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撒碘化银实施雹云催化的数值试验——个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沙修竹,丁建芳,李萌[1](2018)在《催化防雹最优方案的数值试验探究》文中指出利用全弹性三维冰雹云数值模式,对2016年6月5日河南三门峡单体雹云个例进行模拟,将催化防雹的方式、时间、区域、剂量指标动态化组合形成81种方案,从而更高效、更精细地探究能够产生显着防雹效果的作业指标值域,探究催化防雹作业指标的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1)减雹效果显着的催化方式、区域、剂量非固定单一指标,而催化在雹云初期内越早越好;催化防雹的显着效果取决于适合冰雹个体的各催化作业指标的优化组合。在雹云形成最早期,使用合理值域内的最大剂量对过冷水含量中心进行垂直催化,可使减雹效果最显着。(2)催化防雹后降雹量的减少转化为降雨量的增加,总降水量随之增加。(3)霰转化成冻滴、雹粒撞冻过冷云水增长二者的减少是冰雹时空积分总量减少的重要因素。(4)试验获得的8种减雹效果显着方案,其冰雹含水量极大值较未催化方案均减少80%;催化防雹对冰雹含水量极大值的分布位置影响很小。
张慧娇[2](2018)在《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人工催化消减雨作业的效果和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人工增雨反作用的人工消减雨作业,在减弱强暴雨灾害、保障大型露天活动顺利进行以及更深入的认识人工增雨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目前已有研究对人工消减雨的可行性、作业方法尚未明确,对于减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在中尺度WRF模式中的Thompson微物理方案中耦合碘化银与云相互作用模块,考虑了 AgI的三种核化机制,在中尺度模式中实现了催化功能。由此来研究人工消减雨的可行性、方法及减雨机制。通过对2014年8月16日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期间的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同时分析云物理特征以及降水粒子源汇项,结果表明:1)结合地面累积降水、高空500hPa环流形势、雷达回波、卫星云图实况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可知,WRF模式模拟的效果较为理想,对于降水环流形式、云团分布以及地面降水的落区模拟很好,结果可以用于后续的研究。2)本次降水的云水含量低,雪、霰和冰晶的含量少,且垂直运动发展不旺盛,是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3)输出各降水粒子的源汇项发现:雨水的主要汇项为雨滴的蒸发,而最大的源项为雪的融化,其次为雨滴碰并云滴增长,在降水发展旺盛期如10时到13时还有少量霰的融化,霰融化对雨水的贡献比雪要小两个量级,说明此次降水过程中雪对降水的贡献要远大于霰的贡献。通过使用在Thompson微物理方案中耦合了 AgI的WRF模式模拟实际催化作业,发现:1)AgI的核化机制为接触冻结核化,核化率大约为3.5%。2)就整个模拟区域而言,AgI的引入会引起模拟区域水汽的重新分布,而水汽的总量保持不变,其次云滴浓度有微弱变化,主要变化为AgI核化增加了云冰的含量和数浓度。3)播撒碘化银后地面降水减少主要原因为AgI作为人工冰核进行核化使冰晶数量大量增加,从而使冰晶转化为雪的数量增加;同时人工冰核进行核化后消耗大量水汽,雪的凝华增长减弱,形成更多小尺度雪晶。小尺度雪晶融化形成小尺度雨滴,小雨滴易蒸发且下落末速度较小,因此造成地面降水减少。通过对播撒率、播撒高度、播撒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分别作敏感性试验,发现过量播撒AgI确实可起到减雨的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播撒量的增大,减雨率会有所增大,但无限增加播撒量并不能让减雨效率无限增加。在-5 温度以下播撒碘化银减雨效果更好,同时考虑到水汽条件,进而寻找适当位置播撒。持续时间同播撒率类似,在一定时间内增大持续时间会使减雨率增大,但同样并不是无限制增大。
