0%)为合并2型糖尿病,在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各组GERD问卷调查评分,非AF组和AF组的评分范围(37分、810分、1114分及151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F组37分、810分、1114分及1518分等评分范围均明显高于非AF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24h pH监测比较显示,AF组弱酸反流(4<pH<7)次数、酸反流(pH≤4)次数、食管近端酸反流(%)及DeMeester评分等指标明显高于非AF组患者,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反流总次数和食管近端弱酸反流(%)AF组患者略高于非AF组,但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非AF组和AF组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主要指标如食管下段括约肌(lower esopheagel sphincter,LES)长度、LES静息压、LES残余压、食管上段括约肌(upper esopheagel sphincter,UES)静息压、UES残余压,收缩前沿速度(contractile front velocity,CFV)、食团内部压力(intra bolus pressure,IBP)和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istal contractile integral,DCI)通过食道高分辨率(High-resolution manometry,HRM)检查分析,得出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内镜下发现对照(control)组全段食管组织光滑,粘膜完整,未发现糜烂性病变。非AF(non AF)组发现胃食管连接处的食管粘膜组织出现轻度水肿,充血以及糜烂性病变。而AF组内镜下发现胃食管连接处的食管粘膜组织大规模的糜烂,炎性渗出,水肿以及溃疡等病变。光镜下进一步观察显示,AF组食管黏膜组织可见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不同程度的浸润现象、乳头延长、组织水肿及充血等炎症性改变。非AF组可见食管组织存在中度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和炎症反应。对照组食管粘膜组织形态完整无缺,无发现水肿或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等现象。三组组织炎症(损伤)评分分析显示,非AF组和AF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AF组炎症评分达到高峰,并显着高于非AF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食管粘膜组织经常规处理后行炎症因子指标(IL-6、IL-8、IL-1β及TNF-α)等的免疫组化实验,镜下(×400倍)观察发现IL-6、IL-8、IL-1β及TNF-α主要表达在食管上皮层,粘膜及粘膜下层。而AF组以上炎症指标的表达几乎覆盖全层食管黏膜上,表示严重的组织炎症性改变。RT-PCR实验结果表示,与对照组相比,炎症因子指标(IL-6、IL-8、IL-1β及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非AF组和AF组中明显上升,三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非AF组比较,AF组显着上升以上指标的组织mRNA的转录水平(P<0.01)。收集各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经常规处理后行ELISA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炎症因子指标如IL-6、IL-8、IL-1β、TNF-α及Hs-CRP的血液中的释放浓度,在非AF组和AF组中明显增高,各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F组显着升高其炎症因子的表达,而与非AF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发现,AF组患者酸反流指标如酸反流(pH≤4)次数、弱酸反流(4<pH<7)次数、食管近端酸反流(%)及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非AF组患者,提示酸反流严重程度与AF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进一步发现AF组内镜下出现胃食管连接处的食管粘膜组织大规模的损伤:糜烂,炎性渗出,水肿以及溃疡等病变。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AF组患者食管黏膜组织中出现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不同程度的浸润、乳头延长、组织水肿及充血等炎症性改变。本研究初步得出了“GERD导致食管炎症反应,而炎症可诱发房颤”相关理论。同时说明GERD合并AF的情况下,严重酸反流是客观存在的。GERD与AF有一定的相关关系,GERD可能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房颤也被共认为是GERD食道外症状之一。严重食管反酸导致的局部炎症可能参与AF发病机制,而食管与心房解剖毗邻,GERD患者的食管炎症程度可能通过局部炎症影响到心房,GERD还能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从而诱发AF的发生与发展。

齐洪军[8](2016)在《王常绮老中医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继承及相关临床研究》文中指出本学位论文包括两个部分:王常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继承部分及相关临床研究部分。(一)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继承部分王常绮名老中医,为青海省名医,悬壶济患五十载,擅治脾胃病,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王老尤其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指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具体法则与临床经验如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务必调畅气机,升降并用,升清降浊,气机畅达则痛胀可平;须标本兼顾,补泻并用,治本为主,重在扶正,正气得助则病邪易祛;宜运脾化湿,芳香醒脾,和胃降浊,湿浊尽去则脾得健运;必理气活血,气血同治,重在化瘀,气畅血行则疾病可愈;倡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寒热尽去则痞满可除;重清热解毒,热毒得解则病根可除;遣方用药以平润为宜,以平衡为期,燥润相济,凉温相宜,勿过滋过燥。此外,王老擅治久泻,认为治疗久泻应从湿论治,注重化湿渗湿,健脾益气,脾健湿化则久泻可止;治疗久泻不可一味温补固涩,宜视兼夹证之不同而分别佐用调畅气机、消食化滞、化湿止泻、清热利湿、升清降浊等法。除上述所述疾病外,王老还擅于治疗其它脾胃疾病,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以疏肝理气,调和肝胃,开膈化痰,活血化瘀,降逆清热为要,兼以养阴生津;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则必当疏肝利胆,和胃降逆,清泄胆热,化痰散结;治疗消化性溃疡重在补虚,治病求本;强调活血,促进愈合;结合辨病,灵活施治;疏木培土,从肝论治。(二)临床研究部分1.目的:(1)系统观察与研究王常绮老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方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和预防控制复发的效果。