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滇西点苍山的抬升与山前磨拉石沉积(论文文献综述)
罗建宁,肖永林,苏俊周,邹培馨[1](1985)在《滇西点苍山的抬升与山前磨拉石沉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横断山脉南部,在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有一系列呈南北方向展布的高山与峡谷。在云南大理附近有一点苍山(图1),山的高度为3000—5000米,山峰与谷地之间高差可达2000 —3000米。在这些陡峻山脉的山麓区,发育有新生代与现代的磨拉石沉积,笔者在研究点苍山的抬升与山前磨拉石沉积的基础上,对藏东与滇西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与演化提出
罗建宁,肖永林,苏俊周,邹培馨[2](1983)在《滇西点苍山的抬升与山前磨拉石沉积》文中研究说明横断山脉南部,在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有一系列呈南北方向展布的高山与峡谷。在云南大理附近有一点苍山(图1),山的高度为3000—5000米,山峰与谷地之间高差可达2000 —3000米。在这些陡峻山脉的山麓区,发育有新生代与现代的磨拉石沉积,笔者在研究点苍山的抬升与山前磨拉石沉积的基础上,对藏东与滇西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与演化提出
张春生,杨业洲[3](1994)在《洱海西岸辫状三角洲沉积》文中研究指明从洱海西岸辫状河道的成因与分布和辫状三角洲的构造位置、发育时间、相序组合及其形态和岩相特征等6个方面.归纳了洱海西岸辫状三角洲沉积特征.在此基础上,将洱海西岸辫状三角洲划分为辫状三角洲平原和辫状三角洲前缘两个单元,并根据地貌形态,进一步细分为纵向坝、斜列坝、横向坝、主槽、侧槽及漫洪带等亚单元.阐述了各自的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
马军庄[4](2019)在《苍山景区地貌景观特征及保护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苍山是以地质遗迹资源为旅游发展主体的景区,其中丰富、独特、系统的地貌遗迹资源是使之成为中国第31个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原因。随着其世界知名度的日益高涨,旅游发展的如日方升,其地貌景观的科学研究力度应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地貌景观的科学内涵更好的转变为旅游价值来匹配旅游发展速度。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科学细致的对研究区内各主要地貌景观类型、特征进行描述,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总结归纳出苍山景区各地貌的分布规律、形成机制和演化历史,以此对将来该地区进行更为细致的自然科学研究提供借鉴意义,并在综合分析相关地貌景观开发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的开发建议或保护对策,从而为苍山景区旅游地质遗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恰当利用提供理论研究基础。本文首先总结了研究区的前人研究成果,对其区域内的研究发展过程有了初步了解,并提炼出了与本文相关的地质地貌等方面的知识,为论文写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研究基础。其次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以及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总结了研究区内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环境概况,理清了地貌发育的条件和地貌景观破坏的潜在因素。随后分别对研究区的冰川作用带、流水侵蚀作用带、堆积作用带的地貌景观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记录,总结出其主要的地貌景观类型、地貌组合特征、地貌分布范围和分布规律。接着深入论述了区域内地貌景观的形成机制、演化特点及发育历史,并对冰川地貌的景观独特性、峡谷地貌的形成演化模式和河流粒径特征进行了重点的综合研究。最后以旅游地质学的理论为依据,系统的分析出各地貌景观的开发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或保护对策。
明庆忠[5](2006)在《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河在云南西北部紧密相邻,并列南流,构成独特的纵向岭谷区,被称之为三江并流区,构成了中国西南纵向岭谷区的北部。该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及东南部边缘,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南部、云贵高原西北部自然环境演化及青藏高原隆升对云贵高原自然环境演化影响的关键地区。 纵向岭谷区北部的河谷地貌,具有:①突出的纵向岭谷,构成了绝无仅有的三江并流奇观;②地貌相对高差大,河谷深切;③河谷地貌受地质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的控制:④流域内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多样化特征突出;⑤河谷地质地貌环境具有较强的生态脆弱性;⑥河谷支流水源多发源于高山湖泊,两岸支流河谷分布不均匀等特征。