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兔瘟病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祥[1](2020)在《MiRNA-233-3p通过调控IL-6/IL6ST-STAT3信号通路影响川崎病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全身血管炎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是成年后冠心病的高危因素。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调控着人类近三分之一基因的功能,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代谢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本研究首先通过川崎病患儿外周血标本单个核细胞中miRNA-223-3p(miR-223-3p)表达量的检测,验证之前基因芯片的预测结果:其在川崎病组织中表达显着上调。继而拟通过体内外研究进一步探讨miR-223-3p在川崎病发病过程中的功能,阐明miR-223-3p可通过调控白介素-6/白介素-6受体β亚单位-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IL-6/IL6ST-STAT3)信号通路影响血管内皮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为川崎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靶标。第一部分MiRNA-223-3p在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目的:分析不同组别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 miR-223-3p、白介素-6(IL-6)受体 β亚单位信使核糖核酸(IL6STmRNA)、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相对表达量,探讨miR-223-3p与川崎病发生与分型的关系,为防治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川崎病住院患儿作为实验组,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依据病程将其分为急性期与亚急性期。选取同时期因发热住院行相关检查后诊断为病毒感染及儿童保健门诊行定期体格检查的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检测各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 miR-223-3p、白介素-6细胞因子受体(IL6ST)mRNA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TNF-α、ICAM-1的表达量,验证miR-223-3p与川崎病发生、分型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结果:(1)有冠状动脉损伤(CAL组)及无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组)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23-3p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发热对照组(P<0.01);且nCAL组miR-223-3p的表达量较CAL组更高(P<0.05);而KD亚急性期miR-223-3p的表达量CAL组及nCAL组均较急性期明显减少(P<0.01),且较发热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川崎病CAL组及nCAL组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6STmRNA的表达量显着低于发热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且CAL组IL6STmRNA的表达量较nCAL组更低(P<0.05);而KD亚急性期IL6STmRNA的表达量CAL组及nCAL组均较急性期升高(P<0.05),且较发热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23-3p表达量与IL6STmRN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r2=0.6803,p<0.0001)。(4)血清ELISA检测发现急性期川崎病组IL-6水平显着高于发热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CAL组中IL-6水平显着高于nCAL组(P<0.01);亚急性期川崎病组的血清IL-6水平显着降低,并且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KD组急性期血清ICAM-1水平明显高于发热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川崎病CAL组ICAM-1水平高于nCAL组(P<0.05);KD组亚急性期血清ICAM-1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发热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中ICAM-1的水平(P<0.05)。(5)川崎病组急性期血清TNF-α水平显着高于发热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川崎病CAL组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nCAL组(P<0.01);川崎病亚急性期血清中TNF-α水平相对于急性期明显减少(P<0.01),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iR-223-3p在本次小样本临床实验的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及非冠状动脉损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明显高表达,提示其与川崎病的发生及分型密切相关;IL6STmRNA在川崎病急性期及非冠状动脉损伤组中明显低表达,且miR-223-3p的表达量与IL6STmRNA水平呈负相关,提示川崎病中二者可能存在着某种调控关系。我们由此推测miR-223-3p可能参与了其急性期的免疫炎症反应,借助相关炎症因子的调节和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进而降低血清中ICAM-1的表达水平,并调控TNF-α的表达,减轻血管内皮损伤。miR-223-3p可能成为未来川崎病治疗的新靶标。第二部分川崎病小鼠模型中miRNA-223-3p可经IL-6/IL6ST-STAT3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相关研究目的:验证川崎病小鼠血管损伤模型创建成功。检测不同时间点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23-3p、IL6STmRNA的相对表达量;小鼠主动脉、冠状动脉标本中STAT3mRNA、E-selectin、ICAM-1的相对表达量;外周血血清中TNF-α、IL-6的蛋白水平。探讨miR-223-3p与川崎病小鼠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为应用miR-223-3p激动剂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首先利用不同浓度的白色念珠菌水溶物(candida albicans water-soluble fraction,CAWS)腹腔注射构建川崎病小鼠冠状动脉损伤模型,行心脏及冠状动脉标本HE染色病理学检查及透射电镜检查验证川崎病小鼠模型创建成功。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三组KD组、miR-223-3p组及对照组。KD组与miR-223-3P组均于实验的第1-5天上午8点起准时依次腹腔注射CAWS 8mg(0.1ml)/只,miR-223-3P组于实验的第五天同时行尾静脉注射miR-223-3P激动剂(1mg/kg/只),对照组则依次予同等体积(0.1ml)的生理盐水行腹腔注射。于末次注射后的第1d、3d、5d、7d、10d的上午8点起,每组分别随机取6只小鼠采用摘眼球法留取外周血标本,之后立即行颈椎脱臼法处死,继而留取心脏冠状动脉及主动脉标本。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不同时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23-3p、IL6STmRNA的相对表达量,主动脉、冠状动脉标本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mRNA、E-选择素(E-selectin)、ICAM-1的相对表达量,ELISA法测定小鼠不同时期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 水平。结果:(1)8mg(0.1ml)组CAWS腹腔注射致各时间点小鼠免疫性血管炎病理损伤的HE染色及电镜图片均符合人川崎病血管炎病理学改变。(2)KD组及miR-223-3p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23-3p的相对表达量在病程初期较对照组均逐渐升高,第3天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iR-223-3p组的表达量显着高于KD组(P<0.05);之后两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23-3p表达量均逐渐下降,第7天起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3)KD组及miR-223-3p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6ST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病程初期较对照组逐渐下降,第3天达低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iR-223-3p组的表达量显着低于KD组(P<0.05);之后两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6STmRNA表达量均逐渐上升,第7天起接近至对照组水平(P>0.05)。(4)KD组及miR-223-3p组小鼠主动脉、冠状动脉标本中STAT3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病程初期较对照组逐渐下降,第5天达低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iR-223-3p组的表达量显着低于KD组(P<0.05);之后两组小鼠中STAT3mRNA表达量逐渐上升,第10天起渐接近至对照组水平(P>0.05)。(5)KD组与miR-223-3p组小鼠主动脉、冠状动脉标本中E-selectin、ICAM-1水平较对照组渐升高,第5天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第七天起两组E-selectin、ICAM-1水平均逐渐下降,且miR-223-3p组与KD组无明显差异,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6)与对照组相比,miR-223-3p组小鼠外周血清中的TNF-α、IL-6水平逐渐升高,在第3天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降低,直至接近对照组水平。