张雨芳[3](2018)在《多单体对流云团的自然发展和人工催化的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流云是我国各地常出现的重要降水云系,深入研究对流云的演变规律、降水机制和对流云催化方案和效果,对于其降水预报以及实际外场人工消减雨作业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使用CAMS云模式(将CAMS云微物理方案耦合进WRF中尺度数值模式中),针对2015年8月22日北京平谷地区一次小尺度对流云团降水过程,结合实况观测,开展自然云和催化模拟研究。首先分别使用NCEP FNL资料和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资料作为模式的初始场启动模式,模拟研究了不同初始场对该类云的模拟能力;揭示了该类对流云系降水的物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碘化银催化剂在此次对流云过程中采用不同催化方案得到的催化效果。得到一些重要认识。主要结果有:1.通过对该对流云团的模拟,分析了CAMS云模式对多单体对流云团的模拟能力。结果显示,使用CAMS云模式模拟的云带、雷达回波、雨量以及对流单体的尺度、形状、位置与实况较为一致。2.对比分析了使用NCEP FNL和LAPS两种初始场的模拟结果与实况的差异,结果显示,使用LAPS初始场模拟的对流云团的尺度、形状、位置和演变情况的模拟结果要优于使用NCEP FNL初始场的模拟结果;特别是对对流云团演变过程的模拟,LAPS初始场的结果在前6h的模拟结果更接近实况,14:00以后,模拟的对流云团的演变过程较实况稍有滞后,生命史大约延长2h左右。而使用NCEP初始场对层状云的模拟结果更有优势。3.在LAPS初始场对云结构的模拟结果基础上,研究了自然云的微物理结构特征和降水机制,结果显示:该对流云团是冷暖混合性质的降水云系。冰晶通过凇附增长过程形成霰粒子,霰粒子融化形成雨滴是产生降水的主要微物理过程。该对流云团的降水机制为冷云降水机制与暖云降水机制相结合,其中冷云降水为主要机制,而暖区的供水云则对降水起到了增强作用。4.使用CAMS云模式中的碘化银催化模块,对对流云团进行催化数值模拟控制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不同时机和部位实施催化的效果,同时可为外场人工消减雨实际作业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论有:1)在对流云团发展、成熟、消散阶段采用过量催化的方式都能不同程度地起到抑制降水的作用,在成熟阶段采用多次催化的方式催化对流单体,催化减雨效果最好;2)当使用的催化剂剂量越大时,区域平均减雨量也越大;3)减雨时段主要集中在催化后2h以内;催化后40min减雨效果最为明显;4)催化后区域平均雨量有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5)在早期实施催化作业时,剂量不够大时将会在催化后3h有较明显的增雨效果,成熟阶段的催化作业则不会带来明显的增雨;消散阶段的催化作业则随着云体消散,一直维持减雨。催化剂量越大,减雨效果越明显,地面净减雨量越大;6)催化作业造成减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层出现更多粒径较小的霰粒子,导致下落至暖区的霰含量减少,从而使得融化形成雨滴的粒子含量减少,造成了地面的减雨。
沙修竹,丁建芳[4](2017)在《催化防雹最优方案的数值试验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全弹性三维冰雹云数值模式进行数值试验,选用河南三门峡的单体冰雹云个例进行模拟,将催化防雹参数中的催化时间、催化区域、催化高度、催化剂量参数动态化组合形成81种方案,并将该四项参数均界定在已研究成果确定的合适值域内。从而更高效、精细地探究能够产生显着防雹效果的催化作业指标的值域,以探究催化防雹作业指标的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1)防雹效果显着的催化方式非固定单一方式、催化区域非固定单一区域、催化剂量非越多越好,而催化防雹在雹云初期内越早越好,催化防雹的显着效果取决于适合冰雹个体的各催化作业指标的优化组合。同时,催化方式采用垂直催化、催化时域在雹云形成最早期、催化区域在冰雹过冷水含量中心、一定催化剂量范围内使用最大剂量的组合方案可使减雹效果最显着。(2)催化防雹后降雹量的减少转化为降雨量的增加,总降水量随之增加。雹粒撞冻雨滴增长是冰雹时空积分总量减少的重要因素。(3)催化防雹效果显着的各方案中,冰雹含水量区域的顶部高度与未催化方案差别较小,冰雹含水量极大值较未催化方案均减少80%;催化防雹对冰雹含水量极大值的分布位置影响很小。
楼小凤,师宇,李集明[5](2016)在《云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催化数值模式的发展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对云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催化数值模式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概述。云降水模式包括总体水模式和分档模式。催化模式分为成冰剂、吸湿性催化剂和致冷剂催化模式。部分云模式和催化模式与中尺度天气模式实现了耦合。