(2)观察研究精神社会心理因素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之间的关系。(3)观察王常绮老中医经验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伴发抑郁症、焦虑症的疗效。2.方法:(1)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即采用王常绮名老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方治疗的中医治疗组及常规西药治疗的西药对照组,两组均收集50例病例。两组病例治疗方法如下:中医治疗组:采用王常绮老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方研细末,装胶囊口服治疗,每粒0.4g,每次服3粒,每日3次,饭后服。西药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0mg口服,每日1次,莫沙比利分散片5mg口服,每日3次。疗程均为1个月。两组病例疗程结束后均复查胃镜,分别计算两组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在疗程结束后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采用GerdQ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问卷调查,并在疗程结束6个月后两组病例均再次复查胃镜,分别计算两组的复发率。(2)对上述已经分组的两组病例,在治疗前依据诊断标准,结合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例进行抑郁症、焦虑症筛查诊断,统计两组病例中伴发抑郁症、焦虑症的总病例数以及两组病例中伴发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病率,观察王常绮老中医经验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伴发抑郁症、焦虑症的疗效。3.结果:(1)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中医治疗组临床治愈24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3例,临床治愈率48.98%,显效率26.53%,有效率18.37%,总有效率93.88%,而西药对照组临床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2例,临床治愈率54.35%,显效率21.74%,有效率19.57%,总有效率95.65%,两组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2)中医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的1个月后、3个月后及6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12.5%、19.15%、22.22%,而西药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的1个月后、3个月后及6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32.61%、37.78%、40.91%,两组疗程结束后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的复发率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3)两组共100例病例中有伴发抑郁症患者39例,占39%,伴发焦虑症患者41例,占41%。(4)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伴发抑郁症、焦虑症的疗效:反流性食管炎伴发抑郁症的疗效如下:中医治疗组临床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例,临床治愈率10%,显效率50%,有效率35%,总有效率95%,而西药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显效3例,有效7例,无效8例,临床治愈率5.26%,显效率15.79%,有效率36.84%,总有效率57.89%。反流性食管炎伴发焦虑症的疗效如下:中医治疗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临床治愈率14.29%,显效率57.14%,有效率19.05%,总有效率90.48%,而西药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9例,临床治愈率5%,显效率25%,有效率25%,总有效率55%。两组反流性食管炎伴发抑郁症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两组反流性食管炎伴发焦虑症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5)。4.结论:(1)此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王常绮老中医经验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较临床疗效相当,但王常绮名老中医经验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依从性,且药价低廉,可以认为王常绮老中医经验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独特优势与自身特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并为临床推广应用调和肝胃,开膈化痰,理气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提供了可靠依据。(2)此次临床研究结果还表明王常绮老中医经验方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复发具有良好效果,其预防复发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提供了有效措施,以有效降低该病复发率。(3)此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精神社会心理因素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精神社会心理因素参与了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4)王常绮老中医经验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伴发的抑郁症、焦虑症疗效显着,优于西药对照组,显示出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伴发的抑郁症、焦虑症的自身优势和特点,同时也从临床治疗效果印证了精神社会心理因素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薛桃[9](2020)在《胆囊疾病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前禁饮时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胆囊疾病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前不同禁饮时间的安全性及对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胆囊疾病合并胃食管反流需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按照术前不同的禁饮时间将176名患者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禁饮3小时)、B(禁饮4小时)、C(禁饮5小时)、D(禁饮6小时)四个组,比较四组手术前后口渴、饥饿得分、胃部超声检测结果和术后排气排便及下床时间等。