该区群山高耸、河谷深切、峡谷群聚,是横断山区及我国峡谷地貌密集分布的典型代表区。对该区河流峡谷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并着重论述了金沙江虎跳峡的成因和形成时代。认为玉龙—哈巴雪山为一相对完整的块状山体,金沙江虎跳峡的发育不是构造控制沿断裂发育的峡谷,仅用河流溯源侵蚀原因也难以取得合理的解释:虎跳峡上下段河谷层状地貌是连续分布的,说明虎跳峡上下游河谷发育是同时代的,长江第一弯是古水洛河、冲江河及古金沙江上游等河流汇流口处而非袭夺湾,虎跳峡是先成河在构造抬升背景下河流下切叠置而成。依据玉龙雪山冰川发育年代数据、丽江盆地湖相沉积年代、点苍山更新世沉积物分布及年代测定数据、河谷阶地或宽谷面哺乳动物化石的测年数据等,初步判断虎跳峡峡谷地貌形成于中更新世以来的河流深切。昆黄运动是该区地貌和水系发育的重要转型事件。 云南夷平面因受青藏高原隆升、本区活跃的新构造运动等的影响,在纵向岭谷区的北部发生了位移、解体,导致现今各地分布于不同海拔高度上,即便在同一地区,在断裂两侧其分布海拔高度也很不一致。虽然有总体分布上因受青藏高原隆升牵引带动作用而造成的自西北向东南海拔高度降低的趋势,但仍呈现出纷繁杂乱的分布格局。根据夷平面的分布及其上有无残存的早第三纪红土状风化壳的状况,提出了本区晚新生代以来存在着与青藏高原相对应的山顶面、主夷平面两期夷平面的观点。依据本区的相关沉积和与邻区的对比分析,认为山顶面大约形成于23Ma的渐新世晚期,主夷平面大约形成于上新世初,即约在3.4Ma以前,后因横断运动而导致解体。现今夷平面、相关盆地沉积、各江河多级阶地的发育均说明了纵向岭谷区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演化也是多阶段间歇抬升的结果。 长江第一弯成因向来都有河流袭夺说,非河流袭夺(构造适应)说之争。其实,长江第一弯的形成与纵向岭谷区北部及云南水系演化息息相关。纵向岭谷区北部及云南地区水系经历了上新世末期以前的外流水系、上新世末至早更新世早
刘方斌[6](2021)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东南缘作为青藏高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期间经历了显着的构造隆升、断裂活动、气候变化和河流系统的重组,这些过程均伴随着岩石的快速剥露,是当今地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然而,目前关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剥露过程及驱动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重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冷却历史、研究其快速冷却的驱动机制对理解该地区的形成机制以及地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选取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花岗岩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借助磷灰石和锆石(U-Th)/He以及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多种低温热年代学定年手段,并结合二维(QTQt)和三维(Pecube)热历史模拟方法,研究了临沧花岗岩地区新生代期间的剥露过程。其次,结合构造资料以及古气候数据分析,探讨了临沧花岗岩岩体快速变冷的驱动机制。最后结合已发表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采用数学统计及数值模拟(Glide)的方法对整个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快速剥露期次以及剥露速率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新生代期间,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花岗岩地区主要经历了三次快速冷却事件,分别发生在晚始新世、渐新世以及中中新世。(2)通过综合分析区域气候及地质数据,认为晚始新世的快速冷却事件可能是由于地壳缩短所致,而渐新世的快速冷却则是由于地壳缩短以及侧向挤出共同作用引起,该两次事件的发生与印度板块的斜向俯冲可能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把中中新世时期快速剥蚀归因为亚洲夏季风增强所导致的加速河流下切作用,河流的下切侵蚀进一步加速了该区域的地貌演化。(3)基于三维热-动力学数值模拟(Pecube)的方法分别采用稳定地形、高原-稳定地形以及高原-动态地形3种模型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地区的地貌演化过程。反演结果揭示了在早新生代(晚始新世)时期,只有高原-稳定地形模拟的结果能够精确的约束研究区冷却剥露的时空演化历史,并论证了在该时期经历了快速的构造抬升事件,从而达到现今海拔高度。该模型结果意味着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新生代早期就开始快速隆升。(4)基于前人发表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KDE)统计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快速剥露事件及期次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整个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此期间至少发生了6次快速剥露事件,分别为~61-58 Ma,38-35 Ma,32-23 Ma,18-13 Ma,11-6 Ma以及4-3 Ma。(5)通过区域数值模拟方法(Glide)计算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速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得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剥露速率在时空上存在显着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是由于区域构造和(或)气候变化作用所导致。