而KD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6水平保持持续升高,至第7天才达到最高值,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1),之后第10天逐渐降低至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8mg(0.1ml)CAWS腹腔注射致川崎病小鼠血管损伤模型可成功模拟人川崎病病理改变,最终确定为小鼠KD模型实验的适宜浓度。川崎病小鼠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表明:miR-223-3p的表达趋势与IL6ST mRNA、STAT3 mRNA的水平变化趋势相反,miR-223-3p表达峰值过后E-selectin和ICAM-1的表达才开始升高。推测:miR-223-3p可能通过调控IL-6/IL6ST-STAT3信号通路继而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第三部分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中miRNA-223-3p可经IL-6/IL6ST-STAT3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目的: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223-3p与IL6ST的靶向关系;采用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的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以建立适宜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s)损伤模型;验证KD组急性期血浆是否可刺激PBMC分泌miR-223-3p;然后分别用miR-223-3p过表达和敲减慢病毒处理HCAECs损伤模型,验证HCAECs损伤模型中miR-223-3p可经IL-6/IL6ST-STAT3信号通路在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起保护作用。方法:运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的方法,对比检测两组:3’ UTR+miRNA{表达目的microRNA(hsa-mir-223)的载体质粒}与3’ UTR-NC(3’ UTR空载质粒,作为靶基因3’UTR质粒阴性对照)+miRNA的萤火虫荧光酶荧光值及海肾荧光酶荧光值,验证miR-223-3p可以与IL6ST的3’UTR结合;运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24 h不同浓度TNF-α作用下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NF-α刺激作用下各组的相对吸光度(代表不同浓度TNF-α对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检测同一浓度TNF-α刺激作用下不同时间点内皮细胞的相对活力,最终确定TNF-α引起人冠状动脉损害的适宜浓度和适宜作用时间;将川崎病组急性期血浆2ml及健康对照组血浆2ml分别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48小时,之后检测两组标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23-3p的相对表达量;下一步先验证miRNA223慢病毒感染对miR-223-3p表达的影响;继而分别用miR223-3p过表达慢病毒及其阴性对照组病毒、miR223-3p敲减慢病毒及其阴性对照组病毒、空细胞病毒感染HCAEC,同时联合40 ng/ml的TNF-α或磷酸盐缓冲液(PBS)刺激细胞,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HCAECs中IL6ST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IL-6、E-selectin和ICAM-1的含量。最后将细胞实验分为四组:TNF-α组(40 ng/mL的TNF-α处理6小时),miR-223-3p激动剂组(40 ng/mL的TNF-α处理6小时的同时,加用miR-223-3p过表达慢病毒来感染HCAECs),miR-223-3p抑制剂组(40 ng/ml的TNF-α处理6小时的同时,加用miR-223-3p敲减慢病毒感染HCAECs),NC组:PBS作用HCAECs 6小时;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HCAECs 中 p-STAT3/STAT3 和核因子 κB(nuclear factor kappa-B)p65 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提示:miR-223-3p可以与IL6ST的3’UTR端结合,抑制IL-6ST的表达。(2)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对照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形态正常,随着TNF-α的加入及浓度的不断升高,HCAECs耐受性逐渐减低,可表现为细胞收缩,出现畸形细胞,细胞间隔增大,贴壁松散(TNF-α 40 ng/ml处理24小时组),上清中出现较多崩解坏死的细胞碎片(TNF-α 80ng/ml处理24小时组)。(3)CCK-8实验检测结果提示:40 ng/ml的TNF-α处理24 h时可以显着降低内皮细胞的活性(CCK-8值明显下降),再升高TNF-α的浓度,CCK-8值变化不大。(4)CCK-8实验检测结果提示:40 ng/ml的TNF-α处理6小时时内皮细胞活性无明显下降,之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的相对活力明显下降。故我们选择40 ng/ml作用6小时作为进一步细胞实验时TNF-α的适宜作用浓度及时间。(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川崎病组急性期血浆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48小时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23-3p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6)较miR-223-3p过表达慢病毒的阴性对照组而言,miR-223-3p过表达慢病毒组可显着提高TNF-α刺激HCAECs后上清液中miR-223-3p的表达水平(P<0.01);较miR-223-3p敲减慢病毒的阴性对照组而言,miR-223-3p敲减慢病毒组则可显着降低TNF-α刺激HCAECs后上清液中miR-223-3p的表达水平(P<0.05)。(7)较miR-223-3p过表达慢病毒的阴性对照组而言,miR-223-3p过表达组可显着降低TNF-α刺激HCAECs中IL6ST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较miR-223-3p敲减慢病毒的阴性对照组而言,miR-223-3p敲减慢病毒组则可显着升高TNF-α刺激HCAECs中IL6ST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8)在TNF-α组、miR-223-3p过表达慢病毒组、敲减慢病毒组这三组标本中,上清液中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miR-223-3p过表达慢病毒组HCAECs中E-selectin 和 ICAM-1 水平较 TNF-α 组明显偏低(P<0.01);而 miR-223-3p 敲减慢病毒组HCAECs中E-selectin和ICAM-1水平与TNF-α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9)较TNF-α组而言,miR-223-3p激动组可显着下调HCAECs中p-STAT3/STAT3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而miR-223-3p抑制组则可显着上调HCAECs中p-STAT3/STAT3和NF-κB p6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P<0.05)。结论: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223-3p可以与靶基因IL-6ST的3’UTR区特异性结合,抑制IL6ST的表达。miR-223-3p的表达与IL6ST、p-STAT3/STAT3、NF-κB p65的水平密切相关,miR-223-3p可通过调控IL-6/IL6ST-STAT3信号通路,进而调控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表面E-selectin、ICAM-1的表达,减轻血管内皮损伤。miR-223-3是川崎病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调节因子,可能成为未来川崎病治疗的潜在靶标。
肖五淀[2](2018)在《家兔须毛癣菌型皮肤真菌病相关蛋白编码基因和lncRNAs的筛选及功能验证》文中提出家兔皮肤真菌病是养兔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病主要由丝状真菌侵入家兔皮肤角质层及其附属物(如兔毛,指甲)所引起。须毛癣菌是该病的主要致病菌,它可通过分泌枯草杆菌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来入侵宿主富含角蛋白的结构。目前家兔应答皮肤真菌感染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用RNA-seq技术从转录组水平鉴定与家兔皮肤真菌病形成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和lncRNAs,并在细胞层面探讨部分候选蛋白编码基因在家兔皮肤真菌病发病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首先用须毛癣菌感染天府黑兔母兔背部皮肤,构建家兔皮肤真菌病模型;接着,利用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与家兔皮肤真菌病形成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和lncRNAs进行了分选鉴定及功能分析;最后,用β-glucan模拟真菌抗原感染家兔表皮角化细胞(keratinocytes,KC)以构建家兔KC炎症细胞模型,并利用RNAi技术和过表达技术分析JAK2-STAT3信号通路在β-glucan诱导的家兔KC炎症细胞模型中对CXCL8、CXCL11和IL-1β分泌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用1.0×106 CFU/mL浓度的须毛癣菌感染家兔背部皮肤后发现,感染后的家兔皮肤表现出明显的发红、结痂、伴有鳞屑和皮肤溃烂等皮肤真菌病临床症状;六胺银染色发现感染部位皮肤有菌丝入侵;H.E.染色结果显示感染部位皮肤出现局部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且乳头层和网状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说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家兔须毛癣菌型皮肤真菌病模型。(2)在12个链特异性RNA-seq文库中共鉴定出19,720个可靠的蛋白编码基因,包括10,620个已知的蛋白编码基因和9,100个新鉴定出的蛋白编码基因。