结果:1、四组患者的术前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手术史、诊断、病程、GerdQ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四组患者手术前后口渴、饥饿、焦虑比较结果显示:手术前后A、B两组口渴、饥饿得分均小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手术前后比较结果显示各组间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胃部超声检测结果:四组患者胃部超声检测结果显示,四组之间胃窦横截面积和胃容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流误吸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恢复情况:四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结果显示:1)A组、B两组与D组在排气、排便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与D组术后下床时间结果比较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停止输液时间A、B组短于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四组之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四组患者术后恶心发生情况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呕吐发生情况结果比较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恢复质量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患者QoR-40量表情绪状态评分、身体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与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QoR-40量表心理支持评分、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缩短禁饮时间可以减少患者手术前后口渴、饥饿感,而且可以加快患者排气排便及下床时间;降低了患者术后恶心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而且胃部超声结果显示是安全可行的。

张娇[10](2016)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特点分析及通降颗粒治疗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临床研究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特点分析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的分布,为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5年12月,记录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科病房病例海泰系统2.0和3.0的符合纳排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所得结果记录Microsoft Excel中,并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管理和统计。结果:1性别、年龄分布本次研究共纳入137份病例,其中男性69例(50.36%),女性68例(49.64%),男女比例接近1:1。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为85岁,平均年龄为58.64±13.80岁。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以老年(47.45%)最为多见,其次为中年(37.23%),青年(15.33%),没有出现少年。2病程分布本研究所纳入的137例患者中,病程最短为2月,最长为30年,平均病程为54.45±92.39月。其中,3月以下的有20人(14.60%),3月-1年的有42人(30.66%),1-5年和5-10年的分别有38人(27.74%)、20人(14.60%),10年以上的仅有17人(12.40%)。3中医证型分布本次研究纳入的137例患者,肝胃不和证(32.85%)最多,其次为肝胃郁热证(15.33%),脾虚湿热证(13.14%),寒热错杂证(10.95%),脾胃虚寒证(9.49%),痰气互结证(8.03%),瘀血阻络证(6.57%)与胃阴亏虚证(3.65%)较为少见。证型出现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脾虚湿热证>寒热错杂证>脾胃虚寒证>痰气互结证>瘀血阻络证>胃阴亏虚证。4肝胃不和证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分布特点45例RE肝胃不和证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8例,男女比例为1:1.65。其中青年8人,男女均有4人;中年20人,男性5人、女性15人;老年17人,男性8人,女性9人。病程以3月-1年(35.56%)的最多,其它:1-5年(22.22%),3月以下(17.78%),5-10年(11.11%)及10年以上(13.33%)。结论:1本研究的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中,肝胃不和证分布最多。2本研究中,肝胃不和证在RE患者中以中老年人居多,病程相对较长。实验研究通降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研究目的:观察通降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抑酸和胃的疗效机制。方法:将105只6-8周龄SD大鼠,随机选出10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动物采用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造模,并于术后第15天开始叠加夹尾刺激,持续7天,取3只大鼠食管作HE染色进行模型评价。将术后存活的7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降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奥美拉唑组,莫沙必利组,中药+奥美拉唑组,每组10只。按每10 ml·kg-1剂量给药,每只大鼠灌胃(通降颗粒或奥美拉唑或莫沙必利或蒸馏水)21天。在此过程中,分别于第7天、14天、21天观察并记录大鼠体重、进食量、饮水量、抓力等一般情况。给药观察后大鼠处死,进行胃液分析:测定胃液量、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同时腹主动脉取血做ElISA检测,在冰上取食管组织(贲门上1cm),通过医学病理图像分析仪对食管进行摄像、分析,最后将食管分别放入福尔马林固定液或者液氮中固定。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食管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用透射电镜观察食管组织细胞间隙和桥粒数的变化,分别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食管组织IKKβ、NF-κB/p65、Cox-2的表达, PCR方法检测食管组织中NF-κB/p65 mRNA、Cox-2 mRNA的表达。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给药2周后,与模型组相比,通降颗粒低剂量组的体重明显增加(p<0.05),中药+奥美拉唑组的进食量明显增加(p<0.05),各给药组饮水量均明显增加(p<0.05),奥美拉唑组的抓力明显增加(p<0.05);给药3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的体重、进食量、饮水量、抓力均明显增加(p<0.05)。2胃液分析结果(1)胃液pH值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组均明显升高(p<0.05);与奥美拉唑相比,高、低剂量组及莫沙必利组均明显降低(p<0.05)。