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作业环境中的SO_x的容许浓度(论文文献综述)
雷祖康[1](2005)在《气候适应性的博物馆展示微环境研究 ——以漆木类文物为例》文中指出如何运用简易、经济与节能的概念技术来发展适合文物保藏的环境策略方案,以解决我国当前因经济条件不佳的博物馆事业能永续经营,乃为本研究工作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中作者首先总结漆器材料的特性,以材料破坏观点分析漆器材料降解破坏的基本成因。并系统探索构成展柜微气候环境的波动机理与目前常见于柜内应用的装饰材料污染物释出特性,以作为推论理想展柜的分析基础。其次,作者针对国内的博物馆展示环境与漆工艺作坊进行大规模调查,总计调查城市数为 39 市、馆数为 43 馆。于调查后感知“各博物馆应针对地区不同的风土特性各自研拟合适的应用保存策略方案,同时顾及国内目前多数财力匮乏博物馆的特质,宜发展简易、经济、节能、高效的稳态环境维护措施,方能符合当前的国情需要。”从调查过程中发现,柜内照明灯具的释热为影响保存环境湿度变动的主要成因,研究中以大量模型实验观察柜内环境受到照明灯具照射后所产生的微环境温度场波动特性,与测试常见于柜内应用的调节策略效能。其结果理清一些目前实务应用的误区。此外,针对稳态环境的策略研究,作者从墓葬环境的构成获得启示,以系统控制论的角度推论柜内稳态环境构成的控制概念并尝试提出稳态环境建构的弹性化应用的设计构想,以供作展柜设计方案的应用建议。最后,本研究针对我国气候多样的特性而提出“气候适应性的博物馆展示微环境维护”之理念与原则。其中作者尝试核算适合于国内环境的漆木文物保存标准和提出建议弹性保存策略的概念,与发展简易应用方便判读的图形分析技术—适宜保存潜力分析图,以提供作为各馆自拟展示保存策略的思考基础。本研究的出发乃基于对文物保护、经济协助与生态发展的关注,研究所采用的是实验量化方法,其结论不仅具有实质的可利用意义,同时也为文物保护工作者与展场设计规划的从业人员提供另一管理维护的永续经营思考方向。
于静[2](2013)在《新兴焦化工业园区大气中有害物质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全球对替代石油进行化工原料生产和可替代石油的能源供给的需求越发迫切,以煤为原料生产化工品的煤化工产业在化工领域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其中,以炼焦为主的煤化工行业是我国煤化工中的支柱产业,中国的焦炭产量在全球排名第一。但焦化企业也是污染大户,北京申奥期间为达到环境排放标准就曾将北京焦化厂迁出。因此,正确认识焦化园区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分布及浓度,对于污染控制,保障焦化行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要。基于黑龙江省制定的“黑龙江东部发展规划为整合焦化企业,推进传统煤化工基地,兴建焦化产业园”的发展方向,在我省兴建焦化产业园的初期弄清焦化行业主要环境因素的危害状况,根据焦化行业现状,提出防治对策是现阶段一项重要课题。本研究选择我国北方一个典型焦化园区作为研究对象,以焦化行业主要环境危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估为主要内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焦化园区危害防治对策,为将焦化行业的环境危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保证我国东部发展规划中焦化产业园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本文采用标准监测方法,针对焦化工业园区中焦化生产过程和建筑施工过程产生的大量化学危害物质,从大气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两个途径:即园区大气环境污染途径和工作场所空气职业接触途径,采集了大气样品进行分析,筛选出了危害较大,含量较多的有害物质。运用环境污染风险分级和职业接触作业分级两种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焦化园区中各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的程度,确定了其危害状况和等级。针对危害严重的物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焦化园区大气环境危害控制对策,即在焦化园区建立化学品危害分类控制的方法,对焦化园区在建设期和生产期存在的众多化学危害物质分类控制,从而解决中小企业人员少,资金力量薄弱时,缺少合理可行的控制对策的问题。同时,应用该控制方法,解决了由于没有接触限值和检测方法而无法获得危害程度的化学物质的控制方法的问题。另外,从环境工程控制技术和管理政策方面针对焦化园区污染状态提出控制对策。
郝锐[3](2010)在《硫酸生产中液体硫磺贮运的安全措施》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硫酸生产中液体硫磺贮运安全措施有关问题,介绍了液体硫磺中有毒物质硫化氢、二氧化硫、硫磺等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毒性,在大气中对人致毒的有关参数和控制标准。从液体硫磺生成的机理和基本反应,分析了聚合硫磺衍生物的产生及危害,并对液体硫磺贮存运输中火灾、爆炸、公害等产生的因素和条件作了讨论。还讨论了液体硫磺贮运在HSE方面所应遵循和执行的规定和技术措施。重点叙述了降低工艺过程中硫化氢、二氧化硫危害的措施,以及在设计工作方面的对策,确保液体硫磺贮运的安全。
乔波[4](2017)在《火力发电行业化学有害气体检测及其职业危害评价》文中指出我国对火力发电行业的相关职业病危害评价研究主要围绕粉尘、噪音、温度等因素展开,而对火电厂工作区域中的气态有害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的存在和分布情况以及火电行业由于化学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病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控制、减少火力发电行业职工的职业病危害,本文应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中的职业卫生调查法和检测检验法,选取大唐集团公司下的三所单位:大唐宝鸡热电厂、大唐彬长发电有限公司以及大唐渭河热电厂为研究对象,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气体有害化学物质进行现场采集,对采集到的气体样本中含有的化学气体有害因素进行浓度参数计算分析,并依据职业卫生评价相关标准规范,判定该工作场所的气体有害化学物质浓度是否达标,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以及职业卫生监管是否得当,对不足之处提出改善建议。由现场检测结果可知,几座火电厂的部分工作场所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化学有害气体,几种气体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低于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宝鸡火电厂化学水处理部分存在有害气体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现象,分别为缓冲罐卸酸工序和氨加药间加药工序,虽然在每个加药箱或储罐上部安装了伞型罩局部排风系统,但是由于加药时间急促、过程剧烈难以控制,分别超出规定限值的14.8%和58.3%,彬长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氨加药间也存在氨气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问题,超出限值31.0%。本文是职业卫生评价在火力发电行业的一次具体实施,通过开展评价,对火电厂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达到降低职业危害与职业病患病率的目的。