张威,刘蓓蓓,李永化,冯俊,张兵,王志麟,李大鹏[7](2012)在《云南千湖山第四纪冰川发育特点与环境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千湖山(4249m)是横断山脉中段保存确切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山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强烈。对于研究青藏高原边缘山地冰川发育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千湖山海拔3500m以上保存着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冰川发育依托海拔40004200m的夷平面及其支谷地形。冰川形态类型为小型的冰帽以及由冰帽边缘溢流进入山谷的山谷冰川。应用相对地貌法,光释光(OSL)年代测试,本文确定千湖山地区的冰进系列:末次冰盛期(LGM,22.2±1.9kaBP)、末次冰期中期(MIS3b,37.3±3.7kaBP、45.6±4.3kaBP45.6±4.3kaBP)、末次冰期早期(MIS4)。千湖山冰川前进规模是MIS3b阶段大于末次冰盛期,主要原因是末次冰期中期(MIS3b)时本区气候相对湿润,而在末次冰盛期(MIS2)时气候条件比较干燥。在总体相似的气候背景下,与横断山其它存在多期次冰川作用的山地相比,千湖山只发育末次冰期的冰川作用,其差异性说明该地区冰川发育主要受山体构造抬升控制。
吴根耀[8](1992)在《滇西北丽江-大理地区第四纪断裂活动的方式、机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滇西北地区早更新世时全面隆起,中更新世发生陆内裂谷作用,云南高原面解体,晚更新世是地堑系发育的全盛时期,全新世这一过程仍在进行。断块的差异隆升运动造成该区自北、西向南、东呈台阶状降低,形成了玉龙山等断块山。断裂活动控制了盆地、河流、湖泊、冰川、温泉及其沉积。青藏高原隆升产生向南偏东的推挤使川西-云南的断裂活动具相同的方式,断陷盆地发育主要受近南北向左行剪切-拉张活动控制。
刘亮[9](2012)在《云南千湖山第四纪冰川作用与环境演变》文中研究表明千湖山(4249m)是横断山脉中段保存确切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山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强烈。对于研究青藏高原边缘山地冰川发育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千湖山海拔3500m以上保存着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冰川发育依托海拔4000-4200m的夷平面及其支谷地形。冰川形态类型为小型的冰帽以及由冰帽边缘溢流进入山谷的山谷冰川。应用相对地貌法,光释光(OSL)年代测试,本文确定千湖山地区的冰进系列:末次冰盛期(LGM,22.2±1.9ka BP)、末次冰期中期(MIS3b,37.3±3.7ka BP、45.6±4.3ka BP)、末次冰期早期(MIS4)。千湖山冰川前进规模是MIS3b阶段大于末次冰盛期,主要原因是末次冰期中期(MIS3b)时本区气候相对湿润,而在末次冰盛期(MIS2)时气候条件比较干燥。环境磁学实验通过对比其他东缘山地冰碛物磁化率值,得出冰碛物的磁化率高低主要受岩石岩性的影响,千湖山主要以灰岩为主,频率磁化率和质量磁化率值不高,较以花岗岩为主的老君山低很多,和岩性相类似的石卡雪山相差不大,和贺兰山的差值除受岩性影响外,和后期风化作用也有关。根据冰川平衡线处年降水量与68月多年月平均气温的关系,计算得出千湖山现代理论雪线高度为5322±100m。应用冰川末端到山顶高度法(TSAM),考虑构造抬升因素,计算出千湖山末次冰盛期(LGM)、末次冰期中期(MIS3b)和末次冰期早期(MIS4)的雪线高度分别为4003m、3954m和3835m。在总体相似的气候背景下,与横断山其它存在多期次冰川作用的山地相比,千湖山只发育末次冰期的冰川作用,其差异性说明该地区冰川发育主要受山体构造抬升控制。
王晓虎[10](2011)在《兰坪盆地白秧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地质与成因》文中指出青藏高原是全球规模最宏大的大陆碰撞造山带,为研究大陆成矿作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青藏高原碰撞环境形成的众多矿床中,地处高原东缘“三江”地区的沉积岩容矿金属矿床是十分重要的一类,从青南沱沱河和玉树地区到滇西兰坪盆地,构成了一条长达上千公里的巨型成矿带。但目前其成矿背景、成矿机制尚不清楚。“三江”中段兰坪盆地发育了较多的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其产出的地质环境、出现的构造位置、控矿构造样式及矿床金属组合等无法用已有的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床成矿模式解释,迫切需要理论创新,以指导勘查实践。