(2)总酸度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明显降低(p<0.05);与奥美拉唑组相比,高、低剂量组及莫沙必利组均明显升高(p<0.05)。(3)总酸分泌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除莫沙必利组的其它用药组均明显降低(p<0.05);与奥美拉唑组相比,高、低剂量组及莫沙必利组均明显升高(p<0.05)。(4)胃蛋白酶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低剂量组明显升高(p<0.05);与奥美拉唑组相比,低剂量组明显升高(p<0.05)。3食管形态病变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食管糜烂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糜烂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奥美拉唑组相比,中药+奥美拉唑组糜烂率明显下降(p<0.05)。4食管组织学形态病变(1)HE染色假手术组食管粘膜表面光滑:模型组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溃疡形成;高剂量组可见少量炎性细胞侵入基底层;中剂量组食管基底层不连续;低剂量组基底层出现断裂;莫沙必利组散在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奥美拉唑组食管基底层增厚;中药+奥美拉唑组血管充血、水肿。(2)透射电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桥粒数明显减少、细胞间隙明显增宽(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桥粒数明显增多,细胞间隙明显减小(p<0.01);与奥美拉唑组相比,中药+奥美拉唑组细胞间隙明显减小、桥粒数明显增多(p<0.05),高、低剂量组及莫沙必利组细胞间隙明显增加、桥粒数明显减少(p<0.05)。5食管组织NFKβ、NF-κB/p65、Cox-2的表达(1)免疫组化结果假手术组大鼠食管粘膜上皮基底层细胞均为阴性;模型组中表达最强;各用药组阳性细胞明显较少,且多为弱阳性,其中奥美拉唑组、中药+奥美拉唑组较为明显,莫沙必利组与模型组比较,表达相对降低。(2) Real Time PCR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NF-κB/p65 mRNA的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的NF-κB/p65 mRNA表达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ox-2 mRNA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组和中药+奥美拉唑组Cox-2 mRNA明显降低(p<0.05)。(3) Western Blot结果1) IKKβ蛋白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各组的水平均明显下调(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莫沙必利组的水平明显上调(p<0.05),中药+奥美拉唑组的水平明显下调(p<0.05)。2) NF-κB/p65蛋白高、中、低剂量组经治疗后,NF-κB/p65表达水平较模型组相比均有所下调。3)Cox-2蛋白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表达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表达水平有下降趋势,余治疗各组的水平均明显下调(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中药+奥美拉唑组的水平显着降低(p<0.05)。6炎症因子水平促炎因子(IL-1β、IL-6、IL-8):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均减少;与奥美拉唑组相比,低剂量组明显升高(p<0.05);抗炎因子(IL-4、IL-10)-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1通降颗粒可以促进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大鼠体重的增长,提高其进食量、饮水量和抓力。2通降颗粒可以升高胃液pH值,减少总酸分泌量,降低总酸度,调节胃蛋白酶活性。3通降颗粒可以通过降低食管组织中IKKβ水平,下调NF-κB/p65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一方面降低Cox-2的表达水平,另一方面调节炎症因子的分泌,减轻炎性细胞对食管粘膜的损伤程度,保护食管粘膜上皮屏障,进一步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

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观察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观察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2)艾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RE的认识
    2、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研究与治疗方法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
    2、临床疗效分析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制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中医学对GERD的认识
        1.1.1 病名
        1.1.2 病因病机
        1.1.3 辨证分型
        1.1.4 中医治则治法
    1.2 中医"治未病"理论
        1.2.1 "治未病"理论的内涵
        1.2.2 "治未病"的现代意义及应用
    1.3 中医临床指南的方法学指导
        1.3.1 中医临床指南的制订流程和关键技术
        1.3.2 德尔菲法和共识会议法在中医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成立研究小组
    2.2 文献研究
        2.2.1 检索词
        2.2.2 数据库选用
        2.2.3 文献纳入标准
        2.2.4 文献排除标准
        2.2.5 文献检索结果
    2.3 成立课题专家小组
        2.3.1 专家因素调查
        2.3.2 专家咨询及统计分析
        2.3.3 第一轮专家咨询
        2.3.4 第二轮专家咨询
        2.3.5 第三轮专家咨询
        2.3.6 专家共识会议与第四轮专家咨询
    2.4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临床实践方案一致性测评
        2.4.1 研究对象来源
        2.4.2 提取临床信息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第一轮专家咨询
        3.1.1 专家积极系数
        3.1.2 专家基本情况
        3.1.3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分析
    3.2 第二轮专家咨询
        3.2.1 专家积极系数
        3.2.2 专家基本情况
        3.2.3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分析
    3.3 第三轮专家咨询
        3.3.1 专家积极系数
        3.3.2 专家基本情况
        3.3.3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分析