要栋梁[5](2007)在《硅胶和活性炭对氨气的吸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工业、人口集中的城市,污染程度更为严重。如何准确的掌握人们的居住环境、工作场所,乃至整个空气层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污染预防与控制,这就需要对空气进行长期的检测。空气样品的采集是空气环境检测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测定结果的可靠性。被动采样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采样方法,它适应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采样和个人暴露量监测的采样,也适应于大面积卫生调查和监测。本课题以吸附扩散原理和菲克扩散定律为理论依据,对氨气的被动采样技术进行了基础性研究。本实验评价了几种常用吸附剂的吸附特性,考虑到氨气污染的特点、对氨气污染净化的效果、技术可行性以及费用等综合原因,从中选取了活性炭和硅胶作为氨气的吸附剂。为了提高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增大吸附容量,我们通过浸渍磷酸溶液来对吸附剂进行改性。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磷酸,来浸渍吸附剂,研究不同浓度的磷酸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选定浸渍液磷酸的最佳浓度。本实验中设计了静态和动态两个实验流程,模拟一定浓度的氨气环境进行吸附扩散实验,研究温度、湿度、风速、氨气浓度等参数对吸附量的影响。静态实验环境中将研究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吸附量的影响,可以通过智能数显温湿度控制仪控制实验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空气加湿器和加热仪器都连接到温湿度控制仪,接受其控制。动态实验环境中将研究风速、氨气浓度、接触时间条件对吸附量的影响和氨气的饱和吸附实验,实验室的气候环境可以保证实验湿度和温度,通过调节离心式风机的电压来改变风速,通过调节液氨钢瓶压力来改变气体中氨气浓度。本实验确定了活性炭和硅胶对氨气的饱和吸附量,找出了温度、湿度、风速、氨气浓度、接触时间条件这五个参数对氨气吸附速率的影响,得出了不同条件下活性炭和硅胶对氨气的吸附特性。本课题成果为氨气被动采样器的研制工作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基础性数据,为测定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采样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田月[6](2012)在《某铜冶炼厂车间环境空气污染特征研究及其防治对策》文中提出铜冶炼过程中,车间环境主要存在烟尘(铜、铅、镉、砷等)、SO2、硫酸雾等空气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通过呼吸、皮肤接触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基于某铜冶炼厂的工程分析,找出污染物危害的关键控制点;结合现场监测与实验室分析,探讨各工段车间环境空气中重金属污染、SO2、硫酸雾等污染的特征;同时,收集职业人群年龄、工龄、岗位等信息,采集作业人员血、尿等生物样品,分析血铅、血镉和尿砷等参数;采用SPSS16.0、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探讨车间空气污染物的来源,综合评价车间空气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以及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工程分析和现场调查得出,熔炼车间主要污染物为熔炼过程中产生的含重金属的烟尘、SO2;硫酸车间污染程度相对较高,主要污染物为烟气中的SO2和硫酸雾;电解车间及阳极泥处理车间酸性溶液贮槽露天布置形成了无组织酸雾面源;阳极泥处理车间主要污染源是重金属烟尘、SO2;亚砷酸生产是湿法过程,主要的污染物是砷及其化合物和硫酸雾。(2)车间环境空气污染以重金属、SO2为主。车间环境空气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熔炼车间,其中铜的浓度范围是0.0010.268mg/m3,铅的浓度范围是0.0300.135mg/m3,镉的浓度范围是0.0200.630mg/m3,砷的浓度范围是0.0010.227mg/m3,浓度均值大于阳极泥处理车间;SO2污染分布比较广,熔炼车间的浓度范围是0.2515.51mg/m3,高于车间外环境,也高于其他车间;电解车间砷化氢污染较为严重,浓度范围是0.0300.214mg/m3;电解车间硫酸雾浓度范围是0.130.98mg/m3,均值高于其它车间。(3)铅污染对作业人群的危害较大。整体血铅浓度与年龄、工龄相关性不显著(P>0.05),但回转窑、金银电解工段职工血铅浓度与年龄相关性显著(P<0.05),回转窑工段血铅浓度与工龄相关性显著(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间血铅浓度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男性组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女性组水平;血镉浓度与年龄、工龄相关性不显著(P>0.05);尿砷浓度与年龄、工龄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间尿砷浓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冶炼厂采取了较为先进的环保措施,采取的管理措施在环境监管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葛华[7](2018)在《铜镍矿工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不安全行为现状的相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了解铜镍矿工暴露的职业有害因素种类及水平,采用问卷调查评价铜镍矿工的职业紧张水平、职业健康状况、工作能力、职业生命质量和不安全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影响铜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以期为改善铜镍矿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其职业生命质量及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奠定基础。方法:(1)对铜镍矿的58个工种通过工作分析了解其职业紧张因素。(2)通过对该铜镍矿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采样及检测,了解铜镍矿作业场所化学性和物理性职业有害因素的水平。(3)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工龄>1a的全部铜镍矿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量表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了解铜镍矿工职业健康状况;通过工作能力指数量表和健康调查量表了解铜镍矿工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生命质量。(4)采用不安全行为结构问卷进行调查,了解铜镍矿工的不安全行为现状,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影响其不安全行为的因素。结果:(1)采矿单元23个工种最终聚为2类,分别包含10个工种共32个职业紧张因素和13个工种共64个职业紧张因素;95个采样点中,3个噪声采样点不合格,余均未超标。(2)选矿单元13个工种最终聚为2类,分别包含11个工种共51个职业紧张因素和2个工种共81个职业紧张因素;86个采样点中,总粉尘浓度超标点10个、CS2浓度超标点1个、噪声超标点7个,余均未超标。(3)冶炼单元22个工种最终聚为2类,分别包含20个工种共47个职业紧张因素和2个工种共81个职业紧张因素;123个采样点中,噪声超标点12个、照度未达标点1个,余均未超标。(4)此次共调查铜镍矿工1857人,问卷回收有效率92.9%;(5)不同性别间男性职业紧张程度高于女性(P<0.01);大专学历组、月收入小于2500元组职业紧张程度较高(P<0.01);冶炼单元铜镍矿工的职业紧张水平较高(P<0.05)。(6)男性中度倦怠的铜镍矿工检出率较高,女性轻度倦怠检出率较高,且男性铜镍矿工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女性铜镍矿工(P<0.01);年龄在35岁组、高中学历组、月收入小于2500元的铜镍矿工职业倦怠感最强(P<0.01);冶炼单元的铜镍矿工职业倦怠感最强(P<0.01);职业紧张程度较高的铜镍矿工职业倦怠感也较强(P<0.01)。(7)女性获得支持度高于男性(P<0.01);年龄在30岁组、本科及以上学历组、离婚组和月收入4000元组的铜镍矿工获得的支持相对较多(P<0.01);选矿单元铜镍矿工获得支持程度最高,采矿单元得到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程度最多(P<0.01);职业紧张程度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少(P<0.01)。