云降水模式在人工影响天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人工影响天气外场业务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樊明月,王庆,刘文,郭建[6](2016)在《低过冷雨水含量天气过程冰雹形成机制及催化机理模拟》文中研究表明利用三维全弹性冰雹云模式,对2008年5月24日山东境内一次受高空冷涡影响的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冰雹的形成机制和催化防雹机理。结果表明:该过程过冷雨水中心位于最大上升气流中心下方,不存在过冷雨累积区,过冷雨水含量最大值仅为4.9 g m-3,但雹云中过冷雨水含量仍然丰富,对雹胚的形成及增长起着重要作用。雹胚以冻滴为主,冻滴胚来源于冰雪晶与过冷雨水碰撞冻结以及雨滴核化过程。冻滴形成后主要以碰并过冷雨水、云水增长。冻滴胚自动转化过程是冰雹数量、质量的主要来源;冰雹形成后,前期主要靠碰并冻滴、霰和过冷雨水增长,后期主要靠碰并过冷云水增长。催化试验表明,播撒57.5 g催化剂足以通过"竞争"减雹50%以上,增加Ag I剂量,防雹的同时能够兼顾增雨。催化剂用量为230 g时,催化后液态降水有所增加,固态降水量及占总降水量的比例减少显着,特别是冰雹。Ag I主要以凝华核的作用产生人工冰晶,冰晶凝华增长导致过冷云水、雨水含量降低。催化后雹胚特别是冻滴胚数量增多,对过冷云水、雨水的竞争增强;其平均尺度、质量的减小,降低了向冰雹的转化率。冰雹碰并过冷云水、雨水增长过程被减弱,导致冰雹总质量进一步减少,达到消雹目的。
樊明月,张佃国,龚佃利,封秋娟,华杰,王永政,张洪生,郭建[7](2013)在《山东冰雹形成机制及雹云催化技术模拟——个例研究》文中提出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发的三维全弹性冰雹云模式,对2006年7月5日山东境内一次以冰雹、雷雨大风为主的强对流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冰雹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79%左右的冰雹胚胎是霰,雹胚以霰为主,霰主要来自于冰雪晶与过冷雨水碰撞冻结以及雪的自动转换过程,霰形成后主要靠碰并过冷云水、雨水增长,而冰雹主要质量来源是霰的自动转化以及碰并过冷云水增长。人工催化试验表明:在强对流云中冰雹含量达到0.1g·m-3前1~4min进行催化,能有效抑制冰雹粒子的增长,在过冷水含量中心(5.5km)上方1.0~1.5km催化防雹效果较好,在其下方催化防雹效果较差;剂量越大防雹效果越好。AgI主要以凝华核的作用产生人工冰晶,冰晶凝华增长导致过冷云水含量降低。催化后雹胚特别是霰胚的数量增多,对过冷云水的竞争增强,其平均尺度、质量均减小,降低了雹胚向冰雹的转化率。冰雹碰并过冷云水增长也被减弱,导致冰雹总质量进一步减少。
洪延超,雷恒池[8](2012)在《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和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密不可分,云降水物理为人工影响天气提供理论基础,人工影响天气是云降水物理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目前我国人工影响天气规模、经费投入已达世界之最,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正在建设之中。论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云物理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过程,评述研究工作取得的进展,思考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在新形势下进一步的发展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几十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云雾降水的外场观测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外场试验研究,云和降水物理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数值云模式和中尺度模式的模拟研究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云和降水物理过程和降水机制研究、云的微物理结构、云水资源和人工增雨潜力评估、催化条件预测、催化剂和催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论文最后指出,目前的人工影响天气需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核心技术研究,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云和降水物理中的有关科学问题。