在TM组与NS组间共鉴定出29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编码基因(q<0.05),其中227个在TM组中高表达,65个在TM中低表达,部分差异表达的蛋白编码基因可能通过参与真菌识别、炎性反应或营养性免疫(nutritional immunity)应答须毛癣菌感染;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编码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应答外界刺激(Response to external stimulus)、炎性应答(Inflammatory response)、防御应答(Defense response)和应答应激(Response to stress)等生物学通路中。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编码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间相互作用(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TLR信号通路(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NK细胞介导细胞毒性(Natural killer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趋化因子信号通路(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TNF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和NF-kappa B信号通路(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中。(3)在12个链特异性RNA-seq文库中共鉴定出5,883个lncRNAs,与已知蛋白编码基因相比,本研究鉴定出的lncRNAs长度更短,外显子数较少,外显子长度较长。64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中,43个在TM组中高表达,21个在TM组中低表达。共表达分析表明,32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和96个蛋白编码基因间存在107个高度相关(|r|>0.8)的相互作用关系。GO富集分析表明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主要富集在角蛋白丝(Keratin filament)、抗原结合(Antigen binding)、MHC蛋白复合物(MHC protein complex)、抗原加工和呈递(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IL-1受体结合(Interleukin-1 receptor binding)和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等生物学通路上。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显着富集到抗原加工和呈递(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吞噬作用(Endocytosis)、Jak-Stat信号通路(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和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等信号通路,暗示lncRNAs可通过与蛋白编码基因共表达参与家兔皮肤真菌病的形成;MiRPara分析发现,173个lncRNAs包含9,561个预测miRNAs的前体序列,其中641个miRNAs可靶向10个蛋白编码基因。GO富集分析表明这些蛋白编码基因主要富集到免疫系统过程(Immune system process)、应答应激(Response to stress)和应答刺激(Response to stimulus)等可能与家兔皮肤真菌病相关的条目中,推测lncRNAs能通过被加工成miRNAs来参与家兔皮肤真菌病的形成。(4)用不同浓度β-glucan模拟真菌抗原刺激家兔KC后发现,20μg/mLβ-glucan对KC的抑制率(IR)接近10%,可作为感染KC的最适浓度;用20μg/mLβ-glucan感染KC 24 h后,感染组KC中CXCL8、CXCL11和IL-1β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β-glucan诱导家兔KC炎症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在KC炎症细胞模型中发现,β-glucan刺激能诱导JAK2 mRNA和p-STAT3表达;沉默JAK2的表达可抑制β-glucan诱导的p-STAT3表达和IL-1β分泌;过表达JAK2能进一步促进β-glucan对p-STAT3蛋白和IL-1β的诱导作用。说明β-glucan能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诱导IL-1β分泌,也说明KC中由JAK2/STAT3信号通路诱导分泌的IL-1β参与须毛癣菌感染家兔背部皮肤引起的炎症。本研究在家兔皮肤真菌病疾病模型基础上,筛选出了大量与家兔须毛癣菌型皮肤真菌病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和lncRNAs,并在β-glucan诱导的KC炎症细胞模型中对JAK2/STAT3信号通路和部分基因的作用进行探究,为深入揭示家兔皮肤真菌病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家兔皮肤真菌病的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张建超[3](2016)在《冷水七抗类风湿与瞿麦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学位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冷水七抗类风湿活性成分研究,第二部分为瞿麦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一)冷水七(Impatiens pritzllii Hook.f.var.hupehensis Hook.f.)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是鄂西土家族常用民族药,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之功效。民间将其用于治疗类风湿性疾患,疗效甚佳。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冷水七抗类风湿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预期研究结果。通过现代色谱分离方法和波谱鉴定技术,从冷水七抗类风湿有效物质部位(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种化合物,分别为:2,6-二甲基-2-乙烯基-2,3,4,7-四氢恶庚因(1),1,3,6-三羟基-7-甲基-蒽醌(2),4-羟基苯甲醛(3),4-(3-甲氧基-4-羟基苯基)-2-丁酮(4),鬼臼毒素(5),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6),α-菠甾醇(7),α-菠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8),刺囊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9),刺囊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8-O-β-D-吡喃木糖-(1→4)-[3′′′-乙酰基]-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0),刺囊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28-O-β-D-吡喃木糖-(1→4)-[3′′′-乙酰基]-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1),刺囊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28-O-β-D-吡喃木糖-(1→4)-[3′′′-乙酰基]-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苷(12),刺囊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8-O-β-D-吡喃木糖(1→4)-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3),刺囊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8-O-β-D-吡喃木糖(1→4)-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苷(14)。其中化合物1,10,11,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6,13,14为首次从冷水七中分离得到。构建了T淋巴细胞筛选模型,对冷水七抗类风湿有效物质部位中分离得到6种皂苷化合物进行了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种皂苷化合物对T淋巴细胞增殖均能产生抑制作用,其药物浓度在5μg-100μg/ml之间呈现明显量效关系,随药物浓度增大其抑制作用增强。在药物浓度为80μg/ml的情况下,化合物9,10,11,12,13,14等6种皂苷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2.26%,32.74%,36.83%,27.93%,37.92%,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药效作用。本项研究从冷水七抗类风湿有效物质部位分离鉴定了14种化合物,其中4种为新化合物,8种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发现;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表明,6种皂苷化合物均具有良好药效作用,其中5种皂苷化合物为首次发现具有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这对于诠释冷水七抗类风湿的药效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并为该民族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科学实验依据。(二)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为石竹科植物,是传统中药,收载于历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其功效甚多,能起到通淋利尿的作用,除此以外还有活血通经等作用;根据文献研究中显示,瞿麦提取物具有明显抗肿瘤药效作用。本论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瞿麦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通过中药化学、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抗肿瘤生物活性指导下,对瞿麦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跟踪研究。采用溶剂法将瞿麦提取分离为不同物质部位,抗肿瘤活性筛选出有效物质部位;采用色谱分离方法将主要有效物质部位分离为8个组分,活性筛选获得多个有效组分;从主要有效组分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单体成分,该成分采用波谱技术鉴定为积雪草酸(Asiatic acid,2α,3β,23α-三羟基-熊果-12-烯-28-酸),MTT法测定积雪草酸抗肿瘤生物活性,其对B el-7402肿瘤细胞具有显着抑制作用。本研究首次从瞿麦中发现抗肿瘤活性显着的有效成分积雪草酸,这对于诠释该传统中药的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并可望为研制抗肿瘤化学药物提供目标化合物。