(8)铜镍矿工幽门螺杆菌阳性、血脂增高和脂肪肝是检出率较高的生理健康问题;女性肌肉骨骼损伤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年龄在35岁组、本科及以上学历组、离婚组和月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铜镍矿工其肌肉骨骼损伤较严重(P<0.01);冶炼单元铜镍矿工肌肉骨骼损伤较严重(P<0.01);铜镍矿工颈部肌肉骨骼损伤检出率较高(P<0.01);高职业紧张水平的铜镍矿工肌肉骨骼损伤更严重(P<0.01)。(9)年龄<25岁组、工龄<5a组、本科及以上学历组、离独组和月收入4000元组的铜镍矿工工作能力较强(P<0.01);选矿单元铜镍矿工的工作能力较高(P<0.01);职业紧张水平越高的铜镍矿工工作能力越低(P<0.01)。(10)年龄在45岁组的铜镍矿工职业生命质量较好(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组的铜镍矿工职业生命质量最好(P<0.01);月收入越高,其职业生命质量越好(P<0.01);采矿单元铜镍矿职业生命质量较好(P<0.01);职业紧张组的铜镍矿工职业生命质量低于非职业紧张组(P<0.01)。(11)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职业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成负相关。婚姻状况、职业紧张和肌肉骨骼的损伤与职业倦怠成正相关。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职业生命质量、工作能力与社会支持成正相关。文化程度、职业生命质量和职业倦怠对肌肉骨骼损伤是保护性因素,而职业紧张是铜镍矿工肌肉骨骼损伤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职业生命质量越好的铜镍矿工其工作能力越好;职业紧张、职业倦怠、肌肉骨骼损伤与职业生命质量成负相关。(12)不安全行为结构问卷在铜镍矿工中测量的信度和效度经检验均满足测量要求;随年龄和工龄的增长,个人安全意识有所下降;大专学历组的铜镍矿工其安全行为意识最高;离婚组的铜镍矿工不安全行为危险性最高;采矿单元铜镍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P<0.01);不同作业环境中倦怠程度水平较高的铜镍矿工行为越不安全;未出现肌肉骨骼损伤的铜镍矿工行为较安全(P<0.01);(13)经适配系数的检验,所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可接受,职业紧张水平影响铜镍矿工的不安全行为。结论:(1)选矿单元铜镍矿工职业紧张因素较多。铜镍矿工所暴露化学性、物理性职业有害因素主要有:生产性粉尘、NH3、NO2、NO、SO2、SO3、H2S、H2SO4、CO、Cu、Ni、NaOH、噪声、高温和工频电磁场。(2)采矿单元职业有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96.8%,选矿单元检测合格率达79.1%,冶炼单元检测合格率达89.4%。42.08%的铜镍矿工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紧张;81.7%的铜镍矿工具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职业紧张组的铜镍矿工职业倦怠水平高于非职业紧张组。非职业紧张组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职业紧张组。铜镍矿工的颈部、肩部、膝部肌肉骨骼损伤较其他部位多见,职业紧张组的肌肉骨骼损伤较非职业紧张组高。职业紧张组的铜镍矿工工作能力和职业生命质量均低于非职业紧张组。(3)铜镍矿工对个人安全素质不高引起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认识较高,但缺乏实际工作中对劳动任务、劳动对象和作业环境不安全行为的识别。职业倦怠水平较高的铜镍矿工行为越不安全,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铜镍矿工存在不安全行为的危险性。职业紧张水平越高的铜镍矿工,其发生不安全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李思瑶[8](2017)在《田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推进,各行业越来越重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国家层面也不断加强职业卫生监管能力建设,但从我国目前形势来看,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煤炭行业作为职业危害长期潜在的高危行业,不仅给煤矿劳动者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还给煤矿自身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煤矿企业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美国、日本作为较早的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相关法律的国家,积累了丰富了职业卫生管理经验。我们有必要汲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来发展我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结合对美国、日本19世纪以来职业卫生发展状况以及煤矿职业卫生管理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研究我国职业危害防治发展水平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改进。本文以田陈煤矿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田陈煤矿职业危害发生特性,对现场调查结果和现场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田陈煤矿部分作业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现象。通过分析危害状态和特点,提出了危害防控的有效对策。根据田陈煤矿危害防治实际情况,建立了田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体系构架,提出采取规范防治组织体系、加强防治管理体系、提高综合评价体系反馈等多方面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目的,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剖析职业危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煤矿职业危害造成的严重影响。第二部分,对比国外优秀的职业危害防治经验和措施,探讨我国职业危害防治的不足之处。第三部分,实地调研田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水平,结合国内外优秀的职业危害防治经验,完善田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体系,选取有效合理的防治措施,以提高田陈煤矿防治职业危害的能力。