本文综合分析了区域成矿背景,对兰坪盆地内白秧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进行了详细解剖。通过矿床地质调查、矿涮描述、薄片显微观察、流体包裹体、矿床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查明了矿体分布特征、矿区容矿构造、流体来源、可能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时代,结合“二江”北段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床研究,探讨了碰撞环境下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机制问题,并建立了“三江”地区碰撞环境下沉积岩容矿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型。野外观察表明,兰坪盆地白秧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由数条矿脉构成,集中产出于多个矿段。矿区主要发育中生代地层和呈近南北向、北西西向、北东向三组断裂。赋矿围岩为砂岩和碳酸盐岩,成矿对围岩岩性的选择性不强。不同矿段矿体均受断裂控制,矿体直接赋存于断裂带内(主要),局部容矿于裂隙、劈理、和热液垮塌形成的空间中。矿体呈北东向、北西向、北西西向展布,形成角砾状、块状、脉状矿石,显示后生充填成矿特征。不同矿段矿物组成和元素组合有差别,李子坪和吴底厂矿段以闪锌矿、细硫砷铅矿、方铅矿、灰硫砷铅矿、雄黄、雌黄为主,构成Pb-Zn-As-Sb组合;富隆厂矿段矿石矿物以闪锌矿、灰硫砷铅矿、方铅矿、黝铜矿系列矿物、车轮矿、辉银矿、汞银矿为主,构成Pb-Zn-Cu-Ag组合:白秧坪矿段矿石矿物以黝铜矿系列矿物、辉铜矿、黄铜矿、灰硫砷铅矿、辉砷钴矿、硫钴镍矿、含钴毒砂、方铅矿、闪锌矿等为主,构成Cu-Co-As-Zn-Pb组合。矿物标型研究显示,矿床形成于中低温成矿环境,与岩浆作用无关,为多期幕式成矿。白秧坪矿床包裹体总体颗粒较小,形态上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等,一般小于10μm,气液两相为主,成矿流体体系为Ca2+—Na+—K+—Mg2+—Cl-—-F-—NO3体系,以Ca2+—Na+-Cl体系为主,具盆地卤水特征。矿床矿物中冰点温度介于-26.4--0.2℃之间,平均为一14.6℃,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20~180℃,盐度介于0.35~24.73wt%(NaCleq)之间,平均值16.9wt%(NaCleq),其中矿物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盐度范围12.9~24.2wt%(NaCleq),平均值22.1wt%(NaCleq);成矿流体密度在0.84~1.11g/cm3之间,平均值1.04g/cm3,其中闪锌矿流体包裹体显示的成矿流体密度介于1.025~1.11g/cm3之间,平均值1.09g/cm3;成矿压力介于28.0MPa-46.9MPa之间,平均37.6MPa,对应的成矿深度约1058-2452m之间,平均1555m,集中于1200-1800m。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碳质的来源较为单一,源自地层碳酸盐岩溶解,成矿流体主体来自盆地卤水流体系统,或有大气降水的加入。S同位素组成显示硫化物硫来自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作用,或者有机质的热分解。Sr同位素、Pb同位素和REE元素示踪结果表明,成矿物质来自沉积地层或有盆地基底物质贡献,成矿与岩浆作用无关。Pb同位素显示的幔源信息可能来自三叠系或二叠系的玄武岩。通过闪锌矿Rb/Sr定年和Sm/Nd定年,厘定矿床铅锌多金属成矿年代为30Ma-29Ma。综合对比“三江”北段铅锌矿床成矿年龄,发现该带由玉树地区向南部兰坪和北部沱沱河成矿年龄逐渐变新趋势,推断是由于印度与亚洲大陆在凸出的岬角部位率先碰撞,然后向南北两方向逐次扩展。通过矿区铜和铅锌矿化关系研究,提出矿区可能经历两次成矿事件:在始新世早期发生铜矿化事件,后在渐新世早期30Ma-29Ma左右发生铅锌矿化事件,在白秧坪矿段铅锌矿化叠加改造了早期铜矿化,成为现今所见的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化式样。在整个“三江”成矿带内,除了一千多公里长的铅锌成矿带,还可能存在一条同等规模以铜为主的矿化带。第一期铜矿化事件对应于青藏高原陆陆碰撞的主碰撞期,矿化发生于始新世早期强烈挤压后的短暂应力松弛阶段;而铅锌矿化则发生于渐新世早期强烈挤压后的应力松弛阶段,为晚碰撞转换阶段成矿。通过资料综合分析,认为“三江”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区域上可对比性,是大陆碰撞环境这一大的背景下产出的同一类矿床,代表沉积岩容矿铅锌(多金属)矿床的一种新的矿床类型,定名为“三江”型铅锌(多金属)矿床(Three River Type,简称TRT),并给出了成因模型。
二、滇西点苍山的抬升与山前磨拉石沉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西点苍山的抬升与山前磨拉石沉积(论文提纲范文)
(4)苍山景区地貌景观特征及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前人研究概况 |
1.2.1 国外方面 |
1.2.2 国内方面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工作量以及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研究区概况 |
2.1 苍山地质背景概况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区域地质发展史 |