张帅兵[4](2016)在《抗兔病毒性出血症中药复方筛选及其防治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aemorrhagie disease,RHD)是一种急性、烈性、致命性和传染性病毒病,至今在临床上都难以找到完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一旦发病,即造成毁灭性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和开发一种预防治疗RHD效果良好的药物,具有非常大的临床和科研意义。中药具有很好的抗病毒、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抗炎和镇痛等各方面功效。本论文通过一系列体内试验,先筛选出体内抗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abbit haemorrhagie disease virus,RHDV)效果好的中药成分复方,再比较成分复方和复方生药水煎液及水煎液与注射液的预防治疗效果。经一系列体内试验筛选出最佳的抗RHD的中药复方及剂型,通过测定此复方对感染兔肝损伤、抗氧化损伤、免疫调节的影响,以及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来初步研究评价其预防治疗作用。具体试验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试验Ⅰ:抗兔病毒性出血症复方筛选及两种用药途径的效果比较本试验旨在筛选出在体内具有良好抗RHD作用的中药成分复方,并比较效果最好的中药成分复方与其生药水煎液、水煎液口服与注射液对RHD的作用效果。通过肌肉注射RHDV制造RHD模型,以茶菊七藿、田荔地、淫地野黄成分复方进行体内试验,以感染兔死亡率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抗RHD效果较好的复方及剂型。试验结果表明,三个成分复方都能降低RHD的死亡率,芩菊七藿效果最好,且芩菊七藿水煎液比其成分复方效果更好,注射液又比水煎液饮水效果更好。说明芩菊七藿为抗RHD最优复方,且以注射方式用药效果更好。试验Ⅱ:芩菊七藿注射液对RHD的防治效果本试验旨在进一步观察确认芩菊七藿注射液对RHD的防治作用。81只兔平均分成空白对照、病毒对照和芩菊七霍注射组,采用肌肉注射RHDV攻毒,观察兔的死亡率、肝脏眼观病理变化、肝损伤生化评价指标(AST、ALT、ALP、LDH、ALB和GLO)以及血液中RHDV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来研究芩菊七藿注射液对RHD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芩菊七藿注射液可以显着降低血液中RHDV的基因表达量,缓解RHDV引起的肝损伤程度,显着降低感染兔的死亡率。说明芩菊七藿注射液对RHD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试验Ⅲ:抗氧化损伤在芩菊七藿注射液抗RHD过程中作用研究为了探究RHDV感染对兔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苓菊七藿注射防治RHD作用与氧化系统的关系,分别测定了血浆和组织内的氧化损伤评价指标(MDA、NO、SOD、CAT、GSH-Px、T-AOC)的变化(动物分组处理同试验Ⅱ),并对肝损伤评价指标、氧化损伤评价指标、病毒相对基因表达量和死亡率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药物组感染兔血浆和组织的MDA和NO含量显着降低,SOD、CAT、GSH-Px和T-AOC的活性显着升高;经相关性分析可知肝损伤、氧化损伤、死亡率与病毒基因表达都密切相关。说明RHDV感染引起兔体明显的氧化损伤,芩菊七藿注射液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通过抗氧化,降低病毒表达量来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从而降低死亡率。试验Ⅳ:芩菊七藿注射液在RHD发病过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为探究免疫调节在芩菊七藿注射液抗RHD过程中的作用,采用HI血凝抑制方法测定了兔血浆RHDV抗体效价和ELISA法测定了 IL-1、IL-2、IFN-γ等免疫调节因子的变化,同时采用MTT法测定了兔体内外T、B淋巴细胞转化增殖作用(动物分组处理同试验Ⅱ)。结果表明芩菊七藿注射液有单独和协同PHA、LPS刺激T、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而且可以使RHDV抗体效价快速升高,减少IL-1的分泌,促进IL-2、IFN-γ的分泌。说明芩菊七藿注射液能够通过调节抗体及免疫调节因子的变化来保护机体,发挥抗RHD作用。
杨岚,郝永清,潘海婷,何焱,黄海碧[5](2015)在《不同佐剂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价毒力因子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评价佐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CP8-FnBPB-ClfA免疫效果的影响,用纯化的S.aureus血清8型荚膜多糖与FnBPB-ClfA蛋白偶联的偶联物配合不同佐剂对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白母兔进行免疫接种,第1、2、3、4组的佐剂分别为弗氏佐剂、铝盐佐剂、脂质体佐剂及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LTB),第5组为对照组用PBS免疫。用间接ELISA法和Western blot对各组兔血清中的抗体进行监测,评价体液免疫效果;通过检测Th1/Th2类细胞因子含量变化评价机体免疫被激活的程度;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评价细胞免疫,并对三免后2周的白兔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以脂质体为佐剂的组7d时开始产生抗体,为产生抗体最早组,14d后抗体水平就开始下降;以LTB为佐剂的组抗体水平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细胞免疫水平检测结果显示,经ConA刺激后,各组T淋巴细胞普遍增殖,无显着差异,刺激指数都在1.0左右;用抗原刺激的组中,以LTB为佐剂的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最强,刺激指数为2.23,对白兔的攻毒保护率为80%。
李克宇[6](2015)在《鸡志贺菌IpaC蛋白及其菌体灭活苗的免疫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志贺菌病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性腹泻,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该病流行广泛,危害严重,可感染人及多种动物,引起发病甚至死亡,危害人类的健康,并给我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该病的防治以及生物疫苗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兽医公共卫生学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医学公共卫生学意义。本研究用鸡志贺菌IpaC蛋白、鸡志贺菌菌体灭活疫苗以及两者混合物作为免疫原分别免疫小鼠,对小鼠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及攻毒免疫保护试验,取得了较好结果,为正确评价疫苗免疫效果,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手段和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鸡志贺菌IpaC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用PCR方法从重组质粒pMD18-T-Ipa C中扩增出IpaC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Ipa C,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IPTG为诱导剂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成功表达了Ipa C蛋白,在上清液和包涵体中均有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63kD。上清液用Ni-Agarose His标签进行纯化至电泳纯,测定并调整蛋白浓度为1mg/mL。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被单抗所识别,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原性。2、鸡志贺菌IpaC蛋白和菌体灭活疫苗及其混合疫苗的体液免疫作用进行体液免疫测定,首先制备三种不同的免疫原,分别为电泳纯的Ipa C蛋白(浓度1mg/mL)、鸡志贺菌ZMD01株菌体灭活液(浓度1010cfu/mL)和二者1:1的混合液,将以上三种抗原分成两批,一批加弗氏完全佐剂用于首免,另一批加弗氏不完全佐剂用于二免加强免疫。首免后21d加强免疫,首免和二免各组均按小鼠皮下注射免疫0.2mL/只,并设PBS对照组。于不同时间采血进行抗体测定,首免和二免均于免疫后7d和14d断尾采血分离血清,用已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各免疫组小鼠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明显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在二免后14d达到最高峰,IpaC蛋白组、灭活菌体组和二者混合组三个组的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1:15241、1:16591、1:18093,PBS对照组为1:20,三个免疫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混合组GMT>灭活菌体组GMT>Ipa C蛋白组GMT。3、鸡志贺菌Ipa C蛋白和菌体灭活疫苗及其混合疫苗的细胞免疫作用进行细胞免疫测定,疫苗的种类、动物分组和免疫方法及采血时间同上述体液免疫测定。对二免后21d的各组小鼠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简称MTT法)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用山羊抗鼠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IL-2和IFN-γ的水平。结果表明,①二免后21d,各免疫组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均显着高于PBS对照组(P<0.05),各免疫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混合组(2.241±0.243)略高于Ipa C蛋白组(2.120±0.210),IpaC蛋白组又略高于灭活菌体组(2.085±0.185)。