王德刚[9](2008)在《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微环境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动卫生装备作为实施战伤救治、完成卫勤保障任务的重要物质基础,除机动性能、医疗功能、作业能力等战术技术指标应满足部队使用要求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舱室微环境。机动卫生装备多处于夏季、冬季的高温低温环境,热带潮湿、多微生物的环境,复杂的道路地形状况等野外恶劣条件下实施医疗救治作业,舱室微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的作业效果和伤病员伤情的恢复。同时,近年来国际生化恐怖袭击及突发性重大化学事故、灾害疫情时有发生,机动卫生装备在医学救援过程必须能够保证舱室内人员的安全性要求,其舱室生化防护措施及防护指标也是舱室微环境的重要内容。为保证舱室微环境质量,机动卫生装备舱室通常应采取有效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振动控制乃至生化防护等措施,以调节舱室内环境参数、减少振动冲击影响、控制空气污染物浓度、防止有毒气体或气溶胶颗粒进入舱室,保证人员舒适性、安全性。本文在分析借鉴相关舱室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外标准后,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微环境分为热环境、振动环境、空气环境、噪声、照明等其他物理环境以及极端生化环境五类,构建了舱室微环境指标体系,提出了各类微环境质量等级的指标限值和相应的测试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方法。本文重点研究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热环境、振动环境和极端生化环境的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并进行了生防急救车的试验研究,验证了所确立的指标限值和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具体内容如下:(1)在热环境方面,运用环境医学和生理学知识分析了热环境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影响和人体的热舒适性机理,确定了影响舱室热环境的主要因素,揭示了人体热感觉与舱室热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在分析各类舱室热环境标准和综合评价指标后,确立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热环境的指标限值和测试评价方法。选取PMV综合评价指标开展了人体热舒适性的试验评价研究,验证了指标限值和评价方法的合理性。炎热夏季车厢经空调降温30min和1h时,分别对人员的卧姿、坐姿、站姿各测点热环境参数进行了测试,并进行加权处理,参考相关文献得出了人体代谢率和服装热阻,编写Matlab程序计算了各种姿态的PMV指标值,得出结论:在外界38.8℃环境条件下,经30min降温,车厢内温度到达28℃左右,卧姿伤病员的PMV值在-0.5+0.5的舒适性范围内,热舒适性较好,而医护人员和坐姿伤病员则感觉偏热;经1h降温,车厢内温度达到了25℃,医护人员和坐姿伤病员的PMV值在-0.5+0.5的舒适性范围内,医护人员的整体热舒适性较好,但PD指标表明其存在局部不舒适感,而卧姿伤病员则感觉偏凉。可以通过调节空调制冷档位、增加卧姿伤病员的服装热阻及改变送风口百叶方向来改善车厢内人员的热舒适性。(2)在振动环境方面,分析了人体振动特性和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在参考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卫生技术车辆内坐姿、卧姿人体振动舒适性指标限值及相应的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和评价等级。在汽车试验场对急救车内坐姿、卧姿伤病员振动舒适性进行了道路试验,运用DASP振动分析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指标限值和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即急救车以40km/h的速度在沥青路上行驶时,坐姿振动的总计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0.65 m/s2,在1.027m/s2的范围内;卧姿振动的两次计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0.39 m/s2,在1.250 m/s2的范围内,人体振动舒适性良好。(3)在极端生化环境方面,介绍了生化威胁的特点、生化防护措施及防护指标要求,提出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生化防护的指标限值和测试方法。运用数值模拟结果,结合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舱室安全性的评价方法,对手术方舱人员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当舱室外存在5mg/L的HCN毒剂时,舱室内人员整体安全性属于“较安全”级以上的概率为65.4%,而“危险”和“较危险”的概率仅为0.67%,舱室的生化防护效果满足要求。此外,在空气环境方面,本文通过对舱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的分析总结出CO、CO2、SO2、NO2、H2S、NH3、CH2O、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可吸入颗粒物、微生物等常见空气组分,分析了各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参考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内空气组分浓度的指标限值,并结合热环境的研究内容确定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通风量的指标限值和测试方法,针对医疗舱室特点确定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洁净度等级。引入空气品质(IQA)的概念,介绍了客观评价、主观评价、综合评价中有代表性的方法,特别是指数评价和PDA评价指标。根据污染物的特点、污染源的强度,提出了控制舱室空气质量的措施。在噪声、照明、电磁辐射等其他环境方面,介绍了噪声、电磁辐射的来源及危害,强调了舒适光照条件的重要性。在参考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内噪声、照度、电磁辐射的指标限值,介绍了相关的测试评价方法,特别是等效连续声级和烦恼指数等噪声评价指标。本文的研究成果被国家军用标准《野战卫生舱室微环境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所采用。
曲婵[10](2012)在《HACCP在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试运行阶段应用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做好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职业病防控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研究旨在将食品加工行业的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原理应用到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进行危害分析从而提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探讨HACCP应用到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适用性。本研究以某新建的建设规模为2×600MW火力发电厂为研究对象,运用HACCP原理,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作业环境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检测,明确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控制效果并据此提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及其适用性。结果显示,火力发电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有毒物质、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等;所采取的防毒、防暑以及工频电场防护措施合理有效,防尘、防噪措施能将大部分岗位工人接触的粉尘浓度或噪声强度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下;主要设置湿式作业、安装除尘器、自动化操作、有毒物质输送管线密闭、基础减振、消声、隔声、个人防护、管理防护等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研究表明,将HACCP原理应用到某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在全面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在评价总体布局、辅助用室等方面存在不足,还需引入检查表法对进行补充。本研究拓展了HACCP的应用范围,总结了HACCP应用到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为火力发电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重点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国外作业环境中的SO_x的容许浓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作业环境中的SO_x的容许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适应性的博物馆展示微环境研究 ——以漆木类文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博物馆展示概念转变塑造微环境特质多样性 |