2.2 研究区自然与经济状况 |
2.2.1 研究区地理位置、范围与面积 |
2.2.2 河流与水文特点 |
2.2.3 气候特征 |
2.2.4 土壤特征 |
2.2.5 动植物特征 |
2.2.6 矿产资源 |
2.2.7 人文经济特征 |
第三章 冰川作用带地貌景观特征 |
3.1 研究区地貌景观类型、特征及分布 |
3.1.1 冰川刨蚀地貌景观 |
3.1.2 冰川堆积地貌景观 |
3.1.3 冰缘冻土地貌景观 |
3.2 研究区冰川、冰缘地貌景观组合特点及形成演化 |
3.2.1 地貌组合特点 |
3.2.2 地貌形成演化 |
3.3 研究区冰川地貌景观独特性 |
3.3.1 海洋性差异 |
3.3.2 寄生冰斗转向 |
3.3.3 多阶段、历时短 |
3.3.4 冰川发育规模小 |
3.4 冰川、冰缘地貌景观保护对策 |
第四章 流水侵蚀作用带地貌景观特征 |
4.1 研究区峡谷地貌特征及定性描述 |
4.1.1 高密度分布的平行深切峡谷 |
4.1.2 明显受地质构造控制的构造谷 |
4.1.3 区域内地貌组合特色突出 |
4.1.4 峡谷地貌景观凸显年轻性 |
4.1.5 峡谷阶地发育的不对称性 |
4.1.6 峡谷地貌环境的生态脆弱性 |
4.1.7 峡谷地貌景观特征定性描述 |
4.2 研究区峡谷地貌景观形成演化模式 |
4.2.1 地层岩性基础 |
4.2.2 地质构造条件 |
4.2.3 新构造运动 |
4.2.4 水文条件 |
4.2.5 研究区峡谷地貌景观演化模式 |
4.3 研究区峡谷地貌景观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3.1 研究区峡谷地貌开发现状及问题 |
4.3.2 研究区峡谷地貌景观开发必要性 |
4.3.3 峡谷地貌景观保护性开发对策 |
第五章 堆积作用带地貌景观特征 |
5.1 堆积作用带地貌形成原因及组合特征 |
5.2 洪积作用带地貌景观特征 |
5.2.1 形态特征 |
5.2.2 沉积特征 |
5.3 冲积、湖积作用带地貌景观特征 |
5.4 河流粒径特征分析 |
5.4.1 分析方法 |
5.4.2 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分布规律 |
5.4.3 R语言lm()函数线性回归分析及回归检验 |
5.5 研究区泥石流特征及防治对策 |
5.5.1 泥石流的特征 |
5.5.2 泥石流的形成因素 |
5.5.3 泥石流的防治对策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图表目录 |
英文目录 |
第一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效应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
一、对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的认知 |
二、西南纵向岭谷区的界定及其概貌 |
三、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及邻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进展 |
四、本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五、本选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与拟解决的问题 |
六、本选题研究的由来 |
第二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与环境演化的地质基础 |
一、三江并流区地层概况 |
二、地质构造特征 |
三、影响河谷地貌发育的主要断裂 |
第三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特征与主要类型 |
一、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的主要特征 |
二、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主要河谷地貌 |
(一) 峡谷地貌 |
(二) 层状地貌 |
(三) 长江第一弯成因探析 |
三、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及河谷地貌演化机制、过程 |
第四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晚新生代以来环境演化研究 |
一、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环境效应 |
二、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新构造期及环境演化 |
三、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主要自然环境要素演化 |
四、三江并流区环境演化预测评估及其对策 |
第五章 西南季风与三江并流区气候环境演化 |
一、东亚季风、高原季风、西南季风及其关系 |
二、西南季风形成演化的影响因子 |
三、西南季风的形成 |
四、西南季风影响区域变化 |
第六章 纵向岭谷地貌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一、纵向岭谷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
二、西南纵向岭谷地貌的生态环境效应 |
第七章 本区干热河谷的特征及其成因 |
一、干热河谷研究概况 |
二、干热河谷的分布及其生态地理特征 |
三、干热河谷成因探析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问题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问题讨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致谢 |