②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表明,各免疫组的CD3+、CD4+的比例均略高于PBS对照组,而CD8+的比例略小于PBS对照组,Ipa C蛋白组、灭活菌体组、混合组CD4+/CD8+的比值分别比PBS对照组高17.92%、26.27%、28.11%。③从首免7d开始,除了PBS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的IL-2和IFN-γ的含量逐步上升,到二免后21d与PBS对照组有了极显着的差异(P<0.01),但是各免疫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4、攻毒免疫保护试验首先测定菌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六个不同菌数的志贺菌ZMD01株感染剂量对小鼠进行攻毒,观察记录每个剂量的小鼠死亡数量,攻毒后7d统计死亡情况,用Bliss方法计算出志贺菌ZMD01株对小鼠的LD50。用LD50剂量对二免后21d各组的小鼠进行攻毒,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发病小鼠精神沉郁、食欲降低、粪便有异常。攻毒后7d各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IpaC蛋白组5/10,灭活菌体组5/10,混合组6/10,PBS组3/10。剖检病变主要为肝脏肿大,呈红褐色,有出血;脾脏有出血并且肿大;肠道肿胀,肠壁变薄,有少量出血现象。在发病小鼠的肝脏、脾脏和肠内容物中均回收到病原菌。结论:鸡志贺菌Ipa C基因可进行原核有效表达,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原性;鸡志贺菌Ipa C蛋白和菌体灭活疫苗及其混合疫苗均具有良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增强作用及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且混合疫苗的作用均高于其它两组,混合疫苗有望成为候选疫苗。
于作[7](2015)在《表达兔出血症病毒vp60基因的重组犬2型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评价》文中指出兔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成年兔的一种急性、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出血和急性肝坏死为特征,是造成养兔业巨大损失的一种重要传染病。本病于1984年首先在我国江苏省爆发,随即蔓延到世界各地。目前,免疫接种仍然是防治兔出血症的主要措施。由于RHDV没有适合培养的细胞系,现在商品化疫苗均为组织灭活苗。虽然灭活苗安全有效,但存在着成本昂贵、生物安全和动物福利等诸多缺点。因此,探索研制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的新型兔出血症疫苗具有现实意义。VP60蛋白是RHDV的主要结构蛋白和保护性抗原,在诱导抗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是RHDV基因工程疫苗的首选蛋白。犬2型腺病毒(Canine adenovirus type 2,CAV2)是一种良好的病毒表达载体,具有易培养、重组病毒滴度高、外源蛋白表达量高等优点,对兔不致病,安全性好,可用于RHDV疫苗研发。本研究旨在构建表达RHDV vp60基因的E3区缺失的重组犬2型腺病毒r CAV2-VP60,并对其生长能力和遗传稳定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兔体内的免疫效力进行评价,为研制RHDV新型病毒活载体疫苗奠定基础。本研究首先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技术将CAV2 HLJ-10株的全基因组克隆到p Shuttle-CMV载体上,构建了含有CAV2全基因组的骨架载体p CAV2。其次,采用融合PCR方法将E3区侧翼序列(23903-24933bp和26412-28055bp)和pc DNA3.1(+)的CMV表达盒序列(232-1252bp)融合在一起,并将其克隆到p UC18载体上,构建了E3区缺失的穿梭载体p UC-ΔE3-CMV。在此基础上,将egfp基因定向克隆到穿梭载体p UC-ΔE3-CMV上,再利用穿梭载体和骨架载体共有的酶切位点Nru I和Sal I将含有egfp基因的表达盒克隆到骨架载体p CAV2上得到了重组病毒质粒p CAV2-EGFP,用特异性的内切酶Asc I酶切释放出重组基因组,转染MDCK细胞后获得了重组病毒r CAV2-EGFP。经鉴定该重组病毒能在MDCK细胞中稳定表达EGFP,一步生长曲线与亲本毒CAV2相似。这表明本研究利用p CAV2和p UC-ΔE3-CMV通过体外连接的方法构建重组犬2型腺病毒的策略是可行的,为下一步构建表达RHDV vp60基因的重组病毒r CAV2-VP60提供了技术平台。本研究利用PCR方法从质粒pc DNA-VP60中扩增出RHDV vp60基因,将其定向克隆到p UC-ΔE3-CMV中,再通过Nru I和Sal I特异性酶切位点将含有vp60基因的表达盒克隆到p CAV2中,获得了重组质粒p CAV2-VP60,用Asc I酶切释放出重组基因组后转染MDCK细胞成功拯救出重组病毒r CAV2-VP60。PCR鉴定显示vp60基因成功插入到r CAV2-VP60基因组中,将该重组病毒连续传代20次,PCR鉴定显示其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Western blot和IFA鉴定表明该重组病毒能在MDCK细胞中表达VP60蛋白,表达的VP60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一步生长曲线表明其生长特性与亲本毒CAV2相似,病毒滴度最高可达107.5 TCID50/0.1m L。将此重组病毒r CAV2-VP60以107 TCID50/1m L接种RHDV非免疫兔,两周后加强免疫一次,同时与RHDV灭活苗和亲本毒CAV2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表明r CAV2-VP60组和RHDV灭活苗组在加强免疫后1周均检测到RHDV特异性抗体,并于加强免疫后3周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攻毒后抗体又迅速升高。r CAV2-VP60组免疫兔的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和细胞因子IFN-γ、IL-4含量均高于亲本毒CAV2组。用致死剂量的RHDV HYD株滴鼻攻击后,r CAV2-VP60组和RHDV灭活苗组所有家兔均未死亡,没有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亲本毒CAV2组所有家兔在攻毒后2天内全部死亡,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都很明显。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有CAV2全基因组的骨架载体p CAV2和E3区缺失的穿梭载体p UC-ΔE3-CMV,利用此系统构建了表达RHDV vp60基因的重组病毒r CAV2-VP60,该重组病毒能在MDCK细胞中表达VP60蛋白,并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与亲本毒CAV2的生长特性相似。家兔试验表明,该重组病毒r CAV2-VP60能够诱导机体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免疫兔能够完全抵抗RHDV强毒的攻击。本研究为研制RHDV新一代病毒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杨岚[8](2014)在《不同佐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P8-FnBPB-ClfA多价毒力因子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奶牛乳房炎(Bovine mastitis)是由于奶牛乳腺组织被外界因素所刺激而发生的炎症反应。奶牛患乳房炎后,乳腺组织遭到损伤,导致组织病变、乳中体细胞数增加、产奶量和牛奶品质下降。由于病原微生物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本研究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在本实验室过去的研究基础上,自制了CP8-FnBPB-ClfA金黄色奶牛乳房炎疫苗,并通过兔乳房炎模型对佐剂进行筛选,确定其免疫途径后,与CP8-FnBPB-ClfA配合免疫奶牛,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如下:1.在以前的基础上,提取出已被本实验室鉴定为血清8型S.aureus的荚膜多糖1.7970g,将含FnBPB-ClfA融合蛋白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将其与CP8偶联,得到CP8-FnBPB-ClfA。2.以CP8-FnBPB-ClfA为疫苗,分别配合弗氏佐剂、铝胶盐水佐剂、脂质体佐剂和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LTB)佐剂,对新西兰大耳白兔进行免疫,在免疫后不同时期,通过间接ELISA法和Western blot对各组兔血清中的抗体进行监测,评价体液免疫效果;通过检测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及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评价细胞免疫效果。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以脂质体为佐剂的试验组7d时开始产生抗体,产生抗体最早,但14d后抗体水平就开始下降;以LTB为佐剂的试验组抗体水平最高,持续时间最长。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各试验组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ALUM与LTB作为佐剂,免疫效果优于弗氏佐剂及脂质体试验组,但ALUM与LTB试验组差别不大。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显示,经ConA刺激后,各组T淋巴细胞普遍增殖,无显着差异,刺激指数都在1.0左右;用抗原刺激的组中,以LTB为佐剂的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最强,刺激指数为2.23。在对免疫部位进行筛选后,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证实,3次免疫部位均为肌肉时,所产生的抗体滴度最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攻毒试验结果所示,自制疫苗保护率可达80%。3.用铝胶盐水(ALUM)佐剂配合CP8-FnBPB-ClfA偶联物免疫本动物,通过检测发现,将免疫组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的体细胞数下降至正常范围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不变,对照组体细胞数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或在非正常范围内不变;通过对免疫组与对照组乳汁中的细菌分离鉴定结果发现,免疫组乳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随免疫天数的增加逐渐减少,而对照组乳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随天数的增加呈逐渐增多的趋势。通过ELISA,评价奶牛血清及乳汁中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组血清及乳中的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