1.1.2 我国是漆木类文物的艺术宝库 |
1.1.3 环境变迁所造成的保存危机 |
1.1.4 抢救性处理会产生保存维护概念的转变 |
1.1.5 预防性维护为未来文物保护的主流 |
1.1.6 研究动机 |
1.2 研究目的 |
1.3 文物保护基本概念思考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架构 |
第2章 漆器材料特性与降解破坏成因 |
2.1 漆器构造与材料特性 |
2.1.1 漆器构造分类 |
2.1.2 漆器材料基本组成 |
2.2 木胎材料性能与劣化问题 |
2.2.1 木胎料类型分类 |
2.2.2 胎体力学特性与工艺处理 |
2.2.3 胎体饱水与脱水后材质改变 |
2.2.4 木胎劣化问题 |
2.3 髹饰工艺技术与漆膜材料降解 |
2.3.1 髹饰技法种类 |
2.3.2 髹饰材料应用与材料力学构成 |
2.3.3 髹饰材料劣化原因 |
2.4 打底材料界面接合与破坏成因 |
2.4.1 我国传统漆器打底制作工艺与层间构造 |
2.4.2 影响打底材料界面结合的因素与力学关系 |
2.4.3 涂层材料界面结合的劣化问题思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展示微环境构成特性与材料污染物釋出问题 |
3.1 展示环境构成概念 |
3.1.1 保存环境组织概念 |
3.1.2 展示活动与环境构成 |
3.2 展柜类型发展、分类命名与型态演变 |
3.2.1 展柜发展概述 |
3.2.2 展柜类型分类 |
3.2.3 展柜名称命名法则 |
3.2.4 展柜的类型演变 |
3.3 展柜构造、材料的设备 |
3.3.1 展柜构造解析 |
3.3.2 柜体材料与设备 |
3.4 展柜内微环境的构成与环境波动动态特性描述 |
3.4.1 展柜内微环境基本构成与不适宜环境对保存文物的影响 |
3.4.2 展柜内部微气候环境的动态特性描述 |
3.4.3 理想陈列漆木类文物展柜的微环境塑造控制目标 |
3.5 展柜構材基本特性与污染物释放问题 |
3.5.1 展柜構材基本特性 |
3.5.2 污染物释放对文物材料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漆木类文物出土地区博物馆展示环境现况 |
4.1 博物馆展示环境调查计划 |
4.1.1 调查样本择选方法说明 |
4.1.2 调查环境与调查方法说明 |
4.1.3 调查内容说明 |
4.2 调查结果分析 |
4.2.1 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
4.2.2 深度专业访谈过程与结果分析 |
4.2.3 环境量测结果分析 |
4.3 文物陈列环境的现存重要问题探讨 |
4.3.1 展柜内部的结露问题 |
4.3.2 光照控制的模式处理 |
4.3.3 接缝处理的加工精度 |
4.3.4 环境污染的危机意识 |
4.3.5 文物防震的防灾处理 |
4.3.6 展品的安全管理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保存微环境波动因素的系统分析 |
5.1 展柜内微环境变化影响因素 |
5.1.1 影响博物馆展示环境微气候因素的多样性特质 |
5.1.2 展柜内微环境影响因素 |
5.2 影响展示环境湿度波动因素分析 |
5.2.1 目前展示环境中环境过干危机成因 |
5.2.2 构成目前展示环境中环境过潮的危机成因 |
5.2.3 展示柜内结露形成原因解析 |
5.3 展柜微环境灯热干扰波动实验设计 |
5.3.1 实验动机与设计因素研究 |
5.3.2 实验环境说明 |
5.3.3 实验方案设计 |
5.4 灯热干扰微环境实验综合讨论 |
5.4.1 展柜微环境受灯热干扰波动特性分析 |
5.4.2 关于环境微气候波动与控制策略的问题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适宜弹性应用的保存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
6.1 地下墓室环境与藏品保存机制启示 |
6.1.1 墓葬环境与形制关系 |
6.1.2 构造特性与封存维护 |
6.1.3 葬品保存的基本原理 |
6.1.4 恒定环境的构成条件 |
6.2 展示环境保存稳态条件构成基本概念 |
6.2.1 过渡过程数学预测模型建立与综合控制评价 |
6.2.2 构成展示环境保存条件稳态因素与控制策略思考 |
6.2.3 关于稳态保存环境系统构成与控制问题讨论 |
6.3 简易、经济与高效稳态环境调节策略概念设计思考 |
6.3.1 模块化展柜调控元件设计概念 |
6.3.2 光照减量与热量控制遮光漫光板概念设计 |
6.3.3 三效合一空气净化调节板概念设计 |
6.3.4 简易型循环空气过滤系统概念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因应地域气候环境差异的漆器展示保存策略思考 |
7.1 地域环境气候差异与展示环境气候变迁关系 |
7.1.1 地域气候环境分区 |
7.1.2 地域气候环境特征 |
7.1.3 漆木类文物出土地区气候特性 |
7.1.4 漆木类文物展示方式与环境气候变迁差异 |
7.2 目前漆木类文物保存环境基准实务应用的不确定问题 |
7.2.1 因应不同的地域气候条件的各国博物馆基准 |
7.2.2 我国目前博物馆环境基准的设置现况 |
7.2.3 国内学者对于因应我国博物馆环境标准的观点 |
7.2.4 各馆应因环境特质研拟弹性应用基准 |
7.3 浮动弹性的展示环境保存标准拟定概念 |
7.3.1 从木材的基本保护概念推演浮动弹性保存标准的思考 |
7.3.2 新旧材料与维护特性差异的湿度标准修正原则 |
7.3.3 场所分类的分级标准概念 |
7.4 因应环境的漆木类文物展示保存维护策略思考 |
7.4.1 国内各地域环境漆木类文物保存调节需求现况分析 |
7.4.2 利用图形分析技术协助策略决策思考 |
7.4.3 各地区博物馆研拟展示环境保存策略的原则归纳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专家学者深度访谈记录与书信答疑内容摘要 |
附录 B 墓葬地域特征、型制特征與构造特征一览表 |
附录 C 单层灯具实验过程与结果说明 |
附录 D 高效节能 PV 调节风机与储能系统概念设计 |
附录 E 驱虫防霉剂的调制与丸剂制作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2)新兴焦化工业园区大气中有害物质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焦化工业简述 |
1.3 焦化园区大气有害物对人体危害 |
1.3.1 有害物对人体危害的类型 |
1.3.2 有害物对人体危害的方式 |
1.3.3 有害物对人体危害的作用 |
1.4 焦化生产过程有害物概述 |
1.4.1 备煤 |
1.4.2 炼焦 |
1.4.3 熄焦 |
1.4.4 化学产品生产 |
1.4.5 其它过程 |
1.5 焦化业大气危害控制对策发展现状 |
1.5.1 国外焦化业危害控制对策及趋势 |
1.5.2 国内焦化业危害控制对策及趋势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焦化园区大气中有害物质分析方案 |
2.1 分析对象选择 |
2.2 分析有害物质选择 |
2.3 分析方法 |
2.3.1 采样时间的确定 |
2.3.2 采样布点和采样频率 |
2.3.3 研究使用主要仪器 |
2.3.4 研究依据标准 |
2.4 分级评估方法 |
第3章 焦化园区中有害物质调查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重点监测有害物质选择 |
3.2.1 建设施工过程有害物质分析 |
3.2.2 重点监测有害物质的筛选 |
3.3 有害物质排放量调查 |
3.3.1 园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排放量调查 |
3.3.2 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排放量调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园区大气危害程度分级评估研究 |
4.1 引言 |
4.2 园区大气中有害物危害程度分级 |
4.2.1 排放量超标统计分析 |
4.2.2 园区大气环境风险分级 |
4.3 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危害程度分级 |
4.3.1 有毒作业分级 |