    3.4 第四轮专家咨询
        3.4.1 专家积极系数
        3.4.2 专家基本情况
    3.5 一致性测试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结论分析
    4.2 实践方案临床应用不一致性情况及原因分析
    4.3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及机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辨病辨证认识
2 针灸治疗GERD的方法选择
    2.1 单一方法治疗
    2.2 综合疗法
        2.2.1 针灸联合中药疗法
        2.2.2 针灸联合西药疗法
        2.2.3 中、西药联合针灸疗法
        2.2.4 针灸联合护理调摄
3 针灸治疗GERD的经络、穴位选择
4 针灸治疗GERD的作用机制探讨
5 结语

(5)新加坡胃食管反流病的证候规律和辨证治疗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传统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1.1 古代医家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名研究
        1.2 现代医家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名研究
        1.3 病因病机的探讨
    2 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2.1 分类与流行病学研究
        2.2 流行病学研究
        2.3 机制研究
        2.4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
        2.5 现代医学治疗概况
        2.6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诊治现状
        2.7 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病例回顾分析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中医证候研究调查表的建立
        2.2 质量控制
        2.3 建立数据库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流行病学
        3.2 频率最高的10大症状
        3.3 舌象和脉象分布
        3.4 证候分布
        3.5 各证候的症状分布情况
        3.6 证候与多因素的关联性分析
        3.7 证候相关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4.2 从发病因素分析
        4.3 从证候特点及病机演变分析
        4.4 证候组成分析
        4.5 情志心理因素与各证候密切相关
        4.6 重视食管外症状的诊治
        4.7 临床用药思路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中医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病例的标准
        1.6 病例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辨证分型治疗
        2.2 服药方法
        2.3 疗程
        2.4 注意事项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项目记录
        3.2 安全指标
        3.3 疗效性指标
    4 疗效评定标准
        4.1 主要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4.2 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4.3 主要症状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4.4 远期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6 治疗结果
        6.1 RDQ量表积分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反食治疗前后变化对比
        6.2 四个观察点的变化
    7 治疗前后食管外症状(咽部症状、慢性咳嗽)的变化对比
        7.1 咽部不适(吞咽不畅、吞咽痛、咽部异物感)症状积分比较:
        7.2 慢性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7.3 与反流相关的其他症状和全身症状治疗前后的变化
    8 中医证候疗效
    9 远期疗效
    10 复发率及复发病例处理
        10.1 复发率
        10.2 复发病例的处理
        10.3 有效病例处理
    11 不良反应
    12 讨论
        12.1 病因病机
        12.2 病程演变
        12.3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必要的必要性
        12.4 本研究的方药在治疗GERD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12.5 停药后的策略
        12.6 在“辨证与辨病相参"基础上,“五诊合参,重视舌诊"
    13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二 反流性疾病问卷
    附录三 中医症状积分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6)针刺督脉背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胃食管反流病之中医疗法研究展望
        1. 中医的病名病机
        2. 中医辨证分型
        3. 中医治疗概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胃食管反流病之西医疗法研究概述
        1. 发病机制
        2. 诊断技术
        3. 西药疗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案
        1.6 研究方法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RDQ量表症状观察分析
        2.2 针刺组和西药组医治前后RDQ量表评分比较
        2.3 针刺组和西药组RDQ量表评分疗效比较
        2.4 针刺组和西药组主要症状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
        2.5 GERD量表症状观察评价
        2.6 针刺组和西药组医治前后GERD症状程度评分比较
        2.7 针刺组和西药组GERD症状程度评分疗效比较
        2.8 针刺组和西药组主要伴随症状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
        2.9 GERD病人在督脉背段压痛的分布比例
        2.10 针刺组和西药组医治前后在督脉背段压痛程度比较
        2.11 针刺组和西药组医治前后在督脉背段压痛阈值比较
        2.12 针刺组和西药组病人复发率的随访比较
    3. 小结
    4. 讨论
        4.1 针刺T_3-T_9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4.2 针刺处方的创新性思考及分析
        4.3 针刺T_3-T_9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依据