陈瑾[9](2013)在《黄曲霉毒素B1对雏鸡免疫器官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选用1日龄艾维茵公雏1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对照组日粮(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和AFB1日粮(AFB1、Ⅰ、Ⅱ、Ⅲ组日粮中AFB1添加量分别为0.15mg/kg.0.3mg/kg和0.6mg/kg)。试验期21天,采样点为实验第7、14和21天,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流式细胞术法、生物化学法和ELISA法观察AFB1对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FB1Ⅱ、Ⅲ组雏鸡料肉比增高,免疫器官脏器指数下降。光镜下,AFB1Ⅱ、Ⅲ组胸腺髓质区淤血,皮质区多数网状细胞核形态不清晰,周围均见有较多细胞核碎片;法氏囊滤泡髓质区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皮质及髓质均出现大量小空洞,空洞内细胞核碎片显着增多;脾脏红髓区淤血,脾小结及动脉周围淋巴鞘出现一定量空洞,细胞核碎片增多。电镜下,AFB1Ⅲ组胸腺细胞核周隙扩张,线粒呈空泡状,凋亡细胞增多,并常位于网状细胞附近或网状细胞胞浆内;法氏囊凋亡细胞数量增多,部分凋亡细胞被网状细胞吞噬;脾脏细胞核周隙扩张,线粒体肿胀,凋亡细胞数量增多。AFB1Ⅱ、Ⅲ组雏鸡脾脏非酶抗氧化物GSH含量降低,抗氧化酶GSH-Px、GR和CAT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流式细胞术与TUNEL染色法显示AFB1Ⅱ、Ⅲ组雏鸡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细胞凋亡率增加,脾脏和血液中CD3+、CD3+CD4+和CD3+CD8+T细胞的比例不同程度下降,胸腺中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法氏囊中仅Caspase-3的表达量增加;而脾脏中3种凋亡蛋白的表达均微量。AFB1Ⅱ、Ⅲ组血清IL-2、IFN-γ及IgG、IgA和IgM的含量减少。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AFB1含量为0.3mg/kg及0.6mg/kg时,雏鸡胸腺、法氏囊和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雏鸡脾脏抗氧化能力下降,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多,导致过氧化损伤;雏鸡胸腺、法氏囊和脾脏凋亡细胞增多,凋亡上调的机制与促凋亡蛋白的过表达有关,且3个免疫器官的凋亡调节机制存在差异;雏鸡血液和脾脏中成熟T淋巴细胞的比例降低,血清IL-2和IFN-γ的含量减少,与胸腺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密切相关;雏鸡血清IgG、IgA和IgM的含量减少,与法氏囊和脾脏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金明兰,侯继波,郑其升,鲁会军,任静强,刘春霞,刘艳瑜,胡乐鹏,金宁一[10](2012)在《兔出血症病毒在小鼠体内分布及免疫试验》文中认为应用纯化兔出血症病毒(RHDV)接种小鼠3 d后剖杀,分离组织,通过电镜观察、血凝试验(HA)、RT-PCR,进行体内分布检测;同时将小鼠接种3次后10 d,分离脾淋巴细胞进行IFN-γ、IL-2、IL-4、WST检测。电镜观察未见到病毒粒子;HA检测结果为肝脏的HA价最高,肺脏最低;RT-PCR未检测到目的基因;WST检测结果表明,免疫组刺激指数高于对照组;免疫组的IFN-γ和IL-2检测指数高对照组;IL-4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RHDV接种小鼠分离的肝脏具有血凝性,能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反应。
二、兔瘟病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兔瘟病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MiRNA-233-3p通过调控IL-6/IL6ST-STAT3信号通路影响川崎病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miRNA-223-3p在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 |
一. 引言 |
二. 材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川崎病小鼠模型中miR-223-3p可经IL-6/IL6ST-STAT3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
一. 引言 |
二. 材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HCAECS损伤模型中MiR-223-3p可经IL-6/IL6ST-STAT3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
一. 引言 |
二. 材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川崎病发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项和本课题的项目资助 |
附录 |
致谢 |
(2)家兔须毛癣菌型皮肤真菌病相关蛋白编码基因和lncRNAs的筛选及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家兔皮肤真菌病简介 |
1.1.1 家兔皮肤真菌病主要致病真菌 |
1.1.2 家兔皮肤真菌病的国内外流行情况 |
1.1.3 家兔皮肤真菌病的临床症状 |
1.1.4 家兔皮肤真菌病的诊断 |
1.2 皮肤真菌的致病机制 |
1.2.1 皮肤真菌分泌的酶类的致病机制 |
1.2.2 皮肤真菌细胞壁蛋白的致病机制 |
1.3 皮肤免疫系统对皮肤真菌的免疫应答机制 |
1.3.1 皮肤的功能 |
1.3.2 皮肤的解剖学结构 |
1.3.3 皮肤免疫系统 |
1.3.4 皮肤先天免疫与皮肤真菌病 |
1.3.5 获得性免疫与皮肤真菌病 |
1.4 皮肤真菌病的防治 |
1.4.1 抗皮肤真菌的化学制剂和中草药提取物 |
1.4.2 疫苗 |
1.5 RNA-seq在真菌病中的应用 |
1.5.1 RNA-seq在植物真菌病中的应用 |
1.5.2 RNA-seq在动物真菌病中的应用 |
1.5.3 非编码RNA在真菌病中的作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6.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家兔须毛癣菌型皮肤真菌病模型构建及模型中差异表达蛋白编码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及菌种 |
2.1.2 主要试验器材与试剂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家兔须毛癣菌型皮肤真菌病模型的成功构建 |
2.2.2 RNA质量检测 |
2.2.3 测序数据概述以及质量评估 |
2.2.4 蛋白编码基因的的鉴定 |
2.2.5 NS组和TM组中差异表达蛋白编码基因的鉴定 |
2.2.6 差异表达蛋白编码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2.2.7 差异表达蛋白编码基因的qRT-PCR验证 |
2.3 讨论 |
2.3.1 家兔皮肤真菌病疾病模型的建立 |
2.3.2 宿主应答须毛癣菌感染 |
2.4 小结 |
第三章 家兔须毛癣菌型皮肤真菌病模型中差异表达lncRNAs的筛选和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样本及总RNA提取 |
3.1.2 家兔皮肤组织中lncRNAs筛选和鉴定 |
3.1.3 差异表达lncRNAs的功能预测 |
3.1.4 RNA-seq数据的可靠性验证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LncRNAs的基因组特征分析 |
3.2.2 NS组和TM组中lncRNAs的差异表达分析 |
3.2.3 差异表达lncRNAs和蛋白编码基因共表达分析 |
3.2.4 LncRNAs可作为miRNAs前体 |
3.2.5 LncRNAs表达量的qRT-PCR验证 |
3.3 讨论 |
3.3.1 差异表达lncRNAs可应答须毛癣菌感染 |
3.3.2 LncRNAs可通过与蛋白编码基因共表达参与皮肤真菌病形成 |
3.3.3 LncRNAs可能通过被加工成miRNAs参与皮肤真菌病形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家兔表皮角化细胞炎症模型构建及在该模型中JAK2-STAT3信号通路对CXCL8、CXCL11和IL-1β分泌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β-glucan的最适感染浓度筛选 |
4.2.2 β-glucan的最适感染时间筛选 |
4.2.3 KC炎症模型中干扰JAK2表达抑制p-STAT3及IL-1β的表达 |
4.2.4 KC炎症模型中过表达JAK2促进p-STAT3及IL-1β的表达 |
4.3 讨论 |
4.3.1 KC炎症细胞模型的成功构建 |
4.3.2 β-glucan能激活KC中的JAK2/STAT3信号通路 |
4.3.3 β-glucan通过激活KC中的JAK2/STAT3信号通路诱导IL-1β的分泌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下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录 |
(3)冷水七抗类风湿与瞿麦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第一部分 冷水七抗类风湿关节炎活性成分研究 |
第一章 冷水七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冷水七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三章 冷水七皂苷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筛选 |
第二部分 瞿麦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 |
第一章 瞿麦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瞿麦抗肿瘤有效物质的跟踪筛选研究 |
一、瞿麦抗肿瘤有效物质部位的提取分离和活性筛选 |
(一)提取分离 |
(二)活性筛选 |
二、瞿麦抗肿瘤有效组分的色谱分离与活性筛选 |
(一)有效组分的色谱分离 |
(二)有效组分的活性筛选 |
第三章 瞿麦主要抗肿瘤有效成分分离鉴定与活性研究 |
一、积雪草酸的分离鉴定 |
二、积雪草酸抗肿瘤活性研究 |
三、讨论 |
结语与创新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4)抗兔病毒性出血症中药复方筛选及其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兔病毒性出血症 |
1.1 病原学 |
1.2 流行病学 |
1.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4 防治措施 |
2 中药抗病毒研究 |
2.1 单味中药抗病毒研究 |
2.2 中药有效成分抗病毒研究 |