4.3.2 粉尘作业分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气中有害物质控制对策研究 |
5.1 引言 |
5.2 焦化园重点物质分类控制技术建立 |
5.2.1 分类控制技术基本要素判定 |
5.2.2 分类控制技术选择及应用 |
5.2.3 分类控制技术控制效果评价 |
5.3 焦化园区环境工程控制技术 |
5.3.1 炼焦车间 |
5.3.2 煤气净化车间 |
5.3.3 事故状态下荒煤气控制措施 |
5.3.4 工程建设期控制措施 |
5.4 焦化园区环境管理政策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火力发电行业化学有害气体检测及其职业危害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本文研究目标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职业病危害评价与检测技术 |
2.1 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 |
2.2 职业病危害检测技术 |
2.2.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关术语 |
2.2.2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采样方法和测定方法 |
2.2.3 气体化学有害物质检测结果的计算方法 |
2.2.4 评价依据 |
2.2.5 职业接触限值 |
2.3 本文采用的评价方法与检测方法 |
第三章 火电厂基本概况以及工作场所化学有害气体分布 |
3.1 选取火电厂的基本概况 |
3.2 各工作区域职业危害因素分布 |
3.3 各火电厂有害气体分布及现有的防护措施 |
3.3.1 大唐宝鸡热电厂工作场所化学有害气体分布与防护措施 |
3.3.2 大唐彬长发电有限公司工作场所化学有害气体分布与防护措施 |
3.3.3 渭河热电厂工作场所化学有害气体分布与防护措施 |
第四章 火力发电厂化学有害气体职业危害评价 |
4.1 大唐宝鸡热电厂化学有害气体职业危害分析评价 |
4.1.1 化学有害气体接触情况调查 |
4.1.2 化学有害气体检测结果分析 |
4.2 大唐彬长发电有限公司化学有害气体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1 化学有害气体调查结果 |
4.2.2 化学有害气体检测结果分析 |
4.3 渭河热电厂化学有害气体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化学有害气体调查结果 |
4.3.2 化学有害气体检测结果分析 |
4.4 各火电厂工作场所化学有害气体调查结果评价 |
4.5 个体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 |
4.6 火电厂职业健康监护 |
4.6.1 大唐宝鸡热电厂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
4.6.2 大唐彬长发电有限公司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
4.6.3 渭河热电厂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
4.7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
4.8 降低化学有害气体职业危害的补充措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硅胶和活性炭对氨气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空气污染物的产生与危害 |
1.1.1 空气污染物的产生 |
1.1.2 空气污染物的危害 |
1.2 氨气的性质及危害 |
1.2.1 氨气的性质 |
1.2.2 氨气的危害 |
1.3 被动采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现状 |
1.3.2 国外现状 |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工作 |
2 大气采样方法 |
2.1 主动采样方法 |
2.1.1 直接采样法 |
2.1.2 富集采样法 |
2.2 被动采样方法 |
3 实验设计 |
3.1 理论依据 |
3.1.1 吸附原理 |
3.1.2 菲克扩散定律 |
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其它 |
3.3 实验内容 |
3.3.1 实验方案 |
3.3.2 实验步骤 |
3.3.3 实验流程 |
3.3.4 实验方法 |
3.3.5 质量保证 |
4 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 |
4.1 标准曲线的确定 |
4.2 浸渍液浓度的确定 |
4.3 解吸率实验 |
4.4 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4.5 湿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4.6 饱和吸附量实验 |
4.7 接触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 |
4.8 氨气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4.9 风速对吸附量的影响 |
5 误差分析 |
6 讨论与展望 |
6.1 讨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6)某铜冶炼厂车间环境空气污染特征研究及其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铜冶炼工艺发展情况 |
1.2.2 主要污染物的危害研究情况 |
1.2.3 车间环境空气样品分析方法 |
1.2.4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现场调查与工程分析 |
2.1.1 熔炼车间 |
2.1.2 制酸系统 |
2.1.3 电解工段 |
2.1.4 阳极泥处理及金银回收工段 |
2.1.5 亚砷酸车间 |
2.2 样品采集 |
2.2.1 现场监测采样点设置原则和方法 |
2.2.2 采样布点 |
2.2.3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
2.3 仪器与试剂 |
2.3.1 仪器 |
2.3.2 试剂 |
2.3.3 标准样品 |
2.4 样品分析 |
2.4.1 样品分析方法 |
2.4.2 车间空气样品分析 |
2.4.3 生物样品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2.5.1 车间空气的质量控制 |
2.5.2 生物样品的质量控制 |
2.5.3 质量控制样品检测 |
第3章 资料和数据分析 |
3.1 车间空气检测结果与分析 |
3.1.1 熔炼车间空气污染物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 |
3.1.2 硫酸车间空气污染物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 |
3.1.3 电解车间空气污染物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 |
3.1.4 阳极泥处理车间空气污染物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 |
3.1.5 亚砷酸车间空气污染物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 |
3.1.6 空气中污染物车间分布特征分析 |
3.2 生物样品检测结果与分析 |
3.2.1 血镉检测结果与分析 |
3.2.2 血铅检测结果与分析 |
3.2.3 尿砷检测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对策 |
4.1 工程技术措施 |
4.1.1 闪速炉、转炉烟气环保措施 |
4.1.2 卡尔多炉(处理杂铜)烟气治理措施 |
4.1.3 阳极炉烟气治理措施 |
4.1.4 阳极泥处理车间烟气治理措施 |
4.1.5 环境集烟治理措施 |
4.1.6 无组织排放的酸雾净化措施分析 |
4.1.7 个体使用防护用品 |
4.2 环境管理措施 |
4.2.1 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
4.2.2 环境管理建议 |
4.2.3 废气污染源监测 |