王佳,智协飞,陈钰文,白卡娃[9](2012)在《2010年6月18日苏北一次强降雹过程及其催化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结合实况资料,应用三维对流云模式,对2010年6月18日苏北地区一次持续时间长达5 h的强降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式模拟出了雹云的3次涌升、降雹过程及雷达回波特征。冰雹来自霰的转化,主要靠碰冻过冷云水和雨水增长。催化试验表明,地面降雹刚形成或降雹强度刚增强时,在过冷雨水中心区播撒AgI,减雹效果显着,最大减雹量可达21.1%;催化后,霰的数量增加、尺度减小,导致霰向雹的自动转化减少,且大量小尺度霰成为雹胚后,争食云水,增长受阻。
敖杰[10](2012)在《湖北保康冰雹形成机理与人工防雹数值研究》文中认为湖北保康每年都会出现多次冰雹天气,对当地的农作物尤其是烟叶影响很大。为了能更好的进行防雹作业,本文对保康冰雹形成机理和人工防雹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保康降雹的统计分析发现:降雹月份集中在每年的5-9月,降雹时段在13~18h;保康降雹发生的地域不均匀;冰雹天气主要发生在西北气流型、副高边缘型、副高内部型以及无类型四种环流形势背景中。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维冰雹云模式对湖北保康冰雹云进行模拟,分析了保康6次冰雹云个例的过冷水累积带特征:这6例雹云的形成阶段都存在累积带,累积带平均维持时间为7min,厚度为1-2km,雹胚大部分以冻滴为主;同时对累积带明显和降雹强度最大的040706雹云个例进行了详细分析:雹胚产生于累积带,靠碰并累积带中的过冷雨水迅速增长,冰雹形成后主要靠碰并过冷云水增长;通过040706、040708、060806和070708四次个例的对比分析得出:累积带存在时有较大的上升气流和过冷雨水含量,是冰雹形成和增长的有利条件,但是雹云整个生命期中存在较大的上升气流对冰雹的形成和增长也具有一定作用。通过对040706个例的催化数值试验发现,催化在减雹的同时也带来了减雨。对于不同时机、不同剂量和不同部位的催化,有不同的防雹效果:在雹云形成阶段进行催化,有较好的防雹效果,而在雹云发展成熟后催化,防雹的效果变差;随着催化剂量增加,防雹效果渐好,但剂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防雹效果变化不明显;催化部位选择在最大过冷水含量区防雹效果较好。同时,研究了该个例催化防雹的机制:催化导致人工冰晶数量增加,由于冰晶的消耗,过冷水含量减少。冻滴的数量在催化后增加,可以“争食”更多的过冷水,冻滴的平均质量和尺度变小,冻滴向冰雹的转化量也随之减少。冰雹在形成以后由于过冷云水的减少而使其碰并增长受到抑制,因而不能形成大雹。
二、播撒碘化银实施雹云催化的数值试验——个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播撒碘化银实施雹云催化的数值试验——个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催化防雹最优方案的数值试验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数值模式简介 |
2 雹云个例模拟 |
2.1 雹云个例的天气背景 |
2.2 雹云的模拟 |
3 试验方案设计 |
4 试验结果分析 |
4.1 水成物含量分析 |
4.2 冰雹源项物理量分析 |
4.3 冰雹含水量分析 |
5 结论 |
(2)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人工催化消减雨作业的效果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人工引晶数值模拟国内外进展 |
1.2.1 人工引晶国外进展 |
1.2.2 人工引晶国内进展 |
1.3 人工消减雨研究现状及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模式介绍 |
2.1 WRF3.7数值模式简介 |
2.2 WRF云微物理方案简介 |
2.3 Thompson微物理方案及耦合AgI方法介绍 |
2.3.1 Thompson微物理方案介绍 |
2.3.2 Thompson方案中耦合AgI介绍 |
第三章 南京青奥开幕式个例模拟与云微物理分析 |
3.1 降水过程分析 |
3.2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
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3.1 模拟结果与实况对比 |
3.3.2 模拟区域云水含量分布 |
3.3.3 微物理场和动力场特征 |