        4.4 针刺T_3-T_9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机制探讨
结语
    1. 结论
    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炎症反应介导胃食管反流病诱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胃食管反流病所致炎症水平与心房颤动发生的临床关系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1.5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胃食管反流病诱发心房颤动发生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食管氧化应激产生在GERD合并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8)王常绮老中医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继承及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三、前言
四、综述
    导师小传
    王常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渊源
    各相关流派、各家学说及观点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综述
        参考文献
        2. 反流性食管炎综述
        参考文献
五、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一)王常绮名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1. 王常绮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2. 王常绮名老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3. 王常绮名老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4. 王常绮名老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5. 王常绮名老中医治疗久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6. 王常绮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二)王常绮名老中医经验方撷英
    (三)王常绮名老中医常用药对举隅
    (四)典型病案搴芳
六、继承人自己的创新或特色
    (一)关于胃癌前病变的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认识
    (二)微观与宏观相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
    (三)充分重视痰浊在胃癌前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注重应用祛湿化痰降浊法治疗胃癌前病变
    (四)气血同治,益气、理气、活血并举治疗胃癌前病变
    (五)活血祛瘀、清热解毒、化痰降浊并用,不可偏废
七、指导老师学术经验的临床研究
    (一)该临床研究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该临床研究的研究计划
    (三)该临床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案
    (四)研究结果
    (五)讨论
    (六)不足和缺憾
    参考文献
八、小结
九、致谢
十、个人简历
十一、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胆囊疾病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前禁饮时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对象
        1.2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
        1.3 样本量计算
        1.4 试验分组
        1.5 受试者权益保障及知情同意书
    2 研究方法
        2.1 禁饮方法
        2.2 常规护理措施
        2.3 麻醉与手术方法
        2.4 研究工具
        2.5 观察指标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方法
    5 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10)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特点分析及通降颗粒治疗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反流性食管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特点分析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结语
    存在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通降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结语
    存在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观察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J]. 王瀛峰,张继全,吴飞,阮克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34)
  • [2]艾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D]. 李永红.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制订[D]. 陈卓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4]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及机制概述[J]. 潘诗敏,李金香,李莹,张曦,陈魏. 针灸临床杂志, 2017(01)
  • [5]新加坡胃食管反流病的证候规律和辨证治疗临床研究[D]. 何宇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6]针刺督脉背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D]. 高璐佼.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炎症反应介导胃食管反流病诱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基础研究[D]. 买买提艾力·艾则孜.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4)
  • [8]王常绮老中医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继承及相关临床研究[D]. 齐洪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9]胆囊疾病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前禁饮时间的研究[D]. 薛桃.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10]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特点分析及通降颗粒治疗作用机制研究[D]. 张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胃食管反流病的观察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