第5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铜镍矿工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不安全行为现状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铜镍矿现场职业卫生调查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部分 :铜镍矿工职业紧张与健康状况调查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部分 :铜镍矿工不安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8)田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部分发达国家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体系的经验借鉴 |
2.1 美国职业危害防治体系 |
2.2 日本职业危害防治体系 |
2.3 国外职业危害防治体系比较评价与我国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田陈煤矿职业危害现状调研 |
3.1 调研对象概况 |
3.2 方法与内容 |
3.3 调研结果 |
3.4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4 田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体系的构建 |
4.1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体系构建的目标 |
4.3 田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规划体系构架 |
4.4 田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方法的改进 |
4.5 适用于田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微环境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机动卫生装备 |
1.1.2 舱室微环境 |
1.2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微环境 |
1.3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微环境指标体系 |
1.4 舱室微环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热环境 |
1.4.2 振动环境 |
1.4.3 空气环境 |
1.4.4 噪声和光照环境 |
1.4.5 电磁辐射环境 |
1.4.6 极端生化环境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环境 |
2.1 引言 |
2.2 人体体温特征 |
2.2.1 人体的产热过程 |
2.2.2 人体的散热过程 |
2.2.3 体温生理指标及测定 |
2.3 人体的热舒适状态 |
2.3.1 热舒适的定义 |
2.3.2 人体的热平衡方程 |
2.4 舱室热环境影响因素 |
2.4.1 空气温度 |
2.4.2 空气相对湿度 |
2.4.3 空气流速 |
2.4.4 平均辐射温度 |
2.4.5 新陈代谢率 |
2.4.6 服装热阻 |
2.4.7 其他因素 |
2.4.8 通风量与换气量 |
2.5 舱室热环境参数相关标准 |
2.6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热环境质量要求(指标限值) |
2.7 热环境参数测试仪器 |
2.7.1 空气温度计 |
2.7.2 空气流速测量仪 |
2.7.3 相对湿度测量仪 |
2.7.4 平均辐射温度测量仪 |
2.7.5 多功能测试仪器 |
2.8 舱室热感觉综合评价指标 |
2.8.1 PMV-PPD指标 |
2.8.2 有效温度 |
2.8.3 当量温度t_(eq) |
2.8.4 过渡活动状态的热舒适指标RWI和HDR |
2.9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性试验评价研究 |
2.9.1 试验对象 |
2.9.2 试验条件 |
2.9.3 试验仪器 |
2.9.4 测试部位 |
2.9.5 测试结果 |
2.9.6 环境参数的加权平均 |
2.9.7 PMV指标的计算公式 |
2.9.8 人体相关参数的确定 |
2.9.9 其他参数的确定 |
2.9.10 PMV值计算结果 |
2.9.11 人体热舒适性评价分析 |
2.9.12 冬季热舒适性的预测分析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振动环境 |
3.1 引言 |
3.2 振动舒适性理论 |
3.3 人体振动特性 |
3.3.1 人体轴坐标系 |
3.3.2 人体振动的物理参数 |
3.4 人体振动舒适性指标相关标准 |
3.5 机动卫生装备乘坐(卧)振动舒适性质量要求(指标限值) |
3.5.1 指标限值 |
3.5.2 非B级路面坐姿振动的换算方法 |
3.5.3 仪器设备振动要求 |
3.6 坐姿人体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 |
3.6.1 一次计权公式 |
3.6.2 总计权加速度公式 |
3.6.3 坐姿舒适性评价 |
3.7 卧姿人体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 |
3.7.1 卧姿人体振动舒适性研究概况 |
3.7.2 卧姿人体振动舒适性评价 |
3.8 机动卫生装备乘坐(卧)振动舒适性试验评价研究 |
3.8.1 试验设备 |
3.8.2 试验道路 |
3.8.3 试验条件 |
3.8.4 试验方法 |
3.8.5 试验数据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气环境 |
4.1 引言 |
4.2 舱室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
4.2.1 舱室内人员活动 |
4.2.2 材料和设施 |
4.2.3 生物性污染 |
4.2.4 舱室外大气污染 |
4.2.5 非常规舱室的污染 |
4.3 各种空气组分及对人体的影响 |
4.3.1 一氧化碳(CO) |
4.3.2 二氧化碳(CO_2) |
4.3.3 二氧化硫(SO_2) |
4.3.4 二氧化氮(NO_2) |
4.3.5 硫化氢(H_2S) |
4.3.6 甲醛(CH_2O) |
4.3.7 氨(NH_3) |
4.3.8 苯 |
4.3.9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 |
4.3.10 可吸入颗粒物 |
4.3.11 微生物 |
4.4 通风量 |
4.5 相关标准的指标限值 |
4.5.1 空气组分 |
4.5.2 菌落数 |
4.5.3 洁净度 |
4.5.4 通风量 |
4.6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空气环境指标限值 |
4.6.1 空气组分 |
4.6.2 洁净度与可吸入颗粒物 |
4.6.3 菌落数 |
4.6.4 通风量 |
4.7 几种常见污染物的测试方法 |
4.7.1 空气污染物的采样 |
4.7.2 气态有机物的测定 |
4.7.3 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 |
4.7.4 菌落数的测定 |
4.7.5 通风量的测定 |
4.7.6 新风量与换气效率的测定 |
4.8 舱室空气质量的评价方法 |
4.8.1 客观评价 |
4.8.2 主观评价 |
4.8.3 综合评价 |
4.9 舱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其他环境 |
5.1 引言 |
5.2 噪声 |
5.2.1 噪声的危害 |
5.2.2 噪声的来源 |
5.2.3 相关标准的指标限值 |
5.2.4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噪声指标限值 |
5.2.5 评价与测试方法 |
5.3 照明 |
5.3.1 照明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
5.3.2 相关标准的指标限值 |
5.3.3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光照度指标限值 |
5.3.4 测试评价方法 |
5.4 电磁辐射 |
5.4.1 电磁辐射的危害 |
5.4.2 电磁辐射的来源 |
5.4.3 相关标准的指标限值 |
5.4.4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电磁辐射环境指标限值 |
5.4.5 测试评价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极端生化环境 |
6.1 引言 |
6.2 生化威胁 |
6.3 防护措施 |
6.4 防护指标 |
6.4.1 国外相关防护指标 |
6.4.2 国内相关防护指标 |
6.5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生化防护指标限值 |
6.5.1 基本要求 |
6.5.2 生物防护指标 |