(6)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青藏高原东南缘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现状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工作量 |
1.7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概述 |
2.1 青藏高原东南缘 |
2.1.1 构造学特征 |
2.1.2 地貌学特征 |
2.1.3 运动学特征 |
2.2 临沧花岗岩带 |
第三章 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简介 |
3.1 (U-Th)/He测年 |
3.1.1 基本原理 |
3.1.2 ~4He扩散行为 |
3.1.3 封闭温度与部分保存带 |
3.1.4 α离子射出效应 |
3.1.5 F_T校正 |
3.1.6 辐射损伤 |
3.2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测年 |
3.2.1 基本原理 |
3.2.2 AFT年龄计算 |
3.2.3 AFT退火特性 |
第四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流程 |
4.1 样品采集 |
4.2 实验流程 |
4.2.1 样品预处理 |
4.2.2 (U-Th)/He测试 |
4.2.3 AFT测试 |
第五章 临沧花岗岩带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
5.1 低温热年代学实验结果 |
5.1.1 磷灰石和锆石(U-Th)/He结果 |
5.1.2 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 |
5.1.3 锆石(U-Th)/He离散性分析 |
5.2 低温热年代学年龄-海拔关系 |
5.2.1 磷灰石和锆石(U-Th)/He年龄-海拔关系 |
5.2.2 磷灰石AFT年龄-海拔关系 |
5.2.3 伪海拔(Pseudo-elevation)-年龄关系 |
5.3 QTQt热历史反演模型 |
5.4 讨论 |
5.4.1 晚始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
5.4.2 渐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
5.4.3 中中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三维数值模拟检验 |
6.1 基本原理 |
6.2 参数设置 |
6.3 模拟结果 |
6.3.1 晚始新世阶段 |
6.3.2 中中新世阶段 |
6.4 小结 |
第七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探究 |
7.1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快速剥露事件时间及期次 |
7.2 新生代期间剥露速率时空演化特征 |
7.2.1 方法及参数选择 |
7.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7.2.2.1 古新世(64-56 Ma) |
7.2.2.2 早始新世(56-44 Ma) |
7.2.2.3 中始新世-早渐新世(44-32 Ma) |
7.2.2.4 渐新世(32-24 Ma) |
7.2.2.5 中新世(24-8 Ma) |
7.2.2.6 上新世-至今(8-0 Ma)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晚始新世三维数值模拟 |
附录二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集 |
附录三 青藏高原东南缘低温热年代学剖面剥露速率一览表 |
附录四 基于Glide模拟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 |
附录五 图索引 |
附录六 表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云南千湖山第四纪冰川发育特点与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地理背景 |
3 材料与方法 |
3.1 野外地貌调查与采样 |
3.2 室内年代测定 |
4 千湖山第四纪冰川地貌与相对年代的确定 |
4.1 冰川侵蚀地貌 |
4.2 冰川堆积地貌 |
4.3 相对年代的确定 |
5 千湖山第四纪冰期系列的初步划分 |
6 讨论 |
6.1 千湖山冰期系列与青藏高原东缘山地的对比 |
6.2 冰期系列对构造运动的响应 |
6.3 千湖山冰期系列对气候环境的响应 |
7 主要结论 |
(9)云南千湖山第四纪冰川作用与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冰川的概念和分类 |
1.1.1 冰川的概念 |
1.1.2 冰川的的分类 |
1.2 国内外研究简史 |
1.2.1 国外研究简史 |
1.2.2 国内研究简史 |
1.3 选题依据及技术路线 |
1.3.1 选题依据和前人工作 |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3.5 研究框架 |
1.3.6 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背景 |
2.1 千湖山自然条件特征 |
2.1.1 千湖山地理位置 |
2.1.2 千湖山气候条件 |
2.1.3 千湖山动植物分布 |
2.2 千湖山地层及构造背景 |