2.3 中药复方抗病毒研究 |
3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抗兔病毒性出血症复方筛选及两种用药途径的效果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物 |
1.2 试验动物与病毒 |
1.3 试验设计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中药成分复方筛选结果 |
2.2 优选方成分复方与优选方水煎液效果对比结果 |
2.3 优选方饮水与注射效果对比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岑菊七藿注射液对RHD的防治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物 |
1.2 试验动物与病毒 |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4 动物分组及处理 |
1.5 观察指标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各组死亡情况 |
2.2 肝脏眼观病理变化 |
2.3 各组体温变化情况 |
2.4 肝损伤生化评价指标测定结果 |
2.5 血液中RHDV基因相对表达量动态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岑菊七藿注射液在RHD发病过程中的抗氧化损伤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分组及处理 |
1.2 主要试剂 |
1.3 氧化损伤评价指标 |
1.4 24h时血浆中肝损伤评价指标,氧化损伤评价指标,病毒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和死亡率的相关性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氧化损伤评价指标变化 |
2.2 相关性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芩菊七藿注射液在RHD发病过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2 试验药物 |
1.3 芩菊七藿注射液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1.4 芩菊七藿注射液体内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
1.5 芩菊七藿注射液对兔血浆免疫指标的影响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芩菊七藿注射液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
2.2 芩菊七藿注射液体内刺激淋巴细胞增值作用 |
2.3 免疫调节因子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不同佐剂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价毒力因子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6)鸡志贺菌IpaC蛋白及其菌体灭活苗的免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志贺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 志贺菌的流行病学 |
1.3 志贺菌的致病性 |
1.4 志贺菌的致病机理 |
1.5 志贺菌的毒力相关基因 |
1.6 志贺菌病的免疫机制 |
1.7 志贺菌的检测方法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鸡志贺菌Ipa C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鸡志贺菌Ipa C蛋白和菌体灭活疫苗及其混合疫苗体液免疫作用的研究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4 鸡志贺菌Ipa C蛋白和菌体灭活疫苗及其混合疫苗细胞免疫作用的研究 |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5 鸡志贺菌Ipa C蛋白和菌体灭活疫苗及其混合疫苗的动物攻毒保护试验 |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二 IpaC蛋白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核苷酸序列 |
(7)表达兔出血症病毒vp60基因的重组犬2型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兔出血症病毒的研究进展 |
1.1.1 RHDV分类及形态结构 |
1.1.2 基因组结构 |
1.1.3 基因编码蛋白及功能概述 |
1.1.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1.1.5 流行病学 |
1.1.6 诊断与检测 |
1.1.7 疫苗研究进展 |
1.2 犬2型腺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
1.2.1 犬腺病毒简介 |
1.2.2 CAV2的形态结构 |
1.2.3 CAV2的基因组结构及编码蛋白 |
1.2.4 CAV2载体的优点 |
1.2.5 CAV2载体的构建 |
1.2.6 CAV2载体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CAV2骨架载体和穿梭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毒、菌种与细胞、质粒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1.5 含有CAV2全基因组的骨架载体pCAV2的构建 |
2.1.6 E3缺失性穿梭载体的构建 |
2.1.7 表达EGFP的重组犬2型腺病毒的构建 |
2.1.8 重组病毒rCAV2-EGFP的一步生长曲线 |
2.2 结果 |
2.2.1 骨架载体的鉴定 |
2.2.2 穿梭载体的鉴定 |
2.2.3 表达EGFP的重组病毒rCAV2-EGFP的鉴定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表达RHDV vp60基因的重组CAV2的构建与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病毒、菌种与细胞、质粒 |
3.1.2 抗体及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vp60基因的扩增 |
3.1.5 vp60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 |
3.1.6 穿梭质粒pUC-ΔE3-VP60的构建 |
3.1.7 重组质粒pCAV2-VP60的构建 |
3.1.8 重组病毒的拯救 |
3.1.9 重组病毒滴度的测定 |
3.1.10 重组病毒的鉴定 |
3.2 结果 |
3.2.1 vp60基因的扩增 |
3.2.2 pUC-ΔE3-VP60的酶切鉴定 |
3.2.3 pCAV2-VP60的PCR及酶切鉴定 |
3.2.4 pCAV2-VP60基因组转染MDCK细胞 |
3.2.5 重组病毒滴度的测定 |
3.2.6 重组病毒rCAV2-VP60的鉴定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重组病毒rCAV2-VP60在兔体内的免疫效力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病毒、疫苗及血清 |
4.1.2 实验动物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仪器 |
4.1.5 免疫 |
4.1.6 VP60特异性抗体的ELISA检测 |
4.1.7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4.1.8 细胞因子检测 |
4.1.9 攻毒试验 |
4.1.10 荧光定量RT-PCR检测 |
4.1.11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 |
4.2.1 体液免疫 |
4.2.2 T淋巴细胞增殖检测 |
4.2.3 细胞因子检测 |
4.2.4 攻毒保护 |
4.2.5 攻毒后肝脏中的RHDV含量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不同佐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P8-FnBPB-ClfA多价毒力因子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奶牛乳房炎的分类 |
1.1.1 临床型奶牛乳房炎 |
1.1.2 隐性奶牛乳房炎 |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学特性 |
1.2.2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
1.2.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牛乳腺的感染 |
1.2.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因子 |
1.2.2.3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研究进展 |
1.3.1 灭活疫苗 |
1.3.2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为靶位的疫苗 |
1.3.2.1 荚膜多糖研究概况 |
1.3.2.2 荚膜多糖的血清型 |
1.3.2.3 荚膜多糖的生化组成 |
1.3.2.4 荚膜多糖疫苗 |
1.3.3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素为靶位的疫苗 |
1.3.3.1 粘附素研究概况 |
1.3.3.2 纤连素结合蛋白 |
1.3.3.3 凝集因子A |
1.3.3.4 粘附素疫苗 |
1.4 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
1.4.1 弗氏佐剂 |
1.4.2 铝胶盐水佐剂 |
1.4.3 脂质体佐剂 |
1.4.4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佐剂 |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疫苗对本动物免疫研究概况 |
1.6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清8型CP的提取和纯化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种 |
2.1.2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流程 |
2.3 试验方法 |
2.3.1 S.aureus的活化与培养 |
2.3.2 S.aureus的处理 |
2.3.3 荚膜多糖的提取 |
2.3.4 荚膜多糖粗提物含量的测定 |
2.3.5 荚膜多糖粗提物的纯化 |
2.4 试验结果 |
2.4.1 S.aureus的活化与培养 |
2.4.2 荚膜多糖的提取 |
2.4.3 荚膜多糖粗提物含量的测定 |
2.4.4 荚膜多糖粗提物的纯化 |
2.5 讨论 |
2.6 小结 |
3 研究二 FnBPB-ClfA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以及与CP8的偶联 |
3.1 试验材料 |
3.1.1 菌种 |
3.1.2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3.1.3 试验主要仪器 |
3.2 试验流程 |