6.5.3 化学防护指标 |
6.6 生化防护测试方法 |
6.6.1 超压防护 |
6.6.2 负压防护 |
6.7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生化防护安全性评价 |
6.7.1 评价方法 |
6.7.2 评价对象 |
6.7.3 人员安全性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发表论文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HACCP在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发展及现状 |
1.1.1 国外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发展及现状 |
1.1.2 国内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发展及现状 |
1.1.3 职业病危害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2 HACCP 简介 |
1.2.1 HACCP 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
1.2.2 HACCP 原理介绍 |
1.2.3 HACCP 在国内外的应用 |
1.3 HACCP 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
1.3.1 HACCP 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 |
1.3.2 HACCP 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应用范围 |
1.3.3 HACCP 在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
1.4 研究目的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2.1 生产工艺流程图 |
2.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2.2.3 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
2.2.4 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监控程序 |
2.3 研究方法 |
2.3.1 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图 |
2.3.2 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分析 |
2.3.3 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
2.3.4 制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监控程序 |
2.4 检测内容及方法 |
2.4.1 检测内容 |
2.4.2 检测方法 |
2.4.3 检测仪器 |
2.4.4 评价依据 |
2.5 质量控制 |
2.5.1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
2.5.2 现场阶段的质量控制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生产工艺简述与流程图制定 |
3.1.1 输煤系统生产工艺简述与流程图制定 |
3.1.2 发电系统生产工艺简述与流程图制定 |
3.1.3 环保系统生产工艺简述与流程图制定 |
3.1.4 化学水处理系统生产工艺简述与流程图制定 |
3.1.5 流程图的现场确认 |
3.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分析 |
3.2.1 原辅料及产品调查 |
3.2.2 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调查 |
3.2.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调查 |
3.2.4 职业病防护措施调查 |
3.2.5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调查 |
3.2.6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 |
3.4 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监控程序 |
3.4.1 关键限值 |
3.4.2 监控措施 |
3.4.3 纠正措施 |
3.4.4 相关记录 |
第4章 讨论 |
4.1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与效果评价 |
4.1.1 防尘措施分析 |
4.1.2 防尘效果评价 |
4.1.3 防毒措施分析 |
4.1.4 防毒效果评价 |
4.1.5 物理因素防护设施分析 |
4.1.6 物理因素防护效果评价 |
4.2 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及监控措施分析 |
4.2.1 粉尘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 |
4.2.2 有毒物质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 |
4.2.3 物理因素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 |
4.2.4 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监控措施分析 |
4.3 HACCP 应用到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适用性 |
4.3.1 HACCP 应用到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优点 |
4.3.2 HACCP 应用到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不足 |
4.3.3 综合评价 |
4.4 应用 HACCP 应注意的问题 |
4.4.1 HACCP 的应用范围 |
4.4.2 HACCP 重点在于控制显著危害 |
4.4.3 危害分析要考虑人员接触情况 |
4.4.4 科学合理地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国外作业环境中的SO_x的容许浓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适应性的博物馆展示微环境研究 ——以漆木类文物为例[D]. 雷祖康. 清华大学, 2005(08)
- [2]新兴焦化工业园区大气中有害物质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D]. 于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3]硫酸生产中液体硫磺贮运的安全措施[J]. 郝锐.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2010(03)
- [4]火力发电行业化学有害气体检测及其职业危害评价[D]. 乔波. 西北大学, 2017(04)
- [5]硅胶和活性炭对氨气的吸附研究[D]. 要栋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07)
- [6]某铜冶炼厂车间环境空气污染特征研究及其防治对策[D]. 田月. 南昌航空大学, 2012(04)
- [7]铜镍矿工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不安全行为现状的相关研究[D]. 葛华.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2)
- [8]田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体系研究[D]. 李思瑶. 华北科技学院, 2017(04)
- [9]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微环境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研究[D]. 王德刚.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8(11)
- [10]HACCP在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应用[D]. 曲婵. 吉林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