3 千湖山冰川发育地貌特征和相对年代划分 |
3.1 冰川侵蚀地貌 |
3.2 冰川堆积地貌 |
3.3 相对年代的划分 |
4 地貌调查与沉积物分析 |
4.1 野外地貌调查与采样 |
4.2 光释光(OSL)测年实验 |
4.2.1 光释光测年原理 |
4.2.2 室内年代测定分析与结果 |
4.3 磁学实验 |
4.3.1 磁化率定义 |
4.3.2 实验过程 |
4.3.3 磁化率数据结果 |
5 千湖山第四纪冰期系列的初步划分与各阶段雪线高度的计算 |
5.1 以绝对年代为依托的千湖山冰期划分 |
5.2 现代理论雪线的计算与各阶段雪线的确定 |
5.2.1 千湖山现代理论雪线计算 |
5.2.2 千湖山各阶段雪线的确定 |
5.3 冰川作用差 |
6 千湖山第四纪冰川对构造和气候的响应 |
6.1 千湖山冰期系列与青藏高原东缘山地的对比 |
6.2 冰期系列对构造运动的响应 |
6.3 冰期系列对气候环境的响应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10)兰坪盆地白秧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地质与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沉积岩容矿铅锌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3 “三江”地区铅锌铜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4 兰坪盆地铅锌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5 白秧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7 论文工作情况及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地层地球化学背景 |
2.3 区域构造单元 |
2.4 岩浆活动时空分布 |
2.5 变质岩 |
2.6 区域构造演化 |
2.7 兰坪盆地矿床分布 |
2.8 小结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及赋矿层位 |
3.2 断裂构造 |
3.3 矿体空间展布 |
3.4 容矿构造 |
3.5 赋矿围岩 |
3.6 矿石特征、矿物组合、成矿期次 |
3.7 矿物成分 |
3.8 小结 |
4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 流体包裹体成分 |
4.3 均一温度、冰点温度及盐度、密度、压力、成矿深度估算 |
4.4 小结 |
5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C、O同位素 |
5.2 Sr同位素 |
5.3 S同位素 |
5.4 Pb同位素 |
5.5 稀土元素特征 |
5.6 小结 |
6 矿床成矿年龄 |
6.1 测试方法及结果 |
6.2 成矿年龄的可靠性 |
6.3 “三江”铅锌成矿带成矿时代对比 |
6.4 小结 |
7 矿床成因 |
7.1 白秧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成因 |
7.2 “三江”地区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床特征对比 |
7.3 沉积岩容矿铅锌(多金属)矿床类型对比 |
7.4 矿床成因模型 |
7.5 对找矿勘探的启示 |
7.6 小结 |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存在问题 |
3 进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滇西点苍山的抬升与山前磨拉石沉积(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点苍山的抬升与山前磨拉石沉积[J]. 罗建宁,肖永林,苏俊周,邹培馨.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02)
- [2]滇西点苍山的抬升与山前磨拉石沉积[A]. 罗建宁,肖永林,苏俊周,邹培馨.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7)——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二), 1983
- [3]洱海西岸辫状三角洲沉积[J]. 张春生,杨业洲.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4(04)
- [4]苍山景区地貌景观特征及保护对策[D]. 马军庄.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明庆忠. 兰州大学, 2006(09)
- [6]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D]. 刘方斌. 兰州大学, 2021
- [7]云南千湖山第四纪冰川发育特点与环境变化[J]. 张威,刘蓓蓓,李永化,冯俊,张兵,王志麟,李大鹏. 地理学报, 2012(05)
- [8]滇西北丽江-大理地区第四纪断裂活动的方式、机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 吴根耀. 第四纪研究, 1992(03)
- [9]云南千湖山第四纪冰川作用与环境演变[D]. 刘亮.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10]兰坪盆地白秧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地质与成因[D]. 王晓虎.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