3.3 试验方法 |
3.3.1 FnBPB-ClfA融合蛋白的表达 |
3.3.2 SDS-PAGE分析 |
3.3.3 Ni~+亲和柱的再生 |
3.3.4 融合蛋白的纯化 |
3.3.5 血清8型荚膜多糖的活化衍生 |
3.3.6 血清8型荚膜多糖与融合蛋白的偶联 |
3.4 试验结果 |
3.4.1 FnBPB-ClfA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3.4.2 血清8型荚膜多糖与融合蛋白的偶联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研究三 CP8-FnBPB-ClfA配合不同佐剂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阳性血清 |
4.1.2 主要试剂 |
4.2 试验流程 |
4.3 试验方法 |
4.3.1 CP8-FnBPB-ClfA的制备 |
4.3.2 弗氏佐剂与CP8-FnBPB-ClfA混合疫苗的制备 |
4.3.3 铝胶盐水佐剂与CP8-FnBPB-ClfA混合疫苗的制备 |
4.3.4 脂质体佐剂与CP8-FnBPB-ClfA混合疫苗的制备 |
4.3.5 LTB与CP8-FnBPB-ClfA混合疫苗的制备 |
4.3.6 与CP8-FnBPB-ClfA偶联物配合免疫最佳佐剂的筛选 |
4.3.6.1 动物的处置 |
4.3.6.2 兔血清中CP8,FnBPB,ClfA,FnBPB-ClfA和CP8-FnBPB-ClfA抗体的测定 |
4.3.6.3 兔血清中IgG含量的测定 |
4.3.6.4 Western blot鉴定 |
4.3.6.5 兔血清中总IgG含量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
4.3.6.6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4.3.7 最佳免疫部位的筛选 |
4.3.7.1 动物的分组与处置 |
4.3.7.2 不同部位免疫动物时血清中总IgG含量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
4.3.8 攻毒试验 |
4.4 试验结果 |
4.4.1 与CP8-FnBPB-ClfA配合免疫最佳佐剂的筛选 |
4.4.1.1 兔血清中CP8,FnBPB,ClfA,FnBPB-ClfA和CP8-FnBPB-ClfA抗体的测定 |
4.4.1.2 兔血清中IgG含量的测定 |
4.4.1.3 Western blot鉴定 |
4.4.1.4 兔血清中总IgG含量测定 |
4.4.1.5 兔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
4.4.1.6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4.4.2 最佳免疫部位的筛选 |
4.4.2.1 不同部位免疫动物时血清中总IgG含量测定 |
4.4.2.2 不同部位免疫动物时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
4.4.3 攻毒试验 |
4.5 讨论 |
4.6 小结 |
5 研究四 CP8-FnBPB-ClfA偶联物配合ALUM佐剂对本动物免疫效果的研究 |
5.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5.2 试验流程 |
5.3 试验方法 |
5.3.1 抗原的制备 |
5.3.1.1 CP8-FnBPB-ClfA的制备 |
5.3.1.2 ALUM佐剂与CP8-FnBPB-ClfA混合疫苗的制备 |
5.3.2 动物分组与处置 |
5.3.3 牛乳中体细胞数测定 |
5.3.4 牛乳中细菌的分离鉴定 |
5.3.5 牛血清中CP8-FnBPB-ClfA抗体水平测定 |
5.3.6 奶牛血清中IgG、IgA含量及牛乳中IgG含量测定 |
5.3.7 数据分析 |
5.4 试验结果 |
5.4.1 牛乳中体细胞数测定 |
5.4.2 牛乳中细菌的分离鉴定 |
5.4.3 牛血清中CP8-FnBPB-ClfA抗体测定 |
5.4.4 牛血清中IgG及IgA含量测定 |
5.4.5 牛乳中IgG含量测定 |
5.5 讨论 |
5.6 小结 |
6 总体讨论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黄曲霉毒素B1对雏鸡免疫器官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黄曲霉毒素污染概况 |
1.2 AFB_1的理化性质 |
1.3 AFB_1在动物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 |
1.3.1 AFB_1的吸收及分布 |
1.3.2 AFB_1的代谢 |
1.4 AFB_1中毒 |
1.4.1 中毒剂量 |
1.4.2 临床中毒表现 |
1.5 AFB_1对动物机体的危害 |
1.5.1 抑制生长发育 |
1.5.2 影响胃肠道消化吸收 |
1.5.3 AFB_1对血液的影响 |
1.5.4 AFB_1的肝肾毒性 |
1.5.5 AFB_1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5.6 对生殖机能的影响 |
1.6 AFB_1的检测及去毒方法 |
1.6.1 AFB_1的检测 |
1.6.2 去毒方法 |
2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2.1 选题背景 |
2.2 研究目的 |
2.3 技术路线 |
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日粮 |
3.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动物分组及饲养管理 |
3.2.2 临床观察 |
3.2.3 病理学观察 |
3.2.4 脾脏抗氧化指标检测 |
3.2.5 免疫器官细胞凋亡检测 |
3.2.6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
3.2.7 血清IL-2、IFN-γ含量检测 |
3.2.8 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检测 |
3.2.9 数据处理 |
4 结果 |
4.1 临床观察 |
4.1.1 临床症状 |
4.1.2 体重及料肉比变化 |
4.2 病理形态学变化 |
4.2.1 剖检变化及免疫器官脏器指数 |
4.2.2 病理组织学变化 |
4.2.3 超微结构变化 |
4.3 脾脏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
4.4 免疫器官细胞凋亡的变化 |
4.4.1 FCM检测免疫器官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
4.4.2 TUNEL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 |
4.4.3 免疫器官Bax、Bcl-2及Caspase-3凋亡蛋白的变化 |
4.5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
4.5.1 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
4.5.2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
4.6 血清IL-2、IFN-γ含量的变化 |
4.7 血清Ig含量的变化 |
5 讨论 |
5.1 雏鸡生长状况及临床症状观察 |
5.2 AFB_1对雏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
5.2.1 AFB_1对雏鸡免疫器官的形态学损伤 |
5.2.2 AFB_1对雏鸡脾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
5.2.3 AFB_1对雏鸡免疫器官凋亡的影响 |
5.3 AFB_1对雏鸡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5.3.1 AFB_1对雏鸡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
5.3.2 AFB_1对雏鸡IgG、IgA及IgM的影响 |
6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版图及说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论文 |
(10)兔出血症病毒在小鼠体内分布及免疫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剂及试验动物 |
1.2 方法 |
1.2.1 试验动物免疫 |
1.2.2 HA和HI试验 |
1.2.3 病毒RNA的提取及RT-PCR检测 |
1.2.4 电镜检测 |
1.2.5 分离脾淋巴细胞 |
1.2.6 T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1.2.7 IFN-γ、IL-2、IL-4 检测 |
1.2.8 采用SPSS11.0 统计软件储存和分析数据 |
2 结果与分析 |
2.1 HA结果 |
2.2 电镜观察结果 |
2.3 RT-PCR结果 |
2.4 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检测结果 |
2.5 小鼠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四、兔瘟病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MiRNA-233-3p通过调控IL-6/IL6ST-STAT3信号通路影响川崎病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研究[D]. 王祥. 苏州大学, 2020
- [2]家兔须毛癣菌型皮肤真菌病相关蛋白编码基因和lncRNAs的筛选及功能验证[D]. 肖五淀.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3]冷水七抗类风湿与瞿麦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D]. 张建超.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11)
- [4]抗兔病毒性出血症中药复方筛选及其防治效果研究[D]. 张帅兵.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5]不同佐剂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价毒力因子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 杨岚,郝永清,潘海婷,何焱,黄海碧. 中国兽医学报, 2015(11)
- [6]鸡志贺菌IpaC蛋白及其菌体灭活苗的免疫效果研究[D]. 李克宇.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8)
- [7]表达兔出血症病毒vp60基因的重组犬2型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评价[D]. 于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03)
- [8]不同佐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P8-FnBPB-ClfA多价毒力因子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D]. 杨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9]黄曲霉毒素B1对雏鸡免疫器官影响的研究[D]. 陈瑾.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10]兔出血症病毒在小鼠体内分布及免疫试验[J]. 金明兰,侯继波,郑其升,鲁会军,任静强,刘春霞,刘艳瑜,胡乐鹏,金宁一. 江苏农业科学, 2012(12)