3.3.4 微物理量源汇项分析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人工消减雨数值试验及催化分析 |
4.1 实际个例模拟和分析 |
4.1.1 碘化银的扩散和输送 |
4.1.2 碘化银核化机制分析 |
4.1.3 云中微物理结构的变化 |
4.1.4 碘化银播撒后地面降水响应 |
4.1.5 碘化银播撒后增减雨机制分析 |
4.2 人工减雨催化方案及敏感性实验讨论 |
4.2.1 播撒剂量敏感性实验 |
4.2.2 播撒高度敏感性实验 |
4.2.3 播撒开始时间敏感性实验 |
4.2.4 播撒持续时间敏感性实验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3)多单体对流云团的自然发展和人工催化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对流云的观测和模拟研究进展 |
1.2.2 云模式的研究进展 |
1.2.3 模式初始场的研究进展 |
1.2.4 催化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资料方法和模式介绍 |
2.1 WRF模式简介 |
2.2 CAMS微物理方案简介 |
2.3 LAPS简介 |
2.4 实况观测资料 |
2.4.1 雷达观测资料 |
2.4.2 卫星观测资料及反演产品 |
2.4.3 地面雨量观测资料 |
2.5 云降水精细分析系统及作业预警指挥平台(CPAS) |
第三章 自然云模拟结果 |
3.1 数值模拟方案设置 |
3.2 天气过程简述 |
3.3 两种初始场设置 |
3.4 两种初始场的模拟结果对比 |
3.4.1 雷达回波模拟结果 |
3.4.2 降水场差异 |
3.4.3 对比结果小结 |
3.5 LAPS初始场结果与实况资料对比分析 |
3.5.1 云场对比分析 |
3.5.2 雷达回波对比分析 |
3.5.3 地面降水演变特征检验 |
3.6 云系微物理结构 |
3.6.1 云微物理含量垂直分析 |
3.6.2 降水机制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播撒碘化银的催化数值模拟试验 |
4.1 催化模块简介 |
4.2 催化方案设计 |
4.3 成熟期催化试验 |
4.3.1 不同剂量的碘化银催化对降水场的影响 |
4.3.2 催化后水成物的各层分布和变化 |
4.3.3 催化后水成物的垂直分布和变化 |
4.3.4 播撒碘化银的积云动力效应 |
4.3.5 不同区域的催化试验 |
4.3.6 连续催化试验 |
4.4 云发展早期的催化试验 |
4.5 云消散时期的催化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云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催化数值模式的发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云降水数值模式 |
2 人工影响天气催化模式 |
2.1 Ag I类催化剂催化模式 |
2.2 吸湿性核催化模式 |
2.3 致冷剂催化模式 |
3 云降水和催化模式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 |
3.1 人工增雨催化方法研究 |
3.2 人工防雹催化方法研究 |
3.3 人工消减雨催化方法研究 |
3.4 人工消雾催化方法研究 |
4 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式业务系统 |
4.1 四维实时同化—WRF模式 |
4.2 MM5-CAMS模式 |
4.3 GRAPES-CAMS模式 |
5 讨论和建议 |
(6)低过冷雨水含量天气过程冰雹形成机制及催化机理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冰雹灾情与天气形势分析 |
3 冰雹云数值模拟 |
3.1 宏观结构 |
3.2 微观结构 |
3.2.1 冰晶形成过程 |
3.2.2 雪形成过程 |
3.2.3 雹胚形成过程 |
3.2.4 冰雹形成过程 |
4 催化防雹机制研究 |
5 结论 |
(7)山东冰雹形成机制及雹云催化技术模拟——个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天气实况 |
2 模式介绍 |
3 宏观结构 |
4 冰雹形成微物理机制分析 |
4.1 云雨形成过程分析 |
4.2 冰晶和雪的形成过程 |
4.3 霰和冻滴的形成过程 |
4.4 冰雹形成过程 |
5 催化试验 |
5.1 催化结果 |
5.1.1 催化时间试验 |
5.1.2 连续催化试验 |
5.1.3 催化区域试验 |
5.1.4 催化高度试验 |
5.1.5 催化剂量试验 |
5.2 催化减雹机制分析 |
6 结论 |
(8)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和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云降水物理研究 |
2.1 云中粒子和微物理结构 |
2.2 云中粒子增长及降水形成机制 |
2.3 云和降水的发展过程 |
3 人工影响天气的理论研究 |
3.1 冰雹云物理和人工防雹研究 |
3.2 工增雨理论研究 |
4 研究思考 |
5 总结 |
(9)2010年6月18日苏北一次强降雹过程及其催化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雹云实况简述 |
2 雹云的数值模拟 |
2.1 模式简介 |
2.2 上升气流及地面降雹 |
2.3 雷达回波 |
2.4 成雹的微物理过程分析 |
3 催化试验 |
3.1 试验方案 |
3.2 试验结果 |
3.3 催化试验微物理过程分析 |
4 结 论 |
(10)湖北保康冰雹形成机理与人工防雹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冰雹形成和人工防雹 |
1.2.1 冰雹形成理论 |
1.2.2 人工防雹原理 |
1.3 冰雹云模拟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值模式介绍 |
2.1 模式控制方程组 |
2.1.1 运动方程 |
2.1.2 位温方程 |
2.1.3 气压方程 |
2.1.4 水成物方程 |
2.1.5 播撒物方程 |
2.2 微物理过程参数化 |
2.3 AgI催化过程参数化 |
2.4 对流启动方式 |
2.5 模式的求解 |
第三章 保康降雹概况 |
3.1 保康地形特点 |
3.2 降雹时空分布特征 |
3.2.1 时间分布特征 |
3.2.2 空间分布特征 |
3.3 降雹天气类型 |
3.3.1 西北气流型 |
3.3.2 副高边缘型 |
3.3.3 副高内部型 |
3.3.4 无类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保康成雹机理数值研究 |
4.1 冰雹云模拟 |
4.1.1 冰雹云概况 |
4.1.2 模拟概况 |
4.2 个例分析 |
4.2.1 宏观演变特征 |
4.2.2 云雨的演变 |
4.2.3 过冷水累积带 |
4.2.4 冰雹的形成和增长 |
4.3 个例对比分析 |
4.3.1 雹胚分析 |
4.3.2 降雹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保康冰雹人工防雹数值研究 |
5.1 催化数值试验 |
5.2 催化防雹机制分析 |
5.2.1 宏观物理量的演变特征 |
5.2.2 冰雹含量的时空分布 |
5.2.3 催化防雹的微物理机制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与特色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播撒碘化银实施雹云催化的数值试验——个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催化防雹最优方案的数值试验探究[J]. 沙修竹,丁建芳,李萌. 暴雨灾害, 2018(06)
- [2]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人工催化消减雨作业的效果和机理研究[D]. 张慧娇. 南京大学, 2018(09)
- [3]多单体对流云团的自然发展和人工催化的数值模拟[D]. 张雨芳.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4]催化防雹最优方案的数值试验探究[A]. 沙修竹,丁建芳.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4 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进展论文集, 2017
- [5]云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催化数值模式的发展及应用[J]. 楼小凤,师宇,李集明. 气象科技进展, 2016(03)
- [6]低过冷雨水含量天气过程冰雹形成机制及催化机理模拟[J]. 樊明月,王庆,刘文,郭建.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6(03)
- [7]山东冰雹形成机制及雹云催化技术模拟——个例研究[J]. 樊明月,张佃国,龚佃利,封秋娟,华杰,王永政,张洪生,郭建. 大气科学学报, 2013(01)
- [8]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和思考[J]. 洪延超,雷恒池.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06)
- [9]2010年6月18日苏北一次强降雹过程及其催化数值模拟[J]. 王佳,智协飞,陈钰文,白卡娃. 气象科学, 2012(05)
- [10]湖北保康冰雹形成机理与人工防雹数